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民俗文化的重要性

民俗文化的重要性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17 16:22:21

民俗文化的重要性

民俗文化的重要性篇(1)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也需要文化生活的支撑。在“和平、发展”主题的推动下,经济也有了较大的发展。总体而言,对立趋于缓和,发展占据主导,社会基本平稳,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大众旅游尽管还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但它对促进社会交流、传播民族文化、增进人们的身心健康、满足人们的精神追求,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同时,大众旅游的发展还孕育和催生了民俗旅游。近年来,世界各地,争先恐后的包装和开发了许多民俗旅游的景点,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浩浩荡荡的全球旅游大军的部分要求,同时也提高了地方的知名度,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改善了当地民众的生产生活。

民俗旅游和大众旅游一样,发展步伐是大的,发展态势是好的,是一种健康、向上、有益的趋势。本文想重点探讨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重要性。

一、民俗文化旅游的定义

所谓民俗旅游,就是借助一定的民俗事象而开展的各项旅游活动。它是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民俗事象和民俗内容为旅游载体,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鲜明、突出的民族性和独特性,让游客参与,给人一种与众不同的新鲜感。

二、推动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性

民俗文化作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晶,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社会内容,地方特色和民俗特色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具有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推动民俗旅游发展,对实现我国旅游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一)推动民俗旅游发展是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方式。

从经济效益的角度看,民俗旅游大部分具有投资小、风险不大、经营灵活等特点,有利于民众开发经营,有利于发展城乡周边游,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游客来到乡村欣赏自然风光,吃农家饭、住农家房、体验农村文化,大大推动了民俗旅游业的发展,也把农民带上致富之路,有效地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促进了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因此,推动民俗旅游发展可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实现城乡居民增收,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二)推动民俗旅游发展,有利于促进游客认识中国、了解中国。

民俗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承载体,了解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文化,民俗是最好的窗口之一。我国有56个民族,异彩纷呈的民俗旅游正是得益于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各民族的服饰、饮食、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都是民俗旅游的文化因子。文化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各民族的团结,与民族之间的交流是密不可分的,而在交流的过程中,文化交流是最为重要的。各个民族原本都具有各自的文化底蕴,然而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众多的民族文化融合在一起,便形成了一个国家的文化。民俗旅游是一种文化旅游,文化旅游以其多样的形式、深刻的内涵而表现出强大的魅力和旺盛的生命力。可以看出,在许多游客中,最需要了解的是文化内涵。特别是对于外国游客来说,中国的民俗文化是神秘的,这种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正是游客们在旅游的过程中所要想体验到的。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文化是旅游产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动力,文化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进步友善智慧的象征。我国具有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推动民俗旅游发展有利于游客了解文明古国的悠久文化,也有利于游客认识和谐文明的新中国。

(三)推动民俗旅游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

民俗是一个国家民族在自己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反复出现并代代相传的生活文化现象。民俗旅游则指主要的民俗旅游资源为客体的旅游,从文化的角度看审美和自娱是旅游的内核。民俗旅游取自生活,追求自然,在平实无华的外表下,藏着生活的情趣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这正是社会主义文化所要求的精髓。社会主义文化和民族旅游文化所弘扬的精神实质是完全吻合的。这种民族的、时代的文化既有物质的标识、制度的规范,又有具体社会行为,风尚习俗的鲜活体现。简单来说,提倡宣传弘扬这种文化,既高雅又实在,推动它的发展,就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

(四)推动民俗旅游发展,有利于促进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的建设

民俗文化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青岛;民俗文化;发展

一、青岛民俗文化发展的重要性

(一)民俗文化史青岛城市文明积淀的表现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青岛有悠久的文化积淀,积累了独特的文化品格和精神气质,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生态环境。“青岛是文化荒漠”、“青岛原本只是一个小渔村”等观点,实在不值得一驳。青岛与后来德国殖民者开疆拓土出兵强占的小小青岛村不是一个概念,亦不可同日而语。如果我们将观察青岛的视角放大一点,从青岛村放大到周边乃至放大到城市边缘的话,不难发现,带有浓郁的山东地方特色却又在一定程度上糅杂了其他地域特色的原生态民俗文化,千百年来,一直在滋养着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民。在青岛总体结构中,民俗始终是一个文化符号和精神象征。保护和弘扬民俗文化,实质上就是守望城市特色和城市精神,是维系青岛城市发展的血脉,也是青岛之所以为青岛的关键所在。正如生物多样性维系着世界生态平衡一样,文化多样性也促成了青岛这座开放城市的发展。青岛人的很多民俗文化创造,包含了过去世代累积的信息和发展的可能性。有些看似不起眼的东西,我们今天或许并不知道它有什么重要性,但以后可能非常重要,可能影响到城市未来的发展。

(二)民俗文化是青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

民俗文化是历经千百年传承、积淀下来的民间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的发展不仅丰富了当地群众的精神生活,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风气的好转,扩大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人们的知识,提高了人们的文化品位,而且,民俗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与精神文明的历史积累,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是生产力。因此,民俗文化资源可以作为产业经济去经营、可以作为文化资本去投人生产。如当今兴起的民俗文化旅游业,就是把民俗文化作为经济资源与旅游业的紧密结合,而且取得了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所以,研究和保护民俗文化要与振兴经济相结合,打造自己特有的品牌,扩大影响,促进区域的经济发展。

二、青岛民俗文化发展的思路

(一)突出青岛民俗文化节特色,丰富节庆内容

民俗文化越有特色,差异越大,就越有吸引力。民俗节庆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张扬个性、追求特色,并善于把特色与个性附着于一定的客观载体。节庆活动在内容上既要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普遍接受的需要,也要满足人们日益追求精神文化先进性的需要;既要“阳春白雪”,也要“下里巴人”;既要发扬光大传统文化,也要紧跟时代潮流;既要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又要使之与世界先进文化结合起来。所以,青岛民俗文化节在内容筛选时应精选其具有特色的部分,具有鲜明的地方性的内容,要有亮点、热点和卖点,切实把民俗节庆活动与当地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产业特征和自然风光结合起来,去粗取精,培育理性和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性格,使青岛区民俗文化始终保持蓬勃的生命力。

(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开拓民俗文化特色街区,为青岛市民俗博物馆落户四方区打好基础

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大多都是民俗活动派延出来的,而民俗活动的载体大多是庙会、祭祀等活动内容,因而,现代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在参入其他节庆、经济活动中,不容忽视庙会所给予的空间。南京的夫子庙、上海的城陛庙等文化一条街,是展示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有效场所,使得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赖以生存和传承。青岛市四方区政府不但重视弘扬民族文化,开展民俗文化活动,更加重视资源综合利用,打造青岛民俗文化品牌。自2003年初,即提出整合糖球会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海云庵为中心,建设民俗文化特色街区,使其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有利途径。如果将糖球会比作青岛市民俗文化活动的龙头,海云庵民俗文化特色街区为龙体,那么,将坐落在四方区的青岛市民俗博物馆就是画龙点睛了。2005年青岛啤酒街的成功运做,就是一个很好的见证。

(三)加快民俗文化特色街区建设,打造民俗文化展示平台,促使青岛市民俗博物馆尽快落户四方区,并使之成为提升综合发展实力的重要拉动点

四方区2004年至2005年在全国进行了“海云庵民俗文化特色街区”概念性设计作品征集活动,青岛市民俗文化特色街区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出。青岛市民俗博物馆的最佳选址位置应在海云庵旁边建设,海云庵与博物馆遥相互应,相得益彰。并辅助配套设施,停车场、民间艺术表演广场等。同时民俗博物馆将充分发挥自己的宣传教育功能,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挖掘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青岛市民俗文化品牌作出努力。

(四)与时俱进,为青岛民俗文化注人新元素

一是增强现代性。民俗文化是一种传承文化,如果它不能与民众的现实生活保持血肉联系,就早被民众淘汰了,民俗文化离不开现代性,它是从古一步步走到今的,在“今”中体现的正是它的社会价值。二是提高创新性。在新世纪,我们要顺应信息技术产业化的时代潮流,运用最新技术挖掘、整理、开发、利用民俗文化的丰富资源,把高新技术引人民俗文化,提高民俗文化的科技含量以求以信息化推动民俗文化景点的开发与升级。如可以重点做大做强“李村大集”。李村大集历史积淀厚重,是民俗文化的样板,应把具有百年历史的李村大集办成集景观、文化、休闲、购物、娱乐、餐饮为一体的民俗节会品牌。

民俗文化的重要性篇(3)

民俗文化,指的是世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尚的总称,包括存在于民间的物质文化、社会组织、意识形态和口头语言等各种社会习惯、风尚事物。民俗旅游是借助民俗事项来开展的旅游项目,它以一某一特定地域的民俗事项和民俗活动为旅游资源,并借助于一定的旅游设施开展旅游活动。地方性、特色型、神秘性等满足了游客猎奇、求新、求异、求知的心理需求,民俗文化旅游从发展伊始,对游客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它是一种高品味、高层次的文化旅游,满足了游客全方位的旅游需求,比如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休闲养生等等。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以湖北宜昌长阳民俗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联动发展为研究视角,探讨该地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原则和对策。

一、长阳县民俗文化旅游的现状

巴兆祥认为,民俗旅游资源是指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形成的,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具有一定的旅游功能和旅游价值的民俗事象的总称。长阳县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发展基础良好,是全省乃至全国有名的旅游强县,被誉为“梦幻土家,巴土天堂”。长阳文化三宝为山歌、南曲、巴山舞,流传至今的哭嫁等众多奇风异俗,成为古代巴人遗存在清江画廊的活化石,也为长阳民俗文化旅游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长阳也是人类文明、巴人故里和土家族的发祥地,多文化交融汇聚,合生共存,文化底蕴厚重。巴文化在这里传承,使长阳县成为一块文化的沃土,如距今18.5万年的“长阳人”化石洞遗址,香炉石遗址、白虎垄廪君陵、石柱观、始建于唐朝的著名道教宫观天柱山景观等。长阳历史悠久,文化璀璨,素有“歌舞文化之乡”的美誉,2006年,长阳“撒叶儿嗬”入选国家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长阳山歌、薅草锣鼓、都镇湾故事入选省级第一批省非物质遗产保护名录。2010年先后举办过“中国巴人先祖廪君文化旅游节”和“缅怀巴人先祖,弘扬巴土文化”座谈会。长阳独特的白虎信仰、服饰习俗、居住习俗、婚嫁习俗、丧葬习俗、饮食习俗、茶文化等,无论在审美还是在求知、尝新方面,对于外来游客具有难以抗拒以及难以复制的吸引力。

二、长阳县民俗文化旅游的基本特性

民俗旅游的表现形态千差万别,它是一种文化现象,人类学、历史学、地理学、社会学、美学、文学等多学科交融并存,具有一定的旅游功能和旅游价值,它还包含有以下一些特征:

1、地域性和文化性。“由于各民族在地域空间分布的不同,民族发展历程、社会发展程度也不尽相同,生产生活方式存在巨大的差异,人生礼俗、婚葬习俗、居住习俗、饮食习俗、服饰习俗等,经过世代传承与传衍,存在一定的发展和变异,不同地域创造的民俗环境和民俗氛围,具有强烈的地域色彩,正因为如此,才形成民俗文化旅游的垄断性。”[1]各民族在繁衍过程中,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存,他们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原本就是鲜活、动态、真实的民俗文化展示,具有强烈的文化特性,民俗文化的多样性和异质性也让民俗文化旅游成为可能。

2、神秘性和独特性。民俗文化是在长期传承的过程中,世代流传下来的,它保持了最初的原始色彩和神秘性,在漫长的传衍过程中,虽然外在形式发生些微的改变,但其内核和母题并未流变,并以一种固定的形式,纵深发展,每一种民俗事项是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服务的,应时而生,不断传承,生命力旺盛,作为长阳地区的丧葬习俗,与白虎信仰有机结合,特别的唱词、独特的丧服以及独特的动作,使其保持了一贯的神秘性和独特性,作为旅游文化资源的价值进一步提升。

3、发展性和参与性。民俗文化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纵深演变,它是一定地域社会历史阶段的产物,具有很深的社会根源、历史根源和地理根源。当下的民俗文化旅游,观光型旅游已经明显滞后于游客的心理需求,加强旅游服务的参与性和旅游体验的参与性,符合游客求知求异的特点,也成为外来游客了解和认知长阳民俗文化的窗口。让游客近身体悟土家文化,或者能亲自参与编制西兰卡普、唱一曲山歌、跳一段撒叶儿嗬等,民族文化的原初性和不可替代性,会让长阳民俗文化旅游保持恒久神秘的魅力。

三、长阳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存在的问题

长阳民俗旅游资源异常丰富,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会刺激当地经济发展,为传统文化保护和发展提供经济支撑,唤醒旅游地人民保护传统文化的自觉,通过开展旅游活动,提供旅游服务,加深与外来民族的了解,一定程度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伴随长阳民俗旅游开发,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民俗旅游稳健发展。

1、民俗旅游事项开发庸俗化、商品化趋势明显。“在民俗旅游开发过程中,为了吸引游客,有些开发商,摒弃民俗文化的本真性,脱离当地民众的生活,随意改动民俗的内容和表现形式,采用现代光学、影音等技术,使得民俗文化展示过于舞台化、屏幕化、艺术化、瞬间化和庸俗化,失却了民俗的本土和乡土气息。”[2]观众能较直观感知当地的民俗,却未能深谙其间蕴藏的内涵,也不知其意。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民俗文化和经济建设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在开发民俗旅游项目中,不能一味迎合游客猎奇心理,追求热闹、回避精华,流于媚俗,甚至加入一些不健康和落后愚昧的内容,忽视民俗文化的地域性和独特性,漠视民俗固有的形式、内容和基本特征,扭曲民俗的历史文化和环境内涵,这无疑是舍本逐末的。

2、民俗文化开发同质化严重,缺乏深度和创意。目前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单一,雷同现象比较严重,创新性产品较少。对于山水、文物古迹旅游资源,民俗文化内涵挖掘力度不够,旅游产品略显单一,注重自然资源的开发,忽视了集民族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民族文化、民族旅游产品的挖掘,这种粗放式经营方式日益成为民俗旅游发展的瓶颈,从而影响了游客在长阳的逗留时间,长阳欲打造优秀旅游目的地,一定要注重建设能满足游客物质和精神需求的服务设施和场所,还应加大民俗文化精神环境的挖掘与保护。“民俗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人文道统,在传承、开发、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密切联系受众群体存在的物质和精神环境。”[3]同时要打造精品旅游产品,创新旅游理念,在旅游路线和景点之间进行区域联合,但各景点又有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

3、民俗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机遇与挑战并存。民俗旅游开发,打破了长阳固有的封闭落后状态,多元文化交融共生,旅游者与当地民众的价值观、消费观、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激烈碰撞,大量信息进入,干扰了民俗文化原有的秩序和发展进程。在异质文化交融的过程中,外来的语言、服饰、食品、习俗等,会对长阳已有的民俗文化产生冲击,使其产生变异,导致民俗文化的独特性和神秘性逐渐消失。开发民俗旅游,会对当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造成很大影响,比如每年黄金周,长阳沿江人满为患,食宿短缺,交通拥堵,停车位紧张,旅游垃圾等会影响长阳本地居民原有的生活秩序。伴随民俗旅游的推进,长阳民俗文化生态将会受到更加强烈的冲击。

四、长阳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基本对策

1、发展民俗旅游,应加大保护与传承民俗文化的政府调控力度。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需要政策、法律及资金上的支持与保障,政府部门及旅游开发者应有选择性的扶持具有一定历史社会价值的民俗文化事象的生存与发展,鼓励优秀民俗文化的开拓与创新,比如对民间艺人进行调查、登记,并能提供时间、机缘、场所给他们表演,并为他们提升技艺以及传授技艺提供条件,注重开发原始的土家村寨,尽可能给予财政扶持,倡导全社会及个人积极参与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活动。

2、发展民俗旅游,应注重静态与动态双向结合,使民俗旅游开发更加完备。加大对民俗文化挖掘、整理和研究的力度,尽快建立能吸引国内外游客的观赏性民俗旅游项目,加大投入,加快建设村镇两级民俗文化村、民俗文化展馆、土家古村落的保护等等。作为长阳想打造优质旅游目的地,需要进一步加深旅游地的流域性和历史文化性的发掘,比如当地的农耕文化、狩猎文化,展现当地的生产活动,丧葬习俗、宗教信仰等等,增强旅游行为的参与性,保持民族文化的原生态,增进该地旅游资源的稀缺性。虽然长阳开发了不同类型的旅游相关产品,但仍存在与景区文化关联性不大,旅游产品缺乏特色与吸引力,旅游产品的推介与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一定程度也成为长阳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

3、发展民俗旅游,应注重民俗文化生态环境的保护。发展民俗旅游,应保护民俗文化的生命力与活力,使其在个人、群体、社会中得以现实延续和有序发展,确保民俗文化在民俗旅游过程中,保持持久的生命力与张力。例如传承至今的婚丧习俗以及独特的白虎信仰等文化形式,存在于土家人的日常生活中,而不仅仅局限于一台歌舞或一个展馆的形式展现,民族文化形式包罗万象,应以最原生态的方式展现。长阳工艺独特的西兰卡普、用作婚庆、丧葬的哭嫁和撒叶儿嗬等,植根于土家人的日常生活中,古朴而独特,应避免将民族文化过于商品化和舞台化,而保持它的原汁原味,应加强当地的民族文化认同感,自觉了解土家文化的渊源,注重对民间自发性传承方式的尊重,营造一种全员保护民俗文化生态环境的自觉性。不能随意添加、篡改长阳地区的民间文化,遵循民俗演变的规律和特征。开发的民俗事项,应植根于长阳的社会生产生活中。

4、发展民俗旅游,应注重利用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生态环境是实现民族风俗旅游的载体。旅游业是资源依附性很强的产业,比任何其他行业都更依赖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质量。”[4]确保生态环境不被破坏,使其永续利用,是长阳地区发展民俗旅游的基本前提和生命线。在生态环境系统相对脆弱的山区,民族风俗旅游的发展必须把生态保护放在首位,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要正确处理保护和开发的关系,更要加强调保护与管理,坚决反对任何以牺牲旅游地资源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经济繁荣”的观念和做法。

民俗文化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文化空间;民俗文化;艺术保护;井陉

引言

民俗文化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地理、人文以及历史等等,同时更深入人们的精神生活。近年来,针对文化空间与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呼声增高,重视程度也明显提升,这虽然体现出现相关部门对民俗文化保护和传承意识不断强化,责任感不断提高,但同时也说明外来文化对民俗文化产生的冲击和影响。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地方政府必须加强采取有效的手段和方法,解决当前的实际保护传承问题。本文以井陉为例展开研究,提出的保护和传承路径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1文化空间与民俗文化艺术保护与传承的必要性

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多元的民俗文化,这些民俗文化种类丰富,特点鲜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例如,我国河北省井陉拉花,是十分传统的民族舞蹈,起源于早年民间庙会、祭拜神灵的活动,井陉拉花在20世纪初迎来发展黄金时期,是当地人民十分热衷的舞蹈形式。我国对井陉拉花的保护重视度较高,不仅在1996年已经将其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拉花之乡,同时又在之后的2006年,将井陉拉花纳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这里仅是举例说明,井陉县还包括多种多样民俗文化种类,均体现出极高的艺术价值。民俗文化是中国最传统的文化类型,体现出较强的独立性特点,但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我国受到了多种外来文化的侵袭,对当代青年的文化保护与传承思想造成了一定冲击和影响,导致民俗文化已经面临着十分危急的地位。除此之外,还由于多种因素影响,我国传统民俗文化逐渐消退,部分古老的民俗文化已经彻底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由此可见,加强文化空间与民俗文化艺术保护与传承的必要性已经凸显,这些均是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中形成的艺术精髓和文化瑰宝,如果难以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必然是民族发展的损失。所以,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促进民俗文化的艺术保护与传承,是促进其源远流长发展的重要途径。

2当前文化空间与民俗文化艺术保护与传承存在的问题

文化空间与民俗文化均是中华民族优秀的艺术瑰宝,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时代背景下推动保护和传承意义深远。然而在当前文化空间与民俗文化的艺术保护与传承过程中,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以井陉县为例,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当今已经逐渐消弭,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中。之所以造成这样的现状,主要原因与人才缺失和匮乏有密切关联,导致民俗文化难以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如井陉县庙会重头的独特的民间技艺“皇纲”表演,在当今时代的实用性不足,许多年轻人并不愿意去主动保护和学习,导致经典的民俗文化面临着濒危的状态,不禁让人感到十分惋惜。其次,外部环境发生较大的改变,河北省城市进程速度较快,许多地区均建起高楼大厦,在一定程度上损坏了传统的民俗文化气息,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逻辑均受到影响,民俗文化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被破坏,失去了传承与发展的根基和动力。最后,政府作用并未充分体现和发挥,导致文化空间与民俗文化艺术保护和传承工作难以贯彻落实。一方面,河北省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为了提高整体的区域经济发展,对于井陉的民俗文化采取商业性用途的开发,这种手段很容易导致民俗文化变质,影响了民俗文化的艺术保护和传承。另一方面,政府在民俗文化艺术保护和传承过程中,对于濒危的民俗文化,缺少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调动,使其重新焕发生命力,缺少长效的民俗文化保护机制。

3文化空间与民俗文化艺术保护与传承的具体路径

3.1树立正确保护传承观念

群众文化与群众民俗是民俗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民俗文化的艺术保护与传承必须依靠群众的力量,树立正确的保护传承观念,有利于促使井陉县人民深入认知到文化空间与民俗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意义,使其从思想高度上提高认知,积极参与到文化空间与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中。其一,可以从教育方面进行思想观念的层层渗透,对井陉县的人民群众展开民俗文化保护教育,使其均具备良好的保护观念。可以在井陉县当地的学校开设民俗文化课程,为学生系统化讲解民俗文化知识,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民俗文化与许多学科有密切关联,可以将民俗文化贯彻于地理、语文、历史等学科教学中。其二,河北省政府应高度重视,对井陉县民俗文化的宣传加强力度,在地区内形成良好的民俗文化保护传承氛围,真正实现民俗文化人人保护、人人传承。

3.2营造良好保护传承空间

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土壤、水和阳光,同理文化的艺术保护和传承,离不开良好的发展条件,只有打造优质的保护传承空间,才能促进井陉民俗文化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在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当今时代背景下,许多县级农村地区均在大力推进城市化建设,许多地区的古建筑均被拆毁,对于文化空间与民俗文化的艺术保护与传承带来了消极影响,民俗文化生存和发展的外在空间环境受到了损坏。针对此情况,需要协同努力,在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措施营造良好的保护传承空间,为民俗文化的保护传承奠定坚实基础。并且针对井陉县的整体建设规划中,同样需要融入文化内涵,无论是建筑物等均需要保留传统的文化底蕴,减少表面气派。同时避免将传统古建筑的违规拆除,打造充满民俗文化气息的井陉县。

3.3发挥政府部门职能作用

事实上,文化空间与传统民俗文化的艺术保护与传承,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同时这也是政府部门工作职能的一部分,特别是在当今时代背景下,传统民俗文化大量衰退,这种现状要求政府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并采取针对性的保护措施。以井陉为例,政府部门可以大力推进民俗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不仅使旅游景区充满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这样不仅可以实现井陉县整体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可以实现文化空间与民俗文化的有效保护和传承。针对民俗文化的保护,政府部门还应该加强资金投入,并付出一定的人力与物力,为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良好的条件。例如,针对井陉县来说,可以建设井陉民俗文化博物馆,构建民俗文化科研机构,促使对民俗文化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研究。

民俗文化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民俗体育文化;发展;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5 — 0068 — 02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它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不仅是个人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也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同样,体育文化的发展,不仅提升了体育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而且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体育文化的繁荣必将对其他各个因素的完善和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民俗体育是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民俗又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民俗体育也是民间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俗体育在具备民间体育文化特点的同时有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作为体育文化新的挖掘热点,民俗体育由其自身特点决定了其特殊的文化价值。民俗体育作为一种文化载体,起着民族间相互联系和交流的桥梁与纽带作用。民俗体育文化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根据其生存环境因地制宜而创造出来的,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因此,民俗体育文化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其特有的自然环境和民俗文化环境。随着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传统体育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部分传统民俗体育文化特征正在消失,有些原生态的民俗体育文化甚至正在消亡。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传统文化丰富资源”,“加强对各民族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当前,中华民族正在实现伟大的复兴,作为一个统一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大力开展民俗传统体育文化活动,加快对民俗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对加强民族团结、政治统一,实现富民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民俗体育文化的特性分析

(一)民族性和与地域性

体育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精神现象,一定的体育文化形态,必定存在于一定的民族范围之内,并呈现出不同的鲜明特征。因此,体育文化的地域性就赋予了其民族性。各个民族的民俗体育必定反映本民族的体育特点,从而使每一个民族的体育文化都得形成自己独特的性格。民俗体育活动能起到使本群体、本民族认同的作用,如赛龙舟、舞龙、舞狮、踩高跷、赛马、拔河、摔跤等活动,以极大的吸引力、聚合力,使成员的态度和行为存在个体差异的前提下,集聚于一定的文化运动轨道,整合为一个普通文化现象的运动势态。因此,通过举办大型的民俗体育运动,可以使人们的群体意识得到加强,培养了各民族间的团结、协作精神,对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共同性和传承性

民俗体育文化的共同性即同一民族内不同阶级、阶层之间共同的民俗体育文化现象,虽然不同阶级、阶层所从事体育的手段和条件不同,但其民俗体育的本质功能则是相同的。此外,民俗体育作为一种传统性的体育文化,随时代不断变迁而不断向前发展,因此我们在反观今天的体育文化中有很多传统民俗体育文化的渗透和积淀,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性是指民俗体育在时间上传衍的连续性和在在空间伸展上的蔓延性,它在时间上是可以世代延续的一种社会文化,在空间上也可以传播和扩大的,即民俗体育的横向传播过程〔1〕。

(三)模式化和生活化

民俗是指那些在民众群体中自行传承或流行的不成文的规矩,同样,民俗体育也是一种模式化的体育活动,民俗体育活动是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的并广为流传的体育游戏项目,民俗体育的结构、程式在一定民众的日常生活中不断重复,并被他们所共同遵循是现实生活中人民对自己熟悉的农耕生产劳动的模拟。同时,民俗体育也是生活化的,它是依托于日常生活中的风俗习惯所传承的一种特殊的生活文化,例如,达斡尔族每年一次的“库木勒”节,以本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贝阔、摔跤、颈力、赛马等体育活动来庆祝节日,来弘扬本民族的文化;侃族、傣族在新房落成后要举行隆重的庆贺仪式,并在这种喜庆的仪式中欢乐地跳歌、表演武术技艺;西双版纳布朗族主要是泼水,临沧地即朗族主要是堆沙,澜沧县布朗族主要是插花;各地布朗族在开展体育活动的同时,也伴有丰富多彩的歌舞娱乐,整个活动内容都是体育和歌舞活动的有机结合。

民俗体育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而且还可以修身养性,促进身心全面发展,提高生命质量。民俗体育中开展的竞技项目,如木球、珍珠球、徽球、疆球、押加、秋千、抢花炮、射臂、马术、龙舟、打娜等对身体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能全面提高身体的各项机能;像拔河、打手疆、跳绳、跳皮筋、爬杆、荡秋千以及其他具有民族特色的各种娱乐游戏类项目作为健身的手段更适合广大群众进行锻炼。

二、民俗体育文化发展困境

民俗体育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产物,在当前现代化转型时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存在着巨大的生存和发展危机。

(一)民俗体育文化生存环境的困境

张国栋等〔2〕认为,各种民俗体育的源泉和土壤是特有的地理环境、生产方式、价值观念以及,但是在当今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民俗体育的这种生存环境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碰撞,威胁着其生存与发展。首先,地理环境是民俗体育形成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当前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民俗体育的发展已经失去了原地理环境的天然屏障的保护,随之而来的是民俗体育要直接面对外来体育文化的冲击。其次,生产方式是民俗体育产生的源泉,而全球化的发展正在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其对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改变势必会影响到民俗体育的生存与发展。

(二)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目标的困境

民俗体育的发展主要是指民俗文化的产业化,民俗文化的产业化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当地人民的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使得民俗体育原有的祭祀、娱神、自娱功能不断弱化,宗教感情与宗教意识不断减弱,取之以代的是加上经济利益在内的娱人功能。此外,产业化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对经济利益的追求,这就导致民俗体育在商业开发中急功近利而人为造成浅表化、商品化。

(三)民俗体育文化发展价值取向的困境

从全球化程度最高的奥林匹克运动来看,体育的全球化始终没有改变和走出‘古希腊’和‘西方’体育的文化挟制之中。奥林匹克运动从组织机构人员选拔到项目设置、举办城市的选择等,无不表现出西方体育主导化。〔3〕我国在各民族聚居区所设立的专门的民俗文化管理部门和专职管理人员很少,影响了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造成很多民俗体育工作和民俗体育项目展受到冷落,虽然一些专家学者在民俗体育理论研究上有所收获,但是这些极具操作性的理论难以得到实践;学校教育是传承民俗体育的最佳途径,但是在我们的学生课堂上很少有民俗体育的影子,而西方现代竞技体育几乎充斥整个体育课堂。

(四)民俗体育文化传承人才的困境

优秀的民间艺人是民俗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保障。但是在现阶段,民俗体育传承途径出现了严重的断裂现象。主要通过老一辈对年轻一代“言传身教” 的传承方式,随着老一辈民间艺人的相继去世,后备人才的严重匮乏,由于地域民俗的广域化发展与都市文化的冲击,使得某些民俗体育面临消亡的困境。

三、民俗体育文化发展对策

(一)加强对民俗体育文化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发展离不开政府行政部门的支持,事实证明,政府所支持的民俗体育项目,必将在国内和国际上都有较大影响力。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许多体育组织的社会功能尚不健全,无法独立承担挖掘、整理与弘扬民俗体育的工作,因此,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其的扶持力度,以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此外,民俗体育文化根植于民间,发展于民间,如果离开了当地的人民群众的支持,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必须强化民众的民族自觉意识,这是保护民俗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

(二)加强对民俗体育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进行有组织的挖掘与整理。民俗体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对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进行发掘、复原、记录保存和研究提炼不仅需要科研工作者的努力工作,而且需要各种有效的技术手段的支持,此外,政府还要在资金、人力方面加大投入,以及加强对相关法规的制定。 传统民俗体育文化的,首先应该对创造、享有和传承者的保护,应该重点保护民俗体育文化继承人,有计划培养传统民俗体育的接班人,衣领、鼓励民众参与民俗体育活动。

(三)加快把民俗体育文化融入到体育教育和全民健身之中

要注重加强学校体育中的民俗体育文化教育,学校教育是人类有意识的文化与文明传递过程的最优化的形式之一,也是集成民俗体育传承性的最好途径,必将促进民俗体育的现代化发展。〔4〕既要有计划地把民俗体育项目纳人学校体育课的教材中,开设知识性、表演性、趣味性较强的项目,实现民俗体育活动在学校的积极开展;又要在高等体育院系特别是在民族地区的高校中推广民俗体育课程,使学生能够系统学习与掌握当地主要的民俗体育项目。民俗体育起源于民间,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在实践过程中受场地、器材的限制较少,这可以解决我国社区体育公共体育设施匿乏的困境。通过民俗体育文化活动的有效开展,能够丰富大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推动大众体育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所以,在大力倡导全民健身的今天,民俗体育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将其纳人全民健身体系是目前民俗体育现代化的一种重要体现。

(四)借助大众传媒,加强对民俗体育文化的宣传

要充分利用各种大众传播媒介手段,如网络、电视、电影、音像制品等,在民众中大力宣传,介绍传统民俗体育文化活动,对民众的健身方法和生活方式进行科学指导,使民俗体育在群众中得到传承与发展。

(五)营造基础环境,保证传统民俗体育存在的环境

体育对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普通群众的日常生活是民俗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沃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提到“在原始氛围内保存民族传统活动,使其充满活力”〔5〕。我们应努力保护传统节庆、民俗礼仪等传统民俗体育文化的生存环境,力争为传统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确保传统体育文化生存的活力。积极引导人民群众参与到民俗体育活动中来,建立良好的群众参与基础,保证民俗传统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 考 文 献〕

〔1〕中国体育史学会.中国近代体育史〔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2:12—20.

〔2〕张国栋,刘坚,李运,康瑶,陈斌,郑国华.我国民俗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01).

〔3〕王岗.体育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问题的思考〔J〕 .体育文化导刊.2004,(01).

民俗文化的重要性篇(6)

民俗文化可以培养民族精神,提高民族的认同感。在民间,各种民俗文化中蕴含着各种优秀的文化,并且形成了庞大的历史信息链。民俗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智慧与独特的精神,民俗文化有着独特的个性特征与启迪。

民俗文化中承载着具有浓重色彩的情感,是我国传统文化有力的传承。民俗文化可以加强民族之间的团结,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民俗文化具有维系的功能,可以使我国不同民族之间保持良好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丰富的民俗活动,各种民俗活动的进行,可以让人们寄托民族情感,并且对生活和心理进行调剂。民俗文化中包含了传统的文化资源,是现代社会旅游业中的重要内容,民俗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可以为社会带来良好的效益,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社会就业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良好的保证。

我国民俗文化现阶段的现状不容乐观,需要得到有效的保护与推广,从而保证民俗文化得到良好的发展。我国目前民俗文化存在着变迁与消失的现象,民俗文化的发展变化中,消失和变迁是正常的现象,但是需要对其中变化存在的负面效应进行重视和解决。在民俗文化的变迁当中,传统文化价值存在着严重的流失情况。传统文化价值的流失包括有形的和无形两种流失的方面。

传统文化无形流失的方面主要体现在西方节日在进入中国后,中国传统节日逐渐的被忽视,传统节日淡化,外来节日则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传统文化价值流失的有形方面体现上,很多传统民俗文化形式和活动不断的减少甚至消失,年轻人缺乏参与的热情与兴趣,使得传统民俗活动越来越落寞。

另外,民俗文化的价值开发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我国对于民俗文化的价值开发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建立了很多的开发模式,促进了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但是在对于民俗文化价值开发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进行反思。

首先,对于民俗文化缺乏有力的保护,并且保护方式不够完善。民族文化保护的相关立法不足,民俗文化存在着后继无人的现象,很多保护措施的滞后性使得民俗文化难以得到良好的保护。

其次,民俗文化过分的受商业操作的影响,很多人在追求利益的同事,过分的利用民俗文化作为经济来源的措施,对民俗文化的长期发展会存在一定的危害。

最后,民俗文化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着同化、破坏、伪造等现象。

很多地区为了创造经济效益,模仿其他地区的民俗文化,并且采用各种封建迷信活动,影响了我国社会安定的发展。民俗文化现阶段发展情况不容乐观,各地区必须重视对民俗文化的保护与合理开发,才能达到弘扬民族文化的目的。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对民俗文化的立法等手段,为民俗文化的传承提供法律基础。在对于民间文化的发展上,要建立合理的人才库,避免出现人才断层,民俗文化失传的现象。另外,对于民俗文化的保护上,要尊重民俗文化的内涵,禁止对民俗文化不合理的开发与利用,严谨各种基于民俗文化上的模仿、伪造等不良活动的开展。

民俗文化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基础,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同事,需要对传统的民俗文化进行重点的保护,推进经济与文化的双重发展。

民俗文化的重要性篇(7)

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在不断提升,推动着我国社会的各种要素不断前进,然而在我国的文化体系之中,并不是只有科技性的现代文化具有价值,流传于民间的传统民俗文化同样具有较高的地位,社会的优质文化应当是人民群众喜爱的文化,为了保证我国的群众文化获得较好的发展,我国的文化部门逐渐加强对民间的民俗文化的研究与发展力度,通过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民俗文化,来提升我国的文化建设水平,本文根据对我国的民俗文化的了解情况,对其发展群众文化的所发挥的价值进行分析。

关键词:

民间民俗文化;群众文化;文化艺术

只有属于民族的文化才是属于世界的文化,将文化推向世界才能保证优秀的民族文化被传承下去,但是在我国的经济建设环节之中,一些原本具有较高文化价值的民俗文化逐渐被新兴文化淘汰,在文化竞争市场,传统的民俗文化并不占优势,无论是年轻人还年龄较大的老年人都对具有现代技术外衣的现代文化更感兴趣,而很多民俗文化受到了影响,甚至难以传承下去,而我国的群众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民俗文化是不应被抛弃的,因此本文对我国的民俗文化的价值以及传承方式进行分析。

1传承民俗文化的必要性

中国的民间文化成长于广袤的华夏大地上,群众基础深厚,中国风格鲜明,受到世界各地人民的拥护与喜爱。伴随新世纪的来临,我们不仅要肩负起保护民族文化的重任,还要将其继续发展下去,传承给我们的子孙后代,这就要求我们在保持多样化的基础上,整合与创新符合生产力与文化发展要求的民俗文化。群众文化是从群众中走出来的,就一定要以服务群众为目标,大力发展群众文化才能将民间民俗文化更好的发扬下去,最终实现传统文化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目标。在我国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将民俗文化传承下去不仅仅是对历史的积淀,更加是中华民族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想将群众文化发展下去就要继续保持传统民俗文化在人民群众中的地位,二者相互融合令群众文化具有更加鲜明的特色,还能为我国的社会文化发展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发展群众文化的同时,一定不能忘记群众在这之中占据的重要地位,其对文化的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他们是文化发展的创造者,是文化财富的继承者,所以在发展群众文化时,应该以群众为核心,时刻铭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理念,在传承民俗文化的基础上将更加鲜明的文化特色与时代性充分体现出来。文化活动作为群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表现在社会文化方面,而且表现在继续建设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中。传统的民俗文化中,群众文化具有鲜明的传统性,在发展过程中就要传承这种民俗文化,并将其应用在文化活动中,从而使群众文化不仅仅带有传统的民族文化特点,更加具有现代化的时代特点。民族的民间民俗文化在群众文化中得以孕育、传承以及发展。同时,传统的文化形式与内容的传递离不开群众文化的支持。很多传统的群众文化,如赛龙舟、泼水节,都是经过一种固定的形态方式继承并发展下来的,经历了千年的演变仍未改变原貌。现如今,新兴的民俗文化正在蓬勃发展,走遍了神州大地,跨过了五湖四海,例如户县、金山农民画,当地农民就是根据传统的雕刻艺术、剪纸与刺绣等相融合再加上崭新的表现手法创造出的艺术形式,目前已经在十几个国家与地区展开巡回展示,受到了各地人民的喜爱。在继承传统的基础的同时,群众文化还会不断创造或衍生出新的活动方式。党和国家对群众文化的重视,整理、搜集、发掘和抢救了一大批优秀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遗产,并使它们焕发出新的活力,不断创新和发展。群众文化具有共同性、稳定性、过程性、个别性、地域性和综合性等特点,也具有激励力、稳定力、约束力和凝聚力等六个方面的作用。群众文化的基础是物质文化,并以制度文化这个中间媒介向人民群众的行为规范渗透,把精神、物质和行为等层面的东西有机结合起来。

2通过传承民俗文化来发展群众文化的方法

如果想要将民俗文化当做群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传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实现,首先可以借助新旧媒体对民俗文化进行传播,提升群众对于民俗文化的了解程度,一般民间的民俗文化传输途径比较落后,很多民俗文化的表现需要观众到现场去观看,但是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比较快,很难有时间到现场去看风俗表演,因此可以通过改变民俗文化的传播方式来实现对民俗文化的宣传,可以通过电视播放的方式进行传播,还可以借助微博以及微信等新媒体来推广民俗文化,我国为了应对民俗文化的生存危机已经做出了很多行动,如通过综艺节目以及春节晚会来宣传民俗文化。事实上,民俗文化并不都是被现代人厌烦的小众文化,比如民俗中的“吃”文化,在过春节时,家家都要吃饺子,而我国的饺子已经被成功地推广到国际中,其他国家以我国的饺子为基本形式,进行了改进,使饺子这种具有文化价值的食物获得了新的生命力,另外,与之相类似的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在现代社会呈现的方式也越来越丰富多彩,商家不断对其呈现方式进行翻新,我国的不同地区的呈现方式也存在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也使传统民俗食物成为网友在新媒体上的热议话题。这种传承民俗文化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创新来实现的,创新同时也是民俗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如果民俗文化一直保持原有的形式,不作出改变,是很难在新时期以及新的社会中获得发展的权利,只有保证民俗文化不断创新,才能不断发展。为了使民俗文化在群众文化中发挥更大的价值,相关人员还要以辩证的眼光来看待民俗文化,因为民俗文化既有积极的方面,同时也存在消极的一面,在传承时,需要对其进行消极的部分进行剔除,使其成为真正的新型群众文化。

3结论

我国的民俗文化内容十分丰富,但是传承的难度比较大,这主要是由于民俗文化的物质价值比较低,现代社会中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处于生存与发展的需求,具有更强的功利心,对于物质价值相对比较低的民俗文化的接受程度较差,不仅导致民俗文化的追随者逐渐变少,更为严重的是,一些民俗文化甚至由于后继无人而难以传承下去,我国的文化部门应当对民俗文化加大重视,通过政府的力量来使民俗文化从小众逐渐走向大众,使其逐渐成为群众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

参考文献

[1]杨玮.浅谈我国西部贫困地区民间民俗文化的发展———以甘肃岷县的传统音乐“洮岷花儿”为例[J].价值工程,2010(35).

[2]孙耀祖.我国民间民俗文化传承发展之我见———以甘肃省通渭县民间民俗文化为例[J].青年文学家,2011(17).

[3]杨开颜,江丽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民俗民间艺术[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