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思政元素论文

思政元素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06 16:01:33

思政元素论文

思政元素论文篇(1)

论文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构建生态文明

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川生态文明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并列提出,四位一体,这是党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进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又一创新理念,必将对转变工业发展模式、经济增长方式、价值观念、生活理念、正视人与自然关系,发展民生关系、当前与未来关系产生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2005年秋季开始实施的江苏省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和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把加强思想政治方面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立足学生现实生活经验,着眼学生发展需求,帮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学生思想素质作为重点,全面把握当今时代的特点与高中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精神品质和伦理道德。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穿到学生的思想中去,渗透到教学中去。

小学思想品德课程对生态环境教育在3一6年级的综合课《品德与社会》开始实施,将环境、生态教育列为课程目标之一,突出培养学生良好的环境行为习惯。要求学生从生活的环境中逐步认识生态环境问题,注重情感和认知能力的培养。初中思想课程则把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基本法律法规及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重点内容,突出学生的生态环境知识和环保意识的提升,特别是价值观和行为能力的培养。高中课程则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把生态环境、生态文明教育渗透在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国家与国际组织四大模块之中,同时以时政热点专题的形式,进行生态观念、环境道德、哲学依据、政策法规、国际合作等方面的教育,强化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促成学生正确生态价值观的形成、环保意识的养成、环境素养的提高,对学生成为未来社会的主人奠定基础。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利用思想政治课中生态环境建设的课程资源,把党的十七大精神,尤其是生态文明理念与高中思想政治课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构建未来社会主义建设者的生态文明新理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立足于生态文明建设与教材的结合点

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已经渗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在教学实践中,应注意吃透《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深人钻研教材,分析时政热点,建构生态文明教育的框架,使学生在认知、情感、能力和价值观上得以提高,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态价值取向。例如,在《经济生活》模块“消费及类型、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发展生产,满足消费”的教学中,可以着重让学生理解:我们必须转变生产、生活观念和行为,追求健康的消费方式,摈弃以物质主义为原则,以高消费为特征,认为更多地消费资源就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的观念。在进行“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内容的教学时,科学发展观的树立、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上强化生态文明理念的讲解、建设生态文明,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保障。要以尊重生态为出发点,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托,以生产发展、生产富裕、生态良好为基本原则,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同时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实现三大转变,必须从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等理念,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转变;必须从粗放型的以过度消费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方式,向增长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模式转变,必须从增长简单地同于发展的观念、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发展观念转变。生态文明致力构建一个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社会经济文化为手段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在《生活与哲学》模块中,着重从科学发展观的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等问题的讲解中,找出政策提出的哲学依据和体现的唯物论、辩证法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的基本观点,充分体现生态文明理论提出的重要胜和现实性。

二、不断改革教学方法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是国家对基础教育教育质量指标所作的基本规定,是新课程标准为描述学生学习行为变化及其结果所提出的3个功能性基本要求,简称三维目标。而传统教法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教师轻学生、重教法轻学法、重说教轻情感激发、重课堂教学轻课外实践等局限性和缺陷,传统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和教学改革的要求。以落实三维目标为基本出发点,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可以尝试以下教学方法:

1.情境—探究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变说教式为情感激发式教法的运用。根据教材主旨,设置具体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逐步探究。教学中以水污染、生活垃圾分类、秸秆焚烧的环境问题与再利用、微山湖湿地保护等为问题情境展开教学。这一方法使整个课堂教学在情境所营造的清新氛围下进行,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中形成环境保护意识。

2.活动教学法。活动教学法是变封闭式教法为开放式教法。立足于国际国内的环境和生态问题,通过座谈会、专题讲座和报告和社会调查等形式,实现理论与现实生活的结合,一方面,让学生坚持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方向,另一方面,通过分析现实问题,让学生进一步丰富理论知识,扩展思想政治课的生存空间。

3.声图电导学法。声图电导学法是变单一性教法为综合性教法;变单向式为多向式教法的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广泛运用政治课教学,通过运用图片、电视、录音、幻灯、多媒体等教学设施,围绕教材重点、难点,结合国内外正在发生生态破坏或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事实,让生动的声图电形象地展示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让学生在积极思维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提高觉悟。

三、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

21世纪是创造教育的世纪。为了适应时展的需要,新一轮课改将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以及劳动技术教育共同归为“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列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计划中。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高中研究型课程(初中称为探究型课程)的开设,不仅为政治课由封闭走向开放、由课堂走向社会提供了课时的保证,而且为课堂质量改进注人了强大的活力。

顺应这一要求,思想政治课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生态文明的道德意识、价值认同感,从而提高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在这种思路指导下,笔者在教学中组织和引导学生参与了以“创建绿色学校”为主题的环境教育综合实践以及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活垃圾处理、水污染防治、秸秆新能源利用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实践,思想政治课的生命力得到了增强,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了转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

思政元素论文篇(2)

一、高校历史学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历史学专业课程在思政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无论是古代历史、近现代历史,还是当代社会环境,都可以从中梳理归纳出众多可资利用的思政元素,这对于当代历史学科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家国情怀教育元素

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持有的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对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持久的理想追求,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历史学专业课程教学中这种家国情怀教育元素随处可见,无论是古代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还是近代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徐锡麟的“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无不体现了先人强烈的家国情怀。高校历史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地方历史文化中的这部分元素,如地方历史中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名人志士、爱国故事,通过家国情怀的教育使学生对家乡、民族、国家形成认同感。

(二)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建设元素

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先进的政治制度、先进的思想文化、发达的农业文明,影响了周边的少数民族和国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三大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容体系。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通过对这些资源的挖掘,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历史,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通过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挖掘和学习,可以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史中红色革命文化元素的整理,增强学生的民族忧患意识,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命运;通过现当代史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元素的梳理,使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念元素

人类命运共同体指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历史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要使学生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在世界史教学中,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政元素比比皆是。学生通过学习世界历史文化能够认识到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都为创造人类文化做出了贡献,能够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优秀文化传统。在多个国家的历史学习和文化的比较之后,让学生会形成广阔的国际视野,感悟人类文明的多元性、共容性和不平衡性,能够以开放的心态,认识到制度会随着社会变迁而变化,任何一种制度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制度,应当从自身社会实际状况出发,互相取长补短,臻于完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当前全国乃至全球的抗疫背景,及时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案,在中国史、世界史、民族史、专门史等相关教学中有机融入历史上有关疫病传播及卫生防疫问题的讲授,为学生准确把握中国抗疫的制度优势、理性反思疫情暴露的短板和不足、深刻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内涵,发挥史学独特的思想价值引领功能。

(四)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元素

历史教学的现实意义就是通过学习,使学生能表现出对历史的反思,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进而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古今中外悠久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无数爱国英雄、仁人志士。他们的英雄事迹、人生智慧和道德风范都可以作为高校历史学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通过对其解读分析,学生能够更全面认识历史和现实的问题,进而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生正处于三观教育的重要时期,教师带领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先人面临选择和诱惑时的定位和抉择,使学生获得人生的体验和启示,能够逐渐体会到做人做事的道理。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提高学生客观全面、辩证发展地看待世界的能力。

二、高校历史学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路径

(一)在课程体系中挖掘思政元素

课程是高校育人必要而且最为重要的载体。为了保证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真正实现三全育人的功能,历史学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应跳出传统课程思政的视野,构建层级分明的课程体系。在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等专业核心课程之外,合理设置专业选修课程,重点利用地方资源开发地方史相关课程,在更大的领域和范围之内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课程选择;应该充分发挥集体教研的作用,在课程大纲设置和教学目标制定时,教研室应邀请专业教师和思政教师共同挖掘各门课程中可以承载思政教育功能的元素,破解传统思政课程单兵作战的困局,选择适合的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最终达到各门课程教师都能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每位教师都能承担育人的责任,每门课程都能达到协同育人的效果。为防止课程思政的随意性,推进历史学专业“课程思政”科学高效的开展,教育主管部门、教务处和院系组织机构应坚持顶层设计原则,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组织部分优秀教师打造具有鲜明思政特色的金课并进行交流推广,形成精品课程示范效应。同时,也可以组织课程思政授课比赛、示范课堂等活动,提升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类课程的教学能力。在教学评价中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评价标准,与教学考核挂钩,以激励各科教师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二)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课程思政教育

课堂是教师进行传授知识的重要场所,更是教师阐述知识背后的价值和思想,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立场和观点、发挥价值引领和思想引导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在具体的历史课程教学中,教师不仅可以通过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讲解、鞭辟入里的分析带领学生一起领略历史知识的魅力,还要秉承“课程承载思政”和“思政寓于课程”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德育知识的渗透。教师在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置中要精准地设计每个专题、每个单元以及每个课时中思政的要素、载体及实施方法,充分体现教学内容和思政教育的有机对接,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起到知识传授有温度、价值引领有深度的育人效果。

(三)利用实践教学拓宽课程思政渠道

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因其形式多样和内容广泛等特点,在实现课程思政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编辑展览、口述史的实践等多种形式,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灵活采用、相互结合。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合在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达到立德树人的效果。

(四)利用多种交流平台和技术丰富课程思政形式

历史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人文学科,涉及的知识面很广,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都可纳入历史学专业教学内容中。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将历史课程和信息技术有效整合,丰富课程交流的平台来提升课程思政的针对性。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使课程思政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和学校,而是走向更大的空间发展。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群、学习通等课程网站了解学生的知识需求、所思所想,有针对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例如针对学生学习中的重难点教师可以设计“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如何评价李鸿章”“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影响”等诸如此类的学习主题。当学生畅所欲言、自由辩论时,教师就可以更清晰地看到学生思想的动态,及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引导。当然,历史学专业在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利用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技术和教学形式,使高校历史课程思政教学真正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高校历史学专业实施课程思政应注意的问题

(一)高校历史学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关键是教师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第一主体责任人,是课程思政的设计者和实施者。课程思政的理念和目标最终要靠一线教师去落实。课程思政能否在高校历史学专业中高效有序地进行,很大程度上要看各门课程的教师是否具备思政的意识以及能力。目前的状况是虽然伴随课程思政观念的提出,各高校都已经展开轰轰烈烈的课程思政改革,但是部分历史学专业课教师并没有深刻认识到思政对学生发展的关键价值。他们片面地认为思想工作是思政课教师和专职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与自身专业教育任务无关。在课程思政开发能力上,部分教师思政教育资源挖掘不深刻,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片面化。面对这种情况,教育部门和教务处的首要任务是搭建平台、加强教师培训,切实培养教师课程思政的意识,提高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的能力,培养高质量的课程思政优质教师资源。

(二)高校历史学专业实施课程思政成效的检验标准是学生

思政元素论文篇(3)

【关键词】课程思政;立德树人;教学设计;教学实施

一、广告创意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融合

广告创意课程是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专业必修课,重点解决学生广告设计的创意思维问题,主要讲授广告创意的原理、理论、规律、方法等,要求学生能在课程中收获广告设计的创意方法,课程中实现思维的转化、思维的突破、思维的延伸。广告创意是带着枷锁的舞蹈,广告的创意思维突破必须建立在各种束缚之上,它离不开广告的法律法规、离不开广告诉求、广告表现形式等制约性因素,这些制约因素既是创意束缚,又是创意基础。广告创意课程思政教学中,要将制约因素和思维突破两个对立统一面,提炼成广告创意课程专业和思政教育的主线,即“规则与创意”。广告创意必须要有一定的“规则意识和规矩意识”,要求广告创意人要遵守社会责任的规则意识,要遵循广告创意规律的规则意识,要遵守职业道德的规范意识。从这些规则意识之下延展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文化、中国精神、中国元素、大国工匠精神等思政元素。广告创意的专业内容讲授围绕遵守规则的前提下如何突破常规思维,产生大创意广告作品。

二、广告创意课程思政整体教学设计

广告创意课程思政教学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整个教育体系,全面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将传授课程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秉承育才和育德双向教育的融合教育原则。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内化为自身的德性和修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将学生的个人发展与社会、国家发展结合起来,激发其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帮助其在创造社会价值过程中明确自身价值和社会定位。广告创意以”规则和创新”为主线展开课程教学,在教学中解决“规则意识”和“今之创新”两个点。“规则意识”就是课程融入的思想政治德育教育,“今之创新”则是课程专业的育才教育。广告创意概述理论讲授中,将融入广告人的社会责任意识,包括要求设计师遵守广告法规、尊重传统社会价值,保护和传递民族文化和民族价值观,在作品中呈现对世界的美好想象等;讲授广告创意基本理论和广告创意策略时将正能量的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贯穿于案例之中;讲授广告创意表现时,将中国元素、中国精神植入理论和案例讲授。理论知识讲授和广告案例的赏析过程中,指导学生如何评判广告设计作品,分析广告设计主题、诉求点和表现方式,学会用广告思维去设计广告,让学生清晰掌握广告创意训练的基本理论和思路。课程的实训练习中,依托于大广赛、学院奖和授课过程中正在进行的各项广告设计比赛项目等,让学生在真实的项目实战中进行打磨。实训练习中,将爱国情怀融入课堂,让学生有为振兴民族企业,振兴民族品牌的担当意识;制作过程中要求学生有大国工匠精神,对作品做到精益求精;要求学生要有民族自信心,善于从中国优秀的传统元素中,挖掘中国元素并进行重构和解构,重新再利用;教师也会以身垂范,从工作敬业精神、上课、作业引导、作业讲解等方面发挥榜样的作用。课程的理论和实训学习,让学生熟悉掌握广告创意的原理和实践操作要领,并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内化为内在的素养和道德操守。

三、广告创意课程思政“育德+育才”双向育人实践路径

(一)课程内容中融入思想政治元素。广告创意专业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元素。一方面,广告设计作品本身带有明显的价值取向,比如某些以情感为创意点的广告设计作品就蕴含了诸如关爱、亲情等思想政治元素,产品诉说的同时也给消费者传递爱的信息,聚划算系列广告设计作品中就表现很明显,聚划算想推出各种拼单活动,广告创意作品的画面是温情的男人和女人相拥的场景,主题文案:“不想拼,就不拼了”,正文文案将画面温情和聚划算广告信息进一步进行阐述:“我很心疼她,刚抽到一个聚划算2万减1万的五折神卡,给她准备一个大惊喜吧,我还是喜欢她笑的样子……”,有爱的画面传递了爱的信息,同时也在传达产品信息。还有各类的母亲节、父亲节或者中国传统节日等的热点借势海报也常用这种双关的创作方式进行创意,作品本身就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精神、中国元素、家国情怀、爱等,如网易严选中秋海报创意灵感就是来自李白的诗句《古朗月行》,设计师将诸多传统中秋意象的元素,如“玉兔”“桂花”“月亮”等运用到广告设计作品中,并将这些传统文化素材巧妙融入现代物品,将传统文化以全新优美的方式进行了视觉呈现,完美传递了“‘家’在一起,生活更好”的广告主题概念。这种作品本身就有思想政治教育意义,创意根植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课程案例分析、理论知识传授中,教师要注重主流价值观引领,将这些元素进行有感染力的融入,让课程在溶盐入水的无声熏陶下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深度挖掘思想政治元素内涵,将思想政治元素进行深入阐释,让学生了解其来龙去脉,了解个人、家庭、社会、国家之间的关联性,明白其所以然,加深对于思想政治元素的理解和感悟。这就要求专业课程教师应当具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和坚定的政治意识,对思政理论认识较为透彻,具备良好地政治理论素养,践行教书育人岗位的同时,承担起了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的时代重任。将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德育有机融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二)教学方法中采用多维度互动教学法。高校学生都有着独立的思考能力,教育必须要做到内化于心才能真正影响学生的思想,因此在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中,可以采取多维度互动教学法,以迎合大学生这一心理特征。相对于传统教学方法,现在有一些新型的教育教学方法在提高教育教学实效性方面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如翻转课堂、互动教学法等,这些教学法的成功之处在于强化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他们能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培养了学生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了课堂教育的互动性,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了主动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在探索中学习,这种知识结构符合未知世界的多变、多元性。广告创意课程思政实施中,一方面多采用讨论法、探究法、启发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设置成以问题为纽带、以知识形成发展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主线、以师生合作互动为基本形式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增强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通过激发学生思维活力,推动广告创意思政课程教学提质增效。如:在广告创意方案呈现的环节中,学生不知道自己的方案怎么样,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这个时候教师组织一组学生对他的方案进行讨论,让同学们猜出他的创意点和项目名称,因为广告设计首先要能让受众明白你其中的涵义,这种广告创意才是有效的。同学们很喜欢这样讨论方案,他们可以说出他们猜出的理由,也可以说出他们认为传达有歧义的地方,并提出自己的建议。这个讨论的过程是相互学习的过程,也是广告创意方案完善的过程。另一方面,推动教学向课外延伸拓展。利用网络资源优势,创建课程资料库,课程微课、慕课视频等,课前给学生提供学习资源链接,让学生自主学习基本知识点。课堂中教师利用教学PPT、网络图片视频等进行知识讲授,还可以利用超星学习通、微信等新的技术手段增加课程的互动环节,全方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知识,自我构建知识。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将课堂的时间节省下来,留下更多的时间跟学生进行互动,课堂内的学习主动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学生能够更专注于基于项目的学习,共同研究解决其他现实问题,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三)教学实践中提供真实实践平台。广告创意思想政治课程的实训练习,依托于大广赛、学院奖和授课过程中正在进行的各项广告设计项目等,让学生在真实的项目实战中进行打磨。真实的实践平台能提供仿真的项目环境,学生在实训中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认识自身的不足,项目过程中学生能有效地锻炼自身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亲身操作、体验、掌握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的方法。有利于广告职业能力道德操守,比如爱国情怀,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纪律意识、规范意识、创新创业意识,尊重宽容、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等。完成专业项目的同时也实现了思政教育的双向贯通。(四)教学考核中实行多样化。教学考核方式中采用自评、他评、互评的方式,建立过程与成效双重考核标准,注重解决广告创意实际问题的方法,更注重实践创新的过程。在考核内容中纳入平时的小课题的训练,如在全班头脑风暴环节,将创意思维活跃、创意团队表现突出的小组成员增设分值,并要求组与组成员之间互评,真实反映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广告创意教学初始阶段,教师要让班上同学按照选题情况进行分组,让选题一致的同学组成一组进行关键词提取,头脑风暴练习,促进创意思维的灵光乍现,这需要团队的相互促进和合作,小组共同做的文字及图形的创意思维导图将作为组成员过程成绩的一部分。另外,本着评价的公平性原则,设计一张表格,让同学们之间相互评价,并给出客观的评分,这一部分作为过程成绩的参考分数。分数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出勤、上课表现等。最后,通过与每个同学的沟通,呈现最后的创意设计作业。综合过程成绩、学生互评的参考分数及最后作业的真实效果综合给出分数。考核不仅仅是作业考核,还要综合考虑思想政治和专业成绩两个方面,有了过程分和互评分等,教学考核分数更加合理。

【参考文献】

[1]杨园园.平面广告设计教学方法改革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教研专题,2019,3:26

[2]邹杰婷.“课程思政”视域下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融入思政教育研究[J].包装世界:教育研究,2019,6:107~108

[3]何衡.高职院校从“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的困境及突破[J].教育科学论坛:基础课建设,2017,10:27~30

思政元素论文篇(4)

关键词:思政理论课;考核模式;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号:1002-4107(2017)07-0042-03

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一直都是课程改革和创新的诉求所在。自“05方案”实施至今的十多年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们,不仅在创新学科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上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而且在课程的考核方式上也尝试了诸多有益的探索,过去“一考定高低”的做法被打破,综合性评价逐步成为共识,并确立起多形式、过程性评价的“多元化”课程考核的思路和模式,这对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借此,本文拟就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多元化的考核模式做一些探讨和梳理。

一、思政理论课实施多元化考核的意义

(一)有益于推进课程综合改革和创新

2015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建设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全面深化课程建设综合改革。”2015年8月,、教育部出台《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文中明确强调要“创新考试考核办法,探索建立科学全面准确评价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效果的评价体系”。可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评价关系着课程的整体改革。考试考核在教学过程中虽然属于“收尾”环节,但它对教学过程具有重要的影响。科学全面的考核评价模式对教学过程能起到指导、反馈、促进和激励的正向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多元化考核模式必定会牵动教学的整个过程,考什么、怎么考会引导教师教什么、如何教,带动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调整以及教学设计思路的改变和创新。

(二)有益于促进学生个体的成长

实施多元化考核模式,可以突破过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采取的固定、统一、纸质考试形式,丰富考核的方式和内容,更好地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我们知道,每个学生的天资、个性、习惯、勤奋程度都存在差异,简单的一种考试并不能准确地区分他们成绩的高低与素质的优劣。多形式、过程性的多元化课程考核,是一种多视角多层面的考核,是一种促进学生不断成长的发展性考核[1]。它既重视考核学生的认知水平,也强调对他们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协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考核,还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良好素质的养成;它不仅要求从考核中判定学生的课业成绩,而且要把考核过程变成教育和引导学生自我展示、自我发现、自我发展的过程,促进学生多方面潜能的发掘,更好地体现教育的本质和目的。

(三)有益于提升课程的实效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它在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面对信息时代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如何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我们面临的挑战、困难显而易见。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低效的困境,不仅要丰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也要创新考核方法。实践证明,考核评价是教学动态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构成,所谓“以考促教”、“以考促学”,考核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单一的考试形式又根本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而,改革考试考核模式势在必行[2]。实施多形式、过程性“多元化”考核模式,是依据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参与、发展来综合评定其成绩,既有定量考核,也有定性考核;既有教师主导,也有学生参与;既有个体独立完成,也有团队合作分享;既有课内,也有课外。这样的考核无疑强化了教与学的双向互动,带给学生更多的体验、感受、反思、内化,进而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切实入脑、入耳、入心的教学效果。

二、思政理论课多元化考核模式的构建

(一)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学科,具有一定的知识体系和理论属性。课堂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的教学形式,也是学生获得课程基本理论、原则、概念以及相关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理论考核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对教学理论内容的考核,能够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状况,也能督促学生提高自身理论修养,还能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权威性和国家意识形态宣传地位。当然,除此之外,还必须要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属性,强化实践能力考核内容[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实施以来,相关课程都设置了相应的实践教学要求和实践课时安排,因此对实践环节的考核也是课程考核评价的重要构成部分。实践考核的本意是引导学生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学以致用,提升对现实问题的分析能力、思考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近年来,很多高校都在不断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环节教学和考核的改革,尝试诸如志愿服务、红色考察、暑期实践、社会热点调研、素质拓展等多种实践形式,尽量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走出校园,能与社会零距离接触,并在活动过程中要求学生撰写调查报告、小论文、体会文章等,按一定比例计入学生课程的成绩。实践考核在一定意义上能够弥补理论考核形式单一、片面的弊端,增强课程考试考核的现实针对性,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激发学生不断提高社会认知能力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应用水平。

(二)线上考核与线下考核相结合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互联网的“新常态”,“互联网+”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空间中。近日,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手机网民规模6.56亿。大学生群体被冠以课堂“低头族”之称,俨然已是网络使用和消费的主体。面对这样的形势,借助网络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模式的改革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一方面,基于网络平台构建线上考核系统,能够将考核的过程和内容设计得更加灵活新颖,既让学生们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能够全天候参与,又能给他们带来新鲜的体验,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另一方面,网络对考核数据的处理、分析以及对考核结果的统计会更加便捷高效,无纸化与自媒体的考核能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节省成本。此外,线上平台的介入,还可以促进大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适时进行教与学的互动以及答疑、辅导,强化课程考核的时代特点。

当然,基于网络平台的线上考核还应该和“随堂考”的线下考核相结合。今天的社会已经进入电子信息时代,各种新型教学模式,诸如“慕课”“翻转课堂”等扑面而来,但无论怎样,课堂教学依然是大学教育的主要形式,师生间思想的交流、碰撞以及情感的呼应、共鸣不可或缺。学生课堂上的出勤、回答提问、讨论发言、活动表现,这些是任课教师在线上无法了解而又必须掌握的重要学习动态,是综合评定学生课业成绩时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更是教学中师生、生生之间情感沟通、心理发展、能力共生不可缺少的分享过程。

(三)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也需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定量考核,往往是对课程理论体系和知识点的考核,可以是卷面的成绩,如作业、笔试等,它可以采取科学量化的方式,直观化、数字化。当然,还有对学生听课次数、回答提问、发言讨论等情况也可以构建一套比较科学的量化考核办法,评定出学生平时成绩的高下。但是,鉴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多重属性,既要考核“知”更要考察“行”,在理论修养考核之外,还要考察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要考察学生把理论知识内化为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的状况;要考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以及是否具备社会所希冀的人格、品质、道德素养等等身体力行状况。这些考察的是学生的学习态度、思想情感、能力与表现。它的评判不太适合简单用一个具体数字来框定,就需要定性的考察,即是基于过程性的动态的考察,更适合采取赏识、鼓励、对比、肯定等方式来回馈学生,让他们及时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不断从评价中获取给予他们成长发展的动力。定性的考核一般采用ABCD分级评价,或者直接使用语言文字进行综合评语评价。定量考核和定性考核分开来使用都有片面性,把两者紧密结合起来,可以避免考试考核方式的片面性和功利性。在实际运用中,推进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的结合应关注学生自评、学生间互评环节的引入,将其与教师的评价结合起来加以综合考量。

三、实施多元化考核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转变教师观念

教师考核观念的转变是课程多元化考核模式能够得以实施的关键。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考核评价亦然。教师对课程多元化考核模式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考核的效果和质量。不可回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些教师还习惯于按照多年来形成的以闭卷考试为主的传统考核模式,参与课程考核改革的积极性不高,不愿意花费大量的精力,甚至担心自己的教学素质和能力不能胜任课程考核模式改革和创新的要求,有畏难情绪。确实,多元化考核模式意味着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多形式、全程性动态考核,包括对学生到课、发言、调查报告、线上作业与测试、团队任务、课外表现等环节的评价,必将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然而,要切实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把它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课程,创新是必然出路,考核模式的改革是应有之义。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强化危机意识和责任心,明确课程素质教育的宗旨,树立正确的课程考核观,坚持考核为教育目标服务的原则,建立以“素质立意考能力,将素质教育观念内化于考试”为指导思想的多元化考核模式,通过考试考核的引导作用,在课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修养、思想认识水平、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心理素质、协作精神、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等[4]。

(二)合理规划考核内容与手段

课程的考核其实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四门课程。这些课程的考核有共同性,也有不同点。比如,需要考核的内容都会涉及理论知识、基本素质、相关能力等;考核的形式都可以多元化,采取诸如:笔试、口试、线上无纸化测试;个人阐述、团队展示;课堂活动、课外拓展;等等。但是,每门课程体系和教学目标又有其独特性,任课教师要依据每门课程在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具体要求来合理设计和规划考核模式的内在结构。一是要明确各项考核所要达到的目的和意义。考核手段具有杠杆调节的作用,能够达到“以考促学”的目的,通过教学目标来设计考核项目,运用这种来自外部的压力,督促学生对课程重要内容的掌握、巩固和强化。二是合理设计考核的环节。在什么时间考、考什么、如何考,要把握课程的特点,进行科学规划和确定。三是每个考核环节的分值比例要慎重权衡。合理的分值对于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激发学生的潜能和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一般来说,要适当增加过程性考核的比例(包括出勤、课堂发言、课后作业及第二课堂表现等),减少终结性或书面考核的比例(期中测试、期末考试),同时,对于课程实践环节的考核在总评成绩中所占的比例可根据不同课程的性质进行灵活设定[5]。

(三)建立学生学习动态档案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元化考核模式的运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涉及的因素杂、环节多,有必要建立学生课程学习的动态档案。具体来讲,就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针对课程有关的一切考试、考核或评价,我们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把这份档案制作成“电子档案”,更易于进行数据统计和处理,它主要是记录学生学习的发展过程,包括学生平时课堂表现、活动参与、课外实践、事件记录以及成绩分析等信息。建立学生课程学习动态档案的好处:一是为了便于教师在课程结束时,将学生学习表现全面汇总,有充分的依据以客观评定学生的总评成绩。二是榱思だ学生不断进步和发展。有了这些真实、具体的记录,可以定期向学生通报和反馈学习档案,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状况,良好的表现能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收到正向激励的效果;不理想的表现也能让他们及时得到提醒、调整和纠正,获得负向激励的效果。三是为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提供有效的资源。学生课程学习档案既是学生学习状况的直观展现,也是教师教学活动过程的重要记载,其中蕴含着丰富而独特的信息,可以作为教师教学生涯的宝贵参考资料,日积月累,据此开展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以及考核模式的创新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总而言之,考核评价是教学动态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构成,考核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改革的过程中,考核制度的完善和创新也是重要的内容。许多高校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都强调过程性评价,构建“多元化”考核模式,依据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动态表现来综合评定其成绩。这样的考核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了教与学的双向互动、发挥了课程的教育效能。为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当努力探索建立持久有效的基于学生参与度的课程考核制度,尽可能地挖掘它的最大效能。

参考文献:

[1]吴德慧.简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制度改革的“四

个结合”――以许昌学院思政课考试制度改革为例[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5,(6).

[2]万美容.论评价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的作用

[J].思想理论教育,2015,(7).

[3]袁贵仁.努力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学生真心

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J].思想理论教育

导刊,2010,(6).

[4]周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制度刍议[J].学校

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5).

思政元素论文篇(5)

关键词:读写结合;大学英语;课程思政

立德树人作为高校的根本使命和根本任务,课程设置应紧紧围绕立德树人,将课程思政理念和内容有机融入课程。强调课堂教学是课程思政的主渠道,各门课程都应发挥育人功能[1]。课程思政绝对不是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二者简单的叠加或者复合[2],而是深入挖掘各门课程的思想元素,从能力上进行培养和从价值观上进行引领。大学英语作为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受众广,跨度大。大学英语课程本身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其人文性特点融入了价值元素,积极使得语言知识目标服务于价值目标,积极发挥大学英语通识课程的育人功能。在大学英语课程中,作为重要输入和输出组成部分的读写教学,理应挖掘课程内涵,更好地服务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帮助学生增强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家国情怀和融通中西的能力。

一、英语读写结合的理论依据

(一)建立在对话理论上的情境观

巴赫金的对话理论指出了对话是人类生存的本质,阅读与写作存在着多重对话的属性[3]。阅读教学,从对话理论的视角来看,是一种介于学习者、文本作者、编者和教学者之间的多重对话。语言学习不仅是掌握程序性结构知识,更重要的是话语的价值导向。教材中出现的不是语言,而是用来表达作者思想的话语,其中有着强烈的意识形态取向和价值导向。读写良性结合如同马太效应(MathewEffect),读者与文本互动越多,文本中的情境会愈加凸显,学习者的理解能力就会越强,更好地领悟作者的话语内涵,从而带动和提高表达写作能力,形成良性循环。

(二)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上的建构观

建构主义认为只有学习者积极地主动建构意义,学习才会发生。通过阅读,学习者沉浸在可理解性的意义输入过程;充分的语言输入为学习者建构知识、语言输出提供了条件保障。基于深入阅读的写作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写作热情,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语言知识结构,从情感和知识储备上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建立在多元智能理论上的目标观

语言智能是多元智能的核心,阅读能力尤为关键。阅读能力的培养要注意把握程序性、系统性和科学性,提高语言智能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写作教学。读写结合的目标观与传统的教学目标相比,更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的教学目标的实现,但不忽视其他教学目标的完成。读写结合以其理论基础为依托,在了解学生心理需求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活动,使教学活动带有浓厚的感彩。根据二语习得的重要理论———Krashen的可理解性输入假说(1981),以及Swain的可理解性输出假说(1985),基于阅读和写作的读写整合教学具有了必要性和可行性的特点与属性。与传统教学相比,读写结合教学更加注重对学习者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引领和塑造,这与外语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同向同行,实现学生德行的养成。从当代中国对“读写结合”教学的研究看,课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更加深度融合和“互利共赢”,读写结合已从单纯的教学法发展成为教学法体系甚至教学指导思想。基于巴赫金对话理论上的情境观、建构主义理论的建构观以及多元智能理论上的目标观为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提供了理论支持,深入阐述了读写结合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二、中国的读写教学现状

中国的语文教育一直强调读写结合,认为学习者的写作能力是在阅读中习得的,大量的阅读必然导致写作能力的提高。国内及国外的教育学者一致认为,阅读是培养语言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大量主题式阅读(Theme-relatedread-ing)不仅有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写作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习者的英语学习能力及素养。传统的英语教学将读写分开进行教学,分别给予一定的教学时间。英语四、六级考试中阅读和写作是独立的两部分,对英语教学存在一定的反拨作用。随着各学科的发展及相互渗透,人们逐渐认识到阅读是一种意义建构行为,阅读过程即意义建构过程。研究者和一线教育工作者逐渐发现阅读与写作两个过程非常相似,两者存在共同的认知基础。读与写之间的关系是相似的、相关的和相互的。阅读与写作互促共进,始终相伴同行。在“互联网+”碎片化阅读时代,英语学习者的读写危机(readingandwritingcrisis)[4]日益突出。碎片化阅读不同于深入阅读,最大的特点是信息分散。当今大学生群体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普遍下降。中国的“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语言铺路,对能够精通听说读写方面的人才需求量巨大。大学英语课程作为高校通识类课程,受众广、跨度大,理应承担培养英语精英人才的重任。在大学英语有限的课时中,基于每单元精读课文TextA的写作不仅能够强化学习者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能激发学习者激活已学知识并积极运用在指导性的写作中。高校英语课程建设应强调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以读促写[5]。阅读是可理解语言输入(comprehensibleinput)的核心方面,写作是可理解语言输出(comprehensibleoutput)的重要环节[6]。通过阅读,学习者可以扩大知识面和词汇量,掌握写作技巧、提升写作能力,储备大量的语言信息,为写作输出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日常的大学英语教学中,精读课文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因此应把每单元的精读课文作为练习写作的参照,鼓励学生依托阅读文本,模仿文本中的词汇和句型,可以减少学生的为难情绪和写作焦虑。阅读与写作,从其本身的发展过程来看,既丰富个人的价值,又体现个人的价值,兼具工具性和价值性。这与大学英语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不谋而合,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7]。因此,读写结合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实践的需要。

三、融思政元素于英语读写教学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是在语言目标和技能目标的基础上融入价值目标,教师作为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者和组织者,应仔细研究教材,设立课程目标,并在课程目标的基础上提炼、整合及加工思政元素,融入价值目标。大学英语读写课程作为大学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输入与输出的有机结合,充分挖掘课程知识内隐的文化属性和价值属性,把价值元素融入写作教学内容,实现学生德行的养成。首先,课程目标分为语言目标和技能目标,然后,对课程内涵的思政元素进行整合和加工,设定价值目标。价值目标体现了课程内涵的思政元素,课程资源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非常丰富。笔者以《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二册(第2版)为例[8]介绍四种读写结合的方式,即阅读缩写法、阅读改写法、阅读续写法以及阅读仿写法。

(一)阅读缩写法

阅读缩写法类似于摘要写作法,要求学生在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和篇章结构的基础上,结合课文重点及作者表达意图,紧扣阅读文本中的六大要素(时间、地点、人物、方式、事件和缘由)再现故事情节,以简明扼要的语言或课文中的中心词句对原文进行概括和整理。通过阅读缩写法,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检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除了紧扣文本中的六大要素之外,还要求学生就课堂上讲的思政元素进行融入,深刻明白学习文本的目的和价值。通过这个阅读缩写练习,帮助学生深刻领会这一单元渗透的思政元素即坚毅和独立,引导和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挑重担的意识。奥运会是全人类的比赛盛会,并无国别之分,作者大卫•纳史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阐释了奥林匹克精神。

(二)阅读改写法

在完成阅读教学、学生掌握阅读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改写。改写内容主要涉及语言表达(人称、时态、语句衔接等)以及内容的准确性等方面。第一单元比较和对比了中国式与美国式的学习风格,以课文Learning,Chinese-Style为例,要求学生改写第一部分的作者经历,假设作者携妻儿住在美国的一家酒店,酒店鼓励客人外出时留下钥匙,把钥匙交给服务员,也可以把钥匙塞入钥匙箱。作者的儿子本杰明很享受自己往钥匙箱里放入钥匙的过程,但是很少能成功放入钥匙箱。请根据这一情况进行改写,描写酒店工作人员的态度和行为。通过阅读改写,学生大胆地有根据地想象美国人对待孩子不断尝试且经常失败的态度。身份的转移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意识,积极对比美国人和中国人对待孩子失败的方式。通过文章的阐述,我们可以得出客观的结论:两种教育方式都有其可取之处,因材施教,因地制宜,追求两种教学方式的融合。这就充分体现了这一单元渗透的思政元素:多元文化与包容。

(三)阅读续写法

续论为外语教学提供了新的视点和路径,有益于语言再创作和深入学习,能够激活促学要素[9]。续写教学既有助于深化课堂教学,又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同时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发散思维。浙江省英语新高考自2016年以来采用了读后续写题型以考察学习者的写作能力,读后续写的写作练习方式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兼顾形式和意义的读后续写任务强调读者与文本的互动,仿照阅读文本中的语言形式。而学习者注意到阅读文本中的语言形式是仿照协同的前提[10],因此,能够引起学习者高度注意的语言形式和语言任务需要教学者的不断探索和研究。鉴于此,以第四单元虚拟世界TheVirtualWorld为例,作者在文本中讲述了其在数字化世界的真实生活与感受,逼迫自己周末回到面对面的真实生活中来。在文章的第11段和第12段简单讲述了自己的感受,要求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续写,记录作者的周末生活,重点描写发生的凸显事情以及作者的感受。通过读后续写,我们可以从作者的视角感受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的异同,这两种世界在实际生活中同时存在,但重要的是人需要在交流中寻找生命的存在意义和价值。这就充分体现了这一单元的思政元素:独立思考与交流。

(四)阅读仿写法

以第二单元价值观Values为例,卡尔•格林反思了自己富足的一生,这个富足并不是指金钱上的富足,而是精神上的富足。请学生在文章开头模仿作者的经历,想象自己如何回答这个问题“Areyoupoor?”并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物质与精神的富足,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与幸福观。在精读的基础上进行缩写、改写、续写和仿写,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写作为难情绪和写作焦虑,还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动力和写作热情,同时又能促进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读写相互促进,形成互通互融的读写知识体系。读写结合教学更加注重对学习者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引领和塑造,这与外语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同向同行,实现学生德行的养成。基于课程的思政教学绝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基于课程核心知识及理念上的价值引领,为基于深入阅读的读写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教学实践机会。

四、结束语

大学英语教学资源丰富立体,有层次,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语言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实现体现其工具性特点,价值目标的深度挖掘体现其人文性特点。鲁子问教授提出:“在核心素养时代,阅读教学应该发展为阅读教育。”[11]在阅读教学的基础上,多维度挖掘阅读文本中的思想政治元素,激发学生的深层阅读动机。通过给学生提供脚手架支撑,引导学生读写结合,以输出写作实现学习者的情感、态度及价值需求,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更好地引导学生在国际舞台展现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参考文献:

[1]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2]陆道坤.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2018(3):64—69.

[3]巴赫金.对话理论及其他[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15—16.

[4]张绍杰.读写危机:当今英语专业面临的最大挑战[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2(2).

[5]王初明.读后续写何以有效促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2015(5).

[6]徐浩,高彩凤.英语专业低年级读写结合混合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J].现代外语,2007(2).

[7]刘智慧.英语读写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8:33.

[8]吴晓真,等.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2)(第2版)[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4.

[9]王初明.读后续写———提高外语学习效率的一种有效方法[J].外语界,2012(5).

[10]辛声.读后续写任务条件对二语语法结构习得的影响[J].现代外语,2017(4).

[11]鲁子问.英语教学设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5.

思政元素论文篇(6)

关键词: 多元文化背景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实效性 评价体系

当今社会,文化多元化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多元文化对青年学生的影响日益明显。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方面,多元文化呈现出的较多开放性和包容性,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理性判断力和创新精神,能启发和提高高职学生正确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能力,从而促进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但也容易造成主流意识形态地位的弱化,容易使高职学生出现信仰危机、道德失范和心理失衡等一系列问题,不利于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给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带来冲击和挑战,影响高职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多元文化的背景,使研究构建适应多元文化背景要求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评价体系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凸显。

一、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评价内容

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评价是根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目标要求和高校师生身心发展规律,结合多元文化背景和高职教育发展规律、特性,考量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通过运用科学的评价技术和手段,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进行测量、分析、比较,并给予价值判断的过程。

伴随着自由主义、人文主义的复兴和全球化的不断演进,社会日益多元,文化发展的多元化的趋势也进一步增强。较之一元文化不同的是,多元文化呈现出较多开放性和包容性,讲求思想的兼容并蓄、求同存异和充分交流。而一元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思想是受到禁锢的,在我国这种一元文化与皇权相对应;在西方,这种一元文化与神权相对应。皇权下禁锢的主要是尊重人的价值、关心人的利益等人文思想,对民众实际需要考虑少,更关注政策的推行,士人“言必称孔孟”;神权下禁锢的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科学思想,宣扬信仰高于一切。奥古斯丁直言不讳:“我信仰而后才理解。”那些推崇“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信条、热爱科学、探索真理的人则受到思想禁锢。值得一提的是,文化多元与文化多样不同,文化多样是同一性质的文化体系中,可以有多种多样不同的表现形态,如儒家学说中的古文学派、今文学派、程朱理学、阳明心学,等等,而文化多元是建立在不同哲学观、历史观、价值观、美学观等基础上的不同文化形态。

当前,中华文化、基督教文化、伊斯兰文化、印度文化及其他类型的民族国家文化,在世界文化发展的总态势下,各擅其长,各有其位。与此同时,尽管民主、法制、人权、平等等经过人类文明发展历程检验并已成为人类基本精神的普世价值得到更多认同,尽管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广泛传播,以好莱坞大片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依然凭借其发达的技术和成熟的大众文化制作经验横扫全球,凸显其文化强势,不断挑战着马克思主义的主流地位,给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关于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等内容的教学带来冲击,容易使高职学生出现信仰危机。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评价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实效性,应考察高职学生认同和接受教师所传授的思想政治理论观点并内化为自己道德行为准则的情况。

还要看到的是,高职生受到来自社会上鄙薄高职教育的观念和就业现实等方面的多重压力,加上自身素质相对较低,自我定位存在的偏移,自卑感、失落感和焦虑感时刻缠绕着他们,在多元文化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等思想的影响下,他们容易出现道德失范和心理失衡等一系列问题,影响到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增强学生认识、改造主客观世界能力,抵制腐朽落后文化思想侵蚀能力,以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实效,给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在有效开展教学活动提出了新要求。评价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教学实效性,就应考察教师按照教学对象的思想、行为和发展特点,有重点、有步骤地开展教学活动的状况。

另外,高职教育具有的职业性、应用性和面向地方性的特点,要求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除了与普通高校一样强化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教学内容外,还要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要在高职教育“必需,够用”原则的基础上,在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这三门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时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有所取舍,有所侧重,在追求理论深度上下工夫;特别是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让学生走出“象牙塔”,主动贴近社会,涉足不同行业,深入企事业单位,通过调查研究、参观访问、志愿者服务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从实际情况出发,适应社会需要,服务地方发展。因而,评价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教学实效性,还应考察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在推动高职学生各项活动开展和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需求的情况。

在对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进行评价时,可以从纵向的角度对教学对象接受教学前后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也可以从横向的角度对教学对象和未接受教学的对象进行对比分析,但主要还是应从教学主客体评价、教学过程评价和教学效果评价三个方面结合教学实效性的评价内容来进行。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评价目标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思想和言论自由,各种思想观念、文化相互激荡。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不断满足人的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愈显重要。在教育领域,我们耳熟能详的是:“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学校教育,学生为本”,高职教师和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两个主要角色,以他们为中心,关注他们的发展就应该成为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评价目标。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师,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他们的责任。从事富有创造性的脑力劳动的高职院校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就需要他们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更新知识,提升能力,有好的发展。把高职学生培养成具备职业技能、职场应变能力和专业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则是历史发展对高职学生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职学生需要确立的成才目标。

不仅如此,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实效性的评价目标还应强调对教师影响高职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进行审视、分析和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成绩、身心素质、情感态度等的发展过程和状况进行价值判断,建立起以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企业等评价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能够进行自我激励并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和得到帮助,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同时也使学生都有成就感、责任心,都有上进的欲望、动力和努力的方向,学到扎实的知识,掌握真正的本领,培养创造精神,不断发展自己。

三、建立适应多元文化背景要求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评价体系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人的主体地位提高,需求也各有不同。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评价在保证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培养社会需要人才的同时,应明确教师个人的发展需求和保持教学对象个性的多样化,改变依靠教师的业绩和能力来评价教师和采用考试、考核、测验来评价学生的传统方式,以全面的评价原则、合理的评价方法、创新的评价机制共同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

首先,建立适合多元文化背景要求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评价体系,应严格遵循评价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定性与定量、动态性与静态性等相结合的评价原则。既要使评价体系构建、评价方案制订、评价活动开展符合高职教育特性和高职师生身心发展规律,具备科学性,又要使评价指标可测评、方法可操作,体现可操作性;既要对教师有步骤开展教学状况、高职学生认同和接受教师所传授的思想政治观点并内化为自己道德行为准则情况、高职学生各项活动开展和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需求情况的整体认识,得出一个定性的结论,又要对教师的业绩和学生的成绩进行数值量化评价;既要有对教学实效性的实际情况做出的静态描述,又要有对教学实效性过去、现在情况的了解,并研究分析未来趋势,在纵向的比较中全面、客观地做出评价。

其次,建立适合多元文化背景要求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评价体系,还应采用立足过程评价,坚持全面评价,重视发展性评价和激励性评价,提倡多次评价的评价方法。评价时既要有某个时期内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期中、期末考试的终结性评价,又要有平时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理想道德和遵纪守法情况,以及平时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合作精神方面的形成性评价;既要有教师业绩和学生成绩的评价,又要有教师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学习成绩和学生自身思想品德、身心素质、情感态度等各方面的评价。除此之外,应淡化评比与排队,可以通过纵向比较,从师生发展、变化、进步的角度进行评价,还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评语,从正面加以引导。应该看到的是,受过较高层次教育的高校教师,内部动机比外部压力具有更大的激励作用,而皮格马利翁效应和课堂教学实践也证明了教学中教师的肯定性评价对学生学习的进步、成绩的提高能起到较好的激励作用。陶行知曾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要让学生都树立一个信念:“我能行!”另外,当学生对测试成绩不满意申请重考时,教师可推迟判断,多次评价,把重考分数记入成绩表,使每一位学生都领略成功的喜悦。

最后,建立适合多元文化背景要求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评价体系,应构建把师生的自我评价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评价及学术中介评价机构等社会力量的评价有机统一起来的开放、综合的整体评价机制。在评价时,应鼓励师生自主提交评价材料,营造宽松的氛围,让师生对自身存在的优势、不足和进步形成清晰的认识,提高自我反思和总结的能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也应切实发挥评价在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高和学生全面自由发展中的作用,通过听取汇报、访谈、观摩、考察、阅读原始档案等方法全面客观了解高职院校教学评价的状况,指导总结经验,分析存在问题,提出建议和意见,并推动考试制度改革,杜绝考试出偏题、怪题,突出水平考试的性质,减轻学生负担,重视考试内容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考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区别不同评价对象、明确各类评价目标、有着严格的监督机制和责任机制及具备动态专家库的非政府性的学术中介评价机构则应推动建立,并通过立法对其进行引导和规范,使社会各界广泛地参与到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评价活动中来,确保评价客观、公正、科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刘松.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实效性的评价标准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04).

[4]李伟东.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J].茂名学院学报,2008,(05).

思政元素论文篇(7)

(广东金融学院,广东广州510521)

摘要:灌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理和重要原则。新时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和贯彻灌输理论的必要性和科学性遭到了质疑。因此,要站在历史的高度,用辩证发展的观点重新审视、解读灌输理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价值性。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灌输理论;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7—0001—04

基金项目:本论文是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学科共建项目“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研究”(GD13XMK11)、广东金融学院2013年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课题“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取向研究”(2013XJSZ001)的阶段成果。

收稿日期:2014—03—12

作者简介:谢爱华(1981— ),女,广东蕉岭人。广东金融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讲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学校德育,大学生道德教育。

张栋贤(1980— ),男,广东肇庆人。广东金融学院金融系,讲师,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灌输理论的提出及其本质

灌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经历了从理论批判到政治批判再到实践批判的历史发展。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曾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通过灌输使其获得“精神武器”是实现人类解放的必然之途。列宁正是在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灌输思想的基础上,全面地、系统地提出了灌输理论。他在《怎么办》中指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各国的历史都证明:工人阶级单靠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因此,列宁认为,对工人阶级进行科学社会主义的灌输是非常必要的。列宁全面、系统地从本质上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灌输理论的本质特征,这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科学的灌输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南。

二、思想政治教育坚持和贯彻灌输理论的必然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贯彻灌输理论

思想政治教育是实践活动,它以人为作用对象,其目的在于帮助人们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主要帮助人们解决“做什么”、“怎样做”的问题,即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以及法律素质。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思想政治教育的阶级性根源于阶级社会中意识形态的阶级性。坚持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性,最根本的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为指导,进行以马列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体系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教育;进行以社会主义政治理想、政治理念、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情感、政治方法、政治纪律等为内容的政治教育;加强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加强适应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现代心理教育。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和贯彻灌输理论。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要求贯彻灌输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其价值性和真理性的目标,离不开对教育对象的深刻而客观的认识。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从科学的实践观出发,深刻阐明了唯物史观关于人的本质的认识:“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想得到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正确认识,必须置身于现实客观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实践之中。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把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定,提出了改革开放的重要决策,我们进入了全面而快速的社会转型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政治为主的社会向以经济为主的社会转变;二是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这种转变的实质是:在社会基本活动方式上,实现从传统文明型社会向现代文明型社会的根本转变;在社会基本利益关系上,实现从传统社会主义利益结构向现代社会主义利益结果的转变。这种改变是全方位的,导致了我们从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从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从单一的社会向多元社会转变。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的观念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人们头脑中固有的,观念产生的根源存在于客观现实之中,人们的观念不过是人们对自己生活于其中的客观现实世界的反映。当代大学生都是在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社会浪潮中成长起来的,他们出生伊始就置身于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社会转型、体制转型、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观的相互冲击和碰撞的社会历史中,树立了多元化的价值观、多元化的价值标准。此外,市场经济的效益性也造成了当代大学生功利化的道德取向,加上自我意识的觉醒,他们在追赶时代浪潮的同时,也在渴求对自我的肯定。所以,社会转型和变革的历史轨迹必然在他们身上得到生动的体现和反映,集中表现为价值取向的多元性、自我主体意识的彰显性、道德取向的功利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根本途径。而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素质的提高和发展这一目标,首先必须将马列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等科学理论灌输到大学生的头脑中,因为“科学社会主义的意识不会自主产生,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只有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和教育,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的灌输和教育,才能为大学生在激荡的社会转型期,在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观的社会思潮的冲击下,筑起正确的价值标准的理论基础。这是客观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大学生主观思想形成和巩固的必然要求。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要求贯彻灌输理论

2000年6月召开的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江泽民进行了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论述:“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对人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灌输和教育,帮助他们科学地认识世界,进而科学地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克服人发展的非科学性和片面性,促进人的本质、人的需要以及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必须克服片面的“道德人”、“经纪人”、“工具人”的局限,真正按照人的属性实现人的物质与精神、科技与人文、政治与道德、生理与心理、知识与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真正成为“完整的人”。

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实现,要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这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两个中心范畴的相互作用、影响教育,通过灌输与引导、言教和身教、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教育和管理,促使受教育者将所接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为自己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在此基础上,外化为外在的实践活动,从而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者的“内化于心”及“外化于行”的实现,都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灌输、理解和接受的基础上。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者的内化和外化,是解决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特殊矛盾的最终落脚点;就是通过马列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灌输,教育广大人民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的立足点和基础是对受教育者的马克思主义的灌输,在理论灌输的基础上,通过引导和理解、言教和身教等一系列的实践,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三、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贯彻和创新灌输理论的路径

(一)坚持和贯彻灌输理论

由于对于灌输理论产生的历史及其本质的片面性理解,相当一部分人认为灌输理论只有在阶级斗争激烈存在的对立阶级和社会中,才有存在的必要性和必然性。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进程,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的相互合作和协作进一步加强,各国的发展都融入进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之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此,相当一部分人过分夸大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全球化发展中某些方面的相似性,而忽视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对立性。持这部分观点的人认为灌输在现代社会已经过时了,没有存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此外,还有些人认为灌输是脱离实际的空洞的说教,用生搬硬套的方式方法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是不符合教育规律和人的发展规律的,灌输是无用的、不科学的。

无论是持灌输“过时论”还是“无用论”的人都是片面和形而上学地理解和看待灌输理论,都没有科学地、辩证地、发展地理解灌输理论。虽然和平和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在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科技和文化合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密切,但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根本对立性并没有随着双方的合作和紧密联系而削弱、消失;相反,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斗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甚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激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来就没有放松对中国的意识形态的斗争和渗透,企图凭借着他们在经济、政治、科技、文化上的优势,采取全方位、宽领域、高科技的手段,通过经济、人权、文化、宗教等具有欺骗性和隐蔽性的主题和方式,大肆宣传资本主义的价值观、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甚至企图把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上升为全人类的价值观,提出超越国家、民族、宗教的全人类的“普世价值”。他们妄图通过和平演变和潜移默化的方式改变我国人民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动摇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共产主义信念,动摇人民对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信心,阻碍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甚至颠覆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此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在思想领域和文化领域也遇到了历史性的现实挑战:一方面,由于我国的文化发展和思想建设相对滞后,导致我们的思想建设和文化建设不能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中的国人提供跟随时展步伐的思想武器;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本身具有利益驱使性,重视对效益的追求,往往使得人们只注重有形的、具体的、眼前的、可量化的、直接的经济利益。

在国际和国内意识形态复杂而激烈的斗争形势下,我们更需要始终保持思想上和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更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根本指导地位。社会主义与非社会主义在意识形态上的激烈斗争有力地证明,灌输是不会过时的。我们要吸取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特别是要吸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惨痛教训。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执政党放松和忽视了对党员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灌输教育,导致党员干部的信仰缺失,各种反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思潮泛滥,造成了党员群众的思想混乱和共产主义信仰危机,从而动摇了社会主义的根基。

江泽民曾经明确指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证明,我们的阵地,如果无产阶级思想不去占领,非无产阶级思想就必然会去占领。”在社会主义与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斗争激烈的当代中国,灌输理论的存在和发展仍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我们要坚持对全党全国人民进行意识形态的灌输,武装人民群众的头脑,使马克思主义牢牢占领意识形态阵地,保证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在坚持和贯彻灌输理论的过程中,坚持灌输的理论性、科学性以及实践性。灌输不是空洞的、脱离实际和社会实践的冰冷的说教,而是将理论的宣传、灌输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理论灌输过程中,通过对社会实践的辩证批判,用“内化于心”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好地指导社会实践。

(二)丰富和扩展灌输领域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体系,而不是僵化的教条。恩格斯在1886年、1887年两次写信给弗·凯利—威士涅茨基夫人,在信中他谈到:“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思想政治教育要在坚持灌输马列经典理论的同时,着重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同时,将这些成果输送到人民群众中去,用来武装人民群众的头脑。在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灌输内容是随着社会发展进程和社会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即灌输内容要紧密结合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国际形势和我国改革开放导致的社会转型的国内形势,紧密结合社会转型中人们的工作、生活等社会实践以及思想发展的动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增强当代大学生对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和信心。当前,特别要加强马克思主义体系与时俱进的发展,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以及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灌输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可以更有效地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所以,我们要在坚持和贯彻灌输理论的前提下,不断丰富和扩展灌输内容,将灌输内容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结合起来;要把理论灌输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夯实灌输的现实基础,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和吸引力,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战斗力。

思想政治教育是随着实践而不断发展的,而思想政治发展的基础是理论之维的发展,马列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其理论之基。此外,思想政治教育还必须以相关的社会理论为依托,从中吸取发展的理论动力和能力。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也决定了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的交往实践理论。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也表明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资源开发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之维的发展必然回应着思想政治领域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发展基于社会和教育实践的同向性发展,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主要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延发展,包括向宏观领域、未来领域、社会生活领域以及微观领域的发展。这就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贯彻灌输理论,不仅是发展内容的灌输,还是思想政治教育相关领域学科的灌输和教育。

丰富和扩展灌输领域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基于社会发展的趋势,立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根本目的,在坚持思想政治素质的基础上,促进人的本质、人的需要以及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改进和创新灌输途径

在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深化、信息化高度发展、多元文化和多元思潮冲击、社会急剧转型的背景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贯彻灌输理论也要与时俱进地改进和创新。

教育者的综合素质是影响教育实效性的重要因素。思想政治教育是综合性的教育,教育者的综合素质不仅包括理论素质,还包括教学能力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等。在现代化社会中,除了要夯实教育者的理论素质外,还要创新教育理念,提高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增强教育者的教学实践发展能力。

此外,教育者要理性把握时展的趋势和潮流。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高度发展的社会,多元文化和多元思潮依托互联网得到了飞速的传播,互联网在促进了人的发展的同时,也给人的发展带来了挑战,例如,海量的信息和多元文化多元思潮的冲击,使人们产生信息选择困难,甚至信息异化,而网络的虚拟性和诱惑性容易使人丧失主体性,甚至反现实性。而另一方面,随着“人的解放”的口号和实践的发展,人的自我意识得到进一步的彰显,这些都是直接导致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觉醒,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以及道德取向的功利化的原因。这些都清楚地表明,无论是灌输的外部环境,还是灌输的客体对象,都跟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时期的历史环境、灌输客体对象有着巨大的差异性。这就要求我们要应清醒地意识到,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排斥灌输理论,反而要强化灌输理论,而且,要促进灌输方式方法与途径的与时俱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贯彻灌输理论,除了坚持灌输的主导性外,还要改进灌输过程中生搬硬套的方式方法,将主导性与多样性、理论灌输与实践、单一灌输与多载体灌输、显性灌输与隐性灌输结合起来。我们要清晰地看到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大学生是网民中的生力军,他们每天活跃在互联网上,获取各种资讯,进行各种交往和社会活动。这就要求我们除了坚守思想政治教育灌输的传统领域外,还要开辟互联网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另一重要阵地和领域,掌握互联网舆论宣传的主动权。同时,要在灌输方法和途径上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快捷性、生动性、跨地域时空性等特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灌输信息化、网络化、多媒体化,促进灌输主客体的互动,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贯彻灌输理论是由其本质决定的,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所决定的。我们要坚持灌输理论,拓宽灌输领域,创新灌输途径,这样才能与时俱进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与价值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6]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