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思政课建设基本情况

思政课建设基本情况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27 14:55:38

思政课建设基本情况

思政课建设基本情况篇(1)

关键词:榆林学院;思政课;课堂教学;教学效果

一、调查目的、内容、方法及对象

高等学校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为了解当前榆林学院思政课的基本情况,掌握学生对于思政课的基本认知及满意程度,思政部特进行了本次问卷调查。

本次问卷调查涉及三方面内容:一是学生对思政课的基本态度及整体认知状况;二是当前开设的思政课课堂教学的基本情况;三是思政课教学效果及学生满意程度。问卷调查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向榆林学院2010级学号为奇数的851名本科生发放了调查问卷(回收问卷838份),其中有效问卷681份,有效回收率为80.02%,之后采用相关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处理,进而对思政课的基本情况进行描述性的分析。

二、调查数据的呈现与分析

(一)学生对思政课的基本态度及整体认知

为了解学生对思政课的基本态度及整体认知,调查组围绕学生喜不喜欢思政课(其中又特别追问了学生不喜欢思政课的原因)、学生对思政课课本内容的基本认知等几个方面进行考察与分析。

1.学生对思政课的基本态度

调查显示,学生对于思政课的基本态度不容乐观。以问卷中设计的“请问你喜不喜欢上思政课”一题来看,有51%的学生表示自己不喜欢上思政课。在对为什么不喜欢上思政课的原因的进一步追问中,学生反映出的原因也体现出了较大的一致性。具体而言,62%的被调查学生承认自己不喜欢思政课的原因是思政课内容太枯燥,自己不感兴趣;26.5%的学生则表明不喜欢上思政课是因为在课上学不到实际有用的东西;只有不到5%的学生将自己不喜欢思政课的原因归于该课程的任课教师,强调自己不喜欢其讲课。以上数据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思政课上课效果不理想,课程受欢迎程度有限的部分客观原因。学生普遍认为思政课内容枯燥或者上课学不到实际有用的东西(不可否认,这两个原因都带有一定的客观性)。相较于这部分同学,另有49%的同学则表示自己喜欢上思政课。就这一结果来看,学生对思政课的态度可以说截然不同,喜欢上课或不喜欢上课的学生都有各种主客观原因。

2.学生对思政课课本内容的认知

为了更准确地考查学生对思政课的整体认知状况,尤其是客观上学生对思政课的认知,本次问卷设计了一道可多选的关于思政课课本内容的题目。整体来看,学生对于思政课课本内容的认知体现出以下三个特点:一是理论性较强(70.9%的学生选择该项)、二是枯燥无趣(47.4%的学生选择该项)、三是抽象难懂(28.5%的学生选择该项)。这三大特点较真实地反映出学生对思政课的一般认知。尽管思政课课程体系中有部分课程贴近时事(如形势与政策)或者贴近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但总体上,思政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体现出了更明显的理论性、抽象性(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哲学原理和政治经济学部分)是不争的事实。这一实际也使学生对思政课的认知带有一定的排斥、质疑乃至反感、否定。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为了更好地实现思政教育的目的,尽管思政领域的教学改革一直在进行,但相较于大学生思想的变化之快、获取信息渠道之多,思政课的改革(特别是课本内容的改革)就显得有些捉襟见肘。基于以上原因,学生对于思政课的整体认知在符合实际的同时,总是带有一定的“前见”。而这一现状也应该成为以后思政课改革必须考虑的因素。

(二)思政课课堂教学情况分析

调查的第二个主要方面围绕目前榆林学院开设的思政课的课堂教学的基本情况展开。包括:第一,思政教师如何讲授思政课的;第二,思政课的课堂组织与管理情况等。

1.思政课教师授课情况

本次调查对于教师如何授课进行了可多选的提问。被调查的学生中,66.8%的学生表示自己的思政课教师在授课时能够联系实际,比较贴近时事、生活;29.4%的学生认为授课教师授课比较传统,围绕课本内容,主要依据课本和教案,比较枯燥;37.9%的学生则强调授课教师讲课经验丰富,资料引用充分,课堂气氛活跃;另有17.8%的学生在作答时,表明自己的教师在授课时善于启发,能够引起学生的思考。作为可多选的题目,有23.8%的学生选择了“能够联系实际,比较贴近时事、生活”与“讲课经验丰富,资料引用充分,课堂气氛活跃”;12.6%的学生则选择了“能够联系实际,比较贴近时事、生活”与“善于启发,能够引起学生的思考”两项;另有8.5%的学生选择“围绕课本内容,主要依据课本和教案,比较枯燥”与“能够联系实际,比较贴近时事、生活”。以上数据真实地反映出目前榆林学院思政教学中教师授课的特点(同时也体现出目前思政教师队伍的一些组成特点)。整体来看,目前榆林学院思政课教师授课情况令人满意,近70%的学生认为教师能够在教学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从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时事、生活入手讲授思政课,不仅弱化了思政课理论性强而大部分学生不喜欢学习纯粹理论内容的矛盾,而且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听课和学习的兴趣。部分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在对课本知识熟练掌握的情况下,凭着多年的学识魅力、讲课技巧等,引导学生积极学习,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形成师生间的良性互动,教学效果理想。调查中约有3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思政课教师授课时以课本内容为主,紧紧围绕课本或教案,比较枯燥这一现象与目前榆林学院思政队伍的组成有着直接的关系。据了解,榆林学院从事思政课教学的专职教师中,青年教师所占比重达到65%以上,而作为新进的或者从教时间很短的青年教师,真正的授课中多以教材内容为根本,围绕课本进行备课、授课,故而受到教材的束缚。值得注意的是,青年教师以课本为主的授课实际上是一个必经的过程。这一过程中青年教师也在积极地拓展上课思路,提升专业素养、讲课技巧等。

2.思政课的课堂组织与管理

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就是教师对于课堂的组织与管理,良好的课堂组织与管理不仅是对一名合格教师的要求,也是课堂教学目的顺利实现的保障之一。思政课作为有名的“大堂课”,对于课堂的组织与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次调查针对思政课课堂组织与管理的提问,反映了榆林学院思政课课堂组织与管理的基本情况和面临的一些困难。调查中45.2%的学生认为自己所上的思政课很有秩序,学生与老师的配合互动良好;29%的学生表示思政课上课堂组织与管理一般,教师在课堂组织与管理上经验欠缺;17.6%的学生则指出思政课课堂秩序较差,导致上课效果不理想;另有1.2%的学生认为课堂秩序混乱,教师无法掌握。数据显示,思政课课堂组织与管理现状不甚理想,究其原因我们认为可归结为以下几点:①由不同专业学生所组成的大合堂班,既不利于教师的授课(例如部分坐在后排的同学根本听不到教师的声音),也不利于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了解与互动(例如课堂提问次数有限,很多学生都没有机会回答问题)。②部分年轻教师,从教时间短,课堂组织与管理经验欠缺,存在着不知如何组织与管理、压不住堂的困难。③部分学生不重视思政课,不认真听讲,上课聊天、看闲书、睡觉的情况时有发生。

(三)思政课教学效果及学生满意度分析

无论是学生对思政课的基本态度及整体认识的调查,还是思政课教学基本情况的研究,归根结底,思政课开设的最终目的都在于教学效果的实现,使思政课成为帮助学生,让学生满意的课程。因此,本次调查的最后一部分内容就针对思政课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对思政课的满意程度两个问题而展开。

1.思政课教学效果分析

为了解榆林学院思政课教学效果如何,本次问卷调查以“思政课对大学生的帮助和作用”为维度进行了考察。调查的学生中52.3%的学生认为思政课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认识和政治素养;34.8%的学生表示通过学习思政课,学生更加关注综合素质的培养和个人的成才;27.3%的学生则承认思政课培养了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实践的精神;25.4%的学生认为思政课提高了学生理论思考的能力;另有23.8%的学生选择了其他。从以上数据来看,榆林学院思政课教学效果比较明显,对于学生的帮助,尤其是思想方面的帮助较为突出。无论是学生的思想认识、政治素养的提高,抑或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及个人成才意识的培养,又或是理论思考能力、实践精神都有显著作用。这其中对于学生思想认识和政治素养的提高最明显。很多学生表示,通过学习思政课,自己对于个人思想、品德、社会实践、国家大事、国际关系等有了更多、更深刻的认识,并且有意识地培养了自己的理论思辨能力,力图实现更全面的发展。

2.学生对目前开设的思政课满意度分析

本次问卷最后一项是关于学生对于目前开设的思政课满意度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51.3%的学生对目前开设的思政课表示满意,其中6.6%的学生表示非常满意,44.7%的学生表示比较满意;另有15.4%的学生表示对当前开设的思政课不满意,其中5.4%的学生承认自己对思政课很不满意;最后33.3%的学生强调自己对思政课的开设态度一般,无所谓满不满意。从以上数据来看,学生对目前开设的思政课的满意度一般,仅有50%左右的学生表示满意。尽管不满意的比例只占15%左右,但是思政课教学不得不面对三分之一的学生无所谓的态度。这一部分学生在思政课上既可能成为喜欢思政课的学生,也可能成为不喜欢甚至否定思政课教学的学生。因此,如何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真正使思政课成为让学生满意的课程,应该成为榆林学院思政课教学与改革的努力方向。

三、关于思政课改革与提升的几点思考

通过本次问卷调查,我们收集到了榆林学院思政课教学及教学效果的诸多真实、有效的信息,基于此,针对上述分析中出现及可能出现的困难与问题,我们试图对以后榆林学院思政课水平的提升及教学的改革给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1.从思想上提高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认知水平,培养学生对思政课的正向情感

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思政课的课程性质,树立科学、理性的学习态度,帮助学生寻找到合理、有效的学习方法,注意学生的理论与实践需求,从大学生的思想及思维特点出发,想学生之所想,真正提高学生对思政课的认知水平。

2.强化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实施青年教师培训、培养制度,提高教学效果

良好的教学管理制度是思政课各项教学活动顺利、有序进行的保障。因此,教学管理制度建设是思政课改革的重要方面。针对榆林学院思政部教师队伍构成偏年轻化,青年教师在教学组织管理、教学技巧等各环节经验欠缺的特点,思政部形成了一套专门提升青年教师各方面专业素养的青年教师培训、培养制度,确保每一位新任课教师在政治方向、教学能力、业务素质等方面达到任课要求。本次调查结果也证明,青年教师在教学点很突出,他们一方面积极学习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各项技巧,累积经验,表现在教学中是“中规中矩”;另一方面他们又可以更好地与学生沟通,努力运用最新的理论与实践成果丰富课堂。这看似矛盾的两极,恰恰反映出榆林学院思政部在思政课改革与创新中制度建设和教师培养的科学性与前进性。

3.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真正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43.9%的学生认为目前思政课的上课方式有点陈旧,需要改革创新,尤其是新任课教师,由于对教材内容掌握相对有限,在课堂授课中无论是理论的阐释、案例的选择,还是教学的方法与手段都存在明显的不足。要真正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教师要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不能一味地采取“拿来主义”,别人用什么,自己就用什么,什么先进就用什么。而是要针对自己的教学对象的特点(如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结合自己教学的长处,摸索出一套独特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才能因材施教、事半功倍。

4.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促使大学生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感的升华

思政理论课从其课程性质来看,理论的特质更明显,面对大多数学生不喜欢纯粹理论学习这一实际,要如何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真正帮助大学生把理论转化成自己切实理解、认同的东西便成为思政课教学的一大难题。解决这一难题就必须从实际出发,培养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真正的实践来深刻理解理论,最终指导自己的学习、生活乃至人生。培养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就必须加强思政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本次问卷调查针对以上情况特设了关于实践教学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80.4%的学生认为思政课应该开设实践课,尤其是部分与现实结合较为紧密的课程。榆林学院思政部自成立以来,就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逐年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依托陕北厚重的历史文化、丰富优质的红色革命资源和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的经济资源,思政部先后建立米脂杨家沟革命纪念馆、榆林市展览馆、榆林市强制隔离戒毒所、榆神煤炭公司等多个实践基地。通过定期的参观、考察与学习,一方面使学生感受革命先辈们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人格和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另一方面切实了解榆林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巨大成就,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已成为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特色和亮点。

以上途径不仅巩固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拓展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途径,使更多的学生能够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到实践教学中去,从而真正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学习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谢旭辉.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 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

思政课建设基本情况篇(2)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  学科建设  思想政治理论课  互动关系

2005年,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这一年中有两件重要的大事: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施新的课程设置,称为“05方案”;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被增设为法学门类中的一个一级学科。前者构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新体系,后者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学科地位,并在高校新增了一批硕士点.博士点。当前,高校面临着全面实施“05方案”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双重任务,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实现两者的互动,是从更高层次上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必须要解决好的问题。

一、从思想政治理论课角度看与学科建设的互动关系

回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发展的历程,从“85方案”、“98方案”到“05方案”,课程设置根据形势发展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要求作了多次调整。与课程设置调整相联系,学科建设的问题也越来越迫切地提上了议事日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与发展的实践证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需要有学科建设强有力的支撑。

首先,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有学科建设的支撑。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教育,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开展基本国情和形势与政策教育,不断增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感染力。落实和贯彻这一指导思想,必须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主要内容就是重点开展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这些研究从学科上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指导地位,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提供基本理论依据。从这一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其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内容向综合性方向的发展,要有学科建设的支撑。“05方案”的课程设置与原有课程设置相比表现出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课程内容的综合性特征日益突出。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还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某一个学科所能够涵盖的,而是涉及到多门学科的知识。这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能够高质量地开设这些课程,不仅要求编写出能够反映新课程特色的高水平的教材,更需要建设一支能够适应新课程要求,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综合知识的师资队伍。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的这些工作,都需要建立在学科建设不断加强和发展的基础上。所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和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必须要做好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再次,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说服力、感染力,要有学科建设的支撑。增强教学的说服力、感染力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从根本上说,说服力、感染力来自于理论的力量,而理论的力量在于它的科学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是一般的宣传,而是要使大学生掌握科学的理论,用科学的理论去影响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因此,科学的理论是管长远、管根本的。要提高理论教育的科学性,基础在于加强学科建设。要从思想认识上确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理论教育,而不是一般的政治宣传的观念,并把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科学性作为着力点,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说服力、感染力建立在坚实的科学性基础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的这一内在联系,决定了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说服力、感染力,最终要通过加强学科建设来实现。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发展在得到学科建设强有力支撑的同时,也为学科建设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主要表现为: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的发展以及在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学科建设和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第一手的资料,使学科建设和研究始终具有新鲜的内容,始终充满时代感,始终具有现实性。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发展,对学科建设和学科点的发展形成了巨大的需求,使学科建设和学科点培养的人才能够有用武之地,并为学科建设和学科点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基础条件。三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发展,也是学科建设和学科点发展所需要的师资队伍的重要来源。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学科点的师资队伍在根本上是统一的,而且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学科点的建设,具有更显著的优势。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壮大和发展也就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学科点建设队伍的加强。

正是基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学科建设之间的这一内在联系,党中央、中宣部、教育部把实施“05方案”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同步推进。一方面,根据新形势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确立了新的课程设置,使课程体系更具有科学性、现实性另一方面,通过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和增设一批硕士、博士点,把学科建设落到实处,有效地解决了原来学科建设基础比较薄弱的问题,使“05方案”的实施能够得到强有力的学科支撑。这也是“05方案”与以往改革在总体设计和规划上体现的不同之处。

二、从学科建设角度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互动关系

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需要学科建设的支撑,这一支撑的具体体现就是学科建设要把服务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作为首要的任务,这是学科建设必须确立的观念。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提高到一级学科的地位上来进行建设,从根本上说,是我们党为了更好地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规律,更好地体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巩固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而采取的重大战略举措,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发展。对于这一点必须要有充分的认识。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因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服务于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其自身的基本功能。具体说,这一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培养师资队伍。由于种种历史的原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学科建设的基础比较薄弱,师资来源的学科专业背景比较杂,从而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和发展受到较大的师资队伍知识结构的制约。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以及相应的二级学科的设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间建立了高度的联系,尽管马克思主义理论各二级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但它们之间的内在一致性则是毫无疑问的。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这些二级学科的设立,是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基本一致的。这些学科点的建设,在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学科支撑的同时,也将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的主要来源。反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必须把课程设置改革建立在具有良好师资队伍的基础上。因为教师是改革的主体,也是课程教学的具体实施者,在师资队伍不能适应课程设置和要求的情况下,任何改革都是难以取得实际效果的。正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这一经验的深刻认识,中央把“05方案”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规划,把课程设置改革与学科建设、队伍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使课程改革能够建立在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基础之上。从这一意义上说,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师资队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重要功能和主要任务之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必须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的建设当作本职任务。

从学科点建设自身的发展来看,也要求把培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师资作为主要任务。之所以这样认为,有两个理由:一是如果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的建设不把培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作为主要任务,那么学科点本身发展的空间就会受到极大的限制,直接影响到学科点的可持续发展。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与新方案的实施,急需大批能够适应新方案教学要求的师资力量,而能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最直接、最对口的师资力量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这是主渠道,其他社会科学点培养的师资力量则处于辅助地位。如果学科点不能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自己的主要培养对象,那么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来说,就会因为缺乏师资来源而难以高质量地实现自身的建设和发展。因而,是否把培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师资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主要任务,可以看作是衡量是否实现了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互动的重要标志之一。这实际上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一个基本认识问题,从认识上解决了这一问题,就会始终把握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方向和主要任务。把握好了这一方向和主要任务,也就意味着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沟通了一条良好的渠道。

第二,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研究成果。要不断地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必须加强科学研究,用高质量的科研成果来支撑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提高。这就需要有更多的科研成果运用到教学中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要有丰富的理论研究成果,这是学科建设的优势。利用学科建设具有的这一优势,可以使学科研究中取得的科研成果直接运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这也是学科建设服务于教学的具体体现。把学科建设取得的研究成果运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实可行性,还在于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师资在整体上是一支队伍,绝大多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骨干力量也是学科建设的带头人,设立了学科建设这一平台,也为广大教师加强科学研究,取得更多的科研成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无论是学科建设取得的研究成果,还是广大教师通过学科建设这一平台取得的研究成果,最终都会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得到运用。因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研究成果,应该是学科建设和学科研究必须树立的观念,也只有当学科建设的研究成果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运用,学科建设的效益和意义才能在更大的范围里被社会认可。

第三,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学科依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和发展显示出一个清晰的趋势,就是课程内容向综合性发展,即课程的设置突破了原来单一学科的框框,实现了多学科的融合。“05方案”中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都体现出多学科的综合性。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改革的这一变化趋势,是符合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发展要求的。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是整体性的,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和把握也应该是整体性的;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是综合性的,对这些问题的解释和分析当然也应该是综合性的;大学生思想上存在的认识问题所涉及的内容是综合性的,解决这些问题也应该用综合性的理论。要适应思想政治理论课由单一性学科向综合性学科发展的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就必须把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研究作为一个重要的方向,以克服原来只注重对单一学科研究所带来的弊端,同时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奠定坚实的学科基础,即加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发展服务。

同样,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本身也不可能离开思想政治理论课而孤立地发展。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一个大平台,学科建设离开了这一大平台,其发展就受到了限制,就失去了充分发挥其功能的空间。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两者之间互为条件,相互依存,谁也离不开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离开了学科建设,就失去了科学性、理论性的基础,学科建设离开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就制约了其功能和作用的发挥,也不能在更大的范围内充分地体现自身的作用和意义。只有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在互动、互促的过程中实现共同发展。

三、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中需要处理好的若干问题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的内在联系,要求把两者作为一个整体来建设,使两者形成互动、互促的良性循环。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处理好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要避免学科建设队伍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队伍“两张皮”的现象。

就学科建设本身来说,其自身的性质决定了它的内涵和内容不能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划等号,学科建设的重点是学科研究,其教学内容也主要是围绕学科研究展开的。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点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其主要内容是基础理论和知识的教学。这一区别是由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各自的性质决定的,对此应该有准确的把握。但是,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不同性质并不意味着应该由两支不同的队伍来分别从事两者的建设,不能形成从事学科建设的教师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无关的格局,也不能使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不去参与学科建设。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无论对于学科建设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都是非常不利的,这也背离了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级学科来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初衷。

尤其应该指出的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避免这样两种现象:一是要避免在一些学科点的队伍中,过多地存在着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并没有直接关系的教师,或者这些教师本身并不是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的,他们都有自己的专业研究,但却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的负责人或主要成员,这样的结果,或者是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本身的要求不相符合,或者是偏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方向。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不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也不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和改革。

二是要避免申报学科点的时候整合了全校的力量,师资队伍的实力雄厚,但在建设学科点的时候队伍分散,不能集中全校的力量。这就形成了学科点建设名义队伍和实际队伍的巨大反差。这种情况直接影响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的建设,也使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相脱节。

这些情况虽然表现为学科点建设中的问题,但实质是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师资队伍没有统一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好这一问题,必须使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队伍同时也是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队伍,只有在队伍上统一了,才能真正解决好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关系,才能把这两者作为一个整体来建设。也就是说,要解决好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相脱离的问题,前提是解决好队伍的统一问题。

当然,强调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队伍统一,其实质是要使这两支队伍能够更好地融合和贯通,而并不是把两支队伍完全划等号。学科建设更多地是要依靠学科带头人,由学科带头人来规划和组织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是要依靠广大教师,每一个教师都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主体。因此,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来说,必须要全身心地投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中;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术骨干,还必须投入于学科建设,以学科建设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同时又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促进学科建设。从指导思想上理顺了队伍的统一关系,也就为实现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之间的良性循环奠定了队伍基础。

第二,要避免学科建设研究方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相脱节的现象。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是否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安排和教学内容作为重要的研究方向,这是衡量是否把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作为整体来统筹的重要体现之一,也是检验学科建设是否直接服务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指标。这一基本思想应该贯穿于学科建设的各个环节,具体主要体现在这样两个方面:一是学科专业点研究方向的设置;二是研究生论文选题的确定。前者关系到学科建设的方向问题,后者关系到学科培养人才的问题。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这两方面都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从学科专业点的研究方向来看,比较普遍地存在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方向与自身的学科性质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容相脱节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学科点设置的研究方向不合理,不少研究方向的设置比较窄,偏向于其他社会科学的专业,有的专业方向的设置甚至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根本无关。与此相联系的是学科专业点的课程设置也存在着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距离过大的问题,特别是一些核心课程的设置缺乏规范性,不能很好地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基本要求。这样的专业方向和课程设置既不符合学科专业本身发展和建设的要求,也不利于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实际的支持。

思政课建设基本情况篇(3)

一、本学期教学工作进展及其成效

1、人才培养方案执行和各教学环节落实情况

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思政部严格按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要求,认真落实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课计划,本学期共开设四门课程,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形势与政策》、《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按照学期初教务处布置的各项教学工作和任务,成立教学督导小组,确保工作落实。12月4日上午,思政部教学督导小组对全体任课教师的“教学五大样”进行集中检查,任课教师材料齐全,无缺漏。

部门每周二定期召开教学工作会议,安排布置各项工作。为促进青年教师发展,我部门于11月20日举办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教学研讨会。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本学期思政课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已经建成,基本形成“四区一室”的硬件格局。每门课程均设置了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

   2、教研室活动情况

围绕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思政部各教研室均进行了8至12次的磨课活动,活动形式以集体备课、抽取教师说课、评课、视频录像为主,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活动记录及内容完备。

 3、教师教学工作规范情况

思政部教师深入宣传十九大精神,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十九大报告中新提法新举措,第一时间“带着热气”进入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思政课程”的理念,坚持“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学中。

本学期,我们实施思政课教学质量专项提升工作,“课堂教学风向变了”。思政课抬头率、参与率、获得感不断提升。

教师调停课手续完整。截至目前,本学期调停课次数为6人次,均按照教务处要求进行调停课手续办理,无私自调停课现象发生。

4、教师备课、课程教学进度、作业批改情况

 教师认真备课,实际教学进度与计划基本一致。学生作业批改、课外答疑有序落实。

5、听评课情况

听评课任务基本完成。12月6日,教学督导小组对听课记录进行了集中检查。结果是最少的为5次,最多的为14次,依据教务处制定的教授、副教授及讲师的听课标准,思政部全体教师均能达到规定的次数。

6、日常教学秩序检查

(1)思政部教学督导组通过随机听课、检查课堂教学的方式,对教师到岗、学生到课率等教学纪律进行常规性检查,教学秩序正常。加强思政部“微课、磨课、说课”的三课建设,学院积极组织开展微课比赛选拔活动,积极开展“教学切片”活动, 强调知识传授与价值观教育同频共振,通过自录授课视频,查找不足,主动提高教学质量。

7、召开教师和学生座谈会

11月27日下午,召开教师和学生座谈会。思政部分别开展的教师和学生座谈会。会上,大家相互指出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效果良好。

8、教材检查情况

思政部开设的课程及使用的教材,均是按照国家教育部要求统一要求使用的高校思政课教材,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无违反国家方针政策的内容。

二、本学期教学工作存在主要问题及对策、措施

存在的问题:

1.档案材料整理需要进一步规范。

2.尽管进行了多次磨课活动,但个别新进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依然还有待提高。

对策及措施:

思政课建设基本情况篇(4)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生成性教学;对策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双向交往过程和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形成一定的能力态度。生成性教学是当前课程改革倡导的新理念之一,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实际情况建构起来的一种旨在还原教学动态生成本色、实现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理念,它更强调学习的自主构建、教学的动态生成以及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一、思想政治课生成性教学的理论阐释

生成性教学是针对传统教学的弊端提出来的一种重要的教学理念,是指在弹性的教学预设前提下,面对意想不到的信息和问题,教师以真诚的态度、为学生发展服务的内心以及自身的素质自主构建教学活动,灵活调控、积极引导教学活动不断更新,升华主题教学,使教学活动深入持久进行下去的教学过程。[1]生成性教学强调教师教学的动态生成性和学生学习的自主生成性,它是对接受性学习的批判,是对预设性教学的重要补充。思想政治课生成性教学是生成性教学在思想政治课中的具体运用,它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在教学双边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目标的弹性预设为基础,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情感不断调整教学活动,发现即时产生的有价值、有创意的观点或问题,对学生有价值的生成给予引导和鼓励,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想政治课生成性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通过具有情境性和针对性的教学需要,实现知识对学生的个人意义。教师与学生的行为是主动的,交流互动是自主建构的,师生通过共同建构和升华教学主题,展现各自的生命价值。[2]

主体性、情境性、过程性和互动性是思想政治课生成性教学的基本特征。主体性。思想政治课生成性教学倡导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回归,强调学习主体的创造性和组织性,认为课堂参与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前提,也是有效调动学生个体能动性和创造性的重要途径;情境性。生成性教学的最大特点是随着情境变化自主建构课堂教学。生成性资源和人的内心思维都具有不确定性,因而,生成性教学无法脱离具体的师生活动与课堂环境,教学活动必须围绕真实的课堂情境生发;过程性。生成性教学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认为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过程,这使教学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同时也赋予了教学全新的意义和境界;互动性。交往是教学的本质属性,是师生、生生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相互关系。互动性是思想政治课生成性教学的显著特征。没有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就没有主动性和创造性,就没有动态课堂的生成。

二、当前思想政治课生成性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结果,轻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课理论性极强,需要学生借助于大量抽象的逻辑推理和论证来理解和掌握,但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度重视教学结果,抬高了知识目标的地位,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目标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蕴含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目标则被忽视。为完整地掌握所学理论知识,许多学生终日沉浸在理论概念和原理的死记硬背之中,这种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方式不仅割裂了教学内容与思想政治课程知识发展之间的联系,不利于学生三维目标的达成,而且还导致思想政治课内容被孤立和被结果化,教学过程中蕴含的迁移性方法被机械训练所取代和淹没。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评价方式也是当前课程评价改革的重点。学校对教师的教学活动、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时只关心考试成绩,忽略了教师传授知识和学生生命成长的历程,造成教师缺乏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固守原有的教学经验;学生没有精力顾及自己的兴趣爱好,更无法从结果性评价中改进学习方法,无法全面发展自身素质。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不仅导致师生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倾向,而且还带来了思想政治课知识“繁、难、偏、旧”的现状。

(2)重灌输,轻探究。灌输是指教育者利用各种媒介、途径向受教育者传输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性和政治性是思想政治课的根本属性,也是受教育者生存、发展和完善的重要方式。当前,重智育和学业,轻德育和品德的现象普遍存在,教师以“灌输、考试”的模式对受教育者强制灌输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难以实现学生对教学的有效参与,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教学方法已无法适应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需要。强调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和学生主体地位的探究式教学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目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学生对教学的广泛参与。如在讲授“民主选举”一课时,部分学生从个人生活境遇出发,指出村委会主任选举不是经过民主选举产生的,而是“让谁当就是谁”的现象,一些教师害怕学生说开了“管不住”,便简单粗暴的压制学生的思想,错失了引导学生全面看待问题、自觉探索和自主建构问题以及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良好机会。

(3)重预设,轻生成。预设,也称前提、先设和前设,就是根据一定的事实材料和理论知识,对未知事物进行的推测性说明。[3]预设性教学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的目标、内容、组织形式等,将课堂教学看作是一个具有关联性的确立目标、完成目标和评价目标的过程。预设性教学具有目标导向性、内容封闭性等特征。在教学过程中,预设性教学以分析和梳理教材的知识点为重点,严格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教学步骤和教学设计按部就班的进行,教学成为严格执行教案的过程。在预设性教学过程中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教师的知识观、教学观控制着教学的形式和过程,师生之间没有思维的碰撞,教师处于教学的中心,师生关系成为一种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如在讲解“矛盾的特殊性”这一知识点时,教师按照预设教学步骤分层次引导学生理解“矛盾特殊性”的含义,并举出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得出“矛盾特殊性要求人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结论,但有的学生却提出了一些教材中没有提到的想法,此时教师要么对这些具有价值的生成性教学资源视而不见,依然按照预设目标开展教学活动,要么对学生随意搪塞敷衍,白白浪费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

三、推动思想政治课生成性教学的实践路径

(1)构建师生互动平台。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课前都会对课堂教学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设想和安排,但生成性资源只有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才能获得。因此,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围绕教学活动精心预设、创设情境、积极评价,为推动思想政治课生成性教学实施创造条件。

第一,精心预设,精彩生成。“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精心预设,就不可能有动态生成;不重视动态生成,就不可能有充满活力的预设。体现教学计划性、封闭性的预设与体现教学动态性、开放性的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个方面,二者具有互补性。[4]教学过程充满偶然和意外,即使经验十分丰富的教师也难以预计到可能发生的一切状况,这就要求教师做足预设,对课堂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推测,利用一切能利用的资源辅助教学,为生成性资源的形成做好准备;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可生成性内容,通过生成完成预设目标,展现师生智慧互动的火花。

第二,创设情境,促成生成。生成性资源离不开具体生动的课堂情境。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设置情境既是营造良好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的重要途径,也是师生互动生成机制、促进生成性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重要环节。创设情境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较强的课堂组织能力、策划能力和业务水平,而且还要求教师努力挖掘生活中的教学资源,提炼理论性知识中的生活性素材,创设出融思想性、知识性和生活性于一体的情境,创建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促进生成性资源形成。

第三,积极评价。积极的评价不仅能使人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而且还能最大程度地激发人的内在潜能。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尽量避免单一的评价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评价,帮助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同时,教师还应将评价与课堂教学、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形成科学的评价体系,促使结果性评价向过程性评价、目标性评价向协商性评价、单一性评价向多样化评价转变。

(2)弹性预设留空间。生成性资源的形成必须具有足够的开发空间。在推进思想政治课生成性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的情况,掌握学生现有的知识深度和广度,而且还要重新审视教学,留出弹性空间。[5]首先,了解学生情况。生成性教学要求教师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把握学生的思想、学习、心理和知识储备状态,以便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互动性提供基础,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课生成性教学的实施;其次,调整教学结构。在思想政治生成性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学结构应由呆板的、环环相扣的线性教学设计转变为可以调整的板块教学设计。板块设计教学主要由预习、导入、新课的展开、巩固深化以及课堂小结等五个板块组成,每个板块可以根据教学情况随时调整,灵活运用;最后,留出弹性空间。为避免流线式教学,教师应为学生的互动交流、探寻拓展知识和生成留出足够的空间,这样才能使课堂更生动、内容更丰富、学生更容易接受。同时,教师还应针对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做足准备工作,及时把握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3)开发利用学生资源。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围绕促进主体的发展和知识增长来展开。因此,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顺应学生的需要,设计与实施课程,增强教学效果。教学活动是学生认识事物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错误是必可避免的,利用错误引导教育,形成生成性资源也是改进教学的一种手段。教学活动中,由于学生认知能力较为肤浅,知识掌握不牢固,因而,会对教师讲授的内容产生质疑,不能接受教师预设的目标,此时,教师应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对学生多加欣赏和鼓励,适时讲解或放慢进度,引导学生向教师预设的内容发展。

参考文献:

[1]韦宁.以生成性教学资源彰显高中政治课的魅力[J].中学教学参考(下旬),2012,(5).

[2]周楠.\谈“生本教育”下的生成性教学[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2).

[3]李善中.课堂教学中生成性问题的应对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1,(21).

思政课建设基本情况篇(5)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课程设置;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加强和改进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举措。山西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从20世纪80年代初创建以来,与时俱进,改革创新,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从理论上回答了大学生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在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启迪和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教育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实现高校培养目标的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始终坚持与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结合课程教育教学特点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势特点,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不断发展完善。笔者通过对改革开放30年来山西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历史沿革以及改革发展的梳理,可以将山西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课程设置沿革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初步发展阶段(1978—1984年)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经历了曲折的过程。总体来说,始终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对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我国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1980年7月,教育部印发了《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的试行办法》的通知,通知指出:“根据实践经验和现有条件,在目前全国高校本科开设中共党史、政治经济学、哲学。文科专业加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也可试开科学社会主义。”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解决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1984年9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院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若干规定》,要求从1984年起着手准备在全国高等院校增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基本问题”课程。按照教育部对于课程设置的相关要求,山西省各高校积极进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工作,在教学中坚持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彻底清除、“”的瘤毒,拨乱反正,运用马列主义、思想的基本原理教育学生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山西大学、太原机械学院等高校开设了“中共党史99、66政治经济学”、“哲学”、“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基本问题”等必修课程,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不断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不断完善阶段(1985—1997年)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现代科学技术和政治经济以及新时期大学生思想、心理的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教学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面临着一系列改革。1985年8月,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指出,在新的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必须对大学生进行以中国革命史为中心的历史教育,使大学生能了解历史、认识历史;必须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使大学生能用正确的理论分析鉴别各种社会思潮和观点,对错误的思想观点进行进行分析批判;必须进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理论实践的教育,使大学生能深刻体会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任。

1986年3月,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在高等学校进一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中指出,从1986年起,要用三至五年的时间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进行改革,逐步开设“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9966马克思主义原理99%66世界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这四门课程。从1985年以后,山西省教委和各院校组织广大教师对政治理论课积极进行改革,建立了新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得到了不断修改和充实,真正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山西省还利用一年多的时间,本着先易后难、由点到面的原则,坚定、积极、稳妥、有计划、有步骤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进行了改革,到1986年暑假后,山西省各高校开始开设“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等必修课程,将“马克思主义原理”课分成“哲学”、“政治经济学”等几门课程,并增加了历史唯物主义、当代资本主义的内容。

1988年7月,山西省教育委员会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开设“法律基础”课程和召开法律基础课研讨会的通知》,将“法律基础”课列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必修课,为此,从1988年新学年开始,山西省各高校普遍开设“法律基础”课。从1991年起,山西省各高校在“中国革命史”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课程中增加了近、现代史和国情教育的内容。1993年8月,山西省教育委员会印发了《关于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改革意见》,高校的“大学生思想修养”和“人生哲理”两门课调整为“思想道德修养”一门课,作为必修课从1994年秋季开学实施。“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仍为必修课,其中“形势与政策”针对学生的思想认识,采取报告或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每学期集中进行五次左右。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健康发展阶段(1998—2004年)

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这给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高校必须下大力气使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以武装大学生的头脑。1998年5月,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教育委员会了《关于我省普通高等学校开设<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的通知》,从1998年秋季开学,山西省各普通高校都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课程为基础,开设了“邓小平概论”课程。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课程设置必须着眼于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观点,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要理论联系实际,全面反映我国实际和时代特点。1998年6月1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的通知,至此马克思主义理论课“98方案”形成。按照上述要求,山西省各高校进一步推动“两课”学科建设,充分发挥“两课”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重要阵地作用,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华北工学院等高校把“两课”列为重点课程,加强了课程的建设。由此,山西省各高校“两课”课程设置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

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2003年2月,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的通知》,要求把“邓小平理论概论”课调整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山西省各高校从2003年秋季开始开设这一课程,并重新编写了这一课程的教材,从总体上贯彻了十六大精神。

四、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科学发展阶段(2005年至今)

思政课建设基本情况篇(6)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建设是教学建设的关键,也是学科建设的根本,更是课程建设的灵魂。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过硬、道德高尚、业务精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高素质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是课程建设的基本保证。

第一,不断加强师德建设和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加快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思政课教师比其他学科教师在素质方面更应该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做好榜样教育,这是学科性质决定的。高校应根据自身情况及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拟定系统的岗位培训计划,严把政治关、业务关和师德关。

第二,建立集体备课制度,倡导教师互帮互学。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一起讨论分析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交流授课艺术和技巧,分析学生的疑问,可以充分挖掘教师的创造精神,也可以通过互相听课来实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互相促进的目的。

第三,重视骨干教师的培养,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通过开展思政课教师公开教学、优秀教案评比、观摩教学和优质课比赛等活动及其他激励手段和政策措施,同时可以选拔出一批德才兼备的骨干力量进行表彰和再培养,并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带动思政课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2教学模式建设

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也是当前高校思政课面临的重要课题。高校应该根据自身实际的教学情况和学生情况,开创出符合自身特点的教学模式。如有些高校已经根据本校的有利条件,探索出了一些有本校特色的教学模式,其中清华大学的研究型教学、北京大学的专题式教学、大连理工大学的案例教学,在全国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教学模式建设开启了良好的开端,也为其他高校提供了良好的范例。此外,在探索的过程中要注重改革思政课偏重于理论的特点,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推进并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标,以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以及加深思政课对个体影响的广度和长度。

3教学方法建设

教学设计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学方法的采用是否得当,针对思政课教学方法单一而导致吸引力不强的现实状况,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和实践一些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插入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视频、音频、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选取最新的新闻作为教学内容的案例,适当地应用大学生所喜欢的语言或网络词汇来解读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思政课的兴趣,改变学生冠以思政课枯燥的刻板印象,提高教学效果。高校还应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站的建设,同时做好学校之间、师生之间资源共享,互相学习的空间建设工作,使思政课教育工作者之间及师生之间能够实时互相交流,沟通教学理念,实现教学相长的良好格局。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应积极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开展实践教学,并与课堂教学内容相衔接,教师可以通过随堂问题反馈、问卷调查及网上互动等方式将学生的疑惑和某个阶段最关心的问题收集起来,加以分析和解答,并作为实事案例在教学内容中加以引用,这样既可以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和说服力,也可以真正实现思政课的育人功能。

4考核方式建设

课程的考核方式及考核评价标准是整个教改过程的向导,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对此非常重视。因此,为了实现促进学生的能力提升和全面发展的教改目标,在考核评价标准上应该采用“课上课下相结合、平时期末相结合”的综合考核方式,将最终成绩分割为平时成绩、实践成绩及期末考试成绩三部分,加大平时成绩比重,降低传统的笔试成绩的比重。对平时成绩的考核评价标准应该更加多元化,改变传统的“考勤=平时成绩”的标准,平时成绩考核指标应该包括学生课堂出勤率、课堂纪律遵守情况、回答问题的情况及学习的积极性等;在社会实践考核标准方面应设置主题报告、小组汇报演讲及答辩三个环环相扣的评价指标;期末考试部分应该根据学科性质设定考查或考试的方式,考试题目的设置应该与考研方向保持一致,既有利于提升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深刻性,又有利于将做题的思路渗透给学生,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这些举措不但可以减轻学生考试的压力,而且可以进一步激发出学生前所未有的学习热情,这种分割式的考核方式可以避免教学及考核流于形式,使学生成绩更加客观真实并能够真正地与其能力相统一,使考核方式、评价主体、评价标准更加多元化、系统化。

参考文献

[1]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人民出版社,2012.

[2] 闫成俭,胡鹤玖.关于加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7).

思政课建设基本情况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 思政课 教学研究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是对大学生系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培养他们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如何提高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其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以适应新形势下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将“思政课” 课变成高职生人生规划的风向标

学生由中学阶段进入高职院校,开始独立生活,在政治思想、人生观、 价值观、道德观、政治观等方面正在迅速变化,以适应社会。而”思政课”是以塑造学生主体人格、满足学生成才的内在需求为出发点,让学生明确大学是人生新的起点,认识大学生活和高职生活的特点,了解高职教育的内涵、特征、发展趋势,理解和掌握大学学习的特点与方法,明确高职生的历史使命,确立自己的成才目标,有意识培养自己学习生涯和职业生涯的规划设计能力。在系统理解人的本质意义的基础上,把个人理想与社会共同理想结合起来,自觉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用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指导设计未来人生,并不断努力而为之奋斗。

通过”思政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政治思想素质在总体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把”思政课”学习摆在应有的位置上。深化学生对社会和自己的认识,培养他们主体意识和自主精神,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形成健全人格;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的感情;培育学生在复杂的社会现实中分辨主流和支流,初步能够辨别各种社会思潮,了解社会发展的方向,认识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具有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投身社会主义事业的热情和态度。

(二)改革“思政课”教学内容

“思政课”所有课程的教学内容都应紧紧围绕邓小平理论这个中心,真正做到使邓小平理论“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如“邓小平理论概论”课在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邓小平理论的全部内容和体系的同时,要重点突出邓小平理论中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和思想的内容,让学生深切认识到邓小平理论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概论”课既要讲授思想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更要讲清思想与邓小平理论之间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让学生了解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我国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条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正确认识邓小平关于在当今的国际大环境中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在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同时,应结合讲授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等等。在开展”思政课”教学活动的同时,要与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建设,培养学生掌握唯物主义辩证法紧密结合起来,使之成为我们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立足点。

(三)注重教学手段和方式的改革

第一,倡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方式以黑板、教科书为教学信息的主要承载形式,无法提供生动直观的图像资料,教学形式单一枯燥。随着电子、通信和信息处理技术的高度发展,大量的现代教学媒体应运而生,有电视录像、幻灯、投影、计算机、多媒体、多功能教学基地等,而国内外大量历史图片、录像资料的公开,也给”思政课”教学提供了丰富生动的教学素材,使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思政课”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供给学生直观生动的历史镜头和图像资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可以大大提高”思政课”的说服力,弥补传统教学方式中语言表达的说不清、道不尽的缺陷,起到提高教学质量和节省学时的双重效果。

第二,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应努力做到三个方面:一是多采用启发式教学,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多使用“为什么”、“怎样理解”、“表现在哪里”这样的语言,给学生一些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的头脑始终处于思维的活跃状态,改变教师管讲、学生管听的被动局面。二是多开展课堂讨论。教师提出讨论题并给学生开列出阅读参考书单,要求学生在阅读图书资料的基础上做好发言准备。讨论会上让学生充分表达意见,最后教师归纳总结,将大家的思路统一到正确的观点上来。这样的课堂讨论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辩证的思维方式。三是师生之间要加强交流与沟通,教师要多与学生平等讨论问题,多在课下与学生谈心,形成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这种信任感往往会转化为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课堂上主动积极配合教师,把课上好。

第三,把课堂教学与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结合起来。社会实践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于增强”思政课”的现实感、吸引力和教育功能具有重要意义。现在的大学生绝大多数是高中直接考上来的,对社会了解很少,影响了他们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在社会实践中,学生可以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深刻感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和现实力量,培养自己运用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式,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和参加社会实践,也可以要求学生利用周日到贸易集市、商店、工厂进行调查,或利用寒暑假回家进行调查,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在社会调查中遇到的问题,写出社会调查报告。这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意义重大。

第四,创新学生成绩考核机制

与教学方法的改革相适应,学生成绩的考核也应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来进行,既要考核学生的理论掌握程度,也要考核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具体来说可分为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两部分。平时考核主要是考核学生的听课情况、遵守纪律情况、课堂参与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包括实践作业)、日常道德规范践行情况等。期末考核主要是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的掌握和应用情况,可采取开卷、闭卷、口试、论文、心得体会等灵活考核的方式。但不论是哪种考核方式,考试内容都应侧重于考核学生理念联系实际、活学活用的能力。这样促使学生真正重视自身思想道德的修养,从而认真上好基础课。

参考文献:

[1]李海《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研究》.学术交流.2007.12,第165期.

[2] 华山,梁宇.浅论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创新[J].科教文汇,2008.5

[3] 王彩芳.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效性现状与对策[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