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书法教学论文

书法教学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5-03 10:40:57

书法教学论文

书法教学论文篇(1)

一、融合媒体技术,激发学书兴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最佳动力。传统书法教学比较枯燥、乏味,而小学生年龄小,天性好动,自制力差,有效注意力不长,再加上手指手腕发育不成熟易疲劳等,学生开始时还觉得新奇,然而时间一久就会渐渐地就会失去学写字的兴趣。因此,在书法教学中,要善用多媒技术展示色彩明丽的图像,演示鲜活生动的视频,播放优美的音乐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书兴趣。(一)美妙的音乐——动情。“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是保证有效进行教学的主要条件。”学习书法需要气定神闲,即所谓的“心躁则笔躁,心静则笔安。”据心理学家分析,音乐对人的心理、情绪有一定的调节功能。在优美的韵律之中,学生更容易屏息凝神进入书境。因此,或在课前休息时,或在新课导入时,或在欣赏作品时,或在课中学生自由练字时,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一段优美的古典名乐,如《平湖秋月》《高山流水》《春江花月夜》等,让学生静心静气,在轻松、平静、舒心的氛围中,心悦神凝,进入书法学习的状态。另外,书法与音乐都具有节奏、旋律、变化、和谐等相通之处。当代书法家李斌权先生在维也纳霍夫堡皇宫表演音乐书法《高山流水》等令人震憾。同样在欣赏课中也可根据不同书法家、不同作品、不同书体配以节奏快慢、起伏相似的旋律来引导学生欣赏作品,既能培养学生的情趣,陶冶情操,又能让学生对获得更多的书法作品信息,感悟书法的魅力。(二)精美的画面——激情。精美的画面让人赏心悦目,兴趣盎然。在教学《“山”字与山字旁的书写》时,先通过让学生观看一组雄险的泰山、秀甲天下的武夷山、奇峻的黄山等祖国名山图片(配乐),让学生被江山如画的美景所吸引,然后出现甲骨文让学生猜这是什么字。教师用动情的语言一边叙述一边展示“山”字“甲骨—金文—篆隶—草楷行”的演变的精美图片。此刻,笔者从学生眼里流露出的惊奇眼神中,深信其在这好奇心的驱使下,既感悟到古代书法“山”的多样写法,又感受到汉字的博大精深,从而激发出无限的学书情趣。(三)优美的视频——燃情。视频具有视听同步化、图像动态化的优点,传递信息生动形象。片中人物外貌、神态、动作历历在目,印入脑海。教师如能根据学生的表现和课程的安排,适时地穿插有关书法家学书的奇闻轶事视频,如欧阳询夜宿观碑、王羲之“入木三分”的故事、张旭观物悟书、怀素蕉叶练字、智永笔冢故事等,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部分三年级学生,刚开始学写毛笔字的,耐心不足,随意乱画,甚至问教师练好字的秘诀,想一蹴而就。此时播放《王献之依缸习字》这一动画故事给学生看。当看到王献之不论严寒还酷暑坚持不懈练习,洗笔之水竟把水池染成墨池时,学生明白了“秘诀”是什么。由于移到主人公锲而不舍和持之以恒精神的感染,学生的“野性”自然收敛了许多,学书热情也就多了一份。

二、融合媒体技术,优化书法教学

(一)微课讲演,省时高效。“微课”这种以视频为载体、利用文字、图像、动画、音频等多媒体技术,整合各种教学资源来辅助的教学手段越来越被教师的钟爱。如在书法教学中嵌入微课会让教师一劳永逸,事半功倍。教师在课前可以把基本笔画的运笔方法的讲解,汉字结构的安排,以及部分教学中的重难点,以微课的方式录制好,在课堂上播放。学生看得清楚,听得认真,更容易掌握书写方法。如教学“山”字旁时,把事先录制好的微课(“山”在左时,“山”字偏字的左上,字形稍小,中竖稍长,竖折的折较斜如“峰”、“峻”等字;“山”字在上下时中竖较短,在上时字形稍小,在下时字形稍扁如“崇”“炭”“岳”等)进行播放时,竟连平时最好动的学生都听得十分细致,后来在练习的时候,大部分学生对字形结构掌握得又快又好。教师既教得轻松,又省时高效,一举多得。。近两年来笔者从基本笔画的运笔方法、字体结构的安排、章法布局等方面精心录制了30多节微课,并与其他教师分享,有效地促进了学校书法教学的开展。(三)展台展示,直观形象1.强化指导。书法是一门技艺性很强的学科,受班生数的制约,一堂课很难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如果采取集体示范,因学生离讲台远近、角度不一致等问题,无论是把纸平铺着范写,让学生站起来围着看,还是把纸挂起来书写,都不能把信息全面、及时、有效地传达给每一位学生。再者也很难组织课堂纪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利用多媒体展示台示范,学生在大屏幕上可以全方位地观摩到教师起笔、行笔、收笔,以及运笔的轻重、缓急和提按的运行走向,甚至笔墨渗透效果等。学生看得真切,印象深刻,学起来也更容易。特别是在突破重、难点上,更是优秀至极。例如,初学写字的学生不知如何中锋运笔,为解决这一重难点,笔者首先在投影下分别用侧锋和中锋在宣纸上书写两组横和竖,让学生仔细观察对比不同点。经过一番讨论、分析、感悟,发现中锋写的笔画沉稳、厚实、凝练、富有立体感和力透纸背感;接着拿着一支毛笔告诉学生毛笔的笔头分为三个部分:笔尖(笔锋)、笔肚、笔根。把笔尖笔肚运行在笔画的中间,就像汽车行驶在马路中间一样就叫中锋行笔;然后把事先用单线钩画、红线标注好行笔步骤的横和竖画摆在投影仪下,提笔示范并讲解写横:①空中取势轻入斜顿(引导学生观察此时的笔尖在上笔肚在下),②运指腕把笔肚向外推送至笔画中间(这一细微的调锋动作,教师反复示范,让学生观察细致后,反复练习),③中锋右行(再引导学生观察此时的笔肚在右前,笔尖在后),④顿笔收笔。写竖:①逆锋轻入斜顿(引导学生观察此时的笔尖在左上笔肚右下),②运指腕把笔肚向内推送至笔画中间(教师反复示范),③中锋下行(引导学生观察此时的笔肚在正下方前,笔尖在后),④顿笔收笔(或出锋)。这样学生细致观察了指、腕细微运行变化的全过程,明白了运笔方法,掌握起来也更容易,正如孙过庭所说“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2.促进评价。学生的表现欲强,让学生在展台上“实战演练”,其积极性高。教师既可及时了解学生学习书法的动态情况,又可捕捉学生存在的共性错误,作统一指导,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此外教师还可选取有代表性的作业,利用展台把作业的局部放大,与原帖对比,通过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点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对写得好的地方画个红圈,或评四星、五星。不但能让学生看到自己所写的字与范字之间的差别,也能看到自己和其他同学之间的差别,既加深了对作品的认识,又提升了临写水平,而且有益于催化学生的学书乐趣。3.开阔视野书法课不能上成单纯的练字课,还要适度融入书法审美和书法文化教育,使学生对汉字和书法的丰富内涵及文化价值有所了解,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书法家沈尹默先生指出:“世人承认的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显示出惊人的奇迹,无色而具有画图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引人欣赏,心畅神怡。”教师可充分利用展台展示:如妍美劲健、潇洒俊逸的王羲之《兰亭序》;宽博遒劲、朴拙雄浑的颜真卿《勤礼碑》;骨力峻拔、结构严谨的柳公权《玄秘塔》;欹侧险峻、清和秀健的欧阳询《九成宫》等不朽的经典之作来开阔学生视野。引导学生从经典作品结构的疏密、点画的轻重、墨色的浓淡、行笔的疾缓、章法的变化等处细微观察,学习欣赏,学会审美,在耳濡目染中感受艺术的熏陶,感悟书法的博大精深,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形成乐学的心理倾向,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另外,教师还可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通过声、色、光和对字的部件的移高、降低、拉长、缩短、放宽、变窄等,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掌握构字规律;通过镜头的放大、慢放、定格、循环播放等形式,突出重点或细节部分,让学生细致观察、揣摩、感悟;通过一些简单的线条、几何图形、动画设计等来帮助学生找准笔画的位置。总之,教师巧用课件既能让学生做到眼到、心到、手到,最终把每个字写得规范、美观,又能创造出精彩、有趣的书法课堂,激发学生学书兴趣。

三、融合媒体技术,拓展学书空间

《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指出:“鼓励学校、教师、学生通过互联网获取丰富的书法教育资源,加强交流,构建开放的网络书法教学平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生动活泼的书法教学。”(一)互联网+多元学书。书法学习是一个“时习”加“恒习”的渐近过程,一周一节课的书法教学既满足不了好学书法学生的热切需求,也无法有效提高学生书法水平。而利用互联网交流学习,能拓展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笔者先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搜集大量书法技法知识,学习古人碑帖中的范字,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和不同时期的大书法家及其作品的风格特点;二是推荐学生进入《中国教育书法网》中的书法常识,《福建书法教育网》中的书法课堂了解书法知识等网站,获取丰富的书法学习资源;三是特别介绍学生每天观看央视“书法频道”中午12点30分《一日一字》或晚上20点30分《名师讲堂》,通过亲近名师,感悟书韵,提高书写技艺。(二)微信交流,便捷有趣。微信是当下最便捷的交流平台,可跨越时空,随时交流沟通。笔者充分利用微信的特点,创建了班级书法微信群来加强书法学习交流,把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在群里笔者有时上传部分优秀的书法教学视频、微课、名贴等供学生在家一边看,一边写,学生对不明白的地方还可以反复揣摩,然后再写;有时把教学中发现的普遍问题在微信中强调指出;有时也可以针对个别同学进行指导交流。与此同时,学生也会把在家练习视频和作品上传群里,而教师也会及时点评,对写得好的地方“点赞”,不足之处及时纠正,对优秀作品发表情包赞赏。另外还搜集学生优秀习作,拍成照片,利用媒体技术装裱成册发到群里(或在课堂展播)。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习作变成精美的作品更是兴奋不已,而写得不是很好的学生也会效仿、趋从。参与交流的学生越来越多,在互相交流。互相切磋中,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越来越浓厚,成就感越来越强,渐渐形成学习书法的内驱力。

作者:刘武平 单位:邵武市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

书法教学论文篇(2)

【关键词】德育;教育;重视;书法;教学

Shouldtakethemoraleducationinthecalligraphyteaching

【Abstract】Itiswellknown,whatourcountry’seducationcarryingoutistheeducationforall-arounddevelopment,initiatesthestudentmorality,intelligenceandphysique,US,thefatiguefullscaledevelopment.Themoraleducationtakesfivenurturesthehead,shecontainsinvariousbranchesteaching,thecalligraphyteachingisnotalsoexceptional,shouldwhilecarriesontheknowledgeandskillinstructiontothestudent,becomescarriesononeofeffectivemoraleducationmethodstothestudent.Therefore,paysgreatattentionstudent’sthoughtmoraleducationaswellassentimentinfluencingwiththepersonalcharacterraise,achievesthebooktobepossibletocarrytheskilltoeverywherealongtheroad,stressedthatthepenisneedingthehearttobepositive,achievesthecalligraphyandthemoraleducation,thebookskillandthemoralbehaviorishighlyharmoniousunifies,realizestheeducationmoraleducationeffectisdiligentlysuspendsinfrontofacalligraphypedagogue'sbigtopicandthehonorablemission.

【Keywords】Moraleducation;Education;Value;Calligraphy;Teaching

众所周知,我国的教育推行的是素质教育,倡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德育作为五育之首,她蕴含于各科的教学之中,书法的教学亦不例外,应对学生进行知识和技能传授的同时,成为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手段之一。因此,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以及情操的陶冶和品德的培养,做到书可载艺更要载道,强调笔正需心正,达到书法与德育、书艺与人品的高度和谐统一,努力实现教育的德育功效是摆在书法教育者面前的一大课题和光荣使命。

1书法教学蕴涵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书法是中华民族独有的一种高雅艺术,是中华文明的具体体现,她集中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和聪明才智,书法作为东方艺术的代表以其耀眼的光芒向世人展示着她的风采:线条曲直适宜、纵横有度,间架结构疏密自如、黑白照应,章法气脉贯通、浑然一体,把汉字的形体美、线条美、结构美、空间美、意境美表现得淋漓尽致。正是书法艺术这难以抗拒的魅力,使得书法艺术不仅在国内拥有众多痴迷的爱好者,而且在国际上也享有崇高的地位,远在唐朝就吸引了许多的日本人、朝鲜人到中国学习书法艺术,中国书法家的作品也在许多国家广为流传,深刻地影响着这些国家文化的发展。近现代不少西方绘画大师还从中国的书法艺术中汲取艺术素养,创造和发展现代绘画,他们称中国的书法是“伟大的抽象”。难怪世界画坛巨匠毕加索曾发出这样的感叹:“如果我是一个中国人,那么我一定不是一个画家,而是一个书法家,我要用笔来书写我的情感”。可见书法艺术既是中华民族独有的艺术品种,同时也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如今在许多国家,特别是在日本、韩国、东南亚这一被称为"中华文化圈"的地区,专门研究书法的政府机构和社会团体数不胜数。因此在书法教学中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正是由于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和民族的文化精神孕育和创造出了书法这一特殊的艺术形式,并在历史的进程中经过无数人的艰辛努力才使这一艺术傲立于世界艺术之林的,继承和弘扬书法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世界文化的交流是每个炎皇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进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的自豪感,增强振兴中华民族的紧迫感,提高学生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决心和信心。

书法教学饱含品德情操的哲理精髓在浩瀚的书法艺术发展长河中,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书体不同、风格迥异、高风亮节、品学兼优的书法大家,在书法教学中必然会涉及到这些书法家以及对他们作品的介绍,这些书家的生评和作品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情操教育的活教材。如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一身正气、为官清廉、刚直不阿、不惧权贵,最终以身殉职。而颜字的豁达大度、气宇轩昂、浑厚有力正是其高尚品德和伟大人格的真实写照。南宋民族英雄岳飞书写的《出师表》,整幅作品中无不充盈着民族的浩然正气,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他“以神为精魄、以心为筋骨”,抗敌御侮、保家为国的赤子之情,以及受命于败军之际、受任于国家存亡之间决心独撑危局、力挽狂澜的坚定信念。伟大领袖主席以天下为已任,敢于“主天下沉浮”,其书作才会有“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迈奔放。通过对书家及书家作品的介绍,使学生经常沉浸在书法作品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和艺术意境中,从而陶冶他们的性情,净化他们的心灵。在书法教学中坚持不懈地向学生渗透品德情操教育,进行德育熏陶,对学生的影响将是潜移默化的。

书法教学论文篇(3)

(西北政法大学,陕西 西安 710063)

摘 要:2014年起,法院系统的裁判文书在互联网上全面公开,为我国高等法学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以“裁判文书研读”实训为核心,可以更为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从“读、查、思、辩、写”等方面培养法科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实现法律思维养成的目标。

关键词:裁判文书;法学;实训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6-0078-03

一、裁判文书网上公开对高等法学教育发展意义

(一)裁判文书网上公开是司法改革的重要成果

近年来,为进一步落实“公开审判”的宪法原则,最高人民法院按照依法公开、及时公开、全面公开的原则,积极推进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其重大成果之一,就是自2014年 1月1日起,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文书一律在互联网公布,全面公开。这是人民法院系统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的重要环节,标志着人民法院“司法公开”迈出了关键一步。

(二)高等法学教育校内实训不足

法学,属于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是,现行的法学教育中,教学方式基本上还是围绕教科书组织教与学的活动,学生以阅读、理解、记忆教科书内容为主,普遍欠缺对法律条文的理解能力,不能逻辑地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学习效果非常有限,因为缺少具体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法律的规定、整理判例学说、触发思考、创造灵感[1]。这就突显出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意义,2011年教育部与中央政法委在联合下发的《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训计划》一文中再次强调要加强校内实践环节。虽然实践教学已呈多样化格局,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法律诊所。如西北政法大学开设有民事法等多个诊所,从“事实调查”、“法律分析”、“辩护词写作”等九方面对学员进行法律技能的系统训练。开展十余年来,形成了独特的西北模式,取得了辉煌的成绩[2]。可是,这种非常受欢迎的实践教学模式,受众人数比较低,2000至2010年十年间,结业学生1355人,每年平均130人左右,而西北政法大学每年法学院招收学生在2000名左右,也就是说,大多数学生没有机会参与。

第二,模拟法庭、校内开庭。这两个项目都是学校法律事务实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举办一次需要多方面协调、长时间准备。2012年共举办14次,2013年共举办8次,很成功,也很不易,但这对于法学院学生开设的十六门核心课程来讲,仍显不足。

第三,毕业实习环节。四年级学生面临司考、研考、公考等巨大压力,要么备考,要么全国巡游参加岗位面试,难以真正投入到实习中去,往往是找关系填写鉴定表了事;参加实习的学生,也可能因为没有得到有效的指导,效果不佳,以实践促进理论学习的目的难以达到。

第四,实践教学多安排在三、四年级,如“案例评析”课程等,而一、二年级学生基本上没有相匹配的实践环节,唯教材而已,那么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开拓思维能力、以实例验证课堂知识的实证能力就没有得到训练,并且,这些能力的培养并不能靠一两门实践课就完成,它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过程,应贯穿于法学教育的全程[3]。

(三)裁判文书应成为法科学生第一手学习资源

如前所述,法学专业课程的教学有效性还未充分实现,究其原因,还是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关键环节上,实践训练量不够,我们法学教育工作者必须寻求更为便宜、有效的实训方式。笔者认为,裁判文书量大面广,教师很方便就可搜索到适合课程的案例,如在讲授“表见代理”时,就可以选用江苏省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秦晓东与陈松华承揽合同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来研读,其中法院对表见代理的四个构成要件结合案情逐一分析,层次清晰、说理透彻、定性准确,非常适合学生进行民法基础理论的学习,它能为法科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实例研习、培养案件处理能力的机会,是极为经济、便捷的实训方式,会给高等法学教育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二、“裁判文书研读”实训方式的目标

“裁判文书研读”实训方法,是将人民法院裁判文书引入法学教育的教学全过程,通过“研究性阅读”,从“读、查、思、辩、写”多方面、全方位地训练专业技能,推动学生探究式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有效促进法律思维养成,提升未来法律工作者的综合素质,达到法学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本目标,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1.读——通过大量裁判文书的研究性阅读,使学生从法学学习的初始就接触、熟悉司法实务环节,熟悉基本理论、法律规范的适用过程,逐渐学会运用所学的法学知识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2.查——法律专业术语晦涩、难懂,作为新技术新知识的初学者,法科学生必须理解它们;另外,法律不可能将所有的具体情形都明文规定,只能概括地、抽象地规范,例如“过错”、“合理预见”、“诚信原则”、“法律行为”等,都必须借助一个个具体的实例来理解抽象的术语之内涵及外延[4]。结合教师提前发下来的适合案例,学生可以在课前阅读中,对尚未学习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通过查阅工具书予以了解,为课堂学习奠定基础,获得课堂学习的主动性,优化课堂整体结构;课后阅读中,对遗留问题,查阅专著、学术论文,进一步深化学习。

3.思——学生在大量的相关资料查阅中,在具有一定知识储备的情况下,会有自己的理解、思考、困惑,在教师的讲授、课堂讨论、同学交流中会去琢磨、探究,逐步提高,养成法律人思维模式,运用法学原理理性解读法律规定,具备说理论证和解决纠纷的实务能力。这对学生是精细化训练,对具体争议不能只知道法律轮廓,必须明确指出,依据什么法律条文,谁可以向谁主张权利(请求权基础),主张什么,能熟练进行大前提、小前提、结论的三段论的推理。

4.辩——在就判决文书中的热点、焦点问题的讨

论、辩论演练中,学生可以代表某一种观点发言、辩论、总结,锻炼和强化口头表达能力,并提升沟通、协调、组织能力。学生在代表一种学术观点和另一种学术观点的辩论中,应对挑战体验成就感,既培养了学生的信心又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也锻炼了他们作为应用型法律人才所必需的口才与交流能力[5]。

5.写——在判决书研读报告撰写环节,学生可以熟悉并掌握法言法语以及法律文书的要求,增强文书写作能力;从司法实务、社会生活中发现立法、司法、理论研究上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出发点,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学写论文、表达自己观点,达到一定科研能力培养的目的;在高年级阶段,还可以在有不同意见的情况下,撰写对同一案件的“判决书”,更是对专业综合能力的强化训练。

“判决书研究性阅读”作为一项综合训练,以裁判文书为中心,将单纯的课堂学习变成课前、课堂、课后的持续学习,也就是随时可以进行的“实训”,不仅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效果,还对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能动性大有裨益,有利于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大幅度提高法学综合素质。

三、“裁判文书研读”实训的方法

在法学专业课程教学活动中有效进行“判决书研读”实训的方法,笔者初步考虑应包含以下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实践、补充和完善。

1.判决书文本阅读——通过精细化阅读,学生检

索、理解法言法语;熟悉法律条文;揣摩判决形成的法理论证;总结决定案件结果的基本理论;查找、提炼个案实践参照要素。

2.撰写“研读报告”——教师应制作“报告”的写作模板,指导学生撰写研读报告,一方面帮助学生整理阅读收获,逐步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促使学生在实例中发现问题,成为深入研究问题的出发点。研读报告应包括三个方面内容:第一,研读报告写作基础,涉及法律专业词汇的查阅及理解、判决所适用的法律规范及其条文之查阅及理解;第二,研读报告本体,含程序及审级、案件事实、各方当事人诉求及理由、诉讼中争议焦点、法院判决及理由阐释;第三,关于某判决书内容的主观性评论,如对裁判书反映出来的争议焦点的确定、证据证明力的确定、举证责任的分配、法律适用上的妥善与否等均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

3.案件情境重现——在证据收集印证(事实问题调查与证明、与案件相关的事实的法律意义,再集中法律问题分析,练习解释和适用现有法律)、形成判断和法律适用环节中,学生身临其境、担当不同法律职业角色,锻炼实务技巧。

4.争议焦点研讨——阅读及报告的完成,学生对某一判决书的基本法律问题已有较为深刻的理解,但每个人对判决的意义、适用法律、判决结果妥当性的评判可能不同,也还有可能涉及其他国家和地区法律制度的比较研究和借鉴,教师适时组织讨论会,给学生提供发表自主学习成果的机会,经过互通有无、思想交锋、辨明问题,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5.自主撰写案件判决书——对已决案件有不同意

见的,学生可以模拟法官角色,自己撰写“判决书”,身临其境,体会法官的职业尊严,体会法律规范适用于具体案件的论证过程,提升法律综合运用能力。如“泸州二奶继承案”后,清华法学院学生作为模拟法官在申卫星教授指导下研读了纳溪区法院一审判决、泸州市中院二审判决后撰写了一份“判决书”,其“判决结果”与官方判决截然不同,其“判决理由”论述得极为详尽,学生的收获丰硕[6]。

总之,围绕“裁判文书研读”展开实例研习和教学活动,主要功用有三方面:第一,以实例反映社会生活,呈现丰富多样的、感性的民事生活现象,才能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激发他们学习和思考的主观能动性;第二,深入结合实体法与程序法知识,在理论与实务结合演练中反复训练用法技能,直至形成精细化的法律思维;第三,法院的判决理由、当事人的主张及判决评释,可以提供各种不同的法律论证资料,成为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动因。这种实训方式应该成为法学教育中教与学的基础,但也不能抹杀传统教学方式的功用,实例研究环节与课堂传授环节应协同作战,不可以偏废。法学院校必须提供给学生练习适用、归纳、评价法律及练习“超越”认知能力的机会及方法,在此基础上,学生经过无数次不断的练习,直到法律技能达到自动化的程度[7]。

四、法律工作者养成“裁判文书研读”习惯的作用

研读裁判文书,在法学专业人才培养阶段,使学生拥有法律知识、实例实务的积累,才具备开展案例分析、模拟法庭等实践活动的基础,是基础理论学习全程必需的一种训练。而已在职法律工作者也应在研读裁判文书的基础上,养成对判例整理、分类、建档、研究的终身学习习惯。其作用主要有两个。

1.作为资料积累,对个人的司法实践有指导、参考意义。在法学专业教育中针对低年级学生,应选择无争议、清晰的判决书做教辅资料,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理解理论、记忆法条、熟练运用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用法技能;对高年级学生,则应选择具有争议的案例,促进其在自主探究中提高理论水平,方能应对“未曾遇见过”的纠纷。但在法律工作者的学习中,应关注审级高、社会影响大的焦点热点问题,例如人民法院案例选、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案例等,这些案件经过专家研讨、集思广益形成的判决意见,具有极强的参考意义。例如,陈宁律师博客上,就有关于人民法院报案例精选笔记之交通事故纠纷类、婚姻家庭纠纷类、商品房买卖纠纷类、安全保障义务纠纷类等多个分栏目,其中在安全保障义务纠纷下含有典型案例20个,如孩子撞上玻璃门,父亲店主都有责;顾客酒后洗浴被烫伤,洗浴中心业主担责七成;新婚夫妇爬长城遇雷击坠崖殒命,两家父母状告景区管理方索赔未获支持;女孩旅馆自杀引官司,旅馆老板尽责无过错;新娘外景地意外摔伤,影楼未尽责赔偿三万;商家对搭乘免费班车受伤乘客负责,等等[8],都是按照摘要、案件事实、当事人诉求、争议焦点、法院判决及理由四个部分作为基本框架归类建档的。这样的知识储备对个人执业无疑有深化认识、提高理论水平、解答疑惑、减少错案风险的功效,非常值得借鉴,尤其是最高人民法院案例指导制度确立以来,裁判文书研读已经成为法律工作者的“必修课”之一。

2.推动科研,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社会生活丰富多变,尤其是民法领域的问题具有开放性,新矛盾、新问题层出不穷;或者随着时代变迁,对一些与判例相对应的已决案件的认识可能会慢慢发生变化,如死亡赔偿金制度的变迁、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发展、关于忠诚协议效力的争议等,仍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或在某一领域已积累了一定的判例,但存在遗留问题,有必要立法规制等。这些实例是科研活动的源泉和归宿,作为学术平台,能有效避免理论界与实务界自说自话、不能形成真正交流的尴尬局面,使得理论工作者和实务工作者能在同一话语环境下加强实质意义上的交流、创造双方都能理解、认可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推动某个领域法律制度的完善。所以说,以“裁判文书研读”为核心的判例研究,既能增加教与学的互动,也为学术共同体的形成提供一个重要的平台和机制[9]。

参考文献:

[1]王泽鉴.民法思维——请求权基础理论体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4.

[2]西北政法大学法律诊所简介[EB/OL].http://nwcliniclaw.cn/show.asp?id=158.2011-05-19.

[3]邵维国.法学专业“全学程”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4,(1).

[4][日]星野英一;冷 生,陶芸,黄岩江译.民法的另一种学习方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64.

[5]汪海军.法学课程自主学习的几点思考[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3).

[6]清华法学院模拟法庭判决书[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e0f3070100edu7.html,2009-07-18.

[7]殷泓.关注:法学教育改革,从案例课程改起?[EB/OL]. http://bj.xinhuanet.com/bjyw/2014-04/11/c_1110204396_3.htm.2014-04-11.

书法教学论文篇(4)

教材是供教学用的资料。教材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教材是指一切有利于学习者增长知识或发展技能的材料。对于学校而言,广义教材指课堂上和课堂外教师和学生使用的所有教学材料。[1]它形式不一,有装订成册的,也有正式出版的书本。狭义的教材专指教科书。本文研究的问题就是围绕教材狭义观念展开的。

教科书是在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中最重要的资源。它的科学运用可以使教师的教学预设更具针对性和科学性,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也只能如此,才能挖掘出教科书资源中的深层价值,最大限度的发挥教科书功能。

一、教科书运用存在的问题

(一)将“教”单纯理解为“讲”、“说”

在语文课程的实施中,普遍存在着语文教师用“老祖宗”留下来的一贯思维来教教科书。所谓教教科书,即“讲教材”“说教材”,也就是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讲所谓的标准分析;讲所谓的标准答案,是“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像古代私塾中那样,教师在讲台上大刀阔斧的长篇大论,也不管学生是否理解、是否听懂,只顾自己尽兴,而学生在下面听得糊里糊涂,就像复读机似的人云亦云。“教教科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了教学理论、教学方法与教材的结合。

(二)不注重相关知识的扩展

教科书的选文包括不同的类型、不同的教学目标任务等多个方面,往往单纯的教学生对这篇选文的解读,忽视了语文教科书的工具性特征,没有将选文的学习作为一种手段,即学习语文课程内容的手段,通过教科书中选文的学习,教会学生学习这类选文的理论、方法、态度。比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有的老师只注重学习文章中优美的辞藻、清新的语言,却忘记引导学生学习作者音乐美的诗学主张,忽视了对文章新奇比喻的解读,忽视了对学生丰富的想象力的引导。还有的教师虽然注重了传授学生学习教科书选文的方法,但却忽视了对与教科书内容相关的课外知识的扩展,也不注重教科书学习与写作的结合,阻碍了学生视野的拓展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三)对新课标中教科书运用的认识偏差

课程改革是近年来教育界一直的热门话题,随着新课标的出现,全国范围内纷纷掀起了学习新课标的热潮。根据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规定,新课标下的新教科书与原教科书相比有了很大不同,这就使久居一线的教师群体因受自己教学风格的限制而增加了“吃透” 教科书、驾驭教科书的难度。在教学实践中主要有两大极端的存在:一种是“忠实取向型”,认为新教科书什么都好,新教科书说什么就是什么,完全照搬新教科书,不懂的根据实际情况对教科书进行调整、变通选择。一种是对新课标的曲解。完全脱离教科书,只随心所欲的开发课程资源,追求别出心裁,不注重对教科书的解读,使得教学没有重点。在课程改革中对教材运用方面认识的偏差是对新课标的盲目追求,严重影响了教学理论的运用和教学效果的实现。

二、教科书运用的解决方案

由于教师对新课标的曲解,对教科书的不合理运用,使我们的教学活动在课程实施中得不到很好的实践,那么怎样合理运用我们的教科书已成为我们不得不考虑的重点问题。笔者认为:教师应树立“用教材教”的新观点来对教科书进行合理运用,同时还要结合科学的教学理论知识方法与教科书进行融合。具体如下:

(一)树立“用教科书教”的思想观念

在新课标下,教师应正确解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树立“用教科书教”的思想。“用教科书教”顾名思义就是把教科书当做素材,根据实际情况对教科书灵活地进行调整和重组,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理论、方法和态度。“用教科书教”与“教教科书”是不一样的两种观念,如教师要上一节有关小动物的课,在课间,教师看见学生们围在地上对一只蚯蚓很感兴趣,纷纷讨论了起来,面对这样相同的情景,“教教科书”是这样的:老师走到学生们旁边说“都别谈论了,要上课了,大家都回教室。”用她自己的行动阻止了学生们的讨论话题,而在课上依旧根据自己事先备好的课津津有味的讲着远离学生生活的知识,殊不知学生们的心思还在那只活生生的蚯蚓上。而“用教科书教”是这样讲的:教师走到学生们的周围,和学生们一同讨论这个话题,讨论着蚯蚓的形状、生活习性、功能等,并一步一步将话题转移到本节课要讲的动物上,同时拿同学们见到的活生生的蚯蚓与课文中的动物进行比较,充分发挥教材的工具性、素材性特征,使枯燥的知识变得形象生动,容易理解。同时引导学生掌握学习这类文章的思想、方法,让学生解一文而知全篇。引导学生学习选文的优美词句并用它们造句,开拓学生的写作思维。这位教师以“用教科书教”的思想观念为依据,将教材作为工具,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的完美结合。不仅使学生们学到了课本上的知识,也使学生们获得了课外的知识。在提高学生对课本学习的兴趣同时,开拓了学生们的视野,丰富了学生们的知识储备。

(二)掌握科学的教学理论知识

1.把握好师生的主客体关系

主体,顾名思义就是在事物中占主要地位,起支配作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则是认识活动或实践活动的实施者。客体一般起被支配的作用,教学活动的客体则是认识活动或实践活动的对象。自古至今,有关师生的主客体关系问题就一直争论不休,赫尔巴特主张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支持他的人就形成了“教师中心说”。然而事情往往存在它的对立面,杜威则主张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支持他的人形成了“学生中心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两种说法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而新课标结合前人的合理思想,主张教师要将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地位,树立学生主体观念。在新课标下,教师始终是学生求知、探索的激发者、引导者,主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刘邦一介农夫出身,却懂得用人之道。根据不同的事情用不同的人,做事讲究方法而不是蛮干,在秦末农民起义中了暴虐的秦朝,击败了项羽,建立了政权,完成了国家统一之伟业。这个例子换在课程实施中就是把握好师生的主客体关系,把用科学的方法用在教材上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使课堂变得活跃,而且也使教学收到了应有的效果。

2.把握好师生与教科书的关系

在课程实施中,师生关系与教科书也有着微妙的关系。鉴于新课标的主张,让学生参与课程的开发,教师依据学生的经验、兴趣爱好自主选择教材、选择教学内容。比如,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都应该是一个阵营的,都是文本阅读的主体,而不是教师讲课文,学生在下面听。师生应该是教科书文本的平等主体,学生是主要发言人,教师是教科书文本的引入者、点拨者。教师应主张学生课前预习,并将每节课大多数时间留给学生解决教学目标,让学生先自己去解读教科书,然后教师在针对学生解读中的重难点进行点拨、纠正、总结,而不是一开始就拿着教科书“说教材”。比如山东聊城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本着“把健康还给孩子,把时间还给孩子,把课堂话语权还给孩子”的教学策略,把课堂的时间还给学生:推行10+35或0+45时间模式,每节课教师占用5―10分钟或教师基本不讲。每堂课都不是教师先讲,而是根据教师的指导先自学,做课前预习,将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点拨,或解疑,或规范准确表述。充分做到了“学生是发言人,教师是点拨者”,使师生面对教材文本保持了平等地位。

3.以科学的教学原则为依据

在教学实践中,教学原则的学习与掌握是教师如何运用教科书的依据,即以何种方法、何种形式运用教科书的选择依据。巴拉诺夫指出:“教学论原则决定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方法和论证其效果有赖于作为这些方法基础的教学论原则。教学论原则体系,就是对学习和掌握教材的基本途径的总的说明。”[2]

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原则主要有: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在不同的教学原则下对教科书运用的限制性也不同。比如在循序渐进原则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选择一些适合本阶段的选文、知识点进行把握;根据教科书设计一些适合本年龄阶段的问题,要求问题不能多难也不能过易;比如在因材施教原则下,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合理的运用教科书。对于知识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可根据教科书的内容给他们推荐一些与教科书相关的读本,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对于知识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则对他们的要求不能过高,否则会伤害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是只让他们掌握教科书的基本知识点即可。在不同的教学原则下,教科书的运用要有所取舍、合理选择。

4.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

对于不同类型的教科书选文,知识点要有针对性,要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这不仅能够吸引学生对教科书的探究,也能改变学生枯燥学习的境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了知识。

我国中小学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演示法、实习作业法、讨论法、研究法。我们要始终紧记“用教科书教”的思想观念、结合科学的教学理论,在教科书处理和教学设计过程中充分挖掘各种教学资源(如多媒体课件、种种图片素材、动画素材、视频素材、声音素材、音乐素材等),根据需要将它们灵活地运用于教学之中,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比如对于戏曲、小说等选文,教师可以运用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看一些视频实录来理解教材;对于知识点要求牢记的选文,教师可以通过讲授法让学生充分理解,运用练习法使学生对知识点加以巩固并学会运用。

综上所述,将“用教科书教”的观点贯穿在教科书运用的全过程,并结合科学的教学理论知识、方法与教科书进行融合,使教科书的运用更加合理,更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使我们的课程实施更具人性化、丰富化。

参考文献:

[1]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书法教学论文篇(5)

1900―1919中国教育科学的创立时期。这一时期中国教育界基本采用“拿来主义”,大量翻译介绍日本及西方的教育学说,来不及也尚无力结合中国实际加以吸收,研究范围很狭窄,一本教育学讲义即可窥视教育科学发展的全貌。这一时期中国教育科学的发展突出表现为移植性,主要是通过日本传播德国的赫尔巴特教育学。赫尔巴特是德国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和哲学家,他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庞大的教育学体系,其代表作《普通教育学》(1806)的问世标志着科学教育学的诞生。百年之后,我国早期教育学者缪文功1919年―1949年是中国教育科学的发展时期。从1919年起,中国教育科学由原来经由日本间接传播赫尔巴特教育学到直接接受美国教育家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学,教育界有识之士对当时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反思,已不满足于“拿来主义”,力图在借鉴和运用西方教育理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展,注重形成自己的理论及特色。此期间除赫尔巴特教育学说外,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学说针对传统的教育理论而提出,并在一定程度上击中了传统理论的弊端。更由于他提倡的民主与科学和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思想氛围合拍,因而在当时中国教育学术界起了支配作用。同时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为指导思想的教育学也获得了独立的发展。这主要以杨贤江在1930年所编著的《新教育大纲》和1934年钱亦石编著的《现代教育原理》的出版为标志。嗣后教育界还出现一种以中国传统思想为指导的教育学派别,1942年汪懋祖所编著的《教育学》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这个学派力图以儒家思想为主旨来阐释教育问题,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明明德”,在于“亲民”,在于“至善”,提倡“礼仪廉耻、忠孝、信义、和平”的传统教育内容。另外,这一时期,教育科学的分支学科和边缘学科在中国也逐步得到了建立和发展。可以说,中国教育科学从移植走向了创建,西方教育理论和一本教育学讲义的僵死局面已被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多学派和多学科取代,从而也推动了中国的教育改革。这一时期,中国改革教育的主张纷纷出台,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黄炎培的职业教育论、晏阳初的平民教育论、梁漱溟的乡村教育论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这是中国教育家解决中国教育具体问题过程中提出的,反映了中国教育家此时理论上一种极为可贵的独立自主、积极创新意识,是中国教育理论界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

1949年至今60年,中国教育科学走过了一条曲折的探索之路。新中国成立伊始,中国社会全面地向苏联学习,教育理论界则以引进、传播苏联教育学家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为标志。1956年以后由于中苏之间意识形态领域的摩擦日益加剧,结合中国实际,对学习苏联提出了明确、具体的意见。在这种背景下,凯洛夫教育学对我国的影响明显减退,中国教育科学也开始了中国化的探索。1963年,由刘佛年教授牵头主编了《教育学(讨论稿)》,在教育学中国化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1966年至1976年关于教育的论述成为教育科学的主要内容,对教育科学的学术探索中断了十年。改革开放后,我国教育科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教育学教材编写盛况空前,教育科学内部不断分化与综合,交叉学科层出不穷,教育科学的学科体系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关于教育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学术争鸣如火如荼,通过争鸣促进了各家学派的形成。尽管目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水平不高,在政治与学术、移植与创新、理论与实践、个性与共性、科学性与非科学性诸多关系的处理上,仍有许多历史和传统的遗痕,我们所期待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教育科学体系尚未建立起来,但我们高兴地看到中国百年的教育科学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二十多年的教育科学历程,为我们在21世纪初面向世界建立现代化的中国教育科学体系拉开了序幕,准备了充足的条件。该书绪论最后指出:“中国教育理论工作者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吸收古今中外优秀的教育遗产和教育经验,积极推动中国教育科学的‘本土化’、‘世界化’和‘现化化’,建构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科学体系”。21世纪,“中国教育科学将逐步形成一套自己的比较系统和完整的学术体系……没有一套自已的比较系统和完整的学术体系,没有本学科固有的概念、范畴、理论预设、研究方法和手段,中国教育科学将无法在现代科学体系中立足,也无法参与国际学术竞争。客观形势和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都将使中国教育科学日趋‘系统化’”。该书从绪论到每章都以其详实的历史史料和严谨的逻辑论证反映出中国教育科学百年的发展历程──就是中国教育科学逐步移植和创新探寻中国教育科学体系的过程。同时,教育科学的每门学科亦然是在探寻自身科学体系的过程中成长成熟的。纵横于该书的字里行间,无不被它详实的史料、犀利的争鸣性、高度的概括性和前瞻的评价性所折服。该书虽然没有给中国教育科学勾划出合理的学术体系,亦没有展现出每门学科的学术体系,但能站在历史的、客观的立场,揭示中国教育科学及每门学科的发展历程、存在问题及21世纪发展的趋势,对我们认识、学习、研究和发展21世纪的中国教育科学将起到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尽管该书编委会在前言中说:“要想全面把握和论述中国教育科学各门学科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其难度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对此自然不会不清楚”。但我还是想提出一点修改的建议,既然书名叫《迈向21世纪的中国教育科学》,就必须对中国教育科学体系有个合理的交待,并在此科学体系“统帅”下叙述各学科的发展历程。哪怕这个体系只代表编委会甚至主编的观点也罢,这样就便于让读者清晰地了解中国教育科学的全貌及该书所选学科的理由。我们虽然不能像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那样发现中国教育科学的合理体系,但我们起码可以提出一种分类意见统帅全书,为21世纪的中国教育科学研究提供争鸣和发展的基调。我认为这是该书有待进一步修改完善的一个地方。该书列出的21门学科与附录《我国教育学学科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调查报告》所列的12门学科都有出入,肯定与万紫千红的实有的教育科学出入不小,让人说不清该书为何选择了这21门学科而不选择其它呢?!这个选择标准是应该说清楚的,否则,人们会误以为百年来中国教育科学就探讨(成熟)了这21门学科,这显然不是。我想在此提出教育科学的体系,供同行学者批评指正。

教育科学

教育理论:教育原理、教育学、教学论、课程论、德育论……

教育哲学:元教育学、教育方法论、教育价值论……

类教育理论:学校教育理论、高等教育学、中小学教育学、职技教育学……

交叉教育理论:教育政治学、教育经济学、教育社会学、教育文化学……

社会教育理论:职工教育学、社会教育学、家庭教育学……

教育史论:类教育史(各类教育史)

教育史学

教育评论:类教育评论(对一切教育的评论)

教育评论学

书法教学论文篇(6)

关键词: 教学论 《教学论研究二十年》 《教学论热点问题研究》

《教学论研究二十年》和《教学论热点问题研究》两本书对我国教学论发展的近三十年的研究进行了一定的梳理和总结,并对未来教学论的发展进行了展望。通过读这两本书,我对教学论这门课有了一定的认识。《教学论研究二十年》是对我国教学论改革开放到新世纪这二十年教学论研究成果的总结,在结合研究的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我国教学论未来发展的趋势进行了展望,对我们后来学习教学论提供了方便。这本书在大量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综述,也为我们以后怎么学习写文献综述起到了示范作用。而《教学论热点问题研究》是对新世纪近十年教学论发展的研究。进入新世纪,我国的教学论在新课程改革的情况下有了很大的发展,对这时期教学论的研究,使我们感觉到教学论的理论能够指导实践,我们的实践工作离不开教学论的理论指导。

一、读《教学研究二十年》的感受

《教学论研究二十年》系统地总结了这一时期我国教学理论研究方面的成果,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学论研究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分专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在回顾过去二十年内已有成就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展望新世纪我国教学论研究的走向。全书共分为十五个专题,对二十年来我国教学论研究的进展作了综合的考察。每个专题大致分为三个部分:一是这一专题在近二十年内研究的历程及其特征,二是对这一专题研究内容进行评析,三是对这一专题研究的反思与展望。本书既为我国二十世纪最后二十年的教学论研究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又为新世纪教学论的发展做了奠基性的工作。

二、读《教学论热点问题研究》的感受

《教学论热点问题研究》是对《教学论研究二十年》的继承和发展。系统地对新世纪以来的与教学论相关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并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分析研究,对我国教学论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这为我们以后的学习提供了便利。这本书首先对我国近十年的研究进行梳理,然后对这个领域的热点问题及新进展进行归纳,最后对这个专题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既有利于我们对教学论的理解,更有利于我们确定自己将来研究的发展方向,使我们的研究走在相关领域的前沿。对这本书的阅读,使我对教学论有了新的认识,也开阔了视野。

三、读《教学研究二十年》的反思

李定仁教授与徐继存教授合作开展了我国教学论研究二十年的文献研究,出版了《教学论研究二十年》一书,较为系统地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原则、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评价、教学实践等方面,梳理了二十年来我国教学论研究的成果,总结了我国教学论研究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教学论发展的趋势,在国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我对教学论的理解不是那么系统,这本书我在以前读了一遍,没有学到什么东西,假期我仔细阅读了这本书,这次我感受到教学论并不是那么乱,读了这本书,使我对教学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一)对教学本质的认识

之前我对教学的本质的认识比较乱,不能辨别出什么是教学的本质。通过这次对第三章的阅读,我对教学的本质有了清晰的认识。首先,这本书对教学本质研究的背景和历程进行了梳理,并对研究教学本质的内容进行了评析。我认为这是本书最好的地方,提高了我以前对教学本质的认识,也能从各个方面对它进行理解。最后,在对前面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对教学本质研究的理论进行了反思与前瞻。

(二)对教学方法的认识

对二十年研究教学方法的相关资料进行梳理,使我对教学方法有了更好的掌握。这本书介绍了教学方法研究的基本历程,在这二十年中,我国的教学方法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介绍和引进阶段,教学方法的介绍包括国内外的教学方法的介绍。二是教学方法的理论研究及实验阶段,分析研究教学方法的主要内容及其评析。对教学方法的定义,教学方法的本质,教学方法的分类,教学方法的要素,教学方法的特征,教学方法的功能,教学方法的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观念,教学方法的运用,国外教学方法的评析十个方面进行研究。这本书对这十个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把这二十年研究中每一种有影响的研究都介绍出来,使我对教学方法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方法最重要的是灵活地运用,只有很好地知道每一种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才能很好地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最后,这本书对我们以后研究教学方法给了一些启示,对教学方法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方法也进行了反思,使我对教学方法的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教学研究二十年》这本书在大量文献材料的基础上做了研究,这对我们这些初学者来说有很大的帮助,为我们以后学习教学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本书在每一章后面都对二十年中相关主要研究的进行索引,每一年索引的主要论文都为我们列了出来。这对我们以后研究相关的文献提供了便利,提高了前面观点的可信度,也为我们以后的写作提供了榜样。对于初学者来说,只有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才能很好地理解问题。

四、读《教学论热点问题研究》的反思

《教学论热点问题研究》是对《教学论研究二十年》的继承和发展。《教学论热点问题研究》也是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教学论的相关要素进行研究。但是,新世纪我国的教学论有了很大的发展,教学论研究的领域也变得宽泛。教学论研究课题的复杂性、综合性,要求众多学科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加强其理论支撑。一方面,原有的理论基础学科,如哲学、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等研究的深化和发展,为教学论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一些新型的学科,如语言学、思维科学、信息科学、人类学、社会学、伦理学、计算机科学、未来学、创造学、生态学、数理逻辑及模糊数学等,从不同角度为教学论提供了全新的思维方法与研究基础。这本书是在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编写的,紧密结合时代的背景,热点问题的研究主要放在新世纪以来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进行。教学论的研究必须与当时的时代背景相结合,才能很好地指导教学实践。我读完这本书,我对课程改革后出现的热点问题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进入新世纪后,我国教学论学科发展处于跨世纪的历史性转折过程中,随着国际社会形势、科技水平、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等的发展,我国教学论研究呈现出了新进展与新特点。总结近十年来教学论的发展,对我国教学论的学科建设和认识教学论研究的走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对教学与课程的认识

《教学论热点问题研究》详细介绍了教学与课程的关系。教学与课程的关系共经历三个历程:一是教学课程阶段,二是课程相对独立阶段,三是课程与教学整合阶段。在对以前回顾的基础上,论述了教学与课程关系的热点问题及新进展。这本书把课程与教学的主要观点罗列了出来,使我对以前的研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此外,这本书中对教学与课程的关系进行了反思和前瞻。教学与课程的关系对我来说是模糊的,我通过阅读,视野得以开阔。

(二)对教学与有效教学的认识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推进,学校都在追求有效的教学。“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了具体的进步和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效率能否提高的唯一指标。①我们怎样才能判断教学是否有效呢?这一直是我不能理解的,我以前认为只要学生学好了就是有效的,读了这一章之后改变了我的这种看法。教学是否有效,既是教师专业水平的表现,又是学生发展的基础。②首先,其介绍了“有效教学”研究的阶段及其特点。分析了每个学者对有效的理解,从影响“有效教学”的因素方面研究了有效教学。其次,这本书结合新世纪我国的新课程改革等因素,分析“有效教学”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这给我们指出以后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地方。

《教学论热点问题研究》对我国教学在新课程改革情况下出现的热点问题进行了研究。这本书共有十一个热点问题研究,对教学与教学论、教学与教学生活、教学与教学目标、教学与课程、教学与经验、教学与知识、教学于文化、教学与学生、教学与教师、教学与有效教学、教学与教学评价等热点问题进了研究。这些问题都围绕新课程改革下怎样很好地教学,为我以后在教学论领域的研究指明了方向,教学论并不是只有理论研究,也可以与现实教学相结合。这样,教学论的研究就有了更广阔的空间。

五、启示

这两本书在运用文献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年的教学论进行了研究,阅读了这两本书,使我对教学论的认识有了一定的提高,以前我认为教学论只是对教学的认识,现在我认为这是把教学论研究的领域狭隘了,我们的教学论在现实生活中有更大的空间,教学论必须与我们的教学实践相结合,研究教学过程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在《教学论热点问题研究》一书中,王鉴教授始终强调任何理论都要本土化的过程,他认为教学论在引进介绍国外教学研究成果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这是十分必要的。但不得不承认,其在引进和介绍上还存在某些简单化、表面化的问题,简单地拿来与套用现象仍时有表现,忽视了从整体上、从学科体系的角度进行批判与统整工作。多年来中国教学论一直未能真正解决立足本身文化传统、汲取外部必要营养、成就独立自我的问题。建立科学化的体系是一门学科成熟必不可少和不可逾越的,于是,在简单化的理论复制中,中国教学论迷失了自我成长的正确方向,远离了文化传统的精神家园,成了盲目漂泊、无家可归的流浪儿。若教学论的本土化或中国化问题不能很好地得到解决,中国的教学论研究仍将是用自己的汗水浇灌别人土地上的果树,永远品尝不到甘美如意的果实,更构建不了适合自己口味的优良种系教学论学科体系,关系到教育科学的发展和教学论研究本身的深化,关系到教学论学科的进一步完善和教学工作的改革与创新,关系到如何建构新世纪的教学论学科体系,如何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论体系,如何实现教学论的功能转换等。

这两本书的阅读对我有很大的启示,对我学习教学论有很大的帮助,尤其《教学论热点问题研究》是与新世纪的新课程改革相结合的,这些都是基础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这些问题有利于指导我们在教学生活中的问题,提高中小学的教学效率。并认识到:在以后的学习中,学习别国的教学理论,要与我国的现实教学实践相结合。要学好教学论,我们必须查阅以前的研究资料,并结合现实教学中的热点问题。

注释:

①崔允.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上).人民教育,2001(6).

②王鉴.课程教学的有效性问题研究.宁夏大学学报:认为社会科学版,2006(1).

参考文献:

书法教学论文篇(7)

关键词:法律文书 实务教育 实务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2-171-02

法律文书课主要教授学生制作法律文书,教学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文书的格式,更是要让学生能针对具体的案件制作文书。这就涉及如何提取案件事实,如何分析案件材料,如何运用法律知识对案件进行分析说理等。法律文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在现有课程目标设置背景下,如何将法律文书教学与实务教育结合起来,既找到法律文书教学的亮点,又能探寻法学实务教育的模式就显得非常重要。

1 现有实务教育模式评析

1.1 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的优点是,案件典型,它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但案例教学与部门法讲授并没有实质区别,只是引导授课的内容由法学理论变为案例。但实务中真正需要解决的还有,诸如怎样提取案件事实、如何抽象案件主旨、如何论证案件结论等,这些都不是案例教学能解决的,而这又是实务中真正需要的能力。

1.2 模拟法庭

模拟法庭教学,是指教学模拟法庭开庭审理案件的方式,组织学生分别扮演控辩审角色,依照庭审程序,实现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模拟法庭的优点是能够让学生学到出庭所需要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并锻炼学生的胆识。但这种教育模式也缺点,首先,参与模拟法庭的学生有限。其次,模拟法庭将占据老师和学生很多的时间。再次,模拟法庭的庭审具有表演性,无法真正展开法庭调查、法庭辩论。

1.3 诊所式教学

诊所式教学的特点是仿效医学院利用诊所实习培养医生的形式,在诊所教师的指导下参加法律实际应用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法律实际能力,促进学生对法律的深入理解,缩小学院教育与职业技能的距离,培养学生的法律职业观念。诊所式教学的优点是学生能接触到真实的案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务能力。但缺陷是,参与诊所式教学的学生范围有限,且也不能保障案件来源。

2 法学实务教育模式的基本条件

作为一种教育模式,法学实务教育应具有普适性,我们认为,法学实务教育模式应具有如下基本条件:(1)法学既然具有实践性,实践技能作为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能力,所有的学生都应当接受实践技能的训练。(2)学生实务能力的训练应从最基础的案件事实梳理开始,直至法律文书的制作。“只有把学生置于现实的案件中,从一开始就让学生去提取案件材料,归纳案件的性质,分析判断各方当事人的观点,并制作法律文书,只有让学生参与处理案件的整个流程,了解案件处理的整个过程,学生的实务能力才能得以提高。”(3)法学实务教育作为训练学生实务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其教学过程应是长期的,实务能力训练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

3 法律文书课的实务教学定位

根据法学课程的设置以及法律文书课的具体情况,我们认为,法律文书课应属于一门实践技能课。

3.1 从法学课程的设置看

(1)制作法律文书时,制作者面对的并不是现成的事实,而是杂乱无章的口供,或者其他证据,这需要制作者去寻找犯罪事实,然后再进行组装。法律文书课堂的重要内容就是指导学生如何从纷繁复杂的事实中发现文书主旨与案件材料。从这个角度上说,法律文书课程具有实践性,这是其他课程是不可能涉及的。(2)具体的案件不可能仅是实体法问题、抑或程序法问题,大多数案件都是两者的结合,如何把程序法、实体法结合起来解决具体案件就是学生亟需培养的一种能力。制作法律文书是将实体法、程序法融通起来解决具体案件实践训练。

3.2 从学生的知识结构需求看

在教学过程中,部门法课程主要是教授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案件,但是分析案件与把分析的过程及结果清楚明白地表述出来是两种不同的能力。有的学生在讨论案件时,滔滔不绝,但将上述内容清楚、完整并符合逻辑地表述出来可能存在困难。部门法课程不可能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而这却是就是法律文书课的内容。制作文书时,需要对一些问题作技术性的处理,如制作询问笔录时,对犯罪嫌疑人说的黑话、方言,对一些不应当出现在文书中的语言,或者不方便表述但又必须要表述的内容,这些处理的训练就是在法律文书课中进行。这些技能训练不具有理论性,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具有实践性。法律文书课一般都在大三开,面对实习与就业的压力,很多学生都急于想学习一些实务性技能,将法律文书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于实践性,有利于学生适应以后的工作。

3.3 法律文书实务教学的方法探讨

将法律文书课作为培养学生实务能力的课程,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教授学生阅读案件材料

教授学生制作法律文书应首先给学生提供一手的案件材料,让学生阅读案件材料,从中提炼案件事实。学生阅读案件事实时,应教授学生如何做摘录。实践中,有些案件非常复杂,涉及到很多事实,或者一个事实反复核查了很多次。需要阅读人对每次核查的情况或每次讯问笔录中的重要内容摘录下来,审查每次摘录的内容是否有异同。如果有,再找出它们之间的差异。通过做摘录,既可了解案件事实,也可以方便以后查证案件事实。

(2)教授学生分析案件事实

分析案件事实既是制作法律文书的重要部分,也是实务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制作民事状为例,制作民事状的关键是提诉讼请求,如果诉讼请求提得不当,诉讼请求就不可能获得法院的支持。而提诉讼请求的关键就是分析案件的法律关系,如果依据违约提出诉讼请求,诉讼请求就是主张违约的法律责任。

(3)教授学生认定证据

以刑事案件为例,认定案件证据主要认定口供。认定口供时,首先要看口供是否形式合法。其次,看口供是否与其他证据(也包括其他口供)相吻合,如果当事人之间的口供吻合,则口供可以作为定案的证据;如果当事人之间的口供不吻合,就需要确定在哪些地方不吻合,以作进一步的核查。一般而言,被告基于各种原因,口供不一定真实,有些被告在侦查阶段的口供与审查阶段的口供有较大出入,这就需要综合其他的案件事实判断哪些口供可靠,哪些不可靠,并提出具体的理由,以便在制定文书时具体写明。最后,刑事案件中,经常出现孤证,在这种情况下,应当指出孤证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

(4)指导法律文书写作

制作法律文书是法律文书课的基本教学内容,司法实践中,真正需要制作的主要是拟制类法律文书,如书、判决书等。

以制作判决书为例,首先应给学生讲授拟制类法律文书制作的基本格式。拟制类法律文书分为首部、正文和尾部三个部分。由于首部和尾部的写作内容较为固定,主要应给学生分析正文部分的写作,正文部分又包含事实、理由和结论三部分。在讲解正文部分的写作时,要给学生分析正文部分的写作思路,亦即通过形式逻辑三段论推论案件结论的过程。其次,分析事实部分的写作。制作拟制类法律文书时,案件事实要围绕案件的争议焦点写,对双方争议的事实,应写明当事各方主张的事实及诉讼请求,突出争议焦点。写作法院认定的事实时,对双方争议的事实可以详写,对双方没有争议的事实可以略写。最后,分析法院讲理部分的写作。分析讲理应以法院审查查明的案件事实为基础,分析讲理应先亮出法院的定性结论,再以此结论作标准对各方的意见进行评析。在评论时,无论是肯定一方当事人的观点还是否定另一方当事人的观点,都应给出理由。

4 结语

将法律文书教学与实务教育结合起来,既可以为法律文书课程找到新的教学内容,防止法律文书课程教学内容单一,教学过程枯燥,又可以找到法学实务教育的新模式,使学生接触到现实的案件,从一开始就学习如何处理案件,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民,李齐全.法学实务教学模式之重构[J].法制与社会,2009,(8)(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