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问题式教学法论文

问题式教学法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08 15:26:52

问题式教学法论文

问题式教学法论文篇(1)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问题教学法 教学应用

随着新课标的推进,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几年来,随着问题式教学法的提出,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问题式教学法被认为是改进课堂教学的一种新型方法,是一种将解决问题作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已被广泛采用。问题式教学法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要求学生思考问题,理解问题,掌握知识。学生通过与教师的互动,完成学习任务。应用问题式教学法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主创新能力具有促进作用。

一、高中语文教学现状

高中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了高中语文教学的核心环节,然而现阶段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还存在一系列问题。

1.语文阅读教学训练的重复单一。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已经形成僵化的思维模式,老师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给学生单词,在学生尚不能理解的情况下要求学生记忆,再通过课文教给学生难以理解的句子和背景知识,让学生半懂不懂地理解文章和生词。这种阅读教学模式是非常枯燥而单一的,容易导致学生丧失语文学习兴趣,整个教学模式容易失去弹性和趣味性。

2.忽视学生主体的作用。

长期以来,传统的语文教学都是以教师作为主体,让教师作为整个课堂的主导者掌控课堂,而让学生作为接收者接受教师传递的信息。整个教学模式是单方面的,教师单方面地将知识传递给学生,老师讲,学生听,老师不注重学生学会了多少,学生也没有办法向老师提出疑惑。课堂教学互动性不强,学生没有作为主体,发挥不了自主学习能力和主动性。

3.阅读范围较为狭窄。

在绝大部分高中学校中,学生每天阅读的资料仅仅局限于课本和练习册,教师认为学好了教材就抓住了高考的核心。这种想法并无大错,但若想学好语文,学生的语文阅读范围就必须扩大,包括传统名著、现代小说和其他语文方面的书刊。老师要教给学生自主阅读的方法,使得学生通过喜欢的书籍提高语文阅读能力,而不是因为自身狭窄的语文知识面而难以学好语文这门课程。

二、问题式教学法的重要性及意义

随着整个社会经济的迅速提高,以信息技术为主体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已经成了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端人才,是整个教育面临的难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改革,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已经拉开帷幕。应运而生的问题式教学法经过实践证明是一种非常优秀的教学方法。这是一种通过创设特定而符合实际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主动应用和学会新知识、新技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问题式教学法是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一个流程实现的,以问题作为整个教学的中心,让教学不仅仅是知识单向的传递过程,更是根据课本知识和学生能力,把整个教学过程问题化,让整个教学通过互动学习方式,让学生学到新的知识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合作,教师仅仅作为问题情境的创设者和解决问题的指导者,不直接解决问题,而是引导学生参与,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快乐。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问题式教学法的设置技巧

1.启发学生质疑,以疑问贯通问题式学习方法的全过程。

高中生一般活泼好动,在心理上更倾向于追求具体的形象事物,因此,要想调动高中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并取得良好的语文教学效果,就必须运用问题式教学法。在应用问题式教学法时,教师需要注意一些情境创设的技巧,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注意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这样才容易被学生理解,学生才更愿意积极参与。例如在《我有一个梦想》一课中,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问题作为课程切入点。比如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己的梦想是什么?如果自己的角色不仅仅是学生,而是某公司的CEO,甚至是美国总统,自己应当有什么梦想?实际上,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要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热情,让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

2.开展合作学习,以兴趣贯通问题式学习方法全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让学生将自己的成果与人交流和分享。教师在创设相应情境时,可以适当加入要求学生合作完成的环节,从而增强学生之间合作的能力。教师要注重所设置问题的新奇度与难易程度,只有给学生设置一些难易程度适中并且让学生觉得新奇的问题,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愿意自主思考,更容易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四、结语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创设巧妙的问题情境,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要把握一定的设计技巧,同时结合高中生的具体特点教学,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愿每一位高中语文教师都能以严谨与认真态度,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

参考文献:

问题式教学法论文篇(2)

关键词: 文学理论课 活动式教学模式 改革实践

文学理论课教学沿用了几十年的传统方式就是教师讲授法,或曰“传递式教学”、“授―受”模式。教师为信息传递者,以口头讲述为主;学生为信息接收者,以耳朵收听为主,辅之以课堂笔记。在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单元中,教师的角色就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者(“传道”、“解惑”为主,“授业”则很少体现),学生的任务就是“得道”、“释惑”,至于“道”传得到位与否,“惑”释得通达与否,学生得了多少“道”、释了多少“惑”就无从验证了。因此,上述传统的且仍在大行其道的教学方式造成的后果就是:教师“盲目”(即无针对性)传授,学生被动接受,师生之间无法构成交流与互动,实际的教学效果无法得到真实检验与评价(期末考试并不能完全反映学生平时的真实学习情况)。对于教师来说,他们仅仅完成了规定的教学任务;对于学生来说,他们仅仅是履行了听课的义务。然而实际的教学效果如何,学习效果怎样,学生的素质与能力得到了多少提高,知识是否得到了丰富,心理、人格的发展发生了怎样的改变,知、情、意诸方面又有哪些变化、完善与提升等都落在了教育者(包括教育行政管理者)的视野之外。若仅就学生学习方面而言,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讲授法)、单面的教学方式(授―受模式)、孤立的教学手段(口头讲述)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需求,无法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因此也就难以积极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

所以改变这种不利的教学状况,以使教学质量与水平真正得到提高,真正将素质教育精神贯彻到教学活动中,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促其心智(知、情、意)全面发展,为他们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自然就成为教学方式改革的首要前提和重心所在。

现代认知心理学(J.R.安德森)将人类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两类,现代教育学将教学模式大致分为两类:一是传递式教学(讲授法),二是活动式教学。陈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的名称、概念、命题、事实等方面的知识,又称记忆性知识,因为它通过教师的讲解即可为学生所掌握。程序性知识主要涉及一门学科的概念、原理、规则,问题的解决,技能、方法的培养与运用,以及情感体验等方面,这是教师的讲授所无法使学生真正掌握的,学生靠自己的活动(操作、探究、体验等)才能占有、内化这类知识。很显然,从总体上看,传统的传递式教学模式只适用于那些陈述性知识,而文学理论中大量的程序性知识则需要通过活动教学模式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我在教改实践中所运用的教学方法总括起来大致有如下几种:一是课堂深度提问法,二是课堂讨论法,三是学生讲课法,四是课堂辩论法,五是课外社会调查法。其中一、三、四三法较有新意,故将此三法拈出分而述之。

(一)课堂深度提问法

课堂提问并非新鲜货色,但我运用此法有两点革新:一是“深度提问”;二是师生相互提问。所谓“深度提问”,就是就一些内涵丰富、较难理解的理论观点和问题设置“问题情境”,设计合适的话题,在讲述过程中向学生提出。这种提问不是一次性的,而是连环式的,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教师在发问中要牢牢把握住两点:一是引导学生将思维转向逐步延伸到对特定问题(体现教学目的)的最终解答上;二是及时发现学生回答问题时表露出的理解偏差和某些可能有的创新之点,对不正确的理解加以及时纠正,对于些许的创新予以指出并加以鼓励,使学生一方面得到严格的思维训练,对正确的观念做出正确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引导学生大胆创新,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所谓师生相互提问就是打破传统的教师问学生答的单向交流模式,把提问权交给学生,使课堂提问形成一种双向交流、平等对话的格局。这样的一种提问方式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学生讲课法

传统教学模式的根本性弊端就是教师一言堂,信息单向传递,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无法得到发挥。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大胆运用学生讲课法(学生积极性很高),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选择较容易理解与把握的教材某个章节作为学生讲授的内容,提前做出具体布置,并提出具体要求。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大家分头撰写教案,实际讲课时由每个小组推举一位代表到课堂上扮演教师角色。全体同学对每位讲课的学生打出分数,每个代表所得分数即为其所在小组全体同学的得分(此分计入期末考试总成绩)。此法对学生的能力是一个全面的考查与锻炼。第一,它可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认真学习所要讲述的内容,这达到了主动学习的目的。第二,要求学生撰写出标准教案(讲义),这对于“语文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必须且必要的锻炼。第三,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第四,有效地强化了学生的心理素质,使他们敢于在众人面前比较准确、流畅地讲出所要讲的东西。第五,使学生亲身体验当教师的感觉。

(三)课堂辩论法

此法参照“国际大专辩论赛”的程序加以简化实施。提前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偶数)小组设计出正、反方辩题(如,某一次正反方的辩题为“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决定内容”),教师帮助、指导学生组织材料,形成观点,写出辩论文稿。在辩论过程中教师充当的角色是“裁判”,掌控辩论的走向与行程,辩论结束时对各方表现作出全面评价。此项活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特别高,它也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挥到了最大,这对于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思维的敏锐性、深刻性、严密性等都是极好的锻炼。同时,学生通过辩论也充分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实现了自我价值,得到了其他同学的赞许与钦佩,由此获得了难得的“高峰体验”。

(一)“课堂深度提问法”对于“问题解决”与“思维训练”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现代教育学关于“问题解决”的理论认为,“问题解决”既是一个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问题,又是一个思维训练问题。[1]就信息加工而言,其内涵包括任务环境、问题空间及其探索路径,以及问题理解与问题的表征,等等。“任务环境”指有关某特定问题的所有可能的知识状态的集合。[2]P224对于文论课程中的某些问题而言,所需要的知识无疑是具有综合性的。如“艺术真实”问题,它既需要学生具备必要的文学作品(文本)知识,又需要具备有关“真理”、“生活真实”等哲学、社会学和一般的文艺学知识。“课堂深度提问”所设计的问题既要使学生易于把握问题中心之所在,又要在此基础上借助教师的必要提示而达到对问题的逐步深入理解。“问题空间”指学习者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形成的内部表征。问题空间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问题解决者在任务环境中通过对问题目标状态路径的探索而形成的。

一个完整的问题空间通过给出问题的初始状态、目标状态和可以利用的知识模块,从而确定一系列问题状态而获得。大多数问题不止一条解决问题的路径。这样就给学生理解和解决问题提供了无数可供选择的思维路径,极大地开拓了思维空间。比如有关“文学是什么”这一在文学理论中占基础地位的问题,学生要做出令人满意的回答,就必须抛弃在中学阶段形成的“本质主义”观念,形成一种发散性思维,多方面、全景式地进入这一论题,最终才能得出较为令人满意的答案。“问题理解”包括“理解”与“探索”两个过程。就其实质而言,理解就是将任务转换为问题表征的过程。很显然,这一“转换”过程也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就文学理论而言,使用语言(尤其是理论语言)表述问题、给出答案需要训练,包括思维训练、语言运用训练、术语概念、观点运用准确度的训练等。学生选择用较为准确的语言、术语来表现有关理论问题,就意味着他对问题有了较高程度的理解。

(二)“学生讲课法”与“课堂辩论法”在文学理论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中无疑是最具革命性的,它在极大程度上颠覆了沿袭几十年的教学模式,给文论课堂吹进一股清新之风。

“学生讲课法”与“课堂辩论法”关注的重心是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学生理论思维训练的实践活动品格。根据前苏联维果茨基、列昂捷夫、达维多夫等人对于发展性教学的研究,人类的发展(包括思维的发展)是筑基于人类活动之上的。维果茨基认为:“人的心理过程的变化与他的实践活动过程的变化是同样的。”[3]P372“作为教育过程基础的应该是学生的个人活动,而一切教育艺术则应该归结为引导和调节这一活动……教师是教育环境的组织者,是教育环境与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调节者和控制者。”[3]P373“学生讲课法”与“课堂辩论法”将课堂完全“还”给学生,让他们做课堂的主人(学生主体地位的真实确认),教师只是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教学过程的调控者起引领作用。学生讲课显然是反“客”为主,即由教学过程中的受教育的被动客体一跃而成为教学活动中掌握话语权和操控课堂秩序的主人。其身份的转换必然引起心理意识和观念的巨大变化,其学习主动性得到空前提高。课堂辩论对于学生思维的训练、个性的发展、团队合作意识的养成等都是单纯的课堂讲授法所望其项背的。

活动式教学模式的研究者将“活动”分为需要、动机、目的、达到目的的条件等结构成分。与这些成分相应的环节是活动、动作、操作。[5]其中“活动”对应于需要与动机,动作对应于目的,操作则对应于达到目的的条件。在“学生讲课法”中,学生准备材料、撰写讲稿和辩论稿,需要仔细阅读教材,查阅许多有关资料,这些构成了达到目的的条件,然后将这些材料有机整合起来(讲稿、辩论稿的撰写需要符合教师和教学内容的要求,即目的)。在实际讲授课程和辩论过程中将书面文字材料转化为活生生的口头语言表达和思维流程,并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和辩论的实际进程加以灵活调整,这无疑是一个由动作、操作、目的构成的完整的“活动”过程。这一过程不仅对于学生的思维是一个实际的锻炼,而且对于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个性的展露、才华展现、自我价值实现动机需求及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形成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在课后所作的问卷调查中,超过98%的同学认为上述活动式教学方法的运用对于他们学习兴趣的提高,思维能力的训练,心理素质的锻炼,科研基本能力的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的养成等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加涅.教学的学习基础[M].转引自张卿.教与学的历史轨迹[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

问题式教学法论文篇(3)

【关键词】课堂教学 教学改革 教学模式 城市规划专业

1 前言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教学工作始终是中心工作。本科教育是高等学校的主体和基础,抓好本科教学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点和关键。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本科教育应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的目标要求,因而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成为了高等教学中的两个根本问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及城市开发主体利益多元化的格局,城市物质要素与空间资源配置转而依靠市场力量进行;同时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城市规划也越来越走向宏观与战略的研究,城市空间结构与布局则愈加依靠政策的导向,城市规划越来越成为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规划外部环境的改变、任务的变化对城市规划学科的知识结构,规划教育与研究领域的知识结构提出新的要求。以往计划经济时代以工程设计为核心的知识结构难以满足新形势的要求,必须进行改进。城市规划教育面临着从注重规划技能的传授转向对规划思想和规划技能并重的方向发展。

2 城市规划专业课程设置特点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城市规划学科特点及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城市规划是涉及面颇广的综合性学科。在西方发达国家,城市规划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物质形态规划,而是转向了与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相结合的综合性规划,相应的规划专业教育也发生了变化。以建筑、工程为主体的“功能主义”规划教育已不适应形势的需要,社会、行为科学大量介入规划教育,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城市和多样变化的城市社会经济问题,城市规划学科也已逐步发展成为一门融合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的综合性、实践性和政策性很强的交叉学科。

而在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现阶段处于快速城市化的发展阶段,物质形态规划仍是城市规划工作的重点,对城市规划价值观的教育、方法论的教育、社会经济问题的综合系统分析教育还很不够。我国城市规划基础课程的知识结构具有明显的工程实践导向型的特点,即多以物质空间形态的具体规划为对象,注重城市规划编制技能知识(如何编制规划)和实施方法(如何按规划进行建设)的传授,而对于城市规划学科发展的状况,其中所体现的规划理念,以及涉及社会价值判断的规划思想则论述较少。从2004《城市规划专业教育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和教学基本要求》中可见,在8门专业主干课课程安排中要求最多的是关于建筑设计和规划编制的课程,两者的学时数分别占了24%和28%,合计超过了50%,而管理法规和规划实施相关等的基础理论课程只占核心课程的6%,将学科知识的侧重点放在了解决实际问题,客观上带来了学生“重设计、轻理论”的专业观。城市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规划管理是城市规划设计的延伸。所以规划师还需要有政策、理论的素养,组织协调能力。除了必须掌握建筑工程技术外,还必须掌握城市经济、公共政策、社会学、法学及地理学等。

2.2 课程教学的问题

教学方法问题。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搭建了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目标,而课堂教学则是实现目标的主要平台。无论是知识的传授、还是能力、素质的培养,本科阶段课堂教学都是实现目标的重要手段。

由于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上规划设计类课程内容比较多、所占的学时比例偏大,从而导致学生片面理解城市规划,普遍存在“规划就是设计方案、画图表现”。课程学习过程中“重设计课程、轻理论课程”现象比较普及。

以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课程为例,作为我国注册规划师制度考核的课程之一,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在规划实践中具有相当的重要性。但作为一门基本理论课程,内容体系安排相对比较抽象,高校城市规划专业开设的《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课程通常课时较少、内容较多,加之国内目前缺少相关的优秀案例教材,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创造性及团队合作精神。因此课堂教学比较枯燥、课堂气氛沉闷、理论授课与规划实践脱节、学生提不起兴趣等现象不可避免。

教材内容的问题。作为理论课教材,必须具备理论内容的成熟性和教学要求的完整性。但由于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一些规划理论的总结、教材内容安排远远落后于实践。如《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使用的教材是2003年版的,一些新的法律法规、法律条文没有及时补充进教材内容。以城市规划法为例,作为规划领域的第一部纲领性法律文件,它是1990年颁布实施的,18年来,我国的城市规划建设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规划法中的一些条文和规定与现时的社会环境脱节,在新形势下条款内容面临着更新和补充。同时城市规划的研究对象是一个动态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其研究的对象、范围与方法在不断地调整改进,城乡规划法的实施,与之相关的规划理念、规划的编制与实施管理的政策导向、方法等都发生相应的变化。同时与城市规划相关的环境科学、地理科学等其他学科也在不断地发展完善,其最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应用—反馈循环过程需要一定的周期,“教材滞后”的现象不可避免。学生拿到教材却发现与教学内容相差很大,有无所适从之感。

因此,围绕着人才培养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注重从有利于增强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才能的全面发展来调整改革基础理论课传统的教学方法, 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学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学改革的实践

3.1 强调“专业系统构架—基本概念及原理—课程自我实践总结”的系统教学思路和方法

针对本科学生思维过于发散、系统条理性差等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逐渐摸索出“专业系统构架—基本概念及原理—课程自我实践总结”的系统教学思路与方法。城市规划管理课程安排在规划专业大四年级,学生已经完成了本专业的基本学科知识的课程学习,但对专业的掌握还只停留在“点”的阶段。针对这个特点,在课程教学中,首先强调建立学科完成的系统构架、从“点”走向“面”帮助其理顺思路,全面认识专业,认识理论课程的重要性;其次应用“解决问题”而非“认识问题”的学习方法,即尽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来进行理论课教学,通过国内外规划管理的差异比较分析、规划管理事例说明等,一方面补充课本的内容,另一方面提高学习兴趣;最后,组织学生围绕专业前沿性问题展开课程自我实践总结,对活跃课堂气氛、学生主动学习起到了良好的帮助效果。

3.2 变更教学体系,增加教学互动,提升学习能力

在教学中主动摒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教学模式。强调教学中以学生为本,强调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引导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首先在教学内容安排上与时俱进,不局限于基本教材,除了选择通过自备教案或者案例教学的模式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外,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借鉴研究生培养方式,提出优化、整合现行城市规划管理和法规的教材、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

除了完成教材内容外,增加了课程论文内容。1/3课时安排管理及行政管理原理的教学、1/3课时安排国内外城市规划管理比较教学、1/3 课时留给学生在已讲授内容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兴趣在教师给出的研究性专题范围内自己尝试去解决问题。 在设计安排好课程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还采用“答辩”的方式进行教学相长研究; 结合问题穿插“专题研究”及“论文写作”,并成为学习成绩的一部分记入期末课程考核。

3.3 改进课堂教学手段,创造多样化的教学平台,提高教学效果

现阶段本科教学中课堂教学仍然是主要的学习平台。针对规划专业学生“重设计、轻理论”的现象,如何使理论课教学课堂焕发出激情成为任课教师的重要职责。在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教学中尝试采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课程论文等多种模式来穿插教学。

案例教学法。针对法律条文抽象、枯燥特点,收集设计并整理编写了案例库, 针对不同法律法规的特点,选择相应的案例,将案例以及围绕案例需要回答的问题交给学生去解决。学生在此过程中,应用法律依据解决了问题,从而熟悉了具体的法律条文。通过对典型案例素材的分析、对比、归纳、总结,以案学法。案例教学法也经常和小组讨论法结合使用,针对不同的案例在课堂采取分组讨论的方式,让每位学生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整体而言,这种教学方法能使干枯的“法律法规”鲜活起来,并能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组讨论法。借鉴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式,课前由教师提出问题,以问题为中心,带着问题去展开学习与思考,教师课前拟定好课堂目标,课堂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在教学过程中,引发学生参与的主体性意识,甚至以学生为中心,培养个别表现欲强、表达能力出众的学生,使课堂的主体性由教师中心性转向学生与老师的双心制,最后教师根据讨论情况进行归纳总结。

小组讨论法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提高其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及人际交流沟通能力。这种方法不仅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还强调教师适时指导的必要性,产生教学相长的效应,使课堂所学知识更加立体化、形象化与纵深化。在这种课堂学习中,别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的思路被别人的看法所唤起,在师生的共同讨论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在这样的课程里才能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这样的教学也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互动课堂。通过讨论还可以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不断地调整与完善的教学方案。

课程论文法。在最近三年的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还专门设计了针对规划管理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及研究前沿等问题引入撰写课程论文、课堂宣讲论文、师生共同探讨的教学环节,目的即是能够让学生从枯燥的说教式教学和静态的课本知识中跳出来关注日益变化的动态城市规划领域,通过主动摄取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专题,并围绕专题来完成资料收集、形成思路、撰写课程论文,并结合小组讨论法进行论文宣读与演讲。在师生讨论环节,进一步通过“思考—质疑—相互讨论交流”完成对知识的系统梳理和形成个人观点,开拓思路,初步学习如何去思考问题、改变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学会去寻找问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课程论文法加强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授之以渔”,培养与强调了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同学认为“课程论文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科学文献的检索方法、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的启发”,“科学论文写作方式方法、文字的书面、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信息的筛选整合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上述几种教学方法相辅相成,互为补充,针对不同章节内容的特点,可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或者穿插使用几种方法。如对于讲授《城市规划的实施管理》这一章内容,可以事先将一些规划实施的案例及存在的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查找资料解决问题,并总结所应用到的相应的法律法规条文,其后在课堂组织小组讨论,选取小组代表发言并结合正在开展的实际规划案例理论联系实际,开展延伸讨论,这样一来开拓了课堂思路,丰富了教学模式,也弥补了教材内容枯燥,理论与实际脱节的现象,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连续几届学生问卷调查发现,学生普遍认为“教学方式有特色,启发性较好,不仅了解了规划专业知识的系统构架,课程的完整系统及重要性和适用性,而且能够从枯燥的说教式教学和课本知识中跳出来”,“提高了积极主动去摄取知识的能力,领会到了通过自己去收集知识再消化的过程才是真正的学习”,且课堂讨论与交流方式“活跃了课堂气氛,提供了学生自我表达的机会”,“在师生双向交流过程中拓宽了视野和思维方式”。尤其是课程论文方式,“提高了自我学习能力,不仅可以了解学科演变的理论历程和前沿知识,还可以发掘自己的兴趣点所在,为将来的进一步学习培养了兴趣和方向,值得推广”。

4 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一些思考

教学改革的目标是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意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引导规划专业学生从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转向解决问题、对问题的认识和把握、对问题的展望三个方面相结合的学科发展方向上来。

对于习惯了理论课教学“学期一本书、期末一张纸”的“传统教学模式”的本科生来说,这种方式无形中加大了工作量和压力感,尤其是专题研究、论文写作教学阶段,在小组讨论确定自己选题、提出解决问题的观点、撰写论文感觉压力大,尽管对今后学习有很大帮助,还是要有个适应和习惯的过程。同时教改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尤其是课外辅导、师生互动、课程论文批改、课堂点评环节,对教师而言也有压力,不仅增加了教师课外课程论文评阅的工作量,课堂上对教师的知识体系和水平也提出了挑战。教学由单向、单纯的“照本宣科”正变成了“教研相长”、师生共同完成的任务。

因此教学中教师把握循序渐进的尺度非常重要,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和教学方法中,要切实根据学生之间水平的差异程度进行启发和要求,在教学改革中教师要充分倾听学生,必须尊重学生的选择,充分倾听学生的声音,不要让教学改革变成一种压力。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M].第二章,第十六条.

[2] 陈秉钊.谈城市规划专业教育培养方案的修订.规划师[J].2004,4(20):10-11.

[3] 谭纵波.论城市规划基础课程中的学科知识结构构建.城市规划[J].2005,6(29):52-56.

[4] 高等院校土建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编制.全国高等学校土建类专业本科教学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及主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城市规划专业[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问题式教学法论文篇(4)

一、研究目的

由于旅游业对专业性及综合性人才的不断需求,笔者希望通过研究旅游管理专业于课堂中运用情景模式教学法的问题,一方面理清情景模式教学在实施过程中的步骤及影响因素;另一方面,在模拟真实的情况下,激发学生的主动本文由收集整理行为,让学生从被动的吸收知识者的角色中摆脱出来,培养学生的实际管理能力,其中包括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极大地丰富学生关于行业的背景知识,这样也会使学生逐渐地建立起一套适合自己的,独特的思维和学习体系。

二、研究内容

1.主要内容

情景模式教学法能够通过案例提供拟真的旅游情境,让学生尝试在分析具体问题中独立地作出判断和决策,对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作用。本研究在理论和实践基础上,探讨了充分发挥教师指导作用、学生主体作用及重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情景模式教学法的实施。笔者从专业的性质和特点入手,阐述了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法的问题并指出使用情景模式教学法的优势与可行性并进一步说明了旅游管理专业采用情景模式教学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具体确立了情景模式教学法在旅游管理专业课堂中运用的原则,包括参与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及适应性原则。

本文重点研究了旅游管理专业情景模式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从旅游管理专业情景模式教学法的基本形式和案例选择入手,详细阐述了情景模式教学法实施前的准备工作、实施过程及评价。然后用一个具体的案例解释了情景模式教学法实施的整个过程。最后在此对问卷调查进行梳理,指出情景模式教学法的实际效果、学生的认可程度、教师应该做好的工作及可能影响的因素。的过程既要根据学生的内部加工过程,又要影响这一过程。所以在每一个教学阶段发生的事情,也是教学事件,这是学习的外部条件。教学就是由教师安排和调动这些外部条件而构成的,信息加工理论的教学艺术就在于学习阶段与教学阶段的相互配合。在旅游情景模式教学中,案例作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拟真的教学情境出现,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能够激发其兴趣,需要学生充分调动其原有的各方面相应知识,在基于案例的情境中表达与运用,获得由产生式系统转化的问题解决的技能,形成学习事件。情景模式教学法突出形成学生的程序性知识和产生式系统,及教学事件和学习事件相对应的学习与配合,要求学生调动原有的知识结构,将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转化为产生式系统,以此来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转变学习方法。这样就避免了传统教学方法只注重理论知识即陈述性知识的教学,而缺少程序性知识的应用,缺乏解决问题的兴趣,以及由此形成思维的隋性。所以说信息加工理论是旅游管理专业情景模式教学的理论基础之一。

2.迁移理论

学习迁移,是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形成的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学习迁移理论认为,一个人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会提出和检验一系列假设,从而形成一套解决问题的思考顺序和假设范围。这种通过假设形成的思考顺序和假设范围有可能被迁移到日后类似问题的解决。迁移的程度取决于人们学习情境与日后运用所学内容的实际情境的相似性。可以说,迁移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学生在学习知识时,在原有学习基础上进行新的学习,必须具备一定的迁移能力。迁移并不局限于知识和技能领域,在情感、动机、兴趣、态度、行为方式等领域也同样能够发生迁移。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很希望把学习某一知识与技能的效果,顺利地运用到和这一种知识与技能相类似的其他新知识与技能中,从而产生连贯性的运用效果,这就属于“学习迁移”的问题。在旅游管理专业情景模式教学中,情景模式教学情境的相似性有助于学生有效地进行知识的迁移。教师布置案例材料后,一般都附有相关的问题,试问学生如果作为“当事人”该如何处理案例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学生则通过独立分析案例、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寻求解决办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的实际问题相结合,生成个体经验。在解决案例冲突的过程中,学生也形成了相应的假设范围和思考顺序。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情景模式教学法促使学生逐步形成对问题解决的假设与顺序,并以案例的形式创设了与以后运用所学内容的情况相似的情境,有效地促进迁移的发生。因此迁移理论是旅游管理专业情景模式教学法的理论基础之一。

3.反省教学理论

强调学生原有知识、经验、观念、价值观以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的价值。建构主义教学观重点强调教学的 4 大因素:情境、协作、会话与意义建构。旅游管理情景模式教学法与建构主义教学观可谓环环相扣。情景模式教学中的案例就是情境,这种情境是拟真的情境。在案例的情境中,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与冲突,而冲突与矛盾的解决需要经过讨论和会话。在会话进行的过程当中,还伴随着协调商议与反省。意义建构便存在反复协商和反思中,并引导着教师与学生的思考问题能力的发展。在运用情景模式教学中,教师为了促进学生对案例的理解、分析和掌握,就需要同学间的合作与讨论。

三、研究方法

本论题主要以建构主义和信息加工等理论为基础,从我国职业高中情景模式教学法入手进行研究。主要是将情景模式教学法的相关理论与旅游管理教学的实践相结合。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

1.文献研究法

在课题的研究和论文的写作过程中,笔者通过多种渠道搜集相关资料,主要是从学校图书馆、期刊、报纸和网络等收集了国内外关于情景模式教学法以及其运用的理论著作和教学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梳理、归类、分析和探究在归纳这些相关研究资料的同时来了解和掌握当前情景模式教学法在旅游管理专业的应用等一些情况。

2.案例分析法

笔者对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运用情景模式教学法等相关内容作出系统分析,指出了本专业使用情景模式教学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在具体论述过程中,列举出恰当的案例说明、分析、论证文中观点,对本文的写作提供一定帮助。

3.问卷调查法

本文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情景模式教学实施的可行性与潜在影响因素,以及学生对情景模式教学法的兴趣和意见。为旅游管理教师运用情景模式教学法提供了一些参考建议。

问题式教学法论文篇(5)

【关键词】新课标 语文教学法

一、主要目标

使研究性学习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实施,并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使被动的接受式学习传向主动的探索性学习,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是语文学科教学实施研究性学习的重点之一。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教与学的重心从获取知识转到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是语文学科教学实施研究性学习的重点之二。

——养成求实创新的学风,学生从只重理论知识转到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有所发现有所创造上是语文学科教学实施研究性学习的重点之三。

二、“新概念语文教学法”的主要形式

学科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的所有形式都为着一个目的,即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体作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所有形式都体现一个特征,即以学生为中心,师生进入探究状态,教学互动,共同发展。

(1)从课堂教学的模式来看,可采用:

①探索教学法:是一种在教师了解学生具备哪些感性知识的基础上,启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想象、动手、验证等手段得到结构而获取新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教法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研究的问题(P);研究的方法(M);研究的结果(S),其组合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PNS说明:

第一,√√×问题、方法告诉学生但不告诉结果;

第二,√×√问题、结果告诉学生但不告诉方法;

第三,√××问题告诉学生但不告诉方法和结果;

第四,×√×方法告诉学生但不告诉问题和结果;

第五,×××问题、方法和结果都不告诉学生,让他们自行提出问题,自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设计实验,最后找出问题的答案,得到结论。

这五种方式可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②单元教学法:即对整本教材和每个单元的内容进行通盘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单元教学内容的整合,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以研究的状态进行入学习以掌握学科领域中的核心知识、内在联系和基本规律。其基本教程是阅读在预习中)——归纳——讨论——验证(练习)——完善(运用)。

③专题教学法:是以自然科学或人文科学在历史或现实中的热点问题、重难点问题为专题,通过师生对专题问题的探讨研究来理解和掌握与之相关的学科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教法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是专题的选择必须具有典型性,专题可老师选,也可学生自己拟。

④直觉模式:创造思维的第一步,在经验基础上运用直觉思维。直觉思维是以整个知识为背景的直接而迅速的认识,其特点是整体的、跳跃的、猜测的、非逻辑的;其特点是重视猜测,顿悟中学;其基本教育过程为:问题,假设—推演—验证—反馈。

⑤综合模式:要创造性地解决尚未解决的问题,需要多学科的综合。在方法上要运用系统基础上的综合分析法;既有静态的综合分析,丈有动态的综合分析;既有定性的综合分析,又有定量的综合分析。其特点是:综合分析,创造中学。

⑥自教模式:其特点是:系统读书, 自教自学。基本教育过程为:阅读—思索—笔记—创作。

⑦群体教育模式:其特点:调查讨论,参与中学,重视社会,群体中心讨论为主,小组教学。基本教育过程为:问题——调查——讨论——参与。

⑧交叉模式:综合科学类的课程主要运用的方法是系统方法,历史方法,数学方法,逻辑方法。其特点是:交叉渗透,发展中学。基本教育过程是:历史——综合——分析——系统。

⑨自学模式:基本特点是:学生中心, 自学辅导。基本过程:自学——解疑——练习——自评——反馈。

问题式教学法论文篇(6)

 

一、引言

 

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经济学类专业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性课程,也是一门紧密联系实际的实践性课程。由于宏观经济学理论性强,派别多,系统庞大,教学内容丰富,涉及大量图表、经济模型和专业术语,并且使用的教材基本为国外教材,与中国的现实国情存在差距,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必要的教学方法的探索和改革。从当前的教学实践看,讲授型课堂仍然在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内容形式单一,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从学生的反馈评价看,学生不能及时理解掌握其基本理论和要点,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针对本课程的学科特点,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引入研讨式教学法,通过构建一个研讨型课堂,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积极性,加强师生与生生之间的互动,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研讨式教学法在宏观经济学课程中的优势

 

研讨式教学法起源于德国教育家弗兰克创办的师范学校,这种教学模式在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中被广泛运用。直到1997年研讨式教学法才被引入国内,随后被得到极大关注。研讨式教学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大量查阅相关文献及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与教师进行全面、具体、自主和自由的学术探讨,从根本上充分挖掘课堂参与者——教师和学生的潜能,打造一个在师生与生生之间的多角度、多层次的认识互动的课堂,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真正达到“学有所获、教学相长”的教育目的。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它的明显优势体现如下:

 

(一)教学过程更加真实。

 

宏观经济学的研讨主题一般是现实经济社会中的一些热点问题,贴近生活,具有高度真实性,因此教学过程相较于传统讲授法更真实。比如在讲授宏观经济政策实践时,教师可以将研讨主题设定为“中国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政策实践”。研讨现实中的真实热点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弥补学生实践不足的“短板”。

 

(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专业基础课,其能力要求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科研能力,而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方法适用于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却严重阻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研讨式教学方法是一种能让学生共同参与到现实问题的探讨中,积极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的一种学习方法。把宏观经济学课堂变成一个研讨型课堂,可以弥补讲授型课堂的不足,并且能更好地让学生紧跟学术前沿、促进学生分析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强化,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三、研讨式教学法在宏观经济学课程中的实践

 

将研讨式教学法运用于宏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确定研讨主题,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求知欲。同时,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以研讨主题为核心展开讨论,在师生与生生之间的互动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研讨式教学法在宏观经济学课堂中的实践看,研讨型课堂的设计既要考虑学生的参与度,又要考虑课堂的可控性。不仅包含课堂的研讨过程,而且应贯穿于课前的准备、课中的研讨和课后的评价等全过程。具体来看,该模式的操作程序具体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一)科学设计研讨主题

 

研讨式教学法以“问题”为中心,是师生共同参与的“问题研究”的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自主学习,要求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目标,在参透教材内容和教学重难点,并且充分考虑学生实际的基础上,科学设计与课程内容相关又能激发学生求知欲的研究性探索性问题。

 

研讨式教学法能否实现教学目标,研讨主题的确定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在设计研讨主题时不能根据主观想法随便确定,必须考虑学生的知识储备,根据课程内容、性质及能力要求,精心设计。同时,研讨式教学法能否取得良好教学效果,能否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讨论当中取决于研讨主题难度的高低,太难、太专的主题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学生很难参与,太过浅显、简单的问题不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因此,研讨主题必须在考虑学生研究能力的基础上,科学设计,问题难度要适中。具体来讲,联系宏观经济学的课程特色及要求,在讲到国内生产总值部分时,教师可以把研讨主题设定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GDP的变动情况、变动原因及影响因素”;讲授宏观经济政策实践时,可确定主题为“中国与美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政策比较分析”;针对增长理论,可确定讨论主题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源泉及与主要发达国家的比较分析”等。这些研讨主题的确定,既依托于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既激发学生兴趣,又留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研究的空间。

 

(二)合理安排研讨小组

 

确定研讨小组是研讨式教学过程的准备阶段,教师在“导论”课上,先介绍宏观经济学的性质、内容、学习意义及能力要求,然后讲解宏观经济学的学习方法,特别是研讨式教学法的内涵、教学过程,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完成任务要求,使学生对研讨式教学法有一个基本认识。

 

每次研讨课前,由教师向学生提供研讨主题,让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和研究,根据自己的知识、能力和兴趣确定选题。在学生初步选题确定后,根据自愿组合、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的原则组成每组3-5名成员的学习小组,在教师指导下以分工合作的方式进行研讨式学习。

 

确立研讨小组后,学生自主查阅搜集整理相关资料,由于学生对于查阅资料经验相对不足,因此教师需要告知学生查找资料的方法和要求,帮助学生制订研究计划。此阶段各小组可以通过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学术期刊文献检索网站检索文献,阅读经典原著,还可根据需要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等,学生通过材料阅读、归纳总结、形成基本观点,最后撰写研究报告和制作PPT讲演稿。

 

(三)组织课堂讨论

 

通过对某个经济热点问题的探讨、分析,获得对问题的正确认识,形成经济学思维方式,以此提高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宏观经济学研讨式教学法的最终目的。课堂讨论是这一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

 

在课堂研讨过程中,每个小组推举一人向全班同学介绍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陈述过程需要有观点、数据、材料支撑,形成一个完整的论证体系。在小组代表陈述完毕后,同小组同学可以对该问题进行补充。接下来是教师和其他同学的互动环节。师生可以对该问题进行提问,由小组代表回答,还可以进行辩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真正发挥主导作用,正确引导,使学生明确研讨主题,抓住争论的焦点。教师要把握课堂研讨时间,既要让学生参与讨论,又不能影响教学进度。最后是教师点评,从形式到内容,指出优点和不足,同时对学生疑惑的问题进行集中解答、补充说明。研讨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深入交流和互动,真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研讨的课后延伸

 

研讨阶段结束并不意味着教学终点。研讨课程结束后,教师和学生都应进行总结。教师的总结包括研讨主题的确定是否恰当,学生在搜集整理资料、研讨等各个阶段的表现,对研讨课堂的把握有没有改进的余地,等等。学生可以从在阅读、分析和研讨过程中学到的知识;课前准备、课中研讨等过程中自己的优点和不足等进行总结。同时,经过研讨阶段,学生可以对研讨主题撰写研讨心得或直接撰写小论文,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指导,包括论文的规范性要求、论证方法和研究方法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

 

笔者从本院研讨式教学法在宏观经济学课堂中的推行来看,总体还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增强。这种问题驱动型教学方法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由于研讨式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从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到观点的提炼,再到具体解决问题方法的确定,从报告论文的撰写到主要观点结论的陈述都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并在此过程中,极大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从笔者对参与宏观经济学研讨型课堂的学生口头调查及专门针对研讨式教学法教学效果的问卷调查来看,超过90%的学生反映“研讨式教学法优于以往的讲授型教学方法”。第二,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科研意识。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对科研能力有一定的要求。研讨式教学法要求学生最后撰写报告论文,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的科研方法、科研论文撰写的规范要求,无形中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在课堂上,每年会有部分同学撰写一定数量的高质量科研小论文。

 

研讨式教学法在理论上具有宏观经济学课堂中实践的诸多优势,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还有亟待完善的地方。第一,加强教师课前准备,强化对学生的指点和辅导。实际上,在研讨型课堂中,对教师的学术能力、组织能力及课堂管理能力都提出了较高要求。学生在文献收集和对主题的把握方面由于经验不足,难免出现偏差,教师需要及时辅导。第二,优化研讨教学流程。在研讨过程中需要教师把握每个阶段的时间,包括学生陈述的时间,学生提问的时间,课堂讨论时间,以及最后教师点评的时间。并且从课前准备、课中讨论到课后评价都需要教师合理安排时间,并监督各个小组的完成进度情况,否则,很难实现预期目标。第三,考核评价体系亟待优化。学生在研讨式课堂中的表现,具体包括在研讨小组中承担的角色、完成的任务、课堂研讨中的参与积极性等应该纳入最终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四、结语

 

研讨式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很好地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本文通过教学实践,初步探讨研讨式教学法在宏观经济学课程中的优势、具体实施过程及亟待完善的地方,希望在后续研究中继续不断补充和完善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

问题式教学法论文篇(7)

(一)期初任务的设置:分组与论文选题指导为帮助学生在学期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论文,教师应拟定完整的课程论文实施计划,并在开学的第一周向学生布置论文写作任务,说明论文写作过程中各环节的时间进度要求。同时,向学生说明课程论文成绩的评定方式,要求学生从选题确定、大纲撰写、论文撰写等各环节全程认真参与。

(二)过程的控制与管理:大纲撰写和论文撰写指导管理类专业的法律课程多安排在第三和第四学期,即低年级阶段,多数学生没有写过学术论文。教师应对论文撰写过程进行严格控制与管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如果遇到案例和法条使用方面的困难,教师还要进行答疑,帮助并督促学生顺利完成论文。

(三)论文的评价与交流:论文评阅和论文交流论文的评价应注重过程的考核。作者在课程论文中采用的评价方式由分组及小组成员分工得分(10%)、大纲得分(10%)、论文得分(70%)及论文展示得分(10%)四个部分共同组成,占课程总成绩的20%。论文完成后,进行课程论文演讲比赛。各组在论文基础上制作PPT课件,每组演讲时间控制在10分钟之内,全班同学和老师进行点评。

二、课程论文在管理类专业法学课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及改进

笔者在所教授的法律课程中坚持要求学生完成课程论文,并将其作为平时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七年的课程论文写作训练过程中,笔者发现管理类专业本科学生在法学课程论文写作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需要不断完善。

(一)论文选题面窄,偏重理论研究课程论文能否做好,选题是关键。学生在论文选题方面最常见的问题是选题面偏窄、选题过大和选题偏重理论研究。对于选题,教师要提供具体指导。可向学生提供参考选题,在布置论文之初就告诉学生课程每部分的重点难点及相关领域还未解决的问题。或者结合当前热点案例,直接提出一些实际问题,交给学生研究,或者结合立法的热点问题,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轻视论文写作,格式不规范从学生提交的课程论文来看,在内容结构和格式方面存在不少问题。有学生仍按高中写作文的模式来写课程论文,不重视研究专业文献,只是写自己的心得体会和感想,缺乏数据和资料的支撑。论文格式不够规范。教师应加强引导,端正学生态度,指导学生正确查阅专业文献,不仅关注论文内容,论文格式也要严格要求,还可在论文评分标准中适当增加格式规范的得分,引起学生重视。

(三)欠缺查阅学术文献的能力,写作能力有待提升笔者在开展课程论文的过程中发现,目前本科学生多数使用因特网搜索引擎查找论文资料,如百度、谷歌等,很少使用专业的学术数据库资源。这反映出学生欠缺查阅学术文献的能力,论文的学术性和专业性也不强。而对于本科学生来说,查阅科研文献的能力是评价其是否具有独立科研能力的关键指标,教师应在大学阶段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利用专业数据库检索科研论文的能力。

(四)案例和法条在论文中使用不当法学课程的课程论文写作,鼓励学生在论文中正确引用案例和法条,充实论文内容,突出论文的应用性。案例和法条的使用方法不当是课程论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常见的问题是简单罗列案例和法条,而未结合论文内容进行评述。或者完全以法条代替阐述,全文都是法条的堆砌。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选择法学方面的科研论文,先让学生阅读和学习。让学生从模仿开始,逐步掌握案例和法条在论文中的正确使用方法。

(五)存在学术不端行为随着互联网的使用和普及,学生能够非常容易的通过网络查找到大量的论文资料并直接使用。为严肃学术风气,在确定课程论文成绩前,学校应通过论文答辩掌握学生论文完成的真实情况,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但受大班教学和学时数所限,让全体学生进行论文答辩难以实现。建议教师根据论文完成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课程论文答辩。笔者在实践中通常会选择两类论文进行答辩。一类是写得非常好的论文。此类论文答辩的主要目的是检验学生是否真正做了文献研究和小组讨论。检验各小组成员对论文思路的熟悉程度,判断论文写作过程的真实性。另一类则是可能存在抄袭行为的论文。对于这类论文,在答辩前可要求学生提供参考文献进行比对,并对有疑问的部分进行标注,在答辩现场有针对性地提问。如有充分证据证明学生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则对该组成员的课程论文以零分计,学生将没有第二次修改和提交论文的机会。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