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高校财务分析

高校财务分析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5 15:04:23

高校财务分析

高校财务分析篇(1)

关键词:高校;财务分析;措施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8-0175-02

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财务信息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人们对财务信息的质量要求也越高。财务分析是对普通财务信息进行进一步加工,是在财务报表所揭示信息基础上,生成更多的财务信息,从而产生质量更高的深层次的财务信息,以提高财务信息的质量,提高财务服务质量,为经济管理和决策提供更有用的财务信息。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满足国家对高校宏观调控的需要,为满足高校自身发展、多渠道筹资的需要,高校财务必须从核算型向分析型发展。

目前,高校财务分析工作还处于较弱状态,存在着分析不全面、重“事后”不重“事前”和“事中”、重“量”不重“质”等现象;混淆会计报表分析和财务分析概念,分析方法单一,技术手段落后,指标体系不完善等。要改变这些不良现状,笔者认为,高校财务工作在充分理解高校财务分析的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建立完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及时合理地将客观会计数据和相关的信息转换为决策支持信息,从而提高高校财务分析水平,提高财务分析信息质量,提高为信息使用者服务能力。

一、充分理解高校财务分析的内涵和外延

我们在日常财务工作中常将财务分析理解为会计报表分析,完全混淆了会计报表分析与财务分析的概念。要充分理解高校财务分析的内涵和外延,首先应必须弄清会计报表分析与财务报表分析的关联和区别。

会计报表分析是以财务报表为主要依据,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指标体系对单位的财务状况及相关的重要指标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对单位一定时期的财务情况及其绩效做出判断、评价。会计报表分析的方法和指标比较固定,会计报表分析是一种事后、定期分析。财务分析是通过对单位财务会计报告中的有关数据进行汇总、计算、分析和说明,并结合其他的非财务信息,对单位的财务状况、财务成果进行综合比较与分析,揭示有关指标之间的关系、变动情况及其形成原因,从而向财务信息使用者提供更相关和全面的信息。其分析方法和指标可根据信息使用者的需要侧重点有所不同,它既可进行事后分析也可进行事前和事中分析,可定期和不定期进行,它的分析依据不仅有会计数据还有大量的非会计信息资料,它将会计报表分析的内容融入其中,又将分析的范围扩大,为信息需求者提供其更有用的财务信息。

在了解会计报表分析和财务分析的区别和联系后,就可知:高校财务分析的内涵是高校财务人员采用科学的方法将学校发展计划、会计资料和其他相关的非财务信息资料结合起来,并进行系统剖析、比较和研究,对财务管理经验进行总结和评价。其外延就是为学校管理层了解和评价学校财务状况,了解宏观信息和财务风险,预测未来,为学校经济决策提供依据;为财政部门、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把握学校财务状况和发展趋势,做出宏观调控提供依据;为学校投资人、债权人等了解学校财务现况、未来发展前景提供依据。

二、建立完整的分析指标体系

高校财务信息的需求者分为内部用户和外部用户,内部用户主要是高校自身的管理层,外部用户主要是投资人、债权人、主管部门及财政部门等。高校财务分析的内容相应地分为外部分析内容、内部分析内容,必要时设置专题分析内容。高校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建立就应因主体不同而不同并且有较大的灵活性,既要满足内部分析的需要,又要满足外部分析的需要。财务指标是财务分析内容的量化,是直接反映单位财务状况及财务绩效的窗口。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建立指标体系:

(一)预算执行情况

主要包括实际收入、支出与预算的差异,收入、支出预算完成率。将这些指标与招生情况、学科建设情况、科研项目完成情况等非财务计划完成情况结合起来分析,找出问题,查明原因,采取有利措施,及时改进。

(二)资金筹集状况

高校的运行和发展必需资金作为保障,学校筹资能力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高校的资金来源已形成多渠道模型,为了反映高校财务综合实力及财务规模,就需分析包括高校自有资金比率、财政拨款比率、引资比率等等各渠道资金占总资金的比率。

(三)学校财务状况

如实反映学校财务状况是《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对高校财务工作的要求。财务工作人员通过收入与支出比、人员支出占事业支出比、公用支出占事业支出比、平均事业支出、教职工人均事业支出、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现金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等指标分析,将学校经济实力、财经运行情况、财务风险情况以量的形式反映出来,结合相关资料全面反映学校事业发展的经济基础、经济潜力和经济前景。

(四)资产使用情况

通过资产使用情况的分析,可以了解学校的资产利用情况和构成是否合理,为提高资产利用率提供参考,使资源配置更合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资产使用情况分析指标主要包括各类资产比重、设备利用率、投资收益率、平均教学仪器设备、生均校舍面积、生均图书资料等。

(五)学校发展情况

学校的发展情况主要是比较近几年来各项增长速度来进行分析,主要有各类资产增长率、收入增长率、支出增长率、平均事业支出增长率、学生增长率等指标。通过这些发展趋势指标的分析,预测发展前景,为投资人、债权人、主管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财务指标体系的建立必须体现可比性、实用性、公开性、保密性原则。财务人员应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起来,结合学校的学生比率、师生比等实际情况,结合国家的宏观政策等进行综合、客观的分析,为各方面提供高质量的财务分析资料。

三、采用科学合理的分析方法

财务分析是个研究过程,分析得越具体、越深入,则质量越高,越能对使用者有益。在分析过程中要根据分析目标要求,选择合理的分析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在高校财务分析中常运用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等。这些分析方法各有所长,财务人员在分析时要根据需要进行灵活运用。另外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运用动态分析法、综合分析法、专题分析法等,将各种分析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综合运用,克服分析中出现的片面性,将全面分析和重点分析相结合,从而抓住重点,以便做出有效决策。

四、及时准确地进行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的目的是为改善学校财务管理、提高办学效益、制定未来发展计划提供决策依据。过时的信息对使用者来说只是事后诸葛亮的作用,失误已成事实,浪费无法弥补,财务人员要抓住时机进行事后分析、事中分析、事前分析,及时准确地提出财务分析结果,以使预测更为准确、计划更为科学、偏差得以及时纠正。

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是财务分析及时性的重要保证。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将财务信息存入计算机,同时努力开发财务分析软件,将财务分析系统与日常的财务处理系统通过一定的接口联系起来。通过计算机自动进行信息收集、整理、计算、分类、分析,随时自动生成分析数据,随时进行趋势分析和预测分析,提高财务分析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高校财务分析人员应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更新和扩展各方面知识,全面熟悉高校财务工作,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时时了解各方面信息,努力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尽量克服财务分析的局限性。以适应财务分析工作的需要,为提高分析质量尽责。

参考文献:

[1]金中泉.财务报表分析[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1).

高校财务分析篇(2)

(一)财务分析可以有效地反映本校的财务状况

资金是一个学校发展的保障,所以财务部门是一个学校的关键部门,而财务分析则是财务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升华的提现。财务管理部门应根据资金情况如实编制各项财务报表,再根据财务报表作出财务分析。通过财务分析报表,学校高层在了解正确全面的财务信息后可以结合其他数据资料,对学校的资金流向、资金的收支规模、资金收支的结构、学校自主收入的能力、学校的负债水平、净资产变动以及结余情况、学校的财务指标与其他高职院校相比较的水平、高职院校综合财务状况有一个清晰的掌握,是相关的决策层对学校发展方向做出判断的数据依据。财务报表的专业性导致其难以直接向需求方提供直观的财务信息,而财务分析则是在财务报表的基础上,结合其他数据资料,通过对等各项指标的分析,可以简洁明了并全面反映高职院校的财务状况。

(二)可以提高预算管理的科学性

预算管理是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科学的预算管理可以保证学校的日常经济活动的有效开展,是学校扩大规模,研究各种课题,提升学校综合竞争力的基础。学校预算不仅要针对本年发展方向,强调资金的支出方向。同时要结合上年度总体的资金收支情况与本年的实际情况编制预算报表。在实施过程中,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的分析原因,然后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对预算进行调整,保证预算指标能够顺利实现。

(三)可以拓宽收入来源,增加可使用资金

资金是学校开展各项活动的保障,所以筹措资金是当前高职院校财务工作的重要任务。经调查显示,高职院校资金的主要来源是向财政部门申请教学经费,但是仅仅依靠财政的拨款远远不能满足学校发展所需的费用。而且现在各高职院校数量激增,竞争激烈,所以资金对于学校的发展来说就显得更加重要。拓宽资金的来源成了每个高职院校必须研究的问题。高职院校应对其他渠道的筹措资金进行具体的分析,比如积极寻找各方赞助,充分的利用资金的时间价值这一特点,寻找更有利的投资方式,挖掘收入潜力。通过分析与比较本校与其他高职院校收入来源的不同,积极的拓宽收入来源,建立长效的增收机制。

二、财务分析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大多数高职学校的财务分析未形成制度化

由于近些年,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学校的财务管理体系也在不断地发展,财务分析也为管理层所接受。但是,学校的管理层对财务分析的重视程度依然不够,对财务分析的认识还仅仅只是停留在将财务分析报表作为向上级申报教育经费时的数据依据,没有真正为学校管理层做发展决策时所有,没有起到为学校的发展提供相应的建议的作用,使财务分析报表的作用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二)当前部分高职学院财务分析的内容存在局限性

高职院校竞争的激烈化,导致各高职院校的财务分析内容改革越来越迫切,财务分析的内容不能再只是单纯的只对资产、负债以及所有者权益等内容进行分析,现在高职院校的财务分析要在社会财务情况的变化下,着眼于运行绩效的分析,加强财务风险分析,强化预测资金流向分析,全面揭示学校财务运行状况,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效地参考意见。

(三)部分高校财务报告体系不完善

高职院校的财务报表大多数只包括一下几种,资产负债表、资金流量表、专用基金变动情况表、收支情况表以及财务状况说明书,这些报表都是比较基础的财务报表,对财务分析有一定的帮助,但是不太详细全面,这样就会影响到财务分析的完整性以及准确性。

(四)财务分析的手段相对落后

虽然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已采用电算化的财务管理方式,但是所应用的财务软件跟不上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对滞后。而且目前多数院校在编制财务分析报表时依旧采用手工搜集数据的方法,所以财务分析的过程中,不能及时有效地搜集相关的财务数据,而且无法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导致财务分析的质量的得不到保证。

三、强化财务分析作用的对策

(一)高职院校的管理层应重视财务分析

首先,高职院校的领导要充分的了解财务分析对一个学校的作用。财务分析不仅仅是在向上级包告决算时的数据依据,申请财务经费使的砝码,而且是帮助学校发展的科学分析,有效地利用财务分析报表是本校能在众多高职院校中生存并发展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其次,学校领导重视财务分析的另一方面的体现就是引进尖端的财务人才,定时定期的对学校的财务情况进行详细、有效以及可靠地分析,方便决策层及时的针对财务情况调整学校的发展方向,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二)选择适合的财务分析方法

学校的财务人员应在调查以后,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建立科学的财务分析体系。目前运用比较广泛的财务分析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比较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等。财务人员应当结合多种的分析方法,制定出使用效率高、简单明了、针对性强、反映问题直接明了的财务分析报告。

(三)建立比较完善的财务分析报表体系

当前,各个学校虽然会进行财务分析,但是财务分析系统性不强,这也就使财务分析报表的作用大打折扣。现在多数高职院校财务分析的原始数据主要来自于资产负债表、资金使用情况表、收支情况表和资金筹集情况表等,但是这些报表所反映的内容并不具体,也不完整。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各高职院校也在积极的改正财务分析中存在的问题,财务管理改革也在不断的进行。合理运用财务分析方法、健全完善财务分析体系、提高财务分析水平、合理规避风险、提供真实有效地财务分析报告更好的为财务报告的使用者服务是现在每个高校财务管理人员应该努力做到的事情。

四、总结

高校财务分析篇(3)

财务内部控制是各大高校的财务管理部门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为了真实地反映出学校在发展和运行的过程中各项经费的收支情况、保证各项经济活动中产生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实现财务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与各项经费使用效率的提升而进行的一整套的内部控制措施的总称。在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改革的进程中,进一步建立健全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对于保证高校各项资金的安全、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进一步完善财务工作的精细化管理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当前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对于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教育领域实行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各大高校的办学自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在新形势下财务风险已经进入到了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之中,然而在高校当前的财务管理工作中还没有对财务风险有充分的认识,对于外界经济环境以及潜在的财务管理危机还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应对。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高校的管理层对于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没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致使学校的财务管理水平受到了严重的制约。

2.2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当前虽然一些高校建立起了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在建立的过程中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导致在内部控制制度实行的过程中不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尤其是对于一些刚刚合并而来的高校来说,其内部控制制度存在很大的缺陷,致使在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出现了一些财务管理的漏洞,使得高校面临的财务风险进一步加大。同时,当前很多高校对于财政资金的内部控制比较重视,而对于一些预算之外的资金的内部控制工作却没有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对于一些科研经费的控制管理不足导致了大量的浪费,引发了高校内部财务管理混乱局面的出现。

2.3内部控制机制覆盖的范围不全

目前,我国各大高校的办学经费还是依赖政府的财政支持,高校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重钱轻物的错误思想。一些高校为了加大对于资金管理建立起了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却忽略了对高校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工程项目、实物资产等的控制管理工作,没有对学校的固定资产进行定期的审查,导致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出现了账目不清、会计信息失真等重大的财务管理问题的出现。同时,高校对于一些社会捐赠、科研经费等财政拨款等之外的资金管理和控制的水平不高,缺乏必要的监督与管理机制,此外,学校在财务管理工作中没有设立专门的部门对会计的工作进行全面定期的审查,致使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很大的缺陷,从而进一步增加了高校的财务风险。

3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对策

3.1充分认识到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在新的改革形势之下来加强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是高校在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需求,因此,在高校进一步深化改革的进程中要充分认识到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对于高校的管理人员来说,要不断更新自身的财务管理理念,发挥好自身的带头作用,将实行内部财务控制的理念贯彻到每一个财务人员的工作之中,从而进一步提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水平,保障高校财政管理工作的稳步推进。

3.2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财务管理人员是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直接实施者,因此学校必须重视财务管理团队的建设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会计制度,合理设置会计岗位,同时加强对于会计人员的财务内部控制意识的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到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并将内部控制切实落实到会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之中。此外,还要定期展开针对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财务管理团队的整体水平,使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职业能力,从而推动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3.3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制度

高校财务分析篇(4)

一、高校财务业务一体化背景

当今世界高校经营与管理先进思想和技术所启发,在消化、吸收其管理理念和技术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传统高校财务管理弊端,运用业务流程再造理论对高校财务业务流程进行重组,提出了高校财务信息一体化的全新管理模式,并且通过信息化手段从四个方面深入地论证和实践了这种模式的可行性,具体包括:网络和存储体系(校园网环境下的跨地域、高安全性的财务网络建设)、财务业务一体化(将各类财务业务流程优化、重组,实现信息系统的整合)、资金项目化管理(对各类资金以立项的形式进行全程跟踪管理,实现以预算管理为核心的经费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程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实现对资金的动态控制和风险防范)、财务决策支持(通过数据挖掘技术,针对不同的用户提供决策支持信息)。

二、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一)实现高校财务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在高校促进财务信息化建设是实现高校财务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会计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模式、文化和方法最早出现在高校管理领域,20世纪90年代精细化管理从高校管理领域延伸到教育领域,成为教育管理的一种重要理念、模式、文化和方法。这样的管理方法和理念推动了高等教育快速健康的发展,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管理精细化已经逐渐成为高校信息化发展的目标。

(二)高校财务信息化有助于提高效率

传统的财务工作中,财务人员需要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财务信息的输入、输出和整理上,然而时间却大部分消耗在了机械劳动中。高校建设财务信息系统,可以自动的对财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账目核算结转,减少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高校财务业务一体化信息系统可行性

(一)将财务部门多个系统进行整合,实现数据互联

先看财务系统内部,在酬金、工资、财务、预算、预约以及收费等各个子系统之间做好系统整体规划,目前国内有三百多所高校使用复旦天翼的财务系统,该系统目前囊括了财务做账各个方面的系统,但是依然没有做到很完善,财务部门的各个子系统之间数据共享差,与财务系统之外的其他系统尚未实现数据共享。如收费系统与教务系统、财务系统与教师日常办公系统等,高校财务部门和校内其他部门的信息交换越来越频繁,互相查询和传递的信息量越来越大,为提高信息交互的速度和响应质量,需要在数据化校园平台上建立财务管理信息沟通平台,实现人事、学工、教务、后勤、科研以及资产等财务信息实时交互,目的就是要实现高校财务信息的集成和共享,解决高校财务管理中的“信息孤島”现象。

(二)积极推进“校园一卡通”建设

随着数字化网络的推广和普及,许多高校正在积极的进行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实现整个高校的信息化平台的统一管理。现代化的教学和工作离不开网络及信息技术智能化的管理,学校的收费管理、教学服务及后勤服务等部门都需要提高信息化去实现信息互联,校园一卡通管理系统的上线,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必然趋势,是高校现代化管理的标志,具有消费简单、方便、高效、安全、统一等特性。校园一卡通管理系统给所有校园一卡通使用者提供方便,大大提高了工作和生活效率。同时,在加强财务管理,促进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规范学校经济秩序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提高高校财务部门和财务系统的服务能力和透明度

高校财务部门致力为学校内部各级领导和师生提供准确、优质、即时的财务信息服务,为各级领导管理提供决策依据。财务信息主要包括:财务处网站发布的各类信息,通过计财处的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各类信息等。目前,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在高校的智能化发展方面已经从传统经济业务核算全面转型到支持高校战略发展阶段,大力推进具有现代特色的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要,高校信息化建设必须要打破现有的发展瓶颈,从高校的教学管理整体出发,改革现有业务流程,并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现代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体系。

四、高校财务业务一体化信息系统创建分析

(一)选择合适的财务业务一体化软件

目前国内针对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而开发的erp软件有很多,但不是每种都会适合高校的发展,高校应根据自身情况谨慎选择使用。高校可以对同行业内已实施财务业务一体化的高校进行调研,比较各个高校所采用软件的优势与劣势进行选择,但是必须选择符合高校发展需要的软件。

(二)培养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的员工

要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的重中之重是培养谙熟财务业务一体化的员工。与手工管理相比,财务业务一体化是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只有通过培训才能学习并掌握新的知识。高校必须建立自己的培训队伍,要结合高校特点和问题进行培训,这对巩固软件成功实施至关重要。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这种方式更为高校所认可和接受。只有合理分配公司内部的资源,各部门通力合作,相关员工尽力配合,才有财务业务一体化实现的可能。

(三)注重高校管理需求分析

为了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第一步是管理需求分析。主要是:分析高校基础是不是坚实可靠,各项规章制度是不是完善,是不是严格按照流程处理业务;认真分析高校管理存在的问题,只有找出问题,才能把握解决问题的关键;按照供应链、流程再造等先进的管理思想改进现有流程或使现有流程一致、标准;实施财务业务一体化存在的问题与相关风险防范。

(四)实施财务业务一体化的风险防范

高校在实施财务业务一体化时,面临很多风险,有财务风险、操作风险、内控风险和业务风险。高校间相互合作,不断扩大已有业务,使其在整个价值链条内,高校与供应商、高校与学生特别是高校与高校之间紧密联系,一环扣一环,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整个价值链的崩溃。建立综合绩效评价体系,不能简单的以创造的利润是多少衡量业绩绩效,而以其对高校带来的贡献与价值为标准。

五、高校财务业务一体化信息系统建立策略

财务业务一体化信息处理系统,也称为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或者管理型财务软件,它系统集成了固定资产管理、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存货管理等财务管理功能,并包含了对成本控制和人力资源管理的部分内容。

(一)加强资金和成本的管理和控制

传统财务会计的账务处理程序是从原始凭证开始编制会计凭证,而财务业务一体化将业务数据加入账务处理系统。数据在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往来,保证了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的统一、准确。实施财务业务一体化,实现信息资源畅享,既可以监督业务部门严格按照业流程进行业务处理,进行成本核算,控制成本,避免超出成本外的资金浪费,也可以根据本月成本支出编制下月的采购及相关业务活动的资金往来,加强资金和成本的管理和控制。

(二)全面提升高校的竞争力

高校在实施了财务业务一体化后,高校贯彻管理理念,提升员工能力和素质,使高校不管是在并购活动还是在生产经营上都表现出了异于以往的竞争力。财务业务一体化使高校管理方式发生了显著地改变,加快高校管理方式的改革,同时还极大地创新了业务处理方式。在生产领域内,财务业务一体化采用科学技术与网络科技,推动高校采用数字化标准方式生产产品满足学生需要。在管理领域内,财务业务一体化扩大了整个价值链,使高校之间密切联系,消除高校间的隔阂与摩擦,拓宽了高校的竞争领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了高校竞争力。除此之外,财务业务一体化能更好地适应全新的管理模式和经营策略。新的管理模式和经营策略在提升高校的竞争力和管理水平上表现出相当大的潜力。由此可以看出,财务业务一体化集中整合了信息、资金,将客户、供应商、联盟高校放在一起,加强了彼此之间的联系,提高了高校的竞争力。

(三)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

高校财务分析篇(5)

【关键词】财务分析高职特色

笔者担任财务分析课程主讲教师两年,对此课程中所涉及的概念以及相关方法论形成一定的看法,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特色,特罗列以下几点建议想法。

1概念前后应统一。

高职院校学生多数对参考书籍的使用不够积极,而仅仅限于使用课堂教材,那么在教材的使用和选择过程中应注意前后概念的统一性,降低在教授过程中出现再次解释不同称谓下的同一概念的几率,减少学生学习的难度。现特举两例进行分析。

首先是多数财务分析教材中谈及的趋势分析法,又称比较分析法,该方法主要是将两年数据进行比较,计算出差额,观察绝对额的变动大小,以分析企业财务报表所反映的企业规模与盈利变化趋势。有的教材在第一章讲解了方法,在后面的章节才开始使用该方法,但在开始使用后却出现了临时变更名称的做法,例如,将此法的称谓改做了水平分析法,而并未多做解释。笔者认为,这种改法虽然可成为老师授课之必解释的内容,却毫无必要因教材本身的前后不统一而浪费学生掌握方法内容的时间。尤其针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他们所需要掌握的不是理论而是技术方法,更无必要在此问题上多做探讨。若针对的是本科学生,那么可罗列大量的参考教材于其中,而高职院校学生则不然,应更注重其执业技术能力培养,避免使其落入纯理论探讨的误区。其次,多数财务分析教材中将列为综合分析法的必学内容,当然,笔者同样承认其重要性。但是其中所涉及的公式,却有待进一步地注意其本身的正确性,必须对公式进行剖析。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又称杜邦分析法,该法主要以权益净利率为核心,通过计算企业三方面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偿债能力各自的大小变化,分析企业三大专项能力各自对股东获利情况的影响。其中主要涉及的公式是:

权益净利率=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该公式是由权益净利率所发展而出,等号左边代表股东获利,右边三个比率分别代表的是企业三项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偿债能力。笔者认为,在此理论公式的讲解过程中应添加一句必须之说明性文字:考虑到杜邦财务分析法中所涉及到的项目出自不同报表,为使静态指标与动态指标相统一,所有资产负债表中的项目,均应先计算当年的平均余额,然后再代入计算公式。例如,权益乘数=资产÷所有者权益,在杜邦分析法中所涉及的权益乘数的计算公式就应当改为权益乘数=资产平均余额÷所有者权益平均余额。这样,权益净利率=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的这个等式才能成立,否则,动态与静态指标不相统一,该等式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运用上都无法成立,并且也会造成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的诸多不稳定想法。

鉴于以上两点的归纳,笔者认为,在使用和选择教材的过程中,首先应注意教材中所涉及的理论的统一性,方便学生的学习,针对不同学生,应采用不同的方法与教材。

2方法步骤不统一具体化。

提到方法步骤不统一具体,其实是指的在分析报表层面的时候,多数教材并未给出具体的方法步骤。虽然大多数教材在第一章已提出了多种分析中所使用到的方法,但始终未能具体统一地使用。笔者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色,特提出以下想法。

对报表层面进行分析讲解的时候,多数学生即使知道比较分析法等等方法,却不知从何开始下手。笔者认为应为学生找到切入点,按步骤一步一步切入,然后再使用各种方法,这才是助其学习之上策。

例如,对资产负债表进行结构分析的时候,并不是一次性地将自身的分析内容全部灌输给学生,而是将分析步骤先进行讲解,然后观察资产负债表和已有分析内容是否按该步骤进行。笔者认为,该步骤的讲解应归纳如下:

资产结构分析步骤:第一步———计算出各项目占总资产的百分比,并得出两年结构变动差异。可相邻几项求和。第二步———分析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各自对资产结构造成了什么影响。第三步———分别分析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中各个项目对资产结构造成了什么影响。并针对每个项目的变化提出合理的评价和建议。

负债结构分析步骤:第一步———计算出各项目占总资本的百分比,并得出两年结构变动差异。可相邻几项求和。第二步———分析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各自对资本结构造成了什么影响。第三步———分别分析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中各个项目对资本结构造成了什么影响。并针对每个项目的变化提出合理的评价和建议。

有了这样的分析步骤之后,按此分析步骤即可引导学生更轻易地学习到对报表层面的分析应从哪里入手,方法步骤也更加具体化。

高校财务分析篇(6)

摘 要:财务分析是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当前高校在财务分析工作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认识误区和薄弱环节。因此,必须积极采取措施,完善高校财务分析制度,改进财务分析工作,提高财务分析水平。

关键词:高校;财务分析;反思;制度完善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管理体制的不断深化,高校的资本运作规模成倍扩大,财务活动逐步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高校财务工作正逐步从传统的核算型向分析型、管理型转变。如何建立完善的财务分析系统,改进财务分析方法,提高财务决策水平,提高会计数据的使用价值,越来越成为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

一、高校财务分析的认识误区

近年来,高校财务信息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对高校财务信息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但从实施的情况看,高校在财务分析中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认识误区。其中最的大误区是认为财务分析就是会计报表分析,完全混淆了会计报表分析与财务分析的本质区别。

会计报表分析是以财务报表为主要依据,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指标体系对高校的财务状况及相关的重要指标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对高校一定时期的财务情况及其绩效做出判断、评价。会计报表分析是一种事后分析和定期分析,它的方法和指标相对比较固定。

财务分析则是以会计核算和报表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据,采用一系列专门的分析技术和手段,对高校财务会计报告中的有关数据进行汇总、计算、分析和说明,并结合其他的非财务信息,对高校的财务状况、财务成果进行综合比较与分析,揭示财务指标之间的关系、变动情况及其形成原因,从而生成质量更高的财务信息。财务分析的方法和指标可以根据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有所侧重,而且既可以进行事后分析也可以进行事前和事中分析,既可以定期分析也可以不定期分析。财务分析的依据不仅有会计数据,还有大量的非会计信息资料。财务分析既将会计报表分析的内容融入其中,又从深度和广度上对分析的内容进一步拓展,向财务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全面、更准确、更有用的财务信息。

二、高校财务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

1. 重“量”轻“质”。由于长期以来对高校财务分析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许多高校只是关注财务分析的“量”而忽视财务分析的“质”,仅仅满足于对会计报表所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局限于总体“量”上的财务分析。比如:今年收入多少,收入预算完成多少,支出多少,支出经费组成中各部分所占的比重为多少等,而在引起高校收入或支出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支出结构是否合理、资金配置是否科学等“质”的方面进行的财务分析却非常薄弱甚至缺失,大大降低了财务分析的“诊断器”和“导航器”作用。

2. 重“内部”轻“外部”。只关注对财务行为和财务管理状况等高校内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而忽视对整个高教系统的竞争形势、教育发展状况、财政与金融政策、国家相关法规及财务管理体制等外部因素的分析。

3. 重“事后”轻“事前”。许多高校的财务分析只是着重于对会计报表作“事后”的分析,而忽视对“事前”诸如生均收入与生均成本、招生报到率与就业率等潜在指标信息的分析和预测。实际上这种事后分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高校发展的需要,它要求高校的财务分析要能为高校的生存发展预先提供高质量的财务指标信息。

4. 重“确定性影响因素”轻“风险性影响因素”。只是局限于对资金的收入、支出及预算执行情况等具有确定性性质的因素进行分析,而对高校筹资能力、偿债能力等具有不确定性性质的风险因素则很少进行分析。事实上,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风险与收益并存。高校在这种大市场环境中当然也不例外。特别是近几年,高校大规模扩招办学,基建投资规模扩大,负债数额不断增加,使高校具备了财务风险产生的客观条件。因此,高校财务分析不应仅停留在一些确定性因素分析方面,而应加强财务风险分析,防止重大决策失误。

5. 重“现象”轻“本质”。财务分析只局限于在月、季、年报表上的分析,只停留在预算完成程度和预算效果的考核方面,而对一些财务工作的实质性问题,如财产物资管理、资金管理及费用开支范围标准等方面的分析却不够重视或者是流于形式,因而难以找出资金流失漏洞,难以及时发现财务活动中的违法乱纪问题。而且一些高校财务分析的数据描述篇幅很多,数据分析的力度很小,或者缺乏数据之间的对比分析、因果分析,从而不能揭示财务数据背后所隐含的经济实质,不能形成科学的分析结论。

三、改进和完善高校财务分析制度

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工作面临多重考验,而财务分析对于高校财务管理尤为重要。因此,必须摒弃高校财务分析的种种弊端,不断完善高校财务分析工作,为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保障。

1. 完善高校财务报表体系。会计报表是高校财务分析的重要基础和主要依据。多年来,高校的会计报表体系包括资产负债表、收支情况表、资金运用情况表、资金筹集情况表等,而这种报表体系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高等教育发展对财务分析工作的需要。作为财务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预算执行情况、成本效益及绩效情况等分析无法从原有的会计报表中获取原始资料。因此,改进高校财务分析,必须完善高校会计报表体系。要针对财务指标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根据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增设学生教育成本分析表、各职能部门业绩评价表、各部门资源使用效益分析表、年度预算表、年度预算收入支出执行情况表等重要报表,为高校财务分析工作提供更多、更实的数据来源。

2. 完善高校财务指标体系。财务指标是财务分析内容的量化,是直接反映高校财务状况及财务绩效的窗口。但目前执行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只列举了高校人员支出与公用支出占事业支出的比率、短期偿债能力、长期偿债能力、生均支出增减率、经费自给率等部分财务指标,而缺失一些反映财务分析质量的重要指标,比如:融资分析、投资分析、教育成本投资的成本效益分析、资产使用情况、趋势分析及发展能力分析等指标。因此,必须以可比性、实用性、针对性为原则,进一步完善高校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3. 完善高校财务分析方法。财务分析实际上是一个研究的过程,分析方法越得当,分析工作越具体、越深入,则分析结论的质量就越高。在财务分析之前,要明确分析的目的和路径。在财务分析过程中,要根据分析目标要求,选择合理的分析方法,比如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动态分析法、综合分析法、专题分析法等,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灵活运用、综合运用,将全面分析和重点分析相结合,克服分析中出现的片面性,以提供高质量的财务分析资料。

4. 完善高校财务分析手段。财务分析的目的是为改善学校财务管理和提高办学效益,为高校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因此,财务分析要及时准确,具有前瞻性。要抓住时机进行事后分析、事中分析、事前分析,及时准确地提出财务分析结果,以使预测更为准确,学校的决策更为科学。为了确保财务分析及时准确,应善于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比如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将财务信息存入计算机,同时开发财务分析软件,将财务分析系统与日常的财务处理系统通过一定的接口联系起来。要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平台,实现实时报告与定期报告并存,从而提高财务分析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提高会计信息的效率和使用价值。

高校财务分析篇(7)

1.财务分析制度不完善

由于高职院校基本是由地方院校合并、升格而来,长期以来,其主要经费来源为财政拨款和预算外收入,使学校在资金使用上不核算成本,不注重效益,导致高职院校财务分析工作避重就轻,不够完善。财务分析制度的不健全,造成现行的财务分析中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

(1)注重事后分析,缺乏事前分析。文章最开始就指出了会计报表分析和财务分析的一个不同之处,就是财务分析不像会计报表分析那样,仅限于事后分析,财务分析也可以事前分析。而目前高职院校的状况就是对财务进行事后分析,事前的分析几乎没有。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高职院校也在不断地改革,改革就会有风险,传统的事后分析已不能满足当前院校发展的需要,现今更需要事前的财务分析为其决策提供依据,只有这样高职院校才能避免管理的风险,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下来。

(2)注重现象分析,缺乏实质分析。当前的高职院校财务分析只是按照会计报表进行分析,重点分析的是资金收入、支出及预算执行情况。会计报表分析完全使用会计数据,会计数据在一定程度上也做了相应的假设,这样分析得出的结果是很难与事实相符的,分析得出的数据也不能真实反映高职院校的财务情况。因此,高职院校的财务分析不能仅仅停留在会计数据的表面现象分析上,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实质性分析,比如:对学校筹资能力、偿债能力等风险因素及资金配置是否合理进行实质性的问题分析。这样分析得出的结果才能更有效的为学院领导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2.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不健全

高职院校的会计核算大多是收入、支出的简单计算,与此相关的财务分析也仅仅停留在经费自给率、预算收支完成率、人员支出与公用支出分别占事业支出的比率、资产负债率、生均支出增减率等分析指标上,而缺少相关财务风险管理及反映院校成长能力的分析指标。当前高职院校建设投资逐年增长,建设新校区成为推动学院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融资是新校区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但对于这项建设投资风险管理及院校发展能力的分析指标却甚少,高职院校虽是事业单位,不存在倒闭问题,但也存在竞争及发展前景问题,特别是私立院校的迅猛发展,对公立高职院校发展的冲击现象凸显。同时高职院校财务分析指标值缺少与同类院校先进水平值和平均水平值的比较,造成院校领导对学院发展方向不够明确,对学院所处的位置不够了解,影响了学院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高职院校投资风险管理及院校发展能力的分析指标在高职院校财务分析工作中不可缺少。

3.财务分析方法落后

从目前高职院校财务分析状况来看,财务分析方法还比较落后,而且报表分类不明晰。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和技巧,再结合院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综合的财务分析,能为院校领导者提供正确的思路,进行决策和前瞻性预测。现行财务分析方法体系的不完善给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只有使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才能改善财务管理的现状。当前高职院校采用的财务分析方法仍多是比较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相比,比率分析法与因素分析法更能反映出财务管理的实际状况。比较分析法只是静态反映一定时期的经营管理成果,很难揭示出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比率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在这方面更优于比较分析法。

二、提高高职院校财务分析质量的途径

1.健全财务分析制度体系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高职院校的发展趋于多元化,但大多数高职院校财务分析制度却不能满足院校发展的需要,因此高职院校领导必须把财务分析制度体系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健全财务分析制度体系包括:

(1)定期召开财务分析会议,确定会议召开时间、召集形式、参加部门和人员;

(2)确定财务分析的内容、分析方法及要求。财务分析内容包括学院各项收入支出的完成情况及原因分析、资金运用及预算执行情况分析、现金流量及其它重大经济事项分析等。分析要求动态分析和静态分析相结合、分析过去和预测未来相结合、内因分析和外因分析相结合,分析要求注重实质分析,反对单纯的现象分析,同时选定合适的分析方法,并在财务分析中建立事前分析制度;

(3)编写财务分析报告应注意分析指标要清晰明了,便于学院管理者理解,分析报告中提供的数据资料要真实完整、准确无误,同时要能反映同时期财务状况的比较和不同时期同类经济事项的计量和列报,分析要按前后一致的方法进行。

(4)在高职院校管理层配备专门的财务分析人员定期检查财务会计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对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相应改进措施。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财务分析软件,建立完善的财务信息资料库,随时根据高职院校管理者的需求,做出科学的财务分析报告,保证学院各项资金的有效利用,促进学院健康稳定发展。

2.健全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涉及到财务活动的财务分析指标数目较多,健全的高职院校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不仅包括收入支出、资产使用、预算执行情况分析,还应包括财务风险预警分析及发展能力分析等。财务风险预警分析体系可以从短期预警系统和长期预警系统两个方面建立。对于高职院校来讲短期预警系统主要是对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及对预算执行情况的控制。高职院校属事业单位,其现金流量主要受当年教育事业收入、财政拨款及融资情况的影响,为准确编制现金流量预算,财务人员应当对各具体项目加以汇总,以数量化形式反映预期未来现金流量及财务状况,建立全面预算,并对预算执行情况严加控制。长期预警系统主要是对学校的偿债能力、发展能力指标的预测分析。反映院校偿债能力的指标主要是流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它能反映高校短期的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是学院的负债总额与学院的全部资产的比值,它所反映的是院校长期偿债能力。高职院校发展能力指标的优化主要看货币资金支出比率和净资产增长率,净资产的增长率是学院发展的前提,学院的资金来源除了教育事业收入和财政拨款外,主要靠融资政策,院校新校区建设及校企合作发展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融资,所以降低融资成本,提高筹资效益是优化高职院校发展能力的保证。

3.健全财务分析方法体系

科学的财务分析方法体系在高职院校财务分析中是至关重要的。没有科学的分析方法,就很难提供合理的财务分析信息,财务分析也就失去了意义。财务分析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如比率分析法,是通过计算各种比率指标来确定财务活动变动程度的方法,主要包括构成比率、效率比率、相关比率。如因素分析法,是依据分析指标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从数量上确定各因素对分析指标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高职院校要根据具体的分析对象进行选择,分析要针对性强,反映问题直截了当,分析报告应有理有据,富有说明力和建设性。能够准确的反映财务分析结果的方法才是好方法。只有运用能够准确反映高职院校财务状况的分析方法,财务分析结果才能为高职院校的领导经营院校提供更加合理的决策信息,这样的财务分析方法体系才能更好地适应高职院校不断发展的需要。

三、总结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