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糖尿病医生论文

糖尿病医生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6 15:58:29

糖尿病医生论文

糖尿病医生论文篇(1)

关键词 糖尿病 中医辨证论治 中医学术发掘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范畴,祖国医学关于“消渴”病的典籍浩繁,学术体系源远流长,加之糖尿病变证多端,病情复杂,溯流寻源,寻找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有效方法,探讨辨证论治规律,对于提高中医疗效和学术水平,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有关糖尿病的中医文献记载,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称之为“消渴”、“消瘅”、“热中”等,认为:“五脏柔弱者,善病消瘅”,“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古今验录》曰:“渴而饮水多,小便数,……小便至甜,焦枯消瘦,皆是消渴病也”。消渴日久,变证多端,《诸病源侯论》曰:“其久病变成痈疽,或成水疾”;金代《三消论》曰:“夫消渴者,多变聋、盲、疮、癣、痤、痱之类也”;明代《秘传证治要诀》有:“三消久之,或目无所见,或手足偏废如风疾”,已有消渴病致盲、致残的记载。

糖尿病防治,应遵循中医学“未病先防,即病防变”的原则。未病之时,应节饮食,戒嗜欲,调情志;既病当对于糖尿病“阴虚燥热”的病机,滋阴润燥,防止耗气伤津,耗精伤血而损及脏腑经络,酿生湿热、痰浊、瘀血,而产生各种并发症。

传统的三消辩证已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各地医家结合临床实践,纷纷另辟新径,提出了脾虚致消、气阴两虚兼瘀、肝失疏泄、瘀血论、痰湿论、毒邪论等新的理论,更加丰富了中医糖尿病临床的学术体系。

糖尿病中医辨证论治方法概述如下:①传统的三消辨证:《准治准绳》云:“渴而多饮为上消,消谷善饥为中消,渴而便数如膏为下消”。上消治在肺,治宜清热润燥,养阴生津,方选千金黄连丸、消渴方;中消治在胃,清泻阳明,生津润燥,方选白虎加人参汤、玉女煎等;下消治在肾,肾阴虚者,滋阴补肾,方选六味地黄丸,阴损及阳者,补肾温阳,方选金匮肾气丸。②阴阳、脏腑、气血津液相结合的辨证方法:《全国首届中医糖尿病学术会议纪要》报道:中医临床已突破了传统的辨证分类方法,充实了阴阳、脏腑、气血津液辨证内容,把糖尿病辨证分为气阴两虚、燥热炽盛、气虚血瘀、阴阳两虚四型,也有主张分为热毒灼营、下焦湿热、肝胆湿热、阴虚肺热、肝肾阴虚、脾肾阳虚、阴竭阳脱七种症型。祝教授将糖尿病辨证分为气阴两虚、阴虚火旺、气虚血瘀、燥热入血、阴阳两虚型五型。《卫生部中药新药研究指南》,把糖尿病分为阴虚燥热、气阴两虚、血瘀阻络、阴阳两虚四型。协和医院把糖尿病分为阴虚、阴虚火旺、气阴两虚、阴阳两虚、血瘀等证型。许多医家认识到了瘀血是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发生的重要病机,在辨证论治基础上,活血化於治疗,方用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取得一定效果。③分期分型的辨正方法:是吕仁和教授基于中医文献,结合临床实践,参照现代医学的观点,提出的一种辨证方法。中国中医药协会糖尿病学会通过的就是这种辨证标准,主张把糖尿病分为三期:隐匿期、临床期、并发症期,然后再进行辨证,辨证过程一般以正虚辨证型,邪实辨证候为原则。隐匿期患者无症状可辨,或辨证指标不明确,仅血糖升高者,人们把中药治疗的目标转向单味药和中药复方降血糖研究,中药降血糖的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十分复杂,有待深入研究。目前认为具有降糖作用的单味中药有:荔核、生地、沙参、麦冬、天花粉、葛根、黄芪、五味子、桑枝、枸杞子、山药、桑椹子、银耳、木耳、黄连素、苦瓜素等。《丹溪心法》的消渴方、《万病回春》的玉泉丸、仲景六味地黄丸,均有不同程度的降血糖效果。补阳还五汤、血府逐瘀汤对糖尿病血管、神经并发症,经临床观察有良好效果,可资使用。

中医糖尿病研究应在继承和发展中医学术的基础上,吸取现代糖尿病营养,走中西医结合之路,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与中医病机相结合,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中医文献与中西医临床相结合,古为今用,中西医学优势互补,对糖尿病人行胰岛功能、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监测,观察治疗效果。对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并发急慢性并发症,或中药治疗效果欠佳的情况下,及时采用胰岛素加中药治疗,以有效控制血糖,提高疗效,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对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心脑血管病等,在中医辨证论治基础上,采用现代医学手段及时发现和控制,以降低致死、致残率。

参考文献

糖尿病医生论文篇(2)

【关键词】糖尿病 社区管理

【中图分类号】R5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2-0489-02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组成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在我国呈快速上升的趋势。全国糖尿病防治协作组预计,到2010年中国人口可能达到14亿人,糖尿病病人将可能达到6300万人,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成人已高达30.0%,而且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成为威胁人们群众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糖尿病的防治已成为公共卫生问题,糖尿病的社区正规化管理与防治的作用正日益受到重视, 因糖尿病病人 时间是在社区、家庭中度过。因此,探索糖尿病社区规范化管理的有效模式,规范糖尿病的管理,有效预防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是今后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工作之一。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任意选取5个自然村的185位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管理对象,诊断全部按WHO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男99例,女86例;年龄25~72岁,平均(48.62±6.59)岁,其中年龄≥60岁者115例,

1.2 方法

1.2.1 以医院为依托,组建糖尿病管理小组,安排2名全科医师和2名社区护士负责日常工作,以社区卫生服务站为站点,对糖尿病患者实行定期培训、定期随访、专人负责。

1.2.2 建立社区糖尿病病人档案 由社区医师及护士入户为5个自然村的居民建立健康档案,详细记载患者的一般情况、家庭史、生活习惯、体格检查、发病时间、联系方式、接受治疗情况,特别是血(尿)糖情况、用药情况、过敏史、有无并发症以及治疗、保健指导和追踪访视记录等,资料录入微机,实行计算机动态管理。要求社区医师要全面掌握每位患者的情况及问题,为订制有针对性的治疗与健康教育计划提供依据。

1.2.3 组建以社区卫生服务站为载体,社区全科医生、护士、居委会干部、义工等组成的干预小组,开展社区内的糖尿病三级预防可指导患者掌握自我照顾方法,提高其遵医率,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2.4表1 2007年~2011年患者对疾病认知率及治疗率变化情况

2 结果

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管理后,患者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知识的认识,对肥胖、高血压、高血脂、与糖尿病的关系及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有极显著的提高。从表1表2我们可以看出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综合管理前后认知水平,血糖控制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的延缓均有显著变化,说明经过系统的综合管理,完全有条件有效的控制血糖水平。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患者需要在繁杂的社会生活中长期坚持治疗。认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规范化治疗”是控制糖尿病的根本方针和策略。随着社区医学的内涵发展,糖尿病的防治工作成为社区慢性病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着手研究建立糖尿病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对糖尿病病人及高危人群进行系统而规范化的管理,合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资源,发挥全科医师作用,依托医院,提高社区糖尿病防治的深度和广度,对糖尿病患病及高危人群进行有效干预,系统而规范化的治疗,改变其知、信、行,是预防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医药花费,减轻国家和个人的经济负担,做好糖尿病2、3级预防的有效措施。在综合管理模式中同时抓好社区医师和糖尿病病人的教育是关键;只有把社区医师和糖尿病病人的教育搞好了,发挥糖尿病病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让糖尿病的社区管理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将有助于糖尿病社区管理模式的建立和糖尿病社区化管理工作的深入。

参考文献

[1]林阜远,周雪芬,陈艳华。新形势下糖尿病社区管理模式探讨。首席医学网.2009.9.30

[2]周军.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8(4):357-358.

[3]曾果.2型糖尿病病人膳食模式现况调查.现代预防医学,2006,33(1):27-29.

[4]蒋群花.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病人的影响.护理研究,2006,20(1):30-31.

糖尿病医生论文篇(3)

【关键词】2型糖尿病;体质;进展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092—01

糖尿病的治疗是一个世界级的医疗难题,近年来其发病率在中国有愈演愈烈的趋势。2010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联合的调查结果表明中国患有糖尿病的人数已经达到了9240万,是既往数据的两倍。我国成人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患病率分别为9.7%和15.5%。且其中 60.7% 未得到诊断[1]。2 型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主要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糖尿病家族史、妊娠糖尿病及年龄、高血压、脂代谢紊乱、肥胖等有关,具有高度的遗传异质性和明显的家族聚集性[2]。同时糖尿病的患病率也存在显著地域性差别。

传统中医认为2型糖尿病为“消渴”,表现为三多一少。中医治疗糖尿病多采用三焦分消的方式,辨证后采用相应的治法。2型糖尿病的发病情况多起病隐匿,进展缓慢,其形成多因长期受到饮食,生活习惯,情绪,作息情况等影响,为一种多发的慢性疾病,一旦罹患则难以完全治愈,故而2型糖尿病防治工作应防重于治。中医体质学是研究不同体质类型特点及其对于疾病的产生、转变、治疗方法之间联系的一门学科,故而了解体质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对糖尿病的预防有着重要的作用。

中医治疗糖尿病历来有着其先天优势,其优势体现在预防、诊断、治疗多个阶段。研究发现糖尿病发病情况与体质分布情况息息相关。糖尿病的体质学研究从疾病易罹性的角度来分析糖尿病的产生与治疗,在当前糖尿病发病率居高不下的环境下对于糖尿病的一级预防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近五年来研究2型糖尿病与体质相关联系的若干文献,发现其中有关于体质类型的报道的某些规律,现综述如下:

1 体质分类标准:

从文献中发现目前对于糖尿病体质的分类主要有两种方式,一为脱胎于《伤寒论》的三阴三阳六分法,一为王琦在中医证型分析的基础上创立的九分法。

杜丽荣[2]等分析了伤寒论六种体质类型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分布,伤寒论六种体质类型除太阳外其他体质类型均有分布,不同体质的人性格特点、并发症倾向不同,可以根据体质类型的不同进行对应的健康教育,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蔡欣[3]进一步研究发现糖尿病病患者的六经体质类型以太阴体质、少阳体质、少阴体质、厥阴体质为主,阳明体质、太阳体质较少见。50岁以下患者以三阳体质为主,50岁以上患者以三阴体质为主。而多数文献还是基于2009年中华中医药协会的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为主,如王学美等[4]认为糖尿病患者多数为阴虚、血瘀、痰湿、气虚、气郁五种类型,应从饮食上针对不同的体质类型加以区分;闫镛等[5]认为T2DM 人群的主要体质类型是气虚质、平和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BMI,WHR有关。分布的比率与年龄有关。孙理军[5]发现在糖尿病患者体质类型中,痰湿质、阴虚质与其它各类型体质发病率相比有极显著差异,提示治疗糖尿病应从痰湿、阴虚体质角度,使用燥湿化痰、养阴增液法进行治疗。也有人将六经体质类型与九分法体质类型联合比较,如金建宁[7]分析了阳明体质、太阴体质中阳明胃热、气虚、血瘀、痰湿质的分布情况。

2 不同体质类型人群指标的差异性:

在中医体质研究过程中,许多人也着重于统计体质类型与现代指标,将2型糖尿病不同体质类型与现代指标进行联系,进而发现其规律,为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提供评估依据。如韩丽蓓[8]发现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体质类型中本虚方面主要表现为阴虚质,气虚质,标实方面表现在痰湿质、瘀血质。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异常主要表现在TG的升高,HDL一C的降低。湿热质患者TC,LDL-C在各体质类型中最高。闫镛等发现[5]气虚体质DM发病与其 BM I、腰围有关,随着 BM I、腰围、FPG 和 2 h PG 增高,其发病率增高;气虚体质 DM 发病与其性别、血糖水平及胰岛素分泌量有关,女性较为常见。柳红芳等[9]发现BMI、腰围增大,胆固醇、甘油三酯指标升高可能是痰湿质的危险因子,BMI、腰围减小是阴虚质的危险因素。提示纤维蛋白原含量、D 二聚体可能是血瘀质的危险因素。周东海等[10]发现2型糖尿病平和体质体型偏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也较其他两型高;少阳气郁体质人群发生气郁证者显著多于平和体质人群,少阴阴虚体质人群发生阴虚证者显著多于平和体质人群,少阴阴虚体质人群发生痰湿证的比例明显少于平和体质人群。平和体质心血管病变、脑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动脉闭塞证、糖尿病足等发生频次较少阳气郁和少阴阴虚体质高,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足有统计学意义。张阳阳等[11]发现糖尿病前期患者多为偏颇体质,以气虚质为主; 其中医证型以脾气虚型最为多见,部分患者无典型中医证型; 体质偏颇的糖尿病前期患者三酰甘油异常更为明显。

3 糖尿病不同地区体质类型的分布情况调查

历来研究了全国各个地区不同体质的分布情况有97篇文献,近五年来有咸阳、开封等地的糖尿病患者体质分布情况。如王文锐等[12]发现浙江平湖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非糖尿病一级亲属人群 9 种中医体质分布存在差异,偏颇及兼夹偏颇体质多见为主要特征。平和质比例( 26. 3%) 较一般自然人群中平和质( 55.2%) 有明显差异性。偏颇体质类型中累计频率由高到底依次为气虚质( 61.4%) 、阴虚质( 56.4%) 、痰湿质( 50.8%) 、阳虚质( 21.6%) 、气郁质( 20.2%) 、湿热质( 17.9%) 、血瘀质( 10.5%) 、特禀质( 7.2%) 且多兼夹。闫镛等[13]发现开封地区气虚体质人群中DM发病较为普遍。说明中医体质研究已经开始与疾病相联系,向着具体化、局部化发展。

4 治疗情况

针对不同的体质类型也可以采取针对性的治法。郜红[14]提出治疗羸弱体质应重视治肺、调脾和补肾;痰湿体质当以除湿为本;阴虚体质滋阴为首务;血瘀体质治以活血化瘀;气郁体质理气开郁为要。郑红[15]认为在糖尿病病治疗中,坚持化痰除湿,调理体质作为治疗大法,才能达到未病先防的作用。范梦男[16]从生理病理特点、形成机理及 2 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发病特点角度探讨了痰湿体质糖尿病的发病特点,为痰湿体质糖尿病的治疗提供了参考依据。

从以上五年糖尿病与体质有关的文献分析后我们得出如下结论:1.中医体质学分类标准不一,但相对以往呈现统一化趋势;2.体质学研究正在向标准化、数据化迈进;3.体质学研究近年来逐渐注重具体疾病、具体地区的研究,呈现实用性;4.体质学与2型糖尿病研究结论趋向统一,即多为气虚、阴虚、痰湿质为主,故而治疗预防方针也多采用益气、滋阴、祛痰除湿方法为主。中医治疗糖尿病多采用预防、诊断、治疗同时进行的方法诊断疾病,而辨体质治法在糖尿病防治的各个环节都能起到积极的意义[17]。总之,体质学说在2型糖尿病的预防治疗中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是今后糖尿病防治的热点。

参考文献:

[1] Yang SH,Dou KF,Song WJ,et al. 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and women in China[J]. N Engl J Med,2010,362( 25) : 2425-2426

[2] 杜丽荣,曹青山.浅谈三阴三阳体质辨证与糖尿病教育[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02:13-14.

[3] 蔡欣. 消渴病六经体质分布特点初探[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

[4] 王学美,窦攀.从体质因素探讨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调养[J].环球中医药,2009,06:414-417.

[5] 闫镛,朱璞,张芳,顾娟娟,陈永强,苏惠娟.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与相关指标关系的分析[J].中医学报,2010,06:1154-1156.

[6] 孙理军,崔刚,王震.咸阳地区糖尿病中医体质的临床调查研究[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04:35-36.

[7] 金建宁,阳明胃热体质与2型糖尿病患者证候相关性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

[8] 韩丽蓓,崔红霞,刘金凤,李小玲,王丽娟.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及与血脂指标的相关性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11,03:4-7

[9] 柳红芳,王皓,胡照娟.2型糖尿病中医体质与肥胖、血脂、血凝指标的相关性分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0:702-706.

[10] 周东海,王小强,王海燕,李红英,马友合,李明,柳红芳,王欣琦.2型糖尿病中医证候学与体质相关性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9,08:676-678.

[11] 张阳阳,徐丽梅,马建伟,董静,刘文君,黄薇,温井奎.糖尿病前期患者中医体质与证型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2,09:11-13+26.

[12] 王文锐,倪海祥,魏佳平,姚实林,孙平,王彩萍,吕忠勤,何慧虹.486例2型糖尿病患者非糖尿病一级亲属中医体质类型调查分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01:113-115.

[13] 闫镛,付永祥,李真.开封地区气虚体质糖尿病分布特征[J].河南中医,2013,06:903-905.

[14] 郜红.从体质因素探讨糖尿病的中医防治[J].江苏中医药,2009,08:63-64.

[15] 郑红,体质与消渴发病及病后转归,山东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第八届中医体质研究会论文 186-189

糖尿病医生论文篇(4)

阜新市中医医院内科,辽宁阜新 123000

[摘要]干预糖尿病前期患者的生活方式可有效避免血糖、心血管病风险,而调节糖尿病前期人群的血压、血脂水平,首先应当减轻患者5%~10%的体质量,并实现长期有效维持,原因在于糖尿病前期人群在血压、血脂目标值方面与2型糖尿病患者相似。美国于20世纪初构建了健康管理思路,其在相关研究中指出,评价体检者个人健康状况,其后予以针对性的健康指导以及干预措施,可为群体健康状态的保持以及改变提供帮助,进而减少人群的医疗支出。中医的“治未病”理论与现代健康管理理论相似,因此,该研究针对“治未病”在糖尿病前期人群健康管理的应用进行分析。

[

关键词 ]治未病;糖尿病前期;健康管理;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R2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654(2015)02(c)-0143-02

Application of The“disease”in the Pre-diabetic Population Health Management

LI Yanwei

Fuxin Cit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ternal Medicine,Fuxin,Liaoning Province,123000 China

[Abstract]Pre-diabetes lifestyle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avoid the blood suga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and regulation of blood pressure pre-diabetes population, lipid levels, patients should first reduce the 5% to 10% of the body weight, and maintain long-term effective because of diabetes in the early crowd blood pressure, lipid target areas similar in type 2 diabetes.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to build a health management ideas, it pointed out in the relevant study, subjects were evaluated individual health status, then give guidance and targeted health interventions can help to keep the population and changes in health status, and then reduce medical expenses population. TCM’s “disease” theory and modern health management theory is similar, so this article for the “disease” for analysis in pre-diabetes population health management applications.

[Key words]Treating disease; Prediabetes; Health management; Application; Analysis

[作者简介]李艳伟(1971,11-),女,辽宁人,本科,主管护师,中医临床护理管理。

糖尿病前期可称为糖调节受损,血糖处在正常血糖调节与糖尿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其包括糖耐量受损以及空腹血糖受损,且两者既可以单独出现又可以同时出现。据相关调查统计,目前,全球糖尿病前期人数高达3.14亿,且我国糖尿病前期人群比例呈逐年增长趋势,我国糖尿病发病率约为8%~11%。祖国医学认为,糖尿病高危群体以糖尿病前期人群为主,因而在糖尿病前期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可避免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即不但调节患者血糖、改善生活质量,还可预防或者延缓糖尿病进展,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因此,重视糖尿病前期人群运用健康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1 糖尿病人群健康管理的常规干预

1.1 公认手段生活方式干预

年龄、遗传等因素均与血糖调节受损存在联系,但相关调查研究中表明,人们饮食、生活、工作习惯关系极为密切,不良的饮食、工作以及生活习惯,如高脂类饮食、较少运动量、高强度工作压力等,均可导致患者出现代谢异常情况[1]。糖尿病前期人群普遍存在代谢异常情况,其中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等为常见病,大量研究数据显示心血管事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均在糖尿病前期人群中存在较高的发生率[2]。为实现上述目标,建议患者以低脂且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为主,避免出现暴饮暴食。其次,为保障患者能够长期坚持健康生活方式,应当为患者建立自我监测计划,并制定循序渐进目标;此外,患者家属及亲友共同构建社会支持网络,通过激励、宽慰及不断强化等手段,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落实。

1.2 健康管理理念指导综合干预

综合性健康管理项目在预防、延迟疾病发生、发展方面发挥作用,而在糖尿病前期进行干预性治疗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利用率,而此类干预工作的核心是改变人群不良生活习惯,帮助构建健康生活方式。健康管理步骤主要分为收集健康信息、评估健康风险、制定计划与实施干预。就收集健康信息而言,主要是通过心理测试、生活方式调查、亚健康测试以及体检等方法进行个人或者群体信息收集。就评估健康风险而言,其作为一种工具或者方法人群将分成一般、高危、疾病3类,后以收集信息为基础进行评估,其后构建个性化健康分析报告,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体质、心理、营养3方面的评估,以及危险因素的分析、以往疾病的治疗与随访、定期的检查计划。就制定计划与实施干预而言,首先应明确患者患病的危险性因素以及相关疾病危险因素分布,在此基础上开展个性化健康指导;而个性化指导方案应以人群特点为制定依据,例如一般人群仅需予以健康教育,高危人群联合生活习惯和心理干预,疾病人群应以综合性干预为主。

2 “治未病”理论在糖尿病前期人群健康管理中的应用

2.1 “治未病”理论的引入

防是现代健康管理理论的核心理念,其能够充分体现预防为主思想,祖国医学中,将这一思想归为“治未病”理论,表现为预先采取干预措施,以实现防止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变的目标。中医的“治未病”理论与现代健康管理理论相似,均需要在早期选择采取针对性干预手段予以相关疾病防治,而中医理论将辩证论治充分运用于在整个诊治过程,即不同体质人群应当予以不同干预措施。《黄帝内经》中指出:“未病”指的是疾病隐而未发,无疾或者发而未传三种状态[3]。在传统医学中“治未病”的思想可分为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大内容,且将未病养生、防病于先以及防止疾病发生三境界概括为未病先防、调摄养生。提出应当在疾病还未出现明显症状前采取预防措施,或者在疾病刚开始时予以治疗,概括为欲病救萌、防微杜渐。辩证论治在中医理论具有重要地位,即已经存在的疾病应当予以及早的治疗并采取针对性辨证论治,不仅可以有效地防止疾病由浅层入深层,还可以防止疾病在肺腑之间传变;而在此同时重视调摄则可以发挥防止疾病复发的效果。

未病先防指的是于疾病未发生前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预防,其基于疾病发生与正气、邪气两方面的理论,即预防疾病发生的有效措施是提高人体正气,避免邪气侵害。为实现上述目标,应当从患者饮食起居、情志运动以及用药等多方面出发,以适应自然为目标,努力做到阴阳调和;以怡情养性为目标,调摄患者精神;以增强体质为目标,进行适量的运动。此外,还需要形成作息规律、节制饮食、择时用药,进而达到预防疾病的效果。而既病防变指的是已存在的疾病,为预防疾病发展和传变应当予以早期诊断和治疗。且在诊治的全过程中,可通过各种途径全面地了解、掌握疾病的发展传变规律,以实现准确推断疾病邪气倾向,预先固护可能受到影响的脏腑以及部位。此外,为预防疾病复发,改善预后,“治未病”理论重视在病后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调摄。

2.2 “治未病”理论的建立

中医学家对糖尿病前期进行大量研究,目前,多数学者将其归为“食郁”、“脾瘴”范畴。就体质研究而言,有学者指出糖尿病前期患者体质主要为偏颇,多以脾气虚和气阴两虚为主要病证,少数无典型病证;且在糖尿病前期患者存在兼夹体质联合糖耐量异常者,此两类患者的主要中医病证为气阴两虚,更容易转化为糖尿病前期[4]。赵志芳等人经过相关调查研究,发现阴虚质、气虚质、湿热质、痰湿质、血疲质为糖调节受损常见体质类型,其中以阴虚质和痰湿质居多[5]。陈瑜瑜、陈晓雯二人认为本病病因、病理机制可能与患者肝脾功能失调,导致气血运行或生化失常有关,即患者无节制饮食导致的积热伤津,情志失调导致的劳欲过度,脏腑柔弱导致的精气亏虚为糖尿病前期病因;而本病病理机制为标实本虚证,以标实为主而虚实夹杂,其中本为脾肾亏虚,标为痰、癖、湿,诱发因素为肝郁[6]。张利民在相关文献中指出:糖尿病前期病理机制的核心是六郁、络滞并存;其中由食抑导致的血郁、火郁、气郁、湿郁、痰郁、热郁的病理状态,称之为六郁;络滞而经由六郁的相互交错作用形成的病理状态称之为络脉郁滞[7]。不同中医学家对糖尿病前期人群病理机制的阐述存在差异,但可以看出,多数学者均认为糖尿病前期人群的病理机制与多种因素相关,因而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概括。中医“治未病”理论多认为年龄≥60岁的老年人群,其发生糖调节受损的概率更高,因而临床医师应当考虑与肾虚有关[8]。因此,辨识不同体质患者的病变特点可有效阐述糖尿病前期患者出现糖尿病发展、逆转正常糖尿病调节状态以及维持不变的原因。

3 结语

糖尿病前期人群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此阶段患者已出现心血管、视网膜等病变,而在早期进行健康管理综合干预可达到避免糖尿病发生、发展的目的。而在健康管理措施中引用中医“治未病”理论,在糖尿病前期人群干预中具有显著效果,而且有助于分析糖尿病易感染人群的体质特点,进而达到预防糖调节异常的效果。因此,以中医“治未病”理论为基础,对糖尿病前期人群进行规范的健康管理,可作为防治糖尿病及并发症有效手段。

[

参考文献]

[1]凌燕,刘树林.“治未病”在糖尿病前期人群健康管理中的应用[J].吉林中医药,2013,33(6):550-551.

[2]赵娟.论老年糖尿病前期患者的中医防治[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3):438-440.

[3]魏东,田锦鹰,郑粤文.糖调节受损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临床调查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2):343-344.

[4]张英娟.“治未病”理论干预糖尿病前期64例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4,28(9):183-184.

[5]赵志芳,郭清.中医治未病与健康管理的相融性研究进展[J].浙江中医学杂志,2013,48(5):386-387.

[6]陈瑜瑜,陈晓雯.中医“治未病”思想在糖尿病前期社区干预中的应用[J].河南中医,2012,32(2):157-158.

[7]张利民.中医学“治未病”思想在糖尿病临床中的运用[J].新中医,2012,44(7):179-180.

糖尿病医生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12)14-0017-03

糖尿病是社区常见慢性病,患者对药物和非药物治疗上还存在许多误区和空白,需要医护人员给予正确的指导和健康行为的教育。“瑞金医院-卢湾区域医疗机构联合体”作为上海市首个医联体,在纵向整合医疗资源,优化患者就医模式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五里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2010年7月与瑞金医院开展了医联体内的联合健康教育,通过1年的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五里桥街道共有19个居委会,采用简单抽样方法选取11个居委会的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每个居委会采用数字表法抽取20名患者为观察对象。去除外出、住院等因素,实际观察对象为215人。以居委会为单位,随机分为联合健康教育组(简称联合组)108人,对照组107人。

入组条件:①符合WHO 1999年关于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空腹血糖≥7.0 mmol/L和(或)餐后血糖≥11.1mmol/L;②年龄60~80岁;③有一定理解阅读能力,能全程接受健康教育的患者;④享受国家基本医疗保险。

排除标准:①并存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②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③行为沟通和学习能力障碍等。

1.2 方法

1.2.1 问卷调查

自己设计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问卷,内容包括健康行为(不吸烟、不饮酒、每天运动、多吃健康食品、少吃不健康食物、心情愉快和关心双脚等7项)、疾病认知水平(降糖药物的使用、定期检查的项目、血糖监测方法、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自我管理知识5项)、治疗花费时间(包括测血糖、运动锻炼、糖尿病门诊等候时间3项)、患者满意度(包括对治疗效果、治疗及时性、经费开支3项)等。于干预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由经过培训的全科团队医生现场或入户调查,核对无误后当面收回。

1.2.2 体格检查

在干预前、后分别测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血压等。

1.2.3 干预措施

联合组:医疗联合体健康教育模式。在对患者实施干预前,先对联合组患者所在小区的社区团队进行糖尿病知识培训,全体成员参加瑞金医院糖尿病厨房门诊、健康讲座和糖尿病门诊见习,由瑞金医院专家进行面对面带教。并对培训的效果进行4次考核,培训合格方可参与课题研究。而对照组的社区团队未进行培训。

联合组的患者,每月组织1次专题健康讲座。由我中心的全科医生主讲,讲座涵盖了糖尿病饮食、运动、药物三大方面,包括糖尿病厨房门诊、个性化饮食方案、糖尿病运动治疗、糖尿病药物、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预防、糖尿病心理疏导、药物不良反应、日常生活注意事项等,同时视频连线瑞金医院内分泌科专家,患者可以现场提问,专家给予点评。每场30人左右,每2个月完成一个主题讲座。同时,每月由社区团队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健康行为、血糖、血压、并发症情况,并对该患者是否需要视频会诊做出判断。

同时中心与瑞金医院建立了专业性对话机制。通过每月1次的视频会议,联合组的社区团队与瑞金医院专家共同进行1次病例讨论,讨论内容主要是血糖、血压控制不良,或出现并发症的病例,瑞金医院的专家给予技术上的指导。并在下月的讨论中进行治疗效果的反馈,对仍有问题的患者进行转诊。中心与瑞金医院为这些患者直接预约,安排就诊时间和医生,在医联体内开通绿色转诊通道。

对照组:采取传统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随访,参加街道办事处组织的健康教育,卫生站每月1次测量血压、血糖。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经核对录入计算机,使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基线时情况

将联合组和对照组在干预前的年龄、病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进行比较,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1)。两组基线时的空腹血糖达标率、餐后血糖达标率、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收缩压、舒张压、血三酰甘油、血总胆固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在问卷调查中,两组患者的健康行为、疾病认知水平、治疗花费时间、医患关系、患者满意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2.2 干预后两组间的比较

干预后,联合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压出现下降(表2),空腹血糖达标率、餐后血糖达标率、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血压达标率、健康知识知晓率、降糖药物知晓率、治疗等候时间的满意率、对疗效满意率均有所上升。而血脂、体质指数、胰岛素使用率干预前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干预后两组间比较,联合组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达标率、餐后血糖达标率、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收缩压、收缩压达标率、健康知识知晓率、降糖药物知晓率、治疗等候时间的满意率、对疗效的满意率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的血脂、舒张压、舒张压达标率、体质指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表3)。

3 讨论

糖尿病是社区常见慢性病,又是一个需要患者高度配合进行治疗的疾病,特别是健康行为方式的建立,可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得到明显改善,延缓胰岛功能减退,进而减少糖尿病治疗、检查和住院的医疗费用。

在社区临床工作中,发现许多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存在误区,他们对饮食控制、运动治疗等方面存在非常多的疑问。这些患者需要正确的指导和健康行为的教育。但是目前,在社区内缺乏系统的糖尿病健康教育形式,而参加三级医院举办的健康讲座,又受客观条件的限制。

目前社区内针对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①糖尿病健康处方;②由社区医师主讲的健康讲座;③由社区医师为主讲的健康培训;④糖尿病宣传版面;⑤每年一次的糖尿病日咨询活动。这些活动由于参加人数少,效果差,患者的认同度低。

五里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2010年7月起,依托“瑞金-卢湾区域医疗联合体”,整合了三级医院与一级医院各自的优势,尝试对社区的糖尿病患者,开展“联合健康教育”。通过对社区团队的集中培训,提高了社区医生的糖尿病健康教育技能。在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中,利用视频连线的方式,由社区医师在社区服务中心内主讲,瑞金专家网络视频连线,通过视频连线,患者在现场能直接与瑞金医院专家对话,对热点问题还可讨论解答。同时,通过视频会议,建立了每月1次的专业性对话机制,对血糖控制不良的病例进行讨论和反馈,为血糖控制不良患者开通了绿色转诊通道,深受广大患者的认同。

通过1年时间,我们发现那些参与联合健康教育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有了明显改善。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有明显提高,健康行为增加,治疗花费的时间减少,医患关系改善。而联合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在干预前后的药物方案比较无显著差异。“联合健康教育模式”成本低,可操作性强,效果好;患者的认同度高,易被接受;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改善了医患关系,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编委会.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M]. 北京: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4: 18.

[2] 赵列宾, 陈钦达, 周莹霞, 等. 2型糖尿病控制状况评价量表的应用[J]. 中华内分泌杂志, 2004, 20(4): 318-322.

糖尿病医生论文篇(6)

[关键词] 糖尿病知识教育; 2型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 自我血糖管理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2)-01-146-01

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日益增高,糖尿病健康教育作为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之一,越来越引起临床医生及其患者的重视,做好糖尿病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符合WHO诊断标准同时使用胰岛素药物治疗(接受治疗≥3个月)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80例为受试对象,其中男54例,女26例,年龄37-8l岁。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运用专科医生正规体统糖尿病知识教育加胰岛素药物治疗组为实验组,护士常规入院普通宣教加胰岛素药物治疗为对照组。糖尿病诊断标准均符合WHO(1999)糖尿病诊断标准。纳入标准:①年龄大于18岁,性别、文化程度、患病年限不限;②符合诊断标准;③自愿参加本研究的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lc)、体质量指数(BMI)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糖尿病知识和自我管理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糖尿病知识教育由病区成立糖尿病教育小组负责实施 教育小组成员组成: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2名。时间为在院:12-15d。

1.2.2 专科医师糖尿病知识教育的模式 集体授课,由科主任或高年资主管医师在病区示教室配合多媒体授课,每次授课45分钟,提问解答并患者交流讨论10min;由主管医师到床前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糖尿病食谱,综合患者身高、体重、血糖、血脂等情况,开出个体化的饮食处方;出院前由科主任带领查房,了解患者经过糖尿病教育后的效果。同时作问卷式测试调查。针对不清楚部分再次进行教育,具体指导患者进行出院后的血糖监测、胰岛素注射、饮食、运动等自我管理方法,预约出院后的门诊继续教育时间、复诊时间。

1.2.3 教育内容 糖尿病的病因、流行病学特点;糖尿病的常见症状及其常见并发症;饮食控制的原则和方法;运动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常用口服药物的种类及其适应症和服用注意事项;胰岛素的常见种类、适应症和使用方法;低血糖的自我诊断和防范措施;糖尿病患者口腔及足部的护理;自我血糖监测与管理;讲解食物的能量交换方法;示范胰岛素的储存、注射方法;演示胰岛素笔的及其血糖仪的使用方法和步骤;祖国医学对糖尿病的认识;中医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方面的方法和优势。

1.2.4 研究工具 糖尿病知识测评量表,采用密西根糖尿病中心发展成熟的糖尿病知识测试问卷量表中文版进行测定[1]。该量表共23道单选题,内容包括饮食、运动、药物治疗、血糖测试、足部护理、低血糖和急慢性并发症的防治等方面。每题均为单选题,选对得1分,选错不得分。总分23分,知识掌握的分级为:>20分为好,15-20分为一般,<15分为差。糖尿病自我管理测评量表:采用Deborah的糖尿病自我管理量表中文版[2],该量表结构严谨、内容客观。量表共分饮食、运动、药物治疗、血糖测试、足部护理5个部分。首先算出每部分的平均分,再将每一部分得分相加即得出自我管理总得分。

1.2.5 观察指标 从入院当天糖尿病知识教育开始之前,调查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病史资料、糖尿病自我管理量表、糖尿病知识测试问卷量表;出院后2个月回访上述资料。

1.2.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两组数据(运用专科医生正规体统糖尿病知识教育加胰岛素药物治疗组为实验组,护士常规入院普通宣教加胰岛素药物治疗为对照组)进行t检验。自身前后比较应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运用专科医生正规体统糖尿病知识教育加胰岛素药物治疗干预后2个月糖尿病知识得分、自我管理水平得分与护士常规入院普通宣教加胰岛素药物治疗为对照组糖尿病知识得分、自我管理水平得分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2型糖尿病是否行正规系统糖尿病

教育干预的糖尿病知识与自我管理水平比较(分,x±s)

3 讨论 目前糖尿病已经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具有遗传易感性,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发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模式的改变以及社会人口老龄化,由于中国是世界上人口大国,其庞大的人口基数使中国背负着极大的糖尿病负担,糖尿病人群数量占据全球的1/3,2008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在20岁以上的成人中,年龄标化的糖尿病的患病率为9.7%,而糖尿病前期的比例更高达15.5%,相当于每四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高血糖状态者,更为严重的是我国60.7%的糖尿病患者未被诊断而无法及早进行有效的治疗和教育[3]。

基于上述严峻的防治形势,笔者认为目前对糖尿病患者及其糖尿病前期的患者进行正规全面的知识教育,要依靠全体卫生部门行动起来,将糖尿病知识教育不但在综合性医院大力普及更应该在基层医院、社区医院、各大媒体大力推广。早在1995年世界糖尿病日宣传的主题为“糖尿病的教育”其口号为“无知的代价,就已经指出糖尿病教育是防治糖尿病的核心环节,目前通过全面的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病情监测、糖尿病教育及心理治疗是国内外公认的治疗糖尿病金标准[4]。其中通过医务人员的科学全面体统的教育活动,使得患者能够自觉主动地配合,以达到良好的代谢控制,从而能够尽量避免和延缓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同时也大大的降低了医疗成本,也能够通过教育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防止许多老年患者轻信非正规渠道自购要品而“误入歧途”延误病情。但目前在许多医院,其中也包括许多综合性大医院糖尿病的治疗仍是以重视药物治疗或者是被动的等待患者来院就诊,以药物治疗为主,往往在综合治疗的五项措施(五驾马车)中忽略了四项,导致患者重药物治疗,轻饮食治疗、运动治疗,更加无视糖尿病的防治知识和自我监测,最终导致患者并发症及血糖没能得到良好的控制,综合性医院如此,在基层医院、社区医院更何以堪,故而糖尿病知识教育工作利国利民、刻不容缓,让我们每一位医务工作者行动起来。

通过我院本项观察启示:采用对患者在正规药物干预的同时给予强化糖尿病教育,对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水平、减少患者的精神疑虑、良好控制血糖、延缓预防并发症、减轻患者心理及经济负担方面意义重大;对糖尿病前期病变患者尤其生活不规律、胰岛素抵抗明显患者经过严格糖尿病强化教育后可大大逆转糖代谢紊乱状况,明显延缓向早期进入糖尿病患者群、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糖尿病教育不单单在住院患者中进行,我们可以将其在门诊一对一、通过义诊在社区、通过专科医师在广播电视媒体做讲座、系统培训基层社区义务工作者等多种方式普及该教育,提高全民的糖尿病防治知识水平。

最后笔者认为随着国家医疗改革的推进,先进医疗技术向基层的全面铺开,迎着本次改革春风,我们无论是大型综合性医院还是基层医院甚至社区诊所都应成立一个训练有素的专业队伍,统一认识,育内容,为更多患者服务,不失为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Fitzgerald Jr,FunnellMM,Hesa GE,et al.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a brief diabetes knowledge test[J].Diabetes Care,1998,21(5):706-710.

[2] 贾芸,滕香宇.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健康教育现状与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05,5(2):29-30.

糖尿病医生论文篇(7)

【关键词】中医药;糖尿病肾病;研究概况

【中图分类号】R587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7)10-0038-03

Overview of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LI NingSUN Xinyu*

He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Zhengzhou 450002,China

Abstrac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in recent years to sort out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improving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patient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has obvious advantages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from the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methods treatment, differentiation of symptoms and signs, treatment of prescription, external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other aspects

Keywords:TCM;Diabetic Nephropathy;Research Survey

糖尿病I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重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和终末期肾衰竭的首要原因[1]。

1病因病机

曹和欣等[2]认为DN的病机是动态的演变过程,其早期以阴虚为本,日久耗伤气阴,导致气阴两虚,后期阴阳俱损,阳虚致血行瘀滞,气虚致运血乏力,久病入络形成血瘀,所以瘀血既是糖尿病肾病的致病因素,又是其病理产物,瘀血始终贯穿糖尿病肾病整个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倪青[3]认为气阴两虚是消渴的基本病机,同时也是糖尿病肾病的基本病机,其病位主要在肾,与肝、心、脾、肺等脏腑的功能密切相关,此病多由上焦实热发展到下焦虚寒,气阴两虚发展为阴阳两虚,最终致浊毒内阻。张永杰[4]认为,脾虚为糖尿病肾病的病机之本,病理产物为痰、瘀,因此认为应该注重辨证论治,从脾论治,结合辨证辨病,使糖尿病肾病发展进程得以延缓。程益春[5]认为,糖尿病肾病由于消渴日久,迁延不愈,致使脏腑气血阴阳虚衰而发病。其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脾肾亏虚为本,瘀血、痰湿为标。

2治疗

21辨证论治王志伏等[6]将糖尿病肾病分为肝肾阴虚型、肾阳衰微型、气阴两虚型与阴阳两虚型。对于肝肾阴虚型,选用杞菊地黄汤加减治以滋补肝肾,育阴潜阳;肾阳衰微型选用参附汤加减以温补命门;气阴两虚型选用参芪地黄汤加减以益气养阴,清热凉血;阴阳两虚型选用金匮肾气丸加减以益肾助阳、固涩化浊。王德祖[7]提出应将糖尿病肾病分为早期、中期、晚期,动态辨证,把握病机,分期论治。早期宜益气健脾、活血化瘀;中期宜温阳化湿、益气活血;晚期宜温肾利水、健脾活血;并认为益气化瘀、健脾祛湿之法贯穿于疾病的全程。贾双保[8]将糖尿病肾病分为肝肾气阴两虚、痰阻血瘀、脾肾气阴两虚、脾肾阳虚水泛、热毒蕴结等5种证型。肝肾气阴两虚给选用滋补肝肾、益气活血之方;痰阻血瘀治以化痰通络、活血化瘀,选用二陈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脾肾气阴两虚治以益气养血、滋阴扶阳,选用活血通络之方;脾肾阳虚水泛治以温肾散寒、健脾利水,选用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热毒蕴结治以清热解毒之法,宜用五味消毒饮加减。李肇等[9]将糖尿病肾病分为肾虚血瘀型、肝肾气阴两虚型、脾肾阳虚型、阳虚水气凌心型。肾虚血瘀型,治以补肾助阳,活血化瘀,方用桃红四物汤合参芪地黄汤加减;肝肾气阴两虚型,治以滋补肝肾、益气养阴,选用生脉散合杞菊地黄汤加减;脾肾阳虚型,治以温阳健脾、补肾助阳,选用实脾饮合济生肾气丸加减;阳虚水气凌心型,治以助阳利水,选用苓桂术甘汤和五苓散加减。

22专方验方王凤丽等[10]认为本病的基本病机为气阴两虚,消渴日久,缠绵难愈,耗伤气阴,久病入肾络,致使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阻滞,产生痰、瘀、湿等病理产物,损伤肾络,渐成Y积而发展为本病。自拟益气养阴消Y通络方,由黄芪、积雪草、丹参、茯苓、生地黄、地龙、水蛭、鳖甲、大黄、砂仁等药物组成。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78例,治疗组37例,总有效率838%,对照组38例,有效率605%,结果显示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高菁等[11]认为糖尿病肾病早期的病机以气阴两虚兼有血瘀。病位根本在肾,常及肺、肝、脾、心,影响五脏脏腑功能。病性多为虚实夹杂。早期病机以气阴两虚为主,晚期阴阳气血俱虚,导致痰、瘀、湿等病理产物蓄积,阻滞气机,终至肾元衰微,五脏俱损。故采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散结法,自拟汤剂由黄芪、生地黄、制大黄、夏枯草、三七、卫矛、山茱萸、枳壳组成,兼症加减用药:水肿明显,加茯苓、猪苓、车前草;内热明显,加牛蒡子、连翘;泡沫尿多,加穿山龙、泽泻。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40例,治疗12周后,总有效率8148%。张晓斌等[12]认为糖尿病肾病患者在临床上多以湿热困脾型及阴虚热盛型同时存在,故自拟清化消肿方,由生大黄、山桅子、茵陈、生地、知母、茯苓、益母草、大腹皮组成,并联合西药降糖口服药、胰岛素。兼证加减用药:气阴两伤者,加太子参;瘀血明显者,加丹参;水肿明显,加车前子;食欲不振者,加砂仁,治疗糖尿病肾病70例,总有效率801%。

23中成药及中药注射液方敬爱等[13]经过实验研究认为益肾胶囊在糖尿病肾病中可有效降低大鼠血压、血尿素氮、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并可使肾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进而减轻肾组织免疫病理的损伤。张明玺等[14]通过实验验证丹红注射液在治疗糖尿病肾病方面有较好疗效。左致煌等[15-16]在临床治疗中应用黄芪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方面均证明有较好疗效。王现秋等[17]通过临床观察认为肾衰宁胶囊能明显减轻或消除患者的临床症状,能有效地降低BUN和Scr水平,降低蛋白尿、改善肾功能,保护健存肾单位,延缓慢性肾衰竭的进展。王俊[18]通过临床观察认为苁蓉益肾颗粒辅助常规疗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的肾功能,降低患者的炎症反应水平。王道周[19]通过临床观察认为海昆肾喜胶囊能有效吸收和排除体内代谢产生的废物,修复受损的肾组织,改善肾损伤患者的营养状况。赵金香[20]通过临床观察认为黄葵胶囊能使治疗组炎症因子IL-6、TNF-α、hs-CRP、WBC水平明显降低,抗氧化物SOD、GSH-Px明显升高,说明黄葵胶囊具有降低炎症氧化应激的作用。

24中医外治郭俊等[21]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及以大黄为主的中药灌肠方,灌肠药物有大黄、煅牡蛎、蒲公英等,使用1个月疗程,证明以大黄为主的中药灌肠方在降低SCr、BUN、UTP方面有很大优势,可改善肾功能,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进程,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价格低廉,适合临床推广应用。吉学群等[22]选用针刺中脘、天枢、足三里、血海、地机、支沟、太溪、自环俞、肾俞、膏育俞、阴陵泉等穴,以补肾活血为根本,证明可以使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得到降低。黄菊[23]通过临床观察,给予试验组中药足浴辅助加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仅用常规治疗。结果证明治疗后对照组的BUN、SCr、24h尿蛋白定量均高于试验组,且试验组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优于对照组40 %。阀桃[24]设计实验组常规口服中药汤剂治疗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对照组接受常规口服中药汤剂治疗,结果证明实验组肾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陈永斌等[25]给予对照组以西医常规基础治疗,实验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穴位埋线穴位埋线。结果表明,穴位埋线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3小结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目前虽无统一的辨证分型及评定判断标准,缺乏严格的循证医学证据,但具有辨证施治,兼证灵活加减,安全性高,价格较低的优势,可结合中医外治如灌肠、针刺等方法,比较单纯使用西药治疗,可使糖尿病得到更好的控制,可改善部分症状,延缓病程进展,远期疗效较好,还可减少副作用。笔者认为应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建立中医辨证的动物模型,深入研究中医药在治疗本病的作用机理,精选客观指标、重视辨证,使辨病辨证相结合,将实验研究与临床观察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张宝珍,李凯.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 ,7(9) :793.

[2]曹和欣,何立群.糖肾宁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高过滤的影响[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1(5) :19-21.

[3]倪青.著名中医学家林兰教授学术经验之四,病机以气阴两虚为主,治疗当益气养阴为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经验[J].辽宁中医杂志,2007,27(4) :145-147.

[4]丘晓堂.永杰教授从脾论治糖尿病肾病[J].河南中医,2005,25(4):26-27.

[5]尹义辉,牟淑敏.程益春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经验 [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6(4):283.

[6]王志伏,张雅玲.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辨证论治[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6):791.

[7]彭建,林家坤.王德祖治疗糖尿病肾病经验[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1,11(2) :80-81.

[8]贾双保.脾肾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辨治[J].时珍国医国药,2011,22(12):3029-3030.

[9]李肇,曲丽卿.糖尿病肾病的辨证论治[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3) :448.

[10]王凤丽,陈志强.益气养阴消Y通络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32(1):37.

[11]高菁,李靖.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散结法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Ⅲ、Ⅳ期气阴两虚夹瘀型40例临床研究[J].世界中医药,2013,8(5):531-533.

[12]张晓斌,孔德坤.清化消肿方治疗糖尿病肾病阴虚湿热型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7):18-20.

[13]方敬爱,李玉光.益肾胶囊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细胞损伤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8,9(1):17.

[14]张明玺,崔凯.丹参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9,9(10):1087-1093.

[15]左致煌,吴雪艳,陈秋.654-2与黄茂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J].四川医学,2012,33(1):22-23.

[16]刘兴.黄茂注射液合丹参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30例分析[J].柳州医学,2009,3(22):152-153.

[17]王现秋.肾衰宁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7,1(18) :56

[18]王俊.苁蓉益肾颗粒辅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J].中药材,2017,1(40) :225.

[19]王道周.厄贝沙坦联合海昆肾喜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1(37) :615.

[20]赵金香.黄葵胶囊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和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信息杂志,2017,2(24) :24.

[21]郭俊,陈莉明,常宝成,等.大黄为主中药灌肠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研究[J].临床荟萃,2011,18(26):1595-1598.

[22]吉学群,薛莉,于颂华,等.补肾活血针刺法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J].针灸临床杂志,2005,21(1) :43-44.

[23]黄菊.中药足浴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3, 41(6) :647-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