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药品安全论文

药品安全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7 18:05:54

药品安全论文

药品安全论文篇(1)

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治理的主要制约因素

诚然,食品药品安全引入社会治理的效果值得期待,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诸多现实因素的制约,社会力量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中的作用很难充分发挥。

(一)全能政府“路径依赖”,阻碍社会力量参与

社会治理强调治理主体多元化,主张建立多中心治理模式,允许第三部门和私人主体从事某些公共部门活动,允许公民直接参与公共事务管理。这就要求政府与这些主体之间形成一种互动、协商、合作的伙伴关系,政府将不会再有绝对的统治权,各主体之间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监督。惧怕失去垄断行政权力的政府当然很难主动接受社会力量参与分配公共责任和权力。一直以来政府被视为全能政府对各种社会公共事务大包大揽。对于关乎民生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而言,政府更是有充分的理由,独揽重任,始终坚持政府是公共权力统治者,是唯一的正当监管者,其他任何组织都无法替代或参与其中,缺乏共同治理理念。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政府职能也开始转变。但由于行政理念转化、各种体制机制转换,以及政府自身能力提升是一个渐进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习惯大包大揽的全能政府不愿意主动放弃已有的管辖范围,甚至时常涉足不该涉足的领域,出现政府越位的现象。由于政府资源有限,越位必然意味着政府在某些领域的缺位。由于害怕竞争,政府不愿意引入社会力量弥补其功能缺陷,导致公共管理缺乏效率,政府的公共服务有效供给不足。对于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而言,尤为突出。因为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不断进步,食品药品生产链日益复杂,确保食品药品安全,必须确保食品药品生产链条中每个环节的安全,而有限的政府监管力量,却无法覆盖食品药品生产、运输、销售的各个环节。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监管服务供给与产业发展需求失衡,导致当前食品药品安全事故频发。尽管如此,由于存在全能政府“路径依赖”,以及食品药品监管是行政部门比较核心的行政职能,涉及很多的利益关系,监管部门希望继续享受着垄断监管所带来的种种利益,缺乏与民间组织、新闻媒体、广大公众合作的意愿,甚至把这些社会力量视为“挑刺者”,而不是合作者。

(二)社会中介组织发展缓慢,社会影响力较弱

影响食品药品安全的社会中介组织主要包括行业内部的行业协会、认证机构,以及行业外部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这些组织具有不同政府的监管资源和优势。首先,对于食品药品行业协会而言,本身具有专业性和技术优势,能在相关的专业、行业、技术领域提供专业服务,平衡各主体信息不对称之间的矛盾。其次,对于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而言,具有组织集团诉讼的优势,增强了单个消费者与经济实力雄厚企业对抗的能力。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在一波接一波的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件中,我们似乎只看见政府连夜突击检查的身影,只听见政府道歉、表决心、做总结的声音。而来自社会中介组织的行动和声音几乎销声匿迹。这是因为我国的社会中介组织还处在初级阶段,还不成熟,社会影响力较弱。在中国,大多数社会中介组织都脱胎于政府这个“母体”,呈现明显的官办色彩,经费主要由政府拨款,人事任免权由政府控制,社会中介组织丧失了应有的独立性,有的甚至成为政府的附庸。官办色彩太浓,不仅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介组织的自主性和灵活性,而且使中介组织失去了赖以存在的广泛社会基础,使它们难以扮演好应有的角色,有时甚至与政府角色冲突。例如我国消费者组织不是由消费者独自组成,也不是由消费者自发形成,它不同于一般民间团体,消费者组织是执行部分行政事务,是“民意官办、民办官助、官民结合”的社会团体组织。[8]其半官方的性质决定了,它从属于政府,自身缺乏独立性,这便大大限制其社会监督功能的发挥。同时,由于某些社会中介组织定位不准,导致社会中介组织以追求经济利益为出发点,为自身小团体服务,往往漠视其应承担的社会职责,严重影响社会中介组织的健康发展。此外,不少社会中介组织专业技术水平低,职业道德和自律意识淡薄,难以有效完成其政府分配的任务,也影响了社会中介组织的服务质量和效果。

(三)维权成本与收益倒挂,公众参与意识不强

虽然广大公众是不安全食品、药品的直接受害者,按理说他们最有动机和积极性参与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但是当前中国消费者参与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参与意识却不容乐观。这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一是很多消费者遭受假冒伪劣食品药品侵害时,往往面临投诉无门的问题,因为像食品安全监管属于分段监管,分段监管的最大弊端就是监管边界模糊、权责划分不清,导致监管部门对投诉“踢皮球”。即使准确无误找到投诉部门,很多时候投诉部门对相关投诉的处理程序非常繁琐,并奉行“谁投诉、谁举证”的原则,这就意味着,消费者投诉举报不仅要耗费时间、精力,更要耗费一笔不菲的费用。以2元钱一把的韭菜为例,每一项指标的检测需要100元左右,按照50种指标全部检测来算,一个样品可能就要花费5000元作用。[9]显然,普通市民往往无能力或不愿意花费时间、精力、财力在举证方面。二是即使产品检测后,证明其属于“不合格”产品,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维权就成功。虽然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安全法》以及《侵权责任法》的规定,消费者有权要求厂家赔偿,但是上述赔偿条款均以“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为计算惩罚的基准,往往赔偿金额很小。例如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消费者可以向不合给产品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也就是说,证明2元一把的韭菜不合格,所获赔偿金也只不过20元,而所需支付的检测费用则高达5000元。赔偿金额过低不仅使得受害消费者的损失和维权成本无法弥补,而且对不法企业难以形成威慑,让不法企业肆无忌惮地、接二连三地生产不合格产品侵害消费者权益。三是当前监管部门对举报者缺乏有效激励和信息保密制度和具体措施。虽然很多地方监管部门制定了举报奖励制度,但是实施效果却差强人意。这主要是缺乏奖金筹措机制,使得举报奖励制度无法落实。而且奖励制度要求举报实名登记,但是监管机构对举报人的信息缺乏严格的保密制度,导致部分举报人的信息被泄露给被举报人,遭受被举报人的严重骚扰或报复,最终不得不撤回举报投诉。

(四)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媒体难以发挥信息共享平台的作用

毋庸置疑,媒体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中发挥着巨大作用。首先,媒体通过披露问题食品的产地、状态、去向等信息向消费者揭露食品安全风险,不仅增加了消费者在做购买决策时的信息束,同时也避免了问题食品带来的行业冲击和不必要的损失。与此同时,借助各种媒体,报纸、电视、杂志、书籍、互联网、手机等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将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标识、规范等信息公布于便于查询的媒介上,督促企业遵守,鼓励消费者在正当权益受到损害时,拿起法律的武器捍卫自己的权益。其次,媒体发动广大公众参与监督,调动社会所有的监督力量共同监督,让监管者的行动在阳光下进行,促使监管者对广大公众负更多责任。最后,媒体通过频频暴露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引起广大公众高度关注,使其成为舆论焦点,促使决策层把食品安全监管制度改革问题提上议事日程。显然,媒体在生产者、消费者、政府等食品药品安全各利益主体之间起着信息沟通、风险交流的作用。通过发挥信息共享平台的作用,成为监督监管食品药品安全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尤其是新媒体在此发挥的作用难以估量。然而,由于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缺乏常规的信息披露机制,少数媒体在报道食品药品安全事故时,失真和夸张的报道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引发社会恐慌;个别媒体在解读相关政策时断章取义、混淆概念,引起公众对政府的不信任,加之新媒体对负面信息产生更强烈的蝴蝶效应,导致政府在信息公开、政务公开、舆论引导方面存在较大误区。多数地方政府不愿主动披露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出现问题时,首先想到的是掩盖,而不是公之于众,甚至严格控制媒体的信息,对网上披露的有关信息进行删除、屏蔽。更有甚者,利用公权力打压真实信息的记者。尤其是,政府对新媒体认识不足,抑或存在偏差,导致媒体在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监管中信息平台的作用难以有效发挥。

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治理的若干对策

当代社会,公民对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质量和效益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全能型”政府承担了大量本来可以由社会力量行使的职能,分散了政府的精力和资源,降低了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效能。在此背景下,政府可以适度放权,将部分政府权力赋予社会中介组织、新闻媒体以及广大公众,从而把自己从繁琐的具体事务中解放出来,实现从“管制”到“治理”的转变。

(一)转变监管理念与政府职能,建立社会参与常态机制

引入社会治理模式,要求政府与社会中介组织、媒体、广大公众之间形成一种互动、协商、合作的伙伴关系。这就要求尽快转变政府监管理念和转换政府职能,建立社会力量参与公共事务的常态机制,实现政府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微观控制向宏观调控转变,单一行政管理向综合运用经济、法制、协商等手段管理转变,最终实现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履行统筹规划、制定政策、依法行政、组织协调、提供服务、规范和监督的职能。因此,引入社会力量治理食品药品安全,最重要的是准确界定政府在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中的职能和确保社会力量参与的保障机制。首先,各级政府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构,必须从大量繁琐的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将市场和社会能够自行解决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交由市场和社会解决。政府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构集中力量重点抓好宏观调控、综合决策;集中力量理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制定食品药品安全法律法规以及标准体系建设、加大研发资金投入,提高检验检测、风险监测的技术水平,并保证安全监管执法到位和公平;集中力量规范和监督社会参与行为。其次,营造良好的社会力量参与环境和氛围。一是通过大力宣传,号召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树立食品药品安全,人人有责的社会价值观;二是通过立法,划清政府、市场、社会发挥作用的边界,给社会力量参与食品药品监督监管的合法权益,确保社会力量发挥作用的空间;三是通过构建激励机制,保障社会力量参与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监管的经济利益和权益,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活动,确保食品药品安全不留死角;四是构建信息反馈机制,把社会公众反映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处理进展和结果通过媒体及时。

(二)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提升其自身能力和公信力

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食品药品安全中的监管和监督作用,必须要不断培育和支持社会中介组织的发展,加强社会组织的自身能力和公信力建设。首先,立法确保社会中介组织发展空间。目前,我国尚未建立社会中介组织法律法规体系,无论是社会中介组织成立时的资格审查,还是成立后的日常监督管理,主要依赖1998年修订后的《社会团体管理条例》以及少量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法律体系的不完善使得中介组织的活动无法可依,其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也缺乏律法制度来保障。因此,国家应该尽快通过立法,明确规定社会中介组织的活动范围,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明确界定对违反法律的社会组织或其成员的惩罚条例等。[10]其次,重构政府与社会中介组织的关系,确保社会中介组织的独立性。一是从法律地位上、体制上,要摆脱社会中介组织与政府部门的从属关系,确保社会中介组织独立的合法地位,让社会组织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真正实现自治。二是要通过政策设计保障社会组织经济上的独立性。政府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也可以通过一定的税收优惠等方式保障社会中介组织独立的经济来源。只有真正实现社会地位独立和经济独立,才能保障社会中介组织的公正性。再次,加强社会中介组织的组织体系建设。社会中介组织是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重要力量,但是要更好地发挥其监管作用,必须进一步完善社会中介组织体系建设。在建立行业中的社会中介组织的同时,加强行业外社会中介组织的建设,充分发挥消费者协会、消费维权组织的监督作用。在建立食品药品行业标准制定机构、安全检测机构、风险评估机构的同时,建立食品药品企业安全信用评估机构,以及食品药品安全信息搜集、分析、机构,各机构相互独立、相互合作,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共同为食品药品安全保驾护航。最后,加强对社会中介组织的规范和监管。社会中介组织之所以公信力较差,主要是因为某些社会中介组织在发展过程中,目标错位,在小团体利益的驱动下,变相设置各种门槛,收取各种费用,滥用其监督管理职能。当务之急,就是要通过奖惩制度设计,信用机制建设,以及加强日常监管,来引导和规范社会中介组织的行为。让其真正承担起市场警察的职责,保证其公正性和公信力。

(三)建立经济激励机制,鼓励消费者参与监管

消费者是食品药品安全治理的重要参与者,消费者的选择权,以及正当权益受到侵害的维权行动,都会对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者形成有效的监督。然而,消费者也是经济人,在维权时也会考虑成本收益。因此,要以提高消费者维权效益为目的来设计制度,以完善消费者维权激励制度。[5]229从成本角度而言,要简化维权程序,降低维权成本。降低维权成本最主要的是降低检测费用,不妨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设立消费者公益基金会,在产品质量尚不明确的情况下,由基金出面委托第三方权威机构检测,并先行垫付检测费用。在检测结果出来之后,如果是产品质量问题,就由商家支付检测费用,如果不是产品质量问题,由消费者公益基金承担检测费用。二是放开相关检测市场,允许民间资本和民间机构进入产品质量检测领域,打破“一家独大”政府主导的检测模式,形成公平有序的竞争性检测市场,从而让检测价格自然回归常态。三是改进检测技术。据相关报道,当前发达国家的检测方法技术含量高,不仅灵敏度高,检测时间快,而且检测成本非常低,检测10~30项指标才50元。中国早该对检测技术更新换代。从收益角度而言,实施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提高维权获偿金额势在必行。当前,产品质量侵权赔偿金额过低不仅无法弥补消费者维权成本,而且对商家形不成压力,导致其对产品质量不够重视。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在英美法系国家早就被广泛应用于侵权行为法和合同纠纷中,为规范商家行为,保障产品质量作出了巨大贡献。我国应该借鉴其做法,完善惩罚性赔偿法律制度,对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的消费者给予人身、财产方面的有力保护。此外,还要建立对食品药品安全信息举报人的奖励制度和信息保密制度。设置食品药品安全信息举报专项基金对于鼓励消费者、企业员工举报问题企业非常必要。资金筹集途径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政府财政定期、定额划拨;二是按照一定比例提成罚款;三是社会捐助。当然,还应建立严格的举报人信息保密制度,确保举报人的权益不受侵害,对于泄露举报人信息的行政人员,依法追究责任。

药品安全论文篇(2)

[关键词]用药安全;说明书;不良事件

中图分类号:F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5-0204-01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健康也越来越重视。同时随着法律意识、健康意识越来越强烈,人们对药品使用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合理性也更加关注。但是是药三分毒,因此人们在用药的同时必须要高度重视用药安全,一方面我们可以从药品说明书中深入了解到该药物需要注意的问题;另外也可以通过网络、电视报道等途径来了解药物的机理和使用方法。目前,我国药品安全监管部门对用药安全做了严格的控制,并且从药品上市之前就对药物的质量、批号进行审批,并对用药不良反应进行了检测与再次评估,但即便如此,在目前仍然存在严重的用药安全问题,这也为药品说明书、用药安全分析工作的更近一步开展奠定了基础。

一、药品说明书与用药安全概述

通常都无需医生处方即可自行购买,这种自行购买的药品通常都称之为非处方药,是一类直接被患者自行服用的药物。这类药品在目前主要包含一些常见病诊治药物,如感冒、咳嗽、消化不良以及发热等要治疗药物。但为了更好的保证人民用药安全和患者健康,我国有关单位对非处方药的包以及使用方法做了明确的警示语,对药物的使用时间、用法和用量、疗程、适应症以及不良反应都做出了明确的强调,这一强调内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药品说明书。

对于药物使用而言,需要根据病情正确、科学的选择药物的种类、剂量和服用时间,根据药物症状适当的增减药物剂量,且要根据医嘱、说明书按时服药,对那些过期的药物要及时的清理且不可胡乱用药或者变更药量,更不能滥用各种抗生素。用药安全便是在药品选择的时候严格按照医嘱使用,对于非处方药则按照说明书服用。

在用药方面,我们要特别注意下面几个方面。首先对于用药时间进行合理判断,比如某种药物说明书上标识的到期时间为某年7月,那么等到7月份的时候这种药物已经过期失效了。一般药物在使用的时候必须要在有效期的前一个月使用完,如果到7月仍然还有残余,那么对这些药物要及时的处理掉,严禁再次服用。

其次,不少患者为了早点康复而胡乱加大药量,认为这种做法能够让病情更快的好转。岂不知是药三分毒,每种药物都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并不是药吃得越多病就好的越快,同时有可能会引发其他的一些不良反应和副作用。因此在用药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进行。

最后,错误的认为药品价格越高,药效就越好。殊不知药物的疗效并不是以价格来衡量的,对症下药是我国自古以来就追求的用药目标,因此滥用药并不是有效果的,真正的用好药品、提高药物疗效还需要从安全高效、价格低廉以及使用方便三个方面去分析。

二、结合某医院药品不良事件分析药品说明书与用药安全

目的:通过药品不良事件来阐述药品说明书与用药安全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某院2012年l月1日~2013年2月28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134例,加以分析。结果:发现因未遵循药品说明书用药而导致的药物不良事件23例。结论:医生、药师应把熟悉药品说明书做为自己执业的必修课。

1资料来源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某院门诊西药房2012年1月1日一2013年2月28日收集到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134例。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依据原始处方,针对患者性别、年龄、引发药品不良反应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临床表现等,从中发现可防范的药品不良事件23例(指因超剂量、配伍禁忌、药物滥用等人为因素造成的药害事件)。23例药害事件中,男性7例,女性16例。患者年龄最大者85岁,年龄最小者22岁。平均年龄51.65岁。在药物使用中所有药物均为注射剂。

2、结果

2.1用药临床表现

具体的用药临床表现如下表1所示:

2.2用药方法与说明书不符比例

用药方法与说明书不符的比例如表2所示:

3、讨论

在所报告的药害事件中,注射剂的发生率很高。原因之一,注射剂已成为当今医生临床治疗中最重要、最常用的剂型,尤其在重症及抢救时;原因之二,注射剂直接进入人体的血液循环,易对血管壁产生刺激及损害;原因之三,很多患者自己要求输液,认为不输液就治不好病。有人报道,93例药品不良反应中,注射剂占78.49%。在所有药品不良事件中,由抗菌药物引起的有巧例(65.22%),占第一位。抗菌药物的滥用已发展成为一个影响民众健康和用药安全的社会问题,是严重药品不良反应频发的根本原因:对抗菌药物缺乏知识缺乏全面了解,进一步导致了药害事件的发生。超剂量、溶媒选择不当也导致了药害事件的发生。一名51岁女性患者,因患高血压病、脑梗死来神经科就诊。医生处方为:0.%9NS25omL、葛根素注射液0.49,静脉滴注,1次/日。用药20mni后,患者恶心、呕吐,继而腹泻。停药后,症状逐渐消失。药品说明书规定:每次0.2~0.49,加入GS500mL中滴注,1次/日。无视药品说明书,使患者承受了痛苦。

药害事件的发生,既有药品不良反应的原因,也有药品不良事件的原因。由于药物本身的药品标准和管理法规允许存在的特殊“缺陷”和患者本身的个体差异,所导致的药品不良反应是无法避免的;但是由于医师忽视药品说明书提及的相关注意事项及窗口药师对药品说明书不熟悉所致的药品不良事件是可以避免的。

三、结束语

总之,药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调函,它关系着人们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尤其是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新时期,人们安全意识不断提高的同时对用药安全也越来越重视,同时目前不断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也给人们敲响了安全警钟。基于此,患者在用药之中必须要提前深入了解说明书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及用药时间、药量等方面,要做到慎重、合理的选择用药,而不要以厂家的宣传彩页为用药依据。

参考文献

[1] 吴洪革.加强药品说明书的管理刻不容缓[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

药品安全论文篇(3)

一、勤奋学习,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该同志坚持“终身工作终身学习”的理念,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深刻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较高的党性修养和政策理论水平;刻苦钻研法学理论,熟悉行政法学和专业法律知识,熟练掌握了药监业务理论知识和执法实务。特别是她始终保持着“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进取精神,积极参与各类学习培训,努力提升专业技能水平和服务能力,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具有较高的依法行政能力、组织指挥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应急反应能力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二、勤奋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该同志200**年8月任市局政策法规科长以来,快速进行了由主要领导向科长的角色转换,淡薄名利,清正廉洁,履职尽责,工作卓有成效。市局连续三年被评为政府法制工作先进集体.

(一)破解难题,沉着应对敏感的突发事件

20**年5月,一个自称的打假维权人士,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告上了法庭,诉该局在药品广告监管上行政不作为。这是关系本局形象和声誉的大事,领导高度重视,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政策法规科承担了应诉任务。在学校,她学的是中药和药学专业,工作后又长期在领导岗位上,面对专业性极强而陌生棘手的行政诉讼业务工作,她努力克服法学理论知识的不足,边学边干边请教,查阅大量资料,仔细梳理法律法规赋予基层药监部门在药品广告监管方面的职能职责,调查收集本单位对本地媒体药品广告进行监测的录像、文字资料、给工商行政部门的违法药品广告监测移送文书、文件信函等,精心撰写、反复修改行政答辩状,以翔实的数据、确凿的证据,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切实履行了法律赋予的职责。因此,本案以原告撤诉终结,树立了良好的药监形象,这个行政诉讼案卷,也被评为全省药监系统20**年度十大优秀案卷之一。

(二)深入基层,创新法制机制建设

为了加强执法制度建设和有效防止执法中的腐败现象,有的执法部门开始进行查处分离的试点工作。**同志向局党组提出了“能不能在我局率先推行查处分离”的建议后?系统上下顿时议论纷纷……。面对议论和阻力,她先后走访了公安局、质监局、城管执法局等执法部门,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作出了试点方案。20**年初,由政策法规科牵头,在高坪、营山两局开展了查处分离试点工作。在法规科人少、事务性工作很多的情况下,她坚持下基层,与其他同志一道,多次深入两个局,了解执法人员的基本情况,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发动工作,指导制定实施方案,及时解决试点中遇到的难题,总结交流试点经验,在全系统推广。同时,督促实施简易程序案件备案审查、听证和重大案件集体讨论等制度,经组织对已办理的200多个案卷的评查,发现案卷的瑕疵明显减少,案件办理质量明显提高。她还通过电话、网络、讲课和接待来访,热忱为基层执法人员解答执法难题150多起。几年来,全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无一例行政复议和行政败诉案件发生。

(三)夯实基础,为科学监管决策提供依据

她十分注重制度建设质量。在通过深入调查,先后草拟、修改、完善、审查、收集整理了行政执法责任制、案卷评查制度、查处分离制度、重大案件集体讨论制度、政务中心行政许可工作制度、行政责任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效能建设制度、医药企业联系等60多个制度,对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强化机关管理奠定了制度基础。

她积极参与立法调研。《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实施办法》等多部法律法规的征求意见稿公布后,她结合实际,提出了多条具有建设性的修改意见。她积极推行“两集中、两到位”的行政审批模式。亲自草拟修订工作制度,清理行政审批项目,编制政务服务指南,审查工作流程,缩短办结时限,为本局行政审批改革工作取得重大突破,经验在全市交流推广。她严格对本局即将出台的文件进行了合法性审查,对已出台的文件,进行了合法性清理,提议废止了过时的规范性文件。她还利用业余时间撰写文章,她撰写的《坐行政诉讼被告席的体会》、《从一起行政诉讼争执的焦点看规范执法行为》等多篇有关药品监管执法的文章在报刊、网站发表,《浅谈对药品边缘产品的监管》一文,被**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评为“三型机关建设”优秀论文。她广泛深入普及法律知识,亲自撰写讲稿,制作多媒体幻灯片,对系统新录用公务员进行岗前法律知识培训,给从药人员讲授法学基础和专业知识,参与对行政相对人和本系统公务人员的法律知识培训,受到参学人员好评;她与有关部门配合,将法律”“六进”活动搞得有声有色;编写的法律学习辅导资料,挂在本局网站上供大家参考;组织和参与了每年的“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7.1”安全合理用药宣传日、“12.4”法制宣传日等系列法制宣传活动,发放各种宣传资料10多万份;联合小西街社区和人民南路小学,设立食品药品法律宣传专栏,重点宣传了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和政务热线、标语、展板进行宣传。一系列的举措,为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氛围。

药品安全论文篇(4)

关键词:农户;农药残留认知;影响因素;SEM

中图分类号:B845.6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3)08-0141-06

农产品安全问题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农户作为农产品的生产主体,其农产品生产行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程度更为直接、严重。只有保证农户生产行为的安全、规范,才能生产出质量安全的农产品,进而从根本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1]。但是,农户对农药残留的认识浅薄,在生产中倾向于使用高毒、剧毒农药,即使是低毒农药,在农业生产中也普遍存在过量施用现象[3]。农户对农药残留的认识程度会内在地影响其施药行为,施药行为的规范与否又与农药残留量的多少有关,并最终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产生影响[3]。因此,通过各种途径规范农户的农产品生产行为,提高其对农药残留的认识是目前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途径之一[4]。

众多学者针对农户农药残留认知开展了诸多研究。郑龙章等(2009)[5]对福建省农户的研究发现,农户对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认识越深刻,越愿意从事安全农产品的生产,与Recenaa等(2008)[6]研究结论相反。张云华等(2004)[7]对山西、陕西和山东等省市农户进行的研究表明, 农户对农药残留的认识是影响农户采用无公害及绿色农药的主要因素之一。Abhilash等(2001)[13]通过对印度农户农药施用行为的调查,发现农户的安全生产意识是影响其农药使用行为的重要原因,农户的安全生产意识越高,其用药行为越安全。王志刚等(2011)[9]研究表明经常做用药记录的农民更能控制农药使用量,对农药残留的认识越深刻。崔新蕾等(2011)[10]的研究则发现家庭人口和收入结构是影响农户农产品生产行为的重要因素,与李光泗等(2006)[11]的研究结论一致。杨小山等(2011)[12]的研究表明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和农户的技术培训情况对农户农药残留认识有显著影响。Doss等(2009)[8]发现政府严格实施各种不同法律法规,给农户提供农药培训,有利于提高农户对农药残留危害的认识,促进其安全用药,与姜慧慧等(2010)[14]的研究结论相反。以上研究成果对于了解农户对农药残留的认识、提高农户的农产品安全生产行为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但目前的研究大多以生产常规农产品的农户用药行为为主要研究内容,少有文献对反季节瓜菜种植农户用药行为进行探讨,且研究中所使用的农户家庭总人口变量并不能很好的代表农户生存压力,忽视了由于家庭总人口中劳动人口与非劳动人口的差距所带来的赡养负担的不同,存在理论缺陷,可能影响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因此,本文基于对海南省649户冬季瓜菜种植农户的第一手调研数据,引入人口压力[人口压力=(家庭总人口-外出务工人口-农业劳动人口)/(家庭总人口)]作为新变量进行实证研究,建立SEM模型,分析海南省冬季瓜菜种植农户对农药残留认知的影响因素,并揭示影响冬季瓜菜安全生产管理政策绩效的关键因素,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以期为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提供一个新视角。

1数据来源、模型选择与研究框架

1.1数据来源

2013年1~3月,本课题组在海南省7个市(县)15个镇对种植反季节瓜菜的农户进行调查。调查涉及农户禀赋、农户农药认知、农户用药行为以及农产品检测等情况。调查方法为重点调查加随机抽样,由于每个市县的反季节瓜菜种植分布并不均匀,加上时间和资金的限制,故而选取7个重点种植反季节瓜菜的市(县),具体乡镇的调查则采取随机取样原则。调查方式是调查人员一对一入户调查,发放问卷850份,共收回问卷767份,回收率为90.2%。据研究设计和问卷回复情况,剔除缺失4个以上变量的问卷24份以及农作物为非反季节瓜菜农户问卷94份,剩余有效问卷649份。

1.2模型选择

本文的研究主题具有难以直接测量和主观测量误差较大的特点,而传统的多元回归、Logistic回归及相关分析等并不适合对多原因、多结果及难由直接观测变量构成的潜变量进行处理。结构方程模型(SEM)通过将测量模型和建立在理论基础之上的因果模型相结合,把模型误差纳入模型之中进行分析,结果更为准确,能更好地实现社会科学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的统一[15]。因此本文选择SEM对上述假说进行建模分析。

方程(2)和方程(3)为测量模型,反映潜变量与测量变量之间的一致性关系。其中,X为外源潜变量的可测变量,即反映农户禀赋、安全生产意识、已有用药习惯和政府服务与规制的指标。Y 为内生潜变量的可测变量,即反映农户对农药残留认知的指标。Λx为外源潜变量与其可测变量的关联系数矩阵,Λy为内生潜变量与其可测变量的关联系数矩阵,通过测量模型,潜变量可以由可测量变量来反映。

1.3研究框架

本文结合现有文献、相关农户认知理论和本文研究主题、海南省冬季瓜菜种植特点等,构建了如图1所示的农药残留认知影响因素假说模型。

2实证分析

2.1模型拟合与估计

在建立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与评价之前,首先对样本数据的效度与信度进行检验。由模型估计可知,所有潜变量的因素负荷量标准化参数绝对值在0.628~0.906之间,t值在8.541~23.226之间,远大于评价标准1.96;P值皆小于0.001,远小于评价标准0.005,说明模型具有良好的效度。同时,标准误差在0.031~0.098之间,远小于评价标准2.58;建构信度值介于0.712~0.878之间,大于评价标准值0.60;潜变量的平均方差抽取量皆介于0.520~0.706之间,高于评价标准值0.50。这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信度,其内在质量较为理想,可用以做进一步分析。同时,根据模型路径系数与输出的修正指标,增加了质量安全培训与农技指导、务农年限和收入结构之间两两误差的相关关系。调整后的模型估计结果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该模型的整体拟合程度较高,模型合理。

2.2模型解释

2.2.1潜变量之间的关系分析由表1可知,农户禀赋、政府服务与规制、安全生产意识以及农户已有用药习惯到农户对农药残留认知之间的路径标准化系数分别为0.287、0.197、0.308和0.229,其中农户禀赋以及政府服务与规制不仅直接对农户农药残留认知产生影响,还通过影响农户安全生产意识和农户已有用药习惯间接影响农户对农药残留的认知,其总效应分别为0.316和0.382。

农户禀赋对农户农药残留认知的间接路径系数=农户禀赋对农户安全生产意识的直接路径系数×农户安全生产意识对农户农药残留认知的直接路径系数+农户禀赋对农户已有的用药习惯的直接路径系数×农户已有的用药习惯对农户农药残留认知的直接影响路径系数;农户禀赋对农户农药残留认知的总路径系数=农户禀赋对农户农药残留认知的直接路径系数+农户禀赋对农户农药残留认知的间接路径系数。政府服务与规制的计算公式与之类同。

不可忽视的是,政府服务与规制对农户农药残留认知的直接路径系数虽然小于农户禀赋,但其总路径系数却大于农户禀赋,这表明虽然政府没有办法通过改变农户禀赋来提高其对农药残留危害的认识,但却可以通过先关政策引导、纠正农户现有用药习惯、改善农户安全农产品生产意识进而提高农户对农药残留危害的认知。同时,如果政府想提高农户对农药残留危害性的认识,促使其在生产过程中主动、积极地生产控制自己的农药使用行为进而生产安全的农产品,政府在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必须考虑农户禀赋的不同,并相应地调整政策重点。

2.2.2潜变量与观测变量之间的关系从表1、图2可以看出,农户禀赋与5个观测变量的因子关系分别是0.764、-0.628、0.788、-0.762和0.718,说明这5个变量与农户禀赋有很强的因子关系,其中收入结构、受教育程度和人口压力这3个指标与农户禀赋关系最为紧密。对这一实证分析结果的进一步解释如下:①收入结构度显著正影响农户的农药残留认知,即:冬季瓜菜的收入占农户年收入的比例越大,农户对农药残留的认识越深刻,用药行为也越安全;②农户的受教育程度显著正影响农户的农药残留认知,受教育水平越高,对农药残留危害的认识也越高。这可能因为农户的受教育水平与其对农药、病虫害及农业技术的认识与掌握程度有关,受教育水平越高的农户对农药危害的认识越深刻,更有可能按照说明书或农技人员的指导进行规范用药,在施药过程中主动控制自己的用药行为,进行安全农产品生产;③人口压力越大,农户迫于生存,在农业生产中可能更多地重视产量而忽视农产品质量,即使认识到农药残留的危害,也存在违规用药的可能性。

政府服务与规制与5个观测变量的因子关系为0.648、0.671、0.734、0.876和0.650,其中农药残留检测与质量安全监管的因子关系最大。这可能因为政府对农户农产品生产行为实施监管,对农产品农药残留量进行检测,可以通过施加外部威慑力有效规范和制约农民生产行为,提高其农药残留认识和对农药残留超标的警惕。然而,在对农民进行调查时发现,海南省农产品检测工作没有落到实处,在某些村镇,有些农民甚至没有听过农产品检测。一些行政人员则反映,农产品检测只是走程序。问卷反馈情况也表明有68.1%的农民从没有接受过农产品检测,这说明海南省自2010年“毒豇豆”事件后在农产品检测方面有所松懈。

农户已有用药习惯与3个观测变量的因子系数分别为0.764、0.845、0.906,均为显著正相关,其中,用药安全间隔期的影响最大;然而,据调查,很多农民不了解安全间隔期的重要意义,安全生产意识淡薄,特别是在蔬菜生产上常有“今天打药明天采摘上市”的现象。问卷反馈情况也表明,有54.6%的农民在农药使用后不到5天就收获农产品,而根据一般性原则,农药使用后至少5天以上收获才能使农产品农药残留降到一定标准。这说明海南省冬季瓜菜种植农户用药行为不容乐观,存在极大隐忧,政府应该及时纠正农民错误的用药行为,提高农民对农药残留的认知程度。

此外,农户安全生产意识与2个观测变量之间的标准化系数分别为0.639和0.840,与农户安全生产意识之间的因子关系都较为紧密。这表明农民对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安全问题关系的认识越高、对农产品安全问题越关注,其安全用药的责任感和自主意识越强,对农药使用所带来的后果的认识程度也就越高。

3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农户禀赋、政府服务与规制、农户安全生产意识以及农户已有用药习惯到农户对农药残留认知之间因果关系的实证检验,本文主要得出如下结论:政府服务与规制和农户禀赋是影响农户农药残留认知的主要原因,两者不仅直接影响农户对农药残留的认知,还可以间接影响农户已有用药习惯和农户安全生产意识而进一步产生影响。同时,政府服务与规制对农户农药残留认知的直接路径系数虽然小于农户禀赋,但其对农户残留认知的总路径系数却大于农户禀赋,说明政府服务与规制更多地是通过影响农户已有用药习惯以及农户安全生产意识进而对农户农药残留认识产生影响。农户安全生产意识与农户已有用药习惯作为影响农户对农药残留认识的第三及第四大因素,不仅受到农户禀赋的影响,也受到政府服务与规制的制约。

鉴于此,进一步完善政府服务与规制是提高农户对农药残留危害认识进而促使农户安全生产的重要途径。政府应该组织质量安全培训活动、定期组织农户进行农药方面的学习、通过农技指导人员或现身说法等,向农户积极宣传农药过量或不合理使用给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的潜在危害,使农户对农药残留更深刻地了解。同时,通过相关政策引导、纠正农户现有用药习惯、改善农户安全农产品生产意识进而提高农户对农药残留危害的认知,进而促使其进行安全生产。不可疏忽的是,由于不同特征的农户对所接受到的知识的理解程度存在很大不同,在给农户进行培训和指导时,政府应充分考虑到农户受教育程度、务农年限、人口压力和收入结构等农户禀赋的差异,根据农户禀赋不同相应地调整政策重点。

参考文献:

[1]章力建,孙炜琳,朱立志.农产品质量安全补贴政策探析[J].中国农业信息,2012,11:26-29.

[2]Pemsl D,Waibel H,Gutierrez A P. Why do some Bt- Cotton farmers in China continue to use high levels of pesticid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ustainability, 2005, 3(1): 44-56.

[3]侯博,侯晶,王志威. 农户的农药残留认知及其对施药行为的影响[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2:99-103

[4]张耀钢, 李功奎.农户生产行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分析[J]. 生产力研究,2004,6:34-37.

[5]郑龙章,张春霞,黄森慰.茶农使用农药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福建省为例[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12:44-49.

[6]Recenaa M C P, Caldasb E D, Piresa D X,et al. Pesticides exposure in culturama, Brazil—knowledge, attitudes, and practices[J].Environmental Research,2008,102(2):230-236.

[7]张云华,马九杰,孔祥智,等,农户采用无公害和绿色农药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对山西、陕西和山东15 县(市) 的实证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2004,1:41-49.

[8]Doss C R. Designi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for African women farmers:Lessons from 25 years of experience[J].World Development,2001,29(12):2075-2092.

[9]王志刚,李腾飞,彭佳. 食品安全规制下农户农药使用行为的影响机制分析——基于山东省蔬菜出口产地的实证调研[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1,3:164-168.

[10]崔新蕾,蔡银莺,张安录.农户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的生产意愿及影响因素[J].农村经济,2011,11:97-100.

[11]李光泗,张利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对生产影响的分析[J]. 江西农业学报,2006,6:169-172.

[12]杨小山,林奇英.经济激励下农户使用无公害农药和绿色农药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对福建省农户的问卷调查[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50-54.

[13]Abhilash P C, Singh N.Pesticide use and application:an Indian scenario[J].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09, 165:1-12.

药品安全论文篇(5)

关键词:药剂科;临床用药;安全管理分析

医院治疗中药物为重要的治疗手段,在医疗科技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研制出很多新药,对药剂科在临床用药的管理中提出更多要求,而用药安全性不仅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影响到生命健康[1]。通过对近几年药剂科的管理经验和存在问题,采取相应措施,进一步提高药物安全管理的方法,尽量减少药物事故,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近些年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等事故的患者进行调差和研究,药剂科分析安全用药的影响因素,研究临床用药安全管理的措施,有利于临床用药的安全管理,使患者的需求得到满足。

1.2方法

1.2.1临床用药不安全的因素 ①患者因素:使用药物时,患者要遵守医嘱,按时按量服用,并清楚药物使用时的禁忌,保证药物使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2]。因为大多数患者没有阅读说明书的习惯,有些老年患者因为自身原因一般不看说明书,这种情况容易有药物服用过量或者药物使用不足的现象,会导致用药危害,还会降低治疗效果。②药物因素:有些药物本身药理作用会导致不良反应,这会使患者在服药后身体出现不良反应,比如,青霉素的过敏反应常见,还有各类皮疹、荨麻疹、间质性肾炎、减少白细胞、哮喘等症状,虽然过敏性休克不常见,但发生后必须及时就地抢救,否则会危害生命。③药剂科因素:药剂科在临床安全用药中有中药作用,首先要管理药品质量,包括储存条件,药品购入渠道,有效期管理,药品质量过关,患者才能使用合格药品,并保证药物的安全性[3]。同时还要做好药品调配,若在调配药品的环节中出现差错,也会造成患者用药失误,严重者会有生命危险。④社会因素:社会快速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虽然了解更多的药品,但是药物相关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和禁忌症都没有清楚的了解,又因为缺乏对说明书的阅读,使药物不安全因素有所提高。⑤医务人员因素:医务人员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情况,选择药物种类,并给予用药指导,但是在医疗技术的发展中,不断更新临床用药,部分医师以及护师对新药的相关知识没有牢固掌握,对药品的配伍禁忌和不良反应也没能及时了解,从而导致药物选择和使用中出现不合理的现象。

1.2.2规范用药安全的管理制度 ①完善药品的目录:大量新药进入到医院,在过去的药品目录中根本没有这些新药的名字,因此要及时制定药品目录,可对医院所有药物进行清晰记录,并可明确药品的保持期、进出、分配可使和药物特性,对药品进行良好的筛选和分类,当某一批次药物的保持期过后,能够根据管理目录来确认,并及时清理。同时药品管理目录在制定过程中要按照《国家基本药品目录》的内容,使医院能够合理使用并管理各类药物。②规范药物咨询:大部分不合理用药情况,是因为对大量药品相关知识的不了解,要开展相应的咨询服务,不能将咨询服务只流行于形式,针对药剂科的人员结构、门诊量和医院要求这些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咨询方式,比如,咨询窗口、咨询室、咨询方式或者发药窗口等[4]。并对咨询系统给予有效、扎实的发展,针对自身条件有计划、全方位的认真落实,从而取得成功。③降低门诊患者的错误用药:医护人员要坚持配方双核对的制度,对前台的发药药师和后台的配药药师明确责任,隔开调剂窗口的前后台,使一名药师不能完成配方,避免配方无双核对,并为后台的配药药师提供独立、安静的工作环境,促进配方准确率的提高。坚持差错登记、报告制度,及时登记发生的失误和事故,相关人员组织讨论,找出失误原因,并采取防御措施,避免失误的再次出现。④加强管控和评价体系的建设:评价体系治疗的再确认,包括药物处方,用药后患者的身体反应,可确认并总结药物使用的准确性。药物处方的评价方法,主要是药学技术人员的鉴定,因为药学技术人员可深入了解药性和药品,因此可对药物处方做出准确的鉴定。而在评价患者的用药反应时,要详细登记不良反应的患者,并评估诱发原因,采取相关措施避免同类事件的再次发生。⑤提高药品质量和安全使用上的监督:患者在使用高危药品前,需要进行安全性的充分论证,只有适应症确定时,才可使用。对于说明书之外的用量和用法需要承担风险。还可和患者签订同意书[5]。对高危药品处方的审核中,必须按照说明书来执行,若处方中存在不正确的用法用量和配伍禁忌,药师要拒绝调配。同时医院还要成立药品质量监督小组,保证药品质量合格,安全有效。药师参与具体的药品采购任务,拒绝接收伪劣药品,保证药品质量,并严格管理库存药品,先使用近有效期的药物。若药物需要特殊的贮存条件,则要按照要求进行贮存。

2 结果

通过药剂科分析临床安全用药的影响因素,并针对我院的临床情况,总结出安全用药管理的相关策略,能够明显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以及医疗事故,有助于患者治疗效果的提高。

3 讨论

医院临床的用药安全主要有安全用药和药品安全这两方面,首先要保证药品的安全性,采购中选择质量合格的药物,并进行良好的贮存保管,尤其有贮藏要求的药物,一定要保障患者使用的药物质量合格,且在有效期内。同时还要做到安全用药,从医生处方一直到患者的正确使用,中间有很多容易出差错的环节和不安全因素,因此药师要充分把握流程的每个环节,并给予患者药物使用等方面的指导,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通过每次的研究分析,提出:完善药品的目录、规范药物咨询、降低门诊患者的错误用药、加强管控和评价体系的建设、提高药品质量和安全使用上的监督等措施,既能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又可减少不良反应及药物事故的出现。

参考文献:

[1]杨晓莉,曹艳佩,马昕,金可可,盛文佳.应用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改善住院患者化疗用药安全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3,28(17):112-113.

[2]向靖宇,卢祖洵,章娟,郗晓艳,汪志宏.某院候诊人群药品安全认知与用药行为调查[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3,28(17):106-107.

[3]邵志伟,周瑞红,周燕,潘洁,余慧琼.患者参与用药安全管理在预防临床给药差错中的作用[J].护理学杂志.2012,19(15):147-148.

药品安全论文篇(6)

【关键词】 临床用药; 护理安全管理; 实施过程; 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22-0084-02

Nursing Clinical Drug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of Management Practices/LIU Xiao-ye,FU Luo-xiu,MO Yan-ling.//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4,12(22):84-85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clinical medication care safety management methods and how effective.Method:The hospital choice from January 2013 to December 2013 380 patients with clinical medicine medication by medical staff set up a special nursing clinical drug safety management team to identify nursing clinical drug safety hazards exist,develop specific Drug management cards,identification of various drugs implementation of standardized management,improve the care system,the establishment of a code of clinical medicine care safety training,and selecting 380 cases 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served as controls.Result: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clinical drug treatments,the incidence of defects and errors in medication significantly reduced,significantly reducing the number of expired drugs,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Clinical medicine; Care safety management; Implementation process; Effect

First-author’s address:Zhongshan Torch Development Zone Hospital, Zhongshan 528437,China

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药物治疗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与临床药物的安全使用密切相关[1]。国内一项研究表明,在所有护理缺陷中,与药物安全相关的缺陷约为33.5%,怎样才能够有效安全的应用药物,这是临床护士的责任,同时也是监督管理的重点问题[2]。本文选择2013年1-12月笔者所在医院内科临床用药的380例患者,组织医务人员成立专门的药物安全管理小组,制定药物管理制度,临床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12月笔者所在医院内科临床用药的380例患者,其中210例为男性,170例为女性;年龄15~79岁,平均(53.9±4.8)岁;同时成立临床药物护理安全管理小组,负责药物安全的管理工作。同时选择实施管理前的380例患者作为对照。

1.2 方法

1.2.1 成立临床用药护理安全管理小组 由科护士长作为小组负责人,组成成员为本科室的护理组长、高级责任护士以及药品管理员[3]。共同商讨制定临床用药护理安全管理的方法、程序及内容,主要负责对护理人员日常工作中安全用药的监督和培训工作等,最终目的是提升和完善临床用药安全性。

1.2.2 设计并制定药品标识卡 依据药品相关管理规定,由药剂科、医务科及护理部共同制定高危药品管理目录,同时对高浓度及高危药品进行特殊标识,制定药品管理手册及药品标识卡等,通过具体科室实施讨论分析存在的问题,最终得到各种标识的规格和颜色[4-5]。对于高危药品及高浓度药品用白底红字的塑料牌做标识卡,近期标识可分为两类,分别为3个月和6个月,3个月近效期标识选用白底黄字塑料牌,6个月近效期标识选用白底蓝字塑料牌,塑料牌大小均为5 cm×2 cm,按照规定粘贴。药品管理卡为硬质卡片,大小为3 cm×3 cm,其上具体表明药品的生产厂家、名称、剂型以及有效期。

1.2.3 查找临床用药护理安全隐患 统计实施药品护理安全管理前1年出现的有关药物护理方面的问题,对其原因进行分析,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找到具体的原因,组织小组成员到外院及上级医院参观学习,同时邀请药剂科的工作人员一同学习药品的管理规定[6]。

1.2.4 完善查对护理核心工作制度 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护理工作的核心制度,详细制定院级和科级的护理工作管理制度,认真落实三查八对制度,认真执行药物查对制度。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排班模式,对于进入临床的药品至少要有两人核对,交接班时要严格执行双人查对工作制度,降低单人操作出现风险的几率,认真核对患者的身份后方可将药物给出,在对患者身份进行核对时至少运用两种以上的方法,如询问患者的姓名,保证用药对象的正确,降低护理用药差错发生的几率,争取做到零失误[7]。

1.2.5 规范各类药品标识的使用 要单独放置高浓度药品和高危药品,同时在合适的位置粘贴标识,对于非原盒存放的药品必须使用药品管理卡,散装的药品要完整填写纸卡,将其放在盒子的外面,不同药品应用种类不同的管理卡[8-9]。定期回收过期的口服药和针剂。注射用的药品按照日期顺序排放,对于有效期在3个月或6个月内的药品必须要标注近期标识牌,专柜摆放高危药品,同时用醒目的标签作为提醒。工作人员相互监督,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给予纠正。

1.2.6 建立临床护理安全持续培训制度 临床安全用药要不断地提升护士的药学知识掌握量,随着临床新药的不断研发以及药品种类的增加,护士所掌握的药品知识无法满足临床工作,必须不断的更新知识,学习新的内容[10-11]。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药剂科人员学习新药用法、临床用药安全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等知识,制定管理手册,明确提出工作质量标准,确保所有人员熟悉药品的使用及管理方法,降低用药的盲目性,确保护理安全。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3 讨论

通过本文研究表明,实施临床用药护理安全管理后,临床用药缺陷及差错率明显降低,管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对于药品应分类放置,定期对药品进行整理,及时更新标识,确保临床各类普通药品及急救药品的完好率,降低出现过期药品的几率,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临床护理用药安全管理小组的督导作用改正了过去常规护理质量检查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同时对药品的定期更换、经常整理,能够有效的避免药品出现过期的问题。

综上所述,护理安全对整个医疗系统来说至关重要,也是患者的基本需求之一。通过对临床用药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有效降低了用药安全隐患,为患者提供一个放心、安全、满意的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赵丽丽.药物警示标识在我院用药安全管理中的做法与体会[J].海峡药学,2011,23(4):231-232.

[2]梁海涛,施孝金,钟明康.用药错误及其预防[J].上海医药,2011,32(4):161-163.

[3]薛洁.临床护理人员用药安全管理的现状与策略[J].护理研究,2011,25(1):6-8.

[4] Huan Xiaofeng,Wu Lingyu,Hou Xueqin,et al.The application and effect of nursing marks system in safety management[J].Journal of Nursing Management,2010,10(10):749-750.

[5]韦秀芬,李慧敏.产科病区实施高危药品管理的方法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4):291-292.

[6]陈登高.心血管内科用药安全管理及护理质量管理[J].吉林医学,2010,31(30):5456.

[7]邱华珍.心内科护士临床用药的安全管理[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18(3):270-271.

[8]覃凤琼.口服药样品一览表在精神科安全用药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23):2133-2134.

[9] CHEN Ye,Zhou Wen,Wang Xiaoyu.In high quality nursing service method in drug management improvement and experience[J].China Pharmacoeconomic,2012,27(3):254-255.

[10]率红莉,张加强,吴金丽.精神科住院病人不合理用药分析[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12,41(2):946-947.

[11]丘红梅,罗璐红,何淑梅,等.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的临床用药与护理措施[J]. 中国医学创新,2013,10(3):69-70.

药品安全论文篇(7)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职工的政治思想觉悟。

全科人员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充分认识“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重要意义,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学习和领会医院职代会精神和各阶段的工作重点,在日常繁忙的工作中,不拘形式,结合科室的实际情况开展学习和讨论,激励职工积极参与推进医院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和实施。通过系统的学习教育,提高了科室人员的思想政治觉悟,增强了法制意识,发扬求真务实精神,做到自觉遵纪守法,自觉抵制行业不正之风,以提高窗口服务为己任,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做好一线窗口药学服务工作。

二、完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方便病人。

门诊药房是药剂科直接面对病人的重要窗口,如何方便病人、如何提高工作效率,是药房工作的重点。随着月份急诊绿色通道的开通,我科通过将中心药房与急诊药房合并、岗位人员整合等一系列措施,保证了住院病人及急诊病人24小时的药品供应,保障了急诊流程的正常运作。月份,医院为站所的医保病人开通绿色通道,安排站所病人在住院部挂号看病交费后再前往门诊药房取药,为避免病人在住院部及门诊部间来回奔波,我科主动将站所病人取药的工作任务改由急诊药房承担,让站所病人真正享受到“一条龙”服务,树立了医院的良好形象。通过完善工作流程,合理设置窗口、机动配备人员等,充分调动全体人员的积极性,齐心协力,克服困难,提高工作效率,有效改变了取药排队、取药难等现象,为病人提供方便。

三、坚决执行药品网上阳光采购,保证临床用药供应。

严格执行药品网上阳光采购,保证了购进药品的质量,并密切联系临床,及时了解各科药品需求动态及掌握药品使用后的信息反馈,通过医院信息系统将药品供应信息通知至临床科室,保证了临床药品的及时供应。

四、加强药品质量管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为了加强药品在购进验收、在库养护等环节的质量管理,我科成立了药品质量监控小组,质控小组成员每月不定期对科内工作流程及各岗位的工作质量进行抽查,并督促科室工作人员认真执行各项管理制度,每月28日全科召开质控会议,由质控员将检查结果汇总并制定相应整改措施,质控小组成员督促整改。为了进一步加强药品质量管理,根据广州市药监局发关于《广州市医疗机构药品使用质量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制定出我院《药品验收质量管理制度》、《药品储存养护质量管理制度》《近效期药品标识管理》等一系列管理措施并相继实施,从而有效保证了我院药品质量,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且减少了医院因药品过期造成的损失。

五、做好每月药品盘点,协助财务部做好药品经济核算工作。

每月末组织全科人员进行药品盘点,为保证盘点数据的准确性,盘点工作尽量安排在临近下班时间及班后。为保证信息系统药品运行数据的准确性,三番四次地与信息中心、财务部、软件公司等沟通,力求完善信息系统,协助财务部做好药品经济核算工作。

六、开展临床药学服务,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年月,我科在实行门诊处方评价制度的基础上,新开展了临床药学服务,每周定期委派临床药师参与查房、病例讨论等,进一步加强了全院抗生素合理应用的有效监测,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保障了患者用药安全。

七、积极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

将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转为主动服务的形式。在日常工作中,主动到临床收集药品使用后的信息反馈。发现药品发生不良反应时,协助临床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的处理工作并查找原因,如与药品质量有关的,及时更换厂家,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按照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可疑必报”的原则,督促临床主动填报不良反应报告,我科及时做好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网报工作。

八、加强业务学习,通过开展实习生的带教工作,进一步提高业务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