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和谐社区论文

和谐社区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23 15:15:55

和谐社区论文

和谐社区论文篇(1)

(一)社区体育的功能作为群众体育的主要组成部分,社区体育主要有以下的功能:第一,社区体育可以增进健康。随着生产过程自动化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体制弱化,生物适应能力越来越差。社区体育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娱乐活动方式,对于改善人的弱化体制有很大的积极作用,是增进健康的有效手段。第二,可以增进人们之间的交往。社区体育通过动态的、集体形式的活动,为邻里、家人、朋友提供了一个休闲交往的场所和机会,人们可以通过参加社区体育,树立积极、友爱的观念,增加群众的人际交往能力。第三,社区体育可以丰富生活情趣。体育活动中也存在着美,体操中优美的姿势、跳高中完美的助跑、以及排球柔美的弧线等等。这些美可以调节人们的生活节奏,还可以丰富人们的生活情趣,进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第四,社区体育可以磨练人们的意志。社区体育也是一项竞技运动,有成功也有失败,人们在拼搏中享受磨难,在竞争中克服障碍,在困难中磨练意志。

(二)社区体育的特点社区体育的参与者都是社区内的人员,他们参加社区体育的目的较为单一,有的是为了强身健体、有的是为了塑造形体、有的是为了心情愉悦;社区体育的活动是在自愿自觉的基础上开展的,参加的人群虽很多样,但都是主动参加并坚持的;社区体育形式多样,每个人群所开展的内容都各不相同,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另外,社区体育的实施过程极为复杂,只能靠人们的自觉参与来灵活进行。

二、社区体育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

(一)促进了人自身的和谐人作为和谐社会发展的主体,其自身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前提条件。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紧张,其身心压力越来越大,如果不能及时释放这种精神压力,就很可能造成心理上的问题。人们在参加运动时,身体的各个器官都会受到适宜的刺激,从而使人身体感到舒适,伴随着愉快轻松的健身氛围,便可以释放心理压力,最终达到自身的和谐的目的。

(二)促进了人和人之间的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还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就是说人和人交往过程中要保持融洽和睦的关系。社区体育用其轻松的组织基调,为社区群众构建一个关系平等、情感融洽的氛围。在参加运动时,人们之间产生的信任感,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的沟通合作,为生活中亲子关系、邻里关系以及朋友关系的改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而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三)促进了社区文化的和谐文化是社会的软实力,它不可能像法律制度那样明显的规定表现出来,只能在法律制度所不及的地方发挥作用。社区体育与文化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社区体育的健康发展需要文化的制约,而文化的传播则促进着社区体育的开展。现在我国的小区精神文明建设以社区全民健身活动作为评价指标,这无疑又一次肯定了社区体育的重要性。

三、社区体育的发展现状

随着人们追求健康意识的增强,社区体育的发展迫在眉睫。现在参加社会体育的人员多是收入较高、闲暇时间较多的人,而工人、主妇等则很少参与,在年龄上来说老年人居多,青年人较少;而人们参加社会体育的时间多是早上和晚上,而且随着季节的变化活动持续的时间也在变化,春夏时间长,秋冬时间短;从活动场所上来说,则主要是社区场地、公园空地等,空间拥挤,没有正规的场所;在组织形式上来看,基本上都是自觉自发组织的,没有专业参考性。

四、完善社区体育,促进社会和谐

(一)加大全民健身宣传力度全民健身是社区体育的最终目标,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的必经之路。宣传全民健身就是要大力倡导并鼓励每个人都参与到运动中来,不论是学习紧张的高中生,还是异常忙碌的商人,或者是整日操劳的家庭主妇,都要鼓励他们参加到运动中来。加大全民健身的宣传,要从人们的基础生活开始着手,在周末开展健康健身教育活动,印发宣传手册强调健身的好处,让健身理念深入人心。另外还可以在“全民健身日”这天,开展社区内的运动竞技活动,以实际行动将健康向上的体育精神传达给公众,带动群众投身到健身之中。

(二)大力发展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队伍建设在发展社区体育的过程中,国家应该起到积极示范引导的作用。这就要求国家不仅要加大宣传,还要树立典型,示范引导,这就要求国家要大力发展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队伍建设,让他们来带动全民运动。国家可以吸收体育教师、体育干部、或者离退休的体育分子进来,进行社区体育组织的管理。另外,还可以为体育院校的大学生安排社区体育的实习课程,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这样不仅满足了体育指导员的队伍建设要求,还为大学生的学以致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一支高素质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是社区体育建设的必要保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三)健全相关的组织机构现在的健身设施没有针对性,有些设施知识摆设,根本不能使用。针对这个问题,国家应该健全组织机构,为各个人群量身定制健身设施与健身活动。例如,对于特殊人群,应该在公共场所修建无障碍健身设施,为他们的健身提供有利条件。针对不同的人群,创设对应的体育活动机会,避免出现歧视的行为,让各类人都能轻松愉悦的健身,努力达到“和而不同”的和谐局面。

五、结束语

和谐社区论文篇(2)

[关键词]东北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多元文化;和谐共生;主流引领

[中图分类号]C95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007(2016)04002506

[收稿日期]2016-03-15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朝鲜族跨国人口流动对东北边疆地区和谐稳定的影响研究”,项目批准号:13BMZ080。

[作者简介]1.朴今海,女,朝鲜族,延边大学民族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民族理论与政策;2.蔡香美,女,朝鲜族,延边大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专业硕士研究生。(延吉133002)

文化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和谐文化是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团结、促进边疆多民族和合共生、和谐发展的思想根基和精神纽带。在民族地区多元共生的文化百花园中,若是没有民族文化的相互包容、和谐相处,区域内和谐社会的构建则无从谈起。本文以东北边疆地区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例,试图从文化共生的角度,梳理近代历史上东北民族地区多元文化共生的社会发展脉络,探讨新时期东北民族地区文化共生发展的趋势,为东北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建构提供有益的理论借鉴。

一、文化的多元共生:|北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历史文化根基“共生”原是指多样性生物间互惠共存的自然现象,引申到文化学则指不同民族、不同地区文化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交流、兼容并包、多元共存、协调发展的文化形态,即多元文化之间的共生关系。文化共生是多元文化发展的一种普遍方式,是促进文化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正视历史上各民族多元文化共生的发展历程,把握文化共生的多维向度,为民族间文化和谐奠定基础,进而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兼容并包是东北边疆地区多元文化共生的基本前提

从历史渊源来讲,东北边疆这一独特的地理环境,自古就是众多少数民族的发祥地,不同民族间的辗转流动与交相杂居以及不同民族政权的轮番更迭,使不同文明符号得以在这里传承和发展,多民族多元文化共生成为东北边疆地区文化的最大特点之一。仅从近代而论,清时的满族入关、鲁冀晋流民及朝鲜人的齐闯关东,使得东北边疆地区原有的民族分布格局被打破,除了满族等土著民族外,又增添了中原的汉族和朝鲜半岛的朝鲜人。不同的移民承载不同的文化。随着移民的到来,中原的旱作农耕文化、朝鲜半岛的稻作农耕文化,以及基于各自经济文化类型的各种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在东北边疆相互交汇,使东北地区传统单一的游牧社会更加趋于多元化、复杂化,构筑出一道多民族多元文化共生的风景。

多元文化交汇于东北边疆,其共生的前提是相互认同与兼容并包。文化的共生,首先意味着居住在同一生活空间的任何一个民族所拥有的文化都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同的文化系统都平等地享有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不同的文化之间应当保持一种生态平衡。东北边疆地区最鲜明的文化特质就是不同文化间的相互认同和包容。当然,不同文化间的碰撞、摩擦、冲突与妥协在多元文化共生与发展过程中也在所难免。如清朝时期满族的强势文化对汉族、朝鲜族等弱势文化的同化、民国时期汉族强势文化对朝鲜族及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同化、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对东北各民族的殖民文化等。但总体上讲,东北民族地区的多元文化始终以尊重、包容和发展的姿态向前生长。历史上形成的东北土著民族文化以及汉族、朝鲜人等移民带来的各自传统文化,建构出东北边疆地区特有的社会文化构造空间。在这里,各民族敞开胸怀、互相接纳、取长补短,表现出开放包容的文化性格,共同托起一个兼容并包的社会。由延边地区耳熟能详的布尔哈通河、珲春等满语地名,延吉、王家屯等汉语地名以及吉地、子洞等朝鲜语地名的通用并存中,我们可以略见其多元文化兼容并包之一斑。

(二)互惠共荣是东北边疆地区文化共生的基本态势

文化的多元共生意味着文化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依存的。东北边疆地区多元文化的共生也并非停留在各民族原生态的文化并存与相互认同上,而是表现出动态性的多元共生态势。各民族在认同、包容不同文化生态的同时,相互借鉴、相互吸收,从中提升各民族文化的品位和文化自觉意识,促进不同文化的融合、共生共荣。自原住民与外来移民相汇东北边疆伊始,东北边疆地区各民族的文化就走上了一条相互认同、借鉴、交融和汇集的文化聚合历程,形成了一种互惠的多元文化的共生态势。多元文化之间不仅相互认同,而且相互影响,取长补短,相互促进。这种互惠关系不仅使东北各民族文化得以“美美与共”,而且促使东北边疆的民族关系趋于和睦、融洽。现今延边的民族关系之所以如此和谐、延边之所以成为我国民族团结的典范,与历史上所形成的不同文化之间的兼容并包是分不开的。近代东北各民族文化能够在短期内形成互惠共荣态势,究其原因,可从如下几方面考虑。

一是各民族传统文化中蕴涵的共同因子促使不同文化趋于共生共荣。虽然东北边疆各民族的经济生活类型不同,其文化也千姿百态,但不同文化之间也有着普适价值的存在,儒家的伦理道德便是积淀在各民族传统文化之中的一大共同因子。儒家文化主张“和而不同”,即尊重彼此的差异性,从而形成和合共存的和谐关系。东北边疆的各民族,不管是土著民族还是外来民族,其传统文化都不同程度地汲取了儒家文化的合理因素,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各民族文化核心价值观的类同性为彼此共生与兼容提供了共同性基础,拉近了不同文化之间的距离,使各民族之间更具亲和力。尤其是对跨界移入中国境内的朝鲜族来讲,其国民身份虽属朝鲜,但朝鲜人长期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再加之历史上中朝之间的宗藩关系与同质文化背景、隔江而居的地理区位等因素,不仅使中国东北成为其移民的首选之地,而且加快了他们与当地的土著民族满族及来自关内的汉族移民间的相互认知,催生出一种文化共生带。

二是不同经济文化类型之间的互补互惠促使各民族文化趋于共生共荣。东北边疆地区自古就是肃慎族系文化和华夏文化以及朝鲜半岛文化的汇聚地。仅从经济文化类型来讲,肃慎系的游牧渔猎经济类型与中原汉族的旱作农耕文化以及朝鲜半岛的稻作农耕文化间固有的差异,可促使各民族在生活上互通有无,形成相互依赖的学习、合作关系。原属游牧狩猎经济的满族从汉族、朝鲜族那里接受农耕文化,而同属农耕文化的汉族和朝鲜族之间则相互传授旱作农耕技术和稻作农耕技术,使不同的经济文化类型并存、互补、互惠。尤其是19世纪末,清朝移民实边时逃难求生齐闯关东的关内汉族与境外朝鲜人所具有的共同的移民身份以及共同_发东北边疆的历程中形成的汉、朝民族之间在生活方式和经济类型的互动互补关系,不仅带来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互相渗透和共生共荣,而且促成了东北各民族和睦融洽的民族关系。

二、文化的和谐共生:东北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和国家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多元文化的和谐共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尺度。文化共生的和谐态是“文化共生的根本价值向度,是多元文化发展的最理想状态”。[1](156)近代东北地区多元文化共生的历史告诉我们,和谐文化是东北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

(一)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是和谐文化、和谐社会的基础

民族地区建构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尊重差异,包容多样。

首先,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是对各民族人民的民族身份与主体性的尊重和认同。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和灵魂。对于民族学家来说,“文化是一个富有意义的实体,它是以客观的共同要素――语言、历史、宗教、习俗、典章制度,以及主观的人们自我认同来界定的”。[2](250)民族所具有的共同的语言、风俗习惯、以及共同的心理等特点,大都以文化的形式表现出来,一个民族的历史渊源、生产方式也都不同程度地积淀在民族文化当中。因此,对待各民族文化时要平等地看待每一种文化,尊重文化的差异性,正如文化相对论代表人物赫斯科维茨(M.J.Herskovits)所指出,“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内涵和审美价值,都是为自己群体服务的,不同文化之间应相互尊重,要强调多种而不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价值”。[3](80)那些凭借主流文化之霸权掩盖、改造非主流文化或边缘文化差异性的,亦或是将少数民族文化之特殊性作为资本,而排斥主流文化的做法都是极端的。在对待少数民族文化时,尤其要正确理解和把握好跨界民族同境外同根同族的民族感情、亲缘关系。如朝鲜族,尽管与韩国有着将近半个世纪相互隔绝,且各自在不同的社会体制与意识形态下生活,但有着历史的渊源关系――同根同族、同语言、同风俗、同文化,使双方之间自然互有认同感和亲近感,由此增加了彼此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的迫切性。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入和中韩建交,朝鲜族试图从韩国文化中追溯本民族文化的根源,从而使得现行文化具有特定的文化传统和价值。正因为跨界民族的特殊的民族情结和文化情缘,朝鲜族对韩国文化情有独钟就不足为怪了。

其次,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就是对一个民族文化权的尊重。文化权是一个民族拥有保持、保护与发展自己民族文化的权利,其实质就是民族平等待遇问题。保持有利于本民族发展的文化价值,在合理汲取人类有益文化的同时,抵制不良文化对本民族文化的侵害,防范本民族文化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丧失,是各民族行使文化权的应有之义。当今世界仍存在文化霸权与文化殖民、强势文化与劣势文化之差别。全球化时代,各民族文化在更宽层面上相互接触和碰撞,矛盾与冲突在所难免。在不同文化的相互碰撞中,一些民族的文化,尤其是一些弱小民族的文化将遭到主流文化或强势文化冲击,或主动或被动发生变化。但另一方面,在全球化语境下所产生的民族文化自觉势必激发民族文化个性化以及各民族争得民族文化权的诉求。尤其对于弱势民族和弱势文化来讲,文化权是对抗强势文化对本民族文化冲击,保卫自己的文化领地和生存空间的重要武器,需要无条件的争取。民族不论大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也就有自己的文化价值与自己的文化立场,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应当获得平等的对待,而体现在各民族文化上的差异也应得到尊重。我们绝对不能以“我族文化中心主义”的观念和尺度去衡量其他民族的文化,否则就会导致文化之间的冲突。

(二)和谐共生:全球化时代民族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向

首先,文化的和谐共生是各民族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无论是汉民族文化还是少数民族文化,虽然鼎足而立、特色鲜明,但他们都不是封闭孤立的,而是在文明发展长河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有机体。文化多样性的内涵“不仅在于承认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而且在于承认不同文化所具有的价值及其相互之间可共生、可共容、可共荣和可共融的特性。这是在跨文化的交流、互动中实现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4]。《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理念,正是对全球化时代多元文化互动共生态势的本质认知,也是党和国家把握时代脉搏、遵循客观规律而确立的文明发展观。东北地区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由于地理环境、经济类型、社会发展不同而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各民族文化,构筑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和多元文化共生态,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增姿添彩。而另一方面,尽管各民族文化色彩丰富、形态各异,但不同文化间也存在着某些共同的特质和普适性价值,使得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对话以及相互借鉴、补充、吸收、整合成为可能。东北民族地区文化的共生与发展,需要努力做到求同存异,凸显“多元”,寻求多元文化的互惠共生,使区域文化在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彼此吸收借鉴的基础上创新和发展。当然,多元文化共生态中的“求同”并不是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同化或均质化;“存异”也并非固步自封,而是各民族文化在相互交流和不断磨合的过程中,既要保持各自特色,又要兼容并蓄,使不同民族文化“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再次,多举措增强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帮助民族地区提高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通过各种渠道打造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品牌,形成系统的产业链条,发展文化产业,以实现民族文化的自主创新,扶持民族文化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当今东北地区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建设及国家“一带一路”大棋局倡导的人文精神和互利共赢理念,给东北边疆地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基础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区域之间人员往来,尤其是劳动力的跨国流动,不仅推动了经济发展,而且也带动了文化交流,唤醒了少数民族的文化自觉,成为文化共生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充分把握区域经贸发展之机,利用各种政策优势,以发展文化产业为龙头,推动东北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发展,提高文化的竞争力,提高整个国家的软实力。

(三)正确处理“主流引领”与“多元共生”的关系

在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的主流引领决定着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引领多元文化的健康发展,才能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推进民族地区各项社会经济事业稳步发展,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想。与此同时,也要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鼓励多样风格竞相发展,防止少数民族文化被边缘化,切实改变主流引领与多元文化相脱节的现象。主流引领并非同质化、单一化,用政治干预来评估文化差异、灌输主流文化、调和文化冲突,只可能一时在表面上制造一种貌似和谐共生状态,并不能从根本上化解矛盾冲突,反而有可能埋下一个意外的隐患,即国家意志与民族意识相对立。近年来,在现实生活中不难发现一些打着“唱响主旋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旗号,将多元文化与主流文化核心价值观同质化,否定民族文化的特殊性,甚至否定“民族政策”的一系列极左倾向。脱离民族地区实际,凭借行政手段的硬性“引领”,只能适得其反,不仅达不到预期的目标,甚至还会引发少数民族对国家和主流文化的离心力。

指出:“一带一路”建设,“对民族地区特别是边疆地区是个大利好。要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边疆_放开发步伐,拓展支撑国家发展的新空间。”[6]文化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力量。东北民族地区也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充分发挥多元文化优势,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求同存异、和谐共生,以推进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邱仁福:《文化共生论纲》,《兰州学刊》,2008年第12期。

[2]周庆智:《文化差异:对现存民族关系的一种评估》,《社会科学战线》,1995年第6期。

[3]包舒畅:《我国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文化的选择》,《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第2期。

[4]郝时远:《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熔铸中华民族文化》,《人民政协报》,2012年3月13日第5版。

[5]:《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人民日报》,2012年11月9日第2版。

[6]郝时远:《文化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力量》,《人民日报》,2015年11月26日第7版。

中国朝鲜史研究会201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届会员大会

在延边大学召开

2016年8月13日―15日,由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主办、延边大学朝鲜―韩国研究中心承办的中国朝鲜史研究会201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届会员大会在延边大学召开。

本次会议以“东亚视野下的中朝(韩)关系史与朝鲜(韩国)史研究”为主题,设置古代史1、古代史2、近现代史、当代史四个分会场。来自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的52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的112位专家学者和会员参会,其中近一半为青年学者,四分之一为南方学者,是参会会员最多、参会青年学者最多、参会地域最广的一次盛会。

和谐社区论文篇(3)

关键词 社区文化 和谐社会 可持续发展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和谐社会”的提出,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新的发展状态下认识的发展,它表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已经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三维结构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四维结构的过渡和发展。这是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认识的一个重大推进,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它反映了我国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动态发展需求。

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论断,反映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体现了我们党执政宗旨和执政使命的本质要求。和谐是一种价值取向,是一种文化境界,是一种系统化的社会定位。“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社会基础层面的社区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具有逻辑起点性的工程。

一、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容分析

构建和谐社会不是一个时尚的口号,而是一项有着丰富内涵的系统工程。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是:一要建立起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社会关系;二要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三要和谐兴国、和谐创业、和谐安邦①。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它既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最近目的和利益”,也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未来”利益。它完全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进入新时期新阶段,我们党要保持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就必须努力实现人民群众期盼社会稳定、和谐的愿望。这样,我们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社会主义才能充满活力。因此,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一个因果互动的、双向递进式的动态系统演进的过程,该过程充分地体现了依赖人民、受益人民的“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社会结构的特质。

二、社区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分析

(一)社区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社会是形式,文化是内容,文化建设是基础,而社区文化就更加具有基础性、先导性意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灵魂和支撑。通过社区文化建设,可以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基础性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支撑,坚实的道德基础,良好的文化条件。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同时,社会是一个大系统,社区是一个小系统,从系统论角度审视这两个系统,都需要控制和协调,而社区文化建设,可以协调社区系统运行,从而也协调了社会系统的效率与公平。和谐社会是一个多元的社会: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社会是合作和宽容的社会,需要容忍各种不同利益关系的存在。社区文化的建设为社区发展倡导宽容、谦让、奉献的社区公共道德,营造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社区氛围以及和睦相处的人际环境;和谐社会是民主和善治的社会,即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和管理活动。社区文化建设就是要协调好各种社区关系,促使人人友爱、家庭融洽、邻里团结。社区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精神动力,社区通过文化建设,净化社会风气,倡导良好社会心态,营造融洽和谐、团结互助的人际关系,形成自觉遵守社会秩序的舆论氛围和民主、平等、法制、科学、诚信的社区生活环境,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和谐社会是公平的社会。社会公平是社会和谐的基石:社会公平就是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的分配,社区文化建设就是在社区建设和管理过程中保持权利的平等、利益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社区文化是社会主义对社会公平本质要求,是衡量社区全面进步的尺度,也是建设和谐社会中的社区文化的深厚基础;和谐社会是一个诚信的社会。社会和谐的深层基础在于全社会之间拥有一种普遍的认同,人与人之间有一种相互信任的纽带。这对于社区文化建设也是至关重要的。没有诚信,就没有相互的帮助与合作,就没有社区的团结,更加无法形成普遍的社区认同感,也就更勿需提及社区文化的和谐建设和发展,乃至和谐社会了。

(二)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社区文化是在社区共同体中逐渐凝聚起来的相同文化体验与认知,是居民在特定区域内形成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生活方式、文化品位、风俗习惯等文化现象的总和它具有整合社区资源、引导价值观念、传承文化成果、规范行为方式,教育娱乐群众、稳定人心、促进社区经济发展等重要功能和作用。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发挥文明社区的示范作用,进而有效地辐射、带动整个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城市现代化进程,不仅是城市建设的现实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服务群众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基层社区是社会的细胞,建设和谐社区也是以群众的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准,并要注重在工作中不断有所创新文化,具有普遍的接受性、认同性;具有教育、引导、愉悦和美化人的心灵的功能,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凝聚人心、凝聚群众、凝聚社会的一个有效载体,对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注重发挥社区文化建设的特殊功能,实现“以文化凝结温馨,以文化促进和谐”,通过建设社区文化促进全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社区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和灵魂

一个社会的文化及其传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社会的精神面貌,没有社区文化,就没有和谐的社会。社区文化建设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为一体,是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社区文化建设在本质上是一种意识形态。如果没有统一的指导思想,没有共同前进的旗帜和灵魂,就不可能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整合起来,把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凝聚起来,也就不可能有社会和谐发展的实践追求,更不可能有社会和谐的实现。相应地,追求社会和谐的实践又会推动社区文化的发展。和谐社会越发展,社区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就越突出、越明显。对每个人来说,社区文化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对全社会而言,社区文化建设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作用,内含着人们高度认同的共同价值观念,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特征。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社区文化建设是社会和谐所必需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文化源泉,它对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观念引导、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持的作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和灵魂。

三、面向和谐社会的社区文化建设

在面向和谐社会的社区文化建设中,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指导思想,推进社区文化建设。

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区文化建设是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性环节,是提高群众文化素质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社区居民自由全面发展的有效形式。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必须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社区文化建设必须牢牢把握前进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指导思想,推进社区文化建设。要体现这一指导思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在社区文化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先进的思想道德。先进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决定着社区文化的根本性质和社会作用。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最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进行社区文化建设的基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全面落实“始终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重要思想是社区文化建设的灵魂所在。我们在社区建设中必须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教育,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清除社区文化建设的糊涂认识,引导社区居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发展现。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思想道德目标,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社区文化创建活动。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不断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向,面向大众,由群众创造又服务于群众

当代中国文化最深厚的根源在广大人民群众之中,人民需要文化,文化更需要人民。来源于人民群众又服务于人民群众,这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要求。“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始终是我们党文化建设的根本方向。社区建设的宗旨是服务居民,社区文化建设的宗旨亦应服务居民,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社区居民精神需求。不断提高群众的文化鉴赏水平和文化生活水平。组织社区文化活动要以满足社区居民为最终目标,要注意听取居民意见和建议,考虑他们的精神需求,鼓励他们的首创精神,使他们在活动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教育。同时,也使他们认识到自己既是社区文化的创造者,又是社区文化的受益者,从而调动他们参加社区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自觉地运用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反映社区发展的良好局面,不断提高群众的文化鉴赏水平和文化生活水平,为社区工作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以促进社区文化建设的全面发展。

(三)把握社区文化的基本内涵、基本特征和结构组成,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对社区文化不仅要从广义上去理解它,也要注重狭义上的理解,要充分认识到,社区文化是社区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和意识形态成果。社区文化是由社区内部创造为主,外部文化输人为辅形成的不同形态的文化现象所构成的复合体系。它以社区精神为核心,以社区文化为理念,以价值取向和文化形态为主要内容,以社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为支撑,融社区宗旨、行为规范、伦理体系、价值准则、习俗信仰和制度规定为一体,是社区赖以存在的精神支柱。有了这―认识,才能重视社区物质文化建设;才能构建适应社区文化发展的组织体系和运作机制;才能强化社区居民对社区文化的认同感或归属感;才能激发社区居民的参与热情和创造精神。

五、结论

本文以系统论的观点对面向和谐社会构建的社区文化建设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核心任务进行了较具新颖性的认识。构建和谐社会首先需要社区文化建设的基础性支撑,从社会互动的观点看,和谐社会的功能体现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本质特色;社区文化建设的核心原则同样体现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系统思路。

参考文献

[1]阎向阳.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集团经济研究,2006(216):14-15.

[2]杜立婕.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求实,2006(3):59-63.

[3]石忆邵,杨碧霞.城市文化与和谐城市建设.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6(4):55-58.

[4]王传满.以发展和谐文化为先导构建和谐社会.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4):6-10.

和谐社区论文篇(4)

上午9时,论坛举行开幕式。全国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陈秀榕、市委副秘书长王翔和市委宣传部、市委研究室、市社科院、市社科联等有关方面领导以及来自首都妇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妇女理论工作者、妇女社会工作者共150余人参加了论坛开幕式。

“妇女全面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分论坛讨论内容涉及女性参政议政、劳动就业、教育培训、依法维权、环境生态、身心健康、两性平等发展等多个方面。中华女子学院李明舜教授和首都师范大学啜大鹏教授分别就建立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机制和男女享有同龄退休的劳动权利问题进行探讨和呼吁;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研究员曲雯针对预防和干预家庭暴力问题指出,建立禁止对妇女的家庭暴力的社会机制,需要革新政府的观念并巩固其主导作用,需要发挥非政府组织、妇女组织及专家学者的促进和监督作用,需要发挥媒介反家暴宣传及监督作用,而开展国际合作项目以提升政府各机构决策者及相关工作人员的社会性别意识和反暴力意识也是重要途径之一。针对如何发展与维护城市贫困妇女、农村妇女和外来务工人员等女性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问题,市二中院立案庭左颖星法官指出,建立和完善农村妇女财产权益保障制度,从法律层面有效防止农村妇女生活贫困化,实现这部分群体与社会其他群体利益的平衡发展,是确保我国农村社会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和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环节,司法人员在这一过程中要积极承担起社会导向的作用,在现代民法公平正义理念的指导下,弘扬尊重和维护农村妇女财产权益的观念,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平谷区兴谷街道妇联王月东主席结合对兴谷开发区内的民营企业所进行的专题调研情况,提出了注重源头维护、加大宣传力度和执法监察力度以推进相关政策法规的落实、加强女职工组织建设等有效对策。

“妇女与和谐社区、和谐家庭建设”分论坛的主要议题是女性在和谐社区、和谐家庭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讨论中,与会者特别强调了社会变迁给家庭带来的影响。中国社科院刘英研究员、市委党校尹志刚教授等纷纷提出,社会学、女性学等人文社会学科需要加强对基础家庭理论的研究,尤其对于留守儿童、残缺家庭以及由于独生子女政策所带来的空巢家庭问题,应给与足够的关注;市二中院少年审判庭施忆法官结合审判中的具体案例对离异家庭中未成年子女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市家教研究会的徐岫茹、王文忠、杨忠健等同志建议将社会心理、家庭心理学教育引入家庭教育实践工作中,从而带动和谐家庭建设。针对构建和谐社区这一问题,朝阳区芍药居四社区居委会的社区工作者刘丛结合实际工作指出,在建设和谐社区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如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一些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以及社区中的流动人口管理问题,对于社区工作者来说,受到自身能力、精力和社区财力的限制,很难有效解决这些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中华女子学院孙晓梅教授认为,进一步完善社区的服务机制建设,需要各级政府要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为社区弱势群体解决实际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社区社会工作者队伍尤为重要。她呼吁妇女理论工作者关注社区问题,积极将研究成果与社区实际工作相结合,创新社区服务体制建设,这得到了与会众多基层社区工作者的高度认同。

“妇女组织与和谐社会建设”分论坛集中探讨了妇女组织应如何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以更好地发挥组织妇女群众、引导妇女群众、服务妇女群众、维护妇女群众合法权益的作用,团结动员妇女群众共建共享和谐社会。与会人员将理论研究、社会调查与妇女工作实践相结合,就妇女组织在新形势下需要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健全组织网络、整合社会资源、拓宽工作领域这一问题达成了共识,并针对妇女组织的新定位、妇女工作模式的再转型等论题展开了交流研讨。崇文区妇联副主席尹向敏将妇联组织的作用概括为“稳定民心”、“凝聚人心”、“传递爱心”、“减少亏心”、“巩固核心”,指出应努力做好维护妇女权益、提高妇女素质、调整邻里关系、促进社区和谐、关注弱势群体等工作,使妇联组织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一副“定心剂”,更好地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针对妇联组织在工作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昌平区妇联主席王璐在发言中提到,尽管妇联组织在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各个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着政府领导决策层面女性比例少、正职少,基层妇女干部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有待提高的情况和问题。就如何进一步提高妇联组织服务妇女群众的能力、更好地团结带动广大首都女性投身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建设这一问题,*大学社会学系马凤芝教授特别强调了妇女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对妇女事业发展、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她提出,在建设和谐社会中,通过将社会工作引入妇女工作的途径,可以促进妇联工作用更明确的理念、更科学的方法帮助妇女、服务妇女,使妇女能够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

和谐社区论文篇(5)

构建和谐社区,以人为本是核心。

坚持以人为本,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利为民所谋,正确处理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就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牢记权利是人民赋予的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坚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相信居民,依靠居民,要以社区群众“愿意不愿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的出发和落脚点。要坚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失地农民、下岗工人、养老保险,再就业弱失医疗卫生救助等民生的基本问题。

构建和谐社区,社区文化是基础。

和谐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区基础,社区文化水平高低,居民素质好坏是体现社区文明程度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提升城市形象具体体现。社区和谐文化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通过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形式,如健身体,书画展、社区读书室,小区卫生文明、楼台、院坝卫生文明评比等创建活动、不断提升社会文化精神品位。按照构建和谐社区的要求,加强正面先进典型,好人好事、人性美好的舆论宣传力度,教育市民讲科学,反邪、防邪,唱响和谐文化主旋律,为和谐社区建设和居民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舆论传播服务。

构建和谐社区,共建共享是前提。

居民是构建和谐社区的动力,必须依靠全体居民共建和谐社区。以人为本与和谐社区互为前提,互相促进,是辨证统一的。要构建和谐社区,首先要为居民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和保障;二是居民是构建和谐社区的实践主体,居民的不断发展会有力地促进和谐社区建设。构建和谐社区必须相信居民,紧紧依靠居民群众,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集中他们的力量和智慧,人人参与,共同建设。三是居民是和谐社区的主体,是和谐社会的所有者和占有者,和谐社会的一切属于居民。因而,必须让全体居民共治共管和谐社会。四是构建和谐社区,达到居民共享和谐的目的,必须以居民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方面,要做到发展为了居民,发展依靠居民,发展丰硕成果由居民共享。另一方面,又要以解决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更加注重民生,着力解决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具体问题,便居民群众的各项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和谐社区论文篇(6)

[关键词]和谐文化;和谐社会;社区图书馆

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实现了四位一体的飞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顺应历史发展变化、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因此,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各组织的创造活力,积极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重构社会结构,完善社会组织,调整社会关系,化解各类矛盾和问题,努力实现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已成为我国当前最大的任务和课题。本文谨就和谐文化、和谐社会的建设与社区图书馆的逻辑关系试作梳理、探索。

1 和谐社会依托于和谐文化

和谐社会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人与社会的和谐;第二部分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需要以社会科学为指导。社会科学是关于社会的知识,它所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反映的是社会发展的规律。因此,只有运用社会科学,才能实现社会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需要以自然科学为指导,自然科学是反映自然界之间的关系,以及自然界自身发展的规律。因此,只有运用自然科学,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和谐社会应该是知识社会,那么,怎样才能有知识呢?这就是要学习,学习社会科学,学习自然科学。应当承认,目前我们不仅整体现代科学的素质不高,而且人文知识也不算多。可以相信,倘若能把我们中国人受教育的程度提升一个年级,社会的和谐度就可以上一个台阶。现在,到处都在提倡“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会”,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学习,不仅受教育少的人要学习,而且受教育多的人也要学习。社会是个百科全书。要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各行各业的人都要学习社会,即使是大专家也要学习社会。专家的长处在于专,专家的短处也在于“专”,因为由此带来的对专以外的知识很难知之甚多。社会在一日千里地向前,学习决不能有一刻停歇。有位学者曾说:“文化其实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自己、每个人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诸如“懂得尊重自己,不苟且,因之有品位;懂得尊重别人,不霸道,因之有道德;懂得尊重自然,不掠夺,因之便有了永续的生命。”反之,势必影响人们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以上这三个“懂得”,一个都离不开点滴的知识积累而达到的境界、品味和修养。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切记和谐文化建设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非一朝一夕之功,不要有急功近利的想法,更不可期盼立竿见影,需作长期努力。为了构建和谐社会,我们应当疏导和谐文化的每一个源头,求变于细微之处,锲而不舍,持之以恒。

2 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和保障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借鉴人类的文明成果,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实现社会和谐,不但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而且也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撑、良好的文化条件。因为无论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还是人与人的团结和睦,乃至人自身的心理和谐,都离不开和谐文化的支撑。特别是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必须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离开了和谐文化,就很难有社会和谐的思想根基,也就难以形成建设和谐社会的认识与实践追求。而且,建设和谐文化,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能够促进形成解决社会矛盾的新认识、处理社会关系的新方法,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想认识事物,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成为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能够培育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道德情感和见利思义、顾全大局的处事准则,在处理利益关系和各种矛盾时,互谅互让、友好协商,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尚。只要我们积极促进和谐文化建设,就一定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基础、道德支撑力量和良好社会氛围。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既是一个重大的现实课题,又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需要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我们应当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加强对这一课题的研究,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认识。要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理论导向、舆论导向、政策导向、利益导向和法制保障,并且使这项历史性任务贯穿和落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正当全社会共同努力,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构建建言献策并付诸行动的时候,社区图书馆这一课题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3 和谐社会呼唤社区图书馆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如今,在社区不同职业特色、不同文化层次的居民结构中,随着大量退休人员、下岗待业人员和流动人口进入社区,物质文化需求多层次、多样化的趋势日益显化,迫切需要社区转变管理模式和工作方法,不仅要增强领导、协调、服务等功能,还要加强与群众的沟通和联系,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凝聚人心,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然而,如上所说,真正的和谐是内心的和谐,是文化层次上的和谐,而文化的和谐离不开知识的熏陶和学习的氛围,正因如此,社区图书馆在和谐文化建设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从社区图书馆发展的现状看,尽管各地社区图书馆建设的起点、规模、标准不尽一致,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社区建设水平的日益提高,社区各类图书馆、图书室、阅览室蓬勃发展,已成为图书馆事业发展中一支宝贵的新生力量,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中的伟大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和谐社区论文篇(7)

[关键词]发展;旅游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

[中图分类号]F50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1-0122-0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利用旅游业的强大经济和社会功能,发展旅游业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利于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保证经济社会协调快速发展,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的重大意义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命题的提出,是我们党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整合我们党自改革开放以来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理论创新的思想精华,为构建一个比较完整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中国历史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思想的理论体系架构奠定的一个历史性的基础。它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挥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深化认识的体现

任何一个政党执政,不仅要有经济基础、政治基础、阶级基础,更重要的是要有社会基础。执政党的职能不仅要管理经济,而且还要管理社会。执政党管理社会的目标是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使社会既充满活力又保持稳定有序的和谐状态。只有在和谐的社会下,执政党才能更好地领导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人民才能够真正实现安居乐业,才从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高度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我们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需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新的历史性课题不断地提出,需要理论去指导实践。目前,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遇到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产业结构的急剧变动;利益关系愈显复杂;政治经济需要提高;国内收入差距扩大;失地农民、下岗职工就业形势严峻引起社会不稳定;城乡统筹发展、区域统筹发展、经济社会统筹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问题都是中国实现小康必须逾越的障碍,否则就有可能产生某些社会、经济和政治危机。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我们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需要,是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新的关键时期的重要理论基础。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我们党治国理政追求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完美结合

早在西周时期,周太史史伯就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观点。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更是经常运用“和”的概念来阐发他们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理念。“和谐”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它对我们处理大至当代国际、国内事务,小至家庭事务、同事关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赋予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谐”精神新的时代特征和政治意义,正是我们党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创造性地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与我们党治国理政追求的完美结合。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

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的主体。自人类诞生之日起,人类就必须在互相依赖协作中从事各种活动,这种互相依赖协作的总和就是社会。社会是人类活动的产物,社会的发展就是人的劳动方式的变化和人们活动的结果,不仅形成了不断变化的社会关系,还形成了客观的社会结构。因此,和谐社会,实际是指以人为主体的社会和谐发展状态。它包括社会个体的和谐发展、社会结构和谐、经济发展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等四方面的基本内涵。

(一)社会个体的和谐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体自我作为具体的存在是这个总和的聚焦点,并由此展示其丰富性。社会历史的发展是每个追求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总和,而个人的活动的目的就是使个人获得某种发展。社会的发展要以个人的自主发展为前提和基础,社会正是在无数个人有目的的活动中展开的,社会发展的规律也是在这样的活动中形成展开和实现的。只有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社会充分实现了对人的需要和利益的关怀,个体才能达到自主与和谐发展,个人与社会的矛盾和摩擦才会得以消除,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目标才会得以实现,社会才会和谐。因而,和谐社会中,人们应当能够各尽其能地劳动,各得其所地生活。

(二)社会结构和谐

和谐社会还包含着不同社会阶层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同志在建党80周年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强化了人们的经济意识和利益观念,使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变得更加明朗和更加具体,原有的利益格局被打破,社会不同利益主体随之出现。同时,不同社会利益主体在收入和利益分配上的差距不断地扩大,社会矛盾、摩擦和冲突也就随之产生。虽然各阶层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有相容互补的一面,但是,矛盾是客观存在的,对这些矛盾如果不及时加以协调和化解,任其尖锐和激化,就有可能导致社会动荡。因此,必须确立不同社会利益群体在经济和政治上的平等地位,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促成不同社会阶层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才能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三)经济发展和谐

社会的发展首先决定于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必定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谐社会的繁荣和兴旺,是需要经济基础来支撑的。只有经济的充分发展,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只有经济的充分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从而实现我们党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求。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既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期,又是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当前,我国

社会中存在的不和谐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居民收入不协调,贫富差距幅度拉大;城乡发展不协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区域发展不协调,地区差距扩大;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等。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在坚持以经济为中心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解决好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把握社会矛盾全局,抓好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有效促进各种社会矛盾解决。

(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一个突出的矛盾就是自然资源的耗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更加严重。关注生态伦理,推崇可持续发展,日益被人们所认同。我党十六大也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生态环境的改善、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人们能够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生活,人与自然达到和谐与共生是和谐社会最为基本的特征。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存在的物质基础。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是说,人能动地适应自然规律,与自然界互利互惠,共生共荣。一方面,在自然允许的范围之内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使之为人类提供必要的物质资料,满足人类在学习、审美等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人必须把自己看作是自然界平等的一员,自觉地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促进自然界按其自身规律发展,当人的利益与自然界发展的整体利益发生冲突时,要控制人自身的利益,维护自然界的整体利益。

三、发展旅游业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构建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产业,也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产业。旅游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它不仅具有经济发展功能,而且还具有强大的社会功能。它能够推动中西部和农村的脱贫致富,缩小区域经济差距;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增加就业和再就业;改善居民的生活,更新思想观念;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保护和传承文化,融洽社会关系;树立新的资源观、发展观,形成保护与发展的良性互动,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可见,旅游业的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内在的同一性。它能促进社会个体的和谐发展、社会结构和谐、经济发展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等,从而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因而,大力发展旅游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必然要求。

(一)树立科学的旅游发展观,继续推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科学发展观具体表述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建立新的旅游发展观。科学的旅游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在旅游开发、经营、管理方面,注重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并举,通过特色化的产品、人性化的服务、柔性化的管理、多元化的经营,充分满足旅游者的需求,推动旅游业从流量增长型向质量增长型转化,使旅游业走上城乡旅游良性互动、区域特色旅游协调发展、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并重、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并举、旅游与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旅游产业发展新道路,真正凸现旅游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二)提升旅游业的旅游经济功能,实现经济的和谐发展

由于强大的辐射效应与乘数效应,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和当地经济发展。我们应当在旅游业实现脱贫致富和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上,进一步提升它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功能。一是通过“农家乐”、“渔家乐”等形式的乡村旅游开发,加速农村地区的旅游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缓解“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二是加速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的旅游业发展,通过国内旅游,增加旅游收入,实现国民收入的再分配;通过国际旅游,注入外汇收入;通过提升旅游区域知名度,吸引国内外经贸投资,缩小中西部和东部地区的经济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三是加强旅游业的关联带动功能,刺激区域内会展产业、文化产业、信息产业等服务产业的发展,调整和优化区域经济结构,促进区域经济系统的升级;带动区域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区域经济建设和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环境,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挖掘和扩展旅游业的社会功能,实现个体和社会结构的和谐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挖掘和扩展旅游业强大的社会功能。一是充分挖掘旅游业的就业功能,增加旅游业与相关产业的就业机会和职位,促使人们能够各有所职,各尽其能,缓解个体间以及与社会的利益矛盾,促进个体的和谐发展。二是扩展旅游业的社会交流功能,促进当地居民与游客直接和间接交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信任;促进区域间文化的交流,实现先进理念和知识的区域间流动,促使社会关系能够和谐发展。三是提升人们生活质量。旅游需求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需求。1980年的《马尼拉宣言》已经将旅游看作人类的一种社会生活方式。旅游已成为我国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的表现。目前,我国旅游主体多为城镇居民,农民旅游者甚少。一个占国家居民人口绝对多数的农民旅游需求缺位的旅游产业与和谐社会的建设要求相比,显然存在着较大差距。因此,建设和谐社会,还必须启动农民旅游市场,真正实现城乡社会生活的全面发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