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和谐人际关系论文

和谐人际关系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7 18:04:08

和谐人际关系论文

和谐人际关系论文篇(1)

1.1以自我为中心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多以自我为中心,在家多为“说一不二”,过于骄纵。进入大学后,过上寝室集体生活,多为“四人间”、“六人间”、“八人间”,极少还有“两人间”,寝室成员也都转变为平等的同学关系,一些学生没有适应角色的转变,作风依旧霸道,不顾及同学感受,这样就会导致寝室同学间人际关系的不和谐。

1.2生活习惯不同大学同学大都来自全国各地,同寝室的同学也大都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的生活环境。因此,室友间的生活习惯,风俗各有不同。如有人早睡早起,有人晚睡晚起;有人爱干净,有人不注意卫生;有人喜欢安静学习,有人喜欢吵闹游戏;有人对某事物有忌讳,有人满不在乎等等,这些情况若相互之间无法包容谦让,便会导致寝室人际关系的不和谐。

1.3贫富差距大家庭环境优越的学生使用的物品、穿着、配饰等多为名牌,价格不菲,常外出旅行,增长见识等;家庭环境贫困的学生使用的物品、穿着多为经济型的,时常勤工助学,勤工俭学,帮父母劳作,补贴家用等。由此两方面同学的金钱观、价值观会有所不同,同时一些面对家境比自己优越很多的同学,会有一些自卑感,情绪疏导不畅,便造成性格的扭曲,引发寝室同学间的矛盾冲突。

1.4心理不平衡由于同寝室同学个人能力的差异,会造成寝室同学个人发展的不同,如学生干部竞选成功与失败,奖助学金获得与未获得,入党与未入党,学习成绩好与差,与班级其他同学人际关系相处好与差,得到老师的重视赞扬与未得到等等,会使一些同学产生嫉妒心、自卑感、心理不平衡,慢慢产生厌恶感,逐渐激起寝室的矛盾冲突。

1.5沟通不畅一些大学生面对室友与自己间产生的误会,不同的生活习惯产生的矛盾,性格外向的学生往往会选择积极沟通或直接挑明问题,问题容易解决;而性格内向的学生往往选择忍让或者沉默的方式来处理问题,与对方没有进行有效的直面沟通,而对方或许还未注意到自己的行为已给别人带来困扰或伤害,还继续行为。误会、矛盾便会慢慢积累,最终会导致寝室同学间更大的矛盾冲突。

1.6“小团体”效应高校一般实行“多人制”寝室,在同寝同学相处的过程中,会有某两个或几个同学因共同的兴趣爱好关系亲密一些,慢慢地会形成小团体,当小团体中的一员和另外一位室友出现矛盾,小团体中的成员即使冲突没有波及自身,天平也会向关系密切的一方倾斜,造成矛盾冲突的扩大化。

1.7寝室随机分配目前,高校宿舍管理分配是在学生入学前随机进行分配,学生无权利选择自己想住的宿舍,和谁住一个宿舍,因此可能会将性格不和,生活习惯难以调和的同学分到一个宿舍住,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寝室矛盾冲突的发生几率。

2改善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不和谐的有效途径

2.1换位思考,体谅他人集体生活需要所有成员都要用一颗包容的心去面对,尝试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感受,学会照顾别人的感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审视自己的行为,多看别人的优点,并努力向其学习,多包容别人的缺点,自己也要尽量避免,用真诚的心去对待室友,创造一个和谐的寝室氛围。

2.2提升人际交往技巧,讲究语言艺术学校可邀请专业人际关系指导老师开展课余辅导,提高学生人际关系处理技巧,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学习语言艺术,提高语言沟通能力,维护寝室人际关系和谐氛围。

2.3开展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工作建立健全学校心理咨询、心理辅导机构,配备专职和兼职心理咨询员,及时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缓解情绪,减轻压力,调节状态,提供专业辅导,拓宽诉求途径,并对辅导员进行心理知识的培训,促使辅导员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状态的变化,及时解决,从而尽早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2.4寝室成员协商制定寝室规则“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寝室所有成员根据各自的生活习惯,针对于寝室的集体生活的各个方面,相互包容妥协,制定出包含寝室常规活动的底线,即寝室规则,大家严格遵守,互相包容,加强自我约束,“不越雷池一步”,营造一个和谐的寝室环境。

2.5多以寝室为单位开展活动,增进感情学校或班级可以时常围绕时政热点、读书、旅游、聚会、体育锻炼、素质培养等主题,定期开展寝室文化活动,提供寝室同学多交流的机会,减少寝室同学间的隔阂,增进情感,提高寝室同学团结协作的意识,营造温暖、和谐的寝室“家园”。

2.6充分发挥寝室长,学生干部的调节作用学生干部、寝室长是辅导员开展寝室管理工作的得力助手,是连接老师和同学的桥梁,他们既是信息监察员,也是矛盾调节员,寝室生活中出现矛盾冲突时时时关注,并及时劝阻,及时上报,这样有利于辅导员及时掌握寝室矛盾的动态信息,及时舒缓矛盾,控制矛盾冲突的蔓延或极端发展。

和谐人际关系论文篇(2)

一、“仁爱”思想──海关人际和谐的文化指引

在海关人际和谐的形成中,文化建设具有其独特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先进文化的指引,可以为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支撑和坚实的道德基础。因此,大力弘扬先进文化,充分发挥文化对人际关系形成的引导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那么,从影响我们的“和谐人际关系理念”的角度来看,什么文化思想才是先进的呢?这必须从作历史的分析。所谓文化的先进与否,在中国传统的观念中,是一个价值评判问题,而不是一个功利效用问题。两千多年来,尽管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多次文化的歧出与偏离,但最终都必然回归主流价值,回归文化的正统。按照中国文化的评判标准,先进文化必须是把追求“仁义道德”放在第一位的文化,用今天的话来说,是把善与公正放在第一位的文化。

“仁爱”是儒家人际关系理论的核心。“仁”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人际关系学说中的首要内容。“仁”强调在相互交往中要体现出仁爱之心,并将其视为做人最基本的准则。孔子认为“仁”即“爱人”,孟子讲“仁者爱人”。由此可以看出“仁”的核心是强调人与人之间要有爱心、同情心,要和谐、友爱相处。儒家以“仁”调节人际关系,并使得几千年来中国人的交往几乎都遵循着这一定律。儒家认为仁爱是人固有的道德情感,爱人的根本途径就是推己之仁爱于他人;而要推己首先必须正己,儒家学者所追求的“君子”之方,就成为修身养性的最高境界。仁不是偏爱、滥爱,一团和气,姑息养奸,必须爱人以德,这样“礼”与“义”的内涵就成为规范人们言行的准则。在上述理论的基础之上,经几千年的积淀便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稳定而又和谐的人际关系。应当说,儒家文化正是海关人际和谐形成过程中具有指引作用的先进文化之一。

仁是一种内在的道德情感,爱人则是这种情感的外显。通过什么方式、怎样去爱人,就成为仁德的具体行为规范。儒家提出的行为模式就是孔子倡导出的“忠恕”之道。南宋朱熹解释说:“尽已之谓忠,推己之谓恕”。 就是说,对人应尽心尽力,奉献自己的全部爱心;同时又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不苛求于人。 “忠”是积极一方,即自己所追求的、希望得到的东西,应当使别人也同样得到;“恕”是消极一面,即当你的行为可能给他人带来影响时,必须考虑它的后果是否能为他人接受。在海关的人际关系中,我们看到,是海关事业这一崇高的理想将我们这些原本不相识的个体组合成为有机的整体,善良友爱是我们共同的道德追求,发展提高又是我们向往的共同目标。我们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既恪守道德理念,又实现自身价值呢?孔子说:“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我为人人”的付出会营造出一个“人人为我”和谐氛围,而集体与个人价值追求都会在其中实现最大化。同时,每个人都不希望在集体中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即使扪心无愧,也惧“三人成虎”。在不和谐的人际关系中,背后非议是最大的诟病,正如常言所道“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那么又该如何解决呢?孔子有句话是一剂良药:“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当然,儒家思想中也存在诸多消极的东西,但只要我们取其精华,剔其糟粕,批判地继承,那么,这一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就能在当代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中发挥其应有导作用。

二、诚信友爱──海关人际和谐的道德基础

诚信友爱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而且也是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和普遍价值。诚信友爱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一个社会、一个集体要实现和谐发展,仅靠法律和制度规范是不够的,必须借助道德的力量。诚信友爱就是社会系统和人际关系运行中的纽带和剂,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内耗和摩擦,减少社会生活的风险和代价,使社会的运作成本大大降低,从而实现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使社会、集体充满生机与活力。在海关人际和谐的构建中,如果说海关是一个组织严密、功能齐全的系统,那么,诚信友爱就是这个系统内部各个构件之间的纽带或剂。没有诚信,人际关系紧张,就不会有友爱;没有友爱,就不会有和谐;没有诚信友爱,和谐海关就无从谈起。

海关的人际和谐首先是一种诚信的人际关系,如果没有诚信就没有相互的合作,就没有相互的团结,就不能形成海关人的普遍认同,自然也就没有海关的人际和谐。和谐海关必须有海关人之间的认同与接纳,其深层基础就是相互的信任,人与人之间的不睦说到底就是信任的缺失。在海关的日常工作中,无论是关员之间、各部门之间、海关与管理相对人之间彼此相互联系的纽带就是诚信,无信则不立,失去诚信,个人将被孤立,集体将变瘫痪,整个海关也只能成为死水一潭。只有以诚感人,以信当先,我们的事业才能够充满生机和活力。

海关的人际和谐还应该是一种友爱的人际关系,是全体成员和睦相处的人际关系。以温情取代冷漠,对他人存在的顾及,对人友善都是和谐人际的基本表现。我们提倡为人民服务,倡导宽容、谦让、奉献的公共道德,主动对他人奉献爱心,关心他人的疾苦,在自己行为中表现出爱人、利他、自尊而又尊人的品德,努力在人与人之间建立起和睦友好和信任的关系。相反,如果我们的人际关系没有平等、诚信、友爱等观念作支撑,我们就会整日纠缠在控制与反控制的争执中,情感上细小的裂痕就会化作一道道难以逾越的心灵鸿沟。

三、和谐的海关人──海关人际和谐的前提要素

海关的和谐总体上应包括三方面的和谐:一是人与制度的和谐;二是人与人的和谐;三是人与自身的和谐。其中人与自身的和谐又是上述两种和谐的基础和前提。因为人与制度的和谐主动性在人这边,所以人自身的和谐是人与制度实现和谐的关键;同样,有了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也就成了必然。所以人自身的和谐,即和谐海关人的培养应成为建设和谐海关的重要环节。

海关人自身的和谐应主要由思想、品质和人格的和谐构成。一是思想和谐。思想和谐的主要表现在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信仰不冲突,信念不动摇,能够认识到客观世界的物质第一性,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去分析、对待客观事物产生、存在与发展;能够深刻领会“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有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能够理解贯彻新时期海关的工作方针,把握好“把关”与“服务”的平衡点。在思维方式上,看问题全面,不偏激,能考虑到各种可能的情况,能理性地处理遇到的问题,做事中允,和为贵,以双赢为目的,而不是采取各种极端的办法,害人又害已。二是品质和谐。品质和谐的核心是能否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与集体的关系。正确的原则应当是均衡,既要维护集体利益,又要顾及他人利益,还要照顾个人利益。因为大家对利益的追求都是平等的,所以,每一个人都应与别人一样平等的看待自己的利益追求。个人利益固然重要,但必须首先考虑集体利益的整体性和全局性,应使自己的利益融入其中,并努力推动集体总体利益水平的提高,同时,还要注意照顾到他人的利益。“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别人得到的并非是自己失去的,应是平等均衡的基本原则。三是人格和谐。所谓人格和谐,就是人自身的灵与肉的和谐,也就是人的肉体追求与精神追求的平衡与协调。一方面,肉体是有限的,但对肉体的欲望却常常呈现出无限的特征;另一方面,精神是无限的,但对精神的追求境界并非总是表现为无限。这种有限与无限的不对称,其结果往往造成一个人人格的分裂和精神的失常。合理的选择应当是:用有限性去追求有限性,用无限性去追求无限性。应当看到,无论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还是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与自身的和谐,其基本要求都应体现对称原则,即有限的供给必须对应有限的需求,无限的供给应对应无限的追求。对称本身就是一种和谐的表现。在现实生活中,一方面,更多的人享受到越来越丰富的物质产品;另一方面,有许多人的精神却显的越来越空虚与贫乏。即物质的“实”与精神的“虚”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关键是要坚持对称原则。一是应当合理节制人的肉体欲望,应当将肉体欲望限制在有限的界境内;二是应大力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应当用无限的精力去追求无限的精神享受。

四、“和而不同”──海关人际和谐的显著特征

“和而不同”出自《论语》。《论语》中说:“君子和而不同”。“和”指和睦相处、齐心协力做事。“不同”是说不盲从苟同,有自己的见解。合而不同就是既能齐心合力做事,又能有自己的独立见解。

世上万事万物,生生息息,都源自于“不同”。不同才能创造新物,不同事物共存才有新的发展。构成我们周围的世界和所处的社会环境中的一切和谐,都是“不同”的统一体,都是“不同”着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统一而出现的状态。没有“不同”的存在,离开“不同”的统一,自然界就不可能发展,人类也不可能进步。同样,单位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个人也丧失了生存的空间。较长一个时期以来,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并不深刻,违背“和而不同”规律的情况时常发生。常常表现为强求一致、一律。讨论问题、研究事项,总希望“意见一致”、“一致通过”,不喜欢有不同意见,不允许有不同声音。事实表明,这种“求同”是唯心的形而上学的,一些领导干部以言代法、以权代法的现象就是这样出现的。

和谐人际关系论文篇(3)

[关键词]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中国外交

一、中国新外交的提出:从“和谐社会”到“和谐世界”

2004年,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首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2005年,中国在亚非峰会首次提出“和谐世界”理念,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胡锦涛主席首次在代表世界最高权威的讲坛上,以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名义,提出构建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思想。随后,这一理论不断在APEC、二十国财长会议上频频被提起。

我们看到从提出建设“和谐社会”,再到倡导世界各国携手共建“和谐世界”,中国不断完善着对自身、世界以及对外关系的认识,将“和谐”从中国内政延伸到外交。作为2005年中国外交的最大“亮点”,可以说,“和谐世界”已渐渐成为中国外交理论的主轴。

“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关系,反映的正是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发展与人类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核心是“和谐”,其本质是相同的,只是具体所指的目标不同。建设“和谐世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外部条件。中国政府明确阐述了“和谐社会”及“和谐世界”的内涵:中国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中国倡导的和谐世界则是“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

“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思想体现了中国内外政策的高度统一。“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是中国领导人对自身执政能力如何提高的深刻认识,是如何治理内政和承担维持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发展责任的深度思考。而“和谐世界”理论的提出,是国内执政理念在外交领域的具体体现,是中国领导人对国际事务冷静观察和思考的结果,是如何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深度探索。

二、中国新外交的表现

(一)推广“国际和谐社会”

“和谐世界”所追求的发展是普遍发展和共同繁荣,不是富者愈富、贫者愈贫,南北差距越来越大。反观现实世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困难很多,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面临着被进一步边缘化的危险。国际社会不和谐表现明显加强,造成国际社会不和谐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发展不平衡、不迅速、不和谐。

因此,国际上同样需要一个和谐社会。过去两年,中国政府倡导建立“和谐”社会,并将“和谐”理念延伸到处理国际事务的实践中,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发展筹资高级别会议上中国公开承诺:中国决定给予所有同中国建交的39个最不发达国家部分商品零关税待遇;将进一步扩大对重债务国和最不发达国家的援助规模;将在今后3年内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亿美元优惠贷款及优惠出口买方信贷,用以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将在今后3年内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的相关援助;将在今后3年内为发展中国家培养3万名各类人才。中国的庄严承诺,充分体现了泱泱大国的风范和对世界和谐发展的杰出贡献。

(二)打外交“文化”牌,增强国家“软实力”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能指望以某一种文明来实现对全球的良好治理,也不能把自己的经济体制、社会制度、发展模式和价值观念强加于其他国家,企图建立某一价值观主导世界的做法是错误的。要保持文明的多样性、发展模式的多样化,才能促使全世界和平、和谐地发展。

“和谐世界”的论述,充分体现了中国对于不同文明之间兼容并蓄、和谐进步的深刻理解。一个和谐世界需要文化多样性,文化多样性与文明多样性有着等号关系。开展文化外交,有助于增强国家的软实力。“软实力”概念是美国著名学者约瑟夫·奈提出的,他认为软力量是通过吸引而非强迫或收买的手段来表达自己意愿的能力,它源于一个国家的文化、政治观念和政策的吸引力。

近年来,中国在积极实施经济“走出去”战略的同时,也积极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中国将文化外交摆在了一个突出地位,传统文化成为中国“软实力”的重要来源,中国的文化软实力赢得了世界的瞩目。

随着文化作用的不断加强,中国和法国之间有了文化年,中国和俄罗斯之间也已开展类似活动,中国不久前在美国也进行了大规模的文化外交活动。中国还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建立孔子学院。这在某种程度上呼应、促进了中国的“和谐世界”理念,也对改善中国国际舆论环境大有裨益。中国文化外交的作用不仅为贯彻中国外交的总体布局营造了良好氛围,在发展双边关系中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实现外交新思维——民本外交

建设和谐社会,其核心之一就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要最大限度地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心愿。“民本外交”最大的特点就是本着“以民为本”的精神,使中国外交具备一种民意的广度、民主的厚度。前任外长李肇星曾强调,中国外交要“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在国际上为维护我国法人和公民的合法权益多做实事”。

中国“民本外交”思想的确立,至少在三个方面可以提升国内民众的各项利益:第一是通过大国外交来树立民族尊严,使得海外华人地位提升;第二是利用全球一体化机制下的分工方式,促进本身优势产业的发展,为国内创造可观外汇;第三是针对领土与主权纠纷问题,采取和平原则加以解决,不致影响国内民众的工作生活环境。

近年来,由于全球安全形势恶化和地区冲突加剧,各种国际政治经济矛盾加深,尤其是恐怖主义威胁蔓延,中国人在以色列、伊拉克、阿富汗、非洲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总体安全环境恶化。随着恐怖组织袭击对象的扩大,在海外的中国人不可避免地成为打击的目标。中国公民在海外的安全保障问题在政府、媒体、社会等各个层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从2004年开始,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维护在海外的中国公民利益,外交部门在继续高度重视外交大事的同时,也越来越关心一些事关中国公民合法权益保护的“小事”,从莫斯科友谊大学火灾导致中国留学生伤亡、英国海滩中国非法移民遇难、中国工人在苏丹和伊拉克被绑架到赵燕在美被殴等众多事件中,中国政府牵挂公民的生命安全与海外权益,动用外交资源保护中国普通公民。

中国外交开始呈现浓重的“外交为民”色彩,“民本外交”的新外交观得到了强化。这无疑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在外交领域的具体体现,是中国外交内涵的新扩展。转贴于

三、中国新外交的现实意义

构建“和谐世界”理念提出后,很多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构建和谐世界是否能达到”。“和谐世界理念是否过多带有理想主义倾向”。建设和谐世界的理念是个新生事物,是在全球化条件下的世界观,是对人类未来的一种理想。和谐世界的理念是富有生命力的,是针对当前不和谐的世界发出的真诚正当的呼声,是具有针对性的外交新思维,其主张并不是空想的,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理解和看待“和谐世界”的可行性问题。

(一)各国利益交融、相互依存是建设和谐世界的前提

冷战后大国关系的变化为人类带来新的机遇,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使各国在政治、经济上相互依存加深,各国利益相互交织,各国发展与全球发展日益密不可分,特别在人类全球性问题的治理上各国互动逐渐加强。相互依存论的两位大师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就指出,相互依存不仅是国际社会的一个普遍趋势,而且还是当代世界政治的一个本质特征。

恐怖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蔓延,禽流感病菌的传染不分国界,印度洋海啸夺去了不同肤色的人的生命,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金融危机对各国经济的严重冲击,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越来越感受到世界的状况与发展,已经深刻地影响着所有国家与个人的命运和前途。

中国提出“和谐世界”,是舒缓世界紧张、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世界发展的新构想和新尝试。不仅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一致,也与时代发展的潮流相一致,与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

(二)国际机制是建设和谐世界的基础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任何国家的发展都无法脱离国际环境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而孤立前进。在一个无政府状态下的国际社会,如果没有形成一定的国际机制,世界就难享太平,也就更谈不上和谐世界的形成与维持。

现行国际秩序的主体已存在60余年,《联合国宪章》确定的宗旨和原则等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接受和遵守;在经贸领域,以相互开放取代彼此封闭,努力建立开放、公平、规范的多边贸易体制,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在金融领域,完善国际金融体制,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健康有序的贸易环境和稳定高效的金融环境;在环境能源领域,制定一系列的合作与制约机制,不断加强全球能源对话,共同维护能源安全;在国际组织领域,联合国、世贸组织、核不扩散机制等国际机制为抑制战争、促进世界和平和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欧盟、上海合作组织等区域性合作机制为维护区域安全与发展作出贡献。所有这些都成为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基础。

因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在合理及不断完善的国际机制下,以对话合作化解分歧、解决争端,以互利互惠促进世界和本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合作共赢取代“零和”游戏,“和谐世界”所提出的理念都有可执行的可能。

(三)实现“和谐世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我们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就是从提出“和谐世界”的倡议‘,到实现“和谐世界”,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需要若干代人甚至上百年的努力。尽管构建一个和谐世界的过程是长期的和艰难的,但中国对“和谐世界”的国际性推广,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和赞赏,只要通过中国自身不断的努力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总有达到目标的一天。从这点来看,“和谐世界”就不是空想,而是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的。

建设“和谐世界”,一是要强调国际关系民主化,针对美国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中国主张国家无论大小,一律平等,都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主张国际争端通过政治对话和外交谈判来解决,主张维护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的利益,最大程度发挥其在构筑和谐世界过程中的作用。二是要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要从制度上保障联合国等一些国际组织的民主化程度,要使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小国、弱国在国际社会中享有平等的权利,要解决各国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的问题。

和谐人际关系论文篇(4)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和谐校园

[作者简介]王海英(1979-),女,吉林集安人,长春大学马克思主义教研部,副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与理论研究。(吉林长春130022)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7-0057-02

人际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和谐校园建设又是一个基础领域,将直接影响着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而从此前发生的马加爵事件到某高校铊中毒事件,究其原因,无一例外地都是大学生人际关系不和谐而造成的悲剧。所有这一切说明了和谐校园建设的重点已指向大学生个体的人际和谐。人际和谐即和谐的人际关系。同志曾在省部级领导干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要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社会氛围和人际关系”。可以说,它具有以下内涵:团结、合作、互惠、平等、尊重、宽容、诚信等。具体说来,既包括个人与个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和谐,也包括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和谐,即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家庭关系等方面和谐关系。在学校这个特定的场所里,“同学关系”是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会时时面对的人生课题,也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心。只有人际和谐的人,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一、人际和谐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一)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

构建和谐校园的核心目标就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就要求包括培养学生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能力。我国大学生的年龄大部分在18~23岁之间,正处于心理学家所称的“心理断乳”阶段。这一阶段的大学生生理和心理渐趋成熟,其自我意识得到迅速发展,并越来越为自己所认识。于是,他们主动探究自己的内心世界,发现了自己和他人的心理差异,意识到自身的独特特点,产生了新的自我期待。正是这种迅速走向成熟,而又尚未完全真正成熟的心理状态,决定了大学生在交往过程中表现出许多二重性状态,如大学生寻友迫切,社会阅历有限,好冲动;自我意识增强,但对周围事物评价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情感性与非功利性,理想性与现实性充满矛盾等。大学生的这一人际特点决定了人际和谐是和谐校园建设的坚实基石。

(二)人际和谐是和谐校园建设的坚实基石

1.人际和谐有助于优化人格。大学生建立各种人际关系的目的是为了自身的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具有和谐人际关系的大学生,大都能保持良好的人格特点,如热情真诚、性格开朗、兴趣广泛、思维活跃、乐于助人等,会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形成一种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和谐氛围,容易使人产生亲切感,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使他们成为人际交往的成功者。相反,如果一个人经常存在一些不健康的人格特点,如羞怯、自卑、嫉妒、清高、自傲、小气、苛刻、易冲动、爱面子、自我封闭等,容易使人际关系陷入困境。因此,改造不健康人格,优化良好人格是建立和发展人际关系的重要一步。

2.人际和谐有助于沟通信息。人际交往的重要作用体现在人与人之间传递和交流信息。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量大,信息价值高,是前所未有的。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则告诉我们不愿意或不善与人交往的人,必将影响自己在现代社会中的竞争力。只有通过和谐的人际关系,我们才可以相互传递,交流信息和成果,丰富自己的经验,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启迪思想,从而更好地完善自身。

3.人际和谐有助于身心和谐。在生活中,人们需要情感上的互相交流。人际关系对大学生身心的正常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和谐的人际关系不仅能给大学生以心理的满足与愉悦,而且还会带给大学生以极大的安全感,消除他们的孤独、焦虑与不安情绪,以保持心理平衡。如果人际关系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一定的失落感、孤独感,使自己不能正常地投入学习、生活,往往易形成精神上、心理上的巨大压力,难以化解心理矛盾。严重的还可能导致病态心理,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可能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因此,大学生积极开展人际交往,有益于沟通思想,排解心头的顾虑和担心,融洽同学和师生间的感情,从而产生对同学、对老师、对学校的友好感、信任感和归属感。

4.人际和谐有助于认识自我。人要有自知之明,即正确地认识、评价自我。人对自己的认识总是以他人为参照对象的,常常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认识自己,心理学家把这叫做自我发现,即从交往对象身上发现自己。大学生在和谐的人际交往过程中,首先,可以把交往对象作为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标尺,看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强项和弱点,扬长避短。其次,要学会在纵、横比较中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看清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既不自负清高,也不自卑自贱,做到自爱自省。

二、立足和谐校园建设,优化大学生人际和谐

如何在和谐校园建设的实践当中促进大学生人际和谐的发展,一方面靠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营造和谐的人际氛围;另一方面学校也应创造一定的环境,以利于大学生人际和谐的形成。

(一)全面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际和谐

1.掌握渊博的知识,培养高尚的情操。这需要依赖于大学生在平时拓展阅读面,只有在大量的阅读过程中才能建立自身的语言词库,开阔同学的视野,并引发他们更加深入地思考,形成自己独特的思想和见解,用清晰、文雅、幽默、风趣的语言在恰当的时间和地点,用得体的方式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有效地处理人际关系。同时,掌握渊博的知识,既能增强个体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从而能增进人际交往。

2.不断增强自信心。自信心也是社交能力的重要素质之一。具有较强自信心的学生,意味着自己信任自己,自己尊重自己,在交往过程中能够表现自如,敢于大胆地自我推销,展示自己的长处和优势,掌握交往的主动权,使交往活动顺利进行,这无疑有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相反,缺乏自信心的学生,容易形成嫉妒与自卑心理,总认为自己不如别人,怕别人瞧不起自己,害怕失败而不愿意与人交往,把自己交往的范围限定在较小的圈子里,搞自我封闭,失去了许多学习和成就事业的机会。具有这种障碍心理的学生,更谈不上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大学生良好人际交往技巧培养关键在于:一是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在人际交往中有很强的定向暗示作用,好的第一印象对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美国学者苏尼博士通过研究认为:在初次见面的短短几分钟里,人们就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决定了是否喜欢面前的这个人,是否愿意同他交朋友。因而,第一印象在人们的交往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如果你给人留下热情、自信、诚恳、大方等好的印象,交往就有基础,交往关系就会顺利地发展下去。相反,如果你给人留下虚伪、冷漠、呆板的印象,别人就不愿意接近你。二是掌握谈话技巧。交谈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谈话的内容,更重要的还取决于谈话的方式和方法,包括语音、语速、语调等。谈话时,既要注意谦虚、坦诚,又要注意对方的反应,以便随时调整谈话的内容和方式,使交往的氛围和谐友善。三是学会倾听和沟通。沟通和倾听能增强交流、切磋思想、消除误会、增进信任。但倾听也有技巧,在倾听别人谈话的过程中,要注意精神高度集中,不要东张西望,心不在焉,不要揭露别人的隐私,不要贸然插话,手里不要忙着其他的事情。所以“听”也很重要。然而,在生活中往往有些同学在与别人交谈时,总是急于表述自己的观点,而不愿意倾听别人的谈话、想法,久而久之,就会失去人际吸引力。四是培养幽默感。幽默既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一种机智的应变能力。特别在面临尴尬的场面中,幽默可以使人从窘境中解脱出来,在微笑中忘掉愁苦。美国总统里根曾说过:“在生活中,幽默促进人体健康;在政治上,幽默有利于自己的形象和得分。”当然幽默远不止这两条好处。谁有幽默的才能,谁就有魅力,这种独特的魅力会打动很多人的心。幽默所表现的是人性善良的一面,一个富有智慧、风趣、乐观的人在社交场合总是最受欢迎的人。

(二)发挥校园和谐教育教学活动功能,优化大学生人际和谐

1.注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理论教育,加深大学生对人际交往的理性认知。这就要求学校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开设有关人际交往的相应课程,如“公共关系学”“人际关系学”“社交礼仪”等选修课,向学生讲授人际交往的意义、人际冲突的原因及应对策略等有关知识。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既可以普及交往理论基本知识,又能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将重视人际认知变成你的自觉行动。

2.在普及人际认知的基础上,还要做好心理辅导与咨询工作。心理问题一直是困扰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问题。建立和健全学校的心理服务系统是非常必要的。学校应定期开展心理讲座或组织心理学专家答疑解惑等方式,帮助大学生找寻人际冲突的原因,学会掌握一些积极的心理调适方法,及时预防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生,指导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总之,要通过专门的心理咨询和辅导,让原来交往困难的学生能够进行正常交往,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3.根据学生人际和谐发展的需要,对不同专业授课计划须做及时调整。任课教师在备课、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到不同专业学生的自身发展特点。如对于文科类专业的学生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关于科学教育方面的相关知识,教师以健康的情感去感染、教育和激励学生,提升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科学认知能力。对于理工科类专业的学生可以适当增加人文教育方面的知识,扩大人文精神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认知度,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和健康人格,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

4.积极开展丰富的校园活动,引导大学生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学校应组织学生开展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各种集体活动,如举办演讲比赛、辩论会、社会调查、环境保护、关爱孤残、帮贫支教等,增加大学生的交往频率,扩大交往范围,使他们在实践中获得丰富、更适合自己的交往方法。正如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说:“谁若认为自己是圣人,是埋没了的天才,谁若与集体脱离,谁的命运就会悲哀。集体什么时候都能提高你,并且使你两脚站得稳。”可见,集体是人生的舞台,也是最好的课堂。参加集体活动为学生展示自己能力和才华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了团队精神教育,促进了人际和谐。

总之,和谐校园建设离不开大学生的参与,加强人际和谐教育,不仅可以优化大学生成长的环境、促进社会化进程,同时又对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身心健康的提高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段建国,孟根龙.构建大学和谐校园[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剑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张拓.人际和谐:和谐社会视野下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课题[J].理论界,2007(6).

[4]周育林.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6).

和谐人际关系论文篇(5)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 和谐校园 人文精神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新型而又重要的文化思潮,全方位地冲击着西方社会占主流地位的意识形态、思想方式、价值观念及生活方式,在文化、艺术、哲学、美学及教育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后现代主义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一些重要论述;关于教育的多元性、多样性、差异性及人文性的论述;关于大学课程设置及实施方法的论述等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校园都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一、和谐校园应该有和谐的客观环境

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要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在人与自然方面,后现代主义认为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主体,它们之间都有内在的联系,都具有一定存在的目的;所有生物都具有平等的内在价值。后现代主义主张在人与自然之间建构内在的、本质的和构成性的和谐关系,并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旨归。后现代主义明确把生态主义维度引入后现代主义,认为后现代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时代。构建和谐校园同样也要实现校园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而后现代主义提出的一种在本质上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类似的有机主义整体自然观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校园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构建和谐的校园客观环境,一是要加强和谐教育,培育和谐意识。二是要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实践,养成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的行为习惯。三是要促进高校发展与自然的和谐。

二、和谐校园应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建设和谐的人际关系,首先,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建立民主平等、相互理解、彼此信任、融洽相处的和谐师生关系是校园和谐人际关系的核心内容。

其次,建立和谐的生生关系。由于学生的家庭背景、价值观、行为模式、思想意识、态度观念、行为习惯、性格爱好及生活方式等存在着差异,同学之间难免会出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甚至产生矛盾和冲突。当矛盾和冲突发生时,他们处理事情往往会感情用事,轻者不理不采,重者拳脚相加,严重的会造成身体侵害和生命危险,本应和睦友爱的同学关系变得紧张起来。要建立和谐的生生关系,一是要求同学能理性地、辩证地看待问题,同学之间相处要有爱心、耐心,要真诚相待,出现问题要换位思考,要站在对方的立场去考虑一下别人的感受。二是要有合作精神,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要求他们正确对待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要明白“合则两利,不合则俱伤”的道理,用合作、共赢、双赢代替你死我活的斗争和恶性竞争。三是要求大学生大力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反对个人主义,正确处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再次,建立和谐的教职工之间的关系。教职工之间的人际和谐也是校园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内容。作为领导层来说必须民主依法治校。要实现民主管理必须做到让教职工参与管理决策,这就需要进一步完善教代会、学术委员会等制度,增加其实质性内容。另外还需实行校务公开制度。校务公开的重点应在权力运作的公开上,对晋升晋级、人事调动、招聘人员、财务管理、内部津贴发放、后勤社会化改革、收费、工程项目招标采购、招生就业等涉及权力运行的事情,都应该实行公开制。

三、和谐校园应该是公正和平的

后现代主义推崇“本体论的平等”,“本体论上的平等”要求摈弃一切歧视,接受和接收一切有区别和有差异的东西。因为后现代主义强调的平等是一种异质的平等。后现代主义认为,任何存在的东西都是真实的、平等的,没有什么东西比别的东西更真实、更具有实在性。这种平等要求体现在师生关系上强调一种全方位的交互式的师生关系。认为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的权威和和学生心目中高高在上的专制者,只是教育中的一个领导者,是作为平等个人给受教育者提供教育,是作为学习者团体中的一个平等的成员,是“平等中的首席”。学生则成为一个独立的,在人格上与教师平等的社会个体。

四、和谐的校园应该是有差异的和多元的

后现代主义强调的是多元性、多样性、差异性和他者性。现代主义在课程设置、课程实施等方面提出了差异性的观点。在课程设置上,后现代主义认为课程也不是封闭的、固定的,而是开放的、可调整的、随活动情景而变化的。

后现代主义强调差异性,要求人们尊重差异,提倡差异的重要性,认为崇尚差异就象征着公正与创新。目前的中国社会已出现了严重的分化和重组,经济结构、分配结构、就业结构的变化冲击着每个大学生;社会关系、行为方式、心理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

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的矛盾,不但是相克的,而且也是相生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我们今天提出建设和谐校园不是也不可能消灭校园内的一切差异、矛盾和冲突,而是整合各种利益、调整差别、进行价值整合、实现公正和平等。

五、和谐校园应该是具有人文精神的

后现代主义认为,现代的“人类中心主义”和“自我中心主义”的极端发展,会造精神的严重失落。当然,后现代主义并不是单纯地否定、反对现代化,而是要“割断科学和祛魅看似必然的关系,使祛魅的科学变成附魅的科学,即后现代科学”;是面对人类理性的发展和科技发展把人文远远地抛在后头的整个人类社会生活的反思与焦虑,强调人自身的价值和意义,提倡人文价值、人文精神。

我国的传统教育重知识的传播与灌输,而忽视人性的养成与人格的塑造;重视技术训练,忽视对价值、情感、信念、意志等的引导;重视个人利益的发展,忽视整体的、社会利益的发展。所以,后现代主义批判了传统的现代课程观重理轻文的倾向,认为这种对科学主义、工具主义教育目标的追求是危险的,它是造成科学主义盛行和人文主义衰落的根本原因,最终造成了科学教育的严重异化。所以,必须树立一种以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为基本目标的教育理念。要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起来,确立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互补充、相互支持、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的整体观念;要树立大学科思想,实现文理的渗透,加强人文素质课程建设,在以科学理性为基础的前提下,关注学生的主体价值,重新寻求人文主义关怀。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相融合的科学人文主义教育模式应当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大卫•格里芬.后现代精神[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2] Freire:Pedagogy of oppressed.New York, Continuum,1970.

[3]江怡.走向新世纪的西方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和谐人际关系论文篇(6)

一、现有环境会计理论基础及其贡献

(一)环境资源价值理论

在环境资源价值理论形成之前,劳动价值理论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这种理论主张劳动创造价值,空气、水、天然森林等环境资源因其没有接纳人类劳动而不具有价值。资源无价、环境无价不但加速了对资源的索取,加剧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导致环境资源无法纳入会计体系。正是由于环境资源价值理论的产生,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认识。环境资源价值理论主张按环境的效用性和稀缺性确定其价值,变环境无价为环境有价。这就为具有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环境因素的会计计量奠定了价值基础。

(二)经济的外部性理论

经济的外部性是指某种物品或活动外溢到社会的、一定的成本或效益,而这些成本和效益却不能在决定该物品或活动的市场价值中得以反映。环境污染具有典型的外部经济性,它可使居民生活质量和社会发展基础受损。经济的外部性理论产生之前,环境污染的制造者一般不需(至少不完全需要)负担环境污染所引起的费用和负效益。经济的外部性理论认为企业成本核算不仅应确认其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支出,也应确认其造成的外部成本避免了应由企业负担的成本转移于社会,也避免企业因少负担成本而获得了超额收益,最终造成整个社会的利益分配不公平。外部环境成本必须纳入企业核算体系的主张,为企业环境会计的确认范畴进行了更加完善的诠释。

(三)资源寿命周期理论

资源寿命周期主要是对地球资源从被人类采掘、提取开始,经过生产、加工、使用、回收以及废弃物处理等过程的系统描述。资源寿命周期理论产生之前,企业的会计核算往往截止于产品生产加工完毕。资源寿命周期理论认为会计的研究对象不应仅停留在企业生产经营的封闭区间,而应扩展到资源提取、产品生产、商品使用及回收再利用、废弃物处理等资源寿命周期的全过程。该理论突破了日常经营活动或业务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资金周转,而将企业会计核算对象拓展到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涉及的整个资源寿命周期。

(四)物质流转理论

物质流转理论主要阐述了物质流转各个环节、范围的影响变动程度的系统过程,揭示了自然界物质的运动规律131。物质流转理论产生之前,企业的会计核算一般视企业为独立的生命体将其与外界自然环境割裂。物质流转理论认为环境与企业是一个统一的生命体,会计核算应从环境资源在企业经营活动作用下的整个循环过程来看待成本耗费及补偿问题,不仅要考虑人类劳动消耗的补偿,还要充分考虑自然界各种物质资源的消耗与补偿,以完成环境资源的良性循环,实现环境系统在结构、功能上的动态平衡,保持物质流和能量流的正常循环。

(五)社会责任理论考虑经济责任,而无视其社会责任。社会责任理论认为企业不仅是经济组织,也是社会组织,企业在为所有者谋求利益的同时,还要兼顾职工、消费者、政府和社会的利益。明确了企业的社会属性,就要求企业履行环境保护方面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正确核算生产经营活动带来的社会成本和社会效益,并将这些信息提供给信息使用者,使信息使用者正确评价企业环境责任的履行情况,从而促使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减轻并消除环境污染,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降低能耗,做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并重。

(六)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的要义是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产生之前,企业的会计核算经常是只顾及当代人需要,而很少顾及甚至不顾及后代人需要14。可持续发展理论认为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必须站在代际平衡的基础上,考虑其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并通过会计核算,计量、反映和控制相关的环境资源,突出为促进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服务的会计目标。可持续发展理论强调了企业在发展中对环境的重视,革新了环境会计核算体系的理念。

二、现有环境会计理论基础的局限性

上述环境会计理论基础有效地解决了环境的价值、生产成本的完整性、物质流和能量流的正常循环、企业社会角色定位和环境的可持续性等问题,为环境会计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时代背景下,这些理论开始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

第一,现有理论基础的核心是补偿,包括物质补偿和价值补偿,这种补偿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环境成本为上限。若企业环境会计核算以这些理论作为基础,则只能维持环境的简单再生产,无法实现环境的扩大再生产;只能维持目前人与自然的不和谐状态,保证不继续恶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但也就无法实现人与自然的关系由不和谐向和谐的方向转变,而这并不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第二,现有理论基础强调的是物质,即强调优化企业生产所需要的物质因素,缺乏人文关怀,对人文因素考虑很少。换而言之,就是未全面考虑生产者本身的需求,因而无法满足人类全面发展的需要,无法实现人类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得到真正的自由和解放。

第三,现有理论基础的前提是人与自然的必然是不全面的。事实上,人类的发展未必要以破坏环境为代价,人类可以通过合理利用环境资源,获得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双赢。

第四,现有理论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片面性,只能解决某一方面的环境问题,无法系统全面地解决环境会计面临的所有问题15。如环境资源价值理论只解决了环境资源的价值问题,经济的外部性理论只着眼于解决外部成本的内部化问题等。这些理论只考虑作为系统中某一方面的问题应如何解决,并没有将环境会计体系作为一个系统,从宏观的角度来考虑整个系统应当怎样整合、协同才能达到最优的发展。

总之,这些产生于工业文明时代的理论基础已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因其固有的局限性,难以为建立一整套适应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的环境会计理论体系提供理论支撑。

三、环境会计和谐理论

(一)构筑环境会计和谐理论基础的必然性

环境会计理论是根据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环境会计的“实践概括”而成的“有系统的结论”。由于环境会计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不断变化发展,有什么样的外部环境,就必然要求什么样的环境会计理论和实践。因此,环境会计理论的生命力,必然建立在与时俱进的发展之中。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部发布的《2007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当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383.3万t,SO2排放量2468.1万t,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175767万t;197条河流的407个断面中,W级和低于W级水质的断面比例为50.1%。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在三级和低于三级标准的占39.5%。农村面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双重威胁,环境恶化和生态退化状况尚未得到根本遏制。

上述数据表明,我国的生态环境状况不容乐观。如果环境会计的理论基础继续停留在维持环境简单再生产、忽视人文关怀、不按和谐社会要求进行系统整合的状况下,根本无法满足当今环境改善和环境会计发展的需要。为此,必须树立能满足现在和今后较长时期实现环境的扩大再生产需要,与建立和谐社会一脉相承的环境会计理论基础。

(二)环境会计和谐理论的基本内涵

和谐社会理论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和谐社会理论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支撑,更为构建新的环境会计理论体系提供了全新而坚实的理论基础。在和谐社会理论指导下,环境会计理论体系应该充分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方面的和谐,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促进人、社会、自然的全面发展。既要考虑资源的稀缺性、能量的正常流转和环境的承载力,从生产力角度对环境资源进行必要的补偿和调整,又要注意体现企业的社会责任,考量经济的外部性,从生产关系角度对个人、企业这些个体与社会整体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整,使之趋于和谐,更要在现有理论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和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层面,系统解决问题,促进全面和谐,实现全面发展。

要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方面的和谐,仅实现环境的简单再生产是不够的,还要实现环境的扩大再生产,因为原地踏步不是和谐的本质,和谐是发展的和谐,是进步的和谐。所以,环境会计对环境的补偿不能简单地以耗费或损害为上限,而应以如何才能更好地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方面的和谐为标准。这一标准往往高于为维持环境简单再生产进行补偿的标准,高出部分体现了企业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义务。此外,以和谐社会理论为支撑的环境会计,还要注意体现人文关怀,促使企业的经营决策和生产行为有助于维护和发展员工以及社会公众的环境权益,有助于整个社会建立更和谐的生产关系。

(三)环境会计和谐理论的计量模型

现有环境会计对环境成本计量的标准只要求简单补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对资源环境的耗费或损害,只能维持环境的简单再生产,无法实现环境的扩大再生产。以和谐社会理论为支撑的新环境会计理论体系,对环境成本的计量要体现和谐性和发展性,成本确认计量标准要高于现有要求。为此,环境总成本应由环境补偿成本和环境发展成本构成,通过提取“环境补偿基金”(环境补偿基金=资源耗费+环境损害),对即时的资源耗费和环境损害进行必要补偿,维持环境的简单再生产。在此基础上,通过提取“环境发展基金”达到“高于已发生的环境损害或者耗费的标准,实现整个环境的扩大再生产和企业职工环境权益的发展,保障人类与环境和谐相处,可持续地向更协调、更高的方向发展”的标准,实现促进和谐的环境扩大再生产;并借助“环境补偿基金”X“和谐发展系数”来实现其计量。这里的和谐发展系数是指为了实现环境的扩大再生产所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与为实现环境的简单再生产需承担的补偿义务两者相比得出的系数,具体包括环境扩大再生产系数和职工环境权益发展系数,即:和谐发展系数=环境扩大再生产系数+职工环境权益发展

环境成本是环境会计中最基本的内容,根据以上论述,可以将符合和谐理论的环境成本计量模型概括如下:

环境成本二环境补偿基金十环境发展基金二环境补偿基金十环境补偿基金X和谐发展系数=环境补偿基金+(环境扩大再生产基金+职工环境权益发展基金)二环境补偿基金+环境补偿基金X(环境扩大再生产系数+职工环境权益发展系数)。

和谐发展系数应根据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和在该经济发展速度下环境的承载能力加以确定。实践中,一是由国家有关权威部门根据不同类型的环境资源统一确定不同的环境扩大再生产系数,以税收的方式提取全社会环境扩大再生产的资金,由国家统筹进行环境的扩大再生产;二是由国家有关权威部门根据利用环境资源对职工和周边社区的环境权益影响程度不同,确定职工环境权益发展系数,由企业提取用于改善职工环境权益、促进员工身心健康、提升企业环境形象的专项基金。核算中,企业将依据这两个系数计算环境成本归入生产成本,从企业会计核算层面实现全社会环境的扩大再生产和企业职工环境权益保障要求。国家统一确定环境扩大再生产系数时,可遵循以下原则:利用可再生环境资源,环境扩大再生产系数可以定低一些;利用不可再生、但已有较好替代品的环境资源,环境扩大再生产系数可以定高一些;利用不可再生、尚无较好替代品的环境资源,环境扩大再生产系数要定得更高一些。国家统一确定职工环境权益发展系数时,对职工和周边社区的环境权益有较大损害的,职工环境权益发展系数确定得大些,反之亦然。

(四)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理念

传统的企业生产经营决策往往是围绕边际生产成本展开的,决策中一般不顾及企业生产经营所产生的环境影响。环境会计和谐理论下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理念则大为不同。它需要以和谐理论为前提,在区分生产成本、社会总成本、和谐发展成本的基础上,围绕边际和谐发展成本进行企业生产经营决策。

和谐人际关系论文篇(7)

论文内容:提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领导人邓小平、、针对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先后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应该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构建和谐世界”等国际战略思想。三者思想虽表述不同,但具有本质的共性和逻辑上的有机关系。和平与发展是构建和谐世界的必要前提,和谐世界是和平与发展潮流的统一。和谐世界是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必然选择,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是构建和谐世界的关键。

20世纪80年代中期,邓小平根据当时世界政治经济的巨大变化,高瞻远瞩地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进而制定了以维护和平与促进发展为宗旨的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000年针对世纪之交的世界局势,倡导世界各国应该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以共同应对人类面l临的挑战。2005年在联合国首脑会议上,提出国际社会应携手努力,共同构建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思想。三者思想表述虽不同,但是具有本质的共性和逻辑上的联系,共同构成应对当前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和体现中国和平发展的中国国际战略指导思想。

一、与时俱进的中国国际战略思想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世界各种力量出现新的消长变化和组合,世界开始进入各国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关系日益密切的新时期。邓小平在冷静观察国际局势变化,并对当时世界政治经济的深层次问题和世界主要矛盾作出深刻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逐渐对全球性和重大战略性问题形成了清晰认识。1984年5月29日他在会见巴西总统时,提出和平问题和发展问题是当今世界众多问题中的两大突出问题,之后邓小平又多次强调了这两个问题是当前世界的主要问题。1987年党的十三大和1997年党的十五大先后将和平与发展确认为当今世界主题和当今时代主题。邓小平的和平与发展的思想,纠正了我们过去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的片面认识以及实践中带来的失误和负面效应,使我们对世界发展的认识更加符合实际,为我们党制定以经济建设和实现现代化为中心的党的基本路线提供了科学依据,并为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奠定了理论基础。

冷战结束后,国际局势发生了很大变化,求和平、盼稳定、促发展已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心声,世界各种力量纷纷进行新的组合,各国政府也在探索应该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际新秩序。根据国际关系的新变化,认为,冷战虽已结束,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向前发展。当今世界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新问题,面临许多新的挑战。他于2000年10月在《中非携手合作,共迎新的世纪》讲话中,首次提出国际关系民主化思想。他指出:“应该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协商解决国际问题,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挑战”。此后,他又在许多重要场合多次提及和阐述了国际关系民主化思想,并将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作为中国外交工作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这一思想对于丰富和发展中国国际战略思想,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发展,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改善和发展我国的对外关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首先,这一战略思想与中国一贯坚持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本质共性和逻辑联系,与反霸战略思想一脉相承,因而它是中国国际战略思想在新时期的延续和发展。其次,这一战略思想同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相适应。只有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才能凝聚各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再次,这一战略思想和冷战后大国之间调整相互关系、建立以伙伴合作关系为代表的新型大国关系相一致。第四,倡导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有利于我国面向世界,融入国际社会,提高国际地位。

当世界进入21世纪以后,一方面和平、发展、合作成为时代的潮流。另一方面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也在增加,局部战争和冲突连续不断,南北差距仍在拉大,恐怖主义、跨国犯罪、环境污染、严重传染性疾病等全球性问题突出。在这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严峻挑战的关键时期,于2005年9月15日联合国成立60周年的首脑会议上,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向世界各国提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倡议。此后,又在2006年新年贺词中,再度向世界各国人民呼吁“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构建和谐世界思想已成为当前中国外交的一个新理念和新的战略目标。

二、和平与发展是构建和谐世界的必要前提。和谐世界是和平与发展潮流的统一

的和谐世界的思想与邓小平的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思想具有辩正的逻辑继承关系。或者说,的和谐世界思想是呼吁世界各国顺应当今时代潮流,通过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设理想世界的思想。在关于和谐世界的讲话中,明确阐明了和谐世界的基本特征:第一,各国之间和平共处,通过和平协商方式解决相互之间的矛盾与分歧。第二,各国不论大小,一律平等,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第三,世界各种文明和各国的不同发展模式之间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和睦相处,并在发展中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在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同时,促进各国文明的进步与发展。第四,各国坚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代表的国际关系基本原则,处理相互之间的关系,形成以国际关系民主化为本质特征的国际大家庭,建立公正、平等、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上述四个特征清晰地告诉我们:各国和平共处,实现共同发展依然是和谐世界最为本质的特征。

那么为何要在肯定和平与发展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和谐世界的思想呢?主要原因是:

首先,这进一步反映当前世界人民求和平、盼发展、谋合作的愿望,顺应了当前时代潮流的发展。正如邓小平所言,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至今仍没有完全解决,和平与发展依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是人类恒久的愿望。这一愿望一方面在人类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地得到自我认识和普遍认同,另一方面由于人类历史中以追逐霸权、占有财富为目标的暴力与战争和剥削掠夺,严重阻碍着人类这一愿望的实现。当前世界人民“都渴望世界持久和平,渴望过上稳定安宁的生活,渴望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渴望实现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渴望促进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同时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发展,使各国在各领域内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进一步加强。因此,不仅维护和平、促进发展、谋求合作已成为各国的共同利益所在,而且构建具有上述四个特征的和谐世界也已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国际社会的发展趋势。

其次是概括和揭示了和平与发展时代潮流发展的方向和它的理想目标。在肯定了和平、发展、合作依然是当今时展的主题的同时,也强调指出在维护和平与促进发展的进程中仍然有着许多障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仍需要世界各国紧密团结,共同努力,“才能为人类社会发展创造光明的未来,才能真正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问。上述话语明确一表明,和谐世界既是各国和平相处的世界,也是各国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发展的理想国际社会。构建和谐世界,既是当今时代的需求,也是世界进步的体现,因此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应该携手合作,排除障碍,共同努力构建和谐世界。和谐世界是和平与发展两大时代潮流汇合的统一,是和平与发展有机统一后的理性与实践的升华。它不仅是世界和平的实现和各国在和平环境中的发展,而且还意味着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在世界和平大环境中的友好相处,互利合作和共同繁荣,乃至在此基础上的各种人类文明的协调与和谐发展。再次是中国实施和平发展战略是必然的目标选择。中国政府已明确提出,“和平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国家发展战略。在2006年元旦讲话中精辟地揭示了中国和平发展与构建和谐世界之间的辩证关系。“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和谐的发展。中国人民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并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这就意味着,第一,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中国的和平发展,在国内就是通过各方面的和谐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国际上就是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积极构建和谐世界。第二,中国的和平发展需要一个和平的、和谐的国际环境,构建和谐世界有利于中国的和平发展与和谐发展,中国将和世界人民一起携手建设一个和谐世界。第三,中国的和平发展与和谐发展,不仅有利于实现中国的发展战略目标,也同样有利于增强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力量,有利于建设和谐世界。因此,倡导和构建和谐世界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也符合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

综上所述,构建和谐世界的思想是在继续肯定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前提下,针对国际社会中维护和平与促进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而提出的中国国际战略新理念。和谐世界的思想与和平与发展的理论在当今世界中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是辩征有机的统一。和平与发展是当前世界的发展潮流,和谐世界是国际社会顺应这一时代潮流发展而应努力构建的理想信念与实践目标。而构建和谐社会则需要世界各国在国际事务中维护和平、谋求平等互利的国际合作,促进各国共同的繁荣发展。因此和谐世界思想是和平与发展理论在新的世界条件下的延伸,是中国在和平与发展时代中对国际战略思想的丰富与发展。

三、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是构建和谐世界的关键

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提出和谐世界思想的同时,还对如何构建和谐世界阐述了四点主张: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坚持积极稳妥方针,推进联合国改革。本人认为,上述四点主张的实质精神就是积极倡导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在提出国际关系民主化思想时,曾对此作过明确的解释,国际关系民主化就是“各国的事情要由各国人民作主,国际上的事情要由各国平等协商,在事关世界和地区和平的重大问题上,应该按照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以及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坚持通过协商谈判和平解决争端。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各国共同解决,全球性的挑战要由各国合作应对”。对这一诠释作学理上分析,可以这样认为,国际关系民主化是对国际关系本质的一种认定。不同时期的国际关系有不同的本质。国际关系民主化具有下列要素和内容:(1)任何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一律平等,享有同等的权利,国际事务由各国共同协商解决,反对少数大国操纵和垄断国际事务。(2)尊重各国和领土完整,各国的事务由各国自己解决,任何国家不得以任何借口干涉别国内政,对于国际争端应采用和平协商方式解决,不得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3)尊重世界各国的多样性,各种不同社会制度、发展模式和文明的国家和平共处。(4)各国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互利合作,和谐竞争,共同发展。(5)按照世界大多数国家认可的国际关系准则,处理国与国之间的相互关系,解决重大国际争端问题。

将和谐世界思想与国际关系民主化思想的各自内涵特征作一对照和分析,可以认为,和谐世界的内涵与外延显然要大于国际关系民主化,但是就国际关系层面来说,两者之间有着相似的内涵特征,因此两者之间存在着逻辑上的必然关系。首先,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与构建和谐世界就国际关系层面而言,实际上就是一个进程的两个方面。前者是注重和突出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的进程,来达到构建和谐世界的目的;后者则是通过强调和确立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来引导和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最终建立具有国际关系民主化本质特征的和谐世界。其次,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当今人类的许多共同利益和国际社会中的重大问题,不是某个国家或者某几个国家单独能够解决的,而是需要更多国家,甚至是国际社会通过平等协商、互利合作来加以解决的。这一认知的形成和行为规则的建立,为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提供了良好的国际氛围。因此,当前适时提出构建和谐世界这一目标,将有力地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发展。再次,构建和谐世界思想仅是一个战略理念和世界进步的目标,而这一理想目标的实现则需要通过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来加以实现。在这一进程中必然会有各种复杂的矛盾和艰难曲折的斗争,必须依靠世界各国的长期共同努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