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科技与生活论文

科技与生活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24 15:14:27

科技与生活论文

科技与生活论文篇(1)

目录

第一章 科学与科学研究(概论)??????????????(1)

第一节科学的概念及其性质?????????????(1)

第二节科学研究的概念及其能力培养?????????(9)

第二章 科学研灾的方法?????????????????(15)

第一节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15)

第二节 科学研究的实践方法 ?????????????(26)

第三节 调查研究的方法 ???????????????(38)

第三章信息检索与利用????????????????(44)

第一节信息和信息检索 ??????????????(44)

第二节 信息检索工具及其利用????????????(48)

第四章学术论文概论?????????????????(64)

第一节学术论文的概念??????????????(64)

第二节学术论文的性质??????????????(68)

第三节 论文的特点 ????????????????(75)

第五章学术论文的选题????????????????(81)

第一节课题类型和选题原则????????????(81)

第二节 选题的途径、步骤?????????????(100)

第三节 选题的方法????????????????(105)

第六章学术论文的写作过程 ?????????????(109)

第一节 拟定提纲?????????????????(109)

第二节 写作初稿?????????????????(112)

第三节 实施论证?????????????????(114)

第四节 修改论文?????????????????(118)

第五节 论文定稿?????????????????(122)

第七章学术论文的写作方法??????????????(124)

第一节社会科学论文的写作方法??????????(124)

第二节 自然科学论文的写作方法??????????(133)

第八章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151)

第一节学术论文写作规范的概念及常用标准的使用??(151)

第二节 学术论文写作规范的相关要求????????(152)

第九章毕业论文的答辩与评价?????????????(167)

第一节学术论文(毕业论文)的答辩?????????(167)

第二节 学术论文(毕业论文)评价??????????(175) 3/27/2013Page 1 of 5

第十章 部分专业论文示例???????????????(183)

范文一:少数民族研究论文?????????????(183)

范文二:教育学类论文???????????????(191)

范文三:文学类论文.???????????????(197)

范文四:英语类论文????????????????(204)

范文五:数学类论文????????????????(2l0)

范文六:物理学类论文???????????????(2l6)

范文七:化学类论文????????????????(224)

范文八:生物学类论文???????????????(230)

附录一学术论文的编排规范??????????????(240)

主要参考文献?????????????????????(250)

后记???????????????????????(250)

第一章科学与科学研究(概论)

本章从介绍科学与科学研究的概念及其特征开始,对科学的概念、科学研究的可能性、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及建立基础等等问题做了探讨。并强调了要以更快的速度促进科研创新,必须对科研能力的养成教育的重要性进行再认识。

第一节 科学的概念及其性质

一、什么是科学

(一)科学的概念

“科学(science)”一词来源于拉丁文“scienta”,意为“知识”、“学问”。16世纪传人中国,当时将英语“science”译成“格致”,系“格物致知”的简称,以表述实践出真知的含义。在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教育学家福泽吉把“science”译成“科学”并在日本广泛应用。1893年.康有 为引进并使用“科学”二字,严复在翻译《天演论》时,也用了“科学”二字,此后“科学”替代了“格致”,并沿用至今。

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在使用和讨论“科学”这一范畴时把它与知识联系在一起,认为科学是关于事实的原因的知识。被誉为近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的培根,在提出“知识就是力量”这一口号时,进一步把知识与科学联系在了一起。这里我们所要明白的是.科学是知识,但是却不能说“知识是科学”,即有的知识可以被称之为科学.有的则不能。那么,哪些知识可以被称之为科学呢?罗素曾经把“科学”规定为诉诸人类理性的“确切的知识”,指关于有限领域、有实证根据、有明确适用范同的知识。达尔文说“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以便从中得出普遍性的规律或结论”,指出科学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科学学的创始人之一J.D.贝尔纳说,“科学可作为一种建制.一种方法,一种积累的知识传统,一种维持或发展生产的主要因素,以及构成我们的诸信仰和对宇宙和人类的诸态度的最强大势力之一”,科学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相关活动的事业。

《韦伯斯特新世界大辞典》给“科学”下了这样一个定义:“科学是从确定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规律这一目的出发,通过观察调查和实验而得到的系统的知识。”这一定义首先规定了科学的对象;确定研究对象的性质与规律。这个确定研究对象是不依赖于我们认识主体而存在的客观世界,这个世界有着自己的规定性和发展规律。这一点是一切科学的前提。我国的《辞海扒1979年版)认为:“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科学应该按照内在迟辑关系把已知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综合化,使之成为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而且这种知识体系仍旧在不断地补充和完善。

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考察,以加深对科学概念的认识。

1.科学是知识体系

这是从理论方面对科学进行考察。

所谓知识体系,是说科学不是零星知识的简单堆砌,而是系统化的知识总和。科学作为一种知识体系,是一种意识形态;作为观念形态的科学从来就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因素,科学发展受到哲学、宗教、艺术等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但它又是促进整个人类精神文明进步的最强大的力量。

科学是经过实践验证的发展着的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在漫长的原始社会里,科学的萌芽还没有从物质生产中分离出来,并且与原始乙术、原始宗教结合在一起;古代科学除少数学科取得理论形态外,绝大部分是实用科学,条理化了的经验知识;以科学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是15世纪以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中开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现代科学从19世纪末叶算起.其历史

才100多年。科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仅形成了特殊的认识方法——观察、实验、模拟、科学抽象、假说和理论等一般科学方法,各门学科还形成了各自的特有的方法;而科学方法一旦形成,反过来就成为促进科学发展的有利因素。科学不仅是对客观世界认识的结果.同时又是认识过程本身,是特殊的“精神生产”。

20世纪初,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理学、生物学等六大基础科学以及电力、机械、建筑、钢铁、医药、农学等工程科学都已比较成熟,科学不再只是事物或规律组成的知识单元,而是由许多知识单元组成学科,由学科组成学科群,形成了一个由很多门类交织组成的知识体系。爱因斯坦指出,科学并不就是一些定律的汇集,也不是许多不相关的事实的目录,它是人类用其头脑对自由发明出来的观念和概念所作的创造。

2.科学是社会活动

这是从社会分工方面对科学进行考察。

科学作为知识体系,其结构只能是各种知识成分之间的逻辑关系。科学作为一种活动,其结构则必然是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科学活动的主体是科学家,科学认识的主体是集体,是一定的社会集团,而不是个人;科学只能是社会集团的活动,是社会事业,不是个人活动。科学活动的工具包括思想工具和物质工具.由世界观、信念、理论、方法和仪器等组成,科学活动的对象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客观世界。

科学家共同体、科学活动的工具和科学活动的对象这三者的相互作用,即所谓的科学的“三体运动”构成一定的科学活动方式,使科学成为整体性的统一事业。不同的科学活动方式,决定着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科学形态,正如不同的生产方式决定着各种社会形态一样。科学之所以为科学,并不在于它拥省多少可靠的知识,而在于内这种特定的“三体运动”所构成的自觉的、能动的、有目的的研究活动e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思的科学观是:科学是科学家集团即共同体的活动。认为科学不是,至少不仅仅是现成知识的堆砌,而是人类探索知识的活动。

3.科学是实践力量

这是从作用方面对科学进行考察。

科学是人类进化过程中最重要的事情。人们对科学本质的认识,从科学结论的实际应用与社会作用方面的考察,提示了科学是一种社会发展的实践力量。人类信赖科学才得以建立起今天的物质文明,而到了现代.科学已成为社会具有决定意义的发展因素。

科学作为一种人类实践力量给社会带来了巨大进步,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科学的目的究竟是什么?科学最终将把我们引领何方?乐土抑或深渊?要把科学放置于整个价值观念体系中去思考,因为科学只有和其他社会因素相互作用,才能呈现出正面的价值。因此我们说,科学的发展,更增加了人类自身的责任,保护他人,发展自己,保护地球,发展未来。

最早把科学作为一种力量来认识的是英国哲学家培根,他认为知识不是一种纯思辨,而是一种力量,是认识自然和驾驭自然的力量、人性自我完善的力量、滋养信仰的力量、社会改革的力量。“知识就是力量”成为科学最概括、最切要的箴言。

总之,科学的概念应当是认识过程、认识结果和认识力量的统一体,即科学作为知识体系是事实,是人类文化积淀的结果;科学作为社会活动是过程.是人类文化的繁衍;科学作为实践力量是作用,是人类文化的动力组成。因此,科学有了一个较为综合的定义:科学是关于现实本质联系的客观真知的动态体系,这些客观真知是由于特殊的社会活动而获得与发展起来的,并且由于其应用而转化为社会的直接实践力量。

(二)科学与技术

1.技术的概念

“技术(technology)”一同来源于希腊语,是希腊语“techne”(技艺、手艺)、“logos”(文字、语词)的组合,本意是一种实用的技艺,包括艺术、技能、本领等。与科学一样,技术是一个动态概念,随着社会历史和人类认识的发展而变化,技术与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当人类创造第一个生产工具时就产生了最初的生产技术。作为改造世界的手段,技术就是人类自然肢体的延长。古

希腊,亚里士多德把技术看做是制作的智慧;17世纪培根提出技术是操作性学问;到了18世纪,法国科学家狄德罗认为技术是人类借以改变或改造其环境的方法或活动,“技术是为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体系”;20世纪以来,技术的含义更加宽广,除了技巧、技能以外,还包括加工方法、工艺流程和技术思想等。

根据不同的功能,技术可分为技术中最基本的生产技术与军事技术、科学实验技术、文化教育技术、卫生技术、日常生活技术等各类非生产技术;根据不同的性质,技术可分为满足社会需要的各种物质手段的硬技术与运用各种物质手段的软技术,如决策技术、预测技术、评价技术以及各种专业技巧手法,以达到一定社会目的的知识、技能、技巧的软技术。

技术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技术发展的每一历史阶段都有其中心技术和相应的辅助技术。能量转化是技术的主要功能之一,从人力、畜力到蒸汽力、电力、核力的能量转换方式的变革,每一次都引起了重大的技术革命。原始社会以石器技术为中心,以后是青铜技术、铁器技术,现代则以机器和自动化技术为中心。中心技术往往标志着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时代。过去的技术主要是在经验知识的基础上缓慢发展起来的,现代技术则几乎都是科学发展的结果。

综上所述,技术是人类为实现社会需要而创造的手段的总和,是把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应用于生产过程,以达到利用和改造世界目的的手段和方法的知识体系。它的基本要素是能源、材料、信息和工艺,是一种既包括生产工具、设备等硬件,又包括工艺、方法、制度等软件的技术系统,是如何将科学知识转化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手段。

2.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对于科学而言,技术是科学的延伸,对于技术而言,科学是技术的升华。二者足辩证统一的关系。

科学与技术既有差别性,又有统一性。

科技与生活论文篇(2)

【关键词】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创新型人才;综合素质

一、高校开展学术科技活动的意义

1、有助于大学生学习、创新及实践能力的提高

现在的大学生普遍被认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这与高等教育的初衷是相违背的,而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是大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补充渠道,开展学术科技活动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在实践中提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研能力,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大学生的学习、创新及实践能力。

2、有助于增强大学生创新意识,塑造创新人格

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有助于引导学生在学习、总结的基础上,摆脱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将知识综合交叉,通过联想、判断、推理、综合、演绎等方法得出规律和本质特征,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从事课外学术活动必须要付出艰辛和努力,让学生深刻体会科学研究不可能一蹴而就,从而养成严谨求实的作风和敢于探索的决心,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塑造良好的创新人格。

3、有助于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的形成

当前的校园文化主要以体育、文化、艺术、科技为主体,而学术科技活动一般更受学校党政领导的关注和支持,科技文化节、科技作品大赛、学术周、学术论坛等活动吸引大量的学生参与,这大大增强了校园文化建设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品位,使校园文化的层次得到提升。

4、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意识和综合素质,增强就业能力

学生通过参与学术科技活动,能够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自主性,在参与的过程中,改进学习方法、培养动手能力、树立创新意识、加强团队合作,使学生查阅资料、写作、表达、灵活运用知识、交流合作等各方面能力素质得到锻炼和提高,同时培养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了自信,这些都非常符合现在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大大提升了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竞争力。

二、学术科技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缺少大学生涯规划,参与意识和积极性需要进一步加强

当前高校学生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就是高中阶段升学压力在大学校园被夸大化的释放,加之大学时期正值学生青春期发展阶段,学生很容易迷失自我,缺少对大学生涯的合理规划,不能很好的分配时间,使得专业学习不够努力,专业基本功不够扎实,在参与学术科技活动时就显得信心不足,严重影响学生参与校园学术科技活动的热情。

2、宣传力度不够,参与范围不广

由于高校自身特殊性,学生开展学术科技活动大都采取传统的张贴海报形式,这种宣传形式快捷、方便、费用较低,但是没有注意对宣传效果的考虑,海报宣传往往在短时间内即被覆盖,而且是一种被动宣传,这就导致得到信息的学生数量有限,参与活动的范围不广。

3、学生参与活动项目较为单一,参与目的较为功利

由于学生自身兴趣爱好、专业基础、所处环境等因素制约,在参与校园学术科技活动时,主要集中在难度系数不高,动手能力不强的得项目,而一些专业基础要求较高,劳动强度大、时间长的项目则参与程度相对较低。另外,很多同学参与活动并不是主动参与,而是简单的为了获得综合测评加分的机会,导致参与活动的盲目性,在参与过程中未能与所学专业知识充分结合,对学生本人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利用和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作用不明显。

4、学术科技活动组织、机制不健全

学校在鼓励学术科技活动方面的管理办法和鼓励政策尚不到位;学术性学生社团发展目标不明确,组织不严谨,发展困难;专业老师课程压力较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缺少专业指导老师,技术含量不足,活动氛围不浓;缺少经费支持,很多活动只能匆匆收场等等。

三、积极发展校园学术科技活动的举措

1、加强对大一新生的生涯规划意识教育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新的环境和学习方式对大一新来说都是新的挑战,很多学生不能很好的调整状态,在生活、学习、心理都很难适应大学生活节奏,这就需要在新生入学时就加强引导,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指导学生从职务目标、能力目标等方面分层次、分阶段做好大学生涯规划,让学生认识到大学阶段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意义,让学生充分重视专业基础学习,为学生参与学术科技活动打下坚实的的理论基础。

2、结合专业特点,搭建学生参与学术科技活动的多样性平台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生在学习安排和时间支配上有了更为广阔的自,同时也对学校第二课堂建设提出更高要求,不同专业、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兴趣爱好上有很大的不同,这就需要结合专业特色搭建适合学生发展的各种平台,如经管学院结合专业特色每年分上下学期分别开展财经论文竞赛、市场营销案例策划大赛、创业计划大赛等,同时开设淮海经济论坛,每学期邀请校内外知名学者开设不少于四讲的学术讲座,尽量使学生都能够找到自己的兴奋点,切实服务于学生成长、成才。

3、加强宣传,加大投入,整合资源,引入社会力量,提高活动水平

任何活动都离不开宣传和经费投入,学术科技活动也是一样。学校要在设立学生科技活动基金的基础上,每年应当划拨专款用于学生科技活动的开展。同时开展学术科技活动还要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既解决了资金紧缺问题,又吸纳了社会对学生学术科技活动开展的建议,还有机会建立学生校外实践基地,推进了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为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证。经管学院在开展学术科技活动时就成功的与淮北市诸如淮北电信、曦强乳业、宏图三胞、宏源电器、五星电器、美惠多商贸等多家企业联合,大大提升了活动的品牌形象和影响力。

4、建设规范的学术型学生社团

学生社团是丰富校园文化、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丰富学生阅历的有效形式,其特点是参与人数多、活动形式多样、影响力大。学术性社团也要找准定位,完善自身组织建设,用组织资源支撑学生学术科技活动,夯实活动的群众基础,努力成为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的主力军。大学生经济学研究会是一家以经济学理论前沿和热点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学术性社团,近年来积极组织会员深入厂矿企业,参与社会调研,组织开展学术竞赛和学术讲座,成立“创智学社”学习小组,定期开展学术讨论活动,其组织的《淮海经济论坛》被校团委、校社团联合会评为特色项目,经研会也连续多次被评为“名牌社团”,今年被校团委推荐参评安徽省“明星社团”,在经管学院的学风建设中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科技与生活论文篇(3)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9-0191-02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医科院校学生普遍认为较难理解和掌握的一门学科,其原因主要是该课程“抽象、枯燥”,较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该学科发展迅速,知识更新较快,特别是生物化学发展到分子生物学时期后,该学科的理论与技术日新月异,因此,教师在授课中很难让学生理解和吸收该学科的最新进展。再者,分子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其相关知识均是建立在相应实验技术之上,然而目前国内的普通省属院校很少能在本科生中开展PCR、Western blot、细胞培养、基因克隆及载体构建等分子生物学相关实验,因此该部分内容的讲授对学生来说就是“纸上谈兵”。由此看来,理论与实践环节的严重脱离是造成学生学习该课程“抽象、枯燥”的直接原因。那么如何在该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开展大学生创新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是高等教育改革与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主题。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指以学生学习兴趣为导向,以创新性科技课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指导相结合的方式,以解决实际困难和社会问题为切入点的科研实践活动[1]。为坚持“教学以学生为本”的原则,秉承三峡大学“求索”的校训,以培养“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创新型医学人才为中心,三峡大学设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本教研室以此为契机,以“肿瘤微环境与免疫治疗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为平台,以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为引导,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中让学生参与到科研活动中,通过该活动,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积极性,同时也使教师的教学水平得以提高。

一、实施方法

(一)查阅文献、提出问题

我们选择三峡大学医学院大学二年级学生为活动参与者,让学生自己组成研究小组(3~5人/组),以教师承担的科研课题为引导,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参与到研究工作中。在该活动的初始阶段,老师根据研究课题设定关键词,指导学生查阅文献并撰写阅读小结,使学生对研究的课题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尽可能发现并提出问题、设定研究目标并制定相应的研究计划,经老师与学生充分商讨、修改后确定其可行性。

(二)以课题的实施为契机,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在课题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对学生既强调团队成员的分工,又明确成员之间的合作、沟通与协调,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形成团队的合力。在老师和研究生的带领及指导下,学生在课余时间开展实验研究,整理分析实验结果,并在每周的labmeeting上交流讨论。教师在总结实验结果的过程中,带领学生认真分析每一个实验数据,对“有疑问”的实验结果,督促学生重复实验,从而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学生结合所学理论知识,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极大地增强了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撰写论文及结题报告

我校“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研究周期为一年,完成后需要以论文或研究报告的形式提交结题材料。在此过程中,学生先写出论文的初稿,老师对学生的论文初稿进行修改,由此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科技论文的写作能力,使学生掌握论文撰写的格式、要求,从而熟悉科学研究的各个环节,为学生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二、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价值思考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所取得的成果

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使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外科学研究的积极性,许多学生为了参与科学研究而放弃了寒暑假。通过该活动,学生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基础医学与临床》等杂志发表了6篇研究论文,并成功申请了三峡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重点项目”的资助。通过该活动,学生亲身经历了科学研究的过程,体会到了运用知识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的艰辛,也体验了辛勤耕耘后获得收获的喜悦。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对学生的影响

通过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弥补了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再考试”按部就班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模式中实验教学环节的不足,克服了学生在学习该课程中产生的“枯燥、抽象”感。通过该活动,学生在巩固和深化《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开阔了学生的科研思维,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意识,增强了学生的严谨求实和团队合作精神[2]。通过该活动,学生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学习和科学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对该课程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学期的期末考试中,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及实验操作技能均显著高于其他未参加该活动的学生,这充分说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不仅对学生的课程学习有帮助,也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对教师的影响

教师通过参与这一活动,不仅使自己承担的科研项目得以完成,同时也拉进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教师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中的困惑与需求均有了解,从而能在教学过程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结合科研成果,教师能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不断改善教学框架,形成囊括最新知识框架的教学体系,从而把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以科研促进教学,进一步提高了授课水平。因此,该活动对教师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彰显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特色

依据生命科学重大基础理论――中心法则,从DNA到RNA再到蛋白质,从基因组学到转录组学再到蛋白质组学,“分子生物学”占据了核心内容。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实践中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能更好地把握住生命科学中的这一核心内容,使学生紧密联系医学实践,为他们能够跟踪世界生命科学的前沿,开阔视野,从而占领生命科学的制高点打下良好基础。

三、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存在问题的思考

我们在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科技创新活动真正的发展。这些问题主要包括:(1)学生参与的愿望很强烈,但很难做到“坚持到底”。(2)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待加强。尽管学生参与的热情很高,但在具体的实践环节中,例如选题、申请书撰写、实验方案的设计及实施、论文的撰写等环节都存在比较强的依赖心理,即依赖于指导老师,缺乏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学生自主科技创新的课题数量不多,创新思路有待拓宽。很多学生都是依赖于老师指定的课题或直接参与老师的科研课题中。(4)对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缺乏必要的保障和激励机制。目前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只是一种形式,由于缺乏相关的规章制度,学生迫于学习的压力,为应付各种考试而不得不终止或放弃科技创新活动。因此,我们呼吁学校应引进“学生考核是一种全面、综合、动态的评价过程”这一理念,引进“将课堂外开展的科技创新活动(根据总结报告或情况)另外核算、认定学分”这一新型考核体系。(5)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宣传力度不够,学生参与的学术交流活动较少,应组织学生经常参加各种类型的学术交流活动,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了解学科前沿动态,激发学生科技创新的兴趣和动力。

总之,为使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高质量开展,我们认为在学校层面应建立相应机构,完善保障和激励机制;在教师层面应引导和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在学生层面增强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又快又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科技与生活论文篇(4)

关键词: 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 商科教育 经营管理

1.前言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我国对懂管理、善经营的商科人才需求旺盛,但由于商科教育自身的特点,如何培养出优秀的商科专业人才成为我国高校商科专业的重要使命和难题。我国不同商科院校在竭力达到此目标的驱动下,也试图从多方面寻找商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突破,其中,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制度对商科专业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如何充分发挥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制度在商科教育中的辅助作用,值得商科教育者深思。

2.商科教育的内涵及其特征

我国系统商科教育的历史并不长,早期的商科教育主要是依照当时欧美国家的高等商科教育模式建立起来的,其课程设置和培养规格基本上也是依据欧美国家的办学模式。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商科教育历经多次学科的调整和改造,现在已发展成较为成熟的多专业学科结构,商科教育资源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新世纪以来,教育部采取一系列措施,努力扩大商科院校的办学自,省级政府统筹本地区高等商科教育,使其责、权、利进一步扩大,从而基本形成了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管理为主的高等商科教育管理的新体制。新的体制理顺了多方面关系,调动了地方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发展高等商科教育的积极性,密切了商科院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推动了商科院校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对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深刻的战略意义。[1]

我国商科教育历经多次专业调整,突出的特点就是对“商科”概念的界定由模糊到逐步清晰。早些时候有人认为,商科即企业商务管理。也有人认为,不能把商科狭义地理解为学科的一个分支,而应把它看成是涵盖商品生产的产、供、销三大领域,集商贸、工程技术、管理学科为一大类知识复合体系的学科教育。教育部2006年5月在长沙召开的全国高校商科教育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交流研讨会,把商科看做是一个宽泛的学科。[2]事实上,“商科”是一个笼统的学科称谓。如果细分,其专业就可分为经济、金融、国贸、会计、商业学、营销学、管理等。从整体来说,商科属于应用性学科,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主,但这种应用型人才又是建立在宽厚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因此,在高等商科教育培养过程中,一方面,不能因为商科的应用性特点而忽视了对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要避免完全学术化和理论化的倾向,增强商科的实践性,使商科能够服务于社会主义商业经济活动,使商科人才成为既掌握相关技能,又有一定理论素养的应用型人才。

由于我国商科教育溯源于欧美国家的商科教育模式,因此具有如下几个特点:(1)国际性。我国商科教育理论来源于西方发达国家,使得其具有典型的国际化特征;(2)本土性。商科教育是服务于我国经济发展与企业经营的高等教育,因此,商科教育必须与我国国情相结合,培养出适合于我国市场经济制度和企业经营的高等经营管理类人才;[3](3)实战性。商科教育的应用性决定了其培养出的人才应该具有实战技能和能力;(4)通才性。懂经营、善管理的商科类人才需要多方面的知识,既要有与市场相关的各种专业知识和决策能力,又要有与管理相关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因此,商科教育培养出的经营管理类人才不是专才,而是通才,能够在市场经营中成为独当一面的多面手;(5)发展性。商科教育要与市场环境密切相关,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及世界经济全球化格局的形成,市场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高等商科教育不仅要密切关注这种变化的市场环境,还要运用此国家化市场环境进行商科教育。

综上可见,我国高等学校的商科教育应该结合所处市场经济环境,将来源于国际化的商科理论与我国企业经营环境结合起来,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商科专业的在校大学生进行理论培养和专业技能训练,最终将其培养成具有商科综合素质和实战能力的通用型商科专业人才。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和市场环境,商科人才应更加注重能力培养,着重在于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的培养。许多高校商科教育通过对课程体系的调整,课程结构的整合,课程内容的变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进等,增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水平。[4]此外,不同高校组织各类科技文化竞赛活动,为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机会,同时,竞争性、挑战性强的各类科技文化竞赛是检验、锻炼、提高和展示大学生科技文化创新能力的很好平台,大学生在参加竞赛的过程中,接受挑战,奋勇探索,拼搏创新,既磨炼了意志,又切实提高了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养成了很好的品质。[5]

3.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对商科教育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一种,是通过竞赛的形式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实践平台,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动手技能和专业素质。大学生科技文化及创新活动在我国各高等学校中以不同的形式存在着,发展得如火如荼,既丰富了大学校园的文化和娱乐生活,又通过此活动激发在校大学生将理论运用与实践,在知识运用过程中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为了激发学生对科技文化和创新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国家专门举行了大学生“挑战杯”赛,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各种潜能。但是,“挑战杯”这一平台,并不能使所有的在校大学生都参与到科技创新的队伍中来,有必要在高校内、校际间乃至区域和全国建立更多适合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兴趣爱好的新型科技文化创新平台。[6]对于商科专业的在校大学生来说,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活动对其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要。

如上所述,我国商科教育具有国际性、本土性、实战性、通才性和发展性等特征,从而要求对商科大学生进行教育的同时,必须强化实践教育和技能培养,但是,我国商科大学生都是在校完成理论和实验科目教学任务的。因此,对于商科教育来说,一方面,教师显得尤为重要,他们能够通过自身对市场环境的关注和应用,将商科理论结合我国市场实践传递给学生,但是我国很多从事商科教育的教师缺乏这种实战经验和能力。[7]另一方面,学校各种配套设施如商科教育实验中心、实习基地等要齐全,并为商科教育提供有效的保障服务,但这些配套设施在各高校中并不能够广泛存在和发挥作用。有鉴于此,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活动就显得非常重要,它能够在商科教育中发挥以下重要作用。

(1)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活动能够让商科专业大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创新行为,增强创新能力。商科教育具有实战性强的特点,课堂教学能够让教师将商科专业的相关理论传授给学生,但难以解决实践和实战问题。当前,商科专业教师使用较多的方式是通过案例教学来让学生体验经营管理的,但这种教学方式受到学生自身实践经验的影响而大打折扣。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活动,能够让商科专业的学生在竞赛活动中亲身体验实战和对决,特别是学生通过对项目的选择与施行,能够深入市场和企业进行调研,并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通过创新思维和创新活动进行市场经营决策的模拟和实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

(2)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活动能够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获得更多的通才教育和技能训练,培养其竞争和合作意识,提高经营管理能力。商科专业的科技文化竞赛活动多是以团队形式出现的,通过团队合作进行知识和信息的互补,来共同模拟实施企业的市场经营管理决策活动。在这种竞赛活动中,学生能够相互学习,不断补充需要的各种经营管理决策知识,在团队合作过程中能够获得很多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团队间的竞争也使得学生能够深切体验到市场经营过程中的竞争与合作,提高其综合的经营管理能力。

(3)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活动也为商科专业教师提供了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平台,有助于教师提高自己的实践和实战能力,提高教书育人的综合素质。由于我国教育与企业间各种制度的差异,使得我国大学商科专业教师很少有机会到企业中从事实质性的专、兼职经营活动,因此,我国大学绝大多数商科教师也缺乏将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机会与能力。[8]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活动能够让教师在指导学生将知识运用于实践过程中,同时,商科专业教师可以通过此项目活动与企业合作,在合作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与技能,增强教书育人的综合素质。

(4)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项目型管理能够赋予教师更多的职责和自,提高师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活动能够充分发挥对商科教育的辅助作用。当前,笔者所在高校的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活动实施项目型管理,这种管理方式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实用性。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即以学生的创新实践活动为主,教师指导也必不可少。[9]如果只是让学生“自娱自乐”,就会使这种科技文化竞赛的作用大打折扣,因为学生囿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欠缺而难以充分利用各种可能的资源。同时有了教师的组织和指导,将会使学生的视野、思维和所能利用的资源等均有很大的突破,从而使学生有一个向教师、同学、企业深度学习的机会。同时,项目型管理能够使项目负责人有较强责任感,能够付诸更多的精力进行指导和帮助学生参与科技文化竞赛活动,让学生能够通过这一平台学到“真本事”。此外,市场经济社会中,各种活动需要有一定的财力支持,项目型管理也为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活动重要作用的发挥提供了财力支持。

总之,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活动及其项目型管理对于商科专业教育有着很强的辅助作用,能够使项目负责人和导师组织和指导大学生积极且有深度地参与科技文化竞赛活动,为培养商科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发挥重要作用。

4.进一步挖掘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活动在商科教育中作用的思考

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活动对于商科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如何淋漓尽致地挖掘和发挥其重要性,需要高校进一步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活动日常化和制度化。当前,各高校大学生科技文化创新和竞赛活动已蔚然成风,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并通过此活动拓宽了自己的视野,增强了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有调查显示,科技文化创新和竞赛活动让大学生在专业兴趣的深度、广度、稳定性及效能上都有很好的发展,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如何通过这种科技文化竞赛活动为学生提供持久的动力。[10]因此,此项活动需要进一步加强并使之常规化和制度化,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并持续下去,针对商科专业的学生可以在竞赛前、竞赛中、竞赛后,与企业、校外实习基地、实验室、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使竞赛项目成为持续培养商科专业大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重要辅助工具。

(2)深化项目型管理,进一步强化项目责任人职责意识,进行项目跟踪。项目效用的充分发挥,需要有项目管理作为保障。笔者所在高校的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活动实施项目型管理,以项目带动科技文化创新活动及其竞赛,此种管理方式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实效性。当前,各高校需要进一步强化项目负责人的项目职责意识,通过项目责任合同来明晰职责,同时,项目管理者需要对各项目进行分类管理,实施项目跟踪,这样既能对项目进展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又能为项目实施过程提供必要的帮助,使项目实施效果更好。针对商科专业学生参加科技创新与竞赛活动,也要以所报“项目”为核心,让学生在执行过程中,自己制订项目实施的计划,模拟市场环境,自己尝试着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并运用各种所学的知识进行经营模拟,以验证假设,然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能力。[11]

(3)成立大学生科技文件竞赛类社团,协助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工作的开展。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学生社团,是学生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兴趣爱好,扩大求知领域,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不断完善,提高实践能力,增加交友范围,丰富内心世界的重要方式。[12]当前,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活动的组织和安排主要由项目负责人施行,项目负责人根据自己项目进展情况安排学生进行具体的实施。但是,这种项目操作形式临时性强,不利于大学生科技文化创新活动及竞赛的常规化和制度化。高校应该通过相关部门如团委放权于学生,成立相应的社团,其常规化和制度化的工作将使大学生科技文化创新活动及竞赛在学生中具有更加广泛的影响,也能协助项目负责人对项目进行很好的实施。

(4)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与经济管理实验室、校外实习基地、科技园及企业的紧密结合,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商科专业的科技文化竞赛活动需要参与的同学具有较强的实战能力,这种实战能力的训练要求通过一定的实战环境来实施或模拟。在当前教学模式下,大学生主要可以通过经济管理实验室(实验中心)、校外实习基地、科技园和相关企业来提供协助与保障,通过这些实战、实训场所对参与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活动的学生进行训练,实施其团队的参赛项目,使其项目的科学性、实用性、实战性水平更高,也强化了学生的综合专业能力。

(5)建立健全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项目成果评估体系。当前,大学生科技文化创新与竞赛活动的评价存在一定缺陷,如评价目的性不强、评价体系不完整、评价方式简单等。[13]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项目从立项到结项需要建立健全项目评估指标体系,特别要加强项目结项评估指标体系的建设。评估体系应该包括对项目负责人的结项评估、学生参加项目并取得成绩的评估和奖励、加大商科专业科技文化竞赛活动的参与并取得成绩在学生综合考评中的权重等。通过系统的项目成果考评既能增强项目的实施效果,又能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充分发挥项目的效用。

(6)加强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中所涌现优秀项目成果的孵化,搭建与企业的项目合作和实施平台。在商科专业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中涌现出不少的优秀项目创意与文本,这些项目创意具有很强的可实施性,且通过实施能够为企业创造利润、为社会创造财富。所以,在全校范围内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为商科专业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中所涌现的优秀创意策划进行孵化和实施,树立一些标杆,既为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进行宣传,又为学生积极参与增强自身综合素质进行宣传,更为高校的综合影响力做出努力。

5.结语

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活动在商科教育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项目型管理方式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实效性。为使这项工程发挥更加有效的作用,需要教育管理者更多地研究并采取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强化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参与性和实效性,并通过与项目负责人明晰职责,使项目的实施更加完善,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1]叶小兰.高等商科教育发展与经济互动关系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4):24-25.

[2]付廷臣.商科教育院系级教学管理问题探讨[J].职业时空,2007(5):24-25.

[3]纪宝成.我国高等商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6(10):1-4.

[4]王小玲,沈民.中国高等商科教育的变革和发展[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43-44.

[5]陈德静,等.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机制[J].江苏高教,2007(1):117-119.

[6]廖琪丽,王玮.高校大学生创新实践平台的建立[J].科教文汇,2008(4):22.

[7]王晓东.关于我国高等商科教育发展的思考[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2(12):57-59.

[8]彭耿,龙海军.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校企合作机制探索[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8):196-199.

[9]张庆强,等.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现状分析及对策[J].青少年研究,2008(S1):439-440.

[10]刘国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究[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7(9):12-13.

[11][12]巩艳芬,等.经管类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石油教育,2010(3):78-80.

科技与生活论文篇(5)

摘要:探讨当前高等院校大学生科技素质的现状和教育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做好大学生科技素质教育工作的一些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高等教育;科技素质;现状;教育改革

一、科技素质的含义

科技素质主要是指人们为了在科技事业上取得成就并适应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所必须具备的科研能力、科学知识和热爱科学、敢为科学献身的科技道德品质。科技素质既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理论、科学观念和科学思想:也包括科学思维、科学智慧、科技研究能力、科技发明与创造能力、科技应用能力;还包括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科技道德品质。

二、大学生科技素质现状

科学知识与科技素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既不能混淆,也不能互相代替。科技素质教育要包括三个层面:科学知识教育、科技技能教育、科学思想品质教育。客观地说,目前,不少高等院校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停留在科技知识教育的层面上。就目前高等教育中大学生的科技素质现状来说,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严重缺乏科技素质教育的内容

课程设置如同大海中的航标,它为大学生指明了学习的方向。由于目前人们仍把科学知识教育等同于科技素质教育,课程设置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这一陈旧的教育观念。围绕各自的培养方向各高校各专业都设置五花八门的课程,这无疑开拓了学生的知识面,但却无法弥补学生科技素质的缺陷。因为在其课程设置中很少看到“科技发明技巧”、“科技写作学”、“科技发展史”、“创造学”、“科学思维”、“科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科技实践”等意在培养学生科技技能和科技思想品质的课程。理工科本来还有一些实验和实习的时间可为学生提供科技技能的体验,但由于实验设备陈旧、实习经费严重不足等原因,只好将实习和实验的时间一缩再缩,只剩下少许的技能体验,再加上有些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将这些少许的技能体验的机会看成可有可无,马虎应付了事,科技技能和科技思想品质的培养根本无法在课程设置中占有一席之地。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的安排本来可以弥补课程设置的不足,时间一般在12~16周,这是大学生培养科技技能的一次好机会,但由于学生缺少有效的科技发明与创造的理论指导,再加上学校管理上的问题,使科技实践成为一种盲目的、毫无把握的实践。在大学生看来,完成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是为了顺利毕业,而不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科技素质,因而对此不予重视。对指导教师来说,选题时基础理论研究的课题较多。而应用型的较少,他们指导学生开展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工作的思路仍是向学生传授基础理论知识,而不是培养学生的科技技能,同时有些教师把指导毕业设计看成自己完成教学工作量的途径,要求不严格,使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工作难以发挥其培养学生科技素质的功能,也很难为学生打下扎实的科技素质基础。

(二)校园缺乏科学研究的氛围

在高等院校学生群体中,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很多,但是,很难找到科学研究社团开展的科技活动。学校学生工作部门仍以“德、智、体”评定学生的在校表现,但其“智育”却被“智育”代替了。在“智育”评定中,只要学习成绩优秀,其“智育”就为优秀。采用奖金数额可观的办法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给予奖励,学生科技成绩的奖项却很少出现,大学生科技技能的锻炼和科学思想品质的培养很少采取激励的措施。同时学生的科技素质缺乏统一的指导、规划和培养,学校缺乏提高大学生科技素质的指引和导向,校园也就自然缺乏科学研究的氛围。

(三)大学生缺少科技实践活动

科技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发现科技领域许多悬而未解的问题。这必然会引起大学生的好奇心与注意力,促使大学生去思考,并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激发大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和创新欲望,促进和提高大学生的观察、联想、动手操作、运用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锻炼大学生独立思考、实践动手和创新的能力,激发他们崇尚科学、追求真知的决心。但多年来,将大学生课外实践活动的目的定位在“了解国情和社情民意”上,高校组织学生开展此类活动就成为“参观访问式”的实践活动,而科研技能只有在科技实践活动的亲身体验中才能得到认识、锻炼、巩固和提高,可惜目前大学生的科技实践活动还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开展起来,致使一些学生在进入专业基础课的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设计灵感经常会因为没有经费、场地和专人指导等因素,而将这些学生从事科技实践的积极性扼杀在萌芽状态。

(四)大学生缺乏科学研究的兴趣

笔者曾作过一次300人的问卷调查,在“每学期参加过多少次科技活动”的栏目中,选择“无”的占97%;在“业余兴趣是什么”栏目中,回答是“参加科技活动”的占2%;在“完成毕业论文的目的是什么”栏目中,回答“是为了自己的科研兴趣”的占1.7%。学生很少参与学校科技活动,究其原因,除了学生对科技活动感觉陌生外,科技兴趣的淡薄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五)大学生缺乏为科学奋斗的精神

大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是一个以掌握一定的科技基础知识、科学的研究方法、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以及不怕困难、积极探索的精神为基础的系统工程。大学生是祖国建设的科研后备力量,然而,面对毕业设计题目和指导教师的选择,有些学生事先打听的却是哪位老师题目简单、工作量小、管理松懈、容易通过:面对毕业分配,相当一部分学生事先考虑的却是工作是否轻松、待遇是否好的问题,即使是读生产应用型专业的大学生也不愿意选择生产第一线单位。于是出现了许多学非所用的怪现象,如读电子专业的争着去税务部门工作,读化学专业的争取去银行工作,读汽车维修专业的也一心一意选择去党政机关工作。尤其是近年来采取毕业分配双向选择的措施后,这种学非所用的现象更加突出。即使毕业分配时无奈选择到科研和生产第一线去工作的,走上工作岗位后,也挖空心思跳槽。在这种情况下,全国各地普遍出现了人才流失的现象。造成大学生不愿到科研和生产第一线去工作的原因之一是大学生缺乏为科学奋斗的精神。

三、提高大学生科技素质的思路

科技素质——兴国富邦之必要,时代需要大学生具备良好的科技素质。不重视大学生科技素质教育的后果是严重的,作为高等院校,要设法使受过教育的学生既能掌握科技知识,又具有科技技能和科学品质。要做好大学生的科技素质教育工作,首先就要构建大学生的科技素质教育的思路。

(一)从树立科技素质教育的角度重新构建高等教育办学质量评价标准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以来,对高等教育办学质量的评价停留在每年能培养多少大学毕业生的标准上,这种以数量为标准的办学质量评价使我国的高等教育陷入办学实践的误区。 而对高校毕业生的质量评价,以“学历”和“文凭”为依据,这种以“文凭”代替“水平”,以“学历”代替“能力”的评价标准,妨碍了大学生科技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评价标准作为一种科学的舆论导向。必须顺应科教兴国的新时代要求予以重构。如果仍以旧的标准评价高等教育的社会贡献,必将产生扭曲高等教育生产功能的严重后果。高等教育的生产功能如同工厂的生产功能,具有外延扩大再生产的功能和内涵扩大再生产的功能。从本质上讲,高等教育生产多少的问题不能体现其固有的生产功能。能够反映高等教育生产功能的是内涵扩大再生产。内涵扩大再生产的主要特点是在不增加教育投入的情况下,通过调动学校人的办学积极性,让教师潜移默化地在大学生心灵深处种下科技创新的种子,通过优化学风、教风、校风的途径,通过设置科学的办学目标,通过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同时,又通过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和措施来实现,所体现的应是教育质量从本质上得以提高。

(二)从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理论和科学知识水平出发重新构建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

客观地说,不少高等院校现有的课程设置为我国大学生朝“一专多能”的方向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是,由于受到特定的历史条件和传统观念的制约,还不能体现出科教兴国的模式州。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理论和科学知识水平,使他们扎实地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树立大学生的科学道德品质,要下大力气增加大学生科技知识的教育,重新构建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重新构建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的基本思路是体现科教兴国的特色,增加科技教育的内容,为大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发明、科技实践提供扎实的知识准备。

(三)以提高大学生的科技技能为目的重新构建大学生科技实践的内涵

首先,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科技实践环节。针对毕业设计的状况,要采取措施扭转这一局面。其一,要求大学生都要认真完成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所规定的任务:其二,要采取措施加强对大学生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其三,制定严格的大学生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答辩制度,答辩不合格的学生不予毕业,重做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参加下年度的毕业答辩。学校要加强对毕业答辩过程的监督,各个答辩组的老师要严格执行答辩的各项要求和规章制度,绝对不可草率了事。使学生从思想上更加重视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工作,更加重视科技素质培养和锻炼的效果。

其次,在学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多设置大学生科技实践课或实践环节,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条件开展科技实践。对于学生在实习工厂的实习,除了配备足够的设备外,还要进一步规范实习的目的、内容、时间和要求,做到讲授和实践相结合。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实践活动不流于形式。

再次,要组织力量重新对大学生开展科技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估,做到科学而周密地统筹规划和布置。其中,应把对大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科技应用能力、科技研究能力、科技创造能力和科技发明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放在大学生科技实践活动规划中的突出位置上加以重点安排,保证对大学生科技实践活动进行定期的检查、督促和总结。

(四)以深化大学生科技道德品质和科技实践为目标重新构建提高大学生科技素质的激励机制

第一,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广泛开展,在客观上要求营造浓厚的校园科技学术气氛,学校应通过各种舆论工具,广泛宣传大学生提高科技素质的重要意义,在学校中营造“提高科技素质光荣”的强大舆论,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大学生开展科技实践活动。结合重大学术科技事件,进行科普宣传,举办科技报告。只有进行广泛的宣传和发动,才能激发广大的教师和同学积极地加入到科技活动的行列中来:才会有大量的科研成果涌现;才能有助于更多的同学锻炼成长: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第二,大学生只有在科技活动中才能感受到提高科技素质的活力。学校可以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定期统一组织一些学科知识、科技作品竞赛等大型的科技活动,如科技发明竞赛、科技论文写作比赛、科技创新大赛、科技素质全能赛、机械设计创新大赛、机器人大赛等等,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科技活动氛围。结合暑期社会实践,进行科技服务、科技下乡等活动。

第三,增加投入,扩大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覆盖面。要积极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增加对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投入,要积极引导更多的学生来参加科技活动,尤其是要鼓励学生参加项目研究,增强学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要通过政策手段加强对学生参与的应用型项目和社会科学项目的引导和扶持,要逐步转变“重基础、轻应用”的局面,使学生在实用新技术和社会科学研究方面能够取得一定的成果,全面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第四,设立各个级别的大赛奖,加重各奖的含金量,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形成更好的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新氛围,借此激励大学生勇攀科学高峰和加快提高科技素质的步伐。在重视奖励学生的同时,不应忽视对指导教师的重奖。学生的各个大赛往往离不开指导教师的辛勤劳动,因此,对指导教师进行重奖也是十分必要的。如果没有教师的积极参与,各个大赛也不能够长久持续下去,即使坚持下来,恐怕也只是流于形式。

四、结束语

大学生科技素质教育的启动与实践,需要针对现有大学生科技素质教育的薄弱环节,树立与科教兴国战略相适应的人才观,构建大学生的科技素质教育体系,以提高大学生科技素质为目标、以加强科技研究理论学习为基础、以提高大学生实际科技能力和水平为核心、以培养优秀的科技道德品质为重点的大学生科技素质教育模式。

科技与生活论文篇(6)

关键词: 广东大学生 课外学术科技 现状 成因 对策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指组织引导大学生通过对科技文化知识的学习、转化、运用和自主创造,培养其科技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实践活动,它是高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广东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工作进行思考与探索,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为高校开展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依据。

1.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现状

1.1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总体上呈良性发展态势。

1.1.1广东高校重视程度明显增强。

在1999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以前,不少院校特别是省属院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以兴趣小组或学生社团自发组织开展为主。此后,广东省高校普遍在学校层面开始重视起这项活动,各高校加强了对该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学生处、团委、教务处或科研处牵头组织实施和管理,并从制度、机制、条件保障等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

1.1.2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形式丰富多样。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共青团系统、政府科技部门和科学技术协会、科技企业等纷纷加入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推动者行列,全省、地区性的科技竞赛活动层出不穷。各高校作为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主阵地,通过学生处、团委、教务处、科技处,以及学生社团等组织开展了各种各样的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内容涉及高校开设的大部分学科专业领域,活动的组织形式不断推陈出新,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形式已日趋多样化。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学生联合会坚持每年联合举办以“营造学术氛围,提升科技素质,培养创新人才”为主题,以“挑战杯”竞赛为龙头的“广东大学生科技学术节活动”。

1.1.3广东大学生关注度与自信心增强,活动质量与效果逐步提升。

大学生对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给予了积极的关注,认同程度明显加强。2005年广东省全省66所高校开展了校内竞赛,提交的813件作品,作品涵盖领域包括机械与控制、信息技术、数理、生命科学、能源化工、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等学科类别。2008年,“挑战杯”最终决赛在全省66所高校内的121件作品中展开,创参赛高校,以及推荐的作品数量的历史之最。“挑战杯”参赛作品数量与质量稳步提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人才效益,已经成为广东高校展示科研、教学能力和学生科研水平的重要窗口,以及社会选拔创新人才和科技成果的重要平台。

1.2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1.2.1广东大学生实际参与率低,对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的价值性认识偏差。

在活动过程中,其价值和价值观念起着主要的导向作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成果的三大表现形式:论文及其鉴定和获奖影响活动的发展。追求论文数量、计较鉴定评价、追求科技奖励,几乎成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全部内容。结果大部分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大学生稍有阶段性成果就匆匆鉴定、报奖,这些短期行为难以保证科技创新活动有突破性成果产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大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功利性追求,影响到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深入开展。

1.2.2教学环节的理论与实践脱节,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水平急待提高。

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课内的教学实践环节。广东大部分高校没有真正开设专门的大学生创新教育理论课程,也没把大学生科技创新研讨课程作为必修课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的开设不足,使得学生没有经过实验室实际操作的训练,理论知识难以有效地转化为科技创新能力,这是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深入开展的根本因素。

1.2.3高校之间差异明显。

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发展不平衡。从学科、专业种类上看,理工科院校的学生活动开展情况要好于文史经管类院校,理工科专业学生在发明创造、科技制作、工艺设计等方面有专业优势,文科专业学生在上多于理工科专业学生。从参与的学生层次来看,研究生在校期间几乎都参加过科技创新活动,而本科生参加的科技活动明显少于研究生,仅占研究生的15%,高年级学生参加科技活动的比例明显高于低年级学生。从取得的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上看,重点高校比一般高校显示出较强优势。

2.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中存在问题的成因

2.1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激励机制不健全。

激励机制是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深入、均衡和有效发展的重要制度基础。但部分广东高校忽视课程、学分,以及学生评价制度的革新,学术科技活动新激励机制尚未真正形成。另外,以、获奖、申请专利、转化效益等固定标准来衡量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成果,虽形成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但这种激励过于苛求,让大部分大学生望而却步,不利于形成科技创新的校园氛围。

2.2物质保障条件不到位。

必要的资金、场地和实验设备等是开展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物质保障。广东部分高校忽视科技活动的组织管理队伍和指导教师队伍业务培训和素质提高,学生科技活动经费来源主要依靠学校行政拨款方式,大学生科技活动阵地少,用于大学生开展科技活动的设施设备数量少。物质保障条件的不到位,很大程度地制约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层次与质量的同步提高。

3.对策

3.1积极引导,加大投入。

3.1.1大学生科技能力培养是系统工程,需投入人力、物力,需有正确的领导、严格的管理、积极的引导。学校应成立科技创新委员会、领导小组及工作小组,设立科技创新作品专家评审委员会,指导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在组织上保证创新活动的持续开展;建立系统、合理的学生活动规划及实施措施,加强引导、管理和协调,促进大学生科研创新有序、长效的开展。

3.1.2广东高校应建立行之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如制定《学生科研活动目标管理制度》、《学生科研基金管理办法》、《学生科研兴趣小组活动制度》,等等,为科研创新活动的开展提供制度保障。

3.1.3广东高校应建立多渠道的科技创新培养资源网络,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如校内可通过开放实验室、大学生学术科研兴趣小组等;校外则可以建立学生科研实践基地,鼓励学生利用假期走向社会。

3.2协同培养,加强对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广东高校应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使之与学科专业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学科基础教育与实践性环节等培养相协调。按照激励性、协同性、主体性、开发型和个性化原则,建立以发展大学生科研能力、专业创造力和创新品格为基本内容的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能力培养体系。

3.2.1引导广大教师更新教育观念,使教学方式由“传授型”向“创造型”、“研究性”教学转变。教师将科研信息与进展、尚待研究探索的问题渗透到教学中;采取讨论式、案例式、课题式、以问题为中心等教学法,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与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其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3.2.2实现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动性相结合。学校可以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并设立科研活动小组,定期组织专家教授开展科研设计与科研思路、文献检索、统计学等讲座,开拓学生视野,使其掌握基本科研程序;成立专门探讨学术问题的社团组织,为学生创造各种条件,以提高大学生科研的整体水平。

3.2.3针对大学生的特点,实现科技创新活动和培训体系向系统化、规范化转变。如一年级大学生可参观科研实验室,成立科研兴趣小组;二年级大学生学习科研基础课程;三年级大学生参与初步的科研活动,学习设计科研方案;四年级大学生可走向社会结合实际作研究。

3.3认真实施,从更深层次上丰富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广东高校应重视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对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作用。由于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具有大众性和普及性的特点,我们可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提供参与科技创新的机会。

3.3.1制定“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让学生担任教师的科研助手参与科研工作;举行调查研究、知识竞赛、专业小论文、课程设计、专业研讨会等带有学术研究性质的活动。

3.3.2组织开展各种创造性科技活动,包括科技实践、科技创新和科技创业等科技活动。

3.3.3办好学生科技学术类社团,通过举办学术讲座、开办学习班、组织学术论坛等方式培养学生科研创新的能力。

3.4设立专项基金,加大资金投入,并简化申请经费的程序。

广东高校应拨款支持开展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设立专项基金,用于自助重点课题和奖励获奖项目,免除开展活动过程中的经济之忧。此外,学校还应简化申请手续和审批流程,提高审批工作效率,使学生能方便及时地解决经费问题。各校可利用企业引入基金资助设立“大学生创意基金”,采用项目化管理方式不定期受理学生创新性项目的申请,为大学生开展课外学术活动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勇,林晓冰.培养中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思考.中国医药导报,2006,22.

[2]丁小球,颜静,甘甜,姚海兴.广州高校开展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现状及建议.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VOL 27,(2).

科技与生活论文篇(7)

关键词 地方高校与区域特色文化 校园文化活动 价值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03.010

近年来,随着社会变革的不断深化,高校青年学生对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的水平要求在不断提高。为顺应高校青年学生的文化活动需求,团中央、省市共青团组织对高校青年学生科技及文化活动创新建设的高度重视,力求提高举办文化活动的质量水平,加强高校青年学生参与文化活动的覆盖面,增加活动的多元性和取向性。

随着近年来团组织在高校青年学生科技及文化活动中的挑战杯、科技节、文化节等项目为切入点,从而推导各项学生活动与特色文化相结合的运作概况,提出优化特色文化融入高校青年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及文化活动中的对策与建议。如何就地取材,用原汁原味的特色文化精髓如何与高校青年学生科技及文化活动相融合。通过发挥文化生态的功能,既让高校青年学生科技及文化活动当中有文化的时代感,又能够有特色文化的厚重感和近距离感。

1 探索在区域特色文化中为当地高校青年大学生的课外学术以及校园文化活动寻找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高校青年大学生课外科技及文化活动开展形式是多样化的,在与特色文化相融合的过程中是对特色文化的提炼,同时也是对特色文化的传承。从宏观的角度而言,特色文化与高校青年学生科技及文化活动相融合是一项特殊的系统工程;从微观而言,特色文化与我们共青团组织所开展的“一个杯”(挑战杯)、“两个节”(科技节和艺术节)都存在普遍的联系。通过挖掘特色文化与地方高校青年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及文化活动联系的特殊性与普遍性,探讨梳理相结合的种种纽带因素,对我们运用特色文化素材与推动高校青年学生科技及文化活动的开展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效果。

首先,对开展高校青年工作而言,如何深刻理解和把握文化对高校青年学生课外科技及文化活动的内涵价值,进一步增强推动运用特色文化在开展高校青年学生工作中的自觉性、坚定性,就要求我们结合社会主义特色文化、挖掘区域文化,用文化的现实生态作用灌输到学生活动的整体策划中,从高校青年学生课外科技和文化活动紧密结合显得有必要。通过挖掘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优秀的理论文化精髓,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高校青年学生的科技和文化活动注入更具实效的生命力。对加强推动高校青年学生的课外学术科技和文化活动的理念、机制和工作模式建设都具有深远的实际意义。

其次,高校科技和文化活动形式日新月异,需要推陈出新。随着社会改革深化,创新驱动的时代要求。高校青年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及文化活动及共青团事业发展面临着新挑战,高校青年学生群体建设和工作的难点和薄弱环节之一也郁结于活动的理念设计和形式的多样化。因此,摸清文化与高校青年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及文化活动结合的基本状况和工作开展情况,及时掌握了解高校青年学生科技及文化活动工作开展存在的问题,创新工作模式、手段和载体是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其中对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政策的识别、传达与执行作为高校青年学生科技及文化活动建设的重要一环,也开始备受关注。

因此,在高校青年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和文化活动当中更进一步地融入特色文化的元素,以文化自觉推动高校青年课外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体系建设,在高校青年课外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整个工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理应承担起我国特色文化的研究和传播的功能,紧密结合实际,努力贯彻落实,以实际行动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贡献力量。①因此,挖掘、运用五邑侨乡特色文化,发挥其品牌效应在高校青年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中的作用,具有较强的时效性。五邑侨乡文化的人本理念、文化凝聚力及寓教功能对于高校青年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具有重要的启示、指导意义。

2 五邑侨乡文化对高校青年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价值实现的意义思考①

校园课外学术科技和文化活动在高校青年学生学习生活中是具有特别重要现实意义,在目前的高等教育中开展科技和文化活动是寓教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高校青年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活过程都伴有科技和文化活动的有效启发作用。把中国梦的主题教育和高校青年学生高校青年学生的课外学术科技和文化活动开展相结合,是当下共青团开展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中国梦的正确理解就是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推动高校青年学生对文化的认同就需要对中国基层特色文化的不断挖掘、不断创新。众所周知,运用鲜活的中国基层特色文化精髓育人去鼓舞人、激励人,用文化的生命力量与高校青年学生的科技和文化活动工作相结合开展,就是把高校青年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和文化活动与中国梦的文化主题教育具体结合的重要内容,把抽象的文化概念转化成高校青年学生教育活动的具体。这样一来,既能够推动高校青年学生的课外学术科技和文化活动乃至共青团各项工作水平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又能使高校青年学生的科技和文化活动开展得更具有时代性和特色元素。

2.1 人本理念是五邑侨乡文化的灵魂,也是高校青年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的指导思想

侨乡文化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多维体,是侨乡人民在战胜困难,寻找凸显人的价值的理念,是侨乡人携手踏平崎岖,共度时艰的历史凝聚,侨乡文化的精髓正是围绕着以人为本追求生存到寻求发展的一部人类文明进步史。人本理念是侨乡文化的灵魂,也是高校青年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的指导思想。“以人文本”的教育理念要求高校青年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者要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提升学生在校园中得主体地位,心中牢固树立学生是校园的主人的观念。高校青年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在长期的实践探索和研讨中不断调整,随着高校青年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理论有了深厚的理论根基,新时期的高校青年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注入了以人为本、服务为主的工作理念。如五邑籍的三十多位院士和五邑侨乡代表人物之一冯如等杰出人物的奋斗历程和精彩人生都是地方高校结合开展青年课外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的有效抓手,这样以人为本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是高校青年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创新的需要,更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五邑侨乡文化的人本理念对高校青年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具有启发、借鉴意义。

2.2 五邑侨乡文化的凝聚力对高校青年课外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的引导意义

华侨在异国他乡艰苦创业,团结是华侨生存的基本条件。华侨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是华侨在异国他乡扎根生存的根基。这种相互关心、相互帮追的团结精神经过历史的沉淀而成为五邑侨乡文化的凝聚力。高校青年课外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是一项任务繁重的群体性工作,对象是人,要把人的工作做好,首要任务就是要团结人、凝聚人。高校青年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在任何时候都需要把凝聚力放在首位,只有得到多数人的认可才可能把高校青年课外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向着鲜明的主题推进。侨乡文化的凝聚力对高校青年课外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方面,在整个学校的高校青年课外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当中,组织者需要站在大局的角度,明确高校青年课外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的目标,分清高校青年课外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的主次,按照需要建设高校青年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团队。在这个过程中,团队的凝聚力是团队成功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用侨乡文化的魅力感染人、凝聚人,在整个校园当中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文化认同,达到一定的沟通默契,使学校所开展高校青年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更能得到集体的响应,学生团队及团队之间的凝聚力是至关重要的。用侨乡优秀的文化教育人、团结人,就能使学生团队齐心协力,共同推动高校青年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更上一个台阶。

2.3 五邑侨乡文化对高校青年课外学术科技及校园文化活动的寓教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