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物流信息技术论文

物流信息技术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24 15:15:04

物流信息技术论文

物流信息技术论文篇(1)

关键词:移动信息技术物流业应用影响

一、移动信息技术的特点

试想一下,如果信息处理和传递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到达个人,那么办事效率的提升将无法估量。因此,移动信息化解决方案正逐渐成为大多数企业提升工作绩效的首选方案。移动办公管理系统(M-office)、移动客户关系管理系统(M-CRM)、移动供应链管理系统(M-SCM)的“3M”业务,可以为资金有限的中小型企业提供专业的移动客户服务或移动办公管理。

(一)“M-office”可以让移动办公成为可能

移动办公其实是一种软件类产品,只要安装在企业的主机上就可以使用,这种系统的功能类似OA系统,但对企业的IT水平要求不高。移动办公管理系统可以通过E-MAIL、即时消息、流程审批、手机与系统的交互,来实现企业内部沟通与业务处理、对外营销与服务的自动化与电子化,及公司文档、文件电子化管理,实现跨部门、跨地域、跨时间的经验与信息共享等。

(二)“M-CRM”能定期发给客户关怀短信

在一定程度上来说,M-CRM更倾向于为企业提供客服领域的服务。它可以帮助企业为客户提供细节性的、人性化的服务。例如在客户生日或指定特殊日自动给客户发送祝福或提醒短信。此外系统还能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随时接收消费者通过短信发送的反馈、投诉和建议等。

(三)“M-SCM”可帮助企业实现总部与分部的信息沟通

“M-SCM”是移动供应链管理系统,除可帮助企业实现短信手段的客户服务外,还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总部与分部(或各卖点)的即时信息沟通。例如一个化妆品企业在深圳设有20个分售点,由于每个分售点并不一定会配备电脑,因此一般情况下该企业很难把所有销售点每天的营业额定时汇总。而通过移动供应链管理系统,就可以实现让专柜工作人员用手机进行汇报:专柜人员通过编辑固定格式发送短信到系统的平台,系统在固定时间进行统一汇总后,会自动生成当日的销售总表,并发送到相关管理人员手中。

现在移动通信的目标市场已经由个人转向企业,先进的移动通信技术将更广泛地应用到企业的生产控制、移动办公和服务营销三大领域,为各行各业实现随时随地的信息处理提供高速通道。

在物流业,移动信息技术可以让车辆和包裹旅行。运用电脑网络,公司所有车辆的地理位置、行驶路线、车速和承载状况一清二楚;通过自动报送系统,司机只需拥有一部移动公司的手机,就能在第一时间接收到所有可用货运信息,再也不必因沟通不良而浪费货源资料;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司机也只需按动预设的按钮,便可启动与公安部门的联动系统……“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这便是物流企业在插上“移动信息化翅膀”后的真实写照。

“移动通信技术在物流行业的应用,正在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对于传统的物流企业,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革命”。目前,物流业已经成为现代服务业的支柱产业之一,与此同时,物流业对于信息化的要求也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移动公司通过GPRS网络,结合PDA终端,形成了一套有效提高物流管理效率的应用解决方案。

二、物流业对移动信息技术的需求

生产和运营过程中的及时性、可靠性是物流行业的命脉,也是核心竞争力的体现。现代物流企业在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的过程中,对移动信息技术存在如下迫切需求:

(一)定位

对运输车辆进行定位、调度、监控,以提高运输能力、节约空跑成本、保障车辆安全:(客运出租、短途货运/货的)定位车辆的位置和空闲状况,进行准确有效调度,避免车辆无谓空跑,节约成本;(中长途货运)监控车辆的在途情况,及时处理不利情况,保证货物的按计划到达;保障外出车辆的安全、防盗。

(二)移动沟通

公司与外出司机之间及时传递在途信息,天气、交通状况、其他信息提醒等。在途信息沟通:公司与司机沟通运输途中情况、到达情况,或者进行调度;天气交通信息的:对于本地、路途中的交通情况、天气情况、路途情况进行及时提醒;将车辆检查、年审、牌照等信息及时通知所有司机;司机之间沟通:路途问题的沟通、有关货物/客户信息的沟通(尤其适用于出租、货的,或者由个体司机组成的运输公司)。

(三)客户服务

建立客户资料库,为客户提供定期的问候、报价、传达货物运送信息:运输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物流公司意识到客户服务的重要性,需要与客户保持长期的联系,并为客户提供货物在途的信息;对于短途运输,货物的在途信息一般不需要提供给客户。当然,如果能够第一时间将货物到达的信息通知客户,将更好赢得客户的信任。

(四)射频识别(RFID)将成为未来物流领域的关键技术

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利用射频通信实现的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RFID标签具有体积小、容量大、寿命长、可重复使用等特点,可支持快速读写、非可视识别、移动识别、多目标识别、定位及长期跟踪管理。RFID技术与互联网、通讯等技术相结合,可实现全球范围内物品跟踪与信息共享。

从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情况及全球物流信息化发展趋势来看,物流动态信息采集技术应用正成为全球范围内重点研究的领域。我国作为物流发展中国家,已在物流动态信息采集技术应用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例如条码技术、接触式磁条(卡)技术的应用已经很普遍,但在一些新型的前沿技术,例如RFID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方面还比较落后。专家分析认为,RFID技术应用于物流行业,可大幅提高物流管理与运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另外,从全球发展趋势来看,随着RFID相关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成熟,RFID产业将成为一个新兴的高技术产业群,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因此,RFID技术有望成为推动现代物流加速发展的新型剂。其他还有内部办公,如会议通知、送货信息和提货确认。

由于无线通讯的日益普及,GSM/GPRS或者CDMA网络几乎遍及全国,如能有效地使用无线网络传输信息,则可以扩展物流企业业务扩展的领域。由于目前大多数国内的商品均已实现了条码化管理,这为实施方便快捷的电子化数据采集提供了前提。而正在不断完善中的GPRS(通用无线分组业务)技术,则成为了无线广域网信息传递的最为理想的网络平台。结合条码数据采集和GPRS的无线网络的无线信息采集方案,不仅能够满足物流数据采集方便快捷,而且实施简单,成本低廉,是目前最为理想的实施方案。

三、移动信息技术在物流业中的应用情况

ABIResearch最新发表的研究报告称,2013年全球RFID市场的销售收入将超过97亿美元。这个市场从2008年至2013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大约15%。这个数字表明RFID市场正在强劲增长。从各种产品种类和各种RFID技术方面看,这个市场的趋势是积极的。我们看到这个市场2007年以强劲的增长结束,并且在2008年第一季度继续强劲增长。RFID市场的增长的部分原因是大型最终用户的一些长期的RFID项目和投资。特别是在无源UHF市场。

(一)移动信息技术在国外物流业中的应用

1.欧洲的空中客车公司最新宣布在其供应链中和组装业务的无数个项目中采用RFID技术。报告显示,闭环应用继续是RFID的主要应用。图书馆/租借项目、可重复使用的/返还式集装箱、零部件、工具、工作流程、园区管理等是RFID最常用的地方。

2.据SanfordC.Bernstein公司的零售业分析师估计,通过采用RFID,沃尔玛每年可以节省83.5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是因为不需要人工查看进货的条码而节省的劳动力成本。尽管另外一些分析师认为80亿美元这个数字过于乐观,但毫无疑问,RFID有助于解决零售业两个最大的难题:商品断货和损耗(因盗窃和供应链被搅乱而损失的产品),而现在单是盗窃一项,沃尔玛一年的损失就差不多有20亿美元。研究机构估计,这种RFID技术能够帮助把失窃和存货水平降低25%。2006年,RFID单品标签的应用发展超过了大多数人预期的“单品标签量将达到2亿枚”。从2007年起,RFID单品应用将是世界上最大的RFID市场。2016年,预计应用在单品上标签的价值将超过110亿美元,相关RFID系统市场价值将达到260亿美元。

3.Carrefour在物流管理中应用RFID等移动信息技术的情况有以下几个方面:

收货区的应用:对于像Carrefour这样的大型超市来讲,每天商品的流通量较大。因此,在商场中,除了保证一定数量的库存商品外,每天还需要补进大量的商品,这就使得各网点收货区的工作异常繁忙。收货区的日常工作包括处理订单,送货单,数量核对,质量检查,入库等。通常的手工操作必须记录下每张订单的执行情况,再填写入库单等手工单据,最后,随货物一起送往仓库;仓库在收到入库单后,还必须将数据输入计算机。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手工单据固有的弊端外,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时间。因为对于大型超市来讲,管理人员必须非常及时准确地掌握库存的情况,以便作出订货决定或制定经营策略。移动终端的使用使收货到入库过程省却了许多手工环节,除了减少了出错的可能性外,同时保证了数据的时效性。由于商品数量的清点,抽样质检都在收货区完成,因此当收货过程完成后,操作员只需要将入库单通过移动终端提交给主机,入库数据就可以及时地为管理人员所了解。Symbol的PDT3140产品配备了一维条码扫描引擎,收货区操作人员通过扫描条码完成对入库商品的确认,使其在操作过程中涉及的键盘输入工作减少到最低限度。

库存管理:大型超市为了保证商品的不“断档”,必须保证一定数量的商品库存,但是库存的增加必然会导致各种管理成本的上升。因此,一个好的MIS系统应该能做到在保证正常的日常供应量的同时,将商品的库存量减少到最低限度(即所谓安全存量),从而降低管理成本。这就需要MIS系统具有高智慧的经营统计分析和销售预测能力,当然,还必须建立在数据库实时更新的基础上。仓库管理包括常用的入库和出库管理,入库的工作已经由收货区完成了大半,在各个部门的仓库,只需要清点一下到货数量(以防在运送中丢失),就可以完成入库过程。对于一个MIS系统中的安全存量管理来讲,它应该能够做到定期检查仓库中商品的库存量,当发现一种商品的库存量已经少于或接近于其安全存量时,应及时提醒管理员补足库存。当理货员到仓库领取商品时,仓库管理员在移动终端上输入领取的商品数量,主机数据库就会自动更改商品库存。当然,在仓库的库存管理中,还包括库存商品清点,数量调整等日常的数据维护工作。

商场盘点:Carrefour每个网点的商品不下万种,像其它的超市经营一样,每月必然会有一次库存商品的盘点工作。然而这成千上万种商品需要在一天时间内清点完毕并输入电脑,其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在以前的手工流程中,理货员清点完一类商品后,将盘点数量记录下来,再清点另一类商品,最后,将所有的盘店数据单提交给数据录入员输入电脑。由于数量清点和电脑录入工作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且又不能同时进行,因此往往会出现起先电脑录入员无事可作,然后忙得焦头烂额的情况;而理货员则是盘点时手忙脚乱,而后围在电脑录入员身边等待盘点结果。这样的场面,几乎每个月都要发生一次。小超市如此,对于大型仓储式超市尤为严重。无线网络通讯的实施,彻底杜绝了这种现象的发生。理货员手持移动终端,直接在货架上扫描商品条码,然后清点库存数量,清点完毕,从移动终端输入盘点数量,提交该数据后,主机数据库便对盘点结果和数据库中的库存数量进行比较,通过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幕将盘点结果返回给理货员。无线网络通讯技术省却了盘点过程中许多手工输入的步骤,由于商场中的商品都已经实现了条码化,因此,PDT3140的条码扫描引擎发挥了最大的功效。而在手工盘点阶段,电脑录入员必须逐个输入商品的缩位码,才能从数据库中取出该条商品的详细资料。以每个商品5位SKU计算,对于一个10000种商品的超市,电脑录入员在每次盘点过程中需要多键入50000次键盘。

(二)移动信息技术在国内物流业中的应用

“国内的移动通信运营商已经开始朝着将RFID整合为通信、身份识别、电子支付‘三合一’的方向发展”。中国移动相关人士表示,移动已开始加强RFID技术的研究和跟踪,推动手机商品防伪,门禁、公交车识别方面的发展,努力实现“打造手机媒体,创造手机多用化”。

1.借助思科的无线网络,海尔物流信息系统的成功实施和完善,理顺了海尔物流流程,为海尔集团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仓储面积减少一半,库存资金周转日期从30天降低到了10天以下。这顺畅的流程背后是一个先进的信息网络平台体系在支撑,成功的物流链流程改造使海尔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海尔在物流方面所做的探讨与成功,尤其是采用国际先进的思科无线网络提升了海尔在新经济时代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了海尔的国际竞争力,给国内其他企业带来了新的启示。

2.在天津,物流被列为五大支柱产业之一。因此天津移动在建设物流行业应用基地时,把大量的移动通信业务和产品应用到物流行业的主体之中,设计出多方位、多层次的解决方案。并面向企业物流、物流企业和物流中心三大类型客户,针对不同需求特点有计划地进行市场开发,从移动信息化需求与移动通信结合的特点入手,在物流系统各个环节以及它们与政府物流主管部门之间,构建起一个完整的天津现代物流移动信息管理平台。

在具体的推进过程中,天津移动注重利用集团V网、会议电话、集团短信、随e行、专网直联等综合业务全面覆盖物流行业内的集团客户,同时利用移动网络现有的SMS、GPRS数据通信平台,结合GPS、LBS定位技术,无线POS等产品在订单处理、库存管理、仓储管理、配送调度、运输管理、货物追踪、资金结算等子系统的数据传输环节实现深层次结合,从而实现物流企业MIS、OA、ERP等应用系统的平台拓展,实现移动性管理。目前天津移动物流信息化已深入到各大物流相关企业,重点项目有天津港、安达集团GPS定位、可口可乐公司短信ERP、天津海关短信报关、天津烟草配送无线POS应用等。随着各项工作的不断深入,天津移动物流基地将逐渐成为中国移动集团在物流行业市场的开发中心、示范中心、交流中心和培训中心,成为“数字天津”的一个窗口。

四、结论

从国际经验来看,物流领域是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比较普遍和成熟的领域,物流企业正在转变为信息密集型企业群体。目前,我国物流领域中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和普及的程度还不高,发展也不平衡。据调查,我国的物流服务企业中,仅有39%的企业拥有物流信息系统,绝大多数物流服务企业尚不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物流信息的能力。现代信息技术落后成为我国物流公司发展的弱点。移动信息技术的应用将给物流企业带来下列好处,显著提升物流行业的整体实力。

(一)采用RFID技术给物流企业带来的好处

减少统计差错、即时获得准确的信息流,进一步降低在供应链各个环节上的安全存货量和运营资本,巩固和扩大在该领域的竞争优势。提高物流(配送)的自动化程度与处理效率,减少雇佣员工、降低劳动力成本,巩固和扩大在物流成本上的优势。加大财产与商品监控与管理力度,有效防止盗窃现象和因遗忘等原因造成的商品损耗;强化设备管理,优化配置设备与提高设备的使用率。更加透明和快速地了解各种商品在门店的销售情况,并进一步减少因为货架上缺货而造成的营业额损失,从而对顾客的需求变化做出更加敏捷的反应。加速购物的统计与结算过程,减少排队付款的时间,改善顾客的购物体验,进而获得更高的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

(二)移动车辆管理调度解决方案给物流企业带来的好处

货物和司机的安全有了更高程度的保证。货主可以主动、随时了解到货物的运行状态信息及货物运达目的地的整个过程。增强物流企业和货主之间的相互信任。物流企业可以充分了解车辆信息,通过配货、调度等途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

(三)移动POS解决方案给物流企业带来的好处

帮助物流企业拓展交易空间,实现了实时在线、随时交易;帮助物流企业降低交易成本;帮助物流企业提高服务效率与质量,提升了行业竞争力。

(四)移动办公解决方案给物流企业带来的好处

帮助物流企业拓展了办公空间,业务管理实时可控;帮助物流企业节约了会议和沟通成本;帮助物流企业解决办公效率问题,提升了行业竞争力。

物流信息技术现代化是物流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物流技术中发展最快的领域,从数据采集的条形码系统,到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微机、互联网,各种终端设备等硬件以及计算机软件都在日新月异地发展。同时,随着物流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物流理念和新的物流经营方式,推进了物流业的变革。

参考文献:

物流信息技术论文篇(2)

企业应该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给企业管理带来的一系列便利,建立航空备件公共信息交流平台。管理平台不仅能在企业内部得到充分利用,同时,也要尽可能将信息共享。企业可以将航空备件在物流配送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具体地呈现在公共信息交流平台上,让所有的企业对收集、加工、运输、装卸、分拣、存储、包装和配送等各个环节都有详细的了解,最终达到信息共享的目的。

2整合散布的小仓储,形成新型的虚拟仓储

现阶段,我国的航空备件仓储设备建设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仓储设备建设的数量多且分散,导致仓储的有效利用率大大降低;二是企业自身所具有的仓储无法满足企业生产的需要,企业便需要将自身的航空备件转存到其他的仓储设备中,加大了航空备件物流配送的成本费用。而信息技术在物流配送中的应用可以将分布在不同区域以及服务半径大小不同的仓储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形成虚拟仓储,再进行管理和配送。这样的物流配送方式给企业的管理和配送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第一,虚拟仓储形成了规模效益。虽然仓储设备分布在不同的区域并且服务范围也大小不一,但是所形成的虚拟仓储却有着庞大的规模效益。第二,虚拟仓储提高了资源组织的速度。一旦消费者提出了自身的需求,便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迅速地安排出最合理、最经济的物流配送方式,让消费者在第一时间内得到满意的答复。第三,虚拟仓储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在传统的配送模式中,企业只能根据自身具有的航空备件储备为消费者提供其所需的产品,这样的模式很难满足消费者的所有需求,虚拟仓储可以在网络上协调不同区域仓储的物资情况,从不同的区域借调出消费者所需要的产品,让资源得到最大的优化配置。

3加强企业信息管理软件的开发

绝大多数的企业在航空备件物流配送管理软件的开发上都存在显著的问题。它们的管理软件较为落后,很难满足现阶段企业生产和发展的需要。就拿ERP软件的开发来说,很多企业都不重视ERP软件所能给企业带来的巨大效益,它们满足于传统企业管理的模式,更有甚者根本没听过ERP,这样的企业如果一味地沉浸在自我满足的状态中,那么企业所面临的负担将会越来越沉重,后果可想而知。作为对生产技术和生产能力要求都较高的航空备件生产企业来说,一定要紧随时代潮流,积极地吸取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来提高自身生产和物流配送的效率。对于ERP的开发来说,企业要成立专门的研发、维护和运营小组,将ERP软件的应用深入到每一个员工的心里。利用ERP软件建立新型的供应链关系,不仅要对企业内部产品、信息和资金的流动进行细致的管理,还要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消费者等进行统一的维护和管理,可以从管理软件上清晰地看到每一个环节在物流配送中所处的状态和需求,以便企业进行有效的管理。

4构建新型的网络化配送模式

物流信息技术论文篇(3)

关键词:物流信息技术与管理

物流信息技术是物流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物流信息技术在现代企业的经营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建立物流信息系统,充分运用各种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是现代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条件。从物流数据的自动识别与采集技术到对物流运输与配送的自动跟踪与定位技术;从企业资源计划的优化技术到各企业间的电子数据交换技术;从自动化系统到各种物流管理系统等,都在日新月异地发展,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物流管理理念和物流经营的方式,推进了物流的变革。通过实践操作和应用,从而达到对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有效管理与控制。

《物流信息技术与管理》课程应结合物流行业企业特点、参照助理物流师、信息技术处理员等职业资格认证对物流信息技术基本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要求,从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出发,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内容。

一、在课程开发组织上,引入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机制

随着专业“岗位主导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课程组与校外实训基地开展紧密合作、充分利用校外实训基地现场的工作经验和工作资源,全方位进行课程开发,教师和企业专家互换角色,企业专家进教研室,教师进企业,充分利用教师的理论知识和企业专家的实践经验,由企业专家和专业教师双方共同完成包括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教材建设和课程考核等工作,由企业专家指导完成该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并为学生应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物流企业信息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提供顶岗实习的机会。

二、“岗位需求为导向”设计课程内容

本课程以“岗位需求为导向”设计课程内容,打破原有的以理论为主的教材内容结构和课序,依据物流企业信息管理工作过程,分析、归纳出所需要的岗位流程及岗位能力。根据岗位流程对应的任务,将课程的内容分为物流数据收集、物流数据追踪、物流数据交换和物流数据存储四大模块,以物流信息的数据流动形式为主线,将零散的知识点进行模块组合,并根据物流管理专业岗位分别了解模块的内容。如图1-1所示。

图1-1 课程模块

三、在课程实施设计中以“职业情境、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为主

推进“职业情境、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形成“物流操作能力――物流管理能力――物流一体化运营能力”三层次能力目标的递进式培养。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及实训基地的建设,改革教学方法,在课程教学中探索和实践“职业情境、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

“职业情境、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按照真实或模拟的职业情境,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以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通过参与任务解决的过程,使学生主动建构探究、实践、思考、运用、解决、高智慧的学习体系。以任务为驱动,结合真实或模拟的职业情境,通过小组分工、角色扮演等教学方式完成学习任务,将书本上抽象的理论知识变成实际的应用,教师通过启发、提问等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分析、思考。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总结,教师有针对性的进行点评、讲解,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四、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为了适应本课程以真实的“岗位需求为导向”的课程内容的特点,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在授课过程中灵活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

(1)案例教学法

课程设计在基础部分采用了综合案例,教学中,对于现代物流企业中的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等,可以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举一反三,从而使学生真正理解理论和正确运用信息技术解决物流实际问题。由教师提供真实企业案例的信息,提出问题,组织学生以小组讨论分析、集体分析案情,开展讨论。

(2)小组工作法

根据信息系统操作内容,如SCM知识,由教师提供要完成的工作任务,如调研、协同完成模拟软件操作。学生分组后,进行任务分工合作、制定计划、实施计划等步骤完成任务,最后由师生共同进行判评。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此法提高师生间的互动,提高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3)现场教学法

以校内实训室,开展条码技术、RFID技术的制作、扫描识读教学,以企业实训基地现场实物为对象,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本课程现场教学在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主要应用于仓库布局规划、入库扫描、无线手持终端的适应,仓储配送、运输管理系统等任务的教学。

(4)综合练习法

综合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在教学中,旨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操作的练习,旨在形成操作技能,在实践课中占重要地位。综合练习主要应用于应用部分的综合实训内容。

五、完善“能力递进式”的实践教学内容

《物流信息技术与管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重点应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升。一个学期的教学课程,可以通过一周的企业认知实习为导入,结合信息化职业岗位到物流企业参观岗位员工工作流程,感受企业文化,了解物流企业信息化水平;结合实践教学内容和课程的实训教学设计环节,通过校内实训室模拟软件的强化操作练习,强化学生对物流信息化流程体系的认知,培养学生的物流操作能力、物流管理能力、物流一体化能力,实现学生能力的提升。

《物流信息技术与管理》课程实训教学设计环节具体安排如下

《物流信息技术与管理》以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专项工作而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为目标设计课程体系。课程按照职业能力递进规律,确定每个物流业务中的工作任务,以及完成工作任务的专业核心能力、支持核心能力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融为一体,形成“物流操作能力――物流管理能力――物流一体化运营能力”三层次能力目标的递进式培养。■

参考文献

1、王初建.我国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对策[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2009 (10).

2、欧阳苏腾. 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信息通信.2011 ( 6).

物流信息技术论文篇(4)

关键词:信息技术;组织变革;绩效

信息技术作为当今最为先进和最具发展前途的一种生产技术,它在企业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并被广泛应用。信息技术能力正在成为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人们普遍认为企业开展信息化建设必将会带来经营绩效上的大幅提高。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信息技术的投资方面存在着所谓的“生产率悖论”(Solow,1987)。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很多,其中最关键的就是:信息技术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概念,不同的信息技术和设备其功能也会有所差异,这体现到企业中就是对经营绩效所产生的作用各不相同;而技术的改变势必要求企业的组织结构和行为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以适应新的环境,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必须要同与之相匹配的组织变革之间形成一个互补系统才能有效提升生产绩效(MilgromandRoberts,1990)。目前,相关研究多是基于发达国家的实际情况,研究显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IT投资回报的规律并不相同(LeeetaL,2005);而基于中国的相关实证研究较少且研究结论并不一致,无法为我国目前企业的信息化进程提供参考和指导。为此,本文将以在粤港制造企业中广泛应用并发挥重要作用的RFID技术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实证研究信息技术、组织变革与企业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以说明信息技术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机理,揭示中国情境下“生产率悖论”问题的本质。

一、理论背景与研究假设

(一)信息技术与组织绩效的直接关系

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广泛应用一方面能够节约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则能够增强核心竞争力、成为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从而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经营绩效(Afuah,2003)。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了信息技术对经济增长有着积极的贡献,而且许多企业层面和行业层面的研究也得出了信息技术投资具有正向影响的证据(Leeeta1,2005)。例如,Hitt和Brynjolfsson(1996)研究了IT资本与资产报酬率等组织绩效的关系,结果发现IT资本与ROA呈正相关关系,但IT资本与ROE无关;Weir(1992)的研究结果显示,事务性IT投资与绩效增长有显著的正向关系。在国内,林丹明等(2007)结合行业因素研究了我国制造业的信息技术投资效果,结果表明信息技术投资显著提高了企业绩效,同时,行业特征对信息技术投资的效果有不同的调节作用;孙晓琳等(2010)则对我国IT类上市公司的信息技术投资效果进行了考察,得出了存在生产率悖论的结论;并特别指出,不同类型信息技术对组织绩效的影响是不同的。

具体到RFID技术,它在制造企业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在整个供应链产品的流转过程中提供全面精确的信息和资料而优化管理方式以达到提升绩效的目的。据Kearney(2003)的研究,使用RFID的零售商将会减少投资成本5%、节约库存成本7.5%和增加销售额0.07%。对于制造商,实施RFID技术可以实现高效的生产计划,减少库存;此外制造商通过主动跟踪产品信息,对有瑕疵的产品或缺陷产品进行有效召回,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同时也增强消费者的信心;不仅如此,运用RFID,制造商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退货率。据此,我们提出本文的第一个理论假设:H1:RFID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程度与组织绩效--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二)信息技术与组织绩效的间接关系

虽然信息技术能够直接作用于企业的经营绩效,但是正如Milgrom和Roberts(1990)指出的那样,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首先是改变了组织的信息基础、改变了信息获取和流动的方式、打破了组织内外的各种利益平衡关系,从而引起了组织要素、组织行为的变化,并最终影响企业的绩效。也即是说,信息技术对组织绩效的影响是通过引起相应的组织变革开展与之互补的伴随来间接实现的。Powell和Dent-Micallef(1997)首先对该观点进行了实证检验:他们利用美国零售行业的数据考察了信息技术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发现信息技术本身对经营绩效的推动作用不大,但是一旦与相应的人力资源和商业资源构成稳定的互补系统之后就能够为企业带来持续的竞争优势,导致经营绩效大幅提升。随后,Hitt和Brynjolfsson(1997)以及Bresnahaneta1_(2002)分别使用美国和加拿大的企业数据发现了企业信息化资本、伴随性组织创新、伴随性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存在互补关系。在国内,汪淼军、张维迎等(2006)也利用浙江企业的数据证明了企业信息化与组织变革具有互补性,并发现企业信息化和组织行为之间的互补性存在显著的阶段性特征。

然而,信息技术驱动下的组织变革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现象,到底哪些具体的行为会发生呢?关于这一点至今并没有定论,学者们认为要取决于企业的实际情况。但总的来说,与企业信息化相伴随的组织变革行为主要反映在战略决策、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三个方面(Volkoffeta1,2007)。具体到RFID技术应用于制造企业的情况,其变革行为主要反映为物流外包、流程重组和组织结构调整。

1.RFID技术与物流外包。按照交易费用理论的观点,制造企业是否进行物流外包,取决于其在物流自营和物流外包两种方式下物流运作成本的比较:哪种方式下产生的成本最低,就选择这种方式。自营情况下的物流运作成本包括生产成本和内部组织成本,外包情况下的物流运作成本主要由协调成本构成。而RFID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则更有助于节约外部协调成本。基于RFID技术所形成的物联网(ElectronicProductCodeNetwork,EPC)是一种比传统的物流管理智能化程度要高得多的能够实现物品从生产到流通、再到消费的全球性的智能物品管理网络,它具备降低协调成本的三个特点:(1)实时性。企业可以通过物联网提供在线实时的服务给客户,因此在信息获得或提供上,实时性能够降低企业交易的不确定性,使得交易前的信息搜寻准确性高,从而降低交易前信息搜寻的成本与判别、议价的成本;同时,在缔约过程中,实时性也可避免信息错误造成成本的浪费;而在交易后实时且精确的信息提供可使监督成本降低。(2)互动性。因为物联网具有实时互动的特性,所以能增加现有客户或潜在顾客的参与性,这将有利于气氛的创造以及沟通的效果,促使交易前、中、后的气氛更加和谐,故可降低交易前的搜寻成本、议价谈判成本与交易中的缔约成本。(3)个性化。物联网上交易的主动性是由顾客所决定的,可以减少缔约进行中不必要的成本。而信息属性的充分表现与受重视更可节省信息披露的成本,降低信息不对称,使交易执行时不良适应成本与监督成本降低。由此可见,当制造企业应用RFID技术后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将会采取物流外包的战略决策,从而达到提升绩效的最终目的。据此,我们提出以下两个理论假设:H2:RFID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程度与其物流外包程度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H3:企业物流外包程度与组织绩效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2.RFID技术与业务流程重组。RFID技术在制造企业中应用的另一个作用体现在对原有业务流程的改进上。以RFID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作为业务流程重组的“推动器”,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许多学者对信息技术对业务流程重组的作用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Hammer和Champy(1993)认为信息技术是业务流程重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指出“信息技术是业务流程重组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信息技术,要谈业务流程重组,无异于痴人说梦话”;Wu(2002)则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应用信息技术分析业务流程重组战略,在此基础上为业务流程重组选择战略路径是业务流程重组取得成功的保证”的结论。RFID技术对业务流程重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流程设计前、设计中以及设计后三个方面(Attaran,2004):在流程设计前,RFID技术能够使企业有效地利用更新、更好的技术来制定战略规划,从而在流程设计之前就能够达到改善业务流程的目的。在流程设计的过程中,RFID技术能够收集和分析有关绩效和流程结构的信息,这是识别和选择流程再设计的重要一环;由于系统中的数据库能够在不同的职能部门之间相互共享,因此RFID技术不仅能提高流程实施的合作与协调,还允许组织建立一个数据库来跟踪客户的满意度和分析其抱怨程度。在流程改造之后,RFID技术能够促进用户和企业进行及时的沟通,克服地理和组织上的障碍;而且,RFID技术将大量有用的信息带人流程,决策者就可以将这些信息与决策支持系统或者专家系统结合起来进行定性或者定量的分析。据此,我们又可以提出以下两个理论假设:H4:RFID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程度与其业务流程重组程度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H5:企业业务流程重组程度与组织绩效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3.RFID技术与组织结构。企业的组织结构主要有两种形式,机械式结构和有机式结构。所谓机械式的组织结构,按照达夫特教授的理解,就是(1)任务专业化,(2)严密的层级链、规则多,(3)纵向沟通和报告系统,(4)很少有团队、任务小组和整合人员,(5)集权决策的这样一种组织结构。而所谓有机式结构,就是(1)任务共享、授权,(2)松散的层级链、规则少,(3)横向、面对面的沟通,(4)许多的团队和任务小组,(5)分权决策的这样一种组织结构(Daft,2001)。而RFID技术在制造企业中的广泛应用往往会导致其原有的组织结构形式朝有机式结构方向调整。首先,RFID技术的应用使得层级链条扁平化。企业之所以采用金字塔式的层级结构就是因为受到了管理幅度的限制;应用以RFID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之后,上级交给下级的工作和任务趋于标准化和程式化,下级对工作的完成情况也能通过网络系统快速、及时、准确地反馈给上级,增强了上级对下级的有效控制力度,拓宽了上级的管理幅度,使得原来需要两个层级才能完成的管理任务现在只需一个就可完成,减少了企业的层级(PickeringandKing,1995)。其次,RFID技术的应用使得决策权力分散化。企业在引进和实施RFID技术的过程中,需要技术素质高、解决问题能力强的员工积极的参与,组织如果采取适当的分权,让员工在执行任务时有较大的自由权限,不仅可以使员工及时掌握回馈的信息,而且有利于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成就感,促使员工积极推行RFID技术、促进RFID技术与组织的融合。反之,如果组织的权力集中的程度较高,容易在企业中造成RFID技术实施绩效目标的实现多归功于高层管理者,这使员工执行技术的态度趋于保守、积极性降低,对于不具有决定权的事情容易推诿,导致RFID技术组织管理绩效水平的降低。最后,RFID技术的应用使得内部关系网络化。企业采用了RFID技术后,各部门之间的工作联系变得紧密,他们之间的协调就十分重要;各部门的任务都会与其他部门相互影响,需要通过相互调整、协作以完成工作,减轻由于部门分割造成的接口以及由此带来的很多瓶颈问题;这样,及时有效的沟通就是关键,而关系网络化则可以起到良好作用(王瑞旭,1995)。据此,我们提出本文的最后两个理论假设:H6:RFID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程度与其有机式组织结构形式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H7:有机式组织结构形式与组织绩效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二、研究设计

(一)问卷设计

本文对企业进行问卷调查,获取样本数据。整个研究涉及到五个潜变量,分别是RFID技术应用、物流外包、业务流程、组织结构和企业绩效,其测量条目均来自于现有文献:RFID技术应用参考了Cuneo(2004)、Bacheldor(2005)以及Whitakereta1,(2007)的研究,从RFID技术数量与投资、RFID技术应用强制要求和RFID标准三个方面进行测量;物流外包参考了Sink和Langley(1997)、Joong-KunCho(2001)以及陈云萍(2007)的研究,从物流职能与业务量外包比例、战略联盟程度、物流管理职能与控制权外包程度三个方面进行测量;业务流程参考了梅绍祖和Teng(2004)以及王婷(2007)的研究,从业务流程重组深度、幅度和广度三方面进行测量;组织结构参考了Miller(1986)、Massimo和Marco(1999)以及Fenelon(2002)的研究,从分权化、正式化、复杂化这三方面进行测量;组织绩效则采用主观测量的方法,参考了Lynch(1998)、Ellingereta1,(2000)以及王辉(2006)的研究,通过企业中高层管理者感知的企业在同行业的相对绩效来反映。由于问卷条目来源于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因此我们对条目进行了认真的翻译和校对。在正式发放问卷之前,我们对50家企业做了预调查,并根据预调查的结果对条目的语义和措词进行了修正,以期增进答卷者对各个条目的理解,以获得较好的测量效度。正式问卷共含有35个条目,其中RFID技术应用7个,物流外包5个,业务流程8个,组织结构8个,企业绩效7个。问卷条目测量均为李克特5点刻度量表1表示“完全不同意”,5表示“完全同意”。

(二)样本描述

在企业选择方面,只有那些实施了RFID技术应用于相关活动的企业才能满足本研究的需要和反馈调查所需要的信息。RFID技术应用主要集中在制造、物流以及批发和零售贸易等行业,这几个行业差不多占据了RFID技术应用市场的80%(Perez2003;Angeles2005)。其中以制造行业应用RFID技术最多,所以本研究集中调查制造企业。在地区选择方面,本研究主要是以香港和内地的制造企业为研究范围,而内地的制造企业比较多分布在珠三角一带。至于回答者选择方面,南于本研究测量问卷的内容涉及到RFID技术应用、组织和企业绩效等重要信息,内容相对复杂,这要求回答者能够正确理解问题。因此,调查的回答者以企业的中、高层领导以及信息系统与营运管理相关人员为主,力求准确反映企业的情况。问卷主要是通过研讨会实地派发及电子邮件发放的,发放渠道主要包括香港大学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研究所及香港和内地的有关商会和行业协会。本研究一共发放了700份问卷,回收了293份,问卷回收率为41.9%。剔除数据不完整和填写对象不符合的无效问卷后,有效问卷共计282份,有效回收率为40.3%。样本企业中所在地位于内地的企业计有217家约占76.95%,所在地位于香港的企业则有65家所占比率约23.05%。就资本形态而言,以民营企业150家(53.19%)最多,其次为外资企业63家(22.34%),再其次为国有企业46家(16.31%),其他企业则有23家(8.16%)。

三、实证结果分析

(一)验证性因子分析

本文利用LISREL8.70软件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ConfirmatoryFactorAnalysis),以检验测量模型的信度和测量效度,数据分析结果如表1。所有因子结构的综合信度都超过了临界值0.70,相关的拟合指标如GFI(Goodness0ffitindex)、CFI(Comparativemindex)和NFI(Normedfitindex)也都超过了规定的临界值0.90。因此,验证性因子分析的结果说明我们的测量模型具有很好的信度和测量效度,可以作进一步分析。

(二)效度检验

本文对各结构变量的判别效度和收敛效度进行检验。判别效度检验旨在比较各因子的平均方差萃取值(AverageVariancesExtracted,AVE)和因子间的相关系数平方值,如果各个因子的平均方差萃取值接近或大于0.50,并且大于该因子与其他因子的相关系数平方值,则认为具有较好的区分效度;收敛效度检验则是观察测量模型中各个因子载荷的T值是否显著。表2反映了各结构变量的判别效度检验情况,结果表明:所有变量的AVE平方根均大于其所在行与列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说明每个量表均通过判别效度检验。另外,每个变量测量条目的荷载值均大于0.50,且T值显著,说明各变量都具有较好的收敛效度。

(三)综合结构模型分析 在前文对RFID技术应用、物流外包等因素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分析基础上,我们将探讨这些因素对企业绩效的综合影响。利用LISREL分析观测变量和潜在变量之间的结构方程模型,得到该模型的参数估计结果及拟合度指标如表3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在拟合度指标方面,模型的X2/df<3,RMSEA<0.08,NFI、NNFI、CFI、IFI的值都在0.90以上,GFI、AGFI的值都在0.80或以上,因此该模型与数据具有“算是不错的拟合度”(黄芳铭,2005)。由此可知,本文所提出的七个理论假设均得到了证实。

四、结论

信息技术应用相关的研究问题一直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在这其中,关于信息技术与企业绩效之间是否也存在着所谓的“生产率悖论”一直引发争议并持续吸引着学者的研究热情。新近的研究开始结合具体的组织变量进行研究,认为信息技术资源通过与相应的伴随性组织行为形成一个互补的系统而间接影响组织绩效。本文针对既有研究存在的考察的信息技术过于笼统不具体、忽视了企业的具体情境这两点不足,以粤港两地的制造型企业为样本,具体到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的RFID这种信息技术为研究对象,通过拓展和深化现有分析框架,综合研究了RFID技术对企业绩效的直接和间接作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一方面,RFID技术能够直接提升企业的经营绩效;另一方面,RFID技术通过与之相互补的组织变革行为(主要是物流外包、流程重组与组织结构调整)来间接提升企业的经营绩效。这一结论与目前西方学者所持的观点基本一致。由此可见,随着信息化建设在我国企业中的深入开展,信息技术在企业中不仅仅只发挥“先进的生产力”的作用,已开始对“生产关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各级企业来说,在应用信息技术和设备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开展与之相互补的组织变革行为,只有当两者成为相互匹配的系统时,才能成为持续竞争优势的真正来源。企业管理人员不能想当然地期望信息技术投资能立竿见影地生效,而是应该重视营造信息技术最大化发挥作用的软环境,由此带来绩效改善。

虽然本文的分析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但仍然存在需要修正和完善的地方。首先,本文的研究没有考虑到时间因素的影响。大多数学者都认为,信息技术在企业中应用后效果的全面发挥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这一时间往往是三到五年。因此,后续研究需要考虑信息技术应用的时滞,以便更清晰地勾勒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价值实现过程。其次,我们的研究样本仅来自于一个行业,并且考察的信息技术也仅仅针对RFID技术,而全国各地企业信息技术应用情况则可能因地域、文化及信息技术类型等原因存在差异。因此,后续研究需要考虑面向更广泛的地理范围开展调研,以期全面准确地反映现实,提高研究结果的普适性。

参考文献:

黄芳铭,2005结构方程模式理论与应用[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

林丹明,梁强,曾楚宏2007我国制造业的信息技术投资效果[J]_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2).

孙晓琳,邢一亭,王刊良,2010,信息技术投资与组织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来自我国IT类上市公司的证据[J]科学学研究(3)

物流信息技术论文篇(5)

关键词:现代物流;物流信息技术;专业建设

作者简介:杨从亚(1972-),江苏无锡科技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电子商务,物流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08)08-0040-03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上都进行了一些不懈的探索,形成了一批独具高职特色的、有较大社会影响的专业。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在准确把握无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走向的基础上,形成了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多个稳定专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学院在原来的专业基础上尝试一些新的专业建设的改革和试点,物流信息技术专业就是在抓住无锡经济加速进行信息化为重点的结构重组,大力发展服务业尤其是物流服务的大环境的有利时机所建设的一个新型专业。

一、建设物流信息技术专业的背景

(一)无锡区域经济发展对信息化技术人才的呼唤

根据无锡经济发展报告,无锡已经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提升城市产业结构层次,逐步提升第三产业所处的比例结构,大力发展软件和服务外包是最近一个时期无锡经济工作的着力点。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必然需要一支与其相适应的高素质职工队伍,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企业,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水平,迫切需要一大批掌握信息技术的复合型高等职业技术人才。

(二)国内经济快速发展,物流信息技术人才相对缺乏

影响我国物流发展的因素很多,但物流人才是关键,没有人才一切无从谈起。据人力资源专家分析认为,物流人才被列为12类紧缺人才之一,而熟练掌握现代物流信息技术的人才更是奇缺。据预测:我国高级物流管理人才到2010年需求量为三万至四万人,物流操作和营销人才每年需要近五万人。入世后,仅无锡市物流人才缺口就高达现有总量的45%,近三、五年,至少需要培养引进数十万物流人才。目前,外国资本已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在资本雄厚、技术和人才优秀的跨国公司“登门造访”之下,我国物流市场这一尚未开垦的处女地最有可能成为“冒险家的乐园”。为此,广大物流企业审时度势,纷纷加快引进物流人才的步伐,特别是掌握现代物流信息技术的人才。由此可知,对现代物流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将具有很大的潜在市场。

(三)建设物流信息技术专业,培养物流信息技术人才是行业的需求

发展现代物流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以及现代信息与网络技术的日益完善,物流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一方面,从物流的技术上看,现代物流通过运用许多新技术、新设备,尤其是现代信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使物流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获得前所未有的提高;另一方面,从物流的组织体系和组织方式上看,企业之间跨地区甚至跨国合作的趋势日益增强,许多产品的生产已转化为一种物流化的合作方式,在线了解并有效地满足顾客需求,从而大大增强集团企业的竞争优势,降低了产品成本。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比较,无论从技术,还是组织体系和组织方式上,都产生了许多深刻的变化。因此,现代物流的运作模式、技术与方法、流程设计,特别是现代物流的规划都将对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而现代物流的一个基础和灵魂正是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

二、进行物流信息技术专业建设的思考

(一)物流信息技术专业培养目标

现代物流的发展需要既懂经济管理,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来推进。随着中国加入WTO和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企业迫切需要一批精通现代物流管理理论和熟练掌握现代物流信息技术的复合应用型人才。拥有现代物流系统知识和专业物流管理技能人才的缺乏,已成为目前制约中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因此培养既懂得物流管理理论又熟练掌握现代物流信息技术的复合应用型人才是物流信息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

(二)专业定位

物流信息技术专业的培养定位是物流信息化应用和物流信息系统终端运作人员。这类人才必须能够理解企业信息化的内涵,正确掌握信息化工具,且懂得物流运作的规律和组织方式,并能安全运行信息系统并对外部信息作出快速而恰当的反应,进而协同工作。其主要职业面向为:企业物流相关信息系统运作(如企业的物料采购管理、销售管理,连锁超市的货运订货系统和客户关系管理等等);物流相关信息(数据)采集、评判、筛选、;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物流信息技术应用等。这类人才为各行各业所普遍需要。

(三)专业资源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现代物流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在物流管理专业建设中,培养了一大批师资力量,办学基础扎实,并拥有先进的实验设备,目前已经建设的有物流综合实验室、物流信息实验室、物流沙盘实验室、ERP实验室和ERP沙盘实验室。购置了物流管理模拟训练系统,可以实现WMS、TMS、ERP、DRP、EOS等物流管理模拟训练。并和当地多家物流企业建立了真正的校企合作,真正实现了顶岗实习,让学生深入第一线进行实习;目前仅物流相关企业有DHL企业、佳达物流、GE、嘉里大通、北京络杰斯特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具有广泛物流实训基地;因此拥有了较完整的本土化的物流管理案例、又有先进的物流模拟系统实训系统、广泛的物流实训基地。通过对专业的整合和提升,完全有条件完成现代物流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

三、进行物流信息技术专业建设的方法

(一)确定专业以及专业的独特性

在专业设置中,首先要考虑教育对象的就业需要,专业的设置具有明确的职业定向性,物流信息技术专业就是培养运用信息技术在物流相关作业的综合能力,有了明确的定位,才能对教学课程和教学实践进行规划和实施。在强调智力技能以外还应考虑教育对象的态度和对这一职业的理解。我校在专业建设中结合学生管理,进行“5率”管理和企业进行联谊活动开展对行业相关教育。这样既强调了专业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又满足了企业的需求。

(二)课程体系开发与职业岗位能力互动性

课程体系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内容,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在专业建设中从职业分析入手,以社会需求为宗旨,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原则,更新教学内容重组课程结构。根据―定的物流信息职业岗位(群)所需的知识能力,尤其是职业综合能力、关键能力并兼顾中长远需要确定培养目标,开发符合时展的新课程体系。简而言之,课程开发应以满足企业或雇主对人才素质和知识结构的要求为指导思想,强调“职业”又突出“能力”。构建出强能力、高素质和适应性强的课程体系。作为培养目标与教育体系互动的联结纽带,课程开发与课程体系联动作用的结果将提升教育体系适应能力和可持续性发展能力。

(三)工学交替推进应用性人才的培养

工学交替是职业学校一种新的培养模式,也是我校实践探索出的一条可行之路,是让学生在校学习和生产岗位顶岗工作交替进行的培养模式。工学交替的实质是产学合作、联合育人,利用学校与社会两种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使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起来。它改变了以往的“填鸭式”、“满堂灌”等传统的教学方式,广泛运用实例(情境、模拟)教学法、多向互动教学法、研究性学习等先进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学习向发现学习转变。我校目前进行工学交替的企业有加达物流、GE等多家企业。不但让学生真正实现了工作和学习相关,也在就业和专业导向上起到了引导作用。

四、物流信息技术专业建设的基本内容

(一)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高职学院教学基本建设中最具核心的工作,其水平、质量和成果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培养目标的保证。因此课程建设要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定位来进行。物流信息化技术包括基础技术和信息系统技术。基础技术包括条码技术、数据库技术、电子交换技术和Internet/Intranet技术等。信息系统化技术包括电子订货系统(EOS)、仓储管理系统(WMS)、运输管理系统(TMS)、分销需求计划(DRP)、企业资源计划(ERP)、物流需求计划(LRP)、供应链物流资源计划系统等。而培养既懂得物流管理理论又熟练掌握现代物流信息技术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又是物流信息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因此课程建设要围绕专业核心内容和培养目标来考虑课程建设。

(二)实训实验基地建设

为了提高现代物流的技术含量,提升现代物流的品质,加强物流信息技术人才的技能培养,就必须开发和建设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实训演练基地。运用现代物流案例实作演练与操作训练,通过对物流系统信息软件平台的理论学习和实训,使物流信息技术人才熟练掌握必需技能。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校内建有物流运作实训室、物流信息系统实验室、物流沙盘实验室,不仅有微机、服务器、自动化立体仓库、电子标签、条码扫描器等先进的硬件设备,安装了相关的模拟软件,既可以进行实验教学,又能模拟真实的物流活动过程。校外先后和无锡佳达国际货运有限公司、GEMS、DHL、嘉里大通、北京络捷斯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构建了一个立体的实验实训基地。

这些实验室和实验基地的建设,可以完成以下几种功能:

(1)模拟操作。建设物流信息技术模拟仿真实验室,购置物流设施设备或模型,拍摄物流设施设备实物及其运转影像和图片,绘制各类典型物流企业业务流程图,让学生在实验室认识物流业务的全过程。通过实验,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结合起来,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2)软件操作。安装物流综合信息平台软件,将物流企业运作转换成计算机模拟实验操作。通过实验,学生有了比较,进一步了解了物流企业运作的过程和原理。

(3)案例教学。邀请企业负责人来校讲座,针对该企业的具体情况讲解分析。或者由教师事先设计案例,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案例讨论,教师把握讨论的进度及方向,进行必要的提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物流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最后,教师及时对学生的案例分析进行总结。通过实际案例教学,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4)走访物流相关企业。组织学生到企业去进行现场教学,融书本知识与模拟操作为一体,更加贴近实际,使我们的学生更加具有竞争力。同时企业对物流信息技术人才的需要,更推动了物流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

(三)专业调研和就业导向

以市场为导向的教育必须充分尊重市场运行规律,在市场格局下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专业的设置也应符合这一规律。高职教育主要服务于地方和区域的社会、经济、文化,它的市场终端就是院校所在地和经济区域。研究区域经济的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既是专业建设的方向标也是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发展走向。无锡地处长江三角区域的核心位置,代表着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无锡政府非常重视发展物流业,仅无锡新区就已经建设或即将建设四大物流园区,制定了一系列物流发展政策,形成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对物流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给予了一个广阔的前景。我校的2007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了90%以上,市场就业的良好性也必将引导着专业的良性发展。

总之,现代物流信息技术人才需求与前景预测,现代物流业作为当今社会生产专业化分工和高效运作的服务方式,能够为企业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产品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物流及供应管理正迅速成为全球商业领域中最为核心的问题。现代物流涉及到生产制造业和商品流通企业,是制造、采购、仓储、运输、货代、配送、销售于一体的系统工程。我国从“十五”计划起就把物流业列为重点发展的服务业,在宏观环境上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法规予以支持和保证,这就更加推动了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合作将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这种形势下,迫切需要的是掌握国内外生产制造企业和流通企业的物流动态,掌握国内外现代物流技术与信息技术,掌握现代最有效的物流组织和方法,具有实际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复合型的物流技术与信息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戴勇,承剑芬.高等职业教育与无锡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J].职教通讯,2003,(3).

物流信息技术论文篇(6)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高职物流信息管理;课程改革;实践探究

1引言

随着当前网络不断普及,其在各行各业的应用程度也在不断深化。无论是对于个体的社会生活还是企业的日常管理,信息技术可谓贯穿其中。信息管理技术为各行各业的企业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西方国家,物流管理行业也逐步向信息化发展,以此促使物流管理的发展水平和应用率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现代社会各行各业的企业对于具备信息化技能的人才的需求量都比较高,这就要求高校也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培养。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高职物流信息管理课程越发受到重视,这也要求相关的教学工作朝向更高标准发展。因此,立足于信息化教学进行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2高职物流信息管理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的物流信息技术课的特点就是涉及到多个学科的知识点,具有显著的跨学科特征,因此教学时一是需要将多种不同的理论融会贯通,二是需要将实践与理论予以有效地结合。当前高职院校的物流信息技术课在理论实践结合方面始终是薄弱之处,很多学生都感觉学以致用的难度较高。究其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2.1教学与社会实践联系不够紧密

对于高职物流信息管理课程教学而言,特别是对于当下最为重要的信息化教学而言,在安排教学内容时,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都是同等重要。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要注意与企业实际岗位需求相结合,这样才不会导致令学生所学到的与行业、科技的发展及社会的需求相脱节。但是实际上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在设置物流信息管理课程教学安排时,与实践相结合都比较薄弱,仅依靠理论讲授教学必然难以令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并胜任实际工作,从而导致学生一方面难以就业,另一方面在工作岗位上由于难以胜任实际工作任务,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再去进行后续培训学习,从而耽误了个人职业发展。

2.2缺乏对信息化教学的重视

就传统的物流信息管理课程教学模式而言,它对信息化教学的理解只局限于“工具观”,对于物流管理信息化在企业管理及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并没有正确的认识。长期以来,物流管理信息化“工具观”和传统的物流信息管理课程教学模式都有很大关联,导致对课程信息化教学的关注较少,物流信息技术教学与其他专业课程也没有予以有效结合。这样令学生即使学会了一些信息化理论及技术,也不知道该如何学以致用,不能将其与工作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理解应用,这样走上社会也难以满足企业对员工的要求。

2.3教学手法有待改进

物流管理是一门非常实用的学科。物流管理的信息化涉及到多学科和多种类型的技术,比如企业管理、计算机应用与网络技术等。这些技术也有各自的理论体系及操作方法,需要在学习和应用中融会贯通。然而,高职物流信息管理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仍然以填鸭式教学方法为基础,辅以少量的计算机教学。整个过程缺乏互动性及实践性,很多教学内容也只是流于形式。同时,学生在学习和实践应用中也缺乏专业操作人员的指导,因而对于自己完全陌生的理论和技术也难以形成概念并熟练掌握,从而在理解物流管理信息化实际应用中的技巧时较为困难。评估学生时也仅仅依靠书面考试的方式,这也使学生无法将注意力转移到实验教室中。要想真正实现高职物流信息管理课程的信息化教学,不仅应注重课堂教学还应注重实验和互动操作,这是真正有效完成课程改革的必要条件。

3信息化时代下高职物流信息管理课程改革的实践路径

当前物流管理专业的高职学生就业难的现状,也与高职教育内容及形式与实际培育人才的需求脱节有关。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对于教学内容、形式予以本质上的改革,结合企业对信息化人才的实际需求入手,培养出具有较强的信息敏感度、信息收集与分析能力、熟练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对物流行业的高度熟悉的综合性人才,从而很好地使用物流业务的实际用人需求。具体实践路径如下所示:

3.1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参与课程开发与设计

本文认为物流信息管理这门课由于有大量教学内容都是牵涉到计算机、互联网的实际操作的,因此其理想的授课地点应该是每人都能够上机操作的计算机房,并且要具有良好的网络连接,而非普通教室。此外部分课程需要让学生带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上课,从而体验教学中的一些实际操作。第一,按照年级-班级-学习小组为单位组建大学生空间信息平台。物流信息管理课程的学习与实际操作相关项目也是在该平台发布。学生通过该平台获取相关资料、任务要求等,并在平台上回答题目、完成指定任务并提交。教师可以登录平台并查看学生的完成情况,提出批语和进行打分。第二,组建微信公众号并充分利用其功能。教师组建与该门课程教学有关的微信公众号,学生使用微信进行关注,并通过该号获取教学资源、辅助信息等。微信公众号的内容优势是无需登录即可查看,并且能够随时随地反复查看,信息也能够长久保存,同时还能减轻大学生空间信息平台的服务器负担。第三,充分学习应用各类物流信息相关硬件设备。其具体设备类型包括POS零售终端、RF远程感应器、RF手持扫描器、条形码及二维码扫描枪、网络监控设备和GPS跟踪设备等。学生通过实际学习这些设备的操作,从而能够实现与就业岗位用人要求的无缝对接。第四,充分学习应用各类物流信息相关软件设备。比如包括EPR、TMS、WMS和内部/外部物流信息平台等。这些软件也为当前大多数物流企业及生产贸易企业的物流部门所应用。学生学会了这些软件即可直接上岗工作而无需企业再进行额外培训。

3.2利用多维动态教学法,构建项目化课程体系

多维动态实践教学法的特征就是将多种教学方法融合起来。此外,由于信息技术一直以来处于飞速发展的趋势,更新换代极快,因此在教学时所选用的教学资料、素材及软件版本等也需要做到与时俱进,从而不落后于时代和行业发展。多维动态教学法的实现方法就是通过采取小组讨论及实践-软硬件模拟-企业现场实践应用等多种学习模式结合,令学生的知识技能架构与企业需求更加贴合。在进行课程方案设计时,亦可直接选取物流企业的真实应用需求及场景,采取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能够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同时,与实际高度契合的项目的完成也能够让学生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和成就感,并明确进一步学习强化的方向。

3.3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真正做到教学做一体化

由于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实践性要求较高,因此课程考核方式也必须多样化。物流信息管理课程考评体系均由两个方面构成,即采取教师打分、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结合,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结合的评价形式。平时成绩在总成绩评价中占比50%;期末理论测试占比30%,期末实操成绩占比20%。此外,由于物流信息管理课程包含一些较为实用的课程。仅凭理论笔试是难以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成果进行评定的。因此,有必要进行改变。具体而言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①对系统操作软件各项功能的掌握;②完成指定任务或者项目的方法及结果;③学生在互动教学中表现出的学习积极性;④院系信息技术竞赛中的比赛排名等。评估是判断教学效果的标准之一。由于物流信息技术课程的实践性较强,因此评价也必须将理论及实践予以充分地结合,才能起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同时准确评估出学生学习成果的目的。

4结束语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和发展,信息技术成为了物流行业快速发展进步的一大助力。物流企业对于信息化技术人才也有了越来越高的渴求。但就当前高职学校的实际教学情况而言,教学设计同实际的市场需求之间仍存在差距,社会呼吁物流管理教学锐意创新。可以看到,通过应用信息化教学模式,加强相关资源配置,创新评价体系,促进教学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物流管理人才,强化高职物流管理信息化人才队伍,促进高职物流管理信息化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卞华.基于项目教学法的“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5(28).

[2]万海霞.高职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18).

物流信息技术论文篇(7)

关键词:信息技术 高中物理 课程整合 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137-01

高中物理对于许多学生来说都是非常繁琐且困难的部分。教师教学方式的落后使得课程不能够得到及时的优化,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极其低下。而信息技术的应用是以“科技”为开端,以“信息搜集”为主要手段的现代化教学方式,它能够极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物理课程的整合程度。

1 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整合中出现的问题

1.1 高中生信息技术的素质不高

在目前为止,高中生信息技术的素质是影响课程整合的具体化因素。虽然信息技术在学生生活中的使用效率非常高,但大多数的学生对计算机的应用只局限在“游戏”、“视频”等几个方面,并没有将实践性知识进行良好的分析与运用。对课程中会涉及到的PPT制作或者是文档设定更是一无所知。这样的情况成为了信息技术与课程结合的主要阻碍,认知的缺乏也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手段实施[1]。

1.2 少数教师的思想固化

在一些少数教师的思想中,他们认为信息技术的应用只能够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不利于学习的集中性和进步性。另外,板书能够完全替代信息知识,使学生的思想得到提升。部分教师的“经验主义”已经根深蒂固,他们认为信息技术的资源课程可能会有缺失,但自身的学识缺失不变的。如表1所示,该表是信息技术认知比例表。通过图表总结,我们可以看出,有60%的教师有着较好的信息技术素养,能够灵活的运用当前的科技手段。有33%的高中物理教师仅仅能够接受使用信息技术。而还有少部分教师认为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进行结合是无用的。由此我们也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教师思想的片面化使得信息技术无法在高中物理课程中进行全面性推广[2]。

1.3 对信息技术资源整合认知的差异性

并不是所有的教师与学生都认为信息技术能够起到有效的资源整合作用。以学生和教师的思想差异性对比为例,相关数据表明80%的学生都认为信息技术能够起到相对的整合作用。而也有78%的教师认为信息技术对物理课程的影响性不大,甚至不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3]。

2 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结合的主要措施

2.1将“电磁感应”课题与信息技术相结合

高中物理学习中,电磁感应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所占分值相对较高的内容。首先,教师应该进行教学目标的制定,明确这节课中应该使学生了解的主要内容。教会学生“电磁感应”现象的主要表现、在电流运行中产生感应的相关条件以及“能量守恒”在电磁感应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带着这些问题,教师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分析。其次,教师进行阶段性引导,让学生们一步步深入到问题的本质当中。教师可以先问学生“电是如何产生的”,进而在教学媒体中将发电机以图片的形式表现出来,用图片说明答案。接着,引出“电磁感应”。教师提出“什么现象能够使发电机进行运作”,让学生们从大屏幕上找出问题的答案。而教师需要结合“Flash的动画设计方式”将电磁形成的过程表现出来。这样第一个教学目标就得以解决。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同学们之间进行讨论,做出一个自己认为正确得课题总结。最后,教师将学生们的答案加以整合,使学生明白,闭合电路电流流经的必要条件是磁通量发生变化。第二,对课题进行练习。在多媒体中为学生们播放一段以发电机为基础,电生磁的相关视频。让学生们按照要求将磁感线的方位进行变换,以切割的方式对部分导体进行切除,观察此时电流时针的变化和摆动情况。让学生们深切感受到相对定论的准确性[4]。

2.2 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探究“感应电流”与“感应电动势”之间的关系

教师可以对问题进行深化,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将知识进行延伸。首先,制定教学目标。在此物理课中,教师的目的是让学生们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对“感应电流”和“感应电动势”的关系进行分析。其次,教师将学生进行两两分组,根据书中内容进行实验操作。在实验操作之前,教师将电磁感应实验路径的模拟过程清晰的表述出来,让学生们在大环境下感受到知识的操作过程。另外,在计算机几何画板上让学生将铁架台与闭合导体线圈都刻画出来,将电流的传播路径进行描绘,引导学生磁通量与感应电动势之间的比例关系。最终,教师将各条件进行罗列,引导学生在同一电路下进行感应模拟。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和总结,使他们明白磁通量与感应电动势成正比。结合感应电流表与磁通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转化,深化学生问题的理解程度。同时,教师还可以将实验模拟过程上传到微课视频上,让学生们在课后进行复习[5]。

3 结论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资源的集合能够是现代化的发展方式,它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了解程度,将资源整合的优势显现出来,使实践与理论充分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方法的改进。同时,信息技术也能够培养高中物理学习的全面性,为优秀人才的创建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邓鸠洲.新课程理念下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整合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2] 陶玲曼.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必修课程教学整合的策略探究[D].宁夏大学,2013.

[3] 刘菊.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