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音乐课堂教学

音乐课堂教学精品(七篇)

时间:2023-04-03 09:52:06

音乐课堂教学

音乐课堂教学篇(1)

现代教育强调的是课堂教学开放性、自主性,这要求我们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应当创建不一样的课堂,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本次课堂中,让其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以充分挖掘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以调动学生对音乐课堂教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艺术素养以及音乐鉴赏能力,促使其德、智、体、美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教学策略;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音乐是一门以欣赏、鉴赏为主的学科,主要锻炼与培养的是学生性情与情感,激活其创造能力与想象能力,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音乐是小学阶段教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同时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从我国目前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现状来看,绝大部分的教师采用的还是传统教育下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策略,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使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缺乏艺术性与创造性。可见,转变传统教育教学模式,选用适宜的教学手段、教学策略以及教学方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迫在眉睫,势在必行。基于此,本文将提出以下几个教学策略,以期帮助广大音乐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优化教学效果。

1转变课堂形式,创新教学方式

课堂管理不仅只是简单地管理课堂纪律,而应当有效地将其与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境、教师教学态度以及与音乐管理技巧等相关因素进行结合。有机地将这些因素进行结合,并巧妙地运用到音乐课堂管理教学中来,以更好地优化音乐课堂管理。大部分教师认为音乐这门学科在小学教学中隶属副科,认为没有教学的必要,在其教学课程的设置过程中,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这就给学生一个心理暗示,认为音乐课可以随心所欲,学习态度也就不端正。教师每每走进课堂,都需要较长时间去管理班级纪律,甚至连吼带叫,整堂课下来,难免身心力疲,精心准备的教学设计瞬间化为乌有。教学实践表明,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过于单一死板,应当随时跟随学生以及教学进度灵动进行变化,并掌握多种教学方法与管理技巧。例如,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课堂当成一场比赛;一场秀;一档节目,这样课堂的教学效果就会截然不同,学生注意力也得到集中,学生学习情绪也会被调动起来,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音乐课堂教学中。如此以往,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方式,调动了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还还有助于教师操控课堂,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纪律,优化教学管理的目的。

2创设音乐情境,营造良好氛围

语言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正常交流与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尚小、心理认知能力有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注意语言的使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语言教学情境,用生动的话语将学生带入到特定的音乐情境中,引导他们深入感受与体会作品所蕴含的情感。值得注意的是,用语言创设音乐情境需要注意如下几点:

2.1语言表达准确有序

教师在运用语言创设音乐情境时需要紧绕课堂教学内容而展开,以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如果在音乐情境创设中,未能合理地组织语言,模糊不清或者语无伦次,就会影响学生的理解与想象,从而是自己处于一种尴尬的状态中,更别提课堂教学有效性。因此,在音乐情境创设中,教师要确保其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有序性。

2.2语调语速以及课堂节奏应当与音乐情境相一致

通常而言音乐作品会在旋律、速度以及节奏等方面上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不同的音乐作品创设不同的音乐教学情境。在音乐情境创设过程中,为了能真实准确地表达音乐作品情感,需要借助语调语速与节奏来进行表现。例如,《七个小兄弟》主要的教学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感受音乐、并体验音乐,在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过程中,教师应当尽量减缓语速,运用轻松的话语引导学生进行歌唱,以引起学生情感共鸣。

3贴近学生生活,加强学生体验

艺术源于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世界中随处可见音乐的存在,如鸟的歌唱、风的呼啸。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富有生活气息的音乐作品带入到课堂教学实践中,以加深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与鉴赏,以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有效注意力。小学音乐课堂要善于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下“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主动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音乐课堂教学具有多元化与灵活性,促进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想象能力的发展。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活泼好动、思维活跃、好奇心强等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这些心理特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以及身心发展规律,合理选择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联的实例来诱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调动其主观能动性,让其能在教师所营造的轻松、愉悦、宽松的教学氛围中主动学习,并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才华,为学生的表现提供舞台,让学生勇于参与,勇于表达。例如,在教学《我的朋友》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借助“找朋友”这首歌,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引起他们的注意,让其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课堂实践中来,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4结语

总而言之,音乐是一门以鉴赏为主的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策略,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走进课堂,从而有助于实现学生鉴赏能力、审美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提升。

作者:王晓会 单位:江苏省沭阳县孙巷小学

参考文献:

[1]范培.探究巧用教学策略激活小学音乐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2015,33:213.

[2]毕静.巧用教学策略激活小学音乐课堂[J].新课程导学,2013,11:45.

音乐课堂教学篇(2)

小学音乐教材包含丰富内容,教师在利用教材实施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插图、文字。特别是需要强调的乐理知识内容,要让学生反复阅读识记。教唱歌曲时,也要对重要章节进行反复领唱。在教学反复中,教师还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要让学生体会重复的效果,明确不同重复阶段需要完成的教学体验,并能够建立自己的认知体系,在不断反复中进行总结。好的音乐因子能够对我们的感官造成刺激,也会触动我们的情感开关,重复之后,对音乐的审美评价也会发生变化。在学习《牧羊女》这首歌曲时,教师先对歌曲背景情况进行了介绍,然后对歌曲内容进行反复讲解,对音乐节拍、感情因素运用等进行针对性引导。为让学生对音乐作品有更深刻感知,教师让学生自主学习,并根据教材上歌词进行自编自演活动,就是根据歌词给歌曲配上动作和表情,学生自娱自乐。学生学习热情非常高涨,课堂内呈现一片繁荣景象。教师让学生借助教材歌词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在反复演唱中获得系统音乐体验,为打造高效课堂奠定坚实基础。

二、借助媒体重复,强化音乐记忆功能

多媒体进入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音乐展示。音乐作品声情并茂,反复聆听能够有效激发学生音乐感知,丰富的画面色彩,也会给学生带来视觉冲击。特别是那些经典音乐作品,能够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品味、消化音乐元素。音乐学习需要强化学生记忆,因为音乐有流动性,唱过听过就会消失。采用反复聆听的方法,能够将音乐符号深刻地记忆下来,这对提升学生音乐感知有重要帮助。多媒体播放音乐视频可以进行歌曲分解,原来教师领唱教唱,有了多媒体就可以动手不动口了,让多媒体反复播放功能教唱歌曲。如学习《鹅大哥》时,歌曲中有强弱之分,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进行反复比对,学生很快掌握了这个歌唱技术。多媒体可以反复播放音乐作品,为教学带来更多便利,通过教师针对性讲解,还能够让学生在比对中形成更细致音乐感知。这对丰富音乐积累有积极影响。

三、借助语言重复,实现音乐文字转化

音乐是有声艺术,而文字是无声表达。在音乐重复教学中,将音乐学习用文字表达来传播,体现的正是音乐课堂教学的多元性。为让学生对音乐有到位理解,教师可以将音乐作品换一种表达方式。用诗歌、散文的形式来描述音乐内涵,学生获得的感知将是别样的,对音乐概念的认知也会呈现多元属性。文字介入音乐课堂教学,不仅给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带来丰富性,也为学生认知建立提供更多信息来源。教师在音乐欣赏中穿插文字解读,可以给学生带来更立体的音乐感知。在音乐欣赏中加入诗朗诵,音乐学习必定会顺利实现升级。语言文字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小觑,利用文字对音乐作品进行别样解读,可以极大丰富学生认知。《好孩子要诚实》这首歌曲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学唱这首歌时,教师将其中的几句歌词让学生抄写在卡片上,让一部分学生演唱歌曲,一部分学生朗读歌词,班级内呈现热闹景象。“爸爸没看见,妈妈不知道“”好孩子要诚实,有错要改掉”,这些歌词在学生演唱中反复穿来,有一种特别的味道。学生轮流进行朗读,对歌曲的理解当然更深刻。

四、借助动作重复,体现音乐操控功能

音乐课堂教学篇(3)

关键词:中学;音乐;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很长一段时间,常听同行谈到:音乐教学很难搞,同学们喜欢音乐,但对音乐课不感兴趣,上课捣乱,讲音乐知识不听,教材上的歌曲不喜欢唱,同学们认为是副科,学不学无所谓。于是,个别教师干脆不管他们,想听流行歌曲,就让他们听,上课省心不用讲。随便让他们听歌也会乱,有的同学喜欢听这样的歌曲,有的同学喜欢听其他的歌曲,总之面对每周的音乐课个别班可以说是煎熬,更别说提高音乐修养。近两年我一直在思考:怎样才能上好中学音乐课呢?

音乐课程标准提出:通过音乐课程学习和参与丰富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探究、发现、领略音乐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涵养美感,和谐身心,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学习并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拓展文化视野,发展音乐听觉与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形成基本的音乐素养。丰富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针对中学学生,他们生理、心理渐趋成熟,参与的意识和交往的愿望增强,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增多,在学习上形成了自己的初步经验,表达情感的方式较之1-6年级学生有明显变化。通过多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巩固和提高表现音乐的基本技能。扩大音乐欣赏的范围,更有意识地将音乐的人文内涵融入教学中。课程标准提出7-9 年级的学段目标为:a增进对音乐的兴趣;b提高音乐感受与评价欣赏的能力,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c能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积极参与演奏及创造活动,发展表现音乐的能力;d丰富和提高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e培养丰富的生活情趣和乐观的态度,增进集体意识,锻炼合作与协调能力。我认为不论哪种方法都必须能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把情感和思维转到课堂,使他们能在最佳状态下进行学习。

中学的音乐教学,主要是获取学习音乐的兴趣,音乐素质的提高,智能的开发和个性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上培养学生就显得更加重要。创造性是在科学性的基础上,将主体的艺术思维特点和艺术的本质属性包含于其中。教学的艺术性是教学活动整体体现出来的创造精神,是一项教学创造的系统工程,包括教师自我形象的创造、教学机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语言的创造等方面。所以,下面所谈到的中学阶段音乐学科创造性教学的一些浅见,仅仅是个人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探索。

1 音乐的“即兴”创造,达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展

“即兴”创作就是从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音乐课上,让学生对音乐充满创造性的愉悦,在教师正确的启蒙指导下,对较简单的乐谱,初一年级的学生可逐步地进行“口头”性的创作,初二年级以上可逐步地进行一些即兴填词、填写节奏、谱写旋律,并做一些即兴表演、演奏,个别同学可用较为完整的一首乐曲来表现自己的情感,从而达到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目的。

2 用音乐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求异”思维培养

“求异”是寻求不同的方法,“求”主要来源于思维的活跃,是思维的主动性和探索精神。所以,在上音乐课时,就要用求异的方法进行授课。比如,教授歌曲《给未来留下一片绿色》,可通过教师准备的画面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畅谈自己对“保护环境、关爱地球”的看法,抒发人与自然和谐的情怀以及我们在美丽的环境中茁壮成长的幸福生活感受,并通过同学们对乐曲的讨论,感受这首歌曲的情绪是什么?然后再反复播放歌曲演唱录音,进一步探索怎样唱好这首歌,怎样有效地表现这首歌曲的内涵,再由同学们用各自不同的理解去变化演唱形式,或用其他表演形式表现歌曲。通过这样求异的思维去启发、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 根据音乐课特点,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巴尔扎克说:“打开发掘科学的钥匙,毫无异议是问题。”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是反映学生对知识的认识程度。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曾将中国学生与美国学生进行对比研究后说:“中国留学生成绩往往比一起学习的美国学生好得多,然而10年后,科研成果却比人家少得多。原因就在于美国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强。”因此,我们在学音乐课时,可采用一些新的上课形式:用先不点歌曲的名称,教师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听一首乐曲,并根据自己的感受说出该曲的情绪和特点;同时,也让学生对歌曲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将课堂的气氛变得热烈起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中获得知识。这样,学生可把自己对音乐的看法、理解及相应的独创进行充分的发挥,从而形成一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方式。

4 根据音乐课特点,让学生去感受、去认识,创造新型的课堂模式

创造力的培养需要相应的课堂教学形式。这种新型的课堂模式必须是师生之间密切沟通配合。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造各种条件给予他们创新的机会,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如,在教师的启发下,让学生认识音乐、认识音乐学科的特点、方法及内容后,让学生自己思考认识,每人写出关于音乐课的需求和建议。教师根据学生所提出的建议进行必要整理、综合后,形成师生共同创设出来的课堂模式。

采用上述办法,将学生提出的建议综合后,形成了“三三制”的上课模式,即欣赏阶段 (课前播放音乐),探索音乐内容的阶段 (师生共同探索音乐教材为主要内容),表现个性阶段(由学生自己轮流上讲台当“小老师”或“小演员”)。这样的结果,学生在充分民主的前提下自主、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的探索和学习。

5 根据音乐课特点,重在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性

改变传统的考试模式,正确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绩。传统的音乐考试受到其它科目的影响,采用的模式是笔试和口试两种,即考乐理常识;口试:唱一首歌曲或者唱 8小节乐谱。这种方式不能正确地反映出学生之间的差别和个性特点,尤其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因此,音乐考试的目的,不仅在于考查学生的成绩,更主要的是让每一位学生的音乐潜能和创造力得到展示,客观、公正地做出评价。如,可以办班级为单位的小型“音乐会”,并由此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考核。“音乐会”的内容不限,可以有唱、奏、跳、讲、说等,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6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音乐教学不能局限在音乐课堂中,而应以课堂教学为轴,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延伸开拓,这样才能缩短音乐与实际生活的距离。教学结束时,有目的地把所学内容延伸到课外,很好的对课内课外进行沟通、加强学科间的联系,为课外音乐活动创造了好的条件,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到音乐的无限魅力。

音乐课堂教学篇(4)

1 创建和谐的音乐课堂,融洽的师生关系

在音乐课堂的教学中,是师生心与心交融,情与感的共振过程,应确立师生平等的教学观念,构建平等对话平台,让教师与学生在坦诚、率真、互相尊重的环境里一起教学,创设出最佳的学习氛围。

音乐课的学习是老师与学生之间感情互动交流的过程。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改变角色尊重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不同的思维模式,思维技巧或求新求异的思维。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情感因素是学生接受信息的阀门,积极的情感是学生认知活动的源泉和“发动机”。一个好的音乐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创论教学情境,以自己的情感调动学生的情感,指导学生将自己的人生体验情感与音乐交融在一起,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受到审美教育。在美与智的融合中形成健康的个性和健康的人格。如勃拉姆斯的作品摇蓝曲,是一首民歌风格的歌曲,通过强弱拍节奏的起伏,来塑造摇篮摇动的形象。曲调优美抒情,情感亲切,温柔恬静,细腻地勾画出一幅母亲对孩子亲切祝福的动人画面。以亲切对话的语气,催眠的轻唱,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慈祥的爱,使我们感受到和平幸福和温馨的生活气息,达到审美的教育。引导学生对于同一音乐作品,也可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思考。师生一起讨论,一起沉浸在作品的情感中,同悲欢共欢乐,实现师生情感的共鸣,产生教育合力,融洽师生关系。

2 营造多彩的音乐课堂,创设自主探究的学习环境

欣赏课教学是学生体验,想象的过程。在课堂上,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多元感受,呵护学生智慧的灵光,把课堂变成学生想象力和感受力得到发展的港湾。要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给学生自由的时空,让学生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存在疑问各持己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激发求知欲望。变被动学习为知识学习的主动构建者,这样有机地把师与生融合地一起。

在传统音乐课堂教学,老师是主体地位,学生被动地接受老师设计的主观指令,很少留出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自由支配和发挥,老师单向传授知识独自主宰课堂,没有让学生互动起来。而师生的互动更能激发学生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环境,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活跃音乐课堂。要把一些学习任务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探究。如发动学生课前收集阅读与教学有关的材料或相关的文化知识,历史知识等。在课堂中探索交流 ,发言增强学生的自豪感,结合乐曲自创节奏,自编动作,让学生的心灵自由飞翔,愉悦心情。

3 开展音乐实践与创造活动

音乐课堂教学篇(5)

关键词:艺术教育;音乐;教学艺术

在社会极为关注教育的今天,艺术教育已经成为当代学校及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艺术教育的表现形式主要是音乐教学课堂及课外艺术活动。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忽视教学艺术,部分教师不能理解教学艺术的实质,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简单,不能创建音乐课堂情境,更不注重相关教学艺术的体现。因而,音乐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教学收效甚微。笔者现对音乐课堂教学的教学艺术作简单论述。

课堂教学艺术的含义

在音乐教学中,同样一个教学内容由不同的教师来组织教学,教学效果往往是不同的。一节优秀的音乐课,从设计到进行,无不体现出教师的教学艺术。教学艺术的实质是教师自身独特的创造力和审美价值在教学中的体现,是教师将教学规律与独创性相结合,引导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获得音乐美感的教学过程。

教学艺术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东西,它是建立在教学经验、教学技能、教学方法等基础之上的一种素质,是教师在实践中长期积累、努力探索、积极创造而形成的宝贵财富。正确地运用教学艺术,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教学目的、过程、质量和学生情绪进行最优化控制。

课堂教学艺术的体现

(一)课堂教学的节奏艺术

课堂教学节奏是指教学内容、环节、过程与时间的有机编排,它包括教学内容的深与浅、新与旧、难点与重点的合理搭配以及教学过程的动与静、开始与结束、发展与高潮的合理设计。Www.133229.cOM

每一个教学内容和环节所包含的展开与高潮的起伏变化,在整个课堂中形成了一种特有的节奏规律,一般遵循弱强、强弱或弱渐强、强减弱的变化模式。通常情况下,课程难点与重点不宜安排在课堂教学的开始,应遵循由浅入深的规律。有的难点与重点可重叠进行。根据教学需要,巧妙地设计和运用教学节奏,能收到显著的教学效果。

(二)教师的语言艺术

教师的语言在音乐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它影响着整个教学效果。对此具体要求如下:

适度的强调、语气和语言节奏语调是指语言的高低、强弱;语气是指语言的轻重缓急;语言节奏是指语调、语气及语速的变换规律。教学语言应该富有美感,语韵和谐,语气抑扬顿挫、跌宕起伏,使学生从中受到语言美的熏陶。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调要高低适度,一般以让后排的学生能听清为宜。语调过高,会增加学生的紧张情绪,易感疲劳;语调过低,易使学生昏昏欲睡、兴味索然。语气要轻重适当,缓急协调,要与所表达的内容相一致,且根据年龄、课型的不同而相应变化。例如:安静的欣赏课与喧闹的器乐课语调高低要相应调整;一般内容讲解宜轻,难点、重点的强调要加重语气。教师应以强弱交替、快慢相宜、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避免课堂气氛僵滞呆板,充分发挥语言的感染力。

语言精练,逻辑严谨教师如何通过语言将诸多知识信息按一定顺序、层次讲述给学生,是十分重要的。音乐教师应力求做到教学语言中心明确、难点重点突出、条理层次分明。课堂教学开始时语言要短而有疑、短而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快结束时语言要短而有情、短而有味,让学生感到意犹未尽。

语言富于感情,富于启发性教师的语言富于感情,这样才能使师生情感达到共鸣,从而把握学生的情绪状态,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同时,教学语言必须具有启发性,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

(三)课堂教学的板书艺术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简明的文字将教学的主要内容显示在学生面前。板书应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清晰的层次性,音乐课的板书则更应精炼,以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音乐教师在板书设计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内容科学、准确。尤其在书写乐谱时,要防止差错。(2)文字简练、条理有序、层次分明。乐谱的位置要安排合理。(3)针对性强、色彩得当,音符与乐谱线要色彩分明。(4)书写要工整、规范,谱例要规范、美观。

通常教室的黑板各学科兼用,既要板书,又要抄谱例等。若不精心设计,会造成版面的杂乱无章,影响授课效果。因此,设计好每一节音乐课的板书,使其清晰、直观,是确保音乐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课堂教学的组织艺术

一节成功的音乐课要有良好的开端。不论是以情导入、以理导入,还是以疑导入,都要给人以美感或新奇感,调动学生积极地进入学习状态。教学过程要环环紧扣,教学内容要丰富有序,结束时要留有思考回味之余地,给人以美的遐想和有益的启示。

音乐课堂教学篇(6)

一、创设课堂氛围,培养兴趣

创设课堂氛围与教师的自身艺术修养、教育理论水平、知识结构能力甚至言谈举止都有一定的关系。首先,教师要想主动地驾驭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维和讨论,就必须认真备课。在教学中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猝然提出的问题往往是教者始料不及的,这时如果教师知识面广,备课充分,就能圆满回答学生的问题,那么学生就会在心理上得到满足,课堂气氛就会变得热烈。我在上“半音与全音”时讲到十二平均律,有学生提问是谁发现的?我就给他们介绍了朱载育,并向他们介绍国外相同律学的发现比我国要晚好几百年。这样一来,同学们都觉得很自豪,而且对律学产生了兴趣;其次,重视学生个性,启发学生智能,激发其学习兴趣。学生一旦对所学科目产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强烈的兴趣往往成为学生乐于刻苦钻研、勇于攻克难关的动力;再则,创设情绪场,制造一种能够使学生情绪受感染、心理有体验的环境氛围,让学生尽快进入课堂学习角色。

二、用积极的评价鼓励学生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成功能给人自信,成功能促人奋斗,催人进取。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及时肯定、鼓励学生,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信心。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特别是在学生没有信心的时候,我们做教师的就应该适时的鼓励并给予最大的帮助。只要学生有一点的进步便给以肯定,而这种鼓励不仅仅是在课堂之上,也体现在学生的课外兴趣活动上。比方说:在我的音乐课上我非常重视给每一个学生展现和锻炼自己的机会,尤其是那些不太爱学习的学生。在课堂上多叫他回答几次问题,学了新歌让他第一个上讲台给同学们演唱并且给他简单的、鼓励的话语:“你学的真快!我很喜欢你!真高兴你有如此表现!”等等。一些看似平淡的话语,但是用在这类同学的身上也许就已经激发了他们学习的信心,让他们觉得不是老师遗弃了他们而是自己没有把握机会,没有很好的展现自己,并且班里的同学也会一视同仁的对待这些同学了。

三、开展多种音乐活动课

音乐活动课是音乐课的延伸,音乐活动课这种特殊的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创造思维的空间更为广阔。活动课除了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外,更多的是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上器乐课时,教师除了讲课辅导外,可与学生一起齐奏、合奏。如需要配打击乐时,教师除了引导学生设计相关的锣鼓点外,还可以和学生一起演奏各种打击乐器,甚至与学生演唱的歌曲作伴奏。此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设计合适的伴奏音型,让他们用自己的乐器为教师演奏的乐曲进行伴奏……这种做法不但使课堂变得生机勃勃,颇有兴趣,而且还达到了师生营造和谐、愉快的良好教学氛围的目的。

四、用优秀的作品激励学生

初中生有很强的模仿欲望,而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也与他所接触到的音乐作品有极大的关系,好的音乐作品可以激起学生的创造或表现欲望。所以,教师应该提供尽量多的优秀的音乐作品,扩大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兴趣。音乐课本中的欣赏课都是选取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但这还不够,还需我们教师提供给学生更多的优秀作品,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兴趣。值得学生信赖和崇拜的还是教师的音乐素质,教师通过各种演出或个人表演展示给学生欣赏,不但会让学生觉得很崇拜,而且也会树立教师的威信。

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辅助学生

现代化辅助教学手段主要有:多媒体设备、录像片段、微型电脑、打印机等。音乐课程中的欣赏课是以欣赏优秀音乐作品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水平,同时也是陶冶学生情操的必不可少的课型。其中所选取的音乐作品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颇为重要,作品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欣赏水平,那么学生自然很容易接受。教师通过网络搜集各类作品,分类整理让学生欣赏,可以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兴趣,发展学生审美能力。

音乐课堂教学篇(7)

关键词:音乐课堂;有效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2-0128

一、音乐课堂教学的发展基本思想

学生通过音乐课堂教学的学习,懂得鉴赏音乐,懂得享受音乐,进而热爱音乐,热爱生活。教师主要以音乐为主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能够鉴赏美与丑,对学生的一生发展都有益。音乐教学依教学目标为基准,拓展教育教学范围,力争在实现三维目标的基础上,达到新目标。主要教学目标是完成知识与技能的基础训练,教学内容是专业性比较强的音乐基础训练。如:节奏型训练;音准训练;自创简单的乐句、乐段;简单的视谱练习;声乐演唱的简单技巧训练;表演练习等。教学主要体现出教学的过程与方法,教学方法的运用至关重要,教学方法主要采取引导,朋友间的语言交流,不断地给予鼓励。提高他们表演时的模仿能力。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编排出简单的音乐剧;能够做到用正确的状态演唱声乐作品;自创主}并设计出表演过程。教学以赏析作品为主,体现出情感教学,培养提高学生的情商。

二、课堂教学采用快乐教学法

1. 精心设计教案,灵活运用教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要上好一堂音乐课就必须精心设计教案,灵活运用教法。(1)抒情式导言。(2)创设情境教学。如音乐与意境,播放风景画面,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中都有哪些美丽的景色,活跃学生的思维。(3)欣赏为教材中的图片配置的每段音乐,感受音乐的整体艺术形象,听后讨论音乐情绪的表达和图片的意境有什么联系,听后有何感想?(4)学生课堂练习:①先用诗歌,语言描述四幅画面。②听音乐过程中请同学在黑板上根据音乐画面。③音乐与人物形象教学时,安排学生的表演活动,在音乐的启发下,自己设计剧情、人物、对白,用音乐剧的形式来表现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征。通过上述教学,同学们在愉快的气氛中,领悟了音乐与意境,音乐与人物的关系。这种将讨论、欣赏、情境表演等方法穿插于教学的课堂形式,使同学们在快乐的环境下学到了知识,得到了美的享受。

2.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笔者通过教学总结得出:在教学中,要把学生当做朋友,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教师学习兴趣,把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才能使学生乐意学,实现预定教学目标。

3. 重视情绪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现代教学方法强调情绪在教学中的作用,是符合生理学、心理学基础的。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音乐教学中作为起主导作用的教师的情绪更为重要。许多优秀的音乐课范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便是:执教教师都是全身心地投入并充满激情地进行音乐活动的,学生在这种情绪的感染下,也都愉快地与教师配合。课堂气氛愉悦、宽松,学生思维活跃。

4. 适当地用器乐演奏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活动中,为了让学生尽快掌握新歌,教师常采取反复练唱的方法,这样学生极易疲劳,失去兴趣。如果在这时适当地穿插器乐演奏,可以重新唤起学生的兴趣。如笔者在教中学七年级下册的《中国娃》时,为了巩固学生所学内容,在让部分学生演唱时,安排了一部分学生用铃鼓和碰铃伴奏。熟悉掌握后,互相交换。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很快地学会了这首歌。

三、音乐教学评价在音乐课堂有效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笔者认为音乐教学评价应包括

1. 音乐学习情感的评价

学生的学习情感应作为音乐教学评价的重要指标。学习情感的评价应用以形成性评价为主、自评、互评及他评相结合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比如:学期开始,教师就制作一本“学生学习情感评价手册”,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记录在册;学期结束时,召开“音乐资料交流会”或“班级音乐会”比一比谁听过的音乐多,谁是“班级音乐之星”,把评比结果记录在册;两项综合作为学生的学习情感评价结果。

2. 音乐知识技能的评价

普通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音乐知识技能学习都是贯穿于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没有独立的分科,因此,音乐知识与音乐技能的评价应与专业音乐教育相区别。以往那种把演唱、演奏、读谱视唱割离开进行评价的方式是不可取的。笔者认为,对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的评价应根据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特点,综合演唱、演奏、读谱视唱、音乐欣赏等内容进行,避免单纯的技能技巧考核。比如:选取一段欣赏过的乐曲主题让学生视奏、视唱后说出乐曲名或作曲家。

3. 音乐创造能力的评价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音乐创造能力应作为音乐学科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音乐创造主要包括:探索音响与音乐、即兴创造、创作实践等,对音乐创造能力的评价可参照《音乐课程标准》的相关内容采用量化测评。如:用生活中的材料自制一件吹管乐器;用人声、乐器及其他音源作音响小品《三个和尚没水喝》;改编地方民歌等。需要注意的是,音乐创造能力的评价应着眼于创造性活动的过程,应有助于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造的积极性。

由于学科的特殊性,音乐学科教学评价不同于语文、数学等学科的教学评价,在进行评价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营造愉快和谐的评价氛围,淡化学生的考试心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评价活动。(2)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重视学生的自评,应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信心、提高学习音乐的兴趣和音乐情感的表现。(3)要根据各学段不同的目标及学生不同的音乐水平恰当选用评价形式和评价方法,在众多考核的项目中,让学生自选有兴趣、有特长的项目进行考核,可以让学生根据个人的能力,扬长避短,满足表现欲,发展特长。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