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公路文化建设论文

公路文化建设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4-26 15:55:10

公路文化建设论文

公路文化建设论文篇(1)

公路建设是经济快速发展下时代的产物,从某种层面来说它的发展水平代表了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另外,当下的公路建设提供了全方位、多样性、人本化等综合服务,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公路经营企业正逐步将企业文化融入到整体的企业发展之中,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企业文化虽然是一种无形的产物,但是它可以提升整个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公路建设单位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1促进经济的长远发展

无论是一个企业,亦或是一个新兴产业的发展,文化作为经济“软实力”的象征,往往会以自身深刻的内涵影响着整个行业的运营机制,也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优秀的企业文化会加速整个行业的发展水平、提升服务质量、保证经济效益。目前,公路建设企业正在蓬勃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然而该行业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就必须以优秀的、先进的、科学的企业文化作为后盾,因此优秀的企业文化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企业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优秀的企业文化具有极强的凝聚力,可以最大程度的将企业员工团结起来,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从而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在对世界五百强企业的“海尔公司”的主要负责人进行采访时,该企业的部门经理这样阐述:我们公司之所以能够进军世界五百强,不仅仅是因为我们有着过硬的技术,更重要的是与同行业相比较,我们更注重对员工企业文化的培养,可以说企业文化是贯穿于公司发展的整个过程。从这段简短却极富内涵的话语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一个企业永葆生命力具有重大意义,公路建设单位也应该吸取该经验总结,不断的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1.3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根据相关的专家学者阐述,优秀的企业文化中包含着企业的发展理念、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适应企业的管理制度,而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作为公路建设单位,相关的领导者和决策者一定要高度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为公路建设企业的整体发展融入新的活力,最大程度的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才有可能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经济发展的潮流中站稳脚跟。

二、公路建设单位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方法

2.1形成独特的企业理念

前文笔者已经阐述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于经济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但是作为公路建设单位,在加强自身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区别与其它行业,形成独具特色的、富有内涵的、科学的企业理念,从而形成别具一格的“企业理念文化”。具体来说,企业理念文化主要指的是公路建设单位的核心价值理念,其中包含了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勇往无前的战斗精神、吃苦耐劳的奋斗精神等。另外还要弘扬社会主义道德核心价值理念,树立先人后己的高尚品德。根据时展的需要,并且有机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的现状,构建优秀的企业文化体系。从而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其在工作的过程中提高思想道德境界、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

2.2坚持正确的发展原则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对于企业而言,要想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独树一帜,就一定要坚持正确的发展原则,否则所有的理论与实践都是空谈。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这样阐述:即使你有天才的智慧,还有永不放弃的精神,但是如果坚持了错误的方向,最好的结果也只是差强人意。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需要坚持正确的发展原则,对于公路建设单位而言更是如此。首先,公路建设单位一定要将“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到底。始终保持企业文化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不断的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定期对员工的思想状态进行考察,确保每个人都有着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另外还要不断加强企业队伍建设,保证每个工作人员都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运用科学的管理方式,最大程度的开发员工的内在潜能,以优秀的企业理念增强员工的整体凝聚力,从而为共同的奋斗目标而努力。其次,公路单位要坚定不移的坚持“创新”的发展原则。随着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加,一个企业要想形成独具特色的服务体系,就一定要加强自身的创新意识。所谓的创新需要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把握经济发展的脉搏和企业最终的发展方向,进行合理的、科学的规划,将创新意识融入到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而不仅仅只是一句空洞的口号。最后,公路建设单位还需要坚持“统筹规划”的原则,要合理权衡发展方向中的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将文化“软实力”和技术“硬实力”合二为一,立足于企业的内部和外部同时发展,做到统筹规划,彰显企业魅力。

2.3注重精神文化建设,树立企业形象

根据相关的数据显示,当下的公路单位的员工越来越朝着“年轻化”方向发展,大部分的员工都是八零后,由于特殊的时代背景,该年龄段的青年们容易受到社会上各种文化的影响,思想意识容易出现波动,情绪浮动较大。因此公路建设单位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精神文化建设。可以积极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并且以轻松愉悦的氛围让每一个人都充分参与进来,组织员工进行一定的文化竞赛活动。在这些活动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提高员工的团队协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加强了对员工的精神文化建设。

三、总结

公路文化建设论文篇(2)

[关键词]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方案分析

1前言

高速公路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就高速公路发展的历程而言,我国高速公路发展起步相对较晚,但是发展的速度和取得的成绩是不可否认的。尤其是随着科学技术与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高速公路的规模不断加大,促使了当前我国高速公路信息化管理方面出现了新的格局,高速公路作为社会流动的主要动脉,关乎着群众的出行安全,所以在管理上一定要采用最新、最先进的管理模式,只有如此才能在减缓高速公路交通压力的基础上,提高高速公路的经济效益,进而从根本上促进高速公路的健康发展,有效地强化我国经济化水平建设。然而,就目前我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体制来说,高速公路管理的制度落后于建设的速度,这种不协调的影响因素,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速公路管理水平的加强。所以,如何有效地应用先进的科学信息技术来实现高速公路信息资源的有效管理,是当前高速公路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2信息化建设在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中的必要性

2.1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不断建设以及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高速公路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效动力。由于我国高速公路在建设上没有统一的发展模式以及建设资金的来源上也各不相同,使得不同地区的高速公路的管理模式也完全不同,这就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我国高速公路在建设的速度上快于其发展管理体制。高速公路的建设发展的最初阶段,高速公路在管理上主要是凭借公路的机电系统,如监控系统、收费系统以及网络通信系统等等。

2.2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落后于发展的需求

就目前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来说,管理的体制依然落后于发展的需求,所以在管理上也出现了许多有待提高的问题。首先是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体制有待完善,其具体表现是运营管理信息化有待加强,由于高速公路在建设初步阶段缺乏相应的整体规划,从而导致了运营管理设施陈旧阻碍了高速公路的进一步发展。其次是高速公路虽然在运行管理技术上运用了如监控、通信以及收费系统等信息化管理手段,但是运营管理服务水平依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提升。最后从高速公路的建设方面分析,我国高速公路在建设上多半是采用分段、分线的建设模式,这就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各个路段的管理体制完全不同,造成了高速公路的整体效益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同时,各个路段的信息化系统分散独立运行、自成体系,没有从整体上加以整合,造成运营管理和协调方面出现问题,从而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高速公路的进一步发展。

2.3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上存在诸多问题

从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角度分析,当前依然存在不少问题。虽然经过一定时间的发展和改善,很多地区的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都取得了相应的成绩,如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与公安交通管理相结合,建立区域监控信息等,这些信息的整合在整体上提高了高速公路的信息化管理。但是,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如在管理上过分注重行业和部门内部的管理,缺少高速公路大众化信息服务,如电子商务、物流系统等相关的信息服务。所以,今后需要对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进行必要的信息化建设。

3高速公路运营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措施与方案

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系统应该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以高速公路各级管理机构和操作业务部门为服务对象,从而实现高速公路信息管理的有效整合、资源共享以及不同职责部门的综合办公。因此,建立相应的高速公路运营体制就必须具备相应的管理要求。

3.1接口层模块

接口层模块是基于我国当前高速公路的特点所提出来的,我国高速公路分布线路广,不同的路段处于不同的环境,从而造成了路段信息难以被计算机信息技术所采集,进行有效的管理。所以,探讨在高速公路运营信息管理的结构上,设置相应的接口软件,如监控视频接口、收费接口、检测监控设备接口等,同时还应该设置相应的信息接口模式,实现高速公路网上各种硬件设备的无缝连接,实现统一的有效管理。

3.2信息处理模块

当公路运营管理系统下达相应的命令以后,最先响应的是接口层相关的转换,然后促进信息的有效处理。通过信息处理模块,不但可以满足现代化网络的需求,同时还可以帮助相关的管理部门及职能部门掌握高速公路的最新动态信息,实现对高速公路的有效管理。一是服务和指挥交通。信息处理模块能够依据电子地图,将高速公路的相关路段信息有效地展现出来,帮助管理部门更加清晰地掌握路况问题。一旦路段发生了相关的突发状况,能够及时地做出反应处理,避免问题进一步扩大。同时,还能够有效地把握路面车辆的准确信息,对其做出限速和报警提示,保障行车安全。二是能够更好地实现收费以及财务的管理。信息处理模块,能够准确地采集高速不同路段的收费站的信息数据,进行统一的管理和分析,确保收费站收费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系统还能够对收费票据进行必要的录入和审核,保证了票据的准确性。三是强化高速公路的维护和保养。信息处理模块系统能够准确地监控路段的相关信息,掌握路段的使用情况。依据路面的实际情况,制订出相关的路面维修和保养措施,从而保证高速公路运行的有效性。

3.3办公业务系统

办公系统是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化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能够有效地为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机构提供相应的服务,对管理部门所发出的指令进行快速传达,以保证上级管理部门与下级各职能部门实现远程的信息交流和共享。通过信息处理模块系统,实现各个部门联合办公,沟通信息,这样不但能够随时掌握高速公路路段的突发信息,对相关路段所发生的突发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也能保证高速公路的行车安全。

3.4管理部门更好地做出决策

当数据信息系统采集路况的相关信息以后,再由信息处理层进行相关的处理,最终将处理的有效信息存储在相应的数据库中。从而保证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对高速公路的管理或者是进行相关操作时,能够通过数据库调取相关的有效数据和信息,通过对数据信息的分析,最终实现对所做出决策提供必要支持。

4结语

从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发展的历程可以知道,只有不断地对公路运营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相应的建设和完善,才能构建出科学有效的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网络信息系统,继而在高速公路管理信息化建设上取得应有的管理效果。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系统不但能够确保高速公路在管理上更加科学、更加智能、更加规范,同时还能够帮助高速公路建设管理部门获得有效的、准确的以及可靠的技术支持和信息支持,从而保证高速公路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得到充分的提升。所以,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者在高速公路建设的同时一定要依据路段的实际情况,严格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研究制订出可靠安全的管理信息化方案,对一些特殊的功能进行针对性的建设,以此来为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信息资源整合、为高速公路的持续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贠宏汉 单位:陕西宝汉高速公路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宝鸡分公司凤翔管理所

参考文献

[1]贾元华,康彦民,王志强,等.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及方案探讨[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2,26(2):51-54.

[2]刘旭.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化的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6(5):49.

公路文化建设论文篇(3)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 企业文化 交融

思想政治工作在我们日常工作运作模式下发挥了难以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公路运输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回归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主干道后,思想政治工作开始显现边缘化的倾向。同志曾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十分注意把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我们党从来就是靠实实在在为群众谋利益,而不是靠空洞的说教来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的。”只有将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进行有机融合,才能使运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惑中步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

一、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异同

(一)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共同性

企业文化倡导先进的管理思想,反映企业管理的人文趋势,而思想政治工作则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企业社会主义性质的客观要求。二者有许多共同点:一是主体一致、目标共同、内容相似、手段大体重合。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切工作围绕生产经营进行,为经济建设服务;两者都强调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价值,尊重人的独立人格,发挥人在企业中的主体作用。二是两者都注重人的素质的提高,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三是两者都强调职工的价值观和企业的价值观的统一,并把职工利益和企业利益统一起来。四是两者都提倡企业领导者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建立亲密、融洽、和睦的关系,互相尊重、理解和关心,提倡共同参与企业的决策和管理。

(二)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差异性

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在性质、手段等方面有很大不同。从性质来看,企业文化本质上属于经济文化范畴,是整个社会文化中的亚文化,它是在现代管理科学的基础上,吸收并融合了社会心理学、行为科学、公共关系学、美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形成的一门新兴企业管理科学。而思想政治工作属于政治文化范畴,主要解决员工思想意识方面的问题,其理论基础主要是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手段来看,企业文化注重感情因素,主要通过文化手段,营造企业文化氛围,以影响员工的思想,协调员工的行为,形成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主体意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思想政治工作则主要作用于人的生产(工作)、学习、生活等活动过程中,通过宣传、教育、谈心、疏导、激励等方式,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和传播工具,精心营造团结和谐、健康向上的舆论气氛,着重解决企业员工的现实思想问题。

二、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交融的可能性

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存在的共性是其能够融合的基础。思想政治工作是指通过对企业职工进行马克思主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企业规章制度的教育,以调动其积极性,进而为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发展服务;企业文化则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一个企业长期形成而被公众普遍认同的企业环境、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典礼仪式、英雄模范、企业精神、文化网络、经营理念、产品品牌及发展战略等的集合体。同时,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内在特性的互补是其融合的前提条件。一是工作内容的互补性,思想政治工作更多地着眼于人的思想道德的建设,而企业文化的视角则广泛扩展到人的思想、素质、智力和理想等方面。二是作用范围的互补性,前者是直接作用于企业成员的政治情操、思想意识、精神面貌和思想觉悟,并转化为思想动力;后者则是将培训、教育、规章制度与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结合起来,并经过长时间的强化和积淀,形成全体职工内在认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它主要是间接地使职工的精神力转化为企业的发展力。三是切入点的互补性,前者的切入点是为企业各项工作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使企业成员坚定政治方向、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后者的切入点则放大到全方位提高人的素质。四是方式途径的互补性,前者是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通过党团组织及工会等群体组织的建设、开展各项活动等途径,以统一思想和提高思想觉悟;后者则更多地采取全面主动的方式,通过体现员工主人翁地位和人格尊严等途径,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培育企业精神,以形成凝聚力和增强竞争力。由此可见,由于存在着共同的基础和互补的前提,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两者间具有了进行融合的可能性。

三、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的途径

公路运输企业作为服务行业的前沿窗口,承担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双重责任,因此,运输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的同时,不应忽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作用,而应该正确地把握两者的结合点,使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

(一)用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企业文化建设的一整套理论,都是基于以人为中心这一基本观点所提出的,它在企业管理的实践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用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来改进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摒弃思想政治工作中见物不见人的“假、大、空”的某些做法,把立足点转到以人为本的基点上来,真正做到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尊重职工的人格,尊重职工的文化心理,以求在一种良好的宽松和谐的人际环境中,把思想政治工作团结群众、教育群众、鼓舞群众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种先进思想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这样,使企业的软管理由一般的宣传、号召、动员向精神激励转化,从表面向深层转化。

企业文化建设可以为运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强大的文化氛围,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融思想性、娱乐性和艺术性于一体,以其特有的文化品位成为员工普遍认可并主动追求的方式。众多的参与者,置身于一种精神愉悦的良好文化氛围中,自觉地接受熏陶教化,实现思想上的净化和升华。

(二)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企业文化建设的全过程

企业文化是一种伴随着现代工业文明而产生的,与现代经济密不可分的特殊的文化表现。资本主义企业文化建设在很多方面是与其社会性质分不开的,运输企业不能一概照搬。企业文化应该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和明确的内涵,那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思想政治工作为轴心,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企业文化建设的全过程,也就是要把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任务、方针、原则等贯穿到企业文化的方方面面中去,使企业文化的内容更加丰富,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更加多样化。同时,这也有助于突出员工在生产和管理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化素质、政治风貌以及技术素质的全方位提高。比如,倡导企业精神,培养员工的价值观念,把个人的努力方向同化在运输企业的总体目标之下,真正与公司同兴衰,共命运。

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企业文化建设的全过程,还应将思想政治工作的日常教育与系统教育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职工头脑,培养员工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思想作风;树立起以建设四化,振兴中华为己任的远大理想和抱负,明确自己不仅是公司的一员,而且是国家的主人,不仅要对公司尽责任,还要为社会作贡献;克服员工头脑中的本位主义、小团体主义的思想观念,确立全局观念、整体观念、法制观念等。

公路文化建设论文篇(4)

关键词:公路工程;建设单位;反腐倡廉;廉政文化;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引言

公路工程建设单位作为国家公路行业重要的职能机构,由于在公路工程建设管理、公路工程项目建设投资支配以及公路后期运营管理方面具有较大的管理权限,因而也是公路系统廉政文化建设的关键部门。近年来,公路工程建设单位已经成为的高发领域,而且各种豆腐渣工程的发生也多余现象有关。因此,在公路工程建设单位内部贯彻科学发展观,强化反腐倡廉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公路建设单位反腐机制,防范各种职务犯罪以及经济犯罪的发生,为公路工程项目建设提供政治保障,已经成为公路建设单位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实现我国公路建设水平的提高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1公路工程建设单位反腐倡廉体系建设原则

(1)体现公路廉政建设核心理念。在公路工程建设单位内部开展反腐倡廉体系建设,必须树立廉政建设这一核心理念,并通过理论教育以及法制教育等措施,培养建设单位内部职工的职业道德,提高其思想认识水平。

(2)需要制定全面的行为规范。公路建设单位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成效必须借助于制定齐全完善的行为规范,通过系统完整、全面科学的行为准则,规范公路建设单位员工的行为,为廉政建设奠定基础。

(3)具备完善的宣传体系。公路建设单位的廉政建设离不开对于廉政文化理念的宣传,通过宣传廉政文化核心理念以及优秀个人事迹,对公路建设单位内部员工树立道德榜样,并发挥其带动作用。

(4)注重责任意识。在公路建设单位内部完善反腐倡廉体系建设,应该将责任意识与单位的管理规章制度相结合,通过责任意识提高公路工程建设单位职工的自我规范能力与自控力。

2公路工程建设单位反腐倡廉机制模式

(1)反腐倡廉机制的理论体系。在公路工程建设单位内部建立反腐倡廉机制,首先应该完善基本理论、廉政理论以及管理理论等指导理论体系的建设。基本理论体系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为基本指导。廉政理论体系则应该集合我国的各项法律法规,并借鉴先进的廉政建设经验综合制定。管理论则应该重点强调公路工程建设单位的行业廉政文化建设,通过塑造建设单位的廉政文化氛围,形成建设单位反腐倡廉的新风气。

(2)反腐倡廉模式的内容。反腐倡廉模式主要包括组织领导体系制定、廉政管理工作规划、工作实施以及工作考核等几方面的内容。组织领导体系应该遵循党委领导、党政共建、纪委协调以及全员参与的模式。工作规划以及实施措施则应该结合建设单位的建设项目实际状况,有重点的开展,为了提高工作的落实效果,应该确保工作实施方案具有明确的目标以及可行的实施方法。对于廉政考评机制,则应该采取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模式,通过完善的激励制度,对公路工程建设单位各部门的廉政体系管理状况进行检查考核,为了进一步提高激励效果,应该将考评结果与员工的绩效考核、个人待遇、选拔任用等直接挂钩。

(3)外部监督。为了提升反腐倡廉机制的实际效果,应该在反腐倡廉模式中引入外部监督机制,通过建立完善的公众监督平台,借助于外部的社会民众、社会部门对建设单位的廉政状况进行社会监督,需要明确的是,外部监督机制的建设重点在于信息沟通渠道的合理以及举工作制度的完善。

3公路工程反腐倡廉机制建设具体措施

(1)在公路工程建设单位内部强化制度建设。对于公路工程反腐倡廉机制的建设,首先应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在公路工程建设单位内部建立与反腐倡廉体系相配套的工程建设管理制度,并结合国家对于公路工程建设政策的变化及时调整,通过制度管理来遏制公路建设单位内部腐败的发生。其中,重点针对公路工程建设单位的招投标管理、项目承包管理、工程建设资金的发放等环节,细化制度规定,并通过强化监管等措施,确保各项管理制度得到有效的落实,在管理的源头上避免贪腐等问题的发生。

(2)结合公路工程项目建设实际特点强化监督检查。只有结合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实际情况开展廉政机制建设,才能确保各项廉政制度得到切实的落实。公路工程建设单位的纪检以及政工管理部门应该结合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的实际操作流程,分阶段的制定各项廉政管理方针以及廉政政策。其次,应该强化对于公路工程建设单位廉政工作的监督检查,对于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的关键环节进行重点控制,检查项目建设过程中是否存在非法利用职权现象,检查是否存在商业贿赂以及违反市场规则的行为,通过有力的监督检查,及时整顿公路工程建设单位廉政建设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3)强化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期间的廉政机制建设。公路工程项目建设期间的廉政机制建设,是公路工程建设单位反腐倡廉体系建设的核心阶段,必须在这一阶段进行重点的控制管理。首先,应该借助于完善的廉政监督制约体系,强化项目建设期间的党风廉政建设,重点针对招投标活动的监督管理、工程分承包管理、工程变更与索赔处理以及项目建设质量评定与竣工验收管理等方面,按照国家《公路法》、《合同法》、《招投标法》中的具体要求,开展项目建设管理廉政工作的考核监督。

(4)建立廉政文化宣传渠道,提高员工参与反腐倡廉机制建设的积极性。为了确保公路反腐倡廉机制的各项管理措施能够得到有效的落实,在公路工程建设单位内部应该充分利用各种载体形式对廉政文化精神进行宣传,可以通过组织学些党报、党刊、廉政先进事迹以及警示录等,强化建设单位内部员工的对于廉政文化核心的认识。其次,对于反腐倡廉机制,应该保障能够涵盖公路工程建设单位各个层次,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公路工程项目参建的其他人员,都要作为反腐倡廉机制管理的对象,通过拓宽廉政教育宣传的覆盖面,促使建设单位职工积极主动参与到公路反腐倡廉机制建设体系中,提高廉政教育管理效果。

结语

强化公路工程反腐倡廉机制建设,不仅是公路工程建设新形势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公路工程建设领域稳定健康发展的基本政治保障。因此,相关管理部门必须重视公路建设单位内部的廉政建设,并通过革新廉政管理模式,拓展监督范围,强化制度建设以及项目管理等措施,确保公路工程建设单位廉政管理工作取得较好的成效,推动公路行业建设的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颜北,余东洲,徐震. 开拓创新 统筹推进——河南驿宛高速公路有限公司争创优质精品工程侧记[J]. 魅力中国. 2008(09)

公路文化建设论文篇(5)

论文摘要 公路文化是公路行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通过对湖北公路文化的特征进行探讨,以期把握公路文化建设与发展的趋势。

公路文化是公路行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优秀的公路文化,将极大地促进公路行业的发展,反之则将削弱公路行业的作用,甚至成为公路行业发展的障碍。因此,加强公路文化理论研究和建设实践,不仅是促进公路事业和谐发展的一种新的理念和举措,而且对构建和谐公路与和谐社会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 湖北公路文化的内涵

湖北公路文化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湖北公路文化作为一种具有特殊内容和表现手段的文化形态,是湖北公路职工在公路建设、养护、管理等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是湖北公路行业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从狭义上讲,湖北公路文化是湖北公路职工在公路建设、养护、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并且为全体职工所认可、遵循的具有湖北公路行业特点的发展目标、敬业精神、价值观念、经营思想、行为方式和职业道德等现象的总和L1]。本文所进行的湖北公路文化讨论是从广义角度上予以展开的。广义上的湖北公路文化分为三个层面:

1.外层是湖北公路物质文化

它是体现湖北公路行业价值理念,展现湖北公路行业外在形象的工作环境和形象标识,包括湖北公路的外貌景观、行业标志、技术与装备特色、职工的工作环境与住所等以及由此折射出的湖北公路行业的特点。

2.中层是湖北公路制度文化

它是体现湖北公路行业价值理念、规范湖北公路行业行为的规章制度,包括湖北公路组织结构内的领导体制、规章制度、内部管理、分配制度等以及渗透到员工思想所共同遵循的职业道德、行业形象、行为准则、文娱活动等。

3.内层是湖北公路精神文化

它是湖北公路行业的核心价值理念,是湖北公路行业的核心文化,包括湖北公路行业的哲学体系、经营战略、价值取向以及由此体现的湖北公路行业职工共同追求的公路意志、公路情感等公路精神(如敬业精神 、奉献精神、团队精神、刚毅精神等)。它集中反映了湖北公路职工在公路建设、养护、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逐步形成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

湖北公路文化 的三个层面中,物质文化是公路文化的存在和发展基础,是公路文化的外显文化结构和基石,是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的物质条件制度文化是依赖于公路物质文化而存在,既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中介力量,又是精神文化的存续方式,是整个公路文化的关键和制度保障;而作为公路文化的内隐结构的精神文化,是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精神基础,是三个层面中最持久、最稳固的层面,在公路文化中占主要地位,是其核心和灵魂。因此,湖北公路文化这三个组成部分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 ,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

二、湖北公路文化建设现状

目前,湖北省共有通车里程 188 366 Km,其中国道 15条 5 885 Km、省道 129条 11 030 Km、县乡村道 61 869条 169 991 Km,专用道 164条 1 460Km。全省等级公路达 153 665 Km,等级公路比重为 81.6,其中高速公路 2 719 Km、一级公路1 56Km、二级 公路 16 043 Km、三 四级公路 133 33Km,全省公路密度达 101.3 Km/100 Km。湖北公路行业已逐步形成“四通八达、功能完善、安全快捷 、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的公路交通网络,实现了湖北公路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由“基本缓解“向“总体适应”转变。

湖北省公路行业深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将公路文化融入到日常管理,落实到建设项目上在建设、养护、管理、服务等领域,唱响“三个服务(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积极发掘、总结、提炼湖北省公路行业核心价值理念、公路精神公路价值观和公路理念,并通过整合、升华和创新大力建设符合湖北公路发展要求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从而构建湖北公路文化体系,并逐步向湖北公路行业的建、养、管、收等领域渗透,充分发挥公路文化的导向、规范、凝聚、激励、辐射、提升等功能,增强全行业的吸纳、整合、展示与提升能力,振奋湖北公路行业精神,形成湖北公路文化的持久推动力,努力创造出更高的效率,积极构建和谐湖北公路,推动湖北公路交通建设现代服务业进程。充分体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理念的神(农架)宜(昌)公路成为全国第一条“科技环保示范路”,成为全国关注的新时代公路建设典范。湖北省公路管理局机关连续两届被授予“省级最佳文明单位”,先后获得“创全国文明行业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交通系统文明行业”光荣称号。“湖北公路县以上文明单位覆盖率达 98 以上,公路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公路在湖北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

三、湖北公路文化的特征分析

1.湖北公路文化充分地体现了时代性

公路作为行业文化的物质载体,不仅是经济建设的大动脉,也是文化的传承者。公路文化反映了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体现了公路事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时代性。“十一五”以来,湖北省公路行业认真贯彻落实部、省关于公路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和部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是第一要义,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建养管收协调发展,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一起抓,使湖北公路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仅2008年湖北省公路建设共完成投资 105.8亿元,为年计划的 121.69/6,创历史最高水平;2008年建成一级公路 126Km、二级公路1098Km,分别为年计划的 245.1 和 260.89,6。

快速发展的湖北公路,集成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卓尔不群的湖北公路文化,更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并随着时代精神的发展而不断丰富。湖北省公路行业紧跟时代步伐,大力弘扬“刚毅精神”,紧紧围绕“服务创新”扎实工作,并以新的思想理论不断丰富湖北公路文化,使公路文化建设有长足的前进和发展,全面推进和谐公路的创建。湖北公路从原来较少的“支路”到现在的“网路”,从以前的粗放式建设到现在的节约化、生态化建设,都体现了从单一到综合,从孤立封闭到和谐统一的这种文化观念的转变,这既是湖北公路的发展与延续,更反映了湖北公路文化随着时代变化而表现出来的不同时期所蕴涵的文化观和价值观。

2.湖北公路文化清晰地展现了网络性

湖北地处我国中部,横贯长江中游,京广铁路纵穿南北,处于京珠、沪蓉等高速公路交汇点,是连接东西、纵贯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十一五”期间,湖北省实行补助政策,大力推进路网建设,共新改建一、二级路 3766 Km,实现市州到县通达二级以上公路;新增等级公路 25214 Kin;国省干线有铺装及简易铺 装路 面达到 99.2 ;新增通车里程471Km,全省路网结构进一步完善[2]。湖北省境内的公路密布如网,错落有致。每一条公路就是一幅作品作品中的每一个环节,如公路雕塑、公路绿化、构造物的造型、绚丽多彩的公路标牌、逶迤龙蛇的标线无时无处不包含湖北公路人的创新精神。湖北省公路行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道路,在工作中注重“建养管并重”和各层次路 网协调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自然,尊重环境,注重公路与 自然的和谐发展;做到统筹兼顾进一步完善优化路网结构,做到干支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区域间协调发展,加快建设全省干支相连、连网配套、功能齐全的公路网络;积极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实施,充分发挥公路“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积极构建“和谐公路”,努力服务于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公路的延伸和公路人的开拓创新精神相结合,展现了湖北公路文化的风采。以“畅、洁、绿、美、安”为建设目标的湖北公路网已构成 了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3.湖北公路文化生动地体现了活力性

湖北公路文化总是处在不断发展中,但并不是瞬息即逝的骤变。湖北公路对于巩固和继承历史文化起着载体作用。日新月异的湖北公路也不断促进着湖北公路文化向前发展的产生和形成,这不仅是公路交通本身发展的结果,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经济建设需要所造成的,更是多种文化不同形式斗争、较量,相互选择的结果。在湖北公路交通发展史上 ,许多公路和桥梁建设,无论是工程规模、建设条件,还是技术难度、科技含量,都代表着当今世界的先进理念和水平 ,极具挑战性和创造性;同时,关于湖北公路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逐步掀起了理论研究的高潮,有力地促进了湖北公路事业的发展。2007年 1月,湖北省第一条生态景观路——神宜公路顺利建成通车,这是交通部批准的全国首条“科技环保示范路”,被交通部列为“科技环保示范工程”。在神宜公路建设过程中,湖北省公路行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将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科技创新等理念落实到神宜公路的建设管理、设计施工和文化氛围营造等工作中,从而建造了一条充分体现了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理念的公路。随着湖北省公路桥梁网络建设的不断完善,极大地加速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科技流的安全、快捷、现实地流通,既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开启了人们的智慧,唤醒了民众的创新精神,激发了经济腾飞、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奔小康的现实活力。

4.湖北公路文化有力地凸显了公益性

作为一种交通基础设施,湖北公路所提供的是基础性社会公益“产品”,是每个行业、系统,每个部门、单位以至于每个百姓,随时都要“享用”,也随时都可“享用”的“社会产品”。湖北公路以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为根本,推进服务创新,时刻争做负责任的行业,为社会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为公众提供安便捷的出行服务。2008年 6月,交通运输部专门在湖北省组织召开了神宜旅游公路建设经验交流现场会,系统宣传推广神宜旅游公路的建设管理经验和科技环保示范工程成果,极大地提升了湖北公路文化良好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传播了湖北公路文化。不断发展的湖北省公路行业以此为契机,大力推广神宜旅游公路建设管理理念,开展“节能杯”、“一圈一市两条线”生态文明示范公路创建工作,进一步取得了良好成效。作为公益文化的湖北公路网络形态,湖北公路设施的环境氛围、窗口面貌、公路管理的组织结构、制度建设、湖北公路精神和湖北公路人的文明形象,在湖北公路行业内部是一种无形资产,对外树立了一个高质量的品牌、一种负责任的良好社会形象。这个浸润着文化的品牌和社会形象,在社会经济生活的流通中,不断循环往复地渗透到全省的各个领域、各个角落,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地对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生产、生活产生着无形的影响,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5.湖北公路文化不断地践行着人本性 湖北公路文化所积极倡导的“以人为本”、“刚毅精神”、“铺路石精神”等人本性价值观等在湖北公路行业管理中起着核心作用。人本性价值观是指任何管理都要以人为中心,把提高人的素质,处理人际关系,满足人的需要,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工作放在首位,要更多地尊重人、了解人和关心人。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表现,也是湖北公路行业走和谐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目标。以人为本的理念具有深刻的内涵:第一 ,发展为了人民;第二,发展依靠人民;第三,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充分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湖北公路行业积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管理上注重“人本管理”,在服务上强调“人性化服务”。具体地说,湖北公路文化不仅强调了在各种生产活动中,要关心人、尊重人、信任人,使全体员工互相尊重、团结奋进、积极投身于公路建设,推动湖北公路事业健康有序地发展;而且做到与时俱进,充分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出行需求,由过去关心人民群众“是否走得了”变为现在关心人民群众“是否走得舒适、走得安全”,并大力加强“信息服务”等“软服务”建设。

6.湖北公路文化全方位地体现了服务性

在社会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社会大众评论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不仅仅是看修了多少路,架了多少桥,更重要的是以能为公众提供什么水准的服务来评判。湖北公路行业不断增强“建养并重”的发展理念,在建设任务重、超期服役路段多、冰冻灾害隐患不断 、超载超限车辆控制难的情况下 ,努力加强公路全面养护,重视预防性养护,加大源头治超力度,加大安全隐患排查监管处置,确保了公路路况安全稳定。湖北公路行业经过不懈打造,逐步创建有灵魂、有活力、服务型的公路文化。湖北公路行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贯彻服务创新精神,大力调整发展思路,适应公路交通运输业从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的发展趋势,在加快发展中调整优化各层次路网结构,坚持质量、速度、结构、效益相协调;积极转变增长方式,从“粗放”转变为“集约”,切实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发展之路;不断推进创新,坚持以理念创新为先导,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政策创新为保障,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激发创新活力,增强创新实力;逐步转变管理职能,强化行业管理,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公众提供安全便捷的交通服务。

参考文献

田少波.湖北公路文化内涵浅谈[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83—85.

湖北省交通厅公路管理局.简介[EB/OL].[20090-020-03.http://www.glj.hbjt.gov.cn/glgk/glgta

张洁.湖北公路和谐发展与人文关怀[J].中国公路文化,2005 (4):I6—19.

公路文化建设论文篇(6)

一、领导重视,正在形成行业廉政文化建设格局

今年我局在全省公路、稽征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工作,局党委高度重视,制定下发了《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活动的实施方案》,并确定集中开展推优学模、读文思廉、警示教育、家庭助廉、上廉政党课、办廉政专刊和宣传栏、理论征文和编写格言警句、廉政文化演讲和知识竞赛、廉政文化书画摄影展、“四优”文明科室评选等十项活动,在全行业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活动年,落实廉政文化“进机关、进基层、进家庭、进工地”等“四进”活动,并提出在20__年基本形成公路、稽征行业廉政文化长效建设的目标。省局成立了廉政文化建设专项工作办公室,在人员、经费上提供保障,建立了工作联系、情况通报等制度,制定了工作考评办法,保证廉政文化建设工作顺利开展。在活动中,各单位坚持党委领导是关键。局党委始终坚持把开展廉政文化建设作为今年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贯穿于反商业贿赂工作的全过程,坚持“统筹规划、跟踪检查、阶段考核”相结合,逐步推进全省廉政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年初在福州召开的纪检监察工作会议对廉政文化建设任务进行了具体部署,明确了各参建单位的工作目标和任务。5月局廉政办到基层各单位进行调研和指导,根据各单位的工作进展情况,6月份局党委在东山召开廉政文化建设工作会议,及时总结交流经验,并明确了下阶段的工作重点。8月,结合行风建设和治理商业贿赂工作督查,由局领导带队对全省公路、稽征系统各参建单位的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参加这次活动的22个单位,党政一把手担任专项工作机构领导,工作经常过问,活动积极参加;有的单位充分借鉴其他单位的建设成果,着手完善了活动的实施方案,调整工作思路,为活动的稳步开展提供了坚实的领导和组织保证。

党委领导是关键,行政支持则是基础。省局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专项活动经费;绝大多数单位行政领导在公路、稽征各项工作任务重、工作紧的情况下,并未放松廉政文化这项工作,坚持通过上党课、会议、下基层检查工作等多种形式加强组织、协调,同时克服行政经费紧张的困难,都能安排一块经费保证各项活动的正常进行。厂、站、院和部分改制单位,能够力所能及地为活动的开展提供各种必要的条件和保障。同样,活动的开展离不开部门的参与和协调,此项活动牵头部门是纪检监察部门,但它离不开各部门的密切配合,政治处、工会、办公室及相关业务部门不仅能较好地完成各项分解任务,而且还把廉政文化建设的成果和经验融入各项管理工作和具体任务中,提升管理水平和层次,这也是前阶段各单位、各部门取得工作实效的有力保证。

二、创新载体,丰富廉政文化建设的内涵

在推进廉政文化建设过程中,省局树立“以项目带活动”的理念,着重以开展廉政文化主题教育、以各种艺术形式的文化实践和廉政文化阵地建设为活动载体,注重指导、加强引导、鼓励创新;各单位紧扣实际,以干部职工是否容易接受、喜闻乐见,活动项目是否具有较好的参与性、趣味性、实效性为判断标准,设计系列廉政文化建设活动项目,策划项目活动的具体步骤和实施程序。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公路、稽征系统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活动项目累计10个大项260多个子项,通过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系列活动搭建我局的“廉政教育工程”。

在活动的具体形式上,体现了“四个结合”,即:一是集中教育与日常教育相结合:即在坚持经常性的理论教育和反腐倡廉

教育的基础上,结合各单位的中心工作制定教育计划,开展生动活泼的廉政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建立廉政宣传网站、开展访贫问苦、在挂点村设立廉政书记架、开展稽征回访促廉勤、组织廉政知识竞赛、演唱廉政歌曲、征集廉政格言、开展廉政专题书画摄影比赛、组织廉政勤政典型巡回宣讲、反腐倡廉友情提示(如宁德市公路局为党员干部反腐倡廉算七个帐——政治帐、前途帐、经济帐、健康帐、家庭帐、名誉帐、自由帐)等一系列专题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激励和自律氛围。如福州、莆田市公路局通过教育倡廉、典型导廉、文艺颂廉,读文思廉、躬行践廉、谈话促廉等活动,提高廉政文化建设的吸引力、感染力、互动力和渗透力。漳州稽征处扣紧“树廉政交通新形象”的主题,开展了一次警示教育、一次廉政座谈会、一次知识竞赛、一次歌咏晚会等“十一个”系列活动,运用文化特有功能,拓宽宣传教育领域和空间。二是警示教育与典范教育相结合:针对典型案件联系本单位实际进行反思和对照检查,推选工作中各方面的先进典型进行现身说法,树立典型。如省局领导向全体机关干部上党课,深入剖析了近年来公路、稽征系统发生的案例,以案释教,向干部职工提出了具体的廉政要求。福州稽征处在全处范围内推选在财务、行政执法、管理及领导班子等方面的6位先进典型,在全处大会进行宣讲活动,让党员干部从中得到启迪,思想灵魂得到净化。在此基础上,省局正在筹备组建勤政廉政先进典型巡讲团,在全省公路、稽征系统推选2个领导班子、5名先进典型,将在进行全省宣讲,创新教育形式。三是党内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把党风廉政教育向党员干部的家庭延伸,广泛开展家庭助廉、争当“廉内助”等活动,构筑牢固的家庭反腐保廉防线。省局女工委开展了系列“家庭助廉”活动,做到开一次机关科以上“廉内助”座谈会,举办一次以家庭健康生活为主题的讲座,向全省公路、稽征系统赠送一批家庭教育DVD光盘,组织一次“文明家庭”评选活动,营建良好的家庭廉政氛围。厦门稽征处制定了“文明家庭评比”的三年规划,从工作机制上推进家庭廉政教育向纵深发展。

三、突出重点,积极引导职工群众广泛参与

公路、稽征系统各单位认真贯彻执行省局文件要求,结合实际情况,把廉政文化建设活动与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相结合,与推进各项公路、稽征工作相结合,与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相结合,认认真真地布置到“底”(各级),扎扎实实落实到“边”(各项工作),通过抓项目促活动,抓机关带基层,有重点、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对广大干部的廉政宣传教育。

我局开展廉政文化教育以职工群众为主体,充分发挥了领导力量较强、职工素质较高、党员比例较大以及相应机构较为健全等组织、行业文化优势,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从机关到基层,动员广大职工投入到行业廉政文化建设之中。省局通过适时举办全省公路、稽征系统的知识竞赛、廉政摄影书画展、廉政文化理论征文等大型活动,以点带面,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8月中旬,省局在书面笔试竞赛和各单位举办廉政文化建设知识竞赛基础上,举办了全省公路、稽征系统廉政文化建设知识竞赛活动。在书面笔试竞赛阶段,全省公路、稽征系统共有9029位职工参加,占职工总数的80.12%,其中公路系统有7371位职工参加,稽征系统(含厂、院、站)有1816位职工(含部分离退休职工、合同工)参加;在组队竞赛阶段,各单位按照局党委的竞赛要求做了充分准备,累计组织了200个代表队,600多位队员参加竞赛,各单位从中选拔参赛人员,组成23个代表队参加省局竞赛。通过活动,强化了广大干部职工廉洁自律的意识,营造了“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氛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各单位在开展廉政文化活动中,从领导到一般干部、从党员到一般群众、从职工到家属,即是活动的教育对象,也都是活动的组织发动者,通过“上下互动”,拓展了廉政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促成每一位干部职工在潜移默化中产生了对廉政价值核心的集体性认同。如漳州市公路局党委以围绕服务一个中心(公路工作中心)、建立两个机制(责任、考评机制)、实现三个推进(推进廉政建设、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和推进公路工作)统筹建设,取得明显效果,“全面组织、全员参与”的廉政文化建设格局基本形成。宁德稽征处以“满意在稽征”为目标,深入开展三项主题教育(展示廉政交通新形象,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贴心人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主题教育),重点落实七项廉政文化活动,营造了“人人参与、不断深化”的廉政氛围。厦门市公路局对党员干部从养成廉洁从政的官德人品,对普通职工从强化“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荣耻观着手,坚持廉政文化建设与弘扬行业精神职业道德相结合,在职工群众中树立清廉倡廉、尊廉崇廉的好风尚,逐步形成了“面向机关、面向基层、面向家庭、人人参与”的倡廉保廉立体工作模式,大大增强了广大党员干部反腐倡廉的决心,增强反腐倡廉的各项工作的实效。

四、完善制度,不断夯实廉政文化的基础

许多单位将廉政文化建设作为构建惩防体系的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把廉洁从业的要求纳入各项行政管理规章制度之中,贯穿于治理商业贿赂工作的全过程,有效规范行政管理行为,提升了行政管理水平。

围绕公路、稽征工作的重点、热点和难点,省局通过建立健全制度,规范工作责任、程序,发挥制度在惩治和预防腐败中的关键作用。在公路建设方面,我局制定了《福建省国省道公路建设项目审核审批实施细则》、《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实施意见》,进一步简化普通公路建设项目的审核审批,加强对农村公路的建设管理;在稽征管理方面,制订完善了《福建省公路稽征系统财会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了会计基础工作,严格会计核算,强化会计监督;修订了《房建管理办法》,加强投资控制,推进规范化管理;制定《公路稽征工作人员违规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等,用制度来约束和预防腐败行为的发生。在机关管理方面,建立健全效能建设制度,强化工作纪律、作风,制定了《局机关车辆管理制度》、《机关考勤管理办法》、《四优科室考评办法》等。各单位也都能通过规范从业行为、制定业务往来廉洁公约等,使廉洁从业各项规定成为各项管理工作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做到文化规范与制度规范并举,强化了廉政文化服务于管理工作的功能。如南平市公路局把廉政文化融入工程建设管理,围绕人、财、物的权力运行,针对20__年发生案件暴露出的问题,重点加强了五个方面的制度建设,即:加强监督检查和考核,不断完善谈话制度, 建立外出、外借人员一年一次廉政教育预约谈话制度;完善公路工程施工队伍廉政教育管理规定;制定工程管理人员廉政规定,建立“不合格工号”档案,实行工程质量与技术干部职称评聘、评先评优等挂钩;完善公路工程项目招投标制度;规范“整顿基层所站建设”活动。福州稽征处党委结合治理商业贿赂工作,查找问题,完善制度,在征费稽查方面,制定了《关于完善征费业务和办事规范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规范包干统缴等征费业务的通知》、《稽查工作规范化管理办法》、《违章车辆处理办理程序(软件)》等十多项规定;在管理方面,制定了《车辆管理办法》、《房建管理办法》、《股级干部选拔任用暂行办法》、《股级干部交流暂行办法》等八项制度;在财务方面,制定了《财务内控制度》等三项规定,通过制度建设、规范管理,初步建立治理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在廉政上构建了制度保障。

五、加强调研,提升行业廉政文化建设理论水平

公路文化建设论文篇(7)

[摘要]城市公共道路构成了城市的主要骨架,对于公共道路的建设影响着城市的经济发展与百姓生活。而公共道路景观的设计作为公共道路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城市的景观水平以及带给普通市民的视觉效应和美的感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管提高,对于公共道路景观的设计要求也愈来愈高,而针对公共道路景观的设计理念的研究与探索也是基于这种大背景的要求。

[关键词] 公共道路景观设计理念人文关怀 生态环保

中图分类号:U412.3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公共道路景观设计作为城市基础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彰显一座城市文化魅力的手段,是美化城市环境的主要方式,是增加城市文明建设的切入点。它不仅是简单的构成常规的交通组织功能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它能够美化城市,提升普通市民的生活质量,是体现城市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做好城市公共道路的景观设计对于一座城市的建设,意义非同小可。而这其中,公共道路景观的设计理念又是做好公共道路景观设计的重要基础,所以对于公共道路景观的设计理念的研究是必不可收的,也是非常重要的。本文的主要内容就是从凸显人文关怀、体现区域性文化特征以及融入生态环保理念三个方面来论述公共道路景观的设计理念,以促进公共道路景观设计的理论建设。

凸显人文关怀

在公共道路景景观的设计理念中凸显人文关怀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体现。城市建设最终的服务对象是所有生活在城中的普通人,是不断从一个城市流动到另一个城市的流动人口。没有了人,城市建设也无从谈起,城市公共道路建设也就更不用说了。“城市,让生活变得更美好。”因为城市有好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好的公共道路景观,好的医疗体系等等。好的道路景观设计能够为人们提供好的审美感受,能够舒畅人的心情,能够给人以心灵的呵护。注重人在城市公共道路景观设计的地位,凸显人文关怀的设计理念是满足人生理和心理对公共道路景观设计理念的基本要求。对于人文关怀的在设计理念中的凸显,要求设计者做到以下一个方面:

首先,强调人的参与性。人作为改造世界的主体,当他参与到道路景观设计当中去的时候,就可以赋予道路景观旺盛的生命力。当然这种参与性不仅是体现在道路景观的建设阶段,而且还应该体现在道路景观的使用和维修过程当中。公共道路景观首先给人的感觉是视觉的享受,这种视觉的要充分考虑到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在景观的设计过程中要把景观作为一个整体去把握,那它融入到周围的建筑与环境中去,使道路景观和城市环境更加的协调与融合,从而来满足人的视觉观赏要求。而公共道路景观的设计应该考虑到使用的长期性,这就要求人们能够很好的维护这些道路景观,以延长它的寿命,增加使用年限。

其次,考虑到人的安全性。人作为城市的主体,他享有对城市公共道路景观对自身安全的需要。道路景观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所选植物的高度、修建问题、生长特性等问题,确保在景观植物有相当高的分枝点,避免对公民行车造成影响而导致的安全隐患。与此同时,还要考虑到公共道路景观的设计对道路交通系统的影响,确保道路交通系统能够安全畅通的实现人车分流以及人群行路等的需求。

体现区域文化特征

城市建设是具有区域性差异的,相应城市公共道路景观设计的理念也应该体现这种区域性的特征,而体现这种区域性差异的最好载体就是文化特征。在一个城市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自己第一无二的地域特色与文化底蕴。在城市公共道路景观的设计中融入该座城市独有的历史文化内涵,不仅能够传承城市悠久的历史文化,而且可以提高城市的整体魅力,提升市民的归属感与自豪感,对于外来人员来说,能够给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不易忘记的感觉。这无疑是在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就可以增加城市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从而推动整个城市的发展。对于体现区域文化特征的设计理念要求,要求设计者做到如下两点:

第一,认真仔细的研究高座城市的历史文化渊源,找到属于这座城市独特地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元素与标志。这些文化元素与标志可以是标志性的建筑物、著名的历史人物、栽培历史悠久的花卉等等。对于这些元素的寻找,需要设计能够与当地文物部门进行合作,收集并整理历史文物资料,找到切合道路景观设计要求的区域文化元素。

第二,实现当地区域文化遗迹保护与道路景观设计的结合。这是最直接的体现区域文化特征的手段,景观设计者应该围绕历史文化遗迹进行全面的考虑,努力突出它的特点,让景观更好的起到烘托并保护历史文化遗迹的作用。

融入生态环保理念

在公共道路景观建设中融入生态环保理论是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城市公共道路景观设计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也应该遵循生态设计的理念。这符合城市长期发展的要求,符合公众对城市道路景观建设的宏观要求,即利用好城市的生态资源,实现景观设计与城市自身生态系统的和谐与统一,这就要求尽管设计者做到一下三点:

第一,对于公共道沿线动植物群路及当地生态系统的保护。设计者不能为了打造一批新的动植物景观,而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这是不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这样只会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得不偿失。在新的道路景观的建设当中,要时刻注意与当地生态系统的和谐统一,达到共同生存,可持续发展的状况。

第二,要发挥好新景观的生态作用。对于人工景观的配置应该考虑到植物的层次美、季节美等诸多特点,以达到净化空气、美化环境、舒缓心情的积极作用。但是这应该建立在和当地生态系统相结合的基础上。诚然,大部分的绿色植物景观都能产生一定的美化环境的作用,但是这不等于说我们可以讲原有的生态系统打破进行重建。而是在原有生态系统的基础上,使新的植物景观达到与先前的生态系统和谐相处,以达到最大的生态效益。

第三,做好预留发展分期可生长景观的发展计划,对空间界面进行生态的柔和控制等。这是说,城市发展与建设是存在一定的不可预见性的,对于日后该区域的发展状况我们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这就要求景观设计能够有一定的柔性伸展空间,能够根据区域的发展状况做出适当的调整,而不需要为了经济的发展推倒重建,从而减少人力物力的损耗,以达到其他层面上的神态环保。

[总结]

本文通过凸显人文关怀、体现区域文化特征、融入生态环保理念三个方面对公共道路景观设计理念进行了探讨与分析,对于公共道路景观设计的理论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符合当下的城市公共道路对景观设计需求的社会背景,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特点。

[参考文献]

[1] 苏志国,对我国城市街道景观建设的思考,现代农业科技,2008(2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