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课堂教学论

课堂教学论精品(七篇)

时间:2023-05-15 18:14:45

课堂教学论

课堂教学论篇(1)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基本形式。学生在学习阶段,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的主要场所在课堂。因此,课上得好与差,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那么,用什么标准评价课堂教学的好与差呢?笔者认为,根据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相统一的原理,一堂好课应以教师教好和学生学好为主要标志。

一、教学目的的明确性

教学目的是指一堂课要达到的要求、完成的任务。它是上课的出发点,也是上课的落脚点。一堂课的教学目的要根据本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来确定。它应该包括三项内容:一是对学生掌握知识的要求,即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二是对发展学生能力的要求,即通过教学,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相应的能力。三是对学生思想教育的要求,即通过教学,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进行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由于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因此,教学目的必须贯穿上课的始终,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使教和学在同一目的下协调活动,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教学内容的科学性

正确组织教学内容,把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上课的中心环节。课堂教学的内容是以教学大纲为指导,由教材决定的,是教师根据认识规律对教材进行加工再创造的结果,必须具有严密的科学性。即知识准确无误,系统性强;重点突出,条理清晰;理论联系实际,实用性强;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三、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一堂上得好的课,教师的教学方法也一定好。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程性质、教材内容、教学目的和学生实际,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进行得生动活泼,富有强烈的吸引力。但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都要坚持“启发式”,废止“注入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唤起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导他们独立思考,探索规律,把知识学精、学活。

四、教学手段的先进性

先进的教学手段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为此,要充分运用电化教学,大力发挥幻灯、光盘、电视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作用;要充分运用直观教具,积极发挥实物、标本、图表、仪器、示范作品等在课堂教学中的辅助作用。特别是要十分重视观察、演示、实验、实践等教学手段的运用。

五、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语言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手段,是“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工具。一堂课讲得好不好,与教师运用语言的艺术直接相关。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要达到以下要求:一是表达正确。要发音准确,用词恰当,合乎逻辑,符合语法,简单明了地表达教学内容和自己的见解。二是语言生动。语言要鲜明形象,富有趣味性,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道理形象化,深奥的理论通俗化。三是富有节奏感。要根据教学内容和自己的思想情感,使声调抑扬顿挫、高低起伏、有快有慢、有强有弱,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四是恰当运用体态语言。要以“姿态助说话”,以形助声,声形结合,同时向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器官传授信息。

六、教学结果的严密性

要上好一堂课,就必须对一堂课进行精心地设计与组织,使各个步骤和环节之间安排得有条不紊,一环紧扣一环。要加强教学过程的计划性,一堂课什么时候讲,什么时候练,什么时候演示,什么时候板书,板书什么内容,都要有周密的安排,绝不能随心所欲。要充分发挥45分钟的作用,教学过程既不能过紧,也不能过松,更不能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能。要注意教学双方活动的合理配合,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一个生动完美的整体。

七、教学效果的明显性

课堂教学论篇(2)

由于初中生的自我控制和判断能力有限,教学过程中的各种主客观因素对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有着较大的影响。初中阶段美术学科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美术课程对于学生的中考升学作用不明显,有相当多的学生对于美术课程不感兴趣,美术课堂教学效率低。为了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心理需求,创设活泼轻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并引入一系列渐进性的教学问题,从根本上展现美术教学的动感与灵性,让学生对美术教学有着耳目一新的体会。活跃美术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将学生学习的驱动力升华为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掌握更多的美术知识,提升艺术修养。例如,在讲解西方名画《蒙娜丽莎》时,由于大多数学生对该作品缺乏基本的认识与了解,教师如不进行生动的讲解,就容易致使课堂陷入枯燥和单调。教师可以将“蒙娜丽莎的微笑”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子,讲述当蒙娜丽莎正陷入哀痛之中时,达•芬奇请来喜剧演员逗她开心,并通过绘画定格她当时的神情。教师讲述这个故事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

二、激感因素,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相关教学理论认为,课堂教学除了掌握知识的主线外,还掺杂着一条情感主线。情感因素是初中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确保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有效沟通与合作的基础。因此,激发学生情感因素,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能促使美术教学充满情致和趣味,能端正学生学习美术的态度,进而达到以情促知、以知增情、情知交融的境界。在桂美版初中美术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情感策略。第一,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增加对学生的感情投入,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将微笑带入课堂,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用循循善诱的方法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第二,将激感因素与教学内容和目标有效的结合起来,让学生掌握基础的绘画技巧,在学生掌握扎实的美术功底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学习情感。例如,《角色游戏———面具》拥有很强的游戏性和趣味性,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彩笔对该作品进行面具制作,让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感受到鲜艳饱和的色彩对比,以此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

三、引导合作,丰富美术教学内容

初中美术教师要实现角色的转变,在教学中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积极性,为学生搭建良好的知识获取平台。可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美术教学课堂任务,教师则进行以下引导。第一,组织学生欣赏卡片,并让学生讨论课堂上的卡片与商场里卡片的区别;第二,让学生动手实践画直线、折曲线、切割、粘和等立体制作方法;第三,让每个小组制作一张立体卡片,学生在分工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不同材料的质地美;第四,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立体构成制作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将材料特质与绘画艺术相结合。初中美术教学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教学任务,既能够将被动的教学方式转化为主动的教学方式,也有利于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美术问题,并以此感受到美术教学中的乐趣。

四、总结

课堂教学论篇(3)

高职生特点和生理学学科特点,基于网络课程学习资源,设计出适合高职生的课堂教学和网络学习整合实施方案,开展“全天候、无缝隙”教与学活动。(1)方案一:结合课堂教学,用学习任务引导学生的网络学习活动。根据课堂教学进度,将网络学习资源组建为网络学习单元,每个学习单元设置网络学习环节:学习目标浏览网上资源(网上预习)实施课堂教学完成在线测试、提交网络作业进行在线互动、讨论学习心得过程评测。①课前,学生按照学习环节,明确目标、浏览学习资源,对授课内容进行必要的预习;②课中,教师将授课活动与网络学习活动相互呼应;③课后,教师布置在线测试(网络自动评判,并呈现正确答案和解释)和网络作业(需教师修改);④通过师生、生生之间互动,讨论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向学生及时反馈作业完成情况,纠正教学偏态;⑤根据学生课堂学习和网络学习表现,给予客观评价,并计入期末成绩。这样,让学生明白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配合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的网络学习活动。(2)方案二:开展网络案例分析,节约时间成本,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应用案例教学的课堂授课确实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但案例教学的准备、讨论、分析和总结环节,需要花费师生大量时间,而医学专业开设的生理学课程课时少、内容多,且大多是大班授课,实施案例教学常遇到很多困难,使得案例分析不彻底,达不到预期效果。组织开展网络案例分析,可节约课堂教学时间,提高授课效率。如课前,在网络学习平台公布课堂教学案例,要求学生检索与案例相关的学习资源,并提交到网络学习小组,在教师网络引导下,经学习小组成员间充分分析、讨论,形成小组意见。课上,组长代表小组提交资料,阐述观点,教师再对案例进行总结性分析。网络开展的案例讨论资料丰富、准备充分,但也会有偏差,不深入、不透彻。如在讲述“离子对生物电现象的影响”时,曾举例“某女,50岁,秋冬季节频发下肢肌肉抽搐,查血钙水平较低,补钙后症状明显缓解。问血钙降低为什么引起抽搐?”学生检索到的资料非常丰富,网上讨论也很热烈,课堂呈现观点众多,包括“老人和婴幼儿低血钙的临床表现、低血钙抽搐的鉴别诊断、低钙诱发抽搐机理、低钙抽搐防治,”但很少有学生用生物电解释抽搐发生的机制。课上,教师结合授课内容引导解释:内环境低钙,致使周围神经钠通道与钙离子结合率降低,细胞阈电位下降,兴奋性升高,触发抽搐。课堂授课要达到纠正偏差、深入理解、记忆深刻的目的。

二对网络学习与课堂教学整合学习效果的评价比较

临床医学专业2012级(对照组162名学生)与2014级(实验组152名学生)生理学课程期末考试成绩,发现实验组成绩明显提高(P<0.05)。再对实验组学生“网络学习与课堂教学整合的实施”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表明:这种基于信息技术多层次、多方位辅助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信息素养的提高。网络学习与课堂教学整合的学习模式得到学生认可。

三网络学习与课堂教学整合存在的问题

调查发现,学生最感兴趣的网络学习资源是视频、在线测试、电子书等,而对配有图片、动画多媒体课件和学习导航不感兴趣。但若将全部课堂授课视频上传网络,既浪费网络资源,又浪费师生宝贵的时间,最好是借鉴MOOC经验,精心录制微课程后展示给学生。此外,部分高职生信息素养及网络学习积极性不高,信息通道有时不畅(网络),网络学习资源相对匮乏,师生互动不足,教师对学生的反馈滞后等,也是网络学习中直接影响其学习效果的问题。今后需针对以上问题逐一解决,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四结语

课堂教学论篇(4)

健康与疾病是现代医学最为重要的两大概念,从生态学来看,所谓健康就是人同周围环境两者保持着正常动态平衡的过程,一旦这个正常动态平衡过程被打破,这就是所谓的疾病。如何防止这个平衡过程被打破?以及如何修复这个失衡的过程,使人同周围环境的正常平衡过程得以恢复,正是预防医学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按照人体所处的健康、临床前期与疾病三种状态,即未病、欲病、已病分别采取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的办法,防止疾病发生,阻止或延缓疾病进展,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一级预防即病因预防:主要是针对疾病发生的原因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疾病发生。如降温对中暑的预防、预防接种对传染病的预防等都属于防患于未然这一类;二级预防又称临床前期预防,即采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三早”措施,将疾病控制在萌芽状态,防止疾病进展,为临床治疗争取更多的时间。如定期健康体检、普查、筛检等都属于二级预防的内容。三级预防又称之为临床预防,主要是对症治疗,减轻病痛,延长寿命,以及预防并发症,预防疾病复发,预防肿瘤转移等。现代医学的专业越分越细,对于非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而言,最重要的是要有以三级预防为核心的预防为主的思想,不论其将来走上何种医学相关工作岗位,在工作中面对健康人或病人都能在预防为主的思想指导下开展工作。因此,非预防医学专业的预防医学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以三级预防为核心贯彻预防为主的基本思想与理念。

二、预防医学课堂教学的实践

任何学科的课堂教学都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而非预防医学专业的预防医学课堂教学也是如此。为了说明某种环境对人群健康的影响,而在教室内或在实训室内借助案例分析进行实践性教学与理论教学几乎没有什么差别。因为,预防医学主要涉及“五大卫生学”内容,具有广泛的实践性与现实性,单纯进行理论教学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甚至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因此,充实并加强实践性教学在预防医学课堂教学中更加重要。在实际操作中,必须亲临环境现场,通常采用的是现场调查法。通过现场调查法充实并加强课堂教学的实践性。除了“儿童少年卫生学”中的一部分内容在教室内可以完成实践性教学之外,其余内容的预防医学教学实践,必须进入各自的环境现场,通过现场调查法加强课堂教学的实践性,而切忌照本宣科作案例分析,否则很难取得成效。环境卫生学中家庭环境卫生实践内容,可以进入社区并走进家庭,进行现场调查;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实践性教学,可以参观饭店、餐馆、食品厂,可以通过体检、化验与膳食调查反映个体或群体的营养状况;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的实践性教学,可以通过参观工厂、矿山工人现实的劳动生产环境,感受各种生产性有害因素对工人健康的影响,以及到职业病防治院(所)去见习,见识各种常见的职业病,以加深学生对职业病的认识,尤其是可以加强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将来在实际临床工作中鉴别职业病的能力,以减少误诊。

三、预防医学课堂教学的过程

加强课堂教学过程的研究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预防医学课堂教学的过程可以划分为开始、中间和结束三个阶段,即开场白作为开始阶段、以新课进行为中阶段、以结束语为结束阶段。课堂教学的开始阶段能否吸引住学生,关键是看能否设计出一个好的开场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起到导入新课、引人入胜的作用。通过开场白导入新课常见的有旧课导入式、事例引入式、问题导入式、情境导入式几种常见的形式,通过这些形式开展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一个好的开场白能得到学生的关注,只有学生关注了教师,倾听教师的讲课,才有可能真正具备课堂教学的两个基本条件:教师在讲,学生在听,否则,就是无效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中间阶段即主体内容设计,包括教学时间分配、教学重点与难点处理、案例的应用,以及加强与学生的互动等。课堂教学结束语是课堂教学环节与形式上完整性的体现。一次授课内容结束之前,进行结束语的设计,使所学知识更加条理化、系统化,方便学生理解、记忆,直到最终掌握并应用该知识,以及促使知识向技能的转化,这都需要通过课堂结束语的设计来完成。前苏联教育家尼洛夫•叶希波说:通过总结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主要事实和基本思想来结束一堂课是很有好处的。教师通过总结教学过程中研究问题的思路,帮助学生认识本学科思维方式的特点和学习方法。预防医学课堂教学结束语的常见形式有解惑式结束语、归纳总结式结束语、传道式结束语、留置悬念式结束语等。

四、预防医学课堂教学的方法

课堂教学论篇(5)

细节 预设 生成 错误 评价

高尔基说:“细节是隐藏在文字间的魔术。”“细节决定成败”。课堂教学细节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并时刻影响着师生互动过程的情境。如果教师把新的教学理念落实到数学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中,那么我们的教学将会更加有效,我们的课堂将会焕发出新的活力。下面,就关注课堂教学细节,成就教学效果完美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精心“预设”,让数学课堂走向成功

不善于关注细节的教育是缺乏技巧的教育。一个闪光的细节,往往能体现一堂课的精彩。而充满魅力的教学细节,需要教师精心预设、用心打造。要对教材、学生、环境深刻理解和把握后作自然而巧妙的“创设”。预设教学细节,是教师备课环节中的主要一环。我们不但要考虑上课前学生不同的认知基础、能力水平、情感趋向,也要预测学生在课堂上面临问题时的学习和心理反应。新课程倡导“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因此,“预设”的好坏决定着课堂成功与否,教师在每上一堂课前,都要深思熟虑,让课堂能走向成功。例如,在教学人教版第一册《比长短》的教学片段:

1.建立“长、短”概念

你看,黄铅笔也来凑热闹了。

(课件:黄铅笔进入,绿铅笔消失,屏幕上留下红、黄两只铅笔,放置在同一直线上)

这只黄铅笔的长在哪呢?我们一起来比划一下。比完了吗?把手放回原来的位置。

这两只铅笔谁长谁短?你是怎么知道的?

预设:我是看出来的,肯定他:看是一种好方法,还有别的方法比出长短吗?

预设1:一端对齐。谁听明白他的意思了?

预设2:移过去。追问:移到哪?(课件演示对齐)

一端对齐了,那另一端呢?(预设:没有对齐 长出来了)谁长出来了?

怎么知道长出来了呀,我们一起来比比看,(课件动态显示比的过程,到了同样长的地方停止)

咦!――谁比完了(课件出示虚线)?(黄色比完了――红色多出来了,我们就说:红色比黄色长(出示“长”)。

谁能学着说一说(对极了!请3生)我们大家一起来说一次。

还可以说:(稍停2秒)黄色比红色――短。谁也这样说一说(请2生)。

谁能把这两句话连起来说一说。谁还想说一说。

小结:你看,一端对齐了,看另一端就能比出长短了。

这是我去年上的一节汇报课的一个片断设计。在课堂“预设”时,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不稳定,因此在预设时我煞费苦心的考虑,其实只为了一个目的,就是通过对细节的深思熟虑,建立长、短概念,培养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认真倾听的良好学习习惯,使自己的数学课堂能成为成功的课堂。

二、关注“生成”,让数学课堂更加精彩

“生成”主要来源于学生,是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结果。当前,对于“生成”有两种较为流行的做法:一是“顺着学生的思维展开教学”;二是“期待未曾预约的精彩”。但不管采用哪一种处理方法,都是我们教师关注细节的具体表现。如果我们关注了课堂中的一些“非预设性生成”,我们的数学课堂就会变得更加精彩。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第二册《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计算18-9时,不直接暗示算法,而是请同学们独立思考。结果,学生提出的计算方法让这位教师惊叹不已。有的摆小棒,有的借助计算器,有的列竖式,有的用各种口算:10-9=1,1+8=9,所以18-9=9;还有的学生用想加算减来口算:9+9=18,所以18-9=9,更有一种奇特的算法让这位教师当时愣住了,一个学生说先算9-8=1,然后10-1=9,虽然得数相等,但按常规思维难以理解,教师当时没有发表意见,而是让学生说算理,没想到学生竟说得有理有据:18减9,个位8个1减9个1,差1个1不够减,就从10里减去1就是9,说得多好呀!这是我在课堂“预设”中所没有想到的,是课堂中即时生成的,是“非预设生成”。我庆幸当学生出现看似“无厘头”的计算,没有粗暴地下结论,而是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发现学生计算的“闪光点”。事实证明这位学生的“独创性”是非常有效的,它符合了数学的解题原理,是具有个性的解题方法。小小地一个教学细节,充分地显示了尊重学生的教学理念已深入人心。

三、珍惜“错误”,让数学课堂凸现美丽

“错误无处不在”。“错误”时常充斥着课堂。如何正确处理课堂中出现的“错误”,其实也是我们关注课堂教学细节的一个表现。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点拨、引导学生的偏差,巧妙地挖掘其中的“问题”资源,成为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可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珍惜错误、改正错误,我们的课堂不仅是允许“错误”的课堂,更是别开生面的课堂。

例如,我们来看看上海宝山区实验小学校长潘小明给学生上的“谁围出的面积最大”的教材(教材:用20根火柴围出长方形包括正方形,看谁围出的面积最大)。

设计:1.出示两根红蓝长短不一的铁丝,有什么问题问?

生:为什么红蓝,长短不一?生:拿两根铁丝有什么用?

2.出示:有两根铁丝,一根长20厘米,另一个根24厘米。用这两根铁丝分别围成一个长方形,哪根铁丝围成的长方形的面积大?

生:24厘米的铁丝围成面积大。理由:围成的铁丝的周长比它长,所以面积也大。所有学生同意。

师板书:周长长的长方形面积就大。这是大家的想法。

师:如果这句话是对的,那么用24厘米的铁丝的面积比20厘米铁丝的面积就大。如果20厘米围成的长方形面积大,说明这句话就是错的。你们的结论验证过吗?那么你们就出大错了。我们有必要去验证的。后来通过画点子图、举例验证,得出结论周长长的长方形面积不一定大。正是潘校长面对错误,珍惜错误,在错误中,寻找到其存在的教学价值,引起学生的共鸣,寻找到妥善解决的方法,从而让我们的课堂更加美丽。

四、创设“评价”,让数学课堂更加高效

《课标》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进程,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会运用多种方式的评价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做到学会倾听、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评价。新课堂教学评价多元化,注定了评价需要细化,只有细化的评价手段,才能演发课堂创生无数精彩,创设评价的细节,能够促成真实课堂有效生成。

总之,课堂教学是由无数个这样的教学细节组成的。教学细节是透视教学理念的放大镜!细节决定课堂教学的成败!课堂上的细节是一种关注,是一种体察,是一种创意。关注、体察和创意,让人看起来只是细节的细节,却变得富有灵性,充盈着灵动的智慧,洋溢着人性的光辉;课堂上的细节是教师教育观念的一种流露,教学风格的一种表达,教育功力的一种展现。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课堂教学论篇(6)

在传统认识中,体育教师属于体力工作者,在跑跑跳跳的过程中就把课上了。这种认识属于对体育教育工作者的简单、片面认识。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向前推进,体育教师应该重新审视自身角色,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改变社会的世俗偏见,让人们认识到体育教师既是体力劳动者,更是脑力劳动者。为此,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主导者,体育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笔者认为这里的素质至少包括两个方面:专业素质和品德素质。专业素质是对所有学科教师的最起码要求,是一个教师实施本学科教学的基础和前提。体育教师应该自觉学习一些有关教育理论方面的课程,如教学论、课程论、教育学、心理学等,不断与时俱进改变观念,熟悉中学体育教学内容,了解中学生的体质和心理特点,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完成教学。品德素质是对教师个人品德方面的要求,“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任何教师都要在品德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做学生的人生榜样,为此,体育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更要像心理学工作者那样,发现学生心灵的奥秘,捕捉学生内心的感受,培养学生健康良好的个性,建立高尚美好的情操。同时我们也要树立高度的事业心与责任感,始终把对学生的爱放在心上,一切教学行为都要从提高学生素质、为了学生的发展的高度着想,做一个品德高尚的教师,做一个受学生欢迎和爱戴的教师。

二、转变对课堂教学的认识

目前的学校教学中,受到应试教育理念影响,尽管中学体育也属于中考计分项目,但毕竟所占分值较小,在实际工作中,学生的学业压力大,造成体育课时开不够的情况还时有发生,同时由于大气污染问题,京津冀区域常常爆发雾霾天气,按照市教育局的安排,体育课减少户外活动,这些都给体育教学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因此,体育教学就面临内容繁杂、时间较少的矛盾,从而使得每节课的教学过程因内容膨胀而无法实现目标,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有效实现。要局限在两节课堂教学就完成中学课程标准所给定的教学任务是不现实的。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把重点放在注重让学生学习运动技能和掌握练习方法上,才是体育教学中最实在的目标。如果目标不清,就会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明白自己是在学习健身方法,还是娱乐活动,或是为了参加比赛。如果各种项目的内容都要面面俱到地在课堂中有所体现,那么在目前课堂教学设备的条件下,技术教学仅仅是低水平的重复,学生既体验不到运动的充足感,又体验不到提高技术和掌握知识的乐趣,教学容易出现因内容空泛而产生的“游戏化”和“活动化”倾向,很多时候只是让学生参加活动,根本达不到体育教育的目标。怎么解决这一矛盾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技能和方法在其他时间用来实践和锻炼,从而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比如,我们在课上学习了打篮球的技能后,并不能保证每节课都练习它,只能由对篮球感兴趣的同学自发组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强化训练,在多次实战中提高自己的技战水平和能力。试想,如果只是通过一两节课堂教学,就打好篮球,这怎么现实呢?

三、结语

课堂教学论篇(7)

堂是教师工作的主战场,在教育改革的新途径中,我们如何打好这场主战役,从理论和实践的两个方面反思现今的课堂,重新构建起明天的课堂,是实施新课改的关键。一、理清思路,明确课堂教学在新课改中的重要地位。思路:《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基础教育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的核心------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核心(从这个意义上讲抓住了课堂教学的改革也就抓住了课改的核心,但不是全部。)这次改革有人这样说:此次改革所要改变的不仅是传统的教育观念,而且要改变的是我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行为。(这种改革是痛苦的,当然只有这种前所未有的痛苦才有可能换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让人欣慰的明天。)而作为教师最直接的任务和活动就是教育教学,课堂教学几乎占去了一位教师百分之八十的工作时间。而且目前最感困惑的也是新课改的课应怎么上?原来的上法为什么就不行?二、弄清要求,明确课堂教学前进的方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九大方面二十个问题在第一方面“课程改革的目标”(2)具体目标中指出:(课程功能)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课程实施)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使用的能力。在第四大方面“教学过程”中指出:(10)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认真体味以上既是我们应该达到的目标,面对现状时那也不得不说是我们的衷心祈望和不懈追求。由此,我们理想的课堂应该是什么样的?(重构课堂)1、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梅里尔.哈明在《教学的革命》一书中描述了鼓舞人心的课堂中可以观察到五种品质:清晰的尊严感-----不管有没有天赋,学生们都有昂首挺胸,大胆地发表意见,显得自信,无忧无虑。他们相信自己,也把自己视为有价值的、值得尊重的人;流淌着轻松的活力-----学生们显得生机勃勃,有活力、健康。所有学生都忙碌着、参与着;自主性-----学业生们做出恰当的选择,主导并约束自己,持之以恒地自愿学习,没有被逼迫地学习地现象;集体感------共享合作、相互依赖、亲密无间。学生们彼此支持,也支持老师,没有对抗和拒绝;觉察----学生是机灵又富于创见的,他们知道自身和周遭正发生的一切,能驾驭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也能适应周围人群的思想与情感。2、华东师大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郑金洲教授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且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场所。课堂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运作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三、反思自己,透视课堂教学的现状与现象。现有课堂存在的弊端:教条化(惟教材、惟教参、惟教案)模式化(教学结构的模式化、教学具体行为模式化)单一化(教学目标单一、教学组织形式单一、活动角色单一)静态化(课堂中无真正的互动交往、课堂上只固化了知识,极少涉及探究知识和方法和过程。)当我们从自己的课堂中走出来的时候,不妨问自己这样几个问题:1、你真正弄清“三维目标”的关系了吗?理想境界:“学生在情趣盎然中,通过一定的过程和方法,掌握了知识和技能。不是一个一个被分开的目标;实际上一个好学习活动,可以融合全部的三个目标。能力的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都是附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之中,是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的。但并不是说学生获得了知识的同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就能得到发展。例:(有感情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语体会人物的高尚品质。测量圆周率多次的数值不一样,教师为了进度快只取3----3.5之间的值,与3.14相差的大的数据一概不要.看上去是个小事,但是传达了一个什么样的价值观?数据是可以人为地选择的,为了某个目的可以进行修改客观得到的数据。教师应利用这个契机,教育学生尊重客观事实,着重客观事实,认识到测量是有误差的。减少误差有两种方法,第一尽可能认真,仔细;第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由此可见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这里指的是科学态度,态度不仅是指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可以水融的,而不是针对某一目标,人为添加上去一个教学环节。2、你真正关注学生了吗?真正关注每一位学生了吗?两个不同向度和层次的问题。“学生课堂太活了,我驾驭不了啦!”你应该想到学生在做什么?他们的真正需要是什么?是否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差异教学。“保底的思想不能丢”,“一只水桶装水的多少,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教师应给予关注,发挥班级授课制的优势。3、知识是你直接“给”的,还是你“导”的?应引导学生经历过程,体会方法。“给”惯了,如直接讲例题、直接提出问题,代替学生的思考与实践。4、你组织的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吗?(重点讲,把图画出来)5、你的评价科学吗?方式、角度多元化。教师的评价是“标准参照”还是“常模参照”?评价是一个促进发展的过程,有反思,学习,激励,督促等的综合作用。不要只挑毛病,学会倾听讲话,学会欣赏别人。新课程中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学不仅面向学生的现在,更要面向学生的未来,因此有人说:只有当教学走在学生发展前面的时候,才是好的教学。德国第斯多惠: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四、调整思路,找准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教学设计:是指教师在课前为完成教学目标,预测教学内容、学习环境、学生行为、教师行为所引起的结果,并筹划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行为的总体构想。(比“备课”更具科学性。)有人讲:“备课”是进行科学教学设计的前提。理想课堂教学应该包蕴的三大理念是:生活性、发展性、生命性。教学设计的原则:实用性和追求课堂最佳效果。过去的问题:(主观)知识性的东西过细,过多;盲从于别人的成教案。(客观)教案评价方法的不科学。新型教学设计的特征是:基本思路:简约教学设计过程,摒弃形式主义的文字;精心进行粗线条的设计,扩大学生课堂实践的空间。“变为教而备从知识出发”为“为学而备从促进学生发展出发”形象的比喻:它不是对课堂情景进行面面俱到的预设,它只描述大体的轮廓,它只明确需要努力的三维目标,它验种不确定性的出现留下足够的空间-----并把这些不可预测的事件作为课堂进一步展开的契机。布卢姆说:人们无法预测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其为一种艺术了。(新课程呼唤随机的课堂)它不是外在于教师精神生命的“怪物”,而是教师生命力的载体和再现,它是教师构思教学的过程,它凝聚着教师对教学的理解,感悟,和教育的理想、追求,闪烁着教师教学智慧和创造精神。一句话,它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创造性劳动。它不是一出已经定稿的剧本,而更像是一部不能划上句号的手稿,它一直处于自我校正,自我完善的动态发展之中,它是课前构思与实际教学之间的反复对话,是一次次实践之后的对比、反思和提升,至少它们的重要意义并不体现在课前的一纸空文,而是展现于具体的教学过程,情境和环节之中,完成于教学之后。它始终充满悬念,因而可能不断产生令人激动的亮点。惟其如此,它才能与教学现实实现融合,并因此而丰富自己,获得旺盛的生命力,才有可能凝炼为可供愉悦对话的文本。《学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格式(设计步骤):教材分析、学生分析、设计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流程和课后反馈或自我点评。“课改没有正确的答案,但会留下我们共同探索的足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