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高速公路市场分析

高速公路市场分析精品(七篇)

时间:2023-05-26 17:45:53

高速公路市场分析

高速公路市场分析篇(1)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 高速公路 融资平台公司

近些年来,我国的利率市场化发展越来越快,各个省市地区为了发展高速公路建设,都在寻求新的融资模式来适应现在交通融资体制的改革。大部分省市都建立了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用来投资、建设和经营高速公路。这样的做法实现了省级交通主管部门融资功能的分离。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发展

中央十四大的召开,确立了金融体制改革。确定市场利率化,以我国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主要的调整中心,以市场资金供求关系引导市场的利率水平高低的市场利率管理体系。

从一九九四年开始,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七个阶段。

一九九六年到一九九七年是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是市场利率化刚刚起步阶段,我国将银行间的市场利率和国债以及金融债券的发售实现了市场利率化。

一九九八年到二零零三年是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里面,我国扩大了金融机构的贷款幅度,一般在百分之三十之内。同时也加大了银行的定价资格。

二零零四年到二零零五年是第三个阶段,二零零四年一月份,我国将企业的贷款利率的最大上限增加到了百分之七十,十月份又取消了这一规定,将企业贷款利率下浮的下限控制在了百分之十。另外,我国还允许,银行存款利率减少的浮度可以无限制的下降。

二零零六年的八月份,我国规定了银行贷款利率的减少下降浮度可以维持在百分之十五左右。这是我国利率市场化发展的第四个个阶段。

到了二零一二年,进入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第五个阶段,这一年的六月份,我国中央银行放款了银行利率的浮动权限,存款的利率的上浮的上限在百分之十,下浮的下限在百分之二十。当年的七月份,央行将贷款利率的下浮的下限增加到了百分之三十。

二零一三年的七月份,我国深入改革利率市场化,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的控制。

而在二零一四年,中国人民银行的副行长易纲明确表示,要重点推行人民币存款利率的改革,从而实现全方位的利率市场化。

二、利率市场化对高速公路融资平台公司融资的影响

因为对金融机构存款管制的全面放松,我国实现了存款利率的完全市场化。

仅仅在几个月的时间里面,金融机构出现了两次严重的资金短缺情况,这就上升了我国的高速公路融资平台公司融资的困难度。近几年以来,我国的货币供应量在逐年保持增长,所以,高速公路融资平台公司融资比较困难并不是因为货币不足所引起的。银行一向遵循高利润回报、高速公路自身的行业特征、高速公路融资平台公司融资的基本构造、高速公路项目的收益情况等才是引起高速公路融资平台公司向银行贷款融资困难的原因所在。

(一)高速公路行业的基本特点

投资大,回报所需时间过长,是高速公路的基本特点。银行一向是以高利润的资金回报为主要经营目的,因此,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高速公路融资仍然坚持让银行提供额度大,时间长的贷款融资,是有些不现实的。一般来说,超过五年的长期贷款利率回报是十分丰厚的,银行不可能在高速公路不提高利率的基础上,降低自身的利润收入,为其融资。但是我国有很多经济条件比较差,交通状况比较冷清的地区,无法支付高昂的银行贷款利率,所以高速公路要提高银行贷款利率,也是十分困难。

(二)银行贷款额度分配的特点

我国每个银行总行在贷款额度分配的时候,一般是通过竞标的方式进行。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入,存款利率的上涨浮动让银行的利润有所减少,因此,为了让自己银行的利润不至于减少,每个银行都会将自己的资金投放在一些还款能力比较强,利率比较高的企业中。我国的很多小企业都会接受银行的高利率,因此银行更喜欢将资金投放在小微企业中,等待高利润的回报。

(三)高速公路的发展太过依赖银行贷款融资

调查数据显示,我国高速公路在建设中,有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七十的资金是通过银行贷款融资的。这样大面积的资金比例,如果一旦银行不同意贷款给高速公路融资,那么就会严重阻碍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发展。

三、面对利率市场化,高速公路融资平台公司所应财采取的措施

(一)通过多种渠道融资,分散还贷压力

高速公路融资平台公司在融资的时候,可以不仅仅局限于用银行贷款来进行融资。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入,银行的贷款利率会越来越高,而高速公路融资平台公司想要在银行中获得贷款融资就会十分困难。在这个时候,就需要寻找新的渠道和途径,来进行多方面的融资。比如说高速公路平台公司可以大量发行公司债券,也可以通过股权租赁融资,来获得自己需要的资金。多种方式并存的融资渠道,能够有效的减轻高速公路融资平台公司对于银行贷款的融资依赖程度。

原先高速公路融资平台公司向银行贷款融资的年限一般都是五年以上的长期贷款。随着利率市场化,这种长期贷款的利率也明显增高,高速公路融资平台公司很明显不能够从银行方面获得长期贷款融资。因此,可以考虑短期贷款。比如说,可以和银行方面进行协商,签订短期贷款债务。这样能够有效的分担公司的还贷压力。

(二)消除亏损项目,维持高速公路融资平台公司的融资能力

交通量不足,收不到客可观的通行费,无法给公司带来盈利,是影响高速公路融资平台公司进行融资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公司可以将那些没有利润贡献的高速公路项目取消,留下可以盈利的高速公路项目,这样能够提高公司的利润空间,让公司能够有足够的支付贷款利率的能力,提高高速公路融资平台公司的融资能力。

(三)多种经营方式并存,提高高速公路融资平台公司的经济效益

高速公路融资平台公司在发展的同时,要善于利用自己的资源,来开展多种经营方式,获得收益。高速公路是一个强大的物流网,中国的电商现在发展迅猛,每天的物流量十分的高,公司就可以在高速公路上建立以货车运货为主的物流服务业务。高速公路融资平台公司是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因此相较于别的行业来说,得到土地的机会和条件更多,更容易。可以将一些地形条件好,有潜力的土地收入囊中,然后在上面开发地产业务,带来经济效益。有些高速公路项目每年的亏损都比较大,因此,要善于利用高速公路的优势,来弥补这些项目的亏损,以此才能让高速公路融资平台公司有所收益,才能够提高其融资能力。

四、结束语

高速公路融资平台公司主要靠着银行贷款融资来进行高速公路建设,在银行的贷款帮助下,使得高速公路的发展和建设越来越快,越来越好。但是因为利率市场化的深入,让高速公路融资平台公司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和冲击。高速公路融资平台公司一定要结合自身发展情况,积极完善自身的经营模式、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增强自身的融资能力,减轻对金融机构的融资依赖,这样才能够在强烈大的社会竞争下,不会被社会所淘汰。才能够在保持资金充足的前提下,发展和建设高速公路,为人们的出行便利和交通事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宋书勇.利率市场化对高速公路融资平台公司融资的影响分析[J].交通财会,2014,(5).

[2]陶雄华.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测度与改革指向[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3,(3).

高速公路市场分析篇(2)

关键词: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市场化改革

中图分类号:U412.36+6 ;U4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4-0056-02

一、研究方法

高速公路养护与百姓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如何保证高速公路养护的市场化改革的顺利进行,实现社会公益性与市场竞争的兼容,多年来,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讨。有的学者借鉴公共选择的相关理论,分析政府作为一个“经济人”在提供市政公共产品方面如何正确定位;有的学者从所有制改革以及股份制改造的角度入手,分析高速公路行业如何引入市场竞争,提高运行效率;还有的学者借鉴政府规制改革的有关理论,分析高速公路行业中所存在的行政性垄断,提出打破垄断,进行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从高速公路行业特征和河南省高速公路现状分析出发,借鉴公共产品理论和新公共管理思想、尤其是借鉴新公共管理思想中关于强调政府的企业化管理、强调高效率,主张引入企业管理方法的科学内涵、重视市场需求、重视顾客信息反馈等观点,探索将目标管理、成本核算、竞争机制等管理模式引入到高速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并就河南省高速公路养护市场化的指导思想、改革目标、改革模式、影响市场化改革的条件等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旨在探索适宜于河南高速公路养护市场管理的新途径和新模式,为我国高速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提供可借鉴的研究成果。

二、高速公路养护的经济学特点

确保高速公路的使用者行车安全和舒适;通过各种养护和维修工作,提高公路及附属设施的使用功能;在各种社会需求中,保持公路与沿线地区的良好关系。高速公路养护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作为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具有公益性、垄断性和超余性的特征。

公益性:高速公路行业的产品和服务具有公用性和公益性的特征,其产品和服务是针对所有百姓的,并不像普通产品的销售都有特定的消费群体。高速公路行业的产品和服务在我国还被赋予了一些公益特性,往往还需承担一些社会公益义务。

垄断性:高速公路基础设施的一个最基本的技术经济特征是:通过高速公路基础设施,提供车辆通行服务,高速公路系统具有很强的资产专用性。也就是说,它只能用来传输某一种产品或服务,而不能移作他用;它是服务于特定区域,而不能转移到其它区域。所以这种投资有“沉淀成本”。在这类产业中,沉淀成本的大小,规模经济的大小决定了其自然垄断性的大小。

超余性:高速公路设施建设周期长、投入大、改造成本高、难度大,一般在建设过程中要预留出中、远期需求增长后的规模;大部分高速公路设施的功效是必须保证的,一旦失效将给国民经济带来失序和损失,因此在建设时就要考虑系统能力的超余,以在系统部分失效时仍能满足使用要求。

高速公路养护存在的问题长期以来,我国的高速公路养护一直被视为公益性事业,其价格基本不受供求关系和成本变动的影响,深层次的体制性矛盾已经清晰地显现和暴露出来。这必将影响高速公路的健康有序运行,从而制约高速公路作为国民经济主血管功能的发挥。

三、我国高速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对策

当前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归其原因在于“政府失灵”所导致的资源配置效率低,缺乏市场激励,高速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的核心是打破计划经济的束缚,引进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实现社会公益性与市场机制的兼容。改革的整体思路是事企分开,引进竞争,消除信息不对称,规范市场监督。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不是资源的短缺,而是资源配置的低效率。而要解决资源利用的无效性问题,必须通过市场机制,通过鼓励竞争来实现。高速公路养护,打破垄断,引入竞争,迫在眉睫。无论是行政性垄断、自然垄断还是市场垄断,其造成的弊端都大同小异,因此政府肩负的重任不在于引进何种经济成分的投资者,而是要引入一套能够使行业活跃起来的市场竞争机制。在高速公路养护改革进程中,政府应尽快改变直接办企业的局面,只需管市场准入资格经营期设计、价格论证决策、安全运营和服务质量的监管以及环保效益,其余事项可一并交给企业这一市场主体去打理。政府的主要职责是要在高速公路行业中,引进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剥离原有养护部门,组建专业养护企业,开放市场准入,以吸引社会各种所有制形式养护企业参与。

1.有效竞争的产权制度安排与我国高速公路养护改革

高速公路养护市场改革的关键在于能否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而有效的市场竞争取决于形成有效可持续的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市场竞争参与者.从计划到市场,从垄断到竞争,随着经营模式的改变,必然会涉及到产权制度,即要实现什么样的所有制形式。引进竞争与所有制改革缺一不可,但产权和竞争的顺序非常重要,在竞争可行的条件下,首先要在企业外部最大限度地引入竞争,然后(或者是在同时)还要在企业内部进行所有制改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有效竞争的局面,通过引入竞争提高效率和改善福利的目标才能达到。实践证明,无论是政府独家垄断经营,还是私人独家垄断经营,都由于缺少竞争而效率不足,而在同样的市场和竞争压力下,不仅私有企业会提高效率,国有企业也会提高效率,实践同时证明,处于垄断地位的国有企业的非效率性在程度上要比竞争性产业中的国有企业更为严重。

从这两个不同角度的比较中,可以看出,所有制并不是决定产业运行绩效的根本因素,提高效率不能过分地强调所有制。所有制性质的变化不一定是效率改进的必要条件,一个竞争性的环境对企业行为和市场绩效更重要。问题不在于公营对私营,而在于竞争对垄断。经济效率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所采取的促进竞争与改进管制效率的政策措施。但同时,如果在引入竞争后不相应进行养护企业产权改革,那么就不能产生以产权明晰为基础的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竞争主体,高速公路行业的竞争机制也就不能真正形成。只有建立明晰、规范的产权关系和完善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才能培育出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进而形成有效的竞争。

2.政府在高速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中的监管

高速公路的公益性和政治敏锐性决定了政府不可能与高速公路养护完全脱离关系,不难设想,如果高速公路的运作受阻,将会出现一种什么情况?不论其所有权归谁所有,都会演变成一个政治问题。政府即使不再控制高速公路的所有权,也会通过其他方式对其加以控制。即使将高速公路是私人企业投资建设的,政府也必须通过管制的方式牢固掌握控制权。

(1)高速公路养护市场“市场失灵”现象分析

正如美国经济学家曼昆所言,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式。但是,市场并不能够实现社会效率。因为市场的竞争经常是不充分的,换言之,市场中还存在外部性,公共物品的提供也是市场无法解决的问题。这些不足只能有政府来解决。在市场经济中,市场也不是万能的,也有市场失灵的时候,政府介入和干预经济活动,就是为了试图弥补市场这一缺陷。一方面公共物品不能有市场提供而且市场也提供不了。另一个方面垄断。垄断可能使得市场配置资源缺乏效率,消除市场的垄断只依靠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完成的,对这种情况的纠正需要依靠政府的力量是最佳的解决方式。

由于高速公路养护市场具有存在合理施工半径以及专业技术门槛高,养护设备配置要求高,信息不对称情况比较突出等特点,引入竞争的改革方式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效率损失。在传统的高速公路养护市场中,不存在市场竞争,所有的交易都是通过管养一体的高速公路管理公司企业内部来完成的。进行养护市场化改革后,所有的养护工程都通过市场价格机制来完成,而价格机制的使用是有成本的。

(3)高速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中政府微观规制

在其他省份已经开展的高速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出现了市场失灵现象,为避免出现损害高速公路公共服务产品的情况,政府必然需要干预和制约。

政府规制是针对私人行为的公共行政政策,是从公共利益出发而制定的规则,目的是为了控制受规制的企业对价格进行垄断或者对消费者滥用权力,具体表现为控制进入、决定价格、确定服务条件和质量及规定在合理条件下服务所有客户时的应尽义务等;并假定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可以代表公众对市场做出一定理性的计算,使这一规制过程符合帕累托最优原则。

政府监管的目的应该是最大限度的引入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并兼容社会公共利益。一部分高速公路由于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的管理体制,存在着行政性垄断,因此需要政府对现行的监管体制进行改革;一部分高速公路存在着自然垄断性,靠市场无法进行资源最优化的配置,因此需要政府进行合理的经济性规制。

(4)政府监管体制改革

在现行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体制下,对政府的监管机构进行重建是重中之重。政府监管机构的重建必须体现以下三项原则,一是独立性原则。即监管者和被监管着应相互独立,切断其利害关系;二是法制化原则。即监管机构必须通过法律授权,依法行使监管职能;三是透明性原则。即政府监管必须公开、透明,特别是要实现信息公开、过程公开和结果公开。鼓励公众通过公开听政会等渠道积极参与高速公路养护规则的制定和具体的监管过程。另外,要转变政府管理方式,从直接管理转变为宏观管理,从管行业转变为管市场,从对企业负责转变为对公众负责、对社会负责。

(5)建立有效的监管体系

确保高速公路公共服务产品的有效供给。监管制度不到位,市场化改革就不可能获得成功。政府在高速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中肩负着加强监管、保证供给、维护公平的职责。政府要建立起有效的监管体系,一是要加强市场准入的管制。尽快建立健全市场准入制度,既保持适度的竞争,又要维护各类和各段时期竞争者的公平权益;二是要加强价格管制。必须要对高速公路养护工程制订有吸引力的控制造价,公开造价组成内容,实行价格竞争制度,在既保证参与养护市场的各类企业能够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获得合理收益的同时,也要使高速公路公共服务产品的使用者和管理者在一段不太长的时期内享受到竞争和科技进步带来的实惠。三是要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尽快建立和完善有关高速公路行业建设和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当地政府要根据高速公路行业的特点和性质进行改革,走市场化和社会化的道路,同时加强服务功能,及时为社会提供基本的公共产品和信息服务;建立和完善高速公路养护服务质量的评价考核标准。

三、对策建议

基于本文的分析,我们提出如下几点对策建议:

一是在对我省高速公路养护市场进行市场化改革前,要求对潜在的市场运行特征进行充分地分析和模拟,在此基础上制定良好的市场交易规则,这是决定改革成败的关键。只有充分认识产业重组后各市场交易主体之间的行为特征和市场环境,才能避免如市场垄断抬价行为、应急保通效率低下等潜在风险。

二是高速公路养护市场改革时需要保证养护工程足够的分散性以及市场进入和退出的自由性,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竞争性环节的市场操纵问题。

三是在市场有效竞争充分实现之前,不宜完全放开竞争,要求对高速公路养护市场工程造价进行价格上限管制。高速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带来的交易成本最主要组成部分在于非效率定价带来的社会福利损失,为了防止市场操纵带来的风险,对于实施金额较大的养护工程应该进行价格上限的管制。

高速公路大规模建设期即将结束,高速公路养护市场将成为下一阶段高速公路政府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以河南省为例,当前在已逼近6000公里的高速公路路网,高速公路养护市场将形成年规模上百亿的市场规模,如何规范高速公路养护市场,形成资源合理配置,达到将养护资金用好用实以保证高速公路路网安全稳定运行将成为摆在管理者面前一个急需解决的管理课题。由于国内高速公路市场化改革还处于摸索试验阶段,有许多的经验教训还需要加以总结,加上对现行高速公路养护经费征收政策尚存在比较大的政策变数,本文所述一些论点、论据还不够充分,本文认为采取一些微规规制的方法来来规范市场竞争行为,防止高速公路养护市场的竞争失败情况的出现,应当成为高速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的选择路径。

参考文献:

[1]刘剑.湖北京珠高速公路市场化养护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罗为.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市场化研究[D].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3]吴京涛,张军超.论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J].科学之友:B版.2007,(06):80-81.

[4]纪光,李力科.高速公路养护管理问题初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20):.

[5]任大军.浅论如何搞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0,(10):176-177.

高速公路市场分析篇(3)

旅客需求主要受旅客自身属性、旅客出行特性和铁路产品属性的影响:旅客自身特性:包括旅客的性别、年龄、职业、收入等。旅客出行特性:包括旅客出行目的、费用来源、停留时间、同行人数、购票渠道等。铁路产品特性:包括安全、准时、方便、快速、经济、舒适等铁路产品属性,旅客在选择铁路客运产品时,会综合考虑各种运输产品的属性。旅客出行当然都希望能以最快、最好、最舒适的方式出行,但同时又受到收入等预算的影响,因此,旅客只能在各种限制条件下,综合所有因素选择与自己出行意愿最接近的方案出行。也就是说,旅客的需求是基于以上各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为获得旅客需求,本文针对高速铁路客运市场进行了调查,现以京沪高铁为例,进行市场细分分析。

2基于聚类分析的高速铁路客运市场

细分在对高铁客运市场进行细分时,旅客属性和出行方式等调研数据常常是高维多属性的,如本次针对京沪高速铁路客运市场调查获取的数据中包含性别、年龄、职业、席别、出行目的、停留天数、同行人数、费用来源、购票渠道、购票提前天数、乘坐高铁的频率等15项,包含了大量的信息。变量太多使得统计分析变得复杂,且细分结果也不易清晰,通常可以采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对数据进行简化降维。本文先对旅客需求的影响因素作因子分析,将原始变量减少为几个不相关的公共因子,然后根据公共因子对样本进行聚类。

2.1原始变量的因子分析

2.1.1提取公共因子

一般采取主成分分析法从原始指标中提取公共因子,并根据特征值大于1来确定因子的数目。原始变量的15个变量通过因子分析后可以得出:利用特征值大于1的7个公共因子可以解释原来的61.49%的信息。

2.1.2旋转成份矩阵

因为在旋转前每个公因子对应于各个原始变量的载荷差异不大,很难经过观察用原始变量来解释各个公因子的含义,旋转后使得每个变量仅在一个公共因子上有较大的载荷,而在其他的公共因子上的载荷比较小,也就是说,每个变量仅与一个公共因子有较大的相关系数,而与其他的公共因子的相关系数较小。最常用的是最大方差法旋转,此方法是使因子载荷矩阵中,各因子载荷值的总方差达到最大为准则。

2.2样本聚类

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得到7个独立的公因子,可进一步对铁路客运市场进行聚类分析,得出不同的细分子市场。聚类分析按样本之间的距离合并为相似特征的样本,一般有层次聚类法和快速聚类法。本文采用了K-means快速聚类方法。受样本量的限制,如果分类过多,会出现某个类别的样本数过少的情况,比较缺乏代表性。因此,本文决定将356个样本分成5类。聚类分析时,初始类中心是由系统自动选择的。

3细分市场描述

经过对各细分市场中不同属性的统计分析,可以总结出不同细分市场的主要特点,以区分各细分市场旅客的差异性需求。从出行目的来看,细分市场1和2主要是以出差/返程为主的商务旅客,细分市场3和4主要是以旅游/返程、探亲访友/返程为主的休闲旅客。再通过对各细分市场的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可将四个细分市场分别命名为高端商务旅客市场、中端旅客商务市场、年轻经济型旅客市场、年长舒适性旅客市场,各细分市场的具体差异化描述。

4结论

高速公路市场分析篇(4)

关键词:高速公路招投标 经济特性浅析

中图分类号:U412.36+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所谓招标投标是在投标者自愿的前提下,坚持公开公平、等价有偿。讲求信用的原则通过各投标人技术水平、管理水平、成本控制和企业信誉的比较竞争,来确定工程的最终承包方的一种经济行为。

一、高速公路工程招投标的经济特性

微观经济学的市场结构理论认为:完全竞争市场能实现资源的最大效率。市场竞争的程度越低,资源的使用效率越低,特别是垄断会导致资源使用的无效率。因此,要实现高速公路建设市场资源使用效率的最大化,就必须建立完全竞争的高速公路建设市场。

高速公路工程招投标具有促进市场竞争的性质。它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地区保护和行业封锁,通过招标信息,以及进行资格预审来促进业主和施工单位之间的相互了解,沟通信息,并尽可能通过资格预审来确定质量水平达到相当要求的单位参与投标,从而部分消除投标单位的施工质量差别。通过招投标可以使高速公路建设市场的竞争更加充分,更趋近于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

高速公路工程招投标除具有促进市场竞争的性质外,还具有促进价格机制在高速公路建设市场发挥作用的性质。从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理论可知,在建设市场中,建筑产品的价格是由市场决定的,且等于其均衡价格。当市场的需求增大时,其均衡价格提高,相应的建筑产品的价格会上升。

高速公路工程招标过程是高速公路建筑产品的价格形成过程,在招投标中,自觉引入价格机制,有利于科学地建立高速公路建筑产品的定价制度,并发挥价格机制在建设市场中的基础性的调节作用,以达到优化配置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的目的。

高速公路招投标的经济特性还表现在它是建筑产品的市场交易过程,通过招投标,实现高速公路建筑产品的商品化,使高速公路建筑市场全面走向市场经济,实现买卖双方各自的目的。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高速公路的招投标过程是在其建设市场引入竞争机制和价格机制的过程,由于招投标具有促进市场竞争的性质,因此有利于在高速公路建设领域形成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

二、高速公路工程招投标市场准入分析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有利于高速公路工程建设市场的健康发展。在买方市场条件下,竞争会促使施工单位引进新技术。消化和吸收新工艺,不断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施工质量,降低成本,从而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竞争造成的优胜劣汰,使资源向那些能使其产生较大效益的生产者手中集中,从而形成施工企业的规模经济,有利于资源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但如果买卖双方的比例严重失调,则会产生过度竞争,造成低价抢标现象,损害资源的总效率。因此有必要建立高速公路工程招投标市场准入制度,其方法是进行资格预审和采取适当的招标方式。市场准入要求施工企业在进入市场前遵循一定的法规并具备基本条件,取得相应的技术等级和经营资格,以限制那些竞争力低下的企业进入,避免出现低价抢标和交易成本上升的现象,保证合同价格较好地遵循价值规律。

三、高速公路工程招投标现存现状

多年来,公路建设招投标市场通过培育和和实践,已经确立了公平、公正、客观、准确的评标原则。在投标文件中,技术方面需要说明技术能力、财务能力、管理水平和信誉程度,商务方面需要报价总金额、工程量清单、单价构成分析等。投标报价现已有一套完整的计价方法和可遵循的规律,我们需要从掌握施工要求、计量支付内容、合理选用定额、准确计算工程量入手,通过费率、引用分析和调整,才能计算合适的投标报价。随着我国近几年招投标制度的完善与推进,对提高公路建设市场的规范性、完善投资控制、节省开支、提高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起到了促进作用。

(1)公路工程施工招标的评标方法

公路工程施工招标的评标方法可以使用合理低价法、最低评标价法、综合评估法和双信封评标法以及法律、法规允许的其他评标方法。

合理低价法,是指对通过初步评审和详细评审的投标人,不对其施工组织设计、财务能力、技术能力、业绩及信誉进行评分,而是按招标文件规定的方法对评标价进行评分,并按照得分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推荐前3名投标人为中标候选人的评标方法。

最低评标价法,是指按由低到高顺序对评标价不低于成本价的投标文件进行初步评审和详细评审,推荐通过初步评审和详细评审且评标价最低的前3名投标人为中标候选人的评标方法。

综合评估法,是指对所有通过初步评审和详细评审的投标人的评标价、财务能力、技术能力、管理水平以及业绩与信誉进行综合评分,按综合评分由高到低排序,并推荐前3名投标人为中标候选人的评标方法。

双信封评标法,是指投标人将投标报价和工程量清单单独密封在一个报价信封中,其他商务和技术文件密封在另外一个信封中,分两次开标的评标方法。第一次开商务和技术文件信封,对商务和技术文件进行初步评审和详细评审,确定通过商务和技术评审的投标人名单。第二次再开通过商务和技术评审投标人的投标报价和工程量清单信封,当场宣读其报价,再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评标办法进行评标,推荐中标候选人。对未通过商务和技术评审的投标人,其报价信封将不予开封,当场退还给投标人。

(2)现存问题

1.对施工企业资格审查控制不严,管理不力。有的地方不具备投标资格的无独立资质的二级法人也参加招标,导致一些虚报资质等级的挂靠企业中标。是当前工程建设模式的一大漏洞。

2.承发包过程中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有些建设单位利用招标权索取贿赂接受“回扣”,对按照国家规定实行公开招投标的项目,进行指定招标或议标。

(3)处理措施

1.深化资格预审制度,招标人邀请评标专家参加资格预审评审工作,保证资格预审工作的公平、公正和准确,评标专家的人数应达到资格预审委员会人数的1/3以上。

2.要推行合理低价法,鼓励无标底招标。

3.加强对评标专家的管理,保证评标的公平和公正。加强对评标专家的培训、考核、评价和动态管理。

4.实行公告制度,提高高速公路招投标活动的透明度。依法必须招标的公路建设项目的招标公告,必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规定执行。

5.加强监督检查,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四、结束语

高速公路市场分析篇(5)

关键词:高速铁路;城市;集聚;城市空间结构;城市群体系

中图分类号:F53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4)02-0037-008

一、引 言

日本新干线1964年的运营标志高速铁路商业化时代的开始。截至2011年,中国、日本、台湾、韩国、法国、西班牙、德国、意大利、土耳其、比利时、荷兰、英国和瑞士等国家和地区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到17166公里,其中中国约占一半,预计到2025年在23个国家和地区运营里程将达到42322公里(UIC,2011)。

高速铁路的中距离交通模式形成与公路和航空运输的竞争与合作关系,还与传统铁路市场形成分割。[1] 高速铁路的影响地域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市周边1~2.5小时可达的空间范围,但是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运行速度不同,其影响空间范围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市周边250~6O0公里的空间范围。同公路和航空运输相比,其在800公里内有绝对优势,800~1500公里间对民航仍有较大竞争力,在1500公里以上对民航替代作用较弱 。[2] 在台湾,航空运输主要占据大于700公里的出行,高速铁路主要适用200~700公里出行范围,而200公里以内主要的出行方式为大巴与小汽车;客运大巴受高速铁路的影响相比民航与传统铁路有限[3] ,是票价敏感型旅客主要替代方式[4]。

在世界范围内,高速铁路经历四次大的发展阶段。首先,1964―1990年的引领示范和带动阶段,日本新干线、法国TGV、德国汉诺威至斯图加特、意大利罗马至佛罗伦萨等总里程3216公里高速铁路开始商业运营;其次,1990―1998年的进一步发展阶段,日本新干线骨干线路网络、德国柏林至汉诺威、西班牙马德里至塞维利亚、比利时布鲁塞尔至里尔、法国四条新线路的修建等;再次,1998―2004年完善和追赶阶段,日本和法国支线建设,荷兰、英国、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开始建设[5];最后,2004年以来以中国为代表的跨越发展时期,到2012年年底通车里程突破1万公里,形成四纵四横为骨架线网覆盖全国90%以上人口,连接所有省会城市以及50万人口以上大城市,预计到2020年达到1.8万公里。随着高速铁路时代的到来,其必将重塑中国经济地理空间,对经济社会产生全局性影响,进而调整区域经济空间格局。本文接下来站在全球高度以集聚视角来分析高速铁路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二、高速铁路对城市发展的效应分析

高速铁路通过改变不同地点的可达性进而引起城市之间时空收缩,运输成本降低,要素聚集和辐射能力提升,城市间融合程度增强。 [6] 高速铁路对城市群产生促进城际协作的“同城效应”,在城市层面产生促进城市重新定位、产业转型的“催化效应”,在枢纽相关地段产生促进多种城市功能高度聚集、相互关联的“联动效应”。[7] 中国社会科学院(2010)在高速铁路对城市群的影响研究报告中归纳高速铁路对城市群发展具有时空效应、边界突破效应、区位增强效应、要素整合效应等四个效应。下面从集聚角度把高速铁路对城市的影响分为市场结构效应、劳动力池效应和知识创新和技术外溢效应等。

(一)市场结构效应

高速铁路的走廊效应(Corridor Effects)提升地区可达性和便利性,从而使面对面交谈可能性增大,沟通成本、商务成本、交易成本得到有效改善,拓展新产品和服务市场。 [8] 可达性影响企业区位决策,但高速铁路并不是唯一决定因素。企业空间相互作用方式发生变化 [9] ,有利于形成工业走廊,提高资源流动性和优化产业空间分布 [10] 。

在整个市场,初始的小市场存在垄断厂商,由于市场规模有限和垄断,高运输成本和时间成本抑制市场交易,垄断厂商利用市场地位垄断产品和服务,从而降低市场整体效率,垄断定价降低消费者剩余和损害社会福利。随着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尤其是高速铁路运营促进本地市场与外部市场一体化,垄断减少促进价格下降和产品多样性增加,处于特定区位的企业拥有更大市场潜力,从而吸引更多企业在该地区集聚 [11] ,为获得规模经济的厂商相互竞争提高产量和生产效率。高速铁路通过降低企业运输成本而扩大市场半径,各地区利用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促进国际贸易和地区间贸易,在生产效率提升的同时提高市场占有率。

在生产者市场,商旅活动利润取决于地区间产品和服务的边际价值,其边际成本差异决定区内和区间贸易额。在一定地理范围内企业服务客户数量有限,特别是生产业(银行、商业服务等)对集聚、面对面接触、高频次商旅活动需要一个大市场门槛以便提供服务。商务活动成本特别是时间成本很大程度上决定区间服务贸易数量和质量,因此,从时间角度上来看,交通基础设施水平决定本地区服务业发展状况。高速铁路降低企业商务成本,提高商务活动效率,增加新的市场机会和扩大服务半径。企业可以降低生产投入要素价格特别是服务成本,竞争促进创新,引进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资源配置优化提高要素生产效率。

在消费者市场,高速铁路降低对价格和时间具有高弹性的购物与旅游客流成本。客流量增长提高服务行业竞争程度,降低存在规模经济(剧院和餐馆等)服务行业价格 [12] ,扩大其服务市场和提升服务质量,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剩余。此外,高速铁路带来的人口流动使存在规模经济的公园、运动场馆等公共物品增加,促进文化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高速铁路提高站点所在城市生产效率。城市规模增加一倍生产率提高14%~27%,而Sveikaukas(1975)发现生产率可以提高6%~7%,Segal(1976)指出城市人口数量增加200万以上,生产率可以提高8%。Fogarty和Garofalo(1988)指出城市规模翻一番,生产率提高10%左右,而Moomaw(1981)和Tabuchi(1986)的结论分别是2.7%和4.3%。在日本1985年大都市区和不同等级城市中,城市规模增长一倍,人口规模在20万至40万之间城市的平均生产率增长25%,人口规模在20万以下的城市只增长1%,人口规模在40万以上的城市则增长7%。[25]

高速铁路对不同规模城市的经济增长存在异同。[26]高速铁路网络增加主要中心城市集中程度,最大受益者首先是大城市(伦敦和巴黎),然后是主要中转站(里尔和里昂)。[27] 而Leboeuf(1989)则认为高速铁路有利于大都市区以外中等城市的发展,Gutiérrezl和Coto-Millán发现欧洲中部城市明显受益[28] ,西班牙和葡萄牙城市边缘化程度加深。[29] 日本新干线对区域扩散作用有限,小城市资源通过虹吸效应被吸引到附近大城市,此外还有瓦朗谢纳之于里尔(Viekerman,2006)、格勒诺布尔之于里昂(Rietveld,2001),而借助于便捷高速铁路,小城镇改变之前依附于周边中等城市局面,而直接与大城市发生联系(Urena,2009)。但是,除非乡村地区拥有特色自然资源,如观光旅游等价值,否则难以受益,贫困地区反而流失更多资源(Nakamura,1989)。

高速铁路只是城市经济增长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Gourvish,2009)。一些研究表明高速铁路对区域整体经济发展只有细微影响,并且这种影响难以观察和量化,现有研究成果夸大高速铁路的作用。 [30] 欧盟委员会(1997)指出泛欧高速铁路网络在25年内只给欧盟带来0.25%的经济增长和0.11%的就业增长。Preston和Wall(2008)认为高速铁路对GDP增长整体影响不超过1%,最高的地区不超过3%。很多情况下,高速铁路并不催生新经济活动,只会重新布局经济活动(Retveld,2001)。高速铁路建设本身不能解决城市群发展问题,城市群发展要受益于高速铁路,地方政府的政策干预和规划配套十分必要(Preston,2008)。日本新干线系统对于地方发展仅扮演催化剂,各区域之发展主要受过去发展影响,地方政府只有加快发展相关整体配套政策才能缩小区间差距,仅在少数重要地区设站扩大城乡差别(Sasaki,1997)。

(二)优化城市产业结构

高速铁路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产业链,其建设过程涵盖基建、铺轨、车辆生产购置和运营管理等诸多环节,巨额投资和集中大规模建设使整个产业链收益。建设和运营带来的市场机会延伸产业链,增大产品附加值和拓展产业空间,促进传统制造业在内的诸多产业升级。高速铁路是高新技术产物,不仅提高铁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传统铁路产业升级与发展,而且带动铁路上下游产业协同创新,促进国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1]

高速铁路扩大生产部门交流机会,可达性的提高突破经济活动地域限制,改变原有产业发展特征或形成新产业带。新干线将京滨、中京、阪神和北九州四大工商业地带与静冈、冈山、广岛等新兴工业地带连接,形成太平洋工业带。高速铁路使沿线城市的产业向周边城市转移,并带动商业、饮食业、信息咨询等产业发展,促进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形成的新兴产业集群改变区域产业格局,提升整体综合实力。高速铁路促进产业在冲突与竞争中实现部分重要产业错位竞争和错位发展,加快产业整合,实现产业合理转移,形成分工明确良性互动的产业链。在经济活动垂直交流中,高级别产业逐步转移到高可达性城市,改变城市间产业结构。生产企业和商贸服务业公司将总部搬迁至沿线经济基础较强的城市,吸引大企业落户沿线中小城市,提高与大城市联系。高速铁路使整合了汽车、医药和化工等产业的里昂博览会业和物流业快速发展,推动原有产业升级和产业集群的发展。

高速钱路提供迅捷高效运能促进沿线城市产业升级,带动沿线城市旅游商贸等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并带动关联产业发展。服务业加快发展,提升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中比重,为三次产业协同发展奠定基础。1975年新干线从大阪延伸到九州,冈山、广岛、大分乃至福冈、熊本等沿线地带工业布局迅速发生变化,汽车、机电、家用电器等加工产业和集成电路等尖端产业逐步取代传统的钢铁石化产业。里尔由传统工业城市发展成为以旅游和办公为主的城市(Gerard Mathieu,1993)。武广高速铁路使沿线大城市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而中小城第二产业快速发展,工业化水平快速提升。东海道新干线加速沿线所有地区服务业、不动产业、运输通信业发展,促进部分区县第二产业发展,也使得东京、大阪成为金融保险商务和高科技信息中心,制造业发展迅速,还促进沿线文化教育产业发展。京沪高速铁路对北京和上海及沿线创意产业发展带来重要影响(施卫东,2008)。

旅游业是高速铁路带动较大的行业,往返便利性使过夜游客数量减少,出行范围扩大激发新的旅游需求(Sands,1993)。高速铁路本身为旅游吸引物,使游客数量和旅游消费增加,带动相关餐饮服务等行业发展,改变旅客出行方式和生活习惯,高档休闲娱乐需求增加,整合开发区域旅游资源。[32] Masson和Petiot(2009)利用中心-模型从理论上分析指出建设中的南欧高速铁路线路使西班牙巴萨罗纳作为旅游目的地潜在吸引力大于法国佩皮尼昂。京津城际铁路使旅游资源吸引力变化,区域空间结构变化和旅游地空间竞争力变动推动区域旅游一体化。武广高速铁路加快沿线地区旅游业整体发展,各地旅游资源优势充分显现,武汉和长沙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呈现高速增长态势。[33]中国高速铁路改变旅游城市客源市场结构、旅游者消费行为和旅游产品结构等,区域旅游呈现“八个实现”趋势。[34]

(三)改变城市空间结构

高速铁路对城市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改变产业布局,形成高速铁路站枢纽地区增长极等。城市空间结构改变推动力是高速铁路引致的产业结构变化,特别是其对咨询业、商业、餐饮业、旅游业、房地产业等第三产业的推动作用。客运站枢纽地区人口密度和土地集约利用度逐渐上升,成为新增长极,发展重心偏移,促进城市向多中心结构转变。高速铁路促使两端大城市沿铁路线向边缘区域转移产业和人口,调整经济活动区位,改变城市空间结构。[35]

高速铁路带来高密度和混合土地使用开发,形成城市新发展节点,对周围空间发展带来触媒作用,引发该地区新发展和转型,从而带动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在“三区”圈层结构模型中,核心圈(服务半径800米)建筑密度和建筑高度都非常高,主要发挥高等级商务办公等功能;扩散影响区(半径约1500米)建筑密度和高度相对较高,主要发挥商务办公及配套、居住和公共服务等功能;影响区(大于半径1500米)是对外服务功能区,主要分布在所在城区(Pol,2002)。由于抽样类型、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和枢纽等级等因素影响,该理论模型存在较大局限性,但在车站周边15分钟范围内城市肌理与其他地区存在明显差异是其最直接和直观影响(郑德高,2009)。

根据高速铁路车站与城市中心距离,高速铁路车站分为城市中心地区型、城市边缘地区型和机场地区型三种类型。城市中心型站点最多,东京至大阪新干线12个车站有9个位于城市中心区,多为改建原有车站,与地铁等市内公共交通等衔接便利强化了已有的中心地位。里昂市中心Part-Dieu车站集聚全市40%商务办公楼。韩国高速铁路形成“KTX经济特区”,成为新交通、产业和商业中心。新建位于城市边缘区或新区车站,从长期来看能带动城市多中心发展,引导城市空间发展方向,但短期内发展困难。横滨车站位于市中心北部约7公里,从1974年建成后到1989年15间,平均每天客流只有1万人,车站周边地区的开发进度缓慢,但是1989年后客流量飞跃到2.7万人,周边新区加快发展成为城市副中心。高速铁路车站建在机场附近的很少,多站点城市一个站点在机场附近会扩大空港辐射范围。巴黎九个站点之一的戴高乐国际机场站依靠空铁联运模式为航空公司国际航线输送较大客流。与其他国家处于工业化后期不同,中国高速铁路建设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上升时期,高速铁路站点选址理念存在异同。中国城市决策者为拉大城市空间框架,大多把高速铁路站点建在城市边缘或,促进土地升值和城市多中心发展。

高速铁路提高城市可达性,增强城市辐射力,城市空间增大,城市效率提高,土地利用结构和地租相对价格改变,制造业和商业选址范围扩大,消费者居住和消费地点发生改变。高速铁路站枢纽吸引的人流、资金流、信息流、商业流等相互作用,集聚降低成本,枢纽辐射能力增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新的中心区,引导城市空间结构多中心化。多中心化带来人口适当分散与固定化,通勤圈扩大促进郊区化[36],提升居住环境。高速铁路引起的城市内部人口分布变化与城市规模有关(Stanke,2009),在大城市(里昂和里尔)城市人口分布核心区停止向扩散,重新向站点所在核心区聚集,而在中小城市(南特和勒芒)人口分布没有明显变化。多中心化带来城市土地租金结构改变,房地产开发加速,房地产交易量和价格提高,特别是站区周边区域。勒芒在通车一年内,车站周边地区一万平方米商务中心基本出租完毕,通车3年后周边土地价格和商务办公租金提高2倍。法国南特高速铁路站点北部建成居住区,东部和南部由工业区形成办公区,西南方工业区和部分居住功能转变为商业服务和居住功能,会议中心与办公园区平均租金超出市中心平均租金20%。[37]

(四)调整城市群体系

高速铁路增强沿线城市间的空间联系和相互作用[38],有利于城市群形成与发展,可以促进中心城市规模扩张和结构优化,促进大城市向多中心结构转变,带动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成长。加快城市群内部同城化,促进城市群之间经济联系,促进沿线区域形成带状城市群,实现城市职能分工和互补。[39]高速铁路改变城市交通区位,改变甚至重构城市体系结构。[40]王缉宪等人认为高速铁路对于所在城市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邻近城市与该城市本身因为高速铁路而产生或者强化了的互补作用。

高速铁路提升沿线中心城市福射能力,带动城市间经济与文化交流,从而推动不同城市协同发展,促进都市区同城化。[41]高速铁路扩大中心城市影响范围,使各城市腹地重叠,竞争使城市发展比较优势产业,专业分工促进城市网络优化。[42]高等级城市更易获利,而低等级城市管理者可以抓住机会吸引投资提升等级。高速铁路是地方城市的主要城市中心再发展项目的催化剂,项目使相关城市整体现代化,提高吸引产业的竞争力,提升其在国家和区域中的地位。[43]高速铁路引起城镇体系两极分化,顶端城市优势地位会进一步强化,进入网络的小城镇在城镇体系中地位上升,未进入网络的边缘地区城市更加落后,地区行政中心为主的城市、有传统铁路设站的城市和有高速公路建设的城市等这三类城市的城市规模增大(Nakamura,1989)。高速铁路对上海、南京和北京等城市一日交流圈拓展突破均匀发展,呈现出以沿线站点城市为点、高铁线路为轴的点轴发展态势(王德,2008)。京沪高速铁路带来城市可达性整体上的大幅优化,形成非均衡的时空收敛空间,扩大局部地区可达性差距,延伸北京和上海等特大城市腹地范围,增强区域辐射能力(蒋海兵,2010)。

高速铁路促进不同城市圈发展,还带动沿线经济发展,相邻都市区耦合形成以高速铁路为轴线的新经济带。欧洲高速铁路网络把欧洲核心区重要城市间的时间距离缩短到4个小时以内,当日往返使所有地区互相接近而变得更加紧凑,作为一个整体竞争力提升,但其凝聚力难以预料,拥有高速铁路的边缘地区主要城市相对核心地区二级城市有更多发展机会,区域发展向主要大都市中心集聚,边缘地区与核心地区联系增强加剧主要城市与其腹地之间的不平衡(Gutierrez,1996)。

此外,Urefia(2009)从国家、区域和地方三个层面分析高速铁路对沿线大中小城市影响:在国家层面提高大都市间可达性,流入大都市旅客使大中城市开始吸引大都市的聚会、中层商业活动和技术咨询公司、城市旅游、代表大会、科学会议,以及国际研讨会和展览会,使已有城市体系平衡和等级发生转变。张萃(2009)分析了高速铁路对弱核型城镇体系、首位城市型城市体系单核体系、均衡城市体系单心多核体系、均衡城市体系多核型城市体系、首位城市型城市体系强核体系等五种不同城市体系的影响。

四、简要评述

首先,随着高速铁路尤其是日本和欧洲的率先发展,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学者最先开始研究高速铁路对城市的影响。早期研究主要是理论探讨,通过构建简单的理论模型来分析高速铁路对城市空间的影响,通过仿真模拟高速铁路对城市体系演变的影响,由于是纯理论探讨,与现实情况存在一点差别。最先是对各个国家和地区高速铁路发展进程和现状进行一般性描述和简单对比性分析,随着时间积累和数据可得性增强,学者开始使用计量分析来研究高速铁路对城市经济增长和就业影响,高速铁路对航运、公路运输和传统铁路运输竞合影响等,取得较多研究成果,特别是欧洲高速铁路网络对欧洲各个城市影响和日本新干线对日本沿线城市影响,其他还有高速铁路对韩国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城市影响等零碎研究。

其次,对高速铁路研究已经成为中国学界的一个关注热点,目前已经积累一定前期研究成果。但是,从总体来说,还是对高速铁路发展现状进行简单描述,多是对京沪高速铁路和武广高速铁路对沿线城市影响一般性描述和预测,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较少,还没有形成一定的理论积累和实证研究。中国经济学者关于高速铁路对经济社会的影响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由于理论和数据缺乏,使得研究存在较大困难,特别是缺乏一套完整理论体系指导,较多研究成果集中在高速铁路对沿线城市旅游业发展的影响,还有部分研究成果分析高速铁路对沿线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但是都存在研究深度有待进一步深入等问题。随着高速铁路运营时间增加和数据的积累,对高速铁路研究必将引来高潮和带来丰富深刻的研究成果。2012年,暨南大学的覃成林教授和肖金成研究员任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高铁快速发展背景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及相关政策研究》的立项,标志着学术界对高速铁路的研究进入了新发展阶段,其课题组将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次系统揭示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机制,抓住区域产业分工与协调发展、区域合作、区域空间开发与空间结构优化、区域一体化发展、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重大问题,分析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揭示高速铁路快速发展背景下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趋势以及可能出现的新问题,研究和提出高速铁路时代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综合政策措施。上述研究方向也必将成为此后一段时间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问题。

最后,随着中国高速铁路网络完善和部分高速铁路线路运行,其正在对中国经济产生全局性、系统性和战略性重要影响。经济学者应该站在全球视角来分析高速铁路对于城市和区域产业转移、产业链分工等重要影响,研究高速铁路对城市内部、城市群内部、城市群之间、大区域之间不同空间尺度的影响,实现在区域经济空间组织等理论上取得突破成果。充分利用微观层面数据,分析高速铁路对出行行为变化、企业区位选择行为变化、政府行为变化,以及与航空运输、公路运输和传统铁路运输的竞合关系。尤其要注意分析高速铁路“四纵四横”干线、跨区际线路、城际线路等不同类型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此外,还要重视其对人口分布、城市化、生态、行政格局、社会思想观念等变化的影响。

总之,随着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在理论上对经济学者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在理论上系统地研究高速铁路对中国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带来的影响,为研究带来新挑战和机遇。在实践上,需要站在不同层面、运用不同视角来分析高速铁路对不同城市、不同产业带来的影响,通过综合分析来设计机制和政策,使不同城市和产业充分利用高速铁路带来的发展机遇,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Chaug-Ing Hsu,Wen-Ming Chung.A model for market share distribution between high-speed and conventional rail services in a transportation corridor[J].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1997,(31):121-153.

[2]谢泗薪,张洁.高速铁路的发展对民航的冲击及反思[J].铁路采购与物流,2010,(4):49-51.

[3]Chiung-Wen Hsu,Yusin Lee,Chun-Hsiung petition between high-speed and conventional rail systems: A game theoretical approach[J].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10,(37):3162-3170.

[4]Yung-Hsiang Cheng,Li-An Yang.A Fuzzy Petri Nets approach for railway traffic control in case of abnormality: Evidence from Taiwan railway system[J].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09,36(4):8040-8048.

[5]Javier Campos,Gines de Rus.Some stylized facts about high-speed rail: A review of HSR experiences around the world[J].Transport Policy,2009,(16):19-28.

[6]周孝文.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J].铁道经济研究,2010,(6):19-22.

[7]郭苏明,夏兵.高速铁路对沿线城市的影响[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9):78-83.

[8]U.Blum,K.E.Haynes,C.Karlsson.The regional and urban effects of high-speed trains[J].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1997,(31):120.

[9]Kingsley E.Haynes.Labor markets and regional transportation improvements:the case of high-speed trains[J].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1997,(31):5776.

[10]沈玉芳.产业结构演进与城镇空间结构的对应关系和影响要素[J].世界地理研究,2008,(4):17-25.

[11]Paul Krugman.Geography and Trade[M].Leuven University Press and the MIT Press,1991.

[12]Francisco L.Rivera-Batiz.Increasing returns,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and agglomeration economies in consumption and production[J].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1988,18(1):125-153.

[13]Robert W.Helsley.Agglomeration economies and urban capital markets[J].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1991,29(1):96-112.

[14]Paul Krugman.First nature, second nature, and metropolitan location[J].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1993,33(2):129-144.

[15]Paul R Krugman.Technology,trade and factor price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0,50(1):51-71.

[16]Komei Sasaki,Tadahiro Ohashi,Asao Ando.High-speed rail transit impact on regional systems:does the Shinkansen contribute to dispersion? [J].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1997,(31):7798.

[17]David B.Audretsch,Maryann P.Feldman.Knowledge spillovers and the geography of innovation[J].Handbook of Regional and Urban Economics,2004,(4):27132739.

[18]Veen H.W.P,Jacobs.Transport and metabolism of indole-3-acetic acid in Coleus petiole segments of increasing age[J].Plant Physiol,1969,44:1157-1162.

[19]Maryann P Feldman,David B Audretsch. Innovation in cities::Science-based diversity,specialization and localized competition[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9,43(2):409-429.

[20]David M. Levinson.Accessibility impacts of high-speed rail[J].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2012,(22):288291.

[21]Moshe Givoni.Development and Impact of the Modern High-speed Train: A Review[J].Transport Reviews,2006,26(5):593611.

[22]Kiyoshi Kobayashi,Makoto Okumura.The growth of city systems with high-speed railway systems[J].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1997,31(1):39-56.

[23]谢贤良.世界高速铁路现状及其社会经济效益[J].中国铁路,2003,(11):60-64.

[24]郭苏明,夏兵.高速铁路对沿线城市的影响[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9):78-82

[25]Yoshitsugu Kanemotoa,Toru Ohkawarab.Tsutomu Suzukic.Agglomeration Economies and a Test for Optimal City Sizes in Japan[J].Journal of the Japanese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es,1996,10(4):379-398

[26]Adib Kanafani,Rui Wang,Ashleigh Griffin.The Economics of Speed-Assessing the performance of High Speed Rail in Intermodal[J]. Transportation,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2,(43):692-708.

[27]Roger Vickerman.High-speed rail in Europe:experience and issues for future development[J].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1997,(31):2138.

[28]John F.L.Ross.High-speed Rail:Catalyst for European Integration?[J].Journal of Common Market Studies,1994,32(2).

[29]Gines de Rus,Vicente Inglada.Cost-benefit analysis of the high-speed train in Spain[J].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1997,31:7798.

[30]王丽,曹有挥,姚士谋.高速铁路对城市空间影响研究述评[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9):1073-1079.

[31]苏顺虎.高速铁路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J].铁道经济研究,2010,(6):12-15.

[32]张文新,丁楠,吕国玮,侯雪.高速铁路对长三角地区消费空间的影响[J].经济地理,2012,(6):1-6.

[33]覃成林.武广高铁对粤湘鄂沿线区域旅游发展影响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3,(3):113-116.

[34]张辉,赵广朝,宋文芸.我国高速铁路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分析[J].中国铁路,2010,(10):8-11.

[35]Maddi Garmendia,Cecilia Ribalaygua,José María Ure?a.High speed rail: implication for cities[J].Cities,2012,(29):2631.

[36]Leo Sveikauskas.The Productivity of Cities[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75,89(3):393-413.

[37]李建东.高速铁路对沿线区域经济产业的影响[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9):8-10.

[38]张楠楠,徐逸伦.高速铁路对沿线区域发展的影响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6):32-36.

[39]张学良,聂清凯.高速铁路建设与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J].现代城市研究,2010,(6):7-10.

[40]骆玲.高速铁路对沿线城镇发展的影响[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5):109-113.

[41]王昊,龙慧.试论高速铁路网建设对城镇群空间结构的影响[J].城市规划,2009,(4):41-44.

高速公路市场分析篇(6)

【关键词】货运动车组 SWOT分析 物流

【Abstract】With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commerce, to auto parts, electronic information, medicine, clothing, flowers, seafood and so on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high value added goods on railway freight transport capacity, transport speed, transport condition and service level have higher requirements.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railway express freight transport, not only can meet customer requirements for high effectiveness of high value-added goods and high quality, and has a good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The technical economy of high speed freight train set a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 provides the reference for the high speed railway freight car technolog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Keywords】high speed freight EMU, analysis of SWOT

1 概述

近年我国物流行业高速发展,快速货物运输需求迅速增长。随着电子商务进一步发展,高附加值货物的种类和数量有了较大变化,以汽车配件、电子信息、医药、服装、鲜花、海鲜等为代表的快运货物需求发展较快,这类货物对运输能力、运输速度和运输条件有较高的要求。

目前我国铁路开行的行包行邮专列在运输能力、服务水平与客户的要求还存在差距,尚不能完全满足社会需求。进一步发展铁路快速货物运输,不仅可以满足客户对高附加值货物的高时效性要求,而且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本文对高速货运动车组的技术经济性进行了分析,为高速铁路货运动车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2 各种快运方式技术经济特征对比分析

不同的运输方式有不同的技术经济特性,下表所示为主要的几种快运方式的优缺点及适用情况。

表2-1各种运输方式综合对比分析

运输方式 优点 缺点 定位

公路运输 “门到门”运输,灵活性与机动性强,可靠性高,货损小,经济效益高,受外力冲击小 运载量小,耗能大,速度慢,变动成本高,不宜大宗货物和长距离运输 近距离的独立运输作业;补充和衔接其他运输方式,送达其他运输方式到达不了的地区。

航空运输 直达性好,速度快,准确性和安全性高,适合小批量长距离运输 运费高,运量小,重量尺寸受到限制,而且受气候条

件限制较大 价值高、运费承担能力很强的货物;急需的物资。

既有铁路 速度快,效率高,运能大,运费低,准确性高,安全性好,能耗小 灵活性差,近距离运费高,货损较多,无法应急运转 大宗低值货物的中、长距离运输,也较适合运输散装和罐装货物;适用于大量货物一次高效率运输。

高速铁路 速度快,准确性和安全性高,能耗小,适合中小批量中、长距离运输 近距离运费高,重量尺寸受到限制 价值高、运费承担能力较强的货物

货物快速运输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包括运输能力、运输速度、运输可靠性、安全性、可达性、便利性、运输服务费用、环保性等。通过以上对各种快运方式技术特性的分析,对各主要经济指标进行排序。

表2-2各种运输方式的经济指标排序

运输方式 运输

能力 运输

速度 可靠性 安全性 可达性 便利性 运输

费用 环保性

公路运输 2 3 3 3 1 1 1 2

航空运输 3 1 2 1 3 3 3 3

高速铁路 1 2 1 2 2 2 2 1

通过分析可知高速铁路在运输速度、运输可靠性、运输能力、环保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对附加值较高、运费承担能力较强的多批次、小批量货物中、长距离运输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与航空相比,高铁快递运费较低,且在一定距离范围内具有时间优势。由此可以看出,未来高铁快递运输将抢占部分航空快运市场,并主要与中距离的航空快运竞争。

3快速货运动车组SWOT分析

3.1优势分析

速度较快。高铁一般时速为300-350公里。高铁的高速度使全国各省会与周边城市形成了半小时至1小时交通圈,邻近省会城市将形成1至2小时交通圈,北京到全国绝大部分省会城市将形成8小时以内的交通圈,以北京至上海为例,正常天气情况下,航空全程所需时间(含市区至机场、候检等全部时间)为5小时左右,如果是高速铁路的直达列车,全程时间为5-6小时,与飞机相当。

其次,安全性高。高速铁路空间大,运行平稳,振动和摇摆幅度很小,将有效解决快件的毁损问题,同时高铁一般为直达,减少多次中转的环节,减少装卸搬运的次数,加之铁路部门严格规范的操作程序,将有效解决快件丢失、短少问题。

另外,高铁运输基本不受气候和地理条件的限制,和航空和公路比,快速货运动车组的可靠性很高;我国统计资料表明,铁路、公路、航空单位运输量平均能耗比约为 1:8:11。在能耗和减排方面,高铁货运动车组具有显著优势。快速货运动车组运能较大,若高铁货运动车组平均每车装载15t,8辆编组,货运动车组专列可装载约120t货物,而B747系列的大型全货机约装载100t,一般货车装载2-3t,相比之下,货运动车组运能最大,与不断增长的快速货运需求相适应。

3.2劣势分析

一方面,高铁的投资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均较高,因此高铁的运价率一般比公路高,因此在短距运输中公路占据优势;其次,高铁网络建设尚不完善,全国高铁线路主要为各大城市间的干线运输服务,较难实现门到门运输,灵活性较差;另外铁路快速货运的信息化水平仍较低下,无法实现货物的全程追踪。

3.3机会分析

首先,随着电子商务和流通业的快速发展,全国快递市场总体需求规模正在不断增大,年平均增长率达20%以上。同时,中长距离快运市场中,航空快运仍以腹仓为主,运能严重不足,为高铁顺势发展快递提供机会。另外,铁路货运组织改革提出“做优做强货运产品”,提出开展高铁包裹快递的业务,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3.4威胁分析

快速货运动车组的外部威胁主要来自于公路和航空等其他运输方式的竞争。其中,公路高端货运市场发展势头足,高端服务供给能力增大,如德邦推出“精准卡航”、佳吉快运的“红色快线”、天地华宇的“定日达”等,都是以快速、准时为基本特点的门到门服务,竞争力强。而航空货运则向综合物流方向转型,同时随着航空快运需求的增大,全货机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供给能力逐步加强。

4 快速货运动车组的目标市场确定

4.1快速货运动车组货类定位

通过快速货运动车组的SWOT分析,快速货运动车组的目标市场定位近期以信函文件、轻小型紧急件和电子商务商品为主。原因如下:

①货物市场规模大;

②普通货物类型,个性化需求小;

③重量、体积较小,便于装卸搬运作业。

4.2快速货运动车组主要客户定位

快速货运动车产品在刚投放入市场的时候,可能会遇到货源不足的情况。而快递市场近年来发展迅速,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快递市场的快速发展可以为快速货运动车组带来稳定的货源,从而保证快速动车组的开行,所以快速货运动车组近期目标客户应该是快递企业。

当普通货物运输市场货源稳定下来后,快速货运动车组应该发展具有特殊属性的货物种类,如远期目标市场中的小件特殊物品、较大件物品。由于铁路网点布局有限,网点所辐射的区域有限,所揽到的货源有限,很难通过规模效应降低运输成本。铁路可以借鉴航空的经验,发展货代和物流企业,让货代和物流企业为铁路揽货。所以快速货运动车组的中期发展客户应该是货代和物流企业。

从长远来说,近期目标客户和中期目标客户都不是直接货源,铁路必定会受限于这些物流企业,快速货运动车组难以获得与自身地位匹配的利益。因而,向动车组物流转型,能够提高盈利水平,也更符合市场需要。所以快速货运动车组的远期客户应该是商贸企业和制造企业。

表4-1 快速货运动车组分阶段客户定位

阶段 客户类型

近期 快递企业

中期 货代企业、物流企业

远期 商贸企业、制造企业

5结语

高速公路市场分析篇(7)

【关键词】道口经济高速公路盐城

1 引言

高速公路是社会进步、经济繁荣的象征,是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重要载体。高速公路的功能不仅表现为安全、快捷、舒适的交通运输能力,更有传播信息、传播文明、物流集散、商业商贸等多种可以发掘和利用的潜在功能。国外高速公路发展经验表明,一条高速公路在通车后3-5年即能形成带状经济,高速公路对沿线地区发展来说就是流动的宣传车、广告牌和展示台,车流、物流、信息流的加大,将对沿线区域经济发展起到有力的拉动作用。盐城市高速公路网络已建成,形成南下北上、东进西出的快速交通网络。高速公路网络的形成,将彻底改变盐城交通地理环境和经济布局态势,形成推进城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如何充分利用这一宝贵资源,及早规划实施沿高速公路轴线和道口开发,把高速公路沿线建成环境最优美、产业最密集、人气最兴旺、人居最安全的投资乐园,已成为当前最为紧迫和重要的任务。

所谓道口,就是陆路交通的交叉、进出之口,或是几条高速公路相交叉的交会之地。随着交通工具的快速升级,道口地区日渐成为生活资料、生产资料的快速集聚地,最典型的就是专业市场和物流企业大量抢先入驻,从而引发大量资本的投资热情,这就是“物流道口”的“道口经济”。

2发展概况分析

2.1高速交通发展和道口现状分析

2.1.1高速交通发展和道口现状分析

近年来,盐城市积极实施“基础设施快上”和“主攻公路”战略,多方筹集资金,加快交通基础设施特别是公路建设步伐,较好地改善了盐城市路网结构和道路通行条件,一定程度地缓解了交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由于缺少高速公路这样快捷的进出通道,市域内外人流、物流、信息流进出的快捷程度还远远落后于其他省辖市,无法与发达地区全方位接轨,尚不能具备上海大后方的区位优势。盐城市高速公路网络的建成,极大程度上改变了交通发展滞后的状况。

从盐城市在建高速公路的实际情况看,实施快速接通工程,构筑多层次、全方位的快速交通网络,盐城市具有三方面的优势:

①总量优势十分明显。盐城市高速公路密度已经达到西方发达国家水平,总里程也将超过江苏省其他省辖市。

②布局优势独具特色。盐城市高速公路网络串联起市区和8个县(市、区),连接盐城市22个重点乡(镇),辐射范围十分广阔。特别是盐通、盐连、盐淮、宁靖盐四条高速公路交错互通,为做大城市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③道口分布科学合理。盐城市域共设有20个高速道口,一般每隔10-20公里就设有一个道口,在市区周边地区就分布有6个高速道口,为市区人流、物流的快进快出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

尽管如此,盐城市市县乡距离快速接通的要求还有相当的差距,高速公路离我们既“近”又“远”,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工程建设的近距离与思想认识的远距离。当前盐城市高速意识和“高速经济”概念尚未形成,以致于一些地方在城镇建设、公路建设、园区布局、产业规划等方面尚未与高速公路对接。

②建设期限的近距离与开发规划的远距离。按照省、市“能快则快”的要求,盐城市高速公路建设全面提速。而盐城市对如何综合开发高速公路资源,发展道口经济,以高速公路为轴线,以高速道口为节点,加速沿线区域经济整合互动发展等重大问题,尚无深入的研究和统一的规划,工程建设进度的超前与开发利用规划的滞后现象还较普遍。

③空间位置的近距离与通达时间的远距离。300多公里高速公路纵横交错于盐阜大地上,与我们朝夕相伴,近在咫尺。盐城市142个乡镇能在30分钟以内接通高速公路的仅有20多个,大多数乡镇在1小时以内才能接通,还有极少数无路可通的乡镇。

2.2发展道口经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2.1长三角的继续集聚和整合趋势

中国经济将越来越向各个大城市区,特别是向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唐这三大城市群进行集聚,三大城市群已成为具有巨大影响力的经济空间。

长三角是我国继珠三角开发开放之后又一经济增长最快、发展最好的地区,是全国最大的经济核心区,沪宁、沪杭甬交通走廊沿线为主的各大中城市正形成世界上的第六大都市连绵带。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苏浙沪三个省市进一步增强了推进区域经济合作的紧迫感,为了促进生产要素在整个区域内的自由流动,加快区域经济融合,增强长三角的国际竞争力,三方确定,在近期合作与交流的内容上,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①构建区域大交通;②区域信息资源共享;③区域旅游合作;④区域生态环境治理;⑤区域内天然气管道网络建设。

盐城要抓住长三角纳新扩容,借机融入的大好机遇,大力发展自己的支柱产业,充分利用好高速公路道口资源。

2.2.2周边城市竞争激烈

盐城市是苏北5市中距南京、上海最近的城市,周边城市之间竞争激烈。周边城市道口经济的发展可谓咄咄逼人,道口经济有一个显著特点,对资源的吸附性较强,一旦某一道口对区域内生产和流通要素率先整合,形成了经济高地,附近的道口就会陷入被动,很难有所作为,所以盐城必须集中力量,大力发展道口经济,参与到激烈竞争中去,并取得应有的地位。

2.3区位分析

盐城市域高速公路沿线共20个高速道口,其中市区周边地区有6个道口,其中本案例研究的步凤道口位于盐城市河东片区东南部,步凤镇以北。

3规划总论

3.1指导思想

①立足全局,着眼长远,合理确定功能定位

②整合、优化空间结构,完善城市布局

③坚持生态优先,实行可持续发展

④重视规划弹性,提高规划可操作性

3.2规划目标

通过有效的规划引导和规范的市场运作,将盐城市区步凤道口建设成为“交通资源集聚点、经济发展增长点、生态景观亮点、现代化盐城的东大门”。

3.3规划思路

①从区域角度研究道口经济的发展背景、发展趋势等,充分挖掘道口经济的发展潜力,并从盐城市区六个道口整体出发,研究道口的发展目标、功能定位以及项目布局。

②充分研究道口的自然环境、现状特点以及各经济要素之间的关系,力求创造人与自然有机融合、具有高雅品质的道口空间。

③建设用地规划必须在功能定位的指导下,结合现状条件布局,是对功能定位的细化、诠释,不宜超出功能定位的要求。

④道路系统规划以上位规划为依据,内部细化道路尽量不接上高等级公路,避免造成交通复杂化,保证高速公路不增加交叉口,一级公路距离匝道500米以上设置交叉口,二级公路距离匝道300米以上设置交叉口。

⑤现状河道格局是按农业生产的需要建设的,与城市防洪、排涝的需求以及水环境的要求不完全相符合,必须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城市防洪排涝的布局以及水环境的要求出发,进行河道整治规划。

⑥沿高等级公路控制生态走廊,从城市景观规划、农业生产的角度出发,进行绿地控制。为保证立交口的景观效果,立交口每个象限地区控制不少于300米的生态景观用地。

3.4产业发展战略

盐城市市区主要道口周边用地涉及到一、二、三产业,为了更好的控制其发展建设,对产业发展分别提出战略分析。

3.4.1第一产业发展战略

全面发展和繁荣农村经济,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加快形成以高效农业、创汇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为主导的现代农业新格局。

①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②积极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③积极发展外向型农业。④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3.4.2第二产业发展战略

坚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导向、传统优势产业为基础、新兴产业为重点,大力推进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发展壮大规模经济,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和集团化,增强综合竞争力。

①运用高新技术,加快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优化,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工艺水平,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型。

②集中大力发展纺织服装、轻工食品、石油化工、机电一体化、精密机械和能源原材料等六大支柱产业。

③重点培育和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环保产业和新材料四大新兴产业,形成一批高技术产品群,增强国际竞争力。

④发展规模经济,引导优势企业做大做强,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形式,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企业集团。

⑤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潮流,继续坚持和实施对外开放战略,进一步改善和优化投资环境,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3.4.3第三产业发展战略

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为方向,提升服务水平和技术含量,逐步形成以传统行业为基础、新兴行业为主导、布局合理、城乡共同发展的第三产业新格局。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旅游业、信息产业。

①大力发展市场业,结合盐城市的汽车经济,侧重发展汽车配件商贸城,以及纺织原料和纺织机械的专业市场;②大力发展会议展览业,带来源源不断的商流、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③大力培育现代物流业;④大力发展信息咨询等生产业;⑤大力发展现代休闲服务业。

4案例分析及功能定位

4.1相关案例分析

4.1.1锡山区道口经济

沪宁高速锡山区道口作为“道口经济”的发展先锋,锡东、东北塘两大道口内分布东方国际轻纺城、健鼎电子、迪卡侬运动超市、大明物流等部分企业,其中,东方国际轻纺城建筑面积超百万平方米,城内分设纺织、服装、皮革三大专业交易区及东方魅力步行街;迪卡侬运动专业超市(锡山店),店内65个运动项目的6000多种运动用品汇聚一堂。迪卡侬运动超市欧洲排名第一,全球排名第二。锡山店自开业以来,已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运动爱好者慕名前来。

锡山道口占地仅1平方公里的建材市场上,销售额就能达到30亿元。锡山区在发展道口经济上抓住了机遇,快速推进了一批集特色、功能和形象为一体的服务业集聚区。锡山区之所以在道口经济发展上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功,其主要原因无外乎:①公路运输条件优越,可以有效地降低运输成本;②公路辐射条件好,可以有效地形成经济带,拓展更大面积的市场;③公路的客流、车流、物流、信息流量大而迅速,对沿线经济区的需求拉动作用力不可低估。

4.1.2华东五金城――激活姜堰道口经济

号称“全国最大五金专业市场”的华东五金城,驻扎姜堰西道口。华东五金城这台经济引擎进一步激活了姜堰乃至苏中地区的“道口经济”,其冲击波开始辐射到浙江、上海、山东。经济学者表示,“物流+道口”模式,将成为大市场经济最具竞争力的经济模式。

华东五金城入驻后,姜堰主政者脑海中的“道口经济”蓝图越来越清晰:做大做强做优“道口经济”,使姜堰全市服务业形成“大市场+大物流+道口经济”的格局,高速道口旁的姜堰(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可以说正是华东五金城,激活了姜堰“道口经济”。

4.1.3中国汽配城发展分析

目前全国汽配城项目纷纷上马,以北京市场为例,从2004年年底到2005年年初,北京的汽配市场突然从原来的8家增加到了现在的26家。汽配经销商数量一直不断下降,而汽配市场的数量像野草一样疯长,市场竞争空前激烈,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大多数汽配城小、散、差,利润率较低。

汽配市场的健康发展,首先需要市场的规范管理,进行规模化经营。各地汽配城应从传统的招商方式,转变为根据市场经营品种是否配套,有侧重地引进名优厂商到市场设点经营;利用品牌店、专卖店等形式,逐步淘汰原有“杂货店”式的商户;与国内知名企业签约,共同发展市场;在经营思想上彻底摒弃过去的“房东”经营模式。

4.2功能定位

根据国内外道口规划建设资料分析,结合盐城道口现状情况,道口除交通的主要功能外,其他主要有产业、物流市场、生活配套、休闲旅游、生态景观等功能。

步凤道口地区定位为“以汽车零部件商贸城及会展为重点,汽车产业转移扩散的吸纳基地、物流集散中心、休闲服务中心以及盐城市区东大门”,主要依据如下:

4.2.1强大的汽车工业后盾

盐城市区已形成了以东风悦达起亚为核心的汽车产业集群,汽车规模化生产随之而来的汽车零部件及相关配套产品的需求也日益加大。依托东风悦达起亚公司和中大集团的起步动力,依托长三角日益庞大成熟的汽车消费市场,利用全球汽车产业转移的良好时机,吸引众多生产汽车零部件企业投资盐城。

4.2.2城市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会展经济

会展经济即以会展业为支点,通过办会、办展、办节等多种形式,传递信息、提供服务、创造商机、刺激需求,进而带动相关的产业如运输业、电力业、广告业、印刷业、餐饮业、旅游业、咨询业、服务业等发展的一种经济。会展经济能创造一个高效、快捷的传播渠道,城市形象的塑造离不开有效的传播。

4.2.3优越的交通区位条件

沿海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带来了巨大的车流和物流,同时信息流也不断加大,这些潜在的优势将对步凤道口地区经济发展起到引擎作用,对发展专业市场和物流业有重大影响。同时,新洋港的水路运输和来自盐城机场的航空运输也是重要的交通优势条件。

5用地规划布局

根据现状用地布局分析,该道口地区由沿海高速公路、南环路在空间上自然划分为三个象限,分别为西北象限、西南象限和东部象限,规划分别对这三个象限地区进行了科学的用地布局。

(1)西北象限――市场用地、会议展览用地、物流集散中心和工业用地,配套少量的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①打造江苏省规划最大、功能齐全、配套完美的综合性汽配商贸城,集仓储配送、物流交易、商务办公、产品展销、信息处理和为之配套的娱乐、餐饮设施;市场用地除汽车配件外,还配有部分纺织原料和纺织机械交易市场。

②临近道口规划设置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和汽车文化公园。会展中心侧重结合一年一届的“中国江苏汽车及零部件国际博览会”,创出盐城汽配品牌。同时以此为支点,举办各种形式的大型会议、展览活动,吸引大量的商流、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以会展经济直接推动商贸、旅游业的发展,进而拉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同时还可以展示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在国际、国内的知名度。汽车文化公园充分借鉴美国迪斯尼乐园、好莱坞影城模式建立的汽车主题文化公园的设置,将汽车展示、销售、信息、娱乐、观光旅游集合在一起,使汽车文化公园具有鲜明的文化经营特色。

③位于市场用地和工业用地之间设置大型物流集散中心,布置物流集散中心的必要条件是有充足的货物来源(来自市场和企业大量的货物)和便利的交通条件(东侧的城市主干路经七路和南侧的快速路南环路),同时配建大型货运停车场和汽车维修设施。

④西部大片工业用地主要考虑汽车产业的配套工业,包括汽车电子、汽车仪表、汽车装潢、汽车轮胎等,打造盐城以东风悦达起亚为核心的汽车产业集群,加强盐城的汽车工业市场竞争力,使盐城进入中国汽车制造的第一方阵,进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市场。同时结合汽车工业发展部分相关工业,例如包装塑料和纸板、橡胶、五金制造等。

(2)西南象限――行政办公、宾馆、工业和物流的混合用地,包括少量市政公用配套设施用地。

①行政办公和星级宾馆位于临近道口的西南角,建筑主体为风格现代的高层建筑,是塑造道口环境景观和空间景观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②行政办公和宾馆西侧规划布置为楼宇工业用地,产业类型主要是针对汽车工业相关的高科技研发工业以及部分精品工业。工业建筑以多层为主,为了避免重复传统工业厂房单调的天际轮廓线,增强自道口沿南环路的建筑轮廓韵律感。

③西南象限的西部为传统工业用地,主要以汽车零部件配套加工为主,注重工业区的绿化景观建设和沿线建筑景观的打造。

(3)东部象限――主要控制为村庄建设用地和农业生产用地,作为盐城特有的生态农业示范区,发展观光农业经济。

6建设用地适建性及控制要点

本规划将道口周边用地管治类型分为四种:禁止开发区域、适度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和优化整合区域。

禁止开发区域:如道口主要植物造景区域、规划生产防护绿地、生态绿地和农业生产用地等,除少量农村居民点和市政公用设施外,其他开发建设行为将被禁止。

适度开发区域:对某些区域采取适度开发机制,开发建设的同时兼顾生态、景观要求,对建设活动适当限制,限制产业内容和强度,同时建立相应的准入机制。

重点开发区域:是对于有竞争力的地区,可以加大投入,加快发展,适当放宽土地利用政策,进一步引导经济活动的集聚。

优化整合区域:此区域经济活动已经非常密集,但仍然需要再开发、集聚和整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对空间开发指导约束,限制盲目开发,保留必要的绿色空间。

表1步凤道口周边建设用地适建性及控制要点

控制

要点 1、公共设施用地容积率控制在0.8-3.0,建筑密度控制在40%以下,绿地率控制在30%以上,建筑高度控制在100米以下。工业用地和仓储物流用地容积率控制在0.6-1.0之间,建筑密度控制在35%以下,绿地率控制在20%以上,建筑高度控制在15米以下。

2、建筑布置为低层和高层结合,可结合现状水体营造亲水空间,形成良好的内部环境景观。

3、生产防护绿地容积率控制在0.05以下,绿地率控制在95%以上,建筑高度控制在6米以下。 1、公共设施用地容积率控制在0.8-3.0,建筑密度控制在40%以下,绿地率控制在30%以上,建筑高度控制在100米以下。工业用地和仓储物流用地容积率控制在0.6-1.0之间,建筑密度控制在35%以下,绿地率控制在20%以上,建筑高度控制在15米以下。楼宇工业容积率控制在1.0-1.5之间,建筑密度控制在30%以下,绿地率控制在40%以上,建筑高度控制在36米以下

2、建筑布置为低层和高层结合,可结合现状水体营造亲水空间,形成良好的内部环境景观。

3、生产防护绿地容积率控制在0.05以下,绿地率控制在95%以上,建筑高度控制在6米以下。 1、村庄建设用地容积率控制在0.8以下,建筑密度控制在40%以下,绿地率控制在50%以上,建筑高度控制在15米以下。

2、建筑布置宜为低层,可结合现状水体营造亲水空间,形成良好的内部环境景观。

3、生产防护绿地容积率控制在0.05以下,绿地率控制在95%以上,建筑高度控制在6米以下。

7发展道口经济的对策与措施

加强规划的执法水平,健全规划管理,以行政、法律、经济等多种手段提高规划管理水平。强调规划、建设的法律、标准和准则以及相应的法规的严肃性,严格执行规划,进行建设项目的管理明确规划、建设的审批和修改的办法、程序,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坚持由政府统一组织经营性开发用地有偿出让工作,将土地投放的数量、区位与适应市场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完善土地出让、转让的有关规定、办法和法规,采用按楼面价计算土地出让金的方法,利用经济手段调节土地开发强度;实施土地预征制度,保障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绿化建设等资金的落实。

改革管理体制,将村民转变为城市居民,将村委会改为居委会,将已转制的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改革集体经济管理模式,组建经济实体取代村委会管理集体资产;在改造中尽量维护农民的经济、乡土文化、邻里关系等方面的利益,维持社会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