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课堂教学教学实录

课堂教学教学实录精品(七篇)

时间:2023-05-28 09:20:26

课堂教学教学实录

课堂教学教学实录篇(1)

关键词:农村学校;摄像平台;录像课;教育信息化;学科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471-02

在教育信息化深入学校教学中,多种教育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课堂教学录像就是其中一种,而且运用越来越广泛,教学研究、师资培训、课堂诊断、远程教学、录像课比赛以及学校教科研成果。特别是录像课比赛更是激起了教师们极大的兴趣。作为一个普通的教师,想要参加市、区或部级的教学现场赛,机会是极少,还要通过层层选拔才能参加。通过课堂教学录像课形式参加比赛,无疑增加了许多的机会。要录一节优质的课堂教学录像课,请专业的商业摄影公司或电视台录制,价格为400~1200元一节课,所花的费用难以接受。如果学校花较少的钱,就能够达到想要的效果,那学校何乐而不为呢?

1.课堂教学录像课实现的要素

课堂教学录像课的实现需要许多的要素,一是良好录像环境,包括上课用的教室,教室照明、遮光窗帘、环境卫生、教学所用的桌椅、教学媒体(黑板、多媒体教学设备等)、摄像所用的设备(摄像机至少2台、三角架、电源连接线材等);二是技术全面的摄影师;三是准备充分的教师和学生。随着新的新媒体技术发展和应用,智能课堂录播系统已经运用于教育行业,智能化程度高,操作的技术员也少了,甚至一个按键就可以完成整节课的录制工作,但其价格比较贵。如何才能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教师和电教设备),再投入必要的资金建立起符合学校实际的录像环境和速成的摄影师?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它的解决是有利于学校教育教学,大大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2.符合农村学校实际课堂教学录像课实现的要素

在农村学校实现课堂教学录像课有哪些有利的条件呢?一是有教室场地,在原有的教室场地进行改造,包括(灯光亮度要足够,分部要均匀,不然摄像出来的效果是暗的,画面质量不好;要有遮光窗帘和隔音较好的窗子;教室卫生环境合理布置一下就好。)二是学校在进行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中装备了新的桌椅和班级多媒体、电子备课室等设备,可以合理的利用起来。利用电子备课室一台计算机安装上一块采集卡(价格在500~3000元),安装上共享的视频编辑软件就可以进行摄像素材的后期处理,就是一个后期处理平台了。三是部分学校也有了摄像机和三角架,在课堂教学录像课最基本要求有两个机位,一个机位在侧前方,一个机位在侧后方,侧前方的机位主要录制学生的教学活动,侧后方的机位主要录制教师整体教学活动。如果没有摄像机或缺少就得补齐。现在市面上有许多的品牌、类型,有磁带机和硬盘机或内存卡机,从学校节约实际情况,投入约6000~10000元就可装备好一台。四是学校有许多教师,可从中选出几个人进行培训,要求是有责任心、有摄影、摄像爱好或基础的、对电脑较为熟悉的教师。有了以上的四点有利条件,学校实施起来就容易多了。

3.如何打造一节农村学校课堂教学录像课

3.1 学校录像环境,是学校课堂教学录像课成功必要备件。学校要建设录像系统平台,校长要主抓,这是一个要钱要人的工程,没有校长主导其中,很难完成平台建设。要组织信息技术组、电教管理人员和科研组参与建设。建设好录像系统平台必须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摄像机、三角架、视频采集卡等设备的选购。如选购磁带机要注意是否是高清,尽可能要高清,还要考虑电池的继电能力,时间长。选购是硬盘机或内存卡机,也是尽可能要高清,还要考虑电池的继电能力及硬盘与内存卡容量要大等。二是准备一台配置较高的计算机(内存4GB以上、硬盘1T以上、双核或四核处理器、刻录机),原有的计算机配置不高的也可考虑部分升级。三是把多媒体教室改造,符合录像环境要求,灯光亮度要足够,分部要均匀,要有遮光窗帘和隔音较好的窗子;教室卫生环境合理布置。四是要培训摄像技术和编辑技术人员的问题。学校课堂教学录像要求不很高,刚一开始,只要掌握一些简单的知识和注意事项,就能摄像和编辑简单课堂教学录像课了,之后再慢慢提高,先会再精。

3.2 学校摄影师的素质培训,是学校课堂教学录像课成功前提。学校摄影师的素质主要有摄像机的使用、拍摄的技术等,如画面构图、各种镜头的选用(全景、中景、特写)、镜头的推、拉、摇、移时机等。还有就是会用一种视频采集编辑软件。如绘声绘影、视频大师、EDIUS等。EDIUS是一个比较好用的视频编辑软件,也容易上手。所培训的内容先是基础知识,学一些实用的知识,通过简单培训就能上手的知识。培训的方式也是多种的,可以从网络上观看相关的视频教学,也可以请上级电教部门有这方面知识的摄像人员学习,也要请摄像记者来做培训。同时要求我的教师多学习、多研究,尽快的上手。还要注意把摄像技术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多看一些优秀教学录像课,把握更多的使用技巧和注意事项。

3.3 教师课堂教学的充分准备,是课堂教学录像课成功基础。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录像课,首先是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课。随着教育信息技术不断的发展,多种先进的教学手段、教育资源进入课堂,课堂的教学方式也在转变。如:卫星接收系统、电子备课系统、班级多媒体教育、远程教育资源、国资源等。在新课改理念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更加紧密。怎样的课堂教学当前关注的课堂?教师课堂又应该准备些什么?除了要做好常规教学内容外,还要做好以下几点:

3.3.1 制作课件需要注意事项。(1)所用字号大小要合理,尽量使用宋体、黑体、幼圆和楷书等清晰字体。标题和重点词可以加粗或用黑体字。(2)课件文字、背景颜色合理搭配。选用黑色、深蓝等暗色背景,文字用白色、浅黄、浅绿等对比突出的亮色。(3)文字格式要统一。标题、小标题、正文内容、注释等前后字号、字体要一致相同等级的标题在不同的幻灯片中位置要一致。(4)在文本或幻灯片中插入图片时,要把大尺寸的图片用工具缩减到合适的尺寸,也可用幻灯片自带图片压缩功能来压缩图片。使计算机运行更流畅。(5)做好的课件要压缩打包,然后再解压到自己上课用的电脑上。这样就不会因为入径的不同而链接不上。

3.3.2 执教教师上课要注意的形象与教态。(1)执教教师上课着穿大方、颜色搭配合适,女教师化淡妆,男教师头发整齐,避免穿黑、白、红颜色的服装。(2)执教教师讲课应该尽量站在讲台中央。授课语言尽量做到简洁明了,努力克服平不好的口头禅。对突发事件要沉着冷静应。对于讲错话,或漏某个教学环节,可以把遗漏的环节毫无声息地补上,课后再与编辑人员交流,便于进行裁剪。(3)上课前执教教师应该根据拍摄要求将学生进行分组,把发言好的学生尽量安排在学生机最佳的拍摄位置。教师学生发言时教师不要走到学生面前与摄像机成为一线,使摄像师无法拍摄到学生回答问题的画面。(4)学生活动、做作业时执教教师要有目的、有目标地巡视。教师与学生要尽量正面朝向摄像机摄像时才能保障画面主体突出可看性强。

3.3.3 执教教师要把握课堂进度,恰当地运用教学技能。合理地安排讲课时间,把各个环节精确到分钟,顺利完成教学进度。恰当使用讨论、课堂练习、学生演示等教学环节来平衡时间。

4.摄影师、教师及学生良好沟通,是课堂教学录像课成功的关键

4.1 执教教师要及时与摄影师沟通,互通信息。在正式拍摄之前,执教教师要向摄制组成员详细介绍整节课的教学流程、主要教学内容、重要教学情节。特别是送去参赛的录像课,执教教师对拍摄、后期剪辑等的要求,提供相应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参评要求等相关资料,让有他们拍摄时心中有数,后期剪辑时有目标、有重点。

4.2 对前后两台摄像机的要求,两台摄像机不能互相"看见"对方,摄影师要专心拍摄,抓好每一个镜头。两台机子都要对整个课堂进行拍摄,中间不能暂停,方便后期处理。

4.3 对于学生,服装能统一最好,上课、下课和起来回答问题时不要让桌子和椅子发出刺耳的摩擦声,回答问题的时候要站好后再说话,不要有事没事就望着镜头。

5.影像素材后期制作,是课堂教学录像课的画龙点睛之笔

课堂录像的后期剪辑工作不像制作新闻那么繁杂。简单的剪辑只要把两台摄像机拍摄的素材采集出来,并把素材导入编辑软件的两条编辑轨道上,把主拍教师的素材放到主轨道,主拍摄学生的素材放到优先轨道中,通过素材声音使两条轨道素材同步,然后再对素材的局部进行"割舍"和"插入"。一般在拍摄中会在规定时间长度外略微增加一些长度,不能太长,太长了影响剪辑。然后对课堂教学录像在两个轨道间进行一些取舍,将那些繁琐、拖沓、重复的内容加以精简,对一些同一动作的内容(如学生活动、分组讨论等)通过镜头的转换来删除中间不必要的过程,使整片达到规定的长度。对于课堂录像课国家教委也出台一些规范,规范如下:

国家教委1990年的《电教教材编制要求与技术质量试行标准》,教学录像带内容的安排必须符合以下次序:(1)在录像带的开头需录制60秒钟的彩条信号。(2)彩条信号后再录制10秒钟的黑底(场)信号。(3)片头(一般少于30秒)。(4)教学内容。(5)片尾。(6)彩条(10~40秒)。以上要求,视频剪辑软件已经很容易地作出这些效果,有的软件已经集成有了,只要调用就可以。拍摄课堂课录像时,有些教师面对摄像机时会很紧张,遗漏了某些教学环节,从而影响课堂录像的整体效果,要在课后进行补拍,以便在后期制作需要时插入。编辑要保证各镜头间的连贯与自然。在实际编辑过程中,有一款软件(EDIUS)较好用。它是易学、功能强大的视频处理软件。在整体课堂录像剪辑时要保证镜头与镜头组成的动作事态外观的自然、连贯和流畅,注意人物行动的方向及彼此间的空间关系,要让观众感到所有的画面都是一气呵成的。

以上陈述,有的是笔者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和长期从事的录像课拍摄工作中摸索出来的,有的是从他人的优质录像课中悟出的,有的则是借助他人的一些经验而谈的。希望能对想建设农村学校简易课堂录像平台的学校有所启发,对向往通过课堂录像课来体现自己的教师们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夏玉宏《浅谈示范课教学录像片编辑的技巧》

[2] 武佳宁《把握摄像技巧提高精品课程教学录像制作水平》

课堂教学教学实录篇(2)

在目前的商务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和教材的编撰者越来越意识到现有的商务英语教材中存在着大量编者凭直觉想象的商务活动和商务会谈的内容。由于这些内容与真实的商务活动情景有着巨大的差距,这就意味着教师和学生利用大量课堂时间所学习的“伪”商务活动材料对学生毕业后所进行的商务活动几乎没有任何意义。为了改变这种教学与实际脱轨的现状,在商务英语的教学中使用真实商务活动的资料已经势在必行。教师可以利用当前高度发达的网络技术下载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商务活动记录。这些真实材料在商务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合理使用将极大促进商务英语教学效果,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商务英语人才。

二、利用网络资源优势

获得真实的商务活动记录商务英语这一学科的特点是目的性强,要求学生熟练履行交际任务或运用交际技能,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在具体商务活动中的语言运用能力,通过有效的交流和交际活动处理日常事务以及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诸如商务合作洽谈,各种商务文件书写,拟定和修改商业合同等。商务英语专业性强,涉及商务活动方方面面的内容。为了弥补教材内容与真实商务活动的差距,利用真实商务活动的记录增强学生的商务意识成为教授商务英语教师的首选。在网络技术没有得到广泛应用的时候,有些商务英语教师通过各种渠道从一些公司内部复印公司的谈判和会谈记录,利用这些真实的材料为学生授课,提高了利用网络真实商务记录促进商务英语课堂教学王东升吉林医药学院摘要:本文介绍了如何在商务英语的课堂教学中应用从网络下载的真实商务记录提高学生的商务意识。真实的商务记录作为学习材料,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可以巩固学生已经学习的知识,并且训练特定的语言技巧。在商务英语课堂使用商务记录是对当前商务英语教材的有益补充。关键词:网络真实商务记录商务英语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了学生的商务意识和交流意识。这样存在的问题是,一方面真实的材料很难得到,即使得到后,教师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归纳和整理;另一方面,面对着众多的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和迅速变化的世界经济贸易活动,这些来之不易的真实材料犹如杯水车薪,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而网络的兴起和快速发展改变了人类获取知识和信息的理念和方式,它的日益流行给教师提供了一个信息量大、资源丰富、知识面广、涉及领域多的平台。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可以接触大量语言输入的材料。事实上,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先进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外语教学。技术辅助的语言学习对学生学习效果和学习态度的影响也成为学者们研究的重点。研究显示,将先进技术应用于语言教学有许多益处,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同时,技术的应用使教学活动能够以学生为中心,这大大提高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参与热情,有助于学生进行更高层级的思维训练并达到更好的记忆效果。网络的出现进一步增强了语言教学的效果。它丰富的资源为教学提供了真实、丰富的语料,先进的技术促进和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和互动。随着一些国际商业机构的透明程度日益增加,教师可以在网络上获得其真实的会议记录和会议报告。各国的经济贸易往来多采用英语作为交流的语言,因此这些商务活动的记录大多数是英语形式的。获得这种真实记录的方法并不难,只要在搜索引擎中输入汉语或英文的会议记录、报告记录就能够得到很多的选择。这些真实的商务活动记录可以容易的制作成幻灯片或打印出来成为商务英语课堂使用的材料。

三、使用真实商务资料的优势

把网络上真实商务资料合理的应用到商务英语课堂教学有着巨大的优势。在具体的公司,具体的事件中,真实的商务活动可以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反思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组织语言的能力,由于真实商务资料信息量大,需要学生把大量信息按条理归纳整理,重新组织信息来进行理解。增强学生的交流技巧,在大量的真实商务活动材料中,真实的情景和真实的人物语言让学生学习到与人交往的技巧,增强交流意识。可以训练学生的组织能力,按照真实商务活动的日程安排,教会学生如何组织会议,协商合同,作报告等。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式学习并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

四、结论

课堂教学教学实录篇(3)

关键词:诗词教学;梦江南;课堂实录;思考

高中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性如何?相关数据表明,2012年10分分值的江苏高考古诗词鉴赏全省均分仅3.39分,如此低的得分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前古诗词教学效率的低下。古诗词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师教学功利化和文本解读能力薄弱,学生对古诗词学习兴趣不浓,教学中师生对古诗词整体感知缺失、教师缺乏古诗词情境创设……本人曾听过一位老师执教温庭筠的《梦江南》(千万恨),听完后对高中古诗词教学有效性这个问题有了进一步思考。

一、导入环节

师:喜不喜欢诗?生:不喜欢。师:为什么?生:难!读不懂!师:诗歌真的有想象的那么难吗?我们不妨来解读一首2012年高考短词温庭筠的《梦江南》。

二、整体感知

(生读词)师:读得怎样?生:太快了,太平淡了。师:为什么?生:读诗要依据诗歌情感。师(微笑):诗歌最浓烈的情感是什么?生:恨。师:“恨”的程度怎样?生:“恨”多、重。故应读得低沉、缓慢一些,一些表示“恨”程度的词,比如“千万”“天涯”应强调一下。师:(赞许)你善于抓住情感与诵读之间的关系,那你范读一下。(生掌声,师范读,生齐读)

三、品味“恨”意

师:“恨”在诗歌中体现得很明显,恨什么?生:诗人因思乡而怅恨。师:从哪里得出此论?生:从词牌《梦江南》看出来的。(此话一出,全班哗然)师:同学们同意他的看法吗?生:不同意。因为词牌不等同于词的题目,词牌规定词的曲调,而词的题目往往与词的内容紧密相关。师:(鼓励)能举些例子吗?生(全班学生一起补充)《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师:很好,同学们能将教材与新诗知识打通,做到了知识的迁移。生:还有问题,词主人公在很多词中不完全等同于词人本身。比如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明显是“男子作闺音”,欧阳修《蝶恋花》亦如此。师:再次解释词牌和抒情主人公,并追问:再读诗歌,你觉得主人公是怎样的形象?(生各抒己见,师点评,全班比较一致地认为是思妇。)生:从关键字词句中看出来。生:从词的意象中看出来。生:依据知人论世方法探究。生:根据积累,联系词人同一词牌名的作品《梦江南》(其二)探究(以上具体分析省略)(最精彩之处是对“摇曳碧云斜”的理解。)生:“碧云摇曳”是指天上的云飘荡,暗示女主人公内心的不宁。

师(微笑):你能抓住景物的特点并联系女主人公的处境,品味其内心情感,说得好。那“碧云”为什么指天上的云呢?生:碧云是古诗词中一个常见的意象,我们学过“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也学过“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生:我们还学过“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浮云”与“碧云”似乎都染上了悲伤之情。师:看来在我们学过的诗词中,“碧云”往往与悲伤联系在一起。还有哪些景能暗示女主人公的心情?生:“碧云斜”暗示时间是傍晚,表明女子心情的低沉。师(赞许):同学们能联系所学知识,学会知识的迁移,表明同学们诗歌鉴赏能力水平不错。生:老师,我觉得“碧云”指女子的发饰,“碧云斜”指女子头斜歪着,一幅因思念而心神不宁的样子。师(鼓励):你的见解真的是一鸣惊人啊,估计高考命题者都没有想到这一点,说明我们同学敢想!

四、总结与扩展

总结:古诗词鉴赏的整体感知离不开上述几点方法,但具体的方法必须建立在对诗词整体的感知上。扩展:比较温庭筠两首《梦江南》,探究闺怨诗的独特意象。

五、练习巩固

这节课师生互动性强,老师用自己的语言包括肢体语言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逐步揭开诗词的神秘面纱,最终解决命题者设置的问题。这节课,对高中古诗词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有如下启示。

(1)教师要强化自身综合素质。当前的古诗词教学中,偏重技巧来应付考试的教学,充满急功近利的味道,对学生思考力、领悟力、学习兴趣是戕害。教师必须在思想上摒弃功利,学会等待学生的成长。从古诗词专业教学的角度,教师应提高自己的诗歌解读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古诗词鉴赏的途径。教师提高自己诗歌解读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读书。不仅要读古诗词、诗歌评论、文学理论,还要涉猎其他书籍,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该课堂实录中,教师指导学生从意象、典故、知人论世、表达技巧、情感各个方面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同时教学语言亲切,表情柔和,反映了教师基本功的扎实。

(2)以诵读来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当前古诗词课堂教学方式往往以教师讲解、学生听记为主,学生参与活动的方式主要是师生对话,很多时候对话流于形式,学生活动的单一也蚕食着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诵读可以让学生体会自我存在的主体地位,强化了学生与老师、同学的交流,学生的课堂表现时间和机会得到了保证。同时,“诵读者将文本转化为有声话语的过程是一种探究”。

上述课堂实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包括学生个体、老师个体、学生集体的诵读,整体上感知诗歌的“恨”意。学生积极参与诵读,课堂活动方式得以丰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增强。

(3)辩证地对待古诗词的整体感知教学。古诗词教学中知识点分解式的教学方式破坏了诗歌的整体意境,因此整体感知对于诗歌教学尤为重要。但“整体感知(把握)”“与段、句、字词的关注不但没有冲突,相反主要体现在对段、句、字词的关注,除非那些字词等是‘非关紧要’(朱熹语)”。也就是说,教师必须在整体观照的前提下处理好古诗词教学中关系诗歌主旨情感的字、词、句等。

总之,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性探究必须建立在对教学现状的理性分析的前提上,这样相关的教学建议的实施才更具针对性、科学性,古诗词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才能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肖培东.精彩是怎样“扎”成的[J].语文学习,2013(5).

课堂教学教学实录篇(4)

1 设计情景,直接感知噪声和乐音

录制一首学生喜爱的歌曲《听妈妈的话》,录制一段建筑工地上拖拉机工作时的声音。

2 通过问题串展开课堂教学

问题的设计的原则是要同学回答的问题不能不需要思考就脱口而出,也不能无论怎样想都想不出来,而是想一想就能想出来。问题的设计更要有目的,通过问题引起学生主体思维的活动,通过适当的启发主导学生的交流合作、探究创新的活动。播放《听妈妈的话》,还没等我开口问,学生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发言。“我爱周杰伦”,“爽!”……有的学生甚至开始摇头晃脑地动起来。中断《听妈妈的话》的播放,开始播放拖拉机发出的声音。

“真要命”、“难受死了”……中断播放。

问:能听出来是什么声音吗?

答:拖―拉―机。

问:你是根据声音的什么特征判定这是拖拉机的声音呢?

答:音色。

问:听到这个声音你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

答1:烦!

答2:影响学习!

答3:睡不着觉!……

总结并板书:

1乐音通常是指那些动听和令人愉悦的声音。2噪声通常是指那些难听和令人厌烦的声音。

问:这是乐音和噪声的本质区别吗?

答1:是。

答2:不是。(都不是很确定)

问:认为“不是”的同学你有什么根据吗?

答:歌声应该是乐音,但如果在睡觉的时候听到歌声好象应该感到不舒服。

叙述:刚才这位同学给了我们更大的疑问,下面先请大家来观察、比较一下歌声和拖拉机发出的声音的波形图。

用midia player播放器分别播放两组声音,同时显示波形。

问:声音的波形会因为你的心情而改变吗?

答:不会。

问:那么你能比较出来两组声音的波形图有什么不同吗?

在学生的讨论、交流中重复播放。

答1:歌声的波形具有一定的重复性,而拖拉机发出的声音的波形好象一直在不停地变化。

答2:歌声的波形过一段时间总有相同的形状出现,拖拉机发出的声音的波形没有出现相同的形状。

问:谁能总结一下这两位同学的说法?

这时有同学悄悄打开了课本,开始浏览课本上的“信息快递”,他们都找到了一个词:规律。顿时恍然大悟,于是作出了集体回答。

在学生回答的同时,补充已有的板书。

问:歌声的波形不会因为我们的心情而改变,但歌声却会改变我们的心情,这是为什么?

正在看书的学生又一次作了集体回答。

叙述:既然周杰伦的歌声也还会成为噪声,那么我们就要注意了,不要在别人不需要的时候发出噪声噢!

问:在你生活的环境里,你受到过哪些噪声的骚扰?

答1:汽车的鸣笛声、鞭炮声、楼道里的吵闹声等。

答2:装修时电锯发出的声音、旧冰箱、旧空调工作时发出的声音。

答3:飞机起降时的声音。……

在学生回答的同时分类(按噪声的来源:工业、交通、建筑装修、生活等)板书(彩笔1)。

问: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对人会产生什危害?

答1:听力下降。

答2:影响学习、影响休息。……

在学生回答的同时分类板书(彩笔2)。

问:当你受到这些噪声的骚扰时,你采取过什么措施吗?

答1:听到鞭炮声时,捂紧耳朵。

答2:在家学习时,关紧门窗。

答3:因为对面楼上舞厅巨大的噪声,我们几家和他们打过官司,我们赢了,舞厅关了。……

在学生回答的同时分类板书(彩笔3)。(按控制噪声声源、阻断噪声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分类,为下面的学生活动作准备。)

问:在这些措施中,你能从“控制的途径”这个角度对它们进行分类吗?

学生活动:讨论、交流、看书.我到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旁边,引导他们思考,确定分类的标准,并给他们一些具体的例子。

学生活动:学生到黑板上对彩笔3所对应板书部分进行分类并解释他分类的标准。下面的同学质疑、修正、补充。

总结并板书:(对照板书)其实我们刚才研究的这些都属于“噪声的控制”。

问:能不能请大家总结一下,给这两部分内容也写一个标题?

……噪声的来源

课堂教学教学实录篇(5)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面积》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探索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活动,初步认识转化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推导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及积极参与、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准备:课件、方格纸、剪刀、长方形、纸质平行四边形、透明平行四边形。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激趣导课

1.情景引入(出示课件)

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继续研究图形面积计算,请看主题图。看情景图有哪些图形?

生: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

2.从平行四边形的花坛中引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师:请同学们看这幅图的下方有两个花坛,你认为这两个花坛哪一个大?

师:到底是哪个大,我们该怎么办?

生:算它们的面积。

3.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设计意图】

A、指导学生有序的读图,从整体(你发现在哪儿有哪些图形?)到局部(两个花坛)。

B、“这两个花坛哪一个大?”带着问题引入探究,突出课题并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和研究的兴趣。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猜测、试算、验证。

师:既然大家已经会算长方形的面积了,你们敢不敢试着算一算平行四边行的面积。

学生动手测量、试算按比例缩小的平行四边形图形的面积,老师观察出现的情况。

汇报并板演出现的各种情况。(生成有三种情况)

生1:6×5.5=33(平方厘米)

生2:6×4=24(平方厘米)

生3:(6+5.5)×2=23(平方厘米)

说理:

生1:相邻两边的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生2:底和高,底乘高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生3:两条邻边的和乘2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设计意图】

从贴近学生的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花坛,抽象出来的图形,学生动手测量并试着算一算。从试做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解决问题做好铺垫。

2.归纳意见,提出验证。

(1)归纳意见

师:你们对以上三种方法有什么意见或补充?

生1:我认为第三种是错的,这样计算出来的表示平行四边行的周长而不是面积。

师:你们对其它两种有什么看法:

生:我认为第二种是正确的,我的理由是:长方形的面积是长乘宽,所以平行四边的面积就是底边乘它的邻边。

师:有同意她想法的吗?说说看……。

师:现在有两种意见,怎么办?

生:验证。

师:怎么验证?

(2)数方格法验证猜想。

师:推导长、正方形面积时,我们就是用数方格的方法。

师:平行四边形不同于长方形,想一想怎么数好数。(题目中不出示“不满一格按半格计算要求”)

学生用方格纸测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生1:我是把所有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算,这样数的。

生2:我是把这些半格移到另一边半格上就组成整格了,这样好数。

生3:我是沿着格子的竖线把平行四边行剪下来,平移到另一边,这样组成了一个长方形,这样很好数了。

师:同学们的方法真多,这些方法都能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师:根据数格得出的结论,你认为哪种结果是错误的。

生:我们通过数方格法得知,用一条边乘它的邻边的方法是错误的。

【设计意图】

A:让学生归纳意见的同时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能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B:通过数方格验证哪种方法是正确的,并且围绕“怎么数好数”让学生了解、体会方法优化的思想及为接下来的剪拼法做好铺垫。

3.提出疑问,验证猜想、得出结论。

(1)提出疑问。

师:你们同意她的想法吗?齐:同意。

师:那么正确的方法是……

生齐说:底乘高。

(2)剪拼法,科学验证猜想。

师:底乘高来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数方格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那么用底乘高的方法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对还是错,需要……

生齐说:验证。

师:怎么验证更合理,更科学?

学生提问:能不能转化成长方形?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怎么做才能把平行四边行转化成长方形?

师:请同桌合作,并动手用学具剪一剪,拼一拼。

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3)演示操作,寻求不同,强化过程。

演示学生操作过程

师:同学们真聪明,在操作过程中运用了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转化”,都是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了一个长方形,“转化”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在以后学习中会经常用到。

(4)合作讨论,得出结论

师:小组讨论拼出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相比,你发现了什么?以下面的讨论题进行思考交流。

①拼出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比,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②拼出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③你能根据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吗?

学生汇报:

生1:形状变了,面积大小没变。

生2:转化后的长方形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对比,发现,长方形的长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宽等于平行四形的高,面积没有变化,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

老师根据学生的表述板书: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师:我们通过猜想,数方格验证,产生疑问,转化法验证,从而明白学生的猜想(底乘高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经常用到“猜想”“转化”“验证”等方法进行探究。

【设计意图】

A:数方格法已确定底乘它的邻边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是错误的。教师设疑让学生体会猜想的结论不一定是正确的,激励学生还需要进行一步经历和探究更科学的推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方法。

B:在数格时渗透剪拼的思想,在这里学生想到剪拼法并不难,在同学的相互帮助下能够顺利的完成任务。

C:由学生上讲台演示沿着中间的高剪开,拼成长方形既是强化剪拼法的过程,也是要寻求不同方法。

D:小组合作,观察对比,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小组合组和小结、概括能力。

4.用字母表示公式。

师:如果用s表示平行四边形面积,a表示它的底,h表示它的高,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以用字母什么表示?字母中间乘号可以省略。S=ah

师:要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

生:底和高。

三、利用公式,独立完成,解决问题。

1.独立完成,情景图中,两个花坛哪一个大?

生:长方形面积生:平行四边形面积

S=abS=ah

=6×4 =6×4

=24(m2)=24(m2)

答:两个花坛一样大。

2、利用公式解决例1。

例1:一块平行四边形花坛的底是6米,高是4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两人板演,其余做在练习本上。S=ah=6×4=24(m2), 6×4=24(m2)

【设计意图】

应用公式解决课前留存的问题及生活中的问题。把数学还原回生活中去。

四、反馈练习,发展思维。

1.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停车位底长5m,高是2.5m,它的面积是多少?

2.在方格纸上画一个底是4厘米,高是3厘米的平行四边形,它们的面积是多少?

【设计意图】

A、让学生明确认识到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它们的面积一定相等。

B、让学生体会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不一定是等底等高。

3.拓展延伸

要求下图的面积需要知到哪两个条件?你能把这个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吗?并求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把这个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推算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让学生能在这道题的影响下,学生对知识和数学思想都有一个延伸。

五、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通过学习你又有哪些新的收获呢?给你有什么启示?

板书设计: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课堂教学教学实录篇(6)

生:我觉得戏剧给人的最深印象就是情节很生动,而且情节非常饱满。

生:戏剧学习中最主要的是学习戏剧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看他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进而从中看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并借此了解那个社会、那个时代和那一群人。

师:好,戏剧中的情节很吸引人,戏剧也常常塑造一些人物形象,也常常寄予了作者的一些写剧意图。

生:我觉得情节部分固然很精彩,不过,作者借助一些手法来表现出作者想要表现的东西,显得也很精彩。

师:常常借助什么来表达?

生:语言。

生:行为动作、神态(在思考)。

生:还有环境。

师:同学们概括的动作、神态、环境等这些内容常常在戏剧的剧本里面用小括号括着,这个小括号起到什么作用?

生:说明或者提示。

师:好。还有同学要谈的吗?

生:我认为戏剧它可以通过幕来把情节划分开。

师:有幕的概念,戏剧情节不具有连贯性,常常是一幕一幕地呈现。

生:戏剧一般都是有冲突的,在生活中可能是一般的事,但到了舞台上,却有了艺术加工,能反映一些道理。

师:是的,艺术的加工,能比生活中的事情更凝练、更典型。刚才有个同学提到了一个词——冲突。这是戏剧文学有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剧作者常把这种冲突营造得非常尖锐。下面,让我们来看看戏剧大师们是如何理解戏剧的。(ppt展示)莎士比亚说:“戏剧是时代的综合而简练的历史记录者。自有戏剧以来,它的目的始终是反映人生,显示善恶的本来面目。”读完莎士比亚对戏剧的阐述,大家会获得哪些信息?

生:戏剧是反映善恶的本来面目,反映人生,关注生活中的小细节。

师:如果要让你从里面抽几个核心的词汇,你觉得是哪些?

生:时代、历史、善恶、人生。

师:所以,莎士比亚对戏剧的阐述,告诉了我们的一个道理,那就是:用戏来写人生。我们也常把人生比作一部戏,说“人生如戏”。我们来把这两个词连到一起看一看——“戏写人生,人生如戏”,挺耐人寻味的,那么漫长的人生、多姿多彩的人生能用戏去说它,而这样的人生又恰似是一出戏,不是很耐人寻味吗?在曹禺眼中,他就觉得“戏剧是一个美妙迷人的东西”。戏剧中的美妙迷人到底何在呢?它要写人生,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生呢?他要给我们呈现的,能够反映的时代又该有什么样的特征呢?这个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北京人》所关注的主要内容。关于戏剧,还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说“看戏,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你们会不会看?你是看门道还是看热闹的人呢?老师也在看,也是个看戏人,老师在看的时候,在这两幕的结尾,看到一个很相似的表述,我们共同来关注一下。

生:第二幕结尾是“愫方呆立在那里”,第三幕结尾是“愫方呆呆地楞在那里”。

师:同学们看,一个是“愫方呆立在那里”,一个是“愫方呆呆地楞在那里”。这样一个结尾,它都围绕一个共同的人——愫方,都有一个非常相似的神态——呆立。这是巧合吗?愫方为什么会呆立在那里呢?为什么愫方又会呆呆地楞在那里呢?到底是编者无意的巧合,还是作者匠心的创作?很显然,要回答这个问题只看结尾是看不出来的,没有过程哪来结尾?所以要想解开这个谜,我们必须要明白到底为什么会形成这样两个很相似的结尾。老师布置预习时要求大家分别概括一下情节。现在,我们来把这个预习作一点深化,要求:第一,以愫方这个人物为中心来分别概括情节;第二,所概括情节的句子以刚才我们找到的这两句话为结尾。好吗?(学生思考整理)

生:第二幕应该是,他们发现老爷子来了,就让曾文清躲到房间里,然后“愫方呆立在那里”。

师:“愫方呆立在那里”是因为一个人的到来,谁啊?

生:是曾文清的父亲。

师:是老爷子。老爷子进来时,愫方在和谁说话?

生:和曾文清。

师:说什么?

生:曾文清忍受不了家里面的压迫,想和愫方生活在一起。他们两人在谈论感情。

生:我觉得应该是告别。

师:为什么?

生:因为两个人说话都非常的简短,但是简短的话语里包含着千言万语,就是心中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非常复杂的、纠结的情感。

师:是一种感情的纠葛,那你知道这段感情的纠葛的缘起是什么?

生:是曾文清要走了,要离开这个家。

师:是在愫方的鼓励下,要离开这个家,而就在要离开这个家的前一天晚上,两个人有一段真情的告白。愫方把自己满心的感情,只是通过一样东西来传达给文清的。

生:通过一封信。愫方把自己满腹的感情写在信里。正当感情推到高峰的时候,老爷子来了。

生:然后曾文清选择离开,愫方呆立在那里。

师:那第三幕呢?

生:第三幕是曾瑞贞想要离开曾家,并且劝愫方和她一起走,但这时候那个曾决心要离开家再也不回来的曾文清回来了,所以愫方呆呆地愣在那里。

师:曾文清回来了,为什么“愫方呆呆地楞在那里”呢?

生:因为愫方认为,曾文清下决心离开这个家就是要去寻找他想要的自由,去选择一种新生活,但是曾文清回来了。

师:愫方为了曾文清而留在曾家,甚至是放弃出走的机会而选择留下。愫方谈到如果她要走,她有个前提,是什么?

生:天塌下。

师:除非天塌下。但她没有想到曾文清会回来,让她感觉到真的有如天塌下,所以“愫方呆呆地楞在那里”。通过这样的概括,相信同学们对这两幕的情节有了基本的了解。不知道同学们在生活中有没有这样一种感受,我们外在的神态常常是因为心里有所思,有所思才会有所现。我们能不能由这两个神态去推想一下,此时愫方分别想到了什么?请同学们以愫方内心独白的形式来阐述,并且还要告诉我们,愫芳在作这样内心独白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状态,你的推断理由是什么?(生思考并交流)

师:先看第二幕。

生:愫芳的内心独白是“他怎么走了?”。我认为此时的她心里有很多的疑问,也有很多想说的话来对曾文清说。可正当她想说的时候,老爷子来了。曾文清选择了躲避,愫芳心想,他怎么走了?

生:我觉得在“走”字前面应该加个“又”字,他怎么又走了?

师:你试着读一读。(生试读)

师:曾文清为什么又走了呢?

生:因为愫芳此时有很多的疑惑,也有些许的心事想和曾文清表白,但曾文清又选择了逃避,愫方心里应该是比较焦急,对曾文清有些责备、有些埋怨。

生:我觉得是之前曾文清屡次追问她,但是她都不予回答,她可能想,我不是都在信里已经说了吗?而这时老爷子的出场,让事情出现了转折。

师:她把自己的感情写在信里,把感情推到了高潮,可是他没有想到曾文清在面对老爷子的时候,还是选择逃避。曾文清这个逃避的行为,在愫方心中会怎么评价?

生:是对愫方的一种伤害。

生:曾文清是要去寻找新生活,一个要去寻找新生活的人,他应该首先做好准备。

生:要和身边的人告别,去迎接新生活的人,首先就应跟原有的生活做一个了结。

生:这对于曾文清来说需要勇气。但是他遇到了老爷子,什么勇气又都没有了,选择了逃避。

师:是的,又逃避了。要面对新生活的人他应该选择的是勇气,可实际中,却因为老爷子的到来而选择了又一次“面对真情的逃避与畏缩”,所以很赞成这位同学刚才的解读。

师:第三幕呢?

生:愫芳的内心独白是“他怎么又会回来了呢?”。

师:你来推想一下她此时的心理状态。

生:愫方劝曾文清离开这个像牢一样的家,寻找新生活,但是曾文清又回来了,没有实现他追求自由生活的愿望,愫方对他这种懦弱的行为感到很失望。

师:是不是像刚才那样,又一次失落了?

生:不是失落,也不是失望,而是绝望。曾瑞贞之前在劝愫芳离开的时候,她选择的是要留下来照顾这个家,照顾他所留有的一切,可有一样前提可以让她选择离开这个家去寻找新生活——天塌下来。可是天没有塌下,不争气的曾文清回来了,所以愫方呆呆的愣在那里了,那是一种在失落基础上的绝望!

师:这两处的内心独白全部源于曾文清,愫方与曾文清之间的感情纠葛是《北京人》的矛盾冲突之一,愫方是曾文清的表妹,父母双亡过后,寄居到曾文清家。曾文清早婚,这出戏发生的时候,曾文清已经36岁,愫方已经30岁,愫方的到来让曾文清的感情世界有了变化。而这种变化,曾文清没有作一个彻底而坦诚的表白,这也许是让愫方两次“呆立”的很关键的因素。通过对这两段内心独白的感知,同学们觉得曾文清是个什么样的人?

生:想爱又不敢爱,相恨又不敢恨,很懦弱的那种人。

师:剧本里有没有相关信息来支持你这样的观点?比如曾文清的动作、语言、神态或别人对他的评价等等?

(生读相关段落并评析)

江 泰 (黠笑)啊,你瞒不过我,我又不是傻子。(指文对袁爽快地)他有情感上的苦闷,他希望有一个满意的家庭,有一个真了解他的女人同他共处一生。(兴奋地)这点希望当然是自然的,对的,合理的,值得同情的,可是在二十年前他就发现了一个了解他的女人。但是他就因为胆小,而不敢找她;找到了她,又不敢要她。他就让这个女人由小孩而少女,由少女而老女,像一朵花似的把她枯死,闷死,他忍心让自己苦,人家苦,一直到今天,现在这个女人还在——

师:不敢,因为胆小,把她像一朵花一样的枯死……(师带着学生分析关键词)不仅枯死了愫方,还枯死了他自己,枯死了两人应该有的一段感情!很好。还有吗?

生:一方面,曾文清认识到了他的家庭对他是一种束缚,他应该去找新的生活、自由的生活,但是另外一方面,他从小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他成长的环境、受到的教育等等决定了他不可能一个人到外面闯出一片天地来,所以他在离家出走的时候回来过两次,也最终使自己要出去闯荡一片天空的理想就此彻底破灭了。

生:(生读相关句段)曾文清曾说,“愫方,这个家我不想再回来了”。一开始他是坚定了自己的信念的,但是从后面第三幕中的环境和外貌的舞台提示中可以看出,回来后的他一副狼狈的样子。

师:同学们再看看剧本第二幕中曾文清的一句台词——“愫芳,明天我一定走了,这个家(顿)我不想再回来了”中“顿”了一下,有什么味道?

生:是不是曾文清在说这句话时,头脑一片空白?

生:我觉得他是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因为这个家对他来说是很让他失望的。

生:有犹豫的。

师:那就是说,曾文清此时是,想但是又怕,对吗?

生:是的。想坚决离开这个家,但是这一顿又把他内心真实的表现出来了,他怕,怕什么呢?有什么可怕的呢?

生:他是个少爷,什么事情都不会干,怕出了这个家什么都不行。

生:他怕外面的世界,怕外面的生活。

师:对曾文清,我们还有别的看法吗?

生:他也是个很善良的人,但他也很矛盾,他说“愫方你还是嫁了吧”,说明他是很善良的。

师:这里有一个舞台说明——“蓦然”,什么意思?

生:突然。

生:轻率的,没加思考的。这个人很浅薄。

师:曾文清是曹禺所打造出的现实北京人形象。你觉得是现实中的哪一种北京人形象?

生:旧北京人形象。

师:旧北京的贵族。旧北京贵族文化的代表。这种人要用自然界的一种物来给他打一个比方,你觉得他像什么?

生:像金丝雀。

师:为什么?

生:被驯养起来的,没有走向自然的勇气!

生:驯养的鸽子,虽然是大少爷,但是内心很脆弱的。

生:关在笼子里的,不容易飞出去,飞出去还是肯定要飞回来的。他特别像笼中被驯养的一只金丝雀。

师:那么,这种人如果要去改造他,该怎么来改造呢?

生:让他离开家,自立自强。打开笼子,离开家庭的保护伞。

生:磨练他的意志,让他在社会上自立。

师:在感情上来说,让他——

生:要爱敢爱,要恨敢恨!

师:是啊,要爱就爱,要恨就恨;要哭就哭,要喊就喊。我们一起读一读人类学家的几句台词——“这是人类的祖先……”(师生齐读略)

师:改造他,曹禺已经提出了自己的思考——那就是用远古的北京人的形象来重塑他;曹禺说——这是人类的希望!

师:曾文清,不是一个很坏的人,不是一个没有思想的人,而是一个没有行动的人;他生活的家是什么样的家——冰冷的家、虚伪的家、冷漠的家,这样一种家的文化造就了曾文清的现在。在这样一种家的文化中,我们总是能看到一些相似的人,比如——

生:周萍。

生:巴金《家》中的觉新。

师:对,这样的人都有着共性。

师:作为另外一个主要人物——愫方,曹禺曾说,“愫方是他所有作品中倾注心血最多的人”。那么,你喜欢愫方吗?你认可愫方吗?

生:我觉得我有点喜欢,我觉得她首先是一个善良的人,她也很正义。但是我又觉得她性格中有点软弱。她始终没有挣脱束缚。所以,我喜欢她但并不认可她。

生:我的观点是一样的,喜欢但不认可。我喜欢她的原因有这样一些:我觉得她是一个心灵非常非常美的人。她的性格有一种隐忍、内敛,但是我觉得这也是一种软弱。虽然她的这种软弱是一种高尚的善良,但是她一直是因为别人而活而牺牲自己。我觉得人总要有自己的希望,为别人而活的同时也应为自己而活。

师:不应该做攀援的凌霄花,是不是这样?

生:我觉得愫方是一个非常让我感动的人。从剧本中可见愫方的心灵很美好:

(生读)……他走了,他的父亲我可以替他伺候,他的孩子,我可以替他照料,他爱的字画我管,他爱的鸽子我喂。连他所不喜欢的人我都觉得该体贴,该喜欢,该爱,为着……

曾瑞贞 (逼问,但语气并未停止)为着?

愫 方 (颤动地)为着他所不爱的也都还是亲近过他的!(一气说完,充满了喜悦,连自己也惊讶这许久关在心里如今才形诸语言的情绪,原是这般难于置信的)

曾瑞贞 (倒吸一口气)所以你连霆的母亲,我那婆婆,你都拚出你的性命来照料,保护。

师:注意,你刚才读的这几句话,它的主语全部是谁啊?

生:她

师:她。她始终把他装在自己的心中。还有么?

生:我觉得她的心灵就像玉一样。(生依据文本举例,

愫 方 (恳求似的)瑞贞,不要管吧!我第一次这么高兴哪。(走近瑞放着小箱子的桌旁)瑞贞,这一箱小孩子的衣服你还是带出去。(哀悯地)在外面还是尽量帮助人吧!把好的送给人家,坏的留给自己。什么可怜的人我们都要帮助,我们不是单靠吃米活着的啊!(打开那箱子)这些小衣服你用不着,就送给那些没有衣服的小孩子们穿吧。(忽然由里面抖出一件雪白的小毛线斗篷)你看这件斗篷好看吧?

其实愫方自己也是过着一种很不好的生活,她活得非常辛苦,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她还是不忘记要用自己的爱、自己的力量去抚慰和帮助像她自己一样可怜的人。

师:换一种说法,她的爱不仅仅在文清一人身上。她的爱洒向了更多需要关心的人们。她的爱是源于她的本心、本性。

师:刚才,三个同学给了我们一个共同的结论——喜欢但并不认可。那么,这样一个愫方,为了他可以牺牲一切的愫方,傻不傻?你们觉得呢?

生:傻。

师:有人曾经问曹禺,曹禺也问过自己,人们都说愫方傻,怎么能爱上曾文清这样一个废物呢?注意,原文就是这两个字“废——物”。因为曹禺曾经说过:“曾文清只是一个生命的空壳,他的一半是精神上的瘫痪。”但曹禺自己也作出了回答,“我觉得她不傻,她心底晶莹如玉,她忘了自己。”愫方忘了自己么?那如玉般晶莹的心灵在哪里?找找看。

(生找读并分析略)

师:好,我们再一次看到这句话,“把好的送给人家,把坏的留给自己。”还有么?

(生继续找读并分析略)

师:我也找到一处,我想请两位同学来读一读,其他同学注意听的感受。

(二生读剧本曾瑞贞与愫方间的一段对白)

曾瑞贞 (严肃地)那么从今以后你决心为他看守这个家?(以下的问答几乎是没有停顿,一气接下去)

愫 方 (又沉静下来)嗯。

曾瑞贞 (逼问)成天陪着快死的爷爷?

愫 方 (默默点着头)嗯。

曾瑞贞 (逼望着她)送他的终?

愫 方 (躲开瑞的眼睛)嗯。

曾瑞贞 (故意这样问)再照护他的儿子?

愫 方 (望瑞,微微皱眉)嗯。

曾瑞贞 侍候这一家子老小?

愫 方 (固执地)嗯。

曾瑞贞 (几乎是生了气)这整天看我这位婆婆的脸子?

愫 方 (不由得轻轻地打了一个寒战)喔,——嗯。

曾瑞贞 (反激)一辈子不出门?

愫 方 (又镇定下来)嗯。

曾瑞贞 不嫁人?

愫 方 嗯。

曾瑞贞 (追问)吃苦?

愫 方 (低沉)嗯。

曾瑞贞 (逼近)受气?

愫 方 (凝视)嗯。

曾瑞贞 (狠而重)到死?

愫 方 (低头,用手摸着前额,缓缓地)到——死!

师:听出了什么?

生:愫方对爱情的期盼和执着。

师:为什么?从哪里看出来?

生:愫方所有的回答可以浓缩到一个字——嗯。

师:“嗯”是什么?嗯就是一个应答词啊。“同学们我们现在在上课么?”“嗯。”“嗯”只是一般的应答词,一问一答而已。

生:每一句问答都意味着愫方必须要做一个庄严的承诺。那一次比一次更深重的问,就意味着一次比一次的承诺要艰难。十个“嗯”,一个“到——死”,十二个字,字字沉重,字字千斤,更字字有情。这像什么?就像中世纪的苦行僧,不断用藤条鞭打着自己的身体,数月的挨着饿,在崇山峻岭中穿行,目的只是一个——用肉体上的痛苦来换取精神上的宁静。

师:这就是愫方。她最大的人生哲学就是同学们反复读到的这一句,“把好的送给人家,把坏的留给自己”。这样一个愫方在我们的眼睛中,她又像什么呢?如果请也用自然界的一个物打个比方,你觉得她像什么?

生:晶莹无瑕的玉。

生:像蜡烛。放出光芒,自己却逐渐消亡。

师:燃烧了自己,甚至别人都不知道,但是它把光亮留给了世人。

生:像春蚕。

师:在古代,形容一个心地晶莹如玉的女子,喜欢用四个字叫“蕙质兰心”。我觉得愫方特别像生于黑暗但蕙质兰心的一朵兰花。所以《北京人》这部话剧的导演蔡骧在他的《导演札记》中说:“如果没有愫方,《北京人》将失去光彩,如果说《北京人》是诗,那么这首诗的灵魂是愫方。”

师:一个蕙质兰心的如兰花般的愫方和关在笼子里被驯养的鸽子一样的曾文清,在剧本第三幕的结尾又重新地遇到一起。剧本没有提供对白,就让我们来为他们间的相遇加上一小段对白吧。同学们可独自完成,也可相互合作。可长可短。

(学生思考写作,并展示)

第一组(两女生,分别演愫方和曾文清)

生1(演愫方):你——你,怎么又回来了?

生2:(演曾文清)我——我……

生1:我的天啊……

生2:愫方,我……(低头,转身离开)

第二组(两生,女生演愫方,男生演曾文清)

女生:你还是回来了?

男生:愫方,我——,愫方……

女生:为什么,为什么?自由呢,幸福呢?全都不要了吗?

男生:不是的,我——不是的,不是这个样子。

女生:(喃喃的)不是的?不是的……

男生:我遇到点困难,给我点钱吧。

(学生陈述编写理由,略)

第三组:(一生分演两角色)

愫方:你终究还是回来了。(眼睛转向屋外的空地上)

曾文清:(望着笼中的鸽子,良久)……

愫方:你终究还是飞回来了。(望着院中笼子里的鸽子,面如死灰)……

师:不过现在,我总觉得意犹未尽。想不想看曹禺是怎么创作的?

生:想。

师:想看啊。但是想看是有条件的。条件是看完之后告诉我你的设想和曹禺的设想有什么异和同。

(PPT投影,学生仔细观看)

(原作)二人默对半天说不出活,文清愧恨地低下头,缓缓朝卧室走去。

愫 方 (眼睛才从那鸽笼移开)文清!

曾文清 (停步,依然不敢回头)

愫 方 奶妈说你在找——

曾文清 (转身,慢慢拾头望愫)

愫 方 (又低下头去)

曾文清 愫方!

愫 方 (不觉又痛苦地望着笼里的鸽子)

曾文清 (没有话说,凄凉地)这,这只鸽子还在家里。

愫 方 (点头,沉痛地)嗯,因为它已经不会飞了!

曾文清 (愣一愣)我——(忽然明白,掩面抽咽)

愫 方 (声音颤抖地)不,不——

曾文清 (依然在哀泣)

愫 方 (略近前一步,一半是安慰,一半是难过的口气)不,不这样,为什么要哭呢?

曾文清 (大恸,扑在沙发上)我为什么回来呀!我为什么回来呀!明明晓得绝不该回来的,我为什么又回来呀?

愫 方 (哀伤地)飞不动,就回来吧!

曾文清 (抽咽,诉说)不,你不知道啊,——在外面——在外面的风浪——

愫 方 文清你,你(取出一把钥匙递给文清)——

曾文清 啊!

愫 方 这是那箱子的钥匙。

曾文清 (不明白)怎么?

愫 方 (冷静地)你的字画都放在那箱子里。(慢慢将钥匙放在桌子上)

曾文清 (惊惶)你要怎么样啊,愫方!——(曹禺原作)

生:我的设想原是文清先开口,但曹禺写的是愫方先讲。

师:这恰恰反映了文清的那种软弱。……你读一读相关的语句。(生选读)

师:就是这一段验证了我们在一开始把文清比成了是“一只关在笼子中驯养的鸽子”。他终不动了,他终于禁不起在外面的风浪,选择了飞回。选择了飞回意味着选择什么?

生:不敢面对真实。

师:不敢面对真实。选择了守旧,也选择了他的必然的结局。同学们从剧本中看到了一只飞不动的鸽子,从手法上讲,这是一种象征。这恰恰是曹禺在《北京人》中呈现的对诗化戏剧、诗美戏剧的一种追求。同学们应该可以从阅读全剧中感觉到还有很多语言充满了抒情味,很多的对白都有很强烈的音乐、动作、神态等背景。那曹禺的原作和同学刚才所构想的共同点是什么?

生:是愫方的离开。

师:还钥匙,实际上是还了那一段感情,也还了那一段生活。在她的面前,将有一段新的生活,在等着她。

师:同学们,从《北京人》这出戏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一种情思:首先,他是对现实北京人,像曾文清这样的现实北京人的一种彻底的绝望(板书),而这种绝望所带来就是愫方这样受苦受难女人的觉醒(板书)。在这觉醒之中,她选择了与旧生活诀别(板书),从而奔向未来(板书)。我想这未来北京人就是曹禺在创作《北京人》时留给我们最好的一段想像(板书)。未来北京人应该像愫方或者像愫方一样的从受苦受难中走出来的人。课上到这里,剧本也看到这里,《北京人》也读到这里。说句真话,我对它有点看法,感动过,悲悯过,这样一个家解体了,那样一种纯美心灵的人受苦受难。但我更多是一种欣慰,欣慰于家的解体,也欣慰于像愫方这样的人从受苦受难的黑暗中走了出来,走向新生。这就是我们开始讲的,戏写人生,人生如戏。在今天课的最后,我总觉得要留给愫方,留给我们今天这节课,留给曹禺,留给《北京人》一点什么,于是我节选印度大诗人泰戈尔在《流萤集》中的一小段诗句来。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来读这首诗。

“你完成了你的生存,

你点亮了你自己的灯;

你所有的都是你自己的,

你对谁也不负债蒙恩;

你仅仅服从了你内在的力量,

你冲破了黑暗的束缚,

你微小,但你并不渺小,

因为天地间一切光明,

都是你的亲人。”

课堂教学教学实录篇(7)

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喜欢。)你们都喜欢什么花?(月季花、菊花、牡丹花、牵牛花……)大家这么喜欢花,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段花的录像。(播放录像,1分多钟。)刚才,我们从录像中欣赏了一些美丽的鲜花,那么大自然中这些千姿百态、绚丽多彩的花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呢?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来研究花的构造。(板书课题)[评:利用录像导入新课,把学生带入龙的美丽世界,既激发了儿童的学习兴趣,又激起了他们的求知欲望。]

二、讲授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白菜花的构造。

我们首先来认识白菜花,请同学们看挂图(出示挂图)。这是一朵白菜花,请大家从整体上仔细观察一下,看谁能发现,白菜花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学生认真观察、交流。)让学生说说白菜花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有花瓣,花芯、小叶。)像小叶的这部分,它的科学名字叫做萼片,它是花的最外一层。还有花瓣,花芯的科学名称叫做花蕊。花蕊有两种,一种是雄蕊,一种是雌蕊,数目较多的这部分是白菜花的雄蕊,花中心的这一部分是白菜花的雌蕊。(边叙述边板书花的各部分名称。)指板书、遮住板书再分别让学生完整他说一说白菜花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评:让学生通过看挂图,观察、叙述白菜花的构造,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为解剖白菜花打下了基矗]

通过观察,同学们知道了白菜花是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构成的,下面我们还要亲手解剖一朵白菜花。解剖白菜花时要用到小镊子,镊子的使用方法是用右手拿住它,用大拇指和食指来控制镊子的松紧,像老师这样做。(边讲解边示范。)现在同学们注意看录像里老师是怎样一步一步地解剖白菜花的(放教师解剖白菜花的录像,并同时解说)。(1)老师用左手捏住花梗,右手拿镊子夹住被撕部分的基部,也就是下部;(2)按照认外向里的顺序一层一层撕下来,首先撕下萼片,然后依次撕下花瓣、雄蕊、雌蕊,边撕边按顺序在白纸上分类摆好;(3)注意不要损坏花的每一部分。下面我们再来看录像,按照老师这样先摆好萼片,然后是花瓣、雄蕊、雌蕊。现在,大家像录像里老师做的那样也来动手解剖一朵白花菜,看哪位同学解剖得最认真、最仔细。(学生解剖白菜花,教师巡视指导。)[评:白菜花小,教师示范解剖的话,学生很难看清楚。利用录像示范解剖,增强了可见度,同时对解剖步骤进行详细解说,使学生看得清楚、听得明白,容易掌握解剖技能。这就充分发挥了电化教学的优势,增大了教学密度,有效地解决了教学的重点、难点。](学生解剖完毕后,教师利用实物投影仪出示解剖结果。)通过解剖白菜花,你们发现白菜花的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的数量各是多少个?(白菜花有4个萼片、4个花瓣、6个雄蕊、1个雌蕊。)

2.认识桃花的构造。

我们已经知道了白菜花的构造,下面再来认识一种新的花(出示桃花模型)。这是一朵挑花的模型,请你仔细观察,桃花又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呢?(桃花也是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构成的。)

3.认识完全花。

同学们比较一下,白菜花和桃花在构造上有什么相同点?(它们都有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像白菜花、桃花这样,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齐全的花叫做完全花。谁能说说完全花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学生回答。)哪位同学能用完整的话再说一说什么叫做完全花?(像白菜花、桃花这样,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齐全的花叫做完全花。)[评:对同一内容,设置不同问题反复提问,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回答,加深了学生对完全花的认识,有意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并突出了教学重点。从不同的角度提问,使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既不显得罗嗦,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充分显示了教师较高的教学艺术。]

4.认识不完全花。

下面请同学们像科学家那样,认真细致地把你桌子上的花进行解剖(课前为各组学生准备了构造不同的花)。用解剖白菜花那样的方法,注意按照从外向里的顺序解剖。(学生解剖百合花、杨兰花等。)你解剖的百合花、杨兰花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呢?生甲:我解剖的百合花是由花瓣、雄蕊、雌蕊三部分构成的,没有萼片。生乙:我解剖的杨兰花是由花瓣、雌蕊两部分构成的,少了萼片和雄蕊。师:(用实物物影响投出学生的解剖结果)大家和他们解剖的结果一样吗?(一样。)(投影出示柳树花图)这是柳树花,它只由雄蕊一部分构成。同学们,我们刚才解剖的杨兰花、百合花和柳树花,它们是不是完全花?(不是。)为什么不是完全花?(因为它们有的缺少萼片,有的缺少萼片和雄蕊两部分,有的缺少三部分。)对于这些缺少其中一部分、两部分或者三部分的花,我们给它们起个什么名字好呢?(可以叫不完全花。)起得非常好,我们就称它们为不完全花。

三、总结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