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精神文明创建综述

精神文明创建综述精品(七篇)

时间:2023-05-29 16:16:46

精神文明创建综述

精神文明创建综述篇(1)

乐清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5月26日下发《关于文明单位电子台账建设情况的通报》,要求我公司于6月25日前完成文明单位电子台账建设。为按时按要求完成文明单位电子台账建设,并以此为契机,将集团公司以精神文明为主要内容的全面发展进行一次全面地集中地展示,以提升集团公司的品牌影响力,并为进军省级文明单位创造良好的舆论基础,现就集团公司精神文明电子台账建设提出如下策划建议。一、电子台账内容(一)分为“荣誉篇”、“法人篇”、“发展篇”、“奉献篇”、“文化篇”、“党群篇”、“创建篇”、 “创安篇”等八个部分。(二)每部分由“文字综述”和“档案陈列”组成。(三)内容提要荣誉篇文字综述——集团成长历程简介档案陈列——公司各类荣誉陈列法人篇文字综述——董事长主要成就介绍档案陈列——董事长个人荣誉陈列发展篇文字综述——集团公司发展历程(创新、管理、质量、诚信、多元化等)档案陈列——相关材料(含重要的媒体报道)奉献篇文字综述——集团在发展中对社会的贡献(捐赠、助学、纳税、安排就业等)档案陈列——相关材料文化篇文字综述——反映集团企业文化建设档案陈列——相关材料(企业文化手册等)党群篇文字综述——

文字综述——介绍集团党建、思想道德建设、工青妇建设、构建和谐企业情况等档案陈列——相关材料创建篇文字综述——集团创建文明单位的历程(或情况汇报)档案陈列——创建规划、方案、总结、申报材料、荣誉等创安篇文字综述——

文字综述——集团综合治理工作综述(综治、安全、环境、卫生、计划生育、环/安体系建设等)档案陈列——

档案陈列——相关材料二、人员分工(一)电子台账的文字、图片材料等内容由公关部负责组织(1)八篇综述文章的写作分工是宣传处长邱××负责“文化篇”、“党群篇”、“创建篇”、“创安篇”四篇文章的撰写;

内刊主编宋××负责“荣誉篇”、“法人篇”、“发展篇”、“奉献篇”四篇文章的撰写。(2)档案陈列资料由宋××搜集整合。(3)公关部总经理张××栋负责组织、审核、统稿。(二)电子台账的网络技术由信息部负责。网页设计制作等由技术员夏××负责,信息部总经理罗×组织、协调。三、时间要求所有文字及档案材料于6月20日前完成;网页设计制作及其他网络数据等于6月24日前完成,并报请集团有关领导审核同意;6月25日前完成与乐清市文明办的联络并实现网络连接。(本策划供领导参考) 策划人:集团公关部 宋×× 2005年6月6日

精神文明创建综述篇(2)

[关键词]企业家精神;成本;关系

[DOI]10.13939/ki.zgsc.2016.24.186

1 引 言

自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内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创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地位越来越突出。现今世界的经济已由“管理型经济”转变为“创业型经济”。[1]创新是创业成功的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创新的动因来源于企业家精神。对于当今中国而言,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环境下,企业家精神尤为珍贵。

经济学领域中的成本指的是一定的经济主体为实现价值增值的目的,在经济活动中所耗费的价值。市场经济环境下,很少有避开成本的,企业精神亦是如此。学术界对于企业家精神的相关研究较为丰富,但对于企业家精神与成本的关系却鲜有学者论述。那么,究竟两者关系如何?下文首先对企业家及企业家精神进行概述,再在此基础上论述企业家精神与成本的关系。

2 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概述

2.1 企业家概述

“企业家”的英文名是entrepreneur,取自法语entreprendre,指的是中介或中间人。法国经济学家里夏尔・坎提隆最早对这一概念进行论述。夏尔・坎提隆认为企业家是这样一种人,他们能识别市场先机,并通过利用这种先机以成就一番事业。另一位法国代表学者萨伊对企业家也有自己的理解。萨伊认为企业家是冒险家,敢于冒险是其本质特征。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将那些具有新的观念或拥有专利的人称为企业家,他们或推动新产品的出现,或降低现有产品的成本。美国另一位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认为企业家的职能在于创新与实践。

从以上学者的论述中可以总结为,企业家是能识别市场先机、善于创新、富有远见并且勇于实践和承担风险的人。企业家似发明者,却又比发明者更能推动实践;企业家似管理者,却又比普通管理者更富有远见卓识。

2.2 企业家精神概述

企业家精神,顾名思义,即蕴含在企业家身上的某种或某些精神品质,这种或这些精神品质的有益发挥更能将企业推向成功。国内外关于企业家精神概念的主流观点有三种,即“创新说”“风险承担说”和“市场机会说”。

“创新说”代表人物有约瑟夫・熊彼特和彼得・德鲁克。约瑟夫・熊彼特认为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一个重要目的。彼得・德鲁克认为企业家精神的实质是创新性,企业家能够使现有资源转变为财富;“风险承担说”代表人物是舒尔茨。他认为,企业家精神具备这样几种能力,即能承担风险、具有冒险精神以及能应付市场失衡;“市场机会说”代表人物是伊斯雷尔・柯兹纳。他认为,企业家精神是一种警觉性,一种对未被认识到市场机会的警觉性,这种警觉性能识别并利用市场机会进而谋取利润。

对于以上三种学说,都只是从一个方面来体现或反映企业家精神。“创新说”强调创新精神;“风险承担说”突出企业家的冒险精神以及承担风险的能力;“市场机会说”则注重企业家对市场机会的识别能力。笔者认为,这几种精神的部分或全部叠加才更符合企业家精神的定义。因为具备创新、能够洞察市场机会并且愿意承担其中风险等精神的人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并取得成功。

3 企业家精神与成本的关系

3.1 企业家精神与成本的正相关性

表现为企业家精神越凸显,成本越大。首先,企业家精神的培育需要大量的投入,也即成本的耗费。企业家精神与其说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赋,不如说是需要经过后天培育而逐渐形成的品质。李维安和王辉(2003)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给出了培育企业家精神的政策建议。他们认为,宏观方面要加强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改善市场经济环境,微观方面要建立健全现代公司治理制度。[2]而无论是宏观上的、还是微观上这种制度的建立或健全,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成本。其次,在企业家精神已经具备的条件下,站在上述“风险承担说”的立场上,该观点认为企业家精神的实质是勇于冒险,不可否认这种勇于冒险如果方向正确的话,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收益,但如果失败,其损失将是惨重的,并且将是一种沉没成本。

3.2 企业家精神与成本的负相关性

表现为企业家精神越凸显,成本越小。首先,作为企业家精神载体的企业家,或识别市场先机以发现蓝海领域,或引进新品种以改善品种结构,或改进生产方法以提高生产效率,或重组组织机构以强化协调效果抑或筹集资金以满足经营需求。企业家无疑是企业中最重要的人力资本或者说智力资本,企业家开展的这些活动从有形方面给企业带来成本的节约以及效益的增大。其次,企业家精神本身也是公司的无形资产,这种无形方面的创新性、市场协调能力、机会把握能力等给企业带来效益的增大和成本的节约,甚至作用强度远远超过有形方面。比如浙商精神。在创业期,浙商讲究“四千精神”,这一阶段正是这种艰苦奋斗精神才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在守业期,浙商追求改革创新精神,这一阶段正是这种不断创新精神才使其商业成果得以保住并不断扩大。

3.3 企业家精神越凸显的企业其总收益远远大于总成本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如上所述,企业家精神与成本既存在正向关系,同时也存在负向关系,既对立又统一。但是,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善于创新、富有远见并且勇于实践和承担风险的企业家身上所蕴含的精神带来的总收益远远大于总成本。正如白永秀教授所言,企业家精神不仅是学术研究的前沿问题,而且对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具有重要意义,21世纪的中国正处于从“物的产业”向“人的产业”的转型期,企业家或企业家精神在当代企业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3]企业家已经被认为是企业的主产品,而利润则退其次成为企业的副产品,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是培养企业家的过程,利润只是这种过程延续的结果。

参考文献:

[1]彼得・杜拉克.创新与企业家精神[M].彭志华,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

[2]李维安,王辉.企业家创新精神培育:一个公司治理视角[J].南开经济研究,2003(2):56-59.

[3]白少君,崔萌筱,耿紫珍.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研究文献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23):178-182.

[4]官兵.企业家精神、金融制度与金融发展[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9).

[5]张自卿,邵传林,裴志伟.制度环境与企业家精神一个文献综述[J].商业经济研究,2015(7):94-96.

精神文明创建综述篇(3)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艺术创作;艺术性;文化建设;审美文化;艺术精神

中图分类号:G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104(2009)07-0023-02

无论是从广义文化还是从狭义文化的角度看,作为一种名符其实的艺术性实践活动,中国的红木家具及居家饰品设计制作工艺本质上都是一种文化范畴的行为。特别是这一行为又与社会公民具有广泛的联系,因此,我们作为一名从事红木设计制作的艺术工作者,不能不对文化这一概念,特别是文化作为一种力量在国家综合国力中的地位,有一个清晰而正确的认识。这既是社会责任的需要,也是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通过努力取得成功,并因此而获得成就感的重要前提。

一、对文化的认识

当今社会,文化一词的使用频率很高,动辄什么什么文化,但却有相当多的人对它的确切含义少有深究。作为一名红木艺术工作者,要想对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有所认识,首先就应该对什么是文化进行一番较为深入的探讨。

一般来说,对于文化的解释有着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对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文明的泛指。具体到其分类,历来有着许多不同的表述。但都不外乎既包括由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构成的,具有物质实体的物态文化层;由社会各方面的制度,规范和组织构成的制度文化层。也包括由民风民俗所构成的行为文化层;由人类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的心态文化层。总之,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所以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拿红木做例子:如果深山老林里自然生长着一棵酸枝树,尽管其存在已有数百年,但却从未有人问津,那么它就不具备任何文化属性。而如果一旦有人对它进行了砍伐,甚至只是把它的枝桠进行了一点修整,那怕什么也没有做,只不过站在它面前对它进行了一番欣赏,那么它就具备了文化内涵。由此可见人是文化生成的决定性因素。惟其如此,有人把广义的文化界定为人的人格及其行为的反映;也有人干脆将文化称之为人化。我们平时常说的所谓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马家窑文化等遗址方面的文化指称,就属于广义文化的概念。

狭义文化则是广义文化的一种细分,它排除了广义文化中人类的物质性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指精神性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一般来说可概括为意识形态范畴的文学、艺术、哲学、宗教、道德、信仰、政治、法律、习俗等;有时也特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人们平时在习惯性表述时所指的文化,大抵属于狭义文化。在本文以下的阐述中,其文化这一概念所指的,基本上也应属于狭义文化之范畴。

二、文化的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文化越来越被社会各方所重视。小至办企业,作商贸,大至整个城市经营,往往都热衷于打文化牌。那么,文化的重要性到底体现在哪里呢?

文化之所以重要,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它关系着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我们知道,民族是人类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上形成的具有长期稳定的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语言,以及共同血缘承衍的共同体。由于各民族生存的地域环境、生产及生活方式、乃至长期形成的遗传基因等等的不同,因而形成了不同的自然观念、思想方法、性格特征以及心理素质,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民族性。在这样的民族性基础上生成的文化,当然也就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民族特色。从世界文化的角度来看,正是因为有着这许多不同民族文化的存在,才形成了世界文化丰富精彩的多样性。而多样性的世界文化,是促进人类文明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体现着文化对人类极端的重要性。由于对民族文化重要性的认识是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思想基础,因此当我们论述文化的重要性时,就必须要从论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而切入。

民族文化的重要性是无可估量的。可以这样说,一个民族如果丢失了自己的文化,那么就代表着这个民族有史以来所积累的所有创造力和共同精神的分崩离析,这个民族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反之,一个民族只要其文化得以延续,便能守住自强之根基。因此纵观历史,许多例子可以证实,大凡一个民族的消灭,首先便是这个民族的文化的消亡。我们中华民族之所以几千年历尽劫难而从未间断地延续着自身的历史,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得以逐步地走向强大,这与中华文化的精深博大,坚不可摧是分不开的。而加世纪末,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最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解体,从根本上说,就是其文化亦即其核心价值体系遭到破坏并被抛弃的必然结果。

此外,还有两个例子也可从正反两个方面很好地说明这个问题。一是具有4000多年历史的犹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犹太民族曾多次遭受驱逐、屈辱和屠杀。失去土地后,又颠沛流离长达1800多年,但他们却始终未被征服,并于1948年成功建立了自己的国家。这正是在其强大的犹太民族文化的凝聚下,才使这个民族得以紧密团结而立于不败之地的。另一个例子是我国的古代民族党项族的灭亡。为什么我国有许多历史上从未建国的少数民族尚能生存发展到现在,而曾经建立西夏王国达300多年,并创造出灿烂文化的党项族却遭到了灭亡的命运呢?这正是因为忽必烈深知欲要消灭一个民族必先灭其文化的道理。他除了屠杀、放逐党项人外,对党项人的语言、文字、音乐,乃至服饰、民俗礼节等一系列党项民族的文化实行了最严酷的禁锢。几代下来,随着其民族文化的消亡,党项民族也就彻底灭亡了。由此可见,民族文化的盛衰,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是生死攸关的,这也从根本上说明了文化的重要性。

民族文化既是维系民族存在的最根本的纽带,也是促进民族发展的精神资源。民族文化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对于这个民族的每个成员而言都是~种创造和接受,任何民族都是通过这种创造和接受,使民族内部的个人意识变为群体意识,由主观精神变为客观精神,从而形成共同的民族素质和民族精神的,这种民族素质和民族精神的凝聚,最终便成为了一股强大的力量。

三、关于文化力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由民族素质和民族精神所形成的这股力量,就是作为其综合国力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力。那么文化力是如何在综合国力的构成中发挥作用的呢?美国哈佛大学政治学教授约瑟夫・奈在《美国强权的悖论》一文中阐述了美国用以影响世界的两种力量:“一是硬实力,即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强迫其他国家遵循你所实施的特殊的行动方针。一是软实力,郎榜样的力量,理念和理想的力 量,也就是文化的力量。这种力量更能潜移默化地起作用,它能使其他人想要你所拥有的东西,认同你的价值观、世界观,从而使他们喜欢并支持你的制度。”在这里,这位美国教授把文化力确定为一种软实力,并具体说明了它在国家综合国力中所起的无可替代的作用。只不过教授此番论述是从强势国家的角度出发。而本文前面就民族文化对于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的论述,则是从相对弱势的民族乃至国家的角度出发的。

实际上,世界上越是经济发达、国力强盛的国家,对文化力的重要性越有深刻的认识。比如法国前领导人密特朗就曾经讲过这样一句话:实现欧洲一体化,我们将从一个文化的欧洲开始,而不是从一个经济的欧洲开始。并进一步指出:战争使我们分离,文化使我们走近。他的这番话说明了在凝聚和推动一个政治或经济实体的形成和发展中,文化力的关键作用。二是人们常说的日本的三次远航。除第一次以明治维新为标志,通过政治的维新改革使日本国力迅速强大的政治远航;第二次以二战后的重建为标志,在经济上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经济远航外,第三次就是以文化立国的当代的文化远航。日本对“国土有限,文化无涯”、“人心养成,人格铸就”等这些道理有着深刻的认知。在这样的认知指导下,九十年代以来,日本确立了“以最小的代价谋取最大成果”的文化战略思想,一方面不断强化动画、音乐、服装设计等等时尚文化的传播,一方面建立了一套强大的宣传机器,向世界展示其民族的文化魅力,从而达到树立国家形象,扩大国家影响的目的。

精神文明创建综述篇(4)

2002年11月8日,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1],在该报告的第六部分第二条,同志以仅次于“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行文位置,论述了“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一内容。将“民族精神”写入中共中央的政治报告并在重要位置予以论述,这在中共党史上还是第一次,表达了中央对“民族精神”问题的高度重视以及中央领导人对世界浪潮下国家发展、民族大义的深敏洞见和高瞻远瞩。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是互为支持、互为生长的,两者协同构成社会的发展机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需要大力生产力,使经济实力和生活水平提升到“小康”,而且更需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所以,同志在报告第六部分的开头就明确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经济与政治的发展需要文化,而文化的力量“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这说明文化的最高形态存在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之中;而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正是一种“民族精神”的最生动、最深刻的存在。

请同学们牢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含义。

精神文明创建综述篇(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年版”)是在2001年《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实验稿”)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笔者通过逐字逐句的对比阅读后发现,“2011年版”对“实验稿”的修订,主要从文本结构、语言表达和具体内容三个方面进行,通过增、删、调、并、改等“手术”,强化了“标准”的科学性和对教学实践的指导性,从而使其从“标准”走向“更标准”。

在文本结构方面,“2011年版”在“实验稿”的基础上作了如下调整:一是将“前言”部分“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修正为“课程设计思路”,将其中第2条关于三维目标的表述调到“课程目标”部分,作为该部分的引言。二是将“实施建议”部分中的“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前置,并设置“具体建议”,其中又分学段提出具体建议,突出对教学的指导性。三是附录部分增加了《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结构更完整,形式更严谨,条理更清楚,便于教师掌握。

在语言表达方面,“实验稿”的问题较多,“2011年版”对此做了极大努力。例如上文所说的将“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修改为“课程设计思路”,将“课程目标”修改为“课程目标与内容”,将“实施建议”中的“关于……”修改为“关于……教学”,并对各部分各条目内容的表述作了调整、修改。语言表达更规范、准确,更具有“标准性”。

任何文本都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体,形式上的变动必然带来内容上的变化。2011年版对结构和语言上的调整修改,归根结底是为了适应其内容上的调整变动。具体内容上,对比“实验稿”,“2011年版”所做的修改很多,变化很大。

—、关于语文课程的地位、性质、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定位更加科学准确,阐述更加精当明晰,对课程实施更具现实指导性。

1.关于语文课程的地位。“实验稿”对语文课程地位的表述不详,较为空泛。“2011年版”重写了《前言》部分的引言,从“语言文字”的作用、地位出发,着眼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所面临的挑战和要求,强调了“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其“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两段文字集中概括地阐述了语文课程的地位,凸显学科特点,具体明确,更切合语文课程的本质特征。

2.关于语文课程的性质。“实验稿”相应条目中并未有明确的表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说的是语文课程的特点,而非性质。“2011年版”则开门见山,一语中的,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根据这一性质,强调课程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自身精神成长”,其“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与这样的性质和目的是密切相关的。

3.关于语文课程基本理念。“2011年版”保留了“实验稿”的体式,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但在原来的基础上作了深入细致的修改。

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理念下,增加了“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等表述,强调“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学生“和谐发展”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基本体现。

在“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理念下,紧扣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实践性特点,特别强调了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而要落实这样的价值取向,最直接的做法就是语文实践,就是“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既是对语文课程人文性内涵的具体阐述,更是针对精神沦丧、人心涣散的现实所做的一种纠偏扶正的努力。不仅高瞻远瞩,突出语文学科的意义和价值,而且结合语文教育特点,明确指出“多读多写多积累”是语文学习的根本途径和基本规律。

在“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念下,将原来的“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改为“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凸显学习中的问题意识;强调“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关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体发展”;明确指出,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应积极提倡”。

在“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理念下,将原来的“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改为“应继承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同时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明确指出了语文课程资源的建设应以“读书、积累和感悟”为出发点,更切合语文教育的实际,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与时俱进。

4?郾关于课程设计思路。“2011年版”在“实验稿”的基础上增加了两条指导思想:一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把握时代脉搏,继承传统,汲取精髓,充分发挥语文课程功能作用的“科学发展观”:二是从语文课程的性质出发,强调语文课程设计必须“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这样就使课程设计思路有了具体的方向,目标更明确。同时,删去了“实验稿”中第2条关于三维目标的表述,因为三维目标不是设计出来的,而是内在于课程之中。

二、关于课程目标与内容的概括更全面,思路更清晰,要求更具体,目标更明确。

在“总体目标与内容”中,“2011年版”在“实验稿”原有10条目标与内容前面增加了一段引言:“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这段原为“课程标准设计思路”第2条中的阐述,经修改后提纲挈领地概括了语文课程的总体目标与内容。同时,在对总体目标与内容的具体表述上,增加了“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种媒体学习语文”等内容,使总体目标与内容更全面、具体,特别突出了想象力、创造力、阅读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段目标与内容”中,“2011年版”对“实验稿”也作了补充、修订和完善,虽然总体上条目有所减少,但内容更为集中概括,语言表述也更为具体明确。从中可以看出几个方面的突出变化。

一是重视识字写字教学,强调练字意识。“2011年版”将“实验稿”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目标中的“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改为“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将第二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改为“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对“会写”字要求有所降低,充分体现了“多识少写”的思想,符合小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同时强调“主动识字”和“独立识字”,而“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的基本标准,就是“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附录》部分的《基本字表》和《常用字表》,则使识字写字教学有了具体的依据。

二是关注正确的学习方法,突出良好习惯的养成。“2011年版”将“实验稿”第一学段“阅读”目标中第4条单列的“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调至第5条“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之后;在第二学段“阅读”目标第2条“初步学会默读”后面增加了“做到不出声,不指读”的要求,并将第7条“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调至其后。虽只是位置和顺序的调整,却体现了对正确学习方法一如既往的关注。同时,在各学段的“识字写字”目标中,都补充了“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的要求:在第一学段“阅读”目标中增加了“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写话”目标中增加了“留心周围事物”等要求,都是在强调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三是重视阅读方法,文体意识略有增强。“2011年版”各阶段“阅读”目标,从条目数量上看,比“实验稿”是减少了许多,但经过整合,其内容却更为概括、丰富和具体。“2011年版”将第二学段第2条中“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调至第4条“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之后;将第三学段第8条并入第2条,第6条并入第7条,并在后面增加了“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诸如此类,都不仅仅是文字的调整,而是体现了对阅读方法的重视,强调问题意识,突出通过阅读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而第三、四学段关于不同性质文章的阅读目标要求,经过整合,既增强了阅读的文体意识,更加强了目标和方法上的指导。

四是软化写作的目标要求,体现写作教学的新趋向。“2011年版”的写作目标与要求富有弹性,突出学生“留心周围事物”,“观察周围世界”,“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写清楚”,“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在“教学建议”中,还特别强调“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积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丰富写作形式,激发写作兴趣,增加学生创造性表述、展示交流与互相评改的机会”。在继承传统写作教学经验的同时,体现了新形势下写作教学的新趋向。

“2011年版”在“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方面也有调整,总体看都强调要贴近现实生活,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目标要求略有降低。

三、突出对课程实施的指导性,内容更具体,针对性更强。

与“实验稿”相比,“2011年版”最突出的就是将“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前置,并且做了较大的修改,内容更为具体、丰富,突出了对一线教师的指导作用。既有教育理念层面上的指导,也有行动策略上的建议,还有对问题和偏向的针对性矫治。

“教学建议”包括五项内容,其中前四项是总体建议,重在理念上的指导,可看做实施教学的“四项基本原则”。在“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原则下,强调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原则下,强调要“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提倡多读多写,改变机械、粗糙、繁琐的作业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在“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原则下,强调“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法”。将“实验稿”中“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改为“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此原则下强调,“尤其要注重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能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第五项是具体建议,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提出相应的行动策略,既有关于“怎样做”的要求建议,也有“为什么这样做”的阐述。如对识字写字教学,既有“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情趣养成的过程”的理论阐述,同时也有“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这样具体的方法指导。而针对实施新课程十年来出现的一些偏向,则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例如对各学段朗读目标中“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要求,强调其内涵是要让学生“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对创造性阅读,则明确指出“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

“评价建议”中,总体建议强调“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在此理念下,提出评价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互动: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具体建议则针对不同内容分学段表述,体现了新课程注重课堂教学和评价功能的实施理念,便于一线教师全面把握,灵活运用。因为再美丽的蓝图,如果不能付诸实践,就只是空中楼阁。这些“具体建议”,就是语文课程教学及评价的“施工图”。

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施建议”部分强调:“各地都蕴藏着多种语文课程资源。学校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认真分析本地和本校的特点,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积极开发潜在的资源,特别是人的资源和在课程实施中生成的资源因素。”相较“实验稿”中“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更注重因地制宜和切合课程本身的性质特点。

四、“附录”部分,除增加两个《字表》外,也有调整。

“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中,要求背诵的篇目由120篇(段)增加到136篇(段),具体篇目略有调整。“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中,强调对科普科幻作品以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常识的普及性读物”的推荐阅读,这与突出想象力、创造力、阅读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理念相一致,对现实中的偏向也有所矫正。

总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是在“实验稿”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实验、总结,逐步修订完善而形成的一个文本。在严谨性、明晰性、可测性、具体性、全面性、学术性等方面都有所加强,是一个从“标准”走向“更标准”的实施语文课程的基本规范。

精神文明创建综述篇(6)

【关键词】软实力;文化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是指由思想、价值观、精神等文化要素体现出来的凝聚力、创造力、影响力,是一个国家创造的文化成果及其在内政、外交上的综合体现,具有促进国家硬实力、维护和增进国家利益的重要作用。

同志指出:“当今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充分表明,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创造精神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面对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大潮,面对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对文化发展的要求,面对社会文化生活多样活跃的态势,如何找准我国文化发展的方位,创造民族文化的新辉煌,增强我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提升国家软实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他的论述高度概括了我国加速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1〕

“软实力”的概念源于西方,是近年来产生的全新的政治概念,对于“软实力”的内涵和外延,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认识。当“软实力”概念传入中国后,中国党和政府以及有关专家学者在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改造,提出了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软实力”概念。

一、软实力的概念

软实力的概念产生于国际关系领域,它既是传统国际关系理论不断发展的产物,也是冷战后国际力量对比深刻变化的产物,是在相互依存理论下对国际关系核心理论“权力论”所做的补充和发展。

软实力概念是由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Kennedy School of Government)前院长、美国国防部前助理部长、国家情报委员会前主席约瑟夫・奈(Joseph Nye)教授于1990年提出的,他认为软实力是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制度等产生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是建立在上述资源基础上的同化力和规制力。1999年他又在《时代》周刊上进一步指出:“软权力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与意识形态诉求(Appeal)。它是一种通过吸引力而不是强制力获得理想结果的能力。它是通过让别人信服他们应该跟随你或让他们同意那种能够产生你所需要的行为的标准(Norms)和制度(Institutions)来工作。软权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信息的说服力。如果一个国家和一是他的立场在其他人眼里具有吸引力,并且鼓励其他国家依照寻求共存的方式加强界定他们利益的国际机制(Institutions)。那么它无需扩展那些传统的经济和军事资源。在今天这个全球信息时代,软权力变得越来越重要。”〔2〕奈认为,美国在此前的几十年中利用文化和价值观方面的软实力,成功地获得了很大的国际影响力,但后来越来越多地使用“硬实力”(尤其是军事力量和经济手段),影响力反倒日渐式微。随着冷战后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已经从单纯的军事实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这些“硬实力”的竞争日益转变为文化、价值观、国际形象、制度政策等“软实力”之争。软实力建设已经成为国家综合实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约瑟夫・奈认为,二十一世纪的力量将依赖于有形的和无形的这两种力量源泉的结合。

二、文化软实力的概念

1993年,王沪宁在《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软实力》一文中强调,把文化当作一种软实力是当今国际政治中的崭新概念,应该加以认真关注和研究。他认为:“……国际风云的变幻和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使‘软权力’成为一个国家对外交往的基本力量。硬权力基本上可以在一定的政治共同体内得到和扩展,而软权力更加依赖于国际间对一定文化价值的体认,依赖于一定的体制在国际上得到的支持,所以国家的软权力更加依赖国际文化的势能,即国际整个文化和价值的总趋向。”这是“软实力”概念在国内最早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中国党和政府也越来越认识到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软实力”最早出现在党和国家的文件报告中是在2006年。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如何找准我国文化发展的方位,创造民族文化的新辉煌,增强我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提升国家软实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 〔3〕 2007年1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8次集体学习时又指出,加强网路文化建设和管理,“有利于增强我国的软实力”。可见,中国领导人已经敏感地意识到了提升文化软实力对中国的重要性。软实力的概念已经进入中央领导层的视野,这是我国对国际间综合国力竞争趋势的一种积极回应。

2007年10月25日,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文化软实力”的概念,并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我国综合国力建设的基本目标,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他明确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4〕这是我们党对文化软实力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的新认识、新论断,充分表明了以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文化软实力建设摆上了党和国家建设空前重要的位置,显示了我们党在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的进程中,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影响力的决心和信心,展示了我们党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勇于和善于吸收一切优秀的外来文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开放心态和博怀。

根据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文化软实力”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文化软实力”是指由思想、价值观、精神等文化要素体现出来的凝聚力、创造力、影响力,是一个国家创造的文化成果及其在内政、外交上的综合体现,具有促进国家硬实力、维护和增进国家利益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Z].2006-11-10.

[2]Joseph Nye.The Challenge of Soft Power[J]Time Magazine,1999,22(2)

[3]王沪宁.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软实力[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3).

精神文明创建综述篇(7)

同志关于文化建设的论述,首先回答的是文化建设何以必要的问题。为此,他创造性地提出了“文化生产力”和“文化软实力”两个重要概念。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①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要求,2003年全国开始了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随着这项工作的不断推进,同志对文化建设战略意义的论述也不断深化。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首次在党的文献中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坚持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②的命题。同志讲话强调:“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通过不懈努力,使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以及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③2005年,同志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的讲话,专门谈到了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问题,他指出:“中央政治局认为,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必须“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④此后,同志还多次论述“文化生产力”问题,强调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①。

在提出“文化生产力”后,2006年11月,同志在中国文联“”和中国作协“七大”上又提出了“文化软实力”这一概念。他指出:“面对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大潮,面对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对文化发展的要求,面对社会文化生活多样活跃的态势,如何找准我国文化发展的方位,创造民族文化的新辉煌,增强我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提升国家软实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②2007年10月,“文化软实力”概念正式写进了党的十七大报告:“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③2008年1月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同志又从国家战略的高度论述了这个问题,强调“综合国力竞争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经济较量中的文化因素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发展战略”,“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对内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对外增强国家亲和力和影响力,是全面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之举”。④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2012年初,国家正式了“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文化软实力正式成为党和国家的发展战略。文化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品的生产,形成物质形态的生产过程,与其他产品的生产一道,共同构成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过程。文化作为生产力,是国家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重要的“增长极”。文化软实力是相对于经济、军事等硬实力而言的,是文化要素和文化功能的综合体现,具体说来就是一个国家意识形态、思想理论、核心价值、文化精华、制度体系等所形成的吸引力、凝聚力、同化力、影响力和竞争力。在世界经济政治发展过程中,文化软实力往往比以经济、军事为核心要素的硬实力更文明、更持久。所以,“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⑤。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同志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讲话中用四个“越来越”和三个“关系”高度概括地阐释了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他指出,在当今世界文化的作用更加广泛而深刻,“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⑥。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⑦。

在纪念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同志强调:“面对当今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重要因素的新形势,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⑧党的十,同志又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社会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⑨。认为,“文化是反映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的,但它同时又能指导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⑩,“革命文化”是“革命的有力武器”。輥輯訛邓小平讲:“精神文明建设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重要保证。”輥輰訛同志强调:“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輥輱訛同志提出的“文化生产力”、“文化软实力”这两个崭新概念以及四个“越来越”、三个“关系”、发挥“四个作用”的论述,精辟回答了文化建设何以必要的问题,充分体现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把对文化建设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境界,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二、坚持什么样文化方向,建设什么样文化

同志关于文化建设的论述,科学回答了“坚持什么样文化方向”和“建设什么样文化”的问题。他总的思想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006年3月,他在参加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民盟、民进界委员联组讨论时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①后来同志又多次强调这个问题。他指出:“我们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要坚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我国指导思想、共同理想、民族精神、道德观念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要引导人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这些论述集中而明确地回答了“坚持什么样文化方向”和“建设什么样文化”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建设什么样的文化,集中体现的是一个政党的价值追求。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对这个重要问题的探索和把握。指出:“在‘五四’以后,中国的新文化,却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文化,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的文化革命的一部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⑦“当作国民文化的方针来说,居于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的思想”⑧。邓小平提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这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同志指出,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立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前沿,不断发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具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輥輯訛。同志强调,必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引下,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长期的战略任务和现实的紧迫工作切实抓紧抓好,“要把十三亿人民团结起来,万众一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必须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輥輰訛,必须“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輥輱訛。从倡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到邓小平提出的“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到同志号召“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再到同志强调“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一个共同的思想灵魂就是牢牢把握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以先进文化为号角,为人民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这是党的文化工作的根本,也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基石。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问题上,同志还提出了“建设和谐文化”的新命题。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着眼于和谐社会建设,在“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和谐文化”的新概念,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輥輲訛后来,同志对“建设和谐文化”又进行了比较完整的阐述。他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全面部署,而“要更好地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下,大力建设和谐文化”①。“和谐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精神动力。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是现阶段我国文化工作的主题”,“是我国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庄严使命”,“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曲艺、杂技以及民间文艺、群众文艺等各方面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按照建设和谐文化的要求,自觉投身亿万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伟大实践”,“积极推进我国文艺创新和繁荣,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②“先进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和谐文化”不是相互替代的关系。相反,在同志的一系列论述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定是“和谐文化”,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同志有关“和谐文化”的论述,又从一个新的角度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和新的历史任务面前究竟要“建设什么样文化”的问题,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党关于“建设什么样文化”的思想。

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同志关于文化建设的论述,还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出了科学回答。总的原则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他指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③。这是同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深刻揭示,是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高度概括。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同志强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鲜明的特征,也是事关文化建设全局的根本问题。”④“意识形态领域历来是敌对势力同我们激烈争夺的重要阵地,如果这个阵地出了问题,就可能导致社会动乱甚至丧失政权。敌对势力要搞乱一个社会、颠覆一个政权,往往总是先从意识形态领域打开突破口,先从搞乱人们的思想下手。”⑤一方面我们是当今世界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必然长期面对各种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活动,另一方面目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并不平静,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有所滋长,思想领域的噪音杂音时有出现,同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发展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形势下,我国社会思想更加多样、社会价值更加多元、社会思潮更加多变,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凸显。在这种情况下,“要保证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关键是“我们自己要有主心骨”,马克思主义就是我们的“主心骨”。

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自觉把科学发展要求贯穿文化改革发展各个方面,紧密结合文化改革发展实际,着力转变文化发展方式,提高文化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文化科学发展水平。为此,同志提出,一要“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既要积极为经济建设中心服务,又努力实现文化自身的繁荣发展,“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⑦。二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和尊重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使“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实保障人民的各项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三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着力解决影响文化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协调好文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促进文化持续健康发展”⑧。四要坚持统筹兼顾,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改革发展重大关,统筹文化改革发展各项工作。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的有机统一、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的有机统一”①。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②,同时要“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博大的胸怀对待外来文化,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合作,学习和借鉴一切有利于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有益经验和优秀成果”,“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文化产业”,③促进城乡、区域文化一体化发展”④,“不断增强文化发展后劲,实现文化又好又快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突出“四个坚持”,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反映了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文化发展趋势和我国文化建设规律的科学把握。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坚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根源于民族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发展起来的,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引领和主导。文化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凝结其中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力量,不同文化的竞争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各自代表的核心价值体系的竞争。所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重点,“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⑦。要广泛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宣传教育。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首要任务,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在社会思想意识日趋多样多元多变的情况下,要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有力抵御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影响,提高主流思想文化的主导力、整合力,最大限度扩大社会思想认同。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同志指出:“推进文化发展,基础在继承,关键在创新。继承和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两个重要轮子。”“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是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