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新农村战略

新农村战略精品(七篇)

时间:2023-05-30 14:36:00

新农村战略

新农村战略篇(1)

[关键词]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三农”问题

经过两年来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发展,西部新农村建设呈现出与中东部不同的特点。如果照搬中东部尤其是沿海省份的经验和模式,不一定是可行的。甚至是有害的。只有充分考虑到西部地区独特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状况、社会政治结构、文化和民族等因素,并认真总结西部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才能建立完善的西部新农村建设理论,更好地推进西部新农村建设实践的发展。

一、西部新农村建设的现实意义

新农村建设就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贯彻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方略,逐步建立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新型城乡关系,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缩小城乡差距,改革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繁荣。与传统农村相比,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五个方面的突出特点:(1)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城乡统筹、良性互动的新农村;(2)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业生产比较发达,现代化水平、科技贡献率高,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的新农村;(3)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的新农村;(4)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设施良好的新农村;(5)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新农村。

西部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保证。西部新农村建设为西部地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首先,在政策方针层面,新农村建设端正和明确了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的思路,改变了过去单纯追求GDP的观念,更注重农村中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综合、协调和全面发展。其次,在经济层面,新农村建设有利于打破二元结构,促进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良性互动,形成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为统筹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总抓手,还可以促进农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再次,在社会政治层面,西部新农村建设还有利于各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与和谐发展,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使农民群众通过新农村建设增进对党组织的亲近和信任。最后,在思想观念层面,新农村建设有利于农民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革,激发农民发展生产、建设美好生活和幸福家园的热情和动力。

二、西部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障碍

(一)自然资源条件恶劣。西部地区地处内陆,以山脉、高原、沙漠、戈壁为主,交通信息闭塞,气候恶劣,土质贫瘠,耕地面积小,生产和生活用水短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这是西部地区贫困的重要原因,也是西部新农村建设的巨大障碍。比如甘肃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交汇区,地形复杂多样,自然环境恶劣,森林覆盖率低,农业生态脆弱,土地沙化,干旱、大风、冰雹、霜冻等自然灾害频发。

(二)人力资源条件落后。西部地区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比较低。在科技文化素质方面,西部地区农民对新事物、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差,对市场的认识不够深入,对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缺乏思想准备,缺乏一技之长,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难以推广。在劳动力结构方面,随着青壮年劳动力向非农部门的转移,农业生产主要依赖老弱妇幼群体,使西部农业劳动力素质日趋低下的状况更加严重。在道德文明素质方面,西部地区农民一方面受市场经济负面影响,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盛行,另一方面,保守和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缺乏开拓进取的精神和魄力,愚昧落后的思想观念重新泛起,、封建迷信等思想有抬头趋势,参与村务管理和集体活动的积极性大大降低,政治冷漠正在泛滥。

(三)经济发展条件薄弱。就工业而言,西部地区二、三产业所占GDP的比重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还缺乏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支持的能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侧重于资源密集和资本密集等类型,产业关联效应和升级效应差,很难对区域就业、城镇化以及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有所贡献。而且,西部地区没有形成明显的区域分工,没有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不足以提供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支持。就农业而言,西部地区荒漠化严重,人均耕地少,且土质贫瘠,绝大部分无法灌溉,只能靠天吃饭,而且几乎没有生产性基础设施、服务性基础设施和流动性基础设施,而中东部地区的农业产业化和龙头企业在西部还远未形成,农业生产的低水平、农业基础设施的严重匮乏以及产业化的缺失,严重阻碍着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就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来看,西部地区区域贫困和个体贫困并存,农村贫困程度深,范围广,差距大,有的地区和农户甚至还处于绝对贫困线以下,吃饭穿衣仍然是严重的生存难题。

(四)政治条件滞后。西部地区和一些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农村基层管理薄弱,一部分干部缺乏现代知识和观念,思想意识水平还停留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而且几乎不具有民主法制观念,作风专制,无法担负起新农村建设的重任。还有一些贫困地区的干部存在严重的“等靠要”思想。西部地区也是少数民族聚集最多的地区,民族矛盾相对突出,民族意识、民族习俗和宗教观念比较浓厚,容易使一些干部以狭隘民族主义或大民族主义处理民族关系,使一些少数民族村干部受宗教的影响,以宗教价值观判断是非曲直,甚至影响政策,也使一些群众以民族划分派别,产生民族对立的倾向。西部地区的农民文化素质低,对新知识、新事物和新观念的接受能力差,对自己依法享有的政治、民利不熟悉,更谈不上行使,致使基层民主管理的气氛不够浓厚,村委会选举常常是走过场,这些都成为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严重障碍。

(五)社会条件不足。在文化教育方面,就全国来说,由于历史和政策方面的原因,教育资源在城乡分配不公直接导致了农民受教育程度低,而就西部地区而言,工业经济发展落后,农业生产力低下,农民思想观念狭隘以及宗教、民俗因素的影响,使得西部地区文化教育水平比其他地区更加低下和普遍。这种状况反过来又使农民注重物质消费,对子女教育、农业科技投入、农民自身精神文化消费的投入严重不足,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西部地区“毛入学率”和每万人口在校大学生数都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等体系不健全,覆盖面不广,水平不高,对保障和改善西部地区农民的生活作用不明显。

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西部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首先,经济发展是西部新农村建设的中心。西部地区落后的总

根源在于经济发展薄弱。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生产发展为首要任务,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建设重点。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改善自然条件,提高西部地区人口素质,吸引和培养人才,才能改善政治和社会条件。为此,应该着重研究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农民组织化和农村合作组织的问题。其次,人是西部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因素。建设新农村就是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运用自己的双手创建美好家园,前提是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同时创新人才制度,尽可能地培养、吸引和调动各种人才参与西部新农村建设。再次,生态问题是西部新农村建设的依托。只有通过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充分利用农业的可再生资源,改善恶劣的自然条件,才能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并实现农业的持续发展。最后,改善农民生活是西部新农村建设的最终目的。西部新农村建设最终要使农民的收入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使农村生活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缩小地区、城乡之间的差距,提高农村的民主管理水平,改善西部农村地区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状况。

(二)西部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西部地区以传统农业为主,自然条件恶劣,地理环境封闭,依靠农业自身是很难建设新农村的。同时,西部地区工业经济发展基础薄弱,财力有限,工业反哺农业能力较差,以城带乡也是带不动的。因此,这就要求国家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投入力度、支持力度和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建成具有一定水平的新农村发展平台,带动社会各界特别是经济实体的广泛参与。但是,新农村建设也不应该由政府包办代替,不能站在政府和城市的角度来建设新农村。否则,国家财政是难以支撑的,也不会符合农村的现实,不利于发挥农民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农民是农村和农业的主体,也应该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必须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了解农民的切身需求,发动农民主动参与,组织农民共同建设。因此,应该辩证地看待西部新农村建设的主体问题。一方面,新农村建设必须突破二元结构的束缚,通过“以工哺农、以城带乡”,促进农村的全面发展,从而决定了政府既是启动者,又是组织者和出资者,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农民既是新农村建设的受益者,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引导农民积极响应、参与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任务才能顺利完成。二者共同构成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此外,新农村建设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新农村建设就是通过政府的帮助、支持和引导,培育农村和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在农村形成各种发展力量的合力,从而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达到预期目标。

(三)西部新农村建设的实施。首先,与中东部相比,西部地区还比较落后,西部各省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甚至一省之内各地区也有着不同的发展态势。因此,因地制宜应该成为西部新农村建设实施过程中要坚持的首要原则,不照搬中东部的建设经验,不强求统一的建设模式。其次,西部新农村建设应注重长远性,坚持规划优先、分步实施和分类指导,坚持长远目标与渐进发展相结合,避免急功近利行为。再次,注重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相结合,注重西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最后,坚持经济发展和社会、政治和文化事业的发展相结合,注重基层民主和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并发展文化教育事业,转变农民观念,培养新经济时代的新型农民。

四、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西部地区的工业主要集中在五六十年代建立的传统产业上,近年来传统产业相继萎缩,新兴产业又发展不起来,工业基础显得相当薄弱,难以实现“工业反哺农业”的作用。因此西部新农村建设首先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一是要争取中央和地方政府对西部地区的资金投入;二是要用好政策,加大引资力度,整合各方面的资金;三是要加强资金监管,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其次,按轻重缓急、有计划、分阶段地进行资金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要加强公共投资向农业基础设施的倾斜,优先发展农田水利建设,以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二是要加强道路交通和电网改造等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三是要加强村内道路、自来水工程以及电视、电话等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只有建立了雄厚的基础设施,才能进一步推动工农业生产,提高经济发展潜力。在此过程中,要确保资金的有效使用,防止资金浪费,也要反对不分主次或反次为主,搞形式主义和政绩工程。

(二)发展县域经济。发展县域经济,一是要通过强化县域经济的辐射作用,促进城乡经济合作,推动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推动城乡生产要素双向流动、培育和塑造农村市场发展软环境的能力。二是要发展县城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利用西部地区相对低廉的劳动力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培养和锻炼西部农民,使其掌握现代工业技术和市场知识,从而造成庞大的产业队伍。三是要因地制宜,找准特色和目标,发挥资源优势,培育有地域特色的支柱产业。四是要培育城乡统一的县域市场,优化城乡资源配置,加快技术变迁,促进商品和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的流通,减少市场交易环节,促进产业分工的发展。

(三)发展现代农业。首先,如上所述,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打牢农业发展的基础。其次要促进农业产业化。一方面以工业化的理念推动农业产业化,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建设优势产品产业带,让农民从低水平的生产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发展农业合作组织,鼓励土地规模经营和集约化生产,探索“市场+基地+农户”的模式,实现大面积市场化、组织化,按照市场需求组织农民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和专业化生产。最后,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生态农业。西部地区要着力解决水土流失、荒漠化防治问题,做好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和植被恢复工作,加强西部地区减灾、防灾、病虫害综合防治,建立生态农业的激励机制和保障体系,实现西部地区农业以及其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发展基础教育和培训。首先,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切断“穷根”。在加大对西部地区教育投入的同时,还制定相应措施吸引教师资源向西部农村流动。其次,提高农民素质,从基础教育人手,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并加强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向农民传授现代农业技术和标准化生产知识,以及富余劳动力转移所需的专业技术。再次是突出政治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农民的人文素质,提高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增强农民的民主精神、维权意识和政治参与积极性,为基层管理的民主化奠定基础。最后还要宣传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帮助各族人民树立正确的宗教观,将和民族习惯同现代文明结合起来,克服小农意识和陈规陋习,加强民族之间的互相尊重和团结。

(五)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首先,西部基层组织建设要培养一支年轻、有知识、具有较高执政能力的基层干部队伍,为此应采取如下措施:(1)拓宽用人渠道,积极选拔人才;(2)加大对现有干部的培训力度;(3)有计划地培育和选拔后备干部队伍。其次,要转变基层党组织的职能,促进党组织与农民合作组织的结合,将党组织设置在产业链上,强调党员在发展生产和劳动致富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突出党员分类管理,建立、规范村级组织保障机制。再次,加强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确保选举的代表性和公正性,并加强对村委会班子的监督和制约,健全村民自治机制。最后,还要鼓励、引导和支持农村发展各种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提高乡村治理水平充分发挥各种基层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新农村战略篇(2)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战略;新农村;规划建设

引言

长期以来,由城乡分割体制和政策形成的城乡体制、机制及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巨大差距,是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一系列矛盾的根本原因之一。无论推行刺激需求的短期政策,还是确保经济增长的长期战略方针,都必须立足于调整城乡关系、消除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农村城市化、市场化、工业化,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矫正带有城市偏向的政策体制,构建城乡行统一大市场,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发展区县经济,促进农村繁荣、农业富强、农民富裕的必然道路,2010年以来,方城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依照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要求,切实以加快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科学规划、扎实运作、强力推进,投入各类资金1.8亿元,启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21个,共有1600户农民进行社区建房,建筑面积达32万平方米,可实现500户农民入住。与全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相关的城乡一体化战略的新农村建设,对于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推进本县城镇、农村的联动发展,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和科学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城乡一体化战略对于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1.1将乡村规划建设同城镇规划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使城市基础公共设施和服务延伸至农村,有利于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形成城乡互动协调发展机制。

1.2新农村建设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变了农村传统陋习和封建迷信,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农民素质的综合提高。

1.3有利于改善农村基础公共设施条件,营造农村发展新环境,通过改路、改房、改水、改厕、改灶等新农村建设,解决农民出行难、饮水难、读书难等实际问题,也是进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持续发展的良好前提。

2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措施

2.1 理清建设思路,科学决策部署

为推动新农村规划建设向更高层次发展,要不断理清建设思路,进行科学决策部署,以建设社区化构想为方向积极探索建设新农村、加快城镇新路子。立足方城县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建房需求,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统筹城乡型发展的重大决策,实施惠及全县农民、关系长远发展的战略举措,统一规划,示范带动,逐步推进,力争不搞行政强迫命令和大拆大建,不做无实际效益、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不增加乡村债务和农民负担,确保农村建设社区化扎实稳步向前推进。我县计划在5~10年把全县557个行政村、3338个自然村规划后整合为270个中心社区,保留410个基层村,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初具规模。

2.2 以人为本,科学规划

坚持“着眼长远、统筹规划、节约土地、以人为本”的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重要原则,以规划统领和指导新农村建设科学推进。着眼于长远,立足于乡村本色,对每个社区进行认真、科学定位,保证适应农村长远发展需求,拟定平原区每一社区居住规模为3000~5000人、山区每一社区居住规模为2500人以上;并依靠区位优势和地方特色,进行统一设计建筑样式和风格,以城镇化标准,高起点、高水平的做好社区规划。在社区选址时,限定耕作半径不超过3km,便于农民劳作;在充分考虑农民承受能力的前提下,规划设计不同造价的户型供群众选择,允许条件较好或急需建房的群众先入为住。据统计,方城县为数270个社区的编制规划已全面启动,至2010年底完成了全部规划编制任务。

2.3 示范带动,以点带面

从实际出发,通过政策引导、典型引路,逐步形成政府引领、群众自愿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推进局面。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合理整合各类支农资源,进行农业、林业、交通、卫生、教育等项目资金捆绑使用,集中倾向于农村社区道路、绿化、卫生、文化、便民超市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各类资金资源的综合利用。我县财政首次投入启动资金450万,主要用于7个新型示范社区的先期开工建设,规划总户数11,000户,共37,000人,随着各路资金的到位,示范社区已投入资金9,800万元,完成了150户住宅主体工程建设,硬化区内道路6.5km,游园、文化广场6,500m²等。

2.4 强化政策领导,激发建设热情

强化“收集民意、征集民意、集中民生、维护民利”的规划工作理念,激发蕴藏在农民群众中的建设热情,调动群众主动性,共建美好家园。在社区规划中,严格执行“增减挂钩、零拆整建、占补平衡、一户一宅、建新拆旧”原则,引导农民向社区集中,保障和节约土地面积。新农村建设工作过程中,由县乡两级主要领导亲自上阵加强督促检查,保障项目落实情况和工程进展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新农村战略篇(3)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战略;新农村建设;体制机制

1城乡一体化战略的提出

城乡一体化的思想早在上个世纪就已经产生了。我国在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由于历史上形成的城乡之间隔离发展,各种经济社会矛盾出现,城乡一体化思想逐渐受到重视。近年来,许多学者对城乡一体化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研究,但由于城乡一体化涉及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文化生活、空间景观等多方面,人们对城乡一体化的理解有所不同。

社会学和人类学界从城乡关系的角度出发,认为城乡一体化是指相对发达的城市和相对落后的农村,打破相互分割的壁垒,逐步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促使生产力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合理分布,城乡经济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直至消灭城乡之间的基本差别,从而使城市和乡村融为一体。经济学界则从经济发展规律和生产力合理布局角度出发,认为城乡一体化是现代经济中农业和工业联系日益增强的客观要求,是指统一布局城乡经济,加强城乡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协作,使城乡生产力优化分工,合理布局,协调发展,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有的学者仅讨论城乡工业的协调发展,可称为“城乡工业一体化”。规划学者是从空间的角度出发,对城乡结合部做出统一的规划,即对具有一定内在关联的城乡物质和精神要素进行系统安排。生态、环境学者是从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认为城乡一体化是对城乡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保证自然生态过程畅通有序,促进城乡健康、协调发展。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城乡一体化战略,是具有重大创新价值的发展战略,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促进城乡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变化的过程,是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逐步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上协调发展的过程。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乡一体化,是一项重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是思想观念的更新,也是政策措施的变化;不仅是发展思路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也是产业布局和利益关系的调整;不仅是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也是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的改进。

2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对策

2.1确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基本方略

改革开放前,中国选择和推行的是重工业及城市优先发展战略。这一战略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通过对城市市民进行补贴,为工业发展提供资本积累,以迅速达到工业化。这种主要靠农业供给建立起来的资本集约型工业化模式,造成资本过度集中于城市产业,劳动力过度集中于农业和农村,城乡居民收入及消费差距扩大,“三农”问题客观上趋于严重。

由于城乡发展差距过大不仅使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民是贫困群体、农村为落后地区的格局得以强化,而且以牺牲社会公平为代价,必将破坏城乡协调发展机制,影响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最终影响全面小康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党的十六大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特点,明确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正式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思想,而且还将统筹城乡发展放在“五个统筹”之首。

统筹城乡发展这个重大方略跳出了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就农民论农民的传统思维方式,拓宽了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的视野和思路。所谓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把农业和农村经济放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全局中统筹部署;就是要把农村社会事业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统筹安排,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使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就是要打破以二元结构为基本特征的城乡分治格局,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最终建立起城市和农村互补互促、共同进步、平等和谐的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

我国在新的发展阶段提出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就是要依托中国国情和改革中的实践经验,变城乡对立为统筹城乡发展,避免走西方国家的城市化老路。“一体化”的“化”,就要“化”掉传统小农经济的落后生产方式,“化”掉农民固守农业生产的单一就业途径,“化”掉城乡之间在收入和消费上的差别,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共同繁荣。

围绕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推进新农村建设,就是要明确地把实现“一体化”作为处理未来城乡关系的根本要求和追求目标,作为现实中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就是要真正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农村和农民为主要变革的领域与主体,在解放农村生产力、释放农村发展活力中寻找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动力源泉,避免传统城市化模式中农民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和农村不断被边缘化的现象;就是要把农村资源的充分利用与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农村和城镇共同发展格局;就是要构建农村变革和城市化进程相互依存的关系,使一部分农民在依托农村而较少后顾之忧的前提下,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迈进,逐步经历由“离土不离乡”向部分“离土离乡”和完全“离土离乡”的过渡,使传统的城乡矛盾在国家控制下逐步得到化解,避免大批失地、无业、无资农民盲目涌向城市;就是要正确把握城镇建设、中小城市发展与大城市之间的关系,既要强化大城市对周边区域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又要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步伐,形成中小城市和城镇对大城市的支撑,避免城市空间和功能上的不合理以及小城镇建设中的不科学现象。

2.2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

(1)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必须瞄准城镇化目标,加强同城市发展的有机融合。在战略指导思想上,要以化解城乡矛盾为重点,使农村的发展不断靠近城镇化目标,用“城”的定位引导和把握好同“乡”的建设。同时,要通过学习宣传,使各级领导更加明确这个目标定位,自觉地把这个定位贯彻落实到各种“建设”活动之中。克服就村建“村”的狭隘认识,走出用小农经济的发展理念设计“新农村”的规划误区,改变短期行为、重复建设、低水平维持型发展的工作思路,真正把新农村建设作为一个大战略、高目标和长远任务,当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性战略,切实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2)推动综合变革,推进新农村建设。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实践证明,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实际上是一个包括有农业产业化、生产标准化、机制市场化、发展城镇化等在内的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综合性变革过程。这诸多变革既各有侧重又相互依存,仅靠农业一个方面的发展和变革是无法完成的。谋求在全方位、深层次上推动“乡”与“城”发展方式的有机统一,是从根本上化解城乡对立的必经之路,也是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战略抓手。当前,我国西部农村生产力水平低,城乡发展差异明显。西部地区应实践东部农村改革发展的经验,把发展生产同改造小农经济结合起来,把发展农业同向非农产业扩展结合起来,把发展现代农业同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结合起来,在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综合变革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倡导互助合作,推进新农村建设。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从这一背景出发,一定要把强化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作为构建城乡互助合作关系的主导方向,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以工促农应采取多种方式、多种途径进行,要加强对农业和农村生产所需生产资料的供给,开展城市工业对农村工业的配套支持、产业衔接和改造提升,化解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同时要通过一定的政策手段,积极引导城市工商业资本向农村流动,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以城带乡从根本上说要加强城乡间的内在联系,解决城乡之间产业、市场、发展方式、设施条件、消费水平、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管理方式、治理模式等方面的均等化问题。要害不在于让农民移居城市,也不在于城乡之间的距离有多远,而在于农民是否享受到城市的环境条件和消费水准,农村是否具有同城市差不多的“经济社会整体素质”。现在西部一些大城市一公里外的农村,仍在从事传统的小农经济,这里农民的生活和生产,与身边这个大城市的关系,同远在千里之外的农村没有多大差别。相反,在我国一些发展较快的地区,农民虽居住在农村,企业还叫“乡镇企业”,但事实上已成为不住在城市的“城里人”,成为城市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理顺工农、城乡关系,重点要在农村生产、生活设施条件改善和制度创新上下功夫,使城乡关系发生本质变化,形成农村面貌的整体性突破。

新农村战略篇(4)

一、战略体系

(一)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多子、少取、放活”方针,以全面推进农村小康建设为目标,以“亲民为民富民”活动为总抓手,以村镇规划建设、“三清三改”(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水、改厕、改路)和文明村镇创建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为根本,把新农村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的突破口和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新的载体,科学规划,整合资源,分类指导,分步实施,依靠群众,整体推进,逐步把我县广大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原则

1、政府引导,群众参与。加强领导,转变职能,切实履行农村公共事务管理和服务职能,组织和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调动群众积极性,以农民自愿、村民自治为主,不搞强迫命令,不搞大包大揽。

2、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从实际出发,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和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制定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措施时,既要按照新农村的标准严格要求,又要切合实际,切实可行,不增加农民负担,不搞强行摊派,不搞形象工程和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

3、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要深入调查研究,因乡(镇)制宜,因村制宜,因组制宜。在村镇规划上,要根据当地客观条件,区别不同情况,科学编制规划;在新农村建设模式上,力求以人为本,与自然和谐,格调新颖,形式多样;在方式方法上,先易后难,分类指导,分步实施,不搞齐步走、一刀切。

4、循序渐进,务求实效。要尊重客观规律,因势利导,抓好典型引路,抓好示范带动,做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扎实推进,务求实效;不急功近利,不搞形式主义,切忌违背群众意愿和客观条件强行硬推。

5、以工补农,资金支持。从“十一五”开始,要逐步建立起工业向农业渗透,农业向工业延伸的长效机制,形成工业现代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良性互动。新农村建设规划起点高,要求基础设施完善、环境优美,住宅设计户型适宜、结构合理、立面完美。而要做到这一切,除了要求村级经济实力雄厚,农民富裕作为实施基础外,政府要通过政策的推动落实一定的启动资金,财政应安排适当补助资金,以帮助、吸引农民进新农村建房,保障新农村建设逐步推开。

(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任务

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很广,主要任务为:培育新农民、发展新产业、规划建设新村镇、组建新经济组织、塑造农村新风貌。实现农村工业园区化、农业产业化、农田标准化、农民知识化、城乡一体化。发展特色村镇、培育中心村镇、减少贫困及自然村。狠抓规划龙头、道路硬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家庭美化、环境优化,以及旧村改造、村庄整理和环境整治,村民自治。最根本的一条是真正使农民的收入增加、农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根本改善和提高。

(四)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体系

鉴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外延内容,为了准确反映全县新农村建设水平,我们将竹山县新农村建设指标体系确定为六大类,二十个指标。

二、战略重点

十一五”时期必须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切实把握国家西部大开发、新阶段扶贫、中部崛起三大战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襄天高速公路两大重点工程建设,堵河潘口、龙背湾、小漩三大电站开发的新机遇,以6.62万人库区移民和生态移民建设为契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全局,创新“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思路,突出战略重点,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贯彻“重中之重”战略思想,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坚持“多予、少取、放活”,以推动城乡统筹发展为根本,以稳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为基础,以建设现代农业为方向,以调整结构和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任务,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保障,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质量,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合理利用山水资源,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

我县是亚热带农业宝地,土地农业适宜性广。要在稳定粮油种植面积,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围绕构建优质高效农业,加快林、畜、旅游产业产业建设,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一是建设50万亩以肚倍为主的木本药材基地。突出主导品种,推行林药套种和GAP栽培,主攻“三高”栽培,推行姜粮套种,适度发展黄姜生产,使黄姜总面积保持在8万亩左右。二是建设50万亩笋竹两用林基地。三是高标准建设20万亩生态有机茶基地,把竹山建成名副其实的“中国高香型生态绿茶之乡”。四是建设20万亩以板栗、核桃、冬枣为主的干鲜果林基地。五是培育和改造50万亩以耳林、杉木为主的速生丰产经济林。六是突破性发展烟叶生产,实施优质烟叶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全县优质烟叶生产基地总面积达到5万亩。七是大力发展畜牧业,以市场为导向,走市场引导生产的新路子,实施郧巴优质肉牛基地、竹山大鸡基地、优质肉猪基地项目,努力将优质牲猪、郧巴黄牛、马头山羊和竹山大鸡培育成我县畜牧业的拳头产品和支柱产业。八是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建设和开发一批森林旅游资源项目。

(二)利用农村优势资源,大力发展“农村工业”。

根据本县经济技术条件和市场基础,今后一个时期应把资源、产品、市场紧密结合起来,发展以方便营养、安全卫生和天然保健为主的乡村企业,积极采用生物技术和工程化食品技术,注重规模扩张、质量提升和品牌培育,大力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绿色食品和绿色保健食品。在大力发展高香型绿茶加工业的同时,依托我县小杂粮资源优势,积极发展小杂粮加工业,开发具有保健、药膳功能的小杂粮面条系列产品,;依托笋竹、薇菜、蕨菜、香菇等优势山野菜资源,实施武当山野菜加工项目;依托油菜资源优势,积极开发食用植物油系列产品。依托黄姜资源,继续推进黄姜系列产品开发。依托页岩、煤渣、石灰矿等资源,积极开发水泥、页岩砖、煤渣砖、水泥砖及其它轻质新型建筑材料。

(三)加快水土流失治理,大力推进山川秀美工程。

对全县已规划的流域,抓好综合整治,中高山区主要抓天然林保护、封山育林;浅山丘陵区主抓退耕还林、水土保持、荒山造林、水利设施建设;平川地区主抓农田林网、道路沿线植树及河道护岸林带建设。在农村广泛推行生态家园建设,实行“种植业—沼气—畜牧”三位一体和“种好一片林、挖上一口塘、养上一栏畜、治好一座山”的林业小庄园模式;推广太阳能、太阳灶和沼气入户,逐步实现以气代柴、以电代柴,减少森林资源的消耗。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为目标,以技术、管理为手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四)以潘口水能开发为契机,大力实施生态移民工程。

以潘口、龙背湾等水电站建设为契机,全力组织完成3.5万库区移民和3.12万生态移民安置工作。坚持走“以人为本、以土为本、为农为主、产业支撑”的路子,把移民安置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捆绑使用移民专项资金和各项政策性资金,重点倾斜,集中扶持,培植稳定可靠的致富产业和项目,改善移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确保移民迁得出、安得下、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五)着眼于改善村镇容貌,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适度超前、突出重点、统筹乡村的要求,加大“六新”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夯实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一是建设新房舍,按照“节约性社会”的要求,体现节约土地、材料和能源的特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二是新设施,这是新农村建设的硬重件,要不断完基础设施,重点加强交通、水利、电网及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内畅外联、四通八达、方便快捷的公路交通运输网络,比较完备的水利设施和安全饮水体系,安全统一的城乡电网和方便快捷的通信网络。三是新环境,尤其是在环境卫生的处理能力上体现新时代特征,按照卫生标准建设生活垃圾区、污水沟、侧所、畜禽住所。四是新农民,重点在农村教育、农民培训(加强劳动技校、农机技术培训中心、职教中心)建设上下重投入,培养“四有农民”,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五是新风尚,就是加强文化等设施建设,扩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阵地,体现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六是新保障,就是加强农村卫生、社会保障等基础设施建设。

(六)培植农村经济示范户,大力发展打工经济。

通过推进改革创新、强化领导责任、完善联动机制、落实优惠政策、加强宣传引导,着力培植农村经济示范户,每年新增农村各类经济示范户1000户,到2010年全县年家庭人均纯收入7000元以上的农村经济示范户发展到1万户。整合政策和教育资源,组织实施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工程、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工程和农民跨地区就业综合服务工程,建立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服务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加强外出务工信息和维权服务,每年新增外出务工人数6000人。

(七)利用区域优势,大力开发区域经济。

按照“因地制宜,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加农业区域开发,发挥区域间比较优势,协调各经济区的分工,培植县城、宝丰、官渡三大经济增长极,构建三大经济板块和三大经济高地,形成“三足鼎立”的区域经济格局。一是以县城为中心,以潘口等水电站移民为依托,带动林产化工业、同步器加工业、旅游业发展,商贸流通。二是以宝丰为中心,依托宝丰大市场建设,带动矿产开发、珠宝饰品、新型建材、生态绿茶产业,着力建设鄂渝陕交界地区商贸流通中心。三是以官渡为中心,以生态建设和保护为依托,大力发展水电、旅游、板石加工业和以山野菜加工为主的绿色食品业,着力建设生态旅游重镇。

三、战略措施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县全面实现小康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必须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要统筹城、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加快发展优质农业,“农村工业”、农村服务业,农村基础产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产业技术水平,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定信心,强化措施,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城乡一体的新体制。改革是利益格局的再调整、再分配,必须尽快建立城乡利益的协调、分配机制,以减少城乡矛盾。进一步深化财政支出结构改革,加大财政支农力度,新增财政收入主要用于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同时完善农村九年免费义务教育改革、农村信用社改革等配套改革,形成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机制。要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打破城乡二元格局,使城乡居民在文化教育、福利社保、医疗卫生、户籍管理等方面同待遇、同身份,城乡经济同政策、同竞争,城乡土地同市、同价,劳动用工同工、同酬,逐步建立起城乡一体的新体制。

(二)加快农村产业发展,开拓农民增收的新途径。增加农民收入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基础。要加快农村产业的发展,增加县域财政收入,开拓农民增收的新途径。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生产性收入;加快发展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办好山区农村与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园区,扩大农民非农就业门路,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同时减轻农民对集体公共建设的负担,增加农民福利性收入。

(三)加强新农村建设规划,描绘农村建设新蓝图。村的规划建设要以中心乡镇建设为重点,村建设要服从中心乡镇建设,重点改造“空壳村”、旧村,大力开展“示范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改变有新村没新貌的现状;要把农村划分为三类地区:一类是城乡结合地区,二类是乡村结合地区,三类是村组结合地区,实行分区政策,区别对待。规划用10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县域新农村建设任务。

(四)开展劳动技能教育,把农民培养成具有现代素质的新农民。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素质的提高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要把提高农民素质作为一项战略工程摆上议事日程。要将农民技术培训与转移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结合起来,实现农民知识技能和思想观念的现代化。在农业综合开发中不断提高对科技的投入比重,提高农业的科技水平,同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宣传队、文艺演出队、科技宣传队等各种形式,加强先进文化在农村的传播速度和覆盖范围,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这块阵地,认真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把农民培养成为具有现代素质的新农民。

(五)开展农村改良活动,使农民过上与城市居民一样的新生活。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抓手是农村改良。农村改良的主要内容是:改路,要求村通汽车,户通水泥路;改水、改厕,改善农民用水状况,建蓄水池,安装自来水或饮用安全水,解决人畜饮水与农用水的困难;修建卫生厕所,修建下水道;改灶,在农村大力发展户用沼气和大中型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推广节柴节煤灶。

新农村战略篇(5)

社会保护是社会政策的重要视角,从社会保护的视角推动农村社会整体发展,而不仅仅是单纯经济发展或者社会保障的发展,是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农村的重要举措,它以农民为本,重视发展个体、家庭和社区改善生计系统的能力。

目前中国农村发展的一大难题就是无论人、资金、技术,都难以留在农村内部可持续发展。农业剩余少,涉农行业的利润都被城市拿走,无法留在农村,这导致人才也留不住,技术也不能为农村和农民服务。所以,建设新农村的社会政策目标,需要对准就地实施三农的社会保护这个主题。

在用社会保护的视角推进农村发展方面,日本一个世纪的三农保护社会政策值得参考。

日本的三农保护社会政策重在对于农民综合生计系统的保护和人的能力的保护。其主要政策是遏制自由市场对农民的综合生计的掠夺,将农村构建成一个农民组织自主规划、自主发展、自主供给、以保护集体来保护分散小农户的公共服务的交换市场。可以说历经百年形成了一套十分完整的政策体系。中国人所熟知的日本政府保护大米价格只不过是这个系统中的一个单项政策而已。

1900年,日本模仿德国的产业经济组合法设立了日本产业组合法,1910年成立了产业组合中央会,政府官员与海外归来的留学生合组讲演团到各地巡回宣讲,发动基层农民,依法组成综合农业协同组合(农协)。到1940年,2000多个市町村已经建立了15000个综合农协法人,而且,遍布全日本的165个医院,300多个诊所都是由综合农协投资兴办的。

战后,1947年,日本政府又颁发了专门的农业协同组合法(农协法),在市町村的综合农协(JA)基础上,仿照地方政府的层级格局,在两年中于都道府的层级建立了综合农协的联合会(JA中央会),和中央一级的农业协同组合中央会(JA全中)和联合会(JA全农)。

农协法最重要的内涵,是将农村、农业、农民作为一个整体实施社会保护。具体表现为:

第一,法律授予农协综合性的社会经济功能,准许农协从事所有与三农相关的事业。法律规定,基层的综合农协可从事的工作有:农业贷款、信用、运送、加工、贮藏和销售组合成员生产的物资、农业水利设施、农村工业、养老、医疗、老人福利、农村生活、教育、文化、妇女、青年事业,农地信托、宅地供给、农业经营和受托等等。

第二,基层农协与上层农协建立了平等的法人关系。上层农协不是政治社团,而是为基层竭诚服务的联合会。例如在都道府层,分别建立了厚生连(卫生机构)、经济连(农用生产资料和农产品购销机构)、信连(金融信用合作社)、专门连(专业农协)、共济连(互助养老、意外伤害)、中央会(教育、宣传、生活指导)等农协联合会组织,负责对基层农协的指导、信息提供、教育、监查、事业运营、反映对农业政策的意见等等。全国农协中央会的组织除了与都道府层的各类组织对应之外,还增加了观光联合会、农业新闻社和出版。而且,所有农协组合法人之间都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中央会是农协事业的综合指导机构,负责全国农协事业大政方针的制定、农协组织的普及和健全发展、对于农协联合会的指导和信息提供、人才培育、工作监查等等。全国农业协同组合联合会(JA全农)是农协会员的全国性组织,以提高农业生产率、改善经济状况、提高社会地位为目的,也可以接受农协的委托从事农产品的购销事业。

第三,在2001年农地法修改之前,法律不允许公司进入三农领域,只有农协法人可以从事三农的经济与社会事业运营。而农协属于中间法人,既不是公司法人,又不是学校、医院等公益法人,而是居于两者之间的非营利法人,依法享受免税的待遇。1999年,日本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振兴农村和食品安全保护,特地颁发了食品·农业·农村基本法,之后,又修改了农地法,设立了农业法人制度,其中,农业生产法人是以农地为资本经营农业的法人。农业生产法人制度将农协当中的农事组合法人(非营利法人),以及有限公司、合资公司统统纳入,掀起了农业法人法制化运动。这就给农协这个弱势的社会经济组织整整100年的休养生息及至发展的机会。

日本政府对三农的社会保护百年战略实施的结果,是在建设了系统化的农协组织,提升了农民自主治理能力的同时,形成了一份巨大的公共资产。2003年,日本农协的总资产达到84.74兆亿(未计入医疗)。据日本厚生连农协联合会统计,2004年,农协系统在各地拥有医院122间,病床37727张,诊疗所59个,农村健康检查中心23个,健康检查车202台。护理老人设施23个,访问看护设施110个,中级护理师培训机构16个,高级护理培训机构14个。固定资产4430亿元,流动资产3074亿元,当年事业利润77.2亿元。农协的卫生机构不仅为农协成员也为公众服务。2004年在农协卫生机构看病的患者达到22,586,647人,入院患者达到11,962,457人。

农协资产的形成主要依靠社会立法的支持,同时,日本政府也在财政上予以支持。中央政府对农协实施定额补助金制度。2000年至2005年,对农民的国库补助金为6.42亿日元。另外,除中央政府外,地方政府从推动当地的公益事业出发,也对农协给予购买设备设施的支持。在2003年,日本各级政府支持农协的设备设施更新等费用达到2兆日元,大约是农协设备自我更新费用的10-20%。难怪日本人说,日本农协是除政府外日本最大的公共资产拥有者,是一个巨大的非营利公司部门。

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日本农协的经验传播到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韩和台湾地区先后不约而同地选择保护小农户的社会政策,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

一个世纪的历史经验证明,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所选择的农民合作组织的政策形式,是成功地推动对农民的社会保护,将高度分散的小农户带入现代化的重大战略决策。它通过融入经济政策的社会政策,以农民组织为中介,将农民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保护起来,提升了农民和农村市场的位势,形成了一种有别于未受保护的国家市场乃至国际市场的整合型的政策强势市场力量。这种政策强势市场力量通过与外部市场的谈判和对峙,进行在政策保护、位势提升状态下的市场公平交换。它所取得的成功,不能仅仅用农业产业化或者农村公共服务合理化等一般的单项标准来衡量,最重要的意义,可能是初窥了不同于与西方发达国家城市现代化的另类人类发展模式。不过,由于日韩和中国台湾仍属于人口为小规模或者中等规模的国家或地区,三农改革的前景随着农民进城被城市化所吞噬,所有改革成功的意义充其量只是减少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震荡和社会成本而已。因此,世人未能发掘其中的另类发展的含义。

日本关于小农户百年保护战略给了我们很多的启发,如果说东亚小农户合作的社会保护战略的意义不限于农村现代化,它还意味着对于农民公民意识的培育和公民行动的支持、对于符合生态文明的和谐生活的追求的新的理解,那么中国建设新农村的意义就更是如此。因为东亚的小农户社会保护已经大体完成其历史使命城镇化将其盖棺论定,而中国不同,建设新农村这个宏大的社会试验背负着沉重的历史使命,搞好了它和政府体制改革和政府治理的发展,规范市场制度的建立和运营共同前进,搞得不好,可能会共同失败。

为了完成建设新农村的历史任务,我们有必要借鉴日本模式,探索以小农社会化促进三农现代化的新的发展理论,以适应中国农村现代化的需要。

这个理论需要解释为什么在小农户高度密集的中国农村,实现现代化只能走组织小农互助,构建农村的社会市场,实施对小农户的全面社会保护的道路,也要提出对小农社会化合作的宏观思路。

以下仅对此做些初步探讨。

为什么在中国解决三农问题、建设新农村只能走对小农户实施全面社会保护的政策?

第一,高度分散的小农户每个人都经常处于孤立状态,他们由于没有组织,缺乏规则,难以融入交换的市场,而不能进入市场就意味着不能走向现代化,只会被快速发展的社会所排斥,而永远难以摆脱贫困。小农户要进入市场进行交换,只有组织起来。尽管组织也需要花费成本,不过与无法进入市场的代价相比,是物有所值的。

而组织起来如果只是经营农业,会因农业剩余少、经营利润低而难以获得资产积累。若将涉农产业如农业金融、农产品购销、农村百货交由市场经营,小农无力与之抗衡,势必出现城乡和贫富差距拉大状况。所以需要发现和培育一种产业机制,可将经营盈余持续性、不间断地投入农村发展,由此尝试了综合性的农民互助合作组合和非赢利性的产业组合机制。

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的经验都证明,综合性农协组织,通过生产互助、生活互助、共同交流、共同购销、共同消费,可以极大地改变小农户孤立无援的状况。农民能够得到更合理的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价格,可以集体签约、批量采购、信息交换、抵押贷款、形成集体性的公共资产,农民的收入和资产积累因此而得到了组织保障。农协还对影响政府关于农村公共事务的政策制定发挥了作用。

第二,单个的小农无论个体能力还是个体资本都很微小,无法抗拒农村社会的天灾人祸,发育一种抗风险能力较强的长效动力机制因此成为必须。特别是这种机制不但要能抗拒经济风险,还要能抗拒社会风险,而源于传统的邻里互助文化的社区互助合作,是与其他方式相比较成本最低、抗多种风险的效力最强的机制。

第三,当今的农民处于一个高度开放的社会化体系中,小农的产前、产中、产后的生产服务正在走向社会化,医疗、教育等社会服务也在走向社会化。而这些对农民的社会服务的社会化并没能帮助小农户的生活境遇和精神面貌发生人们所预期的正向的重大变化,反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反向例子。这主要是因为小农户的生活方式和经济条件不同于农场经济下的大农户。依据城市消费水平制定的社会化服务的价格远高于小农户可承受的能力,服务的方式和内容也并不适合小农户自身的需要。看来,社会越是高度开放、高度发展,单个小农户依靠自身力量融入现代社会的可能性就越小。

在中国,由于人地关系高度紧张,无法选择企业化、规模化、组织化的农业大生产主体来实现社会化,这导致需要社会化的小农户却难以社会化。既然无可能将小农转化为社会化的大农。在这种条件下,以农民的互助组织系统为载体,将小农组织起来,通过组织的整体现代化和社会化实现小农的社会化,可能会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

第四,小农户在单位土地上劳动投入的高度密集和单位劳动的边际报酬减少导致人均农业收入普遍低下,这与功能性专业组织 农业技术协会、信用社、养老、医疗等机构的专业化、技术化导致的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的趋势背道而驰。小农户需求的多样化和需求的低效性(有支付能力的有效需求很低)并存,这就发生了无法向城市居民那样通过自行融入市场(包括公共服务市场)交换到自己所需的专业服务的问题。那么,由小农户自组织综合性、低门槛、多功能、多样化的合作机构,就成为必要和必然的选择。

第五,农村的发展需要可供循环使用和能够不断积累的资本。而农业的剩余过少和农村内部可循环使用的资本太少,无论从城市来的工商企业也好,农村内部产生的务工经商者也好,他们的资本即便用于农村,也是捞一把就跑,农村和农业越是高度商品化,资本越是在农村的外部循环。有工商积累的农户在使用其积累时,也不是用在农业扩大再生产上,而是举家外迁,在城镇盖房和消费。在这种市场环境下,要保护农民的个人资产积累,要保护农村的社会公共资产积累,发展农村社区资产承载的公共服务,恐怕都只有构建以农村市场为活动区域,在农村社区进行生产和生活经营的综合性农协组织,进行涉农产业经营,将其所有收益留在农村内部。

如何在建设新农村中,建构对小农户社会化合作的社会保护战略?

第一,什么组织是中国建设新农村的社会保护战略的组织载体?目前是村委会和乡政府。但是村委会和乡政府属于政府或者半政府的行政性机构,他们尽管也有些社会职能,但是由于不是自治组织,对于小农户的社会需求与其说实施社会保护不如说是进行社会束缚。

如果将其行政定位改做经济定位,让村委会和乡政府做市场运营,就会导致行政利益与经济利益的代表主体一体化、同质化,农村的利益相关者结构就会演成单一化和简单化的格局。当着社会力量和政治力量同时也成为市场力量,那么市场就难免出现非正常非公平的交易,腐败就不可避免。目前,村、乡行政机构已经直接插手乡村一切可以在市场上交换资源的项目,导致乡镇政府和乡村组织走向腐败。

那么,专业农业协会、涉农的公司、农村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中小学是不是可以成为建设新农村的社会保护战略的组织载体呢?显然目前就是这样做的。不过,前面讲过,这些组织是由政府来办、企业来办还是由农民的合作组织自己来办,效果、成本完全不同。从理论上讲,在小农户的劳动生产率和人均收入远低于社会劳动生产率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情况下,由小农户自组织综合性、低门槛、多功能、多样化的合作机构,是成本效益最高的选择。

第二,如何构建农民合作组织及其联盟?这需要一整套宏观社会政策和培育这套政策可以贯彻的社会政治环境和社会心理文化。宏观社会政策一是构建中国农村社会市场的组织政策,即保护和支持小农户组成合作组织,培育由这个组织和组织的联盟规划、融资、管理、监督的农村的社会市场。这的确需要立法。不过,它并非目前人们所知晓的合作社法。合作社法只管经济合作,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经济立法,而小农户社会保护战略需要的是综合经济和社会两方面的社会立法。二是培育中国农村社会市场。它一要对农民的互助合作组织放开涉农行业经营,立法规定其合作组织的积累必须继续用于涉农行业,同时限期整顿经营涉农行业的非农企业,或退出涉农行业,或吸收农民互助合作组织的股份,在农民互助合作组织的监督下,将经营利润全部用于农村发展。二要鼓励农民组织在政府和社会的支持下,投资卫生、文教等公共服务设施,做大农民组织所有的农村社区公共资产。并立法规定农民合作组织用于农村卫生、教育等公共服务事业的投资可全部免税。

第三,明确政府在小农户社会保护战略中的定位。政府是这一战略性社会政策的制定者,同时履行监督职责,保障执行。除了立法支持外,还需要财政支持和相关各部门间的通力合作与协同支持。政府需要分清哪些农村公共服务是政府必须直接管理的?哪些是可以逐步地放手交给农民合作组织直接管理的?哪些是要与农民组织合作的?例如,将政府的一部分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职能采取和农民组织合作管理的方式例如托管乡镇卫生院和学校,以加强对公共服务机构和公共服务质量的监督,对于形成农村的公共服务市场,提高公共服务的使用效率会起到促进的作用。总之,在国家无法全部支付农村现代化成本的条件下,尽可能挖掘农村内部资源,放手让农民组织自治,鼓励农民组织发展公共资产,提升对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和项目的经营管理能力,不仅可能提高公共资本的投资效率和管理效率,而且还能收到加强农村社区的凝聚力、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农村新文化的效果,对于进城打工的农民也能产生保护的功效。

第四,政府需要协调小农户社会保护与农村城镇化的社会政策。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30年50年甚至100年后农村依然存在,三农问题依然存在,只是存在的方式和问题的性质不同而已。经历了百年农村改革,迄今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人均收入已经相当接近的日本,还将国土划分为都市区、平地农业区、山地农业区、中间(都市与山地、都市与平地)农业区、以及自然条件恶劣的区域。都市区总面积最小,只是人口密度和宅地达到一定比例的区域,在此之外的区域都依照自然环境即耕地比率和森林比率划分为其他区域。而农业区的大问题是人口稀少,老龄化程度高,发展前景堪忧。近几年,日本政府立法允许公司进入农村和农业,发起农业法人法制化运动,就是为了解决农村的振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不仅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的经验都证明城镇化并非是消灭农村,也不可能消灭农村。农村现代化的主要模式是就地实现现代化,即农村居住者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朝向现代方式演变。在这种演变中,农村居民拥有选择自己居住地的权利,是在人口密度大、工作紧张且受人支配、社会生活丰富多彩但是人居环境相对差些的城市里生活,还是在人口密度小、工作由自己支配、生活相对单调,人居环境较好的乡村生活。当选择城市的人们并非出自经济理由而是一种生活偏好时,小农户社会保护战略的社会人道价值就昭显出来了。

第五,政府需要协调小农户社会保护政策与其他各类单项政策,例如农村土地政策、增收政策、反贫困政策、新型合作医疗政策、农村教育政策以及建设新农村的投资公共设施的政策等等。这些单项政策都有明确的单一的功能性目标,都可归入具体的社会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总体而言都有一定效果,。但是缺乏总体性的宏观发展战略。缺乏社会政策创新和社会制度创新。

新农村战略篇(6)

[关键词] 辽宁 新农村建设 乡村旅游 战略分析

近年来,乡村旅游不仅丰富了国内旅游产品种类,延伸了旅游产业链,而且成为城里人回归自然,体验农村生活,休闲度假的重要方式,在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新农村文明进步,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作用显著。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国家旅游局将2006年全国旅游主题确定为“中国乡村游”,其口号:“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开发乡村旅游既适应旅游消费多样化,更满足了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休闲度假需求。而且,发展乡村旅游正符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可见两者在发展农村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和农村面貌、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文明素质,以及提升村政的民主管理能力,构建和谐社会等目标上完全一致。两者相辅相成、相互推动。这种联合开发、综合利用、统筹协调、整体优化求发展的方式,本身就是一种可持续的开发。

辽宁省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发展空间余地较大。根据辽宁省省旅游局制定的规划,“十一五”时期,辽宁省农业旅游总收入将达到1116亿元。在此期间,全省农业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0%,带动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率提高1.5个百分点,累计人均增加收入350元;每年新增农民旅游就业3万人,累计增加农民旅游就业15万人,间接从事农业旅游的农民达到60万人以上。面对新世纪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趋势和机遇,辽宁乡村旅游如何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重要研究课题。

一、辽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辽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辽宁省农业资源非常丰富,农村景观类型多样,农耕文化悠久,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优越条件。随着我国乡村旅游迅速的发展,辽宁出现了一大批具有鲜明乡土特色和时代特点的乡村旅游地与乡村旅游区。到目前为止,辽宁对外开放的主要农业观光旅游景点类型多样,涵盖了“农业生态观光型”、“参与体验型”、“成郊观光型”和“农业科技型”等。据2007年五一黄金周不完全统计。沈阳、大连、鞍山等主要城市周边的生态旅游成为游人的首选。丹东的天桥沟、五龙山、凤凰山等旅游区(点)接待大批游人。尤以“吃农家饭、赏农家景、睡农家炕、做农家活、享农家乐”为内容的“农家乐”旅游备受城里人欢迎。抚顺各大休闲山庄、旅游农庄和渔塘垂钓场所,接待游客10万多人次。大连长海县的“渔家风情游、环岛垂钓游”、甘井子区的“农家乐”吸引大量来自北京、河北的游客。鞍山农家旅游接待6.59万人次。本溪的“农家乐”旅游,黄金周期间接待游人8万多人次,收入800多万元。辽阳的瓦子沟“农家乐”旅游也吸引众多旅游者。

总体来看,辽宁乡村旅游拥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但整体发展处于探索的起步阶段,从规模、产品、服务、从业人员素质等还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休闲、度假、会议奖励等市场需求。

2.辽宁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自辽宁开发观光农业旅游以来,确实己经取得了一定的规模和发展,但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

(1)发展乡村旅游缺乏前期规划,产业规模狭小

据国外研究表明:观光农业的半径为29.5公里,才能发挥最佳效益,但由于受短期利益的支配,辽宁观光农业规模狭小,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体系,高科技含量小,产出效益模式不明显,整体观赏性不强。

(2)旅游基础设施滞后,综合服务能力不强

农业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一般是比较偏僻的农村或乡镇,这就要求在开发农业旅游项目时,必须考虑基础设施的问题,要适应城市居民回归自然又追求环境质量的需求,加快建设高标准、高质量的生态旅游产品。

(3)对农业旅游资源的开发深度不够,农业旅游产品单一

辽宁目前开发的农业旅游资源仅局限于观光型产品,产品结构比较单一,旅游行为的层次较低,特别是缺乏高层次的互动性和参与型的农业旅游产品,使得游客的滞留天数少,重游率低,对农业旅游市场的扩大构成极大威胁。

(4)对市场和品牌营销缺乏概念研究

对发展乡村旅游还缺乏足够认识,观念和理念还比较落后,因而指导和引导不力;乡村旅游市场处于自然发展的状态,缺乏管理的市场;普遍缺乏规划和策划,往往造成盲目开发,特色不突出;乡村旅游产品缺乏品牌,吸引力不强,效益不高;经营管理水平低。没有充分考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二、辽宁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和机遇

1.发展优势

近年来,由于国家对农业发展的重视,使农业经济成长迅速,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农民意识改变,辽宁省农业经济发展迅速,为辽宁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和环境。

(1)旅游资源优势显著

辽宁省位于环渤海经济区, 习惯上称为“辽西走廊”,是中国东北地区沟通华北地区的主要路上通道,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辽宁地势地貌复杂,东部和北部是山区,中部是平原,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是辽宁省主要农业区和商品粮基地。南部和西部是沿海,独特的地形、地貌使自然风光丰富多彩,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种植业,养殖业,农、林、牧、副、渔品种齐全,果树资源丰富,水果总面积和总产量在全国落叶果树栽培区中分别居第3位和第2位。而且辽宁地区又是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共有44个民族,除汉族外,民族风情丰富多彩,是满族之乡,根据辽宁优越的农业旅游资源和人文文化资源特征,可以发展农业科技观光旅游、民俗文化体验旅游等,辽宁乡村旅游的客源将会非常充足。

(2)四通八达的交通优势

辽宁与其他省市相比,交通便捷。一是省内各城市之间通高速公路,而且村村通柏油路;二是省内铁路干支线稠密,居全国之首;三是全省的国际航线和国内航线众多;四是境内拥有大连港、营口港、丹东港、锦州港、葫芦岛港、大东港、鲅鱼圈港和金州港等良好的大中港口,为国内外旅游者提供了方便的旅游服务,陆海空立体交通网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

(3)经济基础坚实,提供了发展的广阔空间

2006年,辽宁省国内生产总值达8009亿元,(吉林3620.1亿元、黑龙江5511.5亿元),比上年增长1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8983元,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08元,增长13.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690元,增长11.6%。辽宁经济发展处于东北地区之首。由于城市人口的比例在全国处于前列,容易形成城市周边旅游,加之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在东北地区的带动和示范作用,使辽宁的乡村旅游市场优势显著。

2.发展机遇

(1)发展农村旅游是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实践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旅游局关于实施农业旅游丰收计划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见的通知 (辽政办发[2007]44号)提出主要任务:“创建旅游强县,实施农业旅游百千万工程,创建农业旅游示范点”。据2006年初步统计,全省建成、在建和规划建设的乡村旅游景区已达181个,总规划建设面积245.21万亩,已经建设面积130.26万亩,占规划面积的53.12%;计划建设总投资225.39亿元,已经投资81.78亿元,占计划总投资的36.28%。计划年总产值187.64亿元,已经实现年总产值60.69亿元,占计划的32.44%;计划吸纳劳动力35.31万人,已经吸纳劳动力17.92万人,占计划的50.75%。乡村旅游业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一项农业新兴产业。

(2)新农村建设促进辽宁乡村旅游的发展

2006年辽宁省首批推选出的32个特色乡镇,为辽宁省进一步发展乡村旅游精品奠定了基础。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的实施,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可以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国家旅游局提出,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应当把发展乡村旅游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中,让乡村旅游的成果惠及农民。必须遵照农村的实情和旅游经济规律来发展乡村旅游,确保乡村旅游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各级政府部门提出了新的相关政策,其中有些举措直接关系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新农村建设时期的乡村旅游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三、新农村建设下辽宁乡村旅游发展战略

1.科学规划 正确引导 有序发展

辽宁省必须因地制宜制定科学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严格按照规划办事,避免重复建设和盲目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消费特点,针对需求编制可持续发展规划。使新农村建设规划充分反映本地区乡村特色,适应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适应乡村旅游产品多元化发展的需要。使乡村旅游朝着有序的方向快速发展。

2.突出重点,合理布局

辽宁省在发展乡村旅游时,由于区位条件、资源状况、基础设施存在差异,因此在发展中,一定要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计划,突出重点、带动一般。区位条件好, 交通便利, 例如:大连、沈阳、鞍山等城市周边、易于吸引城市游客的地区,可以在资金、政策等方面优先予以支持;在资源丰富、交通不便、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地区,可以采取稳步发展的措施,集中精力,开发一个、建设一个、成功一个, 把资源开发与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进行。

3.建设生态新农村,追求和谐发展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任务就是培育新农民、拓宽新产业、发展新经济、展示新风貌与建设新文明。乡村生态旅游就是新农村的新产业与新经济。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能够促进心态和谐、农村人际和谐、城乡区域和谐、农村产业和谐。从这个意义上说,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是一种战略选择。

(1)注重原生态新农村建设

辽宁乡村旅游应该重视本地区原生态形象,追求真实,提倡先生活后生产,从生活本身出发,以生态资源要素(如景观、环境、科技、文化、产业、产品、服务、消费等)为内涵,以生态文明为基础,施以生态经济和生态智慧的优化系统开发与管理,寓教于游憩,通过生态旅游的生态、经济、社会服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方式、旅游产业和事业。

(2)走绿色新农村建设之路

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有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但是村民住房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节约土地、材料和能源。新农村的环境要保持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在生产和生活废物的无害处理上要增加技术和资金投入。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加大对重点民生工程的投入。包括完成新建农村饮水工程等,大力推广沼气、秸秆气化、太阳能、风能等新型洁净和可再生能源。目前辽宁省大连市农业已进入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现代化的新历史阶段。

(3)新农村、新文化、新农民

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举办一系列的农民素质和技能培训,提高了农民从事农业和非农产业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素有“辽东第一村”的美誉的辽宁凤城市大梨树村,该村以镇规划为龙头,建设新村镇,以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为依托,培育新农民;被批准为全国文明村后,该村既注重发展农村生产力,又注重调整农村生产关系;既注重农村经济发展,又注重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抓住了“三农”问题的关键,这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大梨树村的经验具有典范作用和推广价值,辽宁省有条件的乡村应该在新农村建设中根据本地区域特点、经济特色和社会现实选择发展模式。

4.发展乡村旅游强势品牌,培育特色新农村

辽宁在开发乡村旅游产品时,必须走本土化、特色化道路, 深挖内涵、突出特色、提升品位、打造精品, 培育有竞争力的富有本地特色的产品。要集中人力、财力和物力,高起点,大手笔,重点培育和建设一批辽宁省乡村旅游精品。深入挖掘和包装乡村中最本质、最亮丽、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和元素,重点包装提升特色旅游资源和产品,突出本旅游地与其他旅游地的差异性,通过差异产生吸引力。辽宁实施乡村旅游精品带动战略先期的做法是:

(1)以辽宁省大中城市为依托,形成差异型农业观光带

利用城市周边乡村的特殊区位,推广以休闲度假为主的农业旅游项目。辽宁省观光农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东部、中部、西部的差异;国道(丹大公路-201国道)及高速公路两侧(沈山高速公路、沈丹高速公路);大中城市(沈阳、大连、鞍山、抚顺)的周边郊区发展起来的观光农业具有明显的差异,应努力完善城郊旅游设施和功能,形成东北地区有特色的城郊旅游线。

(2)深入开发大梨树村等生态旅游

辽宁可以借助旅游景区的市场性,着力打造盘锦大洼县赵圈河乡的红海滩湿地、大连安波镇冰雪温泉、潮阳北票长皋乡的田园风光游、丹东宽甸满族自治县青山沟镇的山水风光游、辽阳弓长岭区的冷热奇观游等以生态旅游为主题的产品,深入调研分析,对其生态资源进行保护和合理的利用,提供原汁原味的“真品”给游客。

(3)凝练清河农庄度假区品牌

深入清河旅游度假区,总结影视剧《刘老根》带来轰动效应的原因,利用影视剧品牌扩大农庄的知名度,同时挖掘满族民俗文化精髓,提高文化品位,突出企业庄园依托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形成的度假、休闲、观光等功能。

(4)发挥绿色水果生产大省的独特优势,富裕区域新农村

“打绿色牌,走特色路”是辽宁省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针。辽宁省的绿色农业规模居全国之首,而绿色食品与旅游活动有着天然的缘分。辽宁省是我国水果生产大省,辽宁省水果栽培总面积已达1005.6万亩,水果总产量385万吨,水果总产值71亿元。可依托以上城市开发农业科技示范园、生态果园等旅游产品,培育青少年科普教育实验基地。

(5)延伸产业链条

辽宁乡村旅游品牌的打造必须从系统化、立体化、全方位、多层次、多视角考虑,乡村旅游可在更广泛的领域、更深的层次上挖掘辽宁乡村旅游内涵,找到辽宁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农业经济发展的最佳结合点,延伸品牌到农村建设、农业生产、农村文化发展中,运用乡村旅游树立农村品牌,进行经济运作,赢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省旅游局关于实施农业旅游丰收计划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见的通知(辽政办发[2007]44号)[eb/ol].heep://liaoningtour.gogocn.com.2007~7~30

[2]辽宁统计年鉴编辑委员会:辽宁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23~26

[3]张彩霞:关于发展辽宁省农业旅游的思考[j].区域经济,2006(9):126~128

[4]新农村新风貌建设[eb/ol].辽宁旅游信息网heep://2007~2~23

新农村战略篇(7)

一、创新战略管理,把握农村金融在“三农”服务中的内涵和时代特征

虽有“细节决定成败”的俗语,但也不能以此否认创新战略管理的重要性,因为战略研究的是“怎样做正确的事”,而细节则研究“如何把事情做正确”,后者是服从和服务于前者的,即使决定成败的“细节”,也不可缺少战略决策正确这个前提条件。现代意义上的农村金融战略管理是战略与管理科学相结合的产物,是对有关农村金融和服务“三农”的协调与控制,是为制定和实施农村金融建设与发展战略而进行的一系列战略决策与规划的活动。从农村金融发展的角度看,着眼农村金融建设的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实践,战略管理具有超前性、目标性、整体性的特征。

二、农村合作金融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

建设信息化农村金融,推进农村特色的金融变革,既要靠系统技术、人力资源,更要靠与之相适应的高效的战略管理。农村合作金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在农村金融队伍建设中转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努力提高战略管理能力。

提高战略管理能力是统筹农村金融信息化复合式发展的需要。目前,我行采用的是信雅达公司开发的OCR系统对全行的会计凭证实施集中扫描,人工补录,重点监督工作,并对监督过程中发现的差错,以差错整改通知单的形式通过OCR系统下发给相关支行,督促其在规定期限内落实整改,这对我行管理实践尤其是战略管理实践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目前在我行建设和管理实践中并没有完全得到解决,与体系建设目标相背离的的现象依然存在。这就迫切需要完善有利于集中统一领导的工作协调机制和加强对规划计划的宏观监督、有效调控;迫切要求农村金融管理由经验向科学、由粗放向集约、由局部向整体发展。只有在高效战略管理控制下,进一步优化结构,理顺关系,加强体系建设,提高整体效能,才能促进农村合作金融信息化建设协调、有序发展。

三、创新战略管理,促进农村金融科学发展

当你收到一叠业务差错单,发现好多差错都在重复着同一个问题时;当你查阅凭证,察觉太多的凭证没有录入时,太多的时间没被珍惜时;当你接到电话,才想起领导交待的事还没有落实到位而苦恼时。你会想要是对工作多一份热情,对自己多一份责任,那么我们的农村金融就会不断发展创新。

操作与管理是相互独立、相互关联的统一体,操作是基础,管理是手段,是为更好地完成企业经营目标而服务的,农村金融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某些现象已清晰地折射出管理工作中的不足,只有创新战略管理,才能促进农村金融科学发展。

创新战略管理,促进农村金融科学发展,首先应采用积极科学的方法,让每个员工对自己的工作确立正确的定位和认知,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激情,促进员工自愿、自发、自动、自觉地开展工作。在平等互敬、坦诚相待的基础上,加强领导与基层之间的沟通,让员工能零距离地与领导探讨工作问题、发表工作建议、献计献策、透露思路想法、把下属员工当作培养对象,鼓励员工参与管理和决策;把下属员工当作亲友,倾听员工的愿望和意见,尽力解除员工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把员工当作知已,倾诉交谈工作境况,提出对员工的工作期望与要求。充分体现了员工的主人翁地位,激励企业所有员工同心协力为企业的经营目标而努力。另一方面,作为下属员工,工作能力赢得了领导的肯定认可,自身的存在受到了领导的重视,会更加相信、更加尊重领导,提高了领导在企业里的威望,每位员工将会以感恩的心投入工作,回报企业、回报社会。

创新战略管理,促进农村金融科学发展,还应打破旧观念,结合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吸收人才、培养人才和重用人才,为满足我行在市场竞争中对人才的需求,建立规范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达到科学发展的目的,通过组织各项培训活动和学习逐步调整和改善员工队伍结构,加强对年青员工的培养力度,加快人才队伍培养的步伐,以满足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人才的需求。都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难求”通过参与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让我明白,这只是人才机制的一个外在因素,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深入开展,人才机制的内在因素更为重要,若是没有千里马,伯乐再多也枉然。判断一个人是不是人才,或是什么层次的人才,取决于他的内在素质和发展潜力。若是觉得“怀才不遇”唯一科学的方法是不断提高自身的内在素质以适应业务发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