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档案管理人员培训

档案管理人员培训精品(七篇)

时间:2023-05-30 14:36:05

档案管理人员培训

档案管理人员培训篇(1)

一、加强档案人员教育培训的需求

1、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现实状况的需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档案工作表现出明显的智能化发展规律,各种新技术应用于档案管理正逐步变为现实并不断推广。目前,在档案工作中推广的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包括电信、缩微复制、声像技术在内的一切先进手段使档案管理工作日益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就我国现有档案人员的整体水平很难应对信息化带来的严峻挑战。

信息时代的档案工作正在实现以电子计算机等物化智能应用为主的档案管理自动化、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以及档案信息传递网络化,档案缩微及保护水平也日益提高,原有的那些工作经验和理论已经难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了。从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来看,档案工作的机要性和服务性要求档案人员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精神。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档案工作的职业特点致使一些业务人员在工作中产生了消极落后的思想观念。个别档案人员出于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违背了档案工作的基本准则,借助工作便利,私自篡改或销毁档案,泄漏机密档案的内容等。这影响了档案工作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造成的危害也是不可估量的。

2、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需求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就是发展,档案人员自身也要不断发展,才能促进档案事业的科学发展。随着档案工作的不断发展,档案人员自身的知识与技能也应当经常扩大和更新,因此应当为档案人员在职业生涯中需要学习的各个阶段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机会,这就需要为在职人员提供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以满足需要。

其次“人本管理”思想是加强档案人员教育培训的出发点。以人为本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人是档案工作中最基本、最关键的因素。人本管理的出发点是人,归宿也是人,其目标就在于人的发展。加强档案人员的教育培训正是以“人本管理”思想为出发点,重视档案人员在档案工作中主体地位的体现。

档案工作者除了掌握档案学基本知识以外,还要掌握与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工作相近的其他专业知识和技能,例如组织文字材料的写作能力、历史知识、古汉语知识、档案宣传和展览等知识;档案行政管理人员还应该掌握一定的领导学、管理学、图书馆学、情报学等知识;档案编辑出版工作人员应该掌握新闻学、编辑学、出版学等方面的知识。

二、档案工作者能较好的胜任档案工作应该具备的特质

1、稳定的心理特质

档案工作是一项管理性、政治性工作,在整个工作体系中处于为各项中心工作提供凭证和参考依据的从属地位,而不是主导地位;并且由于档案工作的专业性特点,其工作意义和成就不容易被大多数人理解和认可。因此档案工作者在工作中容易产生消极压抑的情绪,影响工作能力的正常发挥,阻碍工作发展。所以,档案工作者要具备稳定协调的心理特质,性情恬静、心态平和,能够调节焦虑、压抑等负面情绪,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享受平凡工作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2、外倾的性格特质

传统意义上的档案工作主要是档案整理和管理等静态工作,要求档案工作者具备的性格特质是甘于寂寞、默默奉献等;但是随着档案工作的发展和社会档案意识的提高,档案工作的服务性、社会逐渐强化,档案工作者在日常的档案收集整理工作中需要与本机关各个部门沟通,监督指导档案工作的开展;在档案利用服务工作中,要与利用者形成良好沟通,了解利用需求,成为利用者与馆室藏档案之间的有效桥梁。所以档案人员需要具备更强的沟通和协调等外倾性能力,才能充分利用完成工作所需要的资源,更好地胜任工作。

3、较高的道德水准

档案工作者个人的道德品质修养是胜任档案工作需要的重要特质。档案工作者所管理的档案信息内容涉及国家机密和公民个人隐私,档案工作者必须以较高的道德水准担负起国家和社会给予的特殊信任。档案工作者应该具备忠于职守、爱岗敬业;遵纪守法,严守机密;博学求进,公正服务的职业道德。档案工作者必须将档案职业道德内化为内心的情感和信念,并以此指导档案工作实践,才能较好的履行职业使命。

三、对加强档案人员教育培训的几点建议

1、加强师资和教材建设

档案人员的教育培训不同于一般的学习深造,受教育者有其自身的特点。由于接受教育培训的学习者大都是处于档案管理、科研第一线的在职人员,因此教育培训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既要反映当前新知识、新方法、新内容,具有理论性和先进性,又要切合实际情况,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要达到这一点,一要有高水平的师资,二要有高质量的教材。就师资而言,目前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聘请经验丰富的有一定知识水平的在职或离职的本行业人员,一是借助高校的师资优势,聘请专职教师。搞好两种来源的结合,保证专职教师的比例,确保教育培训的师资质量。教育培训的教材也应得到足够重视。由于参与培训的人员情况各有不同,因此要考虑到学员的整体特点,编写适合以自学为主的实用性强的教材,同时要注重行业新热点、新动态,涵盖一些前沿内容,满足档案工作向前发展的需要。

2、为档案人员的教育培训提供制度保障

许多国家在员工培训方面都采用“教育休假制”来实施作为终身教育战略的回归教育,以便使员工的知识技能得到不断的更新。这方面比较典型的国家有美国、日本和德国。笔者认为,这样的制度可以引入我国档案行业中来,结合我国档案工作和档案工作人员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针对档案人员教育培训的一套规章制度。

档案管理人员培训篇(2)

面对众多的档案需要被管理的现状,我们可以预见全员化档案在职教育培训的巨大发展空间和市场空间。全员化档案在职教育培训在我国的发展历史较为短暂,但是必要性却要求我们能够尽快建立有效的机制促进它的发展。全员化档案教育培训随着档案数量的与日俱增,它的良好的较快的发展已经不容忽视。

一、档案在职教育培训概况

(一)档案在职教育培训含义

档案教育培训是指由各级档案管理部门实施的,对档案工作人员的一种专业培养和训练。

(二)档案教育培训的历史回顾

20世纪40年代,档案教育培训在国外兴起,1951年,法国巴黎成立了正式的国际档案讲习班。过去的档案在职教育培训中,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没有很好的处理,往往是偏重一方,轻视一方。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档案教育培训,这样的缺点也正在逐步改善之中。

二、全员化档案教育培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一)必要性解析

通过近些年的一些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的档案管理人员中有近85%的人员在学校时所学的专业并不是档案专业,非专业出身的占据档案管理人员的8成以上,这代表着在档案管理中,一大部分的人在最开始的准入门槛中是不具备良好的档案管理知识的。这就要求在档案的管理中,进行全员化档案在职教育培训是非常必要的。并且现在是信息化的时代,档案的采集、维护、整理都走上了信息化的道路,这也使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具备更加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程度,适应日益变化的档案管理的理念和解决档案管理中经常遇到的难题。全员化档案在职教育培训在理论知识的培养之外也会对实际操作技能进行培训,这对于档案管理的作用非常大。

(二)可行性分析

虽然我国的档案管理技术不是最顶尖的水平,但是多年的档案管理也让我国具有非常丰富的档案管理经验和教育培训经验。此外,我国也具有全员化档案在职教育培训的物质支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发展,社会日益进步,档案管理设施基本完善,具有档案在职教育培训的条件。国家对档案管理也愈加重视,档案管理人员的文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在种种条件之下,我国的全员档案在职教育培训是有着很好的可执行条件。

三、全员化档案教育培训发展缓慢原因探究

(一)重要性认识不足

我国的档案在职教育培训起步较晚,上世纪80年代,档案教育培训的方式主要是在职学历教育,直到上世纪90年代,档案培训方式由在职学历教育向着非学历教育转变。所以在几十年的发展中,档案教育培训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在观念上还是非常欠缺。许多档案管理部门对档案管理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充足,认为这样的培训对管理的结果影响不大。管理机构不够重视,管理人员的重视程度也非常低,随着档案培训向非学历教育转变,档案管理人员摆脱了学历的限制,导致档案管理人员在接受档案培训时缺少自觉性和自主性。

(二)教育培训管理机构体制不够健全

在全员化档案在职教育培训的过程中,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虽然成立了很多培训教育的机构,但是作用并不大。首先,成立的很多培训教育机构缺乏资金的支持,缺少机构正常运行的资金;其次,教育培训机构虽然成立了,但是却没有强制性,这就显得机构的可有可无,档案管理人员不需要必须参与培训,也可以继续工作,缺少了强制性,也就缺少存在的作用;最后,建立的教育培训机构没有明确的规划与培训目标,这对于在职教育培训的帮助不大,使档案管理人员并不愿意参加此类培训。基于以上几点可以总结出,档案培训机构的体质不健全在很大程度上拖慢了全员化档案教育培训的发展。

(三)教学组织管理不足

从教学的组织与管理上可以分为两点,一点是教材方面,另一点是师资方面。在教材方面,我国现在在全员化档案在职教育培训的教材选择上,大多数的省市都没有采用统一的教材,没有规范的统一的教材,这就导致在教学中会产生很大的随意性,不能够系统的传授档案管理的知识。在师资力量方面,没有职业的兼职教师资格培训的工作,而国内一般都是兼职教师进行档案管理培训,兼职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档案管理培训的教学质量。许多的培训都只是形式上的,走马观花式的档案管理培训。

(四)社会消极因素影响

全员化档案在职教育培训不应以赚钱为目的,但是许多的档案培训主管部门却把这种培训当做是增加自己利益的手段,打着培训的幌子,实际上却是中饱私囊。另有一些培训机构使用胡乱编制的教材进行教学,或是聘用一些能力水平不足的教师进行教学,这都造成了培训质量不高的结果。而且这些不良的现象会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即使是有相对优秀的培训机构也会被这种不良现象所掩盖,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

(五)档案从业人员责任感不足

档案管理人员很多都是长时间不与外界交流的工作。没有与外界产生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就无法获得最新的消息和资料,不掌握外界的情况,易产生自我封闭,不愿意去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每天只是盲目的机械的工作,没有创新性也不讲求效率,不思进取、得过且过。这对全员化档案在职教育培训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四、全员化档案教育培训机制建立

(一)提高重要性认识

建立健全全员化档案教育培训机构,从根本上就要让各级档案管理部门和档案管理人员认识到档案教育培训的重要性。档案教育培训不是单一的培训,这种培训是多样的。从职业素养到职业技能再到档案管理未来的发展,给档案管理人员一个全方位的教育培训。

(二)健全培训保障机制

健全培训保障机制也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完善法律法规,在《档案法》中添加关于档案培训的法律条文,明确档案管理部门和档案管理人员的权利和义务;其次,设立财政专项预算,让档案管理在职教育培训减少个人所承担的费用,尽量使用财政预算的款项进项财政支出;最后,各级档案管理部门应设立培训机构,并且各培训机构应该有有效的运行机制,能够有层次、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培训工作。

(三)完善教学体系

想要建立有效的全员档案在职教育的强效机制,在档案培训中就要建立科学的教育体系。在教材使用方面,使用优秀的教材进行教学,也可以让国家档案局的专家编写统一教材进行使用。在师资队伍方面,国家档案局可以设定档案培训教师的培训和考核机构,让教师持证上岗,保证自身的教学水平;档案教育培训机构在聘请教师时也要聘请有教学能力,有经验的教师进行教学,不能为了金钱上的便宜而忽视了受档案教育培训人员的利益。

(四)形成档案从业人员的学习内驱机制

1.抓好职业岗位责任培训

做好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管理工作,深入开展“重新认识”档案工作的大讨论,让档案管理人员清楚的认识到自身档案管理工作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领导应宣传档案工作具有的自豪感。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以辛勤劳动为荣的思想,让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明白,作为档案管理人员,自身的工作是非常光荣的。从内部建立档案部门的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赶超精神,用档案事业凝聚人心,领导坚持正确的导向,把档案部门建设成为一个自主学习的组织。

2.档案专门人才评选

档案管理的人员数量众多,不可能优秀的人就都可以被领导赏识,所以可以建立档案专门人才的评选,可以是毛遂自荐也可以是领导推荐,用公平的手段评选出档案管理的优秀人才。此外,档案管理依旧属于技术性的工作,也可以使用评职称的方式对优秀人才进行选拔。对于选拔出来的人员可以进行免费的技术深造,这样从内部进行吸引,对于建立良好的全员化档案在职教育培训是非常有利的。

(五)构建档案从业人员的学习引导机制

1.推行职业资格认证

推行档案管理人员的资格认证,是档案行业人力资源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档案管理走向成熟的一种标志。资格认证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职业准入的资格,另一种是职业岗位准入的资格。通过这两种准入的管理,不合格的档案管理人员在最初就可以被筛选出来,从而减少了全员化档案在职教育培训的压力。国家档案局应该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彻底的探究,确立一个最低的档案管理准入门槛,找到统一的标准,并可将这种标准纳入档案的立法范畴,做好法律保障。此外,可在国家档案馆或者各级行政机关实行岗位从业资格认证,查看其运行缺点和可行性,最后再向社会推广。

2.考核奖励制度

建立全员化档案在职教育培训机制,就要做好考核和奖励,将单位的利益与个人的利益相挂钩,考核通过的应当适当给予奖励,不通过的人员也要制定相应的惩罚,但是不可过于严厉,以免让员工产生逆反心理。用这两种手段让档案管理人员从外部感到压力,迫使他们不得不学。

档案管理人员培训篇(3)

关键词:档案教育培训;调查;档案人员

一、档案职业教育培训调查的基本情况

为了深入了解基层档案工作者职业教育培训情况,笔者于2017年6月至8月间,依托省、市档案局,对广东省参加档案职业教育培训班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一线档案馆(室)工作人员发放了调查问卷,问卷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调查对象个人信息,包括专业、学历、职称、年龄、性别;二是调查对象参加档案职业教育培训情况及需求。通过对调查问卷进行筛选整理,最终数据基本完整齐全、回答属实的有118份问卷,视为有效问卷。从调查基本情况可以看到,目前基层档案管理队伍的专业化程度较低,72.9%的人所学专业与档案专业及计算机专业无关;一些单位不太重视档案工作,档案干部中兼职档案管理人员偏多,占调查者的59.3%;档案管理队伍流动性较大,队伍不太稳定,调查中有64.3%的档案管理队伍从事档案工作不足10年。

二、档案职业教育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没有规范的培训机制

基层单位的实际情况是档案管理人员以兼职为主,一人兼多岗的情况较为普遍。由于没有一定的培训机制作保障,有些单位领导以工作较忙为理由不支持档案管理人员离岗培训,导致有些档案管理人员参加培训教育的机会偏少,一般一年或几年才参加一次教育培训。

(二)档案培训方式比较单一

目前的培训方式以大培训班、大型会议培训为主。这种短时间内不分层次的上大课的培训形式,学习效果不明显。

(三)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

一般以公共“通识”理论教育为主,与档案工作的具体实际有一定的距离。缺乏针对不同行业特点、业务水平等情况进行的培训,特别是缺乏档案现代化管理方面的培训。

(四)没有专职的培训教师

培训教师一般是在培训前临时抽调的,主要是由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业务指导人员兼任,这些兼职老师的教育技术水平和授课艺术与专职老师相比有所欠缺,讲课吸引力不足[2]。此外,师资来源比较单一,缺少优秀的一线档案工作者参与教学。

三、加强档案职业教育培训的主要措施

“事业的发展需要人才的支撑”,“档案专业人员是推动档案事业发展的基本依靠”[3]。在目前档案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流动也比较频繁的情况下,档案职业教育培训尤显重要。因此,进一步强化教育培训机制、改革培训形式、增强培训效果是档案行政机关面临的任务。

(一)建立全员化的档案教育培训的机制[4]

首先是规范化岗前培训,岗前培训能为新聘档案管理人员在正式上岗后开展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同时也是档案管理人员从零开始并逐步适应本岗位要求而接受档案教育的一个过程。因此,新聘档案管理人员无论学历高低、专业背景如何都应该接受岗前培训。其次是强化业务提高培训,档案行政机关和档案协会、学会组织应根据档案管理人员的构成状况和岗位工作的实际需要举办各种短期培训班,通过不断的知识更新,使档案管理人员可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要求。除了上述岗位培训外,有关单位还应重视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发展,支持档案管理人员参加在职教育,如专业证书班、学历教育班、继续教育班的学习,为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发展提供助力。

(二)拓展多元化的培训形式

基层档案管理人员很多是兼职人员,工作较多,很难抽出时间脱产参加学习培训。针对这种情况,档案行政机关和档案培训机构应改变单一的课堂讲授培训形式,提供一些人性化、多样化的培训方式,例如在线培训课程、面对面培训、案例研讨会、工作实习等培训方式,以满足不同的需求,解决“工学”矛盾。

档案管理人员培训篇(4)

【关键词】档案人员;教育培训;工作质量

培养和造就一支能力强、素质高的档案干部队伍是保障档案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条件。而档案教育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否清晰、目标与任务是否明确、措施是否有力,直接影响到档案人员素质的培养与能力的提高。所以,制定科学、合理的档案人员专业教育培训规划,并分步骤、有重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培训,是提高档案教育培训工作质量的关键。笔者结合北京市档案人员状况和教育培训情况提出以下加强新时期档案人员专业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路,与同行们交流。根据档案人员的构成状况和岗位工作的实际需要,确定档案教育培训的内容、形式、时间及方式是确保档案人员专业教育培训质量的关键。

一、按需确定档案教育培训

根据档案人员的构成状况和岗位工作的实际需要,确定档案教育培训的内容、形式、时间及方式是确保档案人员专业教育培训质量的关键。

档案人员专业教育培训应实现四个转变。一是教育培训内容应从一般性培训为主,逐步转变为以分岗位、按专题培训为主。对于新上岗人员的培训要从一本教材教授所有岗位的人员,逐步形成为不同类型和职责岗位的人员,设计不同内容的培训专题;对于已在岗多年人员的继续教育要从一期班针对不同类型和职责单位的人员,逐步形成针对不同岗位面临的更新知识、技能方面的需要,设计不同内容的培训专题。二是教育培训形式应从以讲授式培训为主,逐步转变为以案例式、体验式、研讨式、互动式培训为主。对于新上岗人员的培训,要鼓励采取以案例式、体验式为主的教学形式,以便于新上岗人员迅速掌握工作方法、适应工作需要;对于已在岗多年人员的继续教育,要鼓励采取以研讨式、互动式为主的教学形式,以引导在岗人员勤于思考、改进工作。三是教育培训时间应从以一次性3至5天培训为主,逐步转变为以多次性按天与按周设课相结合的培训为主。针对档案人员兼职多、专业文化程度低等情况,开办不同时间段的培训班,为档案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参训提供更多的选择。四是教育培训方式应从传统面授课程培训为主,逐步转变为以网络自学与面授教学相结合的培训为主。针对档案人员文化程度高、中青年人员多等情况,充分发挥网上培训覆盖面广、共享性好、灵活性强等优势,在某市档案信息网上开辟学习园地,增加可以自学掌握的档案专业基础知识和新知识,并能在网上随时解答学员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对于新上岗人员,面授教学主要解决实操问题;对于已在岗多年人员,面授教学应侧重于对新理论、新知识、新规则、新技能的研讨、交流。

二、以注重能力、学以致用为目标

档案教育培训应根据不同岗位对人员素质与能力的需求,以及档案事业发展对档案人员知识更新的要求,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围绕档案人员最想学到的知识、最想掌握的技术、最想解决的问题,不断完善原有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的教学模式,形成有助于培养档案人员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体系,最终达到学以致用、提高档案工作质量与水平的目的。

针对档案人员兼职多、中青年人员多的现状,在教学内容上,应加强电子文件与档案管理内容的培训,提高档案人员应用信息技术管理档案工作的能力,以便在有限的工作时间内提高工作效率;在教学方式上,应针对新上岗的人员和已在岗工作多年人员的不同需求增加不同专题的网络教学内容,增强档案人员应用网络资源进行自学的意识和能力。

针对档案人员文化程度高,而档案专业文化程度低的现状,在教学形式上,应注重采取案例式教学,增加档案管理的实操课程,以使新上岗的非档案专业毕业的人员尽快掌握工作方法,提高其业务能力。同时,还应注重采取研究式、互动式的教学形式,以培养已在岗多年的非档案专业毕业人员分析、研究问题及创新工作的能力。

三、以培训与考核、培训与使用相结合为保障

档案法律法规明确档案人员应当“具备专业知识”,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当组织、指导所管范围或所辖区域的“档案宣传与教育、档案工作人员培训”。为了使档案法律法规对有关档案人员教育培训的规定落到实处,应做好培训与考核、任用的结合或关联工作。

做好培训与考核相结合,要求档案教育培训的组织者应严格考核制度,科学、合理地设计考核内容和考核形式,确保考核成绩能真实地反映档案人员学习、掌握专业知识的实际水平;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在做好档案教育培训指导工作的基础上,加强对档案教育培训组织者培训情况的考核以及对各单位保证档案人员依法进行专业知识学习情况的检查、考核。

做好培训与使用相结合,要求各单位在调配、任用档案人员时应考虑其是否参加过相关岗位档案专业的教育培训及其考核的结果。如调配的档案人员未达到相关岗位的档案教育培训的要求,应在到岗后一年内完成相应内容的培训任务;依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的有关规定,组织(人事)部门在任用考察档案干部时,应将其接受教育培训,其中包括档案专业教育培训的情况,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将对档案教育培训组织者和各单位有关教育培训的检查、考核结果作为对单位或部门评先表彰的重要依据之一;要将档案人员参加培训与考核情况作为其申报档案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的一个基本条件,并作为对个人评先表彰的重要依据之一。

参考文献:

[1]马从敏, 谭王争培.档案事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政策选择[J].浙江档案2005.11

[2]徐萍.试论档案部门管理中的“和谐”问题[J].兰台世界.2006.20

[4]于仲震;;论新时期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23期

[5]黄伟新;;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J];贺州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档案管理人员培训篇(5)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校档案;培训;范式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档案工作也逐步迈上新台阶,其开发应用领域日趋宽泛,惟有及时、科学地对档案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才能为高校档案事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保证。为此,促发了新背景下高校档案人员培训的范式选择,传统的培训模式面临着挑战。

一、网络环境下高校档案人员面临的新问题

我国高校自20世纪90年代末就开始了大规模的校园网络工程建设,目前,电子化、数字化操作已广泛应用于教学、管理之中。高校档案作为高校发展历史的记录,也随着高校网络进程脚步的加快而发生深刻的变化。档案的载体、数量、种类、保管方式以及应用都带着E时代的显著特征凸显于档案人员。高校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化进程已成为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潮流和方向。还没有做好知识和技术储备的高校档案管理人员,已被推到信息爆炸和网络技术壁垒前,正面临着管理难度加大和自身发展不适应的困惑及压力,驻守在高校的边缘。

二、高校档案人员培训范式选择产生的背景

1.档案后保管范式的诞生

档案后保管范式是1996年特里・库克在北京召开的第13届国际档案大会上首次比较系统阐述的,这一理论主要包括档案新来源观、档案宏观鉴定论和档案知识服务三个基本内容,其核心和最终目的是倡导档案的知识服务。就是要求档案工作者从各种显性和隐性信息资源中,针对人们的需要将知识提炼出来,实现以资源建设为基础的高级阶段的信息服务。正是档案后保管范式所倡导的档案知识服务理念为档案人员提出更高的素质要求,为高校档案人员培训范式的选择提供了引领思考。

2.档案界科学研究的快速发展

近年来,档案事业得到快速的发展,其科学研究也是突飞猛进,新理念、新技术、新成果不断涌现,可谓百花齐放。网络的普及和应用为档案人员的学术研究和交流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谐的学术氛围和高校档案人员个人发展需要的默契融合,为高校档案人员培训范式的选择提供了更大的主动性。

3.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新世纪,网络技术的发展是空前的。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迅速普及与推广,电子文件大量涌现,传统的文件形态急剧变化,纸质文件的地位逐渐被取代,数字化档案建设正在大发展。网络信息技术在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服务、利用等各环节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已渗透到高校档案人员工作学习各个方面,不仅大大提高了档案工作的效率,而且大大增强了档案人员要驾驭这一技术的信心和动力。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高校档案人员培训范式的选择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

4.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工作目标

近年来,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人本理念的深化,公民档案意识的强化,档案的应用领域和构建门类得到了快速发展。高校档案工作的环境正在向传统档案馆的数字化和现代新型电子文件时代的数字档案馆建设两个方面转化。档案人员正在努力实现以最小的文件数量保存最大价值的信息和知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目标要求,为高校档案人员培训范式的选择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三、高校档案人员培训的新范式

1.树立持续培训的理念

长期以来,高校没有将档案人员的培训纳入学校人才培养的总规划,缺乏必要的培训激励和保障机制,单纯依靠上级档案管理部门指令性培训,基本处于一种随意无序的被动状态。因此,要提高高校档案人员的综合素质,实现现代化、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档案工作目标以及应对档案后保管范式的挑战,就必须树立持续培训的理念,政府档案管理部门和高校要高度重视,齐抓共管,通过出台导向性政策,让高校档案人员适时接受规范的培训教育,为档案人员的培训营造氛围,打造平台,提供保障。

2.打造大的培训平台

现行的高校档案人员培训模式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和不系统性,培训对象也存在一定的盲区。一方面高校对档案人员培训缺乏重视,培训意识淡泊,特别是工作在一线的大批非本专业的兼职档案人员基本得不到培训;另一方面上级档案管理培训机构监管不到位,存在培训师资不足,培训内容单一,针对性不强,理论与实际相脱节。这种供需之间的矛盾,制约着档案人员培训的兴趣和效果。因此,构筑由政府档案管理部门牵头,高校和社会培训中心协同的大培训平台势在必行。具体讲就是要充分发挥政府档案管理部门的宏观调控作用,出善的档案人员培训政策、目标和保障机制,建立各级责任制,下移培训中心,将培训制度建设与落实情况和高校档案升级、评比相衔接,完善现行的继续教育学分以及与职称评审挂钩等等;要合理运用高校师资优势,依托有档案专业办学资格的高校建立几所档案培训基地,将一线档案专家与高校优秀专家融合打造成优秀培训教师团队,编制实用性、规范性培训内容,将培训内容与培训对象相匹配,实现层次化、动态化培训;要借助社会培训中心技术优势,做好网络培训系统的完善与开发,打破传统的、单一的、集中面授的课堂教学模式,开发网上视频、QQ群和博客空间等新时代培训载体。要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升培训档次。

3.构建多元化的培训模式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档案人员的培训必须打破传统的、单一的集中培训的形式,建立以网上培训为主,集中面授为辅,以上级管理机构统筹规划为主,高校自我培训为辅的多元化、全员化、全程化的培训模式。在培训内容上,要由普及档案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政策法规转向档案领域前沿动态的传播和对新技术的研讨及对新问题的应对上,要重视档案人员科学研究思想和方法的训练,倡导以行为为导向的培训。要加强相关知识的培训,为档案知识服务和信息开发提供必要素质保证。要加大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培训,为数字化建设作必要储备。培训的重点应该是强调如何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培训对象应全员化,要加大兼职档案人员培训的监督和管理。要建立档案人员培训中长期目标规划,保证培训螺旋式上升,全程化进行。

4.建立培训需求与反馈系统

档案管理人员培训篇(6)

关键词:档案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现状;建议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产品、信息技术如信息高速公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等普遍运用,提高了社会信息化,随之出现了大规模电子文件及其他载体档案,冲击了传统档案管理理论,加大了档案工作难度,档案内部不断更新及档案管理与利用方式的不断创新,这些对于档案管理人员专业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继续教育,对于更新和拓展其知识结构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现阶段档案专业人员继续教育现状

不同于档案管理人员岗位培训和学历教育,继续教育是一种能够拓展档案管理人员知识体系和提高专业技能效度化的教学模式,其实质为针对性岗位技能培训,不同于档案管理人员岗位培训和学历教育,继续教育是一种能够拓展档案管理人员知识体系和提高专业技能效度化的教学模式,其实质为专业岗位技能培训,然而学历教育是一种常规的人才培养模式,其目的在于提高其基础素质。岗位培训是一种定向培训,培训重点在于提高工作能力、操作技能与政治思想水平[1]。继续教育是一种对传统档案培训模式的创新,其目的在于进一步挖掘人才潜能,促使档案管理人员更好地履行自身职责,为单位和社会大众提供优质的档案服务。然而通过调查得知,现阶段各种档案管理培训活动一味地追求理论知识的讲解,教材缺乏针对性,内容不符合实际情况,相关课件难以提升培训对象的实践能力,且培训模式依然采用传统集中授课方式,系统安排较少,其继续教育效果差强人意。

二、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建议

基于档案管理人员继续教育效度为切入点,应创设与之相对应的措施,才能确保继续教育工作的效果,促使档案管理人员继续教育得到稳定、可持续的发展。

(一)建立继续教育长效机制

将继续教育列入单位机制建设体系中,为继续教育持续稳定开展提供制度保障。在教育制度中明确规定档案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的重大现实价值,且详细规定继续教育的对象、目标、管理部门、经费及师资等,将档案管理人员继续教育发展成一种教育行为和行政管理行为。同时,加强继续教育物质支持尤为关键。各地区、各单位应重点思考经费解决问题,积极争取,上下功夫,为构建继续教育长效机制奠定经济基础。另外将继续教育纳入到档案管理人员绩效考核范畴中。基于自身档案管理具体情况,效度化提高档案管理人员实务能力,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高度统一,从而获得显著的培训成效,使得档案管理人员继续教育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统一。

(二)注重教材和师资的开发

不同于学历教育,继续教育的档案管理人员长期处于档案管理一线,因此继续教育必须注重理论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不仅需要讲解前瞻性知识,而且还应该考虑到单位和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实现可操作性、实用性与针对性,这便要求高水平的教材与优质的师资力量。对于教材而言,因受教育人员整体不同,应结合其特征与单位工作开展情况,编订符合具体情况的以自学为主的教材。同时还应考虑到单位档案事业发展的需求,编订前瞻性教材,满足受教育者工作近期与远期个人发展需求[2]。对于师资而言,可高薪聘请经验丰富、水平高的在职或离职专业人员或高校教授为授课教师,或者把两者结合起来,不仅注重培训理论知识,更注重培训管理技能,为受教育者提供优质的培训服务。

(三)创新继续教育模式

1.创新教学模式尽量拓展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继续教育的适应性、自主性、互动性、灵活性与开放性,善于利用互联网和继续教育平台等新技术,由国家组织开展远程教育与信息传输,促使继续教育课程内容同档案管理工作具体情况紧密相关。2.采用多样化教育形式传统继续教育普遍采用理论讲解、集中授课模式,培训对象热情不高,培训效果不理想[3]。基于此,档案管理人员继续教育授课形式应多样化,根据层次分门别类开展培训活动。按照档案管理人员具体情况,将其划分为高级、中级与初级三个层次,采用不同的教育教材,因材施教。L例如可采用无领导小组、案例教学法、苏格拉底教学法等培训模式,有效调动培训人员学习积极性,促使培训人员克服现阶段工作短板。同时为了保证继续教育有效性,档案管理单位应设置奖惩机制,按照档案管理人员个人表现及教育成本转化情况给予相对应的奖惩,从而进一步强化继续教育的效度。3.组织专题讲座和实地参观学习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讲座和实地参观活动,可开展新型档案管理、档案工作标准化、档案保护新技术新方法、档案法规档案著录标引、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和档案化、信息化、数字化建设等多种专题讲座。例如2017年3月作者参加了该市档案局组织开展的档案工作联席会议,组织参观了人事局、建设局等单位文书档案电子目录的数字化建设和人事档案标准化管理,向先进单位学习,相互交流经验,通过这一活动不仅提高了档案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而且直观形象,易于接受。社会的高速发展,在经济新常态时代背景下,社会大众对优质的档案资源利用服务需求量大,这无疑是加大了档案管理人员的心理压力,急需提高自身专业能力。所以,档案管理人员应积极参与针对性、专业化的档案管理继续教育活动,从而增强档案管理人员换知识结构与专业技能,而且引导其树立新的档案管理理念,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大众。只有这样,档案管理人员才能充分发挥自身才能,促进单位现代化档案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媛.基层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研究[J].兰台世界,2015,12(17):67-68.

[2]李军.关于档案专业人员继续教育的内容回顾和思考[J].科技经济导刊,2015,01(07):410.

档案管理人员培训篇(7)

领导重视,常抓不懈,是搞好档案专业教育的关键。2003年以来,省档案局为了加强档案干部培训工作,把档案干部的资格培训列入了全省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考核的内容,作为一项目标管理的硬性任务,下达给各市、州、地,要求如期完成,年终检查评比,使档案干部的培训工作从组织上、管理上得到进一步落实。

搞好协调,联合办学

1992年以来,省局与省人事厅商定,省人事厅把档案干部的培训工作作为全省人事工作的内容之一,全省统一安排档案干部的岗位培训工作,每年与省档案局联合发文,对档案干部岗位培训的对象、学习内容、时间安排、考核办法、结业事项等提出要求,两家共同钤印,共同颁发岗位培训资格证书。2002年,省人事厅和省档案局联合发出《甘肃省档案人员持证上岗暂行规定的通知》,对在全省档案工作岗位的人员实行资格认定、持证上岗制度,既坚持了档案干部的岗位培训工作,又强化了档案干部队伍的管理工作,有效地促进了档案干部政治素质和专业素质的提高。由于实行了档案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各级档案部门和企事业单位都十分重视档案人员的资格培训工作,积极为省局选送学员。一些企事业单位把有无档案工作岗位资格证书作为本人是否上岗的依据,极大地推动了岗位培训工作的开展。

为了加强档案干部的继续教育工作,2000年,甘肃省档案局和甘肃省人事厅联合下发了《甘肃省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实施办法》,省局每年都安排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学习《电子文件与档案管理》、《档案信息化建设实务》等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使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知识得到不断更新。去年省人事厅又批准省档案局为甘肃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使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走向了规范化、正规化和科学化的轨道。与此同时,甘肃省档案局还十分重视学历教育,先后与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甘肃联合大学等院校联合举办档案专业大专班,培养档案专业大专毕业生1769名;还开办了甘肃档案学校,培养档案专业中专毕业生1500多名;与甘肃省自学考试办公室联合,在全省开考了档案学专业(独立本科段),已毕业档案专业本科大学生13名,目前,还有20余名档案专业本科段的学员在读。经过10多年的努力,全省档案干部的文化结构和知识结构有了显著的变化,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由原来的28.87%增长到65.72%,增长了36.85个百分点,有效地改善了全省档案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

选好教师, 更新教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化,国民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档案工作的管理体制、管理模式、管理方法也随着形势的发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档案业务工作的范围、内容、门类不断扩展,档案工作服务机制在不断创新,档案工作改革在不断深化。档案教育工作要适应新情况的变化,就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大胆改革。为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刻不容缓,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不断用新的理论、新的知识武装教师,努力提高师资队伍的质量。先后有5人次参加过国家档案局组织的师资培训班,请兄弟单位的专家、教授到省档案局举办的培训班授课。同时,根据《甘肃省档案专业兼职教师管理办法》聘任了9名兼职教师,作为档案干部培训班的兼职教师,被聘任的兼职教师,都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有不少是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吉林大学历史档案系的毕业生,有效地保证了教学质量;另一方面,由于档案事业改革的形势发展很快,原有的教材内容、教学观点已不能适应已经变化了的形势,为此,科教处的同志对照全国各省市编印的五六种教材,从中选优,挑选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的教材。从2002年开始,全省档案干部岗位资格培训班选用湖南省档案局编印的《现代档案学理论与应用》,受到老师和学员的好评;同时,还根据工作需要,在岗位资格培训班适时增加了《归档文件整理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等内容的学习,使学员们学而不厌,常学常新。在继续教育工作中,先后选用档案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档案信息化建设导论》、《档案信息化建设实务》以及上海百家出版社出版的《电子文件与档案管理》等教材,使教材的更新度尽量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使广大干部通过档案继续教育的培训,真正用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武装起来,真正学到档案学理论的前沿科学知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