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金融风险如何防范

金融风险如何防范精品(七篇)

时间:2023-05-31 15:11:03

金融风险如何防范

金融风险如何防范篇(1)

关键词:金融危机;金融创新;风险防范;金融监管

一、近年来我国金融创新上的主要成就

在发达国家的金融发展过程中一直遵循着这样一条规律, “监管―创新―再监管―再创新”。 金融机构对利润的最大追求是金融创新的根本原因。我国的金融创新与此类似,但是却也具又有着浓厚的中国特色。近年来我国金融创新的主要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金融组织体系上的创新。由原来的高度集中的银行体系,形成了现在的以中央银行为核心、国有商业银行和其他多种所有制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组织体系。这一体系为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金融制度提供了必要的组织保证。

2、金融调控手段的创新。从1984年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至今,逐渐形成了法定存款准备金、再贷款、再贴现、利率、公开市场业务等一整套调控手段。调控效果明显。

3、金融制度的创新。包括:1)货币制度创新:比如各式各样的信用卡、网上银行等已成为重要的支付手段与结算工具。 2)融资制度创新。日益多样化的融资工具,使得筹资者和投资者在融资过程中更为自由、方便,使融资制度的结构得到明显的改善。

二、我国的金融创新在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是,金融创新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主要表现在,金融的创新跟不上于经济的发展,导致创新层次比较低。比如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速度过慢,融资体制跟经济体制不能够相互适应,致使金融创新只能够停留在比较低的层次上。另外,原有的规章制度也已经不再适应现在实际情况的变化。我国银行业在加人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对新的商业种类也缺乏精深的研究,制度的创新又相对滞后,所以就出现了所谓的真空地带。试想西方的金融创新与监管。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美国推出的“Q项条例”,就此花旗银行的实施的金融创新曾被认为是金融违规,并与美联储对簿公堂,甚至都惊动到了联邦最高法院,最终花旗银行的行为还是得到了肯定,其它银行也都来相继效仿,后来美联储不得不对“Q项条例”作了修改。日后这一创新业务对美国金融业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正面影响。由此可见,创新与监管如果能被正确利用,使其相互促进,产生积极的作用,那么央行与商业银行都将会获利。然而我国现在正缺乏这种相互促进的关系。

其次,金融创新违背了市场规律。主要表现在:国有股的减持、国有银行上市等。就国有银行上市来说,虽然这是大势所趋。但是如果国有哪些商业银行在未进行彻底改制就匆忙上市,那么就会给市场带来巨大的金融风险。如果银行与股市的风险通道再被过早的打开,那么市场就会出现风险迅速扩大化的现象,于是就会威胁到整个金融体系。因为我国的金融体系还不够健全、防范风险的能力与水平在总体上还有很大差距,所以这种利弊关系是很明显的。

三、金融创新与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的关系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很好的展现了金融创新所具有的“双面性”作用。近几年来,金融创新在一段时间之内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然而前两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却显示出了金融创新高风险的一面。首先,创新产品自身的多样性很可能掩盖产品本身所隐藏着的巨大风险,致使风险有所不断积累。其次,金融创新的产品有转移风险的作用,在转移了自身非系统性风险的同时造成宏观系统性风险的积累。由于金融创新的机构自身承担的风险和收益的不匹配,所以就容易产生很严重的后果。在这次危机中,损失最惨重的是那些独资银行以及固守基础银行业务规模又较小的银行,它们没有足够大的规模,也没有多样化的业务,去消化抵押贷款和公司债券违约持续增多所带来的损失。而那些从事综合性的业务的金融组织和业务较为单一的机构相比,其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

同时这次金融危机也表现出了金融监管协调的重要性。美国监管当局并没能及时的意识到衍生证券所隐藏着的的巨大风险,更没有及时采取相应的行动,最终导致了危机的扩大化。这次危机爆发后,其监管体系也发生了新的调整。

然而,他的另一面却表现出了危机其实也是一种契机。新的金融业格局正在逐步形成。并将会逐步形成这样一新的格局:更加安全的经营策略,新的混业经营格局,与之相适应的监管体系。

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不难看出金融创新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追其根源,这次金融危机在于过度的运用了金融创新的手段,过度的包装质量不好的资产,将原本不值钱或者存在风险的资产,通过分割包装,形成了各种不同的产品,并以远远高于其实际价值的价格进行出售。所以要想更好的进行风险控制,就得更加注重基础资产质量,并加强监管和金融机构经营策略的调整。

对于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金融机构来说,仍然要加强金融创新,开展中间业务。同时,更要不断提高风险的防范能力,让创新与风险防范能力相适应。另外面对海外金融市场,中资银行需要选择恰当的时机理性出海。

同时还要注意,监管体系也得慢慢顺应未来发展的趋势,逐步建立起适合未来金融业创新的监管体系。另外场外衍生品市场监管缺失也是美国金融风暴的催化剂。在没有政府的监管下的OTC衍生品市场,风险不断累积,交易等各方都存在着很大的风险系数,交易对手之间的相互不了解,没有中间结算机构为他们进行结算,最终导致危机的爆发。

四、我国金融创新过程中潜在的风险及其对风险防范的几点建议

1、监管风险

我国目前市场运行机制还不够健全,金融创新的监管还不够完善。

金融的发展史表明,金融监管和金融创新是金融业发展永恒的主题,正是金融监管和金融创新的不断博弈,才推动金融业不断地向前发展。在金融监管和金融创新的必要性客观存在的条件下,认清并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正确适度的实施金融监管,促进金融创新,对于实现金融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另外还要做到加强政府部门的金融监管,加强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应当同步进行,并且政府的威权和作为在现代金融监管中不可一日缺位。

2、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最难规避的金融风险之一,是始终困扰金融机构的主要问题。信用风险也就是衍生品交易的一方不按合同条款履约而导致的金融风险。金融衍生品的最大特征是依托一种投资机制来规避投资的风险,同时又具有在金融市场上投资、炒作的功能。目前,我国银行业正处于转轨时期,各大国有商业银行以及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情况不佳,不良资产数额巨大、风险控制能力欠缺,因此,将国际上的先进信用风险管理技术应用到我国金融机构的实践中,对加强我国信用风险管理,提高我国金融机构的竞争力,保障我国金融业的稳定具有着重要意义。信用衍生工具的应用对于我国并不是很强的的信用风险管理而言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使用信用衍生工具,可以让银行更灵活地控制收益与风险,有效避免风险的过度集中,增加资产组合的多样性,因此信用衍生工具这一新兴业务受到各大银行的广泛关注。 良好的信用衍生工具可以使银行体系和金融市场双赢,一方面有助于银行体系稳健发展,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金融市场的丰富活跃。对银行信贷的需求以及信用风险管理的客观要求决定了信用衍生工具市场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最近几年信用衍生工具在国际市场上迅速发展的势头以及在国际学术界出现的频率已经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明――信用衍生工具受关注的程度越来越高。

3、加强国际间的协作

当今是一个经济、金融全球化的时代,如何抵御本国金融风险,防止金融风险在国家之间的蔓延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心的问题。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监管国际化的深化而发展起来的。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代表了国际金融监管发展的重要方向,对它的研究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既然存在着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机制,就必然存在着金融监管国际合作机制的需求,金融国际化的背景下的金融监管,不仅需要在国内加强金融监管,更需要进行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

参考文献:

[1]张惟嶷.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的辩证关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 2009

[2]刘晶晶.信用衍生工具及市场监管[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

[3]胡珀,孙建华.试论金融创新与金融创新风险防范[D].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8

金融风险如何防范篇(2)

同志2017年4月下旬在主持中央政治局就维护国家金融安全进行集体学习时强调,金融安全是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如何评估当前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怎样看待其中的结构性因素和周期性因素?怎么处理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周皓、国家金融和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水平呈下降趋势

中国经济报告:怎么看当前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是否可能引发危机?

周皓:际主流机构研究报告认为,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金融风险迅速上升。国际清算银行2016年报告称,中国私人非金融企业信贷/GDP数据缺口指标升至30%,远超10%的警戒线,中国银行业信贷风险急剧上升,需要警惕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

而我们通过跟踪国内金融风险得出了相反结论,即近几年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最高的时期大约是在2015年中期,也就是汇改与股市动荡的时期,此后特别是2016年下半年之后,金融风险呈现下降和低位徘徊的趋势。2017年一季度以来,宏观层面上,中国整体系统性金融风险水平呈下降趋势,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微观层面上,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水平已趋于平稳或呈下降趋势,但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金融稳定性仍需重点关注。

这一结论和我们所选取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度量指标有关。信贷总量、违约率、不良贷款率都是实际经济周期的滞后指标,如果用这些指标来判断的话,当前阶段的信贷总量、不良贷款率的确是有所上升的。但金融稳定性或系统性金融风险更多地取决于当前市场的预期信息,金融恐慌的出现或系统性风险的爆发主要源于市场的悲观预期。因此我们选取的指标主要来自于金融市场中的股票、债券、CDS和期权市场,这些市场一般代表了投资者对未来的前瞻性判断。如果我们相信这些市场化指标对未来预期是准确的话,那么可以看到市场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判断是下降的。

李扬:我们更关注债务风险问题。2016年中国非金融机构(政府、非金融企业、居民)的杠杆率是227%,比2015年的228%下降了1个百分点。总的来说,现在中国的债务问题还是比较严重的;随着经济下行,风险上升趋势没有缓解,可能还会进一步加剧。由于我们还存在很多资产,还有腾挪空间,所以目前还不至于引起危机,但是需要提高警惕了,应迅速采取果断行动。

高善文:我们看到大部分指标所显示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走向,与宏观经济运行的好坏,特别是与企业盈利的好坏之间存在着特别紧密的联系。当宏观经济向好,固定资产投资和企业盈利改善时,所显示的金融风险都会下降。换句话说,我们现在看到的由指标构造的风险信息随着宏观经济波动所带来的风险而变动。这个问题在于,从过去的金融危机可以看到,极少数金融危机是完全由宏观经济波动造成的,真正致命的休克式金融危机,其根源和传导链条都不是主要来自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因为宏观经济波动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预期的,这使得它很难发展成为一个灾难性风险。所以我们可能还没有抓到中国真正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根源和金融体系潜在的脆弱性。如果说在3个月之前我们对此还不那么警惕,现在这个问题已经很突出了。

中国经济报告:当前系统性金融风险有所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周皓:2016年以来市场前瞻性金融风险呈现下降趋势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反映了实体经济企稳向好的趋势。从出口、房地产开发投资、工业企业利润、克强指数等实体经济领先指标来看, 2013-2015年整体下降的趋势在2016年初开始扭转,出现显著的恢复,2016年底以来有加速恢复的趋势。与实体经济复苏密切相关的还有不良贷款指标,2015年底以来,整体不良贷款率和其中的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基本持平甚至略微下降。第二,PPI从长期负增长变成正增长,以及CPI温和上升,是减轻债务实际负担的一个重要渠道,这也是杠杆率稳妥下降的原因。

李扬:去年全国非金融机构杠杆率出现1个百分点的下降,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经济增长使得分母有所增长;二是由于近几年地方债务置换的效果在去年有了集中体现,导致分子下降,最终使得去年的杠杆率下降。

中国经济报告:这一趋势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李扬:进一步展望的话,我们对中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债务的情况并不感到乐观。我们发现一个非常异常的现象,经济进入下行周期以来,非国有企业杠杆率开始下降,但国有企业杠杆率快速上升。在资产收益率下降的情况下,杠杆率上升,这并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则,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

我们对几组数据进行了比较,可以看到所有制决定了杠杆率的变化。我们发现,统计局统计的企业杠杆率有所下降,而上市公司的杠杆率却在上升。从结构上看,上市公司中,国企占56.7%,民营企业占4.8%;而在统计局的样本中,民企占52.4%,国企占7%。

中国在20世纪末、本世纪初其实已经处理过一次不良贷款问题,但是造成这个问题的基础,特别是实体经济基础,尤其是它的载体――企业这个基础,没有发生改变。金融的问题反映在金融领域,入手处也是金融,但是它的根在实体。所以我们这一轮处理不良贷款的时候,一定要解决好根本问题。否则债务照现在的速度直线发展下去,预计未来几年非金融部门杠杆率将从现在的227%升至250%-260%,到那个时候,我们可能就没有那么多资产去填补这个空白了。

周皓:李扬老师讲到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结构问题,我们也得出了一个类似的结论。从债务结构来看,中央政府和居民部门的杠杆和风险非常低,而企业部门债务规模确实又扩大了,但并不是所有企业都扩大。其中,民营企业债务规模是下降的,因为经济疲软时它们无法从银行借到钱,而国有企业、房地产开发商、地方融资平台的信贷增长较快。

考虑到地方政府债务置换之后有所缓解,房地产开发商的债务受周期性因素影响,国有企业这部分债务尤其关键。因为在经济下行的时候,财政刺激、央行货币政策宽松、金融宽松的资金主要是流入了国有企业。国有企业虽然效率低,但因为国家提供隐性担保,所以会过多地获得贷款。金融风险能不能持续下降,取决于结构的改善。有利的因素是宏观经济有所恢复,为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窗口期,在现在经济逐渐复苏的情况下,更有条件制止国有企业债务的过度积累。

影子银行风险最高

中国经济报告:怎么看当前银行体系的风险?是否可能出现银行倒闭事件?

李扬:总的来说,银行倒闭在中国根本不可能发生。但是银行的结构调整是可能的,从去年开始,过去大家趋之若鹜的乡镇银行、小贷、P2P公司很多都倒闭了,但影响都很小,不会有大的系统性风险。

周皓:现在,经济周期从下行转向逐渐回升,货币、财政、金融政策都由宽松转向触底反弹,政策趋向稳健。在此情况下,原来比较激进的股份制银行比大银行受到的负面影响更多,这是一个调整的过程。城商行、农商行出现了一些票据业务风险,但一般是操作风险、法律风险,考虑到其规模大小和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关联度,不太会扩散到整个区域和金融体系。

中国经济报告:中国监管机构越来越关注影子银行体系,并通过一系列新的监管指引予以规范。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存在多大的风险?

李扬:影子银行是国外传过来的一个概念。国外的影子银行不搞存贷款,但实际上发挥了提供信用的作用。在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影子银行很少,大部分都是银行的影子,来回倒腾的还是银行的存贷款,主要是为了监管套利。

在我们看来,影子银行是创新的源泉,通过很高级的金融创新,使得社会既有货币存量能够提供更多的信用。但在中国却变成了一个风险点。问题就在于,中国所有的企业,包括互联网金融企业,到最后就想打着影子银行的旗号做传统银行业务。所以中国监管部门不管对什么主体进行监管,首先看有没有资金池、有没有变成银行的影子。

高善文:李扬老师说中国影子银行实际是银行的影子,这是一个很常见的评论。我个人认为,中国的影子银行体系从2014年初开始发生了极其重要的改变。2014年之前,中国的影子银行体系本质是银行的影子,但在这之后就已经是真正的影子银行了。而且中国影子银行体系极端不透明,对市场参与者和决策者而言都是如此。但影子y行的体量非常大,它与正规金融之间、与实体经济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它对政策的反应,仍然没有得到很透彻的理解。而这一背景正是过去几年频频出现严重超预期的政策偏差的主要原因。监管部门在出台政策时,一定要考虑到这项政策在一个越来越复杂、不断演化的金融体系之中,所将产生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以及这些连锁反应之间、与实体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在危机条件下。

中国金融体系未来如果出现大危机,不太可能是券商、信托或者银行资产负债表内因为严重的资本损失而产生危机,问题一定是出在影子银行。而影子银行发展之混乱,杠杆之高,期限之失衡,以及它所带来的风险没有很好地在资本市场上定价,这些特征是当下需要重视的迫在眉睫的问题。

金融与实体需同步改革

中国经济报告:你们对于化解中国金融风险有何政策建议?

周皓:金融稳定监管需要做到整体与个体的统筹一致,宏观审慎监管主体在把握金融体系整体系统性风险的同时也需要密切关注单一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走势。关于系统性金融风险指标的监测,不能单纯地关注金融体系整体系统性风险的变化趋势,而应做到整体与个体的统筹一致。

去年以来大家提出了很多金融监管改革方案,我们觉得在目前经济复苏仍然比较脆弱以及金融风险集聚的情况下,不宜对现有格局采取大的变动。比较稳健的方式是:维持“一行三会”的金融监管大格局不变,但是把系统性重要机构和宏观审慎监管的权力从较为分散的“一行三会”格局向央行集中。这是一种比较符合当前国际发展趋势的思路和方法,也可能比较适合当前中国经济金融形势。

金融风险如何防范篇(3)

关键词:防范金融风险;化解金融风险;商业银行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市场是整个市场经济体系的动脉。而金融本身的高风险性及金融危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使得金融体系的安全、高效、稳健运行对经济全局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我国凭借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尚未开放及1993年开始的宏观调控已减少大量经济泡沫的双重保护,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幸免于难。然而,在庆幸之余,我们应清醒的认识到,中国金融领域也同样存在很多深层次的问题。

一、金融风险在我国的隐患表现

金融风险,是指任何有可能导致企业或结构财务损失的风险。

金融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作业风险、行业风险、法律、法规或政策风险、人事风险、自然灾害或其他突发事件。

在我国最大的风险来自于传统体制的影响以及监管失效导致的违规。由于长期以来积累的体制性、机制性因素,包括受出啊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国有企业建设资金过分依赖银行贷款,银行信贷资金财政化;再加上金融机构内部管理不善,造成庞大的不良债权,导致金融资产质量不高。近年来,我国证、期货市场不规范的经营扰乱了正常的秩序,一直存在大量违法违规现象,一些证券机构和企业(包括上市公司)与少数银行机构串通,牟取暴利,将股市的投机风险引入银行体系;一些企业和金融机构逃避国家监管,违规进行境外期货交易,给国家造成巨额损失;上市公司部规范,甚至成为扶贫圈钱的手段。

加入W T O后,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完全开放的条件下,资本的自由流动将给我国经济和金融市场监管带来更多的难题。

二、信息披露制度对于金融风险防范的作用

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保障金融安全,就要加强金融监管,将金融活动纳入规范化、法治化轨道。而信息披露则是金融监管的主导性制度安排。

1.信息披露制度及其理论基础

信息披露亦称“信息公开”,在资本市场的公开原则下,是指金融机构及上市公司等依照法律的规定,将与其经营有关的重大信息予以公开的一种法律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受到各国金融立法的重视,成为哦金融监管的重要制度。从经济学上来考虑,在信息化的时代,有效的信息披露能为经营者和购买者提供充分的信息,有利于正确的投资决策的形成,有利于提高资本市场的效率,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使价值规律在更大的范围内充分发挥作用。而从法律的角度来讲,信息披露制度能有力的防止由于信息不对称、错误等导致的不平等现象,防止信息垄断和信息优势导致的不公平。

2.金融机构风险内外控机制的有机结合点

金融风险最大就是机构风险,所以,金融机构就要在国家有效的监管前提下,完善内控机制。在我国,对金融机构的行业自律和内控机制的完善没有足够的重视。这种内控和外控的不平衡消弱了外控监管的效果,不利于金融整体安全。而信息披露制度的设立和完善,再加上监管对信息披露的制约,就有利于将国家金融监管的外控机制转化为金融机构的内控动力。国家监管对信息披露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的要求,就势必会给金融机构经营造成压力,使其增强透明度,金融机构的经营都处在大众的视线内,经营不善导致公众对其信心的丧失,他们就会努力完善内控机制,避免违规操作,保持良好的经营状态。

金融风险如何防范篇(4)

一、加强领导,扎实开展风险教育周活动

我行认真学习《关于开展“百姓金融风险教育周”活动的通知》精神,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充分认识到:当前我省发生的一些非法金融活动、金融诈骗和非理性投资与理财活动,既给人民群众造成财产损失,扰乱金融市场秩序,破坏金融生态环境,也威胁到金融机构的稳健运行,使金融稳定形势更加复杂。而非法金融活动、金融诈骗和非理性投资与理财活动之所以能够接二连三发生,百姓金融风险意识不强,风险防范技能缺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作为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我行有责任、有义务对百姓进行金融风险教育,切实开展风险教育周活动。为此,我行成立“百姓金融风险教育周”活动领导小组,由行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切实加强对风险教育周活动的领导。我行制定“百姓金融风险教育周”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目标和活动内容,确保“百姓金融风险教育周”活动顺利开展,取得风险教育周活动的实际成效,以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氛围。

二、认真学习,掌握百姓风险防范基本内容和知识

开展“百姓金融风险教育周”活动,向百姓宣传防范金融风险知识和技能,首先银行员工要掌握百姓风险防范基本内容和知识。自接到活动通知后,我行利用晨会和业务学习会组织全行员工认真学习《百姓风险防范手册》,要求每个员工掌握《百姓风险防范手册》的基本内容,重点掌握“如何识别假币”、“如何树立良好的信用意识”、“如何保护自己,远离洗钱活动”、“如何使用电子银行”、“如何正确选择银行理财产品”、“如何防范股票交易风险”和“如何识别非法金融”等内容,在“百姓金融风险教育周”活动中,能够正确向百姓开展宣传,指导百姓增强金融风险意识,防范受到非法金融侵害,造成财产损失。

三、加强教育,创建良好金融生态氛围

我行加强对全行员工的学习教育,使每个员工充分认识营造良好金融生态氛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是维护我省社会稳定、促进科学发展的需要,要增强工作责任心和工作使命感,积极投入到“百姓金融风险教育周”活动中,努力取得优异成绩,为营造良好金融生态氛围贡献力量。要求每个员工进一步树立金融风险意识,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自觉承担责任,增强诚信意识,在销售金融产品和提供金融服务时,严禁销售欺诈和销售误导,要实事求是向客户充分揭示可能面临的风险,把可能存在的风险说明、提示清楚,让客户明白。要全面了解客户情况,帮助客户正确认识风险,有针对性地指导客户依据自己风险承受能力制定适当的投资计划和理财计划,使客户树立理性的投资观和理财观,避免造成财产损失。

四、精心准备,确保风险教育周活动顺利开展

我行根据“百姓金融风险教育周”活动精神,按照制定的“百姓金融风险教育周”活动方案,精心准备,认真部署,着重抓好五方面工作,确保风险教育周活动顺利开展。一是提炼宣传内容,把《百姓风险防范手册》八方面内容进行归纳提炼,减少文字,精练内容,便于向百姓进行宣传,使百姓能够记住,落实到日常生活中。二是在各网点门外悬挂“百姓金融风险教育周”活动宣传口号,营造风险教育周活动的浓厚氛围,使百姓提高认识,积极防范金融风险。三是在网点大厅设置宣传展板,摆放宣传资料,具体介绍开展“百姓金融风险教育周”活动的重要意义,让百姓懂得什么是金融风险,如何防范金融风险。四是设立咨询点,指定专人负责,详细解答百姓有关金融风险的咨询,使百姓增强金融风险意识,积极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和金融诈骗,切实维护自己财产的安全。五是编制非法金融的典型案例,向百姓进行警示,使百姓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不受非法金融侵害,不让金融诈骗的当。

五、辛勤努力,确保风险教育周活动取得实效

在2015年1月6日至12日“百姓金融风险教育周”活动中,我行全体员工辛勤努力工作,全力投入到风险教育周活动中,对百姓进行认真、细致、耐心的金融风险教育,着重开展五方面的教育:一是教百姓如何通过“一看、二摸、三听”去识别假币,增强百姓对假币的识别能力,提高对假币危害性的认识,自觉树立“不收、不用假币”的意识,不给假币留有任何市场。二是教百姓正确使用银行卡,让百姓知道卡片就是装钱箱,密码等于保险锁,要切实保管好银行卡,防范银行卡丢失、被盗、被冒用或被他人伪造。三是教百姓使用自助设备输入密码时,尽量用手或身体进行遮挡,防止他人窥视,切实保护自己财产安全。四是教百姓正确识别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告知百姓那些是非法金融机构,那些是非法金融业务活动,防范上当受骗。五是告知百姓什么是非法集资,非法集资的常见手段,使百姓远离非法集资,能够识破非法集资的手段,认识非法集资对社会稳定的危害。

六、真抓实干,取得风险教育周的良好成效

金融风险如何防范篇(5)

关键词:基层央行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

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要“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稳定”。也就是说,中央银行要注重防范化解那些“整体性、行业性和全局性”的金融风险,如政策风险、货币风险、利率风险、证券风险、国际风险等等,对涉及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在内的整个金融业发展和稳定的重大问题进行监控,维护其整体稳定,促进其协调发展。

现阶段,就基层央行来说,影响区域金融安全稳定的金融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信贷风险。信贷风险,亦称信用风险,主要是指当前十分普遍的企业对银行债务的逃废以及企业之间的相互拖欠,经济发展失衡,信贷结构单一,信贷投向过分集中等,导致金融机构资产质量非常低下。这也是目前最为集中、最为严重的金融风险,其严重损害着商业环境和经济秩序,打击了投资者的积极性,破坏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巨额的不良资产累积威胁着地区乃至国家的经济稳定。就目前来看,国家不可避免地会承揽这个损失,但同时不可能完全通过财政资金来补偿,而是主要通过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扩张予以平衡。在超过正常经济和金融发展所要求的货币供应增长限度之外,就会发生明显的通货膨胀,从而导致经济较大波动,并损害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2.支付风险。支付风险,就是借款人不能依约偿还借款本息的风险,是指吸收存款的金融机构发生支付危机,即银行、信用社、信托投资公司等,由于经营不善、资不抵债或是流动性发生问题,在一定的地区和一定的时间内可能发生的支付困难,甚至引起挤提风潮。这是最容易由个别风险、机构风险而引发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因素,所以这类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我国现行的金融体系是以四家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这些银行又与中央银行直接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虽然保留了某种“吃大锅饭”的弊病,但是可以起到存款保障的作用,可以避免支付危机。当然,这种以增加国家负担为代价来保证支付并非长久之计,下一步随着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势必要增强各金融机构自己的独立性和责任心,但必须把防止支付危机,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作为重要前提来同时考虑。

3.经营风险。经营风险,是指由于金融机构自身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而形成的风险。过分追求高额利润,违反流动性和风险性的经营原则;一味追求规模扩张、造成过度负债;违规经营,逃避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高利吸储、低利放贷,形成利率倒挂;内控制度不健全、内部管理混乱、内审手段滞后;经营不善,长期亏损等等,导致金融机构风险累积,危机重重。

4.违规风险。违规风险,是指由于银行内部主管人员、职员或客户的欺诈、舞弊等违法乱纪行为,如内部盗用、侵吞、挪用、短款、外部抢劫、盗窃现钞、私设账外账等,致使银行资金和财产遭受损失的一种风险。

5.创新风险。创新风险,亦称衍生金融工具风险,这是一种制度创新带来的金融风险。证券、银行、保险等业务领域以金融业务交叉为主要内容的金融创新活动,其创新的业务品种越多,衍生金融工具越先进,风险也就越大。

众所周知,经济的发展必须建立在金融稳定这一前提和基础之上,而金融风险尤其是系统性的金融风险将会严重地打击经济发展,扰乱社会安定甚至造成社会动乱。中央银行作为承担维护金融稳定职责的部门,必须努力做好金融稳定工作,特别是要维护金融业长远和全局的稳定。为此,基层央行要从微观金融现象中超脱出来,以更宽阔的视野、更敏锐的眼光、更准确的判断来审时度势,科学决策。既要关注金融企业个体风险状况,更要关注并评估其对整个金融体系所产生的影响,有选择地采取相应措施以防范或者化解系统性风险。

1.强化风险意识。基层央行要进一步加强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辖区金融稳定的意识。人民银行虽不再承担金融监管职能,但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责依然存在,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体系整体稳定方面需发挥更大的作用。基层人民银行必须意识到:在金融机构业务交叉不断增强的大趋势下,中央银行的业务范围必将拓宽,过去“抓监管、保稳定”这种狭义的维护银行业稳定的职能弱化了,但是涵盖区域经济和银行、证券、保险等现代金融业务的广义的金融稳定职能则增强了。在此基础上,基层央行还要积极开展维护金融稳定的前瞻性研究。目前我国风险机构的救助主要依靠中央银行再贷款这一单一手段,容易诱发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基层央行应结合辖区实际,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对中小金融机构存款保险制度,风险分散、风险转移和风险隔离制度,风险救助基金等措施的可行性和具体操作办法进行研究,为有关部门的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积极推动符合国情的多层次金融安全网的构建。

2.理顺工作机制。基层央行要努力探索并逐步理顺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工作机制、政策措施,协调有关各方,群策群力,齐抓共管,共同防范、化解、处置系统性金融风险,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一是要理顺好与当地政府的关系。多年的监管实践证明,政府在维护金融稳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是政府责任与能力相互作用的结果。首先,金融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金融稳定是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基石,因此维护金融稳定是政府的政治责任。其次,在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下,政府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拥有行政、司法和经济调配权的重要组织,依靠行政资源所带来的权威性和信誉,是平稳化解风险的重要力量。第三,按照目前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地方金融机构风险的工作机制看,地方政府负有重要责任。在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过程中,更加明确了农村信用社的“三位一体”的管理体制,即中央部门监管、省级政府管理、农村信用社自主经营。因此基层央行的维护金融稳定工作,必须处理好与政府的关系,通过沟通协调,建立起政府重视支持和参与的维护稳定工作格局。

二是要处理好与三家监管部门的关系。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以后,形成了“一行三会”的架构。基层央行要处理好与当地三个金融监管部门的关系,最根本的是解决好两个问题:一个是职责划分,特别是人行与银监部门的职责划分问题,职责不清,必然产生监管工作的真空或交叉重复,降低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水平,进而影响金融机构的正常运营;另一个是协调合作,无论是从金融对外开放的新形势看,还是从金融混业经营的大趋势看,建立相互之间的顺畅、高效的协调合作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非常重要,这是促进辖区金融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是要协调好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为适应监管体制改革后的工作新形势、新要求,在最新出台的基层央行“三定”方案中,货币信贷管理科承担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辖区金融稳定的职责,其它的如调查统计、会计财务、事后监督、内审、国库、外汇管理等,虽然承担着不同的职责和工作任务,但是综合地看,这些工作与金融的稳定有着密切联系。因此人民银行内部职能部门之间要搞好协调配合,共同努力维护金融的稳定。

四是要把握好防范、化解、处置三个环节之间的关系。防范,是维护金融稳定的题中应有之义,防范工作应该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当前要转变过去的思维方式,集中精力,以宽广的眼光,从全局的角度和战略的高度,全面、深入研究防范风险的重大问题。比如:如何因地制宜建立风险预警体系?如何建立符合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如何准确识别金融混业经营趋势下银行、证券、保险三者交叉运行可能带来的问题和风险防范等等。化解,指的就是通过采取措施,使已经进入市场的金融机构继续运营,免遭退出市场的“命运”。人民银行开展风险的化解工作,不能像过去那样直接针对某一具体的金融机构,而是要找准定位,从宏观的高度,提出化解金融风险的方法策略和政策措施,最大限度地消除已经存在的风险。处置,指的是救助无望的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由于人民银行是最后的贷款人,因此在处置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时需要进行大量的工作,比如,要协调风险处置中财政工具和货币工具的选择,实施对运用中央银行最终支付手段机构的初审复查,参与有关机构市场退出的清算,管理人民银行与金融风险处置有关的资产等。

3.建立预警体系。建立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密切监测金融企业的流动性变化和金融业的整体风险,做到动态情况随时把握,心中有数,是中央银行履行维护金融稳定职责的当务之急。从基层行看,关键要尽快建立高效、灵敏的金融风险预警监测系统,为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提供有力的保障。当前,要抓紧建立一套科学、严密的金融风险监测体系,通过对银行机构报送的报表、数据和政府经济主管部门反馈的信息进行系统化的分析和处理,以准确地识别和判断风险,以便及早进行预警和风险提示,把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同时,通过信息反馈系统,尽快地将一些苗头性、倾向性情况向上级行报告,为上级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提供决策参考。

4.细化防范措施。针对不同类型金融风险各自的特点,基层央行要结合辖区实际,细化防范、化解和处置措施,以达到最佳的防范效果。防范信贷风险,要以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为基础,初步建立辖区信贷风险监测与提示制度,建立房地产、钢铁、橡胶、农业及其它本地重点行业的跟踪监测分析制度,要准确审查并把握各类借款人的信用情况及贷款的担保情况,对借款人进行资信评估,并通过联席会、窗口指导等方式及时信贷预警信息,指导金融机构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引导金融机构分散、规避和防范信贷风险。防范支付风险,要加强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城乡信用合作社支付性风险监测,加强法人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管理,建立商业银行备付金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并提示商业银行可能发生的流动性和支付能力问题。同时,必须与当地银监部门共同设计制定严密的支付风险应急处置预案,以化解或处理可能发生的个别甚至区域性的支付风险。防范经营风险、违规风险、创新风险等,要配合有关监管部门,及时敦促辖区金融系统,不断完善内控机制,建立健全决策、执行、监督等相互制衡的内部管理体制。同时,要继续推进金融安全区创建活动的开展,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加强组织、协调与指导,完善考核验收指标体系,各方联动,优化辖区信用环境,建设金融安全区,逐步清除金融风险赖以滋生的土壤。

此外,对因受到各种行政行为、社会谣言、矛盾纠纷等“外生性”因素引发的金融风险,基层央行也要保持高度警惕,一旦发现“苗头性”问题,要立即作为重大事件,在上报上级行的同时,即时向地方政府汇报,并协助地方政府做好相关处置化解工作,将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减少波及面和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加强金融监管维护区域金融安全许传华《金融与保险》

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宏观和微观对策马怀玉杨凌云李新月《济南金融》

关于防范金融风险的讨论综述《金时网》(2000-10-28)

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李晓西《江苏经济》(2002-01-01)

金融风险如何防范篇(6)

关键词:金融风险;研究;管理;防范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

一、引言

当今世界,金融已成为经济的核心内容,尤其是金融与经济的相互融合成为现代经济的基本特征。但世界金融体系呈现“发疯”①的发展趋势,针对这种发疯的趋势,对金融进行研究,尤其是对金融风险的研究、管理与防范就显得更突出与重要,也更有现实的经济意义。

二、金融风险含义的界定

金融风险如同风险的定义一样也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一般有以下几种:金融风险是发生在金融活动中的损失事件,金融风险是金融业的风险,是由于各种经济变量,尤其是不确定的金融变量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行为人蒙受损失的可能性②。金融风险是存在于金融业中带来负面影响或损失的不确定性。金融风险是收入的所有者或投资者和投资基金在融资过程中,由于零星的,不完整的收入因素所造成的不确定性和资产的损失。金融风险是指从事金融中介过程中遭受的收入或财产损失,是指金融机构在经营过程中,因决策失误,管理不善,债务人违约等原因的非法扩张,使资金,财产,信贷损失的可能性。

三、金融风险特性

(一)不确定性。金融风险的不确定性呈现两个类型的外部或然性和固有的不确定性。金融风险是指从经济体系之外的外部不确定性,经济运行的过程是随机的,偶然的,或在趋势不可预测的变化的情况下,如宏观经济走势,市场资金供求状况,政治局势,技术和资源条件和个人喜好。金融风险固有的不确定性是指经济体制从内部,它是由内部引起的,有明显的性格特征,如企业管理,产品竞争力,在生产规模变化的主观决策和获取信息的管理者没有充分理由和信用质量等都会引起金融领域的波动,进而带来金融风险。

(二)社会性。社会性亦可称为广泛性,由于不同于其他行业,金融行业,它本身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社会功能,金融部门,以融资进行业务内容的金融中介机构。但自有资金的资金总额一般绝大多数经营性资金来自存款和借入资金的比例很小,因此,对金融业的特殊性地位决定了公众和金融机构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依赖型,紧凑的债权债务。如果金融机构管理不善,资不抵债,就会导致大量的客户在其存款运行,造成社会动荡和金融机构的崩溃,对公众利益造成损害。金融机构不能还清债务,会给整个社会产生负面的示范效应,引起一片混乱,整个社会和经济秩序③。

(三)扩散性。金融风险的扩散性是指个别金融机构经营出现危机,会迅速扩散到其他金融机构,甚至波及到整个金融体系的特点。现代金融业的发展,不仅使金融机构和客户之间有很多的各种关联,以及各金融机构之间也存在各种各样的债权债务关系。在信用的基础上,金融机构之间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依存。三金融风险扩散机制的作用,就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往往会使整个金融体系运转不畅乃至诱发金融危机。

(四)损益性。作为结果与目标的偏差,金融活动可以减少经济损失或增加某种形式的收益,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讨论金融活动带的风险损失方面。

(五)或然性。金融风险的或然性是指金融风险大都由偶然事件触发,是众多不确定因素随机组合的结果。人们无法确切地知道金融风险在何时、何地、以何种形式出现,也无法预测其危害程度、范围如何,一旦出现即猝不及防。例如,1995年著名的英国巴林银行倒闭事件和2007年美国的次贷危机都是金融风险或然性的充分体现。

四、当前金融风险表现形式

(一)从系统性和非系统性来年看,金融风险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1)信贷风险。这是金融风险,最严重的反映形式。(2)信用风险。主要为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的银行担保、银行承兑汇票垫付资金、信用卡透支和股票账户透支。(3)支付风险。这是一个隐藏的风险。目前有相当数量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破产的,有的有支付困难导致的破产发生。(4)经营亏损风险。这种风险主要是银行管理不善,导致一些风险和利益损失。(5)外汇风险。随着外汇业务范围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外汇风险已成为金融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6)债券风险。利率风险,通货膨胀风险和时间风险是其主要表现。(7)潜在的金融风险。在资本主义市场发育不全,在有限的投资渠道下,庞大的社会游资很容易地利用不成熟的金融市场,当有新的金融创新出现将很快成为市场炒作,很容易造成金融危机的发生。

(二)存在着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管理风险,政策风险等一系列的金融业务流程风险。(1)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低,效益差。(2)一些地方金融机构筹集资金方式和渠道混乱,非正规途径的高利息的P2P等都存在巨大潜在的风险。(3)金融机构的内部管理,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诈骗,抢劫,盗窃,挪用公款通过设立帐外帐户和其他金融犯罪仍然比较严重。(4)央行金融部门监管尚未形成一个有效的机制。(5)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比例,越来越多的不良贷款和坏账的形成。(6)股票期货市场往往过度投机。

(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风险主要表现为:(1)更少的资本充足率,抗风险能力差。(2)资产结构不合理,高投资率,资本流动性不足。(3)自身业务范围潜在高风险。(4)资产质量低下导致资不抵债。(5)垫支大量债券资金、潜伏很大的兑付风险。

结束语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目前,全球虚拟经济的总规模已经大大超过了实体经济。成思危,2003年在他的著作“虚拟经济论坛”:“世界各地的资本虚拟日均流量现涨逾1.5万亿$,这是全球贸易平均值的50倍,也就是资本在世界上每天流动,只有2%实际上是在国际贸易中使用,另一种是在金融市场上进行以钱生钱的活动。为此,金融活动在目前的中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如何在提振传统产业的前提下,下好金融这盘棋至关重要,中国成立了“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也体现了政府对将金融风险的防范推进了正规渠道。(作者单位:长春工程学院)

注解:

①法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莱(Maurice Allais)曾撰文把世界金融体系发展趋势说成是“发疯”。

②施兵超、杨文泽:《金融风险管理》P2,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3出版。

③石俊志:《金融危机生成机理与防范》P87,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4月第一版,2002年2月第二次印刷。

参考文献:

[1]施兵超、杨文泽:《金融风险管理》P2,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3出版。

金融风险如何防范篇(7)

关键词:金融经济;风险;防范措施

当今世界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并呈现出良好的态势,金融市场也实现了良好的进步与发展,并且开放程度也不断提高。我国的金融市场中金融产品、金融创新等等也都不断出现,使得金融市场不断朝着丰富性的方向发展。

一、金融经济风险产生的原因

1.会计制度以及从事会计的工作人员素质问题导致金融会计风险的发生。首先,会计的核算不规范。在金融会计这个行业当中,数据是十分重要而且是工作重心必须要接触的东西,在核算的任何一个环节当中,都应该仔细核对防止出现误差,但是会计的核算不规范这一操作便使得金融会计的计算与实际出现偏离,从而导致风险的发生;其次,会计工作的监督作用弱化。在目前,很多的金融机构的会计工作监督职能弱化,使得不规范、不仔细的计算不被发现,并且这种恶习不断延绵,从而使得金融经济出现危机;最后,会计的工作人员缺乏责任心。在从事任何一样工作的同时,都必须有责任心以及事业心,要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并且要勇于承担责任,要认真对待工作,严谨地面对数据的计算和处理,如果工作人员自身疏忽,很有可能造成金融经济危机的出现。2.信用、利率以及汇率风险的存在,使得金融经济风险加剧。金融市场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行业加入到了竞争当中,为了能够在市场上有所位置,很多行业都十分重视新业务的开展和实施,因此会不断地去扩大客源,因此许多的客户在很多的行业当中去投资,但是并不能及时归还贷款,使得客户的信用出现风险,因此信用风险可以党支金融经济风险的加剧;目前金融市场的利率不断变动,使得人们对于利率的敏感度不断提高,利率风险也加剧了金融经济风险的发生;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发展,很多行业将注意力集中在国内市场,但是如果国际市场发生变化,便会导致汇率风险上升,汇率风险从而导致金融经济风险的加剧;目前有很多的商业银行对于业务的同质化与综合化问题并不能进行很好的控制,导致资产风险扩大,从而影响金融经济市场的发展。

二、金融经济创新的特点

1.理财业务迅速发展。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人们的收入也越来越高,很多的人开始逐渐具有了理财这个观念,对理财的认识也在不断地发生改变,理财观念有了很大的提升。因此有很多的金融机构开始推出理财产品和理财业务,已经慢慢成为了金融经济市场的一大特色。2.金融机构之间缺乏明显的界限。不同的金融机构有着各自不同的职能和工作范畴,每个不同的金融机构都有着不同的作用,但是现在很多的金融机构之间的界限越来越不明显,很多的不属于自己管理范围之内的业务自己也开始插手管理,推出相应的业务,使得金融机构之间缺乏明显的界限。3.金融产品的同质化现象严重。经济不断发展,金融行业的竞争也随之日渐激烈,在此背景之下,越来越多的金融行业和机构开始推出新的业务,但是刚推出后就会被其他机构所效仿,造成资源的浪费和金融产品的同质化,对于金融行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三、金融经济下的金融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1.金融行业的内部监管缺失。在金融行业内部,通常对于金融机构的业绩进行评价时都是看金融机构的经营规模,从而忽略了对于金融产品的创新,不利于金融机构的长期发展。2.对于金融经济的风险管理方式落后。目前,我国对于金融经济的风险管理方式比较单一,这是十分落后的,已经完全满足不了现在金融行业发展的需要,不能满足现在金融创新风险管理的实际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上也有一些闲散资金用于金融机构产品的创新,但是金融机构的自身盈利性不强,使得这种低盈利的想象循环发展。3.缺乏比较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进行风险评价。在金融机构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严重的信息滞后的现象存在,风险评价机制也比较缺乏。很多相关工作的部门并没有对此加强重视,不能科学地把握金融机构风险的重要内容,使得监督管理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信息管理系统不完善,不能够准确全面地进行风险评价。4.各个行业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做任何工作,都要善于沟通,善于交流。做行业也是如此,应该加强与自己有关的行业之间的交流,并且这种交流需要是有效的沟通交流,起到一定的作用和效果。养成真心交流,诚信面对等等各个行业都需要的基本品质,不断适应实际的需要。

四、金融经济的金融风险管理措施

1.强化主体内部风险管理。要想能够正确面对金融经济的风险,需要我们能够强化主体内部的风险管理,增强内部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促进金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金融机构自身要有一个比较完善的体质和系统来管理金融体系,根据自身的情况和社会不断变化的趋势制定出适合自身发展的内部体制,制定科学的风险防范制度和管理制度,使得遇到困难时能够及时解决,使得金融经济健康发展。2.加强金融的监管制度。加强监督管理工作是做任何事情的前提,监管不仅起到监督的作用,更多的是起到管理的作用,能够让整个机构在监管部门的带领下有方向、有目的的发展。另外,要不断地进行创新,金融的创新也是属于时展的趋势,要不断创新金融产品,使金融市场稳定发展,能够有一个相对而言稳定的可以发展的秩序,进行适合产品发展的调整,完善相关的制度,促进金融行业的前进。3.不断促进国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经济在不断发展,国际一体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现在想要做好金融经济,不仅需要关注国内形势,也需要对国际形势进行判断和了解,需要加强国际之间的合作和交流,营造出良好的金融环境,使得金融行业稳定有序发展。4.协同销售平台,创新营销渠道。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与其他的销售平台相联系,给自己提供一个可以营销的渠道。金融机构的销售渠道可以分为物理渠道和非物理渠道,物理渠道是指以银行为主的面对面的金融服务方式,非物理渠道是指通过电话、互联网以及移动终端等为主的金融服务方式。两者的协同可以使得金融机构有一个良好的销售平台,从而进行产品的创新和改革,创新营销的渠道。5.统筹营销策略,统一品牌建设。各个金融机构可以相互讨论交流,对于营销的产品和策略需要统筹战线,建立统一的品牌。我们应当把握时机,以积极的精神和态度选择合适的经营模式,不断进行发展创新。

五、民间金融产生的原因以及现状与风险分析

1.原因。如今国内的经济不断发展,很多的金融机构也处于良好的发展趋势,民间借贷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并且已经逐渐成为民间金融的中间力量。但是民间借贷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很多人盲目地进行资金的投资借贷,造成了很大的风险,对自己和民间借贷而言都存在着风险。除此之外,企业自身存在的缺陷;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限制;投资者产权保护和担保制度缺失;金融监管对创新的保护和激励机制尚未形成;政策引导以及法律法规的缺失等等都使得民间金融产生。1.现状和特点。民间金融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有很多现象和特点显露出来。首先,融资的规模总量不断增长,国内的融资规模不断扩大,年增长率不断提高,并且民间金融在融资当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其次,融资的范围不断扩大。在以往,很少有人进行融资,一般都是在企业遇到困难或者是资金实在短缺的时候才会进行融资,而现在很多人都是处于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提高的心理而去进行融资,以此来满足自身的需求。因此,范围在不断地进行扩大。再次,公开化的程度不断提高。在很多大的城市,经济比较发达,民间金融的发展甚至比正规的金融企业都要好,所以,民间金融的公开化程度已经势不可挡。最后呈现出来的现状和特点是资本集聚,风险提升。目前很多的中小企业贷款资金不够便通过民间金融来进行资本的集聚,从而危害了企业的正常发展。3.主要风险。民间金融在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很多的风险,比如利率风险、道德风险、经营风险、政策风险等等。这些风险使得民间金融在发展的同时要兼顾风险的存在,要进行风险的管理和防范。4.防范措施。民间金融在面对风险需要防范时,一般采用以下几点防范措施。在进行防范时,主要是加强监管制度,对民间借贷的环境进行优化,加强管理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以此确保民间借贷的健康发展。初次之外,要发展民家金融的监管体系,设定合适的利率,加强立法支持,规范引导民间金融的发展,构建民间金融体系等等来防范风险。

六、结语

经济不断发展,一体化的程度不断提高,金融经济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大的风险,因此就需要去科学地进行防范,进行管理,加强金融的监管和国际、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提高金融风险的管理水平,促进金融经济的稳定发展和前进。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对金融经济的风险和防范措施进行了讨论,分别是:金融经济风险产生的原因;金融经济创新的特点;金融经济下的金融风险管理现状分析;金融经济的金融风险管理措施;民间金融产生的原因以及现状与风险分析。希望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使得金融经济和谐健康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的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于宇宁;《现代金融经济的风险及其防范措施[J]》;现代商业;2012(08).

[2]初晓英;《浅谈金融经济的风险及其防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04).

[3]商璞;《金融风险及防范对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