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水产行业的发展趋势

水产行业的发展趋势精品(七篇)

时间:2023-06-16 16:26:11

水产行业的发展趋势

水产行业的发展趋势篇(1)

一、引言

在国内已有的关于产业结构趋同的实证研究中,通常采用的方法为相似性系数、区位熵以及产业分工指数等方法。陈耀基于我国30个省区近40个工业行业的数据,计算出各省区与全国平均水平之间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1],指出我国1998年以前我国地区产业结构总体上并未出现严重趋同化,1984至1994间各省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平均值显著下降。蒋金荷通过产业分工指数以及区位熵分析,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我国从1995年至2002年高新技术产业总体来看产业结构的同构性是减弱趋势,且专业化趋势明显[2]。No-cole则将α趋同和β趋同引入到产业结构趋同的检验当中,通过分析过去30年欧洲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劳动力数据,分析了整体产业结构尤其是制造业以及服务业,结果显示趋同在技术密集型产业表现并不明显,反而在非技术密集型产业以及成熟产业表现明显[3]。本文拟通过α趋同和β趋同两种检验方式,选取西北五省(区)即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将其25个行业为研究对象,基于中国工业经济年鉴的面板数据,从具体的工业行业角度出发,测度2000年以来西北五省区产业结构的趋同效应,具体判断西北五省区各行业的产业结构关系。α趋同和β趋同最早是被运用在检验收入趋同的分析研究当中,由Barron和Salai-Martin(1992,1995)提出,Barron和Salai-Martin将趋同从严格的计量经济学的角度分为α趋同和β趋同。众多学者在进行有关趋同的各类经验研究当中,普遍采用α趋同和β趋同来检验趋同性并且测度趋同速度。

(一)α趋同

α趋同是指各国或各区域之间人均收入差距随时间推移而逐步缩小的趋势,通常衡量α趋同的一个指标是变异系数,变异系数等于D槡t/μt。Dt为样本方差。如公式(1)所示,其中μt是yit的样本均值,i表示国家,t表示时间,N为样本数目,yit表示国家i在时期t的人均收入。

(二)β趋同

β趋同是指落后地区经济增长比发达地区经济增长更快的趋势。β趋同又被分为绝对β趋同和条件β趋同。绝对趋同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有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都将最终变成相同的人均收入水平。检验绝对收敛一般采用方程式(2),其中,i代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t代表样本的期初时间,T代表样本的期末时间,yit代表期初的人均产出,yiT代表期末的人均产出,A为常数项,μit为误差。条件收敛认为各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不仅取决于初期人均产出,而且还要受到资源禀赋、要素流动以及产业结构等其他因素的影响[4]。通常的检验模型如公式(3)所示。

二、西北五省工业产业结构趋同σ检验

为了进行产业结构的实证研究,在收入趋同研究中所采用的α趋同检验的基础之上,我们建立一个指数SHEN(IndexofStructuralHeterogeneity),用以测度不同省份之间产业结构发展的异质性。我们通过不同省某产业的工业产值份额以及总体平均某产业的工业产值份额两个参数来进行计算[5],公式如下:公式(4)是用来判断某国具体某行业的趋同效应,我们通过将各行业的趋同效应加以综合分析,也可以以此判断该省份的整体趋同效应。由此公式我们也可以推导出一个指数用以测度N个省份所有S产业的整体趋同效应,公式如下:运用这个指数,我们可以通过测度每个省份不同行业的产业结构关系与总体平均产业结构之间的差异度变化,来分析西北五省产业结构的趋同效应。

如果SHEN指标的数值呈增长趋势,则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发散趋势;如果SHEN指标的数值是降低的,则说明是收敛状态。为了进行西北五省产业结构α趋同检验,我们采用2000年至2009年十年间的25个工业行业数据,通过时间序列和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检验结果见表1.1。从西北五省区产业结构α趋同检验结果我们可以看出,SHENs指标的数值总体呈下降趋势的行业为B07、C13、C14、C17、C25、C26、C27、C31、C32、C34、C35、C39、C40、C41、C44,即呈现收敛趋势的行业主要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纺织业、石油加工和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即这些行业在2000年至2009年十年间的地区间结构差异是逐渐缩小的,也就是存在趋同的变化。

SHENs指标的数值总体呈增长趋势的行业为B09、C16、C21、C28、C33、C37,即呈现发散趋势的行业主要有: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烟草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这说明了产业在五个省份之间的发展速度存在差异,发展不平衡状况加剧。

我们通过表1计算出的数据,分析各行业SHEN指标的数值均值,以此来判断所有省份总体平均产业结构的变化关系,可知各行业SHEN指标的数值均值由高到低排序结果。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行业在地区间的结构差异度最大,其次为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这与西北五省每个省份的资源禀赋有着极大的关系,石油和天然气主要要产地为新疆省和陕西省,而青海、甘肃则所占比例较少,宁夏的产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陕西省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行业的工业产值占西北五省总产值的份额由2000年的27.7%上升到2009年的44.7%,新疆省的份额在40%到50%之间变化,而甘肃省与青海省则保持在5%到10%之间小范围波动,宁夏省除了2000、2001年达到3%以外,其他年份均保持在0.1%左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各省石油与天然气开采业工业产值占西北五省区石油与天然气总产值的比例如表2所示。

同时我们可以看到石油与天然气开采行业的SHENs指标数值总体呈先增长后降低的趋势,各省份在石油与天然气开采行业的结构关系呈现出先分散再收敛的变化状态,在最近的几年里是表现为趋同趋势的。而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又与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的发展关系密切,有着一定的因果关系,因此可以从一定程度上看出该检验与实际情况是非常符合的。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与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的发展关系密切,受原材料产地以及运输方式的影响,某种程度上也与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有着一定的必然联系,因此同样呈现出类似的变化趋势,即SHENs指标的数值总体呈先增长后降低的趋势。可以看到,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主要集中在新疆、陕西与甘肃。其中陕西的份额由不足20%增长到33.96%,而新疆与甘肃都呈现下降的趋势,分别从45.40%和33.95%下降到31.38%和27.80。而青海和宁夏的份额虽然极少,但是也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由此我们还可以看出,尽管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的产业差异度很大,但是五个省份之间仍然呈现出差异缩小的趋势,总体来看还是呈现出趋同的趋势。

三、西北五省工业产业结构趋同β检验

那么我们尝试将收入趋同检验中的β趋同检验方法引入到对产业结构趋同的检验当中,可以以此分析得出西北五省区工业各行业的水平分布和结构份额在区域之间是否也存在这种趋同的趋势。绝对收敛虽然有着严格的假定条件,比如相同的生产函数、投资率、资本折旧率以及人口增长率等,不过由于技术和偏好等结构特征,一国内的区域要比不同的国家更为近似,因此该假定对于一国内部区域间是合理且可以采用的。并且,在中国内部来看,西北五省区由于其固有的资源禀赋、地理位置等共同特性,则更为相似,可以认为符合绝对收敛的假定条件,因此本文采用绝对收敛检验。绝对趋同的计量检验方程是通过增长率对常数项和初始收入水平进行回归,初始收入水平的回归系数显著为负就表明地区之间收入水平存在绝对β趋同。

本文具体选取的衡量指标为西北五省区工业各行业产值oit和各行业工业产值在整个地区工业中的份额rit。待检验方程如下:其中,i为行业,t为时间,oit为行业i在第t年的产值,rit为t年份i行业工业产值在整个地区工业中的份额。检验结果见表5。

首先我们分析公式(6)的检验结果,西北五省区之间在各行业的水平分布角度来看是否存在产业结构的绝对趋同可以从β1的结果来判断。从西北五省区的工业各行业的水平分布来看,趋同系数β1为正的行业按照趋同系数从大到小排列为C21、B09、C16、C28、C37、C33;趋同系数β1为负的行业按照趋同系数绝对值从小到大排列为C15、C32、C41、C36、C13、C27、C44、C31、C35、C14、B08、B06、C25、C34、B07、C17、C26、C40、C39。从表4.4的西北五省工业区域产业结构β收敛性的检验结果来看,趋同系数β1显著为正的行业为:造纸及纸制品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烟草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说明这些行业呈现出异化的趋势,即地区之间产业分布的差异度在逐渐扩大,发展速度不平衡。趋同系数β1显著为负的行业为: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金属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也就是说这些行业在地区间的分布呈现趋同的趋势。

分析公式(7)的检验结果,从西北五省之间结构份额的角度来看,其产业结构的绝对趋同β2通过的结果加以体现。趋同系数β2为正的行业按照趋同系数从大到小排列为:C21、B09、C37;趋同系数β2为负的行业按照趋同系数绝对值从小到大排列为:C28、C33、C16、C27、C41、C36、B08、C44、C15、C35、C13、C14、B06、C32、C31、C25、C26、B07、C17、C40、C34、C39。从表4.4的西北五省工业区域产业结构β收敛性的检验结果来看,趋同系数β2显著为正的行业为:造纸及纸制品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说明这些行业从西北五省区之间结构份额的角度来看呈现出异化的趋势,即地区之间产业分布的差异度在逐渐扩大,个别地区成为中心而其他地方发展较慢。趋同系数β2显著为负的行业为: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金属制品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纺织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这些行业从西北五省区之间结构份额的角度来看在地区间的分布呈现趋同的趋势。

水产行业的发展趋势篇(2)

关键词:“互联网+” 制造业服务化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0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3-076-02

近几年,“互联网+”、“云计算”、“新零售”等概念的到来,带动了传统产业转型,给我国经济增长注入了巨大活力。特别是“互联网+”趋势发展越来越热,越来越多的行业加入到互联网趋势的大潮中,力图争取更好的发展机会和更快的发展速度。于是“互联网+农业”、“互联网+现代服务业”、“互联网+零售业”等新的商业模式不断出现。而事实也证明这些行业联姻互联网取得了显著成效,在重新定义传统行业的过程中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

改革_放30多年来,我国已发展成为制造业大国,但却面临制造业规模大而竞争实力不强的客观现实,相比美国和德国而言,我国制造业水平差距还很大。制造业的发展水平代表了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直接影响到一国经济增长的潜力和综合国力。为了强化制造业发展,提升制造业实力,国务院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宏伟计划蓝图,提出了制造业强国建设三个十年“三步走”的战略,希望通过对标德国、法国等制造业强国,提升制造业整体竞争实力,实现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服务化的发展目标。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明显的服务化趋势,从原有的单纯注重生产产品数量与成本,逐渐转向“产品―服务”的组合,从产品品质质量提升和产品服务质量改善两个方面入手,注重用户体验和满意度水平。制造业服务化趋势之下,做好制造业的服务化与互联网的交集越来越多。合理利用“互联网+”推动制造业服务化趋势成为一种可能,也称为一种必然要求。由此,以互联网在制造业服务化发展趋势中的影响为题,探讨互联网对制造业服务化发展趋势的影响,并提出更好利用互联网加快推进制造业服务化的政策建议。

一、互联网对制造业服务化趋势的影响分析

互联网与制造业服务化趋势看似两个独立的命题,看似相关性不大,但实际上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制造业服务化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包括新技术研发、市场调研和广告、物流、技术支持、零部件供应、信息咨询等方面;另一个是制造业产出服务化,包括销售服务、维修保养等方面。互联网对这两个方面均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一)互联网为制造业服务化提供诸多便利

“互利网+”趋势之下,万物互联,利用互联网将千家万户紧密链接在一起,利用互联网将与人相关的各种资源联系在一起,利用互联网将各种要素组合联系在一起。诸多的联系便于解决原有信息不同、资源不通、要素不通等诸多问题,将买者和卖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将信息的掌握者和信息的短缺者联系在一起。通过多元化的沟通、便利化的磋商、可视化的交流,传统产业通过拥抱互联网,搭建了一种新的商业渠道,强化一种新的连接,争取到新的发展机遇。互联网对制造业服务化的影响也是如此,互联网通过发挥自身的连接优势,将庞大的用户群体连接在一起,为制造业服务化提供诸多的便利和可行的实施方案。

(二)互联网为制造业服务化趋势发展平台和渠道

制造业从本质上讲是以生产产品为主的,其优势在于利用先进的制作工艺,为用户提供标准化的产品,解决用户对于高质量产品的需求。但是制造业要求的是批量化和标准化、规模化,这样的背景下,制造业能够为产品提供优秀的解决方案,能够提升产品品质和效率,但是在服务化和用户体验上却相对不擅长。随着现代工艺的发展,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要求日益提高,不仅仅要求产品质量好,对于产品的个性化和产品的多元化、精细化需求越来越重视。而做好用户体验,解决好多元化的需要,都需要制造企业具备相应的平台支撑。对制造企业而言,利用传统渠道,自身单独建立系统面临着不小的困难,但这一困难可借助于现有的互联网平台和渠道得以有效化解。

(三)互联网为制造业服务化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原有的制造业企业生产产品之后多采用供应线下商城销售,这种渠道整体利润率低,而且易受销售渠道商的影响,具有诸多不利因素。一些制造业企业逐渐开始采用自建销售门店的方式开始合作,但是这种渠道需要建立相应物流体系、建立庞大的人员队伍,成本较高。互联网的发展,逐渐将一些经营方式转化为一种网络化的店铺,店铺直接与用户沟通,有效解决用户需求,并利用现代的快递物流系统和配套的售后服务有效整合资源,做好用户体验和服务工作。制造业服务化趋势中,一些制造企业在互联网平台建立品牌专卖店,开辟互联网窗口,利用互联网方式解决产品销路,更好的为用户服务,解决用户服务化趋势的便利。例如2017年1月,美的集团与京东集团签署一份200亿元的战略合作协议,制造业企业美的利用互联网电商京东商城平台、京东物流体系、京东售后服务体系,解决产品销路问题,也能提品的服务解决方案,从而做到双赢。

此外,利用互联网推动制造业服务化还能够有效降低运营成本,提升企业运营效率,提高产品和服务整体的水平和质量。

二、利用互联网推动制造业服务化趋势的对策建议

互联网的合理利用能够给制造业服务化提供各种可能和依据,但是制造业服务化趋势如果利用不合理,也会产生消极影响。为了更好地切入互联网服务化趋势,需要把握正确的方式和方法。

(一)找准制造业服务化与互联网的切合点和定位

制造业服务化是当前制造业发展的新的方向,拥抱互联网为制造业的服务化方向提供了诸多发展机会,但是制造业拥抱互联网毕竟属于相对新的形式,发展中切入口不明确、定位不清晰容易导致各种不良影响。找准制造业服务化与互联网的切合点和定位是十分重要的,有必要将制造业制造优秀产品与互联网的庞大客户群体和渠道有机结合,将互联网作为制造业服务化的窗口和渠道,作为制造业服务化的延伸和扩展。相对的分工是利用制造业的功能,深度做好制造的产品,提供优质的产品、提供更为便利的生活工具,让消费者享受工业带来的便利;利用互联网的链接功能,整合资源,将产品更快地送到客户手中,将售后服务更好地为客户解决问题,将物流、客户、服务等有机整合,从而为制造业服务化提供各种可能的便利。明确各自的优势和结合点,找准各自定位的基础上,才能够更好地利用优势,将制造业服务化趋势更好发展,推动制造业实力更强。

(二)利用互联网的品质方式严格把控制造业服务化水平

制造业的基本要求是生产和制造更为便利的产品,让用户享受工业化带来的便利。在互联网时代,提供多样化产品的同时,更加严格做好产品,在产品质量和产品的品质上下功夫,才有可能在新的发展中,找准趋势,推动产品和产业的发展。制造业服务化要想更好地扩展,发展得更远,基础还在于产品,没有产品端质量的改善,没有产品端效率的提高,制造业服务化难以取得好的效果。应该仿效德国工业4.0等,深度钻研,研究制造好的产品、令人惊艳的产品,才有立足的基本底气。互网虽然为制造业服务化提供了窗口和平台,但是互联网毕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如何在互利网发展中严格把控商品质量问题,是核心所在。所以,制造业服务化过程中利用互联网平台应该以商品品质为基准,任何时候不放松对于品质的追求和保证,这样才是正路。

(三)利用互联网提供制造业产品的定制化、个性化服务

互联网为制造业服务化提供了窗口和渠道,使得用户能够直接和企业进行沟通,在这种“多对一”的发展逻辑之下,利用互联网的趋势能够有效做好服务端的工作。制造业服务化的核心在于“产品―服务”,在保证产品端基础上,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成为企业赢得客户的必然要求,而提供这种优质服务正是互联网端口的优势所在。当前,消费者对于产品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产品个性化和定制化需要日益迫切,制造业可以利用互联网渠道为用户提供可行的、优化的产品综合服务方案,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获得更好的满意度和好评。制造业企业在利用互联网渠道为用户提品服务的过程中,通过售前需求订制系统和售后产品评价系统,获取市场热点需求,定制个性化的产品,完美改善产品品质,更有利于制造业企业服务化的趋势发展,提高制造业企业自身的综合实力。

三、小结

未来的时代,制造业服务化趋势必然将更加紧密地与互联网相互融合,发挥更大的协同效应。并且可以预见,两者的相互结合还可能在新的经济环境下,发展出更多的新理念和新思路,形成新的商业模式,促进我国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柏林.现代制造发展的新趋势:制造业服务化[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17(1)

[2] 郭腾飞.制造业服务化理论分析[J].经营与管理,2016(1)

[3] 范二平,于华.世界制造业服务化的发展趋势对我省的启示[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1)

[4] 周大鹏.制造业服务化演化机理及发展趋势研究[J].商业研究,2013(1)

[5] 朱荪远.制造业服务化发展的模式和趋势[J].竞争情报,2015(3)

水产行业的发展趋势篇(3)

关键词:农业水资源效率;地区差异;DEA模型;趋同性检验

中图分类号:F205;F2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14)11-0133-05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Chinese

Agricultural Water Use Efficiency and Convergence Test

WANG Xin, LU Qia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Yangling 712100)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fficiency of agricultural water in China based on Provincial Panel Data from 2003 to 2010, using inputoriented DEA model. The result shows that most provinces maintained at more than 0.8, which shows an increasing trend; only a few areas (such as Fujian, Guangdong, Hainan, Ningxia), whose water use efficiencies are less than 0.6, calling for large watersaving potential.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convergence of agricultural water use efficiency is made by using α and β convergence test respectively. It suggested that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changes of shrinking among provinces nationwide following the time trends by using α convergence test, however, β convergence test shows that steady state efficiency exists in the provinces and regional water use efficiency will eventually achieve balanced as time passed.

Key words: agricultural water use efficiency; regional differences; DEA model; convergence test

水资源作为一种日益稀缺的战略性资源,对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和长远性影响[1]。2010年我国因洪灾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达3745亿元,因干旱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达769亿元。其中,干旱造成我国粮食损失约为168亿千克,超过我国粮食当年产量的3%[2]。水资源稀缺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3]。因此,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农业用水的利用效率。由于经济条件、自然资源禀赋和用水方式的差异,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出现了明显的区域特征。因此,研究各地区的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如何,在多大程度上存在区域差异,长期来看能否实现地区间的效率趋同的问题,对判断地区间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关系,充分合理利用农业水资源,调整农业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结构,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利用制度手段实现农业水资源的区域间协调发展[4],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试图利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比较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地区差异,用传统的α和β检验验证不同地区的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是否趋同,揭示各地区农业用水效率的长期趋势特征,为制定合理的农业用水政策提供实证依据。

1文献回顾及研究框架

水资源短缺,浪费严重,效率低下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当前有不少学者关注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问题。钱文婧等[5]利用基于投入导向的数据包络分析模型,以水资源、资本和劳动力为投入,以GDP为产出,采用省级数据计算我国1998~2008年水资源利用效率,发现在研究时段内我国水资源利用效率总体上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并且从2008年开始水资源利用效率明显下降;在空间上,我国东、中、西部水资源利用效率依次降低。廖虎昌、董毅明[6]从分析西部12省入手,采用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全年供水量、用水人口等作为投入产出指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和Malmquist指数方法对西部12省2007年和2008年的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分析和评价,发现四川、陕西、新疆、内蒙古和广西的水资源利用效率高于其他省份,西部地区整体水资源利用效率的TFP指数呈逐年下降趋势。另一些学者则探索灌溉用水技术效率的评价。Francisco J Andre等用DEA方法对西班牙的农业用水效率进行了评价[7]。Kaneko S等分析水资源效率的区域特征[8]。Speelman S等探讨农业灌溉与农业生产间的关系[9,10]。王学渊等[11]运用SFA方法测度1997~2006年不同地区的农业用水效率,认为西北地区的农业用水效率最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各省份较之其他地区还应在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许朗等[12]通过安徽省蒙县的实地调查,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从农户微观层面对农业生产的灌溉用水效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农户的平均灌溉用水效率仅为0482,存在很大的节水潜力。李世祥等[13]通过对全国各省份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分析发现,东部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高,中西部水资源效率收敛趋势明显。现有学者侧重研究我国整体水资源利用效率问题,少有学者关注

各地区间的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特点,同时,对全国范围内效率趋同现象的检验较少涉及。

本文基于全要素视角,利用DEA分析方法评价2003~2010年不同省份的农业用水效率,比较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区域差异,进行农业水资源生产配置效率的趋同性检验,探究各地区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演变特征,为农业用水政策制定提供实证依据。

2研究框架

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是在产出和其他投入要素不变的情况下,各省最优使用量与实际用水量的比值,是评价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14]。参考Battese G和Coelli T[15]对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定义,假设单个地区 i 的投入要素 X 和农业用水W产出Y , 生产函数的形式为Y=f(X, W),农业水资源利用技术效率的具体函数形式可以表示为:

WE=Min{μ:f(X,μW) ≥Y(W∧)}=W∧/W (1)

其中,μ 是农业用水无效率的规模参数, W是实际用水量, W∧为最优使用量, WE 是农业用水效率。 WE ∈[0, 1], WE=1表明农业用水效率达到最大;否则意味着用水无效率。

基于静态视角,不同地区的农业用水资源禀赋约束下,农业用水效率有所差异。纯粹的静态视角无法把握农业用水效率的动态趋势,因此,可以借鉴常用的检验趋同性的方法,从动态视角关注不同地区农业用水效率的演变趋势和发展特征,进一步考察区域间的农业用水效率是否协调发展。因此,本文的研究框架如图1。

3模型说明与指标选取

3.1模型说明

3.1.1DEA方法说明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简写为DEA),是研究投入产出效率的重要分析工具。DEA模型以福利经济学中的帕累托最优(Pareto Optimality)原理为基础,通过线性规划来确定生产可能性集的最优生产点,这些最优生产点构成的包络面均为有效生产前沿面。在有效生产前沿面上的决策单元(DMU),其投入产出组合是有效率的,将其效率设为1;不在有效生产前沿面上的DMU被认为无效率,通过与有效生产前沿面比较,测度出投入冗余及产出不足的具体数值。DEA方法得出的是一个相对效率,衡量的是无效率省(区、市)和其效率参照省(区、市)相比之下的投入效率状况,从而提出提高效率的最佳途径。选择DEA方法是因为该方法存在很多优势,如:由于DEA方法不需要设定特定的行为假设、估计参数、合理性检验、具体投入产出间的生产函数形式等,从而有效避免了由于错误的生产函数和非效率项分布形式带来的偏差,在某种程度上规避评价者的主观意识;DEA计算的是相对效率,无需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不受样本规模的限制,更适合截面数据和面板数据的分析;对于单个DMU,DEA模型不仅可以说明无效决策单元的效率,还可以计算每项投入或产出的目标[16,17]。

一般来说,用DEA来确定生产前沿和分析效率水平可用产出主导型(Output-oriented)测度方法和投入主导型(Input-oriented)测度方法,因本研究侧重考察作为农业生产的投入要素之一的水资源的技术效率,即在给定农业产出和其他投入要素的条件下,最优水资源投入量与实际投入量间的比率,因此,采用投入主导型测度方法。

通常情况下,DEA模型分为规模报酬不变(CRS)条件下的DEA模型与规模报酬可变(VRS)条件下的DEA模型。由于现实生活中的省区投入产出并非规模报酬恒定不变的,因此,为更接近现实生活,本文采用VRS条件下的DEA估计不同条件下水资源的技术效率。具体的线性规划公式如下:

min θ,λθit (2)

s.t.-qit+Qλ≥0

θitxwit+Xwλ≥0

xoit+Xoλ≥0

I1′λ=1

其中,θit为第i个省在t 时间的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当θit=1时,表示该省落在了前沿面上,实现了效率最优;qit为第i个省在t时间的产出,X0it是第i个省除了农业水资源外在t时间的投入。

3.1.2趋同性检验方法说明

随着经济的长期发展,最终经济单位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趋同。学者一般用α和β检验区域指标间的趋同性,以便反映全国范围内是否存在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逐步缩小,最终实现统一的趋势,考察动态均衡问题。本文参考王学渊[18]关于趋同性检验的方法,具体模型见式(3)所示。

(1)α趋同性检验

D=α1+α2t+ε (3)

其中,D代表的是省际间农业水资源配置效率差距的变异系数,即样本标准差与均值的比值,t为时间变化,α1、α2分别为待估参数,ε表示随机误差项。如果α2回归结果为负向,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则说明省际间的农业水资源效率差异随着时间推移有缩小的趋势,存在α趋同。

(2)β趋同性检验

β趋同分为绝对β趋同和有条件的β趋同,绝对β趋同是α趋同的必要非充分条件,检验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省区的农业水资源效率将最终统一。有条件的β趋同检验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省区自身的农业水资源效率达到一种稳定的状态。绝对β趋同和有条件的β趋同的具体模型分别见式(4)和式(5):

1T(InWTEit-InWTEi0)=β1+β2InWTEi0+εit (4)

InWTEit-InWTEi0=β1+β2InWTEit-1+εit (5)

其中,T表示时间跨度,在本文中为8,WTEit,WTEi0分别为第i个省份的报告期和基期的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WTEit-1为第i个省在第t-1时间的农业用水利用效率,β1、β2为待估参数,εit为随机误差项。如果β2为负向,则说明存在绝对β趋同。绝对趋同条件下的β2=-(1-e-μT)/T,μ为趋同速度;有条件趋同的β2=-(1-e-μt),μ为趋同速度。

3.2投入产出指标的选取

鉴于数据的可获性和参考相关文献,借鉴全要素的估计框架,选取单位有效灌溉面积的粮食作物产量为产出指标,选取单位有效灌溉面积的农业用水量(立方米/公顷)、单位有效灌溉面积的农业劳动力人数(人/公顷)、单位有效灌溉面积的农机总动力(千瓦时/公顷)、单位有效灌溉面积的化肥投入量(吨/公顷)作为农业生产的投入指标。上述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3~2010》,并根据原始数据进行计算得到相关指标。

4实证结果分析

4.1省际水资源利用效率分析

由表1可知,2003~2010年间,我国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在08的水平徘徊,总体上,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较高,除2007年和2008年降幅较大外,其他年份用水效率均较上一年有所提高。

由全国的平均水平看,福建、广东、海南、宁夏的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在06以下,表明这些区域还有较大的节水潜力和发展空间;处于中等效率水平(即06~08)的地区有北京、广西、浙江、江苏、辽宁、湖南、江西、云南,表明需要大量的投入完善当地的农业节水技术;多数省区的用水效率在08以上,但仍未实现完全的效率最优,如甘肃、、湖北、陕西、新疆、安徽、天津、上海、青海、山东、河北、四川、贵州,表明此类地区与前沿面的距离较小,有一定的节水潜力,易于实现效率的最优化;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河南、重庆6个省市的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为1,表明这些地区处于农业用水可能性集的前沿包络面上,实现了农业水资源的充分利用,保证了农业水资源的充分配置。

从单个省区2003~2010年的效率变化看,上海、甘肃呈显著上升趋势,水资源最终在2010年实现最优利用。安徽、江西、海南农业用水效率呈下降趋势,浙江、湖南、陕西、新疆呈先上升达到最优后下降的趋势,效率波动较为显著。

42省际间趋同性检验

由表2可知,在α趋同性检验中,时间跨度的系数为负向,但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表明不同省份间随着时间的变动,水资源利用率出现缩小的趋势不明显,可能是由于不同的省份自身的条件、资源禀赋和农业投入不太相同导致的;在对绝对β趋同的检验中,系数为负向,且通过了10%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表明随着时间的变化,不同地区间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最终会达到一种稳定的水平,趋向统一性,而且这种趋向的变化速度为1%;有条件的β趋同的检验结果系数为负,且通过了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趋同速度为9%,表明不同省份自身都存在着稳态的效率水平,而且各省份间的差距会逐渐缩小,最终会以9%的趋同速度达到一种稳定状态。由此可见,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最终会随着时间的变动在区域上达到一种稳定的状态。

5结论

本文利用DEA模型对2003~2010年的省际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测算,发现近8年来,我国农业水资源效率一直维持在08以上,除2007年和2008年有所下降外,其他年份效率均较上一年有所提高。多数地区的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较高,仅有少数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于06的水平,不同省份的变动趋势各异。在对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趋同性检验中发现,全国范围内的省份没有出现明显的随时间变动而缩小的趋势,但通过β趋同性检验表明,各省份自身存在稳态效率,伴随时间的推移,我国不同省份的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最终会达到一种稳定的状态,趋于一致。政府应当加大低效率地区的要素投入力度,充分挖掘当地的节水潜力,对于效率较高的省份采取相应的政策保证当地的用水维持在当前水平。关于各省际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改进方案是本文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内容。

参考文献:

[1]郎一环,王礼茂.短缺资源类型与供需趋势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2,17(4):409-414.

[2]陈锡文.抓住水利薄弱环节夯实“三农”发展基础[N].农民日报,2011-01-28。

[3]梅其君,曹志平. 水资源:制约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瓶颈”[J]. 软科学,2001(5):56-59.

[4]张小民. 中国水权管理制度问题及政策建议[J]. 软科学,2008(8):77-80.

[5]钱文婧,贺灿飞.中国水资源利用效率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2):54-60.

[6]廖虎昌,董毅明.基于DEA和Malmquist指数的西部12省水资源利用效率研究[J].资源科学,2011,33(2):273-279.

[7]Francisco J Andre, Ines Herrero, LauraRiesgo. A Modified DEA Model to Estimate the Importance of Objectives with an Application to Agricultural Economics[J]. Omega,2010(38):371-382.

[8]Kaneko S T,Anaka K,Toyota T. Water Efficienc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China: Regional Comparison from 1999 to 2002[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Governance and Ecology,2004(3) : 231-251.

[9]Speelman S,Haese M D,Buysse J,et al. Technical Efficiency of Water Use and Its Determinants,Study at Small-scale Irrigation Schemes in North-West Province,South Afica[EB / OL].www. ageconsearch. umn. edu / bitstream /123456789 /28982 / sp07sp01. pdf. 2007.

[10]Varghese S K, Veettil P C, Speelman S, Buysse J, et al. Estimating the Causal Effect of Water Scarcity on the Groundwater Use Efficiency of Rice Farming in South India[J]. Ecological Economics,2013(86):55-64.

[11]王学渊,赵连阁.中国农业用水效率及影响因素――基于1997~2006年省区面板数据的SFA分析[J]. 农业经济问题,2008(3):10-18.

[12]许朗,黄莺.农业灌溉用水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安徽省蒙城县的实地调查[J]. 资源科学,2012,34(1):105-113.

[13]李世祥,成金华,吴巧生. 中国水资源利用效率区域差异分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3):215-220.

[14]王晓娟,李周.灌溉用水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2005(7):11-18.

[15]Battese G,Coelli T. A Model for Technical Inefficiency Effects in a Stochastic 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 for Panel Data [J]. Empirical Economics,1995(20):325-332.

[16]王学渊.农业水资源生产配置效率研究[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114-149.

水产行业的发展趋势篇(4)

关键词:要素集聚;测度;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7-0122-02

一、问题提出

城镇化起步于经济要素的空间集聚,其基点是产业集聚,是由产业空间集聚带动人口空间集聚,进而带动资金、技术等一系列要素在空间上集聚的过程[1]。要素集聚是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对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2~4]。通常,要素集聚程度越高的地区经济发展越快,城镇化水平也越高。据统计,2014年北京和天津城镇化水平均超过80%,已达到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这两个地区存在共同的特点,即城镇化水平较高且要素集聚丰富。那么,这两个地区城镇化发展与要素集聚是否存在某种确定的相互演进路径,其他地区城镇化发展是否也会沿着相同或相似的路径演进?这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究。

在全面探究要素集聚与城镇化相互关系中,国内学者大多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即使对要素集聚程度与城镇化的关系展开研究,也多只针对某种要素集进行测度。尽管前人的成果为我们研究要素集聚对城镇化发展产生的影响提供了必要的经验借鉴。但是,城镇化是一项系统、综合的工程,城镇化的发展是由多种要素共同配合、相互协调才能顺利进行。因此有必要对要素集聚进行综合测度,以判断城镇化发展与要素集聚间存在某种确定的演进路径。正如前文所述,我国典型发展地区为我们研究这样的问题提供了天然的样本,在总体政策环境基本一致的情况下,研究北京和天津这样城镇化发展较快的地区的经验,能够为我国其他城镇化发展落后地区提供很好的借鉴。

二、要素集聚测度

(一)测算方法及数据来源

1.产业集聚。正如前文所述,国内外学者对产业集聚的测度已展开较深入的研究,已形成较多成熟的测算方法,而我国学者在对国内产业进行测度时多借鉴区位熵的测度方法。

2.人口集聚。人口集聚反映的是一地区人口相对于其他地区人口密集程度,通常可用每平方公里人口数和人口丰裕度等指标进行度量,但由于这些指标的测算过于简单,不能充分反映地区间国土面积的差异。

3.资本集聚。资本集聚反映的是一地区资本丰裕程度,本文借鉴克鲁格曼提出的空间区位熵概念,定义地区i在t年份的资本积聚水平,具体计算公式如下:AGGit=/,其中AGGit为第i地区t年资本集聚水平;Δkit为i地区t年资本存量增量,kit-1为i地区t-1年资本存量总额;ΔKt为全国资本存量增量,Kt-1为t-1年国家资本存量总额,资本存量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代替。

4.数据来源。本文原始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北京统计年鉴》和《天津统计年鉴》。

三、城镇化与要素集聚度的关系

(一)北京市城镇化与要素集聚的关系

北京市城镇化率处于较高水平时,第三产业、人口和科技的集聚度都处于较高水平。可见,城镇化发展与要素集聚密切相关。单从产业集聚的角度来看,北京市第三产业具有明显的集聚优势,工业则处于集聚弱势,表明北京市的经济结构更倾向于降低工业而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由此可以得出,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的提高需要合理的产业结构来支撑。人口集聚度与城镇化水平的趋势具有较高的吻合度,人口集聚强的地区城镇化水平也较高,进一步显示出人口集聚对城镇化发展具有显著地促进作用。科技集聚和资本集聚的趋势也具有较高的吻合度,即科技集聚出现较大幅度下降后,资本集聚随之也出现较大幅度下降且二者波动趋势基本一致,表明两者间存在较强的关联性。科技集聚度与资本集聚度和城镇化发展趋势呈反向变动关系,即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而科技集聚度与资本集聚度则呈下降趋势,表明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资本和科技的集聚空间被压缩,集聚优势减弱。

(二)天津市城镇化与要素集聚的关系

天津市城镇化率处于较高水平时,其工业、第三产业、人口和科技等要素的集聚具有明显的集聚优势,这个特点与北京市基本相似。从天津市的产业集聚度来看,工业集聚度一直处于集聚优势状态,并有逐步加强的趋势,而第三产业虽也具有集聚优势,但其集聚优势逐渐下降并有可能转化成集聚弱势。由此可见,天津市的经济发展战略是要强化其工业地位,增强其工业发展能力和优势,打造成典型的工业型经济城市。人口集聚度与城镇化率的趋势具有高的吻合度,此特征与北京市一致。资本集聚度与科技集聚度呈现阶段性特征,在2002年以前二者呈反向变动关系,即资本集聚度上升时科技集聚度则下降,且资本集聚度达到峰值时科技集聚度的值达到低值;2002年后二者呈相同的变化趋势,即均处下降状态。资本集聚度与科技集聚度和城镇化发展趋势总体呈反向变动关系,这一特征在北京市的情形中也较明显。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城镇化的发展离不开要素集聚,高水平的城镇化需要较高的要素集聚度来支撑,在城市化发展的不同阶段,支撑其发展的要素也会发展变化。具体来说,在产业集聚上,不同的城市定位(如北京市定位于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流中心;上海的目标是:到2020年,把上海初步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基本确立上海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地位,基本建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天津的目标是成为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我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现代服务中心。三个地区的城市定位不同导致其产业结构不同,北京和上海是明显的3∶2∶1的结构,而天津为典型的2∶3∶1的结构)会导致城市经济结构不尽相同,其要素集聚优势也不尽相同,但从总体趋势上看,城镇化质量的提升是建立在城镇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之上,以北京例子说明,在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第三产业将成为城镇发展的主导产业,这也符合世界一般规律。在人口集聚上,两个地区都很好地印证了城镇化的发展需要提高地区人口吸引能力,人口集聚能力越强的地区其城镇化水平也越高,这是因为在人口集聚的过程中,大多集聚的人口相应地转化成了城镇人口,且随着集聚人口质量越高,其城镇化发展水平也会相应提高。同时,一个地区的要素集聚能力可以通过人口和生产的集中度来体现,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两个地区的城镇化速度会趋于收敛,即两个地区都会进入后城镇化时代,这一时期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主要体现在城镇化质量的提高上,城镇软实力的不断提升,宜居城镇的建设将吸引更多的人口迁入,这也就进一步解释了两个地区人口集聚度不断提高的原因。对于科技集聚,高水平的城镇化需要科技的支撑,科技集聚度高是城市化水平较高地区的显著特征,由此说明科技集聚对城镇化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对于资本集聚,其集聚度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即到一定阶段后集聚优势将消失且集聚弱势不断强化,这个特征在两个地区都得到了印证,由此表明当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城镇对资本的吸引能力将下降,资本将逐渐撤离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城市。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结论

城镇化发展与要素集聚密切相关,高水平的城镇化需要高的要素集聚度来支撑。就具体要素集聚而言,不同的城市发展定位会导致短期内产业集聚度出现差异,但从长期来看,产业发展趋势会趋于一致或相似,即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第三产业将成为主导产业;人口集聚与城镇化发展密切相关,提高人口集聚水平将有效促进城镇化发展;科技集聚是城镇化持续发展的动力,也是城镇化水平较高地区的显著特征;资本集聚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城镇对资本的吸引能力将会下降。

(二)政策建议

第一,对于城镇化仍处于较低水平的地区,应根据本地区特色和优势,加快产业发展,提高产业发展水平。产业集聚是其他要素集聚的基础,产业的发展能够带动其他要素的集聚,积极发挥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地区城镇化发展。对于城镇化处于较高水平且快速发展的地区,应注重寻找城镇化发展新动力,即加快地区产业的转型升级,提升地区产业发展质量,城镇化发展更加注重质量的提高。

第二,城镇化发展和人口集聚密不可分,加快地区人口集聚能力是推进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方面。人口集聚弱的地区应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改善和创新落户措施,降低迁入人口落户门坎,为人口集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还应注重城镇环境对人口集聚的影响,城镇化落后地区应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基本交通、改善城镇医疗卫生条件、保障落户居民子女教育、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努力建设绿色宜居生态城镇,提高地区人口集聚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华.二元城镇化:在集聚中兼顾平衡的高质量城镇化道路[J].宏观质量研究,2014,(3):39-46.

[2] 辜胜阻,郑超.提升中小城市人口集聚功能的战略思考[J].现代城市研究,2013,(5):36-39.

水产行业的发展趋势篇(5)

新环保法的正式实施在强调监管趋严的同时,将为产业带来哪些影响?在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主办的“2014中国环保上市公司峰会”上,E20环境平台首席合伙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总编、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环保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傅涛从环境产业角度分析了新环保法可能催生的九大产业趋势。

趋势一:需求广域化下催生交易结构的分化

新环保法的实施将促使环境保护开始从治理变成管理,接踵而来的大气10条、以及正在编制的土壤10条、即将出台的水十条都是环保法的延续,万亿级环保需求天花板已然被打开,这毫无疑问将促进环境需求的广域化。

但是这些需求该如何转变为产业需求呢?傅涛指出,需要这四大政策的配合才能将需求转变为市场,在需求广域化下,可能带来交易结构的分化。

首先,经营性公共服务的特许经营。傅涛认为,能经营的项目才是特许经营,能否经营的标志是是否有经营性收费。

其次,准经营性公共服务领域的补贴性特许经营或投资政企组合,从前是政府自己做或者是企业自己做,改革将推进准经营性公共服务,当收费不足以满足自我发展时,可以采用补贴的方式,采取政企合作的投资行为。

第三,非经营性公共服务的政府公共服务采购。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细了公共服务采购范围和宽度,这对环保产业的发展是极大的利好消息。

第四,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国务院出台《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强调要推动环境污染治理市场化,大力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新模式,确立“污染者付费、专业化治理”新思路,正当其时。

第五,PPP是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模式。傅涛认为,PPP更多是从财政角度出发的,虽然达到了促进产业发展目标,但是出发点并不是为了改革。由此他指出,不要把PPP推向神坛,一般意义上讲PPP是一种理念,更多时候只是一种操作方式。“未来越来越广义的需求会在四大政策的洗礼下被市场所识别,但仍需要过程。”

趋势二:监管严格将加大环境产业风险

新环保法授予了环境保护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违法排污设备的查封、扣押权。规定了行政拘留措施,设立引咎辞职制度,规定按日计罚的措施,让环保法长出能制裁违法行为的“爪”与“牙”。

新环保法不仅加大了环保官员的责任,也同时严格约束了排污和治污企业。傅涛强调,监管趋严,将加大环境产业的风险。原来一些达到高标准的技术路线可能不经济,但存在的风险在驱动产业技术经济变化,在监管之下,未来会改变很多低成本低质量的技术路线。

趋势三:以环境效果为核心

环保时代即将来到新环保法的实施标志着“以排放指标为核心的环保时代即将过去,以环境效果为核心的环保时代即将来到。”傅涛表示,以往我们还是计划时代的思路,“十一五”、“十二五”规划都是工程建设规划。而新环保法以及水十条、大气十条等政策都是指向效率。“十三五”期间政府约束性指标一定是效率,要使老百姓能够感知到的环境效果,称之为效果导向时代,催生产业供给。

“环境服务外部化一定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傅涛指出,服务外部化的核心就是要专业化、品牌化和规模化。而由于产业服务越来越宽,企业之间不再是原来的托拉斯时代,全能冠军时代已经过去。监管严格后需要专业化分工,很多领域的专业化需要协调合作,在共生体制之下不同专业主体形成共生关系,共同完成严格监管之下的目标。

当然,这也会改变工业治理的结构,傅涛分析,由于甲方根本没有认真采购工业治理企业的技术和服务,随时准备转移污染,导致工业水处理行业几乎没有形成大的治理主体,但是监管以后,工业治理的这种脉冲式服务将终结。

趋势四:走向综合化的服务方向

以效果为导向带来了供给变化,目前大部分环保公司做的是单元服务,那么如何将单元服务上升为效果服务?傅涛认为,面向效果服务要补齐漏项。例如污水处理,根据《201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率为89.21%。若以县城以上城市统计口径计,我国的污水处理率不会超过80%。而剩余20%多未经处理的污水数字虽小,影响却极坏,严重影响了污水处理的效果。还有长期被忽略的黑臭水体治理,是决定治污效果的关键。因此,他分析,未来很重要的影响趋势就是综合化的服务方向。

趋势五:服务界面迎来第四次上移

目前为止,环保产业经历了三次服务界面的上移,第一次改革服务界面是采购设备。第二次服务界面上移是采购工程,所以有了工程公司。第三次服务界面的上移是2000年初,是经营层面上的服务上移,包括污水处理厂的运营、垃圾处理厂的运营等环境治理的服务环节。

现在迎来了第四次服务界面的上移,政府要求企业提供效果。未来专业化的公司将成为主导,环境一级开发市场与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将提供更专业的服务,帮助政府解析如何实现效果。

趋势六:高标趋势改变收益结构

“被别人剪了几十年羊毛的环保行业能否剪到别人的羊毛?”傅涛指出,环境为什么这么差?是因为其他行业造成了污染,透支了我们的环境和资源,最后却由环保行业的税收和收入来支付过去的欠账。

做房地产的割点羊毛,做化工厂的剪点羊毛,最后造成环保行业负债累累。这些割走我们羊毛的行业做到极致化先走了,今天环保行业也开始了极致化的发展趋势,这将改变收益结构,为行业带来惊喜。

趋势七:产业模式或开始转变

从B2G向B2C过渡新环保法为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设专章,保障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权利。而移动互联时代的发展特点也使的公众参与功能被不断的强化,如果不能很好解决三方关系,产业发展将会受到很大影响。

傅涛认为,在此背景下,仅仅让政府满意的环境企业已经不再是好的企业,产业最终会从企业对政府(B2G)向企业对公众(B2C)过渡,因为环境服务最终受益者是公众,如果不能从公众中获得相应的影响和认知,实际上服务将很难落地。

趋势八:移动互联开始影响产业

“最终B2C的转型会让环保产业结构、价值结构发生变化,很多环节都会发生变化,环境企业会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影响。”而移动互联将最大程度上调动公众的参与互动,影响公众感知。移动互联的快速发展,给很多行业带来了强大的冲击。目前来看,互联网对环保产业的冲击相对较慢,但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很多环保企业已经觉察到这一点,并开始了积极的研究和实践。

趋势九:环保公众品牌时代来临

水产行业的发展趋势篇(6)

关键词:机械电子;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 F407 文献标识码: A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以对电力电子系统的集成研究也开始重视起来。对于电力电子系统的集成技术来说,具有标准化,模块化以及能够可编程的集成系统是极有利于加速电力电子的系统级水平研究和设计,不仅如此,这还能够极大程度的提高电力电子产品本身的标准化、模块化以及智能化和产品生产过程中自动化程度,这也是当前社会的任何生产领域特别是现代工业生产领域中若想实现生产自动化的必可不少的关键技术之一。因此,电力电子系统集成技术能够给当前社会的电子技术、计算机以及工业自动化领域带来极其深远和革命性的影响。

1、机械电子系统的概念

机械电子系统比较复杂,它包含众多专业知识,将机械学、电子学、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等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的系统。机械电子系统是由日本的一位学者提出来的,日本人将它解释为“:机电一体化乃是在机械的主要功能、主要动力和控制功能上引进微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置与电子装置用相关的计算机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的系统”。 而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使用“现代机械系统”这一术语来描述“机电一体化”的复杂机械系统,他们的专家组在 1984 年向国家科学基金会提交的报告中,才明确提出现代机械系统术语的涵义为“:由计算机信息网络协调与控制的、用于完成包括机械力运动和能量流传递等动力学任务的机械和机电部件相互联系的系统”。

2、我国机械电子系统的现状

(1)目前我国的机械电子设备较为传统 ,大多数的机电产品自动化水平和智能化水平都比较低,而且鲜有成套的设备。

(2)新技术的研究发展进度缓慢 ,相比于世界先进国家的科技发展,还处于低位水平,譬如科技附加值较高的产品市场占有率不高,而在覆盖市场率比较高的品牌产品,科技含量很低,不利于科技成果在市场的转换。

(3)企业对机械电子行业的研发投入比较少 ,仅仅停留于低端产业阶段,而且大部分在“模仿”其他国家的产品,无法给企业带来较高的产业附加值。

(4)智能化 、网络化 、集成化等关键技术的应用程度低 ,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别非常大。

(5)高新科技的应用,需要升级和改造传统的机械电子传统行业,但目前对传统产业的研发和改造力度不佳,无法发挥高新科技的应用优势。

3、机械电子系统发展趋势

随着知识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机械电子系统展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技术革新的周期明显的缩短,成为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新型技术之一。

3.1机械电子系统的高速、高精度、高效化趋势

高性能化就是速度、精度和效率是有机结合。由于机械电子采用了高速 CPU 芯片、RISC芯片、多 CPU 控制系统以及带高分辨率绝对式检测元件的交流数字伺服系统,同时采取了改善机床动态、静态特性等有效措施,机床的高速、高精、高效化已大大得到提高。

3.2机械电子系统的实时智能化趋势

早期的实时系统通常针对相对简单的理想环境,其作用是如何调度任务,以确保任务在规定期限内完成。而现在的机械电子系统就是人工智能的试图用计算模型实现人类的各种智能行为。可以说在人工智能在电子机械系统建设的当今社会,运用机械电子系统可以充分吸收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模糊数学等学科,从而使机械产品得到更大的进步。

3.3机械电子系统的科技创新趋势

3.3.1将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

传统机械电子系统的发展新主体是政府单位,经济体制改革对机械电子行业科技创新主体的重新定位提出了新的要求,认为政府需要转变以往在该行业中的主导地位和职能,以激励创新的手段,推动民营企业成为发展机械电子系统的主体。

(1)目前中国的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贡献主体 ,但这些企业的科技研发和投资能力相对比较薄弱,需要提高企业的技术储备能力,以核心技术的优势,消除企业在机械电子领域的发展障碍,同时提高企业在行业当中的主观能动性。

(2)科技研发投入力度的加大,为了奠定科技创新的基础,需要在技术研究开发的阶段,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并重新分配好企业的利润,尤其是那些比较成熟的机械电子企业,要做好充足的市场调研和财务分析工作, 合理将获得的利润注入到科技创新研究工作当中,发挥资金链在科技研究开发当中的效用水平。

(3)加大科技研究人员的培训力度 ,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生产和科

技创新工作的主体, 要求进一步提高科技研究人员科技创新意识,丰富其知识结构和实践工作经验。

3.3.2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为了提高后续科技开发应用的水平, 需要对科技的成果进行转化,提高其科技水平和技术研发效果。 很多国家在机械电子行业发展中,通过转化科技成果,推动了行业的质跃发展。科技成果的转化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转化,企业和工科院校的合作,互相交换科技研究开发的资源,譬如企业为工科院校提供更多就业的岗位,而工科院校为企业推荐更多的机械电子人才,两者进行某项科学技术的共同研究开发;二是间接转化,机械电子行业的中介机构进行深入技术交流,通过行业协会,推动技术转化工作的发展。

3.4机械电子系统的数字化趋势

数字化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概念。特别是微控制器的发展为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都要尽可能的为技术发展的提供良好的平台。而数字化也成为了机械电子系统发展的一种主要趋势。

3.5机械电子系统的集成化趋势

集成化要求各中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互相渗透、互相融合,同时集成化又包含了生产加工过程中同时处理管理、检测、装配等多种工序,为了实现目前小批量生产的目标,使得系统的管理更具有弹性。首先,将系统进行分解,协调各个分解之后的部分的运转,进而促进系统高效、协调的发展。

3.6机械电子系统的网络化趋势

信息化的发展以及普及,使得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逐渐成为各行各业,各个学科技术中最为依赖的基础工具之一。远程控制终端在生产中也逐渐成为普遍使用的技术,利用计算机计算,通过局域网技术使得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的电器链接成为一个系统。因此。机电一体化产品无疑应朝网络化方向发展。

水产行业的发展趋势篇(7)

一、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的通货紧缩风险日益增大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普遍出现了通货膨胀率持续显著下降的趋势,除石油外各类产品价格都不同程度地下降。据世界银行统计,以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gdp  deflator)计算,世界通货膨胀率在20世纪70年代为,9.0%,80年代和90年代持续降低到5.8%和3.7%,而2001年和2002年进一步降至2.3%和1.7%。其中,美、欧、日等工业化国家的通胀率在20世纪70、80和90年代分别为8.7%、4.6%和2.0%,2001年和2002年进一步降至1.5%和1.1%;亚洲新兴工业经济体的通货膨胀率在20世纪70、80和90年代分别为9.5%、4.7%和2.4%,2001和2002年甚至降为-2.0%和-1.2%;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率总体上呈现明显的下跌趋势。即使按消费价格指数计算,同期上述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率也呈现出大致相同的下降趋势。

从近两年的情况看,在世界经济增长陷入低谷、复苏乏力的背景下,全球各类商品价格下跌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特别是工业制成品和信息电子类产品的价格普遍大幅下跌,严重制约着世界经济的复苏。美国的消费价格指数在2001年仅上升了1.0%,为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2002年美国各类商品价格继续走低,其中企业设备投资价格下跌了1.0%,汽车和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价格下跌了2.4%,服装类产品价格下跌了2.2%,个人电脑价格降幅高达20.9%。而且,价格下趺趋势还从制造业蔓延到美国具有优势的服务业,其中酒店价格下跌了2.1%,飞机机票价格下跌了3.8%,电话服务业的价格指数下趺了4.0%。通货紧缩正成为美国经济面临的新挑战。日本的通货紧缩趋势更加严峻,消费价格指数在1999年以来已经连续4年下跌,跌幅依次为-0.3%、-0.8%、-0.7%和-1.0%。其间,虽然日本采取了实施零利率政策、诱导日元贬值和不断增加货币供应量等旨在导入通货膨胀的措施,但通货紧缩趋势至今没有任何缓解的迹象。欧元区的通货膨胀率虽然由于能源和食品类价格上涨而略高于欧洲中央银行规定的2%的上限,但许多商品和服务价格由于需求不足而面临下跌压力。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体以消费价格指数计算的通货膨胀率也降至2%以下,在2000-2002年分别仅为1.1%、1.9%和1.1%,并且至今没有出现通货膨胀的迹象。目前,只有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以及发生金融动荡的土耳其和阿根廷等拉美国家的通货膨胀率超过两位数,但即使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率也趋于稳定和下降。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全球价格指数虽然呈现出明显的持续下降趋势,但一般价格水平仍维持一定的涨幅,说明至今尚未发生严格意义上的全球性通货紧缩。在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中,只有日本的价格水平近两三年来呈下跌态势,美、欧、东亚及其他地区的价格水平仍在温和上涨。但是,由于全球通货膨胀率已经持续下降到不足2%的很低水平,许多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近来普遍呈下跌态势,主要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率已处于战后历史最低水平,并且几乎不存在任何明显通货膨胀征兆,因此世界经济确实正面临着日益增大的通货紧缩风险,发生全球性通货紧缩的可能性在增大。

二、导致出现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主要原因

不同国家和地区出现价格水平持续走低甚至通货紧缩现象的原因不尽相同,从全球范围来看,以下因素是导致出现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主要原因。

首先,信息技术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产业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降低生产成本和增加产出供给的同时,必然导致产品的相对价格不断下降。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产业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在世界各国产业构成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由于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具有技术创新层出不穷和产品更新换代快的特点,使其在不断提高技术含量和质量的同时不断降低产品价格。与此同时,信息技术还迅速向其他产业推广普及。传统制造业由于广泛采用信息技术,其产品的研发制造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使厂商不断降低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服务业在采用信息、网络和现代通讯技术以后,能够以比以往相对低的成本提供更多的个性化服务,服务价格也呈现出下降趋势。

其次,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产业分工和转移模式出现新的变化,全球范围内的竞争日趋激烈,生产能力的扩张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许多产品的价格难以上涨。为适应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新形势,发达国家企业在继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传统产业以腾出空间发展新经济的同时,还将许多高新技术产品的不同生产制造环节,按照成本最低原则尽可能地转移到劳动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自身则专注于技术开发、品牌经营和营销网络建设,通过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达到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赢利水平的目的。发展中国家为适应国际产业分工和转移模式的新变化,充分发挥劳动生产成本低的优势大量引进跨国公司投资,不断提高加工制造技术水平和扩充生产能力,力争加入跨国公司的生产营销网络而分享部分利益。其结果是造成全球许多产品的生产能力过剩和国际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最终导致产品价格的下降。

再次,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全球贫富差距扩大,加剧了总需求不足的矛盾,是造成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处的地位和所分享的利益是截然不同的。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由于控制着产品的核心技术、品牌和营销网络,因此能够获得产品生产销售利润的绝大部分,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只能赚取少量的产品加工费。不仅如此,跨国公司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生产制造工序或采用外包生产方式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也加剧了国内普通就业岗位的竞争,从而压低了普通劳动力的工资水平。其结果是制约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普通劳动者购买力水平的提高,使得全球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日趋尖锐,一般价格水平涨势放缓,以致形成全球性通货紧缩压力。

最后,许多国家长期奉行以反通货膨胀为首要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在有效地降低了全球通货膨胀率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目前全球一般价格水平走势低迷的局面。在20世纪70、80年代,美、欧主要发达国家大多经历过严重的通货膨胀甚至是滞胀,以致90年代的宏观经济政策普遍以抑制和预防通货膨胀为主。在克林顿政府长达8年的执政时期,美国的财政预算政策始终以减少政府开支、削减预算赤字和最终实现财政盈余为目的;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也把重点放在预防经济过热和防止通货膨胀死灰复燃上,只要出现经济过热苗头而有可能引起通货膨胀时就采取预防措施提高利率。欧盟在向单一货币过渡的近10年时间里,规定了严格的经济趋同标准,要求成员国实行以稳定为导向的宏观经济政策,力争实现低通胀甚至是无通胀条件下的持续经济增长。

其中,财政政策以减少政府开支和削减财政赤字为主基凋,最终将财政赤字降至国内生产总值的3%以下,并力争在中期实现预算平衡和略有盈余;货币政策也以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和降低通货膨胀率为主,促进成员国之间通货膨胀率的下降和趋同;工资政策则要求名义工资增长不得导致通货膨胀上升,实际工资增长不得超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欧洲中央银行成立后,在欧元区实施以稳定价格为首要目标的货币政策,规定欧元区的通货膨胀率不得超过2%的上限,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应保持在45%左右。

美、欧发达国家实行的这种以反通胀为主的宏观经济政策也对其他国家产生了示范效应。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以及中东欧国家面对经济转轨过程中出现的严重通货膨胀现象,也大多采取了大幅削减政府开支、减少货币供应量和提高利率的宏观经济政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对东亚和拉美发生金融危机国家提供援助贷款时,也要求这些国家采取类似的宏观经济政策。20世纪90年代盛行的以降低通货膨胀来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对当前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世界经济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陷入通货紧缩陷阱

从以上导致全球性通货紧缩趋势的主要因素以及当前世界经济的走势看,造成目前全球价格水平持续走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都不必然会导致出现严格意义上的全球性通货紧缩。世界经济在可预见的将来出现衰退的可能性很小,也不会陷入通货紧缩陷阱。 首先,由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企业生产营销方式改变,以及经济全球化时代市场竞争加剧等结构性因素所引起的,建立在生产成本下降基础上的产品价格下降,不仅不会必然导致通货紧缩而妨碍世界经济增长,而且具有积极意义,是人类社会生产方式不断进步的必然表现。从历史上看,发达国家大多经历过因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和生产成本下降而出现价格水平长期下降的阶段,但并未妨碍经济的持续增长。例如,西欧主要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曾经在1874-1895年长达21年的时间内价格水平持续下降,但经济仍在持续增长。美国在1917-1922年间也出现了价格水平持续下跌趋势,同样没有妨碍其经济增长。从当前的情况看,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虽然导致生产成本和价格水平再度出现较明显的下降趋势,但并未因此影响世界经济的增长,也不是导致个别国家和地区出现经济衰退或通货紧缩的根本原因。日本的通货紧缩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泡沫经济破灭后,传统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以及经济发展模式不适应新形势而出现内需长期低迷不振,以及金融系统不良债权激增、信贷收缩等原因所引起的。美国经济的衰退则与新经济泡沫破灭、信息技术产业投资过度,以及恐怖主义袭击等因素有关,东亚和拉美地区近年来出现的经济衰退主要是由于金融体系不健全和金融市场动荡所引起的。

其次,因有效需求不足和部分产业生产能力过剩造成的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和全球价格水平走低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不会必然演变成全球性通货紧缩,可以通过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加以改变。有效需求不足和生产过剩所引起的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失衡是导致一般价格水平下降和经济衰退的直接原因。如果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而不加干预,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就有可能最终导致经济衰退或通货紧缩。然而无论是在当代的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政府都拥有很强的宏观经济调控能力和手段,国际上也已出现各种形式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因此,在面临有效需求不足和生产过剩有可能引发经济衰退或通货紧缩时,各国政府往往会相应地采取各种形式的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来刺激和扩大需求,避免经济因有效需求不足而陷入衰退或通货紧缩的困境。在产业层次上,经济全球化也为企业加快淘汰过剩生产能力和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创造了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生产能力过剩对经济增长可能产生的持久的不利影响。

事实上,近年来世界各国的政府和企业大多采取类似的积极措施来预防和减缓可能发生的经济衰退或通货紧缩。例如,布什政府上台后,面对美国经济增速下降和有可能滑向周期性衰退,采取了一系列以大规模减税和增加政府开支为特征的财政政策来应对经济下滑,美联储在确认经济面临的主要威胁是需求不足后,同样毫不犹豫地连续12次大幅度降低利率以刺激经济增长,对减缓美国经济的衰退程度和促使经济迅速走向复苏发挥了巨大作用。东亚国家在亚洲金融危机后,则大多采取了以扩大内需为主的宏观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经济增长对外需的依赖,增强了经济增长的自主性。与此同时,世界各国也都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通过淘汰、压缩落后的过剩生产能力和不断发展新兴产业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宏观经济调控和产业结构调整措施,有效地防止了世界经济进一步滑向衰退或通货紧缩,使得世界经济继续保持一定的增长。

再次,现代货币制度是建立在不可兑换的纸币的基础上的,中央银行从理论上说具有创造货币和信用供给的无限能力。因此,中央银行完全有能力对经济运行中所需货币流通量进行调控。战后西方国家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践表明,主要采取降低利率和增加货币供应量的办法来刺激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这种以扩张性为主的货币政策往往容易引发通货膨胀;而以反通货膨胀为主要目标的货币主义货币政策则以抬高利率水平和控制货币供应量为主要手段,这种以收缩性为主的货币政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