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贸易产业融合

贸易产业融合精品(七篇)

时间:2023-06-18 10:38:51

贸易产业融合

贸易产业融合篇(1)

关键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产业融合;行业合作

作者简介:杨宏恩,男,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博士后、河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从事国际经济研究;孟庆强,男,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世界经济专业博士生,从事国际经济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504(2016)04-0051-07

一、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的认识

2013年9月3日,在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上,总理提出“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开启双边合作的“钻石十年”的倡议。2014年8月26日,第十三次中国-东盟经贸部长会议正式宣布启动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谈判,这意味着自贸区升级版已经从概念走向实践。毋庸置疑,“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是一个非常关键而且经济意义甚至政治意义极为重大的战略,它应该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或者说它是“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内容。

然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的相关问题并没有受到学术界的足够重视与深刻研究,对于什么是实际意义上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如何打造真正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甚至打造真正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的深远意义等这些基本问题并没有得到全面而准确的回答。基于此,人们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的理解仍然停留在政策层面上,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就是“通过谈判实现的拥有更加优惠和便利政策的自由贸易区”。本文并不否认通过谈判获得更优惠政策的重要性,然而如果更优惠的政策没有被实际利用,那么,再多的更优惠政策也不能说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实现了升级。近年来,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越来越受到关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优惠政策的利用率较低(仅仅在20%左右)[1]。也就是说,即使通过谈判实现了更优惠更便利的政策,在较低的利用率下也不能实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真正升级,当然也达不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的目标。因此,我们必须考虑什么是和如何打造实际意义上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

作者以为,所谓实际意义上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就是让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为“市场充分对接、产业深度融合、政策有效协调”的自由贸易区。由此可以看出,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的基本途径是市场对接、产业融合和政策协调,在这其中,产业融合是核心和关键内容。在此需要描述一下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的深远意义,同时通过它来强化作者前述的观点。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的意义不仅在于强化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和政治关系,更重要的是在长远来看,它是应对美国的TPP等遏制中国战略的手段。也就是说,在美国通过政治利益拉拢东盟国家的时候,中国通过强化同东盟国家经济联系来应对美国[2]。在此意义上,中国要实现与东盟国家的经济依赖,最好的途径就是产业融合,或者换一个更形象的词就是“产业钳制”。中国只有对东盟国家实现“产业钳制”,才能让东盟国家自觉地深化与中国的合作,才能打造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

在此认识基础上,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还应该包括许多具体措施,例如加强国家间产业政策的互联互通、建立优势互补的产业链和生产网络、构造多元化的分工“共荣”体系等等[3],以达到与东盟不同国家的不同产业双向嵌入并在总体上增加产业依赖性的目的。对于这些具体措施,本文会在后面进行更加详细的阐述。

二、 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取得的进展

自中国-东盟自贸区启动以来,中国与东盟相互开放市场、推动贸易与投资发展,使得双边贸易和双边投资快速增长[4]。经济联系的加强推动了双方以整合产业链为主要内容的产业合作,产业融合的加深增强了双方的经济依赖性。

(一)双边贸易快速增长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签订大幅度降低了双方的关税水平,尤其是2010年1月1日自贸区全面建成后,双方对超过90%的产品实行了零关税。中国对东盟平均关税从9.8%降到0.1%,东盟6个老成员国对中国的平均关税从12.8%降到0.6%。关税水平大幅降低有力推动了双边贸易的快速增长[5]。2002年,中国-东盟双边贸易额不足600亿美元,东盟为中国第五大贸易伙伴,中国为东盟第三大贸易伙伴。2012年,中国-东盟双边贸易额已突破4000亿美元,10年增长了8倍,年均增长20.9%。2013年,中国-东盟的双边贸易额占东盟贸易总额的比重达到14%,其中东盟向中国的出口总额占东盟出口总额的比重为12%,东盟向中国进口总额占东盟进口总额的比重达到16%。目前,中国已经是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则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

(二)双向投资成绩显著

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的推进,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相互投资越来越活跃。2002年,中国与东盟双向投资额累计为301亿美元,2013年中国-东盟双向投资累计超过1100亿美元,10年增长了3倍多。2003年起,中国对东盟投资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截至2013年底,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存量已达356.7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超过20%,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5.4%;中国共计在东盟设立直接投资企业2700多家,为当地创造就业量接近16万人。从投资领域来看,中国对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电力、热力、蒸汽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采矿业、批发零售业、制造业等行业[6]。与此同时,东盟对中国直接投资(FDI)自2003年以来也逐年递增,2011年和2012年连续两年达到70亿美元以上,较2003年增加了141% 。截至2013年底,东盟对中国投资累计已接近900亿美元。目前,中国已成为东盟第四大外资来源地,东盟为中国第三大外资来源地。

(三)金融合作稳步推进

东亚金融危机后,亚洲金融合作已走过了简短而有实质性内容的发展历程。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区域合作机制不断健全。在金融危机之后,东盟财长机制、亚欧会议财长机制、“10+3”财长机制相继成立,有效推动了区域内的金融合作。其次,地区监督机制框架基本确立。《马尼拉框架》作为一个区域监督机制,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地区金融监控,同时《理解条约》的签署也加强了各国间的信息交换和政策协调。再次,区域性危机救助机制效力日趋显现。2000年5月在泰国清迈举行的“10+3”财长会议签署《清迈倡议》,同时确立了东亚区域内的危机救助机制,随后几年中又对《清迈倡议》的制度框架、运作机制、运作效率、资金数额等进行了修改和完善。2010年3月,总规模为1200亿美元的东亚区域外汇储备库正式签约生效,在共同防范金融危机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最后,区域债券市场合作初具成效。这主要体现在亚洲债券市场倡议(ABIM)和亚洲债券基金(ABF)两方面,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区域内国家的资金紧张并提高了各国抵御金融危机的能力。

(四)产业合作协调机制已取得初步进展

国家间的产业合作与对接是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企业的合作,还需要政府及行业协会的沟通与协调。目前,中国与东盟为了推进双方的产业合作先后成立了一些产业合作协调机制,这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政府间的行业合作协调机制,如中国-东盟合作行业联席会议机制;另一类是行业协会间的沟通协调机制,如中国-东盟制鞋产业合作委员会、中国-东盟咖啡业合作委员会。产业合作协调机制为双方产业合作提供了交流的平台,解决了市场开放后出现的现实问题,切实推动了中国与东盟的行业合作与产业对接。在产业合作协调机制的推动下,中国东盟双方在农业、生物、食品、能源、中医药、遥感、地震、海洋等领域实施了多个合作项目,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比如,中国-东盟咖啡产业合作委员会根据中国-东盟咖啡业的发展现状提出取消中国东盟进口咖啡关税的建议。事实证明,咖啡关税的取消不但没有削弱中国咖啡业的发展,反而还促进了中国咖啡产品生产成本的降低,因而变得更具有竞争力,从而使得中国咖啡产业受益。

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面临的挑战

尽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建设以来双边贸易持续增长、投资不断增多,并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合作格局,但由于中国与东盟的产业合作尚处于初级阶段,缺乏规划性和组织性,致使出口竞争、引资竞争、生产与消费失衡等问题依然存在,严重阻碍了双边经济合作的深入和自由贸易区功能的升级。

(一)双方产业合作的结构不合理

虽然中国与东盟国家在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双方产业合作存在互补的基础,但目前双方产业合作的结构不合理。第一,中国与东盟产业合作的国别集中度较高。在贸易方面,中国与东盟的贸易主要集中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东盟老成员国,而与新成员国的合作较少。2012年,中国自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菲律宾等5国的进口量占中国自东盟进口总量的比重接近92%,向这5国的出口量占中国对东盟总出口量的比重接近95%。国际投资同样存在上述现象。第二,中国与东盟产业合作的产业集中度较高。双边贸易主要集中在机电产品方面。2012年,中国自东盟进口的电子产品(HS85)、机械类产品(HS84)总额分别为359.2亿美元和161.9亿美元,占中国自东盟进口总额的比重分别为25.3%、11.4%;同时出口额分别为536亿美元和373亿美元,占中国向东盟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为30.2%和21%。第三,双方的产业合作没有实现优势互补。东盟国家的能源矿产资源丰富,中国能源矿产资源相对贫乏,资源禀赋的差异为双方的经济合作奠定了基础。然而中国自东盟进口的资源类产品占东盟出口的资源类产品的比重不足10%,且远低于日本自东盟进口的资源类产品。这说明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没有充分发挥东盟的资源优势。

(二)出口商品的竞争

中国与东盟的出口结构高度相似,出口市场高度重叠。尽管中国与东盟在资源禀赋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但由于发展阶段同步等原因,中国与东盟每个成员国之间的产业结构均具有相似性,因而中国与单个东盟成员国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竞争性。东盟老成员国(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主要在电子、机械等资本密集型制造业领域与中国竞争,新成员国(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主要在服装、玩具、制鞋等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领域与中国竞争。因此,中国重点出口的加工农产品、纺织品、电子产品和机械产品等也正是东盟国家具有优势的产品。而且,中国与东盟不但出口结构高度相似,在出口市场方面还高度重叠。欧美、日本等发达经济体市场均是中国与东盟的重要的出口市场。2012年,中国向美国、欧盟和日本三个主要经济体的出口总额占中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为40.9%,东盟向美国、欧盟和日本三个主要经济体的出口总额占东盟出口总额的比重为28.7%。出口结构的高度相似与出口市场的高度重叠,导致中国与东盟在第三国市场的激烈竞争。为了保住自己的出口市场份额,各企业之间不得不相互展开激烈的竞争,竞相压低产品价格,使中国与东盟的出口福利下降。中国与东盟贸易的竞争增强了东盟国家对与中国经济合作的顾虑,这为外部力量干扰东亚区域合作提供了机会。TPP就是一个例子,马来西亚和越南等国加入TPP的一个设想就是可以通过TPP获得更多的美国市场份额。

(三)吸引外资的竞争

中国与东盟都属于发展中国家,又均处于工业化阶段,都需要通过吸引外商投资弥补资金不足和提高技术水平,因而引进外资都是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最重要发展战略。显而易见,中国与东盟在引进外商投资方面不可避免存在竞争[7]。事实上,早期东盟建立东盟自由贸易区具有与中国竞争外资的意味,当前与中国共同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同样具有改善其引进外资不利局面的意图。目前中国的投资结构是制造业为主,服务领域投资比重逐渐上升;东盟国家的投资也是以制造业为主,且增加对服务业的投资。因而,中国与东盟在引进外资的重点领域方面存在明显的重叠:中国的重点吸引外资的领域是电信、保险等服务业;东盟的重点吸引外资的领域是电信、保险、金融、贸易等服务业。引资领域的重叠进一步加剧了中国与东盟在吸引外资方面的竞争。这将带来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增加东盟对与中国经济合作的顾虑,让东盟在与中国进行经济合作时设置更多障碍;其次是引进外资重点领域的重叠会进一步加剧双方之间的产业趋同,这将加剧双方贸易方面的竞争;另外,中国与东盟的外资竞争也给外部势力提供机会,美、日、韩、欧盟甚至俄罗斯均设想通过增加在东盟投资,加强与东盟合作作为其在亚洲的重要战略部署。

(四)双方最终消费品市场均主要依赖发达经济体

目前,尽管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双边贸易规模扩张速度很快,但双边贸易的主要产品主要集中在中间品方面,而最终消费品的比重相对较低,最终消费品出口主要依赖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8]。2012年,中国自东盟的进口商品中消费品的比重仅为5.61%,而原料、资本品和零部件所占的比重为67.61%。从国别来看,中国自越南进口的商品中消费品所占比重最高,已超过20%,从其他东盟国家进口商品的消费品所占比重均低于10%,从菲律宾进口的商品中消费品所占的比重甚至不足1%。2012年,中国向东盟出口的商品中消费品的比重为20.09%,而原料、资本品和零部件所占的比重为71.10%。从国别来看,中国向马来西亚、菲律宾和越南出口的消费品的所占比重较高,分别为28.78%、28.75和22.56%,向新加坡、泰国和印尼出口的消费品所占比重相对较低,分别为15.26%、16.23%和16.78%。中国与东盟之间商品贸易结构表明中国与东盟的贸易主要集中在中间品领域,而消费品所占比重相对较低。这说明中国与东盟在深化合作的同时仍不能摆脱对国际出口市场的依赖,特别是对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市场的依赖。高度依赖国际市场的中国与东盟易受到国外经济波动的影响,比如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欧美发达经济体的进口大幅下滑,最终使中国与东盟的出口大幅下滑,经济发展放缓。

四、推动中国-东盟双方市场对接和产业融合的建议

如上所述,尽管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促进了中国-东盟双边贸易规模及双向投资规模的扩张、行业合作与产业对接,但是目前中国与东盟合作还存在产业合作不合理、出口竞争与吸引外资竞争加剧、生产与消费失衡等问题。这些问题均对中国-东盟自贸区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严峻的挑战。为了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健康发展与升级,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强中国与东盟国家政府间政策协调

中国与东盟的产业对接关键是双方政府产业部门的对接[9],而双方政府产业部门对接的核心就是协调和制定有利于双方产业合作的政策。对此,双方政府首先要在现有的政府间合作机制的基础上建立或健全中国与东盟产业合作的政府间合作机制。政府间产业合作机制可以分为中央政府层面的合作机制和地方政府层面的合作机制,目前可以把中国-东盟经贸部长会议作为中国与东盟产业合作的中央级别的政府间合作机制,同时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建立其他的中央政府层面的合作机制,然后在中央政府层面的合作机制之下通过平等协商的方式建立地方政府间的合作机制,在这方面,中国云南-老挝北部合作机制可以作为参考范例。其次,在具有政府间产业合作机制的基础上,双方政府有关部门依据现实产业与政策状况对双方产业政策进行沟通、协调、修订与制定,同时共同制定并组织实施中国-东盟自贸区内的主要产业合作规划,避免产业发展趋同和竞争,积极推动中国与东盟及中国与东盟各国间的产业合作。

(二)充分发挥行业协会桥梁的作用

行业协会在贸易产生和持续方面的作用至关重要,所以要积极发挥行业协会的重要桥梁作用。首先,加强双方行业协会的沟通。中国的行业协会应积极主动地加强和东盟国家行业协会的接触,这可以通过举办行业论坛等方式来进行。比如,针对东盟国家担心中国商品大量涌入会冲击本国商品的顾虑,中国行业协会应当主动与东盟行业协会沟通,了解双方的异同,找出行业和产品的对接点,合理控制出口增速,从根源上解决问题[10]。其次,完善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委员会。比如成立中国-东盟电子产业、机械产业等产业的合作委员会,以化解中国与东盟的产业竞争。再次,充分发挥双方行业商(协)会的灵活性、桥梁性等优势,通过加强信息交流、举办展览、召开会议、组织企业家相互考察等一系列工作促进产业合作。最后,以行业协会为主要载体培植一批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作为专业的服务对外贸易企业的企业,它可以弥补政府部门或行业协会的服务缺位,在自身利益激励下,通过高效率的公司化的服务模式,为外贸企业提供专业的、全面的、针对性的服务[11]。

(三)以互联互通为契机提升中国在东盟产业布局的能力

中国东盟互联互通通过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双边提供了海陆交通线,这必将成为企业未来投资的重要区域[12]。因此,中国与东盟应在充分分析不同国家竞争优势的基础上,建设沿交通线的经济走廊,从而实现中国与东盟的产业对接与融合。为此,在中国境内的产业布局,应以加工工业为主;而在东盟国家境内的产业布局,应以采矿业、集约化农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电子产业、机械制造业等为主。建设经济走廊的过程,也是产业转移的过程。因此,中国应以此为契机加大对东盟投资,提升中国在东盟国家的产业布局能力。由于东盟国家间经济发展水平及资源禀赋差异较大,中国应根据不同的情形采取不同的产业对接模式[13]。具体来说,对于经济发展落后的东盟国家可以采用扩散对接模式,向这些国家转移已淘汰的产业,例如把低端制造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越南、柬埔寨等东盟落后国家转移。对于经济发展较发达的国家可以采取连锁对接的模式,向其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进行投资,把中国的竞争优势相对较弱的产业与东盟竞争优势相对较强的产业连锁在一起,以提高中国竞争优势较弱的产业的竞争力。例如,在新加坡的投资应该主要在高新制造业、新能源和现代服务业等行业,在泰国的投资应该主要在汽车零部件等机械制造业及电子产业,对马来西亚的投资应该主要在电子和清真食品。

(四)以 “两国双区”产业园区模式培育相互衔接的产业链

推动中国-东盟产业合作的最高级形式是实现双方的产业钳制,而“两国双区”模式的产业园区是实现双方产业钳接的有效途径[14]。“两国双区”模式是中国与东盟正在探索的产业合作的新模式,其典型案例是位于中国的中马钦州产业园和位于马来西亚的马中关丹产业园这两个姊妹园区。这两个产业园区的建设依据中马两国的比较优势,打造优势互补产业链,并逐渐形成贸易结构不同的产业梯次转移体系,最终形成互利共赢的发展格局。下面以燕窝为例来说明依据两个产业园区实现产业对接的策略。中国拥有庞大的燕窝需求市场同时拥有先进的食品生产技术,而马来西亚拥有相应的原材料。依据中国与马来西亚各自比较优势,可以考虑把燕窝采购营销中心设在马中关丹产业园区,燕窝采购营销中心的主要业务是毛燕采购和出口分类处理。为了充分利用政策优势,还应在钦州保税港区设立燕窝保税仓,主要负责毛燕分拣及进口保税,以降低生产成本,同时燕窝食品的生产和加工设在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另外,还应在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内建立燕窝和食品检测重点实验室与燕窝食品科研中心,以提高产品的质量。通过两个产业园区的合理分工,实现优势互补,打造完整的燕窝食品加工产业链。

(五)通过科技合作提升中国与东盟产业自主升级的能力

在推进中国与东盟的产业对接与合作的过程中,还应提高中国与东盟的产业结构自主升级能力[15]。很显然,如果中国与东盟之间仅是向对方转移各自的落后产业,那么中国与东盟将仍然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并且这种低端产业的流动仍不能解决中国与东盟的出口竞争,并终将在某个适度水平上停止转移。因此,中国与东盟不应只谋求产业转移,而应在产业转移的同时谋求中国与东盟的产业升级。实现产业升级的途径之一是提升自己的自主研发能力,而后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将科技成果转移给对方。但对于对方共同提升产业自主升级能力而言,根本的途径是双方进行针对性的以产业共同升级为目的的科技合作。1994年,中国-东盟科技合作联委会正式成立,推进中国和东盟科技合作一直是该机构的重要内容。尽管该机构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但距离双方产业升级的要求远远不够。我国政府应该更加积极地寻求与东盟各国政府的科技合作,通过政策或机制的创新为深化科技合作创造更多条件。另外,中国应该对东盟中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国家给予技术援助,以提高其产业自主升级能力。通过这种形式的援助,可以向东盟国家表明:中国追求的不是让东盟国家成为中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消费市场,而是“共存共荣”的命运共同体。

(六)提升中国作为东盟最终消费市场的能力

中国与东盟的最终消费品对外部市场的依赖,加剧了中国与东盟的经济竞争和作为整体的脆弱性,不利于中国与东盟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16]。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总量的快速提升,中国在某种程度上逐渐具备了作为东盟国家消费品最终市场的能力。尽管现阶段中国在东盟最终产品出口市场中所占的份额与美国和日本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是中国进口东盟最终消费品所占东盟出口消费品的比重呈上升趋势,而日本和美国呈下降趋势。为了进一步提升中国作为东盟最终消费品市场的能力,中国应该通过完善国内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国内收入分配制度来提高中国国内的消费水平,以提高中国作为东盟最终消费市场的能力,让中国经济的发展红利惠及东盟。这不仅有利于提升中国与东盟经济发展的稳定性,还可以使东盟国家认识到中国要成为“东亚的中国”,而不是让东亚成为“中国的东亚”,以消除东盟对中国-东盟自贸区发展的顾虑,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与中国的经济合作。

参 考 文 献

[1] 张蕴岭等:《FTA对商业活动的影响――基于对中国企业的问卷调查》,载《当代亚太》2010年第1期.

[2] 赵亮、陈淑梅:《我国区域贸易协定的现状、特征及顶层设计探究》,载《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

[3] 丁平、周经:《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发展与挑战》,载《国际经济合作》2013年第6期.

[4] 余振、葛伟:《经济一体化与产业区位效应:基于中国东盟自贸区产业层面的面板数据分析》,载《财贸经济》2014年第12期.

[5] 刘亚萍、李丽、石宪莉:《CAFTA地缘优势下的广西与云南旅游竞争力比较研究》,载《商业研究》2014年第12期.

[6] 左宝琪、梁茂林、刘雪娇:《中国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效应分析》,载《对外经贸》2015年第10期.

[7] 张彦:《经济相互依赖视角下中日与东盟经贸关系比较研究(1990―2011)――基于贸易和FDI的数据分析》,载《经济问题探索》2013年第10期.

[8] 赵江林等:《中国崛起与亚洲地区市场构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9] 许宁宁:《中国―东盟产业合作现状、趋势及建议》,载《东南亚纵横》2012年第6期.

[10] 陈琪、周舟、唐棠:《东盟对中国―东盟自贸区的顾虑》,载《国际政治科学》2010年第4期.

[11] 王鑫:《我国外贸商业模式的重要创新――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载《管理学刊》2015年第4期.

[12] 梁颖:《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的路径与策略》,载《亚太经济》2014年第1期.

[13] 郭宏宇、竺彩华:《中国―东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载《国际经济合作》2014年第8期.

[14] 黄建英:《新的战略支点视角下的中马钦州产业园发展思路研究》,载《东南亚纵横》2013年第11期.

[15] 胡新天等:《广东―东盟优势产业的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载《南方经济》2010年第11期.

[16] 刘志雄、王新哲:《中国作为东盟产品市场提供者的实证分析》,载《经济问题探索》2013年第1期.

贸易产业融合篇(2)

关键词: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

abstract: china's foreign trade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trade finance business has provided a broad space. international trade finance business products richness handling efficiency and the quality of work, commercial banks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 on business development. however, commercial banks, international trade financing business, there are still some rather more obscure places, and compared the development of import and export business, international trade financing business development is not very satisfactory.

key words: commercial banks; international trade; financing business

    目前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新产品开发力度不够,缺乏统一规范的标准。目前银行办理国际贸易融资的业务形式仍相对比较简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挖掘仍嫌不够深入充分,银行虽然都在不同程度上倡导创新,但是业务人员通常忙于具体工作,对业务创新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够高。各行办理的业务主要集中于进口开证、打包贷款、进出口押汇、商票融资等基本形式,对比较复杂的进出口保理、福费廷、买(卖)方信贷等业务,因其涉及环节较多,风险难以控制则数量有限。

    近年来,根据市场的需要,各家银行也在不断推出新的融资产品,但因对业务理解的差异,在业务操作上各有不同,如对出口商提供的商业发票为背景的融资,就有出口商业发票融资、出口商业发票押汇、商票贴现、汇款押汇等多种不同的称谓,各家银行的制度规定也各不相同,缺乏对各种融资形式严格统一的标准,更缺少对各项业务相对比较规范、明细的统计资料。

    2.对国际贸易融资的认识影响业务操作效率和质量。在业务初期,部分对国际贸易融资缺乏足够了解的业务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到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加之市场竞争、业务营销的需要,在没有深入了解贸易背景和客户资信的情况下,降低条件为客户提供了打包贷款、授信开证等国际贸易融资,导致部分银行出现了较大额度的不良贷款及信用证被动垫款。基于这一情况,部分银行业务人员认为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风险更加难以控制,操作难度更大,再加上贸易合同、信用证、保函等均涉及英语资料,更觉陌生与深奥,因此对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敬而远之,为其设置了较高的条件和环节要求,导致了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比普通流动资金贷款业务更难申请,审批环节更多、时间更久,致使客户错失商机,进而影响了银行相关业务。

    3.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授信规模核定随意性强,标准不一。在实际业务中,银行和客户更习惯于选择传统的贷款品种,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总体发展规模与市场提供的空间和需求相比很不相称。

    各家银行在核定国际贸易融资授信规模标准上有较大区别,有的银行将国际贸易融资视同流动资金贷款处理,有的银行则根据融资品种的不同放大一定的倍数,融资政策的制订多是根据自身对国际贸易融资的理解,缺乏深入、科学的研究。在对国际贸易融资的认识和风险控制上,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有明显区别,如对打包贷款这一传统业务,外资银行在操作流程和手续上要简化得多,他们更注重通过控制贸易全程来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而不是过分关注企业本身的规模和实力。相对而言,国内银行的国际贸易融资产品流程设计相对不够科学,手续烦琐,可操作性不强。

    4.企业申请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存在担保难问题。一方面企业在找第三方担保时,会顾虑对方将来会要求自己提供担保,进而产生其难以控制的风险;另一方面部分申请国际贸易融资的企业为贸易公司,缺乏银行认可的固定资产,如厂房、土地等,生产型出口企业的机器设备虽能用于抵押,但抵押率低,而且费用高、手续烦琐、时效性差,不符合国际贸易融资方便快捷的特点;第三,企业对国际贸易融资产品不熟悉,对各种金融工具不能合理运用。在银行产品不断更新、新的国际贸易融资名词不断涌现的情况下,大多数企业不能很好地结合自身实际,选择适合本企业业务特点的业务产品,对各类融资产品无法灵活运用。

    5.贸易融业务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使银行在操作业务时可能面临法律风险。我国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是借鉴了国外及港台银行做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由于法律基础的不同,如果不根据我国的法律规范银行、客户及国外银行间的法律关系,就可能产生业务风险。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涉及金融和商业票据、货权、货物、担保、信托等,要求法律上对上述各种行为的责权有具体的法律规定,但相关的立法对上述方面缺乏非常明确的规范。

    对商业银行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对策建议

    1.更新观念,积极创新国际贸易融资产品。在产品创新和扩展中,首先,国际贸易融资的产品设计要与贸易链有机结合,从贸易环节出发设计产品,才能有效地解决企业在采购和销售中的融资需求。银行可通过对企业上下游贸易链所产生的资金流、物流的跟踪,设计符合客户需求的融资产品。银行可通过与物流公司的合作,设计物流融资产品,由专业的物流公司负责进出口商品的报关、报检、运输、监管、以实现银行对物权的有效控制。而如果有物权为保障,银行就可以不仅着眼于企业的规模等方面,可适当放宽授信条件,为企业进行资金融通。

    其次,要根据客户的需求量身定做国际贸易融资产品,将传统方式与新的国际贸易融资方式结合起来,使国际贸易融资服务“增值”。例如,根据部分大客户的出口项目需要,银行为企业提供集预付款保函、信用证保兑、打包贷款、出口押汇、福费廷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亦可根据客户的需求,为客户提供包括定单融资,动产质押开证、进出口保理、全球互联网托收、网上开证等不同类型的创新产品,解决客户在不同的贸易环节中的个性化需求,利用科技平台为企业提供高效优质的增值服务。

    2.优化资源配置,理顺对国际贸易融资的管理。国际贸易融资专业性较强,风险因素涉及层面相对较多,其风险管理是整个银行风险管理的有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但具有自身的不同特性,必须在风险管理的内容、管理方式、管理机制以及管理技术等方面进行转变,树立理性和符合市场需求的风险管理理念,健全和完善科学有效的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管理体系。

    国际贸易融资需要从业人员具有相应的信贷业务知识,以分析评价客户的信用,具备国际结算知识,能够分析辨别国际结算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中的风险,并掌握国际贸易知识以了解国际市场的变化特点,银行众多的分支机构难以配备足够的具备各种专业知识的人员,因此必须集中银行内部的精通国际结算业务及信贷业务的人才资源以评估客户的国际贸易融资信用风险,根据国际贸易融资的特点,建立专业科学化的国际贸易融资信用评估体系,可成立与信用审批中心为并列或隶属关系的押汇中心以专业处理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根据国际贸易融资的特点和要求,有区别、有针对性地评估客户信用,控制风险。在对国际贸易融资产品进行梳理和整合的基础上,对业务流程进行全面整合和优化,提高产品的操作效率。

    3.实行适应国际贸易融资特点的授信规模控制方法。与流动资金贷款业务需关注企业的资产规模、财务状况和担保方式不同,国际贸易融资更应关注进出口项目本身贸易背景是否真实可靠,是否能够有效控制资金流或物流。选择从业时间长、信用良好、有真实贸易背景的客户提供融资,是防范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的最佳途径。由于客户正常贸易产生的现金流为还款的第一来源,而公司的利润积累只是第二还款来源,客户在银行国际结算和国际贸易融资的记录可为银行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因此,国际贸易融资的客户评价标准应有别于对流动资金贷款客户的评价标准。评价时更多地根据客户以前在海关、银行、外汇局、工商、税务等办理业务的记录,在此基础上,再参考客户的财务报表反映的经营业绩和整体实力。银行应着手开发建立国际贸易融资客户信息管理系统,为客户建立详尽的业务档案,通过业务了解客户及客户的交易对手,分析其实际履约能力,为国际贸易融资授信提供依据。

    根据不同的国际贸易融资产品的特点建立不同的判别标准。不同种类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所涉及的风险,及该业务所能提供的保证、抵押或质押要求都有区别,银行所承担的业务风险也因此有很大不同,银行应根据不同国际贸易融资产品的特点制订相应的产品标准及对客户的授信标准。

    4.采取适应国际贸易融资特点的担保方式,丰富业务内涵。首先,针对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特点,创新思维,制订操作性强的担保方案。可由企业联保或提供个人担保,或开展与社会信用担保机构的合作,对有条件提供抵质押的企业,可采取动产等质押、应收账款质押、仓单质押等融资担保方式。

    其次,充分引入第三方金融机构的信用,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进口国的国家风险。如根据企业改善财务报表和加快核销退税的需求,推荐使用无须担保的福费廷、应收账款买断、无追索权的国际保理业务等。

    第三,积极鼓励出口企业投保出口信用险。短期出口信用险项下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集保险与融资于一身,投保企业既可得到付款的保证,又可得到融资的便利,出口商在向银行申请办理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之前投保短期出口信用险,无疑给融资银行多了一层保障,有利于申请企业取得银行的融资支持。

    第四,加强对企业相关人员的培训,使其了解银行的贸易融资产品,理解各类产品的特点和实质,适时向企业推介合适的业务品种,发挥理财顾问的作用,如在进口信用证业务中,进口商可利用银行提供的假远期信用证方式实现远期付汇的目的。

    5.认真研究国际贸易融资有关法律规定,防范法律风险。银行一方面要积极争取立法部门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法律法规,明确有关法律规定,同时应收集分析近年来我国关于贸易融资业务的法律案例和资料,分析国际惯例与我国现行的法律环境,据此不断改进完善自身的产品设计,并制订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在银行内部建立规范化的业务操作程序,以经过仔细研究的合同文本凭证格式等规避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

贸易产业融合篇(3)

论文摘要:在简单介绍国际贸易融资在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状况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其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国际贸易融资是商业银行最为常见的传统信贷品种之一,它与国际贸易、国际结算紧密相连。国际贸易融资是银行对进口商或出口商提供的与进出口贸易相关的贷款。一方面,它收益率高,利润丰厚,具有综合性效益,是现代银行有效运用资金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式;另一方面,它有效地解决了企业从事进出口贸易活动所面临的资金短缺,增强了在谈判中的优势,使之有可能在更大范围和更大规模上发展国际贸易;同时,它也是国家贸易政策的组成部分,是鼓励出口的积极手段之一,不仅可以调节进出口结构,而且对一国参与国际经济可以起到促进作用。尤其在这金融危机肆虐的时刻,国际贸易融资的合理发展运用,将对企业对银行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银行贸易融资业务的普遍开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繁荣和进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而得到很大发展。据统计,2007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是1978年的85倍多,已经稳居世界第三位。据海关总署统计,2001至2006年间,我国进出口贸易增长了179%,2007年增长23.8%,其中出口增长27.2%,进口增长20%,全年实现贸易规模1.76亿美元进出口贸易的增长,使得企业对银行融资需求增加,为银行发展贸易融资业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但从整体上看,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仍然较慢,从国际贸易融资额仅占银行贷款余额3%的比例中就可看出端倪,对应地贸易融资的收入在银行的总收入中也是微乎其微,而国外的一些银行该项业务已占到收入的四至八成。具体分析,目前我国国际贸易融资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

1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授信规模核定随意性强,标准不一

各家银行在核定国际贸易融资授信规模标准上有较大区别,有的银行将国际贸易融资视同流动资金贷款处理,有的银行则根据融资品种的不同放大一定的倍数,融资政策的制订多是根据自身对国际贸易融资的理解,缺乏深入、科学的研究。在对国际贸易融资的认识和风险控制上,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有明显区别,如对打包贷款这一传统业务,外资银行在操作流程和手续上要简化得多,他们更①本文作者:赵阳,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国际贸易学07级硕士研究生注重通过控制贸易全程来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而不是过分关注企业本身的规模和实力。相对而言,国内银行的国际贸易融资产品流程设计相对不够科学,手续烦琐,可操作性不强。

2 企业申请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存在担保难问题

一方面企业在找第三方担保时,会顾虑对方将来会要求自己提供担保,进而产生其难以控制的风险;另一方面部分申请国际贸易融资的企业为贸易公司,缺乏银行认可的固定资产,如厂房、土地等,生产型出口企业的机器设备虽能用于抵押,但抵押率低,而且费用高、手续烦琐、时效性差,不符合国际贸易融资方便快捷的特点;第三,企业对国际贸易融资产品不熟悉,对各种金融工具不能合理运用。在银行产品不断更新、新的国际贸易融资名词不断涌现的情况下,大多数企业不能很好地结合自身实际,选择适合本企业业务特点的业务产品,对各类融资产品无法灵活运用。 3 风险控制手段落后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所涉及的风险有客户风险、国家风险、国外行风险、国际市场风险和内部操作风险。这些风险的管理需要先进的技术手段将银行相关部门之间、分支行之间高效有机地联系起来。而目前我国各国有商业银行在开展国际业务特别是国际结算业务方面一直沿用的是分散的经营模式,外汇业务处理系统较为落后,国际结算与外汇信贷、外汇信贷与会计独自运行,缺乏网络资源的共享和统一协调的管理,以致无法达到共享资源、监控风险、相互制约的目的。

4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方式简单,新产品开发力度不够

目前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基本仍维持传统融资方式,即以信用证结算与融资相结合的方式为主,而较为复杂的业务如保理业务、福费廷业务则开展有限。随着银行业务国际化和我国加入wto,国内银行在科技和管理水平、金融服务及经营方式等方面与外资银行的差距日益显现,据统计外资银行办理国际结算业务已经占有中国市场份额的40%左右。近年来,根据市场的需要,各家银行也在不断推出新的融资产品,但因对业务理解的差异,在业务操作上各有不同,缺乏对各种融资形式严格统一的标准,更缺少对各项业务相对比较规范、明细的统计资料。

5 国际贸易融资的对象过于集中

受传统授信业务理念影响,国内银行融资业务对象集中于优质大中型企业。目前,各大银行对优质大企业客户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已经逐渐趋向饱和。而近些年来我国中小外贸企业迅速发展起来,目前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60%左右由中小企业实现,在从事跨国投资和经营的3万多户我国企业中,中小企业占到80%以上,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对以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对商业银行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对策建议:

(1)实行适应国际贸易融资特点的授信规模控制方法。

国际贸易融资的客户评价标准应有别于对流动资金贷款客户的评价标准。评价时更多地根据客户以前在海关、银行、外汇局、工商、税务等办理业务的记录,在此基础上,再参考客户的财务报表反映的经营业绩和整体实力。银行应着手开发建立国际贸易融资客户信息管理系统,为客户建立详尽的业务档案,通过业务了解客户及客户的交易对手,分析其实际履约能力,为国际贸易融资授信提供依据。根据不同的国际贸易融资产品的特点建立不同的判别标准。不同种类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所涉及的风险,及该业务所能提供的保证、抵押或质押要求都有区别,银行所承担的业务风险也因此有很大不同,银行应根据不同国际贸易融资产品的特点制订相应的产品标准及对客户的授信标准。

(2)采取适应国际贸易融资特点的担保方式,丰富业务内涵。

首先,针对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特点,创新思维,制订操作性强的担保方案。可由企业联保或提供个人担保,或开展与社会信用担保机构的合作,对有条件提供抵质押的企业,可采取动产等质押、应收账款质押、仓单质押等融资担保方式。其次,充分引入第三方金融机构的信用,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进口国的国家风险。第三,积极鼓励出口企业投保出口信用险。第四,加强对企业相关人员的培训,使其了解银行的贸易融资产品理解各类产品的特点和实质,适时向企业推介合适的业务品种,发挥理财顾问的作用。

(3)建立科学的贸易融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风险管理。

建立风险防范体系,采取有效的手段控制风险,是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前提条件之一。如确定融资条件和标准,建立风险指标监督体系,使用外汇交易以保值或降低风险;完善分层授权设置、加强密码管理;严格审查真实贸易背景、认真按照操作规程和审批程序处理;定期与客户进行沟通,追踪业务状况;成立信用审批中心和贸易融资业务部门,集中商业银行内部有限的信贷业务专家,成立独立的信用审批中心,以评估客户的信用;集中目标结算和贸易融资人才资源,成立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部门以专业处理贸易融资业务及其可能形成的业务风险,利用人才优势事前防范和事后化解各种业务风险。

(4)更新观念,积极创新国际贸易融资产品。

首先,应在传统的国际结算业务,如l/c、托收、信用证等业务的基础上,根据对国际市场的分析,不断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如保理、福费廷等新业务在我国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当前应适当引导客户对贸易融资的产品需求,逐步推出国内保理、福费廷、票据贴现等有市场前景的业务品种。其次,国际贸易融资的产品设计要与贸易链有机结合,从贸易环节出发设计产品,才能有效地解决企业在采购和销售中的融资需求。再次,要根据客户的需求量身定做国际贸易融资产品,将传统方式与新的国际贸易融资方式结合起来,使国际贸易融资服务“增值”。亦可根据客户的需求,为客户提供包括定单融资,动产质押开证、进出口保理、全球互联网托收、网上开证等不同类型的创新产品,解决客户在不同的贸易环节中的个性化需求,利用科技平台为企业提供高效优质的增值服务。

(5)依托全方位多系列的产品,培育多元化的贸易融资客户。

贸易产业融合篇(4)

论文论文关键词:国际贸易融资;商业银行 论文论文摘要:在简单介绍国际贸易融资在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状况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其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国际贸易融资是商业银行最为常见的传统信贷品种之一,它与国际贸易、国际结算紧密相连。国际贸易融资是银行对进口商或出口商提供的与进出口贸易相关的贷款。一方面,它收益率高,利润丰厚,具有综合性效益,是现代银行有效运用资金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式;另一方面,它有效地解决了企业从事进出口贸易活动所面临的资金短缺,增强了在谈判中的优势,使之有可能在更大范围和更大规模上发展国际贸易;同时,它也是国家贸易政策的组成部分,是鼓励出口的积极手段之一,不仅可以调节进出口结构,而且对一国参与国际经济可以起到促进作用。尤其在这金融危机肆虐的时刻,国际贸易融资的合理发展运用,将对企业对银行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银行贸易融资业务的普遍开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繁荣和进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而得到很大发展。据统计,2007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是1978年的85倍多,已经稳居世界第三位。据海关总署统计,2001至2006年间,我国进出口贸易增长了179%,2007年增长23.8%,其中出口增长27.2%,进口增长20%,全年实现贸易规模1.76亿美元进出口贸易的增长,使得企业对银行融资需求增加,为银行发展贸易融资业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但从整体上看,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仍然较慢,从国际贸易融资额仅占银行贷款余额3%的比例中就可看出端倪,对应地贸易融资的收入在银行的总收入中也是微乎其微,而国外的一些银行该项业务已占到收入的四至八成。具体分析,目前我国国际贸易融资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 1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授信规模核定随意性强,标准不一 各家银行在核定国际贸易融资授信规模标准上有较大区别,有的银行将国际贸易融资视同流动资金贷款处理,有的银行则根据融资品种的不同放大一定的倍数,融资政策的制订多是根据自身对国际贸易融资的理解,缺乏深入、科学的研究。在对国际贸易融资的认识和风险控制上,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有明显区别,如对打包贷款这一传统业务,外资银行在操作流程和手续上要简化得多,他们更①本文作者:赵阳,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国际贸易学07级硕士研究生注重通过控制贸易全程来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而不是过分关注企业本身的规模和实力。相对而言,国内银行的国际贸易融资产品流程设计相对不够科学,手续烦琐,可操作性不强。 2 企业申请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存在担保难问题 一方面企业在找第三方担保时,会顾虑对方将来会要求自己提供担保,进而产生其难以控制的风险;另一方面部分申请国际贸易融资的企业为贸易公司,缺乏银行认可的固定资产,如厂房、土地等,生产型出口企业的机器设备虽能用于抵押,但抵押率低,而且费用高、手续烦琐、时效性差,不符合国际贸易融资方便快捷的特点;第三,企业对国际贸易融资产品不熟悉,对各种金融工具不能合理运用。在银行产品不断更新、新的国际贸易融资名词不断涌现的情况下,大多数企业不能很好地结合自身实际,选择适合本企业业务特点的业务产品,对各类融资产品无法灵活运用。 3 风险控制手段落后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所涉及的风险有客户风险、国家风险、国外行风险、国际市场风险和内部操作风险。这些风险的管理需要先进的技术手段将银行相关部门之间、分支行之间高效有机地联系起来。而目前我国各国有商业银行在开展国际业务特别是国际结算业务方面一直沿用的是分散的经营模式,外汇业务处理系统较为落后,国际结算与外汇信贷、外汇信贷与会计独自运行,缺乏网络资源的共享和统一协调的管理,以致无法达到共享资源、监控风险、相互制约的目的。 4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方式简单,新产品开发力度不够 目前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基本仍维持传统融资方式,即以信用证结算与融资相结合的方式为主,而较为复杂的业务如保理业务、福费廷业务则开展有限。随着银行业务国际化和我国加入WTO,国内银行在科技和管理水平、金融服务及经营方式等方面与外资银行的差距日益显现,据统计外资银行办理国际结算业务已经占有中国市场份 额的40%左右。近年来,根据市场的需要,各家银行也在不断推出新的融资产品,但因对业务理解的差异,在业务操作上各有不同,缺乏对各种融资形式严格统一的标准,更缺少对各项业务相对比较规范、明细的统计资料。 5 国际贸易融资的对象过于集中 受传统授信业务理念影响,国内银行融资业务对象集中于优质大中型企业。目前,各大银行对优质大企业客户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已经逐渐趋向饱和。而近些年来我国中小外贸企业迅速发展起来,目前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60%左右由中小企业实现,在从事跨国投资和经营的3万多户我国企业中,中小企业占到80%以上,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对以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对商业银行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对策建议: (1)实行适应国际贸易融资特点的授信规模控制方法。 国际贸易融资的客户评价标准应有别于对流动资金贷款客户的评价标准。评价时更多地根据客户以前在海关、银行、外汇局、工商、税务等办理业务的记录,在此基础上,再参考客户的财务报表反映的经营业绩和整体实力。银行应着手开发建立国际贸易融资客户信息管理系统,为客户建立详尽的业务档案,通过业务了解客户及客户的交易对手,分析其实际履约能力,为国际贸易融资授信提供依据。根据不同的国际贸易融资产品的特点建立不同的判别标准。不同种类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所涉及的风险,及该业务所能提供的保证、抵押或质押要求都有区别,银行所承担的业务风险也因此有很大不同,银行应根据不同国际贸易融资产品的特点制订相应的产品标准及对客户的授信标准。 (2)采取适应国际贸易融资特点的担保方式,丰富业务内涵。 首先,针对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特点,创新思维,制订操作性强的担保方案。可由企业联保或提供个人担保,或开展与社会信用担保机构的合作,对有条件提供抵质押的企业,可采取动产等质押、应收账款质押、仓单质押等融资担保方式。其次,充分引入第三方金融机构的信用,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进口国的国家风险。第三,积极鼓励出口企业投保出口信用险。第四,加强对企业相关人员的培训,使其了解银行的贸易融资产品理解各类产品的特点和实质,适时向企业推介合适的业务品种,发挥理财顾问的作用。 (3)建立科学的贸易融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风险管理。 建立风险防范体系,采取有效的手段控制风险,是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前提条件之一。如确定融资条件和标准,建立风险指标监督体系,使用外汇交易以保值或降低风险;完善分层授权设置、加强密码管理;严格审查真实贸易背景、认真按照操作规程和审批程序处理;定期与客户进行沟通,追踪业务状况;成立信用审批中心和贸易融资业务部门,集中商业银行内部有限的信贷业务专家,成立独立的信用审批中心,以评估客户的信用;集中目标结算和贸易融资人才资源,成立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部门以专业处理贸易融资业务及其可能形成的业务风险,利用人才优势事前防范和事后化解各种业务风险。 (4)更新观念,积极创新国际贸易融资产品。 首先,应在传统的国际结算业务,如L/C、托收、信用证等业务的基础上,根据对国际市场的分析,不断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如保理、福费廷等新业务在我国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当前应适当引导客户对贸易融资的产品需求,逐步推出国内保理、福费廷、票据贴现等有市场前景的业务品种。其次,国际贸易融资的产品设计要与贸易链有机结合,从贸易环节出发设计产品,才能有效地解决企业在采购和销售中的融资需求。再次,要根据客户的需求量身定做国际贸易融资产品,将传统方式与新的国际贸易融资方式结合起来,使国际贸易融资服务“增值”。亦可根据客户的需求,为客户提供包括定单融资,动产质押开证、进出口保理、全球互联网托收、网上开证等不同类型的创新产品,解决客户在不同的贸易环节中的个性化需求,利用科技平台为企业提供高效优质的增值服务。 (5)依托全方位多系列的产品,培育多元化的贸易融资客户。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参与国际贸易的企业群体也随之壮大。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不应再将贸易融资客户的营销范围限制在传统的外贸公司上,而应形成规模不一、性质多样、行业千差万别的进出口企业客户群。因此,商业银行应根据国际贸易的发 展趋势和我国企业融资的实际需求打造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实现产品为支撑、业务为手段的客户营销方式,逐步壮大贸易融资客户群体。如在出口信用保险项下融资的基础上,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合作推出的出口票据保险项下融资,采取银行与中国信保签订保险单的形式,进一步扩大融资范围,不仅仅限于贸易项下的进出口业务。针对企业进口业务的需求,商业银行可以进口商的货权为质押,与大型的物流公司合作,采取灵活多样的仓单质押的方式,促进企业取得便利的融资,并可广泛用于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的进口贸易中。总之,商业银行要始终走在市场前端,研究企业需求,不断推陈出新,形成完善的贸易融资产品,为更多的客户打通贸易融资的畅通渠道。 时下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而且逐渐侵入实体经济,大批中小企业资金周转出现严重困难,商业银行应及时意识到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中的这诸多问题并寻求改进,转危为机,和企业一起,抱紧团,过寒冬,为春天的蓬勃发展积蓄力量。 

贸易产业融合篇(5)

关键词:银行  贸易融资  现状  情况

一、我国贸易融资现状

国际贸易融资是外汇银行围绕着国际结算的各个环节为进出口商提供的资金便利的总和。与其它业务不同的是,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集中间业务与资产业务于一身,无论对银行还是对进出口企业均有着积极的影响,已成为许多国际性银行的主要业务之一。有的银行设在国外的分支机构,主要的业务就是开展国际贸易结算与融资,其业务收入可占到银行总收入的八成。此项业务的发达程度与否,已被视为银行国际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在我国,90%以上的企业是中小企业。相当数量的中小企业具有良好的成长性和发展前景,银行对风险的控制能力较弱,资金扶持和贷款投向普遍向大企业倾斜,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着融资难、担保难的发展困境。由于受到人才、资金等方面的制约,中小企业希望银行能够提供一条龙式专业化贸易结算和融资服务。华夏银行就推出了这样的一系列创新产品。比如针对台资企业推出的两岸汇划直通车、美元汇款全额到帐和去年推出的出口票证通等等。其中,出口票证通是以出口收汇权为担保,为客户提供银行承兑汇票和进日开证服务,组成??以应收帐款权益为保证手段、还款来源的业务,也就是说基于应收帐款基础上的贸易金融服务,这是在物权法基础上的一个业务创新,也体现了进出口贸易的自偿性特点。还有近几年推出的华夏贸易宝是为解决中小企业出口结算环节融资难,担保难等问题而推出的出口押汇、出口贴现、福费廷和信保融资四种出口贸易融资产品的组合套餐,这是第一期,第二期还要推出进口产品的服务组合就是在进口环节对进口商进行金融产品组合,进口商可以从产品组合的篮子里选择能够适合他们需要的服务以及产品组合和打包。

众所周知,中间业务与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一起被称为现代商业银行业务的三大支柱,中间业务的发展是商业银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国内各商业银行都把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列入重要发展内容。据统计,股份制商业银行近50%的中间收入是国际业务带来的。而贸易融资业务能促进国际贸易结算业务的开展,进而拉动中间业务的快速增长。贸易融资以其在风险资本占用和交叉销售等方薅的优势,正日渐成为各家银行竞相发展的业务重点之一,已成为各银行竞争的重要领域。外资银行首先是在中国开展跨国公司的国际结算,然后是做所有外币的贸易结算,接着是傲中国公司的本外币贸易结算,现在才开始人民币零售业务。外资银行在国际业务方面有相当的市场实力和产品优势,比如在上海地区,大概有一半以上的国际业务是被外资银行瓜分的。

中资银行在国际业务方面很早就和外资银行直接竞争,在竞争过程中,中资银行逐渐提高了能力,外资银行也了解了中国。不过由于中国市场潜力巨大,整个盘子也越做越大,所以中外资银行更多的是处于发展状态。并没有太多的激烈竞争。

二、我国银行在贸易融资方面反映的情况及对我国银行贸易融资的建议

贸易产业融合篇(6)

【关键词】同煤 外贸 供给侧 改革

作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新常态下外贸供给侧改革自然成为了关注的焦点。对于贸易企业,尤其国有大型贸易公司,供给侧改革要有国际视野,着力提升优势产能,打造竞争新优势。企业要从生产层面全方位进行供给侧的调整,包括技术、产品结构、贸易结构、制度等方面的调整,不断转变提升贸易结构,不断优化产能升级和推动贸易发展方式,提高现代综合服务能力升级等等,都是企业供给侧改革的重点,也是企业外贸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必然。

一、贸易供给侧改革发展战略、思路和目标

做为大型国有企业的外贸供给则改革,企业要用国际视野推动外贸供给侧改革,不断调整商贸流通、金融服务、实体产业投资三大业务板块的结构定位,促进业务板块之间的互动发展,协同盈利。依托金融资源提升业务拓展和创新能力,打造行业内供应链集成优势和资源配置优势。不断寻求企业过剩产能海外对接平台,为集团公司过剩产能“走出去”做好服务和开拓。

其次,企业供给侧改革要以提升贸易盈利能力、可持续发展为突破点,打造“业务专业化,金融多元化,内外贸一体化,供应链集成化”的产业格局。积极开拓海外发展平台,为集团公司供给则改革搭建桥梁和平台。

第三,推进贸易领域供给侧改革,一是要推动原有产业转型升级,通过打造品牌、加强研发等提升产品附加值,打造竞争新优势。二是寻找新的突破领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链等。三是推动产业阶梯转移,一些低端产能既可以向欠发达国家和地区转移,也可以向国外经济发展阶段恰好有需求的市场转移,从而推动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

二、贸易物流板块供给侧改革发展战略

企业贸易供给侧改革要本着瘦身强体,专业经营的目标;不断优化结构和模式创新;着重培育能力,积极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实现供应链和金融互动供给平衡结构。同煤集团的贸易业务的战略定位应由以前简单的“进出口和国内大宗商品贸易商”向“综合供应链金融服务商”转变。依托集团公司的已有和正在建设中的物流网络,逐步建立起煤炭焦炭,化工、钢材、矿石等大宗物资的供应链通道,为煤矿、电力、钢 铁、化工等下游大型企业提供优质供应链金融和供应链增值服务。结合企业的实际,以科学发展的思路推进企业的贸易板块的供给侧改革。一是要退出过剩行业竞争,加大结构调整和融合,从简单贸易商向商贸实体转型,实现结构转型调整;二是逐步淘汰落后产能业务,确定核心竞争力的贸易品种,在稳定发展融资性业务的基础上,积极拓展上控资源和下控网络的经营模式;三是打造贸易物流升级版,通过参股、控股生产企业实现核心商品实业化;四是不断优化外贸结构,积极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开辟运用电子商务新业态。积极“走出去”,探索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供需不平衡带来的商机,加快优质生活快销品的进口和销售,完善供应链的基础上,发现增值机会。

三、贸易金融板块供给侧改革发展战略

企业贸易金融板块的供给侧改革要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和业务结构,依托集团公司金融平台,充分利用国内外金融机构创新金融工具,开发供应链增值业务。利用金融业务的杠杆作用为贸易板块和其它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持。使金融业务成为企业的另一支柱业务和主要利润创收点。逐步通过战略性投资和财务投资,成为业内知名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商。

充分做好企业贸易金融板块和市场的对接,推进好企业贸易供给侧改革工作。一是要优化产业结构,依托企业金融平台,充分利用国内外银行创新金融工具,开发增值空间;二是要优化业务结构,开拓贸易金融服务,推动贸易供应链升级;三是要打造贸易物流升级版,开展配供、加工、物流等供应链增值服务;四是要打造金融升级版,利用长三金融中心和自贸区优势,开展供应链金融和跨境和转口业务;五是要以香港、上海等融资租赁公司为平台,逐步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多渠道开辟融资途径。

四、贸易实业板块供给侧改革发展战略

企业贸易实业板块的供给侧改革要不断提升规模、资金和技术优势,以集团内部金融资源为支撑,运用现代资本动作手段,以战略性投资为主推进产业整合,带动集团内部典型业务的快速成长,培育实体新型优势业务的拓展。充分做好企业贸易实业板块和供应链的结合,推进好企业贸易实业板块的供给侧改革工作。一是要转变贸易低端模式,控制供应链上游优势资源,实现金属板块、炉料板块等优势资源拓展和控制,推进相关实体企业的并购工作;二是要提升产品结构和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公司的配套加工和物流服务能力,为下游用户提供个性化综合供应链服务;三是要转变产业结构,建设一个以保税仓库为基础的晋北保税物流园区。转而提升技术含量和产品质量,抓住国家产业优惠政策,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业合作的机会中争取有利的贸易规则,实现突破;四是要转变贸易结构,以装备制造业为切入点,发展出口贸易,逐步实现工贸一体化,不断拓展省外和海外配供业务。

五、贸易海外布局板块供给侧改革发展战略

贸易产业融合篇(7)

【关键词】贸易融资 融资需求 银行

一、当前银行贸易融资产品现状及特点

从各项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贸易融资业务逐步加快壮大,据了解,截至2012年9月末,全国银行业境内本外币贸易融资余额达2.96万亿元,同比增长34.2%,比同期本外币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高出17.8个百分点。2013年截至1季度末,中国进出口银行和工、农、中、建及交行五大商业银行的国际贸易融资余额达3081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加879亿美元,增长33.9%。而据人民银行的相关数据显示,2006年中资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余额仅为220亿美元。由此可见,银行贸易融资业务发展速度之快,产品量增长之迅速,可以形容为“大跨步式”发展。

发展至今日,银行贸易融资产品的变化逐渐呈现出以下几种特点:

(一)融资产品由传统逐渐向复杂转变

随着发达市场和新兴市场之间贸易的迅速增长,传统贸易融资产品无法满足对一些高风险地区的出口、金额巨大的基础能源和大宗商品出口等的融资需求,促使银行开始使用比较复杂的进出口保理、福费廷、买(卖)方信贷等产品,以保障逐渐兴起企业结构性贸易融资的需求。

(二)融资产品的使用由省级行向基层行伸展

贸易融资产品的使用主要集中在交通、信息、经济等比较发达的省区,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和基础建设的高速发展,进出口业务已成为发展经济的主力军之一,为了支持当地经济的持续发展,不少基层商业银行也逐渐开始开办贸易融资业务,虽然部分行目前仅具有办理信用证的权限,但已表明贸易融资业务已有逐渐向基层伸展的倾向。

(三)融资产品的开发由单一型转向多样化发展

由于企业对贸易结算和融资服务的要求已经从最初的交易支付和现金流量控制的需求,发展到对资金利用率及财务管理增值功能的需求。这种需求的变化意味着对现金流、贸易流、物流及信息流的趋同管理要求。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商业银行针对企业需求推出了新的贸易融资产品,例如:出口全益达、进口汇利达、保付达等。

二、当前贸易融资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授信方式单一影响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

除个别银行外,现阶段多数中资银行的贸易融资授信主要通过考察企业的财务基本状况和担保条件,而外贸的行业特性和贸易融资特点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对于融资需求较大而资信等级较低的中小企业,由于无法提供相应的质押及担保,因此很难通过银行的一般授信审批流程获得融资,从而把相当一部分潜质较佳、贸易关系可靠、物流和现金流稳定、具有较好成长性的优质客户拒之门外。

(二)银行宣传不够,企业贸易融资意识不强、意愿较低

银行对进出口贸易融资业务的宣传覆盖率较低,宣传、推介仅针对部分大项目、大企业,而相当部分企业对运用进出口贸易融资手段拓宽资金来源不甚了解;另外,企业管理层的贸易融资意识不强,部分企业管理层未转变经营理念,对通过贸易融资增强本身外汇资产的流动性缺乏研究运用;其次,财务人员业务能力有限,避重就轻,避繁就简,不愿增加工作量,对办理进出口贸易融资意愿较低。

(三)贸易融资方式以传统为主,新产品开发力度不够

目前,多数银行基本上仍然是以传统的融资方式为主,品种少且功能单一,业务主要集中于进口开证、打包贷款、进出口押汇及商票融资等基本形式,对比较复杂的进出口保理、福费廷、买(卖)方信贷等业务,因其涉及环节较多,风险难以控制则数量有限。

(四)营销队伍薄弱,缺乏高素质业务人员

由于国内贸易融资业务起步较晚,有限的人才资源主要集中在中资银行的管理层和外资银行。大多数中资银行都缺乏研发新产品的高素质人才,具体操作人员的能力则远远不能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

三、相关建议

(一)积极改革贸易融资授信管理体制,满足市场主体融资需求

商业银行应积极改革贸易融资授信管理体制,完善传统的融资授信方式,更多关注交易的真实性、稳定性和自偿性,以及交易对手和合作伙伴的资信状况,而不仅局限于注重财务指标和担保条件;要充分体现贸易融资授信的专业化、精细化特性,通过制定贸易融资专项授信管理办法和操作流程,将贸易融资纳入企业授信体系之中;制定符合国际贸易融资特点的客户评价标准,满足多类别企业的贸易融资需求。

(二)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企业贸易融资意识

一方面利用银行业务柜面开展宣传,提高企业知悉率。通过企业客户业务办理中进行贸易融资业务知识的宣传、讲解,让企业客户熟悉掌握多形式的贸易融资产品;另一方面通过举办银企座谈会,详细介绍讲解贸易融资品种及各种贸易融资方式的操作方法,指导企业有针对性的选择贸易融资产品,灵活运用外汇资金。

(三)适应形势变化和企业需求,积极创新贸易融资产品

根据市场需求,各银行结合客户对外贸易的期限、支付方式等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将贸易融资的产品设计与贸易链有机结合,设计符合客户需求的融资产品。银行也可通过与物流公司的合作,设计物流融资产品,由专业的物流公司负责进出口商品的报关、报检、运输和监管,以实现银行对物权的有效控制。

(四)提高业务人员素质,推动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深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