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古典主义音乐特征

古典主义音乐特征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07 16:10:00

古典主义音乐特征

古典主义音乐特征篇(1)

从斯特拉文斯基的创作阶段来看,所谓的新古典主义时期是他全新音乐创作的高峰期,同时也是他美学思想个性化的重要时期。从创作体裁来看,他的钢琴作品体现出一种不带任何感彩的音乐风格,钢琴曲的严格规范与现代音乐语言相互融合,充分体现了作曲家强烈的创新意识,以及他作为新古典主义风格作曲家的美学观点。

一、钢琴艺术语言的形成背景

在20世纪上半叶,西方国家的政治、社会、文化、经济一直处于前所未有的动荡时期。人类社会需要某种全新的形式来诠释当下的变化与困惑,因此人们对艺术的要求和观念上所发生的变化,也直接反映在了音乐创作中。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作曲家以早期音乐的风格特点作为新的出发点,尝试创造新的音乐风格,并由此揭开了一场新古典主义的音乐运动,而斯特拉文斯基的创作无疑是20世纪艺术文化史中珍贵的一章。

斯特拉文斯基受他个人成长经历的影响,历经了几个不同的创作阶段,由后浪漫主义和俄罗斯音乐风格逐渐过渡到新古典主义音乐风格,其后又发展至十二音序列主义风格,最终形成了多元化的音乐艺术特点。可以说,斯特拉文斯基每一次音乐风格的转变都是对他以往创作的重新审视。

俄罗斯时期是斯特拉文斯基民族意识较为强烈的时期,这一阶段的音乐风格继承了晚期浪漫主义的创作方式与创作技法,大量融合俄罗斯民族民间音乐的元素,他创作了多种形式的钢琴作品。“斯特拉文斯基创作的将近20首钢琴曲贯穿他创作的一生,有相当部分的作品堪称经典之作。这些作品当中有钢琴独奏作品、双钢琴作品、协奏曲或与乐器协奏形式的作品等。更有甚者,斯特拉文斯基自称有少量作品是为解释或解决作曲当中的一些问题而创作的。”①可见,在斯特拉文斯基手中,钢琴作品作为一种重要的创新媒介,被赋予了高难度的演奏技巧,以及内敛深沉的艺术价值。在斯特拉文斯基的钢琴曲中,《#f小调奏鸣曲》《谐谑曲》《钢琴奏鸣曲》等作品代表性较强。这些作品见证了作曲家所经历的各个创作阶段,也体现出他与“传统”之间仍然保持着的或深或浅的联系――他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更新了古典音乐作品的创作手法,建立了个性化的现代风格,并将这种风格贯穿在他所有的新古典主义音乐作品中。

二、钢琴艺术语言的艺术风格

斯特拉文斯基的钢琴作品在新古典主义音乐的观照下,极大程度地扩展出多样性的钢琴创作思维、演奏思维,将全新的创作因素引入到作品当中。在此基础上,他还参考了18世纪的欧洲音乐风格,并总结出这一时期曲式、织体、和声、节拍等方面的多种规则,而在他“游戏”般的新古典主义实践中,他所做的一切突破又正是针对这些“规则”而展开的。斯特拉文斯基在音乐中采用不平衡的节奏力度,形成了非常具有冲击力但有节制的气势,可以说在新古典主义的钢琴音乐语言中,节奏的创新运用使得他的作品呈现出个性化的风格特征,这也是他对20世纪全新音乐语言的引导和影响。

斯特拉文斯基也常以模仿和解构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结构为创作动机,他的《钢琴奏鸣曲》便充分体现了这一艺术特点。从特定角度来说,《钢琴奏鸣曲》代表了斯特拉文斯基在新古典主义时期的典型创作特征,它将斯特拉文斯基的新古典主义美学思想与对钢琴音乐的探索结合在一起,较为全面地展示了新古典主义时期钢琴曲的创作面貌。总体而言,斯特拉文斯基的新古典主义,反馈了当下时代的音乐理性精神和艺术审美,他独有的创作理念为现代音乐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元素,并产生了与19世纪“浪漫主义”相悖的创作特征与美学观念。

三、钢琴艺术语言的艺术特点

斯特拉文斯基的钢琴作品常以不断变化的乐思作为音乐发展的主线,在形式、结构、和声、节奏以及音乐素材上采用大量的非传统的织体形态,运用全新创作手法拓展出新的复杂节奏和音乐元素,形成了现代音乐的美学思想,并以其特有的美学观点和音乐风格独树一帜。可以说正是在钢琴体裁的创作和诠释过程中,他的音乐美学观点和总体音乐风格逐渐趋于成熟和稳定。他的每一部钢琴代表作,不仅颠覆了人们以往对传统音乐形式所惯有的认识,而且从音响上彻底改变了欣赏者对音乐的审美体验。

斯特拉文斯基在他的钢琴创作中,坚持不断地展示他的较为典型的自律论音乐美学思想。他认为,“音乐除了表现它本身以外,根本无力表达任何东西,如情感、内心观念、心理情绪、自然现象等,表现从来不是音乐固有的特性。”②对他来说,音乐并不是主观表现,它只能是客观存在,这也进一步验证了自律论“美在形式”的观点――作曲家出于对音乐形式美的追求,探索在音乐创作技法上的不规则与统一。斯特拉文斯基是在理性的掌控下,将音响作为主要创作媒介。在他所谓的新古典主义时期的钢琴创作中,这些美学思想得到了充分体现,他的大多数作品也因此具有更多的突破,体现出一种美学观上的艺术哲学。

斯特拉文斯基钢琴音乐的艺术特点与他的总体音乐创作风格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他的创作又始终与新古典主义有所关联,因此,在探究其钢琴作品的艺术特点时,对新古典主义的界定就显得尤为重要。从这个术语的界定视角来看,“新古典主义”是新的“古典主义”,还是“新古典”主义的概念一直存在着争议。“对于前者来说,‘新古典主义’强调的是‘古典主义’在新的历史语境中的再发展;对于后者来说,‘新古典主义’尽管表面上和‘古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从本质上来看,它是一个全新的现象。”③以前者作为研究基础的学者,用传统的音乐方法探索斯特拉文斯基的新古典主义音乐,并与传统的古典音乐相比,来看他的创新与变化;以后者作为界定基础的学者,则不再关注他对音乐传统的继承和创新,用全新的音乐分析方法探究他的“新古典”主义。

从目前学术界对这个术语的界定视角来看,具有“简明、清晰、节制、纯粹”等特点的音乐能够较为准确地诠释新古典主义音乐风格,也有学者将之总结为“简洁清晰”“有机合成”。④但更重要的是,斯特拉文斯基的新古典主义风格的钢琴作品与传统之间存在某种外在的、形式结构上的联系,借助于这种解释,他的新古典主义则有了更为明确的界定。因此可以说,最理想的“新古典主义”首先应具有“简明、清晰、纯粹、节制、反浪漫”等美学特征;其次,这种音乐风格应与传统保持着相应的联系,这样做的目的是出于对传统的继承以及唤起对传统的记忆。

如此一来,斯特拉文斯基的新古典主义音乐成为具有多层次内涵的音乐,它既可以被称说成是对欧洲传统作曲技法与风格的继承与否定,也可以解释为以独特视角、风格和方法来继承欧洲传统的古典作曲艺术。将这种“矛盾”上升到美学观念层面上看,在这种关系之中,新古典主义对于传统古典主义音乐的技法与风格既可以是肯定的,也可以是否定的;既可以是继承、复兴传统,也可能是为了彻底打破传统。

结语

新古典主义可以说是西方现代艺术在音乐领域中的典型现象,而以斯特拉文斯基的钢琴曲作为研究基础,可以从中体验出新古典主义所特有的艺术品质,并且对他所创造的全新的音乐语言有多方面、更深层的理解。新古典主义音乐风格的产生和发展深受社会背景的影响,它同时也是科学进步、社会发展、物质与精神世界提高的产物,它崇尚理性,追求严密的逻辑、结构等艺术特征,这也正是那个时代不同社会因素的种种反映。诚然,纵观斯特拉文斯基新古典主义的创作特征,形式美的自律论美学成为他的主导美学思想,而“纯器乐”的钢琴曲将他的美学理念与其对新古典主义的探索结合在一起。

从斯特拉文斯基的钢琴创作来看,他既是传统音乐的革新派,又是对传统最“留恋”的继承人。他对于新古典主义钢琴音乐的创作与把握,是他作为一个现代派作曲家的主要标志,他所秉承的创作原则不同于以往的“古典主义”,也许用“继承与创新”能恰当地表达这一创作风格的本质特征,概括而言,在寻求现代音乐的创作方法上,他是一位传统主义的革新者。

注释:

①宰.从斯特拉文斯基“俄罗斯时期”风格多变性看他的钢琴练习曲[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9(1).

②朱琴.浅论斯特拉文斯基的美学观及其创作风格[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1(2)

③④纪露.斯特拉文斯基“新古典主义”的内涵[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0(2).

参考文献

[1]龙德云,从斯特拉文斯基的《钢琴和管乐协奏曲》走进新古典主义结构中的微观世界[J].贵阳金筑大学学报,1999(3).

[2]郝维亚.百年经典 世纪回眸――斯特拉文斯基与新古典主义[J].人民音乐,1999(8).

[3]王永振.斯特拉文斯基早期室内乐作品的创作特征[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6(3).

[4]苏珊・菲勒,吕常乐.“新古典主义”在音乐中的不同表现[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7(4).

[5]陈蕾.创造一种全新的音乐语言――新古典主义在斯特拉文斯基《钢琴奏鸣曲》(1924)中的体现[J].音乐生活,2008(7).

[6]尚国强.斯特拉文斯基的新古典主义音乐创作简析[J].音乐天地,2010(8).

古典主义音乐特征篇(2)

摘要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约翰内斯・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l833-1897)的创作是特立独行的。在评价勃拉姆斯的音乐时,对其浪漫派、后浪漫派、古典派、新古典派的称呼往往是丰满洋溢而又相互矛盾着的。钢琴狂想曲Op.79是勃拉姆斯成熟期的代表作之一,无论是乐曲的形式结构、和声、织体、节奏意识,还是情感表达,都展现了他音乐创作的独特的魅力。本文从勃拉姆斯的钢琴作品Op.79 No.1的演奏与风格的角度为切入点,试图探讨此部作品的音乐美学特征。

关键词:勃拉姆斯 钢琴音乐 音乐美学二元性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19世纪浪漫主义晚期作曲家约翰内斯・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l833-1897)是一位杰出的作曲家,德奥古典音乐和浪漫派先驱音乐的浸染,对他的音乐创作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往关于勃拉姆斯的钢琴研究文献,大多是集中在作曲家性格特征对创作的影响、音乐风格特点、作品艺术特色、作品教学分析(演奏分析)、作品力度形态研究、创作特征与艺术思维等方面,尚没有从音乐美学角度对其钢琴音乐进行探讨的文献。下面就以勃拉姆斯钢琴作品Op.79 No.1为例来进行对其作品音乐美学特征的分析。

一 钢琴作品Op.79No.1的创作背景

勃拉姆斯生活的19世纪是风云变幻的时代。由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失败和欧洲大陆封建王朝的复辟,人们对现实社会产生极大失望和强烈不满,启蒙运动所提倡的理性主义思想开始受到质疑;众多学者对社会问题的反思与研究,从表层进入到精神文化领域。以德国古典哲学为代表的唯心主义哲学,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的意识形态领域,顺势而生了。客观唯心论者黑格尔(Georgwilhelm Fridrieh Hegel,1770年-1831年)把一种自在自为的绝对精神(理念)视为万事万物的本原,认为自然及人类社会中一切变化多样的现象,都是这种绝对精神的感性显示。黑格尔的哲学观念在音乐界形成情感论音乐美学(后称他律论音乐美学)。然而当情感论音乐美学发展到19世纪中叶的鼎盛阶段时,爱德华・汉斯力克(Eduard Hanslick,1825年-1904年)1854年提出与之截然相反的观点――自律论音乐美学,认为“音乐美是一种独特的只为音乐所特有的美。这是一种不依附、不需要外来内容的美,它存在于乐音以及乐音的艺术组合中。”“音乐的内容就是乐音的运动形式。”

纵观勃拉姆斯音乐作品的创作时间,基本上是从19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末,那么前期的启蒙主义的理性哲学、黑格尔的情感论和与勃拉姆斯当代的汉斯力克的自律论音乐美学,都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他的音乐创作思维。钢琴作品Op.79No.1是勃拉姆斯创作于1880年的两首狂想曲之一。乐曲采用严谨的古典式三段体的结构,曲式结构较为自由。作品主题情绪丰富多变并与内容具有鲜明的对比贯穿于整首作品当中,形式与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使音乐具有古典主义式的均衡的美感。

二 钢琴作品Op.79No.1的音乐分析

狂想曲Op.79No.1,b小调,激动的快板,由呈示部、中部、再现部和尾声四个部分构成。

呈示部由AB A′三段组成。A段(1-29小节)呈现出b小调的特征,情绪上热烈而富有激情。主题旋律气势宏大,二重对位旋律采用了跳动幅度很大的旋律线条,旋律虽是下行,但仍不减辉煌的气度,不断出现的八度与大和弦给人造成紧张激动的感觉。左手的八度下行与右手的主题相互呼应,进一步增强了乐曲的不安,并将乐曲逐步推向高潮。为了追求交响乐队般的效果,A段部分基本上使用连音踏板。B段(30-66小节)在调性上体现出d小调的特征,在情绪上表现出无奈、犹豫、惆怅的感觉,音响很弱,与A段在情绪上构成强烈的对比,看似平静悲伤,但旋律有意欲挣脱某种束缚之感。此处的演奏要特别注意触键的力度,要在很弱的力度中做到旋律清晰,是需要好好琢磨触键方法的。此处旋律声部演奏时右手的手指触键要慢,下键要深;中间的声部由双手共同完成,尽量保持中声部力度的一致,触键要尽量的轻柔,避免影响高声部的旋律线条。旋律在38小节第1拍结束徘徊挣扎的情绪,接着右手连续的3个大和弦与左手连续上升的八度音又把情绪带回到令人振奋、激动的状态,第39小节的2、3、4拍的大和弦在使用踏板时务必要做到一音一换,使声音饱满、干脆又富有弹性。自39小节到66小节,乐曲始终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力度上的对比、情绪上的波动、音型上的模仿把音乐不断引入到高潮。49小节至61小节的双手频繁地更换手位,旋律是主题的部分模仿,一定要把握好演奏节奏的韵律感;最后5个小节的和弦要从肩部发力,弹奏得深厚有力,音阶要一气呵成,弹奏时手指要紧紧抠住键盘并不断加强指力,方能达到乐曲所需要的气势磅礴的效果。A′(67-93小节)段与A段在旋律写作上略有不同,但整体情绪上是一致的。

从调性上来看,中部(94-128小节)是B大调,节奏舒缓宁静,旋律在中声部,抒情委婉,给人以沉思遐想的感受。旋律在反复时可以各有侧重,弹奏第一段时可突出中声部,手指触键要充分利用手腕的移动把旋律连贯起来,给人以抒情的歌唱感;第二段反复时可以做调整,把高声部的全音符弹得突出些,承担弹奏高声部旋律的右手5指触键时力量要多一些,虽然旋律音单一,但却营造出一种悠长、无奈的气息;中声部与低声部的旋律则如暗暗涌动的思绪,低声部也存在隐伏旋律,弹奏时要尽量突出。演奏时可以使用切分踏板,可以使旋律悠扬而富于歌唱性。

再现部(129-218小节)与呈示部在记谱上基本一致,但是再现决不是主题简单的重复。再现部主题的第一个升F八度和弦,要比呈示部的主题弹奏得更加肯定、饱满,表达由激烈的思想斗争转化为真正狂想的开始,在进入思想斗争最高潮的时候又忽然陷入痛苦的沉思,音乐进入了乐曲的尾声。

尾声(coda,219-233小节)经过对主题的部分模仿,激动不安的情绪逐渐平息。尾声的旋律在中声部出现,来自于对中部旋律的模仿,弹奏时触键要缓而深,同时注意高声部旋律的应和,弹奏时右手与左手要有区别,右手的声音要明亮些。最后 4个小节可以再加上弱音踏板来改变音色,以达到旋律pp后再次渐弱的音效。旋律在渐弱、渐慢中最终无奈、黯然地结束。

三 钢琴作品Op.79No.1所凸显的音乐美学特征

关于理性、形式和自律的追求。此首狂想曲所采用的严谨的三部曲式,不仅说明了勃拉姆斯对古典曲式的眷恋,同时揭示了其思想中严肃认真的一面。同时乐曲采用复调的写作法,讲求音乐结构上的均衡,情感内在、深沉、忧郁,给人以有条不紊的古典形式的完美印象。以前众多的研究成果多明确认为勃拉姆斯是古典主义的坚持者,这是因为在当时西方浪漫主义情感论盛行的情况下,勃拉姆斯却能逆流而上,表现出特立独行的个性特征。这个特征其实是对维也纳古典乐派以前的整个古典时期音乐的坚持,这种坚持不但表现在用音乐内在理性秩序取代浪漫主义漫无边际情感冲动的创作理念的突破,而且表现为对古典音乐的深切向往以及要求音乐回归传统的强烈激情中。确实,在音乐的形式与逻辑方面,勃拉姆斯似乎一贯以保守形象呈现在人们面前,是一名严守古典主义传统的保守主义者。本文认为,勃拉姆斯尽管表现出与当时作曲家截然不同的音乐观念,却是一边在尊重历史传统的基础上并不完全照搬传统的创作手法,一边又在传统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创作风格,准确来讲是不断完善自己的所谓传统风格。即在继承的基础上的发展原则,才是勃拉姆斯所谓保守形象的本质。

关于感性、内容和他律的表现。钢琴作品Op.79No.1虽采用古典的体裁形式,但并没有拘泥于形式。勃拉姆斯在情感表达方面造就多样化,热情与悲伤两种不同情绪在音乐中的对置、转换那么的自然顺畅,不留任何痕迹。乐曲旋律壮观而优美,基本覆盖了钢琴键盘的6个八度的音域;力度同样多变,包括了从pp至ff的力度,这在古典作品中是不多见的;另外,此曲的调性关系及和声的变化突破了古典时期的主属关系,出现远关系转调和不协和和弦,主题首先出现在升f小调上,第5小节转为d小调,第6小节转为A大调,第9小节转到f小调,第10小节又回到升f小调,在10小节内又频繁地进行了4次转调,这在浪漫主义时期是不多见的,为印象派的到来埋下了伏笔;乐曲伴奏的音型采用了浪漫主义时期常见的琶音伴奏织体;演奏中多用六度、八度、快速音阶进行等高难度技巧,大的音程跳跃、指间的极度伸张、小指跨越拇指等新的技术,这也是浪漫主义时期为表现大幅度的情绪变化而在钢琴技术方面做出相应的新发展。勃拉姆斯在音乐创作上的突破主要表现在将浪漫主义的创作技法和热情以及浪漫主义的和声运用、主题结构和展开手法等方法方面,这种内容与形式完美的结合,不但赋予古典主义形式以新的内涵,同时也使浪漫主义的激情风格展现在古典主义的面纱之下。勃拉姆斯自我体现的风格以及美学观念,不但是对古典主义形式与内容结合方面的突破,而且也是对浪漫主义内容与形式结合的突破。正如音乐学家科恩所说:“勋伯格可能是第一位明确阐述十二音作曲原理的作曲家,但勃拉姆斯肯定是第一位窥见其重要性的人。”

钢琴作品Op.79No.1自律与他律的矛盾统一。勃拉姆斯作为集古典之大成的最后一人,站在浪漫主义的大潮中逆流而上,同时向着浪漫主义的未来进行着跨越式发展。勃拉姆斯由于性格的特征以及音乐作品的个性表现,明显表现出形式与内容的二元性。在以瓦格纳和汉斯立克为核心的两大阵营论战中,勃拉姆斯的音乐作品被汉斯立克当作“自律论”美学思想的实践品,推上了与瓦格纳“他律论”音乐美学论战的最前沿。勃拉姆斯本人也于1860年发表了批判瓦格纳“新德意志派”的宣言。尽管勃拉姆斯对瓦格纳的调性模糊以及离调和调性消失的所谓激进风格的浪漫主义发起猛烈进攻,并以恪守古典主义的形式美为自居,但是,其作品的内容却流露出强烈的浪漫主义气息。

勃拉姆斯作为在浪漫主义大潮中逆流而上的勇士,坚持着自己独特的个性以及对古典音乐的无限追慕之中。在这种音乐的内在古典精神驱动与现实音乐生活中浪漫主义风格的交织中,勃拉姆斯呈现出高拔突兀于世的音乐艺术精品,从而奠定了自己德国三B之一的崇高历史地位。这种崇高历史地位的建立,不但取决于其音乐作品在浪漫的情感与古典形式的完美统一,更在于他作品中所展现的音乐美学二元性特色的无穷魅力。这种二元性特色不是简单用古典之旧瓶盛浪漫之新酒而能概括的,而是二元性的有机对立统一。如果说这种二元性在勃拉姆斯作品产生的时代尤为突出,不如说是当时的多数浪漫主义作品已经失去了古典时期巴赫与贝多芬等先驱身上业已存在的二元性特色。简言之,浪漫主义作品一元性的内在美学元素,已经走向了情感泛滥的单极向度,这种单一性用再多的音乐形式予以装扮都难以遮盖自身的弊端,这种弊端不但是汉斯立克形式――自律论所点击的死穴,也是其理论产生的肥沃土壤。如果说古典主义的音乐美学不适合贝多芬的古典音乐,那么浪漫主义的音乐美学也不适合勃拉姆斯的浪漫音乐,这一悖论作为异质倾向的并存正是二元性的精髓所在。勃拉姆斯也同晚期贝多芬一样,在接受着音乐情感和内容张力与完美形式约束力之间冲突的考验,并有效地使这两种力量达到了完美的平衡状态,这种平衡,就是音乐作品中二元性的美学特征。

参考文献:

[1] 张前主编:《音乐美学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年版。

[2] [奥]爱德华・汉斯力克,杨业治译:《论音乐的美》,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年版。

[3] 牟琳:《珍珠般的作品――勃拉姆斯0P.119》,《乐器》,2007年第2期。

古典主义音乐特征篇(3)

近年来,我国声乐教育界掀起了一股古典意大利歌曲演唱、教学和理论研究的热潮,光从理论研究来讲,据笔者统计,从八十年代初至今,国内学者涉及到对古典意大利歌曲研究的文章多达80篇左右,如青岛大学音乐学院王锐发表在2009第5期《科技信息》上的论文――《意大利古典艺术歌曲在嗓音训练中的作用》、苏州大学艺术学院黄常虹发表在2006第5期《苏州大学》学报上的论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优秀声乐作品――意大利古典艺术歌曲在声乐训练中的价值》,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陈岭发表在2004年第1期《艺术研究》上的论文《论古典意大利歌曲的风格特征及演唱》及发表在2008年第6期《美与时代》上的论文――《古典意大利歌曲的人文主义精神》等等,这些论文大都通过具体的作品对17、18世纪的意大利歌曲的风格特征及在教学上的价值意义给予了比较充分的论证和说明,但还显得比较零散和不够系统。近年,随着全国声乐硕士研究生数量的激增,很多声乐硕士毕业生也选了这方面的专题进行研究,例如:南京艺术学院的2006届硕士毕业生郑奕的硕士论文《浅析早期意大利歌曲在声乐演唱(美声)与教学中的价值》,西安音乐学院2007届硕士毕业生赵远征的硕士论文《意大利古典歌曲及其演唱》等等,但所有这些研究都还有待于深入,其相关成果具有深化和细化的空间,尤其将古典意大利歌曲的风格特征与国内声乐教育教育相联系起来这一方面,还没见有系统和有条理的专著和论文出现,2010年,笔者研究的课题――《古典意大利歌曲的风格特征及在声乐教学上的训练价值研究》还得到了华中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的课题资助,在此,我想就此课题研究的意义、研究的内容等方面做如下的阐释。

一、研究意义

1.从文化的角度。学习古典意大利歌曲能使我们更好的理解西方文化特别是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什么是人文主义思想呢?人文主义起源于14世纪下半叶的意大利,其后遍及西欧整个地区。人文主义者以“人性”反对“神性”,用“人权”反对“神权”。他们提出“我是人,人的一切特性我是无所不有”的口号。他们非常不满教会对精神世界的控制,他们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他们歌颂人的智慧和力量,赞美人性的完美与崇高,反对宗教的专横统治和封建等级制度,主张个性解放和平等自由,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要求现世幸福和人间欢乐,提倡科学文化知识。所以,人文主义的理念,其重点是“人”,是“人”的本能的发挥,是“人”追求真、善、美的动力。而通观每一首古典意大利歌曲,这些古典意大利歌曲的歌词同旋律不仅都结合得异常美妙,而且唱词非常显明地反映了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思想,呈现出世俗的而不是把目光投向彼岸世界的斑斓色彩,抒写出摆脱了禁欲主义的人的种种喜怒哀乐的情愫,既典雅、优美、流畅和风趣,又含蓄、高贵、庄严甚至气势宏伟。所以,这些古典意大利歌曲无不是当时文艺复兴时期以来人文主义思想的深刻体现,下面以《阿玛丽莉》《多么幸福能赞美你》《紫罗兰》《亲爱的,我为你留下这颗心》这几首歌曲的歌词为例。

《阿玛丽莉》(卡契尼作曲)

阿玛丽莉,亲爱的,

请相信我心里甜蜜的情意,让我们永不分离。

请你相信,假如你害怕忧郁,都会对你无益。

啊,你的名字永远铭刻在我心里:

阿玛丽莉,阿玛丽莉,阿玛丽莉,我爱你。

《多么幸福能赞美你》(G.B.博侬契尼作曲)

多么幸福能赞美你,我多爱你,

啊,美丽的眼睛,多么幸福能赞美你,

我多爱你,啊,美丽的眼睛。

爱情将会使我痛苦,但我仍旧永远爱你,

永远,永远爱你

虽痛苦,仍爱你,美丽的眼睛。

虽然没有爱情的希望,痴情梦想地整天叹息,

但是遇到你那眼光,谁能抗拒那种魔力……

谁能,谁能不爱你?

《紫罗兰》(A,斯卡拉蒂作曲)

紫罗兰芬芳吐妍,花瓣上面露殊点点,

风度典雅,妩媚娇艳,含羞般的站在一边,

掩袖遮面,若隐若现,在绿叶问,

仿佛责怪我的意愿,过分轻狂,过分大胆。

《亲爱的,我为你留下这颗心》(L・莱奥曲)

把这颗心留给你,作为爱情的凭据。

请相信我永远爱你,

别哭泣,我亲爱的,我最亲爱的,

假如你哭泣,啊!上帝,啊!上帝!

我心里悲戚,上帝!啊!上帝!

我心里,我心里悲戚。

这些歌词,表达得如此之率直和大胆,感情抒发得如此酣畅炽烈,实在难以想像它们是17、18世纪古典意大利歌曲中的唱词。这些闪耀着人性光芒的歌词,难道不充盈着文艺复兴以来肯定人的作用和价值的人文主义思想吗?难道学习古典意大利歌曲仅仅是歌唱技艺的训练?难道我们不能从文化的角度去体会西方各个时期不同的文化和社会风尚?

2,从声乐训练的角度。通过笔者这几年的声乐教学和演唱实践,使我更加认识到申请作好该课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实际的声乐教学中,尤其在我们声乐学生的基础性阶段的声乐曲目的学习训练之中,我发现个别声乐教师们在教学上和学生们在学习上不自觉地有贪大求难、好高鹜远的念头,对这些基础性训练极强的古典意大利的曲目怀有轻视的态度,认为它们太简单,不值得好好研究和学习,而众所周知,意大利是声乐的王国,这不仅因为美声唱法诞生于意大利以及意大利语被公认为是最适合歌唱的语言,更由于从古到今,在意大利流传下来了不计其数的优秀的声乐作品为世界各国的声乐演唱家、教育家学习、演唱和用于教学实践。17、18世纪的古典意大利歌曲是世界声乐作品中一枝独放的奇葩,这些意大利歌曲中的绝大部分具有典型的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特征和风貌,它们不但反映了当时的先进思想,在声乐写作技术上亦有不少可取之处。从声乐的技术角度讲,这些歌曲的歌唱部分多活跃、行进在人声的中声区,一般说来它们的音域不广,既无强力的高音,亦无浓厚的低音,适宜任何声部的歌手演唱,以巩固、发展中声区。同时这些歌曲风格纯正不浊,表情文火适当,常有长的连贯句和强弱明显、节奏清晰的各种语素。这些对培养演唱的技巧、练习呼吸基本功以及发好母音、咬准字音等均有极好的帮助。为摆脱传统声乐教学模式的弊病――无休止地练声,把声乐教学蜕化为“声乐体操”,我们的美声唱法的从业者(尤其是初学者),完全可以从适量地演唱古典意大利歌曲入手,因为这些歌曲里面有着太多值得我们去追求和掌握的声乐技术、技巧方面的课题。而且在风格的纯正和表现古典美方面它们更是无与伦比的。它们是发展美好音质,学习得到在世界公认的的美声唱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经典,是全世界声乐教学普遍采用的教材。“几乎每个学声乐的人都唱过其中的一些作品”。

其实这些古典意大利歌曲历数百年的沧桑而仍光彩熠熠、魅力四射,是因为世界各国的音乐院校都把这些歌曲列为声乐学生的必修教材,连当今世界最伟大的歌唱家都仍然在音乐会上演唱这些歌曲,所以从声乐技术训练的角度来讲,我们决不能轻视这些古典意大利歌曲在声乐教学上的训练价值和意义。

古典主义音乐特征篇(4)

[关键词]中国电影;民族风格;西欧风格

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电影的音乐风格在不断变化着,并开始借鉴、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成果,各种现代化技术手段都被运用在电影的拍摄、制作上,使得中国电影中的音乐显现出不同的风格,出现了民族、西欧古典风格并存的多元化特征。作曲家们已不再单纯把音乐作为电影的附属品,而是根据影片塑造的人物形象的需求,打破传统规则的创作模式,采用不同风格的音乐旋律,从不同的侧面去揭示影片主题,准确地把握人物形象,充满了个性化色彩和生活气息。这样风格的电影音乐不仅满足了不同影片风格的需要,而且也满足了不同文化层次观众的需要。

一、民族音乐风格是中国电影音乐的主流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绵延数千年,它赋予了中国电影音乐极强的生命力。中国电影音乐在百年的发展过程中,深深地扎根于这片传统文化的沃土,从最初的民族小调到后来的民歌改编曲,直至具有民族特色原则的作品,民族音乐风格始终是中国电影音乐的主流,流传于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乐器演奏的古曲、民谣等音乐素材,一直是作曲家们为电影配乐时参考的对象,更是中国电影音乐吸引世界观众的主导因素。中国作曲家谭盾为电影《卧虎藏龙》创作的音乐以及苏聪为电影《末代皇帝》创作的音乐,均获得奥斯卡音乐大奖,正是音乐中的中国民族风格深深地打动了评委与观众。这印证了别林斯基的那句名言: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中国电影《李时珍》中的主题歌先后出现三次,而且都出现在近似的场面;在波涛汹涌的长江边上,纤夫们拉着纤绳,喊着号子,拖着逆流而上的船,艰难地前进着。它每次出现都是李时珍人生的关键时刻,第一次是在他年轻时,恳求父亲同意自己放弃科举,从事治病救人的医学;第二次是李时珍中年为修《本草纲目》四处奔波,困难重重,面临坚持还是放弃的时刻;第三次是李时珍晚年完成本草重修而获得肯定的时刻。这段音乐配以五言绝句:“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此不怕难。”生动刻画了李时珍逆水行舟,坚忍顽强的性格特征,三次歌声让人们听到了身处逆境的李时珍始终不屈不挠,敢于与命运抗争的心声。此主题歌不仅起到“句逗”的作用,而且还深刻揭示了影片的主题。反映地方特征的影片,在进行配乐时,一般直接取材于地方音乐。这就要求作曲家们深入民间,在生活中寻找第一手资料。

冯小宁执导的《嘎达梅林》:讲述了蒙古族英雄嘎达梅林为了阻止奉系军阀勾结达尔汗王强行开垦草原而率众起义,最终为保护赖以生存的草原生态而英勇献身的故事。作曲家三宝为此片谱写了长达110分钟的音乐,主题来自蒙古族短调民歌《嘎达梅林》:南方飞来的小鸿雁啊,不落长江不呀不起飞。要说起义的嘎达梅林是为了蒙古人民的土地。三宝在这些音乐中,大量运用蒙古族艺术中的长调、短调、盅碗舞乐、安代舞乐等素材,并让蒙古族传统乐器马头琴演奏出低回婉转、激昂奔放的音调,再加上蒙古族歌手腾格尔那苍凉而深情的歌声以及交响乐队气势磅礴的演奏,使观众深深地感受到英雄的伟大和民族精神的不可战胜。此外,民族戏曲音乐也在电影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影片《活着》运用秦腔,《霸王别姬》运用京剧,《焦裕禄》运用豫剧,《小兵张嘎》运用河北梆子等。这些不同的戏曲曲调,在推动剧情发展、渲染人物形象、烘托环境气氛、揭示影片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吸收古典音乐风格,洋为中用

所谓古典音乐,一般与19世纪以来的浪漫派音乐相对比,指贝多芬以前的欧洲音乐,但也有人认为可泛指两方音乐史上所有著名作曲家的作品,或沿用西方传流作曲技法而创作的现代音乐作品,总之,古曲音乐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

“古典主义”是指以古希腊时期的作品为完善的标准,以形式的简洁、严整、统一为艺术的最高境界,古典乐派的音乐,最典型地体现了古典主义精神,并达到最完美的艺术境界。

电影产生之初,古典音乐就被用在电影放映现场来掩盖放映机产生的噪音或烘托现场气氛。在“有声片”时代,虽然原创音乐成为主流,但是古典音乐仍被重视。在电影中引用古典音乐或用古典作曲技法为电影配乐,格调高雅,思想深刻,完美统一,如果与剧情紧密结合,就能为电影增色,大大提高艺术品位。我国的现代电影对外来音乐形式,尤其是古典音乐进行了广泛地借鉴吸收,巧妙地洋为中用。

《和你在一起》是陈凯歌导演的最成功的电影之一,作曲家赵麟在为这部电影配乐中,多次引用俄罗斯19世纪伟大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以及德国作曲家巴赫的作品,尤其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在这部电影中又重新焕发出光彩,其在片中贯穿始终,为灵魂所在,另外它也是一种象征:刘小春只有完美演绎这部难度极大的作品,才能够证明学有所成,有资格参加国际比赛。刘小春在经历了一次挫折与坎坷后,虽然未如期参赛,但是他却得到了比参赛更为重要的启示,那就是宽容、感恩与亲情。一位业内人士评价道:这部电影的配乐太出色了,不论是原创音乐,还是片中主人公演奏的巴赫、柴可夫斯基的作品,都很有艺术震撼力,对烘托人物、情节和强化主题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古典主义音乐特征篇(5)

关键词:乐派;音乐;实践;形态

不同时期人们的生活境遇各有不同,面临不同的社会矛盾,具有不同的政治、哲学、伦理、宗教观念等。18世纪和19世纪,是西方古典音乐和浪漫派音乐盛行的时期,浪漫派活跃在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印象乐派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现代音乐。

一、古典乐派的理性主义

理论形态认为,音乐主要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形式,音乐的中心不应该是神,而应该是人,这种表现人文主义的思想还是文艺复兴以来在音乐领域而兴起的,是一种理性主义思潮,也就是古典乐派。主要表现在人文主义思想,个性解放,音乐语言的理性化合艺术风格的独立性。

1.人文主义思想

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在文化上的代表人物为对抗中世纪以神为本的天主教思想体系,着重吸取古代文化中热爱现实生活,肯定人的正常欲望。创立了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思想体系,它们以古代文化中吸取适合于他们需要的思想,理想和形式,用来表达人文主义的内容。巴赫的《G旋咏叹调》的悲切委婉,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第三乐章的愤怒的波涛和吼声。他们的音乐所表达的喜、怒、哀乐就是对禁欲主义的反抗,古典乐派的音乐作品其精神内涵倾向于自由、平等、博爱、为争取人权而斗争。如在巴赫的《b小调尔萨曲》中宗教体制中渗透着人道主义思想,那种对和平的祈求,向往美好的生活,对人世间的忧虑,感人肺腑的同情,超过了一般宗教仪式音乐。

2.个性解放艺术风格的独立性

在古曲乐派时期,各种乐派涌现出来。表现在作品内容上,而且表现创作风格上试图摆脱封建贵族的思想束缚。反映新兴农民阶级的精神面貌。运用清晰的音乐语言和富有戏剧性的对比,冲突和发展来增强音乐的表现力。具有代表性的三位在古典乐派是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他们各有其创作个性和特点,海顿的音乐大量地应用生活塑性的民间歌舞音乐带上贵族气息;而莫扎特的音乐表现为平易近人,热爱全人类,他是把宫廷中常用的小步舞曲群众化,在一切进步思想遭禁止的时代里;贝多芬依然坚守者“自由,平等”的信念,通过音乐作品为共和国理想愤臂呐喊,写下了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

3.音乐语言的理性化

音乐语言表现出理性化。最主要的则是理性对于感情的制约的分寸感,在维也纳古典乐派时期一起喜,怒,哀,乐都不允许夸张,不允许感情过分宣泄,非常注重理智与感情的关系,古典乐派的作曲家们以各自不同的特点融合和改造了许多音乐肢体及曲式结构,结果产生了和声为主而复调也赋予生命的肢体,思想明确、语言清晰的功能和声,主调音乐的肢体及具体结构都是清晰的。

二、崇尚感情的浪漫乐派

随着法国革命,作曲家的观念改变了,在信仰危机后产生了从理性转入感情的表现,于是形成了浪漫乐派,其特征是:

1.从崇尚理性转入崇尚感情

浪漫主义的音乐表现的是感情重于一切,为了表达感情,没有突破不了的法则,音乐语言从清晰走向了复杂化,从内容与形式的平衡走向了内容决定形式,贝多芬在完成交响曲《田园》后亲自在节目单元写明:“感情的表现多余音画”把感情的宣泄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地步,浪漫乐派常用热情奔放的音乐语言,魄力的想象和夸张的艺术技巧来表达思想感情。

2.精神性主体性的加强

浪漫主义音乐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具有革命精神和放抗一切束缚,在理想与现实的巨大面前,浪漫派作曲家们更强调音乐思想的哲理性,抽象性于象征性;强调揭示内心世界,打破一切形式的约束,以充分表现个人情感。

3.突出民族性

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使民族音乐的民族性上升到了风格的高度,作曲家们在创作上多具有反映爱国思想主义,抒发自己的思想,作品大部分与解放斗争相联系的英雄性,如肖邦充满爱国思想的战斗性作品《革命练习曲》,在鼓励民族解放运动的斗志的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贝多芬的《第九交响乐章》的第四乐章采用德国大诗人席勒的《欢乐颂》作为歌词,用群众性的歌曲、进行曲、舞曲体制塑造了亿万人民的形象,它超越了资产阶级艺术的局限,具有真正人民性和民族性。

三、印象派音乐

为求在新的哲学思想观念中寻求创新,首先冲破浪漫乐派束缚,从烂漫乐派主观世界转移到客观世界的是印象派。法国作曲家德彪西的《牧神午后》被公认为是印象音乐的第一个范例。印象派的音乐感彩比较淡,与烂漫派的感情相背离。其表现特征是:

1.客观感觉主观印象

印象音乐注重细腻的听觉和感觉,表现的内容是:云 大海 月亮 足迹等。现象就是本质的思维方式,导致了题材就是内容,即风就是风,月亮就是月亮。古典乐派和烂漫乐派的音乐是通过体裁表现内容,古典乐派的音乐月亮象征着爱情,通过暴风雨表现战斗等;而印象派的音乐,月亮就是月亮,雨就是雨。这是一种异化现象。

2.反对功利主义

印象乐派以古典乐派和烂漫乐派相反,所追求是艺术形式的美,而且是不可代替的,所追求的是艺术式的美,而且是不可代替的,对狭义的功利主义不感兴趣,印象乐派的艺术表现不在于表现什么,而是艺术的创造。

四、现代音乐

现代音乐流派众多,形形,过去几十年,艺术思潮,音乐风格,作曲技法所表现手段的变化十分迅速且频繁,几乎是日新月异、层出不穷,主要有偶然音乐、电子音乐、环境音乐、概念音乐等。俄国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是现代音乐的重要代表之一,现代音乐中,变换着多种创造作曲风格,充满着新的意识,新的观念。他的舞剧《春之祭》运用了新的创作手法,不协和音,不对称的节奏,使听众领略到一种新的感觉。美籍奥地利作曲家勋伯格发明了十二音乐系作曲手法,美国作曲家凯奇是偶然音乐的创始者,他认为音乐应该产生于听众同时存在瞬间,德国电子音乐实践大师施托克豪森,用电子设备进行创作,采用自由的、随意的、多变的、演奏手法。

进步的20世纪作曲家显然对旋律节奏表现力赋予优先地位,在音乐的观念、结构组织、材料、发音体等方面最求一种全新的面目,音乐的形式和发展主要是由于20世纪的多元和极端个性化的影响而形成的,它往往带有强烈而鲜明的哲理。

参考文献:

[1]茅原著.《未完成音乐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古典主义音乐特征篇(6)

下面主要讲一下器乐在这时期西方一些国家的发展以及特征。

意大利的器乐

这个时期,在意大利各种不同体裁演奏的器乐获得了广泛的发展,在亨德尔和巴赫作品出现以前,意大利一直是局于欧洲音乐发展中最先进的地位,意大利作曲家创作了新的器乐类型:室内演奏,大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古钢琴音乐和管风琴音乐的发展比较小,意大利器乐具有一系列的新风格特点:主调一和声写法占主要地位,横成线体中的一个因素,或运用模仿的写法,成为赋格式风格,就是这种风格很像赋格。这时期的器乐的特征是技巧性,独奏性的因素很发达,技巧性因素的体现者仍然是弓弦乐器。这时器乐的主题材料非常新颖,与前一个时期的复调音乐比较起来,新的器乐体裁的特点就是主题非常鲜明,器乐的主题是在舞蹈体裁,歌剧和部分的复调音乐的影响下形成的。在意大利最具有代表性的作曲家是多米尼科,斯卡拉蒂。

多米尼科-斯卡拉蒂(domenico scadatti,1685~1757)为键盘音乐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他为键盘乐器大约写了555首,是键盘乐器史上留下宝贵的财富。www.133229.coM

在结构上,斯卡拉蒂的奏鸣曲虽然仍用二部曲式,但已稍同于典型的巴洛克二部曲式了,他更多地开始运用再现的二部曲式,虽然在这里还没有出现独立而完整的再现,但已有明显的再现因素,特别是有些奏鸣曲的第二部分的开始处已具有展开性,这就使作品的结构更加接近古典奏鸣曲式。因此,斯卡拉蒂的奏鸣曲的结构实际上已经是古典奏鸣曲式的萌芽。

英国与法国的器乐

在17世纪初,在英国古钢琴音乐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曲家是帕赛尔,他对英国器乐的发展有很大的贡献。他写了大量的变奏曲,并且改编了许多民歌和生活歌曲的旋律,他的古钢琴音乐作品是英国古钢琴音乐的最高典范,这些作品以艺术上的细腻而突出。帕赛尔是英国作曲家中唯一的一个在室内器乐方面写了值得注意的典范作品的作曲家。特别是他写了许多“三重奏鸣曲”,这些奏鸣曲是非常有意思的,并且包含了帕赛尔的一切创作特点:抒情的表现力,旋律性,丰富的和声,充分发挥了乐器的可能性。

法国主要是讲古钢琴音乐,音乐法国作曲家们在古钢琴方面有很大的贡献。在17实际末出现了鲁库泊蓝(louis couperin,1626-1661)和其他几位作曲家(如玛尔商 louismarchand,1669-1792、达坎louis claude daauin,1694-1772)。法国的古钢琴是室内艺术,是宫廷贵族沙龙艺术。它是在这种环境里产生发展起来的。这种艺术是精美细致的,有很多程式化的因素,大自然的形象,农村生活风俗的情景是以田园诗的色彩来捕绘的。在法国古钢琴音乐的作品里装饰音七折八扣很大的作用,旋律里装饰着颤音,回音,波音,倚音等等。必须指出,在这种艺术里是有着相当程度的民族基础的,这一点表现在有本民族的风景形象,描绘了日常生活的情景,运用了民间的体裁,虽然对这些东西的表先都以贵族化了,法国古钢琴体裁基本上是小品。

德国的器乐

器乐在17世纪德国音乐历史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虽然17世纪还没有出现很卓越的作曲家。但是它给具有世界艺术意义的作曲家(巴赫和亨德尔)的出现准备了基础。下面主要讲一下古钢琴在德国的发展。谈到器乐自然回想到伟大的作曲家巴赫,在巴赫的创作中,复调音乐风格达到了高度的发展。巴赫的艺术富于高度的。深刻的哲理意味,具有极其强烈的戏剧性和非常丰富的抒情性。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on bach,1685-1750)出生于德国中部图林根地区的一个著名的音乐家族。

巴赫的器乐以钢琴音乐为最重要。巴赫的钢琴音乐,体裁形式非常多样,但根据写法的不同大致分为5类:(1)舞曲;(2)前奏曲;(3)赋格;(4)即兴曲;(5)协奏曲。

古典主义音乐特征篇(7)

关键词:勃拉姆斯 狂想曲 演奏

勃拉姆斯的钢琴作品创作期可以划分为1851-1877年以及1878-1893年两个时间段。在第一个创作时期段,他的钢琴作品主要是奏鸣曲、谐谑曲、叙事曲和变奏曲等,这时期创作的作品拥有史诗一般的宏伟感,作品具有率直性与粗犷性,同时也有如梦幻一般的柔和性。在第二个创作时期段,他的钢琴作品主要有随想曲、狂想曲、间奏曲和浪漫曲等,这时期创作的作品蕴含着悲观色彩很浓的世界观。勃拉姆斯在1879年创作的《狂想曲》(Op.79),是为他的好友伊丽莎白而创作的,包含g小调和b小调两部分,它是勃拉姆斯的代表作,能够体现勃拉姆斯的音乐风格。这首作品深沉又热情奔放,展现出勃拉姆斯矛盾性的艺术性格:勃拉姆斯内在性格存在冲动非理性的一面,同时也存在善良腼腆的一面。他以强有力的理智将双重性格特征在作品中完美统一。评论家将《狂想曲》(Op.79)评价成最能反映勃拉姆斯艺术风格、个性特征以及最受欢迎的名曲。这首狂想曲呈现出热情奔放,有别于他晚年作品中所呈现的内向、阴暗和隐忍性色调。

“性格小品”是浪漫主义音乐中一种小曲,而“狂想曲”是“性格小品”的一种表现体裁,它不采用固定方式的器乐曲,曲式结构较自由,特点是叙事性和即兴性。而Op.79 No.2 这首狂想曲却不同于一般的狂想曲所采用的曲式特征,即不是一种随兴所至,而是受到形式的约束,在体裁上具有A、B、A三部性的特征,类似于奏鸣曲式,非常严谨,整首作品分为三个部分: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尾声。

从结构的分析入手,这首狂想曲的呈示部(1小节至8小节)的主部主题是热情奔放,始于g小调位置,连接部转换到D大调(9小节至13小节),紧接着进入副部主题(14小节至20小节),在d小调的音乐呈现出优雅而且富有情意,旋律采用半音式缠绕,从而使主题呈现出无可奈何的痛心,与主部互成对比。结束部(21小节至32小节)采用d小调,音乐隐含着淡淡的不安感,从低音区弱奏起步,旋律音呈现出的附点节奏和非连奏性,使音乐形成内部性动力以及神秘性氛围。伴随着音区的提升以及低声旋律节奏加强,给人一种激情不断上升的感觉,并且在结尾的地方达到高潮。展开部共有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引入,位于33小节至40小节处,这一部分使用呈示部主题用降E大调来表示,在弦上与属七位置结束第一部分。展开部的第二部分是其主要部分,位于41小节至64小节处,调性采用b小调变换到主调g小调。展开部的第三部分位于65小节至85小节处,由呈示部主部主题中旋律与呈示部结束部中三连音音型合成而来,采用很轻的力度进行演奏,给人一种梦幻的感觉。再现部(86小节至124小节)的主部主题采用原样呈现方式,连接部结尾选用动态变化的和声方式,为后续的副部与结尾部的转换调子进行了铺垫,选用八小节尾声的方式使乐曲逐渐平静下来,最后用两个和弦结束全曲。

综上所述,在调性布局与曲式结构上,勃拉姆斯主要还是利用古典主义结构模式进行创作,尽管勃拉姆斯使用浪漫主义音乐“钢琴小品”中“狂想曲”这种体裁,但是作品依然还保留了“古典主义”曲式中结构紧密和段落分明的特征。勃拉姆斯创作的“狂想曲”不是反映在运用自由的形式上,而是反映在采用多变自由以及强烈对比的乐思上。

这首狂想曲的速度选用热情奔放的,不算很快的快板为其表情记号,即四分音符大概126上下速度进行演奏。演奏过程中,应注意乐谱标明的速度标号,比如乐曲第4小节、第8小节以及展开部第三部分中第84-85小节记为“渐慢”,第9小节处以及再现部记为“回原速”。充分利用乐曲中的速度符号的基础上,还应该根据乐谱中呈现的音乐风格以及对音乐的感悟调整好演奏的节奏。在弹奏的时候,乐曲旋律的最高点位置处的速度可以放宽一些,但是不能给人停顿的感觉。长音符可以拉长一些,短音符可以紧密一些,从而使得旋律流动自然。浪漫主义音乐家采用不同力度层次的比较来反映出情感内容,这首狂想曲的力度层次变化非常明显,大致上都在ppp-ff内,连接部与主部主题处呈现出热情奔放、情绪饱满,力度大多处于强奏。副部主题呈现出优雅而富有情意,情绪表达上和主题形成鲜明对比,力度从mp开始,随着情绪的高涨而不断加强,最后力度加到f上。结束部呈现出神秘性氛围,它从p开始,音乐情绪不断增强,最后以强奏方式结束本部分。展开部的第三部分运用ppp力度来表达出柔和性的音响意味。在乐曲中,还可以运用逐渐增强中突然变弱的力度方式,这种处理使作品的音响更加丰富。这首作品具有很强的戏剧性比较,所以对色彩与声音层次需进一步研究,以创作出更加震撼人心的音响效果。在演奏这一乐曲的时候,可以采用触键方式来反映出音色的变化情况。比如主部主题要呈现出热情奔放,可以在音响上讲求厚实的声音,采用八度与和弦的弹法中注意手掌、手指与关节的支持以及手腕的轻松自然状态的配合;副部主题表达抒情情绪时讲求连贯性的声音效果,所以弹法需要触键深并依靠手腕的带动来进行力量的转移。全曲应突现低音声部与旋律的线条,低音声部与高音声部的音色进行比较,前者深沉,后者明亮,而中声部因属于伴奏声部,则相对比较柔和。踏板作为音色变化的一种手段,在使用的时候要求精细及和声为原则,在和声需要变换的位置,踏板也同时变换。根据弹奏原则,标记为跳音奏法的旋律不采用踏板,避免混沌声音、给人不清晰的感觉。根据音响需求情况,在展开部第三部分(第65小节至85小节)位置可以运用弱踏板,能起到音量对比和音色调节的作用,增加梦幻的色彩。

勃拉姆斯的这首《狂想曲》的主题旋律线条十分宽广,气息很长,更加悠扬,许多主题采用三六度、八度音程以及和弦组成,如此处理能使线条厚重,且多用在中低音区范围,有利于表现作曲家的感情、渲染气氛,旋律表达经常隐蔽于声部中,从而使得音乐织体更加饱和,色彩也更加丰富。复调式创作将四声部整合起来,相互衬映。这首乐曲是勃拉姆斯成熟期创作的浪漫主义作品,此时他所创作的作品重视表达内心的所思所感,有淡淡痛感而不强烈,有忧伤但不崩溃,是勃拉姆斯经过超凡处理后提炼出浪漫主义情怀。

19世纪后半期间,音乐向标题性与文学性转变,这时的勃拉姆斯依然坚守古典主义,虽然这时候的音乐多半是浪漫主义音乐类型,勃拉姆斯的作品也吸收了浪漫主义创作思想与创作手法,但他的作品依然还具有古典主义元素,既对古典主义有所继承又对浪漫主义有所发展,是浪漫时期的作曲家中,惟一能够全面掌握古典精神,经过缜密的思考,运用浪漫的语法,来表现音乐的艺术大师。评论家是这样评价勃拉姆斯:浪漫主义音乐时期中最后一个古典主义音乐家。他的钢琴类作品是沿着古典奏鸣曲原则的道路探索的,他演奏和钻研了德国古典作曲家的许多钢琴创作。勃拉姆斯把自己复杂的思想感情和生活的激情注入在音乐中,时而狂热,时而深沉,充满戏剧性。明晰的统一乐思,细致多样的钢琴手法,独特的叙事抒情,都很别致。勃拉姆斯喜爱加三度或六度音的八度,他创作的音乐作品气息比较短,但是性格表达比较强烈,弹奏上技术要求高使得弹奏不太顺手。因为勃拉姆斯坚守着古典主义阵地,使得他的音乐作品没有浪漫主义音乐那种过分追求形式以及对情感放纵。勃拉姆斯的音乐作品追求结构均衡,情感表达深沉不忧伤,真切不压抑,从而他的音乐作品外表上表现出古典主义,风格上呈现出浪漫主义。

总而言之,《狂想曲》(Op.79 No.2)中,从织体上,线条处理上,色彩对比上,结构上都显示出勃拉姆斯艺术大师风范,他将对立的“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感性”和“理性”完美地融合在一块。他这部热情奔放的狂想曲中,用古典主义理性制约浪漫主义情感,用古典主义传统形式表达浪漫主义音乐内容,从而使得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得到完美融合。

参考文献:

[1]张洪岛.欧洲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2]许丽雯.你不可不知道的音乐大师及其名作[M].海口:南海出版社,2005.

[3]周薇.西方钢琴艺术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4]钱仁康.欧洲音乐史话[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