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古典主义文学的局限性

古典主义文学的局限性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04 16:24:01

古典主义文学的局限性

古典主义文学的局限性篇(1)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德国古典哲学;扬弃;与时俱进

[作者简介]吕成楷,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硕士研究生,广东广州510053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03-0077-03

一、关于德国古典哲学

德国古典哲学是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上半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时期和资产阶级革命前夕的资产阶级哲学。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主要代表人物是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德国古典哲学作为西方哲学思想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它经历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两个发展阶段。费尔巴哈之前基本上是唯心主义,是费尔巴哈开创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唯物主义。德国古典哲学最大的成就是用辩证法取代了形而上学,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家把世界理解为具有矛盾的不断发展变化的运动过程,反对把世界看作固定不变、没有矛盾的东西,从根本上了长期以来统治人们头脑的形而上学世界观。

作为德国社会关系的必然产物,也是德国1848年资产阶级政治革命的先导,德国古典哲学有其重要的思想来源和时代条件。一方面,德国古典哲学是自古希腊罗马哲学形成以来两千多年哲学发展的汇集,也是后来哲学的发源地,在哲学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德国古典哲学在哲学史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它了18世纪末欧洲各大学所采用的陈旧的莱布尼兹的形而上学的体系,充分地吸收了以往哲学的优秀成果,舍弃了不合理的东西。当然拘于时代的局限性,德国古典哲学的开创者和几个重要的继承者都是在唯心主义的范畴内进行。随着时代的进步,费尔巴哈终究把德国古典哲学带到了唯物主义的轨道上来。另一方面,德国古典哲学据以产生的另一个原因是当时欧洲的时代背景。1789年在法国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它是以上半世纪开始的法国启蒙运动发展到下半世纪法国唯物主义为先导的。同时法国启蒙运动的思想家,特别是卢梭思想为发动德国哲学革命作了充分的准备。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在法国发生政治革命的同时,德国发生了哲学革命。

二、马克思主义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扬弃

马克思主义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扬弃,表现在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改造了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加以批判地改造,批判地继承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从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所以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的、直接的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如果不是先有德国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哲学,那么德国科学社会主义,即过去从来没有过的唯一的科学社会主义,就绝不可能创立。可见,德国古典哲学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马克思主义其他理论具有非同一般的重要性。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他创造性地提出了唯心主义的辩证法,把德国古典哲学推到一个顶峰。而费尔巴哈通过对黑格尔哲学的批评提出了唯物主义,同样把德国古典哲学推到另一个顶峰。马克思主义主要是对这两大成果进行批判地改造,从而实现了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扬弃。

(一)马克思主义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扬弃。首先,对于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马克思把它概括为,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马克思直接指出黑格尔辩证法的“否定性”,而且是具有“推动”作用和“创造”作用的,是具有革命性的。在《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第一章中,恩格斯也揭示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阐述了辩证法的基本思想,揭露了黑格尔哲学中体系与方法的矛盾以及体系解体的必然性。

我们知道,在黑格尔所处的时代,通过康德对理性的批判,为理性的能力作出界限,打击了时代对理性的信心,这导致的结果就是,对理性的限制和绝望加剧了理性的实证化和神秘化,从而直接导致了宗教和伦理的实证化和神秘化。正像黑格尔所说的,这个时代之走到对于理性的绝望,最初尚带有一些痛苦和伤感的心情。但不久宗教上和伦理上的轻浮任性,继之而来的知识上庸俗浅薄――这就是所谓的启蒙――便坦然自得地自认其无能,并自矜根本忘记了较高兴趣。对于这样的时代思想背景,他必须走出理性的实证化和神秘化这两个误区,去寻找哲学新的突破,解决理性的困惑,走出哲学的困境。因此,他创造性地提出辩证法。当然,由于时代及其思想背景的局限性,黑格尔的辩证法只能建立在唯心主义的基础之上。而这也是马克思主义要加以批判的。

在《小逻辑》中,黑格尔明确地提出辩证法及其“否定性”。他说,反思首先超出孤立的规定性,把它关联起来,使其与别的规定性处于关系之中,但仍然保持那个规定性的孤立有效性。反之,辩证法却是一种内在的超越,由于这种内在的超越过程,知性概念的片面性和局限性的本来面目,即知性概念的自身否定性就表述出来了。凡有限之物莫不扬弃其自身。因此,辩证法构成科学进展的推动的灵魂。

在《精神现象学》中,黑格尔指出,科学的方法的这种性质,即一方面是方法与内容不分,另一方面是由它自己来规定自己的节奏,这种性质,就像我们已经提到过的那样,在思辨哲学里才获得它真正的表述。在这里的“科学的方法”也就是黑格尔的辩证法,黑格尔认为辩证法的性质是“方法与内容不分”,这也就是方法与内容统一,而且是“自己来规定自己的节奏”,这就指出了辩证哲学的自我运动的特性,即自身设立自身的他者,并在扬弃与他者的这种中介关系中完成自身。黑格尔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对形而上学进行了有力的批判,认为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不同,是研究内在联系和矛盾发展的学说。辩证法是联系的发展的全面地看问题。黑格尔把“绝对观念”作为辩证的发展过程来加以研究,在近代第一次把整个自然、历史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揭示了概念的矛盾运动。马克思对黑格尔的评价是:他第一个全面的有意识的叙述了辩证法一般运动形式。因而,黑格尔的辩证法具有其“合理的内核”。而这“合理的内核”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吸收的东西。

黑格尔唯心辩证法的局限在于只注意到了时间上的继起,忽视了空间上的并存。黑格尔唯心辩证法是脱离具体的现实事物的,只是对事物运动的形式在时间序列上的抽象。他的辩证法也只能是一种形式的抽象,他站在客观唯心主义的立场上对辩证法进行解释,认为理性自己决定自己,否认了人的能动作用。这就和辩证法基于现实存在及其

人类社会能动性的革命性产生了背离。对当时法国大革命抱有巨大热情的黑格尔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思想倾向呢?这就得从当时欧洲时代大背景寻找答案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体系,以及之前的德国古典哲学体系,是在德国资产阶级既要求革命又害怕实际斗争,既反对封建主义又向封建势力妥协的阶级深刻矛盾性格所决定的。因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主要是针对它的折衷主义和二元论进行的。马克思正是以对当时欧洲情态报以最彻底的革命性,避免了黑格尔这种陷入了“最坏的混合主义”以及“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的二元论”的困境当中,彻底地发挥了辩证法作为强大的思想革命工具的作用。

(二)马克思主义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基本内核”的吸收。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对于马克思哲学的产生有重要作用,其作用可以与黑格尔的辩证法相提并论。辩证唯物主义(即现代唯物主义)正是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德国古典哲学,包括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论的“基本内核”,以及在总结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基础上创立的系统科学的逻辑理论思维形式。当然,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也存在不足之处,这也正是马克思主义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进行批判地吸收的原因。

费尔巴哈对哲学的贡献在于他对黑格尔哲学尤其是其哲学体系的核心《逻辑学》进行了彻底的清算和批判,将黑格尔哲学中物质和精神相互关系颠倒过来,揭露了黑格尔否定辩证法的唯心性,并用唯物主义的原理同它相对立。从而将哲学从唯心主义的牢笼中拯救出来,确立了唯物主义自然观,重塑了唯物主义的权威。费尔巴哈认为,近代哲学的任务就是将上帝现实化和人化,使上帝的立场逐渐转变为人的立场,从而既扬弃和克服宗教,也扬弃和克服思辨哲学。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是人本主义的唯物主义,他认为人的感性存在是世界的本质。号召人们认识世界直接从人的感性存在出发,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确立了人的主体性地位,这是与旧唯物主义最大的区别,而旧唯物主义将人看作机器,是机械唯物主义的。正如马克思所说,费尔巴哈是唯一对黑格尔辩证法采取严肃的、批判的态度的人,只有他在这个领域内作出了真正的发现,总之他真正克服了旧哲学。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批判了唯心主义哲学之后,不是简单地恢复过去的唯物主义,而是把感性现实的人、人的生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当作他的理论的基本原则,他的人本主义哲学的原理,为“真正的唯物主义和现实的科学”奠定了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立足于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基础之上,并且进一步把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贯彻到社会历史观领域,将唯物论与辩证法结合起来,提出了以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唯物辩证法,即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把唯物主义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对于费尔巴哈人本唯物主义局限性,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这里马克思主义主要是针对费尔巴哈否定人能动性进行批判的,在费尔巴哈看来,“物”对人是具有绝对的决定性的,感性存在就是纯自然的存在,而不是关于人的实践活动的存在,人来自于自在的自然,没有一个自我生成、自我确证的过程,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反映者与被反映者的关系,人由自然所决定,人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费尔巴哈完全忽视了人的能动性,使得他的唯物主义中的人处处显示出其直观性、机械性和形而上学性。

马克思通过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扬弃,改造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中把人当作只是感性直观的自然人的观点,指出人应该是历史地具体地生成的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是发展变化的人。在这一扬弃的过程中,马克思加入实践这个重要的哲学范畴,把唯物主义置于实践的基础上进行辩证的理解,从而揭示出首先人的本质力量是自然赋予的。因此,自然具有时间上的先在性,但人的本质力量需要通过实践活动的对象化、物化来体现,而且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人最终占有自己的本质力量,从而表明了实践是人和人类社会形成、存在、发展的根本方式的唯物主义哲学新观点。而人通过“实践”主动地经验、认识、改造世界,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中一个核心的理论。

三、马克思主义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扬弃给我们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扬弃给我们的启示主要有两点:一是对前人思想成果的合理继承;二是结合时代对前人思想成果进行与时俱进的发展和提升,再加以创新。

古典主义文学的局限性篇(2)

关键词:古典园林设计思想;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应用

0 引言

我国古代园林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千千万万造园人的经验、智慧与技艺,沉淀了上千年的历史文化,形成了一个独特园林艺术体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古典园林通过其中丰富的文化内涵,向全世界人民展现着我国优秀的艺术水平和民族文化。我国古典园林设计思想是在尊重自然山水的条件下,充分考察园林所在地以及相应的历史文化背景,打造出一个和谐的生态体系。我国的文明和经济在不断进步,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也在不断发展进步,对于极具指导意义的古典园林设计思想精华部分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继承与应用,使得我国现代园林景观富有文化内涵、艺术和精湛的技艺,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园林景观。

1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特点和指导意义

1.1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中国幅员辽阔,使得它包含了广袤的土地,也赋予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特征。古代人们对于事物的设计往往是来自于生活经验和自然界,因此各地不同的自然环境和资源就所构成的不同与特征就成了园林景观最主要的构成要素。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结合“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造园理念,以及造园者对于园林所给予的思想情感和追求,注重园林的整体意境,这就使得我国古典园林设计呈现出“天人合一”的效果特点。[1]在古代,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们的较为恶劣的客观生活条件使得古典园林设计师普遍在园林设计中重视气候条件等方面的改善。古典园林从结构布局、亭台楼阁、花草树木和假山池塘都是从分考虑多种自然因素,以塑造出一个适宜人们居住生活的舒适环境。而设计者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往往是考虑外界景观环境,使得园林景观能够充分融入大自然,给人以返璞归真之感。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我国的古典园林布局设计十分讲究,在不同的空间内施以不同的空间组织手法,如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2]也正因为如此,古典园林中的各个部分的形状、尺度和个性风格都存在着差异,参差不齐的视觉体验给人带来最大的审美体验。古代人利用有限的空间,利用现有环境,与自然景观结合利用不同的手法,创造出具有文学、建筑、美学等多种价值的园林。

1.2 古典园林景观设计思想的指导意义

我国古典园林发展历史悠久,在世界园林艺术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其鉴赏价值和艺术价值都较高。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快,外来思想对于我国的文化和思想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我国不少景观设计受西方思想的影响,盲目引入相关园林设计理论和思想,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有许多只注重功能和形式的,突出强调视觉感受和个性化,没有深刻的内涵这与我国的现代园林景观发展愿景是相背离的。在当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应当充分理解古典园林设计思想,并使其在园林设计过程中发挥指导意义,对其进行传承以及创新应用,创造出兼具功能性、形式、宜居和审美需求的景观环境。

2 古典园林设计思想应用于现代景观园林设计的原因

2.1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包容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的经济水平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人们的物质越来越富足,思想观念愈加文明开放,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多元化和边缘化的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产生了,这种特点也是它有别于古典园林的一种重要标志。这些个性化气息的当代景观设计作品,更多地开始关于人性化和生态化的设计,并成为未来的一种必然发展趋势,以满足人们活动、审美和展现个性的需求和保护环境为己任。从这个角度来讲,相比古典园林内容和形式的单一性,现代园林景观既要满足传统艺术审美情趣,又要满足社会所要求的功能性和生态可持续发展。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将对于古典园林设计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而必然结果就是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多元化。[3]

2.2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结合古典园林设计思想的必要性

在西方思潮的冲击下,我国现代园林景观中已经不乏西方国家等多种风格的作品,形式纷杂不一,能够满足人们求异的心理需求,富有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的我国古典园林却淹没在时代的潮流中。总结起来我国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单纯的平面化设计,缺乏文化深度或者不向公众阐释;第二,不尊重历史,借鉴时断章取义,对社会公众造成误导;第三,缺乏主题和中心思想,将各种要素进行强制性的叠加;第四,拿来主义。[4]这些特点都直接阻碍着我国现代园林的发展。古典园林设计思想和相关造园手法、技艺都鲜被用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我国园林设计史表明,师法自然与因地制宜的造园思想更能为人性化和生态问题做出贡献。将传统思想应用于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不仅是对于优秀思想和技艺的传承,更是塑造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

3 古典园林设计思想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传承与应用

全球化的席卷,外来文化对于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影响越来越大,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古典园林设计思想对于园林景观设计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较大的现实意义。

3.1 “天人合一”思想的传承与应用

古代的人由于经济水平和科技等多方面的限制,对于自然界十分崇拜。因此在古典园林设计中,首要的是追求人造景观与自然景观和周边环境有机结合,使得园林景观与周边自然环境和谐统一,而达到“天人合一”、“天然去雕饰”的园林设计效果。随着科技和经济的飞速发展,现代园林景观事业也跟随时代要求飞速发展,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往往忽视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造成了一定成的生态环境破坏和自然资源浪费。因此,“天人合一”的思想也是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应当关注的问题,塑造出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园林景观。

3.2 “因地制宜”思想的传承与应用

工业经济的发展给城市带来的影响就是环境污染、人口剧增等后果,而这直接缩减了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建设面积。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人们每天往来于车水马龙和高楼大厦之间,缺乏自然美的享受。因此,为了满足人们对于自然美的需求,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就需要充分吸收古典园林设计思想中的“因地制宜”的设计技巧。我国的古典园林在有限的空间内都能设计出多变而统一的风格,而这种富有层次感的设计就可以丰富园林,在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前提下,合理的进行园林布局,以增强园林的立体感。现代园林景观设计还可以利用古典园林中常用的山、水、植物等多种自然元素的融合,塑造更加立体、丰满的园林景观空间。而在科技高度发达的当代社会,还可以在景观设计中加入科技元素,使得园林景观在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的前提下更加人性化、便捷化。

3.3 意境创造思想的传承与应用

古代由于客观条件限制,无论是景观设计师还是造园者都希望“用有限的土地面积来营造出无限意境”。每一种意境都需要用一种独特的景观布局,使得欣赏者能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有限的面积,要创造出多种不同的意境(下转第页)(上接第页)就需要对景进行合理布局。利用借景方式创造意境的古代园林建筑数不胜数,就拿北京颐和园为例,在园林建造时充分借用玉泉山的美景,结合自身独特而巧妙的建筑,两种景致相得益彰,既烘托出了颐和园的整体美,又展现了玉泉山的风貌。[5]又如苏州网师园、扬州个园,二者都是我国古典园林的代表作,二者面积都不大,但园林中的每一处景,都是园林设计师利用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高超的造景艺术已经布景技艺,最终形成了当代我们看到的两处杰出园林作品。在现代的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利用现达的科技,结合意境创造的思想,更使人们能够获得精神文化层面的享受。

4 结语

在生活节奏日趋加快的当代,现代园林景观紧跟时代潮流,其景观设计普遍只重视人们对于景观社会性和功能性方面的需求,而不重视现代人对于审美方面的(下转第页)(上接第页)需求,忽视了景观设计中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而古代园林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的载体,蕴含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内涵,对于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所以,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除了满足人们关于功能方面的需求,还要利用古代园林景观设计思想,结合当代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来创造具有富有我国民族特色的园林景观,促进城市环境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彻.禅宗思想对现代园林设计的启示作用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4.

[2] 王婷婷.儒家德政思想与清代皇家园林景观布局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4.

[3] 高慧.江南园林的营造方法在住宅区景观中的应用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6.

[4] 刘萱.传统伦理美学思想对现代城市景观设计的启示[D].青岛理工大学,2015.

古典主义文学的局限性篇(3)

关键词:新古典主义;新凯恩斯主义;通货膨胀目标制

目前通货膨胀目标制被众多国家货币当局选作货币政策框架,其核心特征体现为将物价稳定作为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货币当局事先向公众公布通货膨胀率目标,并承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实现该目标。通胀目标制之所以能够形成并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与国际范围内金融自由化浪潮迫使各国逐渐发现传统货币政策无法实现物价稳定的目标密不可分。那么,通胀目标制在漫长的经济学发展史上是如何形成的?又如何在一次次争论中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这不得不通过研究不同学派的观点,特别是对新古典经济学以及新凯恩斯经济学的研究而寻找答案。

一、新古典主义经济学:通货膨胀目标制的萌芽

(一)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关键假设与核心主张

20世纪70年代初的 “滞胀”宣告凯恩斯主义方法失灵,依照凯恩斯的方法无法同时解决刺激经济增长和抑制通货膨胀,现代凯恩斯主义备受责难。70年代中期,关于“假如政府看得见的手不再实施错误的相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市场经济有能力实现宏观经济稳定”的信仰复兴,当时的通胀为这种复兴提供了支持。有人警告凯恩斯主义过于野心勃勃:弗里德曼用“货币主义反革命”抵制凯恩斯主义者的行动主义;另一批人指出凯恩斯主义的致命缺陷―没有充分探究经济人行为内生构成的预期含义。

新古典学派将理论建立在三个基础上:第一,理性预期假设。这源于Muth的思想,他曾指出,“预期是未来事件信息全面的预见并且本质上与相关的经济理论预见一致”。不同于凯恩斯假设预期外生化,理性预期假设说明非理性预期构成的选择性假设存在系统性误差,这不能为新古典模型中理性计算的行为人所接受。理性预期假设第一次为宏观经济分析寻找到微观基础。第二,持续市场出清。这符合瓦尔拉传统,均衡模型意味着所有在市场经济中的人们已经进行了服从于他们面对的约束的目标最优化的选择,即:理性最优化均衡。第三,总供给假设。Lucas指出,当名义变量发生一个“意外”变化,古典两分法中止,预期的货币变化与未预期的货币变化有极不同的影响,所有基于理性预期模式的模型在短期的交替关系中将显示出货币非中性。

新古典学派由为宏观分析寻找微观基础开始,在对货币政策的讨论中达到高潮:首先是主张“政策无效”。当经济人将众所周知的货币规则作为形成预期的因素时,货币当局不能靠推行系统性货币规则影响产出和就业。另外,任何尝试依靠随机或非系统性的货币政策影响产出和就业,仅会使其在自然率水平波动增多。第二,抑制通胀的实际成本。一国为降低通胀而蒙受产出损失总和被称为“牺牲率”。新古典主义指出假如政策可信,公布或预见到的货币政策变化对实际产出和就业在短期内也没有影响。公布被人们确信的货币紧缩会引发理性经济人直接下调通胀预期,货币当局原则上就可以减少通胀而不用承受产出和就业降低的痛苦,牺牲率为零。因此,货币当局完全可以宣布货币扩张率降低从而降低通货膨胀至其所偏好的比例。第三,动态时间不一致。新古典主义者用动态博弈的方法分析问题。每一个博弈者选择一个显示当在博弈过程中收到信息时他们将行使的策略。特定的博弈者选择的策略将依赖于对其余参与者可能采用策略预期将如何受自己的影响并且每一个参与者都追求自己的目标函数最大化。Kydland和Prescott研究了货币政策博弈如何在政府和私有经济人之间展开。当政府以其最优政策做出决策时,他将考虑追随者的反应,除非领导者对已公开的政策承诺,否则最优政策将出现动态不一致。经济人无疑清楚政府可以通过修改政策或者欺骗的手段来改进自己的结果,于是时间不一致性均衡将成为一种纳什均衡。

假如货币当局具有随机权力,自然会有欺骗动机,因此已经公布的、时间不一致性的政策将是不可信的。在通胀博弈中,追随者知道管理者的目标函数,他们将不会调整通胀预期以回应公布的政策。在实际经济活动中该博弈将会重复,政策制定者被迫采取长远策略,现行策略将会影响政策制定者未来声誉。在这种约束下,政府面临从食言中获利与未来成本之间的权衡,自然削弱了欺骗动机。Barro和Gordon探索了用政策制定者的声誉替代规则的可能后指出,当一个政府会受到由食言带来的未来高通胀成本时,“决策者将为了长期名誉而放弃短期获利。”

(二)通货膨胀目标制在新古典主义经济学背景下萌芽

新古典主义者第一次将宏观经济学建立在微观基础上,人们开始关注“理性预期”,发现政策变化会影响预期,预期会影响行为人行为,经济学家和货币当局开始重新考虑货币政策的稳定作用以及“政策规则”的重要性。新古典经济学在20世纪年代凯恩斯主义的复兴中再次衰败,对“理性预期”过于理性的批评越来越多。但不容忽视的是新古典经济学派让人们意识到货币政策的局限性,并为两个问题的研究提供起点:第一,如何通过机制安排解决由货币政策动态不一致性;第二,货币政策应按一定的规则进行还是应赋予决策者更多的相机抉择权?沿此方向,Sevensson推导出为消除内在于随机货币政策中的通货膨胀的偏差而以通货膨胀作为货币政策目标的策略,通货膨胀目标的策略能构建一个“条件预期的通货膨胀”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以增强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Parrado基于新古典主义方法的实证研究表明,通胀目标制解决了导致较高平均通货膨胀率的动态不一致性问题,并使通货膨胀预期锁定在一个较低水平,减小了对宏观经济冲击。追溯起来,最早实行通胀目标制的国家(如新西兰)依靠着源于对新古典主义学说的深刻理解。

二、新凯恩斯主义:孕育通货膨胀目标制

(一)新凯恩斯主义的核心主张与特征

20世纪80年代初,英美以不同程度的失业和产业衰退换来低通胀,新古典主义受到人们怀疑,国家干预主义重回历史舞台。

美国一些经济学家在坚持凯恩斯主义信条的基础上,通过改进并最终形成 “新凯恩斯主义”。新凯恩斯主义者主要关心如何解释名义价格刚性源于最优化,他们虽不同意新古典有关经济不稳定的解释,却开始分享两项新古典主义方法论前提:第一,宏观经济学需要坚实的微观基础;第二,宏观经济学最好能够建立在一般均衡的框架内。

新凯恩斯主义者从微观角度入手,把不完全竞争和不对称信息作为起点,在行为最优化和理性预期基础上寻找各种模型使工资和价格刚性合理化,希望坚持“非市场出清”这个重要假设并以此判断:货币是非中性的,政策能够影响就业和产量,看不见的手会失灵。和正统凯恩斯方法一样,新凯恩斯主义者有相同的思路:受到干扰后的价格会缓慢的进行调整。早期,Fischer和Taylor的模型提出长期工资合同下的“名义惯性”,然而关于经济人更偏好于长期合同的假设没有合理的微观基础,招致很多批评。新凯恩斯主义者们开始修正这种假设,将注意力转移到实物市场。Mankiw提出,当企业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因为产量不会由于价格提高而迅速变为零,所以利润随价格的改变而改变,但减价的后果包含已售商品单位收入的减少,价格变化具有边际递减效应,故即使价格变动很小也会产生较大的名义刚性,即“菜单成本”。新凯恩斯主义者为了巩固价格刚性,不仅从名义刚性还在实际刚性层面展开讨论,认为经济在名义不完全性与实际不完全性相互作用间运行。实际的价格刚性被认为来源于顾客市场、资本市场的不完全性、根据价格判断质量等因素,而分析实际工资刚性的模型则包括了内部人-外部人理论和效率工资模型等。

(二)来自于新凯恩斯主义对通胀目标制的支持

Leslie曾精彩地写到 “新凯恩斯主义向新古典模型中倾倒了大量粗砂”,正是这样批判地接受,新凯恩斯主义得到广泛支持。

新凯恩斯主义强调价格黏性、货币非中性,纠正性的需求管理政策将发挥作用,但也接受新古典主义者关于“动态不一致性”的批评,承认了需要对行动主义的政府采取某种形式的干预。这无疑为由深刻理解新古典主义思想而提出关于限制货币政策的“通货膨胀目标制”理论的学者提供了一份有力的支持。

20世纪最后10年里,经济学者逐渐达成具有“新凯恩斯主义味道”的共识,包括:第一,用跨期最优化考察宏观模型;第二,接受理性预期假说;第三,认识不完全竞争的重要作用;第四,价格调整具有高成本。这被Goodfriend和King称为“新古典主义综合”,这种综合奠定了目前宏观经济的主要分析方法。在他们看来,这种沿袭新凯恩斯和新古典主义血统的模型包括了一条关于货币政策的清晰线索:价格渐进调整,货币政策将会对实际变量产生持续效果,并且由于扭曲了经济表现,通货膨胀产生巨大的福利成本,保持物价稳定成为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但动态不一致问题的存在,考虑政策的可信度显得尤为重要,而通胀目标将有助于解决在运用自由裁定需求管理政策时固有的通胀倾向。

三、小结

新古典主义与新凯恩斯主义论战持久而激烈:他们从不同视角论证了货币政策操作的局限性,越来越多的批评倾向于货币政策应该完全独立;有关通货膨胀的讨论始终是争论的焦点,伴随着对通货膨胀代价以及低通胀对经济长期发展、资源有效分配必要性的认识,货币政策的目标逐渐清晰。基于对上述问题的研究,经济学者普遍认为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应该是保持物价稳定,而对理性预期、动态不一致广泛认同和深刻理解渐渐回答了该如何实现这个目标,理论的推演似乎将视野锁定在了通货膨胀目标制。

参考文献:

[1]Goodfriend and King, R.G. (1997), “The New Neoclassical Synthesis and the Role of Monetary Policy’’, NBER Macroeconomics Annual.

[2]钱小安,货币政策规则[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古典主义文学的局限性篇(4)

关键词:古典园林;现代园林;继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1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的相对比较

1.1所表达的哲学思想的比较

园林艺术统筹于美学,它同其他艺术的形式一样,带给人以美的感受。而每一个国家的美学,都是要受到其哲学思想的支配的。所以归根结底,影响各时代园林艺术走向的其实是当时占主导地位的哲学理念。中国的古典美学,受道家思想影响较深,讲究“师法自然,天人合一”等。因此中国的古典园林所要表达的哲学思想,也正是这种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地形地貌是山水景观的艺术概括,山水景观是人文建筑的衬托形式。通过将人造景物与自然景观相融合,从而达到一种“虽是人为,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中国有很多老话都道出了这个道理,比如“山贵有脉,水贵有源”、“疏源之去由,察水之来历”、“未山先麓”、“自然地势之嶙”等等。中国古典园林会在建筑过程中加入自然元素,如假山树木、岩石山洞、园林小路、曲径通幽等,能够体现出自然山岳构成规律;又如园林内的小河水流等等,能够展现出自然山水的特征,这些理念对于现代园林设计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如今,人类所要面对的种种自然灾害越来越多,人口增长、气候变暖、植被面积下降等等,都使得人们意识到合理开发大自然的重要性,认识到人与大自然应该和谐共处,共同发展。有关部门不断开展相关活动,为城市建设生态低碳型园林,这正与中国古典园林所要表达的观点不谋而合。而重视自然生态环境的园林景观园林景观建造,也为现代人类的环境设计理念提供了借鉴。可以说,在现代的园林景观的设计体系中,有很多都是从中国古典道家学说上发展而来的。这种把园林的设计艺术建立于自然要素之上,用人对自然的敬畏作为园林设计的整体理念,对现代园林景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1.2布局的不同

在我国,由于古人受到了一些特殊条件的限制,使得他们在性格方面比较偏向于含蓄,这也是国人普遍讲究“内敛美”的原因之一。这种思想自然而然的映射到古典园林的设计当中,让中国古典建筑在布局形式上充满了含蓄的表达。比如,在环境设置上,古典园林的中心时常会形成院落而四周则较为零散,这在空间上给人一种崇尚内在的感觉。这些含蓄的特点在一些南方园林中表现较为突出,通过院墙把内部空间和外部环境隔开,让园林主人拥有更大的私人空间,在这里他们可以尽情的观景抒怀,使自己的思想意识达到更高的境界,代表做有苏州园林和皖南的徽州园林。另外,由于中国古代群体意识相对复杂,园林要具备更多的功能,因此,这种布局形式也就潜移默化的对人们的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让人们觉得沉闷、难以与其他人沟通。现代园林的设计与这点大为不同,其在造园的布局形式方面深受思想维度的影响,讲求建筑的对称性,注重构成园林的每一个元素都能给人一种整体上的视觉及精神上的满足。同时加入几何知识,使整个园林看起来更加的和谐。

1.3造园手法的比较

构成中国古典园林的因素主要包括山、水、石、植物与建筑等等。这些元素的巧妙组合,使得中国古典园林达到一种“步移景异”的艺术效果,实于虚的结合、藏与露转换,让整个园林景观浑然一体。这也是古典园林含蓄手法的一种体现。在造园的过程当中,园林是整体建造的核心,景观是园林的陪衬。因此,中国的古典园林主要采用借景抒情的形式。景观从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园林主人的内心思想,是其情操和抱负的完美体现。古人云:“夫借景,林园之最要者也”。通过在园林中运用借景的手法,将使隔绝封闭的园林空间与外界形成虚实相连的整体,把外界美景充分融入到园林当中,这样不仅对园林空间实现了扩大,更是充分丰富了园林的景观,使其显得更有层次感。在借景方面应用的比较好的古典园林建筑有很多,以北京的颐和园为例,其巧借玉泉山的美景,加上自身建筑的独特建设,此景映彼景,构成了颐和园的整体美观。还有苏州的网师园,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始称“渔隐”,几经沧桑变更,至公元1765年(清乾隆三十年)前后,定名为“网师园”,并形成现状布局。几易其主,园主多为文人雅士,且各有诗文碑刻遗于园内,历经修葺整理,最终形成了这一古典园林中的精品杰作。现代城市的造园手段大多局限于高楼包围下的狭小空间,在借景方面无法完全的施展开来,不能让人在有限的空间内感受到无限的园林之美,这正是现代园林所要加强和改进的地方,也是加强对古典园林借景手法研究的重要意义。

2中国古典园林在现代园林中的继承与发展

2.1现代园林对于新理念的容纳和创新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而融入绿色生态的思想观念,也逐渐成为了现代园林设计的基本方向,人类需要创造出在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与展现个性的同时,保护生态景观,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相应贡献的园林。相较于古典园林的内容与形式,现代园林应该充分摆脱传统的束缚,不断融入与时展相适应的新理念新元素,不断包容、发展、创新,走出古典园林中相对单调的的设计模式,摒弃不符合当代社会建设节奏的东西,创新内涵,升华主题,加强对园林整体以及细节设计的双方面重视,使现代园林向着多元化、创新化的方向发展。同时要知道,园林的创新必然伴随着人们审美情趣及组景方式的改变。现代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审美观念也在不断的变化,园林风格也应该随着这些变化不断做出相应的改变。因此对于园林设计者而言,关注园林建设的主流发展才是重中之重。

2.2古典园林对现代园林的指导意义

中国古典园林的建设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其对中国文化以及中国人民的影响可见一斑。甚至很多古典园林建筑已经成为了一种民族的标志。在现代园林的设计过程中,很多人或多或少的受到了西方思想的理论冲击,往往看只注重几何曲线的结构,这种设计图从表面上来看,确实是很“美”很有“个性”,视觉冲击力“极强”,但这种设计也具有非常大的缺陷,就是忽略了中国人内心对园林建筑的感受和理解。所以,无目的的引荐西方建筑设计理念,做出的园林景观只能够在纸面上获得一定成功,却不能真正投入到实际建设中去。从这一角度出发,古典园林对现代园林就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中许多的设计手法和意境的表达方式,都是我们可以借鉴的。比如中国古人讲究“相地合宜”,在园林开始建造之前,人们会对周围的自然景观做出严格的考察,从而设计出适宜的园林建筑。还有,古人经常是在园子造成之后才画出建筑图纸,这对现代景观设计图纸的存在意义也是一种挑战,值得人们反思。综上所述,虽然古典园林已经成为历史,但是它还是对现代园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的,充分利用它在设计层面上的优点,可以引导设计者设计出更加合理的优秀园林作品。

2.3古典园林为何要在现代园林中得到继承

改革开放以来,各国文化思想不断引入,其对中国文化的冲击也越来越大,中国古典园林中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意义也逐渐被人们所丢弃。尤其是一些经典的造园手法,能够系统、娴熟的掌握和应用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实践过程中的不断证明,中国古典建筑中的很多手法都被证明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因此,将传统园林艺术与现代园林建设相结合,不仅仅是一种对历史的传承,更是适应了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还起到保护和重塑城市历史地段价值的意义,创造出更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园林!

3结语

在现代园林的景观设计中,设计者往往忽视了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的传承和发展,只有不断加强对古典园林的研究,才能将其中优秀的理念应用具体的设计活动中,建设出具有中国古典特色和时代气息的中国现代园林景观。

古典主义文学的局限性篇(5)

关键词:福柯;语言;他者;非思

自西方哲学在现代出现“语言学转向”以来,语言问题在许多西方学者那里都成为了思考的重心,这不仅仅是因为语言与思想的不可分离抑或其制肘关系被他们发现,而且在这些思想者看来,思想与言说的主体也在根本上从传统的认识观念中被颠覆和转换。在解释学、结构主义、后现代哲学那里,语言与“他者”相继浮现。福柯作为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在《词与物》中就语言问题以及他者在西方文化中的出场进行了积极的求索。

一、语言在现代性思想中的重建

在福柯看来,词与物的相互关系的规则构成了观念的体系,不同的时代存在不同的观念体系,这种观念体系也可以看作是知识与理论得以可能的“历史的先验条件”,即“认识型”。在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的西方文化中,认识型有两个断裂:从文艺复兴到17、18世纪的古典时代,以相似性原则为基础的知识构建体系被同一与差异原则所取代;从古典时代到现代,同一与差异的认识结构被有机结构所取代。在古典知识、古典思想与现代性之间出现了一道门槛,“正是在这个门槛上,被称之为人的那个奇异的知识人物才首次出现,并打开了一个适合于人文科学的空间。”①

笛卡尔曾说道,“严格来说我只是一个在思维的东西,也就是说,一个精神,一个理智,或者一个理性”,②也正是由此开始,主体性原则在西方哲学中被树立起来。福柯在《词与物》中所质疑和批判的就是在这种主体性原则上所发展出来的人的无限性和绝对性。他试图表明,无论是从语言、生命还是劳动的方面看,人都是有限的,人的意识、理性不能作为绝对的标准来划定一切。此外,主体也并不等同于思维的我,“不存在所谓的我思或者先验的自我,主体实际上是现代性进程中的构成物”。③

在语言构成的知识网络中,符号形式和被符号指明的物能够并置在一起,其所依赖的就是相似性,这是16世纪知识构型的特点。语言作为一个记号系统参与到自然物当中去,词与物缠绕在一起,知识产生于词与物相统一的平面。到了古典时期,情况发生了改变,“在17和18世纪,语言的独特存在,以及语言作为处于世界中的事物而具有的古老的协同性,都消散在表象的功能中了;所有语言都只具有作为话语的价值。”④通过对《堂吉诃德》的解读,福柯认为在这部文学作品所代表的新的时代中,由相似性构成知识的认识型被同一性与差异性的知识构型所取代,同时,这一时期的符号包含了两个观念:进行表象的物的观念和被表象物的观念。语言接受了“表象思想”的任务和力量,它存在于自身的表象作用中并成为对思想的分析的手段。

二、以限定性为表征的他者的出现

在17世纪,语言为“我思”与“我在”提供了联系的纽带,但“我思”向“我在”的这种过渡是依靠了一种在话语中的显而易见的明证性。语言在这里没有被思考,没有被作为反思的对象,而在18世纪以后,随着关于语言的反思的开始,语言成为哲学所关注焦点之一。关于语言的种种思考表明:曾经被认为是作为言说主体的人,并非如理性旗帜标榜下的那样是绝对的无限的存在,其有限性首先就表现在他的思考、他的言说必须是在语言可表述的范围内。福柯认为,语言是自己展开的语言游戏的主体,文本的作者在其写作过程中消除了自己的个性与特征,“主体或作者的中心地位、权威地位被动摇了,他只不过是文本展示自身的工具。”⑤返回到由“我思故我在”所确立的主体性原则,语言在进入反思领域时在这里所获得的话语就是相对于主体性而言的“他者”。这个“他者”不仅提出存在一般说来并不包含在思想中,而且还质疑“我思”所指明的独特存在,它认为“我思”所指向的那并非是主体性之“我在”的独特存在应当在语言中被询问或得到分析。

通过对关于普通语法、自然史和财富分析的论述,福柯试图向我们表明:在某种意义上,人受制于劳动、生命和语言。具体说来,人会在他的自身存在中发现自己的确定性:作为个体,不劳动则无法维持生存,生命也总是走向一个确定的终点;当自己试图通过思想来破开这有限的羁绊时,却发现思想受制于语言。语言的界限成为了思想的界限。这些在生存中所获得确定性无一不在昭示这样一个事实——人是有限的。在关于语言的反思中,他发现自己是一个词的工具,这个词先于他而存在。如福柯所说,“文艺复兴‘人本主义’和古典‘理性主义’都能恰当地在世界之序中给予人一个特许地位,但它们都不能思考人。”⑥尤其是在理性主义的视野中,在高扬人的理性的同时却还要宣称人的有限性,这种做法是不能够容忍的。

三、寓居于语言中的非思的他者

非思就是他者,相关于人的他者。在福柯看来,这个他者并不附属于人,非思与人如同孪生兄弟般是同时诞生的。在古典时期,关于思的各种思想屡见不鲜。从19世纪以来,非思一直隐隐约约地陪伴着人,它作为过往传统中的思的补充接受了一个相反的名称,成为思的他者和阴影。但是处于阴影中的非思更加照亮了人

[1]墨子,《尚同》[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参见《太平御览》

[3]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234页。

[4]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381页。

[5]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63页。

[6]参见《荀子?儒效》。

[7]黄钊.中国古代德育思想史论(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94-136。

[8]谭焱良.荀子德育思想探析[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14):18-19。

[9]参见《庄子?天下》。

[10]黄钊.中国古代德育思想史论(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94-136。

古典主义文学的局限性篇(6)

关键词:古典园林;现代园林;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中国古典园林作为园林的一个典范,其表现手法和设计手法都有着独到之处。且我国古典园林博大精深,历史悠久,不仅包含了多种传统的哲学思想,还可以丰富的展现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因此,研究古典园林的创作手法对于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古典园林的意义

中国的古典园林源于自然,高于自然,以表现大自然的天然山水景色为主旨,布局自由;所造假山池沼,浑然一体,宛如天成,充分反映了“天人合一”的民族文化特色,表现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宇宙观。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它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世界艺术之奇观。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它深浸着中国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是我们今天需要继承与发展的瑰丽事业。

二、中国古典园林造景的艺术手法

1.借景与屏景

有意识地把园外的景物借到园内的范围中来,称为借景。借景是中国园林艺术的传统手法。一座园林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的,为了丰富游赏的内容,扩大景物的深度和广度,除了运用多样统一、迂回曲折等造园手法外,造园者还常常运用借景的手法,收无限与有限之中。借景的类型有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等。

2.对景与抑景

对景多用于园林局部空间的焦点部位。多在入口对面、广场焦点、道路转折点、湖池对面等地设置景物,一则丰富空间景观,二则引人入胜。抑景是指以遮挡视线为主要目的的景物。

3.分景与隔景

分者将空间分开之意,隔者将景物隔离之意,二者类似而略有不同。多用分法进行景区划分,分而不离,有道可通。也可用隔法进行景物隔离,隔而不断,景断意联。

4.夹景与框景

在人的视野中,两侧夹峙而中间观景为夹景,四方为框而中间观景则为框景。这是人们为组织视景线和局部定点定位观景的具体手法。类似照相取景一样,往往达到了增加景深的效果,夹景多利用植物树干、断崖、建筑等形成;框景多利用建中的门窗、柱间等,选择特定角度,取得最佳景观。

5.透景与漏景

透漏近似,略有不同。按山石品评标准,前后透视为透,上下漏水为漏。这里景前无遮挡为透,景前有稀疏之物遮挡为漏,有时透漏可并用。在园林中多利用景窗花格、竹木疏校、山石环洞等形成若隐若现景观,增加趣味,引人入胜。

三、古典园林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1.体现“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我国古典园林很好的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具体说来,主要体现在将我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地理特点以及人文历史等因素有机的统一起来。现代的生态大园林观与我国古典园林的“天人合一”思想不谋而合。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了过度开发大自然将会引起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认识到了建立良性生态循环系统的必要性,也认识到了人和大自然的关系应该从过去的对立、征服关系向和谐共荣的关系转变。为此,我国相继开展了多项园林城市创建活动,并努力推动各地创建生态园林城市。这体现了我国传统的环境观、自然观、宇宙观以及审美观等得到了升华,并且,人为环境、自然环境和园林景观的高度统一,也符合了现代人类设计环境的理念。

2.采取“巧于因借”的园林建造手法

我国古典园林的另一个重要的特征即为“巧于因借”。在古典园林的造园过程中,借景以及成为一种最为重要的手段,其追求的是造景空间的无限外延。在造园中通过“俗则屏之,嘉则收之”的园林手法,从而把外界的美景纳进园林中,以实现局部大环境的完整和统一,这样一来,不仅增加了园 林空间,也使得园林景观的层次更加丰富。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多在城市内建造园林,这样一来,就难免会受到高楼林立中狭小空间的限制,排除不和谐因素的干扰,古典园林中的“借景”手段能够很好地扩展有限的空间,让人们能够感受到富有层次感的美景。这种手段让园林和周围的美景相互因借,从而实现整体的大空间,进而建造天人合一的城市园林。

3.“因地制宜”的原则

我国古典园林在整体布局上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随形就势,宜水则水,宜山则山,根据基址的特点建造。比如著名的颐和园,其充分的利用了该地区特有的地貌,依托山林之势,并通过对水利进行疏导建造而成,它是造园艺术和水利工程极度统一的典范,其既有艺术的外貌,又有科学的内涵。不仅如此,颐和园内的建筑大多依山傍水,既是院内的主要景点,又是最佳的观景所在。

4.体现生态理念

我国古典园林中的植物造景常常会从植物的观赏效果与生态习性的角度出发,赋予植物多种多样的意境与性格,或者是通过拟人化的手法来展示园林的主题,使园林人格化,从而使得园林主人的品行和文采恰当的展现出来。不仅如此,相当一部分园林都会按照植物的不同花期、色相以及季相演替等特点来营造园林的时序景观。而现代造园的植物配置理念是重视园林的个性美与季节景观的变化,力求符合园林景观植物群落的生态性,这一点与古典园林植物造景的内涵是一致的。因此,生态理念的体现是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应该遵循的原则。

5.构建完美的人居环境

构建完美的人居环境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手法。在古典园林中,不管是私家宅院,或者是皇家园囿以及寺观园林,其主要的建筑布局就是随形就势、因山就水、错落有致,通过多变的布局和丰富的形式,将其融入到自然园林中,并运用形状各异的门窗当做框景和媒介,将舒适的外部园林大空间和建筑室内的小空间融合在一起,以形成一幅美丽的图画。这种和谐完美的建筑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我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从而在人们面前展现出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使人们能够充分的享受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享受。这一理想的居所境界,也是现代人所追求的完美的人居环境。

6.意境的蕴含

我国古典园林大多蕴含着非常深刻的意境,这种意境是园林主人情感的表达和投入,也是其精神的升华和体现。在园林建造中,通过园林题咏来点景,并对景物的意境进行升华,从而使园林从物质空间向精神空间转变,进而使得人们在观赏园林时能够产生共鸣,并随之陶冶情操。我国古典园林的意境创造思想和手法对于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也有着很大的参考价值。

四、结语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现代景观园林的精神所在,其造园思想精髓、空间设计的巧妙手法,景观配置的多样性、层次性,建筑生在园中的幻龙点睛作用,都是是现代园林设计的需要学习和借鉴的中华民族园林宝库。我们也有责任学习和沿承这些古典园林的精髓,极地进行探索,将其造园思想、造园手法、造园要素、空间布局形式等应用到更广阔的领域,对中国现代景观园林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静,孙风歧.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与法规及规划的相关问题解析[J].中国园林,2004(6).

古典主义文学的局限性篇(7)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 西方古典园林; 中国现代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在世界园林发展史上独树一帜,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世界造园艺术的奇观。中国古典园林是人类用勤劳和智慧创造出的境界独到、风范高雅的工艺造物,以其沉静典雅、平淡含蓄、心物化一的美学风范,成为世界造园艺术宝库中一朵魅力永恒的奇葩。中国的造园艺术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的自然审美旨趣,它深浸着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内蕴,是中国五千年灿烂文化造就的艺术珍品,代表着中华民族内在的精神品格。

西方园林艺术显现出“人工化”的痕迹与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效法自然的艺术特征迥然不同。造园艺术以“完整、和谐、鲜明”为主要特征,力求体现出严谨、理性,一丝不苟地按照纯粹的几何结构和数学关系发展,以对称、均衡和秩序等简单的几何关系为造园手法。

因此,中国现代景观园林要取得进步和发展,既不能片面照搬中西方古典园林的内容和手法,又不能忽视中国本土自然景观资源和地域文化的特征,必须通过对传统园林深入研究,提炼中国园林文化的本土特征和西方园林文化的精髓,抛弃传统园林的历史局限,把握传统观念的现实意义,使其融入现代生活的环境需求和设计理念。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色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造园艺术源远流长。园林效法自然,凿池开山,栽种花木,用人工仿造自然山水风景,常以假山、漏窗为屏障分割视线,有移步换景之妙,成为“虽由人作,宛如天成”的自然式山水风光。

1. 园林的空间布局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的主旨是表现自然美,追求意的优雅和境的深邃。她将大自然中的各种美景再现在小小的庭院中,在二维的园址上突出三维的空间效果,通过借景、对景、分景、隔景等种种手法来组织空间,造成园林中曲折多变、小中见大、虚实相间的艺术景观效果,表现出具有中国传统特点的空间组织手法和空间的曲折变化,让山水风光、自然气息渗透入园林建筑,使人们在建筑环境中能尽情领略大自然的天趣。园中园式的空间布局原则上将园林整体分隔成许多不同形状、不同尺度和不同个性的空间,将形成空间的各要素糅合在一起,分别表现自然、山水、人文景观等,使人们看到了空间局部的交错,以有限的面积,创造无限空间,形成丰富得似乎没有尽头的景观,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一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假自然之景,创造真山水之趣。

2. 园林的景观配置

中国古典园林是自然山水式园林,园中多以自然山水为主体。这些自然山水虽通过叠山理水、植物配置等人工模拟而成,却浓缩了自然界美好的山水风光,在园林中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效果,体现着自然天成之美、自然天成之理和自然天成之趣。

中国古典园林多以山水取胜,配以适当的植物,其山石采自太湖流域的太湖石。山体自然,神似真山,一些山石还具有“透、漏、瘦、皱”等特点。园林中花木的品种繁多,具有季节性、地方性、艺术性和民族性的特色,如拙政园的紫藤,留园的银杏,网师园的桧柏等有着数百年树龄的古木,尤为珍贵。园林通过亭、台、楼、榭、轩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和花草树木的映衬,体现出近景远景的层次。

3. 园林的建筑群体

中国古代园林除了有自然的趣味,还有密集的建筑。为了使园林成为可望、可行、可游、可居之地,园林中必须建造各种相应的建筑,如厅、堂、轩、馆、楼、阁、榭、舫、亭、廊等。园林中的建筑不但不能压倒或破坏主体,而且应该突出山水的自然,力求达到自然与建筑的有机融合。在使山、石、水、植物和建筑之间协调融合时,应顺其自然、追求大趣,使人与自然十分和谐地溶入建筑环境之中,让人们虽然身处有限的人造环境中,却能够感受到一种天然环境的无限情趣。

4. 淳厚丰富的园林文化

人们常常用山水诗、山水画寄情山水,表达追求超脱与自然协调共生的思想和意境。中国古典园林中大量的楹联、匾额、雕刻、碑石、文学、书画、音乐等不仅表达着中国古代哲学理念、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还承载着淳厚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信息,是综合性地历史文化艺术宝库,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底蕴。

二、西方园林的艺术特色

西方园林艺术与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效法自然迥然不同,它完全排斥自然,追求严谨的理性,一丝不苟地按照纯粹的几何结构和数学关系发展。西方造园艺术把强迫自然接受匀称的法则作为基本信条,提出“完整、和谐、鲜明”三要素。

1. 园林的布局构造

西方园林的建筑物体积巨大,矗立于园林的中轴线起点之上。整座园林以建筑物为基准,使其成为整座园林的主轴。将宽阔的林荫道、花坛、河渠、水池、喷泉、雕塑等分别布置于园林的主轴线旁的几条副轴上,并在园林中开辟笔直的道路,将水池、喷泉、雕塑及小建筑物等点状分布在道路的纵横交叉点上。布局严谨,构图强调秩序美,通过对称、均衡和秩序来表现简单的数和几何关系,体现严格的几何图案。

2. 园林的景观配置

西方园林讲求人工化,整座园林全都统一在单幅构图里,树木、水池、台阶、植物、道路等的形状、大小、位置和关系都推敲得很精致,连道路节点上的喷泉、水池和被它们切断的道路段落的长短宽窄都讲究很好的比例。植物绝不允许自然生长出其各自的形状,完全被一丝不苟地剪裁成锥体、球体、圆柱体等几何形状。,水池、草坪、花圃。水池、草坪和花圃追求对称性和整一性,也被严格地规划成矩形、圆形、方形、椭圆形、菱形等几何形状以达到自然的和谐。西方园林造园之美就在于其所有要素之间比例协调,总体构图明晰和匀称。

三、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

时代在变迁,社会在发展,时代的变化推动着中国现代园林建筑的发展,这是园林发展的客观趋势,更是时代的要求。在中国建造园林不能简单的模仿、抄袭,或是将各景点的精美元素拼凑、组装在一起。这种一成不变、生搬硬套的造园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当代人的需要,新条件下的创作应该既适应时代的需要,又具有典型的传统风貌。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现代园林设计的灵感之源,其造园的思想精髓是现代园林设计的理论基础。中国园林设计师应对中国传统园林积极地进行探索研究,吸取她的造园精髓,保留其“人与自然的和谐”、“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思想,同时挖掘古典园林的现实意义,将其造园手法、造园要素、空间布局形式以及文化特征等应用到更广阔的领域,继承和发扬极富现代意义的理念和手法。设计出的现代园林作品应富有地域性景观文化特征,使中国园林文化得到延续和发展。

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既不能生搬硬套中国古典的园林形式,也不能完全依赖于西方园林的造园模式,而是应该深入研究中国古典园林和西方园林杰作中所蕴含的典型特征,遵从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方法、合理借鉴西方的表现形式,取西方园林之长,补中国园林之短,从而将中国文化思想与西方现代观念完美融合,并把握好中西方古典园林设计的精髓。

中国现代园林设计只有以严谨的态度进行改革、创新,才能建设出具有感染力和创造力的现代园林。我们在现代园林建设中既要继承传统,又要有所创新;既要考虑民族文化的文脉,又要考虑时代的发展,在现有的条件下,结合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努力创造出具有现代特色而又不失中国古典园林的“魂”的景观。

参考文献

[1] 周维权. 《中国古典园林史》,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2] 陈志华. 《外国造园艺术》.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