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国内劳动教育研究现状

国内劳动教育研究现状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17 16:21:59

国内劳动教育研究现状

国内劳动教育研究现状篇(1)

1994年10月中旬.在南京东南大学举行的,由国家教委高等教育司、国家教委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中国产学合作教育协会、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会、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部级重点课题“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研究和实验”课题组(高教系统)共同发起组织的,由东南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承办的“全国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科学研究相结合学术研讨会”是推动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科学研究相结合的研究与实践的重要会议。本文就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有关理论问题作论文综述如下.

一、现代社会杂件下,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含理论有新的发展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同志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有新发展•北京师范大学的厉以贤教授指出,邓小母同志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基本观点有:第一,重新肯定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新人的根本途径。第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就是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第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内容上、方法上要不断有新的发展。北京科技大学柏士兴、中国矿业大学吴松元、无锡轻工业学院许惠农等人认为,邓小平同志从当代经济和科技发展的现状,从我国经济科技和教育的现实出发,阐明了如何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更重要的是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指明了“教劳结合”是社会两大部门之间的有机结合,否则就从根本上破坏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这一思想值得我们深思。

如何看待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北京师范大学顾明远教授提出并坚持与以往有所不同的看法,他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个普遍真理,它反映了现代大生产情况下理论联系实际、人的认识论、人的身心发展等客观规律,现代教育是现代生产的产物,因而应该发展地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教育的普遍规律.对于世界上任何社会制度下的教育都是适用的,而非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教育所独有。北京师范大学厉以贤教授就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什么说是时代普遍的规律,提出三个观察视角:1.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大量运用到现代生产中去;2.长期形成的教育棋式脱离生活和劳动,要改变这种状况.广义上讲,是把教育和社会生活结合起来,3.培养的人最终总要走上劳动岗位,因此要强调教育与劳动的结合。对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价值和目标,他认为不仅有教育价值,而且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变化价值。它们是:1.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和目标.2.经济的价值和目标。首要的是为了促使教育树度更加适应经济需要。其经济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向社会输送合格的劳动力.3.社会的经济价值和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在劳动中的集体观念和应在社会上提倡的价值观。中国矿业大学沈通生从现代社会发展状况出发进行具体分析后认为,现代社会中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新发展应理解为现代教育与现代生产劳动两个独立过程,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中介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有机结合,具体包括5个方面.1.现代教育与现代生产结合;2.双向性结合,既包括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的结合,也包括生产劳动与教育教学的结合;3.教育教学过程与生产劳动过程以科学技术为中介的有机结合;屯结合的内容包括德育、智育、体育、技术教育诸方面;5.结合的基本点也体现在学习者与劳动者具体人身上的全面发展。

二、新形势下的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科学研究相结合

相当普遍的看法是: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科学研究相结合是在新形势下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在高等教育中的具体应用和发展。大庆石油学院段克东教授分析指出这种相结合有四个层次:第一层次,在社会发展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高等教育与生产、科研三个系统的结合。第二层次,高校在人才培养、生产和科研方面与社会上的企业和科研单位进行的各种形式的合作。第三层次,在校内的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教学与科研、生产(服务)三项工作的结合。第四层次,在教学过程中,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教学与科研、生产(实践)三种要素的结合。大连理工大学谢秉智、张秀萍的论文指出,新形势下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科学研究相结合表现在三个方面:1.表现在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上和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社会生产综合体系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上;2.表现在现代大学的社会职能转变上和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改革上;3.表现在高级专门人才培养过程的实际需要和发展趋势上。原国家教委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冀生研究员也指出,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科学研究相结合反映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即:1.在办学思想上,通过这种相结合把高等教育和国民经济紧密结合起来;2.在办学模式上,把高等学校和社会紧密联系起来;3.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坚持这种相结合才能培养出高质量人才。河海大学胡连元认为,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科学研究相结合在我国得以发展的理论基础是:1.这种相结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的基本原则邝.这种相结合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3.这种相结合符合新时期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内在要求,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必然要求;4.这种相结合是世界经济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5.这种相结合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的科学决策,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体制的客观要求。

三、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1.本质与内涵

吉林省教委主任陈漠开教授对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本质的基本看法是: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作为社会实体的人类自身生产与物质生产的矛盾统一,是现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矛盾之统一。沈通生、吴松元、柏士兴、许惠农在他们的论文中概括了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内涵:(l)现代教育过程与现代生产劳动过程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有机结合;(2)是以教育为出发点,以教育活动过程和活动规律为主的,生产劳动作为教育的结合对象,着重为实现教育的基本目标任务提供条件和保证;(3)这种相结合是不同范畴的劳动概念的有机结合,教育劳动的生产性是这种相结合的纽带和桥梁;(4)这种相结合是一个多层次的结合,多内容的结合,其劳动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的劳动;(5)这种相结合是指一种广泛意义上的结合,即这种相结合还表现在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6)这种相结合的教育内容,包括智育、体育、技术教育等诸方面、德育也应包括其中;(”这种相结合的基本点应该体现在受教育者具体人身上,使之接受全面发展的教育,朝着全面发展的方向发展。

2.基本特征

陈漠开教授在论文中具体分析了基本特征可分为4点:1.整体性。教劳结合是项复杂的教育系统工程。作为系统,它是一个统一有机整林,具有整体性。在这个整体中,规律交叉,目标一致,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形成整体优势。在整体目标和整体效益中,实现各自特定的利益和追求。2.双重性。各自的发展规律使相结合具有科学性。这种科学性无论在任何社会制度下都是客观存在的。正因为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学习借鉴资本主义国家在这方面创造的反映客观规律的有益经验.但是不同社会制度下的相结合不可能不反映出各自的生产关系和由它决定的教育的阶级性,使之具有社会性。因此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施相结合既要重视其科学性一面,又要重视其社会性一面,实现二者的统一。3.多样性。广阔领域,多彩的实践,千差万别的条件,不同的利益追求,使教产研相结合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不能不日益多样化。4.时代性。教产研相结合植根于时代的土壤,不能不反映时代的脉搏、深深打上时代的烙印,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3.功能

陈漠开教授提出了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他指出它具有改造社会或促进社会进步的政治功能,提高社会生产的经济功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育人功能。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改造社会”的内涵发生质的变化,具有促进社会进步的涵义表现为;一是促进教育制度的改革,二是促进知识分子同工农的结合,三是促成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差别的逐步消灭。它不仅可以使教育事业的发展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使教育培养的人才适应现代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而且通过师生参加物质生产劳动,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实际科学技术问题,直接创造社会物质财富,推动生产发展。它不但能使受教育者的智力和体力得到充分发展,而且会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使他们既能从事脑力劳动,又能从事体力劳动,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4.结合点和结合模式

沈通生教授指出,科学技术是教产研相结合的有效结合点,教产研相结合只能是以科学技术为纽带在科学技术基础上的结合。现代生产劳动过程的基础是现代科技,而现代高等教育内容的中心或者说现代高等教育的基础也是现代科学技术,科学研究则直接参与现代科技知识创造和发展,因此科学技术把现代生产和现代高等教育及科学研究联系结合起来。一些同志从另外角度看待此问题,提出“中介”的说法,如清华大学陈智等。陈漠开教授认为,将科学技术看作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科学研究相结合的“中介”更为恰当,因为高等教育主要是培养人,其本身包含科学技术.而现代生产劳动,科学研究也需要科学技术,三者的结合是通过科学技术作为中介来实现的。陈漠开进一步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不仅决定着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速度、生产力的效率和质量,而且决定产品结构、生产组织结构、劳动方式,产业结构,左右生产发展方向,对教育,它则制约教育思想、教育体系,办学模式、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手段,是科学技术把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和现代生产联系了起来,并成为其共同的基础。在总体上科学技术是相结合的中介。关于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科学研究相结合的结合模式,陈漠开教授从性质上分析,认为可分成三种:1.事业适应型模式。•解决的是客观上的问题,这种模式要求整个教育事业与国民经济的发展要求相适应,协调发展,形成良性循环。2.办学合作型模式。它由两种亚模式构成:其一是教育与科研、生产(社会实践)相结合。这是高等教育办学的基本途径。这种结合,是由社会发展中以经济建设中心,教育、科研、生产三个领域,高等学校在办学过程中以育人为中心,教学与科研、生产(社会服务)三项职能,在教学过程中以培养目标为中心,教育与科研和生产(社会实践)三种要素有机结合而成的教育系统工程.其二是产学合作教育。这是学校和产业部门按照工学结合的教学计划共同培养人才的一种办学模式。对高等教育来说,它又是教育与科研、生产(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3.过程结合型模式。这是把科学研究、生产实践引进教学过程的一种模式.

国内劳动教育研究现状篇(2)

一、个人教育收益率的概念和研究意义

自从20世纪60年代,人力资本理论创立、教育开始被视为一种投资行为以来,教育收益率的估算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教育收益率是对一个人或一个社会因增加其受教育的数量而得到的未来净经济报酬的一种测量。根据获得教育收益的对象的不同,教育收益率又分为个人教育收益率和社会教育收益率。

个人教育收益率的计算和作用都是不同于社会收益率的。个人教育收益率是考虑到个人教育投入的成本和工作后取得的收入之间的关系,来衡量某类教育对于个人家庭来说投资是否划算。社会教育收益率主要是考察社会对各类教育机构的教育资源的投资和所取得的社会收益的部分,其计量的教育成本包括公共开支、个人收入、机会成本。所取得的收益为所得税和税后工资。对教育收益率的研究有如下意义:(1)教育收益率是评价教育生产力的一个有用的指标,它试图回答社会和个体是否应该在教育上投入资源,或是否应该增加或减少教育上的资源投入。(2)通过对不同群体,不同教育水平收益率的研究,可以判断教育内部资源分配的合理性,包括教育资源在性别、城乡、区域及各级各类教育上分配的合理性问题。(3)教育作为一种投资方式,其收益率的高低反映了教育投资对收入分配的作用,研究各级各类教育的收益率,可以为如何增加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差距提供依据。(4)教育收益率反映了劳动力配置效率的高低,了解收益率有助于分析劳动力市场的完善程度以及与之相关的收入政策、教育政策与就业政策的得失。

二、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个人教育收益率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有关教育收益率的计算,在西方教育经济学中极为盛行,所用方法的理论基础是西方经济学中的人力资本理论。美国经济学家汉森首次提出了美国在1949年的各级教育投资回收率,被公认为最早对教育收益率进行的综合研究。真正开始估计教育的收益率是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T.W. schultz以及Becker大大推进了这一课题的研究。这一时期的研究方法主要是“详细阐述法”(The Elaborate Method)。第二次研究收益率的高峰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以Mincer的NBER书的出版为标志,Mincer认为,今天的潜在收入依赖于昨天在人力资本上的投资,而人力资本取决于所接受的教育。Chiswick在1974年使用明瑟收入法计算出美国普通教育的个人收益率。Rosenzweig进一步指出,教育投资并不是万能的,其收益率依赖于技术革新以及市场和政治体制的改革。国外关于职业教育收益率的实证研究中,既有认为职业教育可以带来较高个人回报的,但也有认为中等职业教育的个人收益和普通教育没有明显区别甚至低于普通教育的。

2.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对于教育收益率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这两个方面:(1)对于不同教育阶段收益率的研究。上世纪90年代初出现了国内学者关于教育收益率的研究成果,90年代中后期形成研究高峰。张车伟估计了不同教育阶段的收益率,得出市场分割因素对中等教育的影响最大。武向荣认为,过度教育导致教育收益率较低。钱智勇认为,对于教育投资者来说,必须忍受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的中等教育阶段,才能够对高等教育进行投资。在影响工资差额的各种因素中,教育占有绝对权重。非教育因素影响了教育,它们是通过教育而对工资差额产生间接作用。(2)对不同类型教育的收益率的研究。陈晓宇、阂维方估计的我国1996年城镇高中和中专教育收益率分别为4.19%和6.76%,后者比前者高2.57个百分点。岳昌君估计的1991年高中和中专教育真实的收益率分别为2.24%和2.64%,后者比前者高0.4个百分点;而2000年各级教育收益率有所提高,但中专教育收益率仅比高中高0.16个百分点。谬柏其采用同时考虑异质性和自选择偏差问题的广义选择修正模型,研究了我国高中毕业接受高等教育和未接受高等教育的教育收益率问题。丁小浩、李莹对我国城镇中等教育毕业生的实证研究认为,职业教育毕业生的起始工资和普通教育没有明显区别。

随着人力资本理论、教育经济学等学科的发展,国内外对于教育收益率的研究已有了相当丰富的成果,对于教育投资收益率的计算方法提出了许多改进措施。但是对于普通高中教育和职业高中教育,这样一个让很多家庭很难抉择的教育类型的投资收益率比较研究较少。

三、个人教育收益率常用的计算方法

它能够用于反映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评价教育产出的效率,反映劳动力市场对教育的需求状况,对非义务教育阶段学费水平的确定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明瑟收益率没有直接涉及教育的个人成本,因此是衡量一定量的教育所带来的收益的方法,而不是真正意义模型,是一个劳动力定价模型,揭示了教育和工作经历这些要素在劳动力市场上的报酬,它代表了教育的收益率,从而可以决定人力资本的最佳投资水平。赖德胜等学者对明瑟函数曾有不同的评论,但由于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成为研究者使用最多的方法。

对于教育收益率的影响因素,可以将其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比如就业方式、行业、职务、性别、年龄、技能培训、各地区的收入水平等这些因素对于个人教育收益率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而外因比较复杂,像经济因素、文化因素、社会因素和政治因素等,尤其是经济因素中的市场理性化程度、产业结构、企业结构和劳动力的失业状况等,每种因素在不同情况对教育收益率的计算结果会有不同的影响。很多学者也根据研究需要对明瑟收益率模型进行了扩展,加入了他们认为也较为重要的解释变量。

国内劳动教育研究现状篇(3)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教育体系;问题;困境;改革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12013)07-029-02

当前,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已经进入到由规模扩张到精神内涵发展的时期。尤其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系统呈现出层次不清、关联性不强等状况,成为阻碍现代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绊脚石,因此,我们必须要实现职业教育的改革。

一、职业教育发展及作用

(一)职业教育产生过程

现代职业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社会劳动者群体提升其劳动技能,进而提升他们的劳动效率,转变劳动者自身的生存状态,达到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最终目标。通常职业教育的主要作用对象是从事于社会岗位生产型劳动的劳动者群体。

最初形态的职业教育是占代传统作坊中的学徒制度,小学徒们在固定的时期内抓紧学习技能,并且在作坊中工作,实现工学一体化,从简单的工作到繁冗的工作,逐渐掌握熟练的工艺技能。而这种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在当今德国推崇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中依然还有一定内容的保留。随着当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现代工业文明替代了传统的手工生产作坊,而人们的劳动技能提升,社会岗位对劳动者群体的数量需求逐渐增加,过去的师徒关系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劳动的需求,因此,职业教育应运而生了。

(二)我国职业教育重要作用

1.为我国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我国改革开放三十余年中,实现了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随着物质性生产资料的增加与科学技术的提高,必然会需要劳动者具有更高的生产技能。而物质性的生产资料的提升过程具有商业性特点,并且劳动者的专业技能提升也属于社会过程,是当代社会职业教育发展的成果。

2.通过提升社会劳动者的专业技能来转变其生存状态。我国整体人口素质依然较低,劳动者由于缺少专业技能,只能从事薪水较低的简单劳动岗位。而通过现代职业教育,能够让较低素质的社会劳动者提升其劳动技能,进而让他们可以去从事相对复杂的劳动。一方面,可以转变他们的生存状态;另一方面,能够促进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

二、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我国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体系不够完善

我国职业教育起步较晚,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来说,依然存在着一定差距。当前的研究对于我国职业教育理论缺少较为科学的界定与划分,从具体方面来说:首先,对于西方职业教育教学理论的深入研究,普遍采用“拿来主义”的原则,存在人云亦云的状况,并没有针对我国现状来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缺少这一领域的创新成果与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新论点。其次,在我国职业教育改革过程中对使用典型教学案例不够重视,缺少系统性的分析能力与资源整合能力。再次,对于某些基础性概念缺少必要认识,甚至会出现误区,例如,院校教育模式与方式之间的关系概念混淆不清,对于一些教育类研究文献中将职业教育模式混淆为教学方式的现象普遍存在。最后,许多教学方式研究的文章是通过理论性的研究学者共同完成,部分内容脱离了实际情况,使得教学研究成果与当前教育实际不符。

(二)重视知识理论,忽略职业教育

当前依旧存在着推崇知识理论文化教育,忽略职业技能训练的传统观念,而我国职业教育的定位与目标是培养出较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的教育模式;而这种教育取向与传统教育观念是相悖的。由于受到传统“重视知识理论,忽略职业教育”的巨大影响,职业教育自身的地位与作用并没有被完全接受,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时常会遇到一些“不平等”的待遇,甚至会遭到歧视。由于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导致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的规模失调严重,导致人们缺乏理智地去选择普通教育。

(三)院校专业设置不合理

一些职业院校的招生专业只是集中于机械电子、计算机技术、艺术设计、会计管理、汽修等专业,然而涉及医学、畜牧业等专业几乎没有。职业院校这种专业设置方式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发展与市场需求的变化进程,使得这些专业出现了饱和状态,而新的市场需求难以得到满足。部分职业院校之所以会出现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状况,就是因为专业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脱离,而根本出发点并没有针对市场实际需求,没有将学生就业问题作为院校专业设置的根本导向。

(四)现代职业教育育人目标定位存在误区

对于我国职业院校的广大生源,教书与育人问题已经十分突出。职业院校的学生在中学时期多数学生成绩不够理想。当进入到职业院校之后,应试教育产生的负面影响使得部分学生显露出厌恶学习、违反校纪等多种问题。然而,教师们难以对学生们进行正确引导,甚至会抱怨这些学生很难教。而一般教师的说服教育难以起到效果,从严处罚学生又会导致他们产生抵触心理,甚至引起强烈抵抗。因此,如何实施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成才,成为职业院校教师们亟待解决的任务。但是如果我们能够从人才培养观念与心理学理论角度着手,充分认识与理解学生群体,就会发现每个学生都很有才,需要帮助他们成才,就要转变传统教育模式,从细微着手来规划学生们的职业生涯,可以说科学有效的职业教育对学生们的一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五)现代职业教育社会服务不足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主要是以全日制院校学生为主的,而对于社会人员的短期教育培训功能并不能很好地发挥。在近几年,虽然我国政府提倡,院校有实际行动,但是由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并没有完善建构,因此,依然带有明显的学习教育特征。

三、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策略探析

(一)完善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理论体系

我们要在全国范围内构建一支相对稳定的职业教育研究队伍,其中要包括在职业教育一线的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群体。对于现代教育方式开展全方位的深入研究,要从教育改革的实际需求出发,将职业教育的专业建构、专业课程改革、专业教材建设等成果从理论转化成为实践工作,在实践工作中实现优化发展。教育部门可以定期开展类似于专家论坛的交流活动,为我国来自职业教育不同领域中的学者们进行交流讨论构建广阔的平台。

(二)摆正现代职业教育中文化课程的位置

专业课程与文化课程之间并不是矛盾对立的,扎实稳固的文化课程是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学生的基础,也是提升职业院校学生文化素质的基础。并且职业教育中的文化课程也面临着教育改革,需要通过专业课程整合、选修、必修等形式来组织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教师要根据学生个体兴趣、个性化发展与实际需求,来加强学生文化素养的教育,深入挖掘与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我们需要转变重视专业课程,忽略文化课程;注重专业技术培养,忽略文化基础课程教育;注重眼前就业,忽略自身未来发展的倾向;学生们要处理好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与文化基础课程两者之间的关系,让职业院校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

(三)强化我国政府统筹,进而实现教育资源整合

通过实践表明,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不能完全依靠市场主导,而是要强化政府统筹功能实现健康发展。在现代职业教育办学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背景下,要想强化政府统筹工作需要一个好的载体——职业教育集团化的办学模式。现代职业教育集团需要由国内重点职业院校带头,引导其他团体机构、企业与其他院校参加,以专业化发展作为纽带,进而共同创建实训基地,以校企模式作为发展重点,提升整体办学水平。

(四)树立专业技能实用、劳动最光荣的思想观念

国内劳动教育研究现状篇(4)

刘元志(1992-),男,湖北黄石人,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摘 要:本文针对延迟退休相关问题,通过定义国民人均预期寿命、人口老龄化程度、劳动力供求状况和国民受教育年限等指标用以描述社会经济状况,并结合美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意大利等已推行延迟退休政策国家的相关数据,通过DEA-CCR模型计算得到延迟退休可能性系数。同时结合回归预测方法预测我国未来三十年的社会经济状况,提出我国的延迟退休方案。结果表明,在2014年延迟退休3年,并在2015、2016、2036和2040年分别增加延迟退休一岁最适宜。

关键词:延迟退休;DEA-CCR模型;实施方案

一、引言

2013年11月12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为是否应该延迟退休年龄这场争论划上了句号,而更重要的问题在于如何设计合理科学的延迟退休年龄方案以及如何对设计好的方案进行检测,所以国内学者对于这个问题的计量研究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选取合适的指标和角度,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定量计算出延迟退休年限,给出延迟退休年龄方案,如王甜(2012)以城镇人口为研究对象,从人口增长规律出发,采取分步法,建立了基于人口增长增长下、中短期养老保险基金平衡的定量数学模型,求解得出我国未来15年内的最佳退休年龄[1];二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不同延迟退休年龄方案所带来的各种社会效应进行定量测算,以检测不同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如王振军(2014)依据人均预期寿命、劳动者参加工作的初始年龄和不同类型劳动对人体体力要求的差异等,就从事不同类型劳动的退休年龄标准进行了延迟设计,然后通过对不同方案自我养老系数的定量测算,检测了其设计的合理性[2];杨忠庆、秦森(2013)通对对基金积累支付年数、制度内抚养比、新退休少退系数、财政补贴、劳动力和城镇经济活动人口等五个指标进行测算,对已有的三种不同的退休方案带来的经济社会影响进行了定量评估[3];苗红军(2011)在设定合意社会统筹养老保险基金的相关假设和模型下,分析了推迟退休对养老保险和劳动人口的影响,指出其在社会各个方面发挥的作用[4]。但是这两个方面的研究,均有一定的自身缺陷,只对退休方案设计进行计量研究,并没有进行方案预期检验;而仅仅对方案预期检验,甄别不同方案的优劣,却可能会错过最佳的方案。

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延迟退休年限的确定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确定影响延迟退休的指标,并将其分成不同的两类,一类与延迟退休正相关,一类与延迟退休呈负相关,进而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法来计算出相应的延迟退休效率,并用延迟退休效率来代表是否应该延迟退休以及延迟退休的年限长度,进而制定相应的延迟退休政策执行的时间表。

二、指标数据的选择及假设

(一)指标的选择

1.国民人均预期寿命Y

国民平均预期寿命,俗称“人均寿命”。它一般指全体国民的人均寿命,其计算方式为对同时出生的一批人进行追踪调查,分别记下他们各年龄段死亡人数,直至最后一人寿命结束,然后根据这一批人活到各种不同年龄的人数来计算人口平均寿命;计算公式是:

Y=∑ni=1xifi∑ni=1fi

(1)

其中n是指分为n个年龄段,fi是指第i个年龄段的死亡人数,xi是第i个年龄段的组中值。

2.人口老龄化程度P

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我们定义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公式为:

P=P60PN

(2)

式中,P为人口老龄化程度指数,P60表示年龄大于60岁的人口,PN为总人口数。

3.劳动力供求状况Ns和Nd

劳动力供给Ns是指在一个国家,在某一段时间内,在一定的经济条件和工资水平上,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劳动力需求Nd是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愿意并且能够雇佣的劳动量,计算公式是:

Nd=Ed・wp,Ns=Es・wp

(3)

其中Ed代表劳动力需求弹性,Es代表劳动力供给弹性,w为货币工资,p为价格,wp代表实际工资。

Ed=ΔDDΔWW,Es=ΔSSΔWW

(4)

其中ΔDD为劳动力需求变动率,ΔSS为劳动力供给变动率,ΔWW为工资率变动率。

4.国民受教育情况

我们可以使用各种不同的指标来衡量教育的各个方面, 这些指标包括:入学率、教育成就指标、教育质量指标、受教育广泛度指标、受教育年限标准差等。我们认为最能恰当测量国民受教育情况的指标应是教育成就的存量指标,它被定义为平均受教育年限.:

Ao=∑5i=1OitiON

(5)

其中:Ao为人均受教育年限;i为受教育程度为标准而分组的组数,i = 1,2,3,4,5,分别代表文盲半文盲、小学、初中(中专、技校)、高中(高职、高专)、本科(大专)及以上学历;O为各受教育程度的年限,在本文中,我们定义文盲半文盲受0 年教育,小学6年,初中9年,高中12,大专及以上16年;Oi为接受各教育程度的人数;ON为全体国民。

(二)数据的获取

本数据来源于CEIC全球数据库中2001年至2009年美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意大利五国的相关数据,和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的与中国有关的数据。通过分析数据可知,它们都有不同程度的延迟退休情况,以延迟退休的年限记,以60岁为0,,65岁则记为5,给出其延迟退休政策实施年份与延迟退休年限表(表1);并结合上述四个指标的计算公式,可以计算出各国相应年份对应的四项指标值表(表2);通过同样的方法给出中国1991~2010年的四项指标值表(表3)。

表1 各国延迟退休年限表

国家 美国 日本 德国 澳大利亚 意大利

年份 2003 2006 2008 2001 2007 2014 2001 2004 2008 2011 2009 2008

年限 5 6 7 5 6 7 3 5 6 7 7 5

表2 各国四项指标值表

国家 年份 人均预

期寿命 人口老龄

化程度 劳动力

供求状况 国民受

教育情况

美国

日本

德国

澳大利亚

意大利

2003 76.99 0.12 13.2 0.9401

2006 77.59 0.12 13.17 0.9539

2008 77.9 0.125 13.23 0.942

2001 81.42 0.17 12.97 0.9496

2007 82.51 0.21 13.2 0.9588

2014 86 0.209 11.6 0.9566

2001 78.33 0.16 12.18 0.9212

2004 78.68 0.18 12.28 0.8948

2008 79.74 0.2 12.54 0.924

2011 77.8 0.197 12.2 0.9405

2009 81.54 0.136 11.62 0.9442

2008 81.39 0.2 10.1 0.9322

表3 中国四项指标值表

年份 国民人均预期寿命 人口老龄化程度 国民受教育程度 劳动力供求状况

1991 68.835 0.06 0.977 4.9008

1992 69.12 0.062 0.977 4.9807

1993 69.405 0.062 0.974 5.0589

1994 69.69 0.064 0.972 5.1359

1995 69.975 0.062 0.971 5.2139

1996 70.26 0.064 0.97 5.2904

1997 70.545 0.065 0.969 5.3667

1998 70.83 0.067 0.969 5.4459

1999 71.115 0.069 0.969 5.5285

2000 71.4 0.07 0.969 5.6127

2001 71.743 0.071 0.964 5.6598

2002 72.086 0.073 0.96 5.7087

2003 72.429 0.075 0.957 5.7594

2004 72.772 0.076 0.958 5.8100

2005 73.115 0.077 0.958 5.8598

2006 73.458 0.079 0.959 5.9123

2007 73.801 0.081 0.96 5.9648

2008 74.144 0.083 0.958 6.0172

2009 74.487 0.085 0.957 6.0701

2010 74.83 0.0887 0.959 6.1229

(三)模型假设

基于前人的研究,本文在研究时假设:第一,在计算人均受教育年限时,假设不同教育阶段在入学时即接受了此教育阶段的所有年份教育;第二,假设劳动力供求状况表示为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的比值;第三,假设各职位的环境因素可以粗略的进行比较;第四,假设我国延迟退休年限接受程度与其他国家相同;第五,假设劳动率年增长率保持稳定。

三、我国延迟退休政策执行的预测时间表

(一)研究思路

目前世界各国的退休年龄各不相同,而大部分国家退休年龄都是以60岁为界限。本文选取了5个延迟退休年龄超过60岁的国家,包括美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意大利,通过研究这些国家的国民人均预期寿命 、劳动力供求状况、国民受教育年限和人口老龄化程度等影响延迟退休年龄[5]相关因素,来制定相应的延迟退休政策。从而预测我国出台延迟退休政策执行的时间表。

(二)研究方法

本文将国民人均预期寿命、人口老龄化程度、劳动力供求状况、国民受教育情况这四个指标分成不同的两类,一类是与延迟退休正相关的指标即国民人均预期寿命、人口老龄化程度、劳动力供求状况,一类是与延迟退休呈负相关的指标即国民受教育情况,通过DEA-CCR模型[6],来计算出相应的延迟退休效率。效率越高,实施延迟退休的可行性越大。用延迟退休效率来代表是否应该延迟退休以及延迟退休的年限长度,进而制定相应的延迟退休政策执行的时间表。

1.求得五国延迟退休可行性系数表

运用CCR模型将国民人均预期寿命、人口老龄化程度、国民受教育程度作为一类,并结合表1和表2数据,进行数据包络分析,得出五国延迟退休可行性系数表,如表4:

表4 五国延迟退休可行性系数表

国家 美国 日本 德国 澳大利亚 意大利

年份 2003 2006 2008 2001 2007 2014 2001 2004 2008 2011 2009 2008

可行性 1 0.98 1 0.99 1 1 0.97 0.95 1 0.99 0.968 0.97

2.预测中国2010~2040年四项指标数据

结合表3,分别以国民人均预期、寿命人口老龄化程度、劳动力供求状况及国民受教育程度为被解释变量,以时间系数为解释变量做四个指标的回归模型,用来预测中国2010~2040年四项指标的数据。设时间系数为t,时间系数从1990年起为0,时间系数=年份-1990。经过异方差、自相关等检验,得到四个指标的回归模型:

Y=0.343t+67.79,O=e0.020263t-2.856269,L=0.064854t+4.886962,E=e-0.001129t-2.856269

(6)

通过此回归模型进行预测,得到了2011年至2040年国民人均预期寿命、人口老龄化程度、国民受教育程度及劳动力供求状况的数据,如表5:

表5 中国2010~2040年四项指标数据预测值表

年份 国民人均

预期寿命 人口老龄

化程度 国民受

教育程度 劳动力

供求状况

2011 75.173 0.088 6.248896 0.9539

2012 75.516 0.0898 6.31375 0.9528

2013 75.859 0.0916 6.378604 0.9517

2014 76.202 0.935 6.443458 0.9506

2015 76.545 0.954 6.508312 0.9496

2016 76.888 0.974 6.573166 0.9485

2017 77.231 0.0993 6.63802 0.9474

2018 77.574 0.1014 6.702874 0.9464

2019 77.917 0.1035 6.767728 0.9453

2020 78.26 0.1056 6.832582 0.9442

2021 78.603 0.1077 6.897436 0.9432

2022 78.946 0.1099 6.96229 0.9421

2023 79.289 0.1122 7.027144 0.941

2024 79.632 0.1145 7.091998 0.94

2025 79.975 0.1168 7.156852 0.9389

2026 80.318 0.1192 7.221706 0.9378

2027 80.661 0.1217 7.28656 0.9368

2028 81.004 0.1241 7.351414 0.9357

2029 81.347 0.1267 7.416268 0.9347

2030 81.69 0.1293 7.481122 0.9336

2031 82.033 0.1319 7.545976 0.9326

2032 82.376 0.1346 7.61083 0.9315

2033 82.719 0.1374 7.675684 0.9305

2034 83.062 0.1402 7.740538 0.9294

2035 83.405 0.1431 7.805392 0.9284

2036 83.748 0.146 7.870246 0.9273

2037 84.091 0.149 7.9351 0.9263

2038 84.434 0.152 7.999954 0.9252

2039 84.777 0.1551 8.064808 0.9242

2040 85.12 0.1583 8.129662 0.9231

3.求得中国延迟退休可行性系数表

运用CCR模型将国民人均预期寿命、人口老龄化程度、国民受教育程度作为一类,并结合表5数据,进行数据包络分析,得出五国延迟退休可行性系数表[7],如表6:

表6 中国延迟退休可行性系数表

年份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可行性系数 0.86 0.86 0.86 0.98 0.99 1 0.88 0.89 0.89 0.9

年份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2026 2027 2028 2029 2030

可行性系数 0.9 0.91 0.91 0.92 0.92 0.93 0.93 0.94 0.94 0.95

年份 2031 2032 2033 2034 2035 2036 2037 2038 2039 2040

可行性系数 0.95 0.96 0.96 0.97 0.97 0.98 0.98 0.99 1 1

因为国民人均预期、寿命人口老龄化程度、劳动力供求状况及国民受教育程度对延迟退休的影响较大。这四个指标是计算出的延迟退休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是否可以实施延迟退休即相应的延迟退休可行性系数。由表4可知实行延迟退休的国家,实施延迟退休的相应年份所对应的可行性系数都相当高,基本接近于1。且可行性系数区间值在[0.95,1]。由此可知,我国若要实行延迟退休,必须在相应的可行性系数较高的年份即在可行性系数大于0.95的年份里。

(三)结果分析

由表6可知,在2011年到2040年中,中国延迟退休可行性系数大于0.95的年份为2014-2016、2031-2040,故认为可在2014-2016年以及2031-2040年进行延迟退休。另外,借鉴发达国家逐渐延迟的方式,并考虑到民众的接受程度,认为可在这两个年份区间中分别延迟两岁。在2014―2016年中每年推迟1岁,在2031―2040年中每5年推迟1岁,可制定延迟退休时间表,如表7所示:

表7 延迟退休时间表

年份 2014 2015 2016 2036 2040

推迟岁数 3 4 5 6 7

四、主要结论与政策含义

借鉴国际社会延迟退休年龄的经验,如美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意大利,通过研究这些延迟退休年龄超过60岁的国家的国民人均预期寿命、劳动力供求状况、国民受教育年限和人口老龄化程度,建立延迟退休年龄效率模型,对国际社会延迟退休年龄各项影响因素制定标准。标准制定后,根据中国各项指标历史数据,计算中国国民人均预期寿命、劳动力供求状况、国民受教育年限和人口老龄化程度未来预测值,当影响因素达到标准值时,就需要进行延迟退休年龄。

我国当前的法定退休年龄为男60岁,女55岁(干部)或50岁(工人),而在欧美国家普遍的退休年龄都为65岁。我国正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 1990至2010年以来,我国劳动力供求状况保持稳定,GDP稳定增长;国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用人均受教育年限作为国民受教育年限指标,我国的人均受教育年限已从4.83年提高到6.13年;预期到2020年,国民预期寿命将达到77.1岁,人口老龄化程度指数高达 0.1,劳动供求指数为0.944,国民受教育程度为6.83年,各项指标均满足延迟退休年龄标准。综合国内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环境趋势,现阶段或者不久的将来,我国有必要进行退休年龄的延迟。(作者单位:1.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2.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项目:2014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制造行业从业人员延迟退休年龄政策》(AH201410378305)。

参考文献:

[1] 王甜.我国最佳法定退休年龄的趋势分析与数学建模[D].赣州:江西理工大学,2012.

[2] 王振军.我国退休年龄延迟设计研究[J].西北人口,2014,35(05): 29-34

[3] 杨忠庆.秦森.关于延迟退休年龄的方案比较[J].中国社会保障,2013,(1): 43-45

[4] 苗红军.中国城镇职工推迟退休年龄研究[D].辽宁:辽宁大学,2011.

[5] 周辉.我国延迟退休年龄限制因素分析与建议[J].学术交流,2011,02:136-140.

国内劳动教育研究现状篇(5)

关键词:生物技术专业;劳动与就业能力;培养体系;人才培养

【中国分类号】G633.91

项目来源:“十一五”国家教育规划课题“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重点子项目“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研究”(FIB070335-A10-01);武汉工程大学校级教学研究项目(X2012018)

随着20世纪90年代“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以及生命科学领域的一系列巨大进步,促进了我国社会“生物热”的兴起以及高校生命科学类专业招生人数的快速增长。随着招生人数的剧增,大学生就业难度加大,2010年,全国省内地方院校,生物毕业生就业率为87.8%,其中,在非生物类领域就业率高达29.5%,而在生物类领域就业率仅为58.3%[1]。生物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强化学生劳动与就业能力培养,构建大学生劳动与就业能力培养体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方向。研究探讨构建生物技术专业大学生劳动与就业能力培养体系,对于丰富我国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高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通过大学生劳动与就业能力培养体系的实施,可以大幅度提高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劳动与就业能力以及就业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大学生劳动与就业能力的内涵与主要构成要素的思考

劳动能力,是指人类进行劳动工作的能力,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总和。就业能力定义,因研究视角不同而各有不同,还没有统一定义[2]。我国较早提出大学生就业能力这一概念的郑晓明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 [3]。关于大学生劳动与就业能力以及构成要素,根据研究者研究视角不同,没有统一定论[4]。

二、大学生劳动与就业能力培养体系的研究现状与创新思路

1. 大学生劳动与就业能力培养体系的研究现状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劳动与就业能力,我国研究者进行了广泛的探索与实践。关于就业能力的研究,最早提出“提高就业能力对策”的是1999年东北财经大学的韩淑丽。而之前主要是开展职业培训,提高社会就业率(陈玉民,1997;李桂圣,1998)等方面的报道。随着高校扩招,2000年以后,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就业能力培养的呼声逐渐增强。2000年,药朝诚在《山西发展导报》上提出:“大学首先要培养学生就业能力”,之后,大学生就业问题得到了广泛重视与研究(张晓洪,2001;苗天慧,2003;赵颂平,2004)。2005年以后,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笋般的大量发表,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就业能力的内涵、构成、要素等研究(阎大伟,2007;郭志文,2007;张新娅,2012);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现状、问题、对策研究(张进,2007;孙长缨,2007;朱新秤,2009;周静,2010;沈金峰,2011);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调研报告与具体做法(李颖,2005;肖云,2007李连营,2008;杨芝等,2010;易佩荣,2011)等等。国外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研究,涉及大学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如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建立基于就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欧盟将终生学习策略纳入劳动就业能力培养体系,美国高校将校企合作、生活技能培养、设立就业指导中心等纳入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体系,等等。

上述研究都是针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内涵、措施与对策探讨。关于在高校人才培养的全方位全过程,构建大学生劳动与就业能力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形成具有广泛价值的高校大学生劳动与就业能力培养体系与模式,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与实践。

2. 构建大学生劳动与就业能力培养体系的创新思路

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就要着力解决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合理、能力不强、素质不高,以及眼高手低的就业观念等劳动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切实增强大学生的劳动就业能力、劳动就业竞争力与就业率。

(1)要构建我国高校大学生劳动与就业能力全过程、全方位培养的创新模式,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大学生就业率。根据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人数增加、就业压力增大、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的实际情况,探讨高校对大学生劳动与就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拟定解决对策和措施。根据大学学科专业特点,探讨将劳动与就业能力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途径,以及大幅度提高我国高校大学生人才培养质量的技术措施,构建我国高校大学生劳动与就业能力全过程、全方位培养的创新模式,解决高校对大学生劳动与就业能力培养重视不够、以及学生就业率低下的问题。

(2)要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切实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要加强“实验、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论文、社会实践”五位一体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建设,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改革实验、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论文和社会实践等高校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方法,解决高校大学生实践能力差,操作动手能力弱、知识开发应用能力优势不突出的问题。

(3)要加强实习教学改革,切实转变学生劳动就业观念。要形成学生亲自参加生产劳动的实习新机制,让学生在实习中亲自参加生产劳动,磨练意志、砥砺品质、陶冶情操、了解国情、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大幅度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热爱劳动的思想道德观念,解决大学生劳动观念不强,怕苦怕累,就业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不能适应社会需求的问题。

(4)要建设高校思政工作与大学生劳动就业工作联动新机制,切实提高学生的劳动就业素质。要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践促进学生劳动与就业素质与能力提升的新体制,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势,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事业心的方法与机制,提高大学生劳动与就业素质,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劳动与就业工作脱节的问题。

三、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劳动与就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探讨与实践

劳动就业能力的核心要素有三点,一是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与专业技术能力,二是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三是较好的劳动就业观念与思想道德素质。以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优化构建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与专业技术能力;以实践教学改革,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实习教学改革,提升学生劳动就业观念、团队合作精神和环境适应能力;以思政教育与社会实践改革,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职业道德品质。

1.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构建与学生就业能力提高相适应的知识体系,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与专业技术能力。

以就业为导向,以优化学生知识结构为核心,构建生物技术专业基于劳动与就业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教学创新模式,大幅度提高大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生物技术专业与生物技术产业密切相关,生物技术产业涉及领域非常广泛,包括与国民经济息息相关的诸多产业,如:农业、能源、环保、化工、医药、卫生、矿产、材料、食品等等。研究构建“差异化、多元化、特色化”的生物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以适应国家生物技术产业对生物人才“差异化、多元化、特色化”的需求。根据生物学科特点,探索大幅度提高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技术措施和将劳动就业能力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途径与方法,优化构建与劳动就业能力培养相适应的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强化人才研究开发应用能力培养,切实提高学生的劳动就业能力。

武汉工程大学生物技术专业是在学校化学工程、制药工程、应用化学、生物化工等优势学科基础上设立的。通过10多年的建设,我校生物技术专业形成了“生物+化工”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体系[5],培养具有“生物化工与生物制药”鲜明特色的本科生物技术专业人才。

2.改革实践教学方式方法,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以“实践教学改革、实践素质培养和实践能力提升”为目标,创新实习、实验、实训、毕业设计论文、社会实践等实践教学方法与模式,构建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的改革体系,大幅度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就业竞争力。充分利用校内和校外教育资源,产学研合作,加强“实验、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论文、社会实践”五位一体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建设,研究着力提高生物学生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技术措施,营造以就业为导向,有利于人才劳动就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

3.加强实习教学改革,提升学生劳动就业观念。

以劳动素质、劳动能力和劳动观念培养为导向,加强实习教学改革,改革实习教学模式,创新实习教学方法,改革参观式、袖手旁观式实习教学模式,构建能够大幅度提高大学生劳动观念形成和转变的实习教学模式。为此,我校生物技术专业近5年来,进行了实习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实施“顶岗实习”教学模式[6],让学生在实习中亲自参加生产劳动,磨练意志、砥砺品质、陶冶情操,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务实工作作风和热爱劳动的思想道德观念。

4.重视思政教育与社会实践的育人作用,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道德品质。

以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道德品质培养为导向,充分发挥社会育人和大学育人的双重功效,以就业素质培养为主导,以就业观念改变为核心,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实践的育人作用,将思政教育、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社会实践纳入大学生劳动与就业能力培养体系,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强烈的事业心的方法与机制,改变学生眼高手低、就业观念与社会脱节的问题,大幅度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大幅度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和就业率。

四、我校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劳动与就业能力培养体系的实践效果

我校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劳动与就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有力的提升了我校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以及学生的劳动就业能力和就业率。

2007年以来,我校生物技术专业黄亮平、魏桂英、李金林、革伟同学分别荣获武汉工程大学“杰出青年”、“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毕业生”、“三好学生标兵”等荣誉称号;季李影、徐雪娇、革伟等同学分别荣获“国家奖学金”;赵鸿雁、易沭远同学分别荣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张红同学荣获“第十三届奥林匹克全国作文竞赛一等奖”;龚雯同学荣获“湖北省第一届大学生生物实验竞赛(综合赛)三等奖”; 10多名同学荣获“国家专利”;19人荣获“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奖”,其获奖比率是学校平均获奖比率的近3倍;60多名同学考取了研究生,主要分布在中国科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暨南大学、江南大学、海南大学、厦门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重点高校。

以我校近两年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生情况,说明人才培养质量与效果。我校生物技术专业2012届和2013届毕业生,政治素质高,学习成绩好,就业率高,多项指标,在我校理科专业中,均位居前列。例如:2012届毕业生革伟同学分别于2009年和2011年两次荣获“国家奖学金”,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标兵”; 2012届和2013届毕业生,入党人数多,入党比例高,入党比率分别为50%、40%;考取研究生的比例分别为38.1%、22.22%;四六级通过率分别为90.91%、93.33%;毕业论文获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奖的比例分别为13.64%、7.41%;一次就业率均为100%;高质量和高端就业率分别为9.52%、55.56%。

参考文献

[1] 乔守怡.生物学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现状分析[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2

[2] 肖云,杜毅,刘昕.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差异性研究[J].高教探索,2007

国内劳动教育研究现状篇(6)

【关键词】 重庆市;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现状;对策

一、前言

所谓人力资本,即人力资源或劳动力使用价值,是储存于劳动者体内的脑力和体力的总和,主要以科学知识和劳动技能的形式存在。舒尔茨和贝克尔等人认为,人力资本不仅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也是个人增加收入的主要手段。因此研究重庆市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是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是重庆市发展农业经济、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根据重庆市2010年统计年鉴的数据,截至2009年底,重庆市的总人口为3 275.6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为2 326.92万人,占总人口数的71.04%;再者重庆市地处西部地区,以山地为主,农业耕地少,因此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对于重庆市的整体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内许多学者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研究发现,我国农民人力资本与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收入增加之间具有正向关系。因此,如何有效的加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是发展农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关键。

二是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是统筹城乡发展、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途径。2008年,重庆市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家庭经营收入为3 239.95元,其中来自第一产业农业的收入为2 940.58元,所占比例为90.76%,来自第二产业的收入为38.31元,来自第三产业的收入为261.05元。2009年,重庆市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家庭经营收入为3 298.28元,其中来自第一、二、三产业的收入分别为2 948.72元、57.11元、93.45元,来自农业的收入所占比例为89.41%。目前,农村居民收入绝大部分来自农业,大量劳动力依附于农作物种植,停滞在农村。而现实是农村根本无法消化众多的劳动力,加上农村劳动力后天培养不足,缺乏技术,大量劳动力得不到有效转移和利用。因此,必须通过加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来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这也是将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途径。

二、重庆市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现状与问题

(一)重庆市农村知识资本投资现状

农村知识资本主要是指通过农村基础教育所凝结形成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目前,重庆市农村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育资源供给不足,主要表现在学校校舍、课桌、师资总量、师资总体学历等方面。二是农村劳动力平均文化程度低。根据重庆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全市常住人口2 884.62万人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249.30万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381.14万人;具有初中程度的951.41万人;具有小学程度的974.71万人;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123.90万人,文盲率为4.30%。三是农村文教支出费用偏低。表1和表2的数据可以论证这一观点。

(二)重庆市农村健康资本投资现状

健康资本投资主要包括医疗保健投资、营养与食品投资、衣着投资等。大量的文献研究证明,健康人力资本在个人收入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刘国恩发现,健康的经济收益对农村人口来说要高于城市人口;张车伟认为,几乎所有的营养和健康方面都影响到农村的劳动生产率,投资营养和健康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重庆市农村劳动力的健康问题主要源自两个方面。一是农村医疗保健投资费用低。农村居民的医疗保健投资主体有两个:政府和农民。从微观层面看,农村居民在医疗保健方面的投入少,从表2、表3可知。从宏观层面看,政府对农村公共医疗卫生和与老百姓生活有关的基础设施投资少,农村医疗卫生条件较差。截至2009年末,重庆市卫生机构共2 425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 404个;医院和卫生院床位8.7万张,其中乡镇卫生院床位2.76万张;卫生技术人员9.72万人,其中乡镇卫生技术人员2.37万人。相对于重庆市的2 326.92农业人口来,目前乡镇上相关医疗基础设施还相当匮乏,政府在医疗保健方面的投资明显不能满足当前农村医疗卫生发展的需要。

二是农民的营养不足、食品消费单一。根据重庆市统计年鉴:2008―2009年重庆市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主要消费品消费量数据(表4),农民的主要食品是粮食和蔬菜,对于牛肉、家禽、鲜蛋这些高质量高营养的食品,农村家庭的消费量极少。

(三)重庆市农村劳动力就业与培训投资现状

一是农村劳动力就业以农业为主,就业结构不合理;二是农村就业人口增长缓慢,大量剩余劳动力亟待转移。从表5、表6中数据可知。三是农村劳动力培训投资不足。重庆市从2004年起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程,即“阳光工程”,并将“阳光工程”定位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头戏”之一。虽然到目前,该工程已经成功转移了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但是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①培训工作开展不平衡。②培训学校之间培训质量差异大。③财政资金补助额度较低。由于政府在农村劳动力培训方面的投资不足,如:用于培训劳动力的财政资金不足,缺乏对培训机构质量、培训师资质量的考评和认定,缺乏过程监督,缺乏对培训人员的后续服务等,绝大大部分农民从未参加过任何形式的培训。

三、结论与对策

经上述分析,制约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主要因素是农民投资能力有限,政府投资力度不足。再者,影响农民增收的关键是政府如何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因此,改善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现状的关键在政府。

(一)制定适应农村实际发展需要的政策,加强其执行力度

在国家大力解决“三农问题”及推行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重庆市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实行城乡统筹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其中不乏针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教育政策、医疗卫生政策及农民工培训政策。但是由于有些政策不符合农村实际发展需要,加上执行力度不够,在执行过程中变了样,根本达不到制定该政策的预期效果。另外,长期实行的城乡二元结构户籍制度和“重城市,轻农村”的政策倾斜使得政府对农村教育、医疗卫生保健及技术培训的财政支出严重缺位,形成了现在的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居民收入及城乡教育卫生事业上的巨大差距。因此,首先,无论是在基础教育、医疗卫生保健方面,还是农村劳动力培训方面,政府必须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应农村发展、符合农民根本利益的政策。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政府应该根据政策实施取得的效果不断的调整、完善政策。其次,加强政策的执行力度,保证政策施行。主要包括政府在财政和人才方面的投入。财政投入是基本保障,人才方面的投入主要保证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不被扭曲、误解,达到预期效果。

(二)加强教育投入: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转变职业培训方式

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积累的主要方式,教育对农村经济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加强农村教育投入,实现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政府投资与农户投资相结合的教育模式。首先,加强基础教育投资,主要包括农村校舍、课桌、实验室和师资方面的投入。 其次,加强职业教育投入。一方面,职业教育目标必须多元化:既要面向城市,也要面向农村;培训内容既要包括第一产业的农业技术,也要包含二三产业的工业技术、服务技巧等。另一方面,转变职业培训方式,实行一般培训与特殊培训相结合,通用技能与职业技能相结合,定向与不定向同步。另外,可引入第三方(如高校、专业培训机构)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培训,但是政府和接受培训的农民(尤其是政府)必须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发挥监督的作用。培训前,政府必须对培训机构的培训资格(如培训制度、培训设备、师资质量)进行考评和认证;培训中,政府必须随时检查培训程序是否合理、培训质量是否达到要求等;培训后,政府必须就培训质量方面对接受培训的农民进行调查。最后对培训机构和整个培训进行全面的评价、总结,有助于以后培训工作的开展。

(三)加大医疗卫生投入:增加政府补助份额与医保城乡“一体化”

首先,增加基础设备的投入,引进人才。政府必须增加对农村公共医疗卫生和与老百姓生活有关的基础设施投资,鼓励更多的卫生人员到农村去,改善当前农村医院设备不齐全、卫生人员匮乏的现状。其次,在新型农村医疗合作的账户中增加政府的补助份额,提高农村医疗保险的报销比例,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再次,医保城乡“一体化”,方便农村劳动力就业与就医。最后,定期对农村妇女进行身体检查,关注农村妇女的健康。另外,大力宣传各种病症特征和急救知识。

综上所述,重庆市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少、积累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政府政策向农村倾斜及加强其执行力度、加大政府对农村教育和医疗卫生的投入、完善现有政策制度是改善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现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保证。加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对于重庆整个经济的持续发展及实现其战略地位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侯风云.中国农村人力资本收益研究[J].经济研究,2004(12):75-84.

[2] 杨建芳,龚六堂,等.人力资本形成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一个包含教育和健康投入的内生增长模型及其检验[J].管理世界,2006(5).

[3] 张艳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21(6).

[4] 王弟海,龚六堂,等.健康人力资本、健康投资和经济增长――以中国跨省数据为例[J].管理世界,2008(3).

[5] 张育姣.吉林省农村人力资本状况的分析[J]. 当代生态农业,2010(21).

[6] 王静婕.中国农村人力资本研究文献综述[J].研究与探索,2009(6).

[7] 张银,李燕萍.农民人力资本、农民学习及其绩效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0(2).

[8] 曹晓峰,徐海燕.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力资源资本化的效应与路径选择――基于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的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31(5).

国内劳动教育研究现状篇(7)

[论文关键词]职位竞争;研究生就业;隐性失业

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毕业研究生的数量不断增长,就业形势也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研究生处于就业难的境地。据统计,从1982年到2008年,我国研究生招生人数从每年1.1万人增至44.63万人,增长40倍。在校研究生规模从2.6万人增至128.3万人,增长近50倍。2006年到2008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分别为39.79万人、41.86万人、44.63万人,仅这三年的毕业研究生就有126.28万人…。另外,2010年全国应届本专科毕业生也将达到61l万人,比2009年增加52万。而与高校毕业生人数快速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几年工作岗位数却没有明显增加,特别是适合研究生工作的岗位数不升反降,从而导致研究生就业竞争十分激烈。研究生教育的快速扩张,造成就业市场的供需失衡,研究生去抢本科生的饭碗,本科生去抢大专生的饭碗,这种在就业市场出现的“错位”现象已屡见不鲜。一部分研究生在“错位”的工作岗位上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能力与岗位要求未能实现充分有效的结合,处于部分闲置的状态;也没有获得适当的劳动报酬,即处于隐性失业状态。研究生属于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如果研究生就业不能“人尽其才”,由此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是社会的重大损失。研究生也会产生挫败感和不满情绪,一方面导致劳动生产率降低,另一方面也不利于用人单位的长远发展。本文将运用职位竞争理论,透析研究生隐性失业问题。

一、研究生隐性失业的概念

国际劳动组织将隐性失业定义为:“具有劳动能力并在职工作,但工作量不足,不能通过工作获得社会认可的正常收入”。具体讲,隐性失业就是指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构成失衡,劳动力供给超过了由生产技术条件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对劳动力的需求,从而出现的低效用或负效用现象。有的学者将劳动力未能充分发挥生产能力的状态称为隐性失业。

本文所指的隐性失业是指有劳动意愿并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在适合的岗位上工作,所在岗位与其能力不匹配,不能充分发挥其生产能力,或是与其专业特长不一致,劳动力处于部分闲置状态的现象。也就是说在隐性失业的情况下劳动力与生产资料只有形式上的结合而没有实质上的有效结合。

研究生隐性失业主要有以下特点:研究生表面上已经就业,没有像失业人员那样处于“无工作”的状态,但工作岗位不能使其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对工作不满意,不能获得社会认可的正常收入。

二、用职位竞争理论透析研究生隐性失业

职位竞争理论(JobCompetitionTheory)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1972年莱斯特·瑟罗在《教育与经济平等》一书中提出了职位竞争模式,之后他又在1975年提出“工作竞争”理论。1974年菲尔茨第一次正式提出“职位排挤”模型,他认为,教育是用于筛选求职者并决定个人工作报酬的主要依据,即教育水平越高,在求职者队伍中的位置就越靠前,越容易获得好的职位。

本文所论及的职位竞争理论包括以下几层含义:一是职业序列及其结构具有刚性,即每个岗位按照自身的技术能力要求、生产力特征和工资标准而形成由高到低的序列,位置愈前,岗位愈好。二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雇主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每个求职者按照教育水平、职业经验、性别、年龄等个人特征的综合水平形成的一个序列。在序列中的位置愈靠前,获得好职位的可能性愈大;对于雇主来说,在一系列的个人特征中,教育水平愈高,雇主所支付的成本愈低。三是高度结构化的内部劳动力市场。不同职位的培训成本是不一样的,某个员工一旦进入某一职位且受过相关培训,他接受进一步培训以就任更高职位所需的时间就比从公司外新雇的员工进行培训所需的时间更少,成本更低。

(一)职业序列及其结构具有刚性

每个岗位按照自身的技术能力要求、生产力特征和工资标准而形成由高到低的序列,位置愈前,岗位愈好。研究生心仪的大都是职业序列较靠前的岗位,这些岗位的要求较高,且数量有限。由于研究生就业市场供大于求,必然有一部分人被挤到更靠后的位置,造成这部分人的隐性失业。另外,还一些职业要求较高岗位与研究生工作能力不匹配,即供不符求,达不到这些岗位要求的研究生就会退而求其次,选择职业序列靠后的岗位,也造成一部分人隐性失业。

(二)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雇主利润最大化的原则

从雇主角度来看,职位竞争理论是建立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雇主在雇佣员工时不知道其将来的表现怎么样,被雇佣者在进人工作岗位后,并不一定能马上胜任工作,而是要经过相关职业培训后才能进入角色,那么预期培训成本的大小成为雇主最关心的问题。一个人的培训成本与其受教育程度成反比,因此受教育水平就成为雇主筛选员工的标准。

研究生受教育水平较高,在求职者序列中位置比较靠前。在雇主心目中,研究生学历是显示其高智力水平等影响未来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可能意味着只需要支付较低的培训成本就可以赢得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于是,越来越多原本能适合岗位要求的本科生、专科生被筛选下来,这也是被菲尔兹称之为“职位排挤”的现象。同时,由于研究生教育扩张造成培养质量下降,雇主在不确定求职者真实工作能力的情况下,不会冒险去雇佣高学历的人,为了风险最小化,雇主会按照平均受教育水平来判断,这样研究生可能会排到低于正常位序的位置上,从而造成研究生的隐f生失业。

根据四川省教育厅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8月底,全省高校毕业生中,研究生就业率为84%,本科生就业率为82.23%,高职高专生就业率为88.1%。一些高校部分专业的研究生签约率比不上本科生。不少研究生对工作的期望值高于本科生,但在就业过程中并没有显示出明显优势,出现了“高不成低不就”或是“高学历低就业”的现象。

(三)高度结构化的内部劳动力市场

由于毕业研究生大多没有工作经历,很少接受相关职业培训,虽然他们拥有较高的学历,但要想胜任岗位要求,必须接受相应的职业培训。相比之下,在职的已经接受过培训的雇员所需的培训时间更少,成本更低,所以新雇员就会被排挤到较低的岗位上,造成隐性失业。

根据职位竞争理论的分析,很多毕业研究生目前处于隐性失业状态。原因在于社会对研究生需求增长的速度远远赶不上毕业研究生数量增长的速度。另外,研究生培养的结构失衡,理论研究型人才过多,实践应用型人才不足,都可能造成研究生的隐性失业。

三、政策建议

研究生隐性失业现象可能会在今后愈发凸显。国家、高校及个人都要积极采取相应措施,保证我国高学历人才队伍的稳定,避免人才浪费。

(一)国家要做好职业岗位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工作

由于近年来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张,毕业研究生数量远远超过国家能为其提供合适岗位的数量,更多的人只能退而求其次,造成隐性失业。如果政府相关部门能及时做好职业岗位的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工作,控制研究生招生规模,使毕业生数量与社会提供的合适工作岗位相适应,保持供求平衡,减少隐性失业。

(二)高校要调整研究生培养结构,从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转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

研究生培养类型和结构不合理,是当前毕业研究生出现隐性失业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研究生培养分为“学术性学位”和“专业学位”两类,即学术研究型和专业应用型,前者以学术研究为导向,主要培养学科专家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后者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过正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

当今社会迅猛发展,职业分化越来越细,岗位对专业化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我国现今研究生培养结构是以学术研究型为主,专业应用型为辅,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可适当从学术型研究生招生计划中划出一定比例,安排到专业应用型研究生招生计划之中。不过,应用型研究生培养规模的扩大,需要更多与之匹配的高教资源作支撑。只有这样高校培养的研究生才能适应社会需求,研究生的职业能力与岗位要求才能相适应,实现充分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