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网络安全新生态

网络安全新生态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04 16:48:26

网络安全新生态

网络安全新生态篇(1)

网络的复杂性和大学生自身的特殊性增加了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难度,因而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需要党、团委、高校和大学生等相互配合,形成立体的全员育人格局。

1发挥党的领导作用

同志多次强调,牢牢掌握党对高校意识形态的主导权,提高高校党委引领和控制意识形态的能力,正确引领意识形态发展的方向。为此,一要坚持党对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领导,包括政治、组织、思想等领导;二要提高党对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领导能力,加强执政党建设,保持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掌握意识形态教育主导权。

2发挥共青团的职能作用

共青团是意识形态建设的实践者和意识形态渗透的防卫者,因而,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离不开它的支持。其一,开辟共青团网上教育基地。利用网络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大学生,自觉抵御西方意识形态的网络渗透。其二,树立为青年服务的理念。共青团在解决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思想问题的同时,要着眼于解决大学生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增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

3发挥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队伍的中坚作用

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队伍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高校辅导员,这是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中坚力量,其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成效,因而要加强这支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建设。其一,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主阵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老师是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重要主体。我国必须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选拔、培训及管理,努力造就一支既懂意识形态又懂信息技术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专业队伍。其二,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的教育作用。调动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解决学生网上网下的问题,积极探索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规律,加强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老师的合作,增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实效性。

4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导作用

没有绝对的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在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活动中,大学生一方面是受教育者,接受主体的引导,同时也是学习的主体,安全教育的影响只有通过大学生自己接受,才能真正起作用,因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要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其一,帮助大学生树立自我教育的观念,认识发挥自身能动性的重要性;其二,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使大学生掌握自我教育的方法,将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确保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目标的实现。

二充实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内容

教育内容是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中介,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效果。由于网络意识形态是基于虚拟网络社会而产生的意识形态新样式,因此,我们必须注意教育内容的与时俱进,在考虑社会发展要求、大学生个体需求的同时,将网络社会的特殊性纳入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内容体系,充实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内容。

1网络法制教育

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等容易滋生网络犯罪,网络安全离不开法律的维护,对大学生进行网络法制教育,是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教育的应有之义。其一,澄清认识,提高大学生网络法制意识。转变大学生的观念,使大学生意识到网络不是一个“绝对自由”的空间,要在法律范围内用网。其二,利用网络开展网络法制教育。在建立一批有吸引力的法律类网站的同时,将教育内容与日常网络生活结合,形成润物无声的网络法制教育方式。其三,开设专门的网络法制课程。将网络法制教育纳入大学生法制教育课堂中,在法律基础课中增加网络知法、守法、维权等内容。

2网络道德教育网络意识

形态安全的维护不仅需要法律硬约束,还离不开道德软支撑。网络道德教育是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重中内容。其一,爱国主义教育。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使大学生自觉抵制西方意识形态的网络渗透。其二,加强网络道德规范教育。这是最直接的网络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网络文明观念。其三,加强自律教育。培育网络自律意识是网络道德教育的落脚点,这样才能将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落在实处。

3网络安全技术

教育网络技术是网络意识形态产生的物质前提,只有掌握网络安全技术,才能真正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网络安全技术教育是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题中之义。一方面,开设网络安全技术课程,将最新的网络安全技术纳入课堂,提升大学生网络安全技术水平;另一方面,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真正提高大学生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能力。

三拓宽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阵地

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需要在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的同时,扩大社会实践阵地,开辟网络新阵地,形成全方位的育人格局。

1优化理论课主阵地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作为意识形态教育的新形态,亦离不开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在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过程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术性、实践性和现实性,一方面,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阐述,帮助学生厘清网上各种意识形态的实质,认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性;另一方面,通过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解读,帮助学生了解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主动接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2扩大社会实践阵地

“马克思主义是从实践中来并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理论,只有联系实际,才能真正掌握,也只有真正联系实际,才能真正用好”,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才能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性。一方面,扩大社会实践的范围,有针对性地建立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实践基地,深化大学生对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内容的认同;另一方面,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指导,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会受到“网络意识形态终结论”等错误思潮的侵蚀,需要加以思想引导,增强大学生对网络意识形态的辨别力。

3开辟网络新阵地

网络成为西方争夺大学生的新阵地,并且网络意识形态是基于网络社会而产生的,因而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离不开网络阵地的支撑。我们必须主动占领网络思想阵地,加强对网络阵地的建设和管理。一方面,要主动占领网络阵地,意识形态的主阵地,如果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就会去占领,因此我们必须抢占网络宣传的制高点,唱响网上主旋律;另一方面,加强网络阵地的管理,发挥网络阵地“以正确舆论引导人”的作用,保证马克思主义在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

四创新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方法

传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方法是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也具有一定的现代价值,但与网络的特性、人在虚拟社会中思想形成发展的规律等不相符,因此,我们在借鉴传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方法的同时,必须创新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方法。

1上下联动

上下联动主要是指联系大学生网上网下生活,将网上教育与网下教育相结合。其一,网上教育与网下教育相结合。网上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是以网络为工具而进行的实践活动,网下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主要指面对面的现实教育。二者具有互补性,因此,我们要在发挥传统课堂优势的同时,充分利用网络开展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其二,把虚拟生活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从根本上讲,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面对的仍然是现实的人,因而教育者要把握大学生网民的思想实质,解决好大学生网民思想情绪中反映的实际问题,实现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生活化和人本化。

2软硬并举软硬并举的方法

主要包括软件开发和硬件建设相结合、软性疏导和硬性堵截相结合。其一,软件开发与硬件建设相结合。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是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适应现代科技发展而出现的,因此我们在建设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硬件的同时,积极开发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相关软件。利用集思想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教育软件,增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吸引力。其二,软性疏导与硬性堵截相结合。网络的平等性、开放性决定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必须软硬兼施。在抵制各种有害思想侵袭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大学生进行疏导,真正实现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入脑、入心。

3一多结合

网络安全新生态篇(2)

关键词: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话语权;网络宣传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7)04 ― 0061 ― 04

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对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互联网的发展和壮大,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已经从现实世界转移到了虚拟网络,网络意识形态的斗争成为了主要阵地。对此,在多个场合不断强调,要求我们牢牢掌握网络舆论战场的主动权,确保国家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我们要争取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话语权,占领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制高点,提高我国的网络文化软实力。

一、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话语权的内涵

(一)话语权

话语权是通过创造、表达、设置、传播和运用一定的话语来影响和引导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权利和权力,这一概念揭示并凸显了隐藏在纷繁复杂的话语交往现象背后的权力意义世界。〔1〕话语权作为一种国家力量,是一个国家自发提出、表达、传播和运用本国文化优势、维护本国文化安全、主导本国文化发展、保障本国文化权益、根本利益的权利和权力。意识形态安全是文化安全的最根本的部分,意识形态话语权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和国家文化的重要指标,在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方面的价值日益凸显。特别是当今时代,网络十分发达,话语权以从人民现实生活中逐步扩大到了互联网,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就显得尤其重要。

(二)网络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是指一种观念的集合。法国哲学家特拉西创制了“意识形态”这一新概念,试图为一切观念的产生提供一个真正科学的哲学基础〔2〕。意识形态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具有理解性的想象、一种观看事物的方法(比如世界观),存在于共识与一些哲学趋势中,或者是指由社会中的统治阶级对所有社会成员提出的一组观念。

意识形态是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直接相联系的观念、观点、概念的总和,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宗教(神秘特殊的意识形态)、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意识形式。意识形态的内容,它是社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和人与人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的反映。意识形态的各种形式起源于以生a劳动为基础的社会物质生活。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各以特殊的方式,从不同侧面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意识形态的有机整体。

意识形态的突出特征,首先意识形态具有现实性,它不是空洞的存在,其存在是具有指向性的,要么是为了维护现存的政治制度,要么是为了批判现存的政治制度。其二,意识形态具有总体性,它并不是单独的存在,它是政治思想、法律思想、经济思想、社会思想、教育、艺术、伦理、道德、宗教、哲学等构成的有机的思想体系。意识形态引领着社会其他领域的发展过程。其三,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意识形态表达的是统治阶级的意志,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是社会意识形态碰撞的产物,是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最后,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特征,虽然是被社会存在所决定,但其自身具有特有的发展规律。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人类产生了一种全新的意识形态,即网络意识形态,

它是网民看待网络世界的有机的思想体系,代表着网民的利益,指导网民的“行动”,并通过虚拟社会反作用于现实社会,同时也关乎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问题,最终影响着现实社会中个人的意识形态。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一的网络用户量大国,占领网络意识形态的至高点,是我们刻不容缓的任务。

(三)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因为网络意识形态如此的重要,那么我们必须对其进行保护,维护其安全。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是一个战略防御的过程,其目的是国家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帮助我们鉴别外来的意识形态,抵御不良意识形态,使得我们可以尽可能少的受到不良网络意识形态的侵蚀。同时,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也是为了保障和维护本国的主流意识形态,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和文化权益。

现阶段,我国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存在着十分突出的问题和挑战。首先,互联网为意识形态的传播开创了新的传播方式。传统的意识形态的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报纸、书籍、期刊等途径,这些途径传播速度慢,受众群体范围小,消息相对滞后;相反,通过网络的传播途径具有新的特点,传播速度快,受众广泛,消息更新及时。其次,互联网对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具有前所未有的冲击。网络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意识形态,例如恐怖主义、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等,这些意识形态的传入,对我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流意识形态受到了冲击。最后,由于这种冲击的存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所形成的价值观,价值功能也大大地被削弱,各种不当的价值观、价值言论层出不穷。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是我们刻不容缓的任务。〔3〕

(四)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话语权

综上所述,对于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话语权的内涵就显而易见了。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话语权是国家利用经济、政治、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发表言论进行鉴别和抵制不良外来文化,维护国家自身的主流意识形态、根本利益、文化权益的权力和权利。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话语权是意识形态话语权在网络中的扩展。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意识形态的斗争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如果我们不能够与时俱进的话,那么这场意识形态的大战我们必将失败。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话语权的斗争对我们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我们错过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我们必须牢牢的抓住现在的互联网革命的机会,抢占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话语权的制高点,先机点。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要想抢占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话语权,我们首先需要加强意识形态的建设,打好意识形态的根基,充分发挥理论优势,做好现实生活中的理论传播。其次,我们要加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做好五位一体建设,这些是意识形态的基础,意识形态是对于他们的反映。

二、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话语权所面临的新情况和突出问题

(一)新情况

网络意识形态相比较传统的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这些新情况的出现打破了过去的世界意识形态领域稳定的格局。随着我国新媒体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互联网用户数量的进一步增加,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领域所出现的新情况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面对这些新情况,我们该如何应对也是迫在眉睫的问题。这些新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网络意识形态的传播途径日新月异,复杂多样。传统意识形态的传播主要是通过电视、报纸、期刊、杂志、广播等手段,这些传播手段具有传播速度慢,覆盖范围小,更新不及时的特点。网络意识形态的传播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更新速度迅速的特点。我们不难发现,朋友圈、微博等社交软件对于社会舆论的作用,例如小月月事件,聂树斌事件等。这些社交软件,舆论平台,使各种不同的意识形态进行了正面的交锋,这是无法回避的问题。传统的意识形态的参与者不多数是学者、政治家,而网络意识形态的参与者是各行各业的人,群众范围在进一步扩大,大家谈论的话题内容和形式也在进一步扩大,其中涉及到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也就越来越多了,意识形态的碰撞就会引发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思考。

二是网络意识形态把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频率加大了。主要表现为:当舆论遭遇社会热点事件之后,体现不同意识形态的舆论论争出现了频发的态势。例如2016年发生的,我国实行全面二胎政策、英国脱欧、人民币加入SDR、中国发射首颗量子卫星、中国女排再夺冠,每一个事件都引起了群众的广泛热议,其中不乏有许多言论涉及到了意识形态领域的争论。无论是家庭小事还是国际社会大事,这些事件在网络上都会上升为意识形态问题,国家治理、国家制度的问题,持续不断地引发着舆论战。这些舆论战深刻的打击了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促使我们保护网络意识形态的安全。

三是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意识形态斗争中价值功能减弱。互联网时代以前,我们接触的意识形态,主要是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我们几乎无法接触到其他的意识形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我国国民数量的飞速增长,人们在网络了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意识形态,这些意识形态的碰撞,使人们开始怀疑原来所固有的思想。当然,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对我国人民进行其所信仰的意识形态宣传,分裂我们的团结,诱导我们的思想,实现其目的。一部分人改变了原来的思想,甚至还有一部分人开始诋毁,污蔑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

在网络世界中,我们意识形态的价值导向功能,正在逐渐的减弱,减速的速度越来越快,尤其是在年p人之中。因此,我们必须打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这一战。

四是网络意识形态斗争存在向政治事件转化的动向。〔4〕网络的舆论宣传必然会导致线下的群众性事件的发生。例如聂树斌案件,随着网上媒体的大力宣传,原本媒体是想要告诉公众司法的权威性,正义可能会来的迟一些但不会不来。但是,人们却把怒火发在了法官身上,煽动舆论,激发大家的愤怒情绪来抵制政府,诋毁司法体系。2015年5月的庆安事件,其维权群在网络中散布谣言,在线下聚众闹事,干扰了社会治安,动摇了社会稳定。这样的事件如果一个个无休止的重复下去,那将会引起社会动荡和恐慌。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严肃对待。

网络意识形态的新情况可以总结为以下特征,一是虚拟和现实相统一,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主体和传统意识形态的主体相一致,网络话语权的思想体系归根到底还是需要传统意识形态的根基。二是超时空性,网络意识形态的传播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削弱了传统媒体的宣传力度,有利于传播主体表达自己的话语权。三是意识形态多元化,各种不同的意识形态在网络环境中进行碰撞,对于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话语权的传播变得更为艰难和复杂了。掌握新的特征有助于我们拥有主动权。

(二)突出问题

一是针对自身而言,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话语权具有自身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目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十分缓慢,自身的创新能力不足,网络时代信息飞速发展,理论的发展无法跟上经济、政治发展的脚步,就会导致话语权的减弱。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话语权的实现主要是依靠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以及话语理论的创新来进行支撑。中国的经济突发猛进,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地位也是不断攀升,但是由于自身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不足,并没有将发展优势有效的转化为自身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话语权的优势,进而使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从网上到网下都被削弱了。其次,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发展缓慢,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的政府网站,更新速度很慢,有的甚至是多年停更,政务的不公开,使百姓对国家和政府失去了信心,进而使国家的意识形态失去了民心。党政宣传部门,对于网络宣传工作懈怠,有些上了年级的工作人员不会使用网络进行党政宣传。这些都是我们进行网络意识形态时自身所存在的问题。

二是针对外来文化,信息和文化的多样性尤其是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强烈冲击了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在我们的时代,直接的殖民主义在很大程度上完结,然而我们所看到帝国主义仍以其在政治、思想、经济与社会实际中的特有形式,特别是在文化领域中徘徊。”〔5〕互联网已经成为文化帝国主义最有力的武器,文化帝国主义利用自身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对我国人民进行渗透,其目的是实现政治文化扩张和意识形态的渗透,西方文化帝国主义国家企图以一种西方的普世价值来代替世界的多元文化。这些强有力的文化渗透,对我国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话语权的建设产生了强力的冲击。由于这些思想的传播使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被边缘化了,甚至有些人公开发表一些诋毁国家,诋毁党和社会主义的言论,这些人群的队伍在不断地壮大,由线上转移到线下,呈现出来组织化的趋势。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盲目的追求个人利益,这些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更能被他们接受,这样的态势强烈的冲击了传统的意识形态。经济快速发展带来了两级分化的趋势,社会产生了阶级的分层,这种分化使人们的价值选择变得更加的多元化。这一系列的问题,动摇了传统意识形态的权威地位,使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摇摇欲坠。

三是互联网技术和管理存在许多的问题,急需改善。网络意识形态与传统意识形态斗争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媒介的不同,网络相对于过去的传统媒介来说更为复杂,需要更多的技术操作和有效科学的管理经验。我国虽然是互联网大国,但是互联网技术我们还是相对落后的,在互联网技术涉及的各个领域我们都不难发现西方发达国家的影子。提高互联网技术水平,鼓励和扶持互联网技术创新,无论在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话语权的进攻还是防御阶段都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我们在技术上处于弱势地位,那么我们在话语权上也只能是被动的地位了。先进的互联网技术需要人才来实现,人才需要科学有效的管理。行之有效的管理就是加强对于技术人才和知识分子的意识形态工作,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加强舆论的监督和信息鉴别管控能力。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无论是人才的培养还是意识形态的受众,最重要的主体还是青少年,我们必须牢牢的抓住这个重点问题。

三、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话语权的实现途径和防御战略

一是要进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提升和创新工作。首先,我们要对意识形态问题进行深刻的认识和分析,在生活中,甚至在一些学术领域内,我们总是会无意中对这个名词进行放大或缩小的解释,这么做是十分不理智的,这样做不利于我们积极有效的应对意识形态问题。由于我们自身认识的偏差,会使我们难以掌握意识形态安全的主动权,使我们处于被动状态,尤其是在复杂的网络世界。

其次,我们需要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而提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是实现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话语权最有力的武器,网络意识形态的激烈斗争离不开思想的碰撞和理论的批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创新必须保持马克思主义的特点就是科学性和前瞻性。目前,西方意识形态理论创新的速度要远高于我们的速度。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的国家,其对于抢占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话语权的制高点,作用是根本性的、全局性的。理论的创新需要人才的培养,对马克思理论学科的高度重视和建设投入,是理论创新的根本保障。

最后,我们要确定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正确方向,正如列宁所说的“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6〕。我们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大众化方向,理论要说服人,得到群众的广泛认同,必须将主流意识形态的学术话语、政治话语与网民的生活话语紧密结合、有效转化,尤其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一定要贴近生活。党要始终坚持自己的工作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在网络意识形态中要想掌握话语权,就必须牢牢抓住群众的心,群众的思想。

二是提高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能力。我们如果需要在网络中传播自己的主流意识形态,第一步需要建立安全高效的网络信息传播平台。传统媒体需要与新媒体高度融合,将传统媒体网络化,以网站作为支撑点进行意识形态的宣传,发挥自身的理论优势和经验根基。网络安全部门要进行网络信息的规范化审查,进行鉴别网络信息的优劣,对不合规范的网络信息进行监控,对于情节恶劣,言辞危害性较大的发言人进行处罚。党政宣传部门要利用起网站这把有力的武器,迅速调整状态,运用网络媒介M行意识形态的宣传,树立和加强网络宣传的理念。

第二步是组建精英化的网络宣传工作队伍。网络宣传平台作为网络意识形态宣传的主战场,操纵这个战场的战士必然是一支精英化的队伍。精英化的队伍需要具备两个方面的能力,其一是熟练的操作互联网的技术能力,其二是对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崇高信仰。这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缺一不可。熟练的互联网技术是始于敌人争取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话语权最有力的武器,可以帮助我们躲避敌人的攻击,必要时候进行有力的还击。但是,强有力的技术需要有一个价值观的引导,需要意识形态武装其头脑,才能更好地利用技术武器。

第三步需要扩大我们自身的国际影响力。我们不光要守住自己国内范围的意识形态的影响力,我们还需要将自己的意识形态传播出去,这是争取意识形态安全话语权的必经之路。国家的话语权最主要是在国际交往之间的话语权,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目前,世界各国不光是在经济领域寻求全球化,在意识形态领域更是希望自身可以对世界各国产生影响和引导。话语权的建立立足于全球化视野,我们需要向世界表达中国思想,讲好中国故事,宣传中国的意识形态。伴随着经济、政治、国际地位的迅猛发展,今天的中国也应该足够的自信去宣传中国的软实力。

〔参 考 文 献〕

〔1〕骆郁廷,史姗姗.论意识形态安全视域下的文化话语权〔J〕.理论探讨,2014,(04).

〔2〕俞吾金.意识意识形态:哲学之谜的解答〔J〕.求是学刊,1993,(01).

〔3〕姚元军.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问题探究〔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5).

〔4〕李艳艳.如何看待当前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形势〔J〕.红旗文稿,2015,(14).

网络安全新生态篇(3)

[关键词]网络安全;防卫

1、引言

目前,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发展速度十分迅猛,网络在人们工作和生活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计算机网络正朝着大规模、高度分布式方向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黑客攻击技术也越来越强大,网络安全事件的数量不仅没有下降,其造成了更加严重的危害,因此,网络安全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防火墙、VPN、防病毒、身份认证、安全审计等网络安全防护手段和管理系统已经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然而,虽然这些安全产品和管理系统都属于被动的静态防护,虽然可以应对某些安全事件,但是具有明显的缺点,具体表现为攻击发生后实施单点防卫,安全响应滞后,无法有效应对协同攻击,且容易出现单点防卫失效的问题。不能适应动态变化的网络安全需求;而且上述各种安全产品之间缺乏有效、统一的管理调度机制,很难实现信息共享,引起安全产品功能分散、各自为战,形成相互没有关联的“安全孤岛”效应,可见传统的被动式防护手段在处理日新月异的安全事件时,无法充分发挥作用,表现得力不从心,网络安全状况正面临着较大的问题。网络安全威胁严重阻碍了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给经济活动造成了十分巨大的损失,甚至会导致社会混乱,对于网络安全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最大程度的保障网络安全,需要建立主动式防卫体系,通过队网络安全态势进行评估来掌握当前安全状况、威胁演变规律,进而达到及时遏制攻击甚至未雨绸缪的目的

2、网络安全防卫的意义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系统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整个社会对于计算机网络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但是,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相关技术的发展,网络安全威胁的形式和手段也日新月异,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网络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社会信息化发展的瓶颈,亟需建立起一种适用于大规模网络的新型安全防御体系,通过将各种网络安全技术进行融合,主动、协同、有效地应对网络安全威胁。

目前,信息安全已经成为影响国家与国防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世界范围内围绕信息获取、使用和控制的斗争愈演愈烈。对于以信息化带动现代化建设的中国而言,信息网络与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军事上领域,网络信息的安全已经上升到国家和全民利益的高度,并成为国家安全的基本因素,因为多网融合、异构网络接入造成了军用网络结构复杂、安全威胁混乱,所以需要借助网络安全态势评估与防卫技术来提高军队的信息战水平;在民用方面,许多大型企业已经开始对自身的网络安全进行风险评估。面向大规模网络的安全防卫技术是新型网络安全防御体系的关键技术,在保障国家关键基础设施和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保证整个网络的持续运行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3、大规模网络安全防卫模型的建立

本文基于大规模网络和新型安全事件的特点,以主动安全防卫为主要目标,对报警数据高效关联、安全威胁态势评估和网络蠕虫传播方向预测等关键技术开展了研究,并且把访问控制领域中的委托机制应用于克服分布式安全防卫系统的单点防卫失效。

大规模网络安全态势评估与防卫模型包括报警关联、评估当前、预测未来和安全防卫四项关键技术。在这四种关键技术中,“评估当前”和“预测未来”两种技术属于态势评估的范畴,而“报警关联”为“评估当前”提供主机层态势评估所必需的攻击路径;“报警关联”、“评估当前”和“预测未来”都是实施主动防卫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持,如可能发生的攻击行为、需要关注的网络、可能被感染的区域。从具体的技术方案的角度来看,分层报警关联首先在服务层从时间上关联单台主机遭受的攻击,重新构造出攻击路径,然后基于服务层关联结果在主机层从空间上对不同主机遭受的相关攻击进行关联,这对网络管理员识别攻击者的策略和关键攻击步骤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态势评估从四个层面依次评估网络安全威胁态势,它们分别是服务层、主机层、子网层和全网层。其中,在服务层基于微软提出的DREAD模型可以对单次攻击的威胁程度进行评估,在主机层上分别基于Markov模型结合攻击路径和基于D-S证据推理理论融合网络流量特征评估安全属性被破坏的程度,攻击对子网层的威胁由该子网中所有主机受到的威胁做出综合决定,同样的道理,全网受到的威胁由所有子网受到的威胁而综合决定;在子网层上建立网络蠕虫传播方向预测模型,通过对各个子网中已感染和易感染主机数量进行实时统计,计算出单个子网的被传染时间和被感染概率,通过模糊推理可以得到单个子网的威胁等级;分布式委托防卫系统也在子网层进行工作,通过部署在各个子网的防卫来实现联动安全设备和传递委托防卫消息,委托的方式分为两种,分别是多步纵向委托和单步横向委托,当发生单点防卫失效时进行纵向委托,由低一级的安全设备代为完成防卫,而当发现大规模蠕虫传播、僵尸网络通信等迹象时实施横向委托,通知同级的安全设备提前进行安全防卫,从而初步实现协同响应。

4、结论

大规模网络安全防卫技术是一个新兴的课题,本文在这个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的工作,具体工作为对大规模网络安全防卫技术的研究意义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大规模网络安全防卫模型,有效的实现了规模网络安全的防卫。

参考文献

[1]冯登国,张阳,张玉清.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综述.通信学报,2004,25(7): 10-18.

[2]肖道举,杨素娟,周开峰等.网络安全评估模型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版),2002,30(4): 37-39 .

[3]李辉,郑庆华,韩崇昭等.基于多假设跟踪的入侵场景构建研究.通信学报,2005,26(4): 70-79.

[4]陈秀真,郑庆华,管晓宏等.层次化网络安全威胁态势量化评估方法.软件学报,2006,17(4):885-897.

[5]汤永利,徐国爱,钮心忻等.基于信息熵的信息安全风险分析模型.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08,31(2): 50-53.

[6]韦勇,连一峰,冯登国.基于信息融合的网络安全态势评估模型.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9,46(3): 353-362.

[7]马知恩,周义仓.常微分方程的定性与稳定性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359-367.

网络安全新生态篇(4)

回顾2015年,信息消费持续升温,网络建设稳步发展,LTE建设大潮未落,5G标准研究逐渐发力,云计算大数据热度未减,SDN/NFV方兴未艾,新业务新技术新需求层出不穷。鉴往知来,础润而雨,未来信息通信网络将呈现以云网集成、“无限”体验、软件定义、增强智能、万物互联、开放创新、泛在安全以及畅行节能为特征的发展趋势。

未来网络:云网集成

在未来网络架构中,大量的网络功能将在边缘实现云化,因此网络和业务资源的部署将转向各种类型的数据中心,而云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结合则构成了集成云网络(CIN-Cloud Integrated Network)。CIN支持网络可编程、多租户和弹性,并实现SDN、NFV和云平台的无缝结合。低时延和高吞吐的业务必须靠近用户,从而形成边际云节点,并提供高带宽连接。宽带接入作为用户获取服务的手段,逐渐统一到“短无线”和“长有线”的融合接入方式。“短无线”是指用户终端的最终接入手段无线化,使得用户的接入更加方便;“长有线”是指有线宽带接入尽可能地靠近用户终端,保障用户接入的高带宽需求,从而提升用户体验,降低建网成本。此外,云计算和IoT技术的普及将在网络中产生大量的数据,借助大数据技术增强网络的智能,进而加速业务的自动化过程甚至催生新的通信业务。

未来网络的边缘节点将形成统一的分布式数据中心,运营商采用SDN/NFV技术在网络的边缘实现各种各样的网络功能,比如vCPE、vCDN、vRAN和vBNG等,称为“软边缘”。在网络的核心则充分利用硬件的高速转发性能,实现简单、面向连接、大颗粒度的业务流高速转发,称为“硬核心”。网络操作系统提供集中化的控制平面,贯穿整个边缘和核心网络,为各种分布式业务、网络和设备建立连接。通过对网络切片,操作系统建立网络的逻辑视图,形成各种虚拟网络,从而将网络真正地抽象出来。

泛在接入:“无限”体验

未来的接入网络不仅需要以经济成本提供用户所需的更大业务带宽,满足千倍流量增长的需求,而且还需要满足百倍于人人通信数量级的物物连接数,以及人人、人物及物物无所不在的连接需求。在云网集成的大背景下,未来的接入网络将体现前所未有的融合趋势,呈现出“长有线、短无线”的发展特点,即使在资源受限的情况下,也能为用户提供随时随地的“无限”接入体验,满足带宽、连接数的极大需求。

随着4K极清视频、多媒体社交网络分享以及个人云应用等新型业务的不断丰富,个人用户对于带宽的需求呈现出爆炸式增长,对称的百兆乃至千兆入户在全球范围内也将更为普遍。对称10G PON结合FTTH正成为宽带网络的战略投入领域,其中XGS PON光模块可以与10G EPON共享相同的产业链, 能够以经济的成本实现10Gbps对称带宽;同时,基于G.989协议,确保向支持40Gbps带宽的TWDM PON(NGPON2)平滑演进。PON的应用不断拓展到更多领域,利用PON可经济高效地为LTE乃至5G无线小型基站提供回传或前传,通过“补盲补热”,大幅提升移动用户体验,逐步演进到固移融合。此外,POL无源光局域网将“光进铜退”推进到企业局域网,大幅降低机房空间、设备能耗和总投资成本,是企业新建和改造办公网络的重要选择,成为PON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

未来移动通信将主要支持移动宽带和IoT两大类业务,在无线接入方面存在颠覆和演进两条技术路线,共同构成未来5G网络。5G颠覆性技术包括多载波技术UF-OFDM、超窄带通信、大规模MIMO系统、超密集组网、毫米波通信、5G与LTE及WiFi的集成等;向5G演进的LAA、FD-MIMO/BF、NB-IoT等LTE-A Pro技术,将满足未来IoT与移动宽带的部分需求。在网络架构方面,借助于云计算、SDN、NFV及网络虚拟化等技术,5G将创建以用户和业务为中心、服务虚拟化与定制化的网络切片,动态适配流量拓扑与连接数,全面满足移动宽带与IoT等多元化业务需求。

智能连接:软件定义

基于固定带宽的静态网络难以应对动态变化的数据流量和带宽调整的需求,因此,建立软件定义的智能连接,将是承载网发展的重要方向。软件定义的智能连接除需具备更高速率、更低时延、按需带宽分配等特征外,还将引入SDN控制层实现全网状态下的自动弹性调整。IP和光传输作为连接的主要元素,与光/电物理技术的发展紧密相连。为此,为提升网络效率,除了优化网络结构、增加网络智能外,还需采用新型材料和芯片技术,以实现智能连接,满足云/数据中心间的长距离连接、5G移动前传网络和数据中心内的短距离连接等需求。

SDN是承载网实现软件定义连接的重要手段,可以实现IP与光网络在控制、管理和数据三个平面的融合, 并做到IP层与光层的网络拓扑共享、网络资源统一管理、网络连接协同配置。其次,实施IP/光网络连接的按需精准化动态调整,为上层业务提供虚拟动态切片网络和连接。同时,运营商通过提升IP网络接口和光传输路径带宽,减少网络层次,并由集中化的控制单元计算最优的路径,为用户提供低延时的网络连接,满足时间敏感性业务的需求。

此外,在光电技术上,采用新型的BiCMOS电路设计、锗硅材料、硅光集成技术等,以减小器件尺寸、提高时钟频率、改善光路性能,提供200/400/500G的灵活可调高速光连接和T比特级的光系统,及路由器单端口400G的接口能力。在IP业务上,软件定义的VPN实现了企业VPN的快速灵活部署,紧密整合企业VPN和DC资源;引入策略驱动的修改和自动化,使分散的用户端可根据应用需求自助服务。

万物互联:网络为本

网络是万物互联之根本,《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国家战略的实施,都将以网络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推动产业转型。为顺应需求,首先,网络必须具备高可靠的通信能力;其次,物联网的网络连接类型丰富多样,含近程网络、接入网络以及业务网络等,需要通信网络具备异构网络间的无缝信息交换能力;最后,需要端到端的安全机制保障企业资产及业务安全。

云网集成的未来网络结合了SDN、NFV和云计算技术,为万物互联提供了坚实的网络基础。第一,边际云同时支持低网络时延和高带宽,确保云辅助驾驶、增强现实等业务的实施;第二,针对物联网海量终端信令开销大的难点,利用网络虚拟化中的切片功能,为物联网应用提供虚拟专属网络,并优化其信令设计;第三,边际云提供的高性能处理能力,为大量低功耗、低处理能力的IoT终端完善了其业务功能;第四,集成云网络提供高效和可信环境,全面保障物联网数据的生产、交换和使用的安全。随着物联网应用的不断丰富和普及,集成云网络的重要性将日益凸显。

业务平台:开放创新

云网集成的未来网络,为运营商打造开放创新业务平台提供广阔发展空间。敏捷创建、自动部署、按需提供、精益运维将是业务平台的发展趋势。未来业务平台将以构建端到端网络业务为中心,更加关注业务编排、网络资源的统一调度和NFVI的管理。为此,需要将物理及虚拟的网络资源统一抽象,根据业务需求,构建新型的网络业务模型,对网络资源数据进行动态分析,以实现网络业务链的自动高效链接;通过实时分析业务状态、网络运行监控、故障分析和恢复等措施,完成业务实现和业务保障的动态管理;基于OpenStack、TOSCA、USDL等技术,NETCONF/YANG等开放协议接口以及DevOps、开源软件等创新模式,实现开放的业务平台。

开放的平台提供多样化的业务创新能力,更好地支持物联网与移动互联网应用、支撑运营商探索新型B2B业务。例如按时按需带宽、增强网络切片用户控制、实时上下文相关的服务质量优化、跨运营商动态虚拟网络等动态使能业务;企业接入(SD-VPN、vCPE),IaaS(计算、存储、桌面),安全服务(例如防火墙、入侵检测、入侵防护、内容过滤和端点安全)等网络扩展业务;情境感知、大数据处理及分析和增强智能等网络智能业务。

泛在安全:按需定制

《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一系列战略的顺利实施,互联网和物联网多样化业务的健康发展,需要全方位的信息安全保障。采用系统性的安全方法,将传统的安全功能进行重构,借助于全网的拓扑结构,结合自学习自动防护安全管理功能,将重构后的安全功能推送给对安全有需求的网络和应用,使其能根据自身运行环境定制安全功能,实现动态的安全服务。

NFV增强了安全的灵活性和扩展性,SDN的集中控制则促进了对网络攻击进行自动地快速响应。借助于NFV和SDN的技术优势,将传统的安全功能如基于端点、边界、网络的安全进行虚拟化,结合新增加的安全功能如安全分析、安全攻击自动化管理等,构建一个网络安全能力中心;网络和应用通过SDN控制器在调用网络资源的同时,根据具体安全需求向网络安全能力中心请求相应的安全服务能力,SDN控制器根据相应的安全需求和安全策略将安全服务能力推送给网络和应用进行安全服务,网络和应用运行结束时,其所请求的安全服务能力也会终止,从而实现按需供给的动态安全服务。

此外,量子密码技术将是未来通信网络安全保障的重要补充。由于传统的基于大数分解的加密算法如RSA面临云计算时代超高计算能力带来的威胁,而量子技术的测不准原理能防止秘密信息的泄露,从而有效地提高网络安全可靠性。

绿色通信:畅行节能

当前网络和数据中心消耗了全球约4%的电力,是影响碳排放的重要因素。不断增强的终端能力,不断增长的带宽需求,以及物联网的日渐兴起,带来了千倍流量增长的难题。按现有的建网方式,能量消耗将随流量的增长而线性增长,这不论是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角度、环保立法力度不断加大的法制角度,还是从运营商的投资角度来说,都是无法接受的。

根据GreenTouchTM的研究成果,绿色节能的通信技术趋势,主要有针对移动接入网的BCG2(Beyond Cellular Green Generation)、LSAS(Large Scale Antenna System)、GTT(Green Transmission Technologies)等,针对固定接入网的Bi-PON、虚拟家庭网关、重设计P2P光收发器等,针对核心骨干网的能源感知的智能保护、光旁路、网络拓扑优化、边际云等。贝尔实验室的研究显示,在考虑了2020年的业务流量巨大增长情况下,综合技术、网络架构、器件、算法和协议等节能手段,在移动接入网、固定接入网和核心骨干网上的能效比2010年分别提升10000倍、254倍和316倍,从而使得2020年端到端通信网络的净能耗将只是2010年的1/50。这表明,采用绿色通信技术,不仅能满足未来网络流量千倍增长的需求,提供给用户无限畅行的体验,同时还可实现增效节能,减少投资。

网络安全新生态篇(5)

根据区网信办工作安排和要求,现将我局2020年网络意识形态和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政治站位

局领导班子对全局网络意识形态和网络安全工作负主体责任,成立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局党组书记、局长同志任组长,为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和网络安全工作责任的第一责任人,副局长任副组长,为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和网络安全工作分管负责人,其他班子成员根据工作分工,抓好分管部门领域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对职责范围内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负领导责任。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原则,把网络意识形态和网络安全工作纳入议事日程,与业务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形成了领导主抓、全员参与的网络意识形态和网络安全工作格局。

二、加强研究部署,充分研判形势

定期召开局党组(扩大)会议,对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网络安全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和研判分析,并深入结合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分析了意识形态工作要点、网络安全工作重点,并对网络安全方面薄弱环节进行自查自纠,落实整改,做好了安全保密等系列工作,进一步夯实了局党组领导网络意识形态和网络安全工作的政治基础。

三、强化责任分工,落实落细措施

一是建立了分工协作机制。明确了办公室牵头落实全局意识形态和网络安全工作,人教股、信访、地理测绘信息股等各部门配合抓好落实。办公室总揽全局,侧重抓好新闻宣传工作,落实全体干部职工的网络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人教侧重抓好基层党建,加强党员的网上教育和管理,信访侧重抓好网络舆情处置工作,地理信息测绘股侧重抓好新媒体的运用和维护工作以及网络安全维护等工作。二是强化了保密工作意识。组织全局干部职工签订了《保密工作承诺书》,按照市区安全保密检查要求,对全局的网络风险隐患和涉密信息管理开展摸底排查,进一步强化了信息数据管理。坚持内外网隔离,外网计算机严禁存放涉密信息数据,内网计算机禁止接入互联网。三是加强了新闻宣传工作。今年以来,我局新闻宣传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各种媒体的上稿数量较以往都有所增加。先后在融媒、日报、晚报、门户网站等主流媒体上稿30篇,对老白性关心、关注的农村宅基地发证、征地拆迁“夏日风暴”等专项工作开展专题宣传和报道,创设了较好的工作氛围。四是净化了网络生态环境。加强了局QQ群、局微信群的管理,进群需要确认验证和实名,群内不得发布反动、低俗信息。定期对QQ群和微信群进行清理,对违规人员进行教育和训诫,进一步净化了网络生态环境。五是加强了网络舆情处置。对市区交办的网络舆情,按照业务分工,分别移交相应的分管领导和部门进行调查核实处理,并及时回复,较好的完成了处置任务。

四、加强学习提升,筑牢思想防线

网络安全新生态篇(6)

1什么是网络信息生态环境

1.1网络信息生态环境概念丰富的构成要素与复杂的结构关系通过不同组分错落有致的结合在一起,这种结合体被称为网络信息生态环境。判断网络信息生态环境健康与否所需因素包括:构成要素是否合理、结构关系是否稳定、功能机制是否高效等。健康的网络信息生态环境能够实现信息传递、能量转换和物质流动,并为社会全体对象提供优质信息服务。建设与培养一个健康的网络信息生态环境需要各界共同努力、协调发展。

1.2网络信息生态环境影响因素网络信息生态环境本质上是对现实生存环境的网络映射,网络信息生态环境以虚拟网络为载体,体现了人类信息化生存环境,因此网络信息生态化环境具备社会环境一切特质。现实社会的发展影响着网络信息生态环境发展;网络信息生态环境发展推动着社会进步,二者相辅相成,有互通也有不同。网络信息生态环境作为现实社会环境的组成部分,拥有与现实社会环境相同的构成成分:即经济环境、政治环境、人文环境、技术环境。

1.2.1经济环境影响因素网络信息生态环境处于国家整体环境之中,国家总体经济发展状况必然会影响网络信息生态环境。网络经济发展促使网络信息生态环境朝着效能化、均衡化、多样化目标发展,它决定了网络信息生态环境总体繁荣度。与此同时,国家经济发展增长或衰落都会在网络信息生态环境中得到反映。

1.2.2政治环境影响因素政府部门会对人们网络信息活动加以管理,并通过法律法规手段对网民行为与言论进行约束。因此,政治环境对网络信息生态环境有着现实与潜在影响,法律对网络信息行为的监督与管制是净化与完善网络信息生态环境的重要保证。

1.2.3人文环境影响因素网络信息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一个国家教育水平、社会结构、民族特征、文化传统、与价值观。亚文化是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亚文化由有共同生活环境与生活经验的群体构成,这些群体的爱好行为与社会态度都将在网络信息生态环境中得到体现。

1.2.4技术环境影响因素网络信息生态环境技术种类繁多,包括网络技术、计算机计算、通信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等。这些技术要素在网络信息生态环境中主要体现在应用与更新两大方面。一旦这些技术取得巨大突破,网络信息生态环境将会出现重大变化。

2网络信息生态环境评价体系

2.1评价指标从经济环境因素、政治环境因素、人文环境因素、技术环境因素四大构成部分中提取出影响力明显的因素,作为网络信息生态环境评价指标。

2.2评价权重权重是指权衡被评价事物内部诸多因素重要程度的量值。本文通过层次分析法,对网络信息生态环境进行综合定性与定量分析,计算出网络信息生态环境内部诸因素所占权重。

3网络信息生态环境优化策略

3.1政治环境优化政治环境对网络信息生态环境建设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网络信息生态环境发展至今,充斥着大量虚假与不良信息,侵权行为与黑客攻击屡见不鲜。法律法规受到网络信息生态环境特殊性所限,无法对其进行有效遏制,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第一,完善法律法规。合理听取网民意见,加强法律指定人员与执行人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或从信息技术专业人才中挑选出网络法律法规完善者立为典型。第二,加强监督力度。推进网络实名制与网络身份认证制落实,加大对网络不良信息的惩罚力度,净化网络环境。第三,扶持网络企业。网络经济的繁荣能促进社会经济的进步,二者在互相作用中共同推动网络信息生态环境净化。

3.2技术环境优化信息技术发展是推动网络信息生态环境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信息技术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第一,信息组织技术运用。当前而言,人工智能技术在网络检索与信息智能方面有着广阔的前景,信息技术专业人员应该加大探索与研究力度,为网络信息生态环境提供有力技术支持。第二,信息安全技术运用。信息安全一直是网络信息生态环境疑难问题,但信息安全技术能为黑客所用的同时,也能为安全管理人员所用。因此,信息安全管理技术人员需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将信息安全技术有效的运用到网络信息生态环境安全保护之中。第三,信息技术革新。科研创新以信息技术科研机构和企业为主要推动力。除国家支持之外,企业与科研机构内部应设立新型管理模式,拓宽技术渠道、加强技术交流、使生产、学习与科研有机结合为一体,开启创造性网络信息生态环境技术运用模式。

3.3人文环境优化在网络信息生态环境中加强道德与诚信教育,提高网民在虚拟世界中的“现实感”。将网络用户实名制与网络用户数字身份证认证工作落实到位,遏制网络信息生态环境中道德缺失现象的发生,通过身份信息对网民进行约束。创造民主网络环境,支持网民对国家时政进行相关评论。网络信息生态环境能够直接反映国民群众对政治时事、政府官员等政治问题的看法与意见,其舆论权应该予以保留。

3.4经济环境优化开拓电子商务覆盖领域,提高电子商务服务水平。网购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环境之下人民群众重要消费渠道之一。因此,网购环境内部规范与诚信问题,需得到相应法律支持,保障消费者利益。提高目标客户群数量,简化电子商务消交易手续。电商企业应在服务模式、服务范围等方面进行新一轮研究,开拓出新型网络消费模式。

网络安全新生态篇(7)

一、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这更突出了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

(一)意识形态关乎高校的人才培养

近年来,高校日益成为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前沿,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等问题,给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和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意识形态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主要内容之一,对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政治信仰、人生态度、道德修养等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关系着他们的成长成才,加强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至关重要。

(二)意识形态关乎社会的安全稳定

高校汇聚着各种先进的思想和文化精英,他们对国内外的发展形势保持着高度的敏感性,并且往往在第一时间做出价值判断和社会反应,面对西方的文化疯狂渗透和深刻的社会变革,敏感的大学生群体就会产生了诸多困惑和无所适从,他们对全社会民众舆论和政治情势产生重大影响,高校的思想稳定不仅关乎高校自身,而且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安稳。

(三)意识形态关乎国家的生死存亡

历史教训充分证明,高校的意识形态工作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政治安全。比如,前苏联在“新思维”改革的过程中,在高校取消了马克思主义政治课程,很快引起了国内思想多元化和政治势力多元化的泛滥趋势,由高等教育发端的“去马克思主义化”最终引发了国内对马列主义意识形态的彻底否定,造成了“解体”的严重后果。意识形态安全关系到民族和国家的安危,所以,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现实,创新发展,以适应新的需要。

二、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策略

(一)掌握网络阵地建设主动权,提高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网络生活是不可回避的现实境遇,因此,高校要把网络阵地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一方面,我们要善于运用新媒体新平台,实时关注网络发展的动向和趋势,对大学生关注度高、使用率高的网络媒体与社区,要主动融入其中成其一员,才能深层次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网络行为。另一方面,要努力建设可控可管的网络阵地,如校园BBS、校园专题网站、官方微博等,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和领导权,不断丰富网络思想内涵,提升网络审美品位和价值引导,针对大学生们喜欢上社会网站而不喜欢上校园网的现象,我们要努力打造可信互动的网络平台,用大学生乐于接受的话语体系平等对话,通过授权校园相关网站承办各种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活动,如开设“网络投票”、“网络运动会”、“校务建议”等,在丰富大学生文化活动内容和形式的同时,给学生对学校建设发展提供建言献策的平台。此外,把高校党建团建搬到网上,以多种形式吸引学生、引导学生和赢得学生。

(二)培育大学生媒体素养,提升大学生网络道德水平

媒体素养,就是一个人认识、评判、运用传媒的态度与能力,是指人们面对传媒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能力、制造能力、思辨性反应能力等。信息社会的到来,媒体素养已经成为信息时代人们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站在信息社会潮头浪尖的大学生更是不可或缺。高校应把媒体素养的培育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把网络道德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入课堂,融入生活。一方面,通过传统的课堂教学,对当今网络社会出现的各种新现象新问题和新规律进行全面、系统地解读,以增强大学生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以师生互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进行教学,以提高大学生的信息处理技能与素质;另一方面,利用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社会服务等形式将虚拟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进行对接对比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面对网络不良信息时的“免疫力”。在这个过程中,要注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引领。

(三)健全舆情防控体系,完善意识形态工作机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