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高校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高校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21 16:55:48

高校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高校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篇(1)

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既有统一性又有特殊性。从我国现实情况看,教材基本统一,相应的文本资源也大同小异;物质资源虽然受到地域限制,但随着网络技术发展,教师基本上能通过电子图书馆查阅各类资料,在网上阅览博物馆、历史遗迹遗址;目前学校教学的评价方式和体系也基本统一,因此课程资源开发具有统一性,就是要适应历史课程的基本要求和目标。课程资源开发又具有个别性,要根据本校教师和学生特点、学校特点、地方特点,合理选择,有效开发,逐渐形成适合本校学生需要的校本教材和校本课程。在积累过程中,促进学生发展,推动教师成长,利于学校发展。

课程资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高中阶段学习任务繁重,课程改革又处于探索过程,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必须适合学校、学生、教师实际,从学校实际出发,有效利用。因此笔者认为,课程资源的校本化开发十分必要。

一 学生差异是课程资源校本化开发的基本依据

学生个体存在差异,表现为性别、社会经济地位、文化背景等不同形式。与教育教学联系比较密切的认知方面的差异有:思维特征、认知风格和智力水平;非认知方面的差异包括兴趣、情感、意志、态度等。不同的学生表现出不同的多元化的智能倾向,不同类型学校学生也存在差异,重点中学和非重点中学以中考分数为主要依据招生,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学生在知识基础、学习习惯、认知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将学生的差异作为一种教学的生态资源来看待充分发掘这种生态资源的教育教学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将学生差异作为课程资源开发依据,突出了学生是教学主体。在校本化开发过程中,作为课程资源的开发成果――校本教材或校本课程的生成就是为了适应不同学生需要,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服务的。我们学校既是省艺术特色高中,又是省一级重点中学,在现行招生体制下,学生类型十分复杂,招生有重点批、普通批之分;学生有普高类、艺术类之别。考虑不同类型学生学习发展的需要,教育才有真正价值,课程资源校本化开发更离不开这样的观念。例如,针对普高文科班学生,教师开发出以文本史料阅读为主的课程资源;艺术类中的美术生与普高生相比,他们的文化课水平相对偏低,在美术作品欣赏、美术发展史等课程中却占据优势,教师就适时引导学生从他们的角度和眼光鉴赏历史长卷中的艺术作品,形成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这样既有助于提高学生美术创作水平,也能在历史课程学习中,提高对文化史内容的学习兴趣。

二 教师专长是课程资源校本化开发的基本保证

历史教师是最重要的人力课程资源,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主导者,教师的素质决定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范围和程度。国内外大学有按教师专长安排教学的惯例,我们学校也有依据教师专长安排体育和美术专业教学的例子。教师专长本身就是一种资源,教师能够把自己的兴趣爱好转化成学生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特色学习、个性化发展。教师的专长决定课程资源校本开发的基本方向和内容。就我们的历史组来说,文言文功底好的教师,将历史文献选读确定为课程资源开发的目标内容;具有一定书画基础的教师负责开发中外书画欣赏和艺术史方面的资源;年长的教师在开发地方史和校史方面具有年轻教师缺乏的优势,而年轻教师在则在工作的激情和闯劲方面超过年长教师。

教师专长还有利于提高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效性。因为专长,教师将更多地关注感兴趣的话题和内容,注意深入钻研,时常更新。教研组内,历史教师通过分工合作,交流互补,达到资源共享,既保证了校本化资源的稳定性,又节约资源开发所需时间。

总之,在课程资源校本化开发中,历史教师各尽所能,各取所需,日积月累,发挥专长,逐渐形成以教师专长和学生兴趣相互对应为核心内容的校本资源和课程。

三 学校特色是课程资源校本化开发的内在基石

学校是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学校发展历史、校园环境设施、校园文化精神、除历史教师以外的其他教职工都是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学校优势是课程资源校本化开发的内在基石。每个学校都有一段发展史,我们学校虽然建校只有50年,但学校从它山堰上搬迁到竹节岭下,又从一幢教学大楼到整体校园建设完成,历时十年,学校建设和发展的艰苦历程本身也是十分珍贵而独特的历史课程资源,是开发校史的重要内容。学校以艺术特色见长,高中美术教育已经有20年历史,校园里布置了艺术家雕像、雕塑名作石膏像,有画廊和展厅,这些资源构成了校园艺术文化史的重要内容。学校里有一批从事美术教学的年轻教师,他们是历史教师进行艺术史教学的最好帮手。校训、校风、校歌创立及其历史渊源,校园文化的精神核心与历史发展的关系等,都是校本化的历史课程资源。

四 社区优势是课程资源校本化开发的补给

高校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篇(2)

[论文摘要]在高职工科各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中,高职数学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以校本微型课程的形态,探索高职数学专业需求模块的课程开发,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形成融教、学、作为一体的教学模式,使高职数学课程服务于工作过程和专业需求,与专业课有机融合,从而实现高职数学教学在职业教育中的核心价值。

一、高职数学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改革的意义

教育部于2006年颁发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强调了高等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求高等职业院校把工作重心转向内涵建设,提高质量上来。其中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是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与难点。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职各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进展迅速,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整合和结构重组走在前面,成绩突出,专业基础理论教学不再追求学科理论的系统性、完整性,制定了理论教学与应用性、实践性相结合的具有高职特色的各专业教学计划。与此相比,高职数学教学改革远远滞后,仍在延续高等教育学科式教学体系,其变化只是被动地因学时减少而教学内容削减压缩,或是在原有的体系中删除一些理论证明,增加一些实际应用。高职数学这种课程体系已不能满足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目前,渤海船舶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在不断推进省级示范校建设中,全面启动了“基于工作过程或典型产品的系统化课程开发和核心课程标准建设”这一重大课程改革方案。“调整公共基础课程”是课程开发的一个环节。没有公共基础课程的配套改革,势必会影响整个课程体系改革的彻底性、一致性,甚至成为改革的障碍。因此,紧紧围绕高职教育目标,使高职数学课程的教学真正实现提高学生基本素质和服务专业学习两个根本目的,积极探索高职数学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改革成为高职数学教师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

“调整公共基础课程”中高职数学课程改革,应采用“数学基础模块+专业需求模块”的模块式课程体系。其中“数学基础模块”保证高职学生可拓展的数学素质的形成;“专业需求模块”突出高职数学课程的专业性和服务性,保证高职学生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的获得。这种新的高职数学课程体系将打破传统的学科式体系,形成“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模式。其中“专业需求模块”课程的开发,体现了高职数学课程服务于工作过程和专业需求、与专业课的有机融合。这是长期以来高职数学教学中最薄弱之处,也正是高职数学教学在职业教育中体现其核心价值的重要一环。因此,高职数学“专业需求模块”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将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数学素质,实现高职数学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二、高职数学“专业需求模块”校本微型课程开发策略

(一)“专业需求模块”课程开发的切入点和目标

按照我院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实施方案,依据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技术课程要求,选取“高职数学课程与专业技术课程接口部分”的设计为“专业需求模块”的切入点,以我院四个重点专业——船舶工程技术、船舶动力装置技术、船舶电气技术、数控技术为研究对象,以上述各专业“基于工作过程或典型产品的”系统化课程开发与核心课程建设中的有关“工程计算”为课程开发目标,开发以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服务工作过程为主题的“专业需求模块”课程。围绕上述四个重点专业“基于工作过程或典型产品的”核心课程,每个专业开发1~2门主题明确、目标具体、突出专业需求的相对独立与完整的高职数学“专业需求模块”课程,完成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环节设计,并在高职数学教学中予以实施。

(二)“专业需求模块”课程的形态分析

综合分析高职数学模块式课程体系改革实施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专业需求模块”的课程开发应采用“校本微型课程”的形态开发设计。

校本课程是在学校本土生成的,体现学校的办学宗旨、学生的特别需要和本校的资源优势,又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紧密结合的一种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核心价值是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校本课程具有下述三种基本属性:(1)关联性:是指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它们之间在总体目标上具有互补性、辅助性,在时间安排上具有整体性。(2)校本性:是指校本课程具有服务学校、依靠学校、植根于学校的特性。一方面,校本课程的生成要以学校的办学宗旨为依据,要为学校办出特色而服务;另一方面,它又以本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别需要为依据,即为满足本校学生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中未能得到满足的种种合理需要而设置。(3)可选择性:是指校本课程的多样性具有满足学生自主选择课程的可能性。

校本课程在结构与功能上的特点集中表现在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不以系统知识为基础内容,而是围绕学生研讨和解决的问题来组织具有多样性、动态性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在调查研究、讨论探究等活动中进行生动活泼的学习。

校本课程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学生活动方式三种基本成分。由这样三种成分组成的校本课程具有实践性、探索性、综合性、以学生为主体四个突出的特征。

微型课程源于美国,兴于新加坡。新加坡教育部1998年实施微型课程计划后,对微型课程概念的内涵进行了拓展,其目标定位于教师能够自主构建微型课程。微型课程又称为短期课程,是与依据学科知识内在逻辑性、系统性要求来编制的长期课程相对应的课程形态。它是基于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教师能力及学校资源,以主题模块组织起来的相对独立与完整的小规模课程。

微型课程与校本课程几乎是同时兴起的,都是由教师在学校基础上、依据学生兴趣与需求自主开发的课程。可见微型课程与校本课程之间具有天然的联系。因此,微型课程是校本课程的一种独特形式,具有规模小、时间短、主题目标明确、灵活性实践性等特点。

基于以上理论,要使高职数学模块式课程体系改革的实施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以校本微型课程作为开发高职数学课程与专业技术课程接口部分“专业需求模块”的课程形态最为适切。由于校本微型课程紧密结合本校学生的专业需求,短小精悍、灵活多样,最能体现“专业需求模块”的课程特色。以这种课程形态开发“专业需求模块”的课程,其突出特点有:(1)灵活性。不受学科体系的限制,结合本校专业需求,围绕某一主题,灵活地实施与完成。(2)实用性。直接关注工作过程或专业需要,真正体现数学课的服务价值。(3)可操作性。因其短小,主题清晰目标明确,易于课程的开发和设计。(4)易实施性。作为短期课程,课程周期少的可能只有几学时,最长不超过二十学时。因此在具体实施中,在原有教学计划框架下加入,不会对已有计划造成太大冲击和调整;在新的课程体系构造中加入,也因其周期短易于安排。

(三)“专业需求模块”校本微型课程开发策略

就学校而言,校本微型课程的开发是一个有组织有计划、目标宗旨明确的系统工程。它不是依教师个人的能力和喜好而独立完成的工作,它是置于学校培养目标之下,服务学生需求的一种创新课程。而高职数学模块式课程体系的改革,也必将是专业教师和数学教师组成的课程开发团队心血的凝聚。下面从课程开发团队角度,阐述课程开发策略。

1.明确宗旨。高职数学“专业需求模块”的课程开发宗旨是使数学教学服务专业需求,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一切课程开发的理念都应从这一宗旨出发,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团队成员应摒弃传统课程体系和旧的教学模式的思维定式影响,以创新的理念和精神投入到课程开发中。

2.“需求”分析。以能力为本位的专业课程对数学应用知识的需求分析,是“专业需求模块”课程开发的基石。这一阶段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学校政策支持、资源支持,又需要由专业教师及数学教师组成的课程开发团队精诚合作,优势互补,勤奋敬业。在课程开发总的思想指导下,应把课程开发团队化整为零,以小组的形式,每一小组负责一个专业模块“需求”分析。深入研究各专业教学内容,大量剖析基于工作过程或专业需要的数学“接口部分”内容,以数学在各专业工程计算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结合学生的数学现实,从而确定各专业最适切的、最能体现职业需要与学生持续发展需要的课程开发主题。

3.目标确定。在对每个专业“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课程目标。一般每个专业确定1~2个课程开发目标,目标力争具体清晰,切合实际,具有实践性,以利把握和操作。应结合本专业及相关专业课程在实际工作中的需要制定目标,着重选取能够增强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增强学生生产实践能力的课程目标,切实体现校本微型课程的特性。

4.教学设计。作为“接口部分”设计,应充分体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教学环节设计应融“教、学、做”为一体。课程开发团队成员密切合作,共同完成教学设计。首先,从专业角度,分析学生专业基础现实,选取适当的切入点铺垫衔接。一般采用问题解决、任务驱动、情境设计、分工合作等模式设计教学过程。其次,从数学角度,根据学生的数学现实,精选、浓缩有关内容,经过数学化的加工,形成基于工作过程或专业需要的对某专业课程具有普适性的数学教学结构设计。以课程纲要或教材的形式呈现。

5.教学实施。数学教师按照教学设计组织微型课程的实施。沿着“实践—理论—实践”的认识过程,体现“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环节,结合教学设计中的问题解决、任务驱动、情境设计、分工合作等各模式,设计具体实施方案。这一过程需获得学校各种资源的支持,如信息技术支持、实验实习设备支持等。还需数学教师与相关专业教师鼎力合作,或同堂教学,以便顺利实施实践性较强的教学环节。在教学实施中,以学生为主体,设计开放式的、灵活有度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以达成校本微型课程的教学目标。

6.评价与完善。作为一门课程,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应体现微型课程的特点,采取多元的评价标准、手段与方式。作为具有校本意义的数学微型课程,应紧跟行业、专业的发展趋势和最先进的生产技术,结合教学实践,及时修订完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充分展示校本微型课程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实践性,成为促进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润滑剂。

[参考文献]

[1]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2]孙卫华.新加坡微型课程计划述评[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5).

[3]田秋华.微型课程及其开发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9(5).

[4]朱广恩.浅谈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教育探索,2010(5).

高校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篇(3)

关键词:特色财经院校;综合性大学;普通财经院校;教学方法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一般项目《特色财经院校经济类课程教学方法创新与探索――基于与综合性大学、普通财经院校的比较研究》(146号)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的提出

在当前经济类专业的教学中,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证券投资学、公司金融、国际贸易、财政学等经济类课程构成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其教学也一直是国内外财经类高校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为便于分析,本文着重以西方经济学课程为例进行研究。

改革开放30余年来,中国高等教育无论是在规模还是质量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经济学和经济学教育也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然而,笔者认为,在肯定成绩的同时,经济学教育中一直存在或新暴露出的困境和问题更值得我们关注。作为经管类专业核心基础课程的经济类课程,在我国大学中总体教学效果不佳,截至目前,“教师感觉很难教、教不好;学生感觉很难学、学不好”的现状或问题未得到根本性的扭转。在笔者的视野中,现有关于经济类课程的研究主要偏向问题式的罗列和宏观层面的困境分析,而相对具体的和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论和路径研究较为鲜见,对特色财经院校(如南京审计学院等)的专门性研究以及有关特色财经高校、与综合性大学(如南京大学等)、普通财经院校(如中央财经大学等)教学方法的比较研究更为缺乏。

基于此,本文结合近年来自身的西方经济学教研实践经验与体会,重点结合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的特征,尝试以综合性大学、普通财经院校和特色财经院校三类高校为研究个案,着重对特色财经院校经济类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探索;同时,结合当前特色财经院校建设所面临的“新形势”、“新背景”,以及特色财经院校人才培养的“新目标”,研究面对“新受众”、“新主体”,教师该如何设计、开发、甄别与选择“新方法”以及相应教学方法评价体系与反馈机制的构建等问题进行探讨与研究。在教学方法创新与评价体系构建的过程中,不仅将重点凸显特色财经院校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与综合性大学的区别,还将聚焦其与普通财经院校课程教学方法的共性与差异性特征研究。

二、特色财经院校、综合性大学与普通财经院校经济类课程教学比较

(一)共性特征。从我国目前的特色财经院校、综合性大学与普通财经院校经济类课程教学过程现状来看,如西方经济学课程,具有以下共性特征:

首先,教材使用上基本相同。特色财经院校、综合性大学、普通财经院校在西方经济学课程教材的选用上较以往有所变化,目前已基本选用相同的教材。一方面是由于教育主管部门近年来的教育教学改革所推进,尤其是向全国高等学校推荐该类课程的精品教材;另一方面特色财经院校与普通财经院校的快速发展与质量稳步提升也推动了在教材使用上的共性特征。当然,也有其他方面的诱因,比如特色财经院校与普通财经院校为了尽可能地缩小与综合性大学的差距,提升教学质量最为快捷的方式是先在教材使用上实现统一。再如,特色财经院校与普通财经院校为了提升学生能够考取综合性大学研究生的概率,进而有动力选取统一的教材。

其次,教学体系上差异不大。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以及与不同类学校间同行的交流,发现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体系的设置上也基本相同。比如,对微观经济学而言,一般是先从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全貌介绍来让学生有个概览;接着通过供求理论引出课程核心理论――一只看不见的手“市场之手”,尤其强调“价格机制”的调节,随后将价格理论作为课程体系的主线;然后进入微观经济学的两大微观主体之一,即居民或家庭的消费行为理论的介绍;紧接着,从“生产论”、“成本论”开始介绍另一大微观主体――企业的供给行为决策过程,同样是阐释前面供给理论中厂商在既定价格水平下生产者均衡的微观决策过程。在此基础上,连接两大微观主体的纽带是什么呢?显然是市场,之后即围绕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四种市场类型展开对市场行为包括商品与要素市场需求与供给的介绍。在上述无论是商品还是要素市场研究中,采用的均是局部均衡分析方法,即单纯研究商品市场或生产要素市场,而现实中这两大市场显然紧密相连,随后引入一般均衡研究方法,主要探讨在市场体系中是否存在一般均衡?如若存在,是否存在经济效率?后一问题带着学生进入福利经济学的学习范畴。最后,市场显然不是万能的,存在多种“市场失灵”的情形,这就决定了微观经济干预的必要性。

再次,三类高校面临的大环境也基本相同。一方面三类高校均处于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大众化的新形势、新背景之下;另一方面新受众、新主体也逐渐成为三类高校面临的新特征与新问题,主要是高等教育的主体,不仅包括“90后”新的大学生受众,还包括越来越多新的教育工作者与教师队伍,即“70后”、“80后”这一主体的加入,新主体的加入给高校教育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对于三类高校经济类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也不例外。

(二)差异化比较

1、课程教学深度的差异化。由于特色财经院校、综合性大学与普通财经院校学生主体在层次上的差异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的诉求不同,综合性大学适合在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的深度上进行深挖,尤其是对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较大程度的研究式教学,学生不仅不觉得枯燥或任务过于艰巨,相反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会得到提高,而且掌握了利用经济学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方法,尤其是拓展了分析问题的思维、视角,提升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特色财经院校与普通财经院校在西方经济学课程深度上应与综合性大学有所区分,而不能过度地在深度上与综合性大学竞争。具体来说,综合性大学在微观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对企业的介绍部分,可以引导或要求学生掌握究竟什么是企业或如何认识企业的性质?企业的边界又是由什么来决定?而特色财经院校与普通财经高校则基本采用直接引入企业,向学生介绍企业的类型与企业的特征等。

2、课程教学特色的差异化。我国特色财经院校显然与综合性大学在综合实力上有较大的差距,实质上普通财经高校也是如此,那么如何实现与综合性大学、普通财经高效的差异化竞争,尤为关键。笔者认为,特色财经院校需要结合自身的主要特色或品牌专业,如南京审计学院应该重点依托支撑近年来学校迅猛发展与质量显著提升的大审计平台,发挥审计行业的比较优势,将经济类课程的教学与审计相结合,既可以全力和全身心打造和巩固审计的专业特色与品牌,又可以强化对经济类课程的理论把握与拓展经济理论课程(如西方经济学)在实践中的应用。而对于综合性大学而言,课程讲授过程中的广度与深度方面显然构成其主要特色。

3、教学方法方式的差异化。尽管近年来特色财经院校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其综合实力与综合性大学仍不在同一起跑线上,论办学历史与底蕴也有一定的差距,这就决定了如何提升与确保特色财经人才的培养质量成为了关键。笔者认为,特色财经院校经济类课程的教育教学则构成了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与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中之重,教学方法方式上的创新则是培育特色财经高校人才的核心路径。笔者认为,在深度与广度上无法与综合性大学形成竞争的情况下,特色财经高校可以将自身的特色专业与特色品牌优势与课程教学相结合,抓住学生对特色专业的浓厚兴趣,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将对专业的这种兴趣转化为对经济类课程的兴趣,采用多方法的融合,如换位思考教学(教师与学生身份的互换,了解学生的需求与学习特点、难点所在)、批判与内容创新式教学(对教材内容错误的纠正以及学界众多观点的批评与商榷,引导学生进行一定的创新)、研究式教学(侧重激发学生对学术研究的兴趣)、兴趣式教学(特色专业兴趣与课程学习兴趣的结合)、实验教学法(通过有趣的经济学实验,让学生成为经济实验主体进而身临其境,使得复杂的经济理论变得更为浅显易懂并让学生深刻掌握)等方面。值得说明的是,综合性大学、特色财经高校与普通财经高校在方法上的选取与甄别上有所差异。具体来说,尽管三类学校在教学方法的选取与使用上有交叉,但综合性高校一般偏向研究式教学、专题式教学的选用,批判与内容创新式的教学也构成其重要内容;然而,对于特色财经高校来讲,一方面研究式教学或批判与内容创新的教学方法构成其主导性方法,而另一方面应用性较强的方法理应构成教学方法创新与改革的重点,比如兴趣式教学法、实验教学法等。这里有学者会针对这种教学法提出如何与高职类、专科院校相区别的疑问。笔者认为,尽管与其有应用的共同特征,然而其一方面要在理论深度上有一定差异;另一方面要在利用经济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上形成特色财经院校的比较优势。在这一系列方法的综合应用中,特色财经院校与普通财经院校的显著差异在于巧妙地将自身的特色专业优势与品牌优势应用于经济类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中去,显然对于特色财经院校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结论与启示

本文以西方经济学课程为例,针对特色财经院校、综合性大学与普通财经院校经济类课程教学方面尤其是教学方法层面进行了共性与差异化的比较,笔者偏向认为特色财经院校应注重多方法的融合,重点强化经济类课程教学方法上的创新、探索与自身“特色”的结合,发挥二者的协同效应;综合性大学在教学方法的选取上需重点聚焦于课程广度与深度上的结合,尤其要注意不宜广泛的铺摊子,应该通过研究式教学、专题式教学等方法在深度上进行挖掘。而普通财经高校与特色财经院校除了特色上的差异化之外,具有一定意义上的共性特征。然而,从长远来看,普通财经高校也需要在自身应用财经类人才比较优势的凝练方面做文章。

(作者单位:南京审计学院经济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宏观部分第五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刘友金等.地方综合性大学经管类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

高校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篇(4)

论文摘 要: 高等学校教学过程本质观是高等学校教学论的核心。文章依据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一般性和特殊性,探讨了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本质,即生命生成,并追溯了其哲学前提,揭示了其现实意蕴。生命生成观基于生命的自由性、全面性、生长性,给予了高等学校教学过程新的认识,诠释了生命互动与渗透的教学观。 

 

教学过程的本质历来是诸多学者们讨论的热点,长期以来形成了诸多的观点,如特殊认识说、双边交流说等,这些学说在不同的理论依据下,从不同的侧面探讨了教学过程本质,对深化对教学过程本质的认识作出了贡献。但是在教学过程的专门研究领域,尤其是在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研究领域内,对其本质还是缺乏研究。因此,随着高等学校教学实践的日益丰富,有必要加深对高等学校教学过程本质的认识,以此完善高等学校教学理论,指导高等学校教学实践。 

一、高等学校教学过程本质的内涵 

(一)高等学校教学过程本质的独特性:“三个统一”。 

高等学校教学过程既具有一般教学过程的特点,表现为教学过程的共性,又反映高等学校教学的特性,表现为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特殊性。和其他类型的教学过程一样,高等学校的教学过程是一个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及课程、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学生和教师等诸多因素相互影响的过程,遵循教学过程的一般规律,这是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一般性。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特殊性则表现为诸多的教学过程因素中带有高等学校的特点,蕴含着高等学校特性。王伟廉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认为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特点在于:它是认识已知和探索未知的统一过程,是在教学中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过程,是个体认识社会化和社会认识个体化的统一过程。这些特点正是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与其他教学过程的本质区别,呈现出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特殊性。基于此,对高等学校教学过程本质的认识要兼顾教学过程的一般性和高等学校的特殊性。 

(二)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逻辑起点:完整意义的人。 

在认识过程中还应注意一点,教学过程要造就完整意义的人,这是把握高等学校教学过程内涵的前提。完整意义的人不是学科知识的简单拼块,而是能够把知识的习得、知识的生成、知识的应用有机结合起来的人;完整意义的人不是现代科技理性权威下的机械人,而是回归于人的本质,把生命的整全、自由、成长、发展作为终身目标的人;完整意义的人是生命生成的人,他以生命自由为前提、生命整全为范围、生命成长为过程、生命发展为目标。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本质一定要把造就完整意义的人作为其建立理论的逻辑起点。 

(三)高等学校教学过程本质:生命生成。 

通过对以上讨论基点的叙述,我们认为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师生双方的生命生成。生命的生成是人的生命自由成长、自由发展的一种状态。人不局限于本能,他在意识的支配下能够打破本能、现实的束缚,不断将应然转变成实然。意识支配下的创造性实践活动使人的发展具有了无限的可能性。因此,人作为人并没有一成不变的本质,人的本质没有先前的预设,也没有最终的完成,而始终处在生成中,生成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人作为一个整体就像世界作为一个整体一样,是不能成为探索对象的。每当他被认识时,是他的某些外观被认识,而不是他本身。”人的生命生成以生命自由为前提、以生命整全为范围、生命发展为目标。(1)生命生成以生命自由为前提。生命具有潜在的成长、发展的可能性,一经现实条件的具备,这种可能性就转变为生命生成的现实性。

教学是促进生命生成的有效途径,其过程就是对生命之性的扩充、蓄养,是生命之性从潜在变为现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尊重生命之性为前提,发挥学生生命自由之权利。(2)生命生成以生命整全为范围。人的生命是人存在的一种状态,它是一个包含各个生命元素的大系统。生命是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的统一。自然生命的生长人作为生物体的物质特性的成长;精神生命是人作为一个社会价值体的精神特性的成长。教育要培养完整的人,教学更要兼顾人的自然生命特性和精神生命特性,培养周全、完整的人。(3)生命生成以生命发展为目标。生命是生命共性和生命个性的统一体。生命共性表现为诸多生命体所具有的普遍的、一般的生命特性;生命个性反映生命体所具有的独特的生命特性。生命共性孕育生命个性,生命个性反映生命公性。生命的发展就在于生命共性基础上的生命个性的彰显。教学的成效主要体现在生命个性的彰显、生命价值的创造。  

生命的特点在于自由、完整、成长。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影响的双边活动,也是生命之间的交融、渗透、促进的生命生成过程。在高等学校师生双方生命生成的过程中,需要说明三个问题,首先需要说明的是生命生成的哲学意义。将高等学校的教学过程本质理解为生命生成,可以打破知识论哲学观下,教学偏重于科学世界,强调过去世界,而忽视现实世界的传统,也可以改变科技理性权威崇拜下的对人的主体价值和生命意义的歪曲。其次,生命生成的主体问题。教学是师生生命交融的双边活动,在此过程中,教学相长,教师和学生都处于不断地发展之中。因此就生命生成的主体来说,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他们的生命都得到了自由的生长,并趋向完整。再次,生命生成在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中的表现。高校师生双方的生命生成还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使其能够与其他教学过程中的生命生成区分开来。高等学校教学中认识已知和探索未知的特点,赋予了生命生成的创造性。高等学校的教学具有专业性、前沿性。在教学过程中,一是师生双方对以往的科学知识进行学习、交流,除此之外,师生还在学习以往的科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生产、知识创造。因此在师生生命交融时,既有循规蹈矩的生命成长,又有富于灵感的生命创造。最后,高等学校教学中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特点,赋予了生命生成的实践性。高等学校教学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过程,认识世界在于探索世界奥秘,形成科学知识,改造世界则在于依据事物发展规律,改变自然面貌,造福人类。  

二、高等学校教学过程本质的理论溯源  

(一)唯物主义关于人的自然性与实践性的学说。  

依据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人类和世界上所有的物种一样,都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人与动物作为自然界的存在,有着相同的生命特征,表现为饮食、繁殖等。这种生命特征构成了人的自然性。但人的生命不仅仅是“自在”的存在,还是“自为”的存在。人不仅依据环境而存在,而且通过创造性的活动,把环境当成是自我生命活动的组成部分。正如马克思所言:“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人则把自己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他有意识地进行生命活动。”人的意识是人在自然性的基础之上,具有了超自然性。正是这种超自然性使人的生命在自然基础性上具有了无限的生成性。人的另一大特性:实践性,促使生命的生成的可能性变成现实性。科维奇指出:“人在本质上是一种实践性的存在,即一种能够从事自由的创造活动,并通过这种活动改造世界、实现其特殊潜能、满足其他人需要的存在。对人来说,实践是一种根本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的实现会受到阻碍,个人实际存在和潜在本质之间的这种差异,即实有与应有之间的差异,就是异化。” 

(二)知性理性论和生命哲学的理论前提。 

生命生成的高等学校教学过程本质观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有自己的理论依据。在一定程度上讲,是知识理性论和生命哲学妥协的结果,更是在人本主义影响下形成的。理性主义的发展由来已久,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培根、夸美纽斯等都是其不同时代的代表人物。他们都强调人是理性的,人具有认识世界的能力。在理性指导下,教育把知识作为逻辑起点,形成知识理性论。这种理论下的教育,对科学知识的继承、习得予以极大的关注,却忽视了人的价值、道德、情感等非理性因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异化了人的本质。19世纪中期,生命哲学开始作为一种反对理性主义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并对自然主义、唯物主义进行批判。生命哲学家认为自然主义、唯物主义的因果决定论是对人的个性、人格、自由的否定,他们要从“生命”出发去讲宇宙人生,用意志、情感和所谓“实践”或“活动”充实理性的作用。他们声明自己并不反对自然科学和理性,只说这些经验或知识不完全,必须提高意志、情感的地位,才能穷尽“生命”的本质。但他们夸大生命现象的意义,把生命解释为某种神秘的心理体验,从而使这种观点带有浓厚的主观唯心主义特色。尽管生命哲学的不足显而易见,但是其提倡的对人的意志、情感、价值的考量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两种哲学观的分析,我们发现其各有侧重,如果能将两种观点优势互补,则不失为一条正确之道。以知识理性论下的科学知识的习得,服务于人类,提升人的道德、价值、情感、意志,促进生命生长,使人成为一个整全的生命。这种整全的生命正是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中的生命,不带有主观唯心主义主义色彩,不是某种神秘的心理体验,就是一个现实的生命。它是一个存在实体,是生命体本身,它的生长能够被人感受到,它不是一个哲学上虚无缥缈的概念;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中的生命是一个整全的生命,它的成长不仅是知识等理性因素的成长,而且是道德、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的成长。 

(三)人文主义教育和人本主义教学的关注。 

人文教育以人格培养为目的,其本身要高于以工具价值为主体的知识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不是单纯地培养政治经济所需要的“政治人”、“经济人”,培养只适应社会某一个或若干方面要求的“工具人”,而是要从成“材”成“器”向成“人”转变,实现人文关怀的教育。要使教育成为一种具有人文教化意蕴的、全面的教育,培养的学生不但具有谋生的技术,而且具有健全的人格。人本主义教学思想关注的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共同发展,该理论把人看作是认知、情感、兴趣、动机等因素的统一体,注重对学生对学生内在心理世界的了解,以顺应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及个性差异,达到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其认知与情感的相互作用的目的,重视创造能力、认知、动机、情感等心理方面对行为的制约作用。人主义教育注重赋予科学教育人文关怀,实际上实现了人的物质生命和精神生命的统一、自然生命和社会生命的统一。人本主义教育更是将完整的生命理解为认知、情感、价值的统一体,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统一体。在这两种思想的支撑下,给予生命丰富而又整全的内容。 

三、高等学校教学过程本质的现实观照 

(一)高等学校的教师和学生。 

在生命生成的高等学校教学过程本质观下,师生是各自的生命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双方的生命发生交融、渗透、成长。教师通过学习、积累,能够在尊重学生生命之性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成长。学生通过与教师的交流,不断地发展自己。教师的教学要把尊重学生的生命之性放在首位。生命之性是学生成长的一种趋向,把握住这种趋向,才能激发生命的潜能,促成生命特性的形成。这种特性的形成就是一种成功的教学。从教师自身生命生成的角度看,教师在对学生生命之性“扩而充之、蓄而养之”的过程中,不断地调整、完善自己,达到教学相长,实现教师的生命成长。可见,在高等学校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生命交融、渗透,促成了师生双方的生命生成。 

(二)高等学校的教学目标。 

在生命生成的高等学校教学过程本质观下,其教学目标是塑造完整意义的人。完整意义的人是生命得到自由的、持续的、周全的发展的人。对这种人的理解要把握住以下几点:首先,生命的生成具有遗传性。遗传是生命从父辈体上继承的器官特征。处在高校的学生其本身处于身体生长、成熟的时期,表现为身体的成熟、情绪的稳定等特征。完整意义的人首先是自然生长的人。其次,生命的生成具有自由性。高等学校的教学过程是一个生命生成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生成都是自由的。在这里没有强加于生命本身的外力,一切的发展都是依据生命的活力和生命的冲动。因此,高等学校的教学过程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兴趣。再次,生命生成具有持续性。在高等学校的教学过程中,课堂不再是唯一的教学形式,它与课外的实践活动共同确保了生命生成的持续性。最后,生命的生成具有周全性。生命是各个生命元素合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三)高等学校的教学内容。 

在生命生成的高等学校教学过程本质观下,其教学内容是生命生成的素材。这些素材一是能够保证生命成长,二是能够促使生命创新。生命成长重在认识已知,生命创新重在探索未知。认识已知就是对已经形成的人类文化进行体验,从中吸取营养,促使生命成长。探索未知在于对已形成的人类文化实施再加工或是以此为基础进行文化创造,实现生命创新。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中的探索未知不同于中小学、职业学校的探索未知。后者所发现、探求的既有已知的、有定论的知识,又有未知的、无定论的知识;而前者发现和探求的,基本是教师或教育者预先安排好了的已知知识。因此,我们说只有高等学校的教学过程中才有可能实现生命的创新。 

(四)高等学校的教学方法。 

在生命生成的高等学校教学过程本质观下,其教学方法是多种方法的灵活运用。灵活运用各种方法的前提是对生命冲动的遵从。生命冲动的生命生长的基础,也能确立生命生长的趋向。教学方法的运用要遵从生命的冲动,体现主体性。教学方法作为一种手段,就是把生命之性扩而充之、养之。对于高校学生来说,他们都是独立的生命个体,他们的独立性决定了他们的差异性,对于具有差异的生命个体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闫守轩.论教学的生命关怀[j].教育科学,2010,4,vol26,(2). 

[2]王伟廉.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特点的再探讨[j].上海高教研究,1992,4. 

[3]林浩亮.回归生命: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j].教育评论,2008,1. 

[4]李润洲.人本教育的内涵、特征及建构[j].教育学术月刊,2010,7. 

[5]雅斯贝斯.雅斯贝斯哲学自传[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高校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篇(5)

[关键词] 财务管理; 本科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高校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的前身是理财学专业,它是从会计学科中独立并加以发展形成的一门年轻学科。1998年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介绍》中将“财务管理”列为工商管理学科下的一个本科专业,许多院校陆续开设了这一专业。经过几年的发展,虽然在学科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各院校在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仍然存在争议,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

1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 培养目标不明确,不同类型高校培养目标差异小,缺乏特色。各高校对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描述均过于概念化和抽象化,目标不明确,脱离高校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的现状。

(2) 课程体系不科学。按照高等院校教育规律,有了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才有可能设计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由于各高校对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描述过于概念化、抽象化和无差异化,使得课程体系设置大同小异。由于很多高校的财务管理专业是从原会计学、财政学、金融学中分离出来的,在课程的设置上始终摆脱不了原专业的模板,体现不出财务管理专业的特色。各相关课程或各相关课程群之间在内容上互不兼顾和承应,未能围绕专业方向要求进行统一协调和轻重相宜的合理安排,同一内容往往在不同课程中反复讲授,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的,被动而机械地接受书本知识,学习没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各高校在教学计划中压缩基础课程,增加专业课程,从而对基础理论的学习明显不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普遍存在专业课程繁多、基础课程太少的情况,致使培养的学生知识面窄、工作适应性较差。

(3) 教学方法落后。教学内容与现时经济生活脱节,文理知识互不兼容;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传统教学方法仍占主导地位,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极少采用;对实践教学环节重视不够。具体表现为校内财务管理实践缺乏,校外财务管理实践环节薄弱,新的财务管理环节尚待开发,教师的实践能力欠缺等问题。

可见,我国的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

2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思路

2.1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内容等诸多方面都有决定性的影响,是整个学科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这一部分主要是归纳总结已有的对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观点,指出各种观点的特点和不足之处并重新定位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系。

各高等院校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应具有3个层次:第一层是总体目标。它统领各类高校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目标,也是一个高级目标和终级目标。它的实现需要经过较长的时间周期。第二层是类别目标。它体现了各类高等院校的特点,如财经类、理工类、综合类、农业类等院校的目标有所不同。第三层次是校级目标。这一层结合了各类高等院校自身的特色与优势而确立。作为统领类别目标和校级目标的总体目标应是最高层次的、适应面最广的、最能体现学科特色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应确立为“培养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相关各方的需求,具有以财务管理知识和能力为主体,同时具备经济、法律、金融等知识和能力,能从事财务、金融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复合型专门人才”。该目标反映了几个方面的内容:适应发展需要,满足相关需求,体现财务管理学科特色。复合型专门人才包含了“理论与实践结合”、“创新与务实兼备”要求,并同时也包含了“宽口径、厚基础、强素质”要求。结合各类高等院校的特点,在总体目标的统领下,各类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类别目标突出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不仅财务管理学、会计学、金融学等专业知识基础扎实,而且必须具有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如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调查研究能力,终生学习的能力等。另外,还要注重数学、英语、计算机、法律、写作能力、体育等公共基础课的学习和第二课堂的学习,如参加各种社团、知识竞赛以培养组织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因各类高等院校在发展目标、发展定位、学科优势等方面各有不同,各高等院校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校级目标存在较大差异。校级目标既强调了财务管理目标的一般性,又突出了结合自身优势的特点。上述目标体系既有高层次的、广泛性的总体目标,又有特色化的、针对性的类别目标和校级目标。

2.2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

构建以培养目标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财务管理课程的设置应提倡以能力为基础而不是以知识为基础,强调在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对财务管理人才能力的培养,要符合高等院校教育“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要求。

课程体系应包括4个层次:

(1) 公共基础课。使学生在人文、社科及自然科学方面获得相应的基础知识,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其后续学习打下基础。公共基础课应该包括财经应用文写作,英语,高等数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心理学,体育等课程。

(2) 学科基础课。使学生获得本专业学科领域(主要是管理学和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打造宽厚的学科基础平台。在掌握相关课本知识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学习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科基础课应该包括管理学、运筹学、现代经济学、运筹学、应用统计、国际贸易实务、金融学、货币银行学、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管理信息系统、统计、税法与纳税筹划等课程。

(3) 专业课。任何一个专业的专业课程体系和专业课程内容设计,本质上取决于该专业学科内容及其构成的特征。现代财务管理学科内容及其构成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 以公司财务为基本研究对象。虽然财务管理活动广泛地存在于一切企事业单位及政府机关,但其中以企业财务活动最为典型。在各种形式的企业组织中,又以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的财务活动最为丰富多彩。所以,尽管财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覆盖各类组织的财务活动,但公司财务是其重点。② 公司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是筹资管理、投资管理、利润分配管理及营运资金管理。现代财务管理学通常将筹资决策、投资决策及利润分配决策列为三大财务决策,而营运资金管理亦称日常财务管理,则是任何企业在任何时候都无法摆脱的一项经常性的财务管理活动。③ 日益增多的派生内容,比较典型的有:企业购并财务、破产与重整财务、通货膨胀财务、跨国公司财务、中小企业财务及集团企业财务等。根据上述特征,目前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大致有4种方式: ① 按照财务管理主体的不同,设置财务管理学基础、企业财务管理、集团公司财务管理、宏观财务管理、国际财务管理和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等课程,其优点是主体鲜明,缺点是课程之间的教学工作量和难易程度差别大,不利于教学组织。② 按照资金运动的不同环节,设置财务管理学基础、企业筹资管理、企业投资管理、企业利润管理和财务管理专题(特殊业务的财务问题)等课程,其优点是内容集中,便于教学,缺点是系统性不强,且不能体现不同类型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③ 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设置财务管理学基础,中级财务管理和高级财务管理,优点是层次感强,缺点是可能形成“大杂烩”。④ 按多元标准设置。各种设置方式各有利弊,不能要求以一种方式适应所有的需求,高校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设置原则应该是多层次立体模式,应强调用发展的眼光,注重该专业的前瞻性和国际性。

  (4) 实践环节。要通过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验、实习和实训。

2.3本科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方法体系的完善

要适应现代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要求,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变以传授知识为主为培养能力以为主。

(1) 在教学中应采用互动式教学方式,即以学生为中心,以需求为动因,以问题为基础,引导学生进行发现式、探索性的学习。在互动式教学中,可以采用案例研究、角色扮演、课堂报告或演讲、小组协作、专题讨论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从目前的情况看,案例研究法应用比较少。各高等院校在采用案例研究法时应注意:第一,选取高质量案例。高质量的教学案例应该能使学生通过讨论加深对课程中的某些重点和难点的理解,并能利用课本中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案例中所涉及的实际问题,能启发学生深入地思考,给学生留下较多的思维空间。 第二,设计高效的实施过程。首先,教师要组织好案例的分析与讨论,要善于创造良好的自由讨论的气氛和环境,鼓励学生大胆表明自己的观点,特别是“与众不同”的思考,使学生成为讨论的主角;其次,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应及时总结。总结不是给出某个案例的标准答案,况且很多案例不一定有标准答案,而是指出本次案例讨论所运用的理论知识、讨论难点和重点,需要深入思考之处,并指出本次讨论的成功与不足。最后,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案例报告的撰写,引导学生由口头表达上升为文字表达,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2) 加强实践教学。财务管理作为一门应用学科,永远是一门实践的艺术。在财务管理实践教学中,可以根据专业培养模式和课程特点,采用实验、实训、实习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以此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检验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该吸引更多的专业教师参与其中,促进教学相长。学校应该为学生构建多元化的实践平台,如在银行、管理咨询公司、证券交易所等单位建立实习基地;学校和企业合作建设erp实验室;学生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学校邀请企业家、财务总监等来校进行专题讲座等。同时,学校要创造条件,鼓励、引导和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创新性的实践活动。

总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应具有层次性,包括总体目标、类别目标和校级目标;在课程体系设计时,构建以培养目标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强调在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对财务管理人才能力的培养,要符合高等院校教育“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要求;在教学方法上,要适应现代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要求,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以培养能力为主。

主要参考文献

[1] 陆正飞. 关于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的若干问题[j]. 会计研究,1999(3).

[2] 符刚,蒋远胜,钟秀玲. 浅析农业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的构建[j]. 现代农业科学,2008(3).

高校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篇(6)

关键词:化学反应工程;教学改革;教材;实施方案

《化学反应工程》课程是化工类及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属于本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在化工类学生的培养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化学反应工程是一门研究与化学反应工程相关问题的一门科学技术,是从上世纪30年代初萌生到50年代末形成的一门由过程控制、传递工程、物理化学、化工热力学、化工工艺学、催化剂等相关学科互相交叉互相渗透而演变成的一门边缘学科[1]。通过近几年的教学经验和调查研究发现,学生普遍认为化学反应工程是大学课程中最难学的基础课程之一,学习过程中发现理论计算公式复杂,反应器种类繁多,课程学习结束后感到一头雾水,抓不住重点。因此,面对这样一门课程,如何进行教学,让学生理解起来更加形象生动,从更本上改变化学反应工程的教学现状是我们目前的重要任务。本文结合不同种类高等学校选用教材的特点和差异,并根据我校化工专业的特色,提出了《化学反应工程》课程教学的侧重点,从多方面对本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改革实施方案。

1《化学反应工程》教学在化工专业中的作用

化学反应工程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化工生产过程中反应器内的反应规律和传递现象,使化学反应实现工业化生产的一门技术科学,是提高化工生产技术所必需的科学技术理论。化学反应工程在化学化工领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各种化学品的生产和应用无不借助于化学反应工程相关的理论知识。在20世纪40年代,一个化学反应过程的技术开发到真正的工业生产大概需要十年以上的时间,而现在只需要三到五年。此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中试试验的规模不断缩小,试验的次数也不断减少,大大加快了化工厂建设的步伐,降低了投资建设的成本[2]。因此,作为一门理论教学课程,将化学反应工程这门课程作为化工专业方向的重点课程进行建设,对于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促进、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优秀化工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济南大学作为一所省部共建的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一直是本学校的特色学科,学校对化工类学生的培养目标一直是培养应用型高技术的人才,每年为我国的精细化工和石油化工行业输送大约240名高水平人才,对精细化工和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为此在化学反应工程教学过程中,我们紧密结合我校的特点和化工实际生产的需要,着重提升学生的反应工程知识储备,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和实践,把课程、教材的理论研究和教学方法相结合,不断提升《化学反应工程》的教学效果。

2不同类型高校选用教材的特点和差异

直到20世纪70年代,化学反应工程的相关研究成果才开始被大量地介绍到国内,其中华东理工大学的陈敏恒教授,天津大学的李绍芬教授,浙江大学的陈甘棠教授,四川大学的王建华教授等是国内最早从事反应工程教学的学者。到了80年代以后,国内从事化学反应工程学科教学研究的队伍迅速壮大,并且化学反应工程的研究逐渐渗透到各种化工领域,与世界研究水平之间的差距也不断缩小,不同版本的教科书和各种各样的专著也相继出版。反应工程已经成为我国化工类专业学生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程。目前国内已有120所大学和科研单位培养化工类相关专业的人才,例如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浙江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四川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济南大学等。目前化学反应工程学科正在蓬勃发展,由于国内高校地区和专业特色的不同,不同高校在化学反应工程教材选择上也存在差异,各有各的特点。作者就不同高校所使用的《化学反应工程》教材进行了汇总和分析。首先介绍一下陈甘棠教授主编的《化学反应工程》(第三版),这本教材是国内许多化工类高校选用的主要教材之一,随着我国在化学反应工程这一重要学科的教育方面日渐普及,该部教材自1981年第一版问世以来,已经出版到了第三版,受到广大化工类专业师生的好评[3]。该部教材的特点是着重基础,本书共分为十章,分别介绍了均相反应过程,包括均相反应动力学基础、均相反应器、非理想流动:非均相反应过程,包括气—固相催化反应过程、非催化两流体相反应过程、固定床反应器、流化床反应器;聚合反应过程,包括聚合过程的化学与动力学基础;生化反应过程,包括生化动力学基础、生化反应器。该部教材注重反应工程研究方法的介绍,在不同的章节内容中论述了反应工程学的发展方向,有助于读者进一步深入研究。朱炳辰老师主编的《化学反应工程》也受到国内很多工科类高校化工专业老师和学生的青睐。本部教材的第一版是由化学工业出版社于1993年出版,截至目前本部教材已经出版到第四版,其中第三版累计发行量高达32000册。《化学反应工程》第四版主要吸收了一些关于现代化学反应工程发展方向方面的知识,本部教材的主线是围绕化学反应与动量、质量、热量传递交互作用的共性归纳综合的宏观反应过程,以及如何解决反应装置的工程分析和设计。该书对近年来出现的化学反应新概念、新理论和新方法做了大量阐述。另外,对于国内一些偏工科的化工类高等院校,选用的教材大多数以郭锴老师主编的《化学反应工程》为主,本部教材的主要内容包括:均相单一反应动力学和理想反应器、复合反应和反应器选型、非理想流动反应器、气固相催化反应本征动力学、气固相催化反应宏观动力学、气固相催化反应固定床反应器、气固相催化反应流化床反应器、气液相反应过程与反应器、反应器的热稳定性和参数灵敏性。本部教材的特点是主要突出了该门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删除了一些与教学大纲联系不是十分密切相关的内容,并着重讲解解决化学工程问题的基本方法。除此之外,罗康碧老师主编的《化学反应工程》教材结合了理科和工科的综合优势,吸收了国内外相关教材的许多内容和好的经验,增添了一些反应工程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另外,本部教材在贯彻“少而精”的原则上更注意删繁就简,将重点放在化工专业领域内共性的基本问题上,并且同时体现了其教学性。本部教材先重点阐述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然后结合实际生产,详细论述各种常用反应器的设计方法,并列出详细的例题和课后习题,用于帮助学生利用所学到的反应工程原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应用问题。近年来,梁斌等老师主编的《化学反应工程》第二版也受到国内许多化工类高校老师和学生的欢迎。在本部教材中,主要内容是以《化学反应工程》、《反应器理论分析》及国内外相关优秀教材为基础,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工程实际知识储备,减少了教材内容在模型分析上的过程描述,加强学生在建立模型方面的训练。另外,本部教材还增加了工业应用背景的实例分析和课后习题,在分析解答这些习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掌握反应工程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使教学内容尽量与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同步。

3我校化工专业的特点和教学侧重点

济南大学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属于理论性和应用性兼顾的一门特色化工学科,本专业始建于1992年,前身为山东建材学院精细化工专业,1993年招生,是济南大学重点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被学校授予校级特色专业,2012年成为山东省品牌(特色)专业,现为山东省氟化学化工材料重点实验室依托专业之一。其中化学反应工程这门课是本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另外,化学反应工程课程的理论教学是本专业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理论指导和基础知识培养的作用。另外,从学校每年安排的工程实习学时就可以看出,学校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学校每年组织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大三学生去山东金城医药化工有限公司进行生产实习,主要参观和学习2-甲氧羰基甲氧亚胺基-4-氯-3-氧代丁酸生产车间的反应器设计和工艺装置流程图。通过调研每年的学生生产实习效果发现:学生在学习完实际工业生产装置后,对课本上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的更加透彻。根据我校化工专业的特点,在《化学反应工程》的课程教学上,我们选择的教材是郭锴老师主编的《化学反应工程》第二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的教学目标为:通过对反应工程理论的学习,能够运用化学反应工程的理论方法建立数学模型,优化设计反应器、或者改善化学反应场所、改进现有的化工生产工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研究的方法,为进入研究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掌握由化学动力学特性建立动力学方程、建立数学模型、优化和设计反应器及改进化工工艺的理论;运用化学反应工程的知识,能够进行基本化工反应装置反应器的设计。

4拟采用或已经实施的教学方法

化学反应工程具有跨接多种学科的特点,结合本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特色和优势,笔者从以下方面进行了教学方法的改进。(1)结合我校特点济南大学在医药中间体工业化生产、氟化学材料合成、精细化学品制备和环境催化方向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优势,已经发展成为以新产品开发、新工艺设计、新技术应用为特色的精细化工和化工领域高级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新技术开发的重要基地之一,并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发明奖。因此,在本科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我校化工专业的特色,着重讲解气固相催化反应和气液相反应过程,并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化学反应工程的知识进行基本化工反应装置或反应器的设计,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化学化工(医药中间体、氟化学材料和精细化学品)相关人才。(2)阐述方法和教学方式的改进目前全国高等学校的教学方式还是以灌输式教学为主,老师主动讲,学生盲目听,导致课堂利用率低,学生学习效率不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在高校已经普遍使用,虽然这样可以改善课堂教学方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导致每节课的授课内容大大增加,学生并不能高效率的吸收每节课中所有的知识点,导致在学期末时学生对这门课的了解程度并不高[4]。例如,我在第一次讲授《化学反应工程》这门课程时,由于讲课经验和技巧都很欠缺,所以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完全按照多媒体上的内容进行阅读,这样生硬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导致整个课堂教学效果很差。因此这样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会导致学生盲目听从,其自主性和能动性大大缺失,所以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这需要我们在教学方式上加以引导[5]。笔者认为改变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主要的突破口就是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培养学生对本门课的学习兴趣。针对这一措施,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改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具体探索过程如下:在阐述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时候,可以在课前让学生充分的查阅资料,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讲解,在这过程中并进行充分讨论,最后老师做总结,并纠正学生的错误观点。这种“查阅资料-主题讨论-问题反馈”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做课堂真正的主人,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改变填鸭式教学的不足。(3)注重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在高校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科书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教学工具,但也不能作为唯一的使用工具,教科书在本科教学过程中只能作为一种辅助的工具。这样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灵活应用教材,既不能完全拘泥于教材,也不能完全脱离教材,在讲清楚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注重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在每一章的讲述过程中,把每一个知识点都与实际工业应用相互关联,并阐明其主要的热量传递、动量传递、质量传递及化学反应在实际过程中是如何应用的,以加深学生对每一个知识点的理解。另外,还要注意结合科研成果,对学科前沿知识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目前化学反应工程的研究动向,例如在讲解气固相催化反应本征动力学时,可以引入最新发表的经典文献,通过对文献的讲解,加深学生对气固相反应本征动力学的理解,知道如何来研究一个催化剂的本征反应活性。通过这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在对《化学反应工程》课程教学方法不断改进后,获得了良好的课堂效果,这不仅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是一种转变和提高,对化工类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金涌,程易,颜彬行.化学反应工程的前世、今生和未来[J].化工学报,2013,64(1):34-43.

[2]王安杰,周裕之,赵蓓.化学反应工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

[3]陈甘棠.化学反应工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1-3.

[4]吴元欣,朱圣东,吴迎.以多尺度理念构建新的化学反应工程体系[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1,33(1):2-3.

高校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篇(7)

基于高职院校的自身特点以及特征,其职业体育教育应在锻炼学生身心的基础之上,适当的增添有关职业性教育的相关内容。由于高职院校不同于其他普通院校,除了注重对学生的理论教学之外,也非常看重对学生的实践操作练习,且他们所学的职业大都是重复的、局部的体力活动,因此在增强学生身体能力的同时,发展和强化他们的劳动技能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中,将教育内容同学生所学职业的特点有机的结合起来,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措施和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职业体育教育,能够有效的增强学生的职业体能,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学生发生职业病的概率。所以,在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中,开展和实施实用性较强的职业体育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开展和实施职业体育教育的有效构想

1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具有高职院校特有的教学指导思想

在以往的高职院校的职业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其教学指导思想以及教学方式比较简单,主要以增强的学生的自身体质为目的。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高职高专等专业性的技术人才的需求也是不断提高。因此这就要求高职学校应将教育、娱乐以及健身和提高学生的基本职业体能融入到职业体育教育中来,切实的将高职院校的职业特点以及特征在职业体育教育中体现出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学生尽可能的掌握和熟悉进行体育运动的基本方法以及练习手段之外,还应确保让学生学会和掌握增强自身身体素质的几种技能和方法。并让学生在体育教育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抗挫折能力,以争取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的各种需求。此外在体育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依据高职院校自身的特点,来设计体育教育内容,并不断的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及职业体育能力的锻炼及培养。

2制定一个相对完整、合理的教学计划

现代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为社会培养现代化经济生产建设所需要的实用性以及专业性的技能人才,而我国当前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计划恰恰与其相符,而体育课程教育作为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在其教学计划以及教学过程中,实现职业培养与体育教育的有机结合。依据一定目的和标准。高职院校应将其教学计划分为两个不同的方面:一方面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身体机能,普及体育理论知识以及相应的卫生保健知识,在增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意志品质。另一方面重点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身心素质,在体育教育过程中,主要选择同学生所学职业的特点以及特征有关的体育项目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在强化学生职业体育能力的同时,重点培养和强化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

3积极推动我国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教育改革

同普通高校的体育教育一样,我国现阶段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教育大都是安排前两个学期,也有部分学校在第三或者第四个学期也会开设体育课,但大部分学校大都采取课堂教学的方式,有些学校也即使进行课外教学,因设备有限导致教学效果不佳。而且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在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上都还是沿用着以往传统体育项目进行体育教育,并没有将高职院校的自身职业特点以及特征考虑在内。在高职院校中,有很多学生在不开设体育课之后,无法自觉、主动的坚持锻炼身体,导致自身身体素质逐渐下降,以至走上社会之后,无法承受未来的工作压力。因此,高职院校应在职业体育教育过程中,将课内教育以及课外教学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围绕着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中的基本特点以及特征,建立一个适合我国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体育课程体系。

4改进和创新教学内容

4.1依据学生的基本职业素质来设计和安排教学内容现阶段,高职院校中的体育教育应在考虑学生所学职业的特点以及特征上,结合各专业对身体素质的不同要求,合理、有效的设计和安排教学内容。依据学生所学职业的特点以及特征,有目的性的选择一些科学、合理的体育项目来锻炼学生的高空平衡能力、灵敏能力、反应能力以及协调能力和上下肢力量等。这样科学、有效的锻炼练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同时也为其以后所从事的职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以后发生职业病得概率。

4.2依据学生日后所从事职业的特点,来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由于高职院校培养的大都是专业性以及实用性较强专业技术人才,因此有很多学生以后所从事的工作或者职业对身体的某个部位产生过重的负荷,时间一长往往会对学生的身体产生较多的不良影响,所以高职院校在开展职业体育教育过程中,应依据实际情况以及专业特点,重点选择有利于预防和矫正职业病的教学内容,比如以后将从事计算机工作的学生,由于会在电脑旁边长时间静坐,比较容易患上腰椎以及颈椎等疾病,因此应在跑步以及健美操和羽毛球的等几个方面加强学生的练习以及锻炼;以后从事纺织等职业的学生由于会长时间的战力,比较容易患上静脉曲张等疾病,因此应在倒立以及慢跑和举腿等方面加强学生的练习以及锻炼,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预防和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4.3依据学生以后所从事职业的劳动量,来科学、合理的设计和安排教学内容如果学生在毕业以后会较长时间的从事于肌肉收缩等方面的体力劳动,应该在体育教育过程中适当的选取拉伸项目练习,比如臂上举以及旋腕和摆腿等练习;如果是身体的局部关节较长时间的处于一种局部负荷过重的情况时,应在体育教育过程,重点加强和强化对称部位的练习和锻炼,比如经常进行伸展操联系等。

充分发挥体育教师在体育教育过程中的作用

在高职院校进行体育教育过程中,体育教师作为直接的实施者和管理者,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想确保体育教育的正常、有效运行,应不断的增强和提升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此外也要求体育教师应不断对学生所学职业的特点进行认真研究和分析,在了解和熟悉学生所学专业内容的基础之上,认真的分析和总结学生所学职业的劳动特点,及时掌握最新资料,科学、合理的设计和安排教学内容。此外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对于有着特殊性的专业,体育教师可以在教材欠缺的情况之下,依据其专业特点以及特征,合理、大胆进行教材编写和实践,并通过不断的应用和改进,来进一步的提高和增强体育教育的教学效果。

结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