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股权投资的步骤

股权投资的步骤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27 14:55:33

股权投资的步骤

股权投资的步骤篇(1)

一、权益法的目标

通常认为,权益法是指投资企业以成本记录对被投资单位的投资后,投资的账面价值需随着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变化而变化的一种核算方法。其中,所有者权益的变化包括被投资单位净损益以及净损益以外的其他权益的变化。权益法的这一定义表明,最初运用权益法的目标是通过调整投资账户来反映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变化,并最终使投资账户的账面价值与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份额相等,从而使投资者可以直观清晰地了解所占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份额。

在权益法下,通常将投资企业和被投资单位作为一个整体对待,这同将母公司和子公司作为一个整体(经济主体)对待从本质上讲是一样的。因此,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第18号意见书《普通股投资核算方法中的权益法》(apb第18号意见书)指出,如果对被投资单位的投资采用权益法,那么,通过权益法和完全合并法(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所获得的应归属于投资企业的净损益和股东权益通常应当是相同的(除非出现超额亏损等情况)。两种方法的差别主要体现在财务报表的具体项目上。比如,在权益法下,对被投资单位的投资通常在资产负债表上以单一账户(如“长期股权投资”)列示,同样,来自投资的损益,通常在利润表上也是以单一账户(如“投资收益”)列示,因此权益法也称单行合并法。而在完全合并法下,则需要将类似长期股权投资或投资收益的单一项目具体化,将其还原为具体的资产、负债、收益和费用项目(也称逐行合并法)。

因此,从权益法的演变来看,其目标可概括如下:(1)使投资的账面价值随着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变化而变化,并最终使投资账户的账面价值与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份额相等(目标一);(2)作为一种合并方法,使得通过该方法所获得的应归属于投资企业的净损益和股东权益同完全合并法一致(目标二)。

对权益法目标的定位不同,其核算的步骤和程序会存在差别。

二、权益法的运用

(一)何时应当运用权益法

通常只有当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或更大影响时,才能够运用权益法。当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或更大影响时,采用成本法通常是不合适的。这是因为:

(1)将收到的股利确认为收益可能不是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所赚取收益的充分计量,因为收到的股利可能和被投资单位当期的业绩没有任何关系。通过使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金额随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变化,可以使投资企业及时确认基于投资而导致经济资源的增加和减少,从而更好地满足了权责发生制的要求。

(2)投资企业可以通过股利发放的时点来操纵收益。因此,apb第18号意见书规定,发行股票的公司,对下述企业(未合并的子公司、合营企业、持有被投资单位50%或以下的股份,但能对其经营和财务活动施加重大影响的公司)的投资应当在合并报表和母公司报表中采用权益法核算。并且母公司也应当在母公司报表中对子公司的投资采用权益法。

(二)如何运用权益法

权益法的运用取决于权益法的目标。不同目标下权益法的运用步骤如表1所示。如果将权益法视同一种合并方法,其核算的步骤和程序应当比较完全合并法的步骤和程序进行。

在运用上述步骤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表1 权益法的运用

1.权益法作为一种单行合并方法,投资企业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通常都只以单一项目来反映对被投资单位的成本,以及被投资单位净损益和其他权益的变化。

2.初始确认时,长期股权投资通常以成本入账,但我国准则中将企业合并区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因此,我国长期股权投资准则也相应地区分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和企业合并以外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对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需进一步区分为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两种情况分别处理。

3.对投资成本与投资日占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差额(长期股权投资差额)的处理。长期股权投资差额(如果形成母子关系,编制合并报表时则称合并价差)的组成可以通过投资成本、投资日占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和投资日占被投资单位净资产账面价值份额来进行分解。

长期股权投资差额(合并价差)

=投资成本-投资日占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

=(投资成本-投资日占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投资日占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投资日占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

=商誉+投资日净资产公允价值变化额

从会计的角度看,对长期股权投资差额的处理至少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不单独确认,确认投资收益时也不考虑;(2)单独确认,但不摊销;(3)单独确认,在一定年限内综合摊销;(4)不单独确认,但确认投资收益时需考虑;(5)下推到被投资单位确认。

在我国,会计制度改革中权益法运用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对长期股权投资差额处理上。1995年以前基本是采用第(1)种方法,1995-1997年主要采用第(2)种方法,1998-2006年采用第(3)和(5)种方法,2007年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则采用第(4)和(5)种方法。显然,只有在第(3)、(4)和(5)种方法下,即对长期股权投资差额进行摊销和减值,或者在确认投资收益时进行考虑,或者下推到被投资单位确认,才可能实现目标一。

在目标二下,对这一差异需要比较完全合并法进行处理:

(1)初始计量中,对初始投资的利得(投资成本小于被投资单位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部分)需单独确认。作为一种单行合并方法,对投资成本大于被投资单位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部分不单独确认为商誉,而是反映在投资的初始入账金额中。

(2)因为购买日后,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当基于购买日子公司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计算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所以权益法下,后续计量时应当基于投资日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计算的净利润份额确认投资收益。

4.对投资企业和被投资单位之间内部交易的处理。

权益法两种目标下运用步骤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对投资企业和被投资单位之间内部交易的处理。在目标一下,无需对投资企业和被投资单位之间的内部交易进行处理,特别是在“顺流”交易中,未实现的内部损益并不影响被投资单位的净损益,因此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金额缺乏依据。相反,如果根据内部交易对长期股权投资账面金额进行调整,就不可能实现目标一。然而,在目标二下,则需要比较完全合并法的做法对内部交易进行相应的处理。

总体来看,我国新会计准则主要是按照目标二来设定权益法的运用步骤,但对投资企业和被投资单位之间内部交易的处理略有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顺销交易,只要求按比例抵消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而不是完全抵消。

(2)如果投资企业需要编制合并财务报表,那么投资企业首先要在其账面上进行如下会计处理(假定为顺流销售的未实现销售利润而不是销售亏损):

借:投资收益

贷:长期股权投资

而且还需要在合并财务报表工作底稿中做进一步的调整处理(下面的调整只是在合并财务报表工作底稿上进行,并不需要在投资企业的账面上反映)。即:如果是逆流商品销售,因该内部交易的未实现损益的影响体现在投资企业持有的相关资产的账面价值当中,故应在合并财务报表工作底稿中编制以下调整分录(假定为逆流销售的未实现销售利润而不是销售亏损):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贷:存货、固定资产等

如果是顺流商品销售,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对该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应在个别报表已确认投资收益的基础上进行以下调整:

借:营业收入

贷:营业成本

投资收益

5.追加投资导致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的处理。

股权投资的步骤篇(2)

【关键词】蒙特卡罗;风险价值;估计;实现

一、蒙特卡罗Monte Carlo的概念、形式与一般步骤

蒙特卡罗(Monte Carlo)方法,又称随机抽样或统计试验方法,以概率和统计理论方法为基础的一种计算方法。将所求解的问题同一定的概率模型相联系,用电子计算机实现统计模拟或抽样,以获得问题的近似解。为象征性地表明这一方法的概率统计特征,故借用赌城蒙特卡罗命名。又称统计模拟法、随机抽样技术。由S.M.乌拉姆和J.冯・诺伊曼在20世纪40年代为研制核武器而首先提出。它的基本思想是,首先建立一个概率模型或随机过程,使它们的参数,如概率分布或数学期望等问题的解;然后通过对模型或过程的观察或抽样试验来计算所求参数的统计特征,并用算术平均值作为所求解的近似值。

(一)积分形式

做Monte Carlo时,求解积分的一般形式是:

X为自变量,它应该是随机的,定义域为(x0, x1),f(x)为被积函数,ψ(x)是x的概率密度。在计算欧式期权例子中,x为期权到期日股票价格,由于我们计算期权价格的时候该期权还没有到期,所以此时x是不确定的(是一随机变量),我们按照相应的理论,假设x的概率密度为ψ(x)、最高可能股价为x1(可以是正无穷)、最低可能股价为x0(可以是0),另外,期权收益是到期日股票价格x和期权行权价格的函数,我们用f(x)来表示期权收益。

(二)一般步骤

我将Monte Carlo分为三加一个步骤:

1、依据概率分布ψ(x)不断生成随机数x, 并计算f(x)

由于随机数性质,每次生成的x的值都是不确定的,为区分起见,我们可以给生成的x赋予下标。如xi表示生成的第i个x。生成了多少个x,就可以计算出多少个f(x)的值

2、将这些f(x)的值累加,并求平均值

例如我们共生成了N个x,这个步骤用数学式子表达就是

3、到达停止条件后退出

常用的停止条件有两种,一种是设定最多生成N个x,数量达到后即退出,另一种是检测计算结果与真实结果之间的误差,当这一误差小到某个范围之内时退出。

4、误差分析

Monte Carlo方法得到的结果是随机变量,因此,在给出点估计后,还需要给出此估计值的波动程度及区间估计。严格的误差分析首先要从证明收敛性出发,再计算理论方差,最后用样本方差来替论方差。在本文中我们假定此方法收敛,同时得到的结果服从正态分布,因此可以直接用样本方差作区间估计。详细过程在例子中解释。

二、投资组合风险价值的蒙特卡罗模拟的原理

投资组合风险价值的蒙特卡罗模拟法不同于历史模拟计算模型,由于证券市场上股票价格是千百万化的,过去的股票价格并不能代表未来的股票价格,而对投资组合的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风险价值,对任何投资者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这就需要对股票价格的未来变化进行估计,以便为投资组合未来的风险价值进行估计。

利用蒙特卡罗模拟法对投资组合风险价值进行估计的方法和步骤是:

(1)首先利用下面的股票价格的模拟模型来估计未来某一时期内股票的价格:

式中,―为t时刻的股票价格;―为t+1时刻的股票价格;―为股票价格对数变动的均值;―为股票价格对数变动的标准差;―为要计算的时间间隔(以年为单位);z―为服从标准正态分布的随机数。

(2)根据得到的未来股票价格利用上一节介绍的投资组合风险价值的历史数据模拟计算模型方法估计投资组合的风险价值。

需要注意的是,股票价格对数均值和标准差必须与计算的时间间隔对应起来,如果计算的时间间隔为1天,那么股票价格对数均值和标准差必须是以日股票价格为基准;如果计算的时间间隔为7天(1周),那么股票价格对数均值和标准差必须是以周股票价格为基准。

三、模型结构设计

模型.xls”的工作簿,在当前的sheet1上设计模型的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投资组合风险价值的蒙特卡罗计算模型

模型由下述三部分组成:

(1)已知数据区域,要求用户输入投资组合的投资额、证券数量、未来计算总期数、计算时间间隔、置信水平和总模拟计算个数。此外,在单击[准备数据]按钮后,模型将对工作表进行格式化,生成一个要求输入各证券的投资比例、股票价格对数均值、股票价格对数标准差、以及目前股票价格的已知数据区域。

(2)命令按钮区域,包括一个[准备数据]按钮、一个[开始计算]按钮和一个[清除表格]按钮。[准备数据]按钮的功能是在用户输入证券数量后,模型自动对工作表进行格式化,以方便用户输入各证券的投资比例、股票价格对数均值、股票价格对数标准差、以及目前股票价格。[开始计算]按钮则完成计算功能,并输出投资组合中各证券的价格均值、期收益均值、投资组合单位、投资组合收益、以及投资组合的风险价值的计算结果。[清除表格]按钮则完成数据清除的功能,使工作表返回到图1所示的界面。

(3)计算结果区域,是在单击[开始计算]按钮后,模型计算结果的输出区域,包括最终计算结果区域和中间计算过程区域(在单击[开始计算]按钮才会出现。)

四、模型应用举例

例 某投资者用10万元进行一个由3个股票构成的投资组合,股票的有关数据如表1所示,若以周为单位,试确定在95%的置信水平下该投资组合的风险价值。

利用“投资组合风险价值的蒙特卡罗模拟计算模型”的计算过程如下:

(1)在单元格B3中输入投资额“100000”,在单元格B4输入投资组合中的证券数量“3”,在单元格B5输入未来的总期数(周)“52”,在单元格B6中输入需要计算的时间间隔(以天计算)“7”,在单元格B7中输入置信水平“95%”,在单元格B8中输入需要模拟计算的次数(比如1000次)。

(2)单击[准备数据]按钮,对工作表进行格式化,格式化后的工作表如图2所示。

图2 格式化后的工作表

(3)按照格式化后的工作表输入各个证券的有关数据。

(4)单击[开始计算]按钮,计算结束后,模型弹出“模拟计算结束”信息框,如图3所示,并将计算结果输出到工作表的有关单元格中,如图4所示。其中股票价格及收益等为最后一次的模拟计算结果。

若利用“投资组合风险价值的蒙特卡罗黑箱计算模型”进行计算,同样进行1000次模拟计算,则计算时间只要20秒左右,其计算结果如图5所示。

图5 蒙特卡罗的黑箱计算模型的计算结果

可见,该投资组合的周价格为13.36元,周收益均值为0.09元,1年的投资组合收益为623.19元。在95%的置信水平下,该投资组合第2个最坏的周收益为-0.07,该投资组合1年内的风险价值为4771.56元。

由于随机数的原因,每次运行模型所计算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当进行足够多次模拟运算时,则每次运行模型所计算的结果差别应该是不是很大的。

参考文献:

股权投资的步骤篇(3)

1.确定合并范围。

被母公司控制的子公司应纳入合并范围,这里的控制指能决定企业的经营和财务政策。确定合并范围时,应注重实质性原则,即使母公司仅占子企业30%的股权,但母公司能够控制该公司的经营政策和财务政策,则应纳入合并范围。

2.统一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

在日常工作中,母公司应要求合并范围内的企业使用统一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以避免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对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进行调整。对于无法与母公司保持一致的情况,需要求子企业按照母公司统一的会计准则和会计期间编制报表,然后再进行合并。

3.取得合并范围内企业的报表并编制成底稿。

取得母公司和子公司单户报表的数据,注意要求合并范围内的公司提供统一格式的报表,避免出现格式不一致甚至报表项不一致情况。

4.编制抵消分录。

编制抵消分录是编制合并财务报表中最难的一个步骤。在编制抵消分录时,要消除所有的母子公司之间的交易对报表的影响这个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基本观点,深刻理解此点有助于理解各项抵消分录。

二、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中的简易方法

1.充分利用上年已编制完成的合并财务报表数据。

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因资产负债表有期初数,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有上年同期数,如要重新编制期初数和上年同期数,则意味着工作量翻倍,且财务数据收集的难度更大。对于有会计差错、合并范围变化、会计政策变化等原因需调整期初数和上年同期数的,应在上年已编制完成的合并财务报表的基础上进行调整,以得到正确的资产负债表期初数和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的上年同期数。

2.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消处理。

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消是在合并报表中最复杂的一步。按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2006),“合并财务报表应当以母公司和其子公司的财务报表为基础,根据其他有关资料,按照权益法调整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后,由母公司编制”。但在实务操作中,因恢复权益法核算再抵消步骤多、工作重复,一般均在成本法直接进行抵消。在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2014)中不再强调需采用权益法调整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对于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消处理,以下举例予以详细说明。示例:A集团拥有B公司80%股权,投资成本800万元;B公司年末所有者权益总额1250万元,其中实收资本1000万元,由于收到政府投入形成资本公积50万元,未分配利润180万元,盈余公积20万元。合并财务报表项目抵消分录金额的确定:长期股权投资:A集团对合并范围内所有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均予以抵消,抵消后仅余对合并范围外公司的投资。本例中对B公司80%的长期股权投资800万元应该抵消;实收资本:合并范围内所有子公司的实收资本年末余额均应予以抵消,仅余母公司实收资本。本例中应抵消子公司实收资本1000万元。资本公积:资本公积抵消金额为子公司资本公积余额乘以归属于少数股东的股权比例。本例中应抵消资本公积50*(1-80%)=10(万元)。盈余公积:盈余公积应抵消所有子公司的盈余公积余额。本例应抵消盈余公积金额为200万元。少数股东权益:少数股东权益的金额为子公司的权益总额乘以少数股东的持股比例。本例中少数股东权益金额为1250*(1-80%)=250(万元)。未分配利润:实务操作中,未分配利润一般用以上数据扎差计算出来,最后再跟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核对。本例中应抵消未分配利润800+250-1000-10-20=20(万元)。

3.内部债权债务的抵消处理。

内部应收应付抵消处理较为简单。实务操作中因集团内的企业交易一般情况形成坏账的几率很小,故一般要求合并范围内的企业互相形成的往来不计提坏账准备,从而也进一步简化合并报表的编制步骤。在编制报表之前应组织合并范围内的单位进行对账,并收集相互之间的往来信息,对单位之间的往来数据进行核对、汇总后即可编制抵消分录。

4.内部购销的抵消处理。

内部购销业务情况较多,可区分为内部购存货作为存货的,购存货作为固定资产的,购固定资产作为存货的,购固定资产作为固定资产的。

(1)最简单的情况为内部购存货作为存货,并年度内销售已全部销售的。此种情况仅需按照内部销售的金额同金额抵消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仅需在利润表编制抵消分录,不影响资产负债表。

(2)内部购存货作为存货,但年度内未全部销售出集团外的,此种应计算出未对外销售部分存货的未实现毛利,然后抵消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和存货。在下一年度如果该部分存货已经对外售出,需下一年度将该笔未实现利润不计入利润表中。

(3)对于内部购销涉及到固定资产的,处理较为复杂,且在折旧年限内均需进行抵消处理。在实务操作中,一般会尽量避免内部购销涉及固定资产的情况出现,有较小金额的交易出现,也可以适用于重要性原则在合并报表中不予以抵消。确需抵消的,应做好记录,以利于以后年度继续抵消。

三、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小结

股权投资的步骤篇(4)

一、企业不良资产成因

(一)往来款项管理制度缺位

往来款项主要包括应收、应付、预收、预付等。造成损失的主要原因:1因企业未建立完善的信用评价体系,盲目进行赊销。购货单位拿到货物后迟迟不付款,而企业财务人员责任心缺失及人员更换等原因,对货物催款不及时,导致欠款时间过长;有的连对方的联系方式和地址都搞不清楚,对方故意不认账或无力支付。2部分企业为完成业务考核指标,通过往来款做虚假收入,达到企业虚假盈利目的,这种为完成指标而存在的往来款自然是无法收回的。3企业领导或财务人员因缺乏监督机制而随意出借资金,结果使资金流入他人囊中,给企业带来了资金损失。4大部分企业重销售、轻管理,有的销售人员甚至从中拿回扣,当这些销售人员离岗,或因失职而被解聘后,企业也无有效对策和制度加以约束,给企业造成了损失,而责任人却未受到应有的处罚。

(二)成本利润不配比,存货积压或短缺

且前,有的企业财务不掌握企业的实际发生成本,企业各部门对已发生的实际成本瞒报或缓报,对已入库的物资,在领用时不办理出库手续,致使无对应成本结转,造成库存材料盘亏,企业潜在亏损已存在;有的企业存货实际已发出销售,但成本结转不及时,造成企业库存材料和利润的虚增;有的企业因管理制度,风险意识不强等因素,在物资采购中存在盲目性,造成企业存货大量积压;还有的企业因生产工艺,技术等问题。生产的产品存在筏次品,或物资已毁损、报废,但仍积压在仓库而未作技术评估计价,同样虚增了物资价值,企业存在潜在亏损。

(三)投资管理制度不健全,投资无效益

投资环节中的不良资产在整个企业不良资产中所占比例最大,决策失误是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1投资盲目决策。决策制度不健全,往往由一个人或几个人决策,没有专职部门或人员负责投资管理;有些项目投资前不搞前期调查和可行性论证就匆匆上马,而一旦发现决策失误,已不能及时挽回,造成投资损失。2企业一旦发生投资,就无人再去关心投资事宜。如有的企业对外投资已多年,以何种形式投资、被投资单位是否分配过投资收益都不清楚,有的甚至已与被投资单位失去联系,对方单位已关停,或已被吊销营业执照已进入清算阶段也不清楚;还有某些企业投资形成损失后不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四)企业法人、经营管理层的短期行为形成的不良资产

有些企业经营者为完成考核指标,对已发生的资产损失不予涉及,将形成的亏损长期挂账:如有的企业没有将产品成本垒部结转到产成品,一直挂在在产品科目中;有的企业甚至将当期的经营亏损转入递延资产,将管理费用转入待摊费用,长期不予摊销,人为造成不良资产;还有的企业因法人调动,新任法人对前任遗留的不良资产采取消极态度,不能有效避免资产损失的扩大,最终导致资产损失有增无减。对此,有关部门却对责任人难以划清责任,给不良资产的处置带来了难度。

(五)企业改制过程中形成的不良资产

前一时期和现阶段,部分企业集团公司或公有企业为适应现代企业管理要求,进行了企业改制。为顺利推行企业改制,大部分集团公司和企业在资产清理中,经国资审批备案。将不良资产进行了剥离。剥离的不良资产有的划归国资经营公司管理,有的仍归原公司、企业管理。这些资产涉及到企业资产的方方面面,并且具有相当的规模和数量。但从近几年的管理现状来看,因管理模式不统一,部分地区、部门还未形成有效的管理制度,管理责任不明,资产损失仍在发生,资产收益低微。

二 、企业不良资产会计管理与处置的措施

(一)债权实物化

单纯意义上的债权实物化就是通常所说的“以物抵债”,“以物抵债”这一处置方式本身并不利于实现不良资产处置损失最小化和最大限度地实现债权的目标。本文所说的“债权实物化”不仅包括通常意义上的以物抵债,而且是企业不良资产处置方案选择设计中的一个非常重要步骤,本步骤设计既是化解前一步骤托管风险最有效的方式,也是托管这一步骤优势适用的最佳结果。当然、本文所说“债权实物化”包括通常意义上的以物抵债是指具有以物抵债所固有的风险,而这些风险有时很难化解,即使化解也是成本过高,直接进行抵债资产出售或转让很难实现不良资产处置损失最小化的目标,其主要原因在于抵债资产单独出售或转让不能实现资产的经营价值。实现的只是资产的清算价值。

(二)实物资产股权化

债权实物化的韧衷在于盘活银行不良资产,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最大限度地救活一个企业,对国家、社会、员工负责,从而达到“多赢”的理想境界。然而,债权实物化的风险与收益并存,它一方面化解以物抵债带来的风险,也可能化解一般债转股所带来的部分共性风险;另一方面又可能滋生新的风险。笔者认为,通过司法途径实现实物资产股权化可以有效地控制新的企业,建立符合市场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企业也就容易经营管理和发展,更不会让企业产生赖账预期。一般债转股能够从账面上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但是这种改善并不意味着企业效益的真正提高。企业通过债转股,不用再支付银行利息,这就使企业成本降低,增加了企业的利润或者减少了企业的亏损。

(三)推进资本市场建设

企业在不良资产会计管理与处置中,要以不良资产重组为契机,推进资本市场建设。第一,要加快产权制度改革,促进产权流通,按照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加快企业的改造,明晰产权;按照市场法则和交易的内在要求培育和建设资本市场,除现有的一板市场和二板市场外,在全国选择数个中心城市建立三板市场,为大量的中小股份制企业提权流通的通道。第二,建立不良资产重组基金,专门用于有希望盘活的不良资产的重组和股份制改造。为了增强重组基金吸引力,可以采取财政保最低固定收益的鼓励政策。第三,完善市场体系,培育和拓展潜在的购买群体,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促使企业尽快摆脱困境,增强企业的购买力。

股权投资的步骤篇(5)

关键词:人力资源;财务管理;会计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3-0090-03

在新世纪,知识已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对知识的所有者——人才的管理,便成为了小至企业大至国家建立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一环。2008年初“两会”代表提出国企高管“限薪”的建议,就使如何从财务管理角度管理好人力资源(人力资本),使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普通劳动者、经营者、所有者、债权人、政府等各方面的利益分配公开、公平、公正这个要求更加迫切。一般企业管理中,财务管理与人事管理往往各成一体,财务总监对其他部门的人事特别是高层人员的引进、利益分配无发言权,导致人力资源的配置不能得到最大的成本收益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现代企业的发展。

由于拥有专门知识和技术的人已成为企业的骨干,他们不单是被雇佣者,也可以用知识投资,享有对企业的所有权,因而人力资源结构涉及到企业的资本结构、创新能力、配套的物质资源的消耗,剩余利润的分配。企业应研究知识资本所有者参与收益分配的原则和方法,还要研究知识资本的价值和运作效率的指标,来构筑一道涵盖泛财务资源的企业财务评价指标体系。

一、人力资源会计

1.人力资源会计为企业管理者提供评价人力资源决策方案所需要的信息。企业管理者十分关心人力资源投资的效能和效益,并加以追踪评估。在现代企业管理过程中,为实施人力资源发展战略,企业是从外界招聘还是在内部培训专业人才?在经济萧条时期,企业应当裁减还是保持其人力资源?裁减职工可以立即降低人工成本,并相应增加本期效益,可是到了经济复苏时,社会对人力资源需求增加,企业有可能为重新雇用新职工花费巨额费用,即被裁减职工的重置成本。如何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决策?显然,传统会计是无法解决的,必须依靠人力资源会计。

2.人力资源会计为利害关系人提供信息。“人力资源会计是用来确认和计量有关人力资源会计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传递给有关利害关系人的程序”(确认和计量美国会计学会人力资源会计委员会于1973年)。人力资源会计模式有两种: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和人力资源价值会计。前者是为取得、开发和重置作为组织的资源的人所引起的成本的计量和报告。后者是把人作为价值的组织资源,而对它的价值进行计量和报告的程序。它的目的在于用人力资源的创利能力来反映组织现有人力资源的质量状况,为企业管理当局和外部利害关系集团提供完整的决策信息。

3.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有两种计量方法:历史成本法、重置成本法。其中历史成本法以历史成本计价原则为基础,对人力资源的取得和开发(如招募、选拔、安排、培训等)成本,包括人力资源的取得、使用、损失都以历史成本的原则来全部予以资本化;重置成本是在现行物价水平条件下,重置相同人力资源所支付的成本。这种方法考虑到人力资源价值的变化,反映了人力资源的现时价值,但与其他资源的计价方法不一致,且易被管理人员利用,人为操纵资产状况、损益情况,企业人才教育的投资是企业自行支付的教育、培训费以及向社会的教育捐助支出等。反映在企业账上的是职工教育基金、学校经费基金以及营业外支出中与教育相关的部分。作为企业,可通过计算某人因学习培训而少为企业创造的收入来进行确认和估计。

人力资源价值会计考虑到人力资源的能动性,即创利能力,认为人力资源会计所报告的不是取得和开发人力资源所付出的成本,而应是人力资源本身具有的价值,即具有一定智能的劳动力资源的价值。根据其特性,可有两种计量方法:货币计量法(经济价值法、未来工资贴现法、未来盈利贴现法、机会成本法、商誉评价法等)和非货币计量法(技能一览表法、评价法等)。

1.货币计量的方法。 (1)工资还原法:它是一种替代方法,估计职工到退休时止的全部工资收入,并将该工资收入看作是形成人力资源本身价值的成本,即人力资源的价值成本。采用此种方法可解决计算人力资源追加投资的问题。 (2)经济价值法:先通过一定的技术方法测出企业的未来收益,再运用贴现值法将其收益折算成现值。这种现值可以看成是人力资源本身的价值。采用这种方法可以解决核算服务地位的经济价值。而公司价值=未来自由现金流量×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贴现率。

2.非货币化的方法。由于职员的素质无法客观核算,只能采用主观方法,进行非货币化的核算,通常采用技能一览表法和评价法。前者指企业将人力资源技能测定的各要素指标预先设计在劳动技能一览表上,采用主观设计、客观评审的方法,通过逐个指标评定。加计总分的办法对职员素质作出近乎实际的判断。后者指企业将评价职工素质指标方案预先设计并经过一定程序,作为对职员评审的依据,对照条款进行评审,确定优良中差等次,得出职员素质的综合结论。

二、人力资源的投资

1.人力资源的取得成本:包括招募、选择、录用、安置成本

2.开发成本:包括上岗前教育、培训。

3.使用成本:包括维持成本、奖励、调剂。

4.保障成本:包括健康事故保障、劳动事故保障、退休保障、失业保障。

5.离职成本:包括离职补偿、离职前低效、空职成本。

确定企业所需要的各层次、各类人力资本后,可以通过外部雇佣、内部培养、借用外脑等方式取得。投资成本总额视方式而定。

考虑到现行会计制度,故下面的分析中,已经发生的成本采用历史成本法,未发生的采用重置成本法。

三、投资收益分析

从非货币化角度看,投资的效益包括:(1)满足自身业务活动对各种人力资源的需求;(2)为企业长期发展的目标服务,即保证企业不断成长的持续性适用人力资源的供给;(3)提高企业员工素质。增强个人发展的实力,提高企业对员工的凝聚力,从而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与竞争力;(4)有利于树立企业的公共形象,从而有利于吸引人才、壮大企业的实力,并能获得社会人力资源的回报。现从数量分析角度,提出下面分析方法以供参考:

1.按发展战略进行部门组织结构分析,确定各部门的职能及岗位设置。

2.可以采用CRG国际职位评估体系对岗位进行评估,得出职位级别,据以确定职位级别系数。

3.采用EVA作为公司价值衡量指标。EVA即经济利润、经济附加值,是在减除资本占用费用后企业经营所产生的剩余价值,即税后净营运利润减去投入资本的机会成本后的所得。

经济附加值是一批以股东价值为中心的业绩衡量指标中影响最大、应用最广泛的一项指标,成为传统业绩衡量指标体系的重要补充,其核心是衡量价值,即公司在经营中是在创造财富还是在毁灭财富。EVA考虑了带来企业利润的所有资金成本,其基本理念是资本获得的收益至少要能补偿投资者承担的风险,也就是说,股东必须赚取至少等于资本市场上类似风险投资回报的收益率。这里的资本成本包括债务资本的成本,也包括股东资本的成本。

4.经济附加值的计算。经济附加值=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税后净营业利润-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资本总额

一般有以下步骤:

(1)在计算以前需对会计报表进行如下调整。1)研发和市场开拓费用。计算经济附加值时所作的调整就是:将当期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和市场开拓费用作为企业的一项长期投资加入到资产中,资本总额也增加相同数量,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在几年之中进行摊销,摊销值列入当期费用抵减利润。摊销期根据公司的性质和投入的预期效果而定。2)商誉。计算经济附加值时的调整方法是:由于财务报表中已经对商誉进行摊销,在调整时就将以往的累计摊销金额加入到资本总额中,同时把本期摊销额加回到税后净营业利润的计算中。3)递延税项。计算经济附加值时对递延税项的调整是将递延税项的贷方余额加入到资本总额中,如果是借方余额则从资本总额中扣除。同时,当期递延税项的变化加回到税后净营业利润中。4)各种准备。计算经济附加值时将准备金账户的余额加入资本总额之中,同时将准备金余额的当期变化加入税后净营业利润。

这些调整的目的在于:消除会计稳健原则对业绩的影响,减少会计计量误差,同时减少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机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由股权资本成本和债务资本成本加权平均得到,其中股权资本成本可以看作股东认可的投资回报率,是股东投资于公司的机会成本。债务资本成本按照中长期贷款利率计算。资本总额是公司借款额和股权资本之和(见下表): (2)计算步骤。

步骤一:资产负债表调整计算资本总额

起始:普通股权益

加:少数股东权益

递延税项贷方余额(借方余额则为负值)

累计商誉摊销

各种准备金(坏账准备)

研究发展费用的资本化金额

加:短期借款

长期借款

长期借款中短期内到期的部分

等于:资本总额

步骤二:利润表调整计算税后利润总额

起始: 税后净利润

加:利息费用

少数股东损益

加:本年商誉摊销

递延税项贷方余额的增加

其他准备金余额的增加

资本化研究发展费用

减:资本化研究发展费用在本年的摊销

等于:税后净营业利润

步骤三:计算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是指债务资本的单位成本和股本资本的单位成本根据债务和股本在资本结构中各自所占的权重计算的平均单位成本,其关键是决定资本成本率。

步骤四:计算经济附加值

经济附加值=税后净营业利润-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资本总额

(3)确定人力资源价值。由于当人力资源取得企业所有权时,其人力资本已含在股东权益中,故不作考虑。

人力资源所创造的价值=EVA*人力资源投资成本/总投资成本

个体创造价值=人力资源创造价值*岗位系数*工作表现评分

人力资源群体价值=未来工资现值+人力资源创造价值现值(贴现系数可采用加权资本成本率)

个体价值=未来工资现值+个体创造价值现值

将投资成本与人力资源价值相比较,便可得出投资收益比。

四、现实中人力资源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分配

是由企业所有者为主导决定的,因此进行人力资源的投资收益分析,充分体现人力资源价值和企业未来可持续发展能力,促使企业以人为本,采用合适的方法来激励员工以获取最大的人力资源价值,创造最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1.建立以经济附加值为基础的奖金计划。首先,激励数量完全取决于公司经济附加值的多少,目标奖金根据事先约定的固定公式直接计算就可得到,奖金库上不封顶。奖金计酬和奖金支付是分开的(在以经济附加值为基础的期间,管理者奖金记入奖金库账户中,该账户在该期间的期初余额为以前期间的红利报酬超过以前期间奖金支付的余额。本期实际支付给管理者的红利则基于更新的奖金库账户余额,由期初余额加本年的奖金组成的一定比例。如果奖金库账户余额为负,则没有奖金支付。本期期末余额将被结转到下一期)在奖金库制度下,一部分额外的奖金将被保存起来,以备以后业绩下降时补偿损失,从而使管理人员集中精力于开发具有持久价值的项目。同时,通过基于后续期间的业绩来修订奖金支付,削减了管理人员从事短期行为的动机。其次,许多影响经济附加值的重要经营指标是管理人员和各级员工所能及时了解到的,并且能为他们直接控制。这些指标反映的经营信息与经济附加值联系起来直接解释了经济附加值的变化,可直接影响公司上下的工作行为,进而促使经济附加值的提高。

2.与经济附加值相联系的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它的主要特点是:在行权价格和发放数量上根据经济附加值进行调整。股票期权的授予数量根据管理人员为公司获得的经济附加值而定,行权价格采用递增方式,而不是固定的行权价格,在授予时等于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或公允价值,授予后每年行权价格递增,把资本的机会成本考虑进来,增加的比例为当年股本资本的机会成本减去股息率。相对于传统的股票期权计划,其长处在于:第一,经济附加值股票期权计划将期权的授予和公司的经济附加值直接挂钩,也就把管理人员本人的工作业绩和期权计划联系了起来,同时也避免了在内部人控制的公司治理中,股票期权的过度授予。第二,经济附加值股票期权计划的行权价格按照当年股本资本的机会成本减去股息率递增,这就保证了只有股票价格上升幅度超过股本成本减去股息率时,管理层才能从股票期权计划中获利。即只有保证先为股东创造价值,管理者才能获利,克服了股票期权计划激励和约束的非对称性。

五、会计报告

单独编制“人力资源信息表”或是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人力资产的信息,在“损益表”中设人力资源收益、成本及费用项目,在“现金流量表”中反映对人力资源的投资支出等信息。在表外披露相关信息。如:人力资源的结构、年龄层次、文化程度、技术创新能力等。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披露,不仅反映出企业对人力资源的投资,还能反映出人力资源的利用程度以及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股权投资的步骤篇(6)

关键词:国有企业无偿划转 资产 涉税筹划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入新常态,国有企业也需不断的进行结构调整和经济布局的调整,在这个过程中无偿划转资产成为一种有效的方式。国有企业一般采用无偿转化资产的方式来增强子公司的实力和竞争力。但是这种方式的无偿转化资产并不是免费的,是需要承担税务的,所以国有企业在进行无偿划转资产的时候也要做好涉税筹划。

一、国有企业无偿划转资产增资的两种方式

国有企业进行无偿划转资产增资一般有两种方式,即按照股东投入方式增资和按照资本公积转增注册资本方式增资。比如国有企业中有全资子公司A、B公司,现在要通过无偿划转资产的方式将A公司的不动产划转给B公司,从而实现B公司的增资,对于两种方式具体的操作方法为:

(一)按照股东投入方式增资

根据《公司法》及《公司注册资本登记管理规定》,股东要进行投资可以使用货币的方式也可以选择一些不动产进行货币估价然后按照估价来进行投资入股。按照股东投入方式对上述的B公司进行增资,要经过以下两个步骤:

步骤一:首先要办理A公司对B公司的不动产的划转的手续,使A公司的不动产归B公司所有。经过这个步骤B公司就会有A公司和母公司两个股东。

步骤二:如果A公司持有B公司的股份要将这部分股份无偿划转到母公司,这样B公司就是只是属于母公司的一人有限公司。

在选择股东投入方式进行增资的过程中要按照《公司法》的规定“全体股东的货币出资金额不得低于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三十”执行。如果在进行增资后母公司对B公司的原货币出资金额小于30%,需要母公司对B公司持续进行增资,或者是选择将B公司中没有分配的利润转换成注册资本,从而达到公司法的要求。

(二)按照资本公积转增注册资本方式增资

根据《公司注册资本登记管理规定》,企业除了采用股东投入方式进行增资外还可以选择其他的方式比如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转增资本。按照资本公积转增注册资本方式,对B公司进行增资主要分两步:

步骤一:母公司将不动产直接由A公司无偿划转给B公司,A公司作为资本公积减少,B公司作为资本公积增加。

步骤二:B公司将无偿划转资产形成的资本公积转增注册资本,完成集团母公司对B公司注册资本的增加。

在按照资本公积转增注册资本方式对B公司增资的过程中要按照《公司注册资本登记管理规定》“以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转增注册资本及实收资本的,应当说明转增数额、公司实施转增的基准日期、财务报表的调整情况、留存的该项公积金不少于转增前公司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二十五”进行。如果不能达到规定的比例就要进行货币搭配增资或者将B公司没有分配的利润转增为资本。

二、针对国有资产无偿划转的涉税分析

国有资产无偿划转主要涉及到企业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土地增值税、印花税和契税。在税种上我先对有代表性的三个税种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土地增值税进行分析。

(一)企业所得税

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企业重组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财税z2014{109号)规定,属于100%直接控制的居民企业之间按账面净值划转股权或资产,且具有合理商业目的、不以减少、免除或者推迟缴纳税款为主要目的,划出方企业和划入方企业均未在会计上确认损益的,因此划出方企业和划入方企业均不确认所得,无需缴纳企业所得税。该文件明确资产无偿划转的范围只限于100%直接控制的母子公司之间,并没有考虑同一个投资主体与其所属100%控制的子公司共同设立的公司之间资产无偿划转问题。由于该文件对适用范围有严格的规定,在新常态下大型国有企业集团的资产无偿划转重组很难满足该文件的规定。

(二)营业税

对于因为资产(土地、房屋)无偿划转发生的产权转移行为征收营业税有两种说法。一种观点认为不应该征收营业税。这种观点的说法是因为进行(土地、房屋)无偿划转并没有发生投资主体的转变,是在同一投资主体之间进行的行为,所以土地或者是房屋的所属权并没有发生变化,不应该征收营业税。但是另外一种观点则认为应该征收营业税。虽然土地或者房屋进行无偿划转的行为是在同一个投资主体之间进行的,但是所属单位的法人是不同的,所以应该缴纳相关的营业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五条规定:单位或者个人将不动产或者土地使用权无偿赠送其他单位或者个人;视同发生应税行为的规定,应按赠与视同发生应税行为征收营业税。

(三)土地增值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二条规定“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的建筑物及其附着物(以下简称转让房地产)并取得收入的单位和个人,为土地增值税的纳税义务人(以下简称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缴纳土地增值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条进一步规定“ 条例第二条所称的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的建筑物及其他附着物并取得收入,是指以出售或者其他方式有偿转让房地产的行为。不包括以继承、赠与方式无偿转让房地产的行为。” 财税字(1995)48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土地增值税一些具体问题规定的通知》第四条又进一步对于细则中“赠与”所包括的范围问题进行了明确“细则所称的“赠与”是指如下情况:一是房产或者土地所有人将其使用权赠与直系亲属或者对所有人进行了直接赡养的人。二是房产或者土地所有人将其产权通过我国的非营利性的机构或者是国家机关将产权转赠给教育、民政或者是其他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的行为也属于赠与。

三、针对国有资产无偿划转的涉税筹划

国有企业进行无偿划转资产增资的过程中主要是涉及到的税种有企业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土地增值税、印花税和契税。根据我国相关的税收政策和法规,国有企业在进行无偿划转资产增资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弄清楚需要缴纳税务的主体然后进行税收缴纳。近几年,我国相关部门为了推动国有企业的发展,在税收上,对个别国有企业无偿划转资产增资的方式给予了一定的优惠。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企业以此作为参考,认为是可以不缴纳相关税务的,事实上却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在我国相关会议上明确表示,为促进国有企业改革,我国将采用现代企业制度方式促进国有企业发展,对一些国有企业进行了税收上的优惠政策,同时也对一些企业带来了相应的困扰和隐患。因此为了减少这些困扰,在国有企业进行无偿划转资产过程中涉及到的税收问题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对国有企业进行无偿划转资产涉税问题进行统一的规定,并且将这些规定上升到法律的层面,不能针对个别企业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要做到对所有国有企业的无偿划转资产涉税问题做到公平、公正和平等。

(2)国家税务相关部门要明确国有企业进行无偿划转资产涉税的税种、纳税主体、计税依据、纳税期限等。这样所有的国有企业进行无偿划转资产过程中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就会减少个别企业随意减免税收的现象。

(3)国有企业的财务人员要根据自身企业的情况在进行无偿划转资产过程中要进行周密的税收筹划,做到既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也要享受相关的优惠政策,达到化解税收潜在风险的目的。

四、结束语

在我国经济面临产业结构转型进入新常态的局面下,国有企业为了适应目前供给侧改革的需要,国有企业为采用无偿划转资产增资的现象已经非常普遍。但是无论国有企业是采用股东投入的方式增资还是采用资本公积转增增加资本的方式都要按照相关的规定达到比例,同时也要注意做好两种方式下的涉税筹划。本文对国有企业无偿划转资产的两种形式及相关税收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进行了涉税筹划的建议,可以进行参考。

参考文献:

[1]孙丽娟.企业集团内部国有股权无偿划转的财税问题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4(08)

股权投资的步骤篇(7)

流通思路

这种思路也有五种具体方案:

A,在新股份发行时换股。国泰君安证券有限公司吴晓蕾提出,应当以存量发行方式解决国有股的减持问题。符合一定条件的上市公司增发流通股份,公司原股东或特别机构投资人可参与配售,其中原公股股东可按一定比例将公股通过换股来认购流通股份,该比例由发行价格和拟定的回购价格折算确定,其余股东以现金认购。上市公司换回的公股注销。增发新股的数量、原公股股东继续留存的非流通股数量、换股数量及变现数量等,在具体方案中可各有不同。特别机构投资人可在增发实施之前,以回购价格认购并持有公有股份。

B,限价流通。林义相主张,国有股只有在企业的股票价格达到定价日价格的一倍以上时才能流通,如果在定价日企业的股票价格是12元,那么只有当该企业的股票价格达到24元时,国有股才能进入二级市场流通。这样,在国有股可能流通之前,尚有100%的赢利空间。国有股流通这个“利空”只有在股价大幅度上涨后才有可能对市场产生实际的影响,而在定价日前后入市的投资者则有足够的离市时间和赢利空间,因此,国有股流通问题在短期内就不可能是实质性的利空。

C,有步骤地变现。中国社会科学院光、赵志君认为,随着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的加快,我国的证券市场开始走上规范化发展道路,向成熟阶段迈进。股市的规范和发展为国有上市公司退出竞争领域创造了条件。从短期看,有步骤地让部分国有股变现不会给股市带来大的波动;从长期看,通过国有股的变现,有助于国有资本逐步退出竞争行业,以更好地承担公共服务职能,也有利于建立产权明晰的现代企业制度,促进企业提高效率,使股市在更高层次上健康发展。

D,向二级市场股东配售。这种方案已经在中国嘉陵和黔轮胎的国有股减持试点中试行过,也是目前被中国证监会推行实施的方案。

E,分别情况出售。湖北省十堰体改委的杨安明提出,国有股减持应根据历史演进过程而采取不同方法。1、国有股满权上市。满权的条件是公开发行股票时公司每股净资产与发行价相符,并且股东全部履行了配股权力。满权国有股可以直接上市流通。2、综合定价,定向配售。这种方法是针对非满权国有股而设计的。综合定价、定向配售的规则是以公司净资产为基础,综合考虑每股净资产与二级市场股价之间的差距,以此来确定配售价,然后向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定向配售。3、风险定价,定向配售。对于从未进行过配股的上市公司,这种方式就成了国有股减持的最佳选择。

变性思路

这种思路也有三种具体的方案:

A,把国有股的一部分或者大部分甚至全部都改成具有债和股双重性质的优先股,让国有股的股东只有优先获益权而没有投票管理权。还可以把国有股转变为累积优先股,以便使国家利益能够得到切实的保障。这种观点早在多年前就有人提出,近来在讨论《公司法》的修改和国有股减持问题时,这种主张又渐渐多了起来。

B,使国有股从股票形态转为债券形态,从而减少总的股本,在流通股本不改变的情况下来提高流通股的比例,达到股票全部流通的目的。北京标准公司的刘纪鹏就持这种主张。这种方案的具体作法是:第一步,企业用自有资金回购国有股,而国家暂时不把资金拿走,把它作为长期负债投在企业,三年之后企业逐步归还,五年内还清;第二步,需要一个第三者,它可以是资产管理公司,由它代表国家来管理这笔债权,如果国家社会保障急需用钱,可以将其在债市上挂牌。由于这种企业债券的利息高于储蓄存款,并且每年兑付,因而老百姓一定会踊跃购买。这样来解决公股流通问题,对市场就不是利空而应该是一个重大利好。

C,回购减持。西南证券有限公司闫莉持这种看法。股份回购会导致公司股份总数的减少,但并不影响公司的净资产值和股东权益值,因此在公司经营状况不变的条件下,公司的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都将会有所提高,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也会增加,这将促使股票二级市场的价格大幅上扬。云天化和申能股份已作过这类尝试。

综合思路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认为,国有股减持应结合中国上市公司实情,采取配售修正案、回购修正案和折股修正案并行的办法来解决这一历史遗留问题。“配售修正案”的操作原理类似于我国已经试行过的配售方案,但有所区别。这种区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定价标准不强求一致,在确定每股净资产值作为下限的前提下,在价格上限的确定上考虑了行业、历史差异等多种因素,使得定价更为科学,也更能为各方所接受;在配售余额的处理上更为灵活,在原有承销商单独包销之外考虑引进新的机构投资者,并给予其在税收等方面的一定政策优惠待遇。“回购修正案”是以上市公司为主体通过向社会公众增发特别新股或债券的方式获得资金,利用所筹得的专项资金分次回购国有股。由于回购股票之后予以注销,因而这种方式不会对二级市场形成压力。“折股修正案”是指将国有股以市价与净资产的比例作为折股系数来折股卖出。这一方案实际是两个步骤的组合:首先是国有股股东在数量上单方面减资,按折股比例将所持股份缩股,然后是转让,以市场价出售股份,社会公众股东支付兑价购买股权,同时补偿国有股股东。由于折股系数的存在,因此这一方案大大减少了二级市场上投资者的恐惧心理,有利于保持市场稳定。这一方案适用于上市以来业绩较差、微利甚至亏损的上市公司。版权所有

转换思路

这种思路中,可细分为三种具体方案:

A,把国有股转给大型投资公司。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课题组持这种观点。该方案把国有投资公司承接所减持的国有股看成是以“变现”为形式来实现国有资产的产权再配置的过程,是促进国有企业的产权多元化改造和推进法人治理结构建设的过程,是确保出资人真正到位的过程。国有投资公司参与减持,实际上是在改造股权过度集中于单一股东的上市公司的产权结构及其董事会。投资公司应当是一个不断买进产权、参与企业资产重组、通过改善资产质量而提高资产价值、然后通过股权的再转让而获取资产增值收益的公司,其获利并非来源于股市中另一部分投资人的损失,而是来源于在股市之外的资产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