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公路养护的质量要求

公路养护的质量要求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01 16:36:44

公路养护的质量要求

公路养护的质量要求篇(1)

【关键词】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现状;发展

一、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现状

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经过70年代论证,80年代中期实现零的突破,进入90年代以后,高速公路有了很大的发展,到2011年底已达8万余公里,位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毋庸置疑,高速公路在中国的出现引起了世人的普遍关注,高速公路以其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赢得了社会的公认,已经成为现代化交通的重要标志。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日益繁重:一些早期修建的高速公路大多已接近使用年限,需要翻修和改建;近期修建的高速公路,由于诸多原因,有的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养护工作模式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管、养一体型,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公路的性质归属于公益事业,公路的管理与养护实施由公路管理机构一并负责,是一种集管理与养护施工为一体的养护体制,简称为“管养合一”这种管理模式从积极方面有利于养护工作任务协调和空间作业,从消极方面看,却由于管理权过度集中,容易导致责权不明。二是:管、养分离型,所谓管理层与劳务层相分离的“管养分离”形式,是指养护的管理职能与养护施工相分离。管理单位不养自己的施工队伍,只配置人数少但精干的专业人员进行技术性的管理,管理部门以业主的身份、以合同或协议委托的方式参与养护工程的技术、质量、工期、造价等管理,但不直接参与施工的组织。劳务层的产生则采用招聘、招工、招标方式,由符合资质的独立的专业化养护公司承担。这种管理模式,管理层与劳务层是对等的合同关系,而没有隶属关系,摒弃了一般公路养护管理队伍大、设备全、人员过剩、机构臃肿、养人不养路等诸多弊端。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养护发展尚年轻,其法制化、社会化、市场化程度与国外成熟的系统化养护模式还存在较大差距,随着高速公路在现代交通中作用的日趋重要,传统的管理模式很难实现养护计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养护实施的严格性和彻底性,养护监管的严肃性和有效性;近几年,各级政府和交通主管部门都将工作重心放到高速公路建设和融资上面,而对高速公路养护工作缺乏重视,导致养护资金不足,甚至占用;由于养护市场尚未正式建立,造成高速公路养护工作养管不分,这种由于养护市场封闭运作,养护工程垄断经营,使得高速公路养护工作缺乏竞争机制,市场意识和效益意识淡薄,造成养护效率低下,养护成本居高不下;由于我国高速公路尚处于发展期,养护管理队伍大都来自于普通公路养管人员,人员素质层次不齐,对高速公路的养护特性缺乏必要的了解,总体专业素质较低。

二、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几个问题

目前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养护管理模式相对落后,很多地方依旧是重建设轻养护,养护工作大多仍采用传统事业型的管理模式;养护市场封闭运作、市场化模式尚未完全确定,尚未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这些都成为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发展障碍,笔者做了一些归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养护管理体制不顺,不能适应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需要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仍采用事业型管理体制,养护经费采用拨款方式。这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养护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高速公路市场化经营的需求。尽管各省市在养护管理机构及组织方式上较为健全,但由于体制的影响和养护市场的封闭型管理,已愈来愈严重地影响了高速公路养护水平的提高和养管机制的创新,特别是有些地方管理观念陈旧,人员机构臃肿,分配机制缺乏活力,从另一个侧面反应了当前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体制上的不足。

2、养护队伍的专业素质低,养护设备投入不足,养护工艺落后,养护成本高

相关从业人员总体素质与高速公路养护科学化、现代化水平要求不相适应,缺乏定期的培训机制,养护从业人员专业技术水平较低,从事养护的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较低,随着通车里程的增加,尤其是山区高速公路的不断建成,桥梁和隧道方面的专业工程师普遍缺乏,运用新技术、新工艺的能力差,直接影响养护的质量和水平;另一方面,养护设备规模跟不上,利用率低,养护机械化水平不高,由于高速公路养护的特殊性,一般养护设备大都价格昂贵,养护设备使用成本高,导致养护设备规模跟不上养护发展的需要设备使用率低;各养护机构已配备的养护设备,不能在更大区域内共亨,养护设备“买不起、用不起、用不好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些造成目前很多养护单位仍采用简单的机械设备,甚至停留在人工养护的原始阶段,专业化水平不高,机械化养护投入不足,养护工艺落后,养护质量较低 ;其次,在高速公路管理中,在在路面检测和病害数据采集上存在检测手段的精度和效率低,费用大,数据采集和积累的不够,在计算机综合处理等方面都缺少一套成型的、科学的、权威的并且有推广价值的养护管理系统,一切还都处在起步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原来以人工的传统的养护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交通运输的需求,必须采用先进的养护技术装备提高养护工作效率和养护质量,此外,降低作业成本,也成为当前高速公路养护管理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受到现有管理体制和养护经费等的制约,我国高速公路养无论在硬件还是软件都存在投入不足,难以满足高速运营工作的正常需要,养护管理水平不能适应社会总体发展水平。

3、重建设轻养护,造成养护工作未引起足够重视

高速公路从通车运营开始,各项养护管理工作也就随之启动,高速公路养护的特点和原则就是“预防为主”。“高速公路建设质量高,早期预防养护没必要”的论断在实践中是站不住脚的。实践证明,做好早期养护,及时弥补建设过程中的不足,改善和提高各项技术状况,运用新工艺、新技术对于延长道路和附属设施的使用寿命,抵抗早期的疲劳破坏,延缓大修周期,减低养护成本都有很大的益处,所以建设和养护同样都是十分重要的,但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运营管理中仍然存在“重建设轻养护”的观点,不注重养护投入,只修不养,在成路面破损严重,养护力量不足,公路运营状况不佳,不能满足道路使用者对高速公路运营质量的要求。

4、养护管理者的养护理念和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在日常工作当中,养护计划的制定和工作任务的安排等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决策者个人的主观因素的影响,这就要求管理者要有较高的综合管理素质和果断的决策能力。同时,要尊重客观事实,把决策的依据建立在大量的养护实践数据的积累和科学的分析的基础之上,做到有章可循,但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者有较大一部分来自原来的普通公路养护管理岗位,在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上缺乏必要的知识和经验,一些陈旧的认识和知识很难适应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需要,甚至成为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障碍。

5、养护施工队伍水平参差不齐,准入门槛低

目前的养护工作分为:日常养护、中修工程、大修工程三大块,组织实施的单位和部门不一样,权限也不同。一般日常养护由基层单位负责实施,主要包括路面保洁、沿线附属设施的清洗、绿化物的修建、砌体构造物的修补以及普通路面病害的处理等,这些工作对施工单位要求不是很严格,也不需要其具备相应的养护资质。而对于大中修养护专项工程,则由法人单位直接组织实施,对施工单位的要求也相对严格些,但这些施工单位有些是借他人资质,有的则是中标后转包出去,造成施工质量和效率低下,甚至在缺陷责任期内出现大量返工现象,这些都要求管理者慎之又慎,从设计到招标到施工到结算,包括过程中的监理都要严格制定相应的制度,层层夯实责任,该放权的一定放下去,同时避免同一项目在短期内重复投资。

6、养护监督力量薄弱

由于我国公路养护的传统体制,养护监督浮于形式,难以起到实质性作用。

7、养护制度和规范不完善,养护管理工作缺少规范指导

规范建设不完善。目前国内还没有统一的养护管理办法、技术规范、质量评定标准等,使具体工作内容不统一,标准不一致。养护费用支出和养护考核缺乏科学的量化指标,不仅不能满足日益提升高速公路养护管理需要,也助长了养护费用开支的随意性和养护质量的监督缺失,致使养护管理管理工作浮于形式,难以落到实处。

三、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规划与展望

新形势下,高速公路养护部门职能和任务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更好地保障高速公路在现代交通中的作用,高速公路养护部门应当适应新环境、新需求,本着可持续发展的思路,确定养护领域的服务理念,针对当前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崭新的服务理念指导具体的养护工作,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提高高速公路养护效率和质量,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健全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法规、制度,是提升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

明确规定有关养护管理方面的要求,制定和完善高速公路有关养护管理规范和管理办法,使我国的养护管理工作进一步的法制化、规范化,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养护管理的法规和制度建设一方面明晰了养护单位和施工单位的责任和权利,,用法律与经济手段约束和保护养护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从而从制度和法律上保障高速公里养护工作的正常实施和养护质量,。所以按照《公路法》的条款内容,加快制订相关配套法规,完善法规的细则说明,使高等级公路公益性属性得到从法律和规章制度上得到充分的保障,是我们当前养护管理部门的首要任务,具体养护管理部门也应当建章立制,规范日常养护管理工作,根据具体养护路段的特定和具体情况,完善养护管理内部制度,如:路段巡查排查制度、保养制度、信息管理制度、量化考核制度以及结算办法等,使养护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提高高速公路养护的机械化水平和提升养护效率,适应高速公路管理的需要

高速公路的运营性质决定了高速公路的养护实施必须快速高效,这样不仅能为道路使用者提供良好的路况,而且最大限度杜绝交通事故的发生,所以养护工作的高效率对是高速公路养护管理部门的首要要求。落后陈旧的养护方式和接卸装备已经很难满足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需要,因此高速、高效、高技术含量的机械化养护的才能保证高速公路的养护需要。所以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应趋向于机械化,高速公路车速快、交通量大,昼夜不间断,高效的机械化养护可以最大可能地避免因道路养护而造成交通阻塞。此外,维修质量、作业安全、劳动效率等方面的要求也是实现机械化的重要因素。养护机械化是确保高速公路具有快速和安全运行的必要条件,是充分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保障。高速公路运营通车后,管理部门应按照需求情况,优先投入资金购置一些路面养护机械,如清扫车、坑槽修补车、灌缝机、洒水车、除雪车等,以便及时维护损坏的路面。路基、路面、交通工程设施、绿化等方面的养护作业基本上采取机械和人工辅助的方式进行。只有实现了机械化作业,合理科学安排施工工序、流水作业,才能实现高效、安全、畅通的基本要求。

3、运用先进的养护技术和科学高效的养护管理方法,全面提升养护管理水平,从而保证高速公路的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满足日益增长的运营需求

随着道路使用者对高速公路运营水平需求的不断提升,原有的养护工作方式方法已经不能满足高速公路运营对养护工作的要求,所以我们应当充分将各种养护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应用于养护工作中,提升养护工作的技术含量,积极推进养护工作的科学化、技术化,绿色养护、高效率、高质量、预防养护都将成为养护工作积极推进的方向,同时各种监控、通信现代化的信息设备以及管理系统也应积极应用与高速公路养护工作中,增强养护工作的数据化管理,保证养护工作的及时、快速、有效,在确保高速公路高速、安全的运营基础上,不断提高运营服务质量。

4、实现事企分开、转变机制、引入竞争,高速公路养护应逐步迈入公司化、社会化、专业化的路子

区域性协作进一步加剧高速公路因养护采取封闭维修会对道路运营的影响,为了降低这个影响,采取的技术方法是加强路况检测、进行有效的预防性养护,提高养护作业的机械化水平和快速反应能力,但一些养护设备和检测设备不仅价格高,而且专业性强,利用率低,采购了又面临长期闲置,解决这类问题,一种好的办法是采取区域性合作的方式,相邻省份可以按照区域的特点,经过协商,各自有所侧重,以区域协作的方式,装备专门的检测或养护设备,并按照区域性的需求来安排,有偿使用、优势互补,可以使养护专业化的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这就要求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必须实行公司化、社会化、专业化管理,做到资源整合、资源互补,做到科学养护、效益养护,不断提高养护的质量和效率,保障高速公路呈现最好的运营状态。

高速公路运营特点决定了其养护管理的特殊性,如何做好高等级公路的养护管理,满足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需要,是摆在公路管理部门及经营企业面前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目前我们的高速公路养护还存在着体制上、管理上、领导认知上的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在高速养护事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但这些问题的存在必然阻碍高速公路养护事业的发展,阻碍高速公路养护工作的进步,这就要求高速公路管理部门、运营部门、养护部门充分认识高速公路养护工作的重要性,积极稳妥地解决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养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深化改革现行公路养护体制与运行机制,推行适合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管理形式和体制,加大高速公路养护投入,积极推进高速公路养护工作走预防养护、科学化、机械化的道路,不断提高养护效率和质量,走出一条适合我国高速公路事业不断向前推进的新路,保障高速公路事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公路养护的质量要求篇(2)

1、概述

公路机械化养护是指在养护作业中对质量、效益要求高,或有人身安全隐患的作业以及主要的和辅助的重体力劳动使用技术参数相互协调和配备合理的机械系统来完成.并能在给定的作业条件和环境下以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机械性能指标,保证养护工程质量和速度的养护作业。公路机械护养护涉及到机械化养护的内涵、养护机械的配备、养护机械的作业方式、组织与管理的模式、机械化配备水平的评价、养护机械的分类、养护机械生产率与效率的计算方法。实现公路养护机械化就是要在养护作业的全过程中大幅度提高机械化管理水平,通常以机械化装备和利用率来衡量。

公路养护机械化的目的就是通过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来提升养护管理水平,利用机械化保证和提高公路养护质量、效率、安垒和道路服务水平,延长公路使用寿命,保障公路运输经济大动脉畅通,充分发挥公路运输经济、快捷、方便、安全的优势,降低养护成本,提高其综合社会效益。

2、推行公路养护机械化的必要性

垒面实施机械化养护的优点是:养护机械行驶速度和作业效率高,适合较长路段养护作业;配置多功能养护机械可进行多种作业,单机作业即能适应现代公路多层次养护要求,既保证质量又可节约人力物力;养护机械灵活机动,具有明显的标志,操作人员不必直接接触路面,减少了车速和车流量增加对工人人身安全的威胁,机械化养护适应公路管养集约化、企业化的管理要求,同时其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能极大的提高公路管养部门的市场竞争能力和生存能力。因此,实施公路养护机械化作业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是我国公路养护作业形势的发展方向。

3、实施公路养护机械他的制约因素

3.1公路管理部门的意识未能完全转变。几十年来的人工养护习惯及计划管理体制使人们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感,对高速发展的公路交通建设给公路养护工作带来的压力未能引起高度的重视,对公路养护机械化只是作为一个口号提出,缺乏实施的热情和长远的规划。

3.2目前公路管理部门对配置养护机械的资金仍较缺乏,虽然机械化养护的优点有目共睹,但配置养护机械的前期投入毕竟较大,一次投入大量的资金对公路部门的决策是一个较为棘手的问题。

3.3目前公路养护工人的整体文化水平和专业技术素质有待提高。操作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养护机械毕竟不同于简单的传统机具,须要一个学习、培训和提高的过程。四是目前我国缺乏较成熟的、适应我国国情的专用公路养护机械。实施机械化养护的基础是有与之相适应的机械设备,而我国目前还缺乏技术成熟,适应性强、高性能价格比、公路养护道班能普遍买得起用得上的中小型多功能的公路专用养护机械。

4、机械化养护需考虑的一些问题

4.1养护机械设备的配备

由于公路养护作业的种类繁多而且随道路结构类型、等级交通小及当地地质条件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变化。因此养护机械配置的基本原则应当是使机械的类型、规格和数与公路养护的作业内容、作业量及当地自然条件相适应并充分考虑机械间的配套性以及先进养护工艺和设备的发展动态。在养护机械的配置过程中应遵守以下原则:

系统原则。必须从公路养护作业的全局出发制定养护机械配置方案,以养护作业系统整体目标最优为准绳。因此养护机械投资的总体方案必须符合本地区公路养护事业的方针、政策养护机械的品种规格必须符合养护作业内容、作业量要求,养护机械的性能必须符合养护作业作业质量要求、经济性要求、当地自然条件和环保要求等,必须使相互作用的机械设备的技术性能和作业方式具有良好的配套性以充分发挥主导机械的工作能力养护机械系统应有合理的装备结构建立完善的机械设备技术状况信息及反馈系统,对重要养护机械进行动态监控。

可行性原则。对养护机械设备投资方案应按可行性程序进行分析,使需求与现实条件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必须考虑需求的合理性与市场状况及资金来源的可能性依据公路养护作业的基本要求、本单位作业方式、作业量分析以及本单位机械装备现状等建立合理的养护机械装备优先次序逐步提高机械化程度应避免过度投资,必须懂得设备的浪费就是资金的浪费所拟定的养护机械设备配呈方案应是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

管理制度配套原则。当养护机械装备方案确定后应同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特别是对重要设备,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没有科学的机械使用,维护及考核制度,机械的能力和效益就不能充分发挥甚至导致机械的早期损坏最终将影响到作业成本及投资效果。科学的管理制度是实现方案效果的具体保证。

4.2机械化养护设备的发展趋势

预防性养护设备和服务性养护设备将受到进一步关注。预防性养护是指根据公路检测评估结果,在道路病害出现之前实施有针对性的预先养护处理,以防止和延缓路面性能恶化,延长道路使用寿命的养护项目。预防性养护技术如稀浆封层、石屑封层、微粒封层等类的封层技术。服务性养护是指养护部门对行驶在管养路段上的各种车辆提供应急服务(如提供机动加油设备、应急维修等),及时清除对车辆有害的路面洒落物,减少车辆故障,保证公路畅通的养护项目。

环保型养护设备将受到青睐。随着我国主干公路的建成,就路的改造、废料的利用摆在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上来。如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和就地冷再生以及厂拌再生受到国内生产厂家及国外商的普遍关注。

沥青路面综合养护车技术已较成熟,但快速反应能力、高效、高质量作业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4.3养护体制的改革及机械化养护的资金问题

随着养护体制的改革,各省市地区建立了养护公司,但养护公司工区的分布比较分散,技术力量和养护设备力量不够专业化,对一些大型设备由于利用率低而导致费用、效益低下。针对此情况,建议成立专业化养护公司,按照现代企业的运作模式,加大培育发展专业养护公司的政策和力度,使之逐渐成为符合现代企业标准并具有竞争能力的公路养护企业,使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养护机械化。

机械化养护的硬件标准即机械装备率和机械利用率,而机械装备的购置和使用都需要相当的资金。公路养护部门与运输生产等企业有着本质的区别,运输生产企业的设备利用率越高则效益越好;而公路养护机械设备利用率越高,则费用支出越大,养护单位承受的经费压力越大。如此会存在机械利用率与完好率的矛盾。因此机械化养护需要解决好资金问题,最好的途径是多渠道筹措资金。

公路养护的质量要求篇(3)

关键词:沥青路面;施工;养护

如何完善施工和养护是高速公路建设的重要目标,因此需要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这两方面加以重视。但是目前在进行建设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时候,还存在路面厚薄不一、沥青材料参差不齐、施工技术比较差、设计方案实用性比较低、管理手段落后、质量检测比较少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高速公路的建设。为了有效提高高速公路建设质量的提升,需要从健全施工设计方案、加强施工质量监督、正确选择沥青材料、完善施工的过程、完善施工管理、提高创新意识等方面出发,解决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及养护的问题,找出各个环节技术要点,使高速公路质量得以提升,保护人民群众的安全。

一、完善沥青路面设计方案,使沥青路面质量得以提升

从以往建设的高速公路进行分析,许多路面的厚度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不仅说明目前许多施工队的沥青路面设计内容与操作均不够完善,而且在选择设计方法方面实用性也不足,要么过于墨守成规,造成资金的过度消耗,要么过于追求新技术,使得操作出现问题,导致路面出现厚薄不一的情况,严重影响了施工效果。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对对路面结构实施优化设计,即要将传统的设计方法和新型的设计方法进行结合,满足目前沥青路面的需求。在施工和养护的过程中来看,高速公路的路线非常长,而且其所经过的地质也有许多的不同,车流量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是以往常常使用一个设计方案进行进行施工,而没有根据地质、车流量的不同改变设计方案,从而导致路面出现厚薄不一、凹凸不平的现象,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地质、车流量的不同设计多套设计方案,满足不同路段施工和养护的需求。另外在设计方案当中,需要细致到某个路段,某个路面,使施工人员可以根据设计方案的要求进行施工和养护,从而可以有效降低出现路面厚薄不一的几率,使施工质量得以提升。

二、加强试验检测技术的使用,保障沥青路面的安全

高速公路的检测技术保障沥青路面质量的重要基础,因此需要加强对路面的检测,才能有效提高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在对沥青路面进行检测的时候,需要记录完整的检测数据,才能有效控制施工和养护的各个环节[1]。经过研究证明,单靠经验进行施工容易导致沥青路面出现各种施工问题,这是由于在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容易受到施工人员能力、操作水平、设计因素、施工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因此需要对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试验检测,才能提高沥青路面的质量。另外市场上沥青材料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因此需要使用光谱仪试验进行评定沥青的质量。在试验的时候,需要使用先进有效的试验检测技术,并且设立具有充足检测设备的试验室,使其可以监测施工的各个方面。同时也要选择有效的检测人员,高质量的试验仪器,建立工地试验室,完善各种检测和材料配比的试验,把握好质量关。另外所使用的沥青,需要掌握好沥青与其他物质的配比,适应高速公路施工的要求。所以为了降低高速公路出现路面问题的几率,需要正确实施试验检测技术,保障高速公路施工和养护的顺利进行。

三、健全质量控制体系,实现路面施工和养护的目标

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管理水平是保障沥青路面质量的重要因素,但是目前许多施工单位的施工管理存在许多的问题,使得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受到影响,导致沥青路面是施工之后出现裂缝、凹凸不平等情况[2]。现在许多施工单位质量监督、质量评估等方面存在问题,使得沥青路面质量管理体系没有较强的操作性。所以需要建立健全的沥青路面施工和养护质量管理体系,使沥青路面的质量得以提升。首先高速公路的施工需要进行质量登记,尤其是施工人员、监管人员、设计人员、管理人员均要进行质量登记,可以有效保障沥青路面的质量。其次需要制定责任制,每个人负责一个施工部分,将质量责任落实到每个人的身上,不仅可以在发生突发事件的时候可以及时找到负责人进行解决,也可以使每个人将质量准则牢记于心,确保施工的质量水平。最后要对施工和养护的整个工程实施有效的控制,使质量保障体系得到正常进行,可以约束施工和养护的行为。同时也可以有效提高施工和养护人员的操作水平,完成施工和养护的目标,从而充分发挥沥青路面质量控制体系的作用[3]。

四、选择正确的沥青材料,控制沥青路面质量

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与沥青材料的质量存在较大的关系,因此需要加强对沥青材料的重视程度。首先要根据原材料设立针对性的检测制度。在选择沥青的时候,需要对沥青材料进行随机检查。只有满足物理力学指标,才能进行选择。同时也要根据设计的要求,选择沥青种类以及其他物质均需要符合施工的要求。而材料人员需要按照购买材料的制度,正确选择适当施工要求的材料。而且所购买的材料需要具备合格证以及其他证件,才能应用与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其次在进行储备沥青的时候,使其进行严格检查才能进入工地。并且检测合格之后,才能在仓库进行贮备。在贮备过程中,需要准备专门的贮备罐,并且使其处于比较温度稳定的区域,在进行使用的时候,需要把握加热的温度,提高沥青的安全性。最后要注意沥青混合料的配比,才能有效提高路面的坚固程度。比如可以将沥青与其他混合料使用一定的配比结合一起。同时也要对所配置好的沥青混合料,进行抽样检测,在实验中确定沥青混合料的质量才能进行施工,使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得到保障。

五、结束语

施工和养护质量维护高速公路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对这两方面加强重视,并且找出其中的技术要点,才能促进施工和养护质量的提升。以往许多高速公路的沥青路面在投入使用不久之后,就会出现破损的现象。为了使沥青路面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在进行沥青路面施工和养护的时候,需要从管理系统、材料选择、施工水平、检测质量、设计水平等方面进行考虑,使高速公路的施工和养护质量得以提升。比如可以使用完善施工设计方案、加强质量检测、选择正确的沥青材料、提高施工的技术水平、加强施工过程的管理等方法,解决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厚薄不一、出现裂缝等问题。这样不仅可以有效降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出现问题的几率,也可以有效保障人们的行车安全,提高高速公路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

参考文献

[1] 谢小孝,吕纪杰.高速公路路面裂缝的养护与处治技术[J].交通科技与经济.2016(06):452-453.

[2] 杨向莲.浅谈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的问题及其对策[J].科技资讯.2015(10):874-875.

公路养护的质量要求篇(4)

关键词: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安全

中图分类号:U238 文献标识码: A

采用科学合理的养护措施,坚持经常性的养护要求,这对于保证高速公路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公路养护工作首先是对路面的清洁,才可以保证车辆行驶的的安全,在高速度下的汽车,如果遇到较小的障碍物,也会发生事故。公路养护工作还要对公路沿线的绿化带养护,做好保护生态环境的工作。公路养护工作还要保证高速公路各种设施的良好状态,如:高速公路的路基、桥涵、防护工程和通讯监控设施等,这些设施都与使行车安全型相关,因此,一定要使它保证完好的状态,这样才可以保证高速公路的安全使用。

1.对高速公路养护工作的要求

1.1高速公路安全与养护工作的重要性

高速公路与一般公路不同,对它的养护工作,具有特殊性的要求,它不同于一般公路的养护要求,其原因在于汽车的速度高,高速路面上的小小障碍物,都可能对正常行驶的汽车带来严重的事故,因此,对高速公路的养护工作具有经常性和预防性。对高速公路的养护工作,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制定全面的规章制度,要保证高速公路在养护质量、养护公路的作业面、养护公路的速度、养护公路的应变对策、养护公路的机械化程度、养护公路的科技含量、养护公路选用的材料及工艺等方面,都要制定严格的制度,尤其是高速公路对交通安全的运行问题,应更为严格,这是由于高速公路的车速快,车流密度又在增大。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拥有汽车的数量大大提高,使高速公路的车流量增大,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连续车辆的碰创事故,造成车毁人亡,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这给高速公路的养护工作提出了机会和挑战,也对高速公路的养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1.2对高速公路养护工作的要求

高速公路必需保持路面的整洁,要配备道路清扫机对高速公路路面按时实施清扫工作,要坚决杜绝在高速公路随意抛物的出现,以适应车速过高的需要。要及时发现高速路面出现的破损的路面,立即采取修复措施,保证高速公路的使用功能。要加强夏季防汛和冬季雪天的清扫工作,加大机械化除雪的力度。要加强高速公路沿线的绿化工作,做好高速公路两侧的绿化带,这样不仅可以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而且可以提高行车过程中人们的舒适性。要积极利用新的工艺、新的技术和新的材料,创新和提高高速公路养护工作的科技含量,减少高速公路的养护开支,提高公路的应用价值。要加强对高速公路的巡查,做到及早发现,及早修复,防止公路路面的损坏度加大。要积极创新高速公路的发展和养护管理新模式,全面提高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水平。

2.高速公路养护工作中的问题

2.1高速公路养护中的重建轻养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我国进入高速公路发展的高峰期。今天,我国的高速公路星罗棋布,遍布大江南北,成为我国运输业的生命线。显然,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面对如此庞大的高速公路体系建成后,在今后的运行中,如何进行保养工作,就对各级公路交通部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但由于对高速公路的养护工作,存在重建轻养问题。导致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严重滞后。

2.2机械化程度不高,养护科技含量低

高速公路的本质特性决定了高速公路养护必须采用机械化,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推进养护工艺、技术革新,提高养护的科技含量。虽然一些地方高速公路配备了从国外引进的大功率综合性养护机械,但机械适应能力差,但机械性能的开发严重不足,使用频率低,设备闲置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大多养护作业仍采用传统的手工作坊式生产组织。

2.3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问题

高速公路养护工作分两部分,既管理和养护问题,但管养不分离,是高速公路养护中的通病,由于管养不分离,缺乏对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相互制约,难以保证高速公路的养护质量,当前,高速公路养护工作,仍是采用传统的养护方法,就是只有出现问题才去解决,还缺乏对高速公路的预防性养护;尤其是,养护工作的机械化程度不够,就势必会影响管理机制的创新和高速公路养护技术水平提高。

3.做好高速公路的养护工作

3.1高速公路养护与绩效管理措施

在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中,在思想上要提高责任意识,实行“定岗定薪及考核”制度,要充分调动高速公路养护人员的积极性,要发挥养路人员的主人翁精神。要以人为本,抓好“定额、质量、考核”的重点,要以责权利为基础,打破传统的平均主义的分配方法,实行奖励工资,拉开奖励档次,要提倡鼓励先进,树立典型,提高广大公路养护职工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

3.2高速公路养护工作与规范管理要求

在高速公路的养护工作中,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对于需要实施的养护措施,无论是对路面或设施的小修保养还是大修的专项工程,都必须坚决按照有关规范实施,同时要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标准和质量监督,高速公路养护工作质量,要在管理规范中得到,确保实施养护工程施工的质量。

3.3高速公路养护工程的验收与安全管理

要求做好养护工程的验收工作,要确保养护工程的质量。要加强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要保证现场施工人员,先进行安全知识的教育和培训,才允许进入现场实施维修计划,要制定安全生产措施,按规范要求进行交通控制和车辆疏导,在异常天气情况出现时,要及时关闭高速公路。再者,要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对施工物料的摆放、设备停放及移动要有专人负责,要加强与路政安全部门的协调工作,科学安排作业时间,在视线得不到保证的情况下不准施工。

4.对高速公路养护的建议

4.1转变观念与做好高速公路的养护工作

要变观念、理顺关系,才能做好养护工作。建立有效的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组织体系,要实施管养分离,将养护工作分成养护科与养护工区两部分,其中养护科仅负责养护计划、编制,资金落实,工程管理等质量监督工作。而养护工区要负责公路的维修施工任务,要走向市场,面向社会,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做好高速公路的维修施工任务。

4.2高速公路养护的市场化运作

为了做好高速公路的养护工作,要加快市场化运作,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推行养护工程的投招标体制,加强招标的审计制度,择优选择质量高、信誉度强的施工单位,要对养护路段的工作形成压力,彻底改变“等、靠、要”的思想。充分发挥社会上专业人才的积极性。

4.3高速公路养护与档案管理

注重高速公路养护的内部资料的存档,要保证原始数据的真实、可靠性,归档的记录要规范、系统、完整,有利于指导今后公路养护的保证工作,也可以明确维修的责任人的职责。要建立质量保证档案,如果公路质量竣工后出现问题,就可以能够追究责任。

4.4提高高速公路养护队伍的素质

加快建设专业化的高速公路养护队伍,加大资金投入和培训力度。高速公路养护涉及到道路、桥梁、交通工程以及机电、电子、园林、通讯、机械、环保和计算机等多种学科,要培养并造就一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队伍,使管理、检测、分析等更加科学,克服主观性,同时加快养护质量的科技投入,提高科技含量,延长高速公路的使用寿命。

结束语

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应尽量做到量化、机械化、规范化、专业化、社会化。在量化方面要通过管理数据库和有效的路面、桥梁评价体系,建立优质高效的机械化养护方式。同时,不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争取以较经济的方式保证路面、桥隧及沿线设施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从被动型养护转向预防性养护,达到养护的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高机动性。

参考文献:

[1]杨永奇.浅谈高速公路养护工作的体会[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2.(7):15.

[2]郭金鹏.试论公路养护管理中边坡养护工作的重要性[J].科技与企业,2012.(2).

公路养护的质量要求篇(5)

关键词:高速公路 养护 管理 分析

路面养护是公路养护工作的中心环节,是质量考核的首要对象,随着管、养里程的增加,使用年限的增长,沥青路面受到车辆荷载及自然因素的影响,高速公路相继出现裂缝,麻面,松散,坑槽,沉陷,波浪,拥包,泛油,弹簧翻浆等破损现象,影响了高速公路的正常使用功能,因此,高速公路的养护与维修成为其正常运转的关键。

1、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发展异常迅猛,传统的经验型养护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其发展要求,目前暴露的问题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1)养护信息化、机械化水平低。养护机械配套率不足,养护科技含量低,虽然一些地方的高速公路配备了从国外引进的大功率综合性养护机械,但对机械适应能力差,对机械性能的开发严重不足,使用频率低,设备闲置浪费现象比较严重。(2)养护管理体制不顺。目前我国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大多仍采用事业型的管理体制,即使改制为企业的高速公路公司,其经营模式仍然没有跳出这种模式的束缚,不能适应高速公路管理企业经营性要求,这些方面已严重影响了养护技术水平的提高与管理机制的创新。(3)缺少养护定额与规范。截止目前,针对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特点的全国性或地方性统一的养护定额与技术规范尚未出台,养护工程费支出缺乏严格的考量标准,随意性较大,养护质量的考核仍沿用一般公路养护的“好路率”指标,不能满足高速公路全方位养护的客观要求。(4)养护管理人员的总体素质不适应高速公路养护的科学化、现代化水平的要求。一般从事高速公路养护的技术人员的比例不超过30%,掌握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能力差,直接影响养护作业质量。管理者对养护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人才的投入不足,还没有从落后的手工养护的思维中解放出来,造成养护人才短缺,没有了科技创新的动力,上述问题已严重制约了高速公路的安全,快速,舒适,经济等性能的充分发挥,已形成我国公路事业发展的瓶颈。(5)养护运行机制落后。对养护管理强制性要求,缺乏足够的认识及有效的法律约束,主要表现为对养护责任事故追究不力,监管不严,处罚过轻,对养护资金投入不足,对科技进步重视不够,尚未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2、管养分离,公路养护市场化

(1)积极培育养护工作市场。首先,积极推进养护单位企业化。将公路管理部门所属的适宜于企业化运作的生产性单位与公路管理机构分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组建具有法人资格的独立的专业化公路养护公司,参与市场竞争.要逐步放开养护市场,但为鼓励养护单位加快改革的步伐,应该允许有一定的过渡保护期,等到养护企业形成一定规模,具有较强竞争力后再向全社会开放。(2)引进竞争机制,推行公路养护招投标制度。公中波 修保养实行招投标承包养护和合同化管理,承包人在契约规定期内自行组织生产,决定分配,较大型工程要面向社会进行公开招,投标,择优选择施工单位,通过实行养护招投标,使公路部门的管理工作由目标管理向合同管理转变,促使公路养护真正走向社会化,市场化,形成国路民养的日常养护模式。(3)引进养护工程监理制。人事以及福利的改革解决的好坏是关系到机制改革是否深入的关键。目前养护工主要有三种形式。固定工,合同工,农民工。这些人员普遍文化低,难以适应现代化的公路养护作业要求,同时他们待遇低,有些养老保险也难以落实,因此,必须进行用工制度改革,可探讨的办法是:对老养护工人进行工龄买断,内退,转岗分流等后,剩余的养护工人逐步过渡到全员聘任制,同时根据不同的季节,要雇佣季节工,最终形成两种员工结构,一是有文化,有技术专长的聘任制工人。二是雇佣的临时工人,从而彻底打破传统的用工界限,实行市场化管理。(4)制定与公路养护市场化相配套的管理办法及实施方案。为规范公路养护市场,保障公路养护市场化健康发展,需制定出台一系列相适应的管理办法。1)政府应建立养护市场准入制度,明确进入养护市场的条件,同时制定养护市场市场竞争和交易规则,保证市场主体按照统一的市场价格去获取生产要素,真正实现公平竞争。2)建立科学,规范化的养护质量检测,监督系统,这是保证高速公路养护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环节。3)规范高速公路养护资金的来源,保证养护资金足额投放。(5)注重科技,提高管理水平,加强机械化养护水平。原来以人工的传统的养护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交通运输的需求,必须采用先进的养护机械设备及技术不断改进和提高养护作业方式和施工工艺。提高养护作业的质量和劳动生产率,降低作业成本,(6)提高养护管理者的素质和水平。在日常工作当中,养护计划的制定和工作任务的安排等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决策者个人的主观因素的影响,所以有时在执行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漏洞和错误,这就要求管理者要有较高的综合管理素质和果断的决策能力,同时,要尊重客观事实,反决策的依据建立在大量的养护实践数据的积累和科学的分析的基础之上,做到有章可循。(7)提倡“重建设、重养护”加强早期预防性养护。高速公路从通车运营开始,各项养护管理工作也就应运而生,高速公路养护的特点就是“预防为主”,“高速公路建设质量高,早期预防养护没必要”的论断在实践是中是站不住脚的。实践证明,做好早期养护,及时弥补建设过程中的不足,改善各项技术状况,对于延长道路和附属设施的使用寿命,抵抗早期的疲劳破坏,延缓大修周期,减低养护成本都有很大的益处,所以建设和养护同样都是十分重要的。(8)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可以避免相互之间的扯皮,用制度规范人的行为,在养护系统建立统一,公平的竞争秩序。

3、结语

规范化养护管理将是高速公路管理的必然趋势,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周萍.国外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对我国的启示[J].交通标准化,2007.

公路养护的质量要求篇(6)

关键词:经济发展;农村公路;路况检测

中图分类号:X734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近几年来,由于国家有关政策的出台,农村公路建设成为新农村重要的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对农村经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农村公路的建设不仅改善了农村面貌,方便了农民出行而且也改善了农村投资环境,推动了农业经济和其他经济发展,积极促进了城乡交流,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由于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比较分散、工程涉及面广、规模小、投资少、造价低,中标承建的施工单位普遍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低,不少施工队伍由非专业人员组成的,造成施工质量意识淡薄;监理和业主单位对农村公路工程的质量监督认识不够重视,试验检测人员和基本的试验检测设备配备不足,等等原因,直接或间接地引发了工程质量管理失调,很容易会造成工程出现质量问题,且建成后养护管理主体不明确,养护不到位、不及时的情况时有发生。

本文以农村公路工程质量管理为线索,以农村公路工程建设质量控制问题为契机,解析农村公路建设中加强试验检测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农村公路建成运营后养护维修的监管,以及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农村公路工程建设质量,确保农村公路建成后有路必养。

1、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农村公路建设总体规划不明确

近年来,农村公路的建设发展迅速,但是相关管理部门有的未能从农村周边条件、地形地貌、河流等自然条件出发,也缺乏对农村公路路网建设有科学、合理的整体规划和统筹安排,造成实际施工过程和早期整体规划设计脱节,只能现场边施工边修改,推着工程进度走。而且农村公路建设受地理条件制约,大多数农村地处山区或者林区,地形地貌复杂,或者因村内房屋建设没有整体规划,导致农村公路线型不规整,排水设计无法有效进行施工等。而且在施工过程中,为降低施工成本和施工难度,通村公路基本是按照原有的村道进行建设,没有线性、纵坡设计,通常路面结构简单,无路肩设计,无压实要求。很多地方不方便开展大规模的机械化施工,造成现阶段的农村道路施工建设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建设质量难以保证。

1.2 建设资金筹措、落实困难

由于大多数农村公路所在地为欠发达地区,公路建设大多需国家车辆购置税补贴,地方政府自筹为补充,但往往有些地方自筹部分难以及时就位,使得资金出现短缺和不足。加之由于缺乏法律约束,可能导致资金过度使用以及不合理采购材料等现象发生。同时,农村公路建设的这些小型施工队为考虑加快施工进度和降低施工成本,出现了求速度轻工艺、轻质量的现象,使得公路质量难以保证。

1.3 工程建设监管、试验检测不到位

由于农村公路建设一直存在着资金筹措难的现状,公路建设过程中资金落实不到位,导致农村公路建设大多采用的是最低价中标法。大中型企业由于工程价格低,项目小,所以往往不愿意参加农村公路的投标,致使很多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由私人挂靠有资质的企业进行施工。这样很可能就会出现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工程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因里程短、规模小,大都是当年施工,当年竣工的,造成项目有效施工期短,造成了标准化的施工工序落实不到位,加之工程建设监管单位对农村公路质量监督的重视不够,各项质量检验落实不到位等原因,影响了农村公路建设工程的质量。

1.4 试验检测频率低或操作不当

对于标准的公路试验检测,部颁规范有着明确的规定和要求,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农村公路因建设等级低,各方面要求也低,加上公路施工中的试验检测工作涉及到的检测环节非常繁杂,导致质量监管单位对农村公路的质量要求也降低了,直接结果就是对农村公路的试验、检验检测频率降低,甚至疏于检测。再者就是在检测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检测试验操作不当,不能得到准确的检测结果,质量监管存在短板。

2、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质量控制的一些建议

2.1 加强建设工程试验检测工作

①、通过试验检验措施可以就近选取复核规范要求的各类筑路材料,如砂石、填料等,由此可降工程成本,节约投资,而且也是把好原材料关最直接有效的手段,这对于合理地应用材料,保证工程质量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②、通过试验检测能合理的控制并科学的评价农村公路施工质量。一项工程质量的好坏,包括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交(竣)工的评定验收,试验检测是唯一科学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试验检测数据是最根本的依据。

2.2 建立规范的监测标准、培养优秀的试验检测人员

要针对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分散、涉及面广、规模小、投资少、造价低的实际特点,建立一套规范的监理、检测试验标准,提出明确要求,根据工程项目不同施工阶段选用合适的试验检验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公路在试验检测方面存在的问题,避免由于施工人员通过自己的个人经验来对施工整体质量上的衡量,确保施工的整体过程都在一个标准化的环境中进行。

另一方面,在农村公路试验检测过程中,优秀的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各项试验、检测结果的相对准确。因此,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重视起农村公路的建设工程来,培养并派遣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保证施工阶段各项试验、检测工作正常开展起来。

2.3 实行第三方委托检测

地方交通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本年度农村公路建设规模情况,统一委托有检测资质的试验检测机构进行农村公路建设的试验检检测工作,成立农村公路建设工程项目中心试验室,开展本地区农村公路试验检测工作,监督和保证工程质量,控制质量动态。

2.4 做好交工验收工作

农村公路建设要高度重视交工验收工作,工程竣工后要及时组织验收,对于存在工程质量及安全隐患的,要坚决进行处理后方可通过验收。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农村公路的质量,为新农村建设持续发力。

3、对农村公路抓好养护管理的一些建议

农村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不断推动,不仅改善了农村面貌,方便了农民出行,而且改善了农村投资环境,促进了农业经济和其他经济发展。然而,目前出现一些地方只注重公路建设工程,而忽略了建成后的公路养护与管理问题,导致许多农村公路很“受伤”,一些大型货运车辆,拉沙石的重型载货汽车非法超载、超限运输,使得许多农村公路早期破坏严重,而管理与养护工作又跟不上,导致国家和地方政府巨大投入没有发挥好应有的效益。

3.1农村公路养护主体不明确

公路的养护胜过于对公路的建设。“三分建设,七分养护”是我们长期的工作方针。但是在过去的实际工作中,普遍存在着重视基本建设,轻视养护工作的情况,加上新农村建设大力开展,村道内不少大型运货车辆非法运输,导致等级较低的农村公路受到严重的破坏。由于缺少必须的养护措施,造成很多农村新建公路出现“路通车不通,晴通雨不通”的现象。因此,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必须明确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主体单位或部门,落实养护经费,规范、系统的对公路进行养护。

3.2 增加农村公路的养护投入

当前,在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公路建设养护专项基金已成为一种趋势。我国虽然也有设立类似的机构但是资金的来源大都依靠财政及燃油税费的支持,因此资金的来源不足,难以满足农村公路建设后养护的需要。因此,必须建立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资金筹集方式,充分吸收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并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在国家税收的扶持下,建立农村公路的专项养护资金;

另外,还可以寻求政策的支持,制定较完备的国省干线公路以及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切块分配比例,在优先保证国省干线公路的养护、维修任务上,分配过程中要尽可能的考虑更多农村公路养护维修的需要,最大限度的保证农村公路的安全与畅通,从而有效延长农村公路的使用寿命。

3.3 健全农村公路的质量管理体系

要健全农村公路养护质量管理体系,落实质量责任。交通部门应明确农村公路的养护主体和养护资金来源,并负责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和管理的技术指导工作,降低养护的成本。

3.4 积极推行规范化、机械化养护

推行规范化、标准化、机械化养护,推行适宜的监理制度,建立可行的质量监督机制,确保工程建设养护的质量。

3.5 重视和抓好农村公路的路况检测工作

抓好农村公路的路况检测工作,按照部颁规范要求,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路况调查和桥梁定期检查工作,可以实时了解农村公路的运营状况,有针对性的安排养护工作,最大限度的延长公路使用寿命,保障农村公路高效利用。

结束语

农村公路事关国计民生,建设过程中的监督是保证公路质量的重要手段,而建成后的养护管理则是能否保证公路农村公路发挥最大经济效益的根本,因此,公路的合理试验检测必须要重视起来,对公路施工的每个分项工程都要进行合理、及时的试验检测,确保工程质量。农村公路建成运营后,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全面做好养护管理工作,以公路路况检测结果为依据,有针对性的做好农村公路的养护与管理工作,使得每一条农村公路都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服务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为我国的新农村建设提供持续发展动力。

参考文献

[1]许锐.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体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

[2]王仁刚.浅谈农村公路养护管理[J].民营科技,2014.

公路养护的质量要求篇(7)

关键词:公路桥梁 养护质量控制

1公路桥梁养护质量管理现存在的问题

公路桥梁养护应当“百年大计,质量为本”。但近年来,一些公路桥梁管养单位质量意识淡薄、管理混乱、有章不循甚至无章可循,其不容忽视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第一:观念问题,部分公路桥梁养护者尤其是领导同志,对质量的重要性、综合性、艰巨性认识不足,没有贯彻“质量为本”的思想,未能真正意识到“只有质量效益才是永恒的”;

第二:制度问题,招投标制度不完善,一些企业靠“软件”揽到工程,凭“公关”通过验收;

第三:经费问题,质量管理经费严重不足,质量管理在公路桥梁养护工作中捉襟见肘、软弱无力;

第四:体系问题,公路桥梁养护质量的教育责任制等环节尚不完善,未能形成完整的质量系;

针对上述特点及问题,本文将从质量体系、质量控制、质量改进三个层面做出对策。

2公路桥梁养护质量体系建构

1.公路桥梁养护质量体系概述

公路桥梁养护质量体系是实施公路桥梁养护质量管理的组织结构、职责、程序、过程和资源。为了实施质量管理、实现公路桥梁养护的质量目标,必须建立、健全公路桥梁养护质量体系。公路桥梁养护质量体系由:①公路桥梁养护招投标体制;②公路桥梁养护质量教育;③公路桥梁养护质量责任制;④公路桥梁养护质量控制4部分构成。具体如下图1所示:

图1公路桥梁养护质量体系

2.公路桥梁养护招投标体制

(1)招标:对于公路桥梁荷载试验、公路桥梁维修工程、公路桥梁加固工程等技术含量较高、耗资巨大的养护项目,除国家重点课题另有安排外,均可面向社会招标,如图2所示:

图2公路桥梁养护(BM)招标程序

(2)投标:凡具备与公路桥梁养护工程等级相应资质,持有工商营业执照、经过交通部门批准记的施工企业、科研院所、咨询公司、养护企业等均可参与投标,如图3所示:

图3公路桥梁养护(BM)投标程序

3公路桥梁养护质量控制

1.控制与公路桥梁养护管理体系

可以将公路桥梁养护管理体系用更加直观的方式系即三维体系来表示。三维体系中三个坐标轴指明了BMM重点研究方向

M(资源):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对象可浓缩为人、机、料、金、时、息6个资源模块;

W(技术):公路桥梁养护管理范围可集成为养、观、诊、断、修、治6个技术领域;

C(控制):公路桥梁养护管理保障可概括为质量控制、安全控制2个控制层面。

2.公路桥梁养护质量控制的依据

(1)养护规范:应严格遵循公路桥梁养护技术规范,未经主管工程师同意,不可引用其它标准。

(2)养护设计:应严格按照公路桥梁养护设计图纸、文件中的相关规定控制公路桥梁养护质量。

(3)合同条款:是养护规范与养护设计的法律保障,应在合同中对公路桥梁养护质量责任做出明确的界定。

有将养护规范、养护设计和合同条款三者结合起来作为控制依据,才能保证公路桥梁养护工程质量达到规定的水平。

3.公路桥梁养护质量控制的方法

公路桥梁养护质量控制的方法见图4:

图4公路桥梁养护质量控制的方法

4.公路桥梁养护质量控制三阶段

为了加强对公路桥梁养护工程项目质量的控制,明确各工程阶段质量控制的要点,可将公路桥梁养护质量控制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三个阶段:

(1)事前控制阶段:是公路桥梁正式养护前进行的质量控制,其控制重点在于养护准备工作,具体包括:组织准备、技术准备、物质准备、场地准备。

(2)事中控制阶段:是公路桥梁养护过程中进行的质量控制,其控制重点见图5:

图5公路桥梁养护过程质量控制流程图

(3)事后控制阶段:对公路桥梁养护的成果进行质量控制,公路桥梁养护工程质量评定及建档。

5.公路桥梁养护质量控制应注意的问题

公路桥梁养护质量控制的目标并不仅仅是事后发现问题,更应提前避免质量问题的发生;公路桥梁养护质量控制应重视合同等法律手段,合同需明确质量责任以免事后相互推诿;公路桥梁养护质量控制并非要花费巨资追求最高的质量,应处理好同成本、进度的关系。

4公路桥梁养护质量改进对策

公路桥梁养护质量控制是较为基础的质量管理,具有规范性和程序化的特点;公路桥梁养护质量改进虽然也受现有质量体系的约束,但其目标却是超越现状,即针对桥梁养护质量问题,采取各种措施,寻求突破,使公路桥梁养护质量得到提升。笔者尝试将PDCA环先进理念运用于公路桥梁养护,以解决质量问题、改进养护质量。桥梁养护质量管理工作集成为四个阶段,P(Plan计划)、D(Do实施)、C(Check检查)、A(Action处理),8个步骤,详见图6:

图6桥梁养护质量改进PDCA对策

在此基础上,要求各个管理单位进行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使质量管理标准、体系、操作过程、反馈、改进等各个环节都处于管理控制之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