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7 14:52:14

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篇(1)

关键词:遵义市;红色旅游资源;生态旅游资源;整合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03-0019-02

遵义市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这些资源特色突出,垄断性强,是遵义市旅游业发展的良好基础。但是,在目前的旅游发展中,这些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只有通过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将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二者相辅相成、共同繁荣的良性互动局面,才能丰富旅游产品的内容,促进遵义市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的共同发展。

1 遵义市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必

要性

旅游资源整合是指“旅游资源的管理者和经营者根据区域旅游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旅游市场供求情况,借助法律、行政、经济和技术等手段,把各种相关资源要素组合成为具有统一功能的整体,从而实现区域旅游资源市场价值最大化和综合效益最大化的过程”。遵义市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资源很有必要进行整合开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有利于提高旅游产品的档次。随着旅游消费的不断成熟,旅游者对复合型产品的需求增加,旅游产品中参与组合的要素越多,旅游产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就越强。因此,对遵义市红色旅游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开发,能够形成复合型的产品,提高遵义旅游产品的档次。在整合开发过程中,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开发旅游产品,形成在市场上吸引力更强的复合型旅游产品。

②有利于优化旅游产品结构。遵义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其中以遵义会议会址为代表的红色文化资源和以赤水丹霞为代表的生态旅游资源是其典型代表,这些资源类型差异大,品味高,吸引力强,但这些高品位的旅游资源没有取得对应的地位。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现有的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形式单调的缺陷越来越明显,要增强遵义市旅游业的竞争力,必须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整合开发遵义红色旅游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能够突出遵义旅游资源的优势,改变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产品结构单一的现状。

③有利于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的共同发展。一方面,红色旅游是一种资源依赖型旅游,杜撰和异地仿造红色旅游资源有损红色旅游的庄重性,是不可取的,然而,红色旅游若完全依赖其资分布,则必然会影响其客源市场及旅游容量。如果能将红色旅游资源与生态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开发,既可以扩大红色旅游地容量,又能拓宽红色旅游的客源市场。另一方面,红色旅游本身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其教育功能,使其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和市场的青睐,遵义市的红色旅游在全国具有很高的知名度,生态旅游可以借助红色旅游的名气扩大进一步发展。所以,将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开发,让红色旅游借助生态旅游壮大自己,生态旅游搭乘红色旅游的列车发展自己,有利于形成遵义市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协调发展、良性互动的局面,促进二者的共同发展。

2 遵义市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可

行性

①二者具有共同的文化特质。红色旅游是一种重要的文化旅游形式,是红色文化与旅游的有机结合产生的集教育、娱乐、休闲于一体的新型旅游方式,其本身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意义,红色旅游所承载的以红色精神为核心的红色文化,既是民族文化的传承,又是社会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生态旅游是“前往相对没有干扰和污染的区域,专门为了学习、赞美、欣赏这些地区的景色与野生动植物存在的文化旅游形式”。在生态旅游的过程中,人们通过对旅游目的地良好的自然生态的感受,了解当地的文化,从而提高热爱环境、珍爱自然、注重环保的意识,生态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其文化内涵也十分重要。所以说,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都属于文化旅游的范畴,红色旅游资源与生态旅游资源具有共同的文化特质。

②二者在旅游功能上具有互补性。在旅游功能上,红色旅游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其突出功能在于其学习性。这一功能使红色景区主题严肃,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但对于追求高消费、高享受的现代人群来说,红色旅游的枯燥、严肃很难满足他们的需要。很有说头、很有看头、没有玩头,是红色旅游的真实写照,除特定人群以外,对其他消费者吸引力较小,因其具有浓烈的政治色彩,因而季节性明显,客源状况起伏大。而生态旅游主要是为旅游者提供放松身心的场所,其突出功能在于其休闲性。这一功能使得生态旅游的客源市场相对红色旅游要更加广泛,但其学习性又相对较弱。在旅游资源开发中,可以利用它们功能上的互补性,形成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互补发展的优势。

③二者在空间布局上具有一致性。遵义市的红色旅游资源与生态旅游资源在空间布局上具有一致性。很多红色旅游资源分布地恰恰也是绿色生态旅游资源集中的地区。比如,遵义会议会址-红军山与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在空间分布上是一致的,红色旅游资源富集的赤水、习水旅游区,恰恰也是遵义市生态旅游资源最良好的地区。这种空间布局上的一致性,决定了它们具有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显著特征,红色旅游能推动生态旅游的发展,生态旅游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当地的红色文化,丰富了红色旅游的内涵,红色文化与生态旅游能够有机的融合,可以对二者进行整合开发。

3 遵义市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措施

3.1 注重理念整合,树立整体发展意识

首先,要树立大市场、大旅游、大产业的理念,坚持协调发展、整体推进的原则,全市一盘棋,从整体上对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资源开发进行规划,避免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的现象,要对资源整合开发进行整体规划,各县区市要围绕全市旅游业发展的整体目标,协同合作,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在旅游资源开发中服从整体安排,融合旅游资源,形成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发展的强大合力。

其次,加强对资源整合的调控和管理。红色旅游和生态旅游要协调发展,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红色旅游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要实现有效整合,政府必须要加强对旅游资源融合开发的调控和管理。要通过完善法律法规、给予政策扶持等方式促进整合开发的有效进行,同时还要加大资金、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投入,努力在基础设施建设、旅游环境构建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3.2 增强形象意识,打造旅游品牌

遵义市旅游形象的塑造必须有利于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共同发展。目前遵义市“转折之城、会议之都”的旅游形象是从红色旅游的角度考虑的,没有突出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两个闪光点,很难从旅游形象上给人二者并驾齐驱、共同发展的印象。应该一方面突出以遵义会议为代表的红色文化,另一方面突出以赤水丹霞世界自然遗产为代表的生态文化,将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都纳入旅游形象设计中。在进行形象设计时,从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出发,以促进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协调发展为目标,树立遵义市鲜明的形象。

在整合开发过程中,要增强遵义市旅游业发展的竞争力,必须借助资源特色努力构建“遵义会议会址”、“四渡赤水”、“丹霞文化”等具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的品牌,实施品牌联动战略,用品牌吸引旅游者,用品牌提升旅游品位,促进遵义市旅游业的整体发展。

3.3 优化资源组合,共同开发旅游产品

《2004~2010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强调,红色旅游本身的发展缺陷注定其发展过程中,必须整合相关旅游资源,把发展红色旅游与发展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等密切结合,形成复合型的旅游产品,增强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因此,要优化资源组合,把红色文化与生态文化结合起来,共同开发旅游产品。

作为革命老区,红色旅游资源具有极强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但单纯的红色景观对旅游者的吸引力毕竟有限,需要在红色旅游资源充分利用的同时挖掘绿色生态旅游资源,采用红色搭台、绿色唱戏的红绿结合模式,打造红绿结合的旅游品牌。在遵义市红色旅游和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利用其特殊的生态条件和特有的红色经典文化,如四渡赤水、土城战役、青冈坡战役等,开发几个主题鲜明的、游客可以直接参与的旅游产品,以红色为媒介,以绿色为平台,为游客创设一个既能融入自然,又能体验红色文化的旅游参与空间,通过打造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够展现遵义旅游特色的一系列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融合的复合型产品,增强遵义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都有其自身的发展特点,若固守传统的发展方式,必然影响二者的发展。通过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利用生态旅游资源的优势,将红色旅游与绿色生态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二者相辅相成、共同繁荣的良性互动局面,“以红色旅游为主轴,带动生态旅游的发展,以生态旅游为后盾,推动红色旅游的发展”,不失为促进二者共同发展的良策。

参考文献:

[1] 钟虎,吴国玺.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5):84-85.

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篇(2)

关键词:旅游业;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1-0104-02

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我国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体系中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同时,旅游业是资源环境依托型产业,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对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潜在的威胁;另一方面对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采取更切实的措施保护自身赖以生存的旅游资源与环境,这与循环经济的内涵不谋而合。旅游业对资源环境的依托性使它的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循环经济理论的指导,大力发展旅游循环经济,促进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旅游业界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旅游循环经济的内涵及意义

旅游循环经济是涵盖旅游的开发活动、旅游活动和旅游区的工业、农业等各类社会活动,包含着绿色旅游、生态旅游,在各种新型技术支持下,按照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的所谓“3R”原则,在各产业内部和各产业之间形成多产业链、多闭合循环路径,并需要法律法规作保障,实现再思考、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和再修复五原则的旅游模式[1]。旅游循环经济具有高度的综合性特点,能够实现旅游社会经济系统对物质资源在实际空间数量上的最佳运用,实现旅游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友好、与环境承载力的适应,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旅游业的广泛关联性、发展目标的多维性决定了旅游业是推进循环经济实践的重要载体。实施旅游循环经济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旅游业作为资源环境依托型产业的本质要求,是旅游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承担社会责任的客观要求。发展旅游循环经济是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是实施资源战略,促进资源永续利用的重大战略措施。发展旅游循环经济,一方面有助于降低能源消耗、保护旅游资源与环境、减少污染;另一方面在推行旅游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借助各种宣传教育力量,向公众普及循环经济的相关基础知识及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呼吁把节约资源、回收利用废弃物、保护环境变成全民的自觉行动,有助于把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同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共进。

二、我国旅游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旅游业经济管理体制不健全

旅游经济管理具有综合性,涉及到旅游、财政、物价、公安、交通、文化、劳动和卫生等政府职能部门,要求必须通过政府牵头、部门联合行动,但是目前旅游经济管理体制不健全,限制了旅游行业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各级旅游主管部门职能不明确,职权比较弱,难以实现对旅游经济的有效管理,这就造成了旅游经济管理水平参差不一,难以形成强大的旅游经济管理合力,影响了旅游环境的改善和旅游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也影响到旅游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2.旅游设施和基础设施落后

首先,由于财政困难,对旅游设施的投入不足,设施不全,造成好的天然旅游资源的严重浪费闲置,制约了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其次,旅游设施不配套。旅游业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由于管理部门对上述旅游服务设施仅有少量直接投资,以致服务设施不配套,造成花大量人力开发的旅游资源却没有实现高效利用,导致旅游资源的浪费。再次,旅游景区主要通道的周边绿化程度低,城市生态、景区环境和现代旅游的发展不匹配,连接景区的旅游道路及景区内游览通道的建设滞后,污水、垃圾处理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影响了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在景区的保护与利用上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管理者在长远利益和短期利益之间选择时,容易受到短期利益的驱动,在旅游景区出现了“不发展不破坏、小发展小破环、大发展大破坏”的尴尬局面,严重违背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

3.急功近利与亡羊补牢式的开发

一种开发模式是为开发而开发,对资源只开发、不保护,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完全基于经济利益。不仅在资源开发之初不考虑环境和资源问题,在某个已经开发的资源遭到破坏后也没有及时进行保护和弥补,经营者最有可能做的就是再去盲目地开发下一个景点,如此循环直到当地的生态环境遭到完全破坏。在我国的旅游业起步之初很多景点的开发都处于这个状态,如在20世纪90年代初,南方某景点区推掉半个建豪华饭店,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环境退化等,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失。这种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完全是鼠目寸光的行为,更谈不上贯彻“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了[2]。另一种模式是为保护而保护,这是一种纯事后的行为,即在开发旅游资源之初完全没有考虑3R原则,当造成严重的甚至是毁灭性的后果时才意识到保护,这种开发和保护模式是消极的,属于亡羊补牢行为。亡羊补牢模式是以资源的破坏和高额的治理费用为代价的,因此,3R的循环经济发展原则在补救过程中必须贯彻才能达到恢复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

4.旅游产品缺乏特色

产品供需错位是经济开放型旅游景区普遍存在的问题,不能进行个性化产品设计,满足不了游客的需求,自然会被市场所淘汰。一些旅游景区尤其是主题公园试图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新颖的体验,但由于缺乏独特性设计,游客难以留下深刻印象,客源随之慢慢萎缩,难以实现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外,旅游产品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导致恶性的价格竞争,行业的高失败率。难以实现人、自然环境和科学技术这个大系统的良性运转。作为一种科学发展观的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我们应以循环经济新视野去思考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旅游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三、实现旅游业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整合旅游资源,强化政府主导

旅游业是一种涉及面广、关联性强的综合性产业。要牢固树立大旅游观、大资源观、大开发观、大发展观。必须从大局出发整合好旅游资源,用品牌景区景点带动周边旅游景点的发展。杜绝旅游资源部门化,部门权利利益化问题,积极探索建立符合政策法规、生态市场经济要求和现代旅游产业发展规律的旅游经济管理体制。在旅游开发过程中,由于旅游资源的不可再生性、生态环境系统的脆弱性,决定了旅游生产要素布局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必须做到科学规划,全面部署,统筹安排。因此强化政府主导发展战略,加强宏观调控力度,才能对旅游资源及其所依存的环境条件进行长远规划和综合利用,为实现我国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2.实施以保护为目的和为开发而保护的开发模式

以保护为目的的开发模式,是适合自然生态景观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模式。如果某个景观是唯一的、独特的、不可再生的,必须是通过保护来开发。如一些湿地资源和一些特殊的地理地貌资源如果被破坏了,就难以恢复。这样的旅游资源,就要在高起点的规划指导下,严格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3R原则进行规划,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前提下,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开发,经济利益要为自然资源的保护让路,这种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一般投入高、收益慢,所以一般以政府为主导进行整体规划和投资。为开发而保护的开发模式是适合人文景观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模式。如一些古代建筑群、摩崖石刻等,要想对其进行开发,必须同时对其进行保护,这些资源历经了千百年的风雨,如果只开发不保护只能使其消失的更快。可以选择首先由政府进行3R指导下的循环经济规划,然后再以企业为主体进行开发,这样就可以保证这些人文资源既可以得到高效的开发,又可以达到保护的目的,实现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旅游产品生产观要不断创新

旅游循环经济生态系统之间,生态系统是通过向旅游者提供旅游产品来满足其社会需求的。向社会提供什么样的旅游产品关系到旅游循环经济生态系统的生态安全和健康发展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甚至是关键性的基础工作,这使旅游产品生产观要不断创新。旅游产品应运用循环经济理念去考虑旅游产品对环境的影响,以改善和提升旅游产品的环境友好性质。主要工作包括生态旅游产品的设计推广、能源综合节约利用和新能源应用、物资循环使用和回收再利用、推进产品信息交流系统等的开发与运用。

4.建立环保技术支持体系

在我国,传统的旅游经营方式一般都是粗放型的,与循环经济的基本理念背道而驰。要实现我国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改变这种经营方式,不断采用先进的环境保护技术,主要包括环境友好技术和污染治理末端技术,如清洁生态技术、绿色消费技术、污染防治技术、生态工程技术、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废旧物资回收处理技术等。通过这一系列环保技术的综合利用,最终建立起旅游循环经济体系。

5.旅游消费活动必须强调理

旅游发展规划、旅游资源开发、旅游项目建设、旅游产品创新等,都是从旅游经营角度来衡量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研究旅游消费活动可能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危害,则是从旅游者的角度来考虑的。在旅游活动开展过程中,旅游者作为消费主体,其行为总是不同程度地对生物群落、水体资源、空气质量、环境卫生、地域文化等众多方面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既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既有游客故意为之的,也有游客无意使然的。因此,为了实现循环经济模式中“可持续消费”的基本理念,要通过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以提高生态伦理道德,强调游客消费过程中的理。

参考文献:

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篇(3)

关键词:体育旅游资源;分类;开发支持系统;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8-1048-03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and Support System about Exploitation and Catagory of

China Sports Tourism Resources

DENG Feng-lian1, YU Su-Mei2, LIU Xiao-fang1

(1. P.E Department, Nanyang Normal College, Nanyang 473061, Henan China;

2. P.E Department, Zhoukou Normal College, Zhoukou 475001, Henan China)

Abstract:The resources in sports tourist resources consist of natural tourist resources and humane tourist resources. Natural tourist resources include mountainous-areas resources and water-areas resources. Humane tourist resources include the tourist resources of folk custom and math sports grounds and stadium. The resources in sports tourist resources can be supported by government and relative policies, tourist economic environment and the investment, social cultural environment, this resource itself ,tourists' markets and sports tourist talents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is resource are as follows: there has not been sufficient investment; this culture has not been understood by all people; there has been a lack of macro-economic measures, overall plans and coordinative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resource only looks at its ornamentation but ignores its participation and lack of law and management and safety guarantee.

Key words: sports tourism resources; catagory; exploitation support system; influential factors

旅游资源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旅游资源既包括旅游地资源、客源等实体性资源,也包括文化、服务等无形性资源。体育旅游资源是旅游资源中的一个大类,体育旅游资源是体育资源与旅游资源的互补互利,是一种把体育旅游活动作为吸引旅游者的自然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自然与社会的实体物。体育旅游资源是体育旅游开发的条件,是发展体育旅游业的基础,对体育旅游资源进行规范性的分类,可以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体育旅游资源提供可靠的依据。

1 体育旅游资源的分类、开发与市场细分

1.1 体育旅游资源的分类 我国体育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分类方法也各不相同。1992年国家旅游局资源开发司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主编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中,将旅游资源分为6大类、68种基本类型,地文景观类(含12种基本类型)、水域风光类(含6种基本类型)、生物景观类(含5种基本类型)、古迹建筑类(含33种基本类型)、消闲求知健身类(含10种基本类型)、购物类(含4种基本类型)[1]。2003年5月1日实施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对旅游资源的分类包括两个大类、8个主类、31个亚类和155个基本类型[2]。有学者按照旅游资源在时空中存在的方式划分为永久性旅游资源和可消耗性旅游资源;按照旅游资源的不同形式而划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工旅游资源;按照游客的旅游动机不同而划分为心理精神方面旅游资源和经济方面旅游资源等等[3]。无论人们对旅游资源如何分类,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资源的领域将不断地拓展,旅游资源体系将是一个永恒发展的概念。

我们按照国际惯例,参照众多学者关于旅游资源分类的观点,并根据旅游资源性质将体育旅游资源分为体育旅游自然资源和体育旅游人文资源两大类型。体育旅游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所赋予的,已存在并与体育活动相关的,经过开发利用成为旅游者吸引物的各种资源。体育旅游自然资源又分为地貌类资源和水体类资源。体育旅游人文资源是指人类社会活动的体育元素经开发利用成为旅游者吸引物的各种资源[4]。体育旅游人文资源分为民俗风情类和赛事、场馆建筑类等(图1)。

1.2 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与市场细分 “旅游资源开发是指以发展旅游业为前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旅游资源为核心,以发挥、改善和提高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为着力点,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旅游资源加以利用的经济技术系统工程。”[5]其实质是挖掘旅游资源的内涵,提高其吸引力,使旅游资源变成现实的旅游吸引物。因此,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内涵就是把现实的或潜在的体育旅游资源,通过深层次的开发,变成能够吸引和满足旅游者体育旅游需求的产品,给旅游业创造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过程。

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之前,必须进行市场调查,通过调查对市场进行定位。体育旅游市场分类,一般有两种。一是根据体育旅游资源性质分为:大众性体育旅游资源、专业性体育旅游资源、刺激性体育旅游资源、民族性体育旅游资源等。其中大众性体育旅游资源包括休闲体育旅游:钓鱼、骑马、潜水、打高尔夫球等;健身体育旅游:登山、跳舞、打篮球、打保龄球、打乒乓球、打网球、打羽毛球、健美、健身活动等;体育观战旅游:观看各种类型、各种规模的体育赛事旅游等。专业性体育旅游资源包括体育赛事旅游:专业运动员参加各种体育比赛所进行的旅游活动等。竞技体育旅游:各种身怀绝技的运动员或旅游者参加竞技项目所引起的旅游活动,如滑翔、帆船、冲浪、滑雪等。刺激性体育旅游资源包括冒险体育旅游:蹦极、漂流、攀岩等各种探险类体育旅。民族性体育旅游资源包括各种民间节庆活动、民俗风情等体育旅游活动。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分类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有时是可以重叠的。二是根据体育旅游客源市场进行分类:根据游客不同年龄,如中老年人、青年人、青少年等开发不同项目,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根据消费者经济实力和消费能力不同,划分为豪华型、标准型和经济型。豪华型对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要求比较高,一般追求舒适、服务高档、消费能力强、水平高的体育旅游活动;标准型在器材装备方面注重精简实用,并不在乎是否名牌,对服务和环境方面要求不高,不追求奢侈消费;经济型器材设备简陋,追求经济实惠;根据旅游者参与性质不同,划分为观赏型和参与型。观赏型是以游览观光为主,如观赏大型体育赛事、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等。参与型主要是一些体育旅游者可以亲身体验的体育活动项目[6];根据体育旅游者性别的不同,可以划分为男性适宜项目和女性适宜项目等。

2 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支持系统

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必须有一个完善的支持系统,而且这个支持系统要有极强的综合性和协同性。通过对专家和旅游管理开发机构的调查和大量文献资料研究,本文认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支持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2.1 政府政策支持系统 国家政策支持系统是国家对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在政策上给予引导和促进,它能给体育旅游开发提供一个健康、稳定的开发环境,并引导体育旅游开发的方向。目前国家基本上形成了对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政府政策支持系统,如1992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建立了大连金石滩、青岛石老人、江苏太湖、三亚亚龙湾等11个国家旅游度假区。这些度假区的建立,启动了中国度假旅游产品的开发,同时带动了滑雪旅游、生态旅游等专项旅游产品的兴起,使中国体育旅游产品开发进入了深层次的开发阶段。1996年国家旅游局适时地推出了96中国休闲度假旅游活动,2001年国家旅游局了《2001年中国体育健身游活动方案》,罗列了146项体育旅游产品,将体育旅游分为专项旅游路线和体育旅游节庆活动,划定了82条路线。中国各地在2001年举办了100多个体育赛事或体育旅游节。国家体育总局公布批准在全国建设16个“体育圈”的项目,如“环青海湖民族体育圈”、“环太湖体育圈”、“长三角体育圈”等。这些对体育旅游资源开发起到了积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2.2 旅游经济环境支持系统 旅游经济环境支持系统是指旅游所在地的经济状况,主要是指投资、劳动力、物产和物资供应及基础设施等条件。旅游资金是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条件,资金是否充裕,财力是否雄厚,直接关系到旅游开发的深度、广度和进度以及开发的可能性。体育旅游是作为一种经济行为发生、发展的,获取经济效益和利润是开发的主要动机。因此,对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必须考虑区域性经济基础,即经济承载力,以避免盲目开发带来的人力、财力的浪费。

2.3 旅游社会文化环境支持系统 旅游社会文化环境支持系统主要是指旅游资源所在地的政治局势、政策法令、社会治安、政府及当地居民对旅游业的态度、卫生保健状况、地方开放程度及风俗习惯等。国泰民安、经济繁荣是旅游业发展的社会环境保障。从社会学的角度讲,旅游是一种文化冲突活动,游客带来的异地文化不可避免的会与旅游地传统文化发生冲突,一旦这种冲突发展到双方,尤其是当地居民无法容忍的程度,即表明接待地的社会文化环境基础已经不适应现有的接待规模,更不允许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因此,区域的社会文化环境基础和社会承载力是决定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依据之一。

2.4 体育旅游资源支持系统 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目标是变资源为产品,提升资源的价值。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多样、地形复杂,名山、大川、名湖、瀑布、峡谷、草原、水域等构成了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如山岳体育旅游资源、“四滑”体育旅游资源和民俗体育旅游资源等都是我国体育旅游资源的优势。中国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必须分析各地体育旅游资源的优势和劣势,做到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统筹兼顾、和谐发展。

2.5 体育旅游客源支持系统 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是为了盈利,争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必须使产品满足消费者需求,同时兼顾社会利益和资源条件。我国加入WTO和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使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加大,推动了国外入境旅游人数的上升,客源市场丰富。

2.6 体育旅游专业人才支持系统 体育旅游资源开发需要进行科学论证、整体规划布局和专业的教练、导游等,这些都要求从业人员既精通旅游知识,又精通体育知识。目前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匮乏,致使中国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难以科学开发,不能形成富有特色的体育旅游胜地。另外,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以后,必须经过精心策划、营销宣传才能开拓潜在的体育旅游市场。体育旅游产品的营销宣传,需要通晓体育、旅游、营销等多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但是这样的人才也是极其缺乏的。因此,今后要加强校企联合,社会学、体育学、旅游学、市场学等学科要加快培养体育旅游所需要的高水平人才。

3 影响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因素分析

3.1 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资金投入不足 目前我国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主要是以政府投资为主,没有形成“社会办”的大环境。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还未引起政府部门的足够重视,对体育旅游的意义认识不足;另一方面,没有形成个人或私企、外企投资的优惠策略和健全的法律保障,导致很多投资商不敢大胆投资。

3.2 全社会对体育旅游文化的理解存在偏差 我国受竞技体育思想的影响较深,使人们对体育旅游文化的内涵理解不够。误认为体育旅游必然是参加大强度、大运动量的活动,一定是比赛性质的、以决胜负的运动项目或是冒险运动为主,存在很大危险性或不安全因素的;或者认为是只有体能好、有一定技术、技能的人才能参加,使很多人望而怯步。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对体育旅游产品的促销、宣传力度不够,缺乏一定的宣传策略和技巧,没有在全社会形成一种积极参与体育旅游健身活动的意识。

3.3 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缺乏宏观调控和协调发展 国家宏观调控可以使体育旅游资源统筹规划、有序开发、避免重复开发和浪费,体现出各地的特色和优势,有利于提升资源的价值。以往由于种种原因在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上,缺乏宏观管理和统一规划,导致各地的体育旅游项目出现雷同现象,体现不出特色性。很多地方出现一哄而上、甚至盲目开发、重复建设的现象。这样既降低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又出现了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阻碍了体育旅游业的发展。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一是政府重视不够,没有认识到体育旅游潜藏的巨大商机和社会效益。没有统筹计划,大量资源雷同,造成异地客源市场不足;二是各地体育旅游开发者市场调查不够,定价太高,有效需求不足,如高尔夫球和网球运动,都属于“贵族运动”,相对于中国目前的消费水平来讲,价格偏高,有效供给不足。

3.4 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注重观赏性而忽视参与性 在体验经济时代,人们更希望参与到活动中去,达到健与乐的结合。目前开发的体育旅游资源观赏性远远大于参与性。如2001年开展了中国体育健身游活动,举行了很多体育旅游活动,而在全部体育旅游活动中,可供游客自由参与消费的仅有35%,使大多数人处于旅游观光的位置,使“体育健身游”变成了“观光游”。其原因是,我国对体育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集中在体育比赛和民族传统体育表演方面,而对于能够满足消费者参与需求的人文资源的开发却因资金问题而不能实现,比如能供众多人参与娱乐的大型场馆设施的开放、修建,对民俗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不够等。因此,出现了供求之间的矛盾,使体育旅游的发展缺乏后劲。

3.5 体育旅游法规、管理和安全保障体系不健全 没有安全就没有客源,安全保障包括体育旅游地、体育旅游设施、体育旅游场地、交通、住宿、服务等。从体育旅游活动的特点看,有些项目是带有一定刺激性和挑战性的,通过挑战和超越自我而获得满足和愉悦,正是体育旅游的魅力所在。但是,如攀岩、蹦极、探险等,确实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例如:2004年10月,在陵川凤凰谷景区举办的全国攀岩邀请赛中,两位河南选手不幸坠落导致死亡等[7]。我国部分冰雪运动、漂流、冒险运动、民族体育项目场地、设施相对比较落后,措施相对滞后,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必须对体育旅游的基础设施进行安全检查,提出标准,保证安全,同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保证体育旅游安全的有效监督与控制。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 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之前,必须要对市场进行细分,要开发能够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产品,同时,在立足现有市场的基础上,要开辟潜在的市场,引导消费者的需求和行为。

2) 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必须有一个完善的支持系统,而且这个支持系统要有极强的综合性和协同性。这不仅需要体育旅游管理者的积极策划、运作,更要有全社会的支持和参与,特别需要经济学家、旅游学家、体育学家和政府管理机构的介入。

4) 影响我国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因素是资金投入不足、宣传不到位、缺乏宏观调控、参与性不强、安全保障滞后等。

4.2 建议 1) 要分类、有序的开发体育旅游资源,并做好市场细分,满足不同的需求。要开辟多元的投资环境,吸引投资意向和力量,鼓励企业冠名、赞助或经营,积极引进外资,拓展海内外投资空间,逐步形成以“政府办”为主导、“社会办”为主体的多元化的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新格局。

2) 加大政府宏观调控力度,突出各地特色和文化优势,吸引消费者的兴趣和参与积极性;加强规范化管理,完善各项法律法规,严格审批程序,提高服务质量。

3) 多种渠道培养体育旅游人才。通过高校旅游专业或社会学、管理学专业、体育学专业,开设体育旅游专业课程,增设体育旅游开发和营销专业知识;通过体育旅游管理机构和体育产业部门开办各种培训班,培训体育旅游开发和营销专业紧缺人才;通过体育学院和旅游学院联合办学、双向合作,发挥各自的师资优势,培养具备从事体育旅游工作需要的综合型人才。

4) 加大促销宣传力度,树立品牌形象。各旅行社应该设计出有宣传力度的体育旅游产品形象,提出有竞争力的宣传口号,利用各种场合和渠道建立专门体育旅游的旅行社或在旅行社内设置体育旅游专营部,推出新颖、有特色的,具有吸引力的品牌。形成全社会关注健康、热爱生命的社会氛围,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国家旅游局资源开发司.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M].比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2:1-20.

[2] 卢媛,卫海燕.咸阳市旅游资源的分类调查与评价[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6:153.

[3] 陈立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与构筑[J].体育科技,2002(4):1-4.

[4] 王桂忠.体育旅游资源分类及资源可更新性探讨[J].体育科学,2003(4):12-15.

[5] 甘枝茂.马耀峰主编.旅游资源与开发[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9:320.

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篇(4)

一、旅游产业发展优势

旅游产业具有率先实现对外开放的产业优势。旅游经济本身是一种开放型经济,一个地区独特的旅游产品可以吸引大量的境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从而使旅游业一步成为对外开放的外向型产业。旅游产业总体上看不是高技术产业,对人才、技术的要求也低于其它高创汇产业,只要其旅游产品具有特色,对外知名度高,吸引力、竞争力就强,就可能使其国际旅游在旅游产业整体水平尚不高时能得以快速发展,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促进整体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自身需要对外开放。这是因为,一个地区发展旅游尤其是国际旅游,必然要建设一批符合国际水准的旅游接待设施,如宾馆、餐馆等,这些设施,一开始就必须按国际旅游的通用标准进行建设,与国际接轨,这些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一开始就引进外资和外国的管理方式与模式,促进了与国际的接轨,从而使得旅游产业成为了不少地区率先对外开放并推动地区对外开放整体步伐加快的先遣队。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当地对外国人需求和国际惯例的了解并对各相关要素加以改进,促使旅游地区尤其是经济欠发达的旅游区的投资环境得到迅速而有效的改善,加快其对外开放的力度与步伐。旅游产业能够通过自身的加速发展带动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二、景德镇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一)旅游发展中产生的问题

1、单纯的资源导向开发模式缺乏市场适应性与竞争力

“资源+市场+政府”是我国目前比较通行的旅游产品开发模式,在景德镇旅游规划中虽然引入了市场的因素,但其实质还是以旅游资源为导向,主要表现在评价旅游地拥有的资源时,往往只看到自身最为突出和醒目的资源,提起景德镇往往首先想到的便是瓷器,却忽视了其他的可开发资源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人们的旅游倾向趋于多样化?个性化,对于同质型的产品,人们只会选择同区域内最高级别的,如果旅游地的某资源级别很高,对客源市场有着较高的吸引力,自然是围绕该资源进行产品设计和宣传,如果旅游地的某资源本身不错,但在较近的区域内有着更高级别的该资源,还该不该开发这一资源呢?在资源导向的观念下,往往会作出错误的选择,结果开发的产品无人问津,造成巨大的浪费和破坏。

2、追求短期利益,破坏区域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景德镇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这样一种观念,即旅游业是无烟工业,不会像其他产业那样对环境造成污染,并且旅游资源是由可再生资源组成的,旅游消耗是“非耗竭性消耗”,所以,不必考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这种观念指导下,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但缺乏应有的资源环境配套保护措施,加快了旅游资源环境的退化速度。另外,旅游局与规划部门之间缺乏信息、技术交流,区域总体规划与旅游规划相脱节,导致旅游点遍地开花,布局不当,甚至有些风景区与工业污染源为邻,加重对旅游环境的破坏。

(二)相关应对策略

要解决景德镇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解决观念问题,用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来规划、设计区域旅游产业定位以及整体发展思路是积极必要的,用国际经验来指导区域旅游发展是现实可行的。

1、科学规划,准确定位

针对景德镇旅游发展中出现的缺乏市场适应性、产业格局不合理等问题,旅游产业主管部门首先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用可持续发展理念对当地旅游资源和产业进行科学规划和准确定位、系统研究分析当地县域特色旅游资源以及旅游要素(食、宿、行、游、购、娱)的整体配套供给能力,探索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评估景德镇发展旅游业的内在潜力,为特色旅游进行定位,实事求是通过对当地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尤其是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度研究,并对当地旅游经济发展潜力、旅游相关的金融、保险、交通、通讯等行业进行比较研究,进行整体性评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当地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和思路。

2、加强监管,转换机制

国内县域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政府监管力度不够以及行业主管部门的专业能力不强具有直接关系,在旅游业发展中地方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不能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不能只追求短期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不能只追求政绩而忽视监管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地方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和监管力度,提高执政能力和指导规划能力,同时,必须加强政企联合,用市场化的运作机制去发展地方旅游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去规范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创造优惠的政策,吸引资金实力雄厚旅游业运作经验丰富专业能力强大的大型旅游企业前来投资。

3、系统整合,协调发展

重点研究景德镇旅游产业和旅游特色资源的比较优势,形成区域旅游产业分析报告,提出旅游产业发展对策和工作重点,最终形成旅游产业结构系统模型和旅游资源的系统整合,真正将景德镇的比较优势转化为旅游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从旅游产业格局和比较优势角度分析,必须形成旅游业的整体协调发展,一定要避免一哄而起,恶性竞争和资源浪费制定旅游产业相关领域的支持目标,包括基础设施产品开发社会文化思考旅游区规划国内和国际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开发等,取得旅游产业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篇(5)

关键词: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法律保护

中图分类号:DF922.6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8-0174-02

根据国家旅游局颁布的《旅游资源保护暂行办法》第二条界定,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合理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西部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至2009年12月止,在国务院公布的共七批208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民族地区就有74处,约占35%①;至2009年为止, 在国务院审批、公布的110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民族地区就占36座,约占33%②。除此以为,民族地区尚未开发的潜在旅游资源还相当丰富。国家级的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名城,以及各地方政府公布的省级、地市级风景名胜区,形成了庞大的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体系。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性条件,在以发展旅游业为重要战略措施的西部大开发中尤为重要。因此必须加强对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保护,必须根据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特点来加强对法律保护。

一、加强对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法律保护的重要性

加快发展旅游业,成为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而旅游活动的开展必须以一定的旅游资源作为基础,因此,应当加强对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保护,保存好旅游资源和保持旅游资源的高品质,为民族地区旅游业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奠定基础条件。

对民族地区旅游资源进行保护,可以采用经济的、行政的和法律的多种方式,由于法律具有规范性和普遍性的特征,能够对人的行为起到指引、评价和强制作用,因此法律保护方式成为诸多保护方式中最为稳定、最强有力的保护方式。各项旅游资源保护方法最终都应通过国家立法以成文法律的方式确定下来,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才能保证旅游资源保护的各项措施行之有效。通过对旅游资源保护进行立法,对破坏旅游资源的行为作出界定并使之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赋予旅游资源保护措施以法律强制力,规避各种破坏旅游资源的行为来防止出现对旅游资源的实际破坏。此外,通过法律的指引与教育功能,培养、提高人们的自觉保护旅游资源的法律意识,引导人们依法行为。正如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所言:在使环境与发展的政策转化为行动的过程中,国家的法律和规章是最重要的工具,它不仅通过命令和控制的手段予以执行,而且它还是经济计划和市场运行的规范性框架。

二、现行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法律保护的不足

目前我国初步建立起了一系列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到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的与旅游资源保护相关的法律制度,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但是这些相关的法律法规还存在诸多问题,使得我国现行法律在保护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方面捉襟见肘。我国现行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保护立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旅游基本法缺失。我国现阶段虽然有一批与旅游资源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但缺少一部专门的、统领全局的、效力层次较高的旅游基本法律,与旅游资源保护有关的法律条文主要散见于各种环境与资源单行保护法律法规中。旅游基本法的缺失使得西部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保护地方性立法缺少可以参照的典范和制定依据,影响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保护立法的质量。

2.旅游资源保护专门立法薄弱,不利于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从目前已经制定颁布的一系列有关旅游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来看,立法保护工作则显得较为单薄。以我国西部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例,截至2009年,新疆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8个,各类的自然保护区35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3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是从立法保护上看,全疆关于旅游资源的立法保护截至2004年底不足10项,显得有些单薄。特别是对于极具具特色的人文旅游资源的立法保护工作更为薄弱,对于各种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缺乏有效的法律保护机制,这将极易导致新疆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资源优势逐渐丧失。旅游资源保护立法的不足将影响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3.立法形式单一,缺乏民族性和地方性。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更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因此,在进行管理和保护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对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保护立法中,应当突出这一特点,着眼于国家立法不能解决的民族地方的特殊问题,这样立法的质量就高,更具有实用性。而现实中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立法在制定的时候往往缺少对于地方特色和民族特点规定,所制定出的条例与国家和其他地方的条例具有高度相似性,缺乏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针对性,实际操作中难以有效实施。

4.立法缺乏可操作性,法律责任与违法后果不相当。法律的制定最终是要实现静态的制度向动态的实施转变的,既保护守法者正当的权利,也让违法者承担应有的法律责任。目前西部民族地区颁布的旅游资源相关法律规定太原则,缺乏可操作性。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管理条例》有7章46条中大多都是一些原则性的规定,在法律责任一章中规定的处罚方式是行政处罚和罚款。由于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执行,同时对旅游资源造成破坏的单位和个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与其破坏行为产生危害后果不相当,无法从根本上起到保护旅游资源的作用。

5.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保护的执法力度仍有待加强。严格执法是保护旅游资源的重要环节。正如有学者所说:法律的生命在于它的执行。法律实施是实现立法目的、发挥法律作用的前提,是实现法的价值的必由之路。只有通过法律制裁的方式使违法者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才能使旅游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变成制约人们行为现实规范。目前我国旅游资源管理体制条块分割、管理权责不明,各部门只顾经济利益,推卸对旅游资源的保护责任,导致旅游资源保护法规不能落到实处。违法者违法成本不高,以至于部分单位和个人铤而走险,肆意破坏珍贵的旅游资源。同时,从相关管理部门的执法者素质不高,不能切实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切实保证法律法规的实施。

三、西部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法律保护的对策

由于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容易破坏,而现行旅游资源立法在保护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方面又存在诸多不足,因此加强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法律保护的工作显得尤为紧迫。

1.确立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保护立法理念

旅游资源是民族地区旅游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保护旅游资源是实现民族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处理好民族地区旅游资源进行保护和开发的关系,应该采取“保护优先”原则,实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根据国家旅游局颁布的《旅游资源保护暂行办法》第三条规定:旅游资源保护坚持严格保护、开发服从保护的原则,实现协调监管、合理利用、科学发展的目标。旅游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当开发条件不具备或不充分时,应主要突出旅游资源的保护,切忌对旅游资源的盲目、无序、掠夺式开发。同时禁止对民族地区旅游资源进行掠夺式经营,决不能以破坏资源为代价,采取“杀鸡取卵”的做法来发展。而应在旅游资源得到保护的前提下科学规划与开发、合理利用,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2.完善旅游资源保护法律体系

(1)制定国家旅游保护基本法,统领国家层面的旅游资源保护立法。旅游资源涉及范围广泛,根据《旅游资源保护暂行办法》规定,既包括已开发的各类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地质、森林、风景名胜、水利、文物、城市公园、科教、工农业、湿地、海岛、海洋等各类旅游资源,也包括未开发的具有旅游利用价值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资源,因此需要一部具有较高效力层次的基本法律。在制定国家旅游基本法的基础上,构建国家层面的旅游资源保护法律体系,为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立法保护提供上位法依据。而目前我国仅有一部由国家旅游局颁布的《旅游资源保护暂行办法》,属于部门法规,效力层次较低,不适应旅游资源保护实际的需要。因此国家立法机关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尽快开展论证,争取早日出台《旅游资源保护法》。(2)以地方旅游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完善旅游资源保护法律制度。地方立法是我国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富含旅游资源的民族地区而言,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在短期内无法出台的情况下,地方立法机关应该根据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特色和优势,主动立法,完善地方旅游资源立法保护工作。在民族地区地方立法中要注意立法的统一性和规范性,避免与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发生冲突。同时要注重立法的可操作性,争取建构比较完整、可操作性强的地方旅游资源保护法律体系。

3.理顺旅游资源管理体制,加强旅游保护执法工作

《旅游资源保护法》应当理顺旅游资源保护管理体制,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权和职责及相互关系,地方行政法规应当根据《旅游资源保护法》规定明确地方政府保护旅游资源的职权职责。同时,还应根据旅游资源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具体结合民族地区自身实际情况开展执法保护。执法保护还可以弥补立法保护的不足,在执法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可以采取一些没有法律规定但对旅游资源的保护有积极效果的变通、补充措施。

结论

在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和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保护优先”的原则,加强旅游资源的法律保护,避免重蹈工业发展中 “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

参考文献:

[1] 李崇林.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保护的法理思考[J].新疆社会科学,2009,(2).

[2] 付健.西部旅游资源保护中政府管理职能的法律探析[J].改革与战略,2007,(10).

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篇(6)

关键词:红色旅游 科学发展观

发展红色旅游,是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弘扬先进文化和振奋民族精神,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和加快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培育旅游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壮大旅游业支柱产业地位的一项政治、文化、经济和战略性工程。目前,经过地方政府的多年探索,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集中强势的宣传下,红色旅游已经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在这种情况下,应当总结多年来我国红色旅游发展中积累的丰富经验教训,深入研究和探讨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作指导,科学有效地利用红色旅游资源,最大化地满足旅游者的消费需求,更好地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促进红色旅游的健康、持续、快速地发展。

红色旅游应遵循的发展规律

红色旅游承载着多元平衡的发展使命,它既是教育阵地,也是具有鲜明文化特征的综合性经济产业;既体现一种政治行为,又体现一种经济行为。有效地发挥红色旅游的各种功能,就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来发展。

坚持政治教育的发展规律。发展红色旅游,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突出红色景点革命传统教育的属性。“红色”是红色旅游的内涵、资源、特色、品牌,是红色旅游的突出特质。红色旅游必须考虑资源特色和社会影响,保持红色资源的真实性、思想性、教育性和严肃性,这是由红色旅游发挥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等政治思想教育功能的需要所决定的。因此,发展红色旅游,一要力避轻视历史,红色旅游本身就是历史旅游,要尊重历史、尊重事实。二要力避在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和经营中,不要红色精神和红色文化真谛的媚俗文化。三要力避红色旅游景点重复建设和红色产品雷同开发。四要力避不切实际地盲目贪大求全。

坚持旅游经济的发展规律。红色旅游不仅仅是一种宣传教育性的政治活动,从本质上讲,它更是一项旅游活动、一个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因此,和开发其他旅游产品一样,必须牢牢把握旅游经济脉搏,按照旅游经济的规律,始终以市场需求和公众兴趣为导向来开发红色旅游产品。红色旅游消费需求如何满足,直接影响着资源向效益的转化,这是检验和评价红色旅游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标志。为此,应当做好两项工作。一是提升产品化水平。红色旅游作为一种旅游产品,只有把红色旅游的主题回归到历史文脉的人文精神和地域文化中,才能保证其旅游产品的独特性和生命周期的可持续性。同时,红色旅游产品的生命力在于其吸引性。建好红色景点、红色基地、红色旅游线路的过程,也就是红色旅游产品的开发过程。要培育红色旅游的持久吸引力,就应当在保证思想性的前提下,从创新性、丰富性和整合性加以构建,努力提高其观赏性、趣味性和可参与性,达到寓教于游、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教育目的。二是提高产业化水平。现在,世界各地都在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文化内涵,延长客人居留时间,将旅游产品中的文化内涵挖掘出来,变成可看、可欣赏的产品,并与娱乐休闲、购物、居住等多个要素搭配起来,使客人在愉快的消费中获得享受。因此,应当深度开发红色旅游产品,形成行、游、住、食、购、娱相配套的产业体系,实现红色旅游产品从经营资源向经营文化升级,从追求数量规模向追求质量效益转变。

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观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现在不仅在国际上受到普遍关注,在我国也同样得到高度重视。勿庸置疑,旅游业的存在依托于对环境、资源、生态、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因此旅游业的存在与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有着天然的一致性。而以红色历史遗存为代表的红色旅游资源既是稀缺的、又是不可再生的和不可替代的,对其开发、保护和利用成为旅游业面临的可持续发展课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特殊性决定了发展红色旅游必须抓住三个重点,处理好两个关系,实现五个效益。

抓住三个重点。一是科学开发。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的红色旅游不可能长久发展。红色旅游有其特殊性,如何将当年的场景展现在世人面前,而又不破坏生态旅游资源才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发展红色旅游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形成精品意识;必须注意适度硬开发,避免对红色旅游资源和周围环境造成无法恢复的破坏。二是永续利用。红色旅游资源是一笔宝贵的社会财富,又是一个可持续开发的产品,应当采取多种措施加以更多地、持久地利用。三是有效保护。发展红色旅游应当牢固树立保护红色旅游资源的意识,为此,要切实加强对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积极开展革命文物的收集整理研究,例如革命纪念馆和遗址维护修缮、革命纪念地环境的整治工作。同时,应当出台相关的规范与制度,使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制度化、规范化。

处理好两个关系。首先是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这是形成循环经济的原则,也是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条原则。应当尽快启动红色历史文化遗产工程,努力克服并消除开发、经营和使用的不当行为,在努力促进保护的同时,获得红色旅游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其次,要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如何开发利用好红色旅游资源,是红色旅游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其核心问题是坚持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实现红色旅游可持续的健康发展。要处理好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必须以有效保护、科学开发和实现永续利用、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革命历史文化、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为保护和利用的对象,不应一味强调“保护第一”,而限制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应贪大求洋、将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旧建筑推倒重建;不应重开发利用而轻保护修缮。实践证明,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是有利于保护传承的。要通过开展红色旅游活动,积累更多的资金用于文物保护,使革命文物的保护与利用实现双向互动,和谐统一,走上自我完善、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实现五个效益。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审视红色旅游资源的早期开发建设,会发现如下不足:普遍缺乏科学规划,对资源和环境的科学保护重视不够,同质性、低水平重复建设较多。这些问题反映出在今后,发展红色旅游不仅要关注数量的扩张,更要注重质量的提高;不仅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更要努力寻求资源开发和保护的最佳结合点,实现社会效益、政治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资源效益的五统一。发展红色旅游的实践证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旅游产业发展规律,政府主导,措施得力,红色旅游就能够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红色旅游的统筹协调发展

恶性竞争是红色旅游面临的一大难题。经过近几年的市场整合,目前,红色旅游的协调发展渐成气候。推动红色旅游协调发展,不仅是促进相对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平衡地区差距、建设和谐社会的题中之意,而且是寻求新的增长点,实现我国红色旅游新突破的重要途径。

加强区域内红色旅游的协调发展。在区域内发展红色旅游,一方面,为满足旅游者自主化需要,要加强不同旅游形式之间的协调互动,增加丰富性,为旅游者提供完善的菜单式选择模式。另一方面,要借助其它旅游资源,有机整合相关资源,使其成为人文与自然结合的旅游产品形式,实现集聚效应。所以,在红色旅游的开发过程中,既要突出红色主题,又要跳出红色局限,把红色旅游、绿色(自然生态)旅游和古色(历史文化)旅游、蓝色(海洋)旅游、风俗(民俗风情)旅游有机结合统一起来,形成优势互补,打造色彩斑斓的旅游产品组合, 满足日益个性化、专业化的旅游市场需求。加强区域间红色旅游的协调发展。不同层次、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红色旅游应当着眼于形成红色旅游大开放战略格局,统筹兼顾区域旅游合作,按照主题明确、区域联动、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差异开发、优势互补的原则,统一打造红色旅游品牌,扩大红色旅游影响力,共同促进红色旅游的发展,使旅游各种生产要素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上自由、合理流动。加强营销和宣传上的联合、部门企业间以及旅游营销人员的培训、交流等方面的合作,共同促进红色旅游的发展。

通过红色旅游推动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践证明,发展红色旅游对于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红色文化,振奋民族精神,保护和开发红色旅游资源,培育旅游业新的增长点,帮助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山区脱贫致富,实现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首先,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发展红色旅游能激发老区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艰苦奋斗、改变落后面貌的勇气和决心。其次,政治优势、资源优势可以转化为经济优势。多数红色旅游资源位于欠发达的革命老区,应当说,红色旅游的亮点就是生态保护的重点、扶贫开发的难点。红色旅游的开展可以使红色旅游真正成为无污染、可持续发展的扶贫工程、富民工程。再次,可有效地扩大就业。开发红色旅游可以带动老区第三产业发展,让农民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而通过发展红色旅游就业的百姓越多,百姓的生态保护和革命文物保护的意识越强。这也是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第四,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红色旅游的兴盛可以改善当地交通、通讯条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可进入性。

总结各地发展红色旅游的实践经验,应当重视三个层面的工作:一要善用优势谋发展。优势就是特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当地红色旅游资源特色,在特色中注入新的活力元素,以特色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发展路子。二要精益求精谋发展。发展就要有精品意识,要把自身的特色做到最好。这需要在政策和资金上的倾斜以及各级干部群众的齐心协力,共同维护、发展好品牌。三要科学规划谋发展。发展红色旅游不能简单地把红色景点堆积起来,应当进行科学规划。国家对红色旅游的发展已有总体规划,在空间上照顾均衡,突出重点和主题。在时间上囊括了党的代表性历史,有利于在各地发展特色的基础上形成整体发展。当前,特别需要各区域发掘自身潜力,突出自身特点,展示区域独特性,确定符合旅游规律的高起点、高水平的发展方向,以形成具有吸引力、竞争力的产品。

建立发展红色旅游的协调机制。发展红色旅游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当建立起一套高效灵活、富有成效的协调机制。这些机制包括:政府主导机制,将红色旅游准确定位,全面调控红色旅游的发展速度和方向。行业主管机制,实行旅游部门统一管理,相关部门密切协调,形成发展合力。市场运作机制,整合资源,组建旅游集团,鼓励和支持各种经济成分进入旅游业,形成多渠道投入红色旅游的发展格局。发展保障机制,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加大政府对旅游产业发展的投入。同时,有关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参考文献:

1.谷玉芬.红色旅游成功因素分析.商业经济,2006.2

2.范思立.市场增势强劲“红色旅游”预热2005年旅游市场.中国经济时报,2005-2-21

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篇(7)

关键词:农业旅游产业集群;“生态文明”观;现状和问题;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1)02-0055-04

一、农业旅游产业集群的含义及类型

近年来,旅游业呈现出空间聚集和集群化发展趋势。各级政府在新一轮的“十二五”规划中将培育旅游产业集群作为发展目标写进议事章程。农业旅游产业是旅游业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深化,农业旅游项目应运而生,种类不断增加,一些原来分散经营的品种通过不断地优化组合,逐渐集中到一起,农业旅游产业集群进入萌芽期。

(一)农业旅游产业集群的含义

许多学者纷纷从不同的视角对旅游产业集群进行了定义和研究。笔者认为,农业旅游产业集群是以农村区域的旅游吸引物为核心,以开发农村旅游资源、发展农业旅游产业为目的,在业务上相互联系、相互竞争的旅游企业及其机构、政府部门和非政府组织在地理空间上的趋向和集聚的现象。农业旅游产业集群必须依据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建立正式与非正式的稳定关系,从而获得规模经济与聚集效应,形成更具区域旅游竞争力的新型产业组合形式,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二)农业旅游产业集群的类型

根据国内外产业集群的分类方法――内生性集群和外生性集群,结合农业旅游产业发展实践,划分为两种具有代表性的农业旅游产业集群。

1.资源禀赋型

这种类型的农业旅游产业集群是各地基于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使旅游企业在长期竞合博弈并建立相互信任关系的基础上,形成了共享的竞争规范以及长期稳定的合作性竞争关系,并在合作的基础上不断推动旅游产品整体的创新。资源禀赋型农业旅游产业集群形成机理见图1。

2.政府(行业)助推型

这种类型的农业旅游产业集群是由政府把集群战略作为促进地区农业、旅游业发展或振兴的政策和手段,在行业协会或集群组织发挥主要作用的前提下,通过多种措施推动形成的。政府(行业)助推型农业旅游产业集群形成机理见图2。

二、“生态文明”观对农业旅游产业集群成长的要求

农业旅游产业的发展必须走“生态文明”的道路,即通过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交叉渗透,形成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融现代农业与自然资源景观及旅游资源为一体的优化产业结构模式,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业。

(一)“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农业旅游发展再认识

(1)定向于持续发展目标,即把“生态文明”看作一种旅游发展模式,将农业旅游发展与村镇发展、环境保护紧密结合,认为只有同时具有保护资源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功能的乡村旅游才是生态旅游。

(2)定向于产品和旅游项目的“绿色化”,即将“生态文明”做为一种旅游产品向市场推销,向旅游者提供“绿色生态游项目”,同时提供没有或很少受到干扰和破坏的自然和文化旅游环境。田园观光旅游、民俗风情旅游、农业科考旅游、采摘体验旅游等都属于生态旅游类型。这种类型的旅游活动比一般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并可以增强旅游者的环境意识。

(3)定向于行为规范的“生态化”,即强调旅游者和当地居民的行为规范和环境价值观。通过旅游活动和旅游教育使旅游者和当地居民树立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道德观。

(二)“生态文明”观对农业旅游产业集群成长的要求

从“生态文明”的理论出发,农业旅游产业集群的成长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1.农业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必须符合生态环境的承载量并满足旅游生态资源的要求

旅游生态资源表明一个地区旅游发展可利用资源的容量和质量,有其成长的极限,是农业旅游产业集群成长的营养源泉。农业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初期,一般有大量的旅游资源可待开发,且集群成员数量小于资源的承载量,集群规模的成长基本不会受到资源的限制;随着集群的发展,可开发的旅游生态资源越来越少,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必将下降,新成员进入集群的障碍也会逐步增多,集群的规模增长将会放缓;当旅游资源的承载量达到极限时,集群发展将陷于停滞。因此,旅游生态资源的开发潜力直接影响集群规模的扩张,当生态环境的潜力接近极限时,如果不能开发新的资源,终将导致集群的衰退。

2.农业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必须重视内部生态的和谐,着力打造生态成长机制

农业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依赖于集群内部成员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和有序的合作竞争关系。在集群发展初期,由于有大量的生态资源可供选择和依赖,集群的成长主要受益于成员对资源的开发运用能力;然而,随着成员数量的增多和资源的争夺,如果开发利用不当或恶性竞争,旅游资源和集群赖以生存的生态平衡必将遭到破坏,旅游服务质量将难以提高,农业旅游产业发展将受到影响。“生态文明”要求集群成员开展合作基础上的有序竞争,树立共生与协调发展的理念,因地制宜地共同开发旅游资源,构建内部生态的和谐,着力打造生态成长机制。

3.农业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必须体现与其他要素的协调关系,不断完善外部环境

农业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受到内外环境要素的影响,除了资源禀赋外,自然条件、人文社会环境、充足的市场供需条件、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高效服务、居民和利益相关者的态度等都是重要的制约因素。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社会经济环境支撑体系的建设,始终维持与外部环境的和谐关系,形成集群发展与社会组织要素和非社会组织要素的良性互动。

三、“生态文明”视野下农业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笔者以我国生态旅游典型代表村镇为例,对其农业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抽样调查。在问卷调查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梳理现状,查找问题,提出“生态文明”视野下农业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普遍面临的困境。

(一)“生态文明”视野下农业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1.农业旅游产业集群多以传统产业形态为发展基础

调查数据表明,当前我国的农业旅游多以田园观光休闲游产业(100%比例)、农产品、土特产品产销业(90%比例)、民俗文化体验游产业(90%比例)等传统产业形态为主,集群发展演变过程中鲜见以生态养生、现代农业科普等代表新型产业形态和生态发展方向的集群发展模式。

2.农业旅游产业集群社会效应初显

调查数据表明,100%的受访者认为农业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对当地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90%的受访者认为农业旅游产业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经济保障,并增强了生态资源的发展潜力;同时,农业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带动了就业结构的改善,促进了农民的增收致富,丰富了城镇居民的生活,

推动了村庄整治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部分实现了生态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在乡村旅游配套客房数、床位数、餐饮娱乐等方面均取得长足进展。

(二)“生态文明”视野下农业旅游产业集群面临的问题

1.集群发展特色不明显,旅游吸引物单一化,雷同化

目前,农业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一般以下列五种模式为根本,即农业观光游、乡村休闲游、自然生态游、民俗文化游、古镇(古村落)游。这几种模式因受到游客的喜爱而成为各地竞相发展的首选,其结果造成产品单一、雷同建设等问题;相邻地区农业旅游产业群之间及其产业集群内部各企业之间没有互补性,集群发展特色不明显,恶性竞争时有发生,相互之间“价格战”过度。部分乡村旅游开发过分地依赖于自然资源,对地方特色、民俗风情、人文内涵等要素不够重视,服务项目大同小异,细节不注重,特色不鲜明,给人“千人一面”的感觉,旅游吸引力缺乏,最终导致乡村旅游品牌资产快速衰减。

2.集群规模小,产业联动效应不显著

到目前为止,农业旅游产业集群呈现出规模小,资源不足,经营分散的特点,不能形成完善的一套融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旅游活动体系和产业链。如一些采摘项目,产业发展仅限于“吃”、“购”、“娱”,而对于“住”与“行”由于配套设施所需资金大,不容易在短期内得以补偿,致使产业发展功能缺位,甚至出现产业链断裂的危险,从而不仅不能发挥集群的独特功能,而且经济效益也不显著。农业旅游产业集群规模小还表现在旅游业仅局限于与农业的结合,缺少与乡镇工业、商业多方联系,农村中工业、农业、旅游三者没有结合成有机的产业链,产业联动效应还不够显著。

3.集群内部缺乏系统规划与管理,未能实现资源的整合利用

农村旅游景点分散,景区地域分布较广,组织线路的难度较大。要想整合农村旅游资源并实现集约化运作,集群内各企业必须根据自己的实力和当地的一些资源优势统筹发展,以期形成集群竞争力并实现良性循环。目前的情况是乡村旅游区缺乏总体规划,集群化发展盲目性很大,一哄而上、重复建设、低层次开发、环境破坏现象严重。不仅造成资源、财力、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而且由于没有进行统一规划,乡村旅游与传统旅游景点之间也缺乏有机联系,共生性差,从而降低了对游客的吸引力。

4.集群赖以生存的公共设施薄弱,管理多头化

农村旅游点卫生状况还不理想,例如:排污排水通道不畅、农家旅馆设备简陋、缺乏基本的消毒设施和卫生监督,生活垃圾严重污染环境等。在安全性方面,由于开办休闲旅游后,导致农户家用电器增多,负荷加重,而电线电路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改造和定期检修,极易漏电走火,造成安全隐患;一些位置相对偏僻的农家旅馆,在保障游客生命安全方面也缺乏必要的设施。加之,“生态文明”视野下农业旅游是农业、旅游业与环保业交叉的一种形式,需要农业部门、当地政府、旅游部门以及环保部门的合作、交流与沟通。而目前的情况是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多头管理现象严重。

5.集群发展受自然条件影响,季节性强,不利于环境和资源的自我修复

“生态文明”观要求旅游发展持续化、均匀化,以利于环境和资源的自我修复。然而,由于农业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致使农业旅游产业集群也具有非常鲜明的季节性。像采摘节、赏花节前后仅持续十几天甚至几天的时间,这就造成了旅游旺季资源消耗严重、集群内部竞争严重甚至无序竞争现象,不利于环境和资源的自我修复。

四、基于“生态文明”观的农业旅游产业集群创新模式

农业旅游产业集群及其内部所属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是创新,也是推动集群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从旅游产业集群的创新理论和案例研究以及笔者的调查来看,基于“生态文明”观的农业旅游产业集群创新动力来源于集群内充分的生态位要素、资源以及企业间合作关系,而企业间激烈的竞争压力所产生的推力、创新带来的绩效拉力以及集群外部生态条件支撑体系又为创新提供了中介和平台。

(一)优势生态位选择创新

旅游产业集群生态位是旅游产业集群的资源支撑和经营管理状况等本体特征与旅游产业集群所处的生态环境条件、人文环境条件、资源开发条件、区位条件、客源条件等要素互动匹配后所处的状态。农业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具有非常明显的生态文明特征,要求走生态位错位发展、优势发展、个性化发展道路,从而明确不同集群在一定区域旅游市场中的发展定位,以期形成农业旅游产业集群独特的自我发展空间。

1.优势生态位选择定位

为了避免各地区农业旅游发展由于生态位重叠而导致的恶性竞争和生态环境恶化,产业集群必须因地制宜,在资源禀赋优势的基础上选择特色化、典型化生态位发展策略。为此,必须做到:

(1)优势生态产品定位

农业旅游产业集群拳头产品必须特化并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差异性。为此,增加农业旅游产品开发投入,挖掘“特色文化”内涵,丰富产品内容十分重要。可以充分利用农村地区的农业资源,如利用周围耕地、果园、鱼池、水潭等开展插秧、锄草、割稻、采摘、垂钓、划船等娱乐活动;也可以借助草坪举办小型茶话会、歌舞会、野外烧烤等,提高游客的参与性和体验性;还可以借鉴北京、上海等大都市发展农业旅游的经验,把土地租给城市居民,让他们自由耕作,主要目的不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而是体验耕作的乐趣,从而打造各具特色、各有所强、各有所优的产品组合,带动集群产业链的发展。

(2)集群市场开发特化

农业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所依托的市场必须特化,即找准自身相对优势的旅游细分市场并进行有针对性地开发。为此,应该注重对集群所在区域的特色品牌塑造,提高其知名度、美誉度,采取更加务实、更加灵活多变的方式,进行点线面、海陆空、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针对当地农业旅游特色量身定制营销计划,通过营销手段进行需求旺季分流,减少农业旅游需求随季节波动的不良影响,使农村服务能力在一年中得到更均匀的发挥。

2.优势生态位拓展创新

生态位拓展要求农业旅游产业集群具备不断开发新产品和特色产品系列的能力,从而不断延伸产业集群生态空间,拓宽集群生态位深度与宽度,实现集群可持续发展。为此,应该改变农村旅游业由农户自发发展的局面,发挥地方政府主导作用,把农村旅游的发展规划与产业布局、人口集聚、新农村建设、土地利用、城镇化进程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有机结合起来,统筹规划和建设村庄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休闲场所和旅游配套服务设施等,实现产业集群“布局更加合理、定位更加科学、特色更加鲜明”的发展目标。同时,兼顾农民生产生活和游客休闲旅游的双重需求,结合“山、海、滩、岛、湖、潮”等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区,发展差异化的休闲观光农业产业群、生态养生产业群、农事种植产业基地等凸现各地优势的产业建设,让农业旅游逐渐形成“一户一业”、“一村一景”、“一镇一品”、“一区一特”的发展格局。

(二)资源整合利用技术创新

如果不考虑资源的承载容量,农业旅游产业集群盲目发展和规模的扩张将会造成相同或类似资源需求在一定空间、时间范围内过度集中,从而导致集群发展所依托的资源短缺。本研究中的资源由基础条件、资本、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构成,它们与集群竞争力的关系如图3所示。我们关心的是这些资源如何通过一定的机理整合成集群的竞争力,自觉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农业旅游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1.基础条件利用技术创新

基础条件包括集群发展所依托的自然条件(地理地貌、土壤、水资源、植被、气候等)、旅游吸引物及其开发利用程度、交通条件等。资源整合利用技术要求农业旅游产业集群发展进程中,必须改变片面化、单一化发展思路,综合考虑基础条件的承载能力,加强相关科学技术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进行认真细致有效的环境影响评价论证并建立区域环境容量监测系统,建立资源动态数据库,实施气象监测、环境监测、生物资源消长变化、地貌保护、动植物保护、安全保护、景点选址保护,再到生态恢复、燃料结构调整等一系列措施,及时地科学地解决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类问题,提高资源整合利用效力。

2.资本利用技术创新

在农业旅游产业集群开发初期,就应该对当前和未来可使用资本进行整体规划,合理安排不同发展阶段的开发重点,解决好产权关系和各种相关利益主体关系,形成开发梯度,控制好集群生态系统的承载量,促进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资源整合利用机制要求农业旅游产业群的发展应吸引民营企业和一些民间资本的投入。要重点推动农村旅游开发项目和各种支农资金(如小额贷款)挂钩,引导大型旅游企业参与集群旅游项目的开发和经营,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农村旅游,鼓励发展各类为“三农”提供服务的金融中介组织,依法建立区域性担保基金或担保机构,促进农村旅游加速发展。

3.人力资源利用技术创新

良好的生态道德可以使人们自觉地考虑自身行为对环境的影响,依靠内在的信念和社会舆论的作用,保证在享受环境、认识环境的同时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从而推动农业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为此,作为资源整合重要一极的人力资源,必须首先加强旅游管理人员的生态理念及其生态保护专业素质的培训,强化其责任心和事业心,提高自觉维护生态平衡的责任感;其次,教育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奉行生态道德,尊重当地文化习俗、,激发旅游者热爱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高尚品质;再次,充分运用各种媒体和现代化等技术手段,尽快培养当地居民和社会公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与法制观念。

4.社会资源利用技术创新

社会资源包括集群发展所依托的公共设施资源、当地居民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所构成的社会环境等要素。基于资源整合利用的要求,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解决交通、饮水、供电、供气、通讯等制约农业旅游发展的瓶颈问题,完善农民饮用水工程、路网、电网、通信网建设和旅游污水和垃圾收集、处理工作,加强社会资源集约化利用程度已势在必行。

同时,要重视维护与集群利益相关者的和谐关系,保护集群所在地居民的利益,提高其参与旅游开发并成为集群产业链中重要组成部分的积极性,为农业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集群内部合作竞争制度创新

一方面,农业旅游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得益于相似及相关企业和机构的地理集聚度、合作程度(彼此间的互补与共生)、相互学习和创新效应、地理可进入性等。另一方面,集群内部成员之间的竞争又非常激烈。因此,构建和谐畅通的“生态产业链”,使集群内企业从共存中获益,必须在政府及相关管理机构的引导和企业自身的努力下,实施制度创新战略。

1.政府管理职能创新

各级政府要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改变农业旅游和农村经济发展中重复建设严重、乱占耕地、破坏矿产资源和生态平衡现象;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改变以往包办代替企业的招商引资和投资决策行为,强化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市场监管,构建社会管理体系,做好公共服务工作;深入整顿规范集群成员竞争秩序,制定相关法律和规章,反对不正当竞争,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制假售假和危害集群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

2.行业协会管理创新

要加快发展农业旅游行业协会的作用,完善集群内相关企业的分工协作网络,拓展集群生态发展空间;促进各种群体及成员的合作意识、互助意识,构建公平、和谐的集群共生环境;鼓励创新、保护知识产权、加强质量监督、引导集群成员发展多样化经营和产品创新,鼓励差异化发展,避免集群成员间由于生态位重叠而造成竞争过度。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