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合同管理相关知识

合同管理相关知识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7 14:52:18

合同管理相关知识

合同管理相关知识篇(1)

1.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概述...2

2.知识产权管理办法...4

3.专利管理办法...8

4.发明创造专利申请表...13

5.商标管理办法...16

6.技术合同管理办法...19

7.技术合同管理办法...22

8.保密协议...26

9.科研档案管理规定...29

10.知识产权奖励办法...33

11.发明创造奖评分表...35

12.成果排名分配系数与权重系数规定...38

13.附录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名录...40

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概述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不断推进,我国经济逐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在这个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时代,企业间竞争乃至国家间竞争已实质演变为知识的竞争.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但如何在实现创新后又不致被他人仿冒,或如何以最合理的方式管理和转化创新成果,这是当前企事业单位面临的重大挑战。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企业要不断壮大,就必须一手抓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一手抓以专利为主的知识产权管理,特别是必须采取各种的竞争手段与保护措施为适应市场竞争需要而建立和发展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今天企业间的竞争已是对知识的产出、实施,转化等全方位的竞争.在发达国家的很多企业中,知识产权制度被视为是企业的生命线。在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也意识到建立运行良好的簇新制度,对于维护企业无形资产、啬企业市场效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制定的好坏也将直接影响着我国科技产出和知识创新,从而影响企业乃至国家研发实力及核心竞争能力.所以建立完善的专利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是现代企事业单位科技与经营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知识产权管理实际就是企业知识资本的优化管理.通过技术层面对企业知识资本的整合,挖掘企业固有的隐性知识,吸收和借鉴国际上先进的管理经验,将知识资本更多、更快、更好地转化为企业效益.对于初次建立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的企业来说,在建立全面完整的管理规范之初,还应包括完整的关于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组织规范.这一类组织规范应涵盖以下内容:管理部门的人员组成、及此类人员的任职期限等;管理部门在管理企业知识产权事项方面的职责、与其他日常管理部门的关系等.

制订完整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是知识产权管理的基础,是企业根本制度上的构建,也是管理方法、管理理念的全新革命,其通过企业有系统地实施,而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的内容可以用两种模式来确定.第一种模式是制订一份统一、全面的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该管理规范由企业的最高决策层来制定;另一种模式是将一些比较原则性的内容集中在一份文件中加以规定,而将其他较具体、有较强操作性的内容在按照一定标准在另外几个文件中规定.采用第二种模式建立企业知识产权规范时,还可以将原则性比较强的内容放在较高的决策部门来制订,比如说公司股东大会或公司董事会等,而操作性比较强的内容则由具体的管理部门按照前一份文件的内容制定。对于一个规模较大、知识产权事项在企业的经营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公司来说,采用第二种模式更为合理,企业的总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由企业的较高决策层来确定,同时,针对具体事项的灵活决定权交给具体的管理部门,使得企业对变化的市场形势有较快的应对措施.对于规模较小的公司来说,采用第一种模式是比较明智的选择。规模较小企业的董事会与具体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往往具有相差不大的人员构成,这两个机构的决策频率相差也不会太大,而且将所有的规范放在一个文件中还可以较大程度地避免规范之间的逻辑缺陷.

与任何其他类型的规范包括国家制定的法律一样,企业内部的知识产权管理规范也应该具有完备性、逻辑的自洽性和可操作性。规范的完备性,要求制订出的管理规范应当能够预见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绝大邵分与知识产权相关的需要规范的事项,并且对这些可能发生的事项采取了合理的措施.完备性并不意味着规范的制订者能够预见未来可能发生的所有事项,当然,规范的制订者应当使用一定的技巧,比如说采用原则性条款等方式使管理规范的涵盖范围发生模糊,藉由法律解释的方式来扩充规范的范围.逻辑的自洽性则有多层次的含义,首先是要求规范本身以及与某一规范相关的其他规范等使用的概念应当一致,这种一致包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两部分;其次是要求规范当中使用的命题应当一致,不能出现此是彼否的情况;第三是要求整个规范应当是一个自圆其说的整体,规范的不同部分相互支撑,使规范完整的内容都已具备,并且没有与规范事项不相关的东西。可操作性从规范本身来讲,是要求规则本身确定了所需规范事项的人、事、责任、时间、行为等要素;从需要规范的事项角度来讲,则要求一旦相关事项发生,与事项相关的人能够从管理规范中找到相应的规则来确定其行为和相应的责任。从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可操作性还要求根据规范所从事的行为是可以实现的,并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

建立有效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需要建设企业知识产权文化,培植企业员工的知识产权保护理念,使知识产权工作成为企业管理中的重要部分。单位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是综合的防御、维护、反侵权体系,包括本单位所涉及知识产权的内容、制度的适用范围、知识产权成果的权利归属和管理、确立相关评定中的知识产权标准、对鼓励成果产出和转化的奖励及利益分配、签定知识产权合同,保密规定,维权措施等多个方面.由于每个企业所在的行业,企业规模;企业成长阶段等因素都存在差异性,因此,应当结合自己的特点制定一套最适合自己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知识产权管理办法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本单位知识产权的保护,规范知识产权管理工作,鼓励员工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促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知识产权,包括:

(一)专利权和技术秘密。主要指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新设计、新配方、新品种等专利权和技术秘密;

(二)商标权和商业秘密。主要是指本单位的注册商标、商号等,以及所拥有的未公开的工程、设计、市场、经营、服务、财务、管理等信息;

(三)著作权(含计算机软件)。主要指本单位的产品设计图纸及其说明、计算机软件及文档资料、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地图、摄影、录像、艺术表演、教材、辞书、规范汇编等;

(四)国家法律规定保护的其它知识产权。

第三条本单位知识产权管理遵循统一管理、分工协作、规范有序的原则。

第四条本单位设立知识产权管理部,负责知识产权的管理工作。下设专利、商标、商业秘密等各专业管理岗位,在各自的业务范围内负责相关知识产权的管理和具体工作。其他各相关业务部门还应指定本部门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兼职人员。

第五条知识产权管理部的主要职责:

(一)制定知识产权各类管理规定,协调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划分各岗位的管理范围与职责,指导、监督、检查其他部门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

(二)审核业务部门的申请,组织和建立知识产权档案管理;

(三)代表本单位负责知识产权的申请等对外工作;

(四)代表本单位负责知识产权纠纷处理、诉讼等对外工作;

(五)参与签订或审核涉及本专业知识产权内容的各类合同、协议,建立知识产权合同档案;

(六)组织宣传和学习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知识并交流经验。

第六条本单位员工完成单位工作任务、利用单位名义、利用单位物质条件产生的智力劳动成果,属于职务智力劳动成果,其持有权属本单位。

(一)完成本单位工作产生的智力劳动成果是指:

1.执行本单位工作任务所完成的智力劳动成果:

2.履行本岗位职责所完成的智力劳动成果;

3.完成的智力劳动成果属于所在单位的业务范围;

4.离休、退休、停薪留职、辞职或调离的员工在离开原单位二年内完成的与其在原工作岗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分配任务有关的智力劳动成果。

(二)利用本单位的名义完成的智力劳动成果是指:

1.利用本单位的名誉、名称或社会地位进行的各种行为;

2.利用本单位的人力及未公开的技术情报资料完成的智力劳动成果;

3.工作时间内完成的智力劳动成果。

第七条一切职务智力劳动成果的持有(所有)权归本单位,任何其他单位及个人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让、销售、使用或侵吞本单位持有(所有)的职务智力劳动成果。

第八条职务智力劳动成果的完成人享有在有关成果文件上署名和取得相应荣誉、奖励及获得报酬的权利。

第九条本单位的注册商标、商号等管理工作由专业管理部门依据国家和本单位的规定执行。

第十条技术项目完成后,项目负责人须及时向研究项目下达的主管部门报告,按本单位的规定提交全部科技档案文件,并提出申请专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可申请专利的项目及时办理申请事项,不宜申请专利的技术秘密,应采取相应保密措施。应申请专利而未申请造成本单位经济损失者,要追究直接责任者和单位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包括在研究过程中已具备申请专利条件者。

第十一条专利是知识产权中的重要内容,在专利管理中涉及的具体问题,根据国家和本单位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完成科技项目合同约定或计划任务书的规定任务后,研究人员须将全部实验报告、实验记录、图纸、声像、手稿等原始技术资料收集整理交本单位知识产权档案管理部门归档并填写鉴定申请书,要按照国家和本单位的有关规定及时组织鉴定。

第十三条严格执行科技档案的相关制度规定,包括档案密级制定、借阅程序等,对涉及本单位技术秘密和商业秘密的科技档案应采取限制阅读措施。

第十四条对本单位的技术秘密和商业秘密,应严格执行国家和本单位的有关规定,签定保密协议。

第十五条在与其他单位进行委托研究、委托开发或合作研究、合作开发时,必须订立书面合同,合同中必须有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条款。

第十六条订立技术合同(包括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合同)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和本单位关于技术合同管理的相关规定,明确约定科技成果有关权益的分配等。任何个人未经同意,不得以单位的名义对外签定技术合同。

第十七条对于在知识产权形成、保护、管理及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或有效制止侵权、维护公司知识产权合法权益成绩显著的人员,将依据国家和本单位的具体规定,给予包括发放奖酬金、提职、提级、职称评定等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奖励。

第十八条属于本单位的技术成果在实施或转让后的收益,按国家和本单位的有关规定进行分配。该项职务科技成果的发明人、设计人可按规定提取酬金。

第十九条违反本办法,剽窃、窃取、篡改、非法占有或者以其他方式侵犯本单位知识产权的,或造成单位知识产权被侵犯的,由知识产权管理部依据规定追究经济责任。构成犯罪的,及时向司法机关举报。

第二十条侵害人为本单位员工的,应责令其改正,要追究直接责任者和部门主要负责人的责任,造成损失的,应当追究其经济责任。

第二十一条侵害人为司F本单位员工的,应要求其停止侵害,承担责任;造成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必要时,提请政府机关处理或遵循法律途径解决。触犯刑法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二条本办法在执行过程中如有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的,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第二十三条本办法由知识产权管理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原办法同时废止。

点评:

《知识产权管理办法》从其在企业管理规范中的地位上来说,应当是一个企事业单位管理知识产权事项的核心.该规范可以有两种方案来确定其内容,一种方案是仅仅在该管理办法中规定一些与知识产权管理相关的原则性规范,另一种方案则是在该文件中将所有与知识广权相关的事项确定下来。一个企事业单位的规章制度也要求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这里所列举的《知识产权管理办法》(下称“办法”)是从企业当中实际使用的管理规范中挑选出来的.该管理规范遵循了第一种方案,规定了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中一些总则性的内容,对知识产权工作涉及到的大体内容和不同种类知识产权包括的共性问题作了概括规定,在整个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体系中起到统领的作用.应在谊管理办法之下再制订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比如专利,商标、著作权等规范文件,而这些文件的可操作性就应当相应地提高。

但是,本办法在其所需要实现的目的上不是很清楚.这里我们需要注意区分在制订规范中两个不同层次的目的,一个是指实施知识产权管理所需要达到的目的,另一个则是指制订管理规范需要达到的目的,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另外,本“办法”在某些具体条文的规定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尚需斟酌,如:

第二条,在企业的管理规范中,没有必要对知识产权其外延进行规范,这也不是一个企业的管理规范能够做得到的.而且在这里的列举中还出现了与国家法律、国际公约等不一致的地方。

第七、八条,这里实际上需要规范定义的是职务作品、职务发明等内容,因这方面的内容在法律上已经有规定,所以定义的内容可以省略,而关于权益分配等的内容则往往可以通过具体的劳动合同等方式来确定,或者也可以在具体的管理规范中确定,在这里进行统一规定不太合适。

第九条,此内容法律已作出规定,这里显得多余。等等.

有关知识产权的事项,在相关国际条约、国家法律法规中都有规定.一般来说,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应当是这些法规在本企业的具体实现,所以应当尽量采用程序化,组织化的规范来确定法规中的内容在本企业具体实现的方式。

专利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本单位的专利工作,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形成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推动生产技术进步,提高公司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单位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专利是指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第三条本单位专利工作的基本任务是贯彻执行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宣传普及专利知识,激发员工发明创造的积极性,推动我单位科技进步;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第四条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单位。申请被批准后,单位为专利权人。

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申请被批准后,该发明人或者设计人为专利权人。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单位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订有合同,对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的归属作出约定的,从其约定。

第五条在取得专利申请号及取得专利权后,单位应当依据有关规定对职务发明创造的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给予奖励;—发明创造专利实施后,根据其推广应用的范围和取得的经济效益,按有关规定对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给予合理的报酬。

第六条在专利申请公布或者公告前,专利工作者及有关人员对其内容负有保密的责任。

第二章专利的管理

第七条本单位的知识产权管理部是专利管理的主管部门,其职责包括:

(一)制定并实施单位专利战略,并纳入技术进步和现代企业制度规划中;

(二)负责对员工进行专利法和专利知识的宣传培训;

(三)鼓励员工开展发明创造活动,为职工提供有关专利事务的咨询服务;

(四)办理本单位专利申请、专利资产评估、专利合同备案、认定登记和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以及专利广告证明等事宜;

(五)保护本单位专利权和防止侵犯他人的专利权,办理有关专利纠纷、专利诉讼事务;

(六)管理单位专利资产,防止专利资产的流失;

(七)组织专利技术实施,管理专利实施许可贸易;

(八)管理、利用与本单位有关的专利文献和专利信息,为科研、生产、贸易经营全过程服务;

(九)研究制定本单位的专利战略,为经营决策服务;

(十)做好技术和产品进出口中有关的专利工作:

(十一)依法办理对职务发明创造的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奖励与报酬;

(十二)筹集和管理本单位的专利发展专项资金;

(十三)其他与公司专利工作有关的事务。

第八条本单位专利资产管理包括如下内容:

(一)专利技术开发;

(二)专利申请、维持、放弃的确定,职务与非职务发明的审查,科研档案和发明或设计人员流动的管理;

(三)专利评价、评估;

(四)专利申请、优先权、署名权、专利权;

(五)专利申请权转让、专利权转让、专利许可及专利权质押;

(六)专利战略研究与制定;

(七)专利诉讼和向海关提请知识产权备案;

(八)其他与专利资产有关的事项。

第九条本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进行专利资产评估:

(一)转让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

(二)以国有专利资产与外国公司、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合资、合作实施的,或者许可外国公司、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合资、合作实施的;

(三)以专利资产作价出资成立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的;

(四)需要进行专利资产评估的其他情形。

第十条单位的专利资产评估,应委托有专利资产评估资格的资产评估机构办理。

第十一条本单位在产品、技术开发立项之前,知识产权管理部必须和相关业务部门一起进行专利文献的检索与分析,避免重复研究与侵权,同时运用专利制度的规则,提出能获得最大市场利益的有关技术路线和技术解决方案的建议。在研究开发过程中及完成后,要进行必要的跟踪检索。

第十二条单位开展对外贸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由知识产权管理部进行项目专利检索:

(一)技术、成套设备和关键设备的进出口;

(二)未在国内销售过的原材科和产品的进口;

(三)未在其他国家和地区销售过的原材料和产品的出口。

第三章专利的申请

第十三条申请专利的目的在于获得专利权,保护发明创造现在和潜在市场,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第十四条在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新材料、新工艺的研究、技术改造,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等工作中做出的发明创造,凡符合专利授予条件的,应及时申请专利,以取得法律的保护。

第十五条专利申请的提出

(一)凡欲申请专利的,发明人或设计人应填写本单位《发明创造专利申请表》(见附件),发明人或设计人在填写“申请专利的主要内容”栏时,应对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的技术特点包括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有益效果作出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根据已知技术对发明创造的专利性作出评价;

(二)部门专利管理员应在“部门初审的意见”栏,就专利申请是否符合专法有关规定作出初审的意见;

(三)部门专利管理员将此表交至知识产权管理部;

(四)专利申请审批需要加快的,专利申请部门应当以书面形式提出,说明需加快理由,同(专利申请表》一并交到知识产权管理部。

第十六条专利申请的审批

(一)知识产权管理部由专职人员对申请专利的友明创造进行专利文献检索和专利性审查,并将检索的情况及专利三性审查意见填入《专利申请表》中;

(二)知识产权管理部领导审查《专利申请表》并签字;

(三)知识产权管理部将《专利申请表》报公司主管技术副总经理审批;

(四)公司主管技术副总经理批准后,知识产权管理部将“专利申请表”复印件返回到申请部门,进行专利申请办理。

第十七条专利申请的办理

(一)专利申请根据其经济价值、市场竞争价值的大小分为:普通级,重要级、重大级。

1.普通级专利申请,是指经济价值和市场竞争价值的大小均一般的专利申请;

2.重要级专利审请,是指具有一定经济价值或市场竞争价值的专利申请;

3.重大级专利审请,是指创造性高,属国内外首创,代表技术潮流或发展方向,能给公司带来巨大经济效益,使公司处于市场优势地位的专利申请。

(二)部门专利管理员通知发明人或设计人按《专利申请须知》(附件)的要求,提供专利申请技术交底书或专利申请文件交知识产权管理部。

(三)知识产权管理部根据专利申请重要性等级的不同,按不同的方式办理。

1.普通级专利申请的办理:外观设计的专利申请由知识产权管理部直接办理,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由知识产权管理部直接办理或组织本单位专利申请人办理;

2.重要级专利申请的办理:知识产权管理部在组织本单位专利人、发明人、相关技术人员或专利机构人进行讨论,确定最佳保护范围和方式后,组织单位内部专利人或委托专利事务所;

3.重大级专利申请的办理:知识产权管理部组织本单位优秀专利人、发明人、相关技术骨干或资质较深的专利机构优秀人员进行详细讨论,确定最佳保护范围和方式后,组织单位内部优秀专利人或委托资质较深的专利事务所。

第四章专利的许可使用

第十八条本单位与其他单位合作研究、开发或者委托研究、开发签订相关合同时,合同应当包括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等技术成果归属的条件,并符合国家和本单位相应规定。

第十九条本单位与国内外组织或者个人签订的合作研究、开发或者委托研究、开发的合同中应包括下列内容:

(一)项目中产生的专利申请权、专利权和相关技术秘密的归属;

(二)本单位与合作方或者承接方对项目中产生的专利的转让、许可等的管理权限和管理方式;

(三)本单位与合作方或者承接方投入的物质条件、资金及研究人员智力劳动各自所占比例以及对专利实施取得收益的分享办法和比例。

未签订合同或者合同未约定的,项目中产生的专利权和相关权益由承担者持有或所有。

第二十条本单位在引进技术,进口产品或建立中外合资企业外方技术、产品作为投资时,责任部门应将其技术、产品包含的专利技术项目,报知识产权管理部进行检索。知识产权管理部根据检索情况,提供检索报告,为谈判、签约提供依据。

第二十一条引进技术涉及第三方专利时,应有担保条款,明确双方在涉及第三方专利时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第二十二条知识产权管理部根据单位发展要求,应积极为单位实施国内外专利技术服务。各部门对单位持有或所有的专利技术,应积极实施,本单位无条件或不能充分实施的,应适时进行转让或许可他人实施。

第二十三条本单位实施他人专利技术或许可他人实施本单位专利技术,应签订专利实施许可合同。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应当到合同签订地或者被许可方机构注册地或专利实施地专利管理机关认定登记。

第二十四条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或含有专利许可内容的技术转让合同的谈判、签订,应有知识产权管理部专利管理人员参加,并按照国家和本单位有关技术合同的规定执行。

第五章专利的保护

第二十五条单位及员工有权保护本单位专利权不受侵犯,维护单位的合法权益,发现侵权行为;应及时报知识产权管理部;并帮助做好调查取证工作,必要时可请示专利管理机关处理或向人民法院。同时,单位应避免侵犯他人的专利权。

第二十六条侵犯本单位专利权的行为包括:

(一)未经我单位许可生产、销售与本单位专利相同或相近似的产品。

(二)未经我单位许可进口与本单位专利相同或相近似的产品。

(三)将我单位专利号标记在产品上进行销售,假冒本单位专利产品的行为。

(四)使用上述侵权产品的行为。

(五)未经我单位许可展示与本单位专利相同或相近似的产品和技术,以及从事招投标活动。

第二十七条本单位专利权益涉及海关保护的,要按照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要求,及时向海关总署申请办理专利权海关保护备案。

第二十八条请求调处专利纠纷和进行专利诉讼。由知识产权管理部负责办理,必要时可委托专利机构或法律事务部办理。对委托专利机构办理专利诉讼的,应有法律事务部参与,并将有关材料送法律事务部备案。

第二十九条本单位对其专利或专利申请,应依法及时交纳年费或申请维持费,维持其有效。对拟在法定期限届满前放弃或终止的专利和专利申请,要予以论证确认并建立管理档案。具体事宜由知识产权管理部负责。

第三十条本单位应充分利用专利信息,掌握与本企业有关的国内和国外申请专利的动向,对有损于本单位权益且不符合授予专利权条件的他人专利,应及时提出撤销专利权请示或提出宣告无效请示,排除不应授权的专利。具体事宜由知识产权管理部负责。

第六章附则

第三十一条本办法在执行过程中如有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的,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第三十二条本办法由本单位知识产权管理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三条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原办法同时废止。

附件:发明创造专利申请表

发明创造专利申请表编号:

名称

申请部门

申请日期

发明人或设计人

联系方式

专利申请类别

(在对应类别前划√)

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

专利申请等级

(在对应类别前划√)

普通级重要级重大级

申请专利的主要内容

部门初审意见

部门专利管理员:年月日

部门领导意见

部门领导:年月日

检索及审查意见

公司专利管理员:年月日

主管部门领导意见

是否加快:加快不加快

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意见:年月日

审批意见

主管技术副总经理:年月日

申请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提供资料的要求:

1.所属的技术领域及有关的现有技术、引证反映现有技术的文件,写明所做的检索或查阅到的现有技术资料,包括本技术的历史背景和现状,说明现有技术的缺陷、不足或存在的弊病。

2.在对背景技术作了简要描述和评价的基础上,针对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结合发明所取得的效果提出本发明或实用新型的目的,也就是本发明或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任务。

3.清楚、完整地写明发明或实用新型技术内容,以发明必要技术特征综合形式来阐明发明或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以必要的附加技术特征对发明或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4.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即构成本发明或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效果。

5.具体描述实现发明或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实施的方式,列出各种参数与条件,并对照附图加以说明和描述。

6.对发明创造进行保护的技术特征,即区别与现有技术的技术特征。

7.摘要,内容包括发明或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主要技术特征和用途。文字不得超过200字。

8.绘图工具绘制的附图一套,例如:电子产品的电路框图、电路原理图、机械产品视图、立体图等,每张附图大小不得超过18X25厘米。

点评:

专利管理工作是企事业单位尤其是技术型企业的生命线,专利管理工作的好坏将对企事业单位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意义。专利管理制度包括了技术产生、利用和保护等一系列环节的内容,它将直接影响企事业单位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出和核心竞争力的建设.

这里列举的《专利管理办法》较好地具备了规范的完备性.首先,谊管理办法申明确了企业实施专利管理的机构及其职责,从组织上给予了保证;其次该管理办法规定了从提交专利申请开始的一系列与专利相关的事项的处理方法,在程序上具较强的可操作性;再次,该管理办法还规范了与专利事项相关的人员的职责,使得分工合理,权责明确。

但是,该管理办法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1.规范的章节划分没有依据一个统一的标准;2.较多地引入了国家法律规范甲的内容,但是这些内容又没有注意到相关概念在法律上的完整含义,所以使得规范与法律规则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差异,可能导致相关人员在实施该管理办法时与国家法律相违背.

下面就谊管理办法的一些具体规定提出一些意见:

第6条,本义是在企业提交了相关的专利申请之后,包括发明人在内的有关人员均负有为单位保密的责任。但在这里只是提出“专利工作者及有关人员”而没有具体提到发明人等人员,而且保密的时限也没有进行规定。

合同管理相关知识篇(2)

[关键词]知识管理 语义Web 限制因素 创新采纳

[分类号]G203

1 前言

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社会组织的成功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其拥有的智力资本,知识管理(knowledgemanagement,KM)是各种社会组织获取竞争优势的一个极其关键的因素。它通过对社会组织所拥有的知识资源进行管理,促进社会组织内知识的共享和重用,从而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社会组织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知识管理主要解决如何让正确的知识在正确的时间到达正确的人的问题。许多社会组织设计和使用知识管理系统作为自己的专家信息系统。知识管理系统可以帮助企业提高效率和竞争力,然而由于知识管理系统在语义一体化方面的缺陷,导致其难以实现知识管理的目标。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知识管理的创新提供了支持,语义Web是一个技术驱动的范例,它可以用来转变知识管理、支持电子商务和网络服务。语义Web作为现有Web的延伸,为提供信息确定了一个明确的方式,使得人和电脑可以合作工作。语义Web用来处理机器加工语言,其数据定义和链接方式有利于信息与知识的发现、自动处理、集成、共享和重用,从而确保机器之间的沟通没有任何人为的干预。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讨论目前的知识管理系统存在的局限性,并提出利用合适的方法把语义Web应用到知识管理系统中。

2 现有知识管理系统的缺陷

信息技术与知识管理关系的相关研究有很多。如Tyndalet把信息技术作为一个知识管理的工具,它用来支持知识的创建、共享和传递。信息技术通过在知识管理中扮演架构者和创造者提高了商业价值。许多企业提出了将知识管理系统作为一个把信息技术应用到知识管理的系统方法。如Kulkami等人通过DeLone and McLeans信息系统成功模式提出了知识管理成功模式,并进行了实证研究。

目前大多数的研究工作聚焦在信息系统(包括知识管理)的成功因素,而很少有研究关注信息系统的障碍或缺陷。事实上,即使商业价值往往来源于知识管理系统,但是如果创新和实践之间存在滞后或差异,这样的知识管理系统不会改善企业的业绩。这也说明了知识管理系统和商业价值之间存在着某些障碍或限制因素。一般把这些障碍归纳为两类:技术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

在本文的研究中,将主要分析知识管理系统内障碍的技术因素。通过分析目前的相关研究,这里把用户对知识管理系统不满意的因素分为两类:系统质量的限制因素和知识质量的限制因素,如图1所示:

对图l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技术因素,如搜索限制、缺乏整合和功能的不方便影响了用户的满意度。同时,知识的冗余、残缺以及虚假知识的堆积也对用户的满意度产生影响。因此,我们需要一种新的方法来改变或克服知识管理系统的局限,以提高用户对知识管理系统的满意度。

3 语义Web技术的复杂性及其构成

对复杂技术的充分理解是成功建立或提高商业价值的一个关键因素。语义Web构成相当复杂,它是由若干相关技术构成。语义Web的实现依赖于三大关键技术:XML、RDF和ontology。语义Web服务的主要方法是利用ontology来描述Web服务,然后通过这些带有语义信息的描述实现Web服务,从而实现服务的自动发现、调用和组合。图2通过UML描述类之间的相互关系,显示了语义Web技术的协作关系: 如图2所示,Ontology语言如DAML+OIL、OWL和RDF、RDFS一样,都是基于XML语法生成。OWL在DAML+OIL的基础上改进开发,并利用DL(Desc邱tion Logic描述逻辑)来表达知识,这是因为推理对于ontology的设计、集成和应用都是非常重要的。在OWL的基础上,继承于DAML-s的OWL-s为Web服务的自动化提供了便利性。也就是说,OWL-s作为一个桥梁,把语义Web和Web服务两大支撑技术连接起来。

4 利用语义Web改进知识管理系统

从前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影响知识管理系统的因素主要有系统质量和知识质量。系统方面的缺陷是由技术的原因造成,而知识的缺陷包含人和文化的原因。因此,本文主要讨论语义Web如何支持知识管理以及基于语义Web的知识管理系统是怎样克服技术缺陷的。在本文中,将利用语义Web技术构建一个语义Web驱动的知识管理系统,该系统具备语义以及机器运算的能力。图3显示了语义Web驱动的知识管理系统与知识管理过程的关系:

语义Web的语义和机器运算能力,为语义Web驱动的知识管理系统提供了语义一体化能力,同时也减少了信息过载。因此,语义Web驱动的知识管理系统就可以克服现有系统整合和知识查询的障碍。

4.1 利用语义Web克服知识查询的缺陷

语义Web可以帮助我们在现有的知识管理系统中更有效地查询知识。这是因为在语义Web中,所有的资源都可以利用RDF表达为元数据的形式,这种资源转换方式使得用户查询和获得知识如同使用数据库一样方便。同时,语义Web的RDFS和ontology可以对查询语句进行语义分析及句法分析,这样,通过语义Web就可以为用户提供最准确的知识。语义Web还可以为用户提供背景知识,这是因为ontology语言,如OWL支持推理功能和领域知识。这种推理功能和上下文感知能力使得语义Web驱动的知识管理系统的知识查询能力大为提高,能够为用户提供最为适合的知识。

社会组织内、外的信息资源和Web信息资源都可以转换为RDF描述的资源。而无论RDF描述的资源,或知识对象,都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知识单元在文档管理系统中进行检索。此外,网页的一部分或一个句子以及文档的一个部分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知识对象。这样,语义Web驱动的知识管理系统在进行知识查询时有能力对知识对象单元进行检索,而不仅仅对文档进行检索。

4.2 利用语义Web克服语义整合的障碍

一般而言,整合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数据整合、应用整合和过程整合。数据整合的目的是在不同的系统中进行数据的彼此交换,实现数据共享;应用整合的目标是在不同的系统之间实现互操作性。由于不同的信息系统或应用中大量存在句法和语义的异质性,这就导致了整合的障碍。直到最近,企业应用整合

(enterprise application integration,EAI)提出了利用标准化和互操作的中间件来进行减小整合的障碍。虽然这些传统的整合方法,如利用中间件和标准化可以轻松地整合异构数据库中提取的结构化数据,但是当整合非结构化数据或来源于HTML、文字处理文件和电子表格文件中的知识时,这些传统方法就会力不从心。

虽然传统方法可以在数据层面上实现句法和结构的整合应用,但是无法做到语义的整合。换句话说,传统方法允许用户共享不同系统的数据,并通过中间件提供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然而在极端条件下,传统整合需要n个中间件在不同的系统间进行匹配和转换,此时如果没有人为干预,软件就无法理解不同系统中的数据,这样,整合也就无法实现。而基于语义Web的整合,如图4所示,软件通过利用RDF和ontology充分理解不同数据的含义,从而可以自动进行运行。语义Web使得软件可以访问异构系统,从不同的资源库中提取相关的知识部分,在不需人为干预的情况下自动合成,最终为用户提供合适的知识和信息。

4.3 利用语义Web提高SECI模型的知识质量

日本著名的管理学教授Nonaka和Konno认为,知识创造流程的模型必须要对知识创造的动态特征有深入了解、必须要对流程本身进行有效管理,基于此,他们提出了SECI模型。SECI也就是知识的四种创造过程:社会化(socialization)、外化(extemalization)、组合化(combination)、内在化(intemalization)。随着网络的发展,在线社区的交流在知识交换和创造的过程中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语义Web相关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得在线交流有能力更直观地发展、使用和操纵新兴内容和知识结构。同时,在现有的知识管理系统中采用语义和ontology可以为在线交流提供语义互操作性。下面将讨论语义Web驱动的知识管理系统和SECI模型中知识创造流程的关系。

社会化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个人经验来分享隐性知识。语义Web驱动的知识管理系统通过其语义一体化的能力有利于在线交流社区交换隐性知识。

在SECI模型中,外化是指阐述和发展包含于隐性知识的概念,它是一个将隐性知识用显性化的概念和语言清晰表达的过程,这是知识创造过程的关键。具体讲,就是用语言符号把隐性的想法与诀窍表达出来,实现知识外显。这需要标准化、概念化,使隐性知识变为可重复的工业化知识。在Nonaka看来,由“比喻”到“类比”再到“模型”,是外化知识的基本途径。然而由于个人的文化、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可能造成知识推理和表达结果的不同,从而对知识的外化产生偏差。因此,利用语义Web技术,包括RDF、RDFS和ontology为知识管理系统提供知识表达能力以及知识管理系统的推理能力,最大限度减少知识外化中人的因素的干扰。这样的知识管理系统更有利于知识创造的外化。

组合化是指对不同的显性知识进行组合。组合化最重要的是获取、传播、编辑和组合显性知识。例如博客作为网络上的一种显性知识,博主可以很容易地把其他博客链接到自己的博客中,并答复或添加知识。写博客就是一个创造、获取、编辑和合成显性知识的行为,一般而言,博客可以看作为语义Web的一个典型应用。这是因为写博具有语义集成和知识自动处理能力。

最后,内在化是指将学习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使得外在的显性知识成为个人知识的一部分基础,同时成为社会组织资产的一部分。语义Web驱动的知识管理系统在网络检索时,使用户能够解决传统关键字检索方法所造成的信息超载问题。语义Web驱动的知识管理系统的用户可以找到更多的相关知识和准确的网络资源,同时提高学习效果和知识的质量。

5 结语

合同管理相关知识篇(3)

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管理;评价维度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2002202

1导言

企业知识管理能力的测评角度有两种:一种是单从知识管理的流程角度出发,一种是探究知识管理流程的基础上联合考虑企业基础设施能力。本研究构建知识管理能力评价指标的目的主要还是便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管理者在实施知识管理过程中运用。通常中小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水平较低,科技型中小企业也不例外。尽管在评价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管理能力时考虑诸如文化、技术、组织结构等因素会更全面的对其认识,但鉴于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不足以对这些基础设施因素进行较准确估计,本文采用从知识管理流程角度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管理能力进行评价。

2知识管理能力维度分解

通常,企业会根据自身产品或服务、组织结构、业务流程等选取吸收外部知识,促进知识在组织内部不同部门和人员之间流动,并会在吸收消化知识的基础上发展带来生产效益的新知识。学者们对知识管理流程的划分多种多样,该流程通常包含的知识管理能力所涉及的因素有:知识获取、获得、吸收、筛选、检索、内化、整合、共享、转移、分享、传递、保护、利用、转化、创新、创造、积累、利用、应用。尽管名目众多,但把知识获取、获得这类的同一过程不同表述合并后就可归纳为获取、筛选、整合、共享、保护、利用、创新。企业在获取知识过程中本身就需要根据企业实际生产状况、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等进行筛选过滤,并将其整合内化为企业内部知识,这些过程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故将知识获取、筛选、整合能力统一归为知识吸收能力;知识在组织内部不同部门和不同成员间进行流动时,可增加全体成员的知识存量,营造顺畅的沟通渠道,易于不同思想碰撞后化为实际生产力,但在共享时就需要明确共享知识的种类,范围,注意对所分享知识的保护,可见知识保护同知识共享同步且密不可分,故本文将知识共享、保护能力统一归入知识共享能力;企业在吸收、共享知识的基础上肯定会先利用其解决日常生产经营中的现存问题,若将知识用于技术研发、产品创新等创新性活动还会涉及新知识的产生,无论是直接应用于企业困难的解决还是应用于新技术研发均会给企业带来收益,同时新知识的产生来源于企业现实需要,产生后也是被应用于企业以提升企业绩效、成长性、竞争力等,它们均可实现知识的增值,故本文将知识利用、创新能力归为知识增值能力。由此,将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管理能力按照流程角度划分为知识吸收能力、知识共享能力、知识增值能力三个维度。

3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管理能力测量指标选取

结合学者们有关知识管理能力评价方面的研究以及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特点,本研究认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管理能力可划分为知识吸收能力、知识共享能力、知识增值能力三个维度,并将按照这三个维度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管理能力进行测量评价。

3.1知识吸收能力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速度日益加快,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企业内部创新资源匮乏,且由于员工知识的社会嵌入性、情境依赖性和个体依附性,使得完全由企业内部提供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需的各类知识存在成本高昂的缺陷。这些都决定着科技型中小企业需要不断从外部吸收知识,以了解新技术研究领域,更新知识体系,适应技术发展,更高效的实现技术创新。

科技型中小企业从外部获取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实际应用较广泛的手段有:外购实物资产嵌入的技术、短期研发合作或长期技术联盟、技术许可或购买(专利、诀窍)、研发外包等。多家科技型中小企业间的研发合作能够克服单个企业在研发人员和研发资金投入方面不足的缺陷,易于形成合力,保障研发成功率。合作过程中不同人员的频繁交流,就促进了知识的流动转移,直接提升知识吸收能力。

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知识获取可有效提高企业的内部知识存量,但如若想最大化发挥企业已有知识的作用,还需接收者投入大量的资源将知识同企业的组织结构、业务流程、企业管理各关键环节相匹配,将这些知识筛选并整合为对企业有利用价值的知识。同时在企业内部,由于专业化分工的深入发展,每个知识型员工只拥有狭窄范围内的专业知识,且他们分散在组织的不同地方,但从协同的角度来看,必须通过制度的设计、机制的实施保证将分散的员工知识整合起来才能发挥集体功效。

这里所指的知识吸收能力是企业通过各种途径有针对性的选择并吸收对企业有价值的外部知识后,再将这些知识同企业的组织结构、业务流程等相融合的能力。显然,这种能力的提升既需组织内部知识吸收意识的培育也需相应制度流程的保障。因而,本文所指的知识吸收能力既包括部分学者所提出的知识获得、知识获取、知识转移的相关内容也涵盖他们所认为的知识分类、知识整合、知识组织、知识积累部分内容。

3.2知识共享能力

知识具有收益递增的特性,即知识的使用会使其价值有所增加。如果措施得当,管理有方,知识得到共享,其价值会呈指数增长。企业员工养成共享实际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和最佳实践后,易于防止重复劳动,减少甚至杜绝重复性错误,降低错误成本,以及组织整合协调内部活动能更有效。实现信息和知识共享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成功的关键,且也为进一步推进知识管理奠定了基础。知识共享对于企业知识管理能力的提升起到关键作用的原因在于它所带来的巨大无形财富:企业通过对知识共享在制度和流程上的设计,可使组织内部员工接受、习惯、直至乐于分享,易于形成人人互助集聚创意、集思广益的文化氛围,利于形成我和企业息息相关的主人翁精神。这些无形财富的形成固然需要很长的时间,但一旦形成,给企业带来的将是竞争对手无法企及的竞争优势,对企业长期稳定成长发展扩张起到保证作用。

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实际中通常运用的知识共享渠道包括:知识园地、知识邮箱、求医问药、在线培训(E-learning)、微博等网上渠道及会议机制、周末沙龙、知识墙等网下渠道。知识共享渠道的选择要符合企业实际状况,没必要局限于某一种形式,尽量多种渠道相结合,通过知识共享获得最大收益才是渠道方式选择的根本出发点。尽管知识共享利于为企业带来益处,但在此过程中还需注意所共享知识的类别性质,事关核心竞争力的知识如核心技术相关知识等在共享时需要注意共享范围,做好相应的保密措施,防止这些知识被偷窃、被不合理使用或不正当使用。保护知识本来难度就较大,就更不能被企业所边缘化甚至放弃,这要求科技型中小企业管理层在组织内部培育知识保护意识外还需采取恰当的激励措施以及设计合理的技术流程避免被保护知识的不当使用、被偷窃等不良行为的发生。

本文所指的知识共享能力是个体知识、组织知识通过各种交流手段为组织中其他成员共同享有并就不同知识在分享过程中同时注重保密的能力。因而,知识共享能力既包括部分学者所提出的知识共享、知识转移的相关内容也涵盖他们所认为的知识保护内容。

3.3知识增值能力

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强知识的吸收,共享能力,最终还是要利用这些知识实现企业发展。企业有必要充分利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生产效率、实现技术创新,将个体和组织的知识最终转化成实际生产力。知识被吸收并融入企业组织员工后,可为企业全员解决现存问题提供创造性思路。知识创新决定着企业竞争优势的强弱、持久性乃至企业的胜败存亡,需要运用已有的知识创造新知识,需要专注的努力和发现并捕获新知识的丰富经验。同时,组织内的知识创造需要分享和传播个人的经验。在组织内,合作发生于个人之间和组织与它的商业伙伴的网络之间。个人之间的合作可以将个人的不同属性集合在一起,从而创造新知识。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知识增值,能够让更多的无形资产内化为有形资产,借此可提高组织的各种“软”“硬”实力,并增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知识增值是对所吸收共享后得到的知识进行运用及再创造。运用就是解决现存问题,再创造涉及新知识的产生。本文之所以把知识的应用与知识创造结合起来,用知识增值来统一表述,还在于它们的内部统一性:企业现存问题解决的需要带来开发新创知识的必要,适合企业状况的新知识的开发又会在实际应用中不断改进。

本文所指的知识增值能力是指企业运用知识,利用市场机会,产生新知识并应用于商业成果的能力。企业利用知识调整战略,能够使知识为企业整体发展方向保驾护航;将知识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可短时间内看到知识增值效果;利用知识研发新产品、新技术能为企业长期发展提供动力。因而,知识增值能力包括部分学者所提出的知识创造、知识转化、知识应用的相关内容。

4结语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知识管理能力的客观测量对其持续成长具有关键作用,本文在综合众多文献的基础上,将其分解为知识吸收能力、知识共享能力及知识增值能力,能够进一步细化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管理的过程及结果,对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知识管理能力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今后的研究中,可结合具体的企业,进一步细化各级指标,通过实证研究对可企业型中小企业的知识管理能力的测量进行完善。

参考文献

[1]侍文庚,蒋天颖.社会资本、知识管理能力和核心能力关系研究[J].科研管理,2012,(4):6272.

[2]周瑾,闫晓军.知识管理能力管理决策与企业绩效关系实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11):129135+162.

[3]陈伟,付振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知识管理能力耦合关系研究[J].企业管理,2013,(2):7779.

[4]郑刚,王方瑞,陈劲.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研究[J].科研管理,2008,29(3):18.

合同管理相关知识篇(4)

论文摘 要: 创建学习型班级已成为高校教育管理顺应时代的必然要求,愈来愈受到重视。但高校班级的现状不利于学习型班级建设,如班级管理主要以常规纪律管理为主,学生班级意识淡漠,等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将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方法纳入班级管理中,通过知识管理的方式建设学习型班级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即建立以知识管理为核心的学习型班级。

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知识管理在经济、教育、管理等众多领域中受到关注。随着20世纪90年代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兴起与发展,知识管理与学习型组织之间的关系被广泛探讨。高校在班级建设中也引入了学习型班级的理念,针对高校班级的发展现状,创建学习型班级可以与知识管理结合起来。

1.知识管理与学习型班级

1.1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简单地讲就是以知识为核心的管理。知识管理的概念是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而产生的。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最重要的资源,对其管理就成为必然。知识管理专家Davenport等人指出[1]:知识管理的目的是组织为了实现自身目标而对组织知识资产的挖掘和发展,所管理的知识既包括显性的、文本的知识,又包括隐性的、主观的知识。知识管理包括对知识进行认定、共享和创造相联系的全部过程。它需要建立一种系统使知识库的持续和更新得以实现,并且培养和促进知识共享与组织学习。成功实施知识管理的组织视知识为资产,并且建立起支持知识创造和共享的组织规范和价值。

由于知识管理的复杂与多元性,不同的学者对于知识管理的概念界定不一。目前国内比较统一的定义是,知识管理是基于特定组织的职能和工作任务的需要,在组织内部促进各个部门和个人创造、掌握、分享和运用知识,从而提升知识的应用价值,进而提高组织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管理活动[2]。在高校班级中实施知识管理,就是要通过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挖掘与共享,促进学生间的知识交流与合作,提高班级成员的创新及应变能力。

1.2学习型班级。

学习型班级的概念来源于学习型组织,即学习型组织理论在班级中的应用。圣吉认为,在学习型组织中,大家得以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创造真心向往的结果,形成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以及不断一起学习如何学习[3]。

创建学习型班级是在各种学习型组织建立和发展的背景下提出的新型班级管理模式,是对以往教学班级结构管理理念及其作用的积极反思和创新[4]。学习型班级是崇尚学习、深蕴文化的班级,是学习生活化、生活学习化的班级,是共同学习、情感沟通的班级,是自我改变、共同成长的班级[5]。这一班级的主要特点有[4]:班级成员善于学习、勤于学习、创造性学习;班级成员有共同的愿景;班级有浓厚的学习氛围;班级自主管理;班级成员以团队为中心学习。建设学习型班级,就是要使学生学会合作,彼此分享学习资源和学习经验,共同成长与进步,最终形成良好的班级学习群体。

1.3知识管理与学习型班级建设。

通过对知识管理与学习型组织的探讨,不难发现两者之间有共通之处。知识管理是通过对知识进行管理,以促进组织成员间知识的共享与创造,进而使知识成为资产和价值。学习型组织的目标是营造人人学习、终身学习、团队学习的氛围,从而提升组织绩效、形成组织核心竞争力。而营造全员学习氛围的最佳手段就是知识管理,知识管理的最终目标,则是要建立一个学习型组织。[6]

因此,知识管理是建设学习型班级的重要手段之一,基于知识管理开展学习型班级的建设是切实可行的。将知识管理纳入高校班级管理中,通过知识平台的建立和知识的共享,促进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使全体成员共同进步,形成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最终构建为学习型班级。

2.高校班级现状不利于学习型班级的建设

2.1班级管理主要以日常教学和常规管理为主。

传统的高校班级管理重心主要围绕着日常教学和常规管理,关注的是学生在学校的出勤情况,以及上课纪律等常规性问题,还有一些个别班级事务的管理。这种传统的管理方式更多地属于由上到下的权威服从关系的管理,在这些管理活动中,学生的自主参与较少,无法发挥潜力[7]。同时,这种管理方式很少涉及知识管理层面,班级内缺乏正式的知识共享平台,班级学习合作活动较少,没有形成共同学习互动的班级氛围。

2.2学生班级意识淡薄,强调自我中心。

趋于独立、自我意识较强是大学生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但由于成长环境相对安逸和社会文化多元化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大学生自我意识过强,强调自我中心和个性张扬,在处理问题时只考虑自身利益,不考虑集体利益。这些学生对班级和班级活动不感兴趣,集体意识淡漠。同时,目前的大学生就业压力较大,许多学生“我行我素”,即各自有独立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不习惯于团队学习和合作。再加之高校实行学分制,固定班级动态化和大班教学等情况越来越普遍,使得班级学生间的关系较为松散,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班级意识的淡薄。

2.3学校课程设置不关注班级学习功能的发挥。

高校教育主要以班级授课制的形式开展,课程设置、专业门类诸多。但其中,班级往往发挥的是一个教学单位的功能,师生以班级为单位上课听课,学生上课来,下课走,除了课上有某些讨论、合作外,大部分时间班级只是作为一个框架存在,其本身并未发挥学习的功能,即群体学习功能不明显。同时,尽管高校课程丰富,却很少有专门服务于班级学习的课程,在这些课程中,师生共同思考、解决问题,并在此过程中挖掘和分享知识,建立知识平台。

此外,尽管当前教学改革强调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法,高校的课程依然以理论为主且课时有限,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即便有合作学习的成分,但合作中大多还是以显性知识的交流为主,对隐性知识的关注与挖掘不够,使得班级成员间知识共享不足,班级的学习功能未能很好体现。而学习型班级中最重要的就是形成集体学习的氛围,在集体学习中共享知识资源,从而更好地促进个人及班级的发展。

3.建立以知识管理为核心的学习型班级

3.1转变传统班级管理理念。

高校班级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充分发挥班级的价值,班级不仅仅应作为一个学校的基本单位存在,更应作为学校的一个学习单位存在。传统的班级管理更多地关注班级的日常教学和常规性事务,班级的存在主要是为教学和管理提供便利。而学习型班级则强调班级的学习功能,要求班级本身也成为一个学习体,在这样的班级中,全体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彼此合作、交流,共享知识和资源,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从而提升并实现班级的价值。这样的转变就要求在班级管理中重视知识的价值,以及班级的学习功能。

知识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强调知识的挖掘与共享,在组织成员间彼此互通知识的过程中,促进知识的生成与创造。同时,通过知识库的持续与更新不断促进组织成员的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最终形成学习型组织。因此,在学习型班级的建设中,学校和师生需要共同树立知识管理的理念,并将其切实贯彻下去。

3.2创建知识管理平台。

现在的教育强调将学生培养成为会学习、有创造性的人才,提倡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让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共同探讨问题、解决问题。通过知识管理平台,学生间彼此交流、合作,知识得以不断更新与创造,学生不仅能增强合作意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且能成长为会学习、终身学习的人才,这无疑与当代的教育要求是相吻合的。

知识管理平台的创建主要依赖于现在的信息网络技术。通过建立一个便捷、有效、安全的网络平台,形成一个不断更新的知识共享系统。在这一系统中,班级成员及教师可以方便地查找、获取相关知识和信息,可以彼此交流,共享资源。

知识管理的基本内容就是知识库的建立。为了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可以在知识库建立之前广泛征询班级学生意见,除了日常的学习知识、专业知识外,还可以把学生关心的、感兴趣的其他知识纳入其中。然后将这些知识分门别类进行管理。同时,运用“知识地图”等知识索引的设计让师生方便地浏览和检索。班级知识库中的知识多以文字、图形等显性知识为主,而知识的共享不仅有显性知识,还有隐性知识,这也是知识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隐性知识的搜集与共享可以采取交流的形式,通过师生间或学生间的深入探讨和经验的分享使隐性知识显性化。

知识管理平台建好以后,学校和教师可以赋予班级学生管理的权利,通过明确分工和任务的分配,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其中,促进和形成学生的自主管理,加快学习型班级的建设。

3.3围绕知识管理设置配套机制。

知识管理是一个系统工作,除了平台的创建外,还需要设置相关的配套机制,使之成为一项制度,切实达到知识的共享和创造。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校可以针对知识管理专门开设相关课程,课程除了让学生意识到知识管理的重要性外,更多的是开展“问题导向”的集体合作活动。例如,以某一研究课题为主题引导班级学生展开探讨,相关教师也参与其中,在彼此的沟通和交流中,不仅实现知识的共享,而且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发挥班级的集体智慧。

同时,为了促进知识管理,还需要完善已有的评价机制。传统的学习评价更重视个体的发展,对集体关注较少。知识管理强调的是通过个体间知识的共享实现整个组织绩效的提高,对此,评价机制应加大对组织绩效的考评,即,在班级管理中,不仅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而且关注整个班级的发展。不同班级针对同一课题得出的不同研究方案,不同的班级知识库的更新情况,等等,只要是与知识管理相关的内容,就可以作为班级性考评的标准。这种以班为单位的评价机制有利于班级凝聚力的增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管理的重视,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此外,知识管理平台还可以尝试与外部知识资源对接,例如企事业单位网络,专家网络,其他学校的知识网络,等等。我们应通过不断地交流与合作,及时更新班级知识库,增强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使之成为学习型的人才,最终将班级建设为学习型班级。

参考文献

[1]Davenport T H,Delong D W,Beers M C.Successful Knowledge Management Projects[J].Sloan Management Review,1998,39(2):43-57.

[2]赵华,杨永坤.知识管理:现代高等教育管理创新之维[J].教育探索,2011,(7):99-100.

[3]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上海三联书店,2003.

[4]刘青,周青.高校构建学习型班级思考[J].青年文学家,2010,(13):44.

[5]饶红,王莉.学习型班级:理论内涵与构建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9,(18):39-40.

合同管理相关知识篇(5)

Abstract: Knowledge management is a new management concept and management method, its significant characteristic is systemic. Our country is carrying out the "2011 plan", actively promot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promoting the combination of the research, study, and the products, opening up new ways to the further research of the knowledge management work. The existing knowledge management research is not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omprehensively and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from the knowledge of the primitive accumulation formation to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economic knowledge management behavior.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the whole operation process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of the basic elements, construct a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based on knowledge management network model, and detailed analysis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backbone system,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 subsystem, evaluation mechanism subsystem of the system structure, operation mechanism, providing a kind of new research methods for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innovation, and instructing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ractice.

关键词: 知识管理;协同创新;模型

Key words: knowledge management;Collaborative Innovation;model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5-0001-04

0 引言

知识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是通过利用组织内外的知识资产开展一系列有利于知识创新的知识活动。知识管理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所谓狭义管理,主要是指对知识本身的管理,包括对知识的创造、获取、加工、存储、传播和应用的管理;广义的知识管理不仅包括对知识进行管理,而且还包括对与知识有关的各种资源和无形资产的管理,涉及知识组织、设备、知识资产、知识活动、知识人员的全方位和全过程的管理[1]。野中郁次郎(Nonaka)认为知识管理是将知识管理理论应用于企业的产物,致力基于任务的知识创新、传播,并具体体现在产品、服务和系统中[2]。Darroch和McNaughton(2002)认为知识管理做为管理的一项基础功能,意在创造、定位新知识,管理各种知识流,确保知识能够在企业的长期利益获取中被高效地利用[3]。知识管理应当具备极强的系统性,知识管理的各环节只有在系统内相互作用,相互推动,才能得到最优化的管理。

1965年,Ansoff[4]在《Corporate Strategy》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协同的概念。即协同是指相对于各独立组成部分进行简单汇总而形成的创新体的业务表现,是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两个创新体之间共生互长的关系;并强调创新体协同的核心是价值创造,必须高度不同创新体之间的协同。所谓协同创新(Synergy Innovation),是指创新体与创新体外环境之间既相互竞争、制约,又相互协同、受益,通过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产生创新体自身所无法实现的整体协同效应的过程[5]。为贯彻落实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我国实施“2011计划”,积极推动协同创新,加强政产学研合作,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的有机结合[6],这是我国在国家战略层面推动协同创新的重要举措。

因此,基于协同创新的视角重新审视知识管理和知识创新,其运行过程、组织管理和评价机制将会受到内部、外部众多因素的反馈、推动和制约。一些学者已经开始从系统的角度建立知识管理和知识创新的模型,比如王玉梅将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相结合,系统分析知识创新的运行机理[7];陈荃分析了区域创新系统,研究知识管理对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贡献,但都没有站在协同创新的角度全面系统地分析从知识的原始积累到形成产业化经济的全过程管理行为[8]。本文基于协同创新的视角,系统地分析知识管理全运行过程的基本要素,构建基于协同创新的知识管理网络模型,并详细分析知识管理主干系统、协同组织子系统、评价机制子系统的系统结构、运行机理,为知识管理和创新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并指导科技创新实践工作。

1 知识管理基本要素分析

知识管理的本质是一个创新的过程。1911年,熊彼特在其具有深远影响的经济学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从论证技术变革对经济非均衡增长的影响出发,提出了创新的概念。创新的源头是科学知识,科学以其知性概念和受控实验不断开辟新的视域,使得人们通过这一视域来看待世界。我们可以把科学的发展看作知识创新的原始积累。技术是科学知识被应用的结果,科学知识是现代技术的先导,但并不意味这技术是科学的自然而然的产物。现代技术的特征是技术的社会化,即技术来自于对知识的表达、研究、转移和扩散。因此,我们将整个知识管理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分析,第一阶段,知识管理的前端,及知识创新的原始积累,其基本载体是基础科学知识,它正在向着最基本和最复杂两个方向拓展,不断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交叉融合不断加速,正在为新的知识创新积蓄能量。第二阶段是知识管理的后端,及技术创新过程,1982年,弗里曼在其著作《工业创新经济学》修订本中明确指出:“技术创新就是新产品、新技术、新系统和新服务的首次商业性转化”,这个阶段的创新已不仅是知识(技术)系统本身的创新,更主要是把知识的原始积累加以应用,并将应用成果引入生产过程所导致的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并把它转化为能在市场上销售的商品或工艺的全过程[9]。

由此,我们可以建立知识管理的简单线性模型,来分析知识管理的基本要素,如图1所示,在知识管理的前端包含的要素是知识创新原始积累。知识创新原始积累的基本途径是开展基础科学研究,它是指认识自然现象、揭示自然规律,获取新知识、新原理、新方法的研究活动,主要包括:科学家自主创新的自由探索和国家战略任务的定向性基础研究;对基础科学数据、资料和相关信息系统地进行采集、鉴定、分析、综合等科学研究基础性工作。

在知识管理的后端,基本要素包括三个方面,即知识创新应用、知识创新开发和知识创新商业化。知识创新应用就是将基础科学知识发展成为实际运用的形式。其特点是具有特定的实际目的或应用目标,其成果形式以科学论文、专著、原理性模型或发明专利为主。知识创新开发是研究所得到的发现或一般科学知识应用于产品和工艺上的技术活动,形成了新产品、新技术、新系统和新服务。知识创新的商业化是技术转移并形成产业化的过程,它将技术从技术支配者向技术使用者手中转移,通过生产活动形成可销售的新产品,最后进入市场、在市场中得以实现。

2 基于协同创新的知识管理网络模型构建

当协同创新的概念引入知识管理模型中,知识管理模型已不再是原先的线性模型结构,必然会形成网络化运行机制。知识管理的前端和后端,以及知识管理的各要素之间存在着过程的多重循环与反馈以及多种活动的交叉进行。其协同组织子系统、评价子系统中,各主体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基于协同创新的知识管理网络模型如图2所示。

2.1 基于协同创新的知识管理主干系统模型的构建

第一阶段,知识创新的原始积累可以分为纯基础研究与定向基础研究,纯基础研究是为了推进知识的发展,不考虑长期的经济利益或社会效益,也不致力于应用其成果于实际问题或把成果转移到负责应用的部门。而定向基础研究的目的是期望能产生广泛的知识基础,为已看出或预料的当前、未来或可能发生的问题的解决提供资料。从我国创新体系的建设角度而言,知识创新的原始积累应该从两方面开展,一是瞄准世界科学的前沿,努力捕捉科学突破的先机,开拓人类认识自然的知识疆域,提高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二是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牵引拓展基础研究领域。与国家发展战略、行业发展方向、区域发展需求相结合做好前瞻研究,在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科学问题上开展知识积累。

第二阶段,当科学知识和基础研究成果与特定目标相结合,便形成了知识创新的应用。在这一阶段科学知识在开辟新的应用途径的基础上获得新知识,对现有知识进行扩展,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对应用具有直接影响。基础研究获取的知识必须经过应用研究才能发展为实际运用的形式,具备开展科技开发的基础。

第三阶段,研究与开发这种知识创新应用成果,这一阶段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涉及众多部门和人员的密切配合以期解决知识创新后续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知识创新成果的研发过程中对知识创新基础研究成果不断进行调整、修正。

第四阶段,知识创新的技术开发单位与生产单位解决了知识创新生产技术方面的具体问题后,将着手准备新的生产线,从而进行大规模生产,然后通过营销部门实现知识创新成果的商品化。

第五阶段,知识创新的反馈阶段主要是反馈前几个阶段,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作为进行下一个知识创新项目的前期资料,便于组织进行新一轮的知识创新。

2.2 基于协同创新的知识管理组织子系统模型的构建

2.2.1 知识创新原始积累的主体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其创新运行机制包括多渠道投入机制、团队组织机制、学科融合机制等。

①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强基础研究投入是提升我国持续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基础科学研究处于整个创新链的前端,研究难度高,创新风险大,几乎没有直接经济回报,社会共享特征明显,属于政府财政和研发政策支持的核心内容。因此,国家对于基础科学研究的直接财政支持应当明显高于其他领域,并且采取更为优惠的政策才能有效地将各种社会资源引导向具有明显公共产品特点的基础科学研究领域。主要包括:1)通过不断加大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等的投入力度。2)军事科研经费中应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3)地方财政科技投入较大是我国政府科技投入的显著特点,但是地方财政拨款中实际用于科技创新的比例不高,基础科学投入所占比例更低。因此,在建设创新型省份和创新型城市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应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引领能力。4)实行特别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增加基础研究投入[10]。

②团队组织机制。知识创新原始积累的基本单元式科研团队,而创新是高校科研团队的核心目标,为满足创新的要求,科研团队的负责人要把相关人员和资源组合起来,形成最具效力的组织结构,其组织结构不仅要满足组织目标,即创新的要求,还要适应研究环境以及研究环境在政策导向等因素影响下的变化。因此,有研究人员试图将这种组织机构进行分类,采用层式结构、层式—职能制、工作组制、矩阵结构等方式[11],但团队的组织机制十分复杂,除了对组织结构的设计,还有很多隐性知识的管理,比如团队领导作为团队的负责人的领导风格、管理能力、知识水平、相关经验以及人际关系网络等因素,这些都将决定知识管理的协同创新是否可以有效开展。

③学科融合机制。学科融合是指承认学科差异的基础上不断打破学科边界,促进学科间相互渗透、交叉的活动。学科融合既是学科发展的趋势,也是产生创新性成果的重要途径。在知识管理的前端,现代科学发展对于复杂问题的研究需要多学科的知识,在大学等知识创新的主体中,一般是以学科分类而划分,追求的是单个学科的专业化与精深化;因此,基于协同创新的知识管理,必须要建立交叉学科组织,跨域多学科研究,体现的是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

2.2.2 在知识管理后端中,其创新运行过程比较复杂,主体要素较多。

我们可以用政产学研“政产学研”四轮驱动结构来分析,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四轮驱动”核心要素包括企业、大学(或科研机构)、政府和产业四个方面,但这四个方面并不是独立运行的,它们相互交叉,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并且必须通过机制保障实现协同发展,才能实现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因此,可以构建“四轮驱动”钻石结构如图3所示。

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协作过程,“四轮驱动”核心要素都有着各自不同的需求与功能,只有分析清楚相互之间的互动关系,才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保障协同发展,如表1所示。

“四轮驱动”互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建立运行机制,才能实现政产学研的协同创新发展,就目前我国政产学研的实践来看,四个方面的运行机制尤为重要。

①汇聚机制。在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建立过程中,首先要找到“四轮驱动”的汇聚点,也就是重要企业、地方政府(包括主管科技、人才和产业的部门和开发区)、大学各方要共同确定产业合作领域,寻求创新汇聚点。这个点的确定要紧密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和地方经济建设重要发展目标,要结合企业发展实际,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学科、科研和人才优势,也要充分考虑到未来产业发展的趋势。

②信任机制。政产学研合作最重要的基石来自于各方主体建立良好的合作基础,形成信任机制。在“四轮驱动”模型中,大学和企业、大学与政府两类双边关系尤为重要,必须通过前期合作沟通,建立稳定伙伴关系。大学和企业之间建立信任机制,必须要强调产学研合作前端介入,高校要重视在企业开设讲座、培训企业技术人员等建立信任的基础性工作,同时开展具体项目合作,最后发展为共建校企联盟,在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后实施重大项目的产学研合作。

③平台机制。政产学研协同创新集中体现在合作载体运作良好,合作平台的运行机制尤为重要。在知识管理的后端,政产学研各主体之间协同合作本质是技术知识的转移,可以被认为是经济层面的博弈,也可以被认为社会层面的博弈。从经济层面看,在博弈过程中,要从博弈均衡角度确定技术知识转移的实现条件,要从投资获得预期收益的角度确定实现交易的条件。在社会层面上,双方必须都要找到符合自己核心目标的合作点和合作方式,双方合作才有可能合作成功。在政产学研不同主体博弈中,要符合各方的核心利益,才能维持协调发展,因此要充分利用“四轮驱动”各方基础,汇聚社会多方资源,大力推进行业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地方政府以及国际社会的深度融合,探索建立适应于不同需求、形式多样的协同创新模式。

④延伸机制。“四轮驱动”开展协同创新必然形成创新网络,具备几个显著特点:1)组织和系统综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实现要素的共享。2)建立发达的内部知识管理和信息数据库,鼓励彼此知识学习和分享。3)建立有效的外部知识联结,实现资源系统加速提升。因此,政产学研协同创新要求合作各方在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平台共建、人才培养、干部交流等方面建立全方位立体式创新网络。

2.2.3 组织体系融合 基于以上对知识管理前段和后端组织子系统的要素分析,两类体系的主体要素交点在高校和政府,其中高校在两个组织体系中分别是知识创新原始积累的主体和技术转移的主体,而政府在两个组织体系中都是投入的主体之一。因此,在组织子系统中,最重要的关系应当是建立高校与政府的沟通渠道,形成基于协同创新的全过程知识管理思维,以促进知识向生产力的转变和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

2.3 基于协同创新的知识管理评价子系统模型的构建 各职能部门根据各自的业务职责对这种知识创新构思进行初步评价,其目的在于权衡此项知识创新构思的费用、潜在效益与风险,对不同的知识创新构思进行筛选及组合,完善知识创新构思,以协调不同部门开展工作。此外,为了保障知识创新活动的顺利实施,尽量避免失误造成的损失,评价活动应贯穿知识创新的全过程。除了要对知识创新的构思进行评价之外,在随后的知识创新成果的研发及商业化等阶段,都要适时进行评价。

2.3.1 知识评价体系

①获得重大项目支持。国家和地方高度重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有很多应用类项目直接面向高校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获得政府项目支持本身就是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评价方式之一,同时对项目的发展,对产学研的延续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评价体系中应当考虑高校的成果转化项目所获得的计划类重大项目支持情况:1)国家类项目支持情况。包括产学研共同合作的应用类项目和成果转化项目等。2)省部级项目支持情况。包括省部级的产学研和成果转化项目支持情况。

②人才培养。知识原始积累的首要保障是人才保障。高校开展科技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才培养提供重要的支撑和保障。因此,在对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时必须考虑在高校科技转化的同时,对于学校人才培养的贡献度:1)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包括领军型科技人才的培养和科技创新团队的培养。2)学生培养。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应当充分发挥研究生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在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的过程注重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3)社会人才培养。在产学研合作的过程,通过各种形式帮助合作单位提升各类专业和管理人才的素质和能力,体现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

③重要科研产出。科研产出包括科研获奖、科技论文、专利等方面,这是现行高校评价体系中的重要指标,是判断高校学科强弱的量化指标。主要包括:1)科研获奖。主要包括国家三大类奖项和省部级一等奖等高水平科研获奖。这是大学学科特别是科研方面获得认可的集中标志性体现。2)。工科领域主要包括三大检索论文,特别高分区的论文,同时也需要关注被引频次。3)专利申请和授权。专利是世界上最大的技术信息源,从一个方面反映了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形成创新型的成果对于学科发展来说至关重要,专利是一个重要体现。

2.3.2 市场评价体系 科技成果转化最终将要形成经济和社会效益,取得较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对于高校学科持续发展具有直接的益处。产业化成效中应当分两个方面的因素进行评价:1)经济效益。由于团队的直接成果转化或者技术开发形成的成果在企业中产生的经济增量。2)社会效益。产业化成果与国家和区域战略需求的契合度,以及产业化后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的贡献度。

2.3.3 评价体系融合

①知识管理前端借鉴知识管理后端。知识创新原始积累既要瞄准世界科学的前沿,开展探索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研究,又要开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研究、涉及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公益性研究和具备市场应用前景的产业技术基础研究,全面提升学科实力,进而成为今后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成果的重要源泉。

②知识管理后端反哺知识管理前端。对于完整的知识管理体系而言,知识创新商业化的延续是要去反哺基础研究,形成良性的对基础研究的投入机制,确保知识创新原始积累对商业化源源不断的支持。

3 结语

基于协同创新的知识管理模型包括知识管理主干系统、协同组织子系统、评价机制子系统,已形成网络化的结构,其主体要素和运行机制在系统中发挥各自的功能,实施协同创新。然而知识管理的协同创新过程十分复杂,必须要加强实践、增强互动、机制保障,不断探索和总结,选择最为适宜的发展路径,才能不断完善,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力民.知识供应链视角下企业知识管理的社会协作系统分析[J].情报科学,2009,(7):1004-1008.

[2]Lee & Turban. A trust model for internet shopp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2001,(6):75-91.

[3]Zhilin Yang, Shaohan Cai, Zheng zhou et al.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n instrument to measure user perceived service quality of information presenting web portals [J].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2005,(42):575-589.

[4]ANSOFF H. Corpor ate strateg y[ M] . Revised edition. New York: McGraw2HillBook Company, 1987: 35-83.

[5]吕静,卜庆军,汪少华.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及模型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3):81-85.

[6]教技[2012]6号文件,“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Z].

[7]王玉梅. 基于技术创新过程的知识创新运行机理分析与网络模型的构建[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9):111-114.

[8]陈荃,罗爱静.知识管理对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贡献研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32(10):23-25.

[9]张玉臣.技术转移机理研究——困惑中的寻解之路[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228.

合同管理相关知识篇(6)

 

关键词:高等学校 知识产权 管理体系

    2005年3月2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全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宣布,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国家。而建设创新型大学是建立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因此,知识产权的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我国高校尚未建立一个系统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知识产权管理存在诸多问题,高校知识产权侵权屡见不鲜。这大大阻碍了高校知识产权的发展和创新型大学的建立。所以,高度关注并完善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成为当务之急。

    一、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概述

    (一)知识产权管理

    在现代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不仅是一种经法律确认和保护的财产权利,更是一种能为人力所控制,并带来巨大财产性利益的经济资源。然而这种经济资源只有通过系统、有效的管理才能充分发挥其价值。知识产权管理就是一个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乃至国家对其所拥有的知识产权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实现最佳经济效益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过程。

    知识产权管理根据管理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专利权的管理、商标权的管理、著作权的管理、商业秘密的管理。根据管理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政府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知识产权管理。根据管理的工作阶段,可以分为知识产权的获取管理、知识产权的维护及应用管理、知识产权的保护管理。

    知识产权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产权获取,即知识产权的申请与获得。2.知识产权实施,即自有知识产权的商业性利用,以发放许可证、签署有关合同的形式授权他人使用自有知识产权。3.市场监控,即通过对相关市场的分析,确认存在知识产权侵权的可能性。主要包括市场上是否存在对自有知识产权的侵犯;本单位即将或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是否失去获得知识产权的可能性,已完成的有关项目是否存在侵权因素等。4.合同管理。这里的合同主要包括两类:职务发明的发明人和其所在单位的合同,权利人与使用人、受让人之间的合同。管理工作包括合同的签署与合同的保管、技术资料的检索等。5.有关法律事务与纠纷处理,即对涉及以上三方面的法律问题的处置与解决。

    (二)高校知识产权管理

    根据国家教育部1999年4月8日发布实施的《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的第三条规定,高校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权、商标权;技术秘密和商业秘密;著作权及其邻接权;高等学校的校标和各种服务标记;依照国家法律、法规规定或者依法由合同约定由高等学校享有或持有的其它知识产权。

    高等学校作为一个自由的科学园地,以其为主体的知识产权管理不同于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和政府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有其独有的特点。

    1复杂性。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知识产权对象的复杂性和权利主体的复杂性。高校专业学科门类齐全、结构层次丰富,各学科之间相互交流与渗透,产生新的学术思想和科学成果。这些成果以各种形式体现出来,包括:学术论文与著作、计算机软件、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图纸及其说明等著作成果,也有以新产品、新材料、新生产工艺、流程、技术等形式的专利技术与技术秘密。这些智力成果的诞生,除了依赖于发明人的智力劳动外,还需要大笔的资金、设备的投人。而一项成果的产出,往往参与人众多,资金、设备的来源也多重,发明人之间、发明人与所在单位之间、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复杂难辨。这些因素都导致了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的复杂性。

    2.综合性。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的复杂性使得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涉及面广,涉及各种不同学科及其相互组合,这就决定了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必然带有综合性的特点。因此,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应具备多种学科的知识背景,除了掌握法学基础知识外还应当能够理解文、理、工、医、经、管等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前沿、动态,是多学科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这也是综合性的一方面表现。

    3.非营利性。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目的在于获得最大利益,是以营利为根本目标的。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则不同,其目标在于建立起与知识产权制度相适应的,适合高校特点的管理体系,通过规划指导、组织落实和管理模式达到防止知识产权流失,避免知识产权纠纷,提高科研起点,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成果转化和知识利用,促进学校发展和社会发展,是不具有营利性质的。

    二、中国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现状与不足

    调查已发生的高校知识产权纠纷可知,专利权和高校的校标和各种服务标记(以下简称为“高校标记,’)最易引发各种争议和冲突。因此,对这两部分的管理就显得格外重要,下文也主要针对这两部分展开论述。

合同管理相关知识篇(7)

关键词:协同知识管理;组织制度;创新

一、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也日益增强。任何一个企业都必须将知识资源视为自己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并把最大限度地掌握和利用知识资源作为提高企业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关键。因此,以改善组织成员对待特定问题的理解为目的所进行的系统发现、选择、组织、过滤和表述信息的过程就成为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然而,由于知识管理本质上是一个显性和隐性动态协同与知识提升的复杂过程,而非业务流程与经验固化的简单组合,只有通过从组织整体的战略角度出发,通过协同知识管理,把组织成员的工作、学习、沟通、决策和企业的战略目标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把知识采集、知识创造、知识分享融合到组织的日常流程运转中,实现知识和流程的协同。另一方面,为了实现协同知识管理目标,企业内各个部门或个人的分目标应当与组织的总体目标保持一致,各个分散工作环境中的信息系统之间应有较好的兼容性和通用性,以实现目标协同、信息协同和资源协同,这必然导致组织内部、组织之间不同群体的决策权、利益格局、激励等重新配置和冲突,并对利益相关者参与知识管理的动机和行为产生影响。通过对现行制度结构的调整与创新,可以从根本上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组织整体效益提升。因此,只有在制度层面上对知识行为进行引导、激励和约束,才能维护知识活动各方的利益平衡、促进知识活动效益的最优化。

目前,国内外对于协同知识管理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所取得的成果大多局限于协同知识管理的概念与特征、模型、实例、框架构建与策略以及它与人力资本管理的融合等方面。概念与特征方面,Brian J.Garner认为协同学习需要知识中介、人们之间的互动和参与者之间的知识共享,即协同识管理需要经验性学习。模型方面,胡昌平、晏浩[4]按照企业知识流动的特点,构建了一个协同知识管理模型,指出协同工作环境、技术支持与资金保障、人机互动与文化环境的相互作用。实际运用方面,Balasubramaniam Ramesh,Amrit Tiwana以电子消费市场为例说明新产品开发过程中协同知识管理的必要性,并提出一个原型系统来支持新产品开发团队中的协同过程知识管理。根据协同知识管理和人力资源的概念,David G.Vequist IV,Mark S.Teachout提出一个概念模型描述知识管理系统是如何和人力资本管理系统及其它系统融合在一起的,并用一个系统融合投资回报率模型来评价融合的效果。对于协同知识管理框架构建研究,沈丽宁分析了企业协同知识管理的战略目标定位,以及基于战略目标的人力、技术、资源和流程4个构成要素,探讨了企业协同知识管理实施的策略、实施流程和保障机制。

从上述可看出,直至目前的研究对于如何从组织制度层面探讨协同知识管理的支撑问题则涉及较少。解冰分析了知识经济时代基于知识管理的行政组织理念创新和行政组织制度创新,提出了建立面向组织机构的知识管理体系的措施。陈丽提出阻碍多维度组织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文化、员工和机制,基于这三个影响因素分别从业务、流程和战略的角度建立了各自的知识管理模型,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实施流程与保障机制。基于目前的研究现状,本文围绕协同知识管理,对企业内组织制度创新的思路和内容进行探索。

二、 协同知识管理与组织制度创新的内在联系

知识作为一种战略资源是企业获取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基础,知识管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由战略、文化、评价和技术等一系列因素来支撑。从本质上讲,协同知识管理应该是一系列的措施和制度,通过目标协同、信息协同和资源协同,把知识转化为能被企业利用的显性知识,并通过创新等手段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管理方法。在这些措施和制度中,组织制度处于核心的位置。组织制度是企业的行为规范,是要求企业成员共同遵守的、按统一程序办事的规程,是集体行动控制个体行动,它规定企业的组织指挥系统,明确各部门及其成员的职权、职责和分工协调关系。

通过协同知识管理,企业成为知识型组织,提高了企业共享、利用和创新知识的能力,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在知识管理活动中,知识作为被管理对象,其所有者是知识工作者,但传统以技术为中心的知识管理思想却将知识管理局限在技术范围内,由于忽略了人的重要性因而无法形成有利于协同知识管理的组织环境。因此,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企业迫切需要对自身内部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整体性改造,将知识资源视为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建立以人为中心的知识管理思想,借助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掌握和利用知识资源,建立完善企业协同知识管理的组织制度,提高企业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适宜的组织制度条件能够促进组织成员间的广泛交流,推动隐性知识的共享,使得部门之间或个人之间能以较低的成本获得知识资源;同时,适宜的组织制度环境能够加强组织内的知识学习和沟通,降低知识管理风险的发生概率,提高管理效益。

由于与以往的管理模式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协同知识管理在实施过程中对组织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现有的组织制度往往无法保证对协同知识管理的支撑作用。一方面,企业管理层通常认为,先进的信息技术是知识管理的主要促动因子,因而往往会通过建立一定的制度来保证数据库的创建以及将员工或部门的知识和信息的整合。事实上,协同知识管理应当是数据库、员工和合作伙伴等要素的多元化集成,并与企业内现有的知识和信息进行重新整合。此外,由于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能直接存储在数据库中,常见的组织制度不能保证让员工、上下游企业等相关知识来源主体与知识管理流程相结合。因此,理想的企业组织制度应该从对知识管理动机和人力因素角度出发,在重视员工或部门向数据库中录入知识以共享的同时,强调各个主体之间的反馈,并保证其协同一致。另一方面,个人利益和组织利益之间的不一致往往会阻碍协同知识管理的进行。人是知识的载体和活动的主体,如果单纯强调个人利益,个人在从人力资本投资中获益的同时,与组织和其他员工间便不存在互动的反馈关系;相反,如果单纯强调组织利益,控制性的知识管理方法就会占据优势,必然会损害个人利益,压制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削弱组织的活力。协同知识管理的终极目标是促进个人和组织间知识的演化和创新,并力求创造新的价值。因此,如何兼顾个人和组织双方的利益,将那些掌握重要知识、有深刻见解的人与组织联系起来,鼓励他们阐释、更新所占有的知识,从而将个人知识变为组织知识,是组织制度创新所要实现的重要目标。

三、 组织制度创新视角的协同知识管理思路

从制度的角度讲,协同知识管理的过程可以看成是不同主体在一定制度环境下的博弈过程。一种组织制度一经建立,就实现了知识管理的博弈均衡,但这种均衡是阶段性的。随着组织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和知识的发展趋向于复杂化和多样化,原有的组织制度可能不再能够满足协同知识管理的要求,需要对现有组织制度进行选择、改造和优化,实现组织制度的新建、调整、完善、改革和更替,组织制度创新能支撑组织内部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部门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以及组织与环境之间更好地实施协同知识管理。

企业协同知识管理工作任务具有难以观察性、不确定性、难以度量和难以分割性、较高的复杂性等特点,因此,为了对企业的协同知识管理起到有效的支撑作用,企业的组织制度创新必须满足协同知识管理的四种内在需求。

一是组织制度创新必须满足协同知识管理个性突显性的要求。为了满足协同知识管理的个性化需求,企业组织制度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就应当针对协同知识管理任务所具有的难以分割和工作跨度较大等特征,由以事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由以成员个人为核心转向以团队集体为核心。

二是组织制度创新必须满足协同知识管理内激励的要求。内激励在企业协同知识管理过程中具有重要性,所以组织制度应当在重视物质分享激励的基础上重视对成员的精神激励。企业应当具有一种有效的任务分配机制,在进行工作任务分配时,尽量满足兴趣广泛、爱好风险、擅长发散性思维、具有较强内激励倾向的员工的要求。

三是组织制度创新必须要满足协同知识管理不确定性的要求。协同知识管理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存在要求员工之间进行快速、及时、有效的沟通,因此,企业组织结构应当尽量减少链型、倒Y型和轮型的信息沟通渠道,努力增加环型和全通道型的信息沟通渠道,不确定性的存在还要求为员工配置任务时考虑其相关的工作经验。

四是组织制度创新必须满足协同知识管理系统性的要求。系统性要求企业各部门和单位共同参与协同知识管理的每一个阶段,并且能够做到适时地协调配合、紧密联系。这种协调配合有的可以通过建立正式的组织结构和制度来实现,有的需要借助于相关部门、单位以及成员个人之间主动自愿的联系。

四、 组织制度创新视角的协同知识管理内容

组织制度创新是企业协同知识管理的必然选择。只有通过创新对组织制度进行优化,才能使企业的组织结构紧凑而富有柔性,从而在创新能力、反应速度、降低成本等方面建立起独特的竞争优势。

协同知识管理企业需要成立的知识管理机构可以有三种,知识管理委员会作为决策机构,知识管理部为职能机构,知识管理团队作为柔性机构,几种机构协调配合,通过与企业其它技术和职能部门的相互作用,共同实现协同知识管理的目标。

知识管理委员会是常见的一种组织形式,通常由企业的最高决策层与主要职能部门的代表组成,在性质上属高层次的决策组织。其优点是能汇集管理人员的设想和专长,决策容易被企业接受。既可以为专门目的召集成员商讨有关问题,又可以给成员委派任务,将知识管理委员会的参谋作用和决策过程融为一体。知识管理部由若干职能部门抽调专人组成,集中处理各种技术问题,它既可以起指挥作用,也可以起参谋作用。其主要工作是提出知识管理策略并进行筛选,制定知识管理计划,进行知识管理过程的控制和协调。知识管理团队是一种试图克服在传统组织内容易出现权利分散,部门之间难以协调而产生的分离式管理组织。作为团队负责人,知识管理经理对一项或一组管理计划全面负责,他可以单独承担全部计划和控制工作,也可以领导一个小型工作班子协助其完成工作。

鉴于协同知识管理对企业组织结构的要求,选择以知识团队为核心的横向总线式组织结构比较有利于推动企业的协同知识管理。以知识团队为核心的横向总线式组织结构建立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由跨部门的多功能团队构成。团队是由多个部门具有互补能力和知识员工参加的以任务为导向、充分自治的工作单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工作模块,知识员工以正规团队组织的形式参与工作,企业则成为许多短期的、长期的、甚至是永久型的团队联合体。团队中的每个员工在工作中不仅执行上级命令,更重要的是积极参与决策。团队按任务关系划分,团队成员鼓励一专多能,团队的基本氛围是信任。团队之间的协调和联系通过总线上的知识共享来实现。以团队为核心的组织制度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知识管理总线是组织中各个团队进行知识沟通的渠道,其物理实现依赖于企业内联网和企业外部网。以知识团队为核心的横向总线式组织结构如图1所示。

在图1中,每个团队对外的知识通过知识管理总线发送出去,各团队所需要的外部知识也是从总线上搜索获取,总线上的知识对组织内的所有团队都是充分开放和共享的。例如,一个知识团队要获取另一个团队中的知识,不能直接到相关团队的内部搜寻,只能通过总线向相关团队发出请求,经相关团队处理后将被请求的知识通过总线发送出去,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团队内部的私有知识和知识产权。知识一旦被发送到知识管理总线上,就可以被所有的团队共享。

知识管理总线表明组织内部各团队的知识沟通直接进行,没有中间管理部门。知识管理委员会和知识管理部共同构成知识资源协调中心,它对组织以外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发展战略,发现合适的市场机会,并负责组织与外界环境的公共关系;对内则制定各团队的工作任务以及团队之间相互协调的标准,将组织中各团队工作协调起来,形成一个密切相连的链条。知识资源协调中心除了组织的领导者和高级职员以外,真正发挥作用的是负责知识管理总线上各团队知识集成和处理的计算机软件系统。以知识团队为核心的横向总线式组织结构具有独特的优势,首先,总线上的知识直接在团队之间传递,这种组织结构有利于消除由于层层传递所造成的知识失真和延误,缩短了知识传递的路径和时间,改善了决策,提高了企业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其次,知识管理总线上的知识是开放、共享和集成的,便于各工作团队之间相互联合,优势互补,以知识团队为核心的组织结构便于打破职能分工造成的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机械式结构,提高了组织的柔性;再次,各工作团队由各层组织中被动地接受命令到主动从总线上搜取与自身相关的知识,团队成员享有宽松、自主的工作环境,加之鼓励一专多能,可以激励团队成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第四,领导与职员的关系不再是一种家长式的指挥控制关系,而是伙伴式的相互信任和合作的关系。实行团队工作以后,组织结构大大简化,协调简单,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原属领导做的工作可望由计算机知识管理系统实现,这样,组织的高层领导人就能有更多的精力去制定发展目标,寻找合适的市场机遇。

五、 结论

协同知识管理是一种日常,表现为围绕知识展开的各种活动,侧重于操作层面。组织制度创新属于非日常性的行为,侧重于满足操作层面的需求,重点关注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改善。不同水平的协同知识管理需要不同的组织制度,当某些方面的制度不适应知识管理的发展时,这些制度就必须被新的制度所取代,组织制度创新为协同知识管理提供更为合适的土壤和环境,每一次制度创新都能促进知识管理水平阶梯式的上升。知识是企业价值增长的直接源泉,组织制度创新通过改变"游戏规则"促进知识的运用,间接促进企业价值的增长。协同知识管理要求企业通过知识管理委员会、知识管理部和知识管理团队等机构,打造以知识团队为核心的横向总线式组织结构,以便有利于推动企业的协同知识管理。

参考文献:

1. 熊励,孙友霞.协同知识管理研究进展.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4):157-160.

2. 李维安.探求知识管理的制度基础:知识治理.南开商业评论,2007,(3).

3. 胡昌平,晏浩.知识管理活动创新性研究之协同知识管理.中国图书馆学报,2007,33(3):95-97.

4. 沈丽宁.企业协同知识管理框架构建与策略研究.情报理论与实践,2007,(6).

5. 解冰.基于知识管理的行政组织创新.现代情报,2009,(4).

6. 郑刚,王方瑞,陈劲.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研究.科研管理,2008,5,29(3):1-8.

7. 董亮,陈劲.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过程中跨组织知识管理的障碍因素.管理学报,2007,4(2):204-21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