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经济发展的问题

经济发展的问题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8 17:05:32

经济发展的问题

经济发展的问题篇(1)

××市发展县(区)域经济拥有许多优越条件。主要体现在:一是区位优势。我市一县三区区域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邻近广东、海南和港澳地区,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二海洋优势。全市海岸线全长500公里,海滩涂73万亩,可供养殖面积21万亩,北部湾渔场总面积16万平方公里,海洋鱼类500多种,虾类10多种,持续资源量70万吨。三是农业优势。我市一县三区都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土地肥沃,阳光充足,雨量充沛,适宜发展亚热带农、林、经济作物和水产畜牧业。四是旅游优势。分布在一县三区以海滩、海岛、红树林为特色、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兼备的旅游资源丰富,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重要条件。近几年,××市一县三区凭借各自的区位和资源优势,结合全市整体经济发展思路,基本上走出了一条各具特色的经济发展之路。

合浦县位于广西沿海“金三角”的东部,东与广东廉江相邻,西北与钦州接壤,南临北部湾。全县行政区域面积2380平方公里,辖13个镇、3个乡,总人口92.3万人。该县区位和资源优势明显,县域经济发展逐步形成烟花炮竹、制糖业、林果、海养、畜牧等支柱产业。2001年,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49.7亿元,增长9.8%,其中第一产业21亿元,增长6.17%;第二产业13.8亿元,增长10.71%;第三产业14.8亿元,增长10%。

海城区是××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城区。全区行政区域面积140平方公里,辖五个街道办事处和三个镇,总人口22万人。改革开放以来,海城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为重点,经济发展逐年稳步增长。2001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4.3亿元,增长10.63%,财政收入1.04亿元,增长7.8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13元,增长13.7%。

银海区位于××市一县三区的结合部,西接海城区,南临北部湾,东与铁山港交界,北与合浦县相邻,行政区域面积420平方公里,辖五个镇,总人口13.2万人。银海区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区域经济发展逐步形成以现代农业、海洋渔业、建材、绿色食品为支柱产业。2001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17亿元,增长10.20%;完成工业总产值11.5亿元,增长12.2%;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1亿元,增长6.5%;农(渔)民人均纯收入2319元,增加201元。

铁山港区位于××市的东部,行政区域面积394平方公里,辖南康、营盘、兴港三镇,人口15.5万人,海岸线总长50公里,滩涂80平方公里。目前铁山港区的经济主要是以海洋产业和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较薄弱。2001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08亿元,增长12.5%,农业总产值10.85亿元,增长10%,工业总产值7.32亿元,增长8.4%,农民人均纯收入2286元,增收204元。

附表:2001年××市和一县三区主要经济指标对比

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

(万元)

其中

人均GDP(元)

财政总收入(万元)

人均财政收入(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市

1234378

373867

338742

521769

8579

106843

738

2265

海城区

143822

43624

32982

67216

6110

10443

412

2290

银海区

111653

63203

32787

15663

8868

8103

643

2319

铁山港区

70887

35408

19607

15872

4585

4629

299

2286

合浦县

496532

209623

138458

148451

5381

25819

280

2251

(表中资料由××市统计局提供)

二、影响县(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近年来,××市一县三区经济有了长足进步,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为促进全市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应当看到经济总量偏小,运行质量不高,地方财力紧张等问题比较突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财政收入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县区之间发展也不平衡,还存在不少制约县(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

㈠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从附表资料分析,一县三区产业结构都不尽合理,海城区为“三、一、二”结构;银海区、铁山港区为“一、二、三”结构;合浦县为“一、三、二”结构。县(区)域经济仍以农业为主,其中银海区占56.6%,铁山港区占49.95%,合浦县占42.22%;一县三区工业化程度都比较低,二产比重均未达到30%。三大产业结构失衡与不协调,已经成为制约县(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㈡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由于种种原因,一县三区通讯普及率、道路畅通率、能源利用率都不高。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比较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至今,县、区的一些边远乡村还存在道路不通、用不上电等情况。基础设施条件差,使一县三区的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难以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制约着经济发展。

㈢人才和技术短缺。县、区相当一部分地区因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科技基础差,不能为科技人员提供优越的环境条件,难以吸引人才,从而导致经济发展缺少科技依托。如海城区、银海区和铁山港区由于不具备吸引人才和引进技术等条件,都存在技术人才短缺的情况。

㈣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资金是县(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但由于财力紧缺而极大地制约着县(区)域经济的顺利推进。如铁山港区,由于经济总量偏小,税源极其不足,财政收支矛盾尤为突出。该区2001年财政总收入4629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只有2886万元,而财政支出为4746万元。合浦县当年财政支出也超出财政总收入的25.05%。

㈤城镇化程度低。由于一县三区所辖小城镇以及大部分村庄建设滞后,辐射带动农村经济能力弱,因而城镇化程度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加快发展县(区)域经济的对策措施

加快发展××市县(区)域经济,各县(区)应当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当前应着力抓好如下几点。

第一,调整农业结构,推动农业产业化。

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充分发挥丰富的农业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粮、果、菜、水产、畜牧、经济作物”等,全面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为二、三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促进县(区)域经济发展。

⑴调整粮食和经济作物种植结构。合浦县在稳定种植优质谷的同时,应推进多元化种植结构,以“名、特、优”为方向,扩大蔬菜、甘蔗、花卉、蚕桑、木薯等经济作物的种植。海城区、银海区和铁山港区应以无公害蔬菜、甘蔗、花卉、经济林木为主。

⑵调整优化水果结构。一县三区应根据各自的水果种植习惯和优势,调整优化其结构,大力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的优质水果。

⑶大力发展水产畜牧养殖业。县(区)应以沿海滩涂为重点,大力发展海水养殖,以提高其产量在水产品总量中所占的比例。而畜牧养殖应以合浦县为主,抓好瘦肉型猪、合浦鹅、麻鸭等品种养殖。

⑷抓好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主要是加快农产品市场建设,尤其是在农产品集中产区规划建设若干个大型的农产品综合或专业批发市场(如合浦县抓好山口“两广”大型综合批发市场建设),完善农产品信息系统。

第二,调整工业结构,积极推进工业化进程。

从县、区工业总量不足,产业、产品结构不合理、素质不高的实际情况出发,应依靠科技进步大力调整工业结构,积极推进工业化进程。

⑴重点抓好工业园区建设。近期应加快合浦县平头岭工业园、海城区民营工业园、银海区银滩工业园建设,以及铁山港区工业区前期准备工作。

⑵抓好水产品加工贸易带建设。县(区)沿海一带,应重点引进一批水产品加工企业,尤其是产供销综合性的龙头企业,以带动水产业的发展。如铁山港区引进台商投资的祺丰工厂化养殖加工基地。

⑶大力发展烟花炮竹业。以合浦县为重点,完善、规范和壮大烟花炮竹这一支柱产业,增加地方税收和出口创汇。

⑷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各县区应当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等形式,重点发展一批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的龙头企业。

第三,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镇化步伐。

从城乡发展格局看,经济腾飞的“龙头”在城市,在集镇。小城镇是发展县(区)域经济的载体,通过加快城镇化进程,充分发挥城镇的辐射作用,推动县(区)域经济的发展。

⑴重视资本化经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搞好城镇规划,控制土地一级市场,坚持以地养城,以地建城,推动房地产开发,把房地产业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强城镇通信、供电供水、交通道路、广播电视、消防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完善。如去年合浦县通过拍卖土地,财政投入和单位、群众集资等多种形式,共投入2000多万元,加快城镇建设。

⑵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按照不同的产业特点和经济基础推进城镇化建设,形成各具特色的城镇群。如旅游工贸型的、农副产品加工型的、乡镇企业综合型的,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加紧实施。

第四,重点发展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和民营经济。

民营经济、第三产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因此,县(区)应把民营经济、第三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予以大力发展。

⑴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当前应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但求所得”,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如应从政策、技术、人才、资金等方面,对诸如东园家酒之类的民营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帮助其加强内部管理,引导其创出名牌产品。

⑵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加快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制订,突出人文、自然两主题,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大力发展旅游业。按照“谁投资、谁开发、谁受益”的原则,积极实施旅游精品战略,抓好“海、滩、岛、湖、山、林”板块景点的建设。

第五,大力培育和发展税源经济。

财政收入是检验县(区)经济实力强弱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县(区)相当一部分乡镇不能按时发放干部、职工工资,主要原因是财政收入太少,入不敷出。

⑴稳定存量,巩固税基。对现有税源产业和纳税大户,要加以引导和扶持,继续做好稳定和巩固工作,确保税源正常增长。

⑵发展增量,拓宽税源。重点是继续培育和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工业、第三产业,以及民营经济,增加地方税源。

第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借助外力促进经济发展。

县(区)应抓住西部大开发和我国加入WTO及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增加经济发展总量。

⑴努力改善投资软环境。要在加快招商引资硬件建设的同时,完善和规范好县(区)有关引资的政策、法制、法规,简化办事程序,为他们投资客商创造良好的法制、政策、服务环境。

⑵精心组织多层次多形式的招商活动。如网络招商、业主招商,小分队招商、委托招商等,达到实现县(区)招商引资的新突破,引进一些能带动县(区)经济发展的项目。

第七,应对加入WTO,转变政府职能。

我国加入WTO后,县(区)政府职能应与国际接轨,为加快经济发展提供服务。

⑴坚持依法行政。要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和社会,制订和执行法规、规章和政策措施,创造统一、公正、合理的经济环境。

经济发展的问题篇(2)

 

一、引言

 

在发展过程中,根据我国新时代经济标准,必须完成快速增长,以实现全面转换。优化自身的经济结构,保证其能够达成人均GDP产值的有效提升。在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完成相关经济体系设定的迫切需求,实现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可以完成宏观目标的有效设定。根据发展思路,制定经济策略,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因此,从理论上而言,针对高质量发展的基础问题进行有效分析,可以对发展以及完善我国经济主体,完成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在后续发展中,可以实施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有效升级。实现经济模式以及经济政策的有效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新时代经济视角下我国经济问题分析

 

(一)我国整体的金融结构亟待调整

 

目前,我国整体的经营结构亟待调整。金融行业是我国的经济支柱,同时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点。为了保障本地金融行业形成良好的社会信用,我国出台了相关的政策。但目前我国金融业存在着严重的社会信用缺失问题,根据相关的调查,我国每年因信用问题(企业或个人)逃避债务导致经济主体经济损失已高达1800亿人民币[1]。此外,部分信用经济已陷入坏账程度,处于无法追缴状态。同时,结合我国目前各领域的发展,对信用链条的优化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双重作用。首先,信用链条优化对我国的各领域起到了一定的激励效果,使各领域可以结合自身特征完善发展。但其也催生了部分中介机构,如信贷撮合机构,导致出现大量三角债,对经济链条优化造成了影响。此外,当地政府缺乏长远意识,仅顾及眼前利益,导致银行在进行债务追缴过程中,其执行力不足。金融行业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一大表现方式,可以全面体现出经济发展的矛盾以及相关风险,影响社会的整体运行。因此,整治金融环境已经成了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我国的金融结构存在一定的意识作用,金融结构自身的高度化以及合理化,在我国集中发展中其存在不同步的现象。金融市场与经济结构尚未形成统一化,且金融结构市场缺乏合理性,发展不均衡,导致我国金融市场无法充分发挥其主观意识,金融市场的运行效率极为低下[2]。

 

(二)我国经济主体缺乏有效的链接

 

在我国经济主体发展中,存在严重的不均衡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我国的实体经济以及虚拟经济占比失衡。我国经济目前已经进入了稳定发展阶段,与以往相比,经济呈现显著增长,速度加快。但随之而来,也带来了红利以及边际收益率下降的问题。因此,虚拟经济以及实体经济的失衡问题日益突出。其二,我国经济市场无法发挥其自身的资源配置功能。我国金融市场比照国外发达国家总体起步较晚,尚未形成良好的市场进出机制,这就导致我国金融市场无法发挥其资源配置的有效功能[3]。其三,我国经济主体融资较难。在我国社会整个经济体系中,直接融资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融资需求。资本市场无法有效的保障以及发挥其资金筹集的基本权限,导致金融市场脱离实体经济而趋于虚拟经济。但同时,虚拟经济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例如,虚拟经济与银行等储蓄机构相比,其提供的储存利息偏高,导致很多用户将自身的闲散资金投入虚拟金融体系,而不愿意将资金投入银行。使银行的融资出现困难,实体经济受到阻碍。与银行的存款利率相比,我国大部分的群众均选择余额宝、余利宝等,这导致资本由实体经济流向虚拟经济,无法完成有效链接[4]。

 

三、新时代经济视角下的经济问题解决方案

 

(一)完善我国整体信用体系

 

在后期发展中,为了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完成金融以及实体产业的有效融合,必须完善我国的信用社会制度。目前,应落实以下几点原则。其一,完成整体社会诚信文化建设,加大对诚信理念的整体宣传。随着我国资本逐利性的不断凸显,诚实守信成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原则之一。目前,我国公民整体缺乏诚信意识,因此,相关政府必须加强对诚信思想的教育普及,以保障诚信思想可以有效地实施,植根于我国群众的整体认知中,使我国群众以及相关企业自觉养成遵守诚信原则的良好习惯。在我国相关法律建设中,有些虽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其法律、法规的建设对我国诚信体系的发展需求必须完成有效匹配。在信用投放所产生的相关市场竞争问题中,需要完成信贷管理行业的有效监管,并对信用风险进行整体的控制、转移。为了有效完善我国金融市场,必须建立多元化的金融运行体系,优化整体的结构思维。例如,依靠全新的技术创新我国金融产业,以保证金融产业面向多层次、多元化的方向。在金融市场发展中,金融市场需要完善其相关配置,并通过融资的方式,以弥补其带来的相关风险以及缺陷。金融市场的相关领导者,必须在兼顾金融市场整个体系稳定的同时,解决金融市场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以落实新时代经济视角下的经济主体问题[5]。其二,落实全新科技技术的推广,完善金融服务业的整体基础建设,以保障其全面迈向信息化模式发展。例如,各企业必须做到信息公开原则,完成金融机构间的交流共享,以保证相关金融机构在对该企业进行资格审核时,有效的对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实现有效调整,并达成相关的落实基础。在后续调整中,建立并改进相关的交易平台,提升金融市场的整体服务水准。完成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扩大企业规模,提高金融交易效率。研发全面的创新金融产品,提高金融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整体占有率。

 

(二)完成实体经济的整体处理机制

 

在实体经济的整体处理机制中,为了体现出经济的有效发展,必须确保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有效统一,以保障经济节奏符合客观规律。在后续发展中,必须明确以下几点。例如,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无法脱离,且虚拟经济的发展,必须与实体经济的发展情况为互为依托。其次,虚拟经济的发展对实体经济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虚拟经济具有独立性,且对我国的综合发展密切关联。目前,我国整体正处于改革发展阶段,因此,必须妥善解决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矛盾,以有效保障二者能够实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就目前虚拟经济以及实体经济的发展情况,完成有效分析,充分认清虚拟经济以及实体经济的结合体,发展重要的经济基础。关注虚拟经济的发展情况,符合我国金融市场的整体落实,保证在遇到相关的风险时,我国经济体系可以完成有效的落实发展,借助全新产业,建立有效的经济体系。目前,我国整体处于改革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必须全面解决虚拟经济以及实体之间存在的相关矛盾,实现共同发展。就我国目前虚拟经济以及实体经济而言,应充分认清虚拟经济以及实体经济之间的结合,实现共同发展。以避免在面临经营困难时,无法有效规避,造成相关影响。依靠科学技术,实现全面创新,借助高新技术产业完成转型实践。

 

四、结束语

经济发展的问题篇(3)

关键词:经济社会 交通运输 运输经济

一、概念综述

(一)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是人或货物的空间位移,是经济要素的空间流动。交通运输既是物理活动,同时也是经济活动,或者说,是经济活动和经济联系诱发的经济物理活动。运输涉及的则主要是包含旅客、货物及各类信息交流;制度是决定运输组织的游戏规则;运输的完成依赖其交通网络及运载工具;经济地域空间是交通运输完成位移的场所。

(二)运输经济学定义

运输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是以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方法,探讨与运输有关的各种问题的一门学科。人类从事交通运输以克服空间距离的阻隔,是一项无时不在、无地不在的任务,因此运输是人类的基本活动之一,交通运输的联系和影响,早已远远超出运输业本身而深入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运输经济学是要用经济理论与方法,去研究如何有效地在交通运输和其他经济活动之间分配资源,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已经分配用于运输部门的资源。也可以说,运输经济学研究特定范围内,即与交通运输有关的经济关系。

二、交通运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满足人民的日常需要,也对工农业生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还能促进农村与城市,不同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交通运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交通运输构成国民经济的重要比例关系。交通运输业不仅能解决很多就业问题,为国民经济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同时,交通运输的发展也为其他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

②交通运输是实现流通的物质手段。交通运输担负着产品的流通任务,同时关系到社会劳动生存率的提高,经济效益等问题。另外,交通运输费用在生产费用中占着相当大的比重。

③交通运输业上交的税额占国家税收的比例较大,它不仅用于交通运输业,也普遍用于非交通运输业,因此可以说交通运输业是为整个社会服务的。

④交通运输是国际交流的重要纽带。它不仅能促进各国物资的相互交换,同时能促进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

综上所述,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它不仅是一个独立的部门,而且还是经济社会中的基础部门,是连接其他各部门的纽带,是确保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重要保障,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三、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影响

(一)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

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交通运输业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着,分析和研究这种联系,进一步探讨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于今后规划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方向、目标和重点,以及调节交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互相适应程度,从而促进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交通运输是我国社会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它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我国自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工业有了飞跃的发展,国民经济实力日益增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各大中城市之间以及城乡之间的交流日益得到加强,于是对交通运输系统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交通运输系统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大规模的经济开发,交通运输条件是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如果没有可靠的交通运输系统作支撑和保障,那么即使有再多的劳动力和再好的资源,也无法将其转化为现实的经济效益,最终会阻碍大规模的经济开发,进而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交通运输业也有反作用。社会经济发展是交通运输系统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服务对象。

(二)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发展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和前提条件。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要得到顺利发展,都必须有一个安全、高效和完备的运输系统作保障。高效完备的交通运输系统,不仅加强了沿线各地区、城市之间的联系,使其交通地理位置发生巨大的变化,而且也改变了其区位优势,促进区域间的发展。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部门而存在,在为社会经济发展对运输的需求而不断发展壮大。随着交通运输能力、效率以及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运输成本相对降低,交通运输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促进和保障作用将显得越来越明显。

(1)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影响

交通运输条件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高效廉价的交通运输系统,使得大多数运费在成本中占较大比例的工业集中到了港口或铁路附近等交通便利的地方。而航空运输则只能满足那些以轻小产品为主的新兴工业的需要。由此可见,交通运输系统影响了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

(2)交通运输对区域资源开发的影响

良好的交通运输系统为开发自然资源提供了可靠、廉价的运输保证,进而促进了各生产部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加大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力度。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有利人们出行,不仅提高了原有旅游景点的经济效益,还将促进旅游资源的开发,极大的加快了旅游事业的发展。与此同时,还将带动其他地区的人口、劳动力向沿线经济地带集中,增加就业岗位,刺激国民经济的增长。

(3)交通运输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

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为医疗卫生、娱乐文化活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等方面的发展,都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除此之外,交通设施建设的发展使各地区之间的来往更便捷、更经济,为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从而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经济发展的问题篇(4)

[关键词]经济发展 环境问题 环境保护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也是一个环境大国,国家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经济,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我国经济突飞猛进,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逐步实现小康社会,但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而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却困扰了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一、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环境问题

1.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是世界上普遍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尤以西北的黄土、南方的红壤和东北的黑土水土流失最为严重。

2.水环境污染状况日益严重。水是我们生活中的重要资源,如果水资源受到污染就会严重影响人民的日常生活,导致环境恶化,使人们患上各种疾病。水的重要性不言而语,每一个人都应该珍惜水,不应该浪费,但是就目前我国的状况来说,水污染的现象日益严重,这不能不引起国家、人民的重视。我国水资源比较丰富,但是在一些地区仍然存在干旱少水的状况,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水污染接踵而至,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与发展。

3.大气污染非常严重。以酸雨污染为例。我国的大气污染以酸雨的危害最大,目前我国酸雨污染正呈急剧蔓延的势头,由于二氧化硫的大量排放,我国酸雨区面积不断扩大且分布区域比较广泛,广东、广西、四川盆地和贵州的大部分地区形成了华南、西南酸雨区,近年来又逐步形成了以长沙、南昌为中心的华中酸雨区,还有以厦门、上海为中心的华东沿海酸雨区。

二、产生环境问题的原因分析

上文提到的环境问题不是从来就有的,在经济发展的初期,环境问题并没有这么严重,但是,随着经济的加速发展,暴露出的环境问题就越来越多,除了经济发展因素以外,还有其他多方面的原因。

1.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引起环境污染。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政府实施发展工业化的战略,在工业化推进的过程中,起初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并没有太大重视,一些对环境污染较大的工业发展起来,但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扩张,在生产中排放的大量有害物质严重的污染了空气、河流与湖泊,尤其是全国各地没有经过处理的工业“三废”通过各种途径排放到环境中去,使环境质量急剧下降。其次,城市化是造成环境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与工业化相伴随的是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的发展造成了城市环境的污染,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例如: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由于城区环境质量的下降,导致收入较高的人大量迁往周围的农村地区和小城镇;然而在农村地区,却有大量农村人口不断涌向大城市,造成了中心城区的人口剧增,由于人口的激增,使城市中的生活废水、垃圾的排放量增加,导致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

2.人口的不断增长是产生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负担。环境问题与人口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人口过多超出环境本身的承受力就会对环境造成破坏,而环境的恶化反过来也影响人民的日常生活。但是现在人们为了生存,毁林开荒,围湖造田,乱采滥伐,破坏植被,这些不正当的行为严重地破坏了环境。此外,人口的增长也破坏水资源,造成水污染,就如上文中提到的工业废水就是造成水污染的途径之一,另外废水量的不断排出,许多废水没有经过加工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流中去直接引起水污染;生活垃圾与生活废水的情况也非常严重,致使水污染的状况越来越严重;人口的增长不仅破坏了水资源,还加剧了大气的污染。

3.人们的环保意识较差也是环境问题恶化的原因之一。从生产企业来看,现在许多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并没有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更注重的是追求企业的利润,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在环境保护方面却重视较少,这就使得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从个人的角度来说,我国居民对环境问题缺少了解,环保意识较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见到这样的问题:一些居民在街道上随地吐痰,随手乱扔垃圾,即使垃圾桶在不远处也没有丢到桶里,这不仅贬低了自身素质,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市容市貌;现在流行的一个词叫“白色污染”,比如一次性泡沫快餐具还有我们平时用的塑料袋等,现在各种公共场所都能看见大量废弃的塑料制品,这不仅影响了市容市貌,还造成环境污染。以上种种现象都与人们的环保意识较差有很大的关系。

三、对环境问题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无论现在还是将来,对环境的保护不容忽视,环境保护的任务任重而道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应该注重环境的保护,最终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就要正确的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发展,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保护环境的目的也是为了实现经济的健康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但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又是相互制约的,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就日益严重,经济的发展破坏了环境的和谐,反过来环境的恶化又阻碍了经济进一步发展,环境恶化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如果环境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势必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副作用。其次,认识到破坏环境的严重后果。就从我们周围的切身体验来说,它不仅扰乱了人们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更重要是由于环境的破坏使得不少人患上了与环境污染相关的疾病,因此,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就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明确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密切关系,我们必须把保护环境提到高度重视的位置上,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把环境问题提到高度重视的位置上,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1.应该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谋求经济发展,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最终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这就要求大家充分认识到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只有保护好环境,经济才有发展的前提;只有发展了经济,才能有效地减少环境的污染;尤其是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于传统工业生产方式污染严重,在工业化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诸如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负面问题,如果不加快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我国的经济发展就会受阻,也不利于环境的保护,因此发展经济要与保护环境结台起来,最终实现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增强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要想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就要从根本抓起,树立一种人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治理环境的环保意识和行动。通过开展环境普法教育,增强公众环境法制观念;借助广大新闻媒体加大对环保的宣传等手段,除了借助于外部手段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以外,最关键的是广大人民群众要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自觉的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

3.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建设。首先,完善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国家在环境保护的摸索过程中不断完善环保法律、法规,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对于污染严重的企业应限期治理或关闭停产,现在国家不断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力度,对化工、制药等污染严重的行业进行整顿,严厉打击破坏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其次,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资,目前我国对环境保护的投资比例很低,许多问题因为资金投入的太少而没有得到及时地解决,环境问题仍然存在。4.国家大力支持发展环保产业。目前,我国的环保产业还远远不能满足环境保护的需求,为了更好的改善我国环境的现状,国家应高度重视环保产业的发展,其中,开发与使用环保用品是发展环保产业的重要一环,我们要以先进技术、创新思维给环保产业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特点,造成了目前的环境问题,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吸取经验与教训,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千万不能忽视环境问题,如果环境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改善,将会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前进的步伐。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环境问题,充分利用一切有利资源,为解决环境问题创造条件,最终实现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卫平,彭刚.发展经济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2]贾根良.发展经济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3]申立庆.浅谈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原则[j].云南环境科学,2005,24(增刊).

[4]郭衡,张少勇.浅析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j].经济师,2005,(07).

经济发展的问题篇(5)

[关键词]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文化观念

[中图分类号] f127.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8)11-0120-04

[基金项目]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研究”(批准号:2006c02);楚雄师范 学院引进人才项目“民族地区县域文化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批准号:06-yjrc04)

[作者简介] 许华荣,楚雄师范学院经济信息管理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云南 楚雄 675000)

经济、政治、文化是支撑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已成为影响民族地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力量。民族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落后,人们往往以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为目标并以之作为衡量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标准。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这种发展模式和评价标准导致在人与人的关系上道德、观念、习俗等文化价值失衡,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资源、植物、气候等生态环境被破坏,从而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一对构成人类社会发展决定因素的生产方式产生问题。因此,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除了应重视资本、技术、劳动等的作用外,也应重视文化的作用,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握好民族地区传统民族文化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充分认识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化的必然要求,对文化的深刻内涵和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树立先进的文化观念,更好地发挥文化对经济社会的推动作用,全面推进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步伐,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一、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化的必然要求

“经济文化化”一般指在经济发展和运行中赋予更多的文化理念和内涵。即在经济运行过程中不断增强文化内涵,不断发挥文化要素的作用,不断提高文化资源在各种资源中所占的比重,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过程中更多地体现文化的内容,在经济产品中不断丰富文化的含量。可以说经济文化化涉及经济发展和运行的方方面面,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始终。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的经济文化化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1.经济文化化是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民族地区也不例外。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初期,人们主要解决物质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经济发展以解决温饱问题为主要目标,以吃饱、穿暖等生存资料数量扩张为主。而随着民族地区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主要目标已经由解决物质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为主,转向了全面解决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随着民族地区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在基本的物质层次满足的基础上人们将更多地关注文化上的、精神上的、心理上的需要,人们的生活消费结构也将随之出现新的变化,用于物质生活开支所占的比重将减少,而文化消费开支所占的比重将增加,文化需求将进入旺盛期。这种社会消费需求的新变化,一方面要求生产出更多的文化精神产品来满足人们文化上、精神上的需要;另一方面要求经济活动及物质产品中的文化含量不断提高。

2.经济文化化是民族文化产品属性及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1)民族文化产品的商品属性为经济与文化的结合创造了条件。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产品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为满足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中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而创造出来的劳动产品,耗费了人类的抽象劳动,使民族文化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并且能通过流通过程实现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因此,民族文化产品是整个社会产品的有机构成内容,具有经济属性,这为经济与文化的有机结合提供了条件。

(2)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文化与经济融合提供了舞台。第一,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价值规律、市场机制等市场经济要素作用日益发挥,文化在保持意识形态属性的同时,其产业属性越来越明显,使文化产业的社会化大生产成为现实。第二,市场经济是交换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交换效率越来越高,传播能力越来越强,覆盖面越来越广,文化的表现力、感召力得到了空前的发挥和提高,文化产业已成为民族地区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并已经成为民族地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第三,在市场经济发展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文化也是一种资本,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除了有赖于传统的有形资本外,更重要的还需越来越多地依赖于文化这种无形资本,其作用甚至比原材料、能源等有形资本的作用更大,文化资本理论最终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品及其产业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3.经济文化化是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一样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的经济发展阶段。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起核心作用的生产力要素不同,农业经济阶段的核心生产力要素是自然力,工业经济阶段是资本,知识经济阶段是知识。文化与知识是两个相互联系的内容,知识是通过实践获得的关于事物事实和状态的认识,是对科学、艺术或技术的理解,是人类获得的关于真理和原理认识的总和。而文化是在知识的基础上升华而成的智慧、人文素养、精神气度等表现形式,是要深入到认知者的本体中去成为生命体中灵魂的东西。知识是文化的基础和前提,文化是知识的凝练和升华,文化具有超越具体职业、学科又能影响到一切职业的特点,无知识的文化,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文化的知识如同无舵之舟、无衔之马。因此,知识经济是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内涵截然不同的新型经济,有着鲜明的文化特征,代表了一个全新的文明发展阶段,知识经济的兴起表明以文化知识内容为主导的经济形态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主流,人类社会发展正步入一个文化经济的时代,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正是知识经济的兴起催生和加速了文化与经济的融合。

二、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化中的文化内涵

英籍奥地利经济学家冯•哈耶克(friedrch von hayek)认为,文化是一种由习得的行为规则构成的传统,这种规则可能起始于人类所拥有的不同环境情势下知道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能力。因此,从经济发展与运行的角度看,文化包含传统性和观念性两个特性,传统性表现在文化是人们在经济运行中所习得与遵从的,它来源于特定地域与特定人群的经济活动。观念性表现在文化是人们在经济运行中所习得与遵从的特定价值观体系,它构成了人们的主观模型,人们无论是进行生产、交换,还是分配、消费活动,总是需要这一特定的价值观体系来帮助判断决策。

从文化的传统性与观念性来看,在经济活动中,文化是通过对人们产生影响的文化观念来赋予不同区域人群以不同特性,进而通过这些不同特性经济主体的不同行为来影响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具体来说,文化是通过对经济主体行为的导向、约束、激励来发挥其对经济的影响作用。

1.导向作用。文化观念为经济行为主体提供明确的价值参照体系,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把人们导向有价值的经济活动。因此,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经济行为主体会出现不同的经济活动取向。

2.约束作用。特定的文化观念构成经济行为主体潜在的行为规范,告诉人们不应该做什么,使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经济行为主体的经济活动维持不同的秩序风格。

3.激励作用。文化观念往往构成经济行为主体从事经济活动的内在动力,为他们提供克服困难、解决疑难、忍受劳苦的心理暗示与信念支撑。

因此,文化对民族地区经济的影响是通过经济主体内在的价值理性认同过程和外在行为习惯重复过程来实现的,是自觉自愿的无形过程,体现了文化传统性与观念性的典型特征,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化中必须充分认识到文化来源于经济活动传统,并最终以观念的形式影响经济发展与运行的深刻内涵,从而认识到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关键在于更新民族地区经济行为主体的文化观念,用先进文化观念武装经济行为主体的头脑,并指导经济行为主体的经济行为。

三、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化中的文化方向性问题

一般理解,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文化主要指人类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一切有利于人本身的健康发展的活动过程及其成果,既包含意识形态成分,也包含非意识形态的成分。狭义上的文化则是特指上层建筑中的思想、道德以及意识形态等因素,包括世界观、历史观、伦理观、价值观、审美观、荣辱观,等等。从广义看,文化是人类在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形成的前提是人类活动,而人类活动受特定地域限制,且在当今世界,人类是归属于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的形成具有“国界性”。从狭义看,文化是上层建筑,按照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文化的形成和内容更是受制于其所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而经济基础是国家性质的决定因素,从而使受制于经济基础的文化具有鲜明的“国界性”和政治性。

不论从广义还是狭义理解,文化都是在特定地域形成、为特定人群服务并受经济基础所制约,文化是民族和国家的灵魂,是国家、民族的认同感与凝聚力的不竭源泉,具有鲜明的“国界性”。因此,在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化中,我们不能一概地认为文化无国界,更不能把西方不适于我国的文化用来武装我们的头脑,指导我们的经济行为,而应牢记文化作为价值体系总是以国家、民族为本位的,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文化就是灵魂,就是导向,就是旗帜。所以,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化中的文化必须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实践科学发展观,服从和服务于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弘扬民族精神,凝聚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促进生产力发展和人民利益实现的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

四、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化中的文化观

文化主要是以观念的形式影响经济行为主体并最终影响到经济的发展。民族地区发展经济的关键在于树立经济行为主体先进的文化观念,用先进文化观念武装经济行为主体的头脑,并指导经济行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主要应树立与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先进文化观念。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文化观。科学技术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提高生产力来实现的,也就是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经典论断。社会生产力是由劳动者、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三要素构成的系统,生产力的三要素中都凝聚着科学技术的因素,科学技术通过向生产力系统中的各个要素的渗透而改变这些要素的质和量,从而在总体上提高生产力水平。劳动者通过学习科学技术,可以丰富生产经验,提高劳动技能,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资料总是凝聚着一定的科学成果,是科学的物化,而且生产资料的变革总是同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的;新的生产对象的发现和开拓,劳动对象的日益增强和劳动领域的拓展,也要依赖科学技术的发展。因此,科学技术已越来越成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基础和标志,科学技术一旦与生产力的三要素结合起来,就可以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这种渗透和融合日益强烈,对生产力的发展也必将起到第一位的推动作用。

民族地区要使经济持续发展,就要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注重科技人才的培养,关注科技事业的发展,改变过去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含量少、产品品种单一、生产技术落后、生产方式粗放、服务档次低下的总体状况。在农业生产上变“靠天吃饭、广种薄收”甚至刀耕火种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为依靠科学技术进步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在工业、服务业上变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为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以科学技术促进整体经济的良性发展。

2.尊重知识的文化观。知识是文化的基础,文化是知识的升华。要树立先进的文化观念,首先就是要有知识,要有尊重知识的观念。传统的经济理论认为,影响经济发展的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土地、材料、能源和资本,而现代知识经济理论已把知识列为核心生产要素。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认为,知识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并将知识经济的内涵概括为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在不同的经济形态,发挥核心作用的生产要素是不同的,农业经济阶段的核心生产力要素是土地,工业经济阶段的核心生产力要素是资本,而知识经济阶段的核心生产力要素是知识。在知识经济中,一方面知识因素更高程度地溶入经济活动,与生产力要素中的劳动者、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紧密结合,并最终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另一方面,在以提高竞争力为目的的经济活动中,劳动者的知识取向不断增强,区域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富含知识的人才的竞争。

民族地区正在经历知识经济的洗礼,经济增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民族地区必须树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认识到知识是经济发展中最重要和最关键的资源,以知识中的高科技为重要依托的高技术产业将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产品和服务中的知识含量将大大增加,经济发展的后续力量将取决于包括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在内的知识创新体系的支撑作用,无论对个人、企业还是地区来说,知识有着决定性的重要意义。

3.以人为本的文化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根本、以人为中心,以人的全面发展来分析和检验一切工作的实质。相应的,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观就是以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为出发点与归宿点来检验经济发展实效的发展观。经济发展与以人为本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经济社会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条件,没有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也就失去了基础和保障,而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离开了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就失去了目标和动力,人越全面发展,人的整体素质会越高,也就会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创造更多的社会物质文化,最终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就越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当前,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人的全面发展的现象,如城乡发展不平衡,就业形势严峻,看病难、上学难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在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等方面由于违反法规政策而侵害群众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为追求个人“政绩”而大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忽视发展实效的短期行为屡禁不止;为获得经济效益而不顾生产安全,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损失的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等等。如此一系列现象都是在经济建设中没有以人为本的表现。因此,在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化过程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文化观念,认识到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发展经济并非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而是要始终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这个根本目的,经济发展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经济发展了,人的中心地位才能最终落实;只有人的全面发展,才会充分挖掘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人们在享受经济发展成果之时主动地为社会创造和贡献更多的物质文化财富,最终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

4.全面发展的文化观。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全面,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经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政治建设提供政治保障,文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社会建设提供有利的社会环境和条件。

民族地区在经济建设中必须树立全面发展的观念,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应关注社会发展、政治发展和文化发展。在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进行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最终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5.协调发展的文化观。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看,和谐社会是指区域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关系协调,区域差距适度,区际关系良好,区域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社会。民族地区在过去的经济发展中走的是纯粹以物质财富增长为动力的传统发展模式,这种以经济增长为最终目标的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协调,从而造成水土流失、土壤沙化、泥石流、酸雨等自然灾害频繁出现,城乡差别、区域差别、贫富差距扩大,经济高增长、社会低发展,社会经济秩序失范,效率与公平矛盾等社会发展问题不断出现,这些不协调的因素都会影响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族地区的发展目标,构建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在民族地区树立协调发展的文化观,努力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相协调,严格按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的要求指导当地经济建设,也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在人与自然的协调上加强对资源、自然的保护和循环利用,“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在促进经济系统发展的同时,找到一条经济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选择一条生态与经济“双赢”的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人与社会的协调上,要认识到只有经济发展而没有社会发展就不叫全面发展,只有经济和社会发展而没有人的发展也不叫全面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关注社会的发展,逐步增加社会发展事业的投入,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尽快形成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新格局。在人与人的协调上,要在经济发展中建立和形成个体间相互尊重、诚信友爱、融洽相处,社会各阶层间公平正义、平等团结,党群干群间血肉联系的良好人际关系。

6.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观。一般理解,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可持续发展包含了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两方面。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外延及在经济方面的具体化,其出发点在于经济本身发展的可持续性,是指在一定的资源环境基础上当代人的经济福利不断改善的同时,能保证后代人所得到的经济福利不小于当代人所享受的经济福利。经济可持续发展不仅要考虑到资源和环境的有限性,同时也要考虑到代内和代际间的公平与平衡,不仅要涉及到经济本身的发展问题,也要涉及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问题。

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化过程中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观念,就是要在推动民族地区经济本身发展的同时,变革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积极发展环保产业,推广环保生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节能降耗能力,大力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多种循环经济,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7.创新的文化观。创新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极其重要。早在20世纪初期,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就针对传统经济学“生产要素决定经济发展”的理论提出了以“创新”为核心内容的经济发展理论。他认为经济发展的根本现象是创新,经济发展主要在于用不同的方式去使用现有的资源,利用这些资源去做新的事情,而不问这些资源的增加与否。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具有创新意识的企业家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性要素。

民族地区要想使经济发展永葆生机和活力,就必须树立创新的文化观念,认识到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源泉就是创新,努力进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充分调动作为经济细胞控制者的企业家的创新能力,促进经济持续增长。

参考文献:

[1]张佑林.传统文化及观念人力资本与现代经济发展的渊源分析[j].商业研究,2005,(14).

经济发展的问题篇(6)

[关键词]区域经济学;发展脉络;理论体系;学科建设

[作者简介]段瑞君,河南工业大学经贸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河南郑州450001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1)04-0005-04

一、引言

埃德加・胡佛在《区域经济学导论》中把区域经济学定义为“‘空间’经济学,可以用‘哪里有什么,为什么,又该怎么办?’这个问题概括”。胡佛所说的“什么”是指各类经济活动,“哪里”指的是就经济活动而论的区位或区域,“为什么”指的是经济学家的各种解释,“又该怎么办”就是根据经济解释而作的区域决策。可见,根据胡佛的定义,区域经济学主要是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与协调以及与此相关的理论及其区域决策的科学。区域经济学作为经济学中最年轻、最有生气的分支学科之一,从20世纪50年代出现以来就得到了快速发展,不仅理论研究有了很大进展,而且实际应用也日渐广泛,这主要得益于区域经济学具有多学科的协作优势。区域经济学作为交叉学科,融合了经济学、地理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生态学等学科研究方法,通过多学科的融合,它既克服了传统经济学忽视“空间”的缺陷,也摒弃了传统地理学片面研究空间问题,缺乏从人的行为和惯例对空间问题进行解释的弊端,同时还弥补了传统的城市与区域规划从建筑物造型和美学角度研究城市和区域布局的片面性。可见,正是这些“扬弃”使区域经济学成为一门富有强大生命活力的新兴学科。

20世纪80年代,区域经济学进入我国,经过近30年的发展,区域经济学已经成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在理论与实践中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学术层面看,很多权威学术期刊,如《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经常会有关于区域经济方面的学术论文,很多经济学刊物也都开辟了“区域经济学”专栏,很多学者出版了大量的区域经济学著作,每年也都会召开多场关于区域经济学方面的高级研讨会;从实践层面看,很多区域经济学问题,如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差距、区域可持续发展等等,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持续健康发展,不仅受到中央的重视,也是普通百姓关心的焦点,自然也成为决策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从学科层面看,我国大部分高等学校经济类本科专业几乎都开设了区域经济学课程,全国已经有100多所高校设置了区域经济学硕士点,近30所高校开设了区域经济学博士点,由于区域经济学作为应用经济学学科,毕业生适合在政府、高校、大型企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行业等从事区域和城市规划、咨询服务、资本运营、技术支持等高层次经济决策与管理及教学科研工作,就业前景也很广泛。总之,区域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应用经济学学科,在我国已经进入良好的发展时期。

二、区域经济学的发展脉络

区域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是一门比较新的学科,如果追溯区域经济学源头,它已经有180多年的历史。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大体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一)区位研究

区域经济学最早可以追溯到1826年德国经济学家冯・杜能提出的农业区位论,农业区位论的提出是由于当时城市农产品需求主要是靠城市周围的农村提供,所以在城市周围的农村存在如何种植农作物最经济合理的问题。杜能根据自己多年生产经营的经验,发现距离消费市场的远近对农作物布局有重大影响,提出了围绕城市,根据运输成本的大小,不同类型的农业生产成圈层分布的思想。19世纪中期后,德国完成了产业革命,随着一批新兴工业部门的发展,工业区位问题突显出来。20世纪初德国学者韦伯提出了工业区位论,他认为工业的区位选择着重考虑的是成本问题,影响工厂区位的成本因素主要有运输成本、劳动费用和聚集因素,因此,企业应该选址在三个因素所决定的成本最小的地方。20世纪20年代之后,企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市场需求对区位的影响越来越重要,这一时期,很多学者提出了区位理论,如贸易区位论、一般区位论、竞争区位论、中心地理论等。比较典型的是1939年德国学者廖什在《经济空间秩序》中提出的市场区位论,以利润最大化为基础。他认为合理的区位选择应该由产品的需求量的大小决定,企业最佳的区位选择应该在足够的消费需求的地点。二战之后,区位研究从个别企业区位选择扩展到区位体系,影响区位选择的因素也不仅仅是成本最低或利润最高,而是综合因素最显著的区位。20世纪50年代,从区位研究中衍生出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区域研究,这时的研究也从微观领域扩展到了宏观领域。

(二)区域研究

20世纪50-70年代,世界资本主义进人了“黄金时期”,西方各国把大量人财物投到经济发达、技术雄厚、基础设施好的地方,一方面带动了整个国家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大量的产业和人口向经济发达区域流动,造成了一些地方发展缓慢,经济状况日益恶化的情况,经济差距拉大成为各国学者关注的主要问题。佩鲁(1955)提出了增长极理论,认为增长首先出现在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渠道扩散,最终会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影响。缪尔达尔(1957)提出了循环累积因果理论,认为由于因素之间存在着循环累积的因果关系,市场力量的作用一般趋向于强化而不是弱化区域问的不平衡。赫希曼(1958)提出了不平衡增长理论,认为经济进步不会出现在所有地方,一旦增长极出现,经济增长会围绕增长极集中,扩大区域差距。弗里德曼(1966)提出中心一理论,认为当要素在某些地区聚集成累积发展之势,就会获得经济竞争优势,这些地区就会成为经济中心,没有竞争优势的区域就会变为地区,从而形成空间二元结构,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强化。其他一些学者,如纳克斯、威廉姆森、布代维尔、卡尔多、弗农等也提出了非常有见地的理论,这些学者的理论观点成为区域经济学的雏形。在此基础上,又衍生出许多新的研究领域,如城市化、区域产业结构、区域分工与协作、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发展战略、区域经济政策等等,从而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

(三)新经济地理学

区域经济学前期的研究无法解释经济活动的空间聚集不断自我强化的机制问题,1991年,克鲁格曼发表了《收益递增与经济地理》一文,建立了核心一边缘模型,为解释经济活动空间聚集现象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奠定了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基础。随后,经克鲁格曼、鲍德温、藤田、维纳布尔斯、福斯里德、马丁等学者发展,初步形成了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框架。新经济地理学借助规模收益递增、冰山运输成本和计算机模拟技术,通过核心一

边缘模型、自由资本模型、自由企业家模型、资本创造模型、垂直联系模型、知识溢出模型等,把空间因素纳人到一般均衡的分析框架中,从更深的层次分析了企业区位选择、产业分散与集中机制、贸易政策与经济增长、公共产品供给、税收政策与资本流动、国民收入区际分配、区域协调发展等问题,从而为正确的经济决策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目前,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已经处于区域经济学的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领域。

三、区域经济学存在的问题

由于区域经济学具有较强的应用性,20世纪80年代之后,区域经济学在我国得到较快发展,但是,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学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较多问题,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论体系问题

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学的发展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起步阶段,区域经济学研究还只是局限于解决现实问题的思想观点以及如何应用西方区域经济理论解决我国的现实区域问题,例如,改革开放之初,根据邓小平的“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思想,我国的区域发展开始由过去的“均衡布局”转变为非均衡发展,一些学者根据西方增长极理论,提出了点轴开发理论,强调工业首先集中在条件较好的区域,呈点状分布,工业通过交通线、动力线、运河线连接起来,形成轴,通过点轴带动经济发展。另外一些学者提出了梯度理论,关于如何梯度推进,存在较多争议,有的主张梯度推进、循序西移;有的主张跳跃式推进;有的主张立足东部、突破中部、循序西移等。此外,还有关于生产力布局的观点,如字形生产布局、字形生产布局、弓箭形生产布局以及关于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的模式的理论观点等,这些理论观点的提出对于我国区域经济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是,我们也看到这些理论观点还只是停留在围绕实际问题进行的对策性研究,关注的重点是区域政策的可操作性,缺乏深入的理论探讨,更缺乏微观的理论基础,而且理论观点也较为分散,还没有上升到完整的理论体系。

(二)学科建设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区域经济学学科点发展迅速,这主要是由于区域经济学作为应用经济学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为区域经济理论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空间,现实区域“热点”问题的研究促进了区域学科的快速发展。但是,在区域经济学学科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很多问题,从学科设置方面看,目前高校区域经济学的学科设置较为杂乱,有些高校把区域经济学学科设在经济学院,如南开大学、厦门大学等,有些设在公共管理学院,如东北财经大学、人民大学等;还有高校设在地理学院,如南京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学科设置的混乱也为某些高校区域经济学学科的发展带来了障碍,例如,由于区域经济学属于应用经济学学科,区域经济学设在公共管理学院的那些高校在申报硕士点和博士点就会面临尴尬,作为应用经济学科较难在管理类学院得到审批,因此,也会影响这些高校区域经济学教师的积极性。从教材内容方面看,高校区域经济学的教材内容差异较大,各家都有各自的特点,有的偏重于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介绍。有的偏重于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的研究,有的偏重于专题性区域研究,等等。每套教材都有自己的体系,还没有得到公认的较为规范的教材框架。从教师队伍方面看,从事区域经济学的教师队伍较为复杂,有经济学出身的,有学地理学的,也有学区域科学的等,科研和教学队伍呈现多样化。由于研究范式、研究方法的不同,也存在区域学者之间学术交流的障碍。

(三)教学问题

目前,高校经济类专业都普遍开设区域经济学课程,这也为推动区域经济学学科发展奠定了学术基础。但是,区域经济学的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从教学内容方面看,一些教师在讲授区域经济学时,教学内容多是理论知识的教条式灌输,偏重于区域经济理论的解释,较少关注实际的应用,例如,在介绍区域经济发展时,过多强调区域发展的基本理论,较少关注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把区域经济发展指标化和定量化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如何与我国现实区域问题相结合。由于过于强调理论而缺乏对区域经济学实际应用的介绍,使学生对区域经济理论难以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只能停留在较为抽象的理论层面,这就会使学生们误以为区域经济学只是“空中楼阁”式的说教,这也与区域经济学作为“致用之学”的目的相违背。从教学考核方面看,目前区域经济学课程的考核方式基本上是通过期末的闭卷笔试方式,这种考核方式过于简单化,会造成学生只关注课本内容,学生靠的是死记硬背,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区域经济学作为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更应该注重发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创造性,其他一些考核方式,如专题讨论、野外调研、科研论文等多样化的考核方式,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区域经济学的积极性。

四、区域经济学的改革

为了促进区域经济学的健康发展,适应解决中国现实区域问题的需要,笔者认为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区域经济学加以改革。

(一)建立科学的理论体系

首先,区域经济学要有微观理论基础。虽然区域经济学是偏重较为宏观的区域方面的研究,但是,我们知道宏观经济理论是建立在微观个体的行为选择基础之上,没有微观理论基础,区域经济学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研究结论更多的可能是一些对策判断,很难提出有价值的东西。当前,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正是基于新古典的研究方法,以个体的行为选择为基础,通过完美的模型推导,得出具有很强解释能力的结论,中国学者在研究现实区域问题时也应该加以借鉴。其次,要有一定的研究范围。一个学科要有涵盖一定的研究领域,我国区域经济学的研究较为混乱,似乎区域经济学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面装。目前,关于区域经济学的研究领域还存在争议,例如,不同学者提出的区域和区域经济学的定义就有几十种,这也使即将从事区域研究的人感到无从下手,因此,有必要通过学术讨论,对区域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加以界定,从而有利于区域经济学的健康发展。此外,还要联系中国现实的区域问题。科学的理论体系并不是空洞的理论观点,否则,只能带上教条主义的性质,没有实践的理论是没有意义的。当前,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为区域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学术沃土,只有与中国现实问题相结合,才能发展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

(二)规范学科发展

首先,针对不同高校将区域经济学学科设在经济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和地理学院的情况,笔者认为,区域经济学学科设在经济学院较为合理,这是因为区域经济学作为应用经济学的二级学科,本质上是属于经济学范畴,区域经济学的逻辑路径是与经济学相一致的,区域经济学的发展也是以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为基础的,区域经济学作为经济学分支学科,设在经济学院应该更有利于学科的发展。其次,关于区域经济学教科书自成体系,

不同教材内容差异也很大的问题,笔者认为,区域经济学教科书在内容上应该有所规范,虽然不可能要求不同的教科书在框架结构上相同,但是,对于区域经济学教科书所包含的核心内容应该有所界定。同时,教科书要适应区域经济学定量化发展的趋势,注重实证方法的介绍以及实证方法的经济学含义和现实应用问题。由于区域经济学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教科书中应该有丰富的实际案例,只有结合具体生动的案例,才能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区域经济理论的客观和实用。最后,对于区域经济学的教师队伍问题,笔者认为,应该加强不同学科的区域经济学教师的学术交流,通过进修、学术研讨、攻读学位等方式提高教师队伍自身的专业素质。

(三)注重教学质量

区域经济学教学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如果缺乏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就根本谈不上实际应用。区域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同一个区域经济现象的解释会有不同的理论观点,因此,在对这些理论进行解释的过程中,不仅要介绍理论内容,也要分析不同理论产生的背景、发展脉络、适用条件、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在实际中应用,这样才能使学生达到对整个理论体系理解的目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通过定量化方法的传授,提高学生对实际经济问题的分析能力,通过调查研究、案例分析、课堂讨论、课程论文等方式,提升学生对区域经济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解。此外,教学中应该重视结合当前区域热点问题,紧紧把握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区域热点问题往往也是和区域经济理论联系最为密切的领域,通过区域热点问题的分析,能够使概念化的理论具体化和形象化,能够加深学生对区域经济理论的理解,引导学生应用理论知识分析区域经济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埃德加・胡佛.区域经济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2]李晓西,郑贵斌.中国区域经济学30年论文精选[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安虎森,等.新经济地理学原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4]安虎森,等.新区域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经济发展的问题篇(7)

一、现在的农村经济中出现的问题

经过长时期的农村经济的发展, 已经加减的拜托了以前的经济经营模式,慢慢的进行经济的进步,随着现在的经济形势发展,我国的农村经济已经进人到了另一个发展的阶段,随着新的发展阶段的出现,随之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现在的农村经济面临着一个新的发展趋势。现在的市场经济已经渐渐的变得成熟并且捉进了我国的经济的发展, 但是因为市场化的经济形势的加强也逐渐的导致我国农村的经济以及农产品的生产以及供求关系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很多的农业的发展, 无形中制约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不能很好地供应上市场的产品需求,这样就会造成市场经济的束缚,不能很好地发挥; 市场经济的优势以及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的促进作用。在这种经济短缺的情况下对于农村的发展以及未来的经济形势造成了比较严峻的经济形势以及经济挑战。面临现在的国际上严峻的经济形势, 严重的波及到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并且增加了农村经济发展的难度, 对于农民的及经济收人以及农产品的生产等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据目前经记得调查情况来看, 因为经济形势严峻的影响,导致现在的农民的净收人严重的较低,相比之下, 农产品的发展还在呈上升的趋势,这样虽然相对的平衡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但是对于农村以后的经济发展以及促进,还是具有一定的威胁。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对于农民的经济收人的增加已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并且现在很多的农村的经济收人在逐步的变化,并且农产品的价格一直在持续的走低,这样就非常的不利于经济的进步以及农民的经济收人的增加。因为近几年的经济形势逐渐的发生变化, 以及我国的国有企业的经济结构和改革的力度的逐渐的加大, 渐渐的增加了城市就业的夜里,这样就会使很多的在外务工的农民的机会逐渐的减少,并且影响农民务工的经济收人, 使农民的收人逐渐的减少,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那么如何改变农村经济的现状成为了农村经济发展的严峻的问题。如何开辟一条新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道路, 以及新的领域,培养农村经济收人新的经济措施以及新的经济增长点,是现在的农村经济面临的重要的问题。

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

(一)积极地徒进农村的经济形势的转变以及农村的经济结构的调整

面对现在的农村经济的发展形势, 促进农村经济上升以及农民经济收人的增加的重要措施就是改变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创新农村经济形势的转变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发展,这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形式的重要的措施。主要是面对农村经济的市场上的发展,现在的市场经济逐渐的占据着经济形式发展的主线,并且依靠现在的科技进步以及经济区域发展的优势, 逐渐的向农村经济发展的横向与纵向进行转变。积极地发挥农村现有的经济优势, 因地制宜的进行经济的改善以及促进。以农村经济中的市场为主要的经济向导,进行经济的发展与增加,快速的发展市场经济, 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发挥农村生产中的农产品的生产以及销售, 将农产品的经济形式带动农村发展的经济形势。

(二)系统的管理农村市场体系的建立以及完善, 徒进农产品的流通

现在的农村经济中很大的矛盾出现在小农户与市场经济的矛盾,需要我们进行市场经济的推动,全面的建设合理的改善措施进行市场的管理, 降低农民与市场之间的矛盾,努力的推动市场上的调整,加大了解市场信息,并且充分的掌握市场的行情发展为农民提供便捷的农产品销售的渠道,并且一定要将农产品市场纳人到农业基地的建设中,重点进行改善与投资, 搞好市场的设施以及经营的方式, 根据农民的需求进行市场调节。促进市场与农民之间的关系调节, 搞好两者之间的联系, 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进步。

(三)加大农产品发展的力度, 徒进农产品的良好经管, 提升农村整体的发展

对于农产品的发展以及促进提升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况且一直关注着民生问题,在这方面一直没有停下创新的脚步。国家规定, 将农产品的生产以及销售系统的及进行规划,形成一个发展的整体, 在不侵犯农民的权益的同时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进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