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儿科内科和儿科外科区别

儿科内科和儿科外科区别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9 18:54:48

儿科内科和儿科外科区别

儿科内科和儿科外科区别篇(1)

规范诊治常见病和多发病

针对全科医生的儿科教学,应包括不同年龄小儿主要卫生问题及社区保健,社区儿童疾病的综合管理等。学员在短期内进一步提高处理社区儿童常见健康问题的医疗技术,掌握正确的逻辑思维方法,其中,一般急诊急救技术、常见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及初级治疗与预防技术是重点培训内容。

1强化基本技能培训:全面、系统、正确的采集病史,系统、规范地进行体格及精神检查,规范书写病历的能力是医生最基本的技能要求,是得出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信息来源。学员应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亲自操作,规范和强化此项技能。现代的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是以患者为的中心,患者的感受受到重视,要求临床医生应具备广博的知识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能力。

2扩展思维,善于诊断和鉴别诊断:儿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是全科医生教学培训的重点,当发现一种临床症状时,能够从多系统多视角去考虑、分析、鉴别,同时还要考虑患者心理和社会因素,逐渐建立起全科医疗的临床思维。例如:某一患儿出现呕吐、腹痛或皮疹等症状,不能单一考虑小儿内科疾患,扩展临床思维,考虑与儿科相关的其他疾病,如急腹症、传染性疾病等,予以鉴别并及时处理,以免误诊或耽误病情。

3正确选择辅助检查项目:检验项目是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必不可少的辅助检查项目之一,是指导医生临床用药的重要依据。学员通过培训要学会正确选择相关检验项目和对检验结果进行正确分析的能力。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影像学信息更是医生诊断和鉴别诊断所必不可少的重要依据。学员通过儿科相关科室轮转,如影像科、电诊科等,学会或提高在心电图、X线、CT、MRI等检查结果的分析技能,熟练运用于临床实践中。

4合理用药:带教老师应按照严格的临床路径,规范诊疗患者。指导学员用药前正确阅读和使用药品说明书,不仅掌握药物的适应证,还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配伍禁忌,必要时应向家属交代可能出现的反应,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医患矛盾。近年来,滥用抗生素的使用问题备受关注以来,输中药制剂的患儿逐渐增多。因有些中药成分比较复杂,其所含蛋白质或生物大分子作为过敏原导致过敏反应的发生率高,故输液时勿与其他药物混合使用,特别是过敏体质的患儿更应该慎用[3]。还有,喘息患儿输氨茶碱时会出现烦躁、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严重可出现惊厥等,需严格掌握指证,输液时速度应缓慢,同时密切注意病情变化。因病情需要使用特殊药物时,应向家属明确交代可能的风险,经签字同意后方可使用。

正确评估病情,及时转诊

学员通过脱水、抽搐、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及休克等重症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治疗转归的学习,掌握正确评估患儿病情的思路,如腹泻病、急性喉炎等疾病。初期虽然不严重,但时刻考虑其并发症的发生,需及时向家属交代病情及可能出现的后果,同时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使患儿争取在病情进入不可逆阶段之前能够在综合医院得到综合治疗,否则重度脱水伴有血压下降,进入休克失代偿期或喉炎加重出现极重度呼吸困难时,抢救成功率就很低了。对于新生儿,需正确评估高危儿,如有高胆红素血症风险的患儿,需积极查找原因,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干预,以免病情进一步加重和遗留胆红素脑病、脑瘫等后遗症的发生。因此,儿科专科医生带教时,应充分考虑社区的需求,帮助全科医生识别危急重患儿危险程度,熟练掌握转诊指标,准确有效地进行转诊。这些培训对确保基层医务人员的医疗安全,提高危重患儿存活率,减少后遗症具有重要的意义。

积极开展儿科特色教学—儿童保健教学

目前,很多基层单位在儿童保健方面,关注范围过窄,不注重发育和行为问题。因此,充分利用综合医院儿童保健专业的优势,在培训期间,让学员了解影响儿童发育和行为的因素,认识各类儿童时期的发育和行为问题和疾病状态下的儿童行为,参与评估、提供并指导使用一些简单的筛查表格等,帮助受训者在以后工作中拓宽思路。此外,把儿童的躯体和心理行为统一起来,也有助于全科医生筛查出社区中有行为偏离或异常的儿童,尤其是有高危围产因素的婴幼儿,使其尽早地接受专科检查评估,并协助家属找出一些家庭、学校、社会等影响因素[5]。

加强继续教育

积极参加继续教育项目,让学员了解国内外儿科疾病诊断和治疗上的最新进展及循证医疗结果,以保证对新知识和技能的更新,特别是《儿科高级生命支持》培训项目是不可缺少的培训项目之一。全科医生是社区第一线医疗服务的提供者,难免遇到突发公共卫生医疗事件的发生,需掌握紧急处理或院前急救的基础知识和技术,但接受全科医生培训的学员主要来自具有一定临床工作经验,但知识面较窄、基础欠扎实的社区医生和缺乏临床经验的医学院校毕业生。他们缺乏最新的心肺复苏(CPR)知识,有的仍沿用目前认为是错误的CPR方法。因此,通过学习最新的CPR理念和方法,使他们对CPR有统一的认识,规范具体的实施措施,从而在临床上正确实施CPR,改善心肺骤停患儿的预后,使危重病患者得到更有效的抢救。

儿科内科和儿科外科区别篇(2)

创办0~6岁儿童的家长学校科普项目申报书

项目的主题与意义(限1000字)(明确说明项目的设立背景、主题、目的以及实施的意义。包括:项目对公众学习科学技术有何积极促进作用,是否体现时代特色,是否具有沙坪坝区特点等。方案具有科学性、通俗性,项目主题与方案内容具备相关性与协调性。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或完成后能够产生较好的社会影响或对推动沙坪坝区科普工作有积极促进作用等。)

 

项目设立背景:

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已经让年轻的70后、80后倍感压力,而他们又正处于生儿育女的高峰期,缺乏经验的他们,在已经极度疲惫的状况下,又面临传统与现代育儿观的交替冲击,更显不知所措。他们需要一个值得信赖和依靠的专业机构来为他们排难解惑,而目前沙坪坝区还未设立类似科普育儿机构,而我院作为沙区妇幼保健专业机构,恰恰具有这个责任和能力来完成这项工作,故拟创办“0—6岁儿童的家长学校”。

 

项目设立主题:

“0—6岁儿童的家长学校”项目创办的主题是“科学育儿、全区普及,培育健康聪明宝宝”。

 

项目设立目的:

邀请全国与全市儿童营养与行为、心理健康等方面的专家,目的在于向儿童父母及相关抚养人传播预防接种、早期教育、喂养、神经行为发育检查、营养、心理健康等育儿知识,正确处理婴幼儿在不同阶段所表现的营养、行为、教育、心理等问题,并通过这一途径,逐步向全区普及科学育儿方法。同时,通过本项目的实施,积累更丰富的临床经验,更好地学习.吸收国内外先进方法,营造全区科学育儿的氛围。

 

项目实施意义:

沙区妇幼保健院,承担着全区的公共卫生与妇女儿童保健工作,实施本项目,首先体现以政府为主导的医疗机构的社会责任感;其次,引导民众从经验育儿向科学育儿进行转变,并不断传播和传承,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再者,优秀的一代人必将建设一个优秀的社会,一个优秀的国家,为我国长期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三、申报单位科普工作情况介绍(明确本单位科普工作现状及科普工作条件。包括:本单位已有的科普设施和科普工作条件、科普专兼职人员和科普志愿者队伍情况;对外开放的科普教育单位,还要特别陈述年开展活动次数、年参加活动人次等情况;申报科普能力建设类项目的单位,还要特别陈述现有科普能力条件,项目完成后,本单位科普能力在哪些方面给予提升,其对推动本单位科普工作有何重要作用。)

沙坪坝区妇幼保健院承担着全区妇女、儿童预防保健、健康咨询、医疗服务和对辖区医疗机构和托幼园所进行妇幼保健业务指导、监督、检查及人员培训等职责。副市长谢小军,重庆市委常委翁杰明,卫生部党组书记张茅、副部长蒋作君,前重庆市妇联主席杨恩芳领导等曾亲临医院视察,近些年来又得到了市、区党政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使医院发展成为一所拥有产科、妇科、计划生育科、儿科、不孕不育专科、妇女保健科、儿童保健科等8个临床科室,3个医技科室,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高质量高水平的妇幼保健特色专科医院。目前全院有职工108人,医护人员中高级职称占总人数38%,长期与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妇幼保健院保持着学术交流、业务往来。

我院长期以来坚持进入大专院校及社区进行科普知识的宣教工作,每周定期进行院内宣教工作,我院的拓展部负责每年院内及院外宣教的安排及组织工作,拥有先进的宣教器材,并从各科室选派专家教授作为宣教人选。

目前院内开展的科普学校有:孕妇学校,为孕前、孕期的准爸爸、准妈妈及家属提供科学的优生优育知识;家长学校,为0-6岁儿童家长提供科学的育儿知识;生殖健康关怀学校,为所有育龄妇女及家属、大、中学生提供计划生育知识,保障妇女健康。

以此可见,我院有丰富的资源可开展该活动。

四、科普项目申报内容(拟实现目标及主要内容、形式、规模等)

(申报项目单位应根据项目指南的要求,详细陈述申报内容,特别要陈述以下内容:科普能力建设类:申报项目单位应陈述完整的建设设计方案、设计草图以及运行管理方案;创新科普活动类:申报项目单位应陈述① 活动标题(或主题),② 活动目的,③ 活动对象,④ 活动主要内容和特点,⑤ 活动组织方法及实施步骤(包括时间进度安排),⑥ 活动所需要器材,⑦ 参考资料等)

活动主题:“0—6岁儿童的家长学校”项目创办的主题是“科学育儿、全区普及,培育健康聪明宝宝”。

活动拟实现目标:邀请全国与全市儿童营养与行为、心理健康等方面的专家,目的在于向儿童父母及相关抚养人传播预防接种、早期教育、喂养、神经行为发育检查、营养、心理健康等育儿知识,正确处理婴幼儿在不同阶段所表现的营养、行为、教育、心理等问题,并通过这一途径,逐步向区普及科学育儿方法。同时,通过本项目的实施,积累更丰富的临床经验,更好地学习.吸收国内外先进方法,营造全区科学育儿的氛围。

活动对象:全区0~6岁儿童家长

活动主要内容:1、新生儿入户访视:通过公共卫生科调查我区的新生儿出生时间与家住地址、联系方式,进行入户访视的形式,指派我院儿科医师进行上门访视,及时发现一些新生儿期疾病:如黄疸、脑损伤、感染性疾病等,并进行早期治疗,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同时指导家长母乳喂养与VitAD的添加。

2、集体授课:邀请全国与全市儿童营养与行为、心理健康等方面的专家,由我院联系场地,向儿童父母及相关抚养人传播科学的育儿知识,正确处理婴幼儿在不同阶段所表现的营养、行为、教育、心理等问题。

3、育儿知识全天咨询:我院会安排儿科专家与专线就家长育儿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详细解答。

活动特点:

“新”:本项目以新的方式、全新的知识体系展现给家长,开启了沙区育儿领域之先河;

“广”:本项目受众面广,达到全区0-6岁儿童家长的50%以上,实现广泛传播的目的;

“持续性强”:本项目不但将开展一年,如效果良好将继续开展;同时,将传统与科学的育儿知识进行合理结合,通过广大家长育儿观念的转变,将持续传承下去。

活动组织方法与实施步骤:

1)        活动组织方法:由本院牵头,会同全国、全市育儿专家教授协作完成;

2)        实施步骤:

 

 

 

 

活动宣传

2011.04

科普活动试运行

2011.05-06

活动场地改建和器材到位、调试

2011.04

规划活动内容

2011.03

完成组织构架搭建及人员安排

2011.03

确定活动主题和目的

2011.02

 

 

 项目总结

2011.08-2012.03

 科普项目正式运行

2011.08-2012.03

小结及改进

2011.07

 

五、项目实施已具备的条件

 

(现有人才、技术、管理水平,前期工作基础与成果,完成本项目所具有的独特优势;项目的投资额、资金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等。)

儿童保健科是保健院开设较早的科室之一,迄今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是沙坪坝区唯一的儿童保健业务专业机构,被评为院级重点学科和区级重点学科,在全区儿童保健领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儿童保健科已从当年不足10平米的诊断室发展到有150平方米的大小8个诊断、治疗室。儿童保健科同时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业务人员,现有专业技术人员13人,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占90%以上(包括两名在读研究生),中高级职称占60%以上。科室负责人从事儿童保健工作26年,为区级学术学科带头人、重庆市儿童保健专委会委员、重庆市优生优育协会发育专委会委员、重庆市心理学会儿童心理分会专委会委员。目前门诊量达20497人次,科室还承担着全区妇幼保健人员和托幼园所保健人员管理、培训和健康体检工作;托幼园所儿童的入托体检、保健指导和集体儿童生长发育、营养评价及膳食指导;全区散居儿童健康监测及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并承担和参加了全国儿童生长发育标准调查、国家CDC儿童肥胖调查、重庆市肥胖儿童调查、脑瘫筛查等科研课调查工作。作为院级和区级重点学科,单位在设备的购置、人员的进修、科研调查等资金方面大力支持,扶持儿童保健科的发展。 

我院产科年分娩人次达856人,新生儿共计860人,预访接种与儿童健康体检、早期教育、入托体检人次达28200人次;儿科门诊人次45327人,且以上人次中0~6岁儿童占96%以上。据以上数据统计,每年我院可面向74387人次以上的家长,占全区的80%以上。

我院于2010年8月开始,已在院内逐步开展了此项工作,由院内中高级职称及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师周六下午进行集体宣教,开展此项目半年来,被宣传人数超过2500人次。通过此项科普工作,我科人员的专业知识得到进一步加强,家长科学育儿的知识也得到了普及。

儿科内科和儿科外科区别篇(3)

一、探寻幼儿科学启蒙教育实施路径

(一)不断开发科教创新区科学教育资源。调查幼儿园所依附的高教区中可利用的人才、环境、物质等方面的科学教育资源,科学、合理、有计划地加以挖掘和利用,从而丰富本园的探究性科学游戏活动的题材和内容,为本园的科学启蒙教育服务,以培养幼儿热爱科学的情趣,拓展幼儿的科学知识视野。与服务外包职业学院数字媒体系、苏州工业园区国际科技园、独墅湖图书馆顺利牵手挂牌,建设翰林科学教育实践基地,扩展园本科学教育实践基地的范围。

(二)精心打造幼儿园科学教育特色环境。挖掘园内一切可以为幼儿园科学启蒙教育利用的有利条件,抓住重点、突出特色,营造适合幼儿园科学启蒙教育的物质环境和心理氛围。探索环境因素与幼儿主动探索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幼儿园公共环境、专业活动室、活动教室为载体,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段幼儿的适宜性和可操作性,包括具体的选材、设计、呈现方式及布置等,以最大限度吸引幼儿积极参与自主探究的游戏活动。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科学探究性游戏。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科学领域的有关精神为指导,着重研究幼儿探究性游戏活动的目标确定、内容选择和游戏形式,逐步研究具体可实施的科学启蒙教育策略,以激发幼儿对探究性科学游戏活动的兴趣和探究欲望,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逐步开拓以集体教学活动、科学区角、科技大空间专业活动室多元化科学游戏活动形式。

二、落实幼儿科学启蒙教育师资培训

(一)教师发展中心系列培训。全园教师参加课题研究,结合教师发展中心计划,进行相关的系列培训活动。如:新教师对课题方案的解读学习、专家科学教育的专题讲座、公益科技讲座、翰林讲坛之科技大空间的环境创设及管理、班级科学区域创设、观摩区社会领域组展示活动、科技大空间自制材料分享、科学探究性游戏策略研讨、身边的科学---魔术分享等。组织教师外出参观西题迪斯儿童科技营、西交利物浦大学科技展参观、科教创新区图书馆流动科技馆,通过系列培训,多通道多途径地提高教师科学活动的教学能力和自身的专业素养。

(二)专题科学教育论坛活动。开展科学教育论坛活动,通过子课题组长介绍课题开展的情况、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教师纷纷以课题组成员的身份参与到论坛发言中。子课题一的成员分别从资源地走访我们该准备什么,如何在各种资源中挖掘出适合幼儿的资源并加以利用两个方面畅谈自己的想法;子课题二的成员则是从幼儿园的大环境、科发室环境、班级科学区角的创设展开了讨论;子课题三的成员将自己在实际带班中实施科学探究性游戏的经验、感悟与大家分享。活动中,老师们畅所欲言,在分享交流的过程中受益匪浅。

三、丰富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活动内容

(一)教师活动

1、开展小专题研讨及汇报活动。全园十八个班级均参与小专题研究,通过收集资料、实践研究、小组讨论、集中反思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2、各年龄段一课三研、同题异教活动。每月一课三研、同题开课的活动由原先单一的集体教育活动而拓展为涵盖专室活动、科学区游戏兼而有之的多元形式。既丰富了活动的形式,又积累了一定活动的带教经验。

3、科学教育专题讲座活动。与美国知名科学教育机构“西提迪斯”合作,开展少儿科技专题讲座活动,让幼儿走进形式多样的科学活动从而更加积极参与科学探索,并在科学活动中发展创造性和想象力,培养独立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幼儿活动

1、翰林科技节活动。学年以翰林幼儿园科技节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展现多元化科学游戏活动形式。各年龄段开展不同类型的科技活动,大中小班分别以利于幼儿动手动脑的亲子科技玩具、科技环保拼贴画、科技小报的形式揭开了热烈的科技节帷幕,有游戏、有魔术,丰富而有内涵,闭幕式上展现了一年以来的科学精品资源课,幼儿在科技节中有收获,有成长。

2、科学探究性游戏活动。以游戏的形式开展各年龄段科学活动,重点在科学领域教学活动、科技大空间专室活动、班级科学区角活动中进行。内容选择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和现有水平,重点突出实践性、操作性。

儿科内科和儿科外科区别篇(4)

1.住院部

控制护理单元的规模可以显著缩短护士的护理流线,提升护理次数,从而给儿童患者从心理上带来更多的安全感。由于儿童患者晚上大都需要成人陪护,所以在病房的设计上首先应考虑到陪护空间,在儿童病房与普通病房大小一致的情况下,由于儿童的平均身高较成人矮,可通过缩小儿童病床尺寸的方式来获得更多的陪护空间;其次是通过更高等级的护理模式实现无陪护护理,使儿童住院如同全托式幼儿园的模式,完全由护士来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家属只在规定的探视时间内进行探视。所以,儿童病房设计理念的选择还应结合儿童医院的等级及院方的经营理念来综合考虑。儿童医院病房的室内装饰风格要充分考虑儿童的心理特点,轻松活泼的病房环境可以有效缓解儿童患者的心理压力,促进病情的早日康复。

2.医技部

医技部的设计应以安全高效为原则,以手术室为中心,重症监护室和中心供应室与其就近布置,保证其有方便的交通联系。影像科、检验科、功能检查等医技科室的设置则应同时考虑到门急诊患者和住院患者便利使用。

3.流线设计

院区的外部流线设计应做到人车分流,目前的医院建筑较多采用地下停车的方式来解决停车问题,外来车量从车行入口进入院区然后直接到地下车库泊车区,而后或至地下车库停车或从地下车库出口驶出院区。医院内的主要垂直交通电梯、自动扶梯等应直接落至地下车库层,或者直接在地下1层设置一个门诊大厅,并设置导医台问询处等功能,方便患者快速分流。首层的流线除应分别设置门诊、急诊急救、出入院流线以外,还应根据功能设置情况设置独立的发热门诊流线、特需门诊流线、健康管理咨询中心流线、产科门诊流线等。医院的医护流线可在各个功能区分设医护更衣区,医护人员可通过医护专用电梯到达各个医护区的更衣区,然后再进入各区科室或病房。也可在地下1层或首层设置全院集中的医护更衣区,个别需要二次更衣的科室,如手术室、ICU等可在各科室楼层设置二次更衣区。集中设置医护更衣区的优点在于可以集中设置空调通风和供回水设备,节省设备空间和造价,同时也便于管理。污物流线可通过设置在各个区的污物电梯将污物汇集到设置在地下室的垃圾收集处,再由垃圾运输车从地下车库直接将垃圾运出院区,污物流线的设计应尽量减少在院区内的穿行,并利用院区后勤出入口设置。

二、案例分析

1.爱育华妇儿医院概况

北京爱育华妇儿医院是一所与美国费城儿童医院合作建设的高端妇儿医院,位于北京市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医院由国有资本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等级为三级。医院占地3.8×104m2,建筑面积约7.3×104m2,按日门急诊量1500人次设计,住院病床数为230床。医院2011年开始建设,并将于2014年6月正式营业。医院地下2层,地上7层,地下部分主要为车库、设备用房、营养厨房和中心供应室等;裙房部分2层、局部3层,为门急诊区和医技区;儿科病房楼6层、月子中心病房楼7层,二者分设在南北两侧,并在用地东北侧预留医院发展用地。医院的门急诊区设置5个单元的门诊诊区、1个单元的急诊诊区;医技区主要设置的科室有:放射影像科、检验科、血库、病理科、内镜中心、日间化疗科、输液配置中心和手术室等;病房区每个护理单元设30张病床,共设1个新生儿病区、6个儿童病区和26床的重症监护病区;儿童健康管理中心主要包括健康咨询管理及口腔保健两个区域;月子中心主要为产科和月子病房。

2.爱育华妇儿医院的设计特点

门急诊区:门急诊科室按标准单元设计,每个单元可设置一个科室,每个单元的面积相当,布局相同,方便医院的科室分配与调整。医技区:医技区设置在两栋病房楼之间并与门急诊区域水平相临布置,方便病房和门急诊区的使用。同时,手术室与重症监护室同层布置,联系方便,可迅速开展手术。病房区:月子病房与儿科病房楼分开设置,使妇产科区域与儿科区域互不干扰;剖腹产手术室设置在产房附近,在月子病房地下室设置营养厨房,并设置专用送餐电梯使送餐流线方便快捷。儿童病房以单床间为主,每张病床配备一张可折叠陪护椅,方便陪护人员陪护;每个护理单元30张病床,并在每两个病房之间的走廊一侧设置观察窗和操作台,使护士不进入病房就能观察到病房内的情况,即保护了患者的隐私,同时也缩短了护士的护理流线。医护区:在地下1层集中设置更衣沐浴区,可有效利用地下空间,同时,淋浴区集中布置节省了地面各层的设备管道空间,也方便医院集中管理。

儿童游乐空间:在儿童病房楼首层局部架空,作为儿童活动的半室外空间,同时在门诊大厅、住院大厅和各护理单元内部设置各具特色的儿童游乐空间,以此来帮助儿童患者缓解紧张的情绪,给医院的内部环境创造一种轻松活泼的氛围。另外,爱育华医院是与美国知名儿童医院合作办医,其建筑设计也是由中方和美方两家设计单位合作完成,其设计特点既结合了中国国情,也吸收了美国儿童医院设计的先进经验。

三、结语

儿科内科和儿科外科区别篇(5)

小儿外科年会演讲稿

尊敬的X院长、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同行:

上午好,初夏时节逢盛会,三江岸边迎嘉宾。今天我们在这里齐聚一堂,隆重举行2018年宁波市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学术年会,这是宁波市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的一件盛事。今年年会选在鄞州区第二医院召开。借此机会,我代表小儿外科分会的全体委员,向参加会议的各位领导、嘉宾及学会会员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支持宁波小儿外科事业建设发展的各级领导、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也要特别感谢鄞州第二医院的XX主任为本次会议所作出的大量筹备和组织工作。

宁波市2018年小儿外科学术年会,是宁波市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来自宁波市各县、市、区医院的各位同仁会聚一堂,进行学术交流,相互研究探讨,的确是小儿外科学界彼此促进、共同提高的一个重要载体和大好时机。这次还特邀了上海XX医院小儿外科的XX教授参加,希望能有效提升此次学术交流的整体层次,提高各参会医院的小儿外科水平,并推动宁波市小儿外科事业的整体发展。鄞州区第二医院作为承办单位,其泌尿外科专业在宁波市内处于领先水平。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我为此次2018年小儿外科学术年会在鄞州区第二医院召开感到无比荣幸,希望大家能有一如既往地积极参加小儿外科分会举办的各项活动。今年下半年,我们小儿外科分会将会有2个省级继教班在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举办,这也是第一次我们分会在一个年度内举办2个继教班,届时我们也将邀请全国和省内知名的小儿外科专家授课,在此我也向各位参会的同行发出邀请,希望届时能与各位再次济济一堂,共同提高宁波市小儿外科专业的技术水平。最后,预祝此次年会圆满成功,祝各位来宾鄞州二院之行欢乐愉快,留下美好的回忆!谢谢!

儿科内科和儿科外科区别篇(6)

曹兰芳 女,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等呼吸系统疾病,过敏性哮喘、鼻炎等过敏性疾病,幼年型特发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等风湿病的诊治有独到的见解。

车丽芬 女,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教授。擅长儿科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呼吸、消化等临床常见病及疑难杂症。

龚代贤 男,上海瑞金二路197号上海二医大附属瑞金医院儿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擅治疾病: 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幽门肥厚症、小儿急性肠套叠。

耿昌平 男,江苏南京市儿童医院儿外科主任医师。对小儿外科各类疾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小儿普外科、新生儿外科及脑外科等疾病的诊治工作,能开展高难度手术。

郑珊 女,上海市枫林路183号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儿外科主任医师、教授。擅治疾病:小儿普外科及新生儿外科。

郑训淮 男,安徽合肥市望江东路39号安徽省立儿童医院儿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擅治疾病: 一、新生儿外科:食道闭锁、肠闭锁、胃肠穿孔、闭锁等;二、普外科:先天性原结肠、胆总管囊肿等。

朱光连 男,山东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儿外科主治医师、教授。通晓小儿外科各专业,专长小儿普外及小儿胸外科。

谭国华 男,山东省济南市文化西路44号南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儿外科主任医师 、 教授。 擅治疾病: 小儿外科疑难病症及疑难手术。

董倩 女,山东青岛市胶州路1号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儿外科主任医师、教授。侧重专业为小儿普外和小儿肿瘤,特别对小儿胆道疾病及小儿肿瘤的诊治、研究等有较深的造诣。

曹兰芳 女,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等呼吸系统疾病,过敏性哮喘、鼻炎等过敏性疾病,幼年型特发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等风湿病的诊治有独到的见解。

东北地区

李权 男,哈尔滨南岗区邮政街23号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外科主任医师、教授。 长期从事临床小儿外科工作,尤其在小儿普外科和新生儿外科方面业绩突出,开展多项新技术。

陶文芳 男,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246号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外科主任医师、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奖。 擅长各类小儿外科病。

马瑞雪 女,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36号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儿外科主任、 主任医师、教授。擅治疾病:小儿髋脱位及小儿骨病

孙莉莉 女,长春市北安路69号长春市儿童医院儿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擅治疾病: 诊断和手术治疗颈椎和胸椎的食管气管瘘。

冯畹兰 男,长春市新民大街1号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儿外科主任医师、教授。擅治疾病: 小儿普通外科、泌尿外科、肿瘤、小儿先天畸形等。

杨志明 男,长春市新民大街1号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儿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教授。擅治疾病: 小儿普通外科,泌尿外科,肿瘤,小儿先天性畸形等。

西南地区

何德麟 男,桂林市乐群路15号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儿外科 主任医师。擅治疾病: 小儿基本外科、腹部外科和新生儿外科(含外科感染、损伤、肿瘤、梗阻、畸形、功能障碍等),如各类消化道闭锁、狭窄,新生儿梗阻型肝炎,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肠神经节细胞缺乏症或各型先天性巨结肠症。

蒋爱民 男,成都市儿童医院儿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主要诊治小儿外科疾病,尤其擅长泌尿外科疾病的诊治,如肾、输尿管及尿道的畸形、肿瘤、感染及疝等。

王明和 男,四川成都市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外科主任医师、教授。主要从事小儿泌尿外科疾病的临床诊疗及科研工作,对小儿泌尿外科疾病有较深的造诣。

彭明惺 女,四川成都市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外科主任医师、教授。主攻小儿骨科学。

华南地区

刘威 男,广东省广州市人民中路318号广州市儿童医院儿外科主任。擅长小儿心胸外科疾病的治疗,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及各种胸部疾病的外科手术治疗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欧正武 男,湖南省长沙市韶山中路65号湖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外科主任医师、教授。临床30余年,用中药为主治疗小儿乙肝、急性肾炎及难治性肾病,疗效甚高。

陈翔 男,湖南长沙市湘雅路141号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儿外科主任医师、教授。擅治疾病: 小儿心血管疾病。

余孝良 女,湖南省长沙市人民中路86号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外科主任医师、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擅治疾病: 小儿心血管疾病,特别是小儿心律失常的诊断与治疗。

熊正东 女,湖南省长沙市人民中路86号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外科主任医师、教授。擅治疾病: 小儿呼吸、哮喘。对小儿肺炎、反复呼吸道感染、哮喘等心功能改变,以及卡介菌多糖核酸对其防治的研究有独到之处。

易者文 男,湖南省长沙市人民中路86号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擅治疾病: 小儿肾病、遗尿、流感。

李云 男,湖南省长沙市解放中路与蔡锷路交汇处湖南省人民医院儿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擅治疾病: 对儿科急诊抢救及疑难病例的诊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应用灭活卡介苗皮上划痕治疗小儿哮喘及反复呼吸道感染。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赵锡慈 女,湖北省武汉市解放大道1095号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教授。多年来从事儿科疑难病专家门诊。

陈干生 男,湖北省武汉市解放大道1095号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教授。擅长小儿神经专业的临床与研究。

西北地区

孙天辉 男,甘肃省人民医院儿外科主任。擅长于诊治儿科多发病常见疾病和疑难复杂病症以及心血管疾病,同时抢救新生儿和儿科其他危重疾病。

关梅玮 女,兰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儿外科主任医师、教授。擅治疾病:各类小儿科疾病。

苏怡凡 女,甘肃省人民医院儿外科主任医师、教授。主攻小儿肾脏和小儿神经专业。

熊海金 女,甘肃省人民医院儿外科主任医师。对健康儿童血清2-微球蛋白测定及临床研究和妖骨碱性另酸酶早期诊断先天性佝偻病的临床研究有一定经验。

李恭才 男,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外科主任医师、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长期从事小儿外科临床研究诊治工作。在小儿先天性畸形及小儿肿瘤的防治特别是小儿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研究方面有独到之处。

张志芬 女,甘肃兰州甘肃省第一医院儿外科主任医师、教授。从事儿科专业31年,在新生儿各类疾病、肾小球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疾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阿布都 男,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儿外科副主任医师。擅治疾病: 擅长小儿外科。

张宪生 男,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着重于小儿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的研究。

戈东东 女,宁夏自治区银川市玉皇阁北街102号银川市第三人民医院儿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主治儿科各种急症:高热、抽搐、中毒、循环和呼吸衰竭;新生儿疾病;小儿营养缺乏性疾病;小儿呼吸、消化、循环、泌尿、神经、结缔组织系统各种疾病;小儿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华北地区

鲍秀兰 女,北京市协和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擅长儿童甲状腺疾病、垂体侏儒、矮小儿童、小儿癫痫、脑瘫及智力低下的诊治。

魏珉 女,北京市协和医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擅长小儿肾病综合征、急慢性肾炎、过敏性紫癜及紫癜性肾炎、红斑狼疮及狼疮性肾炎等小儿肾脏病、各种免疫性疾病、新生儿疾病、遗传代谢病的诊治。

李振东 男,河北省石家庄市和平西路215号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外科主任医师、教授。擅治疾病: 小儿外科疾病。

王贤书 男,河北省石家庄市建华南大街133号河北省儿童医院儿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擅治疾病: 小儿脑积水;颅脑和脊髓先天性畸形;各种急慢性颅脑损伤;颅内肿瘤;小儿先天性漏斗胸、鸡胸;小儿贲门失弛缓症;小儿痉挛性脑瘫;小儿全身各种肿瘤。

儿科内科和儿科外科区别篇(7)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活动课程;幼儿教师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8―086―03

我国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就业难的背后反映的是普通高校毕业生无一技之长、同质化发展与市场所需专业技术人才供给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促使我们对不同层次高校定位的思考。在我国现行高等教育体系中,研究型大学和高职高专院校的定位相对明确,而多数地方普通高校作为夹心层,定位常有“高不成,低不就”的困惑,以至于其所培养的毕业生也处于高不成、低不成的尴尬境地。为解决就业结构型矛盾,我国进入了现代职业教育时代。诚如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所言,现代职业教育非传统职业教育,现代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技术技能型人才,主要包括工程师、高级技工、高素质劳动者。显然,地方普通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要培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高素质的劳动者,即理论够用、技能过硬、上手即用的幼儿教师。

关于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培养涉及专业基本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本文重点阐述的是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必备的设计活动课程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活动课程设计能力的重要性

(一)活动课程的地位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类型主要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与学生本位课程,幼儿园的课程设置也无外乎此三种课程类型。其中,学科课程分为单学科与综合学科课程,幼儿园五大领域的课程属于综合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分为指定领域课程与非指定领域课程,指定领域的课程包括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等课程;学生本位课程是指融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于一体的新型课程。

学生本位课程在融合学科与活动课程对立特质的同时,从客观上也消解了这些特征,即在课堂上既要突出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又要体现儿童的主体性,通过活动,促进儿童主动探究。事实上,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两种课程的优势往往无法充分体现,这意味着原来课程的优势丧失或变得形式化。另外,如何做到对两种课程特质的兼收并蓄,对于教师来说的确是新的挑战。因此,学生本位课程作为一种新型课程,其设计在理论上是较为理想的,在教师的实际操作中是有难度的,其实施效果还有待于正在进行的教育实践的检验。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均为数年来被中外的教育实践检验的课程类型,各具优势与不足,正是这两种课程内涵和形式的对立性,更彰显了两者并存的必要性,进而促成课程设置的多样性。从儿童全面发展的角度看,既要有系统学科知识的学习,还需能力的培养,因此,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与学生本位课程的并举也许更能成全儿童真正生命的成长,不必盲目否定某一方以求进步。

鉴于我国长期以来学科课程一统天下的历史背景,尽管国家几度进行基础教育、幼儿教育的课程改革,然而,活动课程的开展仍不容乐观,且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

(二)活动课程的含义及范围

活动课程是根据儿童的经验或团体生活统合起来的课程,其理论基础是“经验主义”课程哲学观,所以又称经验课程。活动课程是儿童在活动中主动探究、实践,进而获得经验的课程。这里的“活动”有身体的活动,更有思维的活动。

活动课程不以幼儿教师的讲授为主,也不是幼儿教师用繁杂的问题控制儿童思维的走向;它充分发挥了儿童的主体性,有利于儿童能力的培养。活动课程契合当下的幼儿教育理念和现行的课程观,即幼儿教育应以儿童的发展为本,幼儿园课程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总和,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在我国幼儿园的课程设置当中,活动课程大致源于三个方面。

1.以单元主题活动、区域活动形式出现的活动课程。这里的单元主题活动与区域活动并不是学科课程之后的课外延伸或补充活动,而是列入课表的正规课程。单元主题活动是指幼儿教师引导幼儿,并与所有幼儿共同探究的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其呈现的形式为幼儿教师围绕某个主题,在一段时间内通过一系列的子活动,逐步达到主题总目标的过程。在实施子活动的过程中,幼儿教师关注的是幼儿的自主探究、动手操作与亲身经历,旨在促进幼儿的自我发现。区域活动是指幼儿教师在活动区内为幼儿提供每一个活动内容所需要的材料,让幼儿在操作材料的过程中探索、体验与发现。因此,区域活动并非无目的的区角自由活动。

2.引进国外的活动课程。如蒙氏课程、福禄贝尔课程及方案教学等生成性课程,这类课程属于以幼儿动手操作教具、主动探究发现为主的活动课程。诚如虞永平所言,只有将幼儿的经验和知识的获得看作幼儿主动建构的过程,幼儿园的课程建设才能从这里起步。

3.改造或创编的活动课程。幼儿教师将科学领域、社会领域等五大领域的课程改造成活动课程,即这些领域课程不再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而是以幼儿的动手操作、主动探究为主。但这类活动课程的产生需要较高素养的教师、相关的教学设施、社区资源等,以此种方式产生的活动课程在国内并不多见。当然,幼儿园还可以自行创编活动课程,这需要依靠本土化教育资源与高素质的师资团队。

值得注意的是,对某些五大领域课程只是改变了教学方法、手段或教学形式,适当加入一些游戏的做法,其实质仍然是以教师精心设计的诸多问题为主线,以层层递进的缜密教学环节作为轨道的学科课程,充其量贴近“学生本位课程”,但并不符合活动课程的特质,因为这种课程始终处于教师的高度控制之下,并非以儿童的自主探究、发现为主,因此,这样改造的学科课程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活动课程。

(三)培养学前教育本科生活动课程设计能力的重要性

活动课程是当前幼儿园不可或缺的一种课程类型,且应占据幼儿园课程设置的主导地位。如前所述,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与学生本位课程的并举更能成全儿童真正生命的成长,至于三种课程类型所占的比例,一般应依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不同层次教育目标的要求而有所不同。根据学前期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即第一信号系统占绝对优势,以感知觉、动作、具体形象思维为认知基础。而且,幼儿阶段的教育教学目标并非以系统的学科知识为主,主要是培养儿童的兴趣、能力、良好的习惯等。因此,幼儿园活动课程设置的比例应占课程设置总量的多数更为合理。

幼儿园活动课程地位的提升意味着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即职前的幼儿教师必须熟练地掌握不同类型活动课程的内涵、特点及其设计原则、要点。事实上,活动课程的设计能力也是学生就业、与市场需求对接必备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当前的幼儿园招聘往往要求应聘者设计一个单元主题活动、区域活动,或上一节蒙氏课,展示一个音乐活动的设计等,而这些课程同属活动课程的范畴或是以活动课程的设计理念出发进行设计的。可见活动课程的设计能力是学生经受就业市场检验的关键能力,是学生人职后设计活动课程、改造活动课程、开发活动课程的重要保证,是学生将来作为幼儿教师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必备能力,因为活动课程的设计牵涉到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应该并且有能力带给孩子们何种课程的大问题。

二、我国在职幼儿教师开展活动课程的现状

纵观我国的幼教机构,系统地设置并有效实施活动课程的幼儿教师并不多,仅限于一线城市或二线城市的部分优质幼儿园中少数的幼儿教师,如苏州市金家坝幼儿园教师尝试结合本土资源创编饲养活动课程;昆山市实验幼儿园教师尝试将单元主题活动与区域活动整合在一起,即以单元主题活动方案为理论指导,按照单元主题活动的子目标在各区域投放材料,实施有目的的区域活动。事实上,我国多数中小城市,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幼儿教师设计活动课程的能力明显不足,造成幼儿园活动课程的数量严重不足,其实施效果也令人担忧。

现列举2014年1月调研的绥化市15所幼儿园的第一手材料,对绥化市幼儿园活动课程的设置与实施加以阐述。在绥化市15所幼儿园中只有7%的幼儿园开展了单元主题活动,有13%的幼儿园开展了区域活动,且此两种活动只是学科课程的课外延伸活动,而非真正的活动课程。有7%的幼儿园开设了福禄贝尔课程或魔力猴课程;关于蒙氏课程的设置涉及的幼儿园相对较多,也仅占27%;至于改造或创编的活动课程并不存在。

在15所幼儿园中,有4所幼儿园开设了活动课程,占本次调研幼儿园总数的27%,其余11所幼儿园没有开设任何一种形式的活动课程。这4所幼儿园的活动课程占每所幼儿园课程设置总量的百分比分别为31%、15%、15%、8%。可见,此次调研的15所幼儿园在课程设置方面仍然是学科课程占据绝对优势,活动课程所占比例过小,甚至多数幼儿园均没有开设活动课程。即便是开设活动课的幼儿园,其活动课的实施效果也着实令人担忧。

诚然,影响活动课程开设的因素众多,但不能否认的是,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影响幼儿园开设活动课程的关键因素之一。在调研中发现,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幼儿教师的来源一般为当地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多数教师只知道学科课程,不理解活动课程的题中应有之义。对于引进的活动课程仅停留在模仿、照搬的层次上,不能正确领悟引进课程的精髓,没有能力对其进行改造,更无法彰显引进课程的本土化和时代性,至于实施真正的区域活动、单元主题活动、蒙氏课程等也显然是勉为其难,这些教师的专业素养亟待提高。

三、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活动课程设计能力的培养

(一)现状

纵观我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培养,部分高层次院校的学前学生对活动课程的理解较为深入,其活动课程的设计能力也较强。如北京师范大学前专业的学生系统地学习了《幼儿园课程论》,教师采用案例式讲解,深入剖析了不同类型活动课程的特点及设计要点,同时充分利用见习实践,让学生对自行设计的单元主题活动、区域活动进行汇报,对蒙氏教法、多元智能理论在幼儿园中的运用进行研讨等,使学生将所学理论、技能与就业市场频繁对接,专业能力提升较快。当然,学生对于方案教学等生成性活动课程的涉猎仍然较少。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低层次院校,特别是2000年后升本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活动课程的设计能力亟待提高。以绥化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为例,此次调研共发放问卷220份,有效回收208份。调研结果显示,68%的学生不能准确理解活动课程的内涵、特点及其类型;75%的学生对幼儿园活动课程设置与实施的重要性认识不足;42%的学生不会设计单元主题活动;69%的学生区域活动的设计不符合活动课程的特点,仅为学科课程的课外自由活动;93%的学生对于现代蒙氏教育理解不够深入,仅停留在传统蒙氏教具的操作上,甚至还有40%的学生连传统的蒙氏教育都不能正确解读;85%的学生不会设计方案教学等生成性活动课程,无法给出任何建设性的意见;至于如何将幼儿园的领域课程改造成活动课程没有人能够提供恰当的思路,充其量就是将学科课程改造为学生本位课程。

(二)提升学前教育本科生活动课程设计能力的建议

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当中,可以系统地开设“幼儿园课程论”、“幼儿园活动课程设计与指导”、“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等课程,并将其作为专业必修课。为便于学生深入理解不同类型的活动课程,熟练掌握活动课程的内涵、特点及设计要点,可以采用案例式教学。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注意与一线幼儿园紧密联系,增加学生去幼儿园见习的频率及时间,突出学以致用,跟踪指导。关注见习后学生设计的活动课程方案,并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汇报、研讨,及时提升学生活动课程的设计能力。在学生的顶岗实习中明确授课要求,即以不同类型活动课程的形式设计并完成每一节课。

正确对待市场需求,在与就业市场对接的过程中,既要顺应市场需求,在尊重家长、幼儿园、社会需求的基础上,还应发挥教师独特的育人功能,起到引领市场的作用。由于学前教育专业与其他专业不同,其工作对象是儿童,因此,活动课程设计还应立足于儿童生命的成长,不应完全盲从市场需求。

综上所述,从地区差异、不同层次院校的差异、本科生的个体差异看,大多数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活动课程的设计能力有待提高。特别是面对幼儿园的课程改革,幼教市场用人考核标准的变化,家长、社会教育观念的更新及其需求的转变,迫使学前教育本科生亟须提高专业素养,提升将所学专业理论知识转化为幼教实践的能力,特别是设计活动课程的能力,改造、创编活动课程的能力,使学生能够顺利与市场对接,并为学生人职后成为具有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幼儿教师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孙诚.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报告[N].中国教育报,2013―12―3l(2).

[2]张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问题与意义[J].教育发展研究,2005(1):35.

[3]丁邦平,顾明远.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分离还是融合一兼论“学生本位课程”及其特征[J].教育研究,2002(10):31.

[4][6][7]王春燕.幼儿园课程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1,5,177.

[5]冯晓霞.以活动理论为基础建构幼儿园课程[J].学前教育研究,1997(4):26.

[8]虞永平.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100.

[9]计彩娟.饲养活动课程开发:从问题到行动――以大班饲养主题《可爱的蚕宝宝》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13(6):76.

[10]朱晓琼.开放与渗透延续与融合一幼儿园课程主题在区域活动中的价值呈现[J].江苏教育研究,2014(1):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