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简述制药工业发展史

简述制药工业发展史精品(七篇)

时间:2023-12-28 17:10:41

简述制药工业发展史

简述制药工业发展史篇(1)

是以下这样两个原因驱使我进行这样一个历史回顾。首先,对药品政府规制历史源流的审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明了规制机构的性质,了解有可能影响他们决策的前因后果。比方说,在美国的法律框架之下,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以下简称FDA)是法定的主要药品规制机构,但它是怎么产生的?又是怎么运作的呢?在英国,是基于对药品审评怎样的推定,才建立了药品安全委员会(Committee on the Safety of Drugs,以下简称CSD)和医学安全委员会(Committee on the Safety of Medicines,以下简称CSM)?当然,这样研究进路的作用也不能被任意的夸大,就拿英国来说,规制决定的真实基础其实是高度隐秘不为人知的。

第二,当对已有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回顾综述的时候,我们发现还有许多有待充实完善之处。在美国,药品规制研究论文数量已经不少,却依然是断裂的碎片,缺乏完整深入的研究。Liebenau仅仅关注的是医药工业的发展历史,通篇对药品规制的研究还不足12页;[4]Young论述19到20世纪假药问题的专著中,作者仅仅在几章中对影响药品控制的相关立法进行了简要评述。Marks虽然对药品规制问题进行了专门的研究,但他忽视了1950年之前的药品规制过程,也没能对现代药品法的细节进行深入性的写实研究。Temin的《服好你的药物》(Taking your medicine)一书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药品政府规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回顾,但其内容更多还是美国国会对医药产业以及FDA的调查,Temin忽略了FDA内部诸多重要的工作流程,但实际上这些流程对FDA的运作,实现自己的规制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英国药品政府规制研究领域,已有的文献更是少的可怜,有的仅仅是一份十分简略的药品立法编年史纪要,根本没有对英国药品政府规制发展过程的动态研究。通过对1950年以来研究文献的计算机检索和手工检索,并没有发现多少有价值的研究论文。已有对药品规制的研究成果普遍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它们都是围绕药品使用和药物风险展开的,使得对与药品规制有密切关联的政治经济背景缺乏足够的考察。即使是Penn的宏篇巨制对此也语焉不详。难得的例外是Whittet的研究,他在“从一战到1968年药品法期间的英国药品控制”一节,叙述了英国政府和医药工业部门之间,在为实现国家健康服务(NHS)而实施的药品检验方案问题上进行的谈判博弈,但也只有几页的篇幅。另一个例外是Stieb,对英国药品掺假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记述,但也仅限于对19世纪之前的研究。

本文试图对已有的文献进行尽可能全面的回顾,并加以整合。本文的研究结果,将为我们提供一个全景式的英美药品规制的历史画卷,也使得以下章节的个案研究能够在这样一个“大历史”的背景下展开。

1、19世纪的英美早期药品立法

在19世纪药品掺假行为被界定为“无论故意还是过失,任何导致药品效力、纯度或两者都发生改变,从而违背了公布的药品标准的程式和行为”。19世纪早期席卷英伦大地的工业革命,几十年之后它也波及到了美国,这奠定了两国的都市化进程的基础。此前,社区规则就足以控制规范药品掺假行为,因为药品的卖主和买主之间都生活在一个共同空间里,彼此十分熟悉。比如,1630年马萨诸塞湾的一个居民因把“没有任何功用和价值的水”作为坏血病的治疗药物销售,被处以鞭刑,并科以5英镑的罚款。类似的,英国中世纪就成立了同业公会(Craft Guilds),药物业管理是其下属的一个分支,它负责设定药品标准,检验药店,惩罚违规者以规范遏制药业同行间的“不公平”竞争。另外,从1540年开始,英国的皇家医学会即被授权对药店进行监督检查以查处“有缺陷商品”。

都市化拉大了药品制造商、医师、消费者之间的距离,也使得原有的传统控制手段土崩瓦解。加之英美政府在19世纪早期并没有采取什么积极有效的药品控制行动,使得药品掺假现象陡然增多。英国学者Frederick Accum在他1820年完成的那本惊世之作《论掺假》(Treatise on adulterations)中指出,在英格兰和威尔士,“药房里销售的药品和化学制剂,十成有九成是不纯的[换言之,就是掺假药]”。在美国所谓的“专利药贸易”(Patent drug business)中,充斥着大量的假药。多少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尽管冠以“专利药”(Patent drug)之名,其实这些药物没有几个有注册专利,更多时候这些制造商将它们的配方工艺秘而不宣以保护自己的市场。

英美两国的工业化进程使得普通劳工的生活更为艰难,他们每天长时间的劳作,拿着低廉的薪水,被迫生活在拥挤不堪,卫生状况十分恶劣的贫民窟里。这样的情况也导致了结核病、天花、黄热病乃至霍乱等疾病的流行。但在这样每况愈下的卫生环境下,人们对结核糖浆和治疗霍乱的“古埃及药方” (Egyptian cures)的兴趣就更为浓厚,这也为药品市场的扩展和繁荣提供了可能。在此背景下英美两国开始了对创新药物的研究开发,这成为今天现代医药工业的最早雏形。许多公司最初仅仅是小型的药店,后来演变为家庭化的公司,直到二十世纪中叶演化为大型制药公司。药店销售的有糖浆、乳剂、滋补品和所有的标准医药制剂。如果药店配有药师的话,还销售许多专利药物,在这个时期,药店集生产商、调剂商和零售商三重身份于一体,有时候甚至还扮演医师的角色。

今天英国的一些制药公司,如Allen&Hanbury公司等,早在18世纪中叶就已经有了雏形;而在美国,类似的演进过程从19世纪才开始,从那些药店里,孕化出今天享誉全球的史克、华纳-兰伯特、默克、礼莱、普强、施贵宝等跨国药业巨子。与上述那些卖没有专利的所谓“专利药”的药商不同,在当时这些药店主要业务是生产出高质量的药品提供给医生,这些药品当时被称为“伦理药品”(ethical pharmaceuticals),“伦理”(ethical)这里的意思是说药品的质量可靠和药商的“诚实”(honest),后来规定这些药物只能面向医学专业人士做广告,不能向公众作宣传,这可以说是今天处方药品的起源。

在19世纪早期,尽管药品贸易中出现了种种问题,但查处和打击药品掺假问题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Accum的著作中对药品掺假的控制并未产生直接的影响,这不仅因为当时药店普遍缺少检验控制药品质量的必要手段,如何对药品质量进行控制,也缺乏成熟的研究成果;更重要的原因则在于当时英国的政治气候导向,普遍不希望出现有利于行政权扩张的社会变革,以正统自居的旧托利党人(old Tory)在1783-1830年间几乎始终在执掌英国政权,他们认为政府应尽可能的让社会保持本来的面目,这种反改革主义的思潮得到了广泛的支持。他们内心深处还有隐秘的恐慌,就是害怕这样的社会变迁招致类似法兰西大革命的变革。

同时亚当。斯密1776年提出的“自由放任”(laissez faire)学说,以及吉米。边沁在1830-1840年代《政府论》中的研究,都认为立法来干预私人事务是不适宜的。尽管美国政府为了保护不断发展中的本国医药工业,在1848年颁布了第一部联邦药品法,规定不允许进口“掺假药和伪造药”(adulterated and spurious drug),但是美国政府对国内药品掺假问题的干预程度依然保持在最小限度。

1850年代是英国的一个转折点。宪章派(Chartist)指责工业化资本主义进程在倒退,制造业组织则成立了反谷物法联盟(Anti-Corn Law League),他们指出劳工阶层的健康疾病最重要的原因不是他们公民权利的被侵害,也不是工厂令人生厌的工作环境,而在于面包食物价格的高昂。他们的斗争最终取得了胜利,英国在1850年之后的四分之一世纪里,也呈现出空前良好的经济增长态势和活力。1851年举行的大英博览会上,充分展示了英国的商品、销售、资金、工程、设计等领域在全球的领先地位和雄厚实力。

这时劳工阶层也首次切实感受到了工业化革命给他们带来的甜头,薪金增长的水平远远高出了通货膨胀的速度。工程师协会等专业化的同业协会日渐增多。公众开始对政府官员抱以更多的“同情的理解”,他们越来越认识到繁荣和富庶的生活不再是乌托邦式的美梦,更多的要靠自己孜孜不倦的劳作。

在这样的背景下,那些院外政治运动开始萎缩,公众对通过英国下议院的立法以促进社会变迁给予了更多关注。议会里也存在不同的党派,他们也希望通过自己的立法活动来赢得公众支持,在党派竞争中占据优势。随着1860年代后期的立法改革,开始对原有的规制加以评价和整合,在此背景下英国发起了打击药品掺假的运动,这也被视为当时的一项重要政治行动。

1850年,英国医师Arther Hill Hassall首次实现了对掺假药物全面系统的显微镜鉴定。当时对于药物中的许多有机物质还缺乏有效的检验方法,而显微镜鉴定方法在药物掺假检测中就更具重要意义。但值得一提的是,Hassall这一成果的问世有赖于著名医学刊物《柳叶刀》(LanCET)编辑Thomas Wakley的支持,《柳叶刀》杂志在1851-1854年间发表了一系列药品的显微镜鉴定的研究论文。同样重要的一个人物就是John Postgate先生,他是英国下院议员,在1855-1856年间就任英国下院食品、饮料和药品掺假专门委员会主席,他和委员会同仁一道,以Hassall的研究成果和《柳叶刀》杂志上的发表论文为基础,对药品规制问题给予了更多关注。

英国下院的食品、饮料和药品委员会就氯仿、阿片、旋花科植物和其他药物掺假召开了一系列听证会,包括医生、药剂师、化学家在内的许多证人讲述了他们遭遇的诸多掺假实例,并呼吁立法对此加以规制。在药剂师中,如《药学杂志》(Pharmaceutical Journal)编辑Jacob Bell就指出药品掺假是“不应再延续下去的古老习俗”,至少不应该再在药房里“堂而皇之的继续进行”。来自各方面的证言和记录都表明,药品掺假当时在英国风行一时。大家都认为,降低药品成本价格,获得更多利润,这是药品掺假的根源所在。Belt认为这也是市场机制的缺陷,他写道:

“二十年前我们从未看见过旋花科植物……即使到现在我们也无法大量提供它的纯品。但只要需求存在,总会有国内或国外的人去制备提取它以满足需求;有需求存在的地方就一定会有供给,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但英国下院的食品、饮料和药品委员会依然不愿意破坏自由贸易的基本理念,他们更愿意做的是试图去界定“公平竞争”的边界,委员会指出:

“立法的最大困难就在于既要让随意欺诈行为走向终结,又不能因此影响阻碍了商业自由”。

委员会最后认为地方当局必须任命并授权监督员去检查食品和药品的任何掺假问题。但相反的是,当时英国的医学和药学专业人士都更希望政府对此问题不是颁布详尽的规章,而是采取柔性的控制。政府接受了业界人士的部分意见,在1860年的《掺假法案》(Adulteration Act)中,给予了地方当局选任监督员与否的裁量权,但这仅限于食品和饮料领域;在药品领域,依法必须选任药品监督员并从事药品掺假问题的监督检查。

作为药师专业组织的英国药学会(Pharmaceutical Society of Great Britain, 简称PSGB),关注的就不限于控制掺假药物本身,它更关注如何唤起公众对药品质量问题的认知,如何消除药品市场上的不规范竞争。为实现上述目标,药学会希望在法律中不仅明确药剂人员的专业化,同时也应将对掺假药物的政府规制写入法律。英国药学会成功的游说了下议院,最后顺利的通过了《1868年药房法》(Pharmacy Act of 1868),以取代1860年的《掺假法案》。

英国医学会(British Medical Association,简称 BMA)对庸医从业等不规范行为也给予了充分关注,为促进医师队伍的专业化做出了自己的不懈努力。但相反的,那些分析学者却一心一意的希望在立法中扩展和强化药品掺假问题的打击力度,同时反掺假法案的有效实施也离不开这些分析人员的专业知识。1874年公共分析学会(Society of Public Analysts,简称SPA)成立,他们对打假法律的影响力在不断加大。

与此同时,美利坚合众国在1861年卷入了内战的漩涡,这对药品贸易有重要影响。在美国内战期间,人们翘首企盼从战事前方传来的最新消息,相伴的是广告和媒体杂志的飞速增长,从1860年到1900年人均拥有杂志数量增长了4倍,而药品制造商也就瞄准时机在更多场合为自己的药品不遗余力的作广告;医师和药品销售商也相应采取了多种多样的促销策略,而对药品掺假问题几乎没有给予任何关注。正如Liebenau指出的那样,尽管医师和药品销售商对那些名不副实的“专利药”深恶痛绝,但这些药品还是因商业上的竞争优势,在广告上遥遥领先。在马萨诸塞州医学会年会上一位医师曾经描述了这样一副悲观的景象:

我坚信,如果把今天我们使用的所有药物全部倒入海里,那样会对人类健康更有益,却会把海中的鱼统统害死。

英国反掺假运动逐渐显露出来的成绩,药品标准的渐次制定,重建医药工业的职业伦理以取得竞争优势的呼声,共同促成了英国《1875年食品和药品销售法》(1875 Sale of Food and Drug Act)的出台,但这部法律中间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使得直到1877年,英格兰32个郡中的18个,威尔士3个郡中的两个从未进行过药品取样抽检;还有7个郡的抽样量不超过10次。更要命的是,由于立法上对“掺假药”概念界定的模糊,使得查处出来的假药案件仅仅有三分之一得到审理。直到1899年,在公共分析学会的奔走呼吁下,才对这部法律进行了修订,修正案中授权地方当局的规制机构对这部法律的疏漏之处“查漏补缺”。不过,修正后的法律中依然没有对“掺假药”给出精确的界定,法院只得将英国药典(British Pharmacopoeia,简称BP)作为法定标准。

这一时期,英国医药工业放慢了发展的脚步。英国公司还是沿袭固有的传统,进口原料并加以精制,包装后给药剂师分装。而这时美国医药工业的技术创新使得其药品生产能力成倍增长,供求数量同步增加,使得药品制造商面临一个从未碰到的新问题,那就是如何对目标市场进行细分,使得产品在竞争中具有自己的特色。对医药行业的职业伦理要求生产科学导向的药物,药品应符合美国药典(US Pharmacopoeia,简称USP)标准。在1890年前后,美国的制药公司就已经开始雇用医药学专家,建立自己的实验室以从事药品质量控制、标准化以及新药开发等工作。

新的药品研究开发模式也对医生产生了影响,他们越来越把科学奉为自己的从业准则。面对来自病人方面渴望了解诊断处方中药品确切功效的压力,医生对药典等法定药品标准的依赖感也在不断增加,这也催生了更多的所谓标准制剂(standard preparation)。因为只有医师才拥有专业资格,开具处方向病人推荐使用那些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新药,基于共同的利益,美国大制药公司和医师之间的关系就越来越密切。高科技公司越来越重视处方药品市场,因为这些产品在医药市场上会具备明显的比较优势。而政府出台法规,对开办制药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把那些缺少必要机构设施和专业人员的小药厂“驱赶出局”,但这无形中也导致了竞争的减少。

这时美国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产业规模逐渐扩张,产业集中度也随之提高。私人企业的业务范围不仅有量上的扩张,还有地域上的扩展。铁路运输和电讯产业的飞速发展使得企业有可能去寻求跨州的市场开发与协作。这样的话企业就更希望联邦内的政令统一,统一各州之间的产品标准,通过联邦规制来避免各州法律间的不一致性造成的消极经济后果。

在19世纪行将终结的时候,美国的药品制造商们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经历着难忘的阵痛。在国内,由于缺乏统一的药品标准,就不得不面对那些不道德竞争者蚕食瓜分药品市场的尴尬局面;国际上,当时英国、德国都已经颁布实施了控制药品质量的法律,与英国、德国药品相比,美国药品就显得格外缺乏吸引力和竞争力,甚至被认为是质量低劣不合标准。为了应对这种窘境,美国尝试医药工业的自我规制,但结果以失败告终。和其他行业里的卡特尔(Cartel)一样,一些大企业几乎总是拒绝参加自律性组织,或拒绝执行所达成的自愿性协议。这时,制造商不再那么反对政府介入,转而去寻求联邦法律的规制。

在美国,当时不仅是工业界要求联邦政府对药品加以规制,统一药品标准;而且媒体和“妇女禁酒联合会”(Woman‘s Temperance Union)对药品酒类掺假欺诈行为也加以曝光,并奔走呼号。在20世纪的最后几年,美国的《妇女之家杂志》(Ladies Home Journal)明确禁止专利药品在封面上作广告,而National Weekly杂志定期推出“美国大欺诈”(The Great American Fraud)栏目,揭露那些含量和疗效与宣称不符的药品,并将相关药品制造商曝光。这些都使得公众对药品掺假问题的认识进一步深入,并为之感到气愤和阵怒。同时与Accum在大约四分之三世纪之前在英国做的事情类似,美国官方的农业化学家协会的科学家们应用了最前沿的科学手段对上市药品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检测,一份份研究结果,真真切切的揭开了披在假药身上的神秘面纱,也招致了公众对美国药物业的更多批评,更多不信任。

简述制药工业发展史篇(2)

[关键词] 中药; 调剂理论; 技术操作; 法律规范; 历代

[收稿日期] 2013-12-11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373887);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项目(ZYXX-2013)

[通信作者] 翟华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从事中药调剂与临床中药学研究,E-mail:.cn

中药调剂是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根据医师处方或患者需求,将中药饮片或中成药调配给患者使用的过程,是一项负有法律责任的专业操作技术[1]。中药调剂学包括中药调剂理论、技术操作和相关法律规范3个方面的内容。本文通过分析中药调剂起源、中药调剂理论形成、技术操作的形成以及相关的法律规范的制定,旨在梳理中药调剂学发展的历史脉络,以期在传承的基础上促进当代中药调剂学的发展。

1 中药调剂的起源

在古籍记载中,中药调剂的名称为“合药分剂”、“合和”、“合剂”。其起源可追溯到传说的三皇五帝时期。《帝王世纪》[2]记载:“(黄)帝使歧伯尝味草木,典主医药,经方、本草、素问之书咸出焉。”调剂是根据处方配置药物,既有“经方之书”问世,则在当时,调剂应已萌芽。

调剂最早的文献记载是《汤液经法》。《汤液经法》为商代宰相伊尹所著,是劳动人民长期采药用药及烹调实践经验的总结。故《史记·殷本纪》[3]:“伊尹以滋味说汤”。《针灸甲乙经》[4]的序文中也说:“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汤液即汤剂,汤剂的发明及使用,标志着中药调剂的诞生,推动了中医药的发展。

2 中药调剂理论的形成

春秋战国时期,《黄帝内经》成书,书中总结了有关处方、配伍的理论。《素问·至真要大论》记载:“主病之谓君,左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非上下三品之谓也。”又说:“君一臣二,制之小也;君一臣三佐五,制之中也;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同时记载了简单的方剂13首[5],在《灵枢·邪客》中有关“半夏汤”的记载,“其汤方以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扬之万遍,取其清五升,煮之,炊以苇薪火,沸置秫米一升,治半夏五合,徐炊,令竭为一升半,去其滓,饮汁一小杯,日三稍益,以知为度,故其病新发者,复杯则卧,汗出则已矣。久者,三饮而已也。”《黄帝内经》的出现为中药调剂理论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西汉时期,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6]在序中对调剂理论和操作的各个环节作了论述。如“药有君臣佐使,以相宣摄。” “药有阴阳,配合……有单行者,有相须者……凡此七情,合和时之当用,相须相使者良,勿用相恶相反者。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者,不尔,勿合用也。”对剂型作了简要的叙述,“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渍者,宜膏煎者,亦有一物兼宜者。亦有不可入汤酒者。并随药性,不得违越。”对服药时间,序中记载:“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后服药。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药而后食。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饱满而在夜。”《神农本草经》为中药调剂提供了理论指导,标志着中药调剂理论的形成。

3 中药调剂技术操作的形成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7]共收载医方283个,有治癃病方、治牡痔熏蒸方等。如“睢(疽)病,冶白莶(蔹)、黄蓍(耆)、芍乐(药)、桂、姜、椒、朱(茱)臾(萸),凡七物……并以三指大最(撮)一入怀酒中,日五六饮之。”《五十二病方》不仅复方的数量多,而且剂型也多种多样,既有内服的,又有外用的,洗浴、熏蒸、涂擦、外敷、充填诸剂齐备,体现了当时调剂剂型的多样性,为调剂技术操作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东汉时期,医圣张仲景著成《伤寒杂病论》,全书共载方113首,用药84味。其中,汤剂59方,散剂30方,丸剂15方,还有栓剂、酒剂和膏剂等。书中对各种剂型的调剂方法均作了详细的介绍,标志着中药调剂技术操作的形成,详见表1。

《伤寒杂病论》中汤剂的调剂方法记载最多,叙述最为详尽,包括了煎药火候、煎药方法、煎药溶媒、服法、服用剂量、用药禁忌等。煎药方法分为先煎、后煎、烊化、兑服等。服法有分服、温服、顿服等,详见表2。

梁代陶弘景著成《本草经集注》[9],书中叙述了中药的产地、采集干燥和功效主治以及药材鉴别等。《序录上》中“合药分剂”篇详细描述了调剂理论、古今药用度量衡、剂型、服药方法、时间等内容。其中古今药用度量衡规范了中药调剂的称量标准,“古秤唯有铢两,而无分名。今则以十黍为一铢,六铢为一分,四分成一两,十六两为一斤……晋秤始后汉末以来,分一斤为二斤耳,一两为二两耳……凡散药有云刀圭者,十分方寸匕之一,准如梧子大也。方寸匕者,作匕正方一寸,抄散取不落为度。钱五匕者,今五铢钱边五字者以抄之,亦令不落为度。一撮者,四刀圭也。十撮为一勺,十勺为一合。以药升分之者,谓药有虚实轻重,不得用斤两,则以升平之。药升合方寸作,上径一寸,下径六分,深八分。”

唐孙思邈所著的《备急千金翼方》卷一·论合和第七篇中对中药调剂作了专门的描述。“合和”篇中不仅总结了前人有关调剂的相关内容,而且记载了调剂所需工具,如秤、刀、斗、升、合、铁臼、玉槌、磁钵、绢纱马尾的罗筛等。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10]共记载方剂788首,不仅记载了方剂的药物组成和主治病症,而且详细说明了处方的配制方法。如“小柴胡汤……上为粗末。每服三大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枣一个,擘破,同煎至七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小儿分作二服,量大小加减。”书中“论合和篇”记载:“凡合和汤药,务在精专,甄别新陈,辨明州土,修制合度,分两无差,用得其宜,病无不愈。”说明了调剂规范化对治病的重要性。明代的《本草蒙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药调剂的发展,较为详尽地论述了出产择土地(产地)、收采按时月(采收季节)、藏留防耗坏(贮存)、贸易辨真假(真伪鉴别)、咀片分根梢(加工)、制造资水火(炮制)、治疗用气味、药剂别君臣(配伍禁忌)及服饵先后(服药方法)等。

4 中药调剂法律规范的制定

中药调剂成熟的最主要标志是《新修本草》的撰写和《唐律》关于调剂的规定。《新修本草》是我国第一部药典性本草,也是世界上公开颁布的最早的药典。《新修本草》不仅对唐以前的中药调剂知识进行了汇总,而且在全国范围内规范了调剂方法,极大地促进了中药调剂的发展。

《唐律》是我国古代最为完备的法律,在唐律中也对中药调剂作了规定。唐律第102条强调了调剂药品应与处方吻合。而第395条律令则规定了医生合药有误受处罚有2个必要条件,一是“误不如本方”,二是“杀人者”才会受到处罚。同时,本条还区分了“故意”和“过失”,如果是故意不如本方造成患者死亡,则按故意杀人罪论处。根据唐律,故意杀人罪通常处以斩刑,详见表3。

唐以后的各朝各代对调剂的规定虽有繁有简,但关于调剂的法律规范大致沿袭《唐本草》和《唐律》的规定。《元律》中也记载了“合和御药,误不如本方,及封题误”属于“大不敬”的罪名。《明律》和《清律》中“礼律.仪制”中也对“合和御药”作了规定:“凡合和御药误不依,本方及封题错误,医人杖一百……”

5 现代中药调剂的发展

新中国建立以来,医药事业快速发展,对中药调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业化、电子化的社会迫切地要求中药调剂实现规范化。所以,借鉴历代中药调剂的管理办法,国家和各省市颁布了一系列的药品管理规范。如每5年都重新修订一次的《中国药典》,又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中药炮制规范》、《药品标准》、《处方管理办法》等等。根据这些药政管理法规,制订了中药调剂的管理制度,如处方管理制度、调剂工作制度、汤剂制备制作规程、特殊中药的调剂和管理等,详见表4。

在中药调剂人才培养方面,各中医药院校都设有中药调剂课,学习中药调剂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法律规范,并在实习期间锻炼其调剂技能。同时,参考古文献对中药调剂的记载,结合现代社会发展的现状,调剂行业的专家编写了适合当前应用的一系列的中药调剂书籍,如《中药调剂与养护学》、《实用中药临床调剂技术》、《中药调剂员》、《中药处方与调剂规范》、《中药调剂入门》等。在科研方面,众多科研人员在传承中药调剂的基础上,应用现代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丰富调剂的相关内容。如根据不同采收时间药材化学成分的变化判断最佳采收时间,探究药物先煎、后下的作用机制等。

在运用方面,由于电子化、信息化的社会大发展,中药调剂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做出了阶段性的提高。例如,条形码技术[13]、智能调配技术[14]以及全自动药品单剂量分包机[15]等,不仅提高了配方的准确率,确保了用药安全,同时提高了药师的工作效率,使药师的工作重点从简单繁重的机械性工作转到患者用药指导等药学服务。杨樟卫等[16]基于调剂自动化和合理用药开发了临床药物配制系统,此系统不仅具有自动配方发药的功能,而且开发了临床医嘱审核、合理用药审查和不合理用药的历史查询等功能,包括在药袋说明上突出调剂的用药时间、方法和次数等内容。为了监督中药调剂是否规范合理地进行,方便患者治病服药,医疗机构设立了临床中药学服务机构,指导监督中药的保管、配制、使用的合理性,并向患者提供用药咨询等[17]。

综上所述,在科技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只有不断提高中药调剂水平和服务质量,才能更好地为人民的健康服务。而提高中药调剂的整体水平,必须在继承中药调剂理论的基础上,规范中药调剂技术操作,遵循中药调剂管理法规,按规定进行规范化的中药调剂操作。

[参考文献]

[1] 翟华强,王燕平,金世元,等. 中药调剂关键技术体系构建思考[J].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16):2487.

[2] 皇甫谧. 帝王世纪[M]. 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3] 司马迁. 史记[M]. 香港:中华书局,1959.

[4] 皇甫谧. 针灸甲乙经[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5] 佚名. 全本黄帝内经[M]. 云南:云南教育出版社,2012.

[6] 吴普. 神农本草经[M].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12.

[7] 佚名. 五十二病方[M]. 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

[8] 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M]. 广西:广西人民出版社,1980.

[9] 陶弘景. 本草经集注[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

[10] 太平惠民和剂局.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11] 长孙无忌,李绩. 唐律疏议[M].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处方管理办法[S]. 卫医发[2007]53号.

[13] 胡峰明. 条形码技术结合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在门诊药品调剂中的应用[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0(6):562.

[14] 叶玲梅,蔡咏梅. 自动化药房系统在门诊药房的应用观察[J]. 中国药业,2012,21(14):81.

[15] 袁欣. 全自动药品单剂量分包机在门诊药房的应用[J]. 中国药房,2006, 17(18):1434.

[16] 杨樟卫,何宇涛,胡晋红. 基于调剂自动化和合理用药的临床药物配置系统软件的开发与应用[J]. 中国药房,2008,19(31):2427.

[17] 谢升阳,倪阳. 多学科协作下的合理用药监管干预模式实践[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3,30(6):690.

Briefly analysis on academic origin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ispensing

ZHAO Xue-min, ZHANG Xiao-juan, ZHAI Hua-qiang, JIN Shi-yuan

(1. China Medicine Company, Beijing 100195, China;

2.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102, China;

3. Beijing Health School, Beijing 100875, China)

[Abstract] Through collecting and collating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ispensing,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ese medicine dispensing on the basis of experience could be promoted. "Heyaofenji", "Hehe", "Heji" in ancient Chinese medicine, herbal medicine literature and law were collected, and then things were sorted out according to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ispensing theory, skills and legal norms.Firstly, "Tang Ye Jing Fa" is the earliest book which marks the rudi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ispensing. Secondl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ispensing theory formed in "Shen Nong′s herbal classic". Thirdly, Zhang Zhongjing′s "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s" marked the form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dispensing skills. Lastly, Provisions in Tang Dynasty law marks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ispensing.

简述制药工业发展史篇(3)

道地药材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的药材,且生产较为集中,栽培技术、采收加工也都有一定的讲究,以致较同种药材在其他地区所产者品质佳、疗效好[1]。道地药材的形成与我国特有的地理文化背景及中医药理论有关,世界其他民族和国家均未见到道地药材的提法[2]。道地药材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发展过程中历经岁月沧桑而保存传承下来,不仅承载着漫长的历史文化,还包涵着中华民族特定的生态观和环境观,至今在我国社会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道地药材作为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其重要的经济价值日益凸显,但文化价值则被忽视。因此,深入剖析道地药材的文化价值并解析其文化特性,在此基础上揭示出道地药材文化的传承意义,对于如何选择道地药材的保护路径和模式将产生积极的启示,同时对如何保护好不同类型的传统知识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1 道地药材的文化价值

道地药材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深受中国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影响,“天药合一”的道地观切合“天人合一”的古老哲学思想,表现出人与自然的辩证逻辑和辩证观念。道地药材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不但反映了中医对病机、病因乃至“证”的深刻认识,更全面体现出中医药传统文化对药物性质、功效及其不良反应等问题的全面认知,是传统医学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而道地药材文化延续至今,药用价值愈加显现,成为中华传统文化长盛不衰的象征之一。虽然在道地药材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充满了概念的更替、制度的变迁以及观念的演进,却映射出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发展轨迹。道地药材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沃土,保留着形成民族身份的原生状态以及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心理结构等,展现出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精神性生存价值。

2 道地药材的文化特性

2.1 传统稳定性

道地药材溯源于我国原始先民的创造,流传于漫长的农耕文化社会环境中,其原本是一种典型的地域文化,具有强烈的地域性特征和民族特色。道地药材的概念最早可追溯至西汉年间,《神农本草经》中所述“土地所出,真伪新陈,并各有法”,即强调了区分产地,讲究地道的重要性。该书收载了大量的先秦药物知识,于各药条后一般不注明产地,但从药名所示,却可看出若干药物与产地的联系。书中所载的365种药物中,不少从药名上看就带有地道色彩,如巴戟天、蜀椒、蜀枣(山茱萸别

名)、秦椒、秦皮、吴茱萸、阿胶、代赭石等。巴、蜀、秦、吴、阿、代都是地名简称。而随着历史上产地变迁、资源融合甚至行政区划设置的改变,道地药材在空间上表现出聚集的态势,与特定区域紧密联系。如著名的“四大怀药”即指产于古怀庆府所辖的博爱、武陟、孟县、沁阳等地的地黄、山药、牛膝、菊花;以“浙八味”(玄参、麦冬、白术、浙贝母、延胡索、白芍、郁金、菊花)为代表的浙江产道地药材基本上分布在宁(波)绍(兴)平原和北部太湖流域。道地药材文化在历经时间流转、空间迁移和社会变革后仍然包涵着被人们忽视或忘却的文化记忆,承载着中华文化独特的内涵与意义。道地药材在传承过程中,尽管有的产地甚至来源都有所变化,但其主要内容和精神保持不变。这种相对固定的内容和精神,构成了道地药材的传统特性,形成传统中医药的特定文化品质。道地药材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应变能力,与作为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其他部分相比,呈现出更强的稳定性。一般道地药材形成的时间都甚为久远。如上述道地药材的命名中,巴、蜀、秦、吴、东阿、代州都是西周前后的古国地名,沿用至今已经有数千年之久。虽然中华民族在历史上饱经战乱,人文不断变迁,尤其是近现代社会激烈变革,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但道地药材一直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与其历史传统一脉相承。应当说,历史的洗礼愈加赋予道地药材无限的品质魅力,这也正是我们珍视道地药材文化的重要原因。

2.2 价值延续性

道地药材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自然延续下来的,与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生产与生活方式的自然演进共同进步和发展。由于道地药材文化中包含着历史上不同时期生产力发展状况、科学技术发展程度、人类创造能力和认识水平的原生态保留、反映和总结,因此,在大多数人类生活区域都已面临不同程度的消亡危险时,道地药材文化所独有的科学价值使其在本质上属于可无限延续下去的文化类型。道地药材文化中蕴涵了大量的自然、人文及社会等学科知识,是现代医药创新的源泉之一,也是传统中医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现代研究表明,同一种药材由于产地不同,质量确有差异,外观、性状、作用也有所不同。如广州产穿心莲抗菌作用远较福建、安徽产者为优;四川绵阳、三台产的川麦冬与浙江余姚浒山产的杭麦冬相比,不仅块根短小,中央木心细弱不易抽出,皮薄嫩,而且味微甘,嚼之粘性差;黄芪的道地产区在山西,而湖北引种的黄芪植株较高大、根部分枝多质硬、味不甜而微苦,且不含微量元素硒[3]。又如,道地药材的独特、优良的加工技术保证“道地性”具有不可替代性。在道地药材产区形成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加工技术和经验,这些技术和经验保证了道地药材与非道地药材的品质差异,形成自己的道地性优势。如川附子的加工,通过用胆巴水浸泡、煮沸、水漂、染色等步骤制成盐附子、黑顺片、黄附片等品种,制成的加工品毒性低、品质优[4]。

2.3 时代应变性

道地药材在漫长的历史传承过程中,以滚雪球的方式吸纳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传承主题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呈现出时代应变性,这种发展变化仍在进行并将延续下去。道地药材中不乏有外来药材的引种,如西洋参、西红花、马钱子、丁香、胡椒等。这在侧面也反映出道地药材文化并不是狭隘的地理概念,而是具有兼容并收的特点,能够主动吸纳其他文化中积极的因素并转化到已有的文化价值体系中,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持续的创新能力。文化的变异性在道地药材的发展过程中更多地表现为道地药材文化的持续创新。此外,道地药材产区变迁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道地药材文化呈现出变异性。如上党人参转为辽参,抚芍转为川芍,陕西的甘遂转至山西,安徽的白头翁转至东北等。这种道地药材的变异,或因发现比原来更佳的新产区,或因原来的产区产量减少而无实际价值,或因人为的滥采滥伐而使资源枯竭等,使原有的最佳产地变成了历史,人们又寻找开发药材的新的最佳产地。和其他事物的发展一样,道地药材在历史上就是这样不断更新、不断演化、不断发展的[5]。

2.4 表现形式多样性

道地药材的一般表述实际上指道地药材的物质载体,即质优效佳的特定地域的药材商品;这仅是道地药材的有形表达,而无形表达应该是道地药材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医药界对道地药材的论述通常是基于有形性的认识,而对于道地药材文化而言,更多地应该强调对其无形性的认识。但就一种具体的道地药材而言,有形表达和无形表达常常是无法分离的,必须从整体上去全面认识和研究它。道地药材文化的表现形式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不仅包括有形的物态药材商品,也包括无形的生态观和环境观、对传统诊疗方式的信仰以及独特的炮制加工技艺等。在传承方式上,既有历代本草的文字记载,也有代代相传的口传心授。道地药材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更多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影响着人们的消费观念。同是六味地黄丸,由于河南宛西制药有限公司坚持采用道地药材入药,选用了铜陵凤丹皮、温县怀山药、伏牛山山茱萸、建瓯泽泻、金寨茯苓、武陟怀地黄,其售价和销售量就远高于其他厂家的同类产品,在市场上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

3 道地药材传承的文化意义

首先,道地药材不仅因其药材商品的物质载体属于物质文化的范畴,更因其内蕴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可以被归到精神文化的范畴。其二,由于文化的传承并非文化传统的简单延续或单向传递,而是通过文化的生产和消费得以实现的沉淀过程。道地药材文化恰恰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生产方式以及人们的社会心理,时至今日,道地药材仍然是制药业、食品业、化妆品业等产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而且在医药科技创新中发挥出重要的先导作用。对于亿万中国人而言,道地药材文化不仅传递着技术的文明,更是一种延续几千年的特定生活方式。其三,道地药材对于传统中医药临床疗效的独特意义,对于文化多样性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道地药材的功效不仅在于能够帮助患者从病痛中解脱,更意味着一种人文价值的回归和精神心灵的抚慰。在某种意义上,认同道地药材文化,就是承认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思想权利和价值选择权利,是对文化生态平衡的切实维护。

4 道地药材保护的路径选择

道地药材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创造的知识产品,是其长期以来智力劳动和精神生产的产物,蕴涵了大量的自然、人文及社会等学科的知识,是现代医药创新的源泉之一。道地药材在历史、文化、精神、科学以及经济等方面所表现的价值,均与知识产权有着密切联系。道地药材在特定的区域、群体中世代传承,不断创新,与现行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必然存在一定的联系和共性。道地药材文化表现出诸多典型的知识产权特征,如无形性、地域性、可复制性等。更为重要的是,当前道地药材文化的损害越来越多地表现为道地药材知识产权利益的流失。由于道地药材文化法律保护的缺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道地药材的概念被滥用、传统炮制工艺濒临失传、道地产区无法分享道地药材在商业利用中的衍生利益等一系列问题,因而使得道地药材伪品泛滥和质量下降,最终的结果将导致外部社会对道地药材的来源、内涵及其他本质特征产生错误认识。这不仅会切断特定群体同自己文化成果之间的身份联系,使自己的文化贡献被主流社会所遗忘,而且在外部社会公众中形成了对道地药材的负面文化印象。因此,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对道地药材进行法律保护势在必行。

5 道地药材文化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及措施

根据道地药材的特点,对其知识产权保护应采用综合保护模式,现有的知识产权制度和行政保护手段相结合,并且以司法保护(主要是知识产权法)为主,以行政保护为辅,二者相互补充,各自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在知识产权保护的具体措施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5.1 采取分级分地域保护方式

道地药材品种繁多,其药用价值和濒危程度不一,因此,对于经济价值高的珍稀药材应当优先保护。可以根据道地药材的资源调查状况划分保护等级。对具有开发价值且能够规模化、产业化的道地药材品种优先发展,重点保护。另外,由于历史上产地变迁、资源融合甚至行政区划设置的改变,使得道地药材在空间上呈区域聚集的态势。因此,对道地药材产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应当实行区域管理,重点以知识产权为纽带,打破传统的行政区域界限,跨部门与跨行政区协调管理,强化各利益相关方的参与,综合开发、利用和保护道地药材产区水、土、生物等资源,最大限度地顺应自然规律,充分利用生态系统功能,实现道地产区的可持续发展。

5.2 鼓励道地产区自发性保护

鼓励道地产区成立非政府组织的保护协会或行业协会,吸引道地产区企业、个人的积极参与,对道地药材的知识产权进行自律性保护。行业协会可以作为企业与管理部门之间的桥梁,有效协调药农、生产销售企业和政府等多方的利益。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使用与日常维护交给行业协会处理,政府部门集中精力进行市场的管理监督。另外,由行业协会根据具体情况及时引导药农调整道地药材的种植数量等,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并不断促进道地药材产业的发展。

5.3 建立完善的传承人制度

对濒临失传的道地药材传统炮制工艺,采取抢救措施,大力培养传承人。在法律上明确传承人的地位,可以通过主管部门对药工命名和嘉奖,作为对药工的精神鼓励;对熟练掌握传统技能的药工给予特殊待遇,使其生活有保障并且优越,鼓励带徒授艺,使传统炮制工艺后继有人。

5.4 建立道地药材文化保护基金

除了政府加大对道地药材保护和发展的资金投入之外,可以设立道地药材文化保护基金,用于道地药材的保护、传承人的培养和资助,加强文化传承的引导,使道地药材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之一。资金来源可以是多渠道的,应尽可能吸纳国内外团体、社会组织、商业团体和个人的捐赠,并对捐赠者在税收上予以减免,以鼓励其对保护道地药材文化的贡献;适当时予以表彰,加大媒体的宣传力度,以引起社会对道地药材文化的广泛关注。

总之,通过上述制度构建和具体措施的落实,逐步建立道地药材有序合理的使用规则,避免不适当地歪曲使用道地药材,保护道地药材权利主体的物质权利和精神权利,同时平衡其与使用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将道地药材的保护定位在一个适当的范围,促进道地药材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最终实现传统中医药的创新和进步。

参考文献

[1] 谢宗万.论道地药材[J].中医杂志,1990,31(10):43-46.

[2] 胡世林.中国道地药材论丛[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7.2.

[3] 温 枫.道地药材的特点[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24(1):47.

简述制药工业发展史篇(4)

【关键词】实验教学生物技术制药

生物技术制药是一门集生物学、医学、药学基础理论和先进技术为一体综合性学科,同工业生产联系紧密。自1971年世界第一家生物技术制药公司(Cetus)成立至今,现代生物技术制药已走完了近四十年的路程,已有近百种生物技术药品陆续完成临床试验,投产上市。二十一世纪又将是生物技术制药蓬勃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但是,同生物技术制药产业形成巨大反差的是生物技术制药的基本知识普及较差,教学活动相对滞后。虽然国内已有数十家高校开展生物技术制药课程,普及相关的基本知识,培养生物技术制药专业人才,但是教学效果并不十分令人满意。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生物技术制药学科本身的特点所造成的。生物技术制药是一门综合应用学科,实验技术所占比重较大。而相关技术,像分子生物学、免疫学、药物化学等基本技术已在上述学科教学中有所涉及。这就造成相应的实验技术在生物技术制药教学中的脱节。学生相关的基本技术已经了解,但是同生物技术制药的具体内容联系不上,更无法谈到后期的产业化应用。所以,在生物技术制药教学中应该重视实验教学,在实验教学中应该重视同药物生产的联系。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可从如下方面着手。

1理论教学中强调相应实验方法的基本原理、影响因素及注意事项

生物技术制药是一门应用学科,所以在理论教学中也要体现“实用”这个原则。生物技术制药主要分为基因工程制药、抗体制药、酶工程制药以及后期的发酵工艺和纯化工艺。由于是一门产业化的综合工程,所以涵盖内容多、涉及面广,每个分支工程都可以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实际的教学中,对于刚刚入门的大学本科药学专业学生,让他们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一门制药工艺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不切实际。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从浩如烟海的基础理论中精选出同各种主要工艺密切联系的实验方法作为教学重点,结合多媒体手段主要阐述相应方法的基本原理、影响因素及注意事项。比如讲述基因工程制药的基础知识时,我们可以重点讲述基因工程制药的基本原理、影响因素及注意事项。其基本原理可以用分、切、接、转、筛这五个字进行概括,简单明了、便于记忆。同时结合动态的flash课件加深学生的感官印象,便于理解。学生会在短时间内对基因工程制药的基本原理有一个简明的概念。当讲述基因工程制药的影响因素和注意事项时,我们可以联系平时药物的生产过程。比如阐述诱导程序对基因工程药物产量的影响时,我们可以介绍工业生产中采用高热气体瞬时升温,这样可以避免大量热休克蛋白的产生,利于提高目标蛋白的产量和后期纯化。同时结合常人洗澡时,高温造成体内热休克蛋白增加这一事实加深学生的理解。这样既可以使学生从浩如烟海的枯燥理论知识中摆脱出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为后期的实验教学做好铺垫,一举两得。

2实验教学前预习已往的实验技术

预习是诸多教学中的基本环节,生物技术制药实验教学中的预习尤其重要。由于生物技术制药所涉及的很多技术,比如分子克隆操作、杂交瘤制备、细菌发酵培养等都是分子生物学、免疫学或者细胞生物学的基本技术,所以在生物技术制药的实验教学中其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将不会赘述。但是很多学生对其相关内容掌握不够,这就造成在讲述生物技术制药实验时,学生对以往知识未免生疏,而对新知识又疏于理解。所以在进行生物技术制药的实验教学前,应该对以往学过的相关技术的基本内容进行简要复习,巩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起到导课的作用,利于后续药物生产相关实验教学的开展。比如当讲授发酵工艺这一部分时,我们可以预先复习一下细菌的基本特性、生长周期、生长代谢特点等一系列微生物学知识,这样既引起学生的共鸣、复习以往知识,还可以很自然的过渡到发酵工艺学教学部分,讲述发酵工艺学的基本原理以及诸多对细菌发酵的影响因素。可见预习对生物技术制药的实验教学至关重要。

3重点学习同各种制药工艺密切相关的实验技术

同理论内容一样,生物技术制药涉及的实验内容同样庞大。在平时的实验教学中同样需要精挑细选,重点突出。介绍每一分支的制药工艺时,精选1到2个主干的实验技术,这样既为学生理清生物技术制药实验教学的脉络,还可以使绝大部分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对生物技术制药的实验操作有一基本了解,达到教学目的。而素质较好的学生还可以此实验教学为主干,继续进行扩充学习。

4注意各种实验在生物技术制药中的横向联系,相互结合

实验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加强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从而更好的应用于实践。而实际的生物制药往往是众多生物制药技术的有机结合,单独的一门技术无法完成从药物生产到后期的鉴定这一综合过程[4]。这就需要我们在掌握各种实验技术的基础之上,了解各项技术的适用范围、优势和劣势,从而能够在实际的药物生产过程中将各项技术有机结合、灵活应用。这一概念我们在实验教学之初就应灌输给学生,使他们在掌握知识过程中有针对性的思考,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比如进行生物药物纯化工艺的实验教学时,我们重点介绍各种纯化技术的原理、适用条件以及操作技术,同时提醒学生高质量的纯化效果需要各种纯化技术的有机结合。常规实验教学完成之后,我们将会增加各种纯化技术的结合应用这一部分。让学生合理应用已经学过的各种纯化技术设计实验,分离相同的目标蛋白。最后对比不同设计方案的纯化效果,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统筹能力,又能加强学生对相关纯化技术的理解和应用,使其在未来工作中更有竞争力。可见各种实验技术的相互结合是生物技术制药从实验教学到实际应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一个必备手段。

总之,生物技术实验在生物技术制药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突出理论教学中的实验内容、预习已知的实验技术、重点学习制药工艺密切相关的实验、以及加强各种实验技术在生物技术制药中的相互结合等多种方法,可以达到培养基础牢、素质高、能力强的生物制药专业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彭俊文,蒋铭敏.生物技术药物的研究开发与产业化现状及前景[J].生物技术通讯,2004,15(2):201-203.

[2]金晶,许东晖,梅雪婷,许实波.生物技术制药教学的改进[J].药学教育.2006,22(4):36-38.

简述制药工业发展史篇(5)

1.1教材内容分析及教学设计构思硫酸是人类最早制得的化工产品之一,早在1000多年前,就有过史料记载。硫酸工业作为化工产业的基础,其发展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硫酸是化学工业许多产品的原料(大致有上千种化工新产品需要硫酸为原料),大量用于化肥、农药、医药、化学纤维等的生产,在冶金工业、石油工业、国防工业、轻工业等被广泛应用,被称为“化学工业之母”。硫酸在化工中的重要性决定了它与一个国家的化工发展密切相关,硫酸的制备方法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原理与生产方法的改变是人类知识进步和智慧的结晶。在硫酸制备方法的学习过程中,融入相关化工发展史的了解,一方面可加深学生对硫酸应用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使他们在学习有关原理与设备的改进过程中,提高分析、对比和思辨能力,了解工业发展的过程,感悟人类知识和技术进步的魅力。硫酸制法是中学阶段为数不多的作为重点化工知识学习的内容,其历史生产方法的3个阶段[1]:热分解法、硝化法、接触法,特征显著,条理清晰,易于在教学中整合,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技术原理及技术思想。基于硫酸工业在教材和工业生产中的特殊地位,为了体现其重要性和所蕴含的化学科学的人文内涵,落实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通过化学发展史的线索,使学生认识化学概念和化学原理是不断发展和深化的”[2]的建议,合理地将硫酸制备的化工发展史融入教学之中,可以更深入地使学生了解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培养技术素养和创造精神,并有效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1.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并对比历史上硫酸的制备方法;(2)学习现代硫酸工业的反应原理,了解工业生产装置的工作原理。[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对比、讨论,思考历史上关于硫酸工业原理的优点与缺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分析能力,加深对硫酸制备原理与装置的认识和理解,在反思和比较中体会科技创新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硫酸工业发展的历史,感受科技进步发展的过程;(2)了解我国硫酸工业发展历史和现状,增强为科技进步和祖国强盛而学习的动力。

1.3教学过程[引入]硫酸是最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被誉为“化学工业之母”,我国自2004年硫酸产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至2011年已连续7年位居世界第一。从表1和表2可看出硫酸应用范围之广、产量之大。[过渡]作为最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之一,硫酸的制备应用经历了很漫长的历史。生产硫酸最古老的方法是用胆矾或绿矾为原料,在蒸馏釜中煅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一、历史上硫酸的工业制取方法:1.加热分解法CuSO4•5H2O高温CuO+SO3+5H2O2FeSO4•7H2O高温Fe2O3+SO2+SO3+14H2O。其中三氧化硫与水蒸气同时冷凝便得到硫酸。欧洲在中世纪曾称硫酸为绿矾油。[设疑]以上2种制硫酸的方法有明显的缺点,请同学们思考。[生答]固体加热高温能耗大;原料来源少,价格昂贵;副产物多,产量小,不易利用;难以大规模生产等。[过渡]硫黄是一种使用较多的化学药品,人们逐渐发现用硫黄与硝石(主要成分是KNO3)混合加热也能产生硫酸(硫黄燃烧可产生SO2,硝石加热可产生NO2)。具体反应原理可简略表示如下:

2.氮氧化物氧化法———硝化法

SO2+NO2+H2O=H2SO4+NO2NO+O2=2NO2[投影并讲述]1736年,英国人瓦德最早将这一原理应用于大规模生产硫酸,他通过特殊方法制得了大容积(300L左右)的球形玻璃容器,用大铁盘装上硫黄与硝石在预先加入水的玻璃容器中点燃。瓦德的工厂有近百个大玻璃容器,大规模的生产使当时的硫酸价格下降到了原先的1/16。[问题]这种方法虽然使硫酸的产量提高,成本下降了很多,但也还存在不少缺陷,请同学们思考。[生答]玻璃仪器易碎,容积不大,铁盘易腐蚀,产量还不能很高等。[投影并讲述]很快地,瓦德的生产方法被一位名叫加贝特的技术员改进了。他选择了不易被硫酸腐蚀的铅制成铅室,铅室的体积可以达到近10m

3,不断地放入硫黄与硝石,每4个星期取出1次酸,使硫酸的产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到后来最大的铅室一直做到了近200m3。[设疑]工业的发展对硫酸的需求量越来越高,大规模化的工业生产要求生产过程必须是连续的。不论是瓦德的玻璃容器还是加贝特的铅室,制备原理都是相同的,它们的生产过程有一个极大的弱点。请同学们讨论后回答。(学生讨论)[生答]间断性生产,不能连续(因每4个星期要打开铅室取酸)。[提出问题]那么,如何解决不能连续生产的问题?(启发并让学生讨论)[生答]向铅室中喷水,另置燃烧硫黄与硝石的炉子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铅室等。[过渡讲解]以上在技术设备上对硫酸制备的改进,取得了很好的经济与生产的效益,但在原理上还是相同的,都是氮氧化物氧化法的具体应用。因为游离态硫单质硫黄的分布较低,自然界中存在较多的是硫的化合物,为了降低成本,人们开始使用含硫的矿物产生SO2,开始使用氧气氧化氨气替代较昂贵的硝石产生氮的氧化物用于氧化SO2转变为SO3。[提出问题]回到上述化学反应,要求学生根据反应原理,思考氮的氧化物在反应中的用途?[生答]起催化剂作用,实质上并没有消耗。[过渡提问]因此,在工业上合理循环使用氮的氧化物就显得很重要,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投影展示]盖吕萨克的思路与管道工人格洛弗的设计组合完善了铅室法在技术上的设计(见图1)。一个普通工人完善了一位著名化学家的设计,在硫酸制造业中被传为美谈。铅室法在硫酸工业200多年的生产历史中沿用了100多年。(在教学案上作为问题展示,让学生课后思考铅室法的氮氧化物的循环利用装置的原理。给予必要提示:氮氧化物溶于冷硫酸,受热时会逸出)[设问]因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都是通过氮的氧化物氧化实现的,在生产过程中会存在什么弊端?[生答]氮的氧化物有毒,会随尾气排出,对空气产生污染。[再问]前面我们分析了,氮氧化物理论上来看并没消耗,起了催化作用,从绿色化学的角度思考,将SO2氧化为SO3最好是通过什么氧化?[生答]用氧气氧化最好,也最直接。[讲述]现代工业的硫酸制法正是变革了沿用多年的氮氧化物氧化法,改用直接用氧气氧化的方法来制得SO3。引入接触法制硫酸。

二、硫酸的现代工业制法———接触法制硫酸

1.二氧化硫的制取和净化(沸腾炉)———造气过程S+O2点燃SO24FeS2+11O2高温2Fe2O3+8SO2

2.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接触室)———催化氧化过程2SO2+O2催化剂幑帯幐加热2SO3

3.三氧化硫的吸收和硫酸的生成(吸收塔)———吸收成酸过程SO3+H2OH2SO4[动画演示]接触法制硫酸的工业流程,介绍热交换器的工作原理。[思考]阅读课本,思考硫酸制取过程中以下一些生产工艺中所包含的原理。(1)硫铁矿石在进入沸腾炉前为何要粉碎?(2)SO2气体在进入接触室前为何要除尘、洗涤并干燥?(3)接触室中的热交换器的作用及工作原理是什么?(投影动画分析)(4)为何要用98.3%的浓硫酸吸收SO3而不用水?[总结]学生在阅读讨论后,进行归纳总结。[比较分析]将硫酸的几个不同阶段的制法进行比较分析。(投影)[资料]我国硫酸工业的发展情况,结合前面表1。(1)我国硫酸工业发展状况(投影展示:已取得的成绩,缺点:产能过剩、硫资源对外依存度过高、产业集中度偏低、资源利用率待提高等)(2)对我国硫酸工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孙师白(下发阅读材料)[未来发展]硫酸工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投影展示。摘自中国硫酸工业协会专论:我国硫酸工业现状及“十二五”发展规划思路[4])(1)充分开发利用工业烟气、工业用煤中的硫的回收,弥补我国硫黄主要依赖进口的现状;(2)研制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装备,提高硫酸行业整体技术和装备水平,制造高性能钒催化剂;(3)提高硫酸行业整体废热回收利用水平等。[作业与任务](1)试分析:SO2溶于水生成亚硫酸后,可直接氧化为硫酸,能否用这一方法生产硫酸?(SO2在常温下的溶解度约为1∶40)(2)硫酸生产厂产生的尾气中会含有一定量的SO2气体,查找资料并思考,如何吸收并处理尾气。(3)研究性学习课题:如何从冶炼烟气中制得硫酸?

2教学反思

简述制药工业发展史篇(6)

关键词:药用植物园;数字动画;手绘图

0引言

手绘动画将绘画艺术与人文艺术完美地结合,在动画史上创造了很多经典的作品。然而,随着新媒体体时代的到来,数字动画成为不可阻挡的大潮流,数字动画具有高效率、内容表达丰富、形式生动直观、制作成本相对较低等优势[1]。药用植物园数字化过程中需要展示大量的中药材及中药植物的视觉信息,借助数字动画的视觉优势,选取部分植物采用数字动画进行展现,通过数字动画的形式传递中医药文化,表达内容丰富多彩,展示形式生动直观,在实际应用中能起到很好的传达效果。

1数字动画的发展与特征

手绘动画是动画的始祖,是动画原始的表现形式,是由设计者在纸上进行绘制并按顺序拍摄产生的。传统的手绘动画的制作流程主要分为剧本设计、构图设计、角色绘制、拍摄合成等[2],其中最核心的阶段是角色绘制,它又分为关键帧绘制、补间帧绘制、清稿、描线与上色等步骤。早期的动画制作完全由手工完成。由手工制作的经典国内外动画有《大闹天宫》《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和《米老鼠和唐老鸭》等,这些作品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制作周期长,制作上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其中《大闹天宫》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于1961—1964年制作的一部彩色动画长片,该片是中国动画片的经典作品,影响了几代人,用了3a时间由7万幅手绘图打造而成;而83min的动画片《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总共绘制了2亿张草图,历时3a完成。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更加便利的数字媒体技术,从而改变了传统的动画产业的发展模式,数字化的高效制作使得动画作品产量倍增,如手绘板的出现,手绘方式已经由传统纸上手绘发展到电脑制图[3]。数字动画是一种结合了多学科的动态视觉艺术,在新媒体时代,数字动画种类、品种日新月异,其应用领域深入各行各业,已形成一个完整的数字动画产业[4],进入了商品市场。现代的手绘工具与技术的应用使得制图的高效性、易修改和色彩丰富性得到空前加强,借助手绘板、上色、拍摄合成等一系列计算机辅助工具制作的手绘图,与传统手绘相比,大大减少了手工绘制的工作量、缩短了工期、节约了制作成本,同时画质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当前数字动画的主要特征表现在:(1)数字化的制作模式。数字动画制作虽然会用手绘技术,但均已被现代手绘方式所整合,全都采用现代的设备和技术进行数字化的制作;(2)多样性的传播媒介,如VR、手机、平板、电脑、广告大屏等,这些媒介更受年轻人喜爱,受众人数众多,是一个很好推广和宣传的渠道;(3)制作平台简单智能化。对动画制作者的专业和美术素养要求不再是高不可攀,有一定的动画制作基础、对数字动画创作感兴趣、有想法的人都可以制作自己的数字动画,并通过网络发布,进行自由表达与展示,具有很强的交互性。

2数字动画在药用植物园数字化上的应用

数字动画是新媒体时代的必然产物,相对于传统的手绘动画,省去了大量的绘制工作,既节省了成本与时间,又能使动画的画面更加逼真和真实。利用数字化软件,可以实现随时对动画进行修改和动作检查,减少了因返工和人工检查与修改所花费的时间[5-6];不断出现的新软件,功能更智能化、操作更简单化,也使数字动画的制作变得简单,这也降低了动画制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药用植物园数字化过程中急需引入多元化的设计元素,如何扩大数字化的药用植物园的影响力,如何让线上园区更具生动性、直观性和强有力的亲和力势必成为药用植物园数字化建设的重要因素[7-8],这些都与数字动画的主要特征不谋而合。药用植物园数字动画的主题和内容的选择,均从用户内心的情感出发,以经典典故为表现主题,在带给他们中药信息和情感体验的同时,也向大众展示了中华大地的人文精神。以三国为背景,以故事的形式展现。数字动画在药用植物园数字化设计上的展现价值主要体现在内容、视觉效果及艺术形式上。首先,在主题的表达上,手绘图的内容和主题能选择不同药用植物和药用植物的不同部位进行表现;其次,在视觉效果上,数字动画表现得更活泼、更有沉浸感,从而体现药用植物园数字化资源的个性化特征。自然地引入中药的故事情节,为主角“亳菊”的登场做好了铺垫。数字动画的表现方式灵活,可以写实也可以抽象,把药用植物的性状、特点、药性等信息以形象直观的形式表达出来,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在完成上述故事情节演绎的基础上,为突出“亳菊”性状、特点、药性等特征,采用写实的手法对“亳菊”的中药知识进行普及。

3药用植物园数字动画案例实现过程

3.1情景构思

情景的构思以呈现药用植物为主线,挖掘中药文化,以亳州当地的历史为背景,选取华佗为主要角色,以华佗的视角展现中药及中药文化的独特魅力,弘扬传统中医药文化,向历史名医致敬。这一阶段主要完成故事情景设计,确立动画手绘设计方案初稿,重点是将文稿和设计师脑中的灵感快速地手绘到稿纸上,每一个画面都可能有多种构图想法,将这些想法以草图的形固定到纸上,避免有些构图灵感稍纵即逝。这个阶段主要是以草图的形式呈现。

3.2动画手绘草图优化

动画手绘草图优化,指的是在上一阶段初步绘制的手绘草图基础上,对不同想法的手绘草图进一步推敲和优化,这个过程依然会有一些新的构思出现。优化的目的是实现草图的意境在表达上进一步升华,使得整体透视准确,效果初步实现。同时需要展现具体结构和画面的穿插关系,让手绘图呈现多维度、多视角且相对成熟的绘图效果,以实现其在不同的视角里视觉效果有较准确的空间定位关系,最终形成相对完整的手绘情景方案。这个阶段主要借助现代计算机技术,如采用Photoshop、Coreldraw等图形设计软件来实现,利用手绘输入设置,如数字化手绘板等进行设计、处理和调试。

3.3数字动画编排与合成

数字动画编排与合成是设计收尾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为讲好某一中药材及其药用植物的故事与情景,重点要理清各手绘图的逻辑关系、因果关系和页面的布局效果,同时还应充分考虑用户的心理需求,再运用二维矢量动画制作软件Flash并结合ActionScript3.0脚本语言开发出数字动画短片,力求在手绘图的基础上形成一个有艺术性、生动性、趣味性又容易被理解和接受的数字动画作品。

简述制药工业发展史篇(7)

关键词:电视纪录片 中医文化 传播范式

电视纪录片《本草中国》是在“中医困局”背景下予以拍摄,由SMG旗下的云集将来传媒有限公司担任拍摄单位,历时一年之久,并获得了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人口文化促进协会等多部门的支持与合作。它是首部以中医文化为主题的电视纪录片,该创作团队在整体策划、内容设置、拍摄技术以及后期制作等方面都恪守严谨的态度,坚持精益求精。故而,江苏卫视在真人秀等综艺节目火爆的周五黄金档播出这部看似冷门的纪录片竟然取得了高达0.83%的收视率,这一收视率甚至超过了《天天向上》等王牌综艺节目。而在网络中,该纪录片也赢得了一大批年轻观众的热议。尤其是片中对于中医药材、工艺制作以及其中工匠精神的表达等内容,为普通大众提供了一个认识中华中医药的新渠道。

视觉影像呈现,中医文化传播新选择

2016年5月20日,电视纪录片《本草中国》率先在江苏卫视播出。在中国本土范围内,《本草中国》是首部以中医文化为主旨,以视觉阐述为手段的电视纪录片,这部电视纪录片的拍摄与播出具有相当的历史意义。一方面,它打破了中国本土没有一部大型中医文化系列纪录片的尴尬处境;另一方面,它通过视觉呈现的手法,首次生动、具体、全方位的表达了中医文化的传统与精神,具有极高的影像欣赏价值与中医学习价值。

将“视觉化呈现中医文化”作为拍摄核心,这成为《本草中国》剧组对当前媒介生态环境特点所采取的重要举措。纪录片的重要意义在于“纪录事实”,但是,在陈述表达过程中则有着多重陈述选择与多种表达理念。审视《本草中国》电视纪录片,可以发现,剧组侧重于凸显视觉符号在纪录片文本呈现中的重要意义。在《本草中国》第一集《时间》中,虽然拍摄者的重点是为大家讲述时间对中药的形成、药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剧组在拍摄过程中却摆脱了既有的说教方式,转而以慢镜头的方式,通过红花、藏红花、红曲、霜桑叶、天麻、陈皮六味中药为介质,将时间的变化、作用、机理呈现出来,用时间的视觉化呈现来让观众感受其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对于中医文化的视觉化呈现方式,《本草中国》拍摄组更显用心。视觉化呈现方式多种多样,呈现技巧更是五花八门。不同的视觉呈现方式、不同的视觉呈现技巧,均会为受众带来不同的视觉感观,并最终直接影响到纪录片所产生的媒介效果。对纪录片《本草中国》的视觉化呈现方式予以透视,拍摄组虽然采用了多种呈现方式与呈现技巧,但拍摄组的视觉化呈现方式并非简单地“橱窗式”“列表式”呈现,而是选择在视觉化呈现的每个细节中包含大量的信息,用视觉表达的方式将情感、记录、构图有机的进行融合,从而为受众带来一场关于中医药文化的盛宴。

选题聚焦本草,中医文化传播新表达

如此弘大、复杂的中医文化选题,对《本草中国》剧组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机遇在于中医文化的独特属性,若拍摄组对中医文化进行记录,可供选择的题材实在太多,选择的范围实在太广,无论是对中药、中医、针灸、推拿、按摩等,均可拍出体现中医文化且具有记录意义与文化价值的纪录片。这对拍摄组而言同样也是挑战,正因为可拍摄题材的弘大与选择的多样性,如何选择出真正具有代表性的拍摄题材,既可以描述中医文化,又在一定程度上贴近受众、赢得受众的观看兴趣与观影热潮,又成为《本草中国》拍摄组需要深思熟虑的问题。

从《本草中国》的命名方面可以看出拍摄组对此问题的思考与解答。在拍摄过程中,将拍摄主题予以细致化演绎,通过“本草”一词更为概括性地表达了拍摄者将要记录的主题,以及对中国医药文化传统的细腻表达。作为中医文化的集大成者及发扬人,国医大师金世元也在《本草中国》项目创作研讨会上对“本草中国”一词予以高度肯定。追根溯源,《汉书・平武纪》中最早出现了“本草”一词,作为中医文化四大经典著作之一的《神农本草经》使用了“本草”一词,而人们对中医文化的理解与想象大多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相关,可见“本草”一词不仅是对中医文化传播的细致化表达,更是一张对外传播中医文化的有效名片。

《本草中国》将拍摄焦点聚焦于“本草”,重点挖掘“本草”本身所蕴含的价值理念与文化传统,并将其与拍摄团队选择拍摄的内容和表达层面实现了有机结合,以小见大,通过“本草”的记录与描写,从而表达了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一些实景性的抓拍与跟拍更是将题材予以升华表达。以《本草中国》纪录片中的第二集《年华》为例,分别讲述了飞崖采集石斛与赶海采集珍珠的采药人。虽然石斛与珍珠在药物性质、生长环境、采集环境全然不同,但是,它们由于生长环境的特殊性,采集条件更为恶劣,中药采药在疾病治疗方面却疗效显著,在中药方剂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此集中,拍摄组以石斛、珍珠为“本草”的典型代表,通过“以危险说本草,以危险说人情”的表达手法,阐述着中医药文化在不断演变的过程中自身所蕴含的弘大与博远。

内容凸显人情,中医文化传播新阐述

拍摄组在进行《本草中国》拍摄前,曾多次召开会议,试图探寻通过《本草中国》如何控制意义的产生与形成,即纪录片将为受众展现什么样式的中医文化,以及让受众解读到什么样的意义内涵等问题。最终,剧组将着眼点落脚在通过纪录片阐述中药文化的专业知识上,同时,探寻中华文化中生命的奥妙也成为了影片所要阐述的重点,尤其是在影片中突出“人”的价值与意义,即着重于对“人”的选择与呈现。在纪录片内容陈述方面,虽然以中国非物质遗产重要炮制技术及中药传统方法制剂等为线索展开,但实则其表述视角更加宽广。因为纪录片中除了中医传统方法制剂人之外,还有中药种植者、中药抓药人、中医、病人,看似以“中药”展开,实则体现了中国人从古到今的历史积淀与文化传统。

不仅如此,为了使《本草中国》纪录片更能符合拍摄组的预想,使得其意义的产生与形成更能切合主题并具有代表性,在开拍之前,拍摄组便对拍摄内容进行了规划与强调,并将重点体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将医理、药理以及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娓娓道来”;“将个体记录与群体描述相结合,交错推进,以事实证明”;“将轻快的节奏与浓郁的中国风相契合,让中医文化‘渗透’,成为全民流行”。

最终的成品《本草中国》不论内容还是形式都时刻体现着这三点要求。在《本草中国》第一集《时间》中,开篇首先是对一首歌诀的描写:“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砍来当柴烧;春秋挖根夏采草,浆果初熟花含苞”。从一首中国古老歌谣的内容开始讲述,时间对世界万物的多样性、复杂性有着极其重要的因果关系,人们的生命状态,药物的采摘收成,无不与时间有着重要的关联。《本草中国》剧组仅通过一首简单的歌谣即将药物、药理及背后所蕴含的中医文化娓娓道来,而且《本草中国》剧组也通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并以个体人物反观整个中医文化行业的变迁和发展。在大机器、大生产面前,手工制曲师傅的最后一次制曲过程,以及将手工制曲工具捐献给中医药博物馆的艰辛与无奈,也选取了陈体全公第11代后人陈永涓在陈李济的制药经历。她在陈皮制作中对原材料的执着,对制作过程的考究,无不展现着中国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本草中国》所呈现的画面,早已脱离了对中药的简单描述,实际上《本草中国》纪录片更是通过“人情”的凸显,塑造了以药说情的中医文化传播新阐述。

传播方式多样,中医文化传播新取向

《本草中国》纪录片通过一帧帧美丽的图片、一句句动人的台词,勾勒、描绘出了中医文化的弘大、精深、博远,将中药、中医以及与中医紧密相连的中国人予以凸显,以视觉传播的方式呈现在了全世界面前。视觉传播方式有其独有的传播特点,如传播过程中,由于受众只需要观看即可以了解其全貌、特点。相比文字传播而言,视觉传播更突显出其世界通用性,也在跨区域传播、跨文化传播中更为适用。《本草中国》纪录片通过以视觉符号为主的传播方式,配以优质的解说词,将国际通用的影像符号、视觉符号不断呈现在人们面前,使神秘的中医文化变得可视化、可理解。对于受众来说,这种叙述表达不仅使他们能够理解中华医药文化,也增加了他们了解中医药文化时的趣味性,而且还使得他们了解到中医药文化与人们之间的距离竟然是如此接近。这些可读性与趣味性进而使得观看纪录片的受众喜爱上中医药文化,逐渐发现中医药文化中的中国精神。

《本草中国》制作团队在策划之初的理念不只是将该片制作为一部优秀纪录片,更是要将其制作成一张能够较为全面代表中华医药文明,能够传播中华医药文化的闪亮名片。进一步来说,这一理念不仅是《本草中国》制作团队精益求精的设计内容、记录拍摄的目标和动力,也是响应中国文化“走出去”号召,主动承担在国际传播中传播中医文化,完成中医“正本清源”的崇高使命的表现。

据此,《本草中国》充分利用视觉符号在跨地域、跨文化中的显著优势,联合了Discovery探索频道,美国INC电视网络网等多个海外知名平台,在海外进行推广、播放,而它的播出与传播方式也是一次对外传播的范例。《本草中国》纪录片的播放成为了中国纪录片播放历史上首个多平台、跨媒体播出的纪录片,为自身赢得了更多的受众,引起了人们对中医文化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本草中国》纪录片被安排在周五的黄金档时间播出,也体现了业内人士试图用这部优秀纪录片挑战现有娱乐节目的电视台惯有播放传统,唤醒人们对自然、生命本真认识与追求的用心。

要使得中医文化在中国本土乃至于全球的传播中更具影响力,无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电视纪录片《本草中国》将中医文化以视觉传播的方式予以表达,多维度、多方式的内容展现,主动与全球进行连接,表达出中医文化积极融入世界话语体系的积极性。《本草中国》在推动中医文化发展中的积极表现,无论是在推动中医文化发展方面,还是中华文明展现方面均有着重要意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