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经济发展走向

经济发展走向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22 15:31:34

经济发展走向

经济发展走向篇(1)

内容摘要:中国已经成为经济大国,但是从经济发展质量来看,中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强国。本文分析IMF的最新数据,通过比较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揭示了由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同时必然伴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进程,充分肯定政府在新时期由经济增长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正确决策,提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取向。

关键词:经济大国 经济强国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中国由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所面临的问题

一个经济强国不仅要在经济总量上占有一定优势,而且要在经济发展质量上起到引领作用。我国正处在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的重要时期,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是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但是,我国产业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关键技术长期依赖国外,许多重要产业和产品的研发、营销、品牌为外国企业控制,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具有世界影响、能够引领产业发展的企业不多,产品合格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

尤其是一个时期以来,我国产品在国际、国内接连出现了产品质量安全事件,药品、食品、日用品等领域出现一些危害人的生命和健康的问题,一些问题产品相继被曝光。这说明,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与世界经济强国的标准还有很大距离。上述问题既是我国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不可回避的问题,也是我国由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必须正视和加以解决的问题。只有转变发展方式,才能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树立中国创造的良好企业形象,让中国产品赢得国内外消费者的信赖,才能真正实现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飞跃。

中国定位于经济大国而非经济强国的现实依据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连上几个标志性台阶,目前已位居世界第三位。与此同时,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发展水平明显提高。但是,我国人均GDP仍在世界100位左右,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仍非常突出,增长过度依靠投资和出口,过度偏重第二产业,过度依赖能源资源的消耗,效益和质量不高。这些矛盾和问题,在此次金融危机冲击下暴露得更加明显。我国是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经济必须保持一定的速度和较大的规模。但是,没有科学的发展,也就没有可持续的能力。

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推进发展方式转变才是全面摆脱危机、实现新一轮发展的根本出路。从经济大国转变为经济强国,我们需要一个更高质量的GDP。在应对危机的重要时期,在谋划“十二五”的关键之年,准确把握国情国力,加快发展转型步伐,我国经济定能实现全面复苏,迎来高效益、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并将逐步迈向世界经济强国之列。

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大国,GDP从1978年的3645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335353亿元。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数据,2009年,按年度平均汇率折算(1美元:6.831人民币,1美元:93.62日元),美国GDP总量为14.26万亿美元,中国GDP为4.9万亿美元,日本为5万亿美元左右(见表1)。按购买力平价测算,2009年中国GDP总量列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排在日本、德国、英国、法国之前,与排在前面的美国有较大差距。人均GDP,按汇率计算为3678美元,为世界第100位(见表2)。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中国实现向经济强国转变的必由之路

中国已经成为经济大国,但是从经济发展质量来看,中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强国。中国要实现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根本性转变,必然伴随经济增长方式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这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及时做出的重大调整。

(一)新中国成立后,党对经济增长方式到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49年到1995年,经济处于又多又快增长阶段,又称为粗放型增长阶段。其标志是在1958年党的八届二次会议上,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这个总路线把多与快放在好与省的前边,强调的是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总量扩张。这种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在当时对国民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作用。之后的三年饥荒,使得中国经济进入严重的衰退期。

第二阶段,从1995年到2007年10月,经济处于经济又快又好增长阶段。标志是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一时期国民经济的发展既要追求一定的速度,又要强调经济效益。但是全国各地为了提高GDP总量,仍然偏面追求经济增长率,过分强调投资拉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这种发展模式,忽视了经济发展中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社会问题,进而导致了资源大量消耗和生态破坏的升级。是一种典型的高投入、高产出发展模式,并不符合我国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要求。

第三阶段,2007年10月以后,中国经济进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阶段。标志是“十七大”提出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此后的中国经济,才真正走上了良性发展时期。

由此可见,做出由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决定,是我党及时把握国际经济局势和国内宏观经济运行的正确选择。

(二)中国经济由经济增长方式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性

经济增长方式或者发展方式,是指实现增长或发展的主要途径、方式、手段或模式,两者也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方式总是沿着从粗放型增长到集约型增长、从单纯的经济增长到全面的经济发展,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道路演进的,而社会对其具体发展方式的选择总要受到其本身所处经济社会发展历史阶段的制约。

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相互促进,又好、又省、又快的经济增长方式能促进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使经济增长方式更有效、更持续。经济增长方式侧重于经济数量的增加,经济发展方式侧重于经济质量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改善,二者构成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总量与结构的统一。经济发展方式包含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方式也讲究经济增长质量,追求集约型、效益型增长就是又好又快的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方式是不能互相替代的两个独立的经济范畴。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由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重要保障

传统的依靠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所积累的中国GDP总量,只能说明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然而绝对不能称之为经济强国,所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现阶段中国经济改革进程中意义重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所带来的经济质量提升和经济效益的彻底改善,是促进我国走向经济强国的重要支撑。仔细区分两者的优劣,不难发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远远优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具体表现为:第一,指导观念不同。经济增长方式以经济总量的增长为指导,注重经济增长的速度与总量的扩张。经济发展方式的指导思想是科学发展观,注重经济质量的提高与经济结构的改善。科学发展观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借鉴西方的制度与技术创新、经济结构完善、增进公众福利、可持续发展、社会综合发展等发展观。第二,推进动力不同。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推动力是引进技术、提高资源投入的数量与利用效率。经济发展方式的推动力是制度创新、知识自主创新、扩大公众福利、循环经济、经济结构优化等。第三,功能作用不同。经济增长方式只注重协调生产要素间的经济技术及比例关系,不能协调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关系,不能协调个人、城乡、区域间的利益关系,不能协调国民公平待遇关系等。而经济发展方式能协调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之间、人与自然环境之间、人与人之间、现在与未来之间等各类经济结构乃至社会结构关系。第四,理论基础不同。经济增长方式的理论依据有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理论,西方经济学的要素配置与利用理论,非均衡增长理论,增长的涓滴理论等。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依据有马克思的人的需要与全面发展理论、均衡发展理论、福利经济学、分享经济理论、创新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第五,目标取向不同。从发展经济学角度来看,经济增长侧重于经济数量的扩张,经济发展侧重于经济结构的改善;经济增长着眼于经济的短期变化,经济发展着眼于经济的长期变化;经济增长属于战术目标,经济发展属于战略目标。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经济增长方式只能解决经济发展中的“标”,而经济发展方式能够治本。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取向是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主要体现由要素分散向聚集、资源利用由数量向效率转变;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取向是按经济结构、自然资源、环境状况、公众福利水平、经济发展阶段、社会发展战略实施转变。第六,划分依据和类型不同。经济增长方式以生产要素利用的数量和效率为依据,经济增长方式分为粗放型增长和集约型增长两种类型。经济发展方式以发展模式或处理增长问题的方式为依据。经济发展方式分为制度创新型、知识创新型、扩大需求型、福利国家型、经济结构调整型、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等多种类型。经济增长方式可带来高速的经济增长,但高速增长可能带来有增长无发展问题,从投入与产出的角度分析,是无效益或零效益情况下的经济增长(最典型的例子是我国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的);从环境经济学角度分析,是经济增长以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从福利经济学角度分析,是人民不能共同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经济增长;从发展经济学角度分析,是经济结构没有改善甚至恶化的经济增长。针对有增长无发展的问题,需要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解决。第七,衡量指标不同。经济增长方式的衡量指标主要有要素投入的数量及配备比例、经济增长速度、经济总量实现翻番的时间、人均GDP的数量。经济发展方式的衡量指标除经济增长方式的指标外,还包括社会发展指标,教育发展指标,社会公平与稳定指标和环境指标。第八,实现路径不同。经济增长方式是在增长中求发展,增长以快以多为先为重,发展为后为轻。经济发展方式是在发展中求增长,发展为先为重,增长为后为轻,认为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能使社会结构得到改善,也不能给人民带来所期望的福祉,相反,却出现高增长下的“有增长无发展”和增长不可持续等问题。因此,必须从发展中求增长。

中国由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目标取向和实现路径思考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取向是按经济结构、自然资源、环境状况、公众福利水平、经济发展阶段、社会发展战略来实施转变。通过前文分析,文章认为,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从以下六方面来选择:

(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高度重视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注重突破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技术瓶颈,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和品牌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形成有利于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建设,争创国家级、省级研发中心。

(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现代服务业并加强基础产业及设施建设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加速发展时期,已初步具备支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诸多条件,要充分利用这些条件,促使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资金和物质要素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带动转变,注重投入向技术创新和产业优化方向发展,注重传统制造业的技术更新和设备改造,大力开发和使用经济上合理、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生态环境友好的先进技术,使技术创新成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强大力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

(三)实行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是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巩固乡镇机构改革成果,提高行政效率。推进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推进“乡财县管乡用”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化解乡村债务的有效途径。二是巩固、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坚持并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和补贴制度。三是大力发展农民专业组织。加快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和村级综合服务站建设,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四是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经营制度。

(四)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消除制约节能减排的体制性机制,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有效运用价格、收费、税收、财政、金融等经济杠杆,促进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健全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制定和完善鼓励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加快构建节约型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以能源的高效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推进天然气、供水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方案。推进公用事业价格改革,加强垄断行业商品和服务价格监管。改革征地制度,健全征地补偿标准和土地转让最低价格制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可循环”的原则,在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物产生、消费环节,加快建立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促进能源、资源及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努力以最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发展效益。

(五)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健全区域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中心城区和县城发展,提高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推进城镇化发展,完善城市的发展功能、管理功能和服务功能,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强化城镇产业支撑,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实现县域产业协调发展。改善投资环境,抓住国内外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机遇,推进产业规模扩张和产业结构优化,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宗旨,承接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加快小城镇建设,着力提高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

(六)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离不开“改善民生”这个主题。因此要逐步建立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的制度和机制,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在改善民生上,尤其要在优先发展教育、统筹城乡就业、完善社会保障、调节收入分配、提高健康素质等重点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让人民充分享受发展成果。

结论

总之,中日两国从经济总量比较,依照2010年全年的平均汇率水平计算,2010年日本GDP为5.474万亿美元,与中国5.879万亿美元的GDP相比,相差约4050亿美元。中国取代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事实上,早在2010年第二季度,采用上半年平均汇率计算,中日两国在第二季度GDP分别为1.337万亿美元及1.288万亿美元,这是自1968年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以来首次被别国超过。在2010年12月,日本修正了第三季度经济增长数据,前三季度GDP总额为3.9594万亿美元,略高于中国的3.9468万亿美元。第四季度,日本GDP初值与第三季度相比下降了0.3%,实际下跌了1.1%,日本经济出现五个季度以来的第一次负增长。2010年2月14日日本内阁府最终核算的GDP数据,日本官方首次承认其“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排名被中国赶超。但是,日本和中国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之和仍未超越美国的14.66万亿美元。

无可否认,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中国30多年经济高速发展成就的真实写照,进入21世纪,“超越”可谓中国经济总量增长的关键词:2006年,GDP首次超过英国,2007年,又把长期占据第三把交椅的德国拉下,现在,又将排名世界经济总量第二长达42年的日本赶超!不过,对于拥有超过13亿国民的中国来讲,任何总量经过13亿分母一除,平均数都会变得很小。GDP总量虽然超过了日本,但人口总量是日本10倍左右,中国目前4000美元左右的人均GDP,只有日本的1/10,这个差距还是非常巨大的。中国在2010年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我们称之为经济大国是可以的,但是要称之为经济强国,还远远不够国际标准,仅仅从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2009年世界各国人均GDP指标就能判断出来,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在诸多国家竞争力排名和比较中,还和发达国家有着很大差距,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强国,必须着眼于国内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切实调整优化我国经济结构,提升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使得经济能够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所以,经济大国能否转变为经济强国的着力点,就在于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质性转变。

参考文献:

1.高尚全.发展方式转变关键是转变体制机制[R].和讯网,2010(1)

2.宋晓梧.深化改革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R].第七届中国经济改革论坛,2009(10)

3.胡学勤.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联系与差别[J].经济纵横,2008(3)

经济发展走向篇(2)

论文关键词:低碳经济转型,低碳能源

 

一:低碳经济的实质

低碳,实质上是个能源问题。从能源的角度看,低碳经济是相对于基于化石能源的经济发展模式而言的,低碳经济实质上是对现代经济运行与发展进行一场深刻的能源经济革命。因此,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促进经济增长与由能源消费引发的碳排放“脱钩”,实现经济与碳排放错位增长(碳排放低增长、零增长乃至负增长),通过能源替代、发展低碳能源和无碳能源控制经济体的碳排放弹性,并最终实现经济增长的碳脱钩。发展低碳能源、走向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社会不仅仅是我国的战略重点,摒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更是全球共识。

据分析,我国有巨大的节能潜力。数据表明,以建筑节能为例:如果按照现在的趋势发展而不加控制,到2030年,我国建筑能耗总量将近26亿吨标准煤,接近目前全国能源消费量。而如果采用半导体LED照明,只要占有1/3的照明市场,每年就将节约用电1680亿千瓦时。另外,我国核电装机仅907万千瓦低碳经济转型,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非常低。我国应该加快发展核电,以保证我国东部地区近期能耗增长及改善环境的需求。经过预计,我国核电装机2020年达到7000万千瓦,在能源结构中占5%,2030年将达到2亿千瓦,占10%。

所以说,在发展低碳经济的问题上,我们必须科学前瞻,明晰重点科技领域的战略和发展路线图,在国家层面统筹安排,集中力量解决战略性科技问题,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坚持立足国情,走政府主导与市场基础配置相结合的道路。集中力量支持我国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打造一批具有强大自主创新能力全球品牌和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提高国家总体技术创新能力。

二、我国转型面临的制约因素和潜在优势

(一)制约因素

低碳经济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国际社会长期发展的趋势。但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我们应客观地认识到向低碳经济转型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1、发展阶段。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消费结构升级、人口增长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使得对能源的需求和温室气体排放不断增长,这一结论是国内外众多研究所支持的。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世界能源展望2007年”中,2005-2030年在参考情景和可选择政策情景下,我国一次能源需求年均将分别增长3.2%和2.5%,能源相关的CO2排放将年均分别增长3.3%和2.2%。从各项指标来看我国都将在2010年以后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排放大国。

2、发展方式。我国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对能源和资源依赖度较高,单位GDP能耗和主要产品能耗均高于主要能源消费国家的平均水平。虽然我们早在“九五”计划中就提出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从现实来看,以粗放型为主的增长方式仍然没有根本改变。这些都是由我们的国情和特定的发展方式决定的论文开题报告。

3、资源禀赋。在我国能源探明储量中,煤炭占94%,石油占5.4%,天然气占0.6%,这种“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结构,决定了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生产和消费格局将长期存在。过去20多年中,我国努力促进能源结构的多样化,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消费比重从1980年的72.2%下降到2001年的66.7%。但近年随着国际石油和天然气价格攀升以及经济的快速增长,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又有回升的势头,2007年达到69.4%。由于煤的碳密集程度比其它化石燃料要高得多,而单位能源燃煤释放的CO2是天然气的近两倍,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必然会产生较高的排放强度。

4、贸易结构。我国产业在全球范围来看仍处于低端位置,在产业技术含量、附加值和竞争力等方面均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在国际贸易中,我国出口的商品相当一部分为高能耗、高度依赖于原料加工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商品。并且,在新一轮国际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我国承接了相当一部分劳动、资本密集型、高消耗、高污染的产业,我国在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的同时,也直接或间接地出口了大量能源资源低碳经济转型,并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

5、锁定效应。我国目前正面临着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高峰期,据IEA估计,参考情景下,我国在2006-2030年间需要在能源部门累计投资3. 7万亿美元,其中74%用于电力投资,约为2. 8万亿美元。能源基础设施所采用的技术、设备一旦投入使用,将对温室气体排放产生长期影响。而目前在电力基础设施建设中,在如何避免传统燃煤发电技术的弊端、采用低碳的先进技术方面,在资金、政策方面尚缺乏有力的保障。

(二)潜在优势

虽然说我们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存在不少制约因素,但是相比其他国家,我们仍有着不可忽视的并且可以加以充分发掘的潜在优势:

1、减排空间大。由于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处于高能耗阶段,加上节能技术水平较低,能源管理漏洞较多,使得中国的能耗强度和能源效率明显偏低。有关研究表明,我国的能源系统效率为33. 4%,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0个百分点,电力、钢铁、有色、石化、建材、化工、轻工、纺织八个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机动车油耗水平比欧洲高25%,比日本高20%,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侯条件相近发达国家的2~3倍。因此,通过结构调整、技术革新和改善管理等途径,实现节能减排的余地较大。

2、减排的成本低。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的减排成本比较低。从国际上看,框架公约规定每吨成本超过30美元,我国的成本大体在15美元。加上我国能源需求增长、符合减排条件的项目多、规模经济效应明显的特点,都有利于开展国际碳排放交易,从而吸引国际资金进入减排项目。2006年,全球碳交易和清洁生产机制(CDM)碳交易市场达到300亿美元。目前,已有全球50多家金融机构加入全球气候变化投资网络,投资额达到了13万亿美元。截止2008年2月,我国CDM项目首次超过印度成为最大的CDM碳交易量国家。

3、技术合作潜力大。一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在低碳技术方面还存在较大落差。比如,在电力行业、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技术方面、大型风力发电设备、燃料电池技术、氢能技术等,与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有不小差距。在交通领域,汽车的燃油经济性问题、混合动力汽车的相关技术等,还处于探索阶段等等。另一方面,低碳技术国际合作的机会在增加。《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转让,此外,中欧之间签署的《中欧关于气候变化的共同宣言》等多边及双边合作都把低碳技术的开发与合作作为基石。在全球高度关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我国作为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应抓住时机,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加快低碳技术的创新和推广速度。但是低碳经济转型,也应该看到,技术合作的实际进程存在一定困难,由于涉及知识产权、商业利益等诸多原因,我国目前仍不得不主要依靠商业渠道引进技术。

三、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选择

第一,严抓高耗能行业的减排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快慢、实现的程度都绝大多数取决于这些高耗能行业的减排状况。同时,从未来增量排放来看,我国工业化进程还未完成,一些高耗能的产业短期内还需要增长,要降低碳排放就需要对这些高耗能行业的用能水平和效率进行严格监管。所以说,提高我国高耗能产业过低的产业能耗效率是决定我国是否能实现2020年减排目标的关键性举措。所以说发展低碳经济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它意味着能源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技术的革新,是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

第二,发展低碳能源技术

大力发展绿色能源技术,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我国正面临很大压力,一旦发达国家在绿色能源技术上率先取得重大突破,我国与发达国家产业技术差距就可能从代内差距扩大为代际差距,现有的技术装备就面临着很快被淘汰的危险。社科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于伟华认为:“低碳经济的核心是开发低碳的能源技术,低碳经济实质就是用低能源消费、低排放和低污染来保证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低碳技术是发达国家维护其在国际经济体系中战略制高点的有力武器,我国要在该市场提高地位,必须要占领到技术制高点。”我国应加强并推动国际技术合作,鼓励日本企业在亚洲范围内对外投资,加强绿色企业之间的联系。

第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根据IPCC和IEA的报告,成本有效的能源效率改进能够贡献2020年及以后一半的减排潜力。随着能源价格近来创下历史新高,减少能源浪费、用既定量的能源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被认为是减少对化石燃料依赖的最经济的方法。近些年国务院建立了一种税收和免费的制度,鼓励使用能够提高能源效率的能源设备论文开题报告。能源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将不仅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费,还将使迅速增加的无碳能源使用更容易。通过改变城市设计,比如,在减少对汽车的依赖的同时增加公共交通、步行和自行车的作用,可以获得更多的益处。

第四,发展无碳能源、增加能源投入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走向绿色、低碳经济,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就目前情况来说,可再生能源只是补充能源,非水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占2%,加上水能则占10%;而到2020年、2030年和2050年,非水再生能源将部分替代能源、主流能源、主导能源。不断提高的技术和不断上升的能源价格,为新型能源体系创造了一个非常有利的市场。但要达到一个具有真正意义的转折点,需要出台新的公共政策和强有力的政治领导。今后能源经济和世界气候会发生什么,在很大程度上将受数以千计的国际性、全国性和地方性政策决定的影响。

第五,加强对新能源的政策支持

巴西、美国和欧盟曾要求一个最低量的生物燃料和汽油混合在一起,从而刺激了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低碳经济转型,这类规定对修补市场经济的一些漏洞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另外,美国的一些州正在努力通过吸引太阳能、风能、生物能和电动汽车行业投资来振兴经济。到2006年的时候,美国可再生能源行业创造了386000个工作岗位,煤炭行业创造了82000个工作岗位。从世界范围来看,可再生能源行业创造了2300000个工作岗位。所以说我们应借鉴国外的有用经验,加强对新能源的政策支持,尽早建立起适合我们国情的能源政策支持体系。

四、结论

低碳经济不仅是人们的一种理想,更是对一种生活方式的渴望和憧憬。我们在未来的目标可以定义为:大力节能,提高能效,控制总量;高效洁净化的利用化石能源,使黑色能源逐步的绿色化;加快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使其逐步成为中国能源的绿色之柱。尽管我国在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当中还存在着不少制约因素,但是我相信通过对减排优势的发挥以及相关政策措施的制定,我国发展低碳能源和低碳经济的空间还是非常之大的。

我国正向世界展示着我们前进的道路。即使我国继续以人类历史上最快的速度建设烧煤的发电厂,我们也可能成为清洁能源的领先者。2004年以来颁布的新的法律,推动了我国节能和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创造了新的产业。我国目前在太阳能热水器、小型水力发电机和高效的CFL灯泡项目上全球领先。2007年,我国也是世界太阳能电池的主要生产国之一,第三大风力发电机安装国,并且可能在2010年时在这两个项目上居世界领先地位。与此同时,我国正努力成为绿色建筑和绿色汽车的领跑者:2008年说服美国亿万富翁巴菲特向我国比亚迪投资2.3亿元,其他发展中国家目前尚缺乏我国所表现出的独特的能力。但是如果我国改变以煤炭为基础的能源路径,转向一种支持能效和可再生能源的路径,这将会对全球经济产生更为巨大的影响。我们必须创造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道路,我国在低碳能源方面的创新将是我国对人类做出重要的贡献,这也将为国际合作开创了新的领域和更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R].英国能源白皮书,2003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R].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号,2008年8月29日通过,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3]金乐琴.中国如何理智应对低碳经济的潮流[J].经济学家,2009(3):38-40.

[4]王宇.绿色经济政策渐渐流行[N].中国经济时报,2009-10-13(3).

[5]胡兆光.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能源、电力之路初探[J].中国能源,2009,(11).

[6]陈志恒.日本构建低碳社会行动及其主要进展[J].现代日本经济,2009(5):12-15.

[7]克里斯托弗.费雷文[美].低碳能源:世界能源革命新战略[J].江西社会科学,2009,(7)

[8]曹海霞.张复明.低碳经济国内外研究进展[J].生产力研究.2010,(3)

[9]姜克隽,秀莲,庄幸等.中国2050年低碳情景和低碳发展之路[J].中外能源,2009(6):1-6.

经济发展走向篇(3)

关键词:房地产经济;存在问题;未来发展

房地产经济是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内容,房地产市场是整个市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向宏观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和中坚力量。本文就讲述了房地产经济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走向。

一、房地产经济中存在的问题

(1)规划脱离市场。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出让城镇土地使用权,其地块的选址、规模、范围和时机的选择,应该是南市场的需求决定的,而不是由政府的供给决定的。但是,现在我国不少地方政府把厂房、住宅、交通、商业区、环卫等预先规划实施好,然后以优惠条件吸引投资者、居民户来投宿美其名曰“筑巢引凤”,这种做法虽然也有成功的,但是不成功者居多,这说明脱离市场实际需求的盲目“筑巢引凤”是违背市场经济规律的,实际上这是产品经济“以产定销”的翻版,政府在这个问胚上的正确做法是只能按照需求决定供给的原则,进行规划协调,才能使房地产市场的供需运行保持一种良性状态。

(2)调整脱离市场化。在市场经济中,产业结构的变动是平均利润规律作用的结果,市场导向既有盲目的一面,又有合理的一面,政府的理性思考是尊重其合理性,调整其盲目性。在地产市场中政府利用批租权实现其一定经济发展阶段上的优化产业结构,发挥城市集聚经济的功能。现在的问题是,或者不顾投资者的经营方向,下命令定指标,谁出高价就批租给谁;或者不尊重投资者的市场取向,强行改变投资方向,片面追求高技术、高消费的高层次产业。

(3)地产市场不成熟。土地本身不是商品,在市场经济中它的价格不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所决定,而是地租的资本化,也就是由对土地的投资收益率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影响。有两个问题显得很突出:①盲目的高价行为表面看来,地价高的国家总是收益大,其实不然,按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地价过高会使房地产业投资或成本上涨,商品房价格上涨又会限制生产和消费这反过来会导致经济萎缩和地产市场的不景气。因此,盲目性的高地价对经济增长并不利,是一种非理。②行政和政策上的需要,竞相压低土地价格,这带来了土地投资的盲目性,实物地租的无谓流失,这种行为暴露的是现行政治体制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4)经济泡沫和金融风险。房地产泡沫是由于虚拟需求的过度膨胀造成的价格水平相对于理论价格的非平稳性上涨,泡沫可分为安全区、警戒区、危险区、严重危险区四个阶段,安全区的泡沫通常有积极作用,而危险区与严重危险区的泡沫则具有明显的负面作用,地产泡沫的破裂还产生金融危机或经济危机,房地产过热,必然形成泡沫,房地产价格的过快上升很容易产生虚假需求信息,影响开发者和消费者的预期,而且虚假需求造成的过度供给,又会形成新的房产积压,给整个国民经济带来大而长期的负面影响,房地产金融风险不仅影响着房地产业和房地产金融业的稳定发展,而且当前房地产业己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整个金融业和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也至关重要。房地产金融风险不仅包括单项业务、单个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也包括整个房地产金融体系的风险。

二、房地产经济未来发展的走向

(1)合理规划建设用地,搞好“城市经营”。很多人认为“城市经营”就是“炒地皮”,地方政府单纯通过土地出让增加财政收入,以房地产开发拉升GDP,这种简单的“城市经营”理念不符合科学的发展观。房地产开发项目有的是短期通过出售直接获利,比如商品住宅、小商铺等;有的是长期出租或经营获利,比如大型商场、写字楼等;有的是通过其他经济行为的加入而长期获利,比如工业厂房、娱乐用房等;有的则作为公共设施本身没有获利能力,但却提升了城市形象、品味,吸引资金或客流前来投资置业或旅游观光,使城市经济收入增加。

(2)将市场逐渐走向成熟化。在未来的几年里,市场理性将逐渐回归。毕竟房地产开发是作为城市建设重要的参与者城市运营商很多,而房地产消费属于长期使用的大宗物品,盲目不得,从当前城市居民的经济实力和市民购买力分析,只要经济形势保持平稳增长和楼市不出现严重的供不应求,楼市就不会倒掉。近期,国家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加强了对房地产的调整,这种调整并不是指楼市崩溃,而是引导房地产业进人一个成熟理性的稳定发展期,将涌现越来越多的性价比优越的产品,市场将逐渐走向成熟化。

(3)将地价趋于合理水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有必要加强宏观调控,借助规划、计划、行政、法律和经济等宏观调控手段,适当调整地产价格,使之趋于一个合理的水平,引导和保持房地产市场繁荣稳定发展是十分必要和必须的,这是因为,房地产业是一个土地与金融两种要素紧密结合的特殊产业,土地是一种极度缺乏供给弹性的要素,而金融资源则是理论上可以无限供给且极具流动性的要素,一旦房地产业深入投机要素,将会在短期内形成经济泡沫,如果房地产市场资金链突然中断,泡沫经济将会立刻崩溃,自然将会给关联产业及整个城市发展带来致命破坏。

经济发展走向篇(4)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重庆 400715)

摘要: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联动发展是时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发展区域经济的必由之路。本文从经济学视角出发,深入挖掘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的逻辑起点,并剖析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以保障两者在互动发展过程中共生共荣。

关键词 :职业教育;区域经济;联动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10-0034-03

职业教育的经济属性决定了其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区域经济的发展程度又将反作用于职业院校的发展规模、速度、质量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联动发展成为一大趋势,但两者联动的可能性与必然性的理论基础是什么?联动的终点又将指向何处?笔者拟从经济学的视角出发,探寻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逻辑起点与发展走向,以期提高职业教育与区域教育互动的程度。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逻辑起点

(一)人力资本理论: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 Management,HCM)作为经济学中的一种理论,起源于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人力资本的相关论述,最后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Schultz)20世纪60年代创立。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构成了一个完整资本的模型。那什么是人力资本呢?罗森认为:“人力资本是体现在人身上的技能和生产知识的存量。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或报酬在于提高了一个人的技能和获利能力,在于提高了市场经济和非市场经济中的经济决策能力。”人力资本比物力资本更能推动经济的增长;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中最经济、高效的一种投资。在舒尔茨看来,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的核心,是形成人力资本的主要手段,教育形成的人力资本的增长意味着技术进步,而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真正源泉,因而教育对于现代生产必不可少;教育投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人力资本价格的浮动为测量尺度。

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核心驱动力和决定性因素,而教育投资是影响人力资源的关键。职业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人力投资形式,直接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质量。美国经济学家沃根认为,教育和技能培训是经济成功的唯一道路,职业教育是国家最重要的经济发展项目之一。职业教育通过提升人力资源水平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在:第一,职业教育生产和改善“人力”的生产能力。职业教育是教育属性与经济属性双重身份的“代言人”,是育人与人力资本投资高度耦合的“共同体”。通过教育和技能培训使教育中的消费者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并掌握扎实过硬的技术,培养出适应区域经济结构的复合技能型人才。研究发现:区域人力资源的综合素质和区域经济增长呈正相关,职业教育通过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力资源,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稳步增长。第二,职业教育通过科学技术生产与再生产的途径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职业教育一方面把科学技术成果运用到市场中,从而转化为生产力,有效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投资需以市场需求为指南。这一论断反射到职业教育中便是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经济结构和现实科技需求调整科研计划,在作用与反作用的过程中调整自身,使之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区域经济健康有序地协调发展。人力资本理论是职业教育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预设,也从理论上论述了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可能性。

(二)“投资—收益”理论:区域经济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驱动力

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就将收益定义为“财富的增加”、“那部分不侵蚀资本(包括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可予消费的数额”。而投资就是所支出的费用能在将来产生收益的行为。在教育经济学中,对教育投资而产生的效益叫教育收益,教育收益分为教育的社会收益和个人收益。为什么要将对教育的支出看成投资行为?是因为这一行为可以带来不菲的投资收益,而且在一定范围内投资与收益成正相关。

从“投资—收益”理论来看,经济的发展程度决定了对教育投入的多少,同时也会影响教育的收益高低。这一循环的作用不仅会影响教育自身的收益,同时由于教育的社会收益较低又反作用于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作为职业教育的“坚强后盾”直接影响着职业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与质量。区域经济的发展程度直接决定了对职业教育投资的多少,这将影响职业教育对个人和社会带来的收益。

(三)共赢博弈理论: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内在归旨

博弈论(Game Theory)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交互作用的时候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最初源于数学领域,上世纪70年代以后开始进入西方主流经济学研究范畴中。博弈论主要基于利益参与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与不平衡,通过各主体之间的竞争与合作的策略交互作用,最终实现利益的分配。博弈论遵循从零和博弈到非零和博弈的发展路向,零和博弈即博弈主体之间存在利益冲突,一方的收益要以另一方的损失为代价,或者利益主体都为“零收益”,出现“两败俱伤”的惨局。非零和博弈就是利益双方以合作关系存在,创造出双方利益都增加的双赢局面,或者一方的利益没有受到威胁,另一方有所收益的“单赢”局面。从零和博弈到非零和博弈的发展路径,表明非零和博弈能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把博弈论诠释为:在联动过程中,所涉及的政府、企业、职业院校等多元利益主体,通过利益主体之间的信息交换、资源共享、风险共担等的交互作用,进而求得利益最大化的过程。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的实质在于协调各种不同主体间的利益格局及重构主体间的利益关系,进而减少利益格局下的摩擦。

如何实现博弈主体之间利益的最大化,成为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过程中的难题。合作博弈理论为此指明了出路。合作博弈理论认为,博弈主体在进行利益行为决策时,若双方接受协议或制度的约束,在这一约束下进行利益行为决策,就形成合作博弈。这一理论迁移到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中来,在市场结构日趋强化的条件下,要求联动过程中的经济行为主体(职业院校、企业、地方政府)通过合同或者一定的规章制度明确各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以集体理性的方式来规范自身行为,使博弈主体都能获得较大的收益,在合作双赢的趋势下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稳步推进区域经济的增长。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终点走向

经济学中的人力资本理论与“投资—收益”理论为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可能性提供了理论支撑,而双赢博弈理论使这种“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成为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的逻辑起点。那么,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终点”又指向何方?如何保障两者联动发展顺利走向“终点”?

(一)“利益获得”理论:联动主体的责任共担

在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过程中,需要投入机制的保障,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经费支持。

根据经济学中“利益获得”(Benefits-received)原则,即由利益获得的主体共同承担风险、责任的原则,由受益主体分摊职业教育经费是当前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路径。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相关利益者包括地方政府、企业和职业院校,三者应该共同承担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责任。首先,地方政府要增加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同时制定一定的规章管理制度,为职业教育与企业、区域经济之间的联动提供“联姻”服务。其次,企业应该主动承担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培养技术人才的责任,切实发挥企业作为职业院校坚强后盾的作用。最后,学校应该树立多元化经费来源的理念,积极探索多维路径获得自身发展的物质支持,同时要承担起帮助企业解决知识性和技术性问题的责任,把企业发展需要作为重要方针指标,真诚地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

(二)伙伴关系理论:联动双方的长效合作

社会伙伴关系(Social Partnership)作为一种经济发展模式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在面临经济萎缩、行业结构调整较大的困境下,政府要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组织专家制定出所有利益相关者都参与的联盟合作模式,这一合作模式是建立在不同参与主体共赢的基础上,通过联盟以提高参与者的利益,从而解决区域内复杂的社会经济问题。

随着不断发展,社会伙伴关系理论也被运用到管理学、政治学、教育学等领域当中。特里·塞登提出职业教育领域的社会伙伴关系是“为解决当地问题、建立共同体,由地方社区组织、教育及培训机构、行业和政府所构成的战略联盟”。这一理论在职业教育中的运用为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提供了借鉴。我们需要以伙伴关系来重新审视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参与主体(企业、政府、个人等)的关系,在联动过程中,所有利益相关者并不是独立、互不相干的主体,而是在合作联盟的约束下共同履行义务、共享利益的相互联系的长效合作关系。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长效合作关系的广度与深度,决定了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与步伐。这一长效合作机制的参与主体包括政府、职业院校和企业。政府作为职业教育与企业的“中间人”,应该发挥政府的职能,为企业与职业院校“牵线搭桥”,为其联动发展提供信息交流平台;职业院校应瞄准市场信号,以市场为“风向标”,根据企业、市场的经济结构调整专业结构,从而适应区域市场的需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避免人才浪费现象。企业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在这一长效合作机制中,企业须明晰自己的责任,全面落实校企合作理念,为职业院校提供设施设备及技能型师资,与职业院校共谋发展进步。

(三)结构型失业理论:人才培养结构的优化

结构型失业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新古典综合学派提出的一种失业理论,以托宾(Tobin)、杜生贝(Duesen Berry)为代表,这一理论从微观经济学的视角出发解释失业问题。所谓结构性失业是指因经济结构、经济体制等变化,使劳动力的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的矛盾而导致的失业。这种矛盾包括劳动者的自身素质与工作岗位不适应、劳动者数量与工作岗位数量不对称、劳动力流动滞后等问题带来的失业。结构性失业是由内部和外部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动对劳动力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是失业的外部原因;劳动力自身的供给结构满足不了需求结构的变化是失业的内部原因。

从结构型失业理论出发,探寻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过程中的人才培养结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为了避免结构性失业的发生,职业院校充分发挥对劳动力培训的作用,不仅要注重对在校学生的技能培训,还要担负起对在职人员的继续训练,不断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提升人才的综合素质,以“一专多能”的技术人才为培养目标,以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区域经济结构。政府应搭建职业介绍平台,提供劳动市场信息,帮助企业和职业院校及时了解准确情况,使职业院校能够及时调整培养目标,使企业能够找到适合自身岗位的人才。同时,应鼓励劳动力流动,打破地理空间的限制,鼓励人才的“引进来”和“走出去”。

结语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是关涉多主体的复杂系统,要使这一系统在平衡中稳步发展,就必须处理好各利益主体的关系,建立多方参与的长效合作机制。

参考文献:

[1]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2]王芳平.陕西省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4).

[3]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经济发展走向篇(5)

摘要:我国采用了渐进式改革的方式,从计划经济体制平稳运行到市场经济体制,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极大地改善了居民生活质量。本文重点梳理经济体制改革实践历程,对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成果进行展现,对下一步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渐进式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市场经济体制

从计划经济体制平稳运行到市场经济体制,我国采取渐进式改革,不同于东欧和前苏联的“休克疗法”。Sachs等一些西方经济学者认为,中国围绕“局部均衡”进行改革并由此形成“中国模式”,主要是在经济领域进行,却不能持续;而“休克疗法”展现的是“一般均衡”,改革在经济、政治等多领域同时进行,并带有可持续性。

中国幅员辽阔,人口基数庞大,东部沿海与西部内陆经济发展条件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不平衡,人均收入水平较低且地区性差异明显,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通过改革改变我国的落后面貌。统筹考虑我国的基本国情后,采取渐进式改革,使我国成功地构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取得重大的成果。

一、渐进式改革的特征及成果展现

1.渐进式改革特点

对于渐进式改革特征形成两大共识:

第一,增量改革引导下的逐步推进。渐进式改革并不以一步或短时间内扭转旧体制下的利益和社会结构作为改革的主要方式,而是阶段性、逐步瓦解涉及经济体制在内的起阻碍作用的问题,充分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增量式改革是在政府控制与监督下,逐渐在起到主导作用和率先改革后发挥作用的部门展开,并进一步推广到其他领域。例如,在对国有企业改革方面,逐步放松对国有企业自主经营权的控制力,又保证对国有企业的控制,并逐步焕发出国有企业的活力。

第二,局部试点到推广过程中的理论创新。推行的渐进式改革并不是盲目地在全国范围之内统一进行,而是先在小范围内进行试点,通过试点进行创新探索。改革开放初期,经济特区的建立旨在探索现代开放型城市建设理论,率先建设深圳、汕头、福州、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并在经济特区普遍取得良好成果后,通过总结经验,积极创造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开放模式。

2.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展现

(1)建立并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极大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独具特色的渐进式改革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标志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得到了广大共识。在所有制方面,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得以实现。国有经济依然在关键重点领域得到快速的发展,主体地位得到不断强化。非公有制经济在焕发市场经济活力、解决就业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分配方面,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方式,推动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发展速度。在政府调控方面,积极运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等进行市场调控,尤其是建立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多项基本保险制度,完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内容的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等。

从1978年到2013年年末,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最初3645亿人民币增至56.9万亿人民币,增长150多倍,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430 元增加到26955元,增长62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34元增加到8896元,增加66倍,进入“中等收入”阶段。经济年均增长速度接近10%,高于同时期世界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粮食产量从2004年起到2013年实现“十连增”,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于2013年达到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根据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1978 年的2.3%上升到2014年的27.8%,我国成为对国际经济增长贡献率最高的国家。

(2)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并积极参与国际经济交流合作。对外开放是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经济打破计划经济封闭状态积极融入世界经济的重要表现。从最初经济特区设立,到14个沿海城市和经济开放区建设,再到内陆地区对外开放,以点带面,以面成片。进出口总额从1978年的206亿美元,到2013年突破4万亿美元。中国对外贸易不断提升的表现,体现了中国国家力量。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面开放格局。”新丝绸之路的提出与建设,是新型大国关系下的新型对外开放形式,是我国为加快国际资本流动积极参与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协调东部与中西部经济协调发展,积极拓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而作出的努力。

二、我国从渐进式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历程

十一届三中全会把政府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开端,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标志着从农业领域率先改革,完全可以看做是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开端。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一次提出了“商品经济”的概念,逐步打破计划经济的束缚,解放思想,活跃市场,并确立“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形式。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商品经济”,而并不是激进式地跳跃到市场经济,充分体现了我国的改革是渐进式的,是符合我国特殊国情而做出的正确选择。

到20世纪80年代末,伴随着改革的推进,宏观经济环境的恶化,通货膨胀严重,出现商品抢购风潮,价格体系遭到破坏等,经济领域的寻租活动逐步影响到社会各方面。为克服改革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十三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了“改革和建设的重点放在治理经济环境与整顿经济秩序”。马克思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事物变化发展中蕴含着矛盾,需要我们尊重客观规律,伴随着改革的进程不断发现问题克服矛盾,逐步推动质变。“计划经济”一步过渡到“市场经济”必然蕴含着巨大的跳跃与矛盾,需要采取渐进式的温和推动的方式,最大程度上避免激进式改革所必将导致的社会矛盾。

十四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改革的总体目标,标志着改革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提出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到基础性作用;要求进一步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发挥国有企业的作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变政府职能,发挥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调控作用,为改革过程保驾护航;深化对外改革,逐步向全面开放过渡。这一时期进行的渐进式改革为我们提供了自我修复、自我发展的时间,可以说进行的改革在与时间赛跑。

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丰富完善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任务、指导思想等。从十二届三中全会“商品经济”概念的提出,到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到十六届三中全会确定完善经济体制建设,充分体现了中国渐进式经济体制改革的脉络,表现出理论与实践不断结合,不断实现自身的创新。

三、全面深化改革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表明我国改革将在新的历史阶段下开启全新的旅程。

1.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

《决定》明确我国进行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总体目标旨在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方面不断科学合理,不断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制度化、规范化与程序化。而经济体制改革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不断完善现代化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实现财税体制改革,构建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并努力开拓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进一步确定了市场的地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市场决定机制主要蕴含在供求、价格和竞争三者有效结合并发挥作用,市场决定性作用依赖于“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减少政府过多干预与监督不到位等问题,改变政府对资源直接配置的角色,转变政府职能,有效合理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2.进一步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的目的及其出发点和落脚点

全面深化改革的目的是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出发点是改革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改革成果让人民共享。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获得明显改善,但城乡差距、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和人均收入差距等问题依然严峻。为了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让更多的人享受到改革成果,维护更为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权益,依然需要不断深化改革,构建公平正义的社会体系。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维护好满足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的工作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健全完善收入分配体系,逐步减小收入差距;推动资源区际优化配置,实现协调发展;构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推进教育医疗事业改革。

3.政治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保障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不断推进法治化进程,不断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与监督。《决定》提出去行政化改革,逐渐将市场机制引入到事业单位运行过程中,“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推进有条件的事业单位转为企业或社会组织”。市场竞争机制可以推动行政单位合理配置资源,减少行政化干预造成的弊端,打破思想束缚与制度约束,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运行效率。与此同时,在法治建设方面提出具体方向、措施和目标。“强化权利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更加依赖法治体系,发挥法律制度的约束力。权力运行过程中滋生的腐败现象成为影响我国法制建设的重要弊病,加强廉政建设、制约权力运行和构建监督体系成为反腐建设的关键。“要坚持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Z].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2]林毅夫,蔡昉,李周.论中国经济改革的渐进式道路[J].经济研究,1993,(9).

经济发展走向篇(6)

关键词:中国经济学;坚持;走向

中图分类号:F0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656(2007)04―0021―05

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对于经济学理论的要求愈来愈高,努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理论,是中国经济学建设与发展的根本任务,要完成这个任务,中国经济学必须坚持四大走向。

一、走向规范

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有其客观性和历史继承性,经济学的发展也存在着一些共同的规律和经验。为了更好地学习其它国家的经济发展的经验和经济学发展的优秀成果,也为了更好形成和完善中国经济学,宣传中国经济学,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经济学,必须通过交流、争论、分工,来实现知识的积累、体系的形成、理论的创新、理念的演进。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中国经济学家不懈努力,使中国经济学的研究视野不断开阔,方法不断创新,比较成功地实现了传统经济学研究范式向现代经济学研究范式的转型,越来越走向规范化。但是,中国经济学从总体上看还是不成熟的。基础理论还比较薄弱,研究方法还比较落后,学科规范还不够严格,中国经济学作为一种科学体系还在形成,中国经济学必须坚持走向规范。建立学术规范,发展学术评价,是中国经济学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的重要条件和必由之路。

1.全面理解规范的内涵。

中国经济学要走向规范,必须全面理解学科规范的内涵,并判断在哪些方面还不够规范。经济学规范包括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指学科发展的一系列的规则。一是学术自由的规则,保证任何一种新的观念和研究角度不受压抑;二是公平竞争的规则,保证在不同观念和理论的具体竞争(如争论,发表等)中,不受学术之外因素的影响。三是连续性的规则,保障学科在连续性基础上的有序发展。在这些规则下,更有优势的观念或理论就会被更多的人接受、继承和传播,而较有劣势的观念和理论就有可能被逐渐淘汰,或者居于非主流地位。第二个层面是指研究范式。一是研究的模式,包括学科的概念、语言与文字。在学科的研究、讨论中应使用本学科规范的概念、语言、文字。二是研究的方法,深入实际,并采取多元化的方法,从不同方面进行分析、比较,揭示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内在规律。三是学科的组织方式,包括怎么样组织学术会议,论文的选用应依据一定的标准或程序,论文体裁应遵循一定的格式。研究范式是在平时的研究中逐渐形成的,众多经济学家研究现实问题,慢慢形成了一套相对固定的研究方法、研究模式、组织方式,大家都遵循它,范式便在此过程中慢慢形成、规范并指导以后的研究。研究范式的形成是学科发展的必然,也是学科真正成熟的标志。第三个层面是指严谨的逻辑体系并以实证资料对理论进行严密的经验检验。中国经济学在第一层面和第三层面的规范相对而言做得比较好些,重点是第二层面的规范,即研究范式的规范更需要进一步加强。

2.走向规范不是要按照西方经济学的范式来构建自己的体系。

我们需要有一个研究范式来规范中国经济学,建立严谨的逻辑体系并以实证资料对理论进行严谨的实践检验,但走向规范不是要按照西方经济学的范式来构建自己的体系。

现代市场经济理论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是西方经济学家经过长期观察、思考、体验和深入求证而形成的。这些理论命题的成立是有相当严格的适应条件的,但这些条件在中国经济改革的实践中可能并不完全具备。中国目前正处于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渡时期,不论是在传统高度集权体制下,还是在体制转型阶段,中国经济所面临的问题,所需要解决问题的理论,显然和西方经济学具有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西方经济学不可能承担起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使命。同时,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广泛,并且随时间而变化;经济学问题层次复杂多样;经济学并不存在一劳永逸、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研究范式。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和研究范式是阶段性的、相对的,是在不断研究问题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西方经济学原有的规范,必然随着世界经济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体育竞赛的规范就是各种竞赛规则。这些规则虽然都是人为制定的,但却是得到体育共同体的一致认同的。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学的规范,必须由世界经济学界的学者共同制定,一致认同,否则就不是共同的规范。如果仅仅把西方经济学的规范作为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学的规范,是不公平的。中国经济学的规范是在研究中国问题中形成的,也是在不断地同西方经济学的交流、争论中形成的。

3.规范的过程是中国经济学创新的过程。

经济学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国经济学是在中国经济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创新形成的。自主创新是中国经济学的立学之本。当代中国经济学如果不进行理论创新,不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它就不可能解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问题。在目前条件下,中国经济学家应当加强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将注意力集中在对中国市场经济运行的若干重大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上,注意新的理论生长点的发掘,不断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提出新观点、形成新的理论思路。只有在理论上经过相当的积累,才是获得突破性进展的有效途径,也才能使中国经济学不断发展,并且逐步规范。我们所讲的走向规范,是在创新中规范,规范的过程就是中国经济学创新的过程。

二、走向实际

中国经济学的生命力在于其对现实问题的解说力和影响力。在中国经济学的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中,中国经济学界并没有照搬西方模式,而是结合中国的政治特征、历史传统、文化背景、经济条件,合理吸收和消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

2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相应地带动了中国经济研究的空前繁荣,中国经济学家的努力在许多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经济学家对中国改革的最主要贡献,是逐步地为中国找到了市场化、比较优势、对外开放等一系列重要的改革方略。但是,中国经济学理论落后于实践的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中国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仍受着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理论研究相对于实践总是处于被动求解的局面,对中国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问题难以作出完全令人信服的、系统的经济学解释。为此,中国经济学必须坚持走向实际。

1.面对中国经济的实践

对于中国经济学来说,当务之急是要从实际出发,搞清楚中国所面临的究竟是什么样的经济问题,仔细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和途径并且揭示出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市场制度在西方经历了几百年的演变过程,许多制度安排,经过长期的磨合,已经达到了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在中国,我们的改革,是要实现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轨。如果设计得不好,那后果就可能是灾难性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经济学家所面临的挑战,比西方经济学家所面临的挑战将更为严峻。

因而中国经济学家更需要立足现实、脚踏实地,不仅要有大刀阔斧的勇气,而且要有小心翼翼的谨慎。中国在长期经济发展中遇到的许多问题,如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制度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企业组织形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农村家庭经营方式与农业资源、商品市场发展的关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等等,对这些问题在较高的理论层次上加以概括和抽象,可以加深我们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理论价值。

2.面对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经济学是要解决中国经济问题的,因而中国经济学要扎根于中国现实经济的土壤,吸收、继承和发展中国古今一切优秀的经济思想和经济理论,运用中国文化对中国现实经济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中国经济学如果脱离中国独特的经济环境、人文背景、理念习俗、历史路径等,也就失去了生命力。因而,中国经济学必须联系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征、中国经济发展的制度特征,全方位、多视角进行系统研究,创新企业文化和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秩序;提供深化改革和观念更新以及市场经济体制培育与发展的指导。中国经济学的学科建设,一方面要坚持继承中国传统优良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充分考虑中国的传统文化背景;另一方面我们要发展符合现实的经济理论,建立起一套反映中国实际和与时俱进精神的学科体系。中国经济学既要面向我国国情,又要跟踪世界学科发展前沿。

三、走向开放

经济学的开放是不可避免的。首先,我们需要一个开放的思维框架――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就是最好的例证。其次,我们需要一个批判的思维框架:既勇于肯定,又勇于否定,一切取决于是否经得住实践的检验,而不论源于何时,出于何人,来自何方。经济学走向开放包括两个方面:

1.坚持引进来

搞市场经济并要在国际经济舞台上取得生存空间,不能不学习一直以市场经济为研究对象并在指导市场经济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的西方经济理论。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学?

自1978年以后,中国经济理论界以非常开放的态度引进了东西方各国的不同流派的经济理论。这种引进一方面是经济理论研究的基础工作,更为重要的还是中国市场化改革对理论的需求。因此,对国外经济理论引进的选择大多是受到了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影响。在改革之初,对市场化改革目标的论证和对改革道路和方案的选择,主要依赖于当时现成的理论资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古典政治经济学。这包括对“生产目的”的讨论,对“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的重新肯定,以及对“重建个人所有制”的倡导。更有意义的是,对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的初步运用。在这之后,对经济理论界产生影响的,是东欧的改革理论。例如,科内尔的《短缺经济学》曾在我国引起广泛关注。改革以后,中国所面临的宏观经济状态的变化,引起了人们对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理性预期理论和供给学派理论的兴趣。接着,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也进入了中国经济学家的视野。虽然在引进外来理论中,存在着对一些理论方法的简单生硬的应用,但随着中国经济学理论,尤其是有关制度变迁过程的理论的发展,中国经济学家越来越把外来的理论作为自己的东西综合到中国经济学理论整体中去。毫无疑问,中国要搞市场经济,中国经济学要研究市场经济,还要进一步引进、学习、吸收有着悠久历史的专门研究市场经济的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并融化到中国实际问题中,形成中国自己的经济学理论。

2、坚持走出去

中国经济学在引进方面已取得很大的成就,现在应当关注“走出去”。那么,应当如何“走出去”?

一方面,要加强交流。经济学如果画地为牢,将无以在世界立足。所以,无论如何,中国经济学向世界的开放以及向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开放是不可避免的。这就必须走出去。通过走出去,加强经济学者之间的交流和讨论,形成不同国别的学者之间、特别是不同经历和不同教育背景的学者相互切磋的良好风气,以便长短互补,共同提高。中国是发展中大国,中国近代化、现代化的过程为理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与教训。21世纪的中国应该成为世界经济学研究的中心,这对中国经济学家而言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对于西方经济学而言,也是难得的深入发展的机会。西方经济学是在研究西方国家自由市场经济到国家调控市场经济中产生和发展的;对于中国如何从计划经济到国家调控市场经济,并不理解,更没有深入研究,何况西方国家的国家调控市场与中国的国家调控市场,做法也不相同,吸收中国经济学的理论成果,将使西方经济学理论更加丰富。

另一方面,要加强不同学科间的联系。当代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不同学科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与这个特点相联系,在研究方法上,也出现了应用一门或几门学科的研究方法去研究原属另一门学科的对象,使得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有机地结合起来。科学方法的这种应用是通过研究方法的移植、渗透和融合实现的。跨学科研究的具体方法不少,但面对日益复杂的跨学科研究课题,并不是靠某一种现存的研究方法的简单的单独运用就能解决的。为此,必须通过走出去,加强不同学科间的联系,进行多学科理论、多元研究方法与手段的综合运用。

四、走向世界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是一个与世界广泛对话的时代,是一个走向全球化的时代。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已经基本融入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之中。相应地,中国经济学也正在逐步走向世界。但是,中国经济学走向世界与国际接轨并不完全相同。当前,与国际“接轨”的提法相当时髦。的确,市场要“接轨”,市场经济体制要开放,但是,关于如何建立、发展、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却各有各的主张,各有各的做法,是很难“接轨”的。中国的经济结构和文化积淀,使西方经济学理论难以完全与中国经济运行的现实直接衔接,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不断深化的现实已经给现成的西方经济学理论提出了一系列难以回答的问题,因而试图简单地直接利用西方经济学推导出中国经济问题的政策性结论,肯定是行不通的。中国经济学走向世界,并不意味着要完全与国际接轨,而有其具体路径。

1.立足本土,走向世界

中国经济学走向世界,首先必须立足本土。经济文化的全球化进程与民族性发展既有冲突又有一致性,两者的因果关系比较复杂,“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是较好的表述。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文化的全球化同样明显加快,证实了经济文化具有内在关联性,全球化为民族性提供了丰富自身的机遇和吸收外来养分的新契机。经济学是社会科学的重要领域之一,作为科学,它存在着某种普遍的和一般的规律或原理;而作为社会科学,它又具有社会、制度、文化等特殊性,同本土化紧紧相连。中国面临许多挑战性的问题,如果我们能够回答这些问题,对于世界其他国家也具有借鉴意义。越是中国的,就越有可能是国际的。本土化不是对国际化的否认,恰恰是更高层次的国际化。当然,我们必须有全球意识和时代观念,对问题的回答,争取在国际通行的学术规范条件下进行,把两者结合起来。从中国经济、文化背景出发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拿出创新性成果,形成新的定义、新的定理。同时,中国经济学界应该关注“经济学改革国际运动”中所提出的诸多质疑,采取本土化渐进的改革办法,把本土化、传统化的东西放在全人类、国际化的文明系列中加以定位,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发展之路。

2.立足经济,关注技术

中国经济学必须立足经济,但是,经济与技术是密切联系的。日新月异的高新技术正在改善人们生活,改变人们习惯,改变一个国家的社会文化。对于研究经济学发展的人来讲,当然要懂得技术。如果不懂技术,将很难有突破,不利于未来经济学的发展。在过去的经济学中,对技术没有做更深人地分析,虽然也强调技术很重要,但是没有分析过它,没有分析经济生活的实现条件。未来的经济学家应是经济和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应当立足经济,关注技术。

经济发展走向篇(7)

关键词:区域经济;国际化

一、区域经济国际化的战略比较

区域经济国际化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范围内的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体系融合,并朝着经济最终无国界方向变化的过程和程度。从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看,世界各国乃至其内部的各个区域,都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链条上的一个环节、一个部分。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说,已经不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以及其内部各个区域要不要国际化的问题,而是如何国际化的问题了。任何一个国家及其内部区域经济的中长期发展,没有国际化的发展战略,都是很难成功的。区域经济国际化的战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以引进来为主的国际化战略

“引进来”是以跨国公司为主导,服务于跨国公司战略的一种整合模式。从积极的意义上看,“引进来”国际化战略是国家或区域以国内市场为基地,通过引进产品、技术、管理经验等提升企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但从国际化的主体力量来看,则是外商投资整合中国企业和资源而形成的一种被动式的国际化过程。这也是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参与全球化的主要形式,以及国内许多区域经济国际化的重要形式。目前苏州的区域经济国际化就是通过大规模引进外资,来提高区域经济国际化程度。2006年苏州实际利用外资61.7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6%。世界500强跨国公司中已有113家落户苏州,投资兴办企业349家。

(二)走出去为主的国际化战略

“走出去”国际化战略是指本土企业向国际市场提供产品、技术、资金等一揽子生产要素,以实现生产过程的国际化,它是区域经济国际化的高级阶段。“走出去”国际化战略,更多体现是本土企业层面上。企业通过出口产品、出售技术专利、对外直接投资、承包国际工程项目等方式实现经营国际化。在“走出去”的国际化过程中,企业的主动性往往至关重要。企业是否具有国际化经营的动因,是否具备国际化的条件,以及通过何种途径实现国际化的目标都关系到“走出去”国际化战略实施的成功与否。

(三)以引进来带动走出去的国际化战略

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际化进程来看,单纯的“引进来”战略或“走出去”战略都是不可取的。“引进来”是一种被动的国际化,只是国际化发展初始阶段的战略,而“走出去”则是一种主动的国际化,是国际化发展高级阶段的战略。“引进来”是“走出去”的基础,是“走出去”的手段,“走出去”则是“引进来”的目的。由于国际市场竞争环境非常复杂,没有成功的“引进来”战略来带动本土企业在产品质量、技术、品牌以及资源整合能力的提高,是很难实现“走出去”的国际化战略。

二、苏州区域国际化模式

早在1985年,苏州就被国家批准为对外开放城市,享受国家优惠政策,但当时盛行的是以乡镇企业为特征、主要满足国内市场需要的“苏南模式”。1990年前后,苏州利用其与上海毗邻的区位优势,主动融入上海,实现了外向型经济和错位发展战略:一方面积极发展出口加工贸易,增加地区外汇收入,另一方面积极招商引资,大力兴办“三资企业”。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的推行,苏州再次抓住国际产业资本加速向长三角地区转移的机遇,积极发展出口加工业,从而迅速推动苏州模式走向成熟。

(一)苏州区域国际化路径选择

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历史机遇决定了苏州走上以跳跃式发展为主的国际化道路。苏州模式从一开始就走上了企业国际化的道路。从国际化的经营阶段上来看,企业目标市场的扩展通常遵循本地市场地区市场全国市场海外相邻市场全球市场的顺序。而从企业跨国经营的演变上来看,最常见的道路是纯国内经营中间商间接出口直接出口设立海外销售分部海外生产。这些是企业国际化的一般渐进式的路径,但是有时候也会跳过某些阶段,使得某个地区的国际化道路呈现跳跃式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苏州相继利用浦东开发和台湾产业资本转移的机遇,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推动了出口加工贸易的迅速发展。在1985-2005年期间,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外商投资大幅度增长,2005年度苏州实际利用外资比1990年增长了72.57倍(见表1)。苏州通过发展配套产业,本土企业和外资企业进行产品内分工,本土企业因而能够参与价值链中的某些环节的价值创造,并将产品随着加工贸易的出口而输往国外市场。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将包含有本土企业参与生产的产品,跳过几个国际化阶段,直接出口而面对海外市场,而且通过搭上外商再向海外投资的顺风车,本土企业也可以借此向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生产基地。

(二)苏州国际化模式的特点

苏州模式属于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内向国际化模式,目前还处于引进来的阶段,对外投资比例并不高。主要是通过吸引国际资本开办出口加工企业,发展本土企业与外资企业的配套,来实现本土企业的国际化。因此,苏州模式是一种“子公司承接国外订单”的“两头在外”模式。尽管苏州引进的是高新技术产业,但实际上都是高新技术产品的组装工业,仍然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水平和附加值并不高。通过外资引进,苏州民营企业正在努力向跨国公司学习,希望能在为跨国公司的配套互动中逐渐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从低附加值环节走上高附加值环节。

三、苏州区域国际化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本土企业对外资企业的配套比例不高

苏州乡镇企业改制后,无论是经济总量、产业层次,还是企业规模,都没有成为苏州经济的主导力量。民营经济主要分布在纺织、化工、化纤等传统行业中。企业的经营层次和盈利能力较差,产业升级较为困难。由于本土企业与外企技术差距太大及跨国公司自身的战略考虑等多种原因,目前本土企业对外资企业的配套比例并不是很高,出口加工贸易以外资企业为主(比例约为97%)。2006年苏州外商投资企业实现进出口总额1,587.03亿美元,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达91.1%,外资企业对全市进出口增长贡献率为89%。其中出口852.62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比重为90.04%。此外,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国际化模式,决定了本土企业只能参与产品价值链中某些环节的生产,很多出口加工品是“在本土生产”的而非“本土企业生产”的产品。从境外投资角度来看,尽管投资规模巨大,但是以外商的海外再投资为主。即使是合资企业,其海外资产的控制权也主要在外商手中。

(二)本土企业遭到外资企业的挤压,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

苏州既存在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较高的新兴产业部门,如高新技术产业部门;也存在着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都较低的传统产业部门,如食品加工部门。从经济主体结构上来看,高新技术产业基本上被外商把持,而且外资企业之间结成了共生共荣的配套关系。如当台湾某些领头大企业进驻苏州后,其相关配套企业也纷纷跟进,形成紧密结合的企业群落。外资与本土企业的关联性较弱,外资经济占据了主要地位,本土企业尤其是民营经济遭到挤压。据调查发现,尽管外资企业的资金基本来自国外,但有60%左右的外资企业的流动资金几乎全部依赖国内银行贷款,外资企业基本上不存在现金流的问题。而相比之下,民营企业向银行贷款则明显处于劣势。因此外资企业对本土企业的挤出效应确实存在。

(三)苏州模式面临着产业空心化危机

苏州模式是凭借工业化初期廉价的要素资源吸引外资,而外资总在不断地寻求最佳的性价比地区以获取更高利润,当本地资源优势丧失时,这些外资很快就会发生迁移。如果外资撤离后,本土企业还没发展起来,原先想借助内向国际化来促进外向国际化即以引进来带动走出去的战略就会失败,当地经济也面临着产业空心化的威胁。2005年第一季度,苏州在吸引外资、进出口贸易方面都有不少指标下滑,有些甚至是多年来首次下降。这说明苏州的一些外资、台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已经开始撤资外迁。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苏州资源价格的进一步上升,外迁的出口加工企业将会越来越多。

四、调整苏州区域经济国际化的政策建议

(一)如何选择区域经济国际化模式

区域经济国际化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区域经济扩张,提高区域经济国际竞争力。因此,把引进外资的数量、外贸出口的数量和企业走出去的数量作为区域经济国际化程度的考核标准往往会导致区域经济国际化成为政府行为,而这些行为又往往没有顾及区域经济长期发展的目标,甚至于会导致经济发展的非理性化。区域经济国际化要走内向国际化和外向国际化相结合的道路,“走出去”和“引进来”并举,引进外资、商品出口和对外投资同时进行。区域经济国际化模式的选择,一是要从本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出发,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本区域经济的比较优势;二是区域经济国际化是一个渐行渐近的过程,不能指望短时间内达到一个很高的高度,任何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都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从未来的发展方向上看,苏州企业的国际化模式也应该走一条由引进来带动走出去的道路,通过从低向高的技术学习和模仿,再慢慢走上自创品牌和自主创新的规模经济道路的。

(二)增强本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升级

强大的生产基地需有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的支撑。因此,苏州都应把增强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放在首要位置,逐步提高自主技术比重,减少对跨国公司的技术依赖。必须采取各种措施促进本土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外资企业的技术外溢。如鼓励本土企业的研发投入,促进产学研一体化;鼓励外资企业的技术人员出来创业或向本土企业流动;大力发展风险投资;政府通过项目审批来控制引入外资的技术水平等。此外,在自主研发能力的基础上推动产业升级和产品创新,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并逐步形成具有国际市场影响力的品牌。这就需要技术、资金、人力资源等多方面的积累,尤其是管理和技术方面的人力资本积累,以及政府服务功能的加强。政府应着重提供有关创新的公共设施和产品,特别是支撑着产业技术创新的区域性公共创新基础设施。

(三)积极鼓励本土企业国际化

国际化不能仅仅依靠单纯的“引进来”,还应该积极的鼓励本土企业的国际化。因此,苏州不应把引进外资的数量作为国际化的目标,而是应积极鼓励本土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发展,通过对本土企业的扶持和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帮助民营企业走向国际市场,从而实现外资出口加工企业的配套主体的转变,即本土企业加入跨国公司的垂直专业化生产体系,真正成为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生产体系的一部分,通过“干中学”,积累大量技术和管理诀窍,从而增强本土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卢新德.论经济国际化的内涵和特点[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0(2).

2、周晓男等.区域经济国际化发展战略选择[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4(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