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生态农业经济

生态农业经济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24 10:58:13

生态农业经济

生态农业经济篇(1)

关键词:生态;农业;经济

1生态农业的基本概念

生态农业是以可持续稳定发展为目标模式,按照人们生活需求要求,以生态发展为前提,实现满足人们日常农业的生产,保证人民生活基本需求的过程。生态农业以传统农业产业发展为平台,建立起具有现代科技发展体系的加工、生产、销售管理流程,不断完善生态农业发展建设进程,减少污染农药的使用,选用更加具有生态农业发展建设前提的产品,完成对产品品质的有效提升。

2生态农业发展的优势特点

随着我国综合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农业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的经济支柱产业,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受到各种发展阻力,需要合理的规划生态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根据生态农业发展可持续性,尽可能的完善生态农业发展体系内容。

2.1加强整体规划发展

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对实际产业的各个方面进行协调,架起整个生态农业产业的长效发展,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竞争机制,尽可能的提升国家的整体竞争实力,确保生态农业的长效发展水平。

2.2多样化的生态农业发展

建立生态化的多样发展品质,不断扩展我国各地区的发展条件,对比南北区域的生态发展模式,因地制宜的对实际的生态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建立符合生态效益整体平衡的标准内容,实现对生态经济发展水平的有效统一建设。

2.3生态的高效性发展

加强生态高效性的农业发展模式,从传统的生态环境中认识适合生态农业发展循环利用的标准,不断改善生态环境标准内容,不断提升生态农业的发展经济水平。

2.4可持续性发展

生态农业需要可持续性的稳定发展,建立农产品供需规划体系,按照实际的发展趋势,不断完善形成适合生态农业发展的环境进程,提升生态体系的稳定性,确保生态农业的有效可持续稳定发展。

3生态农业经济的探索分析

3.1促进生态农业结构化的改进

逐步推进农业生态化建设发展,利用现有的生态优势,提升农业市场发展的需求,调整农业产品发展的结构化标准。根据实际的发展竞争力水平,建立符合实际竞争格局的发展内容,加强生态农副产品的结构化管理,从各方面推行农产品的特性形式发展,保证农民的收益,提升农民的生活品质,建立符合企业综合营销的管理模式,解决各种物流推广运输流程,实现对生态农产品的快速发展。

3.2建立合理的农产品融资管理渠道

按照农产品的优势发展趋势,分析农业生态发展的优势,吸引投资,提升农业生产的发展可行性。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不断促进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鼓励农民对生态农业经济进行合理的投资。

3.3生态旅游与农业经济的开发

生态农业可以创建旅游经济的发展,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的全新管理。例如,生态农家院、生态田园景观、生态农产品采摘等等。从另一个角度吸引游客消费,提升农业经济的发展途径,确保生态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

3.4农业经贸的国际化管理

生态农业经济篇(2)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12-0029-02

生态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在传统农业基础上所进行的创新,传统农业中只发挥了农业必要的因素,比如土地、天气、原材料等因素,而生态农业是将传统农业的相关因素与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管理手段相结合的农业,并通过一定的经济学、生态学来提高农业的整体经济效益。生态农业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发展起来的农业,在生态农业中包含了农产品的加工、生产、销售等环节。而且,生态农业实现了农业的规律化发展,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要求。

一、生态农业概述

生态农业中包含了经济学原理、生态学、系统工程管理理论,生态农业的发展是环境与经济相互协调的发展模式,是在不断实践摸索中走出来的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模式。生态农业的本质是在保护环境前提下的经济利益最大化,其发展既包含了环境的保护,同时也包含了对经济效益的追求,而且这种发展模式是两者均衡的发展模式,转变了传统农业发展中不顾环境保护而一味追求经济效益提高的旧模式。生态农业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情况下,同时也为后代人的需求提供了保障。在生态农业的发展中非常重视人类、环境、农业、资源四者之间的关系,在保证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兼顾了人类长远的需要。生态农业实现了传统农业的产业化,是集加工、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在生态农业的发展中主张的是无污染的发展理念,减少农药、化肥等化学品在农业中的使用,通过科学的手段对农业种植以及种植技术进行指导,在保证产品数量的同时也提高了产品的产量。因此,生态农业工作者必须懂得生态经济学以及生态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生态农业过程中的正确操作。

二、生态农业的特点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国只重视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而忽视了第一产业农业的发展,这使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说明,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农业都是各国的基础经济支柱,不注重农业发展的国家最终都会受到发展的限制。而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也犯了忽视农业发展的严重错误,这要求必须重视农业的科学发展,制定农业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发展生态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而发展生态农业必须重视其所具有的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重视生态系统的整体性

生态农业的发展强调的是整体性的发展,需要协调好各个产业之间的关系,把生态农业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紧密结合在一起。一般情况下,发展中国家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一站,都会发展轻工业,但是在经济的长远发展中,必然会要求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从产业结构的发展来说,只有各个产业齐头并进才能提高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取得长远的发展。

(二)生态农业是多样性的农业发展

我国传统的农业发展全国都采用统一的发展模式,这并没有考虑到地区的差异性,而我国地域辽阔,各个地区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生态农业的发展是针对各个地区的独特条件而进行的发展。比如我国的南方地区就和北方地区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南方就利于地方的特色发展“猪-沼池-果树”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只有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的农业发展才能做到资源的最好利用,同时也能做到对资源的最好保护,使得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均衡发展,不论是经济效益的发展状况,还是生态效益的发展状况,都应该统一发展。

(三)生态农业的高效性发展

生态农业是一种高效的农业发展模式,在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中一些农业的废弃物都是采用焚烧的方式进行,而生态农业则强调资源的循环利用,这样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同时也提高了经济效益。

(四)生态农业的持续性发展

生态农业的发展是一种资源循环利用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既改变了传统模式中对于环境的污染,同时对于农产品的安全性也是一种保障,这让生态农业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的发展是顺应时展趋势的发展,是在人们对于农产品要求日益提高的情况下进行的发展,既是一种保护环境的发展,同时也是一种生态系统稳定的可持续发展。

三、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人口增长与资源短缺的矛盾现状

我国作为人口大国,虽然已经实施计划生育,但是我国人口数量却处于大量增长状态中,而耕地面积却逐年减少,对于耕地面积处于逐年减少的状态中,我国没有出台一部政策法规进行控制。目前,我国森林破坏的现象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一些乱砍乱伐的现象依然很严重,对于多样性生物的保护机制也不健全,很多物种数量处于急剧减少状态中,大约有30%左右的动植物受到很严重的威胁。虽然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效益的增长,但是从长远的角度上分析这种获取资源的发展是破坏式的发展模式,对以后经济的长远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二)农村生态环境受到生活废弃物的污染

随着我国人口的快速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城市以及农村在建设过程中,出现大量的生活废弃物,由于资金、技术等各方面的限制,这些生活废弃物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在农村,很多农民都将生活垃圾直接扔到田地里,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了很严重的污染。而且这些生活废弃物长时间的堆积容易产生一些病菌,是各种疾病的源头,给农民的身体健康也带来了威胁。

(三)农村生态环境受到工农业生产的污染

城市工业所存在的“三废”现象,已逐渐向我国农村发展和蔓延。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三废”污染现象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大约有30%左右的农田受到大面积的污染,近年来的调查研究数据表明,我国由于一些固体废弃物品的大量堆放,导致很大面积农田不能使用。同时还有大面积的耕地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由于环境污染现象太过于严重,所以粮食每一年减产基本在150亿千克上,这就表明直接损失大约在190亿元左右。另外,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给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了很严重的污染。由于近些年来乡镇企业得到快速发展,但乡镇企业所带来的污染却一年比一年严重。同时,因为农田和乡镇企业通常两方面是紧密相关的,农田已经被作为是消纳污染物的主要场所,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农民的正常生活带来了很大影响,农业生产也会带给农业环境一定的污染。主要表现在:第一使用农药、化肥不合理,这些化学用品造成了很大的环境污染。特别是一些农药和化肥所引起的污染,不但影响着农业生产的产量,而且对人体和动物产生了很大危害。第二是一些废弃料对农业生态环境有着很大的污染。最近几年来,家庭畜禽类养殖业得到快速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废弃物,因为废弃物不能马上用于农业生产,因此给农村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同时对农民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大影响。

四、农业经济中生态农业的影响分析

(一)促进农业产业化结构升级

要推进农业大力发展,需要充分运用自身的优势,能够更好的适用市场发展需求,进一步调整产业发展结构,同时优化发展最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产品,这样可以形成新的格局,进一步加强农产品的附加值,形成一体化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在地区发展中,可围绕水产品加工、粮食加工、废弃物加工等进行精心培育和规划,需要从各方面保障所推出的农产品是无公害、环保的产品,形成专业特色的发展形式,不但保障了农民的收入,还提高了他们的收入。建立起企业直销形式的销售模式,解决物流、推广、应用等一系列的具体措施,从多方面上促进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投融资体系的建立

对于生态农业的发展来讲,制定出与时展潮流相符合的产业政策,可以吸收外来资本和民间资产,政府也会制定出一系列与发展相符的政策法规,农业生产可在这样的发展形势下迈入更好的发展空间中。对于农民来讲,发展农业生产实属是一件可以提高收入的好事,最近几年来,一些外来的资本家纷纷涌入到生态农业发展领域中,这不但可以帮助企业开拓市场,而且也可以促进生态农业的大力发展。我国政府和有关部门应该加大力度支持和鼓励发展生态农业,同时也可以在政策法规上给予支持。另外,要发展新型农村金融管理机构。

(三)生态休闲旅游与农业景观的发展

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经得到很大的提高,很多人们都希望能够真正亲近自然和享受大自然带来的美丽,开展农村生态景观正好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它是在生态农业发展中诞生的,进一步开创了农业生产运作的新形势。这是一种新型模式体系下的旅游项目,运用在农村生态环境、农业生态成果、田园景观等等,从一定程度上吸引广大游客来购物、体验、观赏、健身等等,从各方面上促进生态农业的大力发展,对于生态农业发展来讲,既需要加大力度进行发展,而且还需要保障其发展的稳定性。

(四)发展农业国际贸易

我国是传统农业的出口大国,大力加快农产品的快速发展,对开展我国农业贸易格局起到非常关键的影响。但是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会受到质量、产量、出口等各方面困扰。在我国农产业生产过程中,会广泛运用化肥、农药、激素等等,这样就会使牲畜、水果、粮食等农作物含有一些化学成分,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定会影响到出口的数量和产量。大量研究表明,我国应该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开发出绿色产品,也就是一些无污染、无公害、无毒害等化学物质,也就是一些具有营养价值的食品,这样能够与我国一直倡导的环保理念相符合,进而加强我国农产品的竞争优势。

生态农业经济篇(3)

关键词:农业;生态经济;农业发展;模式创新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走入了经济大发展的时代,但是之前的发展道路往往是以自然环境换取经济总量的提升,随着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必须注重产业结构的调整,维护好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之间的关系。曾多次提到“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而且农业经济的生态性质量还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生态经济下的农业发展趋势

众所周知,地球是一个平衡的生态系统,而农业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水土保持、净化空气、为护生物多样性都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各地区位强调自身的经济总量提升,而忽视农业生态保护,盲目进行扩张使得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破坏问题,虽然在短期内提升了区域性的经济发展,但是从宏观角度而言,农业生态保护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加强农业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提高人类生存质量,并能有效缓解日益严重的污染问题,对于减少自然灾害降低异常恶劣天气等问题也有重大的意义。我国当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因此要站在高瞻远瞩的角度审视未来的国家发展问题与方向,党和政府已经密切重视到当前农业生态经济发展问题,并提出了构建生态型社会的重要改革方向,相关部门应充分认识到农业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并根据当前我国农业资源建设及保护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二、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经济的原则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领域取得长足进展,但是经济发展主要依托于各大中型城市,农村经济普遍偏低,由此也造成了我国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现状,但是如果盲目进行农业投资,可能造成一定的经济成本损失,所以依托于生态体系的规划可以让城市经济快速拉动农村经济,促进城乡结合,并能够合理配置乡村资源。农村有着更加广泛的自然资源,通过优化,可以打造更加多元化的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因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基础上,生态体系建设规划可以有效缓解城乡的两极分化矛盾,促进两种经济融合以及相互带动加快农村地区的招商引资,提高农村生活质量,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

三、生态经济下发展农业经济的策略分析

(一)推动乡村经济振兴与脱贫攻坚工作

经济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矛盾或冲突点,相关工作人员应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分析,以科学谨慎的态度进行全面实指导和落实,以此推动农村经济的全面性发展。其次农村基层工作部门要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战略管理部门进行融合,最好以一套领导班子进行统一管理,这样能够有效推动工作的尽快落实,也能使得双向工作之间进行良好的融合。最后脱贫攻坚与乡村战略的有机结合,要更多的听取基层百姓的声音,在实施振兴方案和规划期间,对于资金的使用要有长远性的明确规划,重点关注经济发展与生态工作,同时也更加透明公开的方式对外进行信息公布,并定期对相关工作组进行考察及评价。

(二)加强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在现代经济体系中,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缓慢,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看待。首先,经济的发展需要秉承一步一个脚印的方式稳步推进产业转型,促进当地农民提高思想意识,更多的利用科技化、现代化的农业手段提高自身的价值。其次,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应该加强对于精神文化领域的建设,农村地区消息闭塞、资源不足,因此在信息渠道上与城镇有着较大差距,因此在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也应该重典整治农民的精神贫困。因此不能采用单一性的思想或方式,而应该注重两个大方向的同时推进,在农村地区的基础建设上,尤其在道路、电力、环境污染治理、通信等方面做好基础设施改进,秉承“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绿色发展理念。同时也要注重农村地区人们的精神文化建设,以政府为主导加强思想道德宣传、提高农民思想意识,以丰富的精神食粮让农民提高幸福感。

(三)鼓励多元化的产业结构发展

我国的传统农业经济包括种植养殖,是单一化的产业输出,随着当前科技发展以及社会的变化,农村经济要摆脱单一化的发展模式朝着多元化的方向推进,要积极鼓励多元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不仅要促进各项的产业升级,同时也要为各类经济产业的融合提供平台。首先农村地区广袤,每一个地区都有着自身的经济特色和优势,各级政府应以更加宏观的角度进行分析,引导农户参与新兴的农业产业结构,有效解决就业和经济问题,同时也为新兴的农业产业提供了更多的劳动力。其次农业生态经济的发展模式需要针对区域性的产业进行升级与延伸,但是很多农村地区的人民文化水平不高,思想认识不足,此时需要政府部门牵头成立各类的培训机构,为农民提供更多创业就业的学习平台,以提高其文化知识水平和思想能力,为农村经济产业转型储备更多人才。最后多元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要积极探索和挖掘小农业产业的实施路径,并深度结合市场需求以及消费者心理,进行创新与创造,例如绿色种植、康养中心、文创农村产品等都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多元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优良的环境才能更好的吸引消费者,因此脱贫攻坚与乡村战略的结合,操作过程中要对农村地区的环境进行综合整治,深入挖掘旅游及文创产业提升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效率。

(四)借助网络优势打造特色农业模式

互联网改变了当前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学习习惯,同时也为更多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全新契机,因此农业生态经济模式应充分重视网络的优势及特点,改变传统模式的空间及时间局限性。特色生态农业的相关概念是为了迎合当前日益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很多城市中的人们生活压力大、工作节奏快,生活在钢筋混凝土的丛林中,往往产生向往自然的想法,而特色农业出现正好符合当前人们的需求,同时也为小镇地区的居民提供了更多的收入增长机会。但是当前政策提出后,很多地区盲目上马项目,忽略了市场需求以及同质化问题,造成了特色农业生态项目盈利效果不佳的现状。但是很多人对于田园生活非常向往,苦于缺乏相关的基础配套及服务设施,因此无法摆脱客观局限性,相关部门可以将城乡协同发展与特色农业生态产业相结合。

(五)注重农业生态的产业升级

随着我国城市发展进程的脚步不断加快,当前城镇中的土地资源越来越稀缺,而生态农业需要为社会公众提供的不仅是居住的空间,同时也要注重其娱乐休闲等多方面的服务空间。特色农业产业与田园综合体相较于城市具有更多的土地资源,因此企业积极推进生态农业基地建设,不仅能够促进自身的行业转型,同时也能推进我国生态农业服务体系更加全面化和系统化。相对而言,现代人则更喜欢相对恬静的生活,特色生态农业区域及田园综合体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能让现代人与自然风光无限亲近,还能为现代人日常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在其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可以种植蔬菜、养花以及其他农业生产,为现代人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业余生活。针对上述情况,相关人员应充分考虑注重其自身农业生态产业升级,并了解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现代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可以带动文化、娱乐、餐饮、旅游、养生等多方面的综合一体服务经济,将不同群体的消费模式进行融合,打破了传统生态农业模式,已改变了传统农业发展观念,为更多现代城市人消费提供了途径,有助于形成生态和竞技的良性循环,提升农业经济发展的综合效能。

(六)强化农业生态环境的评价工作

农业生态环境与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因此在进行农业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将公众作为主体非常必要,但是需要从多方面考虑问题。首先要加强公众对于环保意识的提升,以科学的态度看待社会发展和环境改善两者之间的平衡性,既要保证国家经济稳步发展,同时要尽量降低自然环境的破坏程度,为子孙后代留下青山绿水。其次,要注重公众的参与性,了解每一个环境改善的主体所需,民众的参与是为了更好的服务自身以及改善当前的生存环境,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既是义务也是责任,与自己以及后代都有着密切的健康联系。建立公众的诉讼机制,对于环境影响评价的多元化发展深远却意义重大。目前我国的诉讼机制还不健全,需要与完整的法律法规以及行政手段作为辅助,目前国家层面对这方面非常重视,但是要落实到地方,还需要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作出努力,建议从“扩大原告的起诉权利”以及“取消环境公益诉讼的时间约束”两个方面入手,让任何一个部门以及居民都有权利对我国的环境进行监督与诉讼,同时取消时间约束可以对环境影响进行深层追责,保护群众的环境权益,尤其对一些深远性的环境污染要彻底根除,夯实农业生态发展的基础,为进一步的经济发展做好保障工作,实现农业经济发展效能的有效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中,生态经济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于提升农业发展效能具有重要地位。我国的农业环境治理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应注重公众的主体地位,强调公众对于生态建设的监督以及参与性,通过提高公众的意识,着力构建现代生态体系和竞技体系,改善和拓宽农户的参与方式,提高农业经济发展的综合效能,为我国的农村才能环境改善以及制度完善奠定良好的基础,实现经济发展质量的有效提升,适应当前农村经济改革发展趋势,同时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鲍春裕.生态农业旅游与农业经济发展研究[J].核农学报,2020,34(09):2124.

[2]赵金中.数字经济视角下改进农村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思考与策略[J].现代农业研究,2020,26(11):13-14.

[3]姜士燕.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对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J].现代农业研究,2020,26(11):30-31.

[4]白臣.探究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协同发展路径[J].中国储运,2020(11):187-188.

生态农业经济篇(4)

[关键词]生态农业;农业经济;生态环境

科技水平提高不但带动了社会经济发展,还推动了我国农业更好地发展。社会经济发展不但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还带来了严重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经济增长和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愈加激烈,这也给我国农业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发展生态农业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1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最严重的问题便是资源短缺。人口持续增长,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农业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随意地使用农药和化肥,导致我国水源、空气以及土壤都出现了严重的污染,发展生态农业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更好地开发我国的农业资源,切实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效益,给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我们必须认识到生态农业发展的意义,并采取措施推动我国生态农业更好地发展。

2生态农业给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

虽然我国幅员辽阔,面积非常大,但是我国同样也是个人口大国,人均耕地面积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农业资源的缺少也给我国农业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我国想要更好地发展农业,便必须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合理地利用有限的资源。生态农业出现能够很好地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让农业经济增长更加合理,其对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影响重大。

2.1生态农业能够推动我国农业发展的进程

生态农业这种模式是由多种技术和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其能够将当前最先进的农业管理理念和农业科技技术结合在一起[1]。实施生态农业的时候,必须做到因地制宜,根据所处地区的资源优势以及农业特点来进行农业活动的选择。当前社会发展形式多变,在生态农业实施的时候,需要根据生态环境效益来及时地进行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只有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才能够在确保农民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生态农业模式在我国应用,不但提高了我国的农业经济效益,还提高了我国的农业生产效率,加快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对于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2.2生态农业能够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

生态农业的发展能够更好地开发利用资源,能够切实提高我国农业资源的实际利用效率。对于农业发展而言,农业资源是其基础,经过长期的发展,我国农业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国也采取了相关的措施控制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垃圾,也减少了农业垃圾。此外,我国还非常重视水资源的节约,切实提高了水资源使用的效率,从而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推动了生态环境以及农业经济更好地发展。

2.3生态农业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发展生态农业不但能够帮助农民提高其经济收入,还能够切实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生态农业发展到现在,转变了我国农业生产方式,进行了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切实扩大了应用农业资源的相关范围。生态农业引进了各种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农业种植技术,也进行农业发展形式的改革和创新,切实提高了我国农业生产的效率,水土资源也得到了比较合理的使用。这些措施,能够推动绿色农产品的生产,能够在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同时,提高其销量,切实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效益的提高,能够推动我国农业经济更好地发展。

2.4农业生态经济能够推动我国新农村建设更好地进行

由于受到金控农产品的影响,我国生产出来的农产品价格非常低廉,这不但会给农民经济收入造成影响,还会给我国农村经济更好的发展造成较大的影响。生态农业的发展,导致了我国农产品种类不断地增加,市场对于我国农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增加,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经济收益也有了明显增加,这也推动了我国新农村建设更好地进行。

3做好生态农业建设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策略

生态农业发展对于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所以,我们必须认识到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并采取措施做好生态农业建设,给我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

3.1进行农业产业化结构的优化

想要推动我国农业更好地发展,便必须对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明确的认知,从而推动我国农业产业化更好地发展,让其产业化结构更加合理[2]。在实施生态农业的时候,必须做好市场调研工作,并根据市场的实际需要及时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尽量根据当地的特色来进行特色农业的发展,进行一体化生产模式的构建,实现从生产到加工出售整个过程的优化。此外,还应该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可以从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合理地利用农业资源,从而将农业经济利益和环境利益更好地结合在一起。

3.2进行生态景观以及旅游行业的协调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进行,农村旅游行业也有了快速的发展,在生态农业发展中,生态田园风光成为了重要的项目。当前,农村出现了很多农家乐项目,城市的人们也能够短暂地离开城市,进入到农村更好地感受和拥抱大自然。所以,在进行生态农业发展的时候,必须认识到绿色旅游项目的重要性,农家乐能够将农村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更好地结合在一起,吸引更多的游客走入农村,更好地感受农村。当前,我国农村旅游行业以及生态景观建设方面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我国生态农业将来发展趋势也会愈加多元化,能够切实提高农村资源的实际利用效率,推动我国生态农业更好地进步和发展。

3.3重视生态农业发展融资及投资体系的完善

发展生态农业本身便是符合我国新时期农村社会发展要求的,并且国家也给我国生态农业更好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也给生态农业资金吸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就当前而言,我国生态农业无论是投资体系还是融资体系的建设都不够完善,这也导致了资金投入还无法满足生态农业发展的需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重视投资体系和融资体系的完善,能够更好地吸引一些外来资金,切实提高资金利用的实际效率。涌入较多的外来资本,不但能够更好地开拓新市场,还能够推动我国生态农业建设更地进行,给我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

3.4推动农产品国际化发展的实现

生态农业的发展,不但增加了农产品生产的品种,还增加了农产品生产的数量,想要切实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必须保证销售的合理性。在生态农业发展的过程中,若是仅依靠国内销售是无法满足相关要求的,想要推动我国生态农业更好地发展,便必须实现生态农业销售的国际化[3]。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和交通行业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生态农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将信息化手段运用进来,做好农产品的营销工作,并在国内和国外同步的进行销售,从而切实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保证农民的经济利益,提高我国农业的综合实力,给我国农业更好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结语

生态农业经济篇(5)

关键词:生态农业 农业经济发展 影响

现代农业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可是也显露出了它的弊端,如大量消耗了能源和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影响。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在于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村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一、生态农业的涵义

生态农业是按照经济学和生态学的原理,运用现代管理模式和现代科技成果,总结吸收传统农业的优点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现代化高效农业。它充分结合粮食和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大田种植和渔、副、林、牧业,大农业和第二、三产业,协调环境和发展、利用资源和保护间的矛盾,在经济与生态上形成两个良性循环,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得以实现。

二、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资源短缺是发展农业的最大障碍之一。建国以来,为了解决人口温饱,我国农业发展片面追求产量,经济发展以经营粗放型、资源消耗型为主,不合理地利用农业资源,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随着人口增长和工业化进程加快,生产、生活废弃物不断增加,同时过量使用化学药品,使害虫更加猖獗,严重污染了土壤、空气和水源,引致生态环境愈加恶化。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发展节约型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事实上,我国的生态农业在很多地区已经有成功的范例。例如曾经水土流失严重、资源恶化的湖北省京山县就走出了一条生态发展之路。实践证明,发展生态农业是我国有限资源基础的必然选择,未来的出路和正确方向。

三、生态农业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推进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

农业要发展,必须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适应市场需求,调整产业结构,优先发展最具竞争力和特色的产品,形成产、养、加、商、贸于一体的格局,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形成产业一体化链条的生态农业。在一些地区,可围绕粮食深加工、畜禽水产品精深加工、苇草柳工艺编织、农业废弃物加工等进行精心培育,重点规划,推出有机、环保、无公害的名优特农产品,形成农业特色名牌,从而提高农民收入。同时构建农户到企业的直供直销模式,发展订单农业,解决物流、营销、推广等产业的配套措施,推动农业产业经济全面、稳步发展。

(二)建立多层次的投融资体系

发展生态农业,符合时代潮流和国家的产业政策,容易吸纳民间资本及外来资本,政府及相关部门在政策上也会大力倾斜,农业经济可借势突围,迈入广阔的发展空间。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使农民更有意愿加大资金投入再生产。近年来外来资本纷纷涌入生态农业领域,这既有利于企业开拓新市场,也有利于生态农业发展,可谓是双赢之举,也有力地证明了生态农业的吸引力。

我国政府和金融部门应支持和强化生态农业发展,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支持,如财政扶持、税收减免、产业保险、信贷支持、设立绿色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项基金等,同时,要积极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鼓励绿色科技企业上市融资。

(三)推动生态景观农业和休闲旅游的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许多市民渴望亲近大自然,享受天然的田园风光,农村的生态景观和休闲观光旅游正好契合了这一需求。它基于生态农业生产,附加生态观光旅游,开创了农业生产运作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旅游项目,利用农村生态环境、农业生产活动、农业生态成果、田园景观,吸引游客来度假、体验、购物、品尝、观赏、科学考察、习作、健身和环保教育等,是生态农业发展的可喜途径。它集传统农业种养殖、农家乐、农业科普教育、休闲观光、传统文化活动、现代农业科技示范等项目为一体,实现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作为传统农业大国,大力发展农产品对我国的国际贸易格局具有战略意义,但是我国的农产品国际贸易长期受到绿色贸易壁垒、农产品质量不高和反倾销的困扰。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化学农药、化肥、各种激素等使用广泛,容易使家畜、果蔬、粮食、水资源、水产品等含有毒化学品,出口受到限制或制约。实践证明,发展绿色生态农业不仅能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而且会显著增强国际竞争力。我国应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开发绿色食品,即无公害、无污染、无有害化学物质的优质、安全营养食品,主动跟国际环保理念接轨,从而加强国内粮食的竞争力,走出国门,开拓国际贸易市场。

四、结束语

生态农业不但避免了石油农业的弊端,而且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开辟出新的农业产业格局,为我们指明了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地球是我们的美好家园,我们要通过生态农业,探索未来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苏春华等.可持续的生态农业是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选择[J].农业现代化究,2012(6)

生态农业经济篇(6)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生态农业经济;重要性;形势;发展策略

随着我国人口总数的不断增加,经济发展压力巨大,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急剧扩张不仅使得城市环境破坏日益严重,农村生态环境也遭到极大破坏,极不利于农村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情况来看,工农业污染严重,导致农村人口的日常生活受到极大影响。究其原因,一方面源于城市化和工业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则因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不正确。采用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在有效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促进农村经济的生态化、高效化发展,是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道路。

1走生态农业经济发展道路的重要性

农村生态环境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农村人口的当前生活质量,还将决定其未来经济发展水平,对于农村未来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就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情况来看,不仅耕地面积减少,且资源问题日益严重,生活生产污染加剧。走生态农业经济发展道路,改变传统的粗放式、污染式发展模式,能够有效缓解当前的污染形式,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有效改善,还能逐渐走出一条可持续化发展道路,极大改善农村人口的物质生活和生存环境[1-2]。

2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

2.1耕地面积下降,能源水源不足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首先表现在耕地面积下降和能源、水源的不足。一方面,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较大,人均耕地面积原本较小,随着城市化发展的急剧扩张和农村建筑占用耕地现象频发,使得耕地面积急剧下降;另一方面,我国农村地区,尤其是北方农村的水资源严重缺乏,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的巨大需求。这就导致农村的农业生产受阻,经济发展水平很难得到有效提高[3-4]。

2.2生活废弃物污染日益严重

农村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废弃物大量增加。由于国家和政府在相关问题上的重视程度不够,且资金投入和技术投入不足,导致无论是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还是对环境造成巨大破坏的电子废弃品、电池等均不经处理直接排入到环境当中。土壤和水资源受到严重污染,无论是人们的日常生活还是农业生产,均受到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2.3工农业生产加剧生态环境污染

为降低生产投入成本,避免对城市造成环境污染,化工业企业往往将企业建在农村地区,并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野三废冶污染物。固体废弃物和废水污染不仅造成粮食减产,一些耕地甚至无法进行农业生产。同时,不科学和不合理的农业生产同样加剧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化肥、农药等药物的使用不仅严重影响农产品品质,还造成对农村土壤和水质、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

3改进生态环境基础上促进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策略

3.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生态环保意识

为实现农村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促进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应首先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加大对农村人口的农村生态环境科普教育,使人们认识到当前农业生产模式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的巨大破坏,并使其认识到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消除传统落后观念带来的不利影响,避免人们过分关注眼前利益,消除乱砍乱伐和盲目发展行为。同时,加强学校教育,从小普及生态环保知识。

3.2强化立法监督,有效遏制生态环境破坏

强化立法监督,一方面落实生育政策,避免人口数量激增造成人均耕地数量的持续减少;另一方面,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和执法力度,在强化普法力度的同时,对于恶意破坏农村生态环境的行为严厉监管和打击。如明确工业生产中废弃物处理细则,避免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直接破坏。

3.3加大资金投入,推动生态农业发展建设

由各级政府牵头,加大生态农业建设的资金投入,并通过宽松的政策制度鼓励农民发展生态农业。同时,通过政策手段,推动环境产业的发展。如一方面让企业享有环境治理收益权,并享有环境治理的资源再利用权,以有效激发企业的环境治理热情,并极大推动环境产业的发展。此外,通过生态农业试点县和村的建设,发挥其在生态农业发展中的示范带头作用,让更多的县和村的农村人口投身到生态农业建设当中。

3.4加大科研力度,开发绿色农业与生态旅游

当前农村对于生态农业的认识水平仍较低,其在生态农业的发展上缺乏明确方向和技术指导,为此,政府应通过资金投入以加大科研力度,有效推动绿色农业和生态旅游的发展。在加强生态农业应用型技术研究的同时,加大其在农村的推广力度,使广大农民能够认识并懂得如何利用先进技术从事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生产。此外,不断优化农村环境,抓住当前的生态旅游热点,开发农业生态旅游。既显著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还能扩大生态农业经济发展范围。

4结语

在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优化的同时,发展生态农业经济,是当前和未来农村发展的重要方向。为此,政府在不断加强生态环保宣传教育的同时,强化立法监督,有效遏制生态环境破坏,实现农村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此外,还应加大资金投入和科技投入,开发绿色农业与生态旅游,并有效推动生态农业发展建设。激发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的热情和积极性,引领农民走上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道路[5]。

5参考文献

[1]王春萍.论生态农业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促进作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1):44.

[2]范稚莲,莫良玉,冯礼就,等.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1(2):286-289.

[3]王树峰.发展生态农业与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J].北京农业,2014(27):266-267.

[4]于家和.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思路解析[J].吉林农业,2014(2):6.

生态农业经济篇(7)

作者:黄约 辛燕 单位: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由于农民的生态文化素质较低,大多局限在个体经验层面,比较容易造成生态保护不到位。例如,不知道化肥的过量使用,容易破坏土壤结构及成份的变化;不知道化肥随地表径流进入水体,不仅引起水体富营养化,还造成动植物及周边环境污染;不知道农药防治病虫害的同时,对农作物造成二度污染;不知道农副产品中残留农药直接危害人体健康;不知道废弃农用地膜引发白色污染,影响土壤的再使用功能;不知道盲目使用外来农业物种,威胁到本土农业品种的生存及使用等等。污染从城市转移到农村,忽视农村生态知识的普及发展经济,摆脱贫困,是后发地区城乡干部群众的普遍愿望。如果缺乏生态文化引导及培养,很容易误入生态失衡的歧途。在现实生活中,部分干部和群众片面以为经济发展就是指GDP的增长,忽视生态保护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与支柱,忽视依靠生态建设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例如,2007年以来,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机会大幅增长。出于利益、资源等方面的考虑及竞争,东部地区转移的大多是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高能耗高排放的产业及产品。西部不少地区把降低环保标准作为优惠条件,盲目招商引资。尽管国务院于2010年9月“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4]要求坚持生态环保,严格产业准入,但仍不能从根本上遏制污染转移的势头。又如:已被列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自治区重点支持的11个重点产业园区之一的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目前入园企业达200多家,投产企业9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57家,产值亿元企业12家,主要产业有农副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生物制药、轻纺制鞋等。[5]园区内引进的产业大多是国家发改委公布最新行业名录列出的污染密集型产业。城乡生态建设不协调,无法共享环保成果生态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统筹治理,把生态教育全面渗透到城乡。目前的生态教育偏重城市环保,缺乏对农村环保的宣传。重视城市环保设施的投入,城市的环保设施齐全,排污、节水、绿化、节能、道路建设等均有保障。而大多数农村社区的环保条件较差,垃圾随处可见,饮水不洁净,土地污染严重等等。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加快了城镇化建设的速度,大批农业人口逐渐从农村转移到各类城镇生活。由于我国国情决定,即使城市人口增加,依然有半数左右的人口生活在农村,需要社会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因此,不能简单地放弃或者遗忘农村环保教育及建设。另外,中、西部农业生产的任务,不再只是解决农村居民的吃饭问题,早已成为发达地区重要的粮食及农副食品供应基地,城市永远离不开农村、农业、农民的支持。如果缺乏对农村生态建设的宣传、教育、资金投入等,不仅妨碍、破坏农村环境建设,还直接和间接影响到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科技异化,为生态教育的最大障碍科技异化,指的是“科技这种人的创造物变成了统治人、压抑人的一种异己性力量,它不但不是‘为我’的,反而是‘反我’的”[6]。科学技术的发明使用,增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特别是农业科技的发明与运用,极大改变了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但是,我们不要忘记,科技是一把“双刃剑”,使用不当会破坏生态平衡,甚至破坏力持久。恩格斯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7]宣传生态保护技术,是生态教育的重头戏。其中,生态教育是否需要宣传转基因技术,是值得深入商讨的话题。转基因农产品因抗旱耐瘠、优质高产等特点为我国农业主管部门所推崇,但是,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和生态的安全问题一直备受社会争议。2009年底,国家农业部给两种转基因水稻颁发了安全证书,更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8]从2001年起,美国孟山都公司在广西推广“迪卡007”、“迪卡008”转基因玉米品种,当地政府下发红头文件支持。[9]本土玉米被转基因玉米替代,意味着转基因技术从研究转向行政干预、行政命令。用行政干预方法替代自然规律,势必增加新的生态问题。当转基因技术促使物种走向单一化,程序化,物种之间缺乏相互作用、相互牵制,无法比较、选择、竞争,不利于营造“物竞天择”繁荣昌盛的自然景象。

改进生态教育方法,提升生态教育的效果生态文明教育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强调人要有责任地生活。自然属于全人类所有,为了可持续性发展,生存在其中的人应该负责任地生活。“负责任”指对自然负责。每个人都对自然有责任,负责地生活和生产。每个人都是社会和自然的一份子,扮演好“经济人”和“社会人”双重角色。提高生态道德素养,把外在的道德约束转化为农民的伦理观念,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更是在生产过程考虑到他人的生命健康安全,积极承担维护生态环境的社会责任。要实现生态教育的有效性,必须根据受教育者知识水平、思想品德发展状况,按照自我选择的原则,引导其建构个体生态文化知识观念,注重价值引导而非将某种观点强制性地灌输。对农民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必须根据农民群众的需求,选择农民群众欢迎的方法进行。选取生态教育的内容,应该是简明易懂,容易为农民群众接受;教育载体可选择广播、电影、报纸、对联、年画、山歌、短信平台、主题晚会等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直观、易操作的形式;农机站、林业站等技术培训,要穿插生态知识教育,农民喜欢在田间地头咨询比集中时段的教育培训更有效;鼓励农民在参与过程中学习,例如,支持农民参与改造厕所、使用沼气等,树立卫生、环保意识,改变不良行为,这些都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培养典型事例,用事实教育农民,这是在农村开展生态教育的最佳选择。农民是讲求实效的群体,他们愿意接受有说服力的事实,尤其是能够达到经济收入与环境保护一举两得的效果。例如,扶绥县渠黎镇碧髻村重视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村党总支部筹措资金300多万元,发动群众投工投劳,修建村办公大楼,硬化道路,新建广场、球场和卫生室;建设全村排污管道;种植各类观赏树木800多株。设置专职打扫员;“村规民约”条例中有环境保护、污水、垃圾不乱倒的内容;注意向村民进行生态教育,每年村民集中开展春节文体活动都有专题宣传,强调讲卫生讲环保。由于环境治理有成效,还吸引了周边城市居民来农村购物、消费、旅游,开辟了农民经济收入新的来源。武鸣县开展以生态文明村为载体的新农村建设,制定衡量成功新建设农村的标准是保护生态。例如,城厢镇濑岜村七星屯实行秸秆原料沼气池集中供气,不仅全屯24户村民获益,并有效解决农村废弃植物无法利用问题,为农村环境保护提供新思路新措施;例如,武鸣县双桥镇下渌村、杨李村均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先进村、新农村建设模范村。这两个村的突出业绩是均采用“养殖-沼气-种果”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保持山青水绿的优美生态环境,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样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效益经济收入双赢从农民角度分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最为关注的是经济收入。生态文明教育,首先要消除农民以为讲环保会降低经济收入的思想顾虑,主动迎合城市居民转向追求环保生活的新需求,大力宣传生态农业发展的美好前景,生态农业的独到优势;宣传发展生态农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最优途径,是保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提供操作性强的环保技术指导及服务,引导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经济,培养环保型农业品牌,培养生态农业产品的供应市场,建立稳定、广阔的城乡消费群体,支持生态农业的发展。另外,要加强科技下乡、农技培训,落实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入村屯的指导,积极帮助解决、协调当地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通过打造环保产业,实现农民的增产增收,使农民认识到自然环境对农民发展的重要价值,促使农民自觉树立生态保护意识,农村生态环境得以保护、开发及利用。从政府层面要求,党中央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10]。2009年,国务院制定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治理农村面源污染,开展重点区域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加强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鼓励发展清洁养殖,实施农村清洁工程”[11]。广西各级政府必须深刻领会党和中央重要文件的精神实质,抓紧研发治理污染的新技术,解决好产业转移出现的污染问题,防止污染从城市转移到农村,保护好人民群众赖以生存的、无法再生的、极其宝贵的农村资源,建设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城乡群众共同分享生态文明的成果。

警惕农业科技的异化,防范生态风险及危机农村生态教育承担抵制科技异化的特殊任务,引导农民善于分辨与拒绝以“高科技”包装的骗术。现代农业面对气候、环境等自然条件的经常性变迁,面对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面对农业物种的改造及创新等,农业生态知识的学习与教育任务繁重。如果农民没有思想准备,缺乏生态知识、被动接受市场的诱惑,被假种子、假农药、假化肥等所蒙骗,极易引发新的污染源,增加自然界的负担,给社会带来压力。此外,由于主、客观条件发生改变,现代高科技农业与实践的中间环节越发复杂多变,不可预测因素增多,这就决定了不能就某项科技产生而简单下结论,特别是农业科技的发明创造,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关系到农副食品的安全,关系到社会稳定等一系列问题,更是需要谨慎考察。例如,转基因产品使用物种基因改造技术,具有减少使用农药,增强抵御病虫害等优势,但不等于没有问题。从目前各类试验提供的材料表明,转基因技术引发动植物免疫系统紊乱,甚至生态环境的改变等等,这些问题需要继续观察与实践。据媒体报道,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确定的转基因品种已有43种。美国是研发转基因食品最多的国家,但是出于安全考虑,美国禁止将转基因食品用于食用,[12]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案例。中国水稻研究权威的袁隆平教授曾经表示,政府应特别慎重批准转基因植物的商业化。他认为科学家不能完全预知对生物的基因改造是否导致何种突变。“虽然实验非常成熟,但其对人类可能造成的影响,或许要在未来几代人后才显现”[13]。可见,生态教育对转基因技术必须保持认真负责的态度,通过时间、效果等综合检验,决定宣传与教育的取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