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生态城市的特色

生态城市的特色精品(七篇)

时间:2024-03-29 14:52:38

生态城市的特色

生态城市的特色篇(1)

1生态城市的内涵和主要特点

1.1生态城市的内涵

生态城市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概念,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是自然、城市与人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所形成的互惠共生结构。简而言之,生态城市是一类生态健康的城市。

1.2生态城市的主要特点

生态城市与传统城市比较,主要有以下几大特点:

1.2.1和谐性

生态城市的和谐性,不仅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与人共生、人回归自然、自然融于城市等方面,更重要的是反映在人与人的关系上。

1.2.2高效性

生态城市能提高一切资源的利用效率:物尽其用、地尽其利、人尽其才、各施其能、各得其所,使物质、能量得到多层次分级利用,废弃物循环再生,使各行业、各部门之间共生关系得以协调。

1.2.3可持续性

生态城市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的。同时兼顾不同时间、空间,合理配置资源。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保证其健康、持续、协调的发展。

1.2.4整体性

生态城市不是单纯追求环境的优美或自身的繁荣,而是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整体效益,不仅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更注重对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在整体协调的秩序下寻求发展。

1.2.5区域性

生态城市作为城乡统一体,其本身即为一区域概念,是建立于区域平衡基础之上的。而城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只有平衡协调的区域才有平衡协调的生态城市。

2中国目前的城市环境状况和生态环境建设的起步

2.1目前的城市状况

“九五”期间是环境保护大发展的五年,集中体现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全民族环境意识普遍提高、环保措施力度加大、环保投入大幅增加、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等方面。但是,环境污染依然严重,生态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水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全国有36城市河段的水质为劣5类,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大气污染十分突出,受监测的341个城市中,有66.7的城市空气质量超过国家二级标准;固体废物、城市垃圾、“白色污染”仍然严重;全国城市垃圾真正达到无害化处理的还不到总量的10;城市噪音扰民十分普遍,2001年监测区域55.7的城市噪音处于中度以上污染。严重的环境污染导致市民发生多种疾病。

2.2生态环境建设的起步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生态环境建设的探索。1999年海南率先获得国家批准建设生态省,2001年吉林和黑龙江又获得批准建设生态省,陕西、福建、山东、四川也先后提出建设生态省。许多城市如上海市、长沙市、宜春市、扬州市、威海市、深圳市等都先后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奋斗目标。最近几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生态学会以及他们的地方学会举办了多次全国性地方性学术讨论会,将学术研究与交流推到了高潮。第五届国际生态城市大会于2002年8月19日至23日在深圳市召开,《生态城市建设的深圳宣言》是这次大会的主要内容,将对世界城市建设与发展以及人居环境的改善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3中国如何进行生态城市建设

3.1生态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笔者认为,生态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城市生态学和环境经济学为理论指导,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以城市规划为蓝本,以环境保护为重点,以城市管理为手段,建立政府主导、市场推进、执法监督、公众参与的新机制,建设经济、社会、生态三者保持高度和谐的城市。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是:创建清洁、优美、安静的城市,全面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高效的生态产业和人们的需求与愿望得到满足、和谐的生态文化与功能相整合的生态景观,实现自然、农业和人居环境的有机结合。

3.2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

生态城市建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城市发展的必然方向。它不仅涉及城市物质环境的生态建设、生态恢复,还涉及到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政策法规等方面。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综合国力、科技水平、人口素质、意识观念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针对环境差、底子薄、人口多的国情,提出以下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

3.2.1转变思想,提高环保和生态意识

从不可持续发展思想向可持续发展思想转变。其内涵包括:从追求近期的直接经济效果转向追求长期的间接经济效果;从追求单一的经济高效率转向追求经济、生态合并的高效率。这是生态城市建设的思想基础。没有这个转变就不可能有忧患意识、危机感和责任感。这对决策者和企业家尤为重要。因为决策者的思想影响一片,企业家影响一个企业,企业往往是环境污染大户。我国目前的干部制度是任期制,任期内的绩效考核主要还是经济绩效。这很容易使干部产生急功近利的思想。要完成这种思想转变必须把干部任期内对环境和生态保护的功与过作为绩效考核内容之一。

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就是使人们认识到自己在自然中所处的位置和应负的环境责任,尊重历史文化,改变传统的消费方式,增强自我调节能力,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高质量运行。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除了用各种形式加强宣传和

教育外,还应:(1)让市民亲身感受到环境和生态保护带来的好处;(2)使市民形成“向自然资源索取是有代价的,污染是要付费的”的概念;(3)营造社会公德大环境,规范那些不规范的环境行为。 3.2.2加快理论研究,制定生态城市指标体系

现在可持续发展到处都在讲。但是,如果没有能够指导可持续发展实践的经济理论和具体的评价指标,又如何知道决策和实践是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呢?长期以来,城市建设的理论和政策都是重资源开发,以发展国民经济为主线兼顾市民的基本生活要求。因此,必须针对我国国情建立一套适用于生态城市建设的科学理论和指标体系。

(1)生态城市应采用整体的系统理论和方法全面系统地理解城市环境、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已经包括经济活动的环境效应和生态效应。也有较好的社会基础,为不少人所接受。政府应积极支持和组织环境经济学家和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探讨、研究,使环境经济学研究的领域扩大,发展成为包括“新财富理论”的多科学、多层次、多分支、交叉性综合性学科。其领域包括工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森林经济学、海洋经济学等以及这些领域的生态经济学理论。以环境经济学和城市生态学指导生态城市建设,同时指导国民经济发展。这是一个机遇,中国应该走在世界前列。

(2)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是多元化的。分解为人口、经济、社会、环境、生态目标、结构优化目标以及效率公平目标。这些目标又应按生态城市建设的阶段(初级、过渡、高级阶段)分解为阶段性的目标,形成评价指标体系。用它在建设的各个阶段来衡量城市生态化速度与变化态势、能力和协调度。设计的指标应灵敏度高、综合性强,既有持续性指标、协调性指标,又有监测预警指标。选择指标的原则应注意因子的综合性、代表性、层次性、合理性、现实性。在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指导下来编制城市规划条例、械市建设条例和城市管理条例。

3.2.3建立生态城市环境保护新机制

环境质量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和条件。环境保护是城市生态建设、生态恢复和生态平衡维持的重要而直接的手段。建立政府主导、市场推进、执法监督、公众参与的环境保护新机制是生态城市建设的保障。

城市政府的主要职责是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城市。应该集中力量做好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强各种公用设施的建设、进行环境的综合治理。从社会主体角度看,社会行为可分为政府行为、企业行为与公众行为。这三种行为决定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状况。而不可持续发展或可持续发展都决定于这三种行为。在过去的发展模式中政府、企业、公众的行为都没有考虑到自然环境的有限性及其对经济活动的制约,没有把自然环境纳入到经济系统中,致使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深度与广度不断增大。

政府应成为生态城市建设的主导力量,应加大力度、有效的引导、规定、维护、激励整个社会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行为:(1)国家应提升国家环保主管部门的职能和地位。实质性的参与国民经济决策活动,重大项目从初步方案拟订就应征求国家环保总局的意见;(2)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监督队伍的建设,完善体系、加强力量、提高人员素质和敬业精神;(3)在国家、省、市各级政府中设置生态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协调机构,负责政府各部门间管理职能的协调和监控,以推动生态城市建设计划的实施;(4)强调城市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行为中的地位和责任。制订和实施生态城市建设的相关政策。

市场推进就是环境保护引入价值观念,建立和推广市场机制。通过税、费和环境产权的手段明确人与自然的关系、企业与自然的关系,配合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和企业的环保意识和契约意识,以达到遏止环境滥用,促进公众和企业认识环境的使用价值、自然的生态价值和生命支持功能,降低资源消耗和减少污染的目的。但政府应通过政策调控市场价格,既要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又要照顾到公众的承受力。

在公众环境意识普遍不高、企业急功近利的思想还普遍存在的情况下,只依靠宣传教育难以遏制“边建设、边破坏”、“边治理、边污染”的情况发生,政府应该强化执法监督。有效执法监督的前提是:有一套完整、严密、可操作的适应城市生态化发展的法律综合体系,使城市生态化发展法律化、制度化;有一支素质高、责任心强、公正廉洁的执法队伍。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化建设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这在西方国家法律上有明确规定。而且公民环境权的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充实,现已包括环境知情权、环境议政权和环境索赔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六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随着环境法学理论的不断完善和公众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将既有理论依据,又有法律依据,更有群众基础。这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公众参与,应体现在环境决策参与、环境监督参与、环境投资参与和个人环境行为等方面。要真正做到公众参与,必须:(1)修订法律,明确公民的环境权,使公民明白自己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2)修改决策程序,使公众在决策过程中有参与环节;(3)培育与生态城市建设相适应的社会机制。

3.2.4把握关键环节——生态城市建设规划

生态城市总体规划应全面的从城市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各方面进行综合研究。以人为本制定战略性的、能指导和控制生态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蓝图与计划。它必须具备科学性、综合性、预见性和可操作性。生态城市总体规划应把生态建设、生态恢复、生态平衡作为强制性内容。生态城市建设规划一旦批准,必须具有法律的权威性,任何改变都必须严格地按照程序进行。

为搞好生态城市规划应采取以下对策:(1)修改现行的《城市规划条例》。充分体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思想。(2)改进城市规划管理机制,改变建设项目提出者、计划者、决定者、运作者同属一个体系的状况,使每个环节都能有效的得到控制。(3)建立新的城市规划过程程序,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全局的观点。(4)强调专家论证的科学性和独立性,以避免“拍脑袋工程”、“政绩工程”和“长官意志”。(5)建立公众参与的正常渠道,以提高公共决策的正确性。代表市民的最大利益和生态建设的社会公平。

生态城市规划除了常规内容外,还应重点考虑以下问题:

(1)建设生态城市首先应确定城市人口承载力,人口承载力不是指城市最大容量,而是指在满足人们健康发育及生态良性循环的前提下人口的最大限量。既要考虑人口未来增长的可能性又要考虑满足一定生活质量的人口规模合理性;既要考虑固定静态人口的分布规律,又要考虑周期性往返于城市——乡村——城市之间和城市商业区和居住区之间动态人口分布和涨落规律。

(2)景观格局是景观元素空间布局,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景观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①整体优化原则;②功能分区原则;③景观稳定性原则;④可持续发展原则;⑤活化边缘原则。

(3)城市的产业结构决定了城市的职能和性质以及城市的基本活动方向、内容、形式及空间分布。因地制宜地按照生态学中的“

共生”原理,通过企业之间以及工业、居民与生态亚系统之间的物质、能源的输入和输出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实现物质、能量的综合平衡。 (4)提高资源合理利用效率,加快资源开发及再生利用的研究和推广,在城市区域内建立高效和谐的物流、能源供应网,实现物流的“闭路再循环”,重新确定“废物”的价值,减少污染产生。

3.2.5突出城市个性特点,树立城市生态风尚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特有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建设条件,要尊重、研究、发扬自身的特点,根据自己的特点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从一个或几个侧面,抓住优势,体现个性。制定实际的、具有自己特色的生态城市建设方案。融“山水城市”、“园林城市”、“花园城市”、“田园城市”、“森林城市”、“卫生城市”、“健康城市”、“绿色城市”等于一体。既体现生态城市建设的优势,又给人们一个醒目的形象。

为有利于生态城市的建设及其成果的保护,管理者应建立制度,提倡良好的公众环境行为,形成生态城市的规矩和风尚。如:①限制甚至拒绝摩托车进城;②限制汽车数量增长、提倡公交车、使用环保车;③提倡以自行车作为上、下班交通工具,或者以步代车;④提倡使用布袋子、莱篮子、饭盒子,拒绝“白色污染”;⑤提倡“绿色旅馆”、“绿色饭店”,禁止旅馆业提供一次性用品;⑥提倡商店与厂家结合对商品实行全程绿色服务;⑦提倡绿色生活、绿色消费、绿色家庭;⑧有条件的城市应限制建筑高度,提倡使用洁净能源。

3.2.6重视城市间、区域间的合作

城市和区域是密不可分的。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是城市的基础。两者相互依存、互相促进。城市间,区域间不断地在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城市越发展,这种交换就越频繁,相互作用就越强。生态城市的建设特别要强调城市间、区域间的分工协作、协调发展。不仅要注重自身的繁荣,还要确保城市自身的活动不损害其他城市的利益。

生态城市的特色篇(2)

关键词:成都;生态文明建设;自然生态;人文生态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1-0030-03

党的十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基于对国内资源短缺危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做出的科学决断,也是坚持实行可持续发展模式,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道路的具体体现,更是顺应人类社会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发展过渡的理性选择。因此,在宏观背景和现实的要求及逼迫之下,我们需要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更应该积极地推动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在这方面,成都近些年来做出了一定的成就,从“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到“世界生态城市”建设目标的提出,体现了成都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实践探索,由此,有必要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视野下,从成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两个方面来深入研究成都的这一发展模式,无疑对构建成都特色生态城市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成都生态文明建设的自然生态基础

在进行成都特色生态城市模式建设研究中,首先要对成都自然生态的环境进行开发和利用,这就必须对成都的自然环境进行了解。成都作为西部成都平原的核心地带,地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光照充足,雨量丰沛,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良好的生态本底,这主要体现在它所具备的山、水、田、林四个方面的自然资源环境方面。

(一)两山环抱 生态屏障

成都位于四川盆地西部,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也是西南地区中心城市。成都附近最重要的两座山脉分别是龙门山和龙泉山,这也为成都气候环境等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屏障作用。龙门山位于川西平原西北,为四川盆地与川西高原的天然界线,是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龙门山地区不仅山高谷深,环境秀美,动植物种类丰富,而且为历代文人墨客探幽览胜之地,人文历史也十分久远,文化积淀极为丰厚。龙泉山脉位于四川盆地西部,狭窄而长,呈南北走向,其西面是成都平原,东面是盆中丘陵。龙泉山脉森林植被丰富,浓荫蔽日,翠绿满山,同时也是成都市的花木、水果生产基地。

成都在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中,将这两山脉规划为龙门山、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旨在将其打造成为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国民休闲度假基地和国际山地旅游目的地。经过多年建设,已建成的大邑新场、花水湾、西岭雪山和都江堰虹口等景区,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体现了在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充分结合资源条件进行开发和利用。

(二)人水和谐 水兴城盛

成都市地处岷江、沱江及其支流流域,河流纵横,水系众多,河网密布。主要有府河、南河、沙河、清水河等。而两千多年前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建,则使成都平原得到了岷江上游充足而丰富的灌溉水源,使其成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

丰富的水资源以及悠久的水文化,造就了成都因水而生,因水而兴的特点。继获得“联合国人居奖”的府南河治理工程之后,成都又启动了“六湖八湿地”的湖泊水系建设,全力打造成都水兴城盛的自然生态环境。这都充分显示出成都利用水为核心建设环城生态“绿廊”来调节生态、净化环境、改善民生的意旨。

(三)土地资源 丰富多样

成都处于由岷江及沱江冲积而成的成都平原上,地下水储量丰富,并且埋藏深度浅,而成都平原上部覆盖着粉砂和黏土,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易于耕作。得益于河流出山后堆积的地层,平原耕地既是优质耕地,同时也是生态湿地。

近年来成都市在保护土地资源,改善耕地质量方面做出巨大努力。“准备完成土地整理12.34万亩,新增耕地0.99万亩。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33.87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粮)田16万亩。开展土壤重金属污染普查及监测,检测土壤样品2 000个以上。实施重金属污染治理试点。到目前为止,通过省国土厅验收的4个土地整理项目面积为2.82万亩,共新增耕地0.37万亩;正在实施的土地整理项目11个,面积为9.52万亩,其中,崇州市的7个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0%,郫县的4个项目完成83%。通过省国土厅验收的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34个,面积27.73万亩;已新建高标准农(粮)田14.6万亩。”

(四)川西林盘 风情独特

川西林盘发源于距今已有几千年历史的古蜀文明时期,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成都平原及丘陵地区分布大量农家院落,它们以建筑实体的形式和周边高大乔木、竹林、河流及耕地等自然环境有机融合,从而形成成都平原特有的农村居住环境形态及全国具有唯一性的川西田园风光。这成为成都建设生态田园城市得天独厚的条件。

早在2010年,成都市就全面完成川西林盘综合整治项目,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一、三产业实现互动,进一步带动了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另外,近年来政府逐渐完善林盘内基础设施的配套,在人民生活用水、用电、道路交通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而有成效的努力。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和发挥林盘的自然生态优势和川西农耕文化资源,发展了包括餐饮、旅游等项目在内的农家乐形式的林盘休闲产业。

二、成都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文生态基础

生态文明作为中国当前“五位一体”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其所指涉的不仅仅是生态自然环境问题,更要将其意义进行广泛的理解,即“生态文明的内容非富多样,不仅指自然生态而且包括了人类的理念、行为、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要素。”[1]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可看作为人文生态,它与自然生态共同构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成都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丰富的历史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这些都为成都生态文明建设打下了坚实的人文生态基础,这也为成都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文化根基和可持续保障。

(一)蜀汉文化 源远流长

成都是历史文化名城,三国时期蜀国建都于此,使成都打上了三国(蜀汉)文化的深深烙印。而三国蜀汉文化的中心遗址则是武侯祠,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是1961年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纪念地和全国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馆内拥有诸葛亮殿、刘备殿、刘备陵园、鼓楼、桂荷楼、琴亭等重要古迹,以及大量具有珍贵价值的牌匾楹联和馆藏文物。除了武侯祠,成都的大街小巷,许多为人熟知的地名皆因三国而来,如万里桥(今老南门大桥)即得名于诸葛亮送费■出使东吴“结好孙权”的事迹;位于新津县万和乡的先主寺至今仍存,是纪念当年刘备在此为民祈雨而建的;在蜀都大道东风大桥附近有“点将台”,相传是诸葛亮当年操练军队的地方;另外像九里堤、原正府街诸葛亮观星台、小关庙、洗面桥、洛带八角井、龙泉张飞营、张飞桥、大邑赵云墓、赵云洗马池、新都马超墓、营门口黄忠祠、黄忠街等,都源于三国蜀汉,每个地名背后都有一段耐人寻味的三国故事与文化典故。

(二)古镇风情 彰显特色

成都古镇历史悠久,数量众多,魅力独特,其中包括洛带古镇、黄龙溪古镇、安仁古镇、悦来古镇、街子古镇、怀远古镇、五凤溪古镇、平乐古镇等十多个。每个古镇都极具地域风情特征,既有厚重的历史感,又有鲜明的时代感,共同构成了成都古镇文化的丰富多样。洛带古镇是一个极具客家风情的古镇,在古镇的古典建筑群中,又以文化味浓郁的会馆建筑而闻名,充分反映出不同族群的建筑传统与风貌。黄龙溪古镇被称为“中国十大水乡古镇之一”,它是由正街、横街、新街、上河街、下河街、背街等7个保存典型的明清街坊组成,极具历史文化底蕴。安仁古镇现存建筑以刘氏家族鼎盛时期的建筑为主,它吸收了中西方建筑风格优势,并将二者完美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貌,号称“川西建筑文化精品”。街子古镇历史近千年,有保存完整的清代古民居,建筑雕刻极为考究。古镇内树林浓密,环境清幽,彰显勃勃生机。众多古镇,独具特色,充分彰显了成都文化底蕴与历史厚重感。

(三)教育发展 智力支持

成都市作为西南部重要的核心城市之一,在具备深厚的历史文化的基础之上,其教育资源也是非常的深远和浓重的人文底蕴。成都市高校云集,有西南地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最集中的城市人才优势,现有高等院校49所,主要高等教育院校包括: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每年向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使成都成为中西部重要的人才汇聚地。尤其是近些年来高新区在引进和开发大量的人力资源方面,做出了很好的表率。这些成果在为成都经济、政治、文化快速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201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9 108.89亿元,比2012年增长13.0%。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成都市政府也在不断完善,积极开展基层民主建设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创新,出现了公推直选、民主评议等民主改革,在民主选举、民主监督、民主决策与民主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实际效果。彰显了教育在推动经济建设所具有的直接效用,同时也为成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持。

总之,近几年成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针对自然生态环境与人文生态环境进行了积极改造与建设。其中在自然生态环境中,建立了龙门山-龙泉山旅游生态区,打造成都生态绿廊。在城区内又进行了“六湖八湿地”的湖泊水系改造工程,构建水兴城盛的环城生态圈。同时在保护土地资源、改善耕地质量等方面也做出了巨大努力,初步完备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基础。但在改善城市环境这个过程当中,也应当看到其中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制约因素。比如,风景区开发、建筑修建与生态环境极不和谐,严重破坏了当地自然生态景观。“古镇开发过程中未兼顾城市保护,资源内涵挖掘不够、商业化现象浓重、缺乏科学的规划和管理、区域合作不够、开发模式较为单一等。”[2]农村与城市协调发展不均衡,垃圾处置、污水处理、给水排水等基础设施缺乏。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引发城市拆迁纠纷、社保纠纷等未与社会建设同步的社会矛盾。在转变生产方式、消费模式,适应生态经济发展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等等。对此,我们必须正视问题所在,立足实际,抓住机遇,大力完善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三、生态文明建设视野下的成都特色生态城市模式的途径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长期的工程,涵盖的范围广阔,方面众多。成都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当中,应当在生态文明的理念下,一方面积极构建成都自然生态产业体系,以发展生态农业为基础,发展生态工业为重点,并在此基础上大力推进现在服务业的发展。加快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的转变,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另一方面,培育成都人文生态社会文化,充分利用本地区自然条件与人文历史的优势,发展生态旅游业并加强生态文化事业的培植,构建生态文化体系。

生态城市的特色篇(3)

关键词:城市特色;水系;滨水空间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在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中,受到 “福特制”开发模式的影响,地方政府在城市建设中以效率为导向,忽视审美与历史延续的价值,造就了大量同质化的城市空间1。我国城市面貌日益“趋同化”、“雷同化”,城市特色丧失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自1980年代以来,如何塑造城市特色便成为社会各界广泛讨论的热点,许多学者纷纷就城市特色的概念、内涵及其构成要素、城市特色危机产生的根源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普遍认为自然环境是城市特色形成的基础,城市特色的塑造离不开对自然环境要素的发掘、保护、开发、利用及改造。作为自然环境的基本要素之一,水系在城市发展中具有水源、景观、交通运输、娱乐休闲等多种功能,滨水空间的利用也因此受到了广泛地关注,成为塑造城市特色的主要手段之一。

然而,由于政府与设计人员在认识问题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在城市特色塑造过程中忽视当地的经济实力与文化背景,如“凡滨水就要建小外滩,凡山地就要建小香港”,使得城市面貌又在一定程度上出现雷同2,产生新一轮的城市特色危机。因此,我们仍需对诸如“如何认识滨水空间在城市特色塑造的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如何有效、合理地进行滨水空间的开发与利用才能达到塑造城市特色的目的”等问题进行进一步地探讨。本文在对城市特色概念、内涵、构成要素解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城市水系与城市特色间关系的梳理,归纳总结出城市特色塑造中滨水空间的利用方式,并结合实际案例试图对“如何通过滨水空间的利用带领城市走出特色危机”的问题进行回答。

2. 城市特色

城市特色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涵盖了城市诸多方面的内容,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城市特色的概念与内涵进行了大量地探讨,但目前学术界在城市特色的概念与内涵上尚未得到一致的认可3。尽管如此,学者们普遍认同城市特色是指一个城市明显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个性特征,一般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城市特色涉及到城市社会、经济、城市建设等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城市内涵及其外在表现两个方面。其中,城市的内涵是指城市性质、产业结构、经济特点、传统文化、民俗风情等;城市内涵的外在表现即体形环境4。狭义的城市特色则主要针对城市建筑的风貌而言,指的是城市空间特色。近年来,随着“特色危机”向“新特色危机”转变,学者们逐渐意识到单从一个方面来定义城市特色是不完整的,对于城市特色的探讨也因此越来越集中于“广义”的城市特色。

河流、湖泊、海洋等水系对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影响到城市的选址、布局、形态等物质空间环境,还影响到城市居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全面分析滨水空间在城市特色塑造中的地位与作用,本文将采用广义城市特色的定义,即城市特色不仅包括城市的布局结构、街道、广场、建筑等物质性特色,还包括经济、文化、制度等非物质性特色。

具体来讲,城市特色的内涵包括以下几点:

(1)城市特色是一个相对概念

城市特色是相对一定的时空而言的:一方面,一个城市的个性与特征只有通过与其他城市进行对比才能突显出来;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变迁,城市特色会不断地丰富与完善,甚至发生改变。故城市特色强调的是一个城市外在与其他城市的不同之处及其背后所对应的独特环境。

(2)城市特色具有审美属性

作为城市内容与形式的特点,城市特色需要能够被人们所认知。人们在认知城市特色时常常涉及到审美经验或审美性评价。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城市特色是城市作为人们的审美对象的审美特征5。由于审美具有广泛的多样性,人们对于城市特色的认知存在一定的主观性,不对其进行约束的结果往往是特色丧失。故在城市特色塑造的过程中应对城市审美价值进行导向,王世福曾指出“塑造城市特色的要旨在于设定公共性的审美选择”6。

(3)城市特色表现出一定的层级

城市特色具有一定的层级性,不同层级的城市特色是不同的,一般而言,上一层级的特色是下一层级特色形成的基础和大背景,下一层级的共性特征反映了上一层级的城市特色7。与此相对应,不同层面的规划设计在城市特色塑造上的内容与重点也有所不同(见表1)。

表1 城市特色塑造与维育的主要内容

层次 主要项目 研究或设计覆盖的内容

宏观层次 城市特色形象策划 城市特色资源的发掘与整理、城市特色形象推介

城市形态与结构 山水格局、生态环境、城市不同片区性质特色(特定区、历史地段)

中观层次 城市空间 公共开放空间、绿地系统、滨水空间、城市高度分区

视觉景观 城市天际线、视廊、城市夜景、公共艺术、城市色彩分区

城市生活 公共活动空间

城市意象系统 口门、路径、边界、标志、节点

微观层面 城市重点区 城市重要出入口、广场、河段、街道、街区等;

近期重点建设区

资料来源:沈磊,赵国裕,姚瑛《自然、历史、自我――多元化背景下塑造城市特色之问对》

(4)城市特色是一个整体的系统

城市特色是由自然要素、人工要素与人文要素构成的(见图1),但它并不是这些要素的简单叠加,而是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整体特征。黄兴国等人指出“城市特色是城市中一个相对独立、自成一体的系统”,并将城市特色系统分为特色资源子系统、核心子系统、扩展子系统和支撑子系统,四个子系统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8。

图1 城市特色构成要素

资料来源:徐欣宏《城市水系与城市特色的传承》

图2 城市特色系统的构架

资料来源:黄兴国,石来德《竞争导向的城市特色内涵》

3. 城市特色塑造中滨水空间的利用

3.1 水系对城市特色的影响

城市都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形成的,自然要素是城市的基础。水系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在自然环境中占据主导性的地位。水系不仅反映了城市的自然和历史文化特色,同时也是组成城市整体架构的主要因素之一,甚至对具体的建筑形态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1)水系塑造了城市形态格局特色

在城市的形成与变迁过程中,水承担着城市命脉的重要角色:作为城市形成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水系的繁荣为城市的发展带来了活力,世界主要城市大都起源于临水或近水区域;由于水系具有交通运输功能,城市可以不断地通过水系与外界取得联系,进行人员、物质的流通与交换,城市因为水系而得以运转,并不断地沿着水系成长与延伸。可见,在城市形态格局方面,水系表现出“网”的特征,决定了城市外部形态与内部结构。

(2)水系影响了城市建筑空间特色

水系对城市建筑空间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建筑的组合形式及建筑本身形态。首先,建筑随着水系和街道宽窄的变化(产生开放和封闭空间)衍生出多变的组合形式,成为界定城市空间的要素,形成层次和含义丰富的城市天际线。其次,水系对建筑本身形态的影响表现为临水的建筑往往会设置水边的建筑灰空间(如廊棚、披屋、河厅等)以增加空间层次,丰富建筑空间内容。

(3)水系孕育了城市社会文化特色

城市在水环境中起源和发展起来,水系对于城市的生产、生活方式均有一定的影响,城市传统文化往往打下了“水”的烙印。特别是对于滨水城市而言,水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是城市文化的灵魂及凝聚城市居民的精神纽带7。

3.2城市特色塑造中滨水空间的利用方式

由于所在的空间地段特殊以及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物质空间和社会体系方面的独特积淀,目前,滨水空间的利用已经成为提升城市整体景观形象、塑造城市特色的重要手段。在具体实践中,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达到塑造城市特色的目的:

(1)以平衡发展为目标,从整合城市空间入手对滨水空间进行开发建设,塑造具有特色的整体城市空间。许多跨江河城市,由于跨江河交通的滞后,一江两岸的发展速度和形象差异较大,城市空间缺少完整联系和整体态势。此时,应注重滨水空间与整体城市的衔接,通过滨水空间将城市老区、新区联系起来,形成具有特色的整体城市空间,强调城市的连续性。滨水空间与整体城市的衔接不仅包含用地功能、交通、绿地、景观等方面的衔接,还包括城市肌理、城市活动、外部空间、特色建筑的保留和延续。

(2)通过生态环境修复与多样化活动引进将滨水空间打造为充满活力、生机盎然、全民共享的城市特色公共空间。滨水空间濒临水面,视野开阔,是居民进行户外活动的良好场所,将滨水空间辟为公共空间能够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为此,各地在设计滨水空间时,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通过构建环境优美的滨水空间景观带动城市整体空间品质提升,引导城市公共审美选择。同时,强调功能混合、空间公共化、步行化,使滨水空间易达、可接近,从而成为城市中最具识别性的公共空间9。

(3)将滨水空间视为重要的旅游节点,完善水系风景线,打造城市特色旅游线路。水系风景线往往是一个城市重要的特色旅游线路,对水系风景线进行匠心独运地规划、设计是城市发展特色旅游的重要手段。靓丽、独特的水系风景线规划、设计要求有机整合、串联各滨水空间,“以点带线、点线结合”,形成完整的城市滨水旅游线路10。

(4)深入挖掘滨水空间的历史人文景观,将其打造为复兴城市水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的重要场所。滨水空间往往是城市最早发展的区域,记录了城市生长变化的过程,与城市记忆紧密相关,拥有一些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历史遗迹等资源。滨水空间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及社会意义,对人性的形成、人的素质和品格的培养及不同民族的性格与精神的造就具有重要的影响11。可见,滨水空间是展示城市特殊历史记忆的最好场所,深入挖掘滨水空间历史人文景观是复兴城市水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的重要手段。

4. 实例剖析――贵州省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县

4.1基本概况

三都水族自治县(以下简称“三都县”)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东南部,东邻榕江县、雷山县,南接荔波县,西接独山县、都匀市,北连丹寨县。三都县的居民以少数民族为主,包括水族、布依族、苗族、瑶族、侗族、彝族、壮族、回族等,是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三都县风景秀美,水系发达,降雨充沛,水资源丰富,境内共有大小42条河流,总长度906.6公里,其中,都柳江和漳江是三都境内最重要的两条河流。

自1997年以来,三都县便明确了旅游服务为城市主要职能,自然山水和民族文化是其重要的旅游资源。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 三都县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指的是《三都水族自治县总体规划(2013-2030)》,目前正在编制中。]]中,三都县城确定为“贵阳都市区山水宜居生态城、贵广发展轴上的工贸新城、中国水族文化旅游名城”。可见,三都县具有鲜明的山水生态及民族文化特色。近年来,三都县按照“中国水族文化名城”的定位和“民族现代化和现代民族化”的理念对城市干道两侧建筑外立面以及县城主要建筑,实施了民族特色改造,并积极建设大型公共场所,根据其功能特点注入水族文化元素,使得三都县的城市特色不断得到强化。

然而,由于城市设计的缺位及对核心价值判断与独特性的认识不足,三都县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未能处理好山、水、城三者间的关系,导致山水特质不彰,文化特色不显,具体表现为:

(1)公共空间不足,山水特征不明显:三都县城内仅有两个小型广场,公共绿地严重不足。由于缺乏城市公共空间,山体与河流之间缺少过渡和联系,景观秩序紊乱。

(2)滨水空间单调,城市天际线平淡:都柳江多为硬质驳岸,亲水设施不够,城内河流水体受污染严重。沿河建筑物高度缺乏整体设计和有效控制,建筑高度参差不齐,城市轮廓线过于单调。

(3)城市建设失控,民族文化载体不足:三都县的城市建设表现出无序蔓延的特点,特别是山体周边生态敏感区建设失控。同时,对于建筑外立面的民族特色改造方式单一,容易产生审美疲劳,民族文化载体不足。

图3 三都县滨水空间利用现状

为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在深入、全面剖析三都县城市特色要素的基础上,充分把握其核心优势资源,充分利用其优势资源塑造城市特色。

4.2三都县城市特色的构成要素剖析

三都县是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地县,中山、低山丘陵约占全县土地总面积90%以上,拥有尧人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凤凰山、都柳江漂流、雪花洞瀑布,周覃的间歇泉,中和瀑布、姑鲁产蛋崖、冷热洞、冷热岩等山水景观,山水特征显著。山奇水秀的自然生态景观是三都县城市发展最基本的要素。由于生态环境优美,三都县被称为“像凤凰羽毛一样美丽的地方”。

作为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水族占据了三都县总人口的60%以上,以水族文化为主的多民族文化使三都县的地域文化打上了深厚的民族烙印,水族文化是三都县重要的城市名片,“中国水族文化名城”也成为其对外推介最响亮的城市品牌。

由此可见,自然环境及水族文化是三都县城市特色的两大核心要素,以此为基础形成了城市定位、空间布局、产业发展、景观风貌、建筑形式等特色,具体表现为:

(1)“山水生态城市”、“中国水族文化名城”是三都县最鲜明的城市定位,是三都县有别于其他城市最独特的城市形象。

(2)都柳江塑造了三都县独具特色的“太极”形态,并主导了城市的扩展方向。从卫星影像图上来看,三都县城老城区与近年来规划开发的猴场片区组合成了近似水书太极图中两个阴阳鱼的形态,猴场片区的头朝上尾在下,老城片区是头朝下尾在上。另外,作为三都县最重要的河流之一,都柳江促进了三都县的形成和发展。三都以都柳江为基础拉开了发展格局,其用地空间格局表现出明显的沿都柳江分布的特征。沿都柳江及其支流向西、向南扩展均成为三都县城市拓展的主要方向。

生态城市的特色篇(4)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特色

1 城市园林绿化的特色

特色就是要突出独特的个性、风格和特征,能给人们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城市园林绿化的特色不仅可以体现在园林植物的特征上,还可以体现在园林环境与植物的整体上,使得园林环境与园林植物存在着相互衬托、相互依赖的关系。表现出园林植物在种类、形态、质感、色泽等不同的观赏特性,如季相景观、林相景观等,所以,园林植物的特色直接反映着园林地理的特色,成为了城市特色的主要标志之一。

2 城市园林绿化特色树种的选择

2.1 多样性原则

构建城市园林绿化的特色中,植物种类的多样性是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城市园林景观多为人工建造,在植物种类的选择中,很多设计者观点都大致相同,这就形成了园林植物大同小异的现象,从而影响了景观的可观赏性,使城市生态系统变得越来越脆弱。为改善这一现象,在植物种类的选择上来讲,综合利用多种类树木能使植物在功能、色彩、艺术上都富有多样性。

2.2 地方特色原则

要在树种选择上遵循地方特色原则,主要需做到2点:一是树种的生态习性要与种植地的地方条件相适应;二是树种形成的林分要具有长期稳定性。一般说来,构建园林绿化要以乡土树种为支撑,并加上已经驯化成熟的引入树种,同时,还要根据植树地的环境条件,因地制宜地选择与该地条件相适应的树种,这样一来,不仅能提高园林造树的成活率,还能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园林景观。

2.3 植物配置与环境协调统一原则

植物配置与环境协调统一原则,主要是根据种植地土壤条件及绿地性质合理规划设计和选择适宜的树种。如幼儿园绿化建设应选择色彩丰富、低矮的树木;烈士陵园应选择常绿树木;污染较严重的地区应选择抗逆性较强的树木等。总体来说,在不同环境下应选择不同类别的种植物,才能充分展现出多种植物独特的美以及不一样的景观效果。

3 城市园林绿化特色的要求

3.1 生态学要求

城市园林绿化特色的生态要求主要体现在园林绿化植物与地理环境,除了要起着绿化和美化环境的作用外,还要能改善和保护生活环境。因此,园林植树的生态要求首先是适地适树,要充分体现城市特色绿化生态美,必须努力做好植物为主的城市园林绿化工作。

3.2 人文性要求

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城市园林绿化为主要载体,不仅以独具特色的生态功能、景观功能来美化、绿化和净化城市,还能以地域特色及风格塑造城市的文化和特色。同时,从城市完林绿化中还可以体现出人文特色,如合理利用古树古木,它既是城市的灵魂,也属于城市的历史和城市中活着的文物,在某种程度上可体现出城市的文明程度和文化素质。从城市园林绿化中可充分体现人文特色,如市花、市树,这主要是一方面具备植物资源特色,另一方面与历史文化有着一定的联系,把它们作为城市园林绿化的基调树种和骨干树种,具备特色的人文性。

3.3 艺术性要求

城市园林绿化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一是体现在园林环境与植物之间的艺术结合中,二是体现在植物群体与植物个体的形式美中。通过植物造景,可形成独具特色的植物景观,如图案造型景观、绿色雕塑景观、古树古木景观、仿真景观等,可靠园林绿化设计与植物的栽培养护管理来实现这种艺术特色,植物的养护管理在园林绿化特色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园林绿化的特色要靠“三分种植,七分管理”。只有通过对园林植物的精心养护和管理才能使园林植物景观得到不断提高,达到园林绿化设计的实际效果,体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3.4 科学性要求

城市园林绿化要在满足园林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性特性的基础上,根据经济、美观、适用等方面的综合要求来对植物进行合理搭配。在这各个环节中都必须要有科学性,如园林植物的调查、推广、引种、驯化及应用等,在城市园林绿化的规划中都是需要研究和探索的内容,从而突出城市园林植物的多样性,丰富城市园林的植物景观。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园林植物的科学研究已成为绿化事业快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总之,城市园林绿化的特色在于树种的合理选择,结合城市园林绿化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品种及配置,不仅能有效改善园林绿化中存在的不足,提高园林环境的整体质量,还能形成一个独具特色的景观,真正体现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生态城市的特色篇(5)

【关键词】地域文化;城市规划;独具特色;文化传统

地域文化作为中华大地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传承至今仍发挥重要作用。在科学发展观日益成为城市规划重要指导思想的背景下,将地域文化特色更好的融入到城市规划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绿地规划为题对地域文化特色的运用方式进行分析,以期更好的将地域文化特色融入绿地规划之中。

绿地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表征载体,它可以很好的体现出地域文化。在当今城市更加注重生态景观绿地的建设机遇下,绿地规划不仅要结合城市的自然地形地貌特征,还要充分将城市的地域文化融入绿地建设中。建设具有地方文化精髓的城市绿地可以展现出城市精神风貌,提升城市内涵品位,同时这也是进一步提升城市魅力并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一个成功的城市绿地建设必须结合地域文化保护,通过有形景观要素体现出城市地域文化特色,形成风格迥异、内涵丰富的绿地生态网络。良好的绿地系统可以引导城市良性发展与建设,其特色集中反映在适应人与自然环境和谐、蕴含城市社会文化、与城市整体空间形态相协调并满足弹性运作机制等方面。因此,城市绿地规划不仅仅是绿地空间自身形态与品位的定位设计,更要重的在于绿地的空间与城市历史背景与地域文化条件可以实现有机的融合,使绿地系统空间规划具有复合功能。在实现将地域文化合理的植入绿地规划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

(1)加强城市绿地整体性结构,全面提升城市文化的外部形象。城市绿地直接关系到城市大众的生活环境质量,其建设目的、环保功效众人皆知。但作为城市文化的外在表象,绿地不仅反映城市绿化建设水平,更重要的是体现城市精神风貌。如果只从城市公园绿地去反映城市历史,远不能体现城市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因而必须在充分理解城市自然格局的基础上,以城市地域文化为基础、梳理城市文化脉络,“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对城市空间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地结构解构重组,全面提升城市文化的外在表征。

(2)以公园绿地为基点,营造城市文化氛围,增强城市印象。公园绿地占城市绿化建设较大比例,因其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能最直接、有效地反映城市文化。游客以休闲的心情了解城市文化,体验城市文明;同时,城市文化所蕴含的凝聚力和城市精神也会影响游人,加深城市印象,进而增强对城市理解,提高公园游憩质量。因此,绿地系统规划应注重公园绿地建设,分级别、有重点体现城市文化,将城市文化融于公园绿地建设中,营造城市文化氛围。

(3)充分挖掘地域性古迹文化。城市生活赋予历史古迹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古迹文化的传承与城市经济、社会生活、价值观念等息息相关。城市绿地的建设与古迹文化保护息息相关,两者相互协调,相互补充。

(4)融入民俗文化。民俗文化即为大众文化,反映着一个时代民众的理想、信念、情趣、价值观和生活习俗。是民众生活状态和风俗习惯的真实体现。对民俗文化的具体分析,可提炼出具体的物化形态,例如各具特色的民间用品、民间工艺、民间戏曲等,进而转化为绿地景观的外在表现形式,在园林小品、雕塑等景观要素中予以体现,弘扬民俗精神,彰显城市大众文化底蕴。

(5)反应一定的宗教文化。宗教本身就是人类文化活动的结果,以异化的方式反映现实生活,通过系列的宗教活动影响人的思想情 趣,成为社会精神生活的组成部分之一。但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宗教文化受各类文化影响并趋于融合。因而,城市绿地建设中应体现其多重文化性,结合特定的历史街区,展现城市独有的文化特色。

生态城市的特色篇(6)

关键词:绿色 城镇化 发展 趋势

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绿色发展”;“十”报告指出,新型“四化”发展要与生态化发展相协调;绿色城镇化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方向与目标,是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赢”的新型城镇发展道路。

一、绿色城镇化发展特征

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实现绿色城镇化发展,绿色城镇化是城镇集约开发与绿色发展相结合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应在城镇化发展中贯穿绿色,集中体现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李明泽(2014)认为绿色城镇化将绿色与城镇发展相统一,在基于生态平衡下协调资源环境经济,以科技创新力为支撑,走清洁、绿色、环保为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方式[1]。邱江(2013)认为绿色城镇化是指城镇发展与绿色发展紧密结合,城镇经济发展与资源供应与生态环境协调,具有生态的可持续性、人的文明性、发展健康性等特征的发展模式与路径[2]。

绿色城镇化发展的特征表现在生态发展、以人为本、和谐健康方面。生态发展特征是以生态文明为理念趋向,利用多样化手段发展,大力发展生态生产力,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不以资源环境为代价,促进城镇化中各方面协调,最终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共同发展。黄安胜(2013)认为在城镇化发展中经济发展是主要任务,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发展生态生产力,实现人口适度增加,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与产业结构升级发展经济,优化生产和生活环境[3]。汪成(2014)认为绿色城镇化发展必须以生态为本,做到绿色化、生态化,遵循生态发展规律,以发展生态优先为原则的绿色经济建设为中心[4]。以人为本特征是绿色城镇化的最基本内容,即让城镇化惠及所有人,让更多城乡居民享受现代文明生活。高红贵(2013)认为绿色城镇化最本质、最核心、最关键的是人的城镇化,以改善民生为目的,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提高个人素质与生活质量,全面共享城镇化的成果[5]。和谐健康特征是体现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和谐健康发展,并为人们提供和谐、健康、安全的生存环境[5]。沈清基、顾贤荣(2013)认为健康性是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和谐性是绿色城镇化发展的结果,绿色城镇化发展要为城市及周边地区、市民与农民、工业与农业、人与其他生物等创造共生共存的和谐环境和机制[6]。

二、绿色城镇化发展趋势

国内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主要侧重于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可持续发展在新型城镇化中的重要性、新型城镇化人文环境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新型生态城镇化等方面。绿色城镇化是新的城镇发展趋向,与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与方向一致,是必需的发展道路,因此,围绕绿色城镇化发展基本特征进一步研究绿色城镇化的发展趋势,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围绕生态发展的绿色城镇化发展趋势

围绕生态发展特征的绿色城镇化发展趋势表现是:发展生态生产力和产业绿色化发展,绿色城镇化要实现发展就需要利用多样化的手段发展生态生产力促进经济增长,注重经济发展质量,实现产业绿色化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新兴产业为引领,现代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黄安胜(2013)认为要实现绿色城镇化的发展必须以产业发展作为支撑,以生态生产力为带动,重点发展现代工业、服务业、农业、绿色建筑业等关键性产业,利用生态生产力促进经济持续增长与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改造传统产业,实现循环转型,发展新型产业,促进产业和经济向城镇集聚,带动人口城镇化发展与土地城镇化发展,吸引优质劳动者向城镇聚集,提高土地利用率[3]。沈清基(2013)认为绿色城镇化发展应符合生态发展规律,使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相互依存,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兼顾宏观与微观发展,充分利用资源环境,通过循环可再生发展提高生态环境发展质量,通过节约来减少环境污染,维护城镇化发展与资源环境相适应与补偿,不超过资源环境的承载力[6]。张百霞、康爱荣等(2015)指出要在城镇化发展中树立生态环保意识,以生态文明思维指导城镇化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打造双赢的城镇产业支撑体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7]。孙久文、闫吴生(2015)通过对城镇化与产业化协同发展的研究指出城镇化发展是产业推动的结果,绿色城镇化要以绿色产业化为基础,要注重在城镇化发展中产业体系、城镇体系、产业结构和产业创新的发展,依据城镇的实际要素禀赋与优势条件,培育发展特色产业体系,以新兴技术产业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并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8]。蔡梦晗、李江涛(2015)认为在绿色城镇化中离不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构建以循环经济为导向的产业族群,实现产业集中化、大型化与基地化,带动产业技术升级,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利用市场机制解决污染排放[9]。

(二)围绕以人为本的绿色城镇化发展趋势

绿色城镇化必须坚持民本原则,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发展民生导向性的新型绿色城镇化发展,体现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城人融合”,围绕以人为本特征的绿色城镇化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创业就业、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方面的绿色化,在基础设施建设绿色化方面具体表现为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城市垃圾污染、城市建筑、公共教育方面绿色化发展。岳文海(2013)认为要走民生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大力推动农民工创业就业,加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农民创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消除城乡社保制度障碍,推进城乡社保制度的整合与衔接,逐步实现社会保障全国统筹发展;加强供水、供热、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市道路体系,推行绿色公共交通的发展,完善垃圾收集收运体系,共享绿色城镇化发展成果[10]。罗勇(2014)认为绿色城镇化发展应该回馈于民生领域,全方位发展社会功能,增加绿色发展底气,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与设施的均等化,鼓励与支持绿色就业[11]。叶连松(2012)认为应加快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住房供应体系,提升城镇建筑绿色化,完善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养老、保健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和便民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发展品质,铸造城市文化品牌,培育城市人文精神和城市文明程度,还要注重培育绿色生活方式,广泛参与绿色生活行动,推动全民生活方式的转变,改善交通出行,构建绿色交通体系,使居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共享绿色化发展成果[12]。田文富(2015)认为人的城镇化是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核心问题,要想实现绿色城镇化发展就要科学有序推进人口城镇化,推进农转市进程,通过城乡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提高人口素质,使发展成果共享、基础设施共建和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提高居民生活幸福水平,充分考虑城镇居民的精神需求与审美追求,彰显城镇的人文关怀,把城市建设成为历史底蕴厚重、时代特色鲜明的人文魅力城镇,满足人们精神的高级需求[13]。

(三)围绕和谐健康的绿色城镇化发展趋势

围绕和谐健康特征的绿色城镇化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空间布局和谐性,绿色城镇化既要实现城镇的绿色发展又要实现农村地区的绿色发展、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还要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城市之间的和谐健康发展。田文富(2015)认为要实现和谐健康的绿色城镇化发展,要创新规划理念,把尊重自然与绿色低碳融入城市规划中,科学定位,以“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构建空间结构,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城镇统筹的结合点,形成结构合理、布局协调、功能互补、集约高效的现代城镇体系[14]。蔡梦晗、李江涛(2015)认为强化规划管控,实行责任追究制度是推进绿色城镇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制定生态智慧规划,选择与城镇要素禀赋相适宜的发展模式,因地制宜构建发展体系,促进各区域可持续发展[10]。张波(2015)指出绿色城镇化要实现城镇体系与自然生态和谐,两者同相适应,各得其所,和谐相处;实现城镇与农村发展的和谐,绿色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是互为依托、不可分离的,城镇化发展必须保持和提升农村发展;实现城镇与人居环境的和谐,城镇化建设要融入自然环境[14]。曹方超(2015)认为绿色城镇化发展要实现绿色与城镇开发相协调,以绿色空间为核心进行建设,要实现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格局[15]。饶毅(2015)通过绿色城镇化发展研究指出要实现和谐健康的绿色城市化建设就要做好顶层设计,科学规划融合,注重和谐发展,在总体规划基础上挖掘中小城镇发展潜力,优化城市形态与空间结构[16]。

三、结束语

绿色城镇化发展是当今世界城市化发展的主流,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经之路,绿色城镇化发展应以生态文明为统领,以建设生态、低碳、智能、和谐的特色绿色城镇化为目标,充分发挥绿色城镇化生态发展、以人为本和和谐健康的特征,并围绕其发展特征下呈现出多方面绿色化发展,具体表现在生态生产力、绿色产业、创业就业绿色化、社会保障绿色化、基础设施绿色化、空间布局和谐性等方面,实现绿色城镇化绿色、和谐可持续发展,促进当前中国整体经济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明泽.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研究――以中证绿色城镇化指数为视角[J].社科纵横,2014,(11):49-51.

[2] 邱江.我国绿色城镇化建设探讨[J].商界论坛,2013(13):260.

[3] 黄安胜.基于“两型社会”的城镇化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

[4] 高红贵,汪成.生态文明绿色村庄进程中的困境及对策[J].统计与角色,2014(24):64-66.

[5] 高红贵,汪成.略论生态文明的绿色城镇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12-15.

[6] 沈清基,顾贤荣.绿色城镇化发展若干重要问题思考[J].建设科技,2013.

[7] 张百霞等.生态文明视域下河北新型城镇化问题与对策研究[J].经济论坛,2015(3):11-14.

[8] 孙久文,闫吴生.城镇化与产业化协同发展研究[J].中国国情国力,2015(6):24-26.

[9] 蔡梦晗等.“十三五”推进绿色城镇化亟待完善五大支撑点[N].2015(5):1-2.

[10] 岳文海.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13.

[11] 罗勇.城镇化的绿色路径与生态指向[J].辽宁大学学报,2014(6):84-89.

[12] 叶连松.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趋势[J].环渤海经济t望,2012(1):3-13.

[13] 田文富.马克思城市观视野下“多维融合”绿色人本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15(3):288-297.

[14] 张波.绿色――坚守城镇化的命脉[J].城乡建设,2015.

生态城市的特色篇(7)

关键词:城市特色;城市整体空间构架;特色

中图分类号: TU3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城市因其独特的人文历史,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彼此之间的差别,形成了每个城市独有的空间特色。以往对于空间特色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城市的局部,比如城市的建筑、历史街道、城市色彩等的特点上,可以说只是对城市的客观事物做了个简单的局部判断而已。本文从城市的整体空间构架入手,立足于总体城市设计层面,研究城市整体空间的特色塑造。

1城市整体空间构架的特色

1.1城市空间特色

所谓特色,从一般意义上说是指事物所具有的突出的或独有的性质、特征。城市特色是表达城市的个性和共性特征,是城市中各种要素相互作用之后的整体特性。城市特色是个庞大的系统,是由城市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构成的整体特色,为了研究城市特色,包罗万象无从入手,所以我们从空间的角度来看城市特色,即城市的空间特色,那么应该是明确的限定在自然要素中的有形要素,人文要素中的物化要素。

1.2城市整体空间构架

“构架”是一种结构,“在建筑工程中,由梁或屋架和柱联接而成的结构”。在《辞海》中的解释:“即人们对一个结构内在元素及元素间关系的一种主观映射的产物。”

空间构架则是指城市空间各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组合,反映了城市空间的某种状态和特征。“城市整体空间构架”则是针对城市总体空间而言,构成整体空间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组合。具体解释为运用“架、核、轴、群、界面”的符号语言代替城市空间中的具体空间内容,根据某种法则所组成的城市特色符号,并准确反映和把握了城市整体空间的整体特征和发展潜力。

1.3城市整体空间构架的特色

城市整体空间构架的特色则反映在总体城市设计层面,构成整体空间构架的各要素经过自然环境及历史发展的文化积淀,结合城市功能发展的需要,经过形式艺术处理而造就的生动效果,是城市整体的逻辑和秩序,是构筑城市整体格局特色的基础和最有表现力的内容。许多富有魅力和特色的城市在整体空间构架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色,如华盛顿的几何构图、北京旧城的轴线对称、巴西利亚的几何对称和宏大的气势。

2城市整体空间构架的特色要素构成

城市整体空间构架的特色构成要素十分广泛,但若按这些内容的形态特征来划分,可将它们归纳为五种元素:“架”、“核”、“轴”、“群”、“界面”。这五种元素各有自身的特点、性质和形态特征,它们相互渗透,相互转变,相互演化和变异,均从属于不同的内容、意义和形态特征。

2.1架

“架”指的是构成城市空间形态的主要骨架,包括道路网格和绿化网格。架是构成城市形态的基本骨架,骨架的形态变化左右着城市形态的内部秩序和外部发展;因此,从“架”入手研究城市整体空间特色是从城市空间的构架层面来分析城市。

2.2核

“核”指的是城市市民心理的中心,在功能上具有“起源地”和“策源地”的作用。它可以是城市的公共活动中心,也可以是以政治、行政职能为核心的行政中心,还可以是历史文化和宗教活动为核心的传统商业中心。“核”不仅在城市功能上居于中心地位,而且在城市形象塑造上具有代表性,在城市精神构架中也具有象征意义,因而“核”的研究是城市空间构架中心切入点的研究。

2.3轴

“轴”指的是城市的形式轴和伸展轴。其中,形式轴主要是自上而下的人工组织,它决定了城市的内部结构秩序;而伸展轴主要是自下而上的自然生长,它构成了城市不同阶段形态演化特征,因而,对“轴”的研究其实是对城市生长秩序的研究。

2.4群

“群”指的是城市的各种活动所占的区域空间用地的集合,具有不同功能内涵和结构模式的用地按照某种关系组合形成了整个城市,它们是城市整体空间构架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从“群”入手研究城市整体空间特色就是考察城市一定地段内的空间环境组织模式。

2.5界面

“界面”指的是城市空间与实体的交接面。主要是指由城市界面和城市外部的自然环境界面所组成城市空间的三维特征,竖向界面的高度不同将产生不同的空间围合感。

3城市整体空间构架的特色建构原则

4.1协调性原则

城市总是处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当中,任何一中类型的城市整体空间构架只能适应于一定的城市发展阶段,在城市规模扩大的情况下,城市整体空间构架也会相应调整,与之协调,超前或滞后均会引起城市建设的的不经济。

4.2生态性原则

城市总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地域空间里扩展,气候条件、地理区位、地形地貌,以及工程地质、水文水系等自然都影响着城市形态。城市的发育生长也是在一定自然环境和地域空间里扩展的结果,利用自然、融入自然是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和形成城市整体空间构架特色的重要因素。

4.3适应性原则

由于城市的开放性,物质、能量、信息、资金、人流等要素的流动呈现出不可预测性,城市形态的发展存在多种可能性,建构适应空间生长和适应结构生长的城市整体空间构架在城市发展的任何阶段都是极为重要的,也是判断城市形态合理的重要标准。

4.4经济性原则

随着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经济学逐渐成为中国城市重要的价值取向之一,反映在合理的空间构架上,实现城市土地利用的最优化和集约化,使城市的增长趋向于投入最小的地区,并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的效率,节地、节能、节水的节约型城市是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体现和城市经济性的重要方面。

4建立正确挖掘城市整体空间构架特色的方法

4.1自然地理是构架形成的载体

城市的自然地理环境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物质承载,地理环境的差异往往是城市空间特色塑造的关键,利用自然、融入自然是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和形成城市特色的重要因素。青岛绿树红瓦蓝天碧海的城市风貌,苏州的河道与道路形成的双棋盘格局,南京的“襟江抱湖、虎踞龙盘”的城市形态,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利用了城市山、国会山、首都山构成的三角形的城市布局,镇江的三山和潮州的三山等,都是利用自然条件塑造城市特色的典范。

4.2历史演变是构架生长的继承和延续

城市空间发展演化是一个传承与异化不断叠加积累的过程。城市整体空间构架通过传承积累、新旧交织和异化更替呈现出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和连续过程,分析空间构架的历史演变,不是指特定时空城市空间发展的历史梳理,而是以时间发展为研究维度,讨论城市空间的前后关联,从空间演化的表象中发掘其共性,找出空间构架特色的深层次的历史文化特征。

4.2社会结构是构架发展的内在动力

城市的政治政策、经济技术、社会文化是城市整体空间构架的深层结构,是城市空间构架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城市整体空间构架是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于空间上的投影,它直观的、综合地反映了城市生活的历史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赵士修.城市特色与城市设计[J].城市规划,1998,22(4):55.

汪坚强,吴强,朱冀宇.总体城市设计中的城市特色初探―以蓬莱市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为例[J].城市规划,2004,67(5):56-76.

马武定.论城市特色[J].城市规划,1990,67(8):99-104.

张继刚,蔡辉.城市特色的剖析与维育[J].规划师,2000,67(5):56-7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