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27 09:40:14

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篇(1)

1严于律己,率先垂范

1.1教师的仪表

教师工作的特点是要面对学生,教师的仪表对学生有着特殊的影响。在体育教学中,由于其特殊性,体育教师必须健康而有朝气,不但要有教师庄重严肃的风度,还应该体现体育教育的特点,严于律己,率先垂范,用自己的仪表来感染学生。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仪表体察到教师的气质,教师对待体育教学的态度,影响着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练习态度。作为一名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仪表,让自己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严于律己,率先垂范,时刻影响着学生。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高端大气上档次”,在教学中注重“身教”。在体育教学中仪表得体、讲解清楚,就会“身教胜于言教”,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最佳方式。

1.2教师的语言

教师的语言在体育教学中是最主要的教学方法之一,教师要通过讲解法让学生掌握技术,所以教师的语言要准确精练,通俗易懂,尽量贴近生活,注重语调、节奏,力求语言规范,同时还应该有幽默感,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奋性。如在篮球三步上篮的教学中就可以将技术动作归纳为“一大、二小、三高跳”,教师的语言直观形象、利于记忆,同时提高学生学练的趣味性。又如常态教学中,很多的教师采用的热身手段是围绕操场进行慢跑,但是很多的教师却不参与其中,或站或坐,容易导致学生负面的反应,学生就会觉得老师都不参与,自己也就敷衍了事。因此在课堂上,笔者一般都是跟学生一起跑步,边跑还边鼓励他们:“努力!加油!”“坚持就是胜利!”通过语言给学生传递教师的关注和指导,让学生对体育的练习充满信心,学生在跑步中就会更加积极和努力。

1.3教师的态度

教师的态度决定着学生的态度,教师的教学态度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有很重要的影响。如在教学中提前几分钟的候课,无形中就会给学生树立表率,教师的以身作则就会让学生感受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师有事迟到,要积极给学生检讨,不能给自己的迟到找理由,通过教师的态度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懂得为人处世的正确观念。教师的态度还体现在对于体育后进生的关心和帮助,对体育骨干和运动能力较强学生的从严要求。教师通过自己的言行和态度来影响学生,使学生之间互相尊重,培养学生对人对事的正确观念。另外,教师的态度还体现在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就应该做到。如在蹲踞式起跑的教学中,就应该积极示范,不能为怕脏而不愿意给学生进行示范,应该在示范和参与中,让学生在“榜样”的感召下,积极主动地练习。

2渗透德育,强化教育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德育教育,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还培养了学生服从组织、遵守纪律、诚实机智、积极进取的优良品质以及培养学生积极协作的团队精神。

2.1课前准备

体育教学中教师备课对于课堂的高效有很重要的影响,一节课如果不做充足的准备,教学必定会杂乱无章,无形中就会成为“放羊课”。所以教学的课前准备除进行备课外,还应该在场地器材的布置上下功夫,在教学中让学生养成有条不紊的学习习惯。

2.2调动队伍

体育教学中组织队形的变化也是高效课堂必须要注意的方面,在调动队伍时,要培养学生服从组织、遵守纪律方面的教育。如在队形调动中,要让学生各组服从安排,切忌抢行或互相穿插,对做得好的组及时给予表扬,利用这一时机对学生进行互相尊重、讲礼貌的教育。

2.3分组教学

分组教学是体育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在教学中也可以利用分组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如培养学生相互帮助、自觉遵守小组纪律等良好的学习习惯,避免让学困生成为部分学生评头论足的对象,养成学生相互尊重的优良品质。要抓住小组教学中的一些教育时机,通过教师的言教身传,循循诱导,进行德育的渗透。如小组进行比赛时,就应该通过比赛的竞争培养学生奋勇拼搏的良好心理品质,培养学生诚信的优良品质。只要教师认真观察,体育教学中一些小的事情都可以成为渗透德育的最好“武器”,但是也要掌握渗透的技巧,一味地说教反而会导致学生的不理解,会影响体育教学的效果,影响到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

3结合教材,有机渗透

体育教学的内容很广泛,不同的教材有不同特点,教师应该针对不同的教材特点,制订出不同的德育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一般来说,田径、体操、球类等课程的教学,都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刻苦、机智、灵活、果断等良好品质,但由于各种教材的形式不同,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方面各有其侧重点。

3.1田径教学

体育教学中教学内容是很广泛的,特别是田径教材,可以对学生进行勇敢、顽强、刻苦、机智、灵活、果断等良好品质的培养。如在蹲踞式起跑的教学中,就可以结合动作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渗透,必须听到“跑”的口令才能跑,对学生进行规则教育;听口令或者枪声,让学生养成注意力集中的习惯。

3.2耐久跑教学

当前的小学生由于普遍缺乏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就应该多创设一些从严要求的项目,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如结合耐久跑的教材,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规定距离的跑动,来培养学生奋勇争先的优良品质,也可以在跑动距离完成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再加跑一段距离,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

3.3球类教学

球类教学主要培养是培养学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要让学生明白集体项目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获取胜利的,要让学生有全局意识,在相互配合中完成。在篮球教学中通过总结篮球的特点,如篮球是圆的,要有团结协作的精神;篮球是通过相互的传递来完成投篮,要有相互协作的精神;篮球是在争抢中进行的,要有竞争精神;篮球是需要投进篮筐的,要有目标意识;篮球比赛中每一分都不容易,要有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精神等。再如乒乓球运动可以培养学生灵活、果断、顽强、聪慧等优良品质,还能使小学生的力量、速度、灵敏度和耐力等身体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3.4队列教学

在队列队形教学中,队伍的整齐划一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可以结合个别学生的出错来强调整体的重要性,使学生养成集合站队“快、静、齐”,队列行进协调一致的良好作风。

3.5游戏教学

在游戏教学中同样也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渗透,寓德育教育于游戏娱乐中。如在投掷教学中,通过创设抗战情境,让学生用沙包投掷纸飞机,来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怀和保家为国的民族责任感。寓德育教育于游戏比赛中,如在游戏比赛失利后,部分学生由于能力较差,常受部分学生的指责,在埋怨声中,这些学生就会慢慢地远离体育运动,教师就应该结合这些事件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对于埋怨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制止、批评并指正,学会相互理解,对于被埋怨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发现其闪光点,给予鼓励和信心,从而培养他们的团结合作的意识与集体主义精神。

4把握时机,及时评价

在体育教学中,有很多德育教育的时机,教师要抓住稍纵即逝的教育时机,通过一些小的事件,及时评价,对学生进行道理的传授;还可以通过一些教学的细节,来培养学生优良品质。如学生上课集合时拖拉,就可以在课堂教学管理的细节上下功夫,使学生养成集合站队“快、静、齐”的良好习惯;又如在使用器械的过程中,部分学生有损坏器材的行为,教师就可以结合这个细节对学生提出要求,让学生养成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总之,在体育课教学中,教师应该将德育教育渗透始终,有预见性地将德育教育贯穿于教学中,多方位、多渠道,使德育教育寓教于乐,达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炼之以意、持之以恒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赵晓丽.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考试周刊,2011(9).

[2]冯咏梅.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北方文学,2010(5).

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篇(2)

关键词:体育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德育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所占的比例逐渐加大,因此,在当前初中体育教学中,学校应重视德育教育方式研究,充分挖掘体育教学中包含的德育因素,并运用适当方式发挥出体育教学在德育教育中的积极作用。那么,在体育教学中该如何有效渗透德育教育呢?

一、充分了解体育课结构,展开全面德育教学

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课堂教学,其限制因素很少,是一种身体、思想、态度、情感、智力的全面教育。体育教学的目的在于锻炼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理、充实智力活动、提高思想觉悟以及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所以,教师在渗透德育教育前应事先了解体育课的整体结构,并依据课程特点贯穿德育教育内容。

1.结合课堂常规开展德育教育

课堂常规作为一种保障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基本途径,在实际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依据不同时期班级的实际状况将课堂常规与懂礼貌、讲道德等结合到一起,加强开展组织纪律性教育,培养学生形成热爱集体的思想品质。

2.结合教学内容开展德育教育

体育教育具有范围广、内容丰富、思想性强等多种特点,这是开展德育教育的有利因素。因为不同体育项目的内容存在差异,其所达到的教育效果自然也会不同,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应注意挖掘其中的深刻内涵。

3.结合组织教法开展德育教育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选择一款合适的教法,是教师能力的体现,同时也是开展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应善于将学生的身体活动与心理活动相结合,并利用适当的教法开展德育教育。

4.结合偶然事件开展德育教育

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偶然事件,这是学生在开展体育活动时行动与思想的真实表露,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仔细观察学生举动,并及时做出适当的赞扬或批评,借此提高学生判断力。

5.教师以身作则,开展德育教育

在实际体育教学过程中,积极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重点在于教师是否言传身教。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以身作则,提高自身修养与素质。做到谈吐文明、举止大方、言行一致,为学生作出表率,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德育教育目的。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

在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一直是重要教学任务,同时,将德育教育渗透于体育教育中,也是教师在教学中追求的目标。

1.体态暗示

运用体态暗示开展德育教育,这一方式在体育教学中较为常见。教师在矫正学生行为过程中为避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保护其自尊心可作出的一些暗示举动。如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发现学生有小动作,注意力没有集中时,教师可漫步至学生旁边,递个眼神,或是摆摆手,以示提醒,这种方式比暂停教学活动,当众给予批评的效果更好。

2.实践法

体育课程内容主要是以锻炼身体为主,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同时体育项目本身也拥有较为深刻的思想内涵,学生可在不同体育项目中得到不同德育教育,这是体育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明显差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尽可能结合教学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教育,让学生能够在体育实践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

3.激励竞争

在实际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时常运用这一方法开展德育教育,可充分调动学生创造性、自觉性以及积极性。在运用这一方法的时候首先应教育学生正确面对暂时的胜负,培养出既能够享受成功,又能够经受失败的品质,同时能够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其次是对学生展开法制与纪律教育,因为所有竞争都有条件限制,必须限定于规则范围之内。

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不但是初中体育教学改革需求,同样也是教育观念更新需求,学校与教师在注重学生德育教育同时,更要注重这一教育产生的效果。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必须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将德育教育中的内容具体化,使其能够看得见、能测量、可评价,同时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让体育教学在德育教育中发挥更深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凌建峰.寓德育教育于体育教育之中[J].考试周刊,2010.

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篇(3)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德育教育;措施

〇前言

德育教育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有利于为学校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有利于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宗旨。同时,德育教育有利于调节化学教学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化学教学中长期的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能够使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三观。本文分析了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具体措施,比如,在练习题中渗透德育,利用化学史进行德育教育渗透,通过环境保护教学渗透德育,利用安全教育渗透德育,利用预防犯罪教育渗透德育,通过国防教育渗透德育,以及通过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进行德育渗透等。

1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措施

1.1在练习题中渗透德育:传统的化学练习题涉及到的知识都是化学原理或者化学现象以及基本化学知识等,因此学生在做题时难免会觉得枯燥,觉得练习题是一项沉重的负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而新课改下,倡导化学练习题要逐步的将德育内容渗透进来。因此,教师在设置化学练习题时要注重适当的增加德育练习题的数量,并且应该注重练习题质量的提高。与普通的练习题相比,渗透了德育的练习题更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探索欲望和能力,同时,有利于使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得到提高,有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1.2利用化学史进行德育教育渗透:化学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一些具有德育教育意义的化学历史,以使学生受到德育的感染。比如,单质氟经历了长达73年的时间才被研究出来,最开始是由英国化学家戴维进行研究,后来直到1886年由莫瓦桑制成。化学家们不畏时间的长久,不轻言放弃,一直坚持不懈的对氟进行研究的精神值得学生学习,他们的对化学的热爱及专注能够感染学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索和研究化学知识的决心和勇气。1.3通过环境保护教学渗透德育:环保意识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因此,化学教师可以利用环保教学来使德育教育在化学教学中得到有效的渗透。化学品能够使化学实验得以进行,然而,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化学教师要向学生传播绿色化学理念,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可以通过一些环境污染事例来使学生意识到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危害,进而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重环境保护。比如,向学生讲解酸雨形成的原因及危害,让学生了解雾霾形成的原因及危害等,使学生明白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1.4利用安全教育渗透德育:安全教育也是培养并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有效因素,因此,化学教师要学会利用安全教育将德育渗透入化学教学中。在化学实验中,一些试剂具有一定的毒性,有些化学实验品属于易燃易爆物,在对其进行使用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化学教师要将这些带有危险性的实验物品进行危害分析,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讲解应急解救措施,以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进而防止危险的发生。比如,向学生讲解重金属和甲醛等对人体的危害时,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远离甲醛环境,避免误食带有重金属污染的食物,以提高学生的日常安全意识。1.5利用预防犯罪教育渗透德育:预防青少年犯罪教育是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方法,也是化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有效办法。我们经常在新闻上看到一些未成年人犯罪的报道,比如,校园群殴事件或者学生盗窃等事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这些新闻播放给学生听,并重点分析该犯罪的后果,让学生引以为戒,使其意识到犯罪的严重后果并学会自我约束。另外,当教师在讲解化学中有关酸的知识时,可以举一些利用硫酸伤人的案例,重点向学生分析法律制裁结果,让学生懂得尊法守规的重要性。1.6通过国防教育渗透德育:加强国防教育是新时代下我国教育发展的重点要求,而国防教育也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的有效手段,因此,化学教师要懂得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国防教育。化学教师向学生讲解、分析化学与我国国防建设的重要联系,比如,在进行化学原子核知识的讲解时,分析我国原子弹的研况,并强调原子弹对于我国国防建设的重要意义,使学生立志学好化学并坚定将来为国防建设贡献力量的理想和决心。1.7通过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进行德育渗透:严谨的科学态度是学生具备高水平思想道德的标志之一,因此,化学教师要学会通过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来加强德育的渗透。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化学现象和化学反应进行记录认真的观察、细心的记录,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对化学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知识应用能力以及知识探索能力得到了加强,有利于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2结语

若想实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教学根本目标,化学教师就必须要注重在教学中对德育教育进行有效的渗透。因为学生的可塑性最强的阶段就是初中阶段,而初中化学知识中包含了很多具有德育教育意义的内容,只有将这些内容的德育教育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才能使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得到有效的提高,才能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提升,能够促进学生形成健全的品格,有利于其今后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解玉兵.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成功(教育),2010(11).

[2]董月香.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0(28).

[3]许文美.初中化学渗透德育教育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07).

[4]刘刚.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实行德育[J].学周刊,2017(06).

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 素质教育 德育教育 渗透策略 责任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077-02

小学语文在教学当中应注重德育教育的渗透,因为语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功能。而且小学阶段是学生思想、思维形成的一个时期,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就变得非常的重要。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不仅可以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还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小学语文教育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一)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深入,国家越来越重视小学教育的重要性,素质教育下,单纯的提高学生的成绩已经不能满足教育的发展,在重视成绩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小学语文教育在素质教育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做好德育教育对于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起着很大的作用。

(二)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是新课改的必然要求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对于学生的评价标准已经不单纯的看学生的成绩,更重视学生的德育素质[1]。目前,加强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已经成为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德育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三)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德育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

小学时期是一个人思想形成的阶段,小学的教育对学生的成长有着很深的影响。学生性格的形成也是在小学阶段,学生性格的好坏不仅取决于先天的条件,更重要的是后天的培养。想要学生成为一个有素质、有涵养的人,就必须重视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德育教育。

(四)小学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内涵

作为一门社会学科,语文是提高学生内涵的重要方法。语文学科在渗透德育教育时有着先天的优势,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起着关键的作用。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误区

虽然我国教育改革正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工作也一直在改进,但是由于我国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我国的德育教育仍存在一些误区[2]。

首先,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智育,而忽视了德育。我国的教育大多都只是应试教育,语文教学也成了一种升学的工具,教师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德育方面也不甚重视,这样就导致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只停留在理论层面,没有任何的意义。

其次,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德育教育采用灌输式的传授方式很难使学生在内心深处接受德育教育。目前,我国德育教育主要就是关注学生对德育知识的掌握程度,忽视了学生内在思想和情感的转变。很多小学生都不喜欢写读后感,就会在一些参考资料上抄录,但是老师发现后也不追究,默认了学生的这种行为,这就完全忽视了学生内心情感和思想的升华,语文教学也就没有承担渗透德育教育的责任。

三、小学语文教育中德育教育的渗透策略

首先,小学语文教育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应结合语文教育的特点和语文教育的规律来实施;其次,应重视体制机制的建设,应努力将语文教育的考核机制与教育机制相结合。完善的机制才能制定出正确的德育方案;再次,应重视学生的主动性,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语文教育不能采用传统的教育模式,老师在授课时应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之间的感情;最后,老师在教学中应以身作则,起带头作用[3]。

(一)根据语文教育的规律和特点来设计德育教育的渗透。语文教育是众多学科中最具有特点的一门学科,不仅是一门社会性学科还是一门沟通性很强的学科。语文教育中文本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深化德育的内涵。例如我们在学习陆游《示儿》时,我们就可以感受到陆游强烈的爱国之情。在这种情感下可以激发出学生的爱国情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实现德育教育的渗透。

(二)建立完善的语文教育考核机制。语文考核机制不仅仅针对于学生,也针对于教学的老师。科学的考核机制可以形成一个健康的教学机制,相反,不合理的考核机制会扭曲教学机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就必须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语文教育考核机制。在设计语文考核机制时,应注重德育教育,考核学生时也应将文化课成绩与德育成绩结合来评价[4]。

(三)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和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德育教育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过程,独立的德育做得好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因为德育教育的效果好坏只有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中才能表现出来。教学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教”,另一部分是“学”,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的主动性,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接受学生的意见。

(四)语文教育工作者应以身作则。在小学的教育中最注重的就是带头作用,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身作则远比说教千遍有用得多[5]。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不能表里不一,说到并不一定做到。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教师应先做到德育方面的细节。老师在课堂中可以开展“向优秀学生学习”的活动。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是进行德育教育最合适的场所。在语文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国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小学生的德育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小学语文教师应从自身做起将德育教育渗透到语文课本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德育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之中。

参考文献:

[1]叶琼.加强小学语文教育、发挥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J].科教文汇,2007,(23):132-134.

[2]余江.小学语文教育渗透德育之我见[M].语文研究,2012,(07):145―149.

[3]钟启全,高文,赵忠建.多维视角下的教育理论与思潮[J].教育科学报,2004,(20):160-172.

[4]汪朝.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10,(07):33-34.

[5]王佳齐.小学语文教育德育教育的发展[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05):10-11.

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篇(5)

德育与体育是学校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课的重要任务,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德育教育,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服从组织、遵守纪律、诚实机智、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

一、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必要性

德育,既是体育与健康教学目的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广泛,又为实施德育提供了丰富材料。从体育教材的性质来看,具有鲜明的德育特点,从体育课“身教胜于言教”的特点上看,有利于德育工作的开展。如何掌握学生心理进行教育,对教学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并且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段和不同的生理、心理特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把德育工作渗透到体育教学过程中去,真正做到通过德育教育使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积极、健康向上。因此,体育教学应成为德育教育的主阵地,成为德育的宣传窗口。

二、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优势

体育学科是学校中开设年限最长的一门学科,也是各学科中唯一的一门从幼儿园一直开设到大学的一门必修课程。其内容丰富多彩,从项目看上可以分为田径、体操、球类、游戏、民族体育(包括武术)、韵律活动等等;从运用的形式上看可以分为比速度的、比力量的、比灵敏的、比技巧的、比难度的等等。

学生的各种思想意识和言行等一般不是表现在口头上,而是从他们的实际行动中表露出来的。而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主,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体育项目本身又具有较深的思想内涵,学生可以在耐久跑的实践中磨练意志品质,在艺术体操的练习中得到美的享受,这是体育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最大优势。

三、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内容

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内容是很丰富,包括方面方面,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增强民族自豪感;集体主义教育:热爱集体,正确对待个人与集体,增强集体观念:文明道德教育:尊敬老师,友爱同学,诚实守信,谦虚谨慎和良好的体育道德作风;意志品质教育:勇敢坚毅,竞争进取,吃苦耐劳,自尊自强,自信自制;爱护公物,热爱劳动教育:爱护体育场地器材,积极打扫体育场地卫生。

四、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和方法

(一)利用课堂常规进行渗透

严格的课堂常规应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严格的课堂纪律、严格的考勤制度和严格的考核制度。

课堂常规是体育教学的要求,建立和贯彻体育课堂常规教育的过程,也是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对师生提出的一系列基本要求,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的教育过程。教师要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班级的具体情况有重点地把课堂常规的内容和讲礼貌、讲道德、守纪律等结合起来,加强组织纪律性教育,使学生逐步形成遵守规章制度和热爱集体的思想品质。

(二)教学内容中渗透

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心理活动和身体活动结合起来,尊重人格和自主性,利用课堂的组织教法中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周围环境努力挖掘体育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有日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思想感情教育教学时。要培养体育骨干的组织能力;提倡认真观摩、学习别人长处,热情帮助、保护同伴改进技术的好作风。注重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以及热爱美、鉴赏美、表现美的情感美的情感培养,促使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体育教学具有内容多、范围广、思想性强等特点,这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利因素。通过球类、田径项目,体育游戏等教材,进行团结友爱、互相合作、维护集体荣誉、自觉遵守纪律、胜不骄,败不馁的思想教育:通过民族传统体育教材,进行爱国主义精神及培养民族自豪感的教育;通过舞蹈、韵律操教材,进行文明行为和陶冶美的情操教育,提高审美能力:通过体操教学中的互相帮助、保护,进行团结友爱的教育;通过布置场地、器材收拾,进行热爱劳动和为集体服务的教育等。

(三)教师言行中渗透

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篇(6)

在初中阶段,政治课程教学对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等方面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教师需要通过政治教学来渗透德育。基于此,文章从提高初中政治写作能力、在教学中联系实际生活、丰富教学内容、扩宽学生视野几方面入手探讨了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

初中政治教学;写作能力;实际生活;教学内容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师在加强理论教育的同时,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结合现实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思想道德素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政治教学的目的,才能提高学生的政治学习效果,才能促使学生思想品格的完善。

一、在情境教学中渗透德育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情境中,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简介,增强他们对教学中情感的体验,这样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在政治教学中亦是如此,想要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必须让学生有真实的体验,而这一体验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创造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自主学习、自主体验、自主思考,以此激励学生在自主的情境学习中,学会生活、学会做人,进而提升自己的品德和修养。例如,教师在政治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心理素质的训练,通过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创造适合的情境,如激励教学、兴趣鼓励和成绩奖励等方法,让学生在适合的环境中,锻炼自立、自尊、坚韧不拔的品质等。教师还可以将政治教材中抽象的概念,通过形象的事例进行讲解,使教学内容形象、具体化,让学生融入故事,深入具体的情境中来理解抽象的概念,以此来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理解教材知识,了解真实的社会事件,从而促进学生在真正了解自己、社会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社会观。

二、在教学中联系实际生活进行德育渗透

政治知识比较抽象,特别是一些哲学概念,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可以举一些生活中趣味性较强的例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政治教学中,教师联系生活实际就是结合学生在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引导,帮助学生获得对生活意义的感悟,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例如,当教师教育学生改掉生活中的不良习惯时,首先需要让学生了解自己身上有哪些不好的习惯,如沉迷游戏、抽烟等,让学生清楚这些习惯的危害,然后分析原因,让学生自觉改掉坏习惯,由此端正学生的品行。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发挥民主意识,调整师生关系,以平常心态和学生像朋友一样相处,这有利于促进师生间的良好交流及感情上的沟通。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同时,强化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也提高了德育教育的效果。

三、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视野

教育以人为本,德育为先。传统的教学模式已跟不上时代的变化,我国的教育事业水平在不断的改进和提升,打破了传统模式教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导者,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政治领悟的探究。为此,教师可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而且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走向社会,用心感悟,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初中政治的灵魂是教学目标的设计,而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又是课堂教学。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标志性的建筑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德育教育。而且,在课堂中引入生活中有趣味的政治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政治的趣味性,激发他们学习政治知识的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教师还应该教会学生善于思考,善于动脑,主动提出问题,对知识持着质疑的态度,让学生有敢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勇气,在质疑中对知识的掌握更加完善和透彻。而教师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应该在不同的环节,抓住问题的重点和难点,提出相关性的问题,给学生营造“不懂就问、不会就学”的学习氛围。总之,教师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学生在这种学习氛围中,锻炼了其思考和探究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四、结语

政治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也是比较综合的一个板块,教师应该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与政治教学相结合,注重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结合现实生活的实例渗透德育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作者:方彩燕 单位:福建省永春县崇贤中学

参考文献:

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篇(7)

关键词:体育教学;德育教育;渗透途径

1中学体育教学实施德育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体育教学中实施道德教育必须具有开放性、动态性与实践性,尤其是以室外为主的体育教学,在宽阔的开放空间下中学生学习缺乏明确的态度、动机,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中学生往往缺乏注意力、意志、自觉性和纪律性等,其心理活动与体育德育教育不符合,没有将身体活动与德育教育进行有效地结合,在思想品德锻炼的过程中的缺乏明确的过程磨炼,出现疲劳、疼痛时使得中学生怕苦、怕累等的问题暴露出来,德育教育缺乏针对性,在体育教学实施德育教育中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地沟通和交往,学习氛围有待加强。

1.1学生主体性发挥不足

体育教学方法成千上万,其教学效果与影响也不同,根据调查中学体育教师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主要是以说服法、讲解法、榜样法、奖惩法等为主,对改变学生思想状态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方法简单、单一枯燥,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在德育教育中的主动性,“教师中心论”思想根深蒂固,单纯说教为主的德育教育方式严重制约了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发挥,过于突出教师在德育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导致学生能动性和参与性不足,在体育教学中成为了被动体,大大压抑了学生的主体性,难以落实体育德育工作的任务和目标。

1.2德育教育重视不足

一方面,是学校对体育德育教育的重视不足,不合理的体育教师评价机制导致体育德育教学内容不全面、不具体,强调学生体育成绩与教师科研能力的评价方式忽略了体育教师的德育工作素质,大大影响了体育教学的德育工作质量,甚至部分体育教师受体质教育思想的影响,关注和强调中学生在体质、运动技能等方面的培养,没有落实好德育教育的方案和德育要求,造成了体育德育教育的薄弱环节。另一方面,体育教师本身存在着问题,体育技能训练的重视使得体育教师和学生无法摆正心态,如果不能以积极的态度去科学制订体育德育教育方案,这对学生的品德发展,极其不利,在真正实施德育教育中使得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不足。

1.3体育观念与教学目标不明确

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还存在着一个较为明显的问题,就是体育教学观念和教学目标不明确。中学体育教学改革在操作层面上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深究其原因与体育教学观念和学生学习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长时间的教育实践活动中体育教学都没有受到重视,轻视体育教学的行为、观念的现象仍然存在。尤其是对于中学体育教师来说,大学工作量相对来说太大,还需要负责一些比如课间操等一些体育课外的工作,缺乏机会出去交流,很难从根本上创新教学活动。再者,中学体育教学目标不明确,非常单一,没有和终身体育有机结合起来,忽略了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没有将能力和习惯培养放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学过程中缺乏锻炼身体的方法,导致中学生缺乏相应的健身知识技能,整体的体育教学情境和氛围与学生体育运动的真正需要不符合,大大降低了学生体育课运动的乐趣和满足。

1.4教学方法与评价体系不合理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个性发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需要以学生主体性发挥为主,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中学生教学方法与评价体系不合理,学生的人格与个性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1)体育教学手段没有创新,与体育教学改革的要求不符合,教师过于干涉学生的体育运动,不仅弱化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法设计也忽略了学生的特点,甚至许多教师在教学时采取“一刀切”,没有进行有效的因材施教,而是对所有年级所有学生进行统一要求,学生的个性需求与运动结合不足。(2)统一的无差异的教学评价体系使得教学改革与实际情况还存在着差距,过于单一的评价标准对学生个体基础运动水平的差异把握不足,严重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表现,对于他们的努力程度、课堂表现和进步一无所知,不仅导致评价体系缺乏激励性,也不是一场公平的检验。

2中学体育教学实施德育教育的新思路思考

2.1体育教师的德育教育观念

作为体育教师,首先自己应当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教学能力,这样才能为德育教育的实施创造坚实的基础。当教师具有宽厚的心灵,与学生保持平等、民主的沟通,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将良好的心理形态在教学活动中传达给学生,使学生萌发出善良、崇高的情感,这是提高德育教育效果的基础和保证。

2.2尊重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蓬勃向上、充满活力的群体,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求知欲望强烈,在参与体育比赛时都有好胜心,这些都是青少年学生的特点,教师要尊重并且理解青少年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帮助他们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并且引导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心态。

2.3让教学环境陶冶学生品德

环境对于学生具有很强的熏陶作用,课堂教学环境的建设十分重要。自然环境中的严寒、酷暑、风水日晒都是对学生意志和品质的考验,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因素构建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使他们在不同的环境中都可以保持运动的热情,并且积极地克服不良环境,投入到体育运动中,这对于学生养成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品格都有重要的作用。

2.4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中学体育教学中涉及到很多不同形式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善于利用教学内容的变化渗透德育教育。比如田径运动项目,对学生的速度、力量、耐力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学生在锻炼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不懈、保持克服困难的毅力,才能完成运动,这个过程就是锻炼学生思想意志的过程。比如球类等集体运动,需要学生树立团队合作意识,队友之间主动沟通协调,通过集体的力量取胜,这些都是实施德育教育的有效方法。再如队形队列教学,这时需要的不仅是集体主义精神,更要遵守纪律、听从统一的命令,个人行为的变化就可能对整个队列造成影响,所以学生在参与此类运动时,必须要听从指挥,消除个人主义。

2.5用丰富的课堂教学形式渗透德育教育

体育教学大多在户外进行,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制定不同的教学形式,如游戏、比赛等,吸引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形式,而且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正确认识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并且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为学生终身锻炼意识的培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慧珍.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运动,20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