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提升城市发展能级

提升城市发展能级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27 09:40:31

提升城市发展能级

提升城市发展能级篇(1)

一、城市发展的增量和存量维度

城市发展存在增量和存量两个维度,前者主要体现在城镇化,后者主要体现为城市升级。作为发展中国家,国内对于增量维度上的城镇化较为熟悉,社会上的相关讨论也很多。政策层面,中央也高度重视,以中共中央、国务院高规格名义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从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可以看到,该规划大量吸收了编制阶段各方的建议,立意很高,亮点很多,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如果规划内容能够落到实处,将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带来巨大的现实推动作用,并发挥深远的历史意义。

与增量维度上的城镇化形成对比,城市发展的存量维度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顾名思义,存量维度上的城市发展就是对原有城区的改造升级,或者直接称之为城市升级,这其中又包含两个维度,即软件提升和硬件改造。城市升级的目标是释放城市发展的潜能,实现城市功能的完善和提升,改善市民的人居和发展环境。其中,软件提升最为重要的任务是城市的功能再造,以及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硬件建设的主要任务则是市区楼宇翻新和重建,对具有历史和人文价值的建筑进行保育等。可以说,软件提升是内在的、全局性任务,将赋予城市以鲜活的灵魂,硬件建设则是局部性改造,但这种局部性改造必须以全局完善为前提。

二、我国城市升级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一些地区已经在城市升级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比如广东省实行的“三旧改造”,天津等地开展的“城市升级”行动等。特别是在2013年7月《国务院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国发〔2013〕25号)之后,各地都在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工作。然而,三旧改造也好,棚户区改造也罢,在实践中均存在重要导向性偏颇,基本思路大多是向“土地存量”要“发展增量”,真实目的是突破建设用地指标限制。对于土地利用,上述发展思路固然有可取之处,比起“摊大饼”式的发展是重要进步。然而,这种围绕土地,而不是围绕功能完善的城市升级行动,对于城市整体发展来说,并不见得是好事。如果三旧改造、棚户区改造只是作为提高容积率的借口,只是在原有土地上拆掉矮楼,盖起高楼,则有可能加剧城市功能的短缺,人为加重城市负荷。实践表明,其本质是以增量发展的理念去做存量提升的事。

反观很多国内城市的运行现状,我们却又能看到诸多功能不完善或者功能短缺的地方,很多领域的城市管理备受争议。一些城市只见高楼不见绿地,只见商业设施不见公园文体设施。拥堵已经成为很多城市的发展通病。城市管网设施建设,排水排涝等方面的负面新闻不断见诸报端,雨后城市内涝,甚至引发人员伤亡的悲剧时常出现。城管部门的执法争议,并时常引发。所有这些,都意味着城市发展存在功能不完善,管理不当的问题,急需开展以功能和管理提升为导向的城市升级。

三、经验借鉴与发展建议

作为城市发展的成功案例,香港、新加坡等的城市发展可以为内地提供重要借鉴。众所周知,这两个城市的特点都是土地空间有限或者土地开发受到严格限制,因此,他们都极为重视城市功能再造与城市管理水平提升,通过存量发展改善市民生活条件。从政府部门来看,两个城市都设有市区重建局,专门负责市区楼宇翻新和拆建,以及重要历史文化遗迹的保育。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不重视软件建设,相反,他们已经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城市管理体系,并通过制度和法规加以明确,可以说,城市运行的每个细节都体现着他们对软件建设重视,并透露出软件建设的历史轨迹。与此同时,在香港、新加坡等地的市区重建过程中,也都时刻融合了管理和功能优化目标。

借鉴香港、新加坡等城市的相关做法与经验,下面就我国的城市升级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是城市升级的重点是软件和基础建设,市区重建要以功能再造为导向。根据香港、新加坡的城市发展历史,并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现状,当前我国城市升级的重点应该放在软件和基础建设,通过管理水平提高和地下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当然,以管理和功能提升为先并不是说不要市区重建,对于国内很多具有悠久或特殊历史的城市来说,市区重建和保育的任务也非常重,并且市区重建也给完善城市功能提供了一个可操作的空间。关键是,市区重建要转变观念,其出发点必须是整个城市功能的完善与提升,要将重建区域视为城市功能的重要节点和组成设计相关改造方案。

二是转变政府部门职能,以完善功能为导向推动城市综合发展。当前,与城市管理有关的部门中,除城管外大多发挥规划和建设职能,这些部门要转变长期以批地盖楼为主的工作理念,切实以人为本,从改善市民生活生产条件出发开展工作,将存量发展和增量发展结合起来,以完善和提升城市功能为导向制定城市发展的系统性方案,并统筹加以推动。对于备受争议的城管部门,则应该根据社会主流民意进行改革。从香港的城市发展来看,小商小贩和路边摊也是城市的一道风景,甚至是历史怀念,政府的职责不是取缔他们,而是在不危害公共利益的前提下,以更包容的心态接纳他们。政府职能的转变还需要积极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让他们以更加贴近市民的方式发挥作用,提供服务。

提升城市发展能级篇(2)

关键词:新形势 省级 经济开发区 转型升级 战略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受到国际大环境市场和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达到了一个新的“转型升级”阶段。在实际发展中,我国加入到了世界贸易组织中,政策的优势逐渐降低,特别是在面对现阶段的战略调整环境,对于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而言,在区域跨越式发展视域下全面获取优异成绩的同时,全面了解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促使省级经济开发区得到转型升级。

1.全面认识省级经济开发区转型升级的方向

第一,发展基础转变为经济开发区功能定位提供新的认知。分析经济开发区长时间依据“外向型、发展制造业、特区型”发展形势实施转型,需要从现阶段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社会体系、经济增长的不同需求进行分析。我国在1980年开始,从传统意义上的封闭式经济发展转变为对外开放的市场环境,其中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依据“转型经济”的背景,经济开发区在实际发展中逐渐展现出了引导作用。现阶段,我国已经进入到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中期阶段,很多区域达到了工业化的后期,发展形势、产业构成等都得到了改变。

第二,工业与服务业的产业结合发展。从世界发展情况分析可知,信息化发展引导全球化发展,以往工业中的信息、研究以及融资等工作在逐渐细化中成为知识、智力集中的产业,服务业也在全球中得到了产业转移。

第三,推动“泛开发,后开发”。新时期发展环境的特点促使未来经济开发区优惠方案、“围墙经济”和“特区经济”逐渐减少。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城市群结合发展已经成为现实发展的主要方向。经济开发区依据产业、资本、人才以及管理等方面的特点,影响四周区域的经济发展,引其内外结合、城乡协调、社会和谐的发展。第四,明确积极创新社会管理。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在不断推广,促使经济开发区发展中社会群体的构成也出现了一定的改变,社会对公共服务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结合建设和谐小康社会的目标,经济开发区一定要超前建设、不断优化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工作,科学划分基础设备、教育以及医疗保健等区域的发展,促使辖区成为和谐发展的新城区。

第五,深化经济开发区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在实际转型和升级经济开发区的过程中,最先要做的是展现价值观的改变,深入理解“城市价值”和“发展意义”。发展工作需要构建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并不是破坏环境、获取最大的利益,城市的价值展现在城市文明、自然景观和特色产业上,因此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依据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结合城市拥有的生态环境,为经济发展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1]。

2.省级经济开发区转型升级的战略分析

2.1拓展高端、新兴战略产业的发展空间

传统工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大量资源消耗、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因此在转型经济开发区的过程中,一定要构建新型的工业化发展方向,不断融入高新技术产业,结合高新技术改善以往的产业,提升工业的效率和附加值,提升服务业的水平,正确解决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以往产业、资本技术集中型产业与劳动集中型产业的关系,构建依据高新技术产业为引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基础、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发展局面,以此改善工业结构,提升工业化发展水平,创造环境友好、节约的形势。绿色经济现阶段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点,更是现代化世界经济发展的基础内容。为了符合时展的需求,需要依据“低碳化”为方向,自主实施国际低碳技术的合作,不断推广绿色经济、低碳经济以及生态经济的发展,不但要关注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确保世界经济可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还要提升产业层次,为绿色经济的发展提供依据[2]。

2.2培育自主创新科技的研究核心能力

在划分产业链的过程中,结合工业化后期的发展特点,从关注制造转变为关注科技技术的研究、管理和推销工作。支持企业融入到科技技术的投资中,提升实际科研结果转变为实体经济的速度,创造科技优化的产业链条。深入推广创新平台载体,其中包含了工程中心、技术中心以及各类孵化器等,引导科技孵化转化集中发展。注重培育新型的创新服务组织机构,促使高等院校、大型企业科研设施、科研院所等设备资源可以共享,拓展产学研合作平台和高校科研成果孵化转化平台。掌控国际重点跨国企业构建的全球研究中心的发展方向,构建平台,创造发展环境,提供优质服务,以此获取新的一批跨国研究中心进行落户。展现科技转换产业化功能,支持发展创新中小企业,促使科技孵化转化集中发展。同时,还要结合科技技术和金融,结合各项投资主体构建创业、风险基金等投资系统,引导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获取投资资源。

2.3培育和集中科技人才

经济开发区要想提升人力资源开发强度,最重要的提升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推广范围和速度,增加培育高效、全面的创新型人才,以此展现出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技人才集中和培育的特点,构建高校、企业以及科研院所彼此合作的沟通系统,提升产学研结合的能力。同时,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尊重人才的成长规律,构建完善的教学环境,以此为人才培育和发掘潜能提供依据,并结合实际社会和企业发展的需求设计人才培育、激励等方面的方案,以此创造出一批创新性人才和新兴产业的领导人才。深入分析人才激励政策,支持智力要素和技术要素依据多样化的形式参与到创新收益划分工作中,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院所转制企业和国有高新技术企业的职务科技成果发明和转变过程中提供帮助的科技人才和管理工作者,依据进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企业结合规定提供股权、分红等形式的激励,展现创新的方向,从而优化成果产业化。

2.4创造城市构建品质

第一,优化城市的形象,提升城市的品位,改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水平,完善城市科技、人文以及生态综合功能,创造一个宜居、宜业的城市形象。

第二,展现出城市自身具备的特点,结合人文的理念,创造经济开发区的文化素养,构建独具一格的文化环境和科学知识氛围。

第三,提升城市空间设计能力,进行整体城市的建设,提升实际城市建筑的风格、色调设计,注重展现出创新创业、文化意义和人文环境的提升等。

第四,优化城市的基础设备功能,构建合理的城市交通网络,完善城乡区域的经济结合发展,提升城市道路水平,提升城市新区的集中辐射功能。

第五,依据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以及责任感”为基础,将城市建设和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结合到一起,将提升城市品质和便捷生活结合到一起,促使城市建设的成果可以满足群众的发展需求。

第六,构建全面的教学系统、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系统、健身系统等,以此满足人民群众发展的需求。

2.5发展现代服务行业

在发展中,注重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沟通,不断提升现代化服务行业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从而引导产业结构从“高碳经济”向着“低碳经济”优化。结合“产城一体,园城一体”的发展理念,引导“服务产I化、产业服务化”发展,促使产业向着多方面延伸发展,促使工业研究、资本市场、文化创新、物流、旅游等知识、技能、智力集中型经济得到发展,增强服务经济向着现代化、国际化和高端化发展。在优化产学研互动、智力资源整合再次创造、市场秩序规范化等方面展现出一定的特点。

2.6区域一体化发展

在现阶段区域城市群、城市网络化、高速高铁互联网不断发展,构成一体化的背景下,重新分析经济开发区与区域城市之间的关系。经济开发区的空间存在约束性,经济开发区的发展需要放在区域经济整体划分当中,以此突破传统意义上区域经济整体存在的问题,如产业层次过于低下、发展方向过于单一等,经济开发区在通过开发之后,最后构成新城区,在发展的同时也要兼顾优化城市的功能。经济开发区可以结合自身独具一格的发展定位、全新的区域城市形象,在制约的土地空间中,依据全面的发展形式,解决以往技术水平低、土地资源利用率小、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构建新型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形势,以此集中优质经济要素,提升经济开发区社会综合利益,为优化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提升城市品质奠定有效的基础。

结合各区域经济开发区发展情况分析可知,经济开发区发展转型升级是发展的必然方向。现阶段,各区域的经济开发区数量较多,发展中存在很多的问题。但是现阶段,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阶段性不断提升,深入推广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创新观念得到了人们的支持,经济开发区也是以往低水平、低收入、高消耗、高污染发展形势难以超越的产业,因此对省级经济开发区转型升级是发展的必然。

3.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工业化不断推广的背景下,相关资源的消耗也在不断提升,在实际发展中对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由此可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向,创造新型发展道路的过程中,省级经济开发区需要进行全方位的转型和升级,不断提升自身的创造水平,构建创新系统,从而引导我国省级城市得到跨越式的发展。

参考文献:

提升城市发展能级篇(3)

【关键词】浙江省;县域经济;城市经济;转型;动力机制

一、问题的提出

进入新世纪以后,浙江“产业层次低、企业规模小、空间布局分散”(低、小、散)的县域经济正在经历“成长的烦恼”,面临转型升级路径锁定的困境,给浙江经济发展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滞缓、高端要素短缺、公共服务能力薄弱等。因此,浙江县域经济亟须转型升级。2014年,浙江人均GDP为72967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1878美元),跨越10000美元,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发展阶段,这一发展阶段对浙江经济形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城市经济以集约集群集聚与高端高质高效的优势无疑成为理想的经济形态。因此,我们很有必要研究浙江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的动力机制。

二、浙江县域经济转型升级新趋势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市场化、城市化与工业化的推进,浙江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呈现新趋势。主要体现在:一是城市经济发展效率超越县域经济;二是县域经济融入都市区发展;三是发达县(市)进入城市经济快速发展期。这些表明浙江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升级已成必然趋势。

(一)城市经济高效发展,成为驱动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主导性力量

随着城市化重心从小城镇向大中城市转移,各类生产要素和产业不断向城市集聚,城市经济快速、高效发展。2012年①,11个设区市GDP达16479.67亿元,占全省的47.74%,人口仅占31.77%,而58个县(市)②GDP达18038.49亿元,占全省的52.26%,人口却占了68.23%。11个设区市的经济发展效率远远高于58个县(市)。而且11个设区市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财政总收入分别占全省的52.74%、56.34%,占据了半壁江山。随着新型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以城市群和都市区为载体的城市经济将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主导性力量。2013年杭甬温三大中心城市市区集聚了全省17.18%的人口,却创造了33.35%的地区生产总值。

(二)都市区和城市群逐渐形成,县域经济融入都市区发展成为新趋势

都市区和城市群的形成增强了县(市)与中心城市的经济联系,促使县域经济从支撑城市经济发展为主向接受城市经济辐射为主转变,促使区域空间结构网络化发展。目前,环杭州湾、温台沿海、浙中三大城市群和杭州、宁波、温州、金华-义乌四大都市区逐渐成形,将近50%的县(市)已被纳入网络化城市体系中。杭州都市区吸纳了临安、富阳、德清、桐乡、海宁和绍兴等6个县(市);宁波都市区吸纳了余姚、慈溪、奉化、宁海和象山等5个县(市);温州都市区吸纳了瑞安、永嘉、乐清、洞头、文成、平阳和苍南7等个县(市);金华-义乌都市区吸纳了东阳、浦江、兰溪、武义和永康等5个县(市)。这意味着这些县(市)必将受到城市经济的辐射,县(市)与中心城市融合发展将成为趋势。城市经济正在一步步“吞噬”县域经济。

(三)发达县(市)进入城市经济快速发展阶段,产业结构服务化趋势不断增强

“四换三名”①、“退二进三”等一系列产业转型升级措施促使各种城市经济业态不断涌现,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或生产业转型,产业结构服务化趋势不断增强,县(市)服务功能不断提升。2013年,绍兴县、义乌市、慈溪市、嘉善县等22个县(市)人均生产总值跨越10000美元(见表1),迎来城市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商贸服务业、金融业、物流业、信息产业等产业快速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和就业人数比重持续上升。以义乌市为例,从2000—2013年,义乌市第三产业占生产总值比重从43.5%持续增长至57.05%。发达的商贸服务业提高了义乌市服务其他县(市)的能力。此外,部分县(市)以“智慧城市”为抓手促进“生产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带动了信息产业等相关生产业的发展,提高了产业结构服务化趋势。

三、分工视角下的浙江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动力机制

浙江县域经济呈现向城市经济转型升级的趋势并非偶然。因此,我们很有必要研究其转型的动力机制。如此,一来可以更好地推动浙江县域经济转型;二来可以为全国其他县域经济提供发展的参考。

(一)概念界定

县域经济是农村市场化取向改革的成果,本质上是农村工业化与以小城镇(建制镇)为重心的城镇化在县域空间上融合互动促使县域产业分工所产生的特征鲜明的经济形态。特征主要体现在:一是以传统产业为主导产业,县域功能以生产为主;二是县域城市化水平不高,空间集聚度低,产业布局分散,城乡二元结构明显;三是县级行政区划为经济发展的空间依托,县城与中心镇往往是县域经济增长极;四是区域分工水平比较低,以部门间分工或区域产品分工为主,缺少产业链层面分工。城市经济伴随城市化进程而发展,本质上是集聚经济,是分工与集聚在地理空间上互动所产生的具有较强集聚效应与扩散效应的经济形态。呈现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基本推动力,农业现代化是重要的支撑力;二是在集聚与分工的互动中,生产业从第三产业中脱颖而出成为主导产业,城市以服务功能为主;三是城市人口以非农人口为主,城市化水平比较高,中心城市集聚、辐射能力比较强;四是产业链分工水平高,城市之间分工明确、错位发展,都市圈经济是其演化发展的高级形态。由上可见,从分工角度来看,县域经济是一种以部门分工为主的经济形态,而城市经济是一种以产业链分工为主的经济形态。因此,从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升级可以理解为分工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也就是说,浙江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升级是经济形态的转变,分工水平的提高,使得城市经济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主动力,而不是行政区划的调整②,更不是县域经济的“消灭”。

(二)动力机制分工

从县域与区域两个层面作用于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县域层面,分工深化提高个人或企业专业化水平,引起市场规模扩张与分工网络扩展,推动人口集聚、产业集中,提高县域空间集聚度,促进服务业大发展,进而推动产业转型,带动县域空间结构与功能的转变。区域层面,分工深化使得中心城市经济能级提升,使得城际之间分工协作、经济联系密切,增强了县域与中心城市的融合互动,促进都市圈形成与发展,基于明确的城市等级体系与密切的城际经济联系,县域经济受城市经济辐射而转型。因此,转型的关键是利用促进分工演进的机制。基于贝克尔和墨菲(BeckerandMurphy,1992)[1],杨格(Young,1928)[2]与杨小凯(1998)[3]等人的研究,分工受到交易成本、市场范围、社会知识水平与协调成本的影响。因此,本文认为市场化、城市化、工业化与信息化是县域经济转型的促进机制。市场化有助于明确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消除市场壁垒,推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建立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扩大资源配置范围,促进区域分工。城镇化推动人口、产业等资源向城市集聚,提高空间邻近程度,加快知识、信息、技术等要素的传播与分享,提高社会知识积累水平,降低生产活动的协调成本。工业化推动制造业发展,为服务业发展奠定物质基础,为城市化提供基本动力。信息化释放空间与时间对资源配置的约束,扩展了市场空间与容量。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大幅度降低交易成本。正是在市场化、工业化、信息化与城市化的作用下,浙江县域经济呈现向城市经济转型升级的趋势。

1.动力机制Ⅰ:市场规模扩张与分工网络扩展。亚当?斯密最早提出“分工受市场范围限制”的观点即“斯密定理”。阿林?杨格(Young,1928)充分肯定“斯密定理”,并深化了这一观点,认为“分工一般的取决于分工本身”,即分工与市场规模之间是相互影响和决定的一种网络关系。因此我们可以说:市场化深化县域分工,推动分工网络形成与扩展;分工深化提高市场化程度,扩大市场规模。市场化从广度与深度两个层次提高分工水平。在广度层面,市场化促进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扩大了资源优化配置的空间范围,直接推动市场规模扩大和区域分工深化;在深度层面,市场化明确政府与市场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消除市场准入限制、行业垄断等各种市场壁垒,改善了经济活动所需环境。浙江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升级是一个市场化深化的过程,是一个市场规模扩张与分工网络扩展互促互进的必然结果。20世纪80年代,浙江率先实施农村工业化,开始市场化取向改革。乡镇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市场化进程,推进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农村工业化与市场化的互动开启了县域经济支撑城市经济发展之路。随着市场化的推进,浙江经济呈现出两个发展特征。一是各类商品和要素市场规模迅速扩大,相应的商品与要素市场逐步建立,区域市场体系逐渐形成,区域贸易流量大大提高,典型地表现为各类专业市场的快速崛起、扩张与国内外贸易量上升。二是在地方政府产业政策引导下,县域根据自身资源禀赋条件,依托区域市场体系,融入区域产业分工,建立自身的产业体系,这不仅推动了浙江区域产业结构的形成,也固化了区域产业分工体系。进入新世纪,信息化以其强大的渗透力、影响力融入经济活动的每个环节,提升提速市场化进程。各类专业市场在信息化的作用下,无论是规模还是功能都得到极大地提升,分工网络进一步扩展,县域产业结构得到优化。目前,随着义乌小商品城、余姚中国塑料城等专业市场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商贸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现代物流业等生产业大发展。

2.动力机制Ⅱ:人口集聚、产业集中与县域空间集聚度提高。县域空间集聚度的提高能深化县域层面分工,推动产业转型,进而带动县域空间结构与功能的转变。钱学锋、梁琦(2007)[4]认为分工与集聚之间的内在联系乃是通过报酬递增作为媒介而实现的。也就是企业为获得递增的报酬必然会集聚。贝克尔和墨菲(BeckerandMurphy,1992)[5]在《劳动分工、协调成本和知识》一文中指出分工不仅受市场容量的限制,更受到协调分工的成本以及社会知识水平的限制。只有在不存在协调成本或者协调成本相对较低而市场又相对较小的情况下,分工才会受到市场规模的限制。人口与产业的集聚或者说城市化的推进加速知识积累,缩短空间距离,方便经济主体之间信息交流,大大降低了生产活动的协调成本。综上所述,人口集聚、产业集中即县域空间集聚度提高的过程就是县域层面分工深化的过程,就是县域产业转型的过程。浙江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升级是以建制镇为重心的城镇化向以县城与中心镇为重心的城市化演进的过程,表现为人口、产业等资源从向建制镇集聚到向县城与中心镇集聚。工业化为城市化提供物质基础,推进城市化;城市化则为工业化提供空间依托。在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互动中,人口、资金、技术、产业等各类经济资源向县(市)地理空间集聚,城镇就业人数不断增长,产业种类也不断增加。县域空间集聚程度的提高使得需求多样化,引起中间产品需求扩张,进而深化了县域层面分工,推动生产业、消费业等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使得县域产业结构服务化趋势不断增强。20世纪80年代,浙江以小城镇为重心的城市化与农村工业化的互动推进乡镇企业快速发展。乡镇企业与专业市场的融合互动导致产业集群发展,形成特色鲜明的“块状经济”。在该城镇化战略的指引下,浙江经济出现“弱市强县”与“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现象。90年代,浙江省政府不失时机地提出以中小城市为重心的城市化战略。中心城市开始快速发展,城市经济崛起。县域经济进入自身产业结构调整期,开始向城市经济转型升级,但对城市经济的支撑作用并没有减弱。2006年开始,浙江率先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乡互促共进”的新型城市化道路。自此,县域经济与城市经济的互动得到加强,使得县域经济受城市经济辐射效应越来越强。

3.动力机制Ⅲ:都市圈的集聚效应与扩散效应。都市圈具备以下几个特征:一是都市圈以集聚能力强、辐射能力强的中心城市为核心;二是具有发达完善的交通、信息基础设施,周边城市与中心城市之间交通通达性高、信息交流通畅;三是圈内城市之间产业分工明确、职能互补;四是圈内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商品与劳务自由贸易,区域一体化发展趋势强。可见,都市圈的形成与发展是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与信息化在区域空间互动发展的结果。这是因为:市场化消除市场壁垒,推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商品劳务自由贸易,是都市圈形成与发展的前提与保障;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互动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高级要素与高端产业向中心城市集聚,增强中心城市的集聚与辐射能力;信息化统筹提升工业化、市场化与城市化,促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缩短城市之间空间距离,扩大了市场规模,降低了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而且加速了知识积累,进一步深化分工,最终推动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成熟都市圈由强大的中心城市、紧密的城际联系与清晰的城市等级体系的构成。新型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在空间上的融合互动,促使环杭州湾、温台沿海、浙中三大城市群与杭州、宁波、温州和金华-义乌都市区形成。随着“七线两枢纽”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城市化的集群化、网络化发展趋势日渐明显。“十二五”时期,浙江四大都市区、三大城市群的中心城市积极推动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大力提升中心城市能级和功能,提高中心城市与周边县(市)之间的产业梯度,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县(市)则主动承接中心城市产业转移,因地制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商务、金融等生产业,积极发展旅游、商贸等生活性、消费业;中心城市与县(市)之间以交通、信息通道等基础设施为依托实现链接。这些规划都将促进中心城市与周边县(市)的融合互动,最终实现中心城市拉动县域经济转型。

四、启示

在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与市场化的影响下,区域分工水平不断提高,县(市)与中心城市之间经济联系不断加强,一体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未来,浙江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升级应坚持“强县战略”与“都市圈战略”双轮驱动转型。在“强县战略”指导下,深化县域内部分工,加快推动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型,大力发展生产业,以产业转换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在“都市圈战略”指导下,深化区域层面分工,城市化重心从中小城镇向大城市倾向,促进高级要素、高端产业等资源向中心城市集聚,提高中心城市集聚与辐射能力,将县(市)纳入都市区发展。深化县域内部分工关键在于以城市化与信息化优化工业化,重点在于发展生产业,主动力在于县(市)城市化的推动作用;政府作用则在于营造良好发展环境,针对性地实施“招商选资”,延长产业链。具体表现为:一是加快推进县(市)城市化,提高县域空间集聚度,合理发展服务业,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与信息产业等生产业,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二是以“智慧城市”、“数字城市”建设为着力点,努力提高企业、产业发展平台与社会领域信息化水平,加快实现企业产品、研发、生产过程与管理、营销等环节的信息化;三是提高经济开放水平,积极参与区域甚至全球分工,围绕主导产业承接中心城市或国际转移产业,采取“补链式”招商引资,提高生产迂回度,提高中间产品生产量,促进生产业发展。深化区域分工关键在于深化市场化改革,推进新型城市化与信息化融合互动,重点在于明确县(市)区域地位,主动力在于新型城市化的引领作用;政府作用则在于扩大区域合作范围,加深区域合作深度,努力消除区域壁垒,实现地方政府共赢。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完善县域经济发展的“硬环境”与“软环境”,促进生产业发展;二是创新区域经济管理体制,构建区域协调机构,消除行政区划与体制机制对都市圈发展的限制;三是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构建“分工明确,功能互补”的城市等级体系,同时要重点提高中心城市经济能级,发挥中心城市带动作用,以城市经济反哺县域经济。

【参考文献】

[3]杨小凯.经济学原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提升城市发展能级篇(4)

关键词:滨海经济;转型升级;探索思考

今年,是我县实施“十二五” 规划承上启下重要之年,又是在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推进“组织五大会战、决战全面小康”的关键之年。要想在竞相发展的江苏“沿海大开发”格局中推进滨海经济快速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滨海面临的重大考验。对此,必须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转变发展方式为工作中心,以转型升级为主线,全方位推进农业、工业、城镇建设转型升级,在发展中促转型升级,在转型升级中谋跨越,为滨海经济强劲崛起增添后劲。

一、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全面推进观念转型,提升经济快速转型升级的新视野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实现滨海经济快速转型升级,就必须立足滨海实际,着眼未来发展,增加新动力,激发创新力,释放新活力,推动滨海经济快速转型升级。

(一)必须在准确把握发展大势上解放思想。目前,世界经济增长格局孕育重大变革,发展模式面临重大转型,新一轮产业调整、升级和转移势不可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社会发展的大势,继续解放思想,尽快形成适应形势变化发展的新理念,不断创新发展举措,为经济快速转型升级打好基础、铺平道路。

(二)必须在科学分析县情实际上解放思想。在后金融危机经济结构大调整的历史时刻,面对江苏省委提出 “六个注重、八项工程” 的要求,需要我们站在全局的高度重新审视发展中的优势和不足。经过近2年的奋斗和发展,滨海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县域实力实现了较大跨越。尽管在加快发展的实践中高度重视发展方式的转变,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从根本上转变,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新格局还没有真正形成,要清醒地看到自身的长处和短处,为正确决策、科学部署提供可靠的依据,从而坚定经济快速转型升级的信心和决心。

(三)必须在正确看待发展机遇上解放思想。在国家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江苏沿海大开发等优惠政策的背景下,滨海县被列入同等享受实施长江三角洲、江苏沿海开发有关政策的县份之一,这为我们提供了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近年来的奋斗和发展,使滨海的综合实力实现了大幅跃升,为新一轮经济快速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要以超常规的角度谋划发展,做到把有利的政策与自身的定位相对接,把有利的环境与自身的优势相对接,走出一条有政策、有优势、有特色、有成长性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以“优化结构”为核心,全面推进产业转型,构建经济快速转型升级的新体系

(一)加快农业转型升级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大力推进商品粮基地、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产品加工贸易集中区转型升级,带动农业综合效益快速提升,确保“十二五”时期年全县高效农业比重达50%以上。

1、大力发展项目农业,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重点规划建设S327沿线5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园、S327县城绕城段北侧农副产品物流中心项目,新建高标准粮田40万亩。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速建设设施蔬菜、特经作物、林桑果品、优质畜禽和特色水产等高效农业产业带、产业链、产业群,高效农业比重稳步提升,设施农业面积达25万亩以上,高效渔业面积达12万亩;着力建设“四青”蔬菜、优质生猪、生态白鹅、林木板材等四大农产品基地,强化农产品品牌建设,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新创农产品品牌60个,农产品品牌覆盖率达80%,实现由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的转变。加快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

2、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科学技术转型升级。我县必须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协调”战略,围绕“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村民生、增进农民福祉为目标,加快构建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齐头并进的新型城乡产业关系,推动农业发展方式从数量增长向质量安全与总量平衡、资源消耗向环境友好、靠天吃饭向科技引领、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的“五大转变”,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确立现代农业发展理念。(2)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3)推进农业结构调整。(4)发展现代设施农业。(5)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3、切实强化服务提升,推进农业经营主体转型升级。始终把培育农业经营主体作为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来抓,加快形成以市场为导向、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专业组织为纽带、农产品生产基地和专业大户为基础的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体系。加强对现有农业龙头企业的指导和服务,建立领导联系制度和专人辅导推进制度,着力帮助农业龙头企业化解资金、人才和品牌培育等难题,支持企业完善产业链。加强与加工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配送中心、连锁超市等建立起稳定的链接关系,积极探索资金、技术等合作新方式。加大对农产品基地和专业大户的扶持力度,引导其增加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着力提高集约化水平。加强对以营销为主的农民经纪人的培养,壮大经纪人队伍。

(二)加快工业转型升级

坚持把培大育强规模经济作为工业转型升级的重中之重,引导企业依靠科技创新,持续加大有效投入进程,快速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形成以千亿、百亿企业为龙头、十亿企业为支撑、亿元企业为依托、规模企业为基础的工业发展格局

1、加速改造传统产业,为工业转型升级增添后劲。围绕纺织、机械、化工和农副产品加工四大产业,积极加速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产业竞争力。一是加强与全国著名的纺织大企业合作,下大力气解决纺织产品单一、花色品种单一和生产规模不大、技术落后的问题,发展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带动纺织企业整体升级。二是要引进高新技术,推进泵阀企业现有生产线技改,重点引进精加工、阀门配套部件项目,挖掘现有产业优势,向上、下游产业延伸,着力突破机械整机制造;化工产业鼓励企业由中间体向下游终端产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重点招引农产品加工、农产品物流、生态观光农业项目。

2、加大引进来步伐,为工业转型升级聚合动力。始终把项目和人才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双翼,充分发挥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中的先导作用,做好产业转型升级的“加法”。在项目招引上,在坚持三次产业招商并举的同时,切实加大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招商力度,努力在引进大项目、好项目上取得重大突破。在人才招引上,把人才工作作为前瞻性的战略工程来抓,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创新柔性引才机制,建立健全人才工作资金投入机制,加快引进一批科技领军人才、技术骨干和创新团队,为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持。

3、加强规范化管理,为工业转型升级筑优载体。始终把工业园、沿海工业园基础功能配套建设和服务软环境建设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保障。大力推动园区建设由粗放型开发向集约型开发转变,着力完善园区综合配套功能。进一步提高园区政务、商务、生活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园区发展层次。工业园重点加快产品检测、科技服务、用工服务、企业担保四大平台建设;沿海工业园尽快完成仓储物流中心、盐化工产业园公共管廊、污水处理厂三期扩能等配套设施。大力推动园区建设由初级开发向一级开发转变,以资本运营盘活土地资源,以资源盘活积累建设资金,实施滚动开发建设;更加注重提升园区承载能级水平,大力发展检测中心、研发中心、物流中心和商务中心等生产生活性配套设施;不断创新园区管理机制,激发园区发展活力,扎实提升园区服务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企业运行的能力和水平。

(三)加快城镇转型升级

积极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强化县城整体功能,致力塑造水绿县城新形象。按照“扩张规模、完善功能、提升品位、创塑特色、片区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着力建设知名水绿县城,以城镇建设的转型升级提升区域环境综合竞争力。

1、以高起点科学规划引领城镇转型升级。健全完善与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相适应的现代化城镇发展规划体系,坚持用先进的理念指导规划,促进城镇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增强规划的指导性。进一步加强对空间布局、产业布局、城镇组团定位、城镇交通体系、城镇重要节点设计等一系列重点问题研究,形成城镇建设发展的一整套思路。增强规划的系统性。加快完善城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规划、重点地区地段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城镇设计,建立和完善城镇规划指标体系和技术规范。积极实施规划招商,加大规划招商建城、建镇、建区力度,拓宽城镇建设的资本平台,为城镇建设转型升级增添全新动力。

2、以高标准拆迁建设驱动城镇转型升级。坚持遵循“先拆迁后出让、先完善功能做优环境后开发建设”的原则,建立健全土地储备开发联席会议制度,创新推进土地一级开发、收储报批、挂牌出让等工作,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充分开放市场,吸引实力强、品位高、信誉好的投资商参加建设标准化、功能完备的城镇基础设施,积极构建开放有序、充分竞争、健康运行的房地产市场;大力推进商品房、农民安居房、保障性住房和人才公寓的一体化建设。

3、以提升城市品位拉动城镇转型升级。全面加快“省级卫生城市、园林城市、文明城市”创建步伐。打造建筑精品。实行组团式开发建设,在设计用材、建筑风格、整体色调上实现整体和单体有机统一,对每一个项目都坚持经典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注重构画高低错落有致的天际轮廓线,加快城市向高层发展,全年新建高层、小高层100幢。丰富人文内涵。积极开展老城改造工作,着力打造明达路明清风情一条街,体现古老的海盐文化和古黄河文化韵味;在广场建设、城市节点打造中,体现书法、诗词、楹联之乡的人文底蕴。塑造城市特色。着力完善提升四大主题公园,完成滨海公园、人民广场、省道327绕城段绿化带改造,全年新增城市绿地100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40%以上。大力推进城市管理现代化,积极推行城市管理执法权集中试点,开展“平安畅通县区”创建和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全力整治市容市貌、交通秩序、违章建设,努力营造文明整洁、规范有序的市容环境。

4、以高水平长效管理促进城镇转型升级。始终坚持以阶段性综合整治提升城镇形象,以常态化的高水平管理加快城镇转型升级。加强环境综合整治。紧紧抓住重点区域、重点地段、重点部位和违章建设、交通秩序、环境卫生等重点治理内容,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向纵深推进。强化长效机制落实,以全天候监督为核心,以信息化管理技术为手段,以强化责任追究为保障,切实将长效管理制度落到实处。激发联动管理热情,建立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县民代表监督城镇管理制度,加强举报监督,推动各项制度落实到位。

三、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全面推进政府转型,打造经济快速转型升级的新高地

(一)要在政府职能转变上求突破。按照打造服务政府、法治政府、阳光政府、责任政府、效能政府的要求,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要自觉适应新时期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不断强化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切实提高政府科学理政的能力。抓住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和分类改革的契机,深入推进综合配套改革,力争优先成为全省的“示范区”、“先导区”。要高度重视建设转型升级的人才支撑体系,创新人才发展环境,做到以事业留人,以待遇留人,以情感留人,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队伍。

提升城市发展能级篇(5)

一、在城市转型发展中,勇敢面对新挑战新考验

城市管理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永恒主题,是促进城市转型的关键和有力支撑。广州市城管委组建以后,紧紧围绕广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一个总目标、“率先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一个核心任务、“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和世界文化名城”两个战略重点,推动“经济发展、城市发展、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个转型升级的总体战略部署,在实现这一总体战略部署的着力点和关键——抓住机遇,推动经济发展、城市发展、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转型升级中认真谋划和推进城市管理转型升级,实现“生活因城市而更加美好、城市管理使城市更加美好”。

近年来,广州市城管委通过全面分析当前城市管理工作的基本态势以及城市转型给城市管理提出的新挑战,勇敢面对三大考验。

一是城市化快速发展,广州城市人口多,面积大,动态因素多,城管任务越来越繁重。“十二五”期间,广州城市人口在1500万基数上持续增长,尤其是流动人口增长迅猛;建设用地需求约为135.91平方公里,可供应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占整个规划期新增规模的75%。人口结构的变化,给城市环境秩序造成巨大压力。整治环境卫生脏乱差、占道经营、乱摆卖、交通混乱、社会治安和消防安全等问题的任务更加繁重。路网容量严重不足,道路交通拥堵问题将面临更大挑战;城市生活垃圾增量攀升,“垃圾围城”危局依然严峻。公共设施建设等各项用地需求将面临巨大压力,查控“两违”形势更加严峻。

二是社会转型升级,社会结构多层次多元化,城管面对复杂情况,工作难度越来越大。随着社会建设转型升级,社会结构已经和继续发生着巨大变化,多元利益主体诉求将更加错综复杂,社会问题易发多发,稍有不慎极易引发,危及公共安全。

三是城市地位提升,城市功能提升,对城管工作提出的标准要求越来越高。广州市城市功能逐步实现向金融、商贸、信息、文化、教育、科技、交通、旅游等综合服务功能转变,对城市管理在城市容貌、景观标准及交通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文化建设转型升级以建设世界文化名城为目标,构建古今相融、多元一体的城市先进文化,塑造广州城市精神,推动广州城市精神文明大发展。城市管理事业要为塑造广州最核心、最具特色、最有影响力的文化形象服务,要为文化旅游打造成广州的支柱产业服务,为此,要将城市文化元素融入到城市建设管理中去,使其相得益彰,形成广州特色。

二、面对新挑战和新考验,不断推进城市管理转型升级

(一)创新管理理念,提升服务水平

根据建设服务型政府、实现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服务根本转变的要求,广州城管率先提出“大城管、细服务”理念,2011年又提出“管好城市为人民,文明服务促和谐”理念,明确“统筹、规范、精细、为民”新要求。城市管理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工作成效以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标准,体现了当前社会管理“促和谐”的最终目标。另外,注重整合和统筹城市管理要素,推动城市管理与服务经济发展、服务民生相结合,在全国率先成立城市管理法律咨询服务站,促进城市管理由单纯管理向管理服务转变。

(二)创新管理体制,凝聚社会合力

城市发展和城市管理必须依靠社会力量,形成政府统筹和社会、市民参与的良性互动。广州各级城市管理部门通过建立城市管理公众互动平台,开展“人人参与城市管理”大讨论及“全民城管”创建评选活动,与新闻媒体合作开设城市管理专栏,宣传城市管理政策法规、重要工作进展,组建城市管理志愿服务队等举措,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及市民支持参与城市管理工作,并注重建立城市管理公共服务多元投资体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按照多元化、多渠道思路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着力构建“人民城市人民管”社会参与新格局,现已建立了26.7万人的志愿者服务队伍,使城市管理单纯由政府推动向政府、社会和市民广泛参与转变。

(三)创新管理方式,注重科学精细

城市管理要依靠精细的管理方式和科学的流程设计,并不断优化和改进,以适应城市发展需要。近年来,广州市积极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注重城市管理科目和过程的精细化,注重依靠科技提升管理水平。如制订实施环卫保洁、垃圾处理、爱卫消杀等操作规范和工作原则,对作业方式、作业时限、作业标准、安全措施、监管标准、应急机制等提出量化指标。制订《居民家庭生活垃圾分类指引》,明确分类标准、分类标识、分类方法等。按照“一店一牌、六个统一、四个不准”原则,分类分批更新改造和规范户外广告设置。实施《广州市流动商贩临时疏导区管理试行办法》、《关于划定严禁乱摆卖区域的通告》(第2号)及《广州市2011年度整治和规范流动商贩管理工作方案》,明确严,设立临时疏导区,由制止逐步向有序管理转变。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与广州大学在华南地区合作建成首个现代城市管理研究基地,推动城市管理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加强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及垃圾综合管理的基础性、关键性技术和标准的研究,积极推动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填埋气收集利用、渗滤液处理及无害化处理水平低的垃圾填埋场治理与生态恢复、填埋场封场后再利用、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等方面技术的研究应用。加大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的引进和应用力度等。

提升城市发展能级篇(6)

近年来,随着休闲旅游理念的盛行,我国旅游市场呈现十分繁荣的景象。根据国家旅游局2015年初公布数据,去年国内旅游人数达36.5亿人次,预计今年会超过40亿人次;而到了2020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还将突破60亿人次的记录,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家,客房的需求总数将会是欧洲和美国的总和。国内旅游的市场需求仍呈上升趋势,星级酒店的收入水平也会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而增加。但是长期以来,星级酒店,特别是城市中的高星级酒店对政务消费有着严重的依赖性。而近年来随着政府政务的不断改进,星级酒店的消费出现了急剧下滑的趋势。据统计,我国现有约1.35万家星级酒店,其中五星级酒店850余家、四星级酒店2400余家。数据显示,2012年星级酒店曾实现50多亿元的行业利润,2013年全行业却吞下了超过21亿元的巨额亏损,且这一态势一直延续到2016年,收入、利润持续走低。在此背景下,本文尝试城市旅游视角下的高星级酒店发展进行研究。

一、城市旅游的内涵

城市旅游主要以现代化城市的各种设施为基础,利用城市丰富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以及各类服务吸引游客的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很多旅游城市为了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提高自身的争力,都努力凸显自己的特色。《中国城市旅游》的总编何海涛曾说过,城市旅游指的是在城市范围包括各种精神消费和物质消费在内的所有休闲娱乐活动的总和。

二、高星级酒店对城市旅游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城市旅游发展水平的提升

衡量城市旅游业发展水平的标准很多,其中一定时间内接待国内外游客的人数、旅游收入在国民收入总量中所占的比例等,是官方部门和一般统计部门最常采用的标准。

对旅游者来讲,他们通常是从景点的质量、酒店的等级、交通的便捷度以及服务质量中所获得的满意度来衡量一个城市的旅游发展水平。这种评价方法简单易行,与官方评价标准相比大同小异。城市旅游业只有发展到一定层次和达到一定的水准的时候,它的旅游产品才会呈现出多层次性和多元化来。高星级酒店的出现也是酒店行业发展到一定水平的结果,这既是旅游业发展达到一定层次的标志,也是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体现。

(二)为拓宽旅游产品组合提供载体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休闲娱乐的同时也越来越注重旅游产品的质量。星级酒店为满足人们的需求,也在住宿、娱乐、餐饮、休闲等方面不断完善自己。高级酒店是城市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游客的对旅游地评价的关键,也是当地经济发展的带动者。它将旅游、餐饮、住宿、地产等众多产业整合在一起,辐射范围广,涉及领域多,对打造完整而具当地特色的旅游产品,优化旅游结构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有效地提升城市的旅游形象

高星级酒店的服务水平作为当地旅游业服务水平的重要象征,是一个城市旅游形象的代表。许多重要的商务谈判、商品展销、商务招待等活动都会选择在星级酒店举行,这就使得城市中的高星级酒店必须具备更齐全的功能。

一般情况下,有名气的人物每到一个城市都会选择入住当地有特色的高星级酒店,这就是对高星级酒店一种认可。高星级酒店在外观上通常极具特色,往往成为城市的重要标志或者中心建筑,因而也就成为了城市的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对提升旅游城市形象起着这重要作用。

三、高星级酒店的发展现状分析

酒店业作为一个城市旅游业发展三大支柱之一。在旅游产业不断转型升级的今天,城市的高星级酒店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问题。高星级酒店在地产增值和变现方面极具优势,因而成为了投资者关注的焦点。除了国内酒店品牌,一些国际品牌也争相入驻,国内高星级酒店进入了迅速扩张的时期。然而自从政府提出八项规定之后,政务接待能力的迅速削减以,特色住宿形式的出现也对星级酒店造成很大的冲击,先前高速扩张遗留下的众多问题造成了酒店入住率和利润率下降从而引起行业收益的下滑,致使高星级酒店目前的发展进入了瓶颈期。

根据2016年《中国高星级酒店行业现状调研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最新的研究数据显示:2016年6月全国星级酒店出租率、平均房价、RevPAR同比持续下降。 平均出租率51.99%,同比-3.2个点,环比-6.8个点; 平均房价354元,同比-2.48%,环比-2.21%; RevPAR 184元,同比-11.96%,环比-14.42%。

由此可见,高星级酒店原先的经营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现在城市旅游的发展,只有采取措施实现转型升级,才能更好地应对目前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实现酒店持续健康地发展。因此,旅游城市必须高度关注高星级酒店的发展状况,找出制约酒店发展的症结所在,寻求推动高星级酒店和城市旅游发展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星级酒店在提升旅游城市形象和改善投资环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四、城市旅游视角下的高星级酒店发展途径

在城市旅游视角下,高星级酒店的发展必须立足自身的客观实际,探索新的发展途径。

(一)依托严格的质量标准和服务标准,打造兼具本土文化与旅游特色的产品

严格的质量标准和服务标准,同时其服务和产品也要凸显地区特色。因此,城市的高星级酒店在提升服务的过程中,应结合当地的传统文化,最大程度地提升酒店的文化内涵和地区特色。例如,扬州的高星级酒店就可在建筑中融入园林设计的元素,同时吸取扬州的书画元素。在餐饮上,推出传统淮扬菜式,并加以创新,给酒店旅游产品注入更多的本土文化元素,让酒店在不断提升服务的同时凸显地方文化特色,这对提升了扬州地区高星级酒店的整体形象有着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在桂林的阳朔一些类似非星级特色酒店就做得很到位,这些酒店能很好地依托本地旅游资源,将酒店文化完全溶入到桂林山水与本土文化之中,并将本地的一些知名书画作品作为一个亮点,吸引同行及爱好者。同时酒店还很注重个性化的服务,在结合本地旅游资源和本土资源的同时,大大地提升了顾客满意度。城市的高星级酒店可参考这样的做法,不断提升在顾客心中的地位,最大限度地吸引游客。

(二)高度重视酒店人才队伍建设,促进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提升

随着高星级酒店数量的不断增多及酒店档次的不断提升,高星级酒店人才的需求量也大大增加。因此,高星级酒店必须在筹建和运营的过程中善于引进和培养人才,打造一支业务精干、求真务实的酒店管理队伍和专业化服务队伍。

城市的高星级酒店在人才培养方面应与当地旅游主管部门及旅游职业院校之间加强沟通和交流,建立合作机制,为酒店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同时,要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人才引进机制。建立“政产学研用”的人才培养模式;设立秀管理人才和服务技能人才的引进机制;酒店还应引进一批高层次的管理人才,不断吸收国内外先进管理理念和管理经验,将外来的管理方法与本土酒店的文化相融合,寻求自身的高效管理和长足发展。

(三)高度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构筑酒店环境安全保障

第一,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条件。加强能源设施和通讯设施的建设,增强各类基础设施的功能。

第二,不断改善城市经济文化环境,促进商业繁荣。推出能吸引各界关注的优惠政策,建立优良的商业服务体系,制定合理的商业条款,促进商业贸易活动的繁荣发展,为高星级酒店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商业氛围。

第三,构建安全旅游环境和酒店环境,加强安全体系建设。地方政府应积极打造旅游安全法规,从法律上予以游客必要的保障;星级酒店内部也应建立完善的安全预警机制、突发事件处理机制以及应急救援机制,最大限度的确保游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四)强化质量意识、品牌意识,实现酒店品质的整体提升

第一,高星级酒店全面实行标准化管理,遵循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质量管理就是通过设定各项指标,使酒店的设施和服务达到顾客需求的标准的一种管理方法。

第二,增强品牌意识。品牌是一种无形的资产,能够增强消费者对酒店形象的认知,提高酒店的综合竞争力,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对于消费者来说,品牌酒店可以降低搜索成本,更容易获得到客人认可和信任,同时可更好地满足顾客追求高端服务的心理需求。

五、结语

提升城市发展能级篇(7)

【关键词】 “十三五” 长江中游城市群 产业升级 形势

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以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形成的特大型城市群,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国土面积约31.7万平方公里,2014年经济总量超过4.5万亿元,居于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之后第四位,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占有重要地位。国务院在《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批复中指出,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对于加快中部地区全面崛起、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有序推进跨区域产业转移与承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成为《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的重点任务内容。可以预见,“十三五”时期将是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的新关键期,如何顺应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把握“十三五”时期重大发展机遇,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升级,是各级政府部门和学界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国际形势分析

从世界范围看,国际产业调整和新技术革命正在推进,世界需求结构和产业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深刻调整,我国经济正处于经济换挡提质、转型升级的新时期,“十三五”时期将成为国内外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的重要契机,也将为长江中游城市群承接产业转移带来发展机遇。

1、全球经济复苏加快,发达国家纷纷推行再工业化

目前,多数发达国家经济前景稳定,主要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势头放缓,全球经济复苏仍将持续,经济增速有望加快。美国经济正强劲复苏,欧洲、日本等发达经济体趋于好转,以印度、印尼、古巴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呈同向联动的趋势。据联合国《2014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中预测,我国“十三五”前期世界经济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2015年全年增长速度将达3.2%。全球经济整体回暖,将为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提供了良好机遇。然而,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变革调整中,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围绕市场、资源等方面的竞争更趋激烈,能源资源、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错综复杂,发达国家纷纷推行“制造业再造”,这也为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升级发展带来一定挑战。

2、产业升级成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在国际产业调整和新技术革命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随着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政策不断加码,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全球制造业的竞争形势将更复杂严峻。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要在世界转型大浪潮中把握好全球经济分工调整的新机遇,在新一轮国际产业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优势,推动产业升级无疑是当前最迫切、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联合国《2014年工业统计国际年鉴》显示,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过去四年的制造业增加值的增长率仍然持续高于他们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这说明,制造业仍是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发展经济体总体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数据显示,2013年,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制造业增加值的份额增加到35.5%。然而,随着发达国家的传统工业改造升级日益加快,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持续提高,高技术工业产业成长非常迅速,制造业内部出现了显著的结构性变化,据估计,中高级和高级技术行业现在占到工业化经济体制造业增加值的75%,但传统的农工行业至今仍然主导着最不发达国家的制造业。联合国预测,今后10年,工业化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技术鸿沟将会继续加大。在这种严峻形势下,产业升级必将成为发展中国家推动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3、推动产业集聚化成为发达国家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发达国家纷纷把产业集群作为提升产业全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不少国家将培育和扶持产业集群发展作为一种重大政策付诸实施。日本为克服产业空洞化、提高全球竞争力,推行产业集群政策,主要体现在两个行动计划上:一个是由经济产业省制定和推动的“产业集群计划”,涉及IT、生物技术、能源等领域;另一个是由日本文部科学省制定和推动的“知识集群计划”。法国为防止企业外迁,斥资15亿欧元在法国各地扶持67个不同产业的“竞争力集群”,成为法国“全新的产业策略”。这67个“竞争力集群”分为三个等级,其中第一等级是六大具有全球领先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第二梯队是9个“全球使命计划”,第三梯队是52个“国家使命计划”。韩国通过产业集群政策促进地区产业分工和提升创新能力,早在2004年就制定了《国家均衡发展5年计划》,指定了8个革新示范地区产业集群发展重点方向,制定了《韩国2015年产业创新战略》,提出产业创新的形式主要体现在集群创新上,将大力培养新的成长产业群作为产业创新的重点。如今,发达国家所有竞争力强的产业几乎都采取集群的方式,如美国著名的硅谷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底特律汽车产业集群、加州葡萄酒酿造业集群;英国斯塔福德郡的陶器产业集群、白金汉郡的椅子制造、生物技术为核心的剑桥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德国南部的汽车工业产业集群、索林根刀具业集群、巴登-符兹堡机械业集群。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充分表明,产业集群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生产要素有效集中,提高专业化生产水平,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优势产业,这对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进而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区域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国内形势分析

从国家层面看,国家推进建设长江经济带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国家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内需和大力推动产业转移等重大部署为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升级带来重大战略机遇。

1、全面深化改革,产业升级将成新常态

我国经济正处于换挡提质、转型升级的新时期,未来可能长期保持中低速增长态势。自2012年以来,我国GDP增长率连续9个季度稳定在7%~8%之间,处于周期回落和结构调整的压力集聚期,经济增长进入到中高速阶段,下行压力较大,增长条件和动力已发生深刻变化。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趋缓,产能过剩呈现出行业面广、绝对过剩程度高、持续时间长等特点,外需超常增长的“风光”不再,社会人口、收入结构正经历转折性变化,在经济合理运行区间内,微刺激政策正在加码,全面深化改革将成为主旋律,结构调整及产业升级提速必将成新常态。在这样的形势下,传统的产业发展模式面临诸多挑战,产业升级势在必行。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工作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新常态,揭示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新变化、新特点,转入新常态,不仅意味着经济增长将基本告别传统粗放增长模式,增长速度“下台阶”;更意味着经济结构出现趋势性新变化,增长动力加快转换、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发展质量“上台阶”。目前,我国城镇化进程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广阔空间,信息化、市场化与国际化持续深入发展为产业升级提供了重要契机。近年来,我国资本、技术、劳动力等各类要素市场逐步健全,开放型经济体系不断完善,经济体制活力显著增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推进,这也为产业升级进入新常态提供了重要基础。

2、区域战略的密集推出将为产业转型升级带来重大机遇

在产业转移升级步伐不断加快、国际竞争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我国正积极实施从沿海起步先行、逐层向内河纵深腹地梯度发展战略,大力推动东部地区实现更高层次的开放发展,推进西部开发,将中西部打造成我国经济发展最大回旋余地,同时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振兴茶马古道、打造长江经济带、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等一批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的各类区域战略相继实施,京津冀、成渝地区、北部湾地区、长株潭、武汉城市圈、皖江城市带等诸多区域集聚发展,区域集聚发展为产业集群培育提供了重要战略机遇和支撑载体。

3、产业转移承接区域向中西部地区延伸,推动产业集聚与升级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东部沿海制造业向中西部地区以及东南亚、巴西、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转移,成为新一轮制造业转移的主导力量。在东部沿海地区土地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生产邻近消费市场以及国家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因素的综合推动下,国内产业转移整体呈现由三个“三角”向三个“泛三角”区域拓展,即由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东部沿海地区加速向泛长三角、泛珠三角、泛环渤海周边区域以及沿江、沿交通轴线拓展和集聚,长江中游城市群承接产业转移速度不断加快,产业集聚效应不断提升,经济增长速度明显高于东部及全国平均水平。与此同时,产业转移进入技术、资本、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并存新阶段。长江中游城市群除了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外,还承接某些资本、技术密集产品的生产及高技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某个工序。在世界转移产业的重心已开始由原材料工业向加工工业、由初级工业向高附加值工业、由传统工业向新兴工业、由制造业向服务业方向转变的大趋势下,长江中游城市群承接东部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明显增强,承接产业由加工制造业向服务业延伸。这将倒逼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技术持续升级,提升长江中游城市群工业化水平,推动产业升级。

(基金项目:本文属第三批“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项目(赣才字[2013]2号);2014年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招标课题(14ZD04)。)

【参考文献】

[1] 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2] 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3] 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