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提升社区基层治理水平

提升社区基层治理水平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27 14:55:10

提升社区基层治理水平

提升社区基层治理水平篇(1)

近年来,我们组织了多批次交流考察团到台北复华里、花莲民权里、台东的南寮社区、富丰社区、永安社区,以及宜兰珍珠社区、高雄金山社区等进行走访,与社区负责人、自治组织负责人和志工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他们在社区自治方面的做法。

一、台湾社区自治基本情况

在组织架构上,台湾省下划分为县与市,县划分为乡镇、县辖市,乡编组为村,村编组为邻;市划分为区,区编组为里,里编组为邻;乡、区都有公所,负责人由上级行政负责人任命。以台北市为例,全市划分为12个区,区公所编组为449个里,形成“市-区-里”的组织架构,与我市“市-区-街-社区”组织架构比较,“里”更接近于“社区”这一层级。

在权力来源上,台湾地区的市长、县长、里长、村长等都由民众投票选举产生,对选举自己的选民负责,只有区长由市长指派,但里长在自治方面的重要性大于区长,甚至在重要选举期间,市长也要主动与各里长修好,以便谋取更多选票。里长任期4年,可以连选连任,没有年龄限制,没有固定办公场所,里长可以兼职,不属于公务员序列,我们接触到的里长,大多都有自己的全职职业,且一般年龄偏大,在社区邻里之间有较高威望。如,台北市中山区复华里里长黄展辉先生有自己的职业和收入,中山里的里长和她的弟弟妹妹经营药店。可以说,里长这份“职业”只是里长们“副业”。

在职责权限上,台湾地区的里长:一是受市长指挥和监督,办理里公务事项;二是运用社会资源,筹集里建设基金;三是反映基层民意,配合政府相关政策的宣传引导;四是执行里自治事项并办理上级委办的事项;五是开具各种证明文件等群众日常治理工作。一个里除了里长,一般还有里干事一名,类似于基层社区的专职工作人员。里长下面一般有若干位邻长,类似于我市基层社区的楼栋长,邻长把服务的触角延伸到了居民的身边,成为了各种公共事务的末梢神经。

在具体运作上,政府为基层保障一定运转经费,一般每个里每月为人民币8000-10000元,这个经费是包括里长报酬、办公经费、项目经费在内的所有经费。由于里长个人力量有限,他们采取大力发展志工队伍的方式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为了统筹志工队伍的发展,一般每个社区都建立了社区发展理事会。社区发展理事会负责发展志工队伍、组织志愿活动、募集志工捐款实施志工项目等。里长与理事长类似于自治组织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没有上下级关系。

台湾地区秉持“小政府大社会”理念,基层群众的切身利益事项更多的需要依赖基层社区组织来保障和完成,因此基层社区居民自治就成为了公共治理的内在需求。政府在促进居民自治方面除了立法保障之外,还通过政策引导、经费拨付、荣誉评选等方式,培育和发展基层群众自治。比如,宜兰县珍珠社区充分利用农业和农俗开展活动,吸引城市居民到农村来生活和活动;台东鹿野永安社区充分挖掘本地的民俗、茶叶等产业潜力,深耕农村,富裕农民,“活化”农村,也吸引了年轻人返乡创业农村因此摆脱凋敝,重焕活力。

二、对加强社区基层治理的建议

个人认为,台湾社区自治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应当坚持以我为主、广泛借鉴、批判吸收的理念,为我所用,助推我市基层社区治理水平的提升。

一是进一步增强社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政洽功能,提升社区党组织的组织力。全面建强街道工委和社区党组织,积极探索完善“街道-社区-小区”三级组织网络。探索在小区(网格)建立党支部(党小组),与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公司共同协商议事,形成纵向到底、有机统筹的联动局面。全面推行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体制,建立起辖区单位共驻共建、互联互通的主渠道。打破体制壁垒,由街道社区统一调配、集约利用区域内党建资源和公共服务资源,形成辖区内各领域党组织共同商议、共育党员、共办大事的良好架构。

二是进一步强化行政权力的退转。强化社区自治要求行政权力在法定框架内运行,特别是要防止行政权力随意干预社区自治。要切实统筹部门职责和社区自治,科学厘清部门应当承担的具体事务,建立社区职能职责清单并广泛宣传公布,建立部门职能职责进入社区的法定程序,让社区减负真正落到实处。

提升社区基层治理水平篇(2)

[关键词] 高血压;防治指南;培训;社区规范管理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_816X(201 1)04_0295_03

DOI:10.3969/j.issn.1009_816X.2011.04.18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医改政策的全面实施,高血压等慢性病的防治成为基层公共卫生的重点 内容之一。如何发挥医改效能,利用社区卫生服务平台,规范社区高血压的防治,提高血压 控制率,成为当前急需探索的一项重要内 容。《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9(基层版)》(以下简称基层《指南》)的颁布,为基层社 区开展高血压管理提供了实用、可行的技术蓝本和适用的培训教材。2010年我市在社区 医生中开展了基层《指南》的全员培训和实践应用,取得了显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培训教材:采用2009年基层《指南》和省统一下发的基层《指南》培训多媒体,为保 证学习质量,全市社区医生人手一册基层《指南》。

1.2 方法:

1.2.1 实施四级培训:市级师资由市人民医院心血管病临床专家和市心脑防办的疾病预 防控 制专家担任,参加省级培训;市举办县级师资班,辖区县级医院心内科专家和疾控中心慢性 病防治资深人员参加培训;各县(市、区)举办乡镇级师资培训班,辖区各社区具备中级以 上职称的社区医生和慢性病管理人员参加培训;以社区为单位开展社区医生全员培训,力量 较薄弱社区的培训由县级师资承担。

1.2.2 统一考核评估:全市统一编写基层《指南》考核试卷,培训结束后由各县(市、区 )下发,以社区为单位组织社区医生统一考试,得分≥60分为合格。

1.2.3 社区实践应用:对照基层《指南》要求,完善社区高血压防治方案,整理、核实 和登 记社区高血压病人。开展高血压病人的危险分层和管理分级,实施分级管理,统一年终效果 评估标准,高血压控制率的统计采用时点达标方法。建立血压测量、病人评估、疾病管理等 质量控制方案,开展社区随访管理质量控制工作。

1.2.4 随访管理频率要求:实施《指南》社区按分级管理频次要求,未实施社区按省公 共卫生服务要求每季度一次随访管理。

1.2.5 血压值尾数偏爱现象调查:随机抽查辖区5个社区100名社区医生的高血压随访管 理中 的血压测量结果,每名医生抽查2009年10月和2010年10月各10个血压登记数据,发现其中某 一尾数值≥35%的为有血压值尾数偏爱现象。

1.3 评估指标:①高血压发现率:发现高血压患者数与当地总服务人口数比例。② 规范管理率:应用《指南》社区按分级规范管理的高血压患者数占年度登记管理高血 压患者数的比例;未实施社区按省公共卫生服务要求完成随访管理的高血压患者数占年度登 记管理高血压患者数的比例。 ③高血压控制率:指管理的高血压患者中血压达标(

1.4 统计学处理:利用SPSS13.0版统计软件,统计数据采用百分率和卡方统计,P

2 结果

2.1 培训结果:全市参加基层《指南》省级师资培训3人,举办7期市、县级师资培训,累 计培训各级师资259名。举办社区医生基层《指南》普及培训班116期。全市3543名社区医生 ,参加培训3528名,培训覆盖率99.58%。经笔试考核,考试合格3533名,合格率99.72%。

2.2 实践应用结果:

2.2.1 门诊≥35岁首诊病人血压检测情况:全市116个社区门诊均开展≥35岁首诊病人的 测压工作,发现疑似高血压患者进行2次复查,确诊病人列入随访管理,结果见表1。且在高 血压随访管理中,血压尾数偏爱发生率由2009年的35%下降至12%。

2.2.2 截止2010年底,全市116个社区全部完成对高血压病人的危险分层和管理分级,其 中44个社区按基层《指南》要求全面实施对高血压病人的分级管理,占总社区的37.93%。

2.2.3 2010年全市累计登记高血压病人329835例,平均检出率7.53%,发现率≥8%的乡 镇52个,分别比2009年上升12.05%和85.71%,均有显著差异(均P<0.01),见表2。

2.2.4 全市44个实施《指南》社区的高血压规范管理率、规范服药率和血压控制率与尚未实施《指南》社区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见表3。

3 讨论

高血压以患病率高、病人数多、病程长等显著特征成为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主要疾 病和重点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国内外经验表明,控制高血压最有效的方法是社区防治[ 1]。社区医生成为高血压防治的骨干力量,如何提高社区医生的高血压的管理能力,建 立一种 可持续发展的高血压社区疾病管理模式,真正将心脑血管病的防治关口前移,是值得重视的研 究方向[2]。2010年我市实施基层《指南》培训结果表明,基层《指南》实用性强 ,培训效果明显,有助于高血压防治的关口前移,宜作为社区医生的培训通用教材。

2010年绍兴市高血压的发现率由2009年的6.26%上升至7.53%,发现率≥8%的乡镇由2009年 的24.14%上升至44.83%。结果表明,通过基层《指南》全员培训,社区医生的管理技能 得到有效提升,自觉利用社区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等途径,发现新发和漏检的高血压患者, 促进了高血压患者的及时发现和有效管理,为控制血压水平、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奠定 了基础。

医改的出台为全面推进我国高血压的防治工作提供了政策和经费的保证,基层《指南》 的出台为社区医生开展社区高血压防治提供了有效的知识和技术保障。社区医生利用《指南 》提供的多种高血压药物治疗组合方案,为高血压病人进行规范治疗,有效提升了农村高血 压病人的规范用药率和血压控制率。2010年我市实施基层《指南》社区的高血压控制率较未 实施地区增长13.79%,效果十分显著。

基层医生是社区高血压防治的主力军,提高基层医生的综合素质(知识更新、管理能力、诊 治水平),增加病人的信任度,是提高高血压控制率关键的关键[3]。基层《指南》 在我 市的应用实践结果表明,对基层社区医生实施定期和针对性的医学继续教育,使他们熟悉和 应用基层《指南》等技术性规范,是提升社区医生的疾病管理水平,促进社区高血压综合防 治工作深入持久开展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黄广勇,顾东风.心血管病社区人群干预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慢性病 预防与控制,2000,8(1):46-47.

提升社区基层治理水平篇(3)

2020年城市基层党建总的思路是持续聚焦精致城市建设,以高质量党建为统领,全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打造高效能管理、高水平治理、高素质人才和高品质服务“四位一体”的高质量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环翠经验”。

一是聚焦实体化,构建高效能的基层管理体制。在全市率先建立实体化的镇街综合执法平台和区级响应平台,进一步整合综合执法、市场监管、生态环境等执法机构和资源,全面畅通部门与街道联动渠道,形成“街呼区应、上下联动”的治理新格局,凸显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成效。

二是聚焦专业化,打造高水平的社区治理模式。深化与北大、山大的全方位交流合作,加大专业社工机构和社会组织培育扶持力度,建立全市首个区级党群社工服务中心和城市基层党建高校联盟,打造一批在全市甚至全省叫得响的公益品牌项目,以专业化带动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三是聚焦职业化,培育高素质的社工人才队伍。抓住“人”这一核心要素,以开展社区工作者“优才计划”为抓手,建立选聘、培育、晋升和保障为一体的职业化管理模式,开展“和谐使者”评选,全面提升社区工作者能力水平。

四是聚焦品牌化,建立高品质的区域服务网络。聚焦“两新”党建的提档升级,高标准推进“两新”全域覆盖、重点企业三年培育、园区商圈深化提升“三项攻坚行动”,探索实施新兴领域“社区化”管理模式,推动园区商圈党建与社区党建互融共进,为企业员工和社区居民提供一流的品牌服务,确保我区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持续走在全市前列。

提升社区基层治理水平篇(4)

为深入贯彻市委十一届二次全会精神,切实加强和创新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推进“六五”普法规划的全面实施,根据浙委办〔〕59号文件精神,现就深化“民主法治社区”建设,进一步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切实提高对深化“民主法治社区”创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近年来,全市广大农村和城市社区等社会基层组织按照“共建共享”的原则,普遍开展了以民主管理、依法自治为主要内容的民主法治实践活动,大力推进“民主法治社区(村)”建设,极大地增强了基层社会的自主能力,在扩大基层民主、维护社会稳定、提高基层各项事务的法治化水平、增强干部群众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实践证明,创建“民主法治社区(村)”是推进“六五”普法规划全面实施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建设“法治”的有力保障。“民主法治社区(村)”创建活动的开展,对于实现科学发展、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市村级组织设置改革“转、并、联”和城乡社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社区逐步代替村成为基层社会的建制单元,与此相适应,我市“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要逐步实现由村到社区的过渡,进入新一轮“民主法治社区”创建阶段。各地各部门要强化认识,抓住大改革大发展大建设的有利时机,及时调整工作重点,创新管理模式,深入推进“民主法治社区”创建,为建设“法治”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深入推进“民主法治社区”创建工作的总体要求

深入推进“民主法治社区”创建工作,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要求,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统一要求,围绕市委建设“法治”的决策部署,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认真总结创建工作经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提高创建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夯实基层社会管理的法治基础,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再上新台阶。

“民主法治社区”创建要在全省推进“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的框架基础上,与我市进一步推进城乡统筹综合改革的总体要求相配套,立足社区,以社区为主体,以村为基础,统一创建,同步考核。城乡社区和村要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各有侧重,在村级组织“转、并、联”任务完成后,按照“第一年搭框架、第二年抓深化、第三年全面达标”的步骤,逐步过渡到以城乡社区为单一创建主体,全面提升创建水平。

三、认真落实“民主法治社区”创建的各项任务

深入推进“民主法治社区”创建工作,要在坚持“民主与法治统一,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统一,法制宣传与法律服务统一,普及法律知识与培育法治理念统一,形式与效果统一,数量与质量统一”原则的基础上,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基层基础制度建设,健全自治治理机制。加强和发挥党组织在创建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完善社区自治组织框架,形成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以社区居(管)委会为执行主体,社区议事和监督委员会、社区居民会议和居民代表会议为议事、决策、监督主体的自治治理机制。建立健全居(村)民自治组织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完善居(村)民大会和居(村)民代表会议制度等工作运行机制。依法选举社区居民委员会,切实增强社区居民委员会组织居民开展自治活动和协助基层人民政府及其派出机关加强社会管理,提升公共服务的能力。依法选举产生社区议事和监督委员会,对社区日常工作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监督。通过“法律进社区”等活动,对基层在“民主法治社区”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梳理,指导、帮助制定居民公约和居(村)务公开等民主管理制度,为基层组织决定重大事项进行法律论证,确保创建工作的长期稳定和规范化、法制化运行。

(二)加强创建考评机制建设,提升创建工作质量。以提升“民主法治社区”创建质量为重点,研究探索理顺社区内外权责关系,健全政府部门间的协调机制、镇(街)与社区间的合作机制。着眼于建立多方参与、优势互补、利益协调、规范有序的社区服务运行机制,完善创建内容和考评标准,推行数字化创建。突出抓好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和党务、村务、财务等核心工作,推行动态考评机制。通过民主和法治的手段,实现依法规范民主选举,切实保障群众的选举权;依法规范民主决策,切实保障群众的决策权;依法完善民主管理,切实保障群众的参与权;依法强化民主制约机制,切实保障群众的监督权;依法推进基层事务公开,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使创建过程成为推动基层事务民主化、法治化的过程。

(三)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社区居民法律素质。以宪法为核心,广泛开展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深化“法律进社区”活动,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素质,提高基层干部运用法律手段管理各项事务的能力。进一步加强社区、镇(街)法制宣传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指导规范镇(街)法制辅导站、社区(村)法制学校、法制宣传栏、法律图书室等阵地和设施建设。开展社区法律志愿者活动,定期组织法治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对老年人、残疾人、困难群众和留守儿童等群体的法制宣传和法律服务。

(四)加强基层法律服务,拓展法律服务领域。建立完善市、县、镇三级政府法律顾问制度,积极引导律师、公证员、法律服务工作者担任社区法律顾问,逐步实现“一社区一法律顾问”。广泛开展“律师进社区”活动。建立健全法律援助体系,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努力实现医调、诉调、警调、交调、检调衔接,“五大”调解组织在县级层面覆盖面达100%。组织律师每年为1000家以上的企业开展“法律体检”。积极整合司法行政内部力量,形成以司法所为依托,人民调解、法制宣传、法律援助、“12348”法律服务和安置帮教、社区矫正等多位一体的工作新格局。

(五)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提高社区管理服务水平。深入推进“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加强镇(街)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及社区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建设,将社区的社会矛盾排查化解、治安巡逻、维护社会稳定、重点人员和特殊人群管理、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公安社区警务、消防安全等工作纳入社区管理范围。提高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切实解决基层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尊重并维护广大群众的合法权利,引导广大群众依法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

(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法治文化。深入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全社会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加强法治文化建设,依托重大文化惠民工程和城乡文化设施提升工程建设,以中心镇、社区公共文化设施为重点,逐步完善基层文化公共设施建设,年要实现各县(市、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至少拥有一个综合性法治文化阵地(公园、街区、广场、市场等),做到县一级法治文化阵地全覆盖。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法治文艺节目创作和巡演,发挥法治文化的辐射效应,切实满足人民群众求富、求知、求安、求乐的需求。

四、进一步强化对“民主法治社区”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

“民主法治社区”创建是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以一定的经济社会条件为基础,通过民主和法治的手段,依法建制、依法治理,实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基层依法治理实践过程。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把创建工作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载体,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一)完善机制。要构建完善党委政府组织领导、司法民政部门工作指导、相关部门支持配合、社区具体实施、广大群众共同参与的“民主法治社区”创建工作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民主法治社区”创建工作的领导,把创建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和地方、部门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特别是要加强镇(街)在创建工作中的责任机制建设,把创建工作纳入各县(市、区)和镇(街)以及各部门工作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司法行政、民政部门要密切配合,切实担负起“民主法治社区”创建工作职责,加强工作指导和协调。组织、宣传、政法综治、农业、财政等部门要发挥优势,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密切配合,落实好开展工作的必要人员和经费,协同抓好创建工作。

提升社区基层治理水平篇(5)

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建设和发展的基石。当前,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加快和人口大量聚集,各种社会矛盾纠纷日益凸显,进一步加大了城市社会治理的难度。为此,转变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思路,充分发挥政府、社会组织和居民群众在基层社会治理中作用,提高城市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显得尤为重要。结合笔者所在的街道工作实践,在前期充分调研、认真思索和交流探讨的基础上,现就做好新形势下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当前现状

XX街道辖区面积3.24平方公里,占整个XX区所辖陆地面积的六分之一,是XX区地域最大、人口较多、社会资源较丰富的街道。街道常住人口71080人、户籍人口67670万人,下辖8个社区居委会,88个居民小组,建有街道、社区、居民楼栋三级96个网格,拥有社区群防队员83人、红袖标治安积极分子400人,各类网格员700余人,社会组织99家。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街道立足于“品质品位之街、和谐活力之街、共建共享之街、宜居宜业之街”总体定位,坚持源头治理,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宗旨,以提升社会管理效能和公共服务水平为核心,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有效整合资源、创新载体、健全平台、完善机制、社会治理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科学化、法治化水平不断提升。

二、存在问题

(一)社会治理机制不够健全,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受长期单向管理模式影响,街道对强化社会治理和提升公共服务效能缺乏足够的认识,对自身的公共管理职能定位不清,缺乏多元化工作协调机制。同时,群众参与辖区社会治理的过程尚缺乏制度规范,许多群众对社会治理的权利和义务了解不多,参与社会治理的程度十分有限,其意见对决策的影响还比较小,这些都导致群众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不高。在七牌坊、大正街等人员流动比较频繁的社区,由于流动人口和城市暂住人口的意愿比较复杂,利益诉求多样且很难达成共识,所以他们对所在社区公共空间的参与意识更加淡薄。

(二)社会资源整合不够,党建引领作用发挥不明显。街道和部门,以及街道和辖区职能站所之间存在条块分割现象,在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执法联动上面还存在各自为政的问题。辖区医院、学校、设计院、研究所等企事业单位优质资源未被激活,在转化为公共服务上面还缺乏有效衔接。城市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还处于探索阶段,只是初步建立了基层党组织和人员架构,尚未实现常态化的运行。社区党组织活动对青年党员缺乏吸引力,活动参与者多以老年党员为主;非公企业党员积极性不高,甚至存在少数非公企业党员不愿亮明身份的现象。

(三)社区机关化倾向严重,常态工作经费保障不足。“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街道各项工作最终得靠社区干部执行,社区工作的“行政化”倾向日趋严重,自治功能难以发挥,加之社区工作者工作责任大、压力大、待遇低,导致队伍不够稳定,人才流失严重。同时,社区干部承担着网格化服务管理,特殊人群服务管理、社会治安防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大量社会管理类工作事务,财政安排的经费只能满足基本办公需要,大量的基础性社情民意走访排查工作缺少专门经费保障,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社区工作的开展。

三、对策建议

(一)拓宽社会治理工作思路,突出以人为本工作理念。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型不仅仅是社会建设领域的理念创新,更是国家治理模式从“人治”到“法治”的划时代变革。一是坚持社会治理为了人民、社会治理依靠人民的正确导向,在社会治理方式、手段、效果上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二是深入推进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突破过去的街道单向管理模式,形成街道主导、社会组织和居民群众多方参与的发展格局。三是突出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现代化、科学化、法治化,实现“人治”向“法治”的转化,发挥群众在社会治理中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能力。

(二)完善党建引领工作机制,提高社会治理工作成效。一是对于涉及面宽、难度大的社会治理问题街道定期召开党建联席会议,协调辖区各党组织和非公党组织参与研究讨论,共商对策。二是要结合社区实际,建设服务交流平台,为群众提供多元化、多层次反映利益诉求的矛盾纠纷化解渠道。三是及时调整社区党组织工作重心,突出以善治为导向的组织运作模式,通过非行政性、非命令性的方式让更多自治组织自愿接受党组织领导。四是围绕解决社区公共问题开展活动,在参与并主导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的过程中真正实现服务型政党转变。五是充分利用新媒体作用,及时提供丰富的党建信息和公共文化产品,满足社区群众文化需求,拓展社区文化治理空间,进一步增强城市社区群众对基层党组织的思想认同和情感归属。

提升社区基层治理水平篇(6)

力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干部培训班交流发言材料

近期,我有幸参加第一期X干部专项培训计划——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专题研究班,从X月X日开始,在市委党校进行了为期X个月的学习,X月底又赴X大学X校区参加集中培训,通过聆听专家教授的授课、现场学习观摩,对抓好社会治理工作有了一些新的思路。X月X日开始,我结合本职工作实际,通过查阅档案资料、实地走访调研,对市域社会治理中的一些堵点、痛点进行了剖析,特别是在组织、理念、体系、服务四大要素上进行了研究和探索,现将有关工作收获汇报如下。

一、从“四大困境”破题,找准市域社会治理短板

(一)组织困境

调研中,我发现基层组织力不强的问题较为突出,不少基层组织架构还未能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难以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如2020年7月,X化纤将员工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权限移交到社区,但是失去了原“国企包办”模式的硬性约束后,许多党员和居民开始与基层党组织、社区“脱钩”,社会治理对象由高组织化转向低组织化,导致组织无序。同时,在农村许多党支部呈现老年化和空心化,以X镇蔡湖村党支部为例,50岁以上党员超过一半,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只有三成,仅有的一些年轻党员更是常年在外务工,导致党组织缺乏活力。此外,社会治理牵涉部门众多,由于缺乏组织的有效统领,各部门各自忙于条线任务,未能高效整合各条线力量,造成了执行和运作过程的碎片化。

(二)理念困境

在社会治理的实际过程中,很多地方没有真正理解治理的内涵,导致基层社会治理的虚化。思维“人治化”。一方面,不少公职人员法律意识薄弱,去年山西洪洞县一村民家土灶被村委会用水泥封平的新闻曾引发舆论热议,村委会的乱作为,折射出社会治理中的“人治”惯性。另一方面,群众法治观念落后,部分群众习惯于“托人情”“找关系”,X镇信访科在接访过程中,也存在少数群众来访前习惯于先买一包“办事专用烟”,而非寻求法律帮助的情况,更有极少数群众“信访不信法”,反映出群众法治观念淡薄的问题。自治“空壳化”。当前不少群众自治组织徒有虚名,这种现象在城镇老旧小区较为突出,如X某小区居民构成复杂,缺乏公共意识,对自治组织漠不关心,难以实施自主治理。除此之外,不少基层单位“越俎代庖”,过多地插手自治组织事务,大部分镇(街道)对下属的村(社区)有严苛的考核管理,忽略了自治组织的自主权。

(三)体系困境

党的四中全会公报提及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目标中,政府负责、公众参与、科技支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显得尤为突出。一是权力边界模糊。推进社会治理是公民权利意识不断觉醒的必然要求,其有效实施又依赖于公共权力的扩大,二者间天然存在矛盾。X镇就有群众要求公开本组村民的特殊人群信息,当事人则认为此事属于个人隐私,不愿提供,由此引发矛盾。二是参与主体单一。当前社会治理工作提倡政府积极作为,很多人却将此理解为“大包大揽”,比如当前一些乡镇敬老院参与主体较为单一,大多由政府开办,收费价格未能市场化,在服务质量和水平上不够高,导致老年人不愿意入住,影响了治理效能。三是科技支撑无序。当前各地社会治理网格平台app参差不齐,比如临近扬州的X市部分区用的平台不同,扬州市虽然统一运用省级平台,但是平台操作复杂,功能并不完善,未能有效发挥作用。

(四)服务困境

当前社会治理工作中,重点以网格化为主要支撑,网格员为直接责任人。然而基层事务繁多,工作人手不足,由此产生了一系列服务上的问题。网格设置较粗放。按照省政法委规定,城市社区网格按照300-500户或1000人左右为基本单元,农村按照200-300户为基本单元。然而实际工作中因为种种原因,超过2000人的农村网格不在少数。巡办分离不到位。目前,X市网格员基本都由村干部兼任,在这种模式下不仅网格与村干部工作时间互相挤兑,更导致网格员同时负责事件的巡查发现和最终办结,促使村干部发现问题的积极性降低,影响了矛盾纠纷化解的质量。服务效能跟不上。由于网格员时间、精力有限,致使服务打了折扣,无法有效满足人民群众,特别是弱势及重点群体的诉求,X市六合区曾有一独居老人死亡两个多月后才被发现,这就是网格走访不到位、不常态所导致的。

二、从“四大要素”着手,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一)以组织现代化为根本保证,优化组织架构、工作流程

1.筑强组织“引擎”。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必须落实基层党组织直接责任,充分发挥其各项功能。一是强骨干,突出抓好支部书记队伍建设,选拔下派年轻有为的基层干部担任基层党组织书记,加强思想理论教育、社会治理培训,合理设定基层党组织书记任职最低年限,逐步提升相关待遇,营造在基层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二是守阵地,全覆盖推进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不断增强组织活力,打造领导社会治理的战斗堡垒。三是当表率,以党员为核心,积极开展“星级党员示范户”评比,以党员带动群众,营造“人人参与社会治理、维护和谐稳定”的良好社会氛围。

2.打破条线“壁垒”。今年,全市范围内推进的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改革,是解决条线“壁垒”问题的一剂良方,应当深度推动各单位思想上融合、行政上整合、工作上磨合。一是整合治理力量。在改革中,原社会治理条线的综治、信访等部门被统一整合到社会治理局,但是市直属的司法、公安等部门依旧独立在外。因此,应加强属地管理,赋予镇(街道)对驻镇直属单位一定考核权限,并从上级层面加大部门之间联动,确保工作有力有效。二是整合网格力量。以X镇为例,原本城管、综治、安监、派出所等条线都设立了网格,应将其深度整合为依托村(社区)划分的综合网格,同步整合网格员队伍,统筹负责网格内党的建设、社会保障、综合治理、应急管理等工作,实现“多网合一”。三是整合执法力量。在机构改革中成立的综合执法局,承接了部分上级下放的执法权力,也承担了不少执法压力,可以在便于基层更有效地开展工作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下放权力,提升执法实效。

(二)以理念现代化为实践路径,推动德法并重、三治融合

1.强化自治基础。一方面,激发主体意识。通过有效的宣传教育,逐渐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参与社会治理,激发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主动性。另一方面,拓宽参与渠道。进一步落实好为民办实事项目,将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事务作为社会治理重点,真正让群众在社会治理中得到实惠,同时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制度,增强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和表决权。

2.强化法治保障。一方面,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切实提高法律素养、法治意识和依法行政水平,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社会治理。另一方面,通过法治大讲堂等形式,强化法治宣传教育,深入开展普法活动,加强村民法治意识,改善乡村法治环境,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氛围。

3.强化德治引领。以X镇为例,积极弘扬正能量,利用好道德讲堂等载体,坚持开展文明家庭等评比活动,打造农民艺术节等文化品牌,引领文明新风尚。挖掘德治文化,充分挖掘家风等优秀德文化,积极宣传先进典型,充分发挥道德的引领、规范和约束功能,使德治成为市域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支撑。

(三)以体系现代化为活力源泉,促进主体多元、协同共治

1.政府权责明界化。以维护民生权益为底线,以法律形式明确社会治理工作中公私领域的界限,合理缩小政府权力范围,防止政府越界。同时,为政府越界行为的矫正提供法律依据,明确相关补偿措施和标准。此外,应当在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利之间创建一个沟通渠道和缓冲地带,引入更多治理主体,担负起政府权力退让后空缺的部分公共职能。

2.参与主体多元化。市域社会治理需要政府积极作为,指得是政府要在公共服务适度市场化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职能。一方面,应当积极培育群众迫切需要的社会服务类、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鼓励政府向其购买社会服务,坚持市场化运作机制,优化妇女儿童活动、老年人供养等公共服务供给,提升服务能力水平。另一方面,应当履行政府监管职能,在社会组织登记注册、信息公开等方面严格把关,加强社会组织规范管理。

3.智能技术高效化。在确保平台数据互通的基础上,尽量统一管理规范,简化操作手续,优化服务功能,整合公安、民政、司法等平台,真正实现“一网打尽”;并将平台推广到群众中,让平台成为群众反馈诉求、监督治理成效、畅通干群联系的桥梁。加强大数据技术的应用,通过平台数据了解群众诉求,分析社会热点,构建数据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四)以服务现代化为价值基石,落实民生为本、服务为先

1.精细管理增效能。按照社会治理“一张网”“五统一”部署,根据城市和农村不同要求,精心划分网格。如目前X镇按照要求,将网格重新划分为X个,同步组建专职网格员队伍,定期开展全科社工等培训,提升工作能力水平。同时,精细开展工作,学习X市“社区特色品牌服务”工程,推广网格“微治理”,精确记录居民信息,梳理个人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打造特色先进网格。

2.巡办分离显作为。为确保巡查工作的专业度,可将网格员由县区统一招聘并分配,由镇级层面进行属地管理和考核,专职负责网格内事件办结以外的工作。在基层人手不够的情况下,可安排网格员兼职与社会治理条线无关的基层工作,但仍需以网格巡查工作为主,以保障问题前端发现能力。属地社会治理部门负责统一收集居民非警务类诉求,并分配到职能部门,督查问题办结情况。此外,探索将问题上报功能下放到居民手中,由网格员进行初审后交职能部门办结,进一步强化信息采集能力。

3.规范服务提水平。推动精细化网格治理、落实巡办分离模式,其目的归根结底是提升服务水平。当前网格服务除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外,包括弱势群体帮扶、特殊人群走访、网格宣传、矛盾纠纷调处等诸多方面,更应强化思想教育和推进服务规范化两手抓,提高网格工作质量。可参照X市江北新区做法,由镇(街道)一级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按照“可量化、可考核”的要求,规定每日网格服务提供数量,同时制定不同服务类型的每月最低服务次数。以X镇为例,可规定每名专职网格员每日需录入至少X条服务记录,每月弱势群体帮扶、特殊人群走访等记录不少于X条,矛盾纠纷调处记录不少于X条等。此外,由镇(街道)一级进行服务质量审核,由县区一级进行复核,从而确保网格工作质量,真正提升市域社会治理效能。

提升社区基层治理水平篇(7)

研究探索党建工作社会化的路径方法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的重要课题。马凤英党建志愿者工作室的创立发展,紧扣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这个主题,在基层党建力量培育、方法创新、专业提升等方面做了探索与尝试,积累了一些经验,值得研究和推广。

基层党建;社会化;工作室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D2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6)12-0044-03

如果说街镇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那么居民区就是“最后一米”。居民区党组织书记的执行力,是我们党在基层执政能力的直接体现,是党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巩固执政基础的重要支撑。上海市浦东新区花木街道党工委着眼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基层队伍,不断提升居民区党组织书记的执行力,于2015年成立了以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马凤英命名的工作平台――马凤英党建志愿者工作室(以下简称“马凤英工作室”)。一年多来,马凤英工作室运作的项目日益拓展,作用日趋明显。

(一)以个人名字命名工作室,彰显领军人物的价值。马凤英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就在企业担任厂长、经理、工会主席、党支部书记等职,2008年担任花木街道培花一居党总支书记,是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的典型代表。工作室以马凤英个人命名,可以彰显领军人物的三方面价值:一是个人魅力。人的名字有血有肉,无冷冰冰的感觉;和马凤英接触,居民都说有一种邻家大姐的感觉;来到“马凤英工作室”就像是到朋友家坐坐。以她的名字命名,同行心服口服,党员群众欢迎,有利于工作室打开工作局面。二是责任动力。以个人的名字命名工作室,是一种荣耀更是一份责任。个人名字亮出来了,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更好的监督和鞭策作用,不仅对于个人,而且在于整个团队。三是品牌活力。马凤英在业内具有很高的个人威望,是居民区党组织书记的一个标杆、一个品牌;以马凤英个人命名的工作室,首先是借助个人的品牌,而后是放大和做亮这个品牌。

(二)完善工作室的组织架构,体现团队合作的力量。作为一个民办非营利性组织,马凤英工作室着眼于运行的规范性、有效性,立足于发挥领军人物引领下的团队作用,从一开始就建构了具有社会化特征、遵循社会组织运行规律的组织架构。在管理层,设立理事会为领导决策机构,设理事长1名,由马凤英担任;理事若干人,分别由党建专家、党务干部、社会组织专业人士组成;设立监事会,由街道党建办、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及第三方评估机构派人参加。在事务层,组成由马凤英领衔的工作团队,包括2名长期从事基层党建工作、具有丰富组织培训经验的老同志,作为日常运行团队成员,N名具有丰富党建经验的一线老书记,担任带教老师。

(三)聚焦工作室的主要任务,形成优势互补的格局。工作室从成立之初,就明确其职能定位是协助街道打造一支高素质、敢担当、能战斗、有作为的居民区党组织书记队伍。这就意味着,提高基层书记队伍的执行力,让他们不仅想做、而且会做,成为了工作室的主要任务。对此,工作室全面研究分析了新形势下居民区党组织书记的任务与要求,提出了迫切需要提高的“五种能力”:“组织领导能力”, 即带班子、抓队伍、强计划、聚力量、谋工作等能力;“党务工作能力”,即开展“”、党员发展、党建创新(社区共治、在职党员、青年工作等)等能力;“宣传发动能力”,即开展居民自治、组织各类活动等群众工作的能力;“破解难题能力”,即应对突发事件、重大矛盾、安全稳定问题等能力;“综合协调能力”,即领导(指导、监督)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社区单位、群众团队等组织的能力。围绕“五种能力”,马凤英亲自挂帅、亲自担当,以联洋五居委、培花一居委2个实训基地为支撑,与她的团队一起,结对带教新任年轻书记,开展“面对面、点对点、手把手”的带教活动,形成了领军人物与团队成员、带教老师与新任书记双向互动的良好局面。

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关键在于运行机制的创新。作为“居村党组织书记工作室”建设的一种率先尝试,作为基层干部特别是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的一种大胆探索,马凤英工作室着力在带教模式拓展、带教方法创新等方面下功夫。

(一)着力突显标准化的运行特点。着眼于提高带教工作的有效性,马凤英工作室从“三化”入手,着力打造标准、规范的运行机制。一是坚持个性化,做到量身定制。就是从需求出发,从“学生”的特点出发,配备合适的“老师”,选择有针对性的带教安排。比如,针对湖庭居民区书记缺乏高档住宅区党建工作经验的现状,工作室安排了联洋五居书记进行带教,有利于双方知识经验的同质性和可复制性。二是坚持制度化,做到周密严格。工作室明文规定了各类职责、工作制度,比如,带教老师帮助新任职书记解决1-2个突出重大历史遗留矛盾,新任职书记提出1-2项工作创新等,有利于各司其职、有序运行。三是坚持流程化,做到及时备案。工作室着眼于带教过程的质量控制,设置了三个表格,包括《跨社区(居委)实地实务带教情况表》、《实务(实地)带教工作流程表》、《师徒带教工作纪实(双周志)表》,全过程记录带教情况,为考核、总结和评估奠定基础。

(二)着力探索多样化的带教方法。马凤英工作室立足社区工作的需要,针对居民区书记的岗位特点和工作要求,坚持理念与方法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嫁接,探索形成了“带教六法”。“体会畅谈法”是运用最广泛的方法,所有带教的书记都会将当好书记的“法宝”、“心得”传授给“学生”;“现场观摩法”的阵地是2个实训基地,实际上就是现场教学;“鼓励认可法”就是通过肯定、表扬、推广等办法,鼓励“学生”去探索、去尝试、去创新,从而帮助“学生”成长;“经验转移法”就是围绕一个具体或普遍的问题,由带教老师通过“案例教学”的办法,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学生”;“答疑解惑法”就是针对具体问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办法,通过“一个请教、一个回答”的形式,实现“答疑解惑、互相提高”的目的;“点拨诱导法”以询问、交流、沟通等方法,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措施。“带教六法”的提出与实施,有效拓宽了带教的思路,有力提升了带教的成效。

(三)着力推广多元化的工作方法。以马凤英为代表的工作室团队立足多年的社区工作经验,紧扣“执行力”这个主题,总结提出了“居民区工作四法”,并以案例的形式,通过带教、论坛等平台推广出去。比如,“细节细化法”强调了“细”是执行力的重要元素,运用这一方法,遵循带教老师提出的“细致工作、仔细倾听、加强协作”的意见,牡丹七居委新任书记小舒找到了受损房屋定损工作的切入口。“逐步推进法”指导东城二居书记小陆通过座谈、约谈、选聘等步骤,成功处理了业委会与物业公司的“棘手”矛盾。“及时处置法”教会所有的基层干部,关系到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切身利益的事,一定要创新思路、尽快解决。“思维转换法”的核心理念是:困难面前需要的不是蛮力,而是巧劲;用这个方法,东城三居委书记小罗提出“亲戚帮助劝说”、“共同寻找店面”双管齐下的举措,有效解决了小区居民反映的有人“私自搭棚、私接煤气、占道经营盒饭”的问题。

马凤英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始终紧扣街道的中心工作,在推动解决社会治理创新、基层干部队伍、党建工作转型等重点难点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提升了街道工作的整体水平。

(一)锻造了书记的执行力,提升了整体战斗力。以“书记带书记,以带教强书记”,是马凤英工作室开展工作、发挥作用的基本思路。通过“面对面、点对点、手把手”的带教活动,工作室充分发挥社区资深老书记的“传、帮、带”作用,使20名新书记“五个能力”迅速全面提升,抓班子、带队伍更加自信,处理工作更加成熟,心态更加沉稳,领导作用发挥更加到位,真正成为了社区工作的带头人。新任书记纷纷“点赞”:“老法师们把自己多年积累下来的好方法、好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们,决策力给力、谋事力给力、协调力给力、沟通力给力、凝聚力给力,对提高我们的执行力真的很管用!”带教老师们也坦言,带教有压力,但也使双方教学相长、共同成长,提升了街道基层干部队伍的整体战斗力。

(二)破解了一堆难题,开创了工作新局面。马凤英工作室的带教活动涵盖了队伍带领、支部建设、团队文化、民主进程、单位协作、矛盾协调等居民区全方位的工作。通过交流研讨、案例分析等形式,马凤英及她的团队对社区治理的薄弱点,号脉开方、集思广益、出谋划策,为新任职书记解决社区疑难杂症提供了最直接快捷的帮助。比如,普遍头疼的业委会换届问题今年呈现出稳步、有序的态势,一些高档小区的业委会换届中的难题也得到了有序化解,个别居民区的新老物业招聘解聘交接等事项也实现了平稳过渡。新书记们也表示,经过工作室团队的“传、帮、带”,现在遇到突发事、“刺头儿”居民,心也不“慌”了、头也不“大”了,各项工作做起来更顺手、更有信心了。

(三)尝试了一种新模式,探索了党建新方法。作为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党建专业类社会组织,马凤英工作室既是一种新的尝试,也强化了基层党建方法的创新。比如,围绕专业化服务,工作室运用在基层一线摸爬滚打实践出来的专业人士从事专业培训,真正实现了“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指导更精准、服务更专业、效果更明显。再如,围绕社会化运作,工作室的成立和发展,由社会组织承接社区部分党建工作,本身就是党建社会化的重要实践;而工作室的组织架构、运行方法,有效整合了各类党建资源和社会资源,党建的有效性更契合于社会,有力地提升了党建工作社会化和科学化水平。

马凤英工作室的创立与发展,既是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背景下党组织政治功能实现方式的自觉创新,也是党建工作方法的主动转型,还是针对基层队伍建设中现实问题的积极回应。它的成功运作,给我们以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启示。

(一)社会化运作是组织功能实现的必然要求。强调:“要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这就是说,领导社会治理的党组织,必须适应社会的形态和结构、契合社会的特征和要求,必须去探索一种与社会治理创新相适应、具有社会化特征的组织形态和运作模式。作为一种主动尝试,马凤英工作室依托党内优质资源,通过社团注册,实施项目运作,为社区党建和社会治理提供专业服务;它立足于组织功能的强化,但既不代替居民区党组织,又与其工作直接相关,成为了党组织领导下社会治理创新的手臂延伸。它的成功实践证明,社区党组织处在社会治理创新的最前沿,是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领导核心;社区结构的多元性、社会需求的多样化、社会运作的多向度,要求社区党组织更好地运用社会化方法,整合社会各种资源首先是党建资源,共同致力于党建引领下的社会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