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生态农业思想

生态农业思想精品(七篇)

时间:2023-10-02 09:08:52

生态农业思想

生态农业思想篇(1)

1 关于农作物与环境限制因子之间的关系 

环境限制因子[2]是指在自然环境当中,对于植物生长有着影响的各种因素。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日照、水、土壤等植物生长所必备的条件,只有满足以上条件,植物的生长才不会被限制。如果这些外在条件发生了改变,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将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如何保证这些限制性因素不发生变化或者使其变化幅度在人类的控制范围内,对于相关研究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正是由于这种迫切的需求,因而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去研究其中的规律。研究我国的传统农书,借鉴我国传统农业生态思想,对于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1.1 植物与光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田多者,以惊蛰后方可耕。耕太早,则地不发苗。太晚,又恐天暖虫生,苗难立[3]。”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温度,天气冷导致土壤温度低,植物生长困难。天气暖和的时候,植物的天敌虫子也从冬眠中复苏。在古代没有先进农药技术的情况下,农作物只能任由虫子啃食,而解决这个矛盾的方法就是在天气不冷不热的时候将植物种下,首先满足了植物生长的温度需要,再者虫子尚未复苏,待到其复苏,农作物已经生长起来,对于病虫害有了一定的防御能力。这种解决矛盾的方法不仅体现在农作物的种植阶段,同样也体现在植物的成熟阶段。“棉花,种不宜早,恐春冷伤苗;又不易晚,恐秋霜伤桃。”过早过晚都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在种植农作物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农作物的成活问题,更要兼顾到其成熟的问题,种植的目的是收获,是否收获成功,对于农民的生存至关重要。因此,对植物生长的统筹兼顾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对于早种或者晚种的时间选择,作者没有给出精确的时间,而是让农民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这样的选择才具有科学性。“大约在清明、谷雨间,酌其冷暖,略早种之,苗虽不密,而节密桃多,晚则苗虽盛而桃稀。”可见光和温度对于植物的重要性。植物的生长是一个过程,对于这个过程的控制,古人对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选择合适的种植时间对于种植目的的实现就显得十分关键。 

1.2 不同植物对水的不同需求 

不同的植物对水的需求不同。栽植不同的农作物,要了解其对水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合理的灌溉,以符合其生长规律,获得最大的效果。《农桑经》中就对不同植物对水的不同需求进行了描述,例如“稗堪水旱,种无不熟。最易生,收最少。”稗这种植物无论是水多还是水少,都能够很好生长并且最终成熟,但是其产量比较少,从而抵消了其易生的优点。还有些农作物耐旱,对水的需求量少。“莜地,耕而种之,则耐旱。不然,亦滂一遍。”莜麦耐旱,种植的时候只要大水漫灌一遍便可以了,十分简单。然而有些植物对于水的需求很大,尤其是一些水生植物,一旦缺乏水,轻者生长不好产量下降,重者农作物很快便死亡了。“荇:三月份种,以肥土填坑底上用河泥,不可缺水。”荇是水生植物,没有水的润养,对它的生长是很不利的。

1.3 植物与土壤因子之间的关系 

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载体,农作物从土壤中获得其所必需的养分。因此土壤的优劣对于植物的影响非常大,不同的植物对于土壤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坑洞土、旧屋墙,最宜高粱、黍、稷。”坑洞土和旧屋墙相对于其他土壤来说比较贫瘠,而高粱和黍、稷这3种作物对于土壤要求不高,故而为了不浪费土地,种上这3种作物是比较合适的。同样是贫瘠的土壤,假如不需要种植粮食作物的,还可以种上油料作物。“第一年,先种芝麻,一则荒地易于辨苗,二则此物宜新垦。”新垦的土地都是比较荒凉缺乏养分的,同时杂草丛生,芝麻不易被草淹没,同时需要的养分也不是很多。因此古人选择将芝麻种植在荒地上面是有一定道理的。对于另一种作物大豆来说,无论肥地还是瘦地,都能生存。“大豆:宜上旬种。肥地宜稀,瘦地宜密。”根据不同的土壤,选择不同的种植方式,这是《农桑经》所阐释的基本思想,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的种植方法才是科学有效的。还有一些植物的种植需要大量养分,例如桃树。“桃连肉埋粪土中,至春生,合土移栽,三年结实。”桃树种子初种阶段需要大量的养分来发育成桃树,因此需要種植在废物的土壤上面。 

2 农田生态系统内部的辨证关系 

一个农田区域的内部有着各种各样的动植物,有同种,也有异种的。不仅异种之间有竞争关系,同种植物之间也会有竞争关系。异种之间甚至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考量这些农作物之间复杂的关系,需要大量的实践,并在实践总结的基础上加以理论化。这不仅是对古代传统农业知识的总结,更有利于现代农业借鉴。 

2.1 作物与杂草之间的辨证关系 

杂草通常对于农作物来说是有害的,因为田地里的养分是有限的,而杂草的生命力比农作物强,吸收养分的能力也比较强,造成草多欺苗。农作物生长速度低于杂草的生长速度,杂草盖住了农作物的阳光,最终的结局就是农作物缺乏养分和阳光而死亡。所以对田地间进行管理并锄去杂草是很有必要的。“凡田荒,锄草务尽,勿使遗草杂禾中,安坐土上,必要翻根在上,听其自死;不然着土复活。”这句话表明杂草的生命力很顽强,只有把它连根拔起,才能消灭它。禾苗最怕杂草窃取养分,除草应当务求干净,不留杂草于田间。但是杂草有的时候不能及时锄去,因为农作物的现状制约了除草的实施。“稻性弱,不能扇草,苗三寸,速锄,贵频,又宜冒雨蓐之。”水稻刚生长的时候还是比较脆弱的,这时候锄草不仅不能帮助水稻的生长反而有害于其生长。只有待到秧苗发根之后,除草才是有益的。 

2.2 作物种群内部的辨证关系 

在农作物的种群中,每一个个体之间都是竞争关系,必须有效控制这种竞争,避免因为这种竞争而影响整个种群的生长。在一定面积的土地里种植农作物,太稀了,传花授粉受到影响,农作物的产量上不去;太密了,农作物之间的竞争太大,导致个体之间为争阳光而只长茎秆、不长果实,同样影响产量。选择一个适度的种植密度对于农作物的生长来说十分重要。“稀毂大穗,来年好麦。其收不少,而地力不竭。”种麦的时候撒种子要稀,只有这样长出的麦子才有一点空间,便于获得必要的阳光和水分,同时也保存了地力。 

2.3 不同作物种群之间的辨证关系 

我国传统农业因其小农经营,每家每户自给自足的生产无法形成规模效应,这也造成了农业科技的落后。在考量古代农作物种植水平的时候,不得不明确其病虫害的防治手段。在缺乏农药的条件下,中国人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不断总结,得出了依靠不同作物的自然性能防治病虫害。“豆地宜夹麻子,麻能避虫。且日后刈豆留麻,主人自芟用之,亦小益也。”豆子这种农作物很害怕虫害,而麻因为其天生的避虫功能可与豆一起种植,虽然占据了一定的土地,但保证了豆子不受虫害,而麻也能被利用,一举两得。这充分体现了古代农民的智慧,也能为现代人提供借鉴。一些农作物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但有些作物之间却是相互对立的。“种先漂去秕谷,秕则多变胡麦。”种植水稻的时候,一定要把里面的秕谷去除,不然会长成胡麦,而胡麦的生命力比较强,容易侵占其他水稻的生存空间,降低产量。 

3 传统农业生态思想对当代社会的价值 

3.1 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的农业生态关系 

今天我国生态哲学研究中争论最多的是要不要尊重自然,走出还是走进“人类中心主义”等伦理问题[4]。确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关系,正好可以借鉴并学习我国历史上深厚而悠久的农业生态思想。它强调在天地人的关系中必须按自然规律办事,顺应自然,谋求天地人的和谐。这就是“天地变化,圣人效之”“与天地相似,故不违”“周知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在这种条件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我国传统农业崇尚“天人合一”,遵从“天地人物的和谐与统一”,是系统论,是整体观。它注重农业生产系统的整体特性,注重研究要素和要素之间、要素与系统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并且按照生物有机体与农业环境条件相统一的基本原理采取相应的农业技术措施,从而在传统农业时期创造了较高的土地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在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我国传统农业是与西方农业截然不同的体系,我国“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更有别于西方工业文明主宰自然和统治自然的思想,值得认真学习和借鉴。 

3.2 借鉴传统农业生态思想,发展现代生态农业 

在理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之后,就要利用现代科技发展的成果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现代生态农业是一种在人类积极参与下,遵循现代农业生态学理论指导,利用农业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合理的生态结构和高效的系统机能进行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并按照人类理想要求进行物质生产的有机综合的农业体系[5]。 

在国内,现代生态农业自20世纪50年代初出现以来,其实践和理论不断发展,特别是生态农业概念的基本内涵不断充实完善,尽管表述的内容不尽相同,但总体观点是基本一致的:我国生态农业是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系统工程的方法,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进行经营和管理的一种良性循环、持久发展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6]。现代生态农业的本质特征是一种发展农业的系统的、整体的、全局的思想,是一种发展农业的优化组合技术,还是一种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它具体包含有许多先进的内容:①减少化石能源的投入,更多地依靠生物技术措施;②加强系统内部的物质再循环,以节约来自外部的能量及资源投入;③十分重视土壤肥力的维持和增进;④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大力发展可持续农业;⑤保护生物系统的多样性;⑥将农业生产和农业加工相结合;⑦利用生物特性,降低生产投入。 

4 结语 

《农桑经》是清朝著名小说家蒲松龄的农学著作,作者向人们展示了丰富而深刻的农业生态学思想。这种思想主要体现在对生态环境中的日照、温度、水分、土壤等自然元素对农作物的影响的阐述,以及对在自然环境中同种或异种生物之间辩证关系的分析,在此基础上阐释了合理利用水、土壤、动植物等生态环境资源,并对这些加以保护的理念。研究蒲松龄的《农桑经》中的生态哲学思想对于深入探索我国传统农书中的生态农业生产方法,并逐步建立和完善现代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尚玉昌.普通生态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 

[2] 内贝尔B J.环境科学:世界存在与发展的途径[M].范淑琴,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98. 

[3] 蒲松龄著,路大荒整理.蒲松龄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4] 王子彦,刘春伟.我国环境哲学研究的现状﹑问题及转向[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1):1-4. 

生态农业思想篇(2)

1.1以科技为先导,探索农业科技生态新领域

农业科技园体现的是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并不仅仅体现于表面,更重要的是其应用价值不断增强。通过对农业科技研究成果的有效应用,对科技园区内生态环境构建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为农业科技与生态之间形成有效的融合,这样农业经济发展道路才会有效拓宽,从而使农业科技生态新领域成为新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创新点,成为我国农业经济面对时展潮流所产生的全新发展理念。

1.2以艺术创新为理念,提升农业科技园生态发展

从艺术层面出发,农业科技园的创新发展关键在于将农业科技研究成果进行有效运用,使园区内生态环境由此得到更为理想的创建,这对生态旅游的发展能够形成有效的推动作用,为其带来较大的旅游经济。这是我国生态科技园逐步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创新理念,使得农业科技园自身所具有的艺术价值以及生态价值不断提升,而农业科技园的科技创新能够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促使农业科技园生态发展具有较强的艺术色彩。

1.3追求服务新观念,增强农业生态旅游发展价值

从发展角度出发,农业科技园的发展对我国农业经济产生相应的服务作用,而生态旅游是将农业科技的应用价值不断提升,对科技园生态效果进行更为有效的完善,提升农业发展所具备的旅游经济增加值。这是对传统农业科技园发展所进行的必要补充,也是农业经济发展“全面性”的重要体现。为此,应推动农业科技生态旅游,发展其内在价值,为农业科技园发展成生态一体化提供有力的支持,满足新时期我国农业创新发展的要求。

1.4以品牌效应为基础,带动农业科技与生态一体化发展

品牌效应是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我国企业经济不断实现突破的重要手段。农业科技园品牌效应的形成主要在于大力发展其相关产业,发展生态旅游是基本途径之一,为其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做出巨大贡献。坚持农业科技园所具有的特色,使其农业科技研究成果在农业科技园的规划与发展中得到有效应用,促使农业生态化发展新思路得到有效落实,从而使其农业科技园品牌效应就此形成。这样对于传统农业科技发展思想而言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促使农业科技园与生态旅游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发展价值达到最大化。

2我国农业科技园生态旅游发展新模式

2.1以区域农业特征为基础,体现生态发展新模式

区域特征是农业科技园生态旅游发展的有效切入点,是使生态旅游自身特点能够得到有效体现的关键因素。结合不同区域农业发展所具备的优势,将农业科技与之相融合,并对其农业科技园区内的科学技术进行价值最大化挖掘,使其生态环境由此得到有效的优化,进而为生态旅游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是遵循农业科技园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根本,也是将农业科技园经济价值最大化挖掘的充分体现。实现农业科技与生态旅游一体化发展的新模式,加快农业经济整体发展脚步,使农业科技园发展的“全面性”由此增强。

2.2提升农业科技新价值,展现生态发展新目标

科技创新是为了带动经济增长,对传统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促进作用。而农业科技园则应对科技创新思想给予有效的应用,使其为相关产业发展链条的形成提供有效的支持,为农业科技与生态发展之间形成良好的纽带作用。而生态旅游则是将这一方面更好地融合,以生态旅游模式对农业科技创新发展进行有效检验,同时带动农业科技发展领域实现道路拓宽,使科技与生态之间的内在联系更为紧密,对其所具有的价值与内涵进行最大化挖掘,使得农业科技生态化发展目标由此形成。

2.3立足生态旅游新潮流,打造生态农业科技园区

随着时代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经济已经成为支柱产业,这也证明了我国经济发展新潮流的出现。因此,农业科技园的构建与发展总体思想应与之相吻合,对生态旅游思想进行全面树立,发挥农业科技园所具有的优势,为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时对传统农业科技园发展思路进行有效改进,使其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发展有机统一,从而打造出生态农业科技园区,体现出农业科技园总体发展思想所具有的时代“先进性”。

2.4突破传统农业发展思想,强化农业科技生态化发展新思路

生态农业思想篇(3)

荣防村坐落于贵州省凯里市西南部的一个半山坡,距县城15公里。自古以来靠种地为生,小农思想严重,这制约着农村的建设与发展。

但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市场意识、科技意识、致富意识、信息意识、创业意识逐渐深入民心,尤其是在该地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开展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引领农民发家致富,他们的思想观念有了一定的变化,但侬然存在不足,这对于新农村建设的思想理念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2.1农民工作性质不稳定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与完善,现代化进程的速率不断加快,置身于城市的发展是农民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径,但是缺乏长远目标的规划,近利为首,岗位频繁变动都是他们共有的病态趋势。多数农民工由于没有知识技能作为依托,缺乏正确思想观念的价值取向的引导,致使他们的工作既有流动性、短暂性、可变性,甚至受年龄的制约性较大。2.2麻木的消费观念

近年来,城市的发展逐步向城镇延伸,农民的收入途径从原来单一的城市就业逐步向城镇扩散,农民生活得到实质性的改变。其中,青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即是城市与农村文化的链接处,又是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的过滤器,承载着城市文化向农村扩散的载体。他们长期在城市生活,城市的消费理念无意识感染其消费理念,已经从单纯的物质型消费开始向精神型追求。但是仍然摆脱不了小农思想的束缚,过于满足眼前的利益,没有长远的打算,物质的满足感成了他们炫耀的资本,他们不是富而思进,而是热衷于超前消费,高额消费,铺张浪费,甚至风气也成为了其生活方式。2.3 民主参与积极性不高

目前,对于荣防农民来说,部骨农民思想保守,留恋故土,固守庄稼,依旧存在着温饱即安,不能突破小农意识,缺乏进取精神、盲从思想严重,对政策信息意识不足;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价值观过于膨胀,从而导致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日益趋弱,农民对集体公益事业热心度不高。民主参与积极性不高,在集体会议出现自由散漫,许多农民想摆脱当前的困难处境,希望有致富带头人的带领,但是在参政、议政上的积极性不高,这致使许多政策无法真正传达,同时也使村民与村干之间也存在矛盾,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农村的建设工作。3影响农民思想观念的原因3.1农民观念的落后与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联

加强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才会有的,受社会经济发展方式、地域实情和地理环境承载力共同影响,不同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存在差异,所发展的道路各不相同。农村建设主要是社会外部环境的重塑,同时对于人的思想观念必然产生相应的影响。对于荣防来说,地处山区,土地肥力厚,多半耕地位于斜坡之上,在耕作方面难以实现机械化的现代耕作模式,仍然保留着传统的耕作方式,耕作效率低下,这致使肥力丰厚的土地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农业生产成本高,直接影响经济发展。深受传统思想的束缚,形成守旧的封闭性思维和狭隘的经验性思维和消极无为的思想观念因素的影响,对于接触到外来的新事物、新思想、新观念不够深入。3.2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制约农民思想观念的价值取向

荣防人民自古以来都是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过分的恋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成了人们的固有规律,这种固守成规必然阻碍着农村的发展,甚至影响着政府政策实施。目前,在实施政府的惠民政策上,村民存在敷衍的病态,政策一开始情绪比较高昂,参与积极性高,同时也伴随麻木性,眼前性战胜长远性的工作比重性突出。这是小农经济致使农民本身过于恋土而造成的,在他们的理念中,摆脱不了对土地的依赖,自给自足的生活理念是他们养成“民以食为天”这一思想必须以土地为依托。3.3文化素养普遍低下

知识是思想的载体,学校是传递知识的外核,没有学校的村落不仅给适龄求学的孩子带来了极为不便,更是折断村落智慧翅膀伤痕,一所学校是一个村落打开世界的窗口,是村民求知欲的灵魂。荣防村是一个200多户的苗寨,是一个没有学校的传统村落,多数村民依然存在目不识丁,传统的价值观念还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的价值判断。在传统的价值观念还未完全终结,新的价值观念未完全确立,使得他们的思想道德观念不能及时的自我完善、自我更新。4树壶正确思想价值的途径与方法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达到这要求是离不开农民,农民是农村的主人,做好农村的建设必须加强农民思想的建设,使其思想观念上意识到,农村的建设不仅依赖国家的政策,政府引导,更是自身必须扬弃传统的思想观念,转变思维方式,逐步树立与时代相适应的新思想、新意识、新观念。所以坚强做好农民思想观念的建设既要外核的影响又要内在学习与修养。4.1引导农民转变发展观念

发展生态农业是有效利用土地资源,是农村经济长远的发展道路,是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农民致富的有机结合。农业的发展对环境的依赖性较强,同其资源、环境及相关产业协调发展,强调因地、因时制宜,才能合理布局农业生产力,适应最佳生态农业发展,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的产业结构。研究发现荣防村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土地肥沃,长期以来,肥沃的土地并未得到充分利用,土地的利用与村民的劳作处于一种不协调的现象,所以发展生态农业是荣防村建设的主要元素与途径,而做好生态农业的发展不仅对土地资源的承载力进行考量,更是对农民的小农思想进行教育与引导。

小农意识是制约农村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进程,径于对荣防村的农民调查发现,多数农民还存在小农意识思想,墨守成规、安于现状,缺乏创造性、探索性和创新性的精神。在多重思想因素的之下,要及时性或者短暂性的使全体农民投身于生态建设,摆脱当前的处境是不现实的,所以对于村干、党员以及有志农民,条件优越的农民采取鼓励、培训、引导率先进行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通过他们的带动与影响其他村民。对于那些思想落后,缺乏集体主义,小农思想严重,经济意识不足的村民进行疏导,教育,让他们感受到政策的优越性,看到实体的变化,经济的收益。4.2提高农民的积极性与集体主义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引导者,发挥着领导核心作用,担负着对广大农民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的重要职责,决定着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的高低与影响农民的生活质量。当前,荣防村的组织机构依然存在病态,党员之间,村干与村民之间往往存在着孤立的状态,或是某种利益的连带关系。农民的集体主义不强,民主意识不高,所以做好实施乡镇党委会政策工作,加强村干与党员的组织能力势在必行。

农民长期以来都是缺乏探索创新精神,根深蒂固的“稳、简、利、贪”思想使得村民的个人主义膨胀,集体观念削弱,以及对国家的政策的实施表面工作现象产重,这要求党员间要有组织的结合,消除孤立的现象存在,做好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必须端正态度,客观实际昀与农民沟通交流,消除农民对政策错误认识以及抵触感,耐心面对日益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培育人的作用;消除农民之间、农民与基层干部之间的意见分歧和情感隔阁,化解各种矛盾和冲突,加强农民集体主义和参政议政的民主积极性。4.3创办乡村书屋,提高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趣味性

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尤其手机全民化的渗入,给农民带来了方便。QQ、微信所形成的网络社区,从年轻化向老年化扩散,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农民接触一些新的事物,但是由于基础差。使其难以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所以加强农民教育,是农村建设的有利杠杆。而创办农村书屋、发展文化娱乐活动以及各种提高农民思想政治活动的趣味性,这正是文化教育的形式与载体。

生态农业思想篇(4)

关键词:黔南 ;生态农业 ;基地建设

一、黔南地区发展生态型特色农业产业基地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

(一)黔南地区发展生态型现代化农业特色产业基地面临的新机遇

惠农政策支撑有力。党的十六大确定了21 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战略。党的十七大在提出夺取全而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强调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新召开的党的十更明确强调确保到二0二0年实现全而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中央、贵州省委省政府和黔南州委、州政府坚持把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做好“三农”统筹发展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连续出台了相关惠农政策、严格保护耕地、加大农业投入、适度控制农资价格、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保护等一系列支农、强农、惠农的方针政策,大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以工支农、以城带乡、“城乡统筹”、“三农”协调,已成为未来黔南地区农业发展的大趋势和政策基点。

支撑新型农业现代化的经济基础条件坚实。目前,黔南地区农业在GDP中的比重已有所下降,城市化水平逐步得到提高,这标志着黔南地区的综合实力已进入工_k化前中期发展阶段的新水平,具备了以工支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基础条件;同时,随着新型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实施,又必将实现以工业反哺农业,以城镇、城市带动农村,为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活力。

农业发展路径清晰。国内和国际居民食物消费结构的新趋势是:由数量型消费向质量型和享乐型消费转变,安全营养、方便快捷的加工食品和休闲观光等需求将呈现加快增长趋势。黔南州委、州政府顺应农业这一未来发展趋势,进一步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由数最型农业向质量效益和休闲观光型农业的加快转变,由资源消耗型农业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循环生态型农业的加快转变,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条,推进农业产业化和企业化经营。这就为新型农业化道路的抉择提出新的要求。

(二)黔南地区发展生态型现代化农业特色产业基地面临的新挑战

传统农业文化与后现代知识化农业文化的挑战。由传统的现代化农业向新型后现代知识化农业文化转变,需要以新型的后现代知识化农业文化为支撑,即依托新型工业化、信息化、科技化、经济全球化为发展战略背景的舶力支持,实施新型农业现代化,就需要卓有成效地加大农业新型文化的改造,切实提高广大农民的现代科技知识水平。这是黔南地区新型农业现代化建设面临的一个新挑战。

可持续发展的新挑战。未来10—20年,黔南地区人增地减,耕地、水等资源紧缺矛盾仍将呈现上涨的趋势,诸多资源、环境、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与问题对农业发展构成潜在的威胁,这是黔南地区新型农业现代化抉择面临的一个新挑战。

二、黔南地区发展生态型现代化农业特色产业的思路和重点

黔南地区生态型现代农业的发展,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发展中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优化为目标,继续在区域优势特色上狠下功夫的同时,加快黔南地区农业向生态型现代农业的转变,将生态、特色、效益三者有机结合,坚持走“绿色环境、特色产业、国际精品、高效经济”的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切实提高市场竞争力、资源利用率、生态稳定率和土地产出率,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农业和农村经可持续发展。

(一)注重绿色环境

要充分发挥黔南地区冬无严寒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条件优势和生态优势,坚持生态立农的原则,结合传统和现代农业技术,加强农业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保护。要发挥农业对生态的修复功能、持续平衡提升功能,坚持走以生产型为主转向以生态型为主的农业发展路径,着力提高生态农业发展的效益与质量。要适应市场变化,以绿色消费需求为导向,切实体现农产品的绿色化、特色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兼容性。要充分利用黔南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的明显优势,在建没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大力建设全国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生产迎合国内外人们消费观念的有机、绿色农产品,提高农产品质量品味,创造黔南地区特有的农产品“绿色”品牌,将“绿色”特征贯穿延伸于农业生产的整个链条中。

(二)追求高效农业生态经济

要通过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加大对农业资源的有效利用,将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与生态、特色资源有机结合于黔南地区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的各个环节中。通过发展生态型现代农业和产业化、企业化、合作化经营,全面提高农业经营效益,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将生态型现代农业的生态优势最终体现到经济效益的增长上来,走一条高效双赢农业发展的道路,最终形成和实现生态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格局。

三、黔南地区发展生态型现代化农业特色产业的建议

生态型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制度、政策、知识、技术、观念等多方面因素。各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作用于生态现代农业特色产业的各个环节。发展生态型现代农业特色产业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解决好这些突出的问题,对加快推进生态型现代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其他省区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结合黔南地区的地域特色和种植作物特色,研究制定黔南地区生态型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特别是加强与人们饮食健康息息相关的食用农作物发展规划的制定工作,明确特色林果、设施农业、粮食、蔬菜、水产养植等领域发展生态农业的思路、原则、建没目标、区域布局和政策措施。要加强相关行业发展规划与黔南地区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衔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防止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

不定期邀请优秀校友来校开展学术讲座、经验交流、先进事迹报告会等,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励在校学生热爱和刻苦学习所学专业。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系统工程。为积极主动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而开展优秀校友的典型示范教育,不失为一条有效地途径[3]。

参考文献

[1]廖晓衡,付小容.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与创新[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4):138-141

生态农业思想篇(5)

关键词:循环农业;战略思路;生态经济学;创新理念

中图分类号:F3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6-0001-1

1 发展循环农业的战略规划基础研究

1.1 循环农业发展的农耕地资源利用分析

发展循环农业,就要找到适合的农耕地进行实施,在进行长期的选择过程中,对全面的农业生态现状完善研究,找到农业产业结构较为完善的“建设基地”,按照发展的原则,真正将内部的建设标准提升上来,捕捉更加新颖的实施办法,不断进行开拓创新,将全面性、循环性、可持续性与协调性的发展思路运用起来,找到相应的农耕地环境,使自己的发展力度能够不断进行提升,真正将自身与周围的环境结合,既对农耕地的循环建设发展与周边环境的保护事项全面关注起来,对农耕地资源的全面利用与开发事项整合起来,才能取得全面的进步。

1.2 循环农业发展的生态环境保护分析

发展循环农业,就要将其中的生态环境关注起来,将创新技术进行不断的融合与创新运用,以生态建设为主,以经济发展为辅,真正找到自身发展的重要目的,把握对先进思想的重点研究事项,不断革新,不断融合新型元素,将循环经济的建设思路运用到循环农业发展中来,将自身的建设思路打开,利用新型的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的重要内容进行渗透研究,分析出较好的建设方案,然后将自身与周边的农业环境的生态效应重视起来,为社会的农业循环发展提供更加全面的创新基础,使农业循环能够顺利进行下去。

2 发展循环农业的战略规划原则研究

2.1 分阶段建设原则

分阶段建设就是要站在全面发展的角度,真正将内部的组织发展建设的事项稳固实施开来。首先应该是规划、动员、组织阶段,其次是规划实施阶段,最后是完善深化阶段。对这三个阶段内容进行完善实施,层层递进、互相稳固,使整体的建设效果能够提升上来,为整体的建设效果把好关,使循环农业实施力度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2.2 分层次建设原则

对农业发展的全面实施特征与整体布局情况进行关注,找到层次性的建设标准。首先就是对宏观的循环农业经济进行有效关注,抓住市场经济建设中的有力因素,阐述协调发展的建设关系,给循环农业的发展保驾护航;其次是对中观区域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力度进行关注,将各区域的不同发展模式进行分层次运用,使建设的效果更加突出。

2.3 分产业带建设原则

进行分产业带建设,就要将全面的市场规划有主要对象,建立良好的农业循环建设标准,对畜牧业、林牧业、水产业、园艺产业进行分层监管,找到建设的重要突破口,使全面的建设环境能够互相融合、不断渗透;同时要将各个产业区的产出成品进行有效控制,在进行经济发展的同时,把好质量关,对畜牧、水产、水果、蔬菜的销售与经营管理重要事项关注起来,从而使更加优良的经济建设效果能够充分呈现出来,带动循环农业经济的全面发展。

3 发展循环农业的战略思路的创新建议研究

3.1 发展模式的创新选择

根据实际情况,找到合适的发展建设的地理位置,在进行强化建设的同时,能够将全面的建设信息进行有效推导,对生态整合、生态链联接与转换、生态农业园、区域型循环经济、家庭型循环经济等多种发展模式进行有效选择,找到真正适合自己发展的经济模式,在进行全面的利用过程中,不断弥补内部的缺漏,使自己的建设更加迅速,找到相应的突破口,不断探索、不断更新,使自己的能力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

3.2 发展循环农业的外部条件供应

加强对循环农业的完善建设,就要借助外部的力量,真正做好控制与管理的双向工作,使更多的有效信息能够渗透到建设管理中去。这就要靠外部大环境中的国家政府与经济调控建设部门来进行关注。首先,国家政府应该将全面完善的建设机构体系分配下去,将内部的建设标准进行相应提升,不断捕捉更加有效的建设信息,在建立完善机构、全面分配任务的同时,一定要做好规划建设的先决工作,把握对全面的建设环境的有效建立;建立相应的监督部门,搞好监督检查的工作,能够带动农业循环建设的全面健康进行;充分调动社会中的各个建设元素,使整体的建设环境能够更加优良,利用大学、科研所、社会团体来出谋划策,使建设机构的全面完善提升,带动更加创新的建设标准的提升,使自身的建设效果能够突出出来;掌握更加有效的建设手段,时刻关注社会大环境中优良的建设方法,并且找到自身的建设不足之处,并且将先进的思想进行渗透利用,将全面的建设技术进行融合引进,使自身的发展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3.3 编制农业生态保护的规划建议

开展循环农业,就要将全面的生态环境的建设事项关注起来,因为生态的完善性是保证农业循环发展的重要前提,在进行全面的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将健康的生态区域内的各项基本状况了解清楚,对生态区域的生产机能与脆弱生态区的环境保护力度进行有效提升,掌握先进的建设理念的渗透原则,将全面的建设环境进行融合,使生态发展区域的全部功能真正带动农业循环的全面发展,使环境的保护力度与完善的建设思路能够完善提升上来。

4 总结

对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等进行有效利用,真正对农业资源的循环开发与利用事项进行有效研究,开创全面的创新环境,将内部的建设标准进行有效提升,加强对战略规划的全面细节的认识,使自身的建设内容保持较好的状态,使用全新的建设手段,不断创新,不断突破,真正将我国的循环农业的发展带动上来。

参考文献

[1] 姜保雨.论农业现代化点线面体循环经济道路[J].安徽农业科学,2009,(8).

[2] 赵金龙,何玲,王军.谈循环农业的模式及其评价方法[J].安徽农业科学,2010,(9).

生态农业思想篇(6)

张亚男,(1988.6-),性别:女,籍贯:山东省菏泽市,单位:青岛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当今,我国人口对土地的压力越来越大,土地利用所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面对此现状,本文系统梳理了我国古代农农业垦荒的思想与措施,总结我国古代农业垦荒的经验教训,在充分吸取我国古代农业垦荒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最后探讨了古代农业垦荒对当今土地利用的启示。

关键词:古代农业;垦荒;土地利用

垦荒是指对未被利用的土地进行垦殖,使之转变为农业田地进行耕种的过程。中国古代的农业垦荒始于炎帝神农氏时代的黄河流域。先民们利用黄河流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充分利用大自然的恩赐,在黄河流域创造了令后人深感骄傲的辉煌。《周易》有云:“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

一、古代农业垦荒的思想与措施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以农为本的思想源远流长,农业的兴旺是富民富国的重点。先民们在农业生产、发展的各个环节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土地开垦思想。这些思想不仅促进了当时农业的发展,对当下我国农业的发展以及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尽地力思想

中国古代在开垦农田,利用土地过程中最基本的指导思想是要充分利用土地,做到“地无遗利”,即“尽地力思想”。早在战国时期,土地的开垦和利用就已成为政治家、思想家们极为关心的问题,并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尽地力思想包含扩大耕地面积和提高单产量两方面的含义。

1、增加可耕地面积

扩大耕地面积是增加粮食产量的一个重要途径。我国古代先民充分利用大自然资源,积极开垦土地,形成了“向山争地”、“向水夺田”的开垦模式,并在明、清时期达到了高峰。

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已有了增加可耕地面积的思想。《管子》是学习我国先秦文化思想的重要书籍,汇编了先秦时期各学派的言论观点。在该书中土地面积的增加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开垦无人种植的荒地。《管子》有云:“地之不辟者,非吾地也。”①因为,在农业社会荒地如果不加以开垦、耕种,就难以发挥其经济效益。“地不辟,则六畜不育。六畜不育,则国贫而用不足。”②如果一国积极开垦荒地,不断扩大种植面积,便可以生产出更多的粮食,解决民众的吃饭问题,稳定社会,使社会有序发展,从而获得更多的财富。正如书中所说:“实扩虚,垦田畴,修墙屋,则国家富。”③“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④第二,通过战争夺取土地。

此外,我国劳动人民,在开垦利用土地的过程中还采用了“向山争地”和“向水夺田”的方法。“向山争地”的具体方法有修建山田、梯田等。我国在周代就已经开始了在山地丘陵上开垦种植,“阪田”是最先使用的开垦方式。在“坂田”的耕种过程中,由于技术的落后和种植、管理的粗放,一块地种二三年就无法再利用,只得抛荒。这种垦荒方式严重破坏了山上的天然植被,极易导致水土流失,先民们吸取教训不断探索,终于找到了更加合理的开垦方式即梯田的发明。“向水夺田”的主要方式有好田、沙田和涂田等。南方好田的修筑在唐末五代时期就已有了相当的基础。宋展的柜田、架田等,虽然面积小、数量少,但它们的存在确实说明先人们是在想尽一切办法开垦土地,以求多收粮食。

2、提高土地利用率

尽地力思想的另外一种体现就是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战国时期发明了土地连种的方式,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到了前汉时期,土地连种制在华北地区得到了普及,并且创新出了轮作复种制,间作和混作也在这一时期开始萌芽。轮作复种制在汉代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隋唐五代乃至宋元明清时期,间作套种制广泛发展起来,并与土地连种制、轮作复种制密切结合,形成了相当完整的用地体系。

在周代,先民们开垦荒地采用的还是落后的轮荒农作制。到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土地连种制,这一时期,生产技术提高,生产经验也逐渐丰富。铁农具被发明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人们也逐渐的掌握了牛耕技术;开始认识到肥料的作用,诸子著作中提到“多粪肥田”,认为人工施肥能够补偿地力的消耗。这些技术和方法上的进步为连种制的发明和应用提供了物质前提。公元前五世纪,魏国政治家李愧提出“尽地力”之教,提倡人们采用连种模式。战国末《荀子・富国》中提到“人善治之”可以“一岁而再获之”⑤,充分说明这一时期连种制已经开始实行。到了东汉时期我们从经学大师郑玄的《周礼》“稻人”注中可以得知,这一时期已经流行二年三熟制,“任禾下麦”、“麦下种禾、豆”。南方雨量充沛气候温暖,在南阳一带已经有稻、麦轮作复种的一年二熟制。“一岁再种”、“双季稻”等出现在了公元一世纪《异物志》的记载中。十一世纪《吴郡图经续记》中说道:“刘麦种禾,一岁再熟,”⑥雨水和温度适宜的岭南地区水稻可以一年两熟甚至是三熟。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记载,钦州等地水稻一年可收三次。

(二)用养结合思想

我国传统农业在发展过程中不仅形成了尽地力的思想,充分利用土地,而且还形成了用养结合的思想,积极养地、护地,保证“地力常新”。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先人们先后积累了休闲耕作、人工施肥恢复土壤肥力等比较有效的养地方式。

第一、休闲耕作。神农氏时期的黄河流域,先民们最先进行开垦时所采用的方式是生荒耕作。生荒耕作是指,在原始的土地上砍倒树林烧掉野草,在开垦出来的土地上进行播种。粮食的生长要靠土地本身的肥力,由于管理的粗放和技术的落后,长时间耕作的土地由于地力的消耗,产量下降,先民们就会转向其他未开垦的土地。这些被开垦出来又被抛荒的土地,经过一段时间,随着自然能源的投入,土地肥力又渐渐恢复,就形成了熟荒地。先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在熟荒地上进行开垦比直接开发生荒地要省力,就渐渐的形成了熟荒农作模式。西汉农学家赵过倡行“代田法”,以田垅隔年代换的方式交替利用地面,使土地轮换休闲以得到养护。

第二,人工施肥恢复土壤肥力。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已经有了施肥的概念。《周礼》中认为人工施肥能使土地熟化。《礼记・月令》有云:“仲夏之月,土壤褥暑,大雨时行,烧落行水,利以杀草,如以热汤,可以粪田畴,可以美土疆。”⑦可见那时人们已经开始懂得合理利用大自然的力量来制作肥料,提高土地肥力。到了战国后期,思想家荀况将“多粪肥田”视为农夫的一项重要任务。⑧西晋郭义恭作书《广志》提倡绿肥美田、施肥改土,并总结了绿肥和水稻轮作复种的经验。陈剪认为“熟土壤而肥沃之”的基本方法是将轮作、耕作、施肥等措施综合运用。元代王祯在《农书》中专辟粪壤篇,讲述施肥改善土壤的理论与方法。他认为:“岁岁种之,土敝气衰,生物不遂,为农者必储粪朽以粪之,则地力常新壮而收获不减”。清代《知本提纲》指出,“地虽瘩薄,常加粪沃,皆可化为良田”,并总结说“产频气衰,生物之性不遂;粪沃肥滋,大地之力常新”。⑨进一步认识到多施肥料是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的有效方法。

二、古代农业垦荒对当今土地利用的启示

以史为鉴,当今我国农业在巨大的人口压力之下,必须形成低度消耗资源和高量产出的发展模式,同时土地利用要坚持保护土地与环境的基本战略。

(一)以史为鉴,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应是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不能只注重经济效益。土地利用的生态思想,我国自古就有。战国时期荀子指出土地利用应当以自然规律为依据,使万物相协调。即《天论》中所说的“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当今土地在规划利用的过程中,政府部门不仅要考虑到土地的经济效益,同时要对土地利用所带来的影响进行环境评估。土地利用的规划方案不仅要考虑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还要充分考虑到本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方案的设定要在本地区生态环境承载力范围之内。工程建设项目的审批要慎之又慎,充分考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土地生态脆弱区要制定专项规划,重点关注。对农村土地的利用,要有全局的观念,不能只考虑到现在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而要充分考虑到土地生态系统内外部的平衡,使农村土地利用得到永续发展。

(二)因地制宜,分区指导

我国地域广阔,自然条件差异较大,土地的利用策略必须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而定。我国先民们在开垦土地的过程中已总结出来了“三宜”原则,并将其作为农业活动中必须遵循的原则。当今土地的利用要继承这一优良传统,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做到适宜。东北平原,土地肥沃,地广人稀,还有部分可耕荒地。现今开垦出来的荒地,在农产量上还有进一步提高的可能。在这一地区,土地政策的制定一定要加大对未垦荒地的保护,努力提高科学技术,引进先进科技,提高农产量。东北林区山地是我国传统林区,森林茂密,木材蓄积量占到了全国的三分之一。但目前该地区对森林不合理的采伐,使树木的生长量远远低于采伐的数量。在该地区应控制采伐,并加大植树造林的力度。华北地区的黄淮海平原可耕种面积较广,已开垦出来的土地占我国耕地面积的18.1%,但因水资源缺乏,土壤盐碱化该地产量并不理想,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在该地区大力推广节水农业,建立完善的排灌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应大力植树造林恢复植被以稳固水土。长江和珠江中下游平原水热充足,自然条件较好,应不断创新耕种技术,提高复种指数。华中华南山区耕地生产水平低,水土流失严重,要努力恢复植被,注重农业生态环境建设。西北地区存在的问题是土地沙漠化和草原退化,在该地区要加大防护林体系的建设,积极建设人工草场。青藏高原地区因自然条件严酷,土地利用率不高,该地区应随着科技的进步而逐渐开垦。

(三)加强法制建设

法律制度在土地开垦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封建制度下的农业经济具有很强的自发性,缺乏法律的约束,人民的开垦具有很强的盲目性和短视性,不加约束的开发,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不仅对当时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有些地方还形成了荒漠,至今不能恢复。当今土地的利用应加强法制建设。如创建破坏生态用地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加大罚款力度,加大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整体配合的力度。目前我国生态用地形势严峻,应当加大对土地犯罪行为的处罚力度。因生态林地、生态草地、湿地等具有特殊生态价值且被破坏后不易恢复,可增设破坏林地罪、破坏草地罪和破坏湿地罪等。另外,制定法律法规时应注意与相关法律的配合和呼应。(作者单位:1.山东曹县第一中学;2.青岛科技大学)

注解

① 《管子・权修》

② 《管子・七法》

③ 《管子・五辅》

④ 《管子・治国》

⑤ 《荀子・富国》

⑥ 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卷3

⑦ 《礼记・月令》

⑧ 《荀子・富国》

⑨ 杨灿:《知本提纲》,卷8

参考文献:

[1] 吕不韦.吕氏春秋[M].中华书局,1954.

[2] 范楚玉,苟萃华.悠久的中国农业[M].农业出版社,1983.

[3] 郭文韬.中国传统农业思想研究[M].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1

生态农业思想篇(7)

关键词:农民;生态意识;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S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6-0007-1

1 农民生态价值意识缺乏

生态价值意识,是指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对生态环境的价值追求以及对生态环境利用的价值尺度。自然界任何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资源,过度的开发自然资源,大自然必会对人类加以“报复”。只有合理的对生态环境进行改造开发,才能有效的保护生态环境。笔者在此次调查期间发现,当前农村地区农民普遍生态价值意识缺乏,绝大多数农民只注重自己眼前利益而忽略对环境的可再生保护。其中再被问到“您是如何看待土地的使用的”,有71.2%的人回答“只要有收益,不在乎土地的使用寿命”。可见,人们在对待某些环境问题时优先考虑的还是自身的利益。通过对农民生态意识的调查,笔者认为,生态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天然环境,只有对自然合理的,有节制的利用,人类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通过对范家村、篡集村两地农民生态意识的调查可以看出当前农民的生态价值意识缺乏。

2 农民生态科学意识匮乏

生态科学意识,是一种要求人们运用科学的方式、方法去指导实践生产、生活的思想方法。生态科学意识的提高有利于农村生产力的提高,农村生产力的提高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农民增强对环境保护的力度。笔者通过调查显示,社会转型时期,农村生产力的发展相对落后,农业生产技术也相对落后,正是由于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村经济的落后,农民在进行日常生产的同时不注重运用科技手段进行日常工作,出现了宁可多次多金雇佣劳动力作业也不愿一次性投入购买设备提高农业科学技术的现象,例如在此次调查中问道“您家里是否在使用沼气”,有近半数的农民选择了“用不用无所谓”可见,农民的生态科学意识匮乏,他们还不能意识到运用科技的手段在能有效利用废弃资源的同时既能保护环境也能节约支出。

3 农民生态责任意识淡薄

责任是一种职责和任务。身处社会的个体成员必须遵守的规则和条文,带有强制性。人们生活在自然中,生态责任意识更是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生态环境能否得到保护,关键取决于广大公众能否意识到自己对生态保护的责任,城市居民如此,信息闭塞的农村地区更应提升对生态保护的责任感。由于农村具有比较天然的土地和天然的居住环境,人们取之于自然,用之于自然显得更为直接,在调查中问及:“您认为当前农村环保工作是谁的事”时,竟有93.2%的农民认为,当前农村环保工作是政府的事情,无法意识到“环境保护,人人有责”。大部分农民认为只要耕好自己的地,种好自己的田,提高自家的收入,周遭的环境问题与自己无关,大部分的农民由于受世袭思想的影响还停留在认为土地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资源。另外,在被问到:“您认为使用化肥、农药的作用”时仅有2%和1.2%的农民选择了“污染土壤及水源”和“污染空气”。可见农民的生态责任意识淡薄,对环境问题的了解程度和污染的潜在危害不十分清楚,导致部分农民时刻以自身利益为中心,正是由于思想上的落后,使得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4 农民生态审美意识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