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儿科护理培训内容

儿科护理培训内容精品(七篇)

时间:2023-10-07 09:05:48

儿科护理培训内容

儿科护理培训内容篇(1)

【关键词】助产士;产科专科护士;胎儿监护;问卷调查

对助产士和产科专科护士而言,其必须掌握胎儿监护的相关知识。胎儿监护技术的熟练运用,对胎儿宫内的状况进行有效的监护,可使剖宫产率降低,有利于产妇阴道顺利分娩,可使医疗更加精确,保障医疗的安全和质量。就目前而言,我国在胎儿监护相关的规范、考核以及培训等均较为缺乏,导致部分助产士及产科专科护士在岗时缺乏对胎儿监护相关知识的掌握。本文选取我院参加培训的50名助产士和产科专科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展开问卷调查,然后分析调查结果,得出相应的结论,具体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4月期间在我院工作和进修实习的50名工作人员,包括30名助产士和20名产科专科护士。

1.2 调查方法

根据国际权威妇产科协会的胎儿监护指南进行问卷调查表的制定,对参加培训的学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个人基本资料、接受培训的经历、孕期胎儿监护的作用和内容以及胎儿监护的有关知识。为保证调查结果的可靠性,调查对象需在参加培训前完成调查问卷并及时上交。在完成相关培训后,采用另一问卷调查学员的培训要求。

将问卷收回,合理分类、科学分析与总结培训前后的问卷内容。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基本信息

共有50名调查对象,其中有助产士30名,产科专科护士20名。工作经验少于1年的有10人,1-4年的有15人, 5-9年的有9人,10年以上的有6人。

2.2 调查对象以往接受培训的情况

50名调查对象现有的胎儿监护知识主要通过临床实践得到,占82.0%,阅读专业书籍(74.0%),搜索网络资料(66.0%),只有15人(30.0%)个调查对象曾接受系统的胎儿监护培训。在这15人当中,主要接受实际操作和讲座的形式最多。并且只参加过1次培训的有2人,参加过6次以上培训的只有3人,这3人都是工龄长达10年的助产士。因此,产科工作人员在胎儿监护相关知识的培训较为缺乏,产科工作人员胎儿监护知识的获取渠道主要是培训之外的其他方式,包括阅读专业书籍、实践经历以及网络资料搜索等。

2.3 调查对象对孕期胎儿监护内容的了解情况

通过问卷调查得知,50名调查对象中只有26名对胎儿监护的内容具有全面的了解,其他调查对象对胎儿监护内容的了解均比较片面。而对于围生期胎儿监护的主要内容,48名调查对象可正确回答为胎儿是否缺氧,占96.0%。胎儿宫内死亡的确诊方法是超声不能探及胎儿胎心音,该内容有47名调查对象答对,但是有3人认为是听诊器未听诊到胎心或者胎动消失(6.0%)。有1人不知胎儿的睡醒周期为6-8小时或者1-2小时(2.0%)。临产以后胎心听诊频率有48人答对为“间隔15-30分钟”,但是有2人答错间隔时间(4.0%)。

2.4 调查对象对胎儿电子监护内容及知识的掌握情况

本次调查只有42人答对胎心基线的正常范围为120-160次/分钟。胎心基线变异是胎儿电子监护的关键指标,其包括消失型、显著变异型、中等变异型以及最小变异型等各种类型[1],有28人回答不完全。胎心基线变异种类的判断依据只有18人回答是变异幅度(36.0%)。关于胎儿电子监护的胎心加速要求,也有12.0%的调查对象答错。这表明部分调查对象在对基本概念的掌握较差,缺乏对胎儿监护知识的了解。关于胎儿电子监护图纸的3种减速,只有31人答对,其他均回答不准确。就行缩宫素激惹试验时该使用多少缩宫素和液体量这一问题,50名调查对象均答对,即2-5U缩宫素加入500毫升平衡液[2]。但是在回答OCT诱发宫缩频率这一问题时,答对为3-5分钟有48人,答错2人,占4.0%。宫缩应激试验的结果分析,有14人答错,这14人均工作经验较为缺乏。胎儿宫内复苏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中,只有28.0%的调查对象回答全面。

2.5 调查对象关于胎儿监护培训的态度

有80.0%的调查对象希望采用实际操作的形式接受胎儿监护培训,70.0%选择讲座,64.0%选择病案讨论,有58.0%对上述两者均感兴趣。关于胎儿监护培训内容的调查,有96.0%选择典型图纸分析,关注前沿发展的只有52.0%。认为收获最大的只有16.0%选择前沿发展,多达92.0%的人员将典型图纸分析作为重点培训内容。

3 讨论

调查问卷结果表明部分产科工作人员对胎儿监护相关知识缺乏掌握,其中以工作经验较少的年轻护士最为突出。部分产科工作人员不明确胎儿电子监护的基本要素,对胎儿状况的判断容易出现错误。我国在胎儿监护规范及培训方面存在欠缺,产科工作人员急需接受系统的婴儿监护培训。国家也应加强婴儿监护指南的建立,为产科工作的开展进行指导,促使其更加规范[3]。

根据调查问卷结果可得知,多数人员更倾向于胎儿电子监护的典型图纸分析,对前沿进展缺乏关注。较多人员不关心胎儿监护的基本概念及原理,以及前沿发展状况。因此,不仅要针对产科工作人员加强婴儿监护知识培训,也应在培训内容中注重基本概念及原理的教育,同时引导学员关注前沿发展。其不仅可使产科工作更加规范安全,保护母婴的生命安全,对我国产科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梁勇,李伟容,杨贵容.产前产时胎心监护对胎儿窘迫的诊断评价[J].当代医学,2013,19(07):29-30.

[2]马玉燕,王琳琳.产程中的胎儿监护[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4,30(01):5-7.

儿科护理培训内容篇(2)

本院儿科共有24个护士,年龄20~43岁,平均年龄27.5岁。职称:主管护师6名,护师6名,护士12名。学历:本科2名,大专22名。儿科工作年限:1年以下2名,2~5年10名,5~10年6名,10年以上6名。

2培训方法

(1)成立急救能力培训考核小组:将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6名主管护师组成培训带教小组,首先由急诊科、ICU的技术骨干进行对6名主管护师进行急救能力、急救知识及带教能力的培训并考核,考核过后,选出4名达标的代教老师。分成4组,由4名带教老师负责制订儿科急救培训内容、培训计划及考核,护士长每月进行抽查并讲评;(2)培训目标:通过实施急救能力培训,护理人员能够有较强的急救意识,敏锐的病情观察能力,娴熟的配合技巧,及儿童急救的各种技能。为儿科的护理安全做好保障;(3)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儿童急救基础理论知识、急救流程的培训、操作技能的培训、急救模拟情景训练等。

3考核方法

(1)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考核:每组按照培训的课程设置由组长统一安排时间小组培训,每项课程为期1~2个月,要求6个月全面完成。每项培训结束后先由组长进行小组考核,护士长每月根据培训内容定期抽查,每组抽查一人,作为小组成绩,累计6次。培训结束后6组再统一进行理论考试及操作比赛。分出名次,进行一定的物质奖励。其中儿童急救基础理论知识分值(100分)。技术操作每项(100分);(2)急救流程与急救模拟情景考核:急救流程与急救模拟情景合为急救综合能力考核。总分值为(100分)包括①病情观察能力(20分)要求能够根据临床表现作出相应的判断,并给予预防措施。②应急能力、突发状况的应变能力(20分)要求在突发状况中做到沉着冷静,迅速作出判断,给予正确的抢救措施。③抢救流程的熟练性(20分)要求熟练的运用抢救流程,给与患儿有效及时的处理措施,做到有条不紊紧张有序。④配合能力(15分),要求无论有多少护理人员在场,都能够合理安排抢救任务,做到争分夺秒、密切配合。⑤抢救过程中的沟通技巧(10分)要求护理人员在抢救过程中和家属要做到有效沟通,减少因沟通不当带来的医患纠纷。⑥技术操作的速度及准确性(15分)要求各种抢救操作熟练准确。

4讨论

儿科护理培训内容篇(3)

【关键词】 儿科护士; 在职培训; 培训需求; 影响因素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inservice training needs and relate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ediatric nurses in a Third-level grade-A specialized hospital of Shanxi Province,providing a reference for pediatric nurses training program.Method:By the method of convenience sampling,a total of 434 pediatric nurses in the whole hospital undergone questionnaire survey which were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s about inservice training needs.Result:The total score of inservice training needs of pediatric nurses was (3.95±0.57)score.The top three among various dimensions ranked in the survey were acute and critical care nursing skills,pediatric nursing knowledge and drug application and safety management.The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pediatric nurses training needs were education background and the department of pediatric Third-level discipline.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working years,marriage status,professional titles and competency level(P>0.05).Conclusion:It is important for nursing managers to adopt targeted strategy for improving training effectiveness according to individual characters and training contents in making training plans.

【Key words】 Pediatric nurses; Inservice training; Training needs; Influencing factor

First-author’s address:Nursing College of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Taiyuan 030001,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29.018

护士在职培训是对护士的理论知识及技能的不断补充、更新、拓宽的一种继续教育,可以提升护士临床、教育、管理、科研等各方面能力[1-3]。国家也出台相应政策要求护士必须接受在职培训[4]。由于儿童身心特殊性及儿科护理的专业性,临床护理中对儿科护士的能力要求普遍较高[5]。培训可以有效提高护士各方面的素质,而儿科护士在职培训面临培训效果不佳、培训时间安排不合理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6]。本研究旨在了解儿科护士在职培训需求及影响因素,为护理管理者和教育者在制定儿科护士培训方案时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使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山西省某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全部在职儿科护士434名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本院在职儿内科、儿外科、儿科急诊、儿科ICU护士。排除标准:调查期间因各种原因不在医院上班的儿科护士。研究对象年龄21~53岁,平均(30.62±6.18)岁,工龄

儿科护理培训内容篇(4)

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是一个危重患儿密集、病情多变、危象丛生的场所,以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极低出生体重儿和高胆红素血症多见,集中了医疗的先进仪器设备和各种抢救器械,是体现医院医疗护理质量的关键场所[1],因此要求NICU的医护人员应具备高超的技术、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扎实的理论知识。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加,早产儿越来越多,孕周越来越低,病种多样化及复杂化,对护士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近年来由于我科不断发展,每年新入科护理人员不断增多,而对于初入病房的低年资护士,由于技术不熟练、经验不足,对患儿病情缺乏全面的、系统的了解.导致观察病情不到位,识别能力低,预见性差。由于缺乏经验,在遇到突发事件(抢救、死亡等)、病情变化快时就更束手无策。为了尽快提高新护士的业务技能,我们制定了明确的培训目标及内容。

1职前培训

提供职前培训,使新进人员能尽快熟悉医院及科室工作环境、制度、流程及临床护理实践,确保适任临床基本护理。

1.1护理部制定全院职前培训计划和课程;护理部集中全院职前培训共2周,以新近人员手册内容为主。

1.2各科室制定专科职前培训计划和课程;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3个月,(1)熟悉新生儿病房上班工作环境及制度、护理人员各班职责、护理工作流程。科室工作环境、制度、流程及临床护理实践,确保适任临床基本护理。第二阶段:4~6个月,(1)掌握常见新生儿疾病护理常规及常用药物剂量换算。(2)熟练电脑、各种监护仪器的使用、气管插管及其他有创管道的护理。第三阶段:7~12个月,(1)以专科基本临床能力适任内容为主。熟练掌握急救物品、仪器的使用,急危重病人的病情重点观察及护理,抢救的医护配合;(2)掌握心肺复苏技术。

2具体做法:

2.1带教

2.1.1一对一责任制的临床带教方式带教老师根据新护士培训目标及内容,配合护士长负责新护士的临床护理操作的技术指导。进入临床的3个月内,护士长安排带教老师对新护士实行一对一带教,3个月后,护士长和带教老师对其进行考核评价,了解新护士的适应能力。第1年,主要让其从事基础护理工作,护士长安排老师与新护士同一时间段上班,以便带教老师对新护士的护理工作继续进行检查与指导,解决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2.2规范专科护士的培训模式及管理

2.2.1坚持继续教育,提高护理人员专科知识,为此,当新护士经过岗前培训进入病房时,我们就设计一系列的培训课程,采取集中教育培训、专题讲座、现场示范、模拟操作、教学查房相结合[2],每周集中上课1次。并根据科室专科特点,设置制定各专科理论知识学习和专科技能训练计划。

2.2.2加强新护士观察能力的培养及指导观察能力是护士进入临床必备的基本技能,新生儿护理有别于成人及儿童,新生儿用肢体语言(信号)告诉我们自己的需要,这些信号包括婴儿的反应、兴奋/安静状态、活动情况、皮肤颜色、末梢循环、生命体征、生化血气检验结果等,对于新生儿身体信号的识别是一项特殊而又极其重要的临床护理技能,是新生儿护理的专科特色。有经验的护士能够准确、及早识别这些信号,为患儿的救治赢得时间,为其未来的生命质量加分,相反,未经培训的护士经验不足。因此,新生儿专科护士培训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目标,即识别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2.2.3重视护理查房,开展专科讨论坚持每月1次的专科护理查房,查房前做好讨论的准备。查房由专科护士主持,做好查房记录。这种主持查房的机会,在专科相对固定的高年资护士中人人均等,使每个专科护士都能得到锻炼。查房的目的不是走过场应付检查,而是实实在在地解决临床病人目前存在的护理问题,并能够通过护理手段解决这些问题和预防潜在的护理问题和并发症,同时,也是一次对专业理论知识和专科技术操作的临床训练和实践运用检验。

3进行素质教育,提高新护士心理素质、职业信念和慎独精神

强调新生儿护士应具备下列的素质要求:(1)具有强烈的责任感、耐心、细心。(2)具有良好的观察能力。(3)具有熟练的操作技能。(4)具有良好的记忆力。(5)具有良好的沟通和交流能力。(6)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工作热情,并加以引导,使她们心存仁爱之心,学会关心、体贴、爱护每位患儿,真诚地理解患儿家属的心情,积极学习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先进的仪器设备及技术,具备科学的思维和独立工作的能力[3]。

4科室鉴定与考核

新护士经过试用期后,每年考评三次作为一年后晋升注册护士评价。并由科护士长进行基础护理操作和专科护理操作及理论知识的考试。新护士本人写出书面工作总结,科护士长、带教老师根据其工作表现,征询大家意见,结合考试成绩,进行客观评价,保证新护士的质量标准。

5结论

通过阶梯式人才培训,有计划有针对性分段培养,系统循环往复,目标明确,基本功扎实,有利于加快护理人才的成长。)由于注重新护士的业务技能培训与管理,使新士的护理技术操作,专业理论知识,工作能力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NICU护理工作质量进一步提高,同时利用各自特长促其成长,各显其能,充分体现个人的自身价值,使科内人才辈出,同时调动了全科的积极性,形成彼此取长补短,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提高了整体素质、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循序渐进的培训方法使新护士养成了观察勤、手勤、腿勤、嘴勤的工作作风。扎实的专科基础理论使护士在与家属的医患沟通及健康教育上满意度大幅度提高。

参考文献:

[1]苏雅香,罗洁.护理工作的慎独修养与培养[J].护理学杂志,2008,16(6):380-381.

儿科护理培训内容篇(5)

高职儿科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在围绕市场需求建立和开展的同时,也必须要重视学生能力素质的提升,将“工学结合”一体化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思想,在确保学生充足专业知识储备的同时,不断提升学生的临床护理水平。就目前多数高职院校来说,学生的专业知识较为丰富,但是由于缺乏合理的培训手段,学校方面缺乏全面的调研和讨论,最终导致学生临床服务水平不足,因此必须要特别重视这一方面的培养和落实,将培养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备优秀临床护理能力和技术水平、具备优秀心理素质的专业护理人才作为院校的最终教学目标。

二、重视对市场需求的调查和分析

市场-课程-市场的培养模式对于高职院校专业人才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市场-课程-市场的培养模式能够有效地降低高职院校的教学盲目性,并且提升教学效率,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保障。市场-课程-市场的培养模式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培训模式,为此高职院校必须要重视市场调查和分析工作,以确保培训课程内容准确性。首先,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同医院的交流与合作,定期同医院儿科医疗人员进行沟通,以了解医院儿科护理日常工作的主要内容,对咨询医院儿科工作的具体需求。同时,高职院校方面应该做好对医院教学意见和需求的统计分析工作,筛选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意见和建议,将相关内容同日常教学工作相结合,有侧重性地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三、加强课程改革,建立科学的教学体系

为保证实际教学质量,提升儿科护理专业人才的培训效果,高职院校方面必须要重视教学课程的改革,构建全新的教学体系,满足实际教学需求。目前儿科护理专业的课程内容较为分散,课程群划分并不明显,因此必须要重视对课程群的划分,整合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比如,儿科护理课程体系应该划分为基本素质课程、人文素质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以及专业课程四大部分,基本素质课程主要是由基础的教学教学课程组成,如化学、政治、体育、应用和计算机应用等等,这些课程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人文培养课程是培养学生的工作责任性和责任感,提升学生的工作意识,端正学生的工作态度,具体包括了护理伦理学、护理心理学等等;专业基础课时针对于儿科护理工作技能的培训课程,这些课程是学生今后工作过程中需要运用的重要知识,包括了人体机构学、营养学以及病理学等等;专业课则是针对于儿科护理工作的专业类科目知识。

四、开放实践场所,保证实践质量和效率

高职院校儿科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要以临床服务能力水平作为重要的评价标准。因此,对于儿科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来说,实践环节是必不可少的,而这也是提升学生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的重要手段。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工作主要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但教学是较为有限的,学生必须要利用实践来不断巩固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才能够确保自己的工作能力。为此,高职院校必须要为学生建立开放的实践场所,除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医院实习机会的同时,最大化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配备和引进更多先进的实践设备,充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成长,补充学生的学习实践,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综合教育水平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在加强对儿科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的同时,必须要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以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老师是现代教育教学的基础,老师的能力和个人素质将直接决定着院校的教学水平。就当前部分职业院校来说,由于待遇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高职院校的教师水平同高等院校存在相当大的差距,高职院校教师能力问题成为危及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重大因素。为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必须要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提升综合教育水平。首先,高职院校应该适当提升教师待遇水平,结合当前市场环境制定较为合理的教师待遇,以吸引更多的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加入到教育教学工作当中。对于儿科护理专业来说,临床服务水平是学生基本要求,高职院校在不断为学生创造实践场所的同时,应该适当引入具备丰富临床实践经验的老师,以保证课堂教学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此外,高职院校应该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制定全面的培训流程,定期要求国内优秀的护理人才和专家参加培训活动,帮助教师了解和掌握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想,确保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提升,为儿科护理专业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奠定良好基础。

六、结语

儿科护理培训内容篇(6)

[关键词] 护患冲突;护患沟通;沟通技巧培训

[中图分类号] R47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5(b)-084-02

Primary hospital pediatric clinic nurse-patient injection room to reduce conflict and evaluation

ZHONG Wanhong,HUANG Xiuting,WANGZhandi,CHEN Miaojuan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Shilong Town,Dongguan City,Guangdong Province,Dongguan52332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mprove communicating skill between nurse and patient, and to reduce the conflict between nurse and patient.Methods:The nurses were trained with etiquette an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communicating skill for injection nurse in child outpatient department, and to apply the investigate list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nurse and patient, and the effects were compare before and after training for patient and family treated in child outpatient department.Results:After do training of communicating skill, there were obvious improvement in relation between nurse and patient, nurse’s professional knowledge level, mastering of communication descriptions, familiar with communicating skill (P

[Key words] Conflict between nurse and patient;Communicating between nurse and patient;Training of communicating skill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患者集中,病种复杂,流量大,就诊人员有不同的需求,而患儿因其年龄等特殊原因,在沟通、语言能力等方面与成年人有着许多不同的地方[1]。只有掌握好与患儿及其家属的沟通技巧,做好护患沟通,才能减少护患之间的磨擦和冲突。为此,本科2009年4~11月开展减少护患冲突的研究方法,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全科护士8 名,均为女性,年龄22~50岁。学历:中专6名,大专2名;职称:主管护师2名,护师2名,护士4名。

1.2方法

1.2.1调查方法采用问卷及言谈的方法。首先召开科会议,针对沟通的重点制定“护患沟通调查表”,内容包括护士专业知识水平、沟通内容掌握程度、沟通技巧熟练程度等7项。要求调查者于培训前(2009年3月)和培训后(2009年11月)对患者进行调查。培训前(2009年3月)和培训后(2009年11月)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培训前发放问卷80份,收回有效问卷80份;培训后发放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100份。

1.2.2培训方法与内容

1.2.2.1护士礼仪培训聘请礼仪公司的专业人员进行礼仪、着装讲座。

1.2.2.2 举办护患沟通技巧讲座通过讲座,让护士掌握护患沟通的概念、方法与技巧、注意事项、宣传教育技巧等。

1.2.2.3加强专业知识的培训 包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的掌握,特别是新毕业的护士,由本科护士长或选1个护理理论和护理操作技术掌握得较好的护士做培训老师,每月培训1次。

1.2.2.4做好健康宣教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及健康宣教。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

2结果

具体结果见表1。

3 讨论

良好的护患沟通技巧是建立护理中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2]。通过对本科护理人员进行全面的培训,使护士衣着整洁、仪表端庄、举止得体,面带微笑,塑造出护士可亲可敬、乐观自信的美好形象,增加对婴幼儿的亲和力,从而减轻患儿紧张感和消除其陌生感,增加患儿及家属对护士的信任感、安全感;减少护患的冲突、纠纷。通过培训,护士对护理理论知识、操作技术能熟练掌握,对患者的病情掌握得较好,并提供良好的护理工作,对患儿及家属提出的医学问题,能详细地解答,使其能较好地了解病情,减少误会。同时,也增加其对护士的满意度;运用沟通技巧,可准确获得患者的信息,全方位地了解患者的身心需要,帮助满足其需要。表1示,培训后患者满意度提高,说明此方法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宗青,陈正珊,李素坚.儿科门诊分诊护士沟通的技巧[J].现代临床护理,2007,6(3):68.

[2]黄萱,胡景民.论护患沟通技巧[J].护理学杂志,2005,20(17):64-65.

[3]叶贞.基层医院门诊注射室纠纷与差错预防措施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41(7):56-57.

[4]袁文丽.浅谈基层医院门诊注射室的安全管理[J].中国实用医药,2007,2(7):168-169.

儿科护理培训内容篇(7)

关键词:风险防范式护理;儿科;护理管理

儿科疾病发病急、病情变化快而复杂、致死率高,并且医院的护理安全管理存在缺陷[1]。这些问题都可能对患儿产生危害,严重时会导致患儿死亡。因此,良好的儿科护理是患儿疾病改善和生命安全的保障。风险防范式护理是通过改善护理质量,来防范护理风险的一种护理方法。将其应用于儿科护理中,可降低患儿治疗期间的死亡率。常见的护理儿科风险有很多类,可以从人员、仪器两大方面分类。从人员上来说,有人力资源不足、缺乏护理安全知识、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不强、专业知识和技术不足、护患沟通不畅、书写不规范、感染预防意识不强、风险防范意识不强和风险识别能力不足;从仪器设备方面来说,有仪器数量不足、仪器老化和仪器故障[2]。因为儿科护理风险众多,因而选择好的护理管理方法在患儿的治疗期间显得尤为重要。我院在儿科护理中,应用风险防范式护理有效减少了护理风险、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护理管理效率,现将护理方法和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5月~2014年2月收治的714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男性362例,女性352例,年龄(7.9±2.1)在2~14岁。随机选择357例不超过14岁的患儿作为对照组,男性179例,女性178例,年龄(7.8±1.9)在2~14岁;357例不超过14岁的患儿作为实验组,男性182例,女性175例,年龄(8.0±1.8)在3~14岁。患儿所患疾病类型主要是消化系统方面、呼吸系统方面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疾病。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随机选定年龄相似的23例护士进行风险防范式护理培训,培训合格后,分配到实验组,为实验组患儿进行护理。余下护士不经培训,直接为对照组患儿进行护理。记录护理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的情况,并在患儿治愈后对每位患儿的家属做问卷调查,进行满意度评价。最后对记录的护理情况和家长的问卷评分进行统计分析。具体措施如下:

1.2.1培训内容方面 首先,儿科护士的工作量大及需要较高的专业水平,而一般护士无法做到耐心细致地回答家属所提出的问题,从而很难满足患儿家属的要求。因此,医院需要加强对护士基本技能操作的培训。其次,儿科护理时静脉输液,穿刺一次成功的可减少小儿痛苦、降低家属焦虑心理。因而,我们对护士加强专业技能的培训。使用家兔做细小静脉穿刺训练,让护士熟练掌握血管的穿刺技术,培训完成后对护士做考核。在每日训练后,由护士长组织对当日的训练做总结,并对护士所提问题进行解答。再者,患儿在陌生的环境中会产生不良情绪。护士在护理中应当耐心主动地与患儿沟通,必要时可对其进行安抚,使其平静地接受治疗。最后,护士在护理过程中要及时与家属沟通,可以缩短护士与患儿的心理距离,增加患儿对护士的依顺性。在护理中,如果出现患儿不配合治疗、血管小、扎针难、血管通透力强和连续输液,都会引起家1.2.2属焦虑情绪 护士应及时安抚家属,减少家属不良情绪。

合理安排工作方面。在工作上合理安排人员分配,减少技术力量分配不合理现象,缓解人员不足的问题。实行弹性排班,调节护士心理状态,让其控制情绪、保持良好工作状态。护士在护理中镇静果断地完成每项护理工作。由护士对患儿进行护理并记录护理情况,详细记录护理风险较高护理内容。患儿方面由于儿科疾病发病急、变化快,可能导致家属对后期评价偏差较大,对实验结果产生不良影响。若医院的治疗未能达到家长预想效果,可引起家长不满情绪,对患儿治疗产生负面影响。

1.2.3风险意识方面 对照组护士未经风险防范式护理培训,且临床经验有限,容易发生对患儿病情观察判断不准确的现象。有些护士责任心不强,没有严格落实相关规章制度。另外,患儿用药的剂量低,一般按照其体重估计。护士在配制药物过程中需复查次数多,也容易出现差错。护士在日常护理中严格落实三查七对,保证患儿安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护理风险要进行比较,对所有家属满意度做问卷调查、观察家属情绪变化。护士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评分采用数字评分法评定,并对其进行比较。仪器设备方面。补充缺少的仪器设备,更换老旧仪器,修理故障仪器,提高操作人员水平。

1.3 判定标准 每月由相应责任护理人员与护士长进行护理质量的评定,评定内容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及生活护理[1];并发症发生率是患儿住院期间发生并发症患儿例数与总患者数比值;患儿家长情绪评分采用SAD量表评定(0~100分):情绪越差者得分越高,低于50分的则视为情绪稳定状态;患儿出院时,对家长采用数字评分法对就诊环境、住院管理、护士业务能力和护士亲和力等4各方面进行护理满意度判定[3]。

1.4统计分析 将收集的数据用SPSS 20.0软件做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设P

2结果

2.1两组患儿风险情况比较 比较两组护理质量情况,结果显示,实验组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和生活护理三个方面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

2.2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显示,实验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

2.3两组患儿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 实验组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3讨论

欧美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将风险管理加入到日常护理中,足见他们对风险管理的重视。然而儿童患者的治疗护理都十分困难,在其护理过程中许多潜在因素使风险事故发生率很高,例如患儿情绪不稳定,血管细小,无法有效沟通表达等[4]。另外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由于护理人员的原因,造成多种护理风险,危及患儿生命并影响其治疗和恢复。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法,帮助患儿解决生活和心理问题。这对患儿及其家属和医院都有重要意义[5]。

本文实施的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研究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实验组护理质量三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家属满意度、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了患儿家属的不良情绪,不仅能够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降低护理风险,还能减少医院的损失,在临床护理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曾月嫦,麦海娟,马梦玲,等.风险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6):38-39.

[2]高秀珍,尹维宁,闫春明.儿科护理风险管理现状及防范研究进展[J].河北医药,2013,35(11):2660-2662.

[3]刘变巧.探讨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童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13,15(1):4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