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学习与实践论文

学习与实践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8-31 13:18:48

学习与实践论文

学习与实践论文篇(1)

一、学法指导在理论与实践上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片面

学法指导与学习指导虽一字之差,却有很大区别。只提学法指导,眼里只有学法,容易走唯方法论的极端,在指导上,只见树木不见林。而学习指导,内涵却丰富得多。它除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外,还包括学习主动性的激发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少提学习指导,导致指导途径单一,缺乏综合效应,收效之微也就是必然的了。  (二)急功近利

理论的片面性也导致了价值取向上的急功近利,要求学法指导能有立竿见影之效。见诸报刊有关学法指导的文章,在文中例举最多的课文是《精彩的马戏》《再见了,亲人》和《桂林山水》等几篇。从低段到高段均是同一模式:指导学法尝试学法独立应用学法。立竿见影好像其妙无穷。然而,文中段落结构相同或相似的文章又有多少呢?这也就难怪似有立竿见影之效的学法难以迁移了!  (三)浅尝辄止

学法指导的不足,还表现在浅尝辄止上,不能深入下去,表现之一是对刚总结出来的学法还未运用就束之高阁,如同“小猴子下山”,学一个,丢一个,自然形不成“滚雪球”效应。表现之二是对语言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如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只停留在能找出表达中心的词句段,却不求甚解,更谈不上用想象、朗读的方法来加深理解。因此,看似掌握了不少学法,但读写能力却不见有明显的提高。

二、提高学习指导效果的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观念首先,要立足于“学习指导”来进行学法指导的实践,把培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同学法指导结合起来,让学生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去学习和运用学法,并逐步内化为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要坚持正确的价值观。掌握学法,终生受用。但终生受用的技能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要经过长期磨练。要着眼于高效又舍得花“慢工”。学习在于积累,日积月累,自然会有开窍、顿悟的一天。再次,语言的学习需要不断深入和积累,不能总在一个层面上重复。如上面列举的三篇课文,虽构段方式相似,但学法指导应同中有异,体现不同年段的要求和课文的特点。低段《精彩的马戏》要体现引导学生读懂词句;四年级的《再见了,亲人》要体现抓住表现课文中心的词句段去概括中心思想;五年级《桂林山水》则要体现把观察和想象结合起来。假如只满足于“扶半扶放”的教学程序,也就失去了学法指导的意义。  (二)要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

汉语比起其他语种,语义更丰富,需要联系上下文加以理解,更需要对语言有敏锐的感受力。毛泽东同志曾说:“语言这个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在这里他老人家深刻地道出了语言学习的甘苦。我们要把学习指导深入到学习语言、积累语言的过程中,舍得下笨功夫、苦功夫,不走终南捷径。  (三)要遵循心理规律

首先,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小学生记忆力强而思维发展较慢,整个小学阶段,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既不精确也不深刻,对繁杂抽象的学法难以产生迁移的效果。因此,在学法指导上,要从大处着眼,宜粗不宜细,宜笼统而不宜条分缕析,要把小学的学法指导同中学区分开来。如中学分小说、散文、寓言、童话,可就文体特点指导学法,在小学则一律视为记叙文。在引导学生理解思想内容时,则主要指导学生抓住表现中心的词、句、段来理解。学法指导分类过细,由于学生思维跟不上,效果不会好。

其次,要根据迁移规律进行学法指导。每种学习方法,只有学生在有了充分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自己概括出来才有意义。

此外,在有关迁移的理论中,不管是相同要素理论、概括化理论还是关系理论,都十分强调学习的经验背景,对语言的学习,更是强调初始知识学习的作用。可见,丰富感性认识,多读多写,积累语言,是学法指导的基础。  (四)要处理好教法与学法的关系教法和学法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的。

学习与实践论文篇(2)

[关键词]自主学习 文化差异 建构主义 认知 任务型 合作型

[作者简介]闫爱静(1974- ),女,吉林四平人,吉林师范大学大学外语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二语习得、应用语言学。(吉林 四平 136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西文化差异与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批准号:吉教科文合字[2010]第436号)和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西方高等教育公平性之比较研究”(项目编号:2011B339)的结题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4-0106-02

20世纪80年代自主学习理论在西方得以系统地提出和实践,该理论强调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意识的参与、控制并加以负责。自主学习理论对于提高学习者主体意识,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使教学过程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以及步入社会后的终身学习能力,是目前西方世界非常重视的重要教育改革方法和措施。但是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的巨大差异,根植于西方的自主学习理论所强调的独立性、自主性、主体意识、自我计划、决策和反思能力等因素在我国大学生身上普遍表现薄弱,于是自主学习理论是否适合我国国情,正引发着不小争议。本文将就此问题展开论述,并提出自主学习理论如何在我国传统文化背景下进行本土化融合。

一、自主学习理论概述

1.自主学习概念的提出。自主学习理论最早由法国的Henri Holec经过近十年的研究于1979年正式提出,即学习者自主(learner autonomy),“自己负责自己的学习的能力”;Little(1991)指出,自主学习是“一种独立的、进行客观的批评性的思考,作出决策并采取独立行动的能力”。其他语言学家和研究者根据不同视角有着其他的提法,如independent learning, self-directed learning, self-access learning 等,但这些概念的本质都体现了相同的自主性内涵:强调学习者对于自身学习的责任态度和能力。学习者要对整个学习过程,包括学习内容的选择、学习目标的确立、学习计划的制订,学习过程中方法和技巧的选用,学习结果的反思和评定等,无论客观环境如何,都要体现出高度自觉性、责任感以及相应的自主态度及能力。

2.自主学习的理论来源。自主学习理论来源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认知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 由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Piaget)于20世纪60 年代提出, 后来在维果茨基(Vygotsky)、奥苏贝尔(Ausubel)、布鲁纳(Bruner)等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的努力下得到丰富和发展,并逐渐形成了较完整的体系。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生是认知的主体, 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新的知识体系的建成是学习者与原有的知识体系、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不断发现和探索从而形成新的论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是直接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对学生的知识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建构主义理论找到了人类认知周围世界并进行知识积累和内化的客观规律,自主学习理论则是这一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人类将因此进一步获得关于自身和周围世界更大的自由,是人本主义的进一步升华。

二、自主学习理论的东西方文化对比分析

自主学习理论在语言教学方面的研究与应用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在欧美已经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指导原则,许多国家和地区,如英国、法国、瑞典等国家都在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上体现了对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和训练的普遍的教育目标,并取得了外语教学的满意效果。然而当自主学习理论被推广到世界其他地方,尤其是像中国这样的东方国家时,其文化的普遍适应性受到质疑,引发了激烈的讨论。

自主学习理论产生的土壤为典型的西方独立、民主、自由的文化背景,崇尚自我、满足自我需求、追求独立自主的个性主义(individualism)价值观几乎在所有人心中扎下了根,因而教育过程的独立、自主对于每个人接受起来也是自然和水到渠成的。学习者会自觉地选择学习内容、确立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有意识地自觉选用学习方法和技巧,同时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反思和评定。

中国自古以来的漫长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剥夺了人们大量自我决定权,一切听命于上级,即君权、父权、夫权。人们总是在自我熟悉的定位上重复着听从、服从、执行的行为,使得人们自我决断的意识渐渐淡化和模糊。虽然新中国的建立,从制度上打破了这种权力压制,赋予人们主人翁的地位,以民主的形式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但人们潜意识里仍然无法摆脱依赖和听从的思维定式。而且中华民族很多优秀的传统如“师道尊严”“孝敬父母”的“敬”“听”“从”思想一直作为中国传统美德的一部分不断延续和发展。教育过程中学生视老师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权威,对其言听计从,这必然与自主学习的基本要求产生巨大冲突,或者说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来说是个巨大的阻力。于是国内的有些研究者认为,盲目复制这种舶来品并不明智,国外的理智的语言学家也警告把这种学习理论不加以考虑地强加于东方文化,容易犯“教学法上的霸权主义”。很显然,如果找不到该理论在我国特有的文化背景下的契合点,那么自主学习理论要么被拒之门外,要么束之高阁,要么将面临照抄照搬、盲目移植所产生的必然失败的后果。

三、对自主学习概念及其与东方文化关系的再认识

20世纪80年代初由Henri Holec和其他语言学家提出的“学习者自主”的概念单纯强调了学习者在理想的状态下对整个学习过程的理想自控状态,是一种狭义的概念理解,按照这一标准及目标,我国一些研究者曾经在中国学生身上做的所有研究几乎都显示出我国学生极低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一结果必然导致自主学习理论在我国英语教育领域应用的挫败和悲观感,要想科学客观有效地采纳和利用该理论,我们必须对学习者自主概念的范围、程度进一步扩展,使其更具包容性,同时挖掘出我国传统文化与该理论的契合点,使其文化适用性更加广泛和具有灵活性。

著名语言学家Littlewood在考虑到自主学习概念的文化适宜性的时候曾指出三点东方特殊的文化传统,它们将影响东方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模式及方法:(1)亚洲社会的集体主义导向,即以集体利益和荣誉而不是个人利益为奋斗目标,带着更强的动机与责任感进行学习活动。如为家庭、家族甚至是国家的荣誉和发展而学习,光宗耀祖、振兴国家,一直是我国很多学成者的巨大动力与鞭策。虽然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有着本质的不同,但从出于集体责任感和使命感而产生的强烈学习动机来看,与自主学习理论所强调的积极主动地学习来说并不相悖;(2)基于权力与权威的教与学关系,即师道尊严。中国自古以师者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主体,从而实现知识与思想的传播,因而师者的地位和权威一直受到重视与尊重。但是由于我国历史等级思想的局限导致学生畏惧权威、依从权威,缺乏独立思考与创新精神则需要从改变整个社会对于科学、教育及人类自身的科学再认识而实现,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3)对于勤奋的坚定信念,东方文化认为通过勤奋,跟借助天赋相比,同样甚至会获得更大的成功,如勤能补拙、天道酬勤等。鉴于此,我国传统的东方文化传统将使得我国学生产生不同于西方学生的自主学习态度、信念和模式。

除以上Littlewood指出的东方文化传统的特殊性外,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还有很多在学习动机、学习态度、与他人的学习关系、学习意志力、学习技巧、治学原则等方面广为流传的积极经验及教诲,如“天生我才必有用”“熟能生巧”“铁杵磨针”“三人行,必有我师”“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这些经验及教诲非常有效地激励我国学生汲取知识,完善自我,不断进步,对自主学习理论在我国的应用和实践将起到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因此,在我国优势的传统文化背景下,运用现代科学的课程设计及管理模式,培养和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必将成为我国大学英语改革的主要方向和内容。

四、适合我国国情的自主学习新模式

我国经济等综合能力相比西方还有很大距离,学生学习英语的环境并不理想,加之老师与学生的比例严重失衡,大班教学带来的弊端不断呈现,因此,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不仅仅是符合人类认知规律的体现,也是迅速有效提高大学生英语学习质量,解决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瓶颈问题,更是加快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步伐切实可行的途径。2007 年7月我国教育部新制定并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 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结合我国的特殊文化特点和国情,确立有我国特色的自主学习理论框架和实践模式,要做到两个转变和两个结合:

1.两个转变。第一,教师角色意识和能力的转变。自主学习理论对传统教学方式最大的颠覆形式之一就是教师和学生角色的彻底转变,教师由原来课堂教学的主角、主宰和权威的地位退下来成为辅助者、协助者、设计者。这种转变要求教师从意识和能力上同时转变,而角色意识的转变则是前提和基础,这一点对于数千年来一直作为教学权威和主宰的高高在上的教师角色来说并不容易,很多教师感觉无所适从。所以通过专门的学习和培训使教师转变意识是前提,同时还要对新增加的角色责任和能力进行有效的培训和提高,从而进一步保证学生角色的转变以及教学新模式和方法的设计及实施,这对于自主学习理论的实践起着成败攸关的关键作用。

第二,学生自主意识及学习行为的转变。学生作为自主学习模式的主体进行角色转变是大学英语改革的目标和关键。我国的学生由于历史原因,习惯于听从、执行,并且学习行为多局限于记录、模仿、记忆和复述,让他们改变自己的角色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积极、主动地参与、展开课堂活动,并进行必要的思考、抉择和评判是十分困难的。而且面对我国传统文化里“面子负效应”的问题,以及“重群克己,重他轻己”的思想,学生同样很难主动地把自己展示或暴露于众目的审视之下,所以要想让学生角色发生根本性改变,教师首先要善于观察和预测学生的心理变化,并在角色意识上要对学生进行深入的指导和培训,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责任意识,同时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把学生的焦虑感降到最低,而且有效地指导和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思考和抉择的技巧和能力。俗话说“艺高人胆大”,在能力和成绩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主动性会呈现正增长。

2.两个结合。第一,任务型与合作教学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方法。鉴于我国的文化历史背景,我国的学生不适合充当完全自主学习者,我国老师相对于西方教师必须有较多的介入和引导任务,做到不专制和不垄断的同时,又不放任,使学生成为不完全自主学习者。但是这种介入和指导绝对不同于以前的角色代替似的讲解和灌输。与当前众多的教学方法相比较分析,任务型教学方法一方面能实现教师的宏观指导和掌控,同时最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锻炼学生复杂的思考和应用能力。而我国长期以来特有的重群克己的集体主义观念又使学生很难总是作为个体出来承担某种活动角色;相反,小组(集体)合作完成任务可以让同学们感觉更轻松自然、减轻焦虑,同时营造更多交流和互动的机会。所以任务型和合作型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可以说是较为理想的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和锻炼的有效方法。

第二,课堂教学与课后自主学习相结合模式。课堂上任务型与合作型教学方法的结合能有效培养和锻炼学生自主思考、判断和抉择的意识和能力,为课后相对完全的自主学习活动做了有效的训练和准备,使得学生更快地向完全自主学习者转变。而课后的自主学习是课堂教学的有序延伸,也是实现自主学习实践、培养自主学能、实现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最终目标的必要而有力的保障。

当然,课后自主学习需要有强大和物质和技术支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投入的不断提高,很多学校已经建立功能较为完备的自主学习中心,但是规模和人机比例远远无法与西方相比,所以结合我国国情,有效利用现有的设备支持,设计和布置要求学生独立选择、完成、评判和反思的学习任务,并加以监督和指导,做好自主学习的课堂和课后的有效衔接,将大大加快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进程。

自主学习理论无论对于学生个体发展,还是对于整体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前景,然而切实与我国特有的历史文化背景相结合,进行教学大纲的调整、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方法的创新开发才能保证其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领域的有效实施并获得成功。这种结合应该体现在大学英语教学的各个宏观及微观环节,其影响力甚至有一天将波及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2]李红.学习自主性与中国英语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10).

[3]彭金定.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学习者自主”问题研究[J].外语界,2002(3).

[4]戚宏波.学习者自主的理论溯源[J].山东外语教学,2007(6).

[5]王笃勤.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外语界,2002(5).

[6]张建伟,陈琦.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4).

[7]Hedge T.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M].Oxford:OUP,2000.

[8]Holec H.Autonomy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on,1981.

学习与实践论文篇(3)

关键词:新课程单元学习评价过程性操作方法

摘要: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在体育与健康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通过运用好单元学习评价,可以强化学生能力提高和终身体育原动力逐渐的形成。笔者通过学习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对如何做好学生的单元学习评价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评价体系倡导的是“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理念,学生学习评价作为课程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因为学生学习评价集中体现着课程的基本理念与价值取向,影响课程发展的方向。特别是课程目标主体取向评价的提出,更加强调每一个学习者对自己学习过程中的“反省意识和能力”。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运用好单元学习评价,能有效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进行反省,从而不断提高自己。

体育与健康新课标学生学习评价的内容与特点

正是由于过去体育教学评价中只重视学生的终结性评价,而忽视体育教育的过程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只重视期末成绩的考核,单纯用分数的高低来评价成绩,而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评价;只重视达标和技能评价,忽略思想品德,个性品质等方面的评价。因此,以往的体育教学评价,还远远没能充分发挥出评价的效果,诊断教学问题,提供反馈信息,引导教学方向,调控教学进程,激发学习热情,实现教学管理的功能。因而新课标对成绩考核评价进行了重大的改革:

.学习成绩评定的内容

体能——与不同学习水平相关的体能项目。

知识与技能——对体育与健康的认识,科学锻炼的方法,体育技战术知识与运用能力,有关健康知识的掌握与运用。与不同学习水平相关的运动技能水平及运用情况。

学习态度——学生对待学习与练习的态度,以及在学习和锻炼活动中的行为表现。

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情绪、自信心和意志表现,对他人的理解与尊重,交往与合作精神。

评定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而学生体育学习成绩评定内容的确定不仅要关注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体能的发展,关注学习过程中学习态度,积极情感体验,与人合作技能的发展,同时还应关注个体,尊重个体差异,给予个体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帮助学生表现自己,拥有自信。

.新课程教学评价特点

..强调评价与教学过程较为相关的态度、行为等

新课标除了对学生的体能、知识与技能进行考核评价外,还将学生平时的学习与练习态度,以及在学习和锻炼活动中的行为表现纳入到考核评价之中。这样使一些本身身体素质较差,但学习态度好的学生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让那些先天条件好,但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认识到:先天的条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后天的努力,从而使他们端正学习态度。

..强调评价对体育与健康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以往对于体育与健康知识老师只看试卷的成绩,并不关心学生是否真正掌握和理解。学生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死记硬背,并没有真正的掌握。以至于对于常见的中暑、运动扭伤等疾病也无所适从,学了十几年的体育仍然不会看体育比赛。“新课标”更强调的是理解、运用和实际操作,注重的是学生能力和体育文化素养的培养。

..强调评价运动技术的运用和运动参与程度

就好比金子埋在土里,如果不被人挖出来,哪怕你再值钱,也是毫无意义的。因此“新课标”不是注重运动技术水平掌握的高低,而是注重学生对于运动技术的运用和运动参与程度。

..强调既评价最终成绩,又评价学习过程和进步幅度

以往学校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基本上是采用统一的标准,进行“终结评价”。此种评价方法,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得到一个总的信息反馈,为下一阶段教学的起点和目标提供依据,但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的努力程度、进步情况、学生在态度、表现、关心、知识等内容方面的情况无法体现。新课程强调的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并把终结评价与过程评价结合起来,对学生的评价力求做到客观公正,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

学生是学习目标的实践者,只有学生的亲身体验,才有正确的评价,特别是那些无法用定量表现的内容,包括情感、意志、态度、兴趣等,都是外在不易显露的心理倾向,只有通过自我评价才能获得真实的材料。小组评价,对每名学生的成绩作出较为客观的评价,与学生的自我评价及体育老师的评价结合起来,对学生做最终的评价,使得这项工作更加民主、客观、公正、合理,更有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

在体育与健康新课程中运用单元学习评价的尝试

.单元评价内容与标准

依据“新课标”的理念,在教学实践中本人设计了“单元学习评价表”,既注重了单元学习终结性评价,也注重单元学习过程性评价;既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有学生自评、互评和家长评价。既包括对学生体能和技能的评价,更注重对学生态度、心理和行为的评价,努力使评价内容与课程目标相一致。(见附表)

学校体育与健康课(水平四)

第单元学习评价表(项目:)

班级姓名时间: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根据各水平目标中与健康有关的体能

体育与健康

知识与技能

课堂表现

学习态度

课堂情感意志与合作精神

单元总

原始成绩

现有成绩

提高程度

自我

评价

小组评价

师评价

自我

评价

小组评价

师评价

自我

评价

小组评价

师评价

分全部做到或胜任

分大部分能达到

分基本达到但不胜任

分以下大部分达不到

自己的话

同学的话

老师的话

家长的话

.单元评价具体操作方法:

..评价流程

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单元总评家长评价

..自我评价

体能项目评价。先测试与学习项目有关的体能原始成绩,要求学生如实填入表中。单元学习结束后,再测试把成绩填入,“提高程度”栏采用等级制填写,用累计记分法确定等级(例如:学习前成绩得分为分,学习后测试成绩得分,最后成绩应为分进步分分分,“提高程度”栏等级记作“”;如果学后成绩测试得分,最后成绩应为分—退步分分分,“提高程度”栏等级记作“”)。

“体育与健康知识与技能”、“课堂表现学习态度”、“课堂情感意志与合作精神”评价。单元学习结束后,每位学生根据自己运动技能与知识掌握情况,在本单元每节课学习的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同学合作精神等内容的表现,分别填写四个等级””、“”、“”、“”。同时,针对本单元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包括取得成绩、存在问题、学习体会等方面,填入“自己的话”栏目。

..小组评价

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学习内容确定每组人进行。小组长负责组织本组的小组评价,根据组内成员在单元学习中的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结合平时在每节课中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等情况的表现,组内成员发表意见,最后由组长确定等级。同时把具有代表性的优点表扬和存在问题及建议填入“同学的话”栏目中。

..教师评价

根据学生单元学习目标达成情况,观察学生课堂表现,结合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的情况,最后确定等级。同时,把观察到的学生表现,学习目标达成度,对学生优点和希望等内容,填写“教师的话”栏目。

..单元总评

单元总评有每位学生自己进行,根据前面已经完成的“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的各评价内容的评价等级,确定自己本单元学。方法是:等级的分数段为—分之间,取平均值;等级的分数段为—分之间,取平均值;等级的分数段为—之间,取平均值;等级为分以下,取分。然后把各单项评价等级换算成分数后,将所有单项分数相加取平均值按“”、“”、“”、“”四个等级给予单元总评。例如:某同学成绩评价中有个“”,“”,个“”,个“”,总评分数应是(××××)/,在“单元总评”栏目中应填写“”等级。

..家长评价

在完成以上各项评价项目后,学生把单元评价表带回家,由学生家长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填入家长的评价。

.运用单元学习评价的注意事项

.单元学习项目内容的确定,一定要针对五大领域,并结合水平目标进行考虑,对“运动技能”和“身体健康”有明确的、实质性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作为支撑,选择项目内容比较容易,而对“运动参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领域需要渗透到实际教学内容与活动之中,在选择单元教学项目时,需要体育教师认真整合教材,开发体育课程资源,挖掘教材的内涵。同时,在整个运用单元评价表过程中,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促进体育教师不断学习,进一步了解学生,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特别是对于提高体育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和实施,提高自身素质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在教学中通过运用单元学习评价,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很大提高,课堂上能主动参与各种活动,课堂气氛活跃,特别是学生之间合作、互助、关爱、尊重等行为较以往有较大改变。在过去体育课上,学生“喜欢体育课但不喜欢体育教师上课”和“体育课中学生身顺而心违”现象会明显明显下降。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整个学习过程的评价,特别是自评和学生之间的互评的运用,较好促进学生的不断反省学习过程,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积极性。

由于学生的自评和互评是学生在以前学习中没有经历过,往往会受学生心理年龄特征的影响,出现诸如学生自我中心问题、类群效应问题、附和“权威”问题、以偏概全问题等等,因此,在学生的自评和互评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就显得尤其重要,具体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教师要加强指导和引导工作,对同学的认识不清的要加以指导,在评价中要抛开个人感情因素,同学之间的评价要言之有据,言之有物,对于和同学评价差矩大的要说出理由,不能不负责的对别人作出评价,以避免学生的类群效应。

在学生自评和互评时,教师和参评者要多发现被评者的优点,进行鼓励。对他们的不足一定要言之有物、实事求是、语言委婉、中肯。尤其是我们教师,要最大限度地维护学生的自尊,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我们的评价的目的。

培养民主气氛,体现学生评价的主体性。只有在民主的气氛下才有畅所欲言的环境,不搞一言堂,对不同的见解权要充分的理解和鼓励,言者无罪,有则改之,调动每一个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让每一位学生的思想在教师的带领下飞翔,让掌声、笑声、真情充满课堂,喜悦和自信写在脸上。

.在运用单元学习评价表时,应注意根据单元学习项目的内容性质和特点,参照《中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确定与健康有关的体能进行评价。例如:学习单元学习内容为体操的垫上技巧,体能测试内容可选择坐位体前屈;单元学习篮球时,体能测试可选择米跑或立定跳远等。对于其他内容的自评和互评,体育教师要加强指导,引导学生学会自评、互评,课内外结合进行,“学习态度”和“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的学生互评,自我评价要根据单元学习项目特点,组织学生在课上或体育活动课和课余时间完成。

单元评价表的运用,为学生的学期成绩评价提供详实的依据,在学期成绩评价时,按照单元总评的方法,把每个单元的总评等级也换算成百分制最后评定学期等级,同时结合《中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可以更科学评价学生健康状况和水平目标达成情况。

主要参考文献: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版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版

季浏等编著《体育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版

朱万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版

钟启泉等编著《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版

学习与实践论文篇(4)

[关键词]教育理论学习 高等师范 实践教学 潜课程

[作者简介]王义全(1973- ),男,河南夏邑人,平顶山学院师范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和教师教育研究。(河南 平顶山 467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师范生实践教学研究”的系列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08-JKGHAGH-515)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4-0157-02

教育部2001年下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实践教学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但是对实践教学的改进多停留在增加实践教学的环节、延长实践教学的时间等量的积累方面,当前的实践教学环节仍然非常薄弱,它严重制约了所培养人才素质和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教育部日前《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把“实践取向”作为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明确提出:教师教育要强化教育实践环节。 “师范生到中小学和幼儿园教育实践不少于一个学期。”如何用好这一学期的时间,甚至产生大于一学期的效果呢?这不仅是一个时间的问题,更是一个方法的问题。

一、分离:教育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的现状

在论及实践教学的内容时,一般认为,“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由实验实训、实习、综合设计、社会实践、创新创业五个子系统组成”,“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实验、实习、设计、军训、公益劳动、社会实践、创新学分、毕业论文等环节”,“优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和创新实践三个子系统(或称模块)”。这些观点代表了我国实践教学的主流思想。虽然都认为实践教学离不开理论的指导,但教育理论与实践教学相互分离的现状还是十分明显的。实践教学被看作与理论教学相对应的范畴,学生在进行教育教学实践以前必须先拥有教育理论,然后把学习的理论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之中,并在运用的过程中,验证、延伸和拓展理论。在这种观念指导下,教育理论课程的教学目标只注重理论传授,缺乏实践性和操作性,课堂教学的任务就是进行学科理论的讲授,很多实践性内容和环节得不到表现。教学方式以教师单一讲授、理论的“灌输”为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般只充当“听众”,学习中少有自己的目的和选择,学生缺乏参与性、自主性和选择性,更谈不上主动性和创造性。这种以理论教学为主的传统教育观念在普通高等师范院校也很普遍。一些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内,轻课外”的倾向,对教育实践不够重视,实践教学依附于理论学习,把实践教学看成是课堂教学之外的辅工作。

因为假定理论教学在实践教学以前已经完成,实践教学只是对理论教学的补充,或者对理论教学中所涉及的理论的验证和演示,在一定程度上使实践内容非常单调,实践形式单一。虽然规定实习的内容有很多,但是学生一般没有机会体验一个学科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的全程工作,见习和实习常常仅仅局限于听几节课和上几节课,不可避免地导致学生在理论与实践上的脱节,导致学生只会说不会干,当学生面对教育中的实际问题的时候,往往缺乏必要的思考、判断能力和解决能力。

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分离对实践教学方式的影响则是教师为教理论而教,学生为学理论而学,抽象的、单一的理论知识难以应用到具体的、丰富的现实教育情景之中,很多师范生实习回来以后感触最深的就是在大学里学的理论和基础教育的实践是两码事,所学习的理论不能解释和指导实践。这个问题不解决会导致毕业生在参加工作后难以在短时间内适应实际教学工作,甚至缺乏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

二、融合:理论学习成为实践教学的潜课程

潜课程的概念尚无定论,一般认为,“潜在课程是学校通过教育环境(包括物质的、文化的和社会关系结构)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性教育经验(包括学术的与非学术的)。”更多地强调其对学习者或者教育者的非预期性,然而随着对潜课程研究的深入,对潜课程的理解正在发生改变,其外延不断扩大,“人们把有些预期的课程也归为潜课程,这意味着潜课程的研究已由注重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变为强调有意图的安排。”从课程的计划性和组织性来看,教育理论课程对于师范生的理论学习来说是正式课程,而相对于实践教学来说则不同,它是指学习理论过程中有意无意形成的与教学实践有关的观念、态度、技能技巧及行为规范等。

1.理论学习成为实践教学潜课程的可能性。知识有多种表现形态,根据反映层次的系统性,可分为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理论知识是在经验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推理,把握了对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系统化的知识;实践知识是从实践中获得并在实践中得到确证的知识。虽然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但是两者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实践具有理论的内在性,即理论指导实践;理论具有实践的关联性,理论来自于实践。实践知识可以增进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理论知识可以帮助对实践知识的掌握。实践知识与理论知识之间的联系为理论学习成为实践教学的隐性课程成为可能。

2.理论学习成为实践教学潜课程的必要性。我国有学者把学术理论分为两类:科学理论和实用理论,其中又把教育理论归于实用理论。实用理论可以概括为:提出某种希望达到的目的,对各种指向目的的备择手段予以论证,得出在既定的环境中某种合适的手段,然后建议如何将这一合适手段去兑现目的。这与英国教育理论家赫斯特的观点不谋而合,他认为:教育理论应被描述成一种实践性理论,即有关阐述和论证一系列实践活动的行动准则的理论。实际上,教育理论是具有不同层次的,既有关于获得理性的认识纯理论的知识,它本身就是一种教育的精神、理念;也有关于作出理性的行动实践性理论的知识,他们可以转化成实际操作模式。教育理论与实践是内在统一的,没有实践基础的教育理论是无根的文字游戏,没有理论依据的教育实践将成为缺乏理论支撑的经验活动。教育理论知识的特殊性是把理论学习整合为实践教学潜课程的内在要求。

3.理论学习成为实践教学潜课程的价值取向。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并不是线性的因果关系,实际教育情境与教育理论知识两者之间无法直接一一对应,实践总是责任理性或实践理性主导下的自由选择的实践,教育实践工作者无法把先前所学的知识直接拿来一一应用。实践教学不是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也不是理论学习的延伸和补充。实践教学的课程化,需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智慧为价值取向,以提高学生专业素养为根本目的,以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为具体目标,整体规划专业课程,整体优化实践课程结构。以潜课程的方式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有机整合,改变以往先理论、后实践的模式,使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成为理论学习这一过程中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的相互交织,使学生既能从“实践”中学习理论,又能在理论学习中学到实践技能,更有助于培养师范生的实践智慧。

三、统一:以实践的方式学习理论,用理论引领实践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核心和基础的崭新的现代唯物主义哲学,“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每一循环都进入了高一级的程度”这一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规律为我们处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矛盾统一关系提供了方法论的依据。教育理论的学习只进行知识的传授是远远不够的,对那些与实践结合比较紧密的理论应该紧密结合教育实践、或者以实践的方式去领悟和体验。

1.整合教育理论内容。要改变过去“教师中心、教材中心、结果中心”的灌输式理论学习,首先需要整合教育理论课程的内容。第一,把某些教育理论课与相应的实践环节进行整合,形成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新型课程体系,让学生在实践中总结理论,在理论指导下进行实践,以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并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如《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的教材很多,但是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的方法却区别不大,基本上都是单纯以理论逻辑线索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不同的是选择的内容和安排的顺序稍有变化。如果我们采用以理论线索、教学设计线索和实践教学线索三个维度整体推进的整合方式,则会在学生学习课程与教学原理的同时,得到实践的锻炼,促进实践智慧的形成。第二,教育理论课程之间的整合。即改变教育理论课程中,明显存在的个别内容陈旧、部分内容在不同学科中重复出现等弊端。如课程与教学问题,“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学科课程与教学论”中都在讲,“教育学”中的课程与教学理论肯定没有后两门课程讲得深刻,我们可以把“教育学”中的这部分内容删除,给实践教学留出更多的时间。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的过程、原则、模式、策略、方法和评价等问题在课程与教学的一般理论和学科教学论中都在学习,只有协调安排才能使二者发挥理论的合力。第三,把学科专业课程与教育理论课程相结合。学科专业课程与教育理论课程,前者回答的是“教什么”,后者回答的是“怎么教”,前者是内容,后者是形式。教育理论课程和学科专业课程相整合,就是形式和内容相互统一,这样既能避免教育理论课程的空洞说教,又能在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中突出“师范性”的特点。第四,把理论学习和基础教育的实际需要相结合。为基础教育服务,为基础教育培养大量优质师资,积极适应和引领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师范大学的主要任务,也是师范大学生存在和发展的价值所在。这就要求我们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以及新课程改革进程中成熟的经验、真实的教学案例或存在的问题有选择地整合在教育理论的学习之中。

2.改革教学方式。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也是师范生实践智慧生成的主要渠道,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突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让学生由一个静听者、接受者转变为一个实践者、批判者、反思者和构建者,让他们在个人实践的经验上建构自身的教育理论。

第一,自主研读、主题讲授、分组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学习方式转变相比,高等师范的课堂上存在的却是以被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以接受的方式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以落后的教学理念传递着先进的教育理论。这种教学模式培养的师范生缺少自主、合作与探究的意识、方法、技能和技巧,怎能适应以后新课程改革的实际工作需要?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学生的自主研读系统感知教育理论、通过教师的主题讲授深化学生的理解或剖析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通过分组讨论解决学习中的难点和疑点,通过这种“有缺漏”的教学改变教师的一言堂,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和体验性,并为开展实践教学提供时间的保证。

第二,大力倡导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法最先运用于法学界和医学界,其后运用于管理学界,在教育学界特别是师资培训中得到运用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事情。“从广义上讲,案例教学法可界定为通过对一个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在一定意义上它是与讲授法相对立的。”在教育案例所描述的实际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也包括作者一定的理性思考和对该实例的反思,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有效方式。

第三,适度引用模拟教学。在教育理论的学习过程中,紧密结合所学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技能,让学生在课后结合基础教育课程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教学设计,在课堂上留出一定的时间由学生轮流模拟试讲,然后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评议。模拟教学既可以是一节完整的课时教学设计,可以是一个教学片段设计,也可以是针对某方面教育理论的设计。如在学到教学方法中的“讲解法”时,我给学生留了一个小组作业:“设计一个教学片段:以4÷为例,给学生讲清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通过这种模拟教学活动,学生不仅明白了:讲解法≠满堂灌≠注入式教学≠机械被动的学习,对小学数学内容有了进一步了解,也在教态、语言、画线段图的方法、发问的策略等方面有了不同程度的认识或提高。

3.坚持本科教学的理性品质。我国于1998年颁布的《高等教育法》第十六条规定:“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强调以实践的方式学习理论并不是要放松对理论的学习而停留在单纯的教学技能训练上。与此相反,我们特别要强调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引导和指导作用,既要引导学生明白怎样教,又要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这样教,尽量避免实践的盲目性。抽象的、单一的理论知识虽然难以应用到具体的、丰富的现实教育情景之中,但却能够帮助师范生理解和把握具有普遍意义的原理和规律,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从而为更有效地进行教学实践活动奠定思想基础,能为处理问题提供某种可能性,因此对教育教学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振华.解读教师个人经验知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1).

[2](英)赫斯特.教育理论[A].沈剑平,译.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教育与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3]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教师[2011]6号)[Z].2011-10-08.

[4]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4号)[Z].2001-08-17.

[5]靳玉乐.潜课程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6]马德滨.论地方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

[7]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8]吴康宁.教育社会学(序)[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9]郑春龙,邵红艳.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高教研究,2007(4).

学习与实践论文篇(5)

尤海军 大安市乐胜乡古城学校

摘要:在素质教育中,语文实践性学习成为了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语文课程的人文实践性凸显无论在教材编写还是在课堂

教学还是在课程评价中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多样的语文人文性实践活动体系被开发开始设计并呈现在各版本的教材中。但

却没有明确提出构建小学语文人文性实践活动体系设计体系。我们认为,语文人文性实践活动是直接为语文实践性学习服务的课程内

容,那么其体系设计建设也必须遵循其内涵与必要性出发。

关键词:语文;人文性实践;设计;构建

一、小学语文人文性实践活动体系设计的内涵

小学语文人文性实践活动体系设计有其特定的阶段性要求,

小学,特定对象,人文性实践活动体系,单一的语文人文性实践

活动是构成人文性实践活动体系的基础,也是人文性实践活动体

系设计的重要元素,人文性实践活动体系不仅重视对于单—语文

人文性实践活动的设计,但它更重视的是各个实践活动之间的整

体联系,它们共同服务于一个目标,于多样中体现统一。另外,

小学语文人文性实践活动体系作为一种应用性的实践,它能够具

体体现语文活动课程理论和语文实践性学习方式理论的实际运

用,应该为当代语文教育新理论与师生教学实践之间架起一座桥

梁,那么其结果应该是可操作性的行动方案。

二、小学语文人文性实践活动体系设计的必要性

(一)语文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全面来临,社会各界对于教育的重视程

度正在日益加深,同时,崇尚国学的风潮在国内再度掀起,也带

动了教育界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关注。小学语文人文性实践活动

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我国教

育部颁发的“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语文课程的设计应当结合

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和语文教育的特点,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和好

奇心,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从而激发学生积极进取的学习意识,

并通过人文性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加深对语文学科

的理解。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能够通过人文性实践活动的设计来

更加全面、充分的展示语文学科的内涵,鼓励学生发表独特的见

解,帮助学生全面提高个人素质,以达到语文教育促进学生价值

整体发展的最终目的。

(二)培养学生主动实践的重要途径

语文实践式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

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当前不少学生

不明确学习语文的重要性,认为学语文没意思,比如一提作文就

头疼,还有学生认为已学过语文,早会了,为此听语文课当然提

不起精神。伴随着这种认识、态度、情绪、言行等的相互体验而

形成对语文学科的排斥的心理状态。而小学语文人文性实践活动

体系设计将能够帮助学生培养主动实践兴趣与方法,切实促进学

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三、当前小学语文人文性实践活动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教育思想上轻视实践教学是小学语文实践活动顺利进行

和有效落实的最大障碍。进行小学语文人文性实践活动教学是一

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对于各大教育机构和广大教育工作者来

说,需要面临的首要挑战就是克服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从教育

思想上重视实践教学。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理念里,小学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

的,没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造成太多的教师多用填鸭式的教

学模式,使得学生的个人创造性难以发挥,造成了孩子对所学知

识的兴趣极大的缺失,自主学习能力持续下降,变成了死记硬背

的机器。虽然在新课改的要求中明确要求教师应该采取活泼生动

的教学手段来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在现实教学中,仍然

有很大部分的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思想固化,没有摆正自身的

位置,教师,应当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导航者和辅助者,而不

是主宰者。由于长期受到传统固化教育思想的影响,不少小学学

校存在着只注重课本知识的传授,对实践能力培养轻描淡写或重

视不够,对学生也只是重视学习的结果,轻视学习的过程。从而

在教育教学的思想意识上,把理论教学和理论教学管理放在首

位,而轻视实践教学和时间教学的管理。

四、小学语文人文性实践活动体系的建立

(一)理论与时间相结合的原则:我们知道,任何涉及活动

都是从理论认识上的一种新的实践过程。小学语文课程实践系统

的设计也有其坚实的理论基础。首先是上文所述的语文活动课程

理论和语文实践性学习理论。我们开始在中小学语文的人类实践

活动安排的考虑,并认为中国人文实践系统设计教学的需要,他

们是小学语文课程实践系统的设计出发点。其次是小学生身心发

展的理论和语文能力形成和发展的理论。小学语文课程实践系统

的设计必须考虑的计划安排和实施过程符合小学生的学习心理

特点,与法律的认知发展和技能形成一致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

和教材编写的理论。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它还具有科学的范畴及

其理论基础,掌握设计理论是小学语文课程实践的系统设计的重

要前提。

(二)学科性原则:语文人文性实践活动在活动内容上具有

实践性,在学习方法上具有多样性,在学习功能上具有整合性。

特别是活动内容应能正确处理好语文教学中各种矛盾关系,对语

文教学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新世纪是素质教育的时代,是

创新教育的时代,对于语文学科的教学应该进行深入的改革与学

科性方向的再度明确。在这个背景下,继续贯彻过去流行的语文

教学原则,已不能适应新世纪语文教学的需要,我们有必要对现

有的语文教学原则进行适时的审思。如现行各版本的语文教材中

的语文实践活动尽管主题各异,形式有别,但都把培养学生表达

能力作为重要的活动目标。这就从根本上抓住人文性实践活动的

语文实践属性,体现了现代人文价值观。

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在小学语文人文性实践活动体系设

计的构建方面,客观上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不得不引起我

们的重视。在语文实践活动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做到坚持原则,

具体实施,良好反馈等细节方面的问题,并持之以恒。总之,在

素质教育体系下,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语文人文性实践活动在小学

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此基础上,实现语文课程与专业课程的

协调发展,是开展语文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可行

思路。

参考文献:

[1]张中原,徐林样.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篇[M].江苏教育出版

社,2007.

[2]孔凡成.情境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J].教育评论,2005,1.

学习与实践论文篇(6)

关键词: 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专业 实践教学体系 应用型 综合创新能力

我国《高等教育法》第五条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并在第十六条具体规定了本科教育的学业标准,要求:“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因此,面向社会应用,突出实践教学,培养行业急需的综合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共同努力的方向。理工科教学已经通过校企合作的实训模式、订单模式全面改革实践教学,在技能与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有了许多尝试与突破。然而,像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这样的纯理论型专业,实践教学如何实施,在教学中又应培养学生什么样的实践能力,却一直是教育改革的难点所在。考察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专业的实践教学现状,大多数学校流于表面化、分散化,缺乏体系化的整合、切实的实践教学载体和有效的质量考核机制。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专业实践教学的定位模糊不清,它既不能寻找到专业对口的企业,实现批量实习,又不能完全停留在技能培养,下降到职业训练的层次。就专业的特色与定位而言,从文科人才培养的个性化特点出发,我认为,综合创新能力是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定位。综合创新能力,一方面联结着听、说、读、写等语言文学、文化交流的基本技能,一方面联结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策略。将实用技能与综合创新能力融为一体,才能准确定位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它成为纯文科人才面向社会应用转型的关键。

一、目前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的目标与方向错位,缺乏科学性。

与理工科的实践教学有明确的技能目标、相关实体企业的实训支撑相比,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专业的实践教学往往对本专业实践能力的目标认识不清,导致内容空泛、形式单调。具体来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放羊式”的分散实习。由于一家企事业单位对此类人才的需求只能是一两个,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专业社会实践难以批量组织,缺乏统一的指导,与课内学习脱节,与专业特点结合不紧密,不能学以致用。形式上局限于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文化采风等,停留在初级发展阶段,打通行业实践与专业研究,“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无从谈起。一种是就业导向的技能教学。盲目引入职业资格认证,如北京印刷学院、金陵科技学院以岗位操作技能为教学目标,将获得英语、计算机等级证书、秘书资格证书、驾驶证书等作为实践能力的标志,显然是将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专业的实践能力简单化为操作技能,使人才的发展潜力严重不足。上述两种教学实践将专业本位与岗位本位对立起来,缺乏立足专业本身,以综合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实践能力定位。

(二)实践教学的层次与模块混乱,缺乏系统性。

实践教学环节缺少全局性、可持续的建设思路和发展规划。在教学管理方面没有具体的实践教学管理模式设计,缺乏规范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任课老师各自为战,各门课程的实践教学无法衔接起来,无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校内专业实践与校外社会实践缺乏贯穿性,实习单位的选择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偶然性,社会实践内容的安排随机性强,合作关系的稳定性较差。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缺乏一个从课内教学、校内外实践课程全面整合的分阶段、分模块的教学体系。

(三)实践教学的评价标准僵化,缺乏有效监控。

实践教学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通常与理论课教学采取同一评价标准,尚未建立一套完整的实践教学过程控制和质量评价体系,使实践教学的质量管理与监控无法到位。

二、定位于综合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建构

我们将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于综合创新能力,围绕着综合创新能力建构本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专业并没有与行业直接挂钩的专业技能,因而我们在宽口径、厚基础的专业培养方向上,面向社会应用,提出综合创新这一实践能力的基础平台。综合创新这一能力平台向下可以涵盖教育、文化行业所需的各类技能,向上可以拓展出问题解决的策略,使纯理论的文科专业与社会应用相对接。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分为两大类,一是在写作、设计、制作与解读作品中体现的创造力;二是在教育行业、出版社、媒体、文化企业等实务经营中的管理能力,以综合涵盖管理能力,以创新涵盖创造能力,两者紧密联系。学生缺乏创作经验与文学感悟能力,无法组织管理好教育、文化产业实务;缺乏组织能力,无法将个人创造融入产业的整体发展。因此,我们以综合创新的实践能力为目标,依托实务,通过“文化与传播实务”平台,全面整合理论课、实验课与实践课,构建一个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让学生在教育培训、办刊物、报纸、网站与广告业务经营中参与实际工作,训练实用技能,并进一步转化、提升综合创新能力。

(一)改革思路。

1.实践教学“学科化”、“课程化”。

使实践教学本身成为一个有具体目标、有完整规范要求的学科。依托“文化与传播实务”平台,将认识实习、专业竞赛、技能训练、社会调查、课程实践、学年论文、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所有实践教学环节以实践课程的形式统一落实,使专业实践教学成为内容具体、要求明确、管理规范、效果显著的本科生的必修课。

2.实践教学“阶段化”、“系统化”。

依托“文化与传播实务”平台,打通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连接学校与社会资源,从改革基础专业课的教学方法、到技能实训、校内实践、上岗实习,分阶段实施,融实用技能于文化与传播实务中,突出综合创新能力的培养。

3.实践教学“综合性”、“创新性”。

依托实务的实践教学倡导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系,不断与社会对接,在专业创造与实务经营中落实创造力与管理能力的培养。

(二)具体方案。

我们以综合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为指导,依托“文化与传播实务”平台,建构一个目标明确、内容充实、评价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以研究性学习贯穿课内理论学习与课外实践教学、打通校内外实践平台,完成实践教学资源的整合与体系建设,从而实现应用型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专业综合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具体方案如上图。

1.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建设。

实践教学过程,按照时间顺序展开,包含以下内容。

(1)一年级

实践课程组织形式:专业竞赛(学期中)、认识实习(短学期)。专业竞赛以大量的专业阅读为基础,在研读、理解文学经典(包括传播学经典案例、作品)的基础上,以兴趣爱好为切入点,动手改编或模仿原创,通过经典作品的剧本改编、舞台演出等活动呈现,从而培养学生对经典作品的理解能力、初步的创作能力,以及在活动组织中的团队合作、协调管理能力。认识实习引导学生进入社会文化产业实体,初步认识行业现状,鼓励一定程度的社会问题调研。

评价方法:专业竞赛以小组为单位综合评价,将创作内容与创作水平、后台技术与经营组织能力均纳入考核范围,充分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认识实习以实习报告为评价依据,着重考察学生对行业的认识程度。

(2)二年级

实践课程组织形式:文化主题活动(学期中)、课程实践(学期中)、社会调查(短学期)。文化主题活动由学生自选文化专题,检索资料,研究问题,以展板、演出、报告等多样形式呈现。课程实践主要体现在写作呈现上,重在出成果。其中,汉语言专业以创作为主,创办内刊,优秀者向外投稿;对外汉语专业以留学生课外辅导为主,培养实际教学能力。课程实践与摄影摄像、平面设计等实验课程,以及教学法、采访写作等实务性课程相结合,使实践教学与实验教学、课程教学有机融合,实现实践教学体系的系统化、整体化。社会调查是前一阶段认识实习的深入,一面在行业中运用实务技能,一面以专业理论分析行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交研究报告。

评价方法:文化主题活动、课程实践以实际的组织形式展开小组或单人评价,实务技能是基本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更着重考察其综合分析能力与创新能力。社会调查以实习日志、研究报告为评价依据,考察学生的问题研究能力。

(3)三年级

实践课程组织形式:采编实务(学期中)、学年论文(学期中)。采编实务以创办校内报纸、网站为依托,全部内容由学生采访、撰写、编辑,贯穿一年的实践课程将充分培育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采编能力与实用业务技能;以实务形式的产业经营模拟充分锻炼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报纸、网站的内容采编、广告创作与经营打通了各种类型的实践活动,可有效培育应用型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专业人才的综合创新能力。其中优秀人才将与电视台、报纸、专业网站等媒体对接,由行业与学校共同制订学习计划与考核目标,实现学校―行业的合作。学年论文则是基于实务的理论总结,应以专业理论知识进入行业实践,为毕业论文的撰写作准备。

评价方法:采编实务按学生的实际工作分为采写组、编辑组、广告部、运营部,并按周期轮换,使学生熟悉文化行业实务的全过程,成绩评价立足部门的实际功能,教师分类指导、按组评价。学年论文着重考查学生的专业研究能力。

(4)四年级

实践课程组织形式:毕业综合实习(学期中)、毕业论文(学期中)。毕业综合实习全面进入行业实践,在前期与行业合作基础上,以实习基地为依托,以“师徒相授”的全程跟踪式指导实现个性化培养。毕业论文是四年实践教学的全面总结,学生在实务活动中发现问题,以专业理论分析问题,以综合创新能力解决问题。从实践中来的研究将大大改变毕业论文选题陈旧、从文本到文本的资料堆砌状况,代之以鲜活的当下性、明确的指向性和独立的批判性。文学类选题结合文学规律,研究历史文本与当代文本的产业化运用;传播类选题紧密联系社会,思考文化内容生产与产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选题或将对社会文化思潮与价值观念起积极的推进作用,或将有助于解决文化产业实务经营中的实际问题。

评价方法:毕业综合实习以实习日志、实结为评价依据,由导师综合全部表现,进行个别评价。毕业论文鼓励实用对策型选题。

2.以实践为导向的研究性学习。

与行业实践紧密联系的研究性学习,创新了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专业的教学模式与学习方法。专业理论学习从理解作品、分析案例出发,研究社会问题,要求具有鲜明的现实指向性;实验教学以实用操作技能训练为抓手,突破纯就业导向的岗位技能培训,结合专业竞赛、课程实践,落脚点仍在文化传播实务的内容创作,要求具有深刻的社会批判性;实践教学伴随专业学习的始终,分阶段、分模块实现,依托刊物、报纸、网站等文化传播实务,以认识实习、社会调查切入行业实体,采编实务的行业技能,采编内容则是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与研究,这是文学传播类专业综合创新人才的核心要义。这样,一个以课堂理论学习为基础、技能实验教学为手段、综合实践教学为载体,始终导向实践的研究性学习体系得以构建,从而实现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专业面向实践、面向应用的全方位转向。

学习与实践论文篇(7)

 

关键词:金融学专业 本科教育 实践教学

 

在理工科院校,因其重点学科是理工科,虽说开设了金融学专业,但对金融学的发展重视不够,投入较少,实验室和实习基地无法满足学生实践的需求,因此,实践教学成为工科院校金融学教学中的薄弱环节,长期以来严重制约了应用型金融教学。培养出的学生动手能力差,创新素质不高,很难满足用人单位需求。 

一、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过分强调教学计划的完整性,而忽略实践教学内容的关注 

在经济全球化、金融国际化的大背景下,社会对金融人才的素质和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各高校对每级学生都制定出相应的教学计划,包括金融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要求、理论和实践环节的教学学时和学分要求,有些高校过分追求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实践环节之间的比例关系,对实践性的学时和学分也有相应的要求。目前,金融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形式主要有做为课程组成部分的各类实验课、课程设计、社会调查、学年论文、金融模拟实习、生产认识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但这些实践环节在教学计划中都有明确规定,规定了实践环节总学分的上下限,各实践环节也有规定。加之过分强调“宽口径,厚基础”,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上英语、高等数学、思想政治类等公共基础课所占比重过大,势必要压缩专业课时,与专业课相匹配的实践环节内容的完成很难得以保证。 

2.实践教学时间过短 

目前,我国金融学专业教育中,理论教学仍占主体,实践教学内容相对薄弱,各教学环节相对分散,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实践性环节。有些实践性环节一般安排在理论课结束之后的假期,暑假天气过热,寒假忙于过春节,一些实习单位并不是很乐意接受,实践时间大打折扣,与理、工、农、医类专业的实践教学相比,金融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时间和效果就很难得以保障。 

3.缺乏一支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指导老师队伍 

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培养金融学应用型人才的关键。高质量的师资不能局限于高学历、高职称,普通高等院校师资为了应对教育部的教学评估,引进人才时更注重学历要求,目前担任专业课的任课教师90%以上具有研究生和博士生学历,高学历人才虽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但是绝大多数都是从高校到高校,从理论到理论,缺乏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高校对教师的考核以及职称的评定,更多注重的理论教学学时要求和科研水平,教师很难有时间参加社会实践,进行知识的更新,导致教师缺乏进行实践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与能动性,学生的实践学习效果不佳,这样的师资队伍怎能符合当今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需要。 

4.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有待加强 

长期以来校内实验室建设和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滞后。为此,2005年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关于开办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评审工作的通知》以及将实验室建设作为本科教学评估的重点考核内容,各高校才真正重视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金融学专业的校内实践基地以金融模拟实验室为主,它只是各高校经济管理实验中心其中很小的一部分。金融学专业要申报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难度大,一些重点高校以打包形式获批部级经济管理专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投入较大,学校投入也有较大的积极性,而对其中的各个组成部分侧重点却不同,因此金融学专业实验教学在各高校起步较晚、发展速度缓慢、实验内容较少等问题突出。为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在校外也建立起一些实践教学基地,但揭牌仪式多,实习内容少,由于金融机构的工作任务比较繁重,接受学生实习会影响到他们的自身工作,加之实习多安排在假期,学生数量多且集中,实践基地往往很难一次性接收,有些实习单位分批安排实习,但学生整个假期将被占用,实习带队教师时间也捆得过死,很难利用假期时间从事科研活动,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激励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从而造成学生和老师的实习积极性不高。 

二、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我国加入WTO后,外资金融机构大量进入我国,金融业的竞争

[1] [2] [3] 

日趋激烈。金融业的竞争可以说是金融人才的竞争,金融业务的开展很大程度取决于从业人员的能力和素质,随着金融业竞争的激烈性和复杂性,对其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融学本科毕业生,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大多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但实践操作能力欠缺。因此,要适应金融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就必须明确实践教学在金融学本科体系中的地位,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以综合能力和素质为主线,将各个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整体安排,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应用型金融人才的培养,构建一个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应包括以下个层面:专业技能的训练、专业课程设计与实验、学年论文与毕业论文写作、专业生产实习与毕业实习。实践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创新精神和职业素质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 

.专业技能的训练 

专业技能是从事金融学专业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包括外语口语、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数据处理、金融软件的操作、点钞、珠算、银行会计实务操作等。尤其应针对银行电脑汉字输入、点钞及伪钞鉴别、计算器的基本技能考核标准来安排,技能训练考核标准参照工商银行考核标准进行考核,学生熟练掌握后走上银行工作岗位上手更快。 

.专业课程模拟操作与实验 

金融学专业课程主要包含银行、证券投资、保险三大类,这些课程实务操作性都很强,可根据各课程的性质,在学习该课程理论课后,适时开设专业课模拟实验,通过建立的校内金融模拟实验室进行。目前有一些软件开发公司已开发出一些实际操作性较强的的金融软件,如股票模拟交易系统、期货外汇模拟交易系统、商业银行综合业务模拟系统、国际结算模拟系统、信贷业务及风险管理模拟系统等软件,通过全方位的仿真模拟训练,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更快的掌握理论知识,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理论教学不再枯燥无味,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 

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写作都是对理论知识学习的运用,是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金融学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对于巩固和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学年论文可安排在大学三年级结束,字数要求比毕业论文更少,但要求论文格式规范,符合本科生学位论文的要求,为毕业论文的撰写打下坚实基础。毕业论文安排在大学四年级最后一个学期,学生可根据毕业实习搜集到资料撰写毕业论文,质量上应比学年论文要求更高,重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生产认识实习和毕业实习 

实习是金融学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大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实习主要包括生产认识实习和毕业实习,可采取集中与分散、校内与校外等多种组织形式进行。生产认识实习一般可安排在大学三年级结束后,学生经过三年的金融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已经掌握了金融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通过生产认识实习,可加深学生理解所学的金融理论知识,同时也是找出差距的学习机会,学生更能明确今后努力方向,主动调整学习目标,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毕业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毕业实习安排在大学四年级最后一个学期,它是对学生大学四年所学理论知识的大检阅,是学生走向社会的大演习。可采取顶岗实习的模式,毕业后能很快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同时,可根据毕业论文的要求,搜集资料为毕业论文撰写提供现实素材,写出的论文才能与实践紧密结合,做到有的放矢,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毕业论文大肆抄袭现象。

 三、加强金融学本科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思考 

.制定出适应新形势变化的金融人才培养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