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县域经济发展类型

县域经济发展类型精品(七篇)

时间:2023-10-09 16:07:14

县域经济发展类型

县域经济发展类型篇(1)

【关键词】县域经济 产业发展模式 特色产业

县级行政单位作为基层行政组织,可自主支配的资源要素相对有限,但县域经济依然发挥了功不可没的重要作用。截止到2010年,我国90%的国土由县级政府管辖,县域总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0%还多,但只贡献了少量的GDP,农民收入不足城市居民收入的三分之一。发展产业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产业兴衰直接决定县域经济的强弱。因此,县级政府要在深入了解本县实情的基础上,积极促进产业发展谋求产业发展优势,这是当前县级政府发展地方经济的不二选择。

一、县域经济产业发展模式的重要性

支柱产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县域经济的发展速度和效益。县域经济具有规模小、结构相对单一的特点,同省、地一级区域经济相比,县城行政区域面积较小,区域内经济资源不多,政策性资源也比较稀缺,这些都是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也决定了县域经济独特的发展道路。根据经济发展规律,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充分利用本区域内的资源和生产要素,建立适合本土实情的地方产业结构,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经济聚集效应。在已发展起来的产业基础上,横向拓展相关产业领域,最终打造结构合理、横、纵向交错的产业体系,不断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效益。

县域经济受限于区域界线,在资源开发、生产要素供给等方面受到诸多影响因素限制,因此,其发展水平与当地产业结构和成熟度密切相关,地区产业体系的现状和发展潜力直接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可以说,产业发展水平不仅是当地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也是一个县未来发展方向的主导因素。因此,必须充分重视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深远影响,要努力通过打造科学合理的产业结构不断提升县域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

二、县域经济产业发展模式的类型

本文在前面已对县域经济产业结构进行了相关介绍,根据县域经济特点,可将其产业发展模式分为四种主要类型:即特色农业型、工业主导型、第三产业主导型与混合产业型。

(一)特色农业型

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链,不仅要追求粮食产量的高增长、高总量和高效益,而且更加要注重与农产品市场的联系,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业发展规划,培育集生产、精细加工和销售一条龙的特色农业产品体系,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打造本地优势农业产品品牌,最终实现以农业促进工业发展的目标。

(二)工业主导型

工业化是未来产业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较高水平的工业化,能够创造众多就业机会,顺利吸收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从而加速城市化进程,同时切实提高社会生产效益,最终实现通过发展工业带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目标。因此,立足于工业,以发展工业促进县域经济总体发展,是大多数县城的经济发展战略。在以工业为主导的区域经济中,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并且农村地区逐渐开始向工业化过度,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涌出,工业产值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

(三)服务业主导型

一般而言,第三产业具有就业岗位多、涉及面广以及经营门槛低的特点,能够为区域带来量的人流、物流和资金流。在现代经济格局之下,服务业被众多经济人士一致认为是最具增长潜力的产业,在许多政府工作报告中,服务业的占比成为衡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通过大力发展服务业来促进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成为地方政府的不二抉择。以服务也为主导的经济结构,重点是要发挥服务行业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最终实现县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四)混合产业型

在混合产业型模式下,县域经济的发展受到不止一种的产业促进,随着经济不断的发展,第一产业对经济发展贡献不断下降,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日益提高,此时县域经济得到全面的发展,拥有比较合理的产业结构,科技、文化、教育、医疗等社会经济事业得到均衡提高,二三产业从业人数不断增长,GDP占比逐渐提高。

三、县域经济产业发展的路径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增长点,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发力点,因此,采取何种经济发展模式来不断增强区域经济实力,提高区域经济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结合地方资源禀赋和基础设施,利用 SWOT方法来分析县域经济发展,从而制定精确的产业发展方向,例如发展旅游产业、外来加工、贴牌生产、农产品深加工等;其次,确定实现产业发展目标的具体路径,扶持现有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或者吸引外资成立新兴产业以促进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这条路径其实就是地方特色资源发展道路。对于县域经济而言,特色是最重要的主线,只有特色才能弥补县域经济发展遇到的瓶颈和短板, 才能够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生存发展的机会;可持续发展道路,重视在发展区域经济过程中,保证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互相促进,保证经济发展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从内在联系上看,特色与可持续不是相互冲突而是紧密联系的。唯有特色才能够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保证产业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和竞争力。除此之外,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要注重创新的作用,积极打造适合县域经济发展要求的投资环境;突出地方特色产业的辐射力;打造地方品牌,提高地方产业品牌效应。

参考文献

[1] 课题组.县域产业结构对其经济增长的影响——以湖南省为例[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59-63.

县域经济发展类型篇(2)

[关键词] 县域经济;聚类分析;发展模式

河南省县域经济单位共有108个,包括20个县级市和88个县。全省国土总面积为16.7万平方公里,县域面积为15.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90.7%。县域人口为8122万,占全省人口总量的85%左右。从GDP来看,全省108个县市的GDP占全省的68%左右。

一、河南省县域经济的聚类分析

河南省有108个县市,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将所有县市进行分类,便于更好的分类指导县域经济的发展。将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储蓄存款余额、人均投资、工业占GDP的比重、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七项指标作为变量进行快速聚类分析。利用欧氏距离公式:EUCLID=■

K表示每个样本有k个变量;X■表示第一个样本在第i个变量上的取值;Y■表示第二个样本在第i个变量上的取值。

1.结果

第一类:11个县市。包括义马市、巩义市、长葛市、沁阳市、堰师市、新密市、新安县、新郑市、荣阳市、林州市。

第二类:27个县市。包括桐柏县、获嘉县、陕县、辉县市、淇县、孟州市、宝丰县、西峡县、舞钢市、中牟县、灵宝市、汝州市、临颖县、伊川县、新野县、许昌县、禹州市、修武县、混池县、新乡县、长垣县、光山县、永城市等。

第三类:70个县市。包括沈丘县、确山县、清丰县、宁陵县、上蔡县、夏邑县、浚县、台前县、扶沟县、淮阳县、罗山县、鲁山县、商水县、拓城县、范县、祀县、唯县、高县、泌阳县、滑具、息县、民权县、汝南县、卢氏县、原阳县、固始县、商城县、封丘县、宜阳县、叶县、洛宁县、汝阳县、虞城县、平舆县、正阳县、淮阳县、新蔡县、淮滨县、太康县、郸城县、开封县、尉氏县、通许县、唐河县、鹿邑县、兰考县、遂平县、安阳县、孟津县、项城市、西华县、内黄县、南乐县等。

2.聚类结果分析

第一类县工业强县,强调工业的核心和主导地位,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各类指标排名比较靠前,这11个县的综合位次均在河南省前二十名。这11个县市的总人口761.55万,占全省县域总人口的9.4%,人均GDP为13224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3倍,是第二类1.6倍、第三类县市的3.2倍;人均财政收入378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4倍,是第二类县市的1.8、第三类县市的3.3倍;人均存款余额6425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2倍和2.7倍。人均投资水平3966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7倍。一、二、三次产业所占GDP比重分别为7.4%、60%、27.4%。

第二类县有一定的工业基础、资源丰富,比如以矿产资源开发为主的工业县伊川县、桐柏县、禹州市、汝州市、灵宝市、永城市、辉县市、绳池县等;此外,第二类县域有一定的区位优势、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农产品加工有较好基础的资源型县和农业大县,较容易形成产业集聚,农业产业化等。第二类县县域总人口1664.19万人,占河南省省县域总人口的20.6%。各类经济指标高于第三类县市,且高于全省县域平均水平,而低于第一类县市。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存款余额、人均投资水平是第一类县市的62%、56%、58%、51%。第二类县域一、二、三次产业比重为:19.2:54.6:26.2。

第三类县是集中河南省的边缘地带,多数经济发展落后,工业基础薄弱,绝大多数贫困县都集中在这一类。第三类县市在河南省108个县市中占得比重比较大,且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在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测度中处于较弱的位置。主要分布在豫南的信阳、南阳、驻马店;豫北的安阳(除林州)、濮阳;豫东的开封、商丘(除永城外);豫西的三门峡、洛阳等所辖的部分县市。该类县总人口占全省县域的70%,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投资水平、人均储蓄额低于全省县域平均水平。该类县的三次产业比重为33.4:39.2:27.4。

二、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已形成模式

1.工业推动型

坚持“突出特色、强化优势、膨胀总量、集中布局、产业升级”的发展思路,继续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中领跑。义马、栾川、巩义、新安等县(市)的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都在70%以上。借助工业优势,培育特色产业,加速实现工业化,从而提升县域经济的综合经济实力,如巩义、新郑、偃师、新安、伊川、沁阳、永城、禹州、辉县等,大部分位于聚类分析的第一层次,基本属于工业强县,经济发展水平均比较高,各类指标排名均比较靠前。特别是地处豫西的新安县,从农业弱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因为兴起一个企业集团,带动了一个县的工业崛起,发展成今日的工业强县。

2.非公有经济推动型

非公有经济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充分发挥各县域的区域优势,大力发展各色各样的非公有经济,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突出县域特色,以此实现县域经济的突破。长葛、郸城、遂平、渑池等县域在民营经济做的相当好,基本上位于聚类分析的第二层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区位优势。例如,长葛在河南县域经济排名中排第九位,是河南省非公有经济推动型的典型代表。具有八大支柱产业,是全国最大的金刚石生产基地、卫生陶瓷生产基地和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加工、农机配件生产加工基地,此外还有黄河旋风、众品食品、森源电器、奔马机械等知名品牌。

3.产业集聚型

产业集聚模式特别适合有一定工业基础的县域,突出地方经济特色,集中布局产业,如长垣、偃师、长葛、林州、濮阳、虞城等县市,根据产业集聚理论,发展各类特色的产业集群。例如,长垣县在“零资源”上逐步发展,从“点状经济”发展到“块状经济”,形成了起重机械等为主产业集群。产业聚集效果非常明显,现已建成年产26万台起重机、165万台起重机配件生产能力的特色产业基地,中小吨位起重机占全国市场份额60%以上。偃师市跨产业聚集和工业强县两大类型,有力的突出的产业聚集的“块状经济”。

4.劳动经济型

处在河南省的边缘地区以及贫困山区的一些县域,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一般分布在聚类分析的第三个层次。三次产业和第一、二两个层次的县域相比均比较薄弱,但是这些县域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比如固始、新县、柘城、淮阳等。例如,固始地少人多,属于经济发展落后的农业县。为了改变贫困命运的固始人远走他乡,因此成为典型的劳动力输出大县,成为河南劳务输出的知名“品牌”。很多外出务工成功人士回乡投资创业,现在固始的房地产业、服务业、医疗卫生业等均由这部分人支撑。

5.农业产业化推动型

转贴于 这个模式比较适用于农业大县,潢川、淇县、鄢陵、尉氏、汤阴、延津、正阳等县市,这些县市基本都位于聚类分析的第三个层次,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等各项指标都落后于一、二两个层次。这些农业大县要发展,最终还要靠农业产业化。一方面加强优质粮食基地建设,另一方面改变单一的粮食生产,发展农业规模化和特色农业,走农业产业化强县的道路。例如,尉氏县全县农业产业化组织有74个,资产总值达到18.9亿元,带动26.8万农户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此外花卉县鄢陵县全县花卉面积达52.4万亩,拥有各类花木园林企业612家,花木产业年产值达22亿元以上;畜牧业发展迅猛,品种结构优化,逐渐形成规模养殖。

6.开放带动型

立足本地特色,优化环境,以商招商,以“外”引外,形成以开放谋发展,以发展促开放的互动格局。许昌2003-2007年,出口创汇总额达7.1亿美元,以年均25%的速度递增,在全省县市中连年保持领先地位。以瑞贝卡发制品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发制品,出口额占全县出口总量的90%以上,2006年出口总额达14483万美元,2007年出口额达16903万美元。目前许昌县产品出口市场已拓展到英国、法国、韩国、日本、俄罗斯、欧盟、东盟和非洲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三、河南省发展县域经济的对策

1.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程

非公有制经济是县域经济最具有活力的增长点,是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动力源,对增加就业和保持社会稳定具有积极的作用。实践证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好的地方,县域经济实力就相对来说比较强,比如东部沿海的浙江等地。非公有制经济具有产权清晰、主体明确、机制灵活等优势,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长葛、郸城、遂平、渑池等县域在民营经济做的比较好,但远远不够,河南省要放宽准入政策,要积极引导扶持。落实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类优惠政策,创造公平环境,为民营经济提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2.加快城镇化建设

河南省经济水平比较落后,经济基础薄弱,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城镇化水平比较低。城镇化就是农村人口向城镇的集中的转变过程。农村城镇化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重点难点都在农村,城镇化的最好办法就是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河南省城镇化建设步伐,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在政策上扶持,在资金上支持。县域应充分利用财政的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并且加强县城对周边城乡的辐射带动作用。部分县市或城镇,可结合自身的条件,建立工业园区,引导企业城镇集中,把产业化和城镇化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块状经济,努力形成集聚效应。

3.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农业是县域经济的基础。河南省作为典型的农业大省,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振兴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根本出路。对传统农业进行升级改造,调整农业结构,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充分发挥各县域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发展并做大把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规模,例如“中国花木第一县”鄢陵县,培育了花卉、畜牧、棉花、瓜菜等特色产业,促进了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或“多村一品、多乡一业”的发展格局。此外,还要解决农产品的卖难低效问题,这就要求对农产品从简单加工到深度加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农产品的加工增值。

4.积极开展劳务经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河南省是中国第一人口大省,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同时也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对河南省经济发展是一大重要贡献。针对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情况,积极发展劳务经济,变人口优势为经济优势,提高务工人员素质,加大对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力度。广泛收集用工信息,按照农民文化、技能等实际情况,开展了服装、针织等专业培训,用规模化方式组织农民工输出,实施劳务输出产业化经营,这样为河南经济总水平提高贡献力量。位于河南豫南的信阳各县市,在河南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起到了表率作用。如新县,全县36万人中,农村人口28万,靠劳务经济富起来的就占了四分之一。新县近年来,2009年,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新县劳务输出就7万人。先后有1000多位成功人士回乡创业,为新县的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参 考 文 献]

[1]段丽娜.促进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C].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介翔.河南县域经济发展探究[C].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李亚阁.河南省县域经济分类和发展战略研究[C].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刘俊杰.县域经济发展与小城镇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0

县域经济发展类型篇(3)

摘要: 农业是县域经济的基础。河南省作为典型的农业大省,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振兴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根本出路。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已形成工业推动型、非公有经济推动型、产业集聚型、劳动经济型、农业产业化推动型、开放带动型等模式。河南省发展县域经济的对策是,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程,加快城镇化建设,积极开展劳务经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 县域经济;聚类分析;发展模式

河南省县域经济单位共有108个,包括20个县级市和88个县。全省国土总面积为16.7万平方公里,县域面积为15.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90.7%。县域人口为8122万,占全省人口总量的85%左右。从GDP来看,全省108个县市的GDP占全省的68%左右。

一、河南省县域经济的聚类分析

河南省有108个县市,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将所有县市进行分类,便于更好的分类指导县域经济的发展。将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储蓄存款余额、人均投资、工业占GDP的比重、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七项指标作为变量进行快速聚类分析。利用欧氏距离公式:EUCLID=■

K表示每个样本有k个变量;X■表示第一个样本在第i个变量上的取值;Y■表示第二个样本在第i个变量上的取值。

1.结果

第一类:11个县市。包括义马市、巩义市、长葛市、沁阳市、堰师市、新密市、新安县、新郑市、荣阳市、林州市。

第二类:27个县市。包括桐柏县、获嘉县、陕县、辉县市、淇县、孟州市、宝丰县、西峡县、舞钢市、中牟县、灵宝市、汝州市、临颖县、伊川县、新野县、许昌县、禹州市、修武县、混池县、新乡县、长垣县、光山县、永城市等。

第三类:70个县市。包括沈丘县、确山县、清丰县、宁陵县、上蔡县、夏邑县、浚县、台前县、扶沟县、淮阳县、罗山县、鲁山县、商水县、拓城县、范县、祀县、唯县、高县、泌阳县、滑具、息县、民权县、汝南县、卢氏县、原阳县、固始县、商城县、封丘县、宜阳县、叶县、洛宁县、汝阳县、虞城县、平舆县、正阳县、淮阳县、新蔡县、淮滨县、太康县、郸城县、开封县、尉氏县、通许县、唐河县、鹿邑县、兰考县、遂平县、安阳县、孟津县、项城市、西华县、内黄县、南乐县等。

2.聚类结果分析

第一类县工业强县,强调工业的核心和主导地位,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各类指标排名比较靠前,这11个县的综合位次均在河南省前二十名。这11个县市的总人口761.55万,占全省县域总人口的9.4%,人均GDP为13224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3倍,是第二类1.6倍、第三类县市的3.2倍;人均财政收入378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4倍,是第二类县市的1.8、第三类县市的3.3倍;人均存款余额6425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2倍和2.7倍。人均投资水平3966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7倍。一、二、三次产业所占GDP比重分别为7.4%、60%、27.4%。

第二类县有一定的工业基础、资源丰富,比如以矿产资源开发为主的工业县伊川县、桐柏县、禹州市、汝州市、灵宝市、永城市、辉县市、绳池县等;此外,第二类县域有一定的区位优势、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农产品加工有较好基础的资源型县和农业大县,较容易形成产业集聚,农业产业化等。第二类县县域总人口1664.19万人,占河南省省县域总人口的20.6%。各类经济指标高于第三类县市,且高于全省县域平均水平,而低于第一类县市。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存款余额、人均投资水平是第一类县市的62%、56%、58%、51%。第二类县域一、二、三次产业比重为:19.2:54.6:26.2。

第三类县是集中河南省的边缘地带,多数经济发展落后,工业基础薄弱,绝大多数贫困县都集中在这一类。第三类县市在河南省108个县市中占得比重比较大,且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在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测度中处于较弱的位置。主要分布在豫南的信阳、南阳、驻马店;豫北的安阳(除林州)、濮阳;豫东的开封、商丘(除永城外);豫西的三门峡、洛阳等所辖的部分县市。该类县总人口占全省县域的70%,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投资水平、人均储蓄额低于全省县域平均水平。该类县的三次产业比重为33.4:39.2:27.4。

二、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已形成模式

县域经济发展类型篇(4)

[关键词]产业结构变动;县域经济差异;县域经济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F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8-0113-02

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经济的发展不仅是总量的增长过程,更重要的是产业结构的转换和演进的过程。同样,县域产业结构在县域经济发展中不仅支持着县域经济的发展,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决定着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

1 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库滋涅茨通过对各国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产业间分布结构的演变趋势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①在经济发展的初期。第一产业总是处于最主要的地位,之后,随着年代的延续,第一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相对比重处于不断下降之中;②第二产业的相对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当发展到达一定程度后,也将处于不断下降之中;③第三产业的相对比重处于不断上升之中。以三次产业分类法为出发点,按照产业的贡献率大小进行分类如下:

Ⅰ类: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

Ⅱ类: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Ⅲ类: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

Ⅳ类: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Ⅴ类: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按照库滋涅茨的规律,产业结构不断演变的规律是:ⅤⅣⅢⅡⅠ。

2 湖北省县域产业结构演变特点与县域经济差异的关系

根据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按有关统计年鉴,得出1998年和2010年的产业结构比重及类型。然后将产业结构类型与湖北省县域经济类型及分布区位综合,再结合县域经济综合评价序位整理出下表。

3 湖北省产业结构变动对县域经济差异的影响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1998―2010年,湖北省各县域产业结构类型演变特点与县域经济差异之间形成的关系:

3.1 产业结构类型与县域经济综合评价值序位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

2010年,产业结构类型与县域经济综合评价序位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如上表所示,在8个发达县中,除鄂中的天门和鄂中的枣阳的产业结构为Ⅲ类外,其余都是Ⅱ类,8个县域的经济综合实力序位都位于前十位;代表落后县域的4个鄂西县域的产业结构分别为Ⅲ类、Ⅳ类和Ⅴ类,它们的县域经济综合评价序位也分别由高到低排序为42、43、49和58位;从较发达县域到一般县域,产业结构类型从Ⅱ类到Ⅳ类依次更替,相应的县域经济综合评价序位由第11位演变为第36位。

3.2 产业结构上升到较高级类型的县域,它们的区域经济综合评价值及其序位基本处于上升状态

(1)发达县域中的鄂东汉川、麻城两市的产业结构由Ⅳ类上升为Ⅱ类 ;同时,鄂中的当阳、钟祥也从Ⅲ类提升到Ⅱ类,这些市的轻重工业都很发达,主导工业部门突出,如金属冶炼、机械电子、纺织、建材行业都具有相当优势,它们的县域经济综合评价值和序位一直处于前几位。

(2)较发达县域主要分布在鄂中及鄂东地区,除沙洋县外,其余五县(市)的产业结构均有上升。其中鄂东的赤壁和武穴,鄂中的石首和枝江均由Ⅳ类变为Ⅱ类,发生了跳跃性的质变。鄂东区两市以武汉市的大工业为依托,鄂中区两市以荆州、宜昌的优势产业部门作动力支撑。如荆州的轻纺工业,宜昌的水电能源业和旅游业。这四个县级市的乡镇企业都立足于本地资源,发展迅猛,特别是建材、食品、服装业表现更为突出,鄂东两市的经济综合评价序位分别由第12位、第16位上升到了第11位和第13位,鄂中两市则由第17位和第19位上升到了第16位和第17位。另外,黄梅县从Ⅳ类升为Ⅲ类,县域综合评价序位也由第26位提高到第21位。

(3)一般县域主要交错分布于鄂东和鄂西地区与鄂中地区。在鄂东区内部,鄂东北的产业结构明显优于鄂东南:鄂东北的红安、大悟、安陆三县均由Ⅳ类上升为Ⅱ类,这三个县域的产业结构各有特色,专业化优势明显,技术层次较高,如红安的卷烟、食品和机械业,大悟的建材、矿业,安陆的纺织、建材、冶金、机械业。因此,红安、大悟、安陆三县的经济综合评价序位也分别由第32、第34和第40位上升到第31、第29和第34位;鄂东南区的阳新、洪湖产业结构保持不变,仍然是Ⅱ类和Ⅲ类。代表鄂东南中部水平的嘉鱼县从Ⅳ类上升到Ⅲ类,评价序位从第36位上升为第35位。鄂东北与鄂东南产生差距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一是鄂东南Ⅱ类、Ⅲ类产业本身上升的空间幅度受限;二是与鄂东南的主导产业为能源、原材料、机械业和食品工业,而这些产业近年来由于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效益普遍下滑是分不开的。与此相反,一般县域中的鄂西区产业结构正处于蓬勃的上升时期,丹江口、长阳和恩施分别代表了鄂西的北、中、南三个地理方位,能真实反映出鄂西产业的发展变化。1998―2010年,丹江口、长阳和恩施三地的产业结构分别由Ⅲ类、Ⅲ类和V类演变为Ⅱ类、Ⅱ类和Ⅲ类,同时,三地的综合评价序位也分别从第31、第37和第39位上升为第30、第36和第33位。

(4)在1998年,落后县域中的崇阳、团风和咸丰三县前二个均为Ⅳ类产业结构,咸丰属第V类,2010年三县分别上升到Ⅱ类、Ⅲ类和Ⅳ类。随之,三个县的综合评价序位也分别由第57位、第63位和第51位上升到了第45位、第61位和第49位。

3.3 产业结构基本不变或处于较低类型的县域,它们的县域经济及其序位处于不变或下降状态

(1)较发达县域的沙洋县从Ⅲ类下降为Ⅳ类,排序也从22位降为24位。原因在于第一产业农业在这县域中一直占着主导地位,而且以手工劳动为主,农业专业化和产业化尚未真正形成、技术层次较低,在湖北省县域产业分工中相对优势不明显。

(2)落后县域均位于鄂西山区及鄂东山区;其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层次较低,以资源型产业为主,三次产业在湖北省均处于落后状态。从上表可看出,除崇阳和团风和咸丰三县处于上升外,其他五个县域中有4个均基本不变,有一个甚至由第Ⅲ类下降到了第Ⅴ类。这5个县域的排名序位除南漳和巴东分属第42位和第43位外,其余3县在最近几年总是一直排在50名以后,竞争力等级始终处于最低的水平。

(3)神农架一直是Ⅲ类产业结构。神农架以森林工业及相关工业为主,但其他产业均处于相对落后状态。因此,在县域综合评价序位中,连续几年倒数第一。

4 结论与启示

综上所述,可以得到以下结论与启示:

4.1 推进县域经济工业化,增加第二产业比重可以缩小县域经济差异

根据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变动对县域经济差异的影响说明第二次产业变动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同时,湖北省县域经济产业中“农”的比重大,在县域经济产业调整中向新型工业化迈进的应该大有可为。

4.2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缩小县域经济差异的效用明显

在考察期内,全省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贡献大,与在此时期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措施是相符的;并且对于发达县域,其县域经济结构调整的幅度也较大。说明未来壮大和发展县域经济,可以根据县域经济的产业特征,继续实施产业调整,促进县域经济差异的缩小,提升湖北省整体县域经济发展水平。

4.3 加大产业调整幅度,形成特色产业或主导产业,缩小县域经济差异

无论是特色农业、主导工业或第三产业,对缩小县域经济差异的作用都非常显著,特色或主导产业的选择可根据县域经济发展基础、区位优势,或通过创新实现“引入与扶持方式”发展;实施产业内调整,优化与升级产业,增强产业链,促进县域经济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任凤,李豫新.产业结构视角下的新疆区域经济差异分解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1):21-24,31.

[2]宁鑫.湖南省区域经济差异产业结构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13):5-7.

[3]欧向军,沈正平.产业结构转换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初探――以江苏省为例[J].工业技术经济,2007(3):31-34.

县域经济发展类型篇(5)

关键词:县域经济;马尔科夫链;增长分布动态;河南省

1引言

河南省作为内陆人口大省,劳动力、自然资源等传统要素资源丰富,技术、管理以及资金等创新要素、高端要素不足,其主要人均指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状况一直没有改变。特别地,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河南省内的县域经济差异总体上呈现扩大的趋势,两极分化现象突出。因此,具有较大经济差异的河南各县域如何在新常态的背景下找到适合自身特点的增长之路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相关研究集中在河南县域经济的差异、空间分布及其演化、经济增长质量等方面的分析。但基于新常态背景下的县域经济增长路径方面的研究较少,同时也缺乏采用离散分析和连续分析相结合的增长分布动态方法来客观描述河南县域经济增长态势的文献。本文认为,新常态背景下探寻河南县域经济增长路径的关键在于三个问题:其一,河南县域经济增长的类型及其空间分布;其二,各县域增长类型变迁的概率;其三,快速增长县域的空间分布。因此,需要采用增长分布动态的方法分析河南县域经济增长的合适道路。增长分布动态方法最早由Quah提出,该方法通过马尔科夫链方法和核密度估计研究收入分布的发展动态。该方法能够刻画不同截面的分布及其演变,且该方法属于数据驱动型,克服了参数分析的不足,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选择该方法来研究区域经济增长。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拟采用马尔科夫链结合核密度估计方法,利用河南省1993-2014年108个县域的统计数据,对收入指标(相对人均GDP)的分布演进动态进行分析,全面刻画河南省的县域经济增长空间分布动态及各个县域在研究期间的经济增长类型的演变规律,并发现快速增长县域群体,以期寻找到新常态下河南县域经济增长的路径,并为其他欠发达省份县域经济的增长提供重要的借鉴意义。

2研究区域及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河南省各个县域相对人均GDP指标衡量各个县域的经济增长水平,以河南省2014年行政区划为标准,研究河南省108个县域的经济增长分布动态及增长类型转移分布。本文的原始数据除了一部分来源于1994-2015的《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外,其余的均是来源于1994-2015年的《河南省统计年鉴》。

3实证分析

本文研究的时间跨度为1993-2014年,由于分析间隔五年的马尔科夫转移概率矩阵更有利于揭示区域经济增长类型的变化,所以选取五年为研究周期。分别分析1993年、1998年、2003年、2008年、2013年及2014年河南省县域相对人均GDP,根据历年县域人均GDP与全省人均GDP之比,以1993年为基准,将各个县域经济增长划分为低水平、中低水平、中高水平、高水平4种类型,且每种类型数量大致相同,划分区间为(0-0.64]、(0.64-0.77]、(0.77,1.08]、(1.08,+).

4结论

本文基于1993-2014年河南省108个县域的相关数据,利用马尔科夫链及Kernel密度估计等方法,对河南省县域经济增长的分布动态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河南县域经济增长存在四种类型,分别为低水平、中低水平、中高水平和高水平。其中,高水平区域主要分布在河南西北部,且围绕在郑州、洛阳附近。低水平区域则主要分布在河南省东南部。而中高水平和中低水平区域则交错分布在高水平和低水平区域周围。总体上看,河南已基本形成“北富南贫”、“西高东低”的县域经济增长格局。荥阳市、新密市、新郑市、偃师市、博爱县、沁阳市、孟州市、长葛市、渑池县、巩义市、义马市、修武县、温县、新乡县、灵宝市、淇县、登封市、新安县、中牟县等县域已经形成一个经济快速增长的俱乐部,是河南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而鲁山县、柘城县、虞城县、夏邑县、淮滨县、息县、沈丘县、淮阳县、上蔡县、平舆县、新蔡县等则长期经济增长缓慢,已经成为河南区域经济增长的洼地。根据本文的实证分析,为促进新常态下河南县域的经济增长应该采取如下政策措施:第一,抓住新常态机遇,实现河南省整体经济的赶超发展。新常态下,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东部发达地区进入了增速减缓和结构调整阶段,而包括河南省在内的内地部分省区市则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特别是,“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改变了沿海开放战略下河南省不靠海、不沿边的被动局面,外部条件的变化为河南省整体经济的赶超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第二,重点支持荥阳市、新密市、新郑市、偃师市、博爱县、沁阳市、孟州市、长葛市、渑池县、巩义市、义马市、修武县、温县、新乡县、灵宝市、淇县、登封市、新安县、中牟县等河南省西北部快速增长县域俱乐部的发展。第三,积极促进鲁山县、柘城县、虞城县、夏邑县、淮滨县、息县、沈丘县、淮阳县、上蔡县、平舆县、新蔡县等欠发达县域的经济增长。这些县域大体上处于由缓慢增长时期,面临着经济增长基础较弱,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不健全等问题。因此,建议加大对这些县域的基础设施、基础教育投入,改善公共卫生和文化条件,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不断增强其经济增长的内生能力。此外,把消除区域性贫困摆在重要位置,通过乡村城镇化、工业化相结合,生态治理与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发展相结合,政府扶持与非政府组织、企业参与相结合等多种手段,突破制约连片贫困地区发展的瓶颈。

参考文献

[1]李胭胭,鲁丰先.河南省经济增长质量的时空格局[J].经济地理,2016,36(3):41-47.

[2]赵强.河南区域经济不平衡问题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

[3]薛宝琪.河南省经济空间格局演化特征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32(4):44-48.

[4]贺亚峰.中原经济区县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分析[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2013.

[5]胥亚男.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水平时空格局演变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4.

县域经济发展类型篇(6)

关键词:河北省;县域经济;县城

近几年,河北省将县域经济作为四大攻坚战之一,提出要下大力量把县域经济和县城搞大搞强。各级政府认真落实发展县域经济的政策措施,创新县域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使得河北省的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当然,就目前的情况来说,河北省的县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县域经济的整体发展。

一、河北省县域经济实力不断提高

河北省地处华北平原,环保京津、濒临渤海、区位优越;资源丰富,地貌类型多样;既有平原县,也有落后的山区县,县域类型较为齐全。全省共有135个县、市及自治县区域,县域总人口占全省的83%,县域总面积占全省的94%。虽然各个县市之间经济发展存在着诸多不平衡,但经过近几年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河北省的县域经济整体上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二、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三、推动河北省县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县域经济发展类型篇(7)

1.1研究区概况

江苏省是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之一。2012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54058.22亿元,占全国10.4%,省内经济发展与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差异格局有着相似之处,大致呈现出“苏南—苏中—苏北”的阶梯状发展态势。截至2012年,全省共有13个地市、48个县(市)和931个乡镇。农村人口2929.89万人,其中,从业人口2620.82万人;农民人均年纯收入12202元,其中,苏北地区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为10502元,苏中地区为12877元,苏南地区为17160元。全省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0.37,农民生活水平处于我国上游水平。其中,苏北农民生活恩格尔系数为0.40,这说明苏北地区农民生活水平总体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1.2数据来源与指标体系

1.2.1数据来源。本研究以江苏省1∶50000地形图为基础图形数据,属性数据来自于《江苏省统计年鉴(2001—2013)》、《中国县(市)社会经济统计年鉴(2001—2013)》。由于1990年代中期以来,江苏省县域行政区划有过多次调整,为保持样本的可比性,以2012年县域行政区划为标准,对相关年份的数据进行归并处理,共有61个分析单元(包括13个地级市市区和48个县市)。由于市辖区数据无法准确获取,暂用各市平均数据代替。而事实上由于市辖区农村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故市辖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全市平均发展水平。经整理,以该省61个县(市)的2000,2006和2012年3个时相的统计资料建立属性数据库。

1.2.2指标体系。农村经济地域差异最集中表现在乡村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上。因此,本研究遵循系统性、典型性、可得性和通用性等原则,建立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由于农村的发展通常是以产业为载体,因此,可以采用产业发展来刻画某一地域的农村发展状态:通常情况下,如果某一县市的一、二、三产业中某一产业在GDP中所占的百分比超过全体样本的平均值与标准差之和,则该产业无疑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因而规定,如某一县市其某项指标超出该指标的均值和标准差之和,即判定该县域的农村发展状态为某类指标因素所主导。据此,构建农村产业结构的评价指标。

1.3类型划分的方法

由于农村始终处于动态性的演变过程之中,影响农村发展的各要素对农村发展的贡献程度及其交互作用难以定量把握,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对农村发展的类型及其所处阶段判断的难度。模比系数法是一种较为简便、直接的衡量经济发展类型的方法,本研究采用模比系数来反映经济发展水平,从而进行经济发展类型的划分。江苏南北跨度较大,各县(市)的产业结构类型多样。本研究选取“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的方法对江苏61个县(市)的经济发展类型进行命名。(1)选取各产业结构总产值,通过确定某一县市的一、二、三产业中某一产业在GDP中所占的百分比超过全体样本的平均值与标准差之和来确定该县(市)占据主导地位的产业。(2)利用模比系数,通过给所选取的指标赋予权重来评判某一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3)在产业结构的基础之上划分农村经济发展类型。

2结果分析

2.1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分异及演化

基于农村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模比系数的测度值,采用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可将3个时相的江苏省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分成5种类型:经济发达型、经济较发达型、经济中度发达型、经济欠发达型和经济不发达型。

2.2农村产业结构的分异及演化

比较各县市三次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与61个县市的平均值、标准差之和,可将3个时相的江苏省农村产业结构分成4种类型:农业主导型、工业主导型、第三产业主导型和均衡发展型。

2.3农村经济发展动态分析

2000—2006年,江苏省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从农村经济发展类型上来看,2006年农村经济不发达和欠发达类型的县(市)个数相对于2000年来说明显减少,尤其是苏北地区最为明显。而经济较发达的县(市)不仅在数量上有所增加,在分布上也呈现出向北移动的趋势,尤其以东部沿海地区为甚。从产业结构来看,农业主导型的县(市)个数也有明显减少,但仍集中分布在苏北地区。而第三产业主导型地区的数量则有一定增加,且主要分布在苏南广大地区。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近年来,尤其是“十五”规划以来,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政策发生了变革。农业生产目标从追求数量转向追求品质和效益;农村经济结构也由过去的以农业为主转向非农业为主,尤其是苏南地区,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充足利用,产业结构向多样化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农民生活得到了保障,从而带动了经济的迅速发展。2006—2012年,江苏省农村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经济不发达型县(市)的个数有了明显减少,主要分布在苏北内陆地区,苏中和苏南广大农村地区则主要以经济发达型和经济较发达型为主。从产业结构来看,农业主导型地区主要集中分布在苏北内陆西侧和东部沿海等农村地区。而苏南地区工业主导型县(市)的个数则明显减少,相反,第三产业主导型县(市)的个数明显增多。这主要由于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建设和发展的投入,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使得农民创收方式多样性,从而促进了多种产业的发展。

2.4农村经济发展的地域类型划分

基于对各县市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定量分析,选取2012年的评价结果,采用“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分类方法,最终可将江苏省农村经济发展分成四大类、12小类。从图中看出,农业主导型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一般比较落后,其中不发达县(市)的数量占了绝大部分;而工业主导型和第三产业主导型地区的经济则处于发达和中度发达之间;均衡发展型地区所包含的县(市)数量最多,其经济发展水平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农业主导型县(市)主要分布在江苏的东北和西北地区;工业主导型和第三产业主导型县(市)大多数分布在江苏的南部和中部地区,很少或几乎没有分布在北部;均衡发展型的县(市)在省内均匀地分布着,其经济发展水平有差异。从图中可知,宿迁、沭阳、淮安、阜宁、连云港、靖江等9个县(市)属于均衡发展经济欠发达型,沛县、徐州、邳州、赣榆、如皋、句容等14个县(市)属于均衡发展经济中度发达型,建湖、盐城、宝应、宜兴属于均衡发展经济较发达型,大丰、如东、启东、太仓4个县(市)属于均衡发展经济发达型。从分布来看,均衡发展类型中,苏南地区经济发达的县(市)的数量高于苏北地区。据此得出江苏省农村经济发展类型形成原因与发展对策。

3结论

(1)从经济发展水平分异与演化来看,2000—2012年,江苏省乡村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高,产业结构类型出现多样化的趋势,产业布局也日渐合理。2000年,江苏省乡村模比系数均值为0.69,而到2012年,模比系数均值上升为1.42。2000年苏南、苏中、苏北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已经有较为明显的差异。苏南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高于苏中、苏北地区。苏州、昆山、太仓、无锡和盐城5个县(市)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属于发达类型;南京、常州、南通、徐州等10个县(市)则属于较发达型;宜兴、常熟、丹阳、东台等14个县(市)属于经济中度发达型;相对于前3种经济发展类型,剩余的32个县(市)则分别属于经济欠发达和经济不发达类型。到了2012年,苏南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依然高于苏北地区,但已有明显减弱的趋势,各类型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呈现出“组团”的走势。苏州、昆山、太仓和常熟4个地区形成了“块状”分布的经济发达区;丰县、徐州、睢宁和泗洪则形成了“带状”分布的经济不发达区;以宿迁、沭阳、涟水、淮安为中心的11个县(市)则聚集在一起,形成了经济欠发达区;以南京、句容、镇江、扬中、泰兴和如皋为中心的9个县(市)则形成了“东—西”走向横穿苏中地区的“条状”分布的经济中度发达地区;以高邮为代表的8个县(市)和以金坛、宜兴为代表的6个县(市)则形成了两个以“条状”类型为分界线的经济较发达区。在这些县(市)中,高淳虽地处苏南,但由于其落后的经济基础等原因,属于欠发达型;而沛县、邳州虽地处苏北,却属于经济中度发达地区。大丰、如东虽地处苏中,却因其沿海的有利区位转入经济发达类型之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