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精准农业市场前景

精准农业市场前景精品(七篇)

时间:2023-10-11 16:14:06

精准农业市场前景

精准农业市场前景篇(1)

  为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全面提高旅游品质,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市决定在2021—2025年全面启动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五年行动,争创全省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示范市,现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五中全会、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和市委七届九次全会精神,以“体验更精致、景观更精美、设施更精良、服务更精心、运营更精细”为方向,按照“全域覆盖、点面结合、统筹推进、以人为本”的原则,聚焦聚力做好旅游业“微改造”的“绣花”功夫,推动衢州旅游业高品质提升、高质量发展,全力提高群众的体验感、幸福感和获得感,助力四省边际中心城市建设。

(二)工作目标。到2025年,全市完成1000个“微改造”示范点改造提升,其中A级旅游景区60个、旅游度假区4个、景区城6个、景区镇(美丽城镇、旅游风情小镇)50个、景区村(艺术村)800个,星级酒店(饭店)20个、等级民宿50个,文化场馆10个,高质量打造10张省级文旅金名片,新创成部级旅游度假区1个、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5个,省级旅游度假区2个,创建省高等级民宿(白金宿、金宿、银宿)100个左右,培育民宿集聚村、民宿综合体若干个;全市旅游业总收入达到750亿元,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力争达9%,游客满意度达95%以上,所有县(市、区)创成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争取高质量建成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市,争创全省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示范市。

二、主要任务

坚持从挖掘文化内涵和提升游客微观感受入手,突出软件硬件结合、内部外部结合、线上线下结合,重点推进“衢州有礼”诗画风光带、“联盟大道”沿线及周边的A级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景区城、景区镇(旅游风情小镇、美丽城镇)、景区村(艺术村)、星级酒店(饭店)、等级民宿、文化场馆的“微改造、精提升”,切实提升衢州市旅游业品质。

(一)景观更“精美”。

1.保持环境原色底本。开展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景区城、景区镇、景区村环境整治行动,保持绿水青山原色,开展屋边、路边、山边、水边绿化、洁化、美化,让游客“席地而坐”“悦心而游”。加强美丽河湖建设,推进“幸福河湖示范县”建设,提升信安湖部级水利风景区品质,城乡基本覆盖15分钟亲水圈,主要江河从源头到河口贯通能漫步、可骑行的滨水绿道。(责任单位:市资源规划局、市综合执法局、市住建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文旅局,首位为牵头单位;18项任务各县〔市、区〕政府均为责任单位,以下不再重复列出)

2.提升建筑整体风貌。改善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景区城、景区镇、景区村规划区范围及周边建筑整体风貌。倡导优化存量用地、存量用房,避免大拆大建,实施老建筑改造修缮,优化沿街立面,延续原有街巷肌理,形成与周边景观、当地文化和谐相融的建筑风貌。设计建设一批符合文化传承、功能优先、融合环境、环保节能的建筑物。(责任单位:市住建局、市资源规划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旅局)

3.打造美丽特色林相。实施“增花添彩”工程,结合森林城镇、美丽乡村、“一村万树”等工作,对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景区城、景区镇、景区村规划区范围及周边开展植树造林、林相改造,梳理绿化层次,优化树种搭配,丰富植被色彩,打造通景公路、河岸两侧等美丽生态廊道,形成“四季有花开,处处有色彩”的美景。对名山公园、地质公园、世界遗产等特殊景区,深入研究景区林相特征和植被种类,充分挖掘景区自身“特色”,结合森林古道、森林氧吧、森林人家、古树名木主题公园建设,打造具有衢州特色的生态旅游景观。(责任单位:市资源规划局、市住建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旅局)

(二)设施更“精良”。

4.加强旅游安全监管。加强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景区城、景区镇、景区村、酒店、民宿的平安建设,提升网格化管理水平,切实加强平安旅游教育引导,增强游客安全感。强化旅游安全检查,文旅部门要联合公安、应急、市场监管等部门,定期对A级旅游景区、度假区、景区城、景区镇、景区村、酒店、民宿内接待、娱乐、体育设施开展安全检查,重点关注“吃、住、行、游、购、娱”等环节的安全。针对玻璃栈道、索道滑道、蹦极滑翔等新业态,因地制宜制定安全管理办法,实现安全监管全覆盖。(责任单位:市应急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市文旅局、市住建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体育局、市水利局、市气象局)

5.提升住宿接待品质。提升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景区城、景区镇、景区村内住宿接待场所品质,落实住宿设施设备达到国家标准。持续开展全市域民宿品牌打造工作,鼓励民宿、饭店等接待场所丰富当地风土人情体验,做好主题特色提炼提升。(责任单位:市文旅局、市商务局、市住建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

6.打造便捷旅游交通。加强小火车、接驳车、穿梭车、缆车等交通载具管理,鼓励推广新能源交通工具,提高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景区城、景区镇、景区村、民宿、酒店之间的通达性。新增补充一批旅游交通标志标识,加快便民驿站、休憩设施的建设提升。新建、改建一批“智慧化、立体式、地下式、生态式”停车场,根据实时客流量,智慧引导旅游停车。(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发改委、市住建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旅局)

7.鼓励低碳生态旅游。鼓励游客绿色出游自带洗漱用品,旅游接待场所不主动提供一次性洗漱用品。垃圾分类做到全覆盖,垃圾日清日净日洁;推进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和标准化运维管理。加快提升旅游厕所,旅游重要节点实现A级旅游厕所全覆盖,提升A级旅游厕所800座。(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文旅局、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局)

8.规范导览标识标牌。加强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景区城、景区镇、景区村、民宿、酒店、文化场馆公共图形信息符号的标准化、智慧化应用,合理配备智能导航、夜间指引等多重功能,设置图文、二维码导览、声音等多种系统解说设施,实施文旅场景有声体验改造,打造景观协调、智能精准、文化鲜明、辨识清晰的标识标牌系统。(责任单位:市文旅局、市住建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商务局)

(三)体验更“精致”。

9.植入地方特色文化。完成“文化基因解码工程”,强化文化元素的挖掘、转化和植入,开展非遗传承和民俗活动,推动文化基因植入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景区城、景区镇、景区村、民宿、酒店。推动门户形象改造提升,凸显“两子文化”,植入耕读文化、针灸文化、商帮文化、宋诗文化等衢州优秀传统文化。以历史文化为脉络,高水平推进千年古城(古镇、古村)振兴,按照“应保尽保、能保则保”的原则,完成古街、古桥、古居、古井、古树、古道、古庙、古塔等“古字号”的保护和修缮。推动工艺美术进乡村,培育一批手艺村、美术村、音乐村。开展“网红打卡点”评比活动,全市累计打造精致节点100处。(责任单位:市文旅局、市发改委、市住建局、市农业农村局)

10.丰富游客综合体验。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景区城、景区镇、景区村、民宿、酒店要结合文旅、农旅、体旅、水旅等主题,推进名景、名菜、名品、名戏、名数“五名”工程,植入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小业态”,打造更多品质化、多样化的消费“小场景”。开设“诗画浙江·百县千碗”体验店40家,支持提升信安湖夜游、开化芹江夜游、“南孔书屋”24小时书店等夜游产品品质,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和省级及以上旅游度假区主题演艺节目实现常态化运营,打造一批高品质乡村旅游、红色旅游、体育旅游线路。(责任单位:市文旅局、市住建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体育局)

11.营造主客共享空间。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景区城、景区镇、景区村的开发建设要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生活生产,加强当地特色的展示,适度适当适时举办灯光秀设计、夜间活动,避免对周边居民造成影响。丰富休憩、互动、购物等功能,让当地居民和游客同看一场戏、同赏一处景、同游一个馆。推动美丽城镇建成区建成景区镇,样板城镇建成3A级以上景区镇。推动博物馆、展览馆、美术馆、剧院等公共文化场馆进行景区化改造,积极打造一批4A级以上文博场馆类景区。(责任单位:市文旅局、市住建局、市农业农村局)

12.保障特殊群体权益。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景区城、景区镇、景区村、民宿、酒店、文化场馆要加强卫生间、进出口、重要通道、电梯等关键节点的人性化改造,加强符合标准的无障碍设施建设,配备适应老年人、残障人士、母婴、少年儿童需要的方便安全的辅具设备,旅游场所的无障碍设施、母婴设施、适老化设施覆盖率达100%,推动第三卫生间改造。(责任单位:市文旅局、市住建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民政局、市卫健委、市残联)

(四)服务更“精心”。

13.提升服务专业技能。着力提高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景区城、景区镇、景区村、民宿、酒店、文化场馆服务人员技能,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开展服务人员专业化培训,推广“一片洁净待宾客、一张笑脸迎宾客、一杯清茶敬宾客、一则故事暖宾客、一桌好菜宴宾客、一份安心慰宾客、一份好礼赠宾客、一个挥手送宾客”的“八个一”模式,推动服务人员的语言表达、服务态度、业务素质等全方位提升。(责任单位:市文旅局、市人社局、市住建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

14.推广“衢州有礼”服务。在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景区城、景区镇、景区村、民宿、酒店、文化场馆开展“衢州有礼”专项行动,推广衢州有礼“八个一”。加强特色化、个性化服务,推动各管理主体设立“优胜劣汰”制度,培育一批大众喜爱、热心热情的优秀旅游服务人员。规范旅游景区质量跟踪、旅游投诉处理、游客回访等机制,实现投诉率逐年下降,满意率达95%以上。(责任单位:市文旅局、市人力社保局、市住建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

15.提高讲解服务水准。加快提升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景区城、景区镇、景区村、文化场馆讲解员服务水准。衢州市讲解员服务规范,推动讲解员服务标准化建设,开办全市旅游讲解员培训班,每年培训各类讲解员500人次,每年推出10位“衢州有礼”金牌讲解员。(责任单位:市文旅局、市人力社保局、市住建局、市农业农村局)

(五)运营更“精细”。

16.推动智慧旅游建设。开展智慧景区创建,加强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景区城、景区镇、景区村、文化场馆旅游接待能力最大承载量测算,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实现“预约、限流、错峰”全覆盖,持续推进长三角社保卡“一卡通”在A级景区的应用。推出电子游览地图和电子导航,加强交通大数据与旅游出行数据的共享与整合,在旅游场所新建一批数字信息终端设备,实现旅游场所免费WiFi、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在线预订、信息推送、人流预警等功能全覆盖。(责任单位:市文旅局、市营商办、市交通运输局、市住建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大数据局)

17.提升运营管理水平。发挥市场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探索旅游景区、景区镇、景区村专业化、连锁化运营,引进国内外知名旅游品牌、专业团队,组建“旅游运营智库”,培育5个景区专业运营团队。提升景区镇、景区村运营水平,打造5个专业强、服务优的乡村旅游运营团队。打造民宿集聚村运营团队若干个。(责任单位:市文旅局、市住建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

18.加强专业人才培育。充分发挥职业院校旅游专业和高等学校旅游学科作用,加快各类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实施专业培训计划,提高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景区镇、景区村、酒店、民宿等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的综合能力,每年安排各类高质量培训不少于2000人次,培育“乡村旅游带头人”100位。(责任单位:市人力社保局、市教育局、市文旅局、市住建局、市农业农村局)

三、进度安排

(一)筹备发动阶段(2021年6月底前)。成立“微改造、精提升”行动专题小组,召开动员部署会,制定并“微改造、精提升”五年行动实施方案。

(二)试点摸索阶段(2021年6月—8月)。开展2021年试点摸排工作,形成试点名单。原则上从“衢州有礼”诗画风光带、“联盟大道”沿线及周边的景区、度假区、景区镇、景区村、民宿、酒店等选取70个左右单位作为市级试点,制定试点“微改造”项目清单、问题清单,形成试点经验、发挥“头雁效应”。

(三)全面启动阶段(2021年6月—12月)。开展2021年示范点摸排工作,选取300个左右单位作为示范点,制定示范点“微改造”项目清单、问题清单,全面开展“微改造、精提升”行动,12月底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四)加快推进阶段(2022—2024年)。形成全面发动、政府先动、政企联动、政策驱动的浓厚氛围,2022年完成“微改造”任务50%,2023年完成“微改造”任务70%;2024年基本完成“微改造”任务。

(五)扫尾收官阶段(2025年)。对少数进度落后的示范点进行攻坚,对新发现的问题进行迭代升级,确保改造提升任务全面完成。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各级组织领导。将“微改造、精提升”行动列入全市旅游专班的重要工作,设立专项工作小组,负责“微改造、精提升”日常工作。各部门按照职责和分工,做好“微改造、精提升”各项任务推进。各县(市、区)要依据本行动计划,制定相应实施方案或行动计划,确保形成推进合力。

(二)建立协同共建机制。把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工作与“衢州有礼”诗画风光带、“联盟花园”、美丽城镇建设、千年古城复兴等工作有机结合,做到信息共享、资源集成、成果叠加。邀请业内专家、教授成立专家指导团,相关市级部门组建服务团,为各建设主体和基层政府提供专业技术和政策等支持,各县(市、区)参照组建。统筹大文旅专项资金,鼓励社会各类资本积极参与“微改造、精提升”行动。

(三)畅通问题解决渠道。培育专业监督员和旅游志愿者,强化对各地旅游服务水平的日常督促和监管。建立线上线下旅游负面舆情系统,畅通游客投诉、监督员反馈、志愿者发现、第三方机构监测四个渠道,梳理旅游场所不合适、不合理、不合情、不合景的“微节点”,进行分析、汇总、立项,理清“微改造、精提升”问题清单,逐一整改销号。

(四)落实项目管理推进。建立全市“微改造、精提升”项目数据库,明确“微改造、精提升”项目名称、具体内容、投资额度、完成时间和责任单位。健全“清单建立—反馈会商—指导推进—综合评估”工作闭环体系,及时掌握进度、加强推进力度、严格评估硬度,确保“微改造、精提升”项目快落地、快见效。

(五)实施专项激励奖励。鼓励示范点开展A级旅游景区、省级旅游度假区、风情小镇、景区城(镇、村)、美丽城镇、休闲乡村、美丽乡村精品村、未来社区、优秀历史文化村落、等级民宿、星级饭店等品牌创建,对达到创建标准要求的,予以优先推荐。研究点状供地政策,保障新业态项目用地。统筹省诗路文化带建设资金用于支持“微改造、精提升”工作。

(六)实行督查评价考核。将“微改造、精提升”工作纳入年度综合考核内容,适时开展明查暗访和督查督办,全方位考评各县(市、区)的进展成效,并作为年度评价考核的重要依据。建立“赛马”“晾晒”制度,定期通报进度,鞭策后进,推广一批先进案例做法。

  附件:1.衢州市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五年行动示范点分解表

2.2021年衢州市“微改造、精提升”试点、示范点名单

附件1

  衢州市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五年行动示范点分解表

单位:个

县(市、区)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2025年

合计

柯城区

52

30

30

30

8

150

衢江区

49

30

30

30

11

150

龙游县

45

30

30

30

15

150

江山市

52

40

40

40

28

200

常山县

49

30

30

30

11

150

开化县

60

40

40

40

20

200

合计

307

200

200

200

93

1000

 

附件2

  2021年衢州市“微改造、精提升”试点、示范点名单(77个、307个)

单位:个

类别

柯城区(52)

衢江区(49)

龙游县(45)

江山市(52)

常山县(49)

开化县(60)

旅游景区

桃源七里、沟溪休闲农业、九华妙源、花田荷塘、荆溪围棋谷

天脊龙门、药王山、悦龙湾、隐柿东坪、红色千里岗、楼山后、紫微星谷

龙游石窟、龙游民居苑、姑蔑城生态文化园、龙天红木小镇

江郎山—廿八都旅游区、仙霞关景区、浮盖山景区、大陈古村景区、秀美耕读景区、月满新塘景区、桃园洪福景区、祈福圣地太阳山景区

黄塘景区、三衢石林景区、梅树底景区

金溪桃韵、霞山古村、七彩长虹、根宫佛国、玉屏公园、花牵谷、龙门景区、御玺贡茶园、根宫佛国文化旅游区

旅游度假区

灵鹫山旅游度假区(在创)

铜山源旅游度假区(在创)

龙游石窟旅游度假区

江郎山省级旅游度假区(在创)

 

钱江源省级旅游度假区(省级)

景区城

柯城区(在创)

衢江区(在创)

龙游县(在创)

江山市(在创)

常山县(在创)

开化县(在创)

景区镇

(美丽城镇、旅游风情小镇)

七里乡、航埠镇、石室乡、沟溪乡、九华乡

黄坛口乡、莲花镇、太真乡、杜泽镇、湖南镇、上方镇、峡川镇、后溪镇、樟潭街道、高家镇

溪口镇、沐尘乡、詹家镇、小南海镇、湖镇镇、龙洲街道、东华街道

廿八都镇、大陈乡、清湖街道、保安乡、贺村镇、峡口镇、石门镇、碗窑乡、上余镇、张村乡

东案乡、新昌乡、何家乡、白石镇、球川镇、青石镇、辉埠镇、招贤镇

杨林镇、齐溪镇、马金镇、音坑乡、大溪边乡、池淮镇、桐村镇、中村乡、华埠镇、芹阳办事处

景区村

(艺术村)

余东村、石室村、麻蓬村、三官岭村、七里三村、桃源村、上门村、治岭村、妙源村、茶铺村、弈园村、新姜村、沙湾村、沟溪村、洞头村、余西村、五十都村、斗目垅村、北二村、墩头村、严村村、航埠村、白云村、坎底村、上蒋村、荷塘村、万田村、上铺村、近山村

盈川村、西山下村、贺邵溪村、上宇村、西坑村、湖南村、泉井边村、浮东村、孟姜村、郑家龙头村、西庄村、黄坛口村、红岩村、滨江村、枫树底村、松旺村、洪家村、黄甲楼村、航墩村、王家山村、白坞口村、希望新村、岩头村、社后蓬村

塔石村、真武山下村;青塘坞村;官潭村、后田铺村;茶圩里村、汀塘圩村、周红坂村、团石村;文林村、曹垄村、地圩村、溪底杜村;席家村、荷村村;灵下村、溪口村、石角村;官村村、上杨村;;浦山村、山后村;贺田村、新槽村;康源村、沐尘村;毛连里村、长生桥村

保安村、林丰村、枫石村、南坞村、清漾村、西山村、达蓬村、永兴坞村、耕读村、清湖三村、清湖一村、府前村、达河村、何家山村、大夫第村、早田坂村、大陈村、李坪村、埠头村、毛村山头村、勤俭村、上王村、洪福村、太阳山村

曹会关村、后弄村、濛桥村、路里坑村、江源村、水南村、砚瓦山村、达塘村、郭塘村、黄塘村、西源村、泰安村、金源村、高埂村、纱帽山村、江家村、山溪边村、桥亭村、马车村、长风村、樊家村、徐村村、渣濑湾村、狮东村、天安村、浦塘村、周塘村、钱塘村、梅树底村、田蓬村、聚宝村

金星村、龙门村、下淤村、里秧田村、桃溪村、上安村、东坑口村、姚家村、姚家源村、禾丰村、黄石村、下溪村、密赛村、谭头村、禄源村、张村村、树范村、川南新村、霞光村、虹光村、芹源村、唐头村、古田村、真子坑村、库坑村、北源村、丰盈坦村、柴家村、仁宗坑村、高田坑村

酒店(饭店)

衢州饭店

国金滨江雷迪森维嘉酒店

金峰国贸大酒店

东方文华饭店

丽枫大酒店

常山东方酒店

醉根山房

开化新东方大酒店

民宿

七月上民宿、妙艺原舍、结庐秘境、渡云庐、桥溪别院、云谷雅舍、云里俱源

铺里·九宫格、月明仓屋、畲韵西坑、铺里·鹊巢、雨印茶坪

渔悦·熙园民宿、罗家乡竹尖上的树屋

和睦大院民宿、山田花舍民宿、仙霞驿民宿、西坡·江山民宿、戏水民宿

彤弓山居、自在梅林、村上酒舍,黄冈一号,老油坊

汉唐香府、三缘堂、大源头艺术村落、金凤凰·梧桐苑、晴山·别院、深渡客栈、左岸和源

文化场馆

立春文化展示馆、中国(余东)乡村美术馆、柯城区非遗展示馆、柯城区图书馆

 

龙游县博物馆

江山市博物馆

 

 

注:打为试点

 

 

 

 

 

 

 

 

 

抄送:市委各部门,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办公室,衢州军分区,市监委,市法院,市检察院,巨化集团公司,各群众团体。

精准农业市场前景篇(2)

公司现有员工316人,其中高、中级技术人员37人。有各类生产用大型机器、机具20余台套,苗木种植面积达13000余亩,形成了规模化、标准化、精品化、大规格的产品特点,实现了规模产值效应,发挥了龙头企业效应,带动当地苗木产业的发展和周边群众增收致富。企业管理规范,经营状况稳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

高起点 高标准 高投入

公司成立之初,即对武汉地区绿化苗木市场进行了认真调研,针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对绿化苗木的需求,确立了“高起点、高标准、高规格”的发展思路。发展思路确定后,公司迅速对苗圃发展进行了统一规划,制定了适合城市绿化需要的苗木产品标准,实行大株行距、大苗木定植、大力度修剪的“三大”培育方式,苗圃苗木种植面积由原来的500多亩迅速扩大到现在的13000余亩,累积投入资金达17700万元。生产的苗木共有12个大类、28个品种,存圃乔木238万余株。基地以红枫、樱花、栾树、丹桂、桂花、高干红叶石楠、法国梧桐、国槐、高干女贞、榉树、广玉兰、银杏、红花玉兰等高档品种为主打产品,同种苗木胸径、主干分枝高度、苗相整齐划一,苗木的质量和种植水平在全国处于一流,在省内居领先水平。

在圃地的管理上,致力于精细化管理,全面推广标准化生产,所有的苗木均按公司制订的质量要求实行统一种植规格、统一修剪标准、统一田间管理技术措施、统一销售出圃,使圃地里的苗木都具有良好的标准层次、质量品质和美感,每一棵苗木都能符合客户和市场的质量要求。

重管理 重科技 重辐射

公司注意培养企业的发展后劲。

方面及时招聘一批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等级技能人才,分别组成科研团队和田间管理团队:另一方面,与省内相关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实行“借脑发展”,如将公司基地作为华中农业大学教学实验实习基地,同时聘请华中农业大学、孝感学院、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教授和市、区林业专家为常年技术顾问,定期邀请有关专家和相关科研团队到基地现场解决生产过程的各项技术课题、难题,并进行实地指导;及时掌握了苗木培育新技术,获得了新技术应用、新品种示范与推广的优先权。公司与华中农业大学合作建立了植物病虫害防治体系,提前做好病虫害的预防和治疗:与孝感市农业局合作建立了测土配方试验站,科学施肥:与湖北省林业厅林木种苗管理总站合作、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红花玉兰新品种,已经过三代驯化,即将规模化、标准化、大批量向市场推出。与这些高端企事业单位合作,使公司始终站在科技的最前沿。

企业存在的价值,除了创造绩效,促进员工成长外,还应担负一定的社会责任。公司的发展,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公司现有常年用工劳力380人,临时用工劳力230人,解决了当地600多人的就业问题。农民除与公司进行土地合作的租金收入外,每年还可获得人均劳务收入数万元。公司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还与云梦宫苑公司、安陆银杏基地、大悟三里苗木合作社成立了合作联盟,与孝昌县的几个苗木种植专业村、苗木专业合作社进行业务合作,带动孝南、孝昌、云梦、安陆、应城等地农民近3600户,为农户每年提供各类种苗800万株,用多种合作方式指导农户种植苗木花卉3万余亩,拉动产业化收入达到每年3亿元。同时,还培养了大批苗木经纪人队伍、病虫害防治队伍、园林绿化施工管理队伍。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创品牌 创效益 创地位

公司始终站在行业的高度,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围绕企业发展战略,恪守“诚信经营,追求卓越,科技创新,合作共赢”的理念,以品牌、品质、诚信和服务为客户创造价值,促进互利双赢,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坚持走苗木生产的规模化、大规格化、标准化、精品化之路,形成了“金卉”苗木品牌的生产特点和优势,在大规格和标准化精品苗木的产销和批量供应上居省内同行业领先地位。公司与浙江滕头园林、宁波沧海市政、浙江杭州蓝天、武汉农尚、浙江江南、宁波滕头园林设计院、杭州蓝天园林设计院、武汉市园林建筑设计院等园林设计和施工单位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恒大地产、万科地产、碧桂园地产不仅买断公司基地部分规格的树木品种,而且还委托公司定向生产桂花、红叶石楠、栾树、海桐球等四个苗木品种。

公司在创品牌的同时,还注重创造效益,自建网上苗木销售平台,为公司承接绿化建设工程、畅通苗木销售渠道赢得了主动,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2011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5500万元,利润1098万余元。2012年出圃灌木300万株、各类乔木15万棵,实现销售收入12200万元,利润2103万余元。承接了

大批重点绿化工程,建设标准和施工质量都具有一流水准,其中孝汉大道二期、西湖明珠中心园两处绿化工程被评为“优秀工程”。2012年度完成市政绿化工程7400万元产值,实现利润2600万元。

公司多次被评为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经营状况良好,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较高,发展前景可观。公司现已获得湖北省林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和孝感市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称号,是湖北省林业产业促进会常务理事单位。2012年度公司获得孝感市“十佳农业企业”称号。

新园区 新基地 新市场

精准农业市场前景篇(3)

(福建农林大学 经济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2)

[摘要]利率市场化改革背景下,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如何实现转型发展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后,从正负两个方面分析了利率市场化改革对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影响,并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希望能为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改革;农村商业银行;影响

1 相关概念界定

1.1 利率市场化的定义

利率市场化是指一国央行行将利率决定权让渡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根据市场变动自主调节利率水平,并形成以央行基准利率为基础、货币市场供求为标杆的市场化存贷款利率决定机制[1]。

1.2 农村商业银行的定义

农村商业银行是以其辖区内居民、工商企业家和其他经济组织共同入股组成的股份制区域性中小型金融机构。农商银行是以营利为经营目标、以多种金融负债筹措资金、以不同金融资产为经营对象且具有信用创造功能的金融机构[1]。和商业银行一样,农商银行的主要业务类别也包括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中间业务等[1]。

2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影响

2.1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正面影响

2.1.1利率市场化改革可以提高农村商业银行议价能力

利率市场化改革可以让农村商业银行根据自身主营业务成本、净利润以及估算同业拆借成本等方式来确定有利的存贷款价格[1]。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农村商业银行同业间价格竞争机制将会得到强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恰好可以赋予农村商业银行足够的议价自主权,有利于农村商业银行根据自身特点来决定具体利率水平,提高同业竞争力。

2.1.2 利率市场化改革可以增强农村商业银行创新动力

利率市场化改革背景下农村商业银行往往会主动通过金融创新来满足不同类别客户的个性化金融服务需求,并提高自身盈利能力、强化自身竞争优势和强化对自身面临金融风险的管控。因此,可以说利率市场化是农村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强大推动力[2]。农村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大环境下,唯有发挥更高的积极性和投入更多的精力参与到金融创新中,才能赢得客户青睐、提高市场占有,避免在同业竞争中陷于劣势。

2.1.3 利率市场化改革可以规范农村商业银行日常经营

利率市场化改革可以促进金融资源有效配置,企业与农村商业银行间的交易效率将不断提高,贷款利率将更加市场化;而农村商业银行在吸收存款时也将依据自身管理水平和资本实力来为储户提供一个更加合理的利率,有利于客户实现自身价值最大化[3]。此外,利率市场化改革也可以促使我国农村商业银行进行公平的市场竞争,并带动农村商业银行规范日常经营管理,最终促使其经营管理水平提高。

2.2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负面影响

2.2.1 利率市场化改革导致农村商业银行利差水平下降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农村商业银行出于市场占有的需要将会通过提高存款利率来稳定和吸引存款客户群体[4],这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增加农村商业银行的成本压力,减少其在利差方面的收入。此外,利率市场化也会导致农村商业银行存贷需求产生变化,迫使农村商业银行转变当前以存贷差为主要盈利来源的经营模式,探求新的盈利模式。

2.2.2 利率市场化改革导致农村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加大

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背景下,市场竞争压力、信贷需求不稳定性、政策不确定性、外部冲击增加等诸多因素将会导致利率波动水平变得更加频繁且剧烈[5],而这将会导致农村商业银行面临更大的利率风险。此外,在市场供求关系逐渐引导农村商业银行利率定价的同时,农村商业银行受到来自利率不确定性和多变性的影响将显著增加,具体而言这包括了重新定价风险、期权性风险、基准风险和收益曲线风险等,这些风险无疑增加了农村商业银行日常经营困难。

2.2.3 利率市场化改革导致农村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增加

信用风险是农村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最具破坏性风险之一。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进行,我国农村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将会愈加明显和突出,究其原因就是由于利率市场化进程可能导致利率水平由于市场无序而被无形推高,加之传统金融市场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和资讯传递滞后[5],农村商业银行如果无法做到主动、及时和准确地对信用风险进行预测和甄别,将不得不被动面对信用风险增加的威胁。

3 利率市场化改革背景下对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对策建议

3.1 农村商业银行积极转变自身经营模式

从历史发展实践中可以看出,中间业务能否得到发展是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的关键。因此,在当前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应当着眼未来并立足当下,积极转变自身经营模式,将中间业务的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将其作为自身长期发展的战略核心。具体而言,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可以凭借当前所拥有的客户群体和业务网点为依托,及时转变经营发展理念,将更多的资源和精力往中间业务倾斜、树立自身品牌,以提高中间业务在营收中所占的比重,并让其成为银行的稳定收入来源,最终逐步推动发展模式的转变。

3.2 农村商业银行增强金融产品定价能力

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背景下,农村商业银行应当依据自身实力并结合市场定位,构建出一套科学、高效、合理的定价体系,通过该定价体系来合理分配自身资源、制定经营目标,最终增强对金融产品的定价能力,提高银行盈利能力并抵御市场风险。此外,农村商业银行也可以通过该定价体系将金融产品定价权适度下放,让不同地区的分支机构根据当地情况自主定价,这不仅可以带动分支机构的创收积极性,也能够增强全行的营收能力。

3.3 农村商业银行提高市场风险管控能力

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背景下,农村商业银行可以通过构建科学的市场风险管理制度和专业的市场风险管理部门来及时监察市场风险。这一方面可以帮助其准确预判市场利率走势和市场风险大小,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其对自身资产和负债展开有效管理并及时调整金融产品定价。此外,在提高市场风险管控能力中,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也不可忽视,这将有力增强农村商业银行信息获取能力、缩减信息获取时间差、提高信息获取效率,最终有利于提高农村商业银行的市场风险管控能力,为其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黄达.金融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Paul A. Samuelson.经济学(第18版)[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3]易纲.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利率市场化进程[J].金融研究,2009(01):68-69.

[4]金玲玲,朱元倩,巴曙松.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影响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农村金融研究,2012(1):53-57.

精准农业市场前景篇(4)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0-0002-1

1 九台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迅猛。目前,全市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302家,其中规模以上加工企业56家。部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10家,长春市级龙头企业15家。天景公司、金锣公司、朱老六食品等3家企业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天景公司1家获得中国名牌,英俊食品、吉林亚泰等8家获得吉林省著名商标,田野泉酱菜、德莱羽绒等6家获得吉林省名牌。上市公司1家,准备上市公司3家。逐步形成了以天景公司为代表的特色玉米加工系列、以金锣公司为代表的肉制品加工系列、以雨田米业为代表的优质大米系列、以朱老六食品为代表的大豆加工系列、以亚泰医药为代表的中医药系列、以向宇果仁为代表的特色类加工系列的六大系列产业。

2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

一是加工企业数量还不够多,不能够满足农产品加工需求;二是各加工企业综合生产能力参差不齐,整体水平不高;三是科技含量不高,精深加工企业数量不多。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一是近几年,九台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速度不够快,没有新建大的新加工企业;二是缺乏精准的市场定位,企业开拓新市场能力不强;三是政府扶持力度不够,企业发展动力不足。

3 九台市农产品加工业特点

2012年,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预测实现189亿元,占地区总值的40%,比2011年的118亿元增长60%。

3.1 企业数量不断增加

规上企业由2011年的42家增加到2012年的56家,新增投资26亿元。农产品加工企业布局趋于完善,逐步形成具有地域特色与发展优势的经济支柱产业化格局。

3.2 企业加工量不断扩大

金锣公司2012年屠宰生猪85万头,比上年55万头增54.5%;天景公司2012年仅玉米饮料就生产2.1万吨,比上年1万吨增110%;朱老六食品经过增产扩能,2012年生产6.8万吨腐卤副食品,与上年相比,产量翻了一翻,由全国第四位越居为仅次王致和的第二位。

3.3 科技含量不断提高

天景公司、田野泉酱菜、吉科生物等多家企业,拥有自己的科研团队,企业自有发明专利4项,天景公司已研发3大系列100多个品种,目前投产30多个品种。

3.4 带动能力不断增强

以天景公司为例,“天景”系列产品原料种植从1996年开始实施订单农业,实行“市场+公司+经纪人+农户”的运作方式,种植基地辐射九台6个乡镇70多个村屯,至2012年基地面积达12万亩,带动农户1万户。

4 九台市农产品发展方向

2013年,争取大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落户、投产。其中投资3亿元的雍达大豆酱菜已经进行土地平整;投资40亿元的欧洲食品工业园、投资5亿元的金针蘑项目、30万吨稻米加工项目等大型农产品加工项目,正在洽谈中。计划农产品加工规上企业数量达到80家,新增投资80亿元,产值实现260亿元。

2013年到2017年五年,每年争取连续新增投资30亿元以上,年增产值50亿元以上,到2017年,农产品规上企业发展到160家,加工产值达到400亿元以上。

5 农业产业化发展采取的措施

九台市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建设工作,把农产品加工产业作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来抓,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做好粮食产销加工、畜牧产品加工、蔬菜生产加工及都市农业发展四大优势产业,制定政策、鼓励融资、建设园区、扩大规模。

5.1 制定奖励政策

市委、市政府出台支持镇域经济发展和支持少数民族乡发展政策,财政列预算5000万元,其中农产品加工基金2000万元。同时安排稻米加工企业整合、企业争创名牌、商标奖励资金。

5.2 加大信贷扶持力度

九台市农村商业银行,三年为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贷款22亿元,多的如田野酱菜1.2亿元,少的如雨田米业也达1500万元。向宇果仁在贷款的扶持下,不断扩大产量,在国际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2011年创汇800万美元,比上年430亿美元增86%。九台市政府还组织了两家担保公司,一家是九实公司,一家是农业担保公司。

5.3 建设产业园区

精准农业市场前景篇(5)

【关键词】广东旅游业;转型;红色;蓝色;绿色

过去五年,广东旅游业总收入平均增速13.1%,已占广东省gdp的8%。每年上百万的出国旅游人次,奠定了广东成为全国最大国际客源输出地的位置。与此同时,广东旅游目的地的地位却并非如此“显赫”。用国家旅游局某负责人的话来说就是:广东旅游拿不出非看不可的项目,而这正是广东的弱势。因此,从“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转变的广东旅游业正在积蓄再次勃发的力量,塑造国内首屈一指的旅游目的地。

省政府明确提出:广东力争到2010年建成辐射全国、影响亚太地区、具有一定国际水准的旅游目的地,成为中国出入境的客流中心和集散地。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根据广东旅游资源的实际,笔者认为应该让广东旅游出现红、蓝、绿三色争辉的局面。将广东建设成游客想看,可看,好看,耐看,反复看的旅游目的地。

一、红色

(一)红色革命旅游

红色革命旅游的内涵,主要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等载体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其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发展红色旅游,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的重要措施,是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既是一项经济工程,更是文化工程、政治工程,是一项利党利国利民的重大举措。红色年代里的那种超越生命极限的奋斗精神也是经济创业进程中的宝贵财富,并以此作为教育下一代的精神理念。所以,积极发展红色旅游,努力打造红色旅游品牌,是新形势下人文精神的回归,也是广东旅游产业的创新主题之一。

广东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活动较早的策源地之一,因此,革命史迹特别多。例如在广州就有农民运动讲习所、广州起义纪念馆、烈士陵园,惠州有叶挺纪念馆,梅州有元帅纪念馆等,而汕尾市更是全国13块红色革命根据地之一。国家有关部门曾联合了《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下简称《纲要》),确定在全国范围内培育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组织规划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重点建设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包含了中国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大部分重要纪念地和标志物。但拥有全国13块革命根据地之一、中国第一个农会组织、第一个红色政权等重要史迹的广东,却未被列入‘重点红色旅游区’和‘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中,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广东的很多革命史迹,如农讲所、红宫、红场等,符合《纲要》中提出的“发展红色旅游的八个方面内容”,如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建党建军等重大事件,展现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创建初期的奋斗历程等要求。但在《纲要》内,广东却只有4地列入了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这对全国推动广东红色旅游发展也是很不利的,起码大部分的中小学生可能对这些史迹只能‘望文生义’、‘凭空遐想’。

笔者认为要把广东红色旅游资源整合起来,形成重点红色旅游区。并组合‘广州-惠州-汕尾-梅州’等广东红色旅游精品线路,让更多人们能了解广东在中国革命史上所起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发展广东红色旅游的时候,有两大问题必须引起重视:一是开发方式的简单化、程式化,许多景点都是博物馆陈列,很难对游客产生强烈吸引力。二是红色旅游作为一种旅游产品,必然存在生命周期问题,应把红色旅游的主题回归到历史文脉的人文精神中,融入到“和而不同”的地域文化中,才能保证其旅游产品独特性和生命周期的可持续性。红色旅游的战争题材是和平年代里人们十分感兴趣的旅游开发方向,应利用战争遗迹进行战争场景再现,策划穿越、探险、竞赛等参与性项目,提高游客的兴趣。许多红色旅游的战争遗址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许多经典战役都在同一地点发生,胜败存亡,大相径庭,全面演绎这些历史的场景,对历史事件的展示更加丰满生动,必然产生更大的吸引力。

发展广东的红色旅游有三个“不要”需要注意,一是不要把红色旅游做成纯教育型的,要考虑一般旅游者的需求;二是不要改成运动式的,要注意旅游者的兴趣,把教育的功能寓于旅游活动中,切实作为一种产品来开发;三是不要搞成公费旅游。对于一些教育基地,价格相对低一些,对青少年更有教育意义。

积极发展广东红色旅游,需在三个方面深化认识。第一,“红色”是“旅游”的基调,必须坚持主题的严肃、定位的准确,舍此难以实现“成为爱国主义教育重要阵地”的目标;第二,“旅游”是“红色”的载体,应以正确的指导思想实施“旅游精品线路”的基础建设;第三,“红色旅游”的含义与范围有明确的界定,此外的景点是否称得起“红色旅游点”,要精心推敲、力避随意。

(二)“色如渥丹,灿若明霞”的丹霞山旅游

丹霞山位于湘、赣、粤三省交界处的仁化县境内,距广东省韶关市45公里。是世界地质公园,部级重点风景名胜区,部级aaaa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地貌自然保护区,被誉为“中国红石公园”。方圆319平方公里的红色山群,故称丹霞山。地质学上以丹霞山为名,将同类地貌命名为“丹霞地貌”,丹霞山使之成为世界上同类特殊地貌的命名地类风景名山的典型代表。丹霞地貌属于红层地貌,所谓“红层”是指在中生代侏罗纪至新生代第三纪沉积形成的红色岩系,一般称为“红色砂砾岩”。世界上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以我国分布最广,其中又以丹霞山面积最大,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形态最丰富、风景最优美。比较国内外的丹霞地貌丹霞山在规模上、景色上,皆为中国第一、世界第一。

笔者认为应该依据国家对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和旅游区规划的有关法规和要求,在积极有效地保护风景资源的前提下,整合丹霞山及其周边的各类旅游资源,以国际国内旅游规划的先进理念为指导,对丹霞山旅游发展条件进行深入研究,突出生态旅游主题,同时要融入地方文化特色,重点对丹霞山旅游开发进行综合性战略谋划,并提出相应的品牌战略、市场战略和综合对策,为丹霞山风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指导。强化“大丹霞”的概念,将丹霞山放在世界范围进行研究,并与美国等国外多个国家公园进行对比分析。结合丹霞山的实际,以“跳出旅游发展旅游”的思路对旅游与经济、旅游与城市、旅游与生态、旅游与居住四个方面的关系进行多元思考,创立新型的产业联动的发展模式,强调保护和发展、改善和优化、控制和监管之间的平衡,努力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达成生态目标、品牌目标、社会目标三个方面的目标,把丹霞山建设成为世界级的旅游目的地。

二、蓝色——滨海旅游

广东是海滨资源大省,全省可供开发的滨海沙滩有174处,沙滩长达572.1km;沙滩、海水、环境良好,大角湾、青澳湾、巽寮湾三个达到a级标准,大角湾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全省现已建成的滨海旅游区达30多处,开发的数量仅占全省滨海沙滩总数的二成。区位方面,广东位于南亚热带,珠江三角洲和潮汕多个城市经济发达,人口众多,比邻港澳台,市场条件良好。广东应加紧进行粤东、粤西区域旅游规划和重点景区、景点的规划;濒临南海的广东省大陆海岸线总长3000余公里,岛屿众多,但在这条海岸线上滨海度假游却并未形成“拳头产品”。因此,有关部门应筹谋高起点的海滨景区规划,以顺应广东旅游业从“观光型”向“度假休闲型”转变的趋势,打造广东的“亚龙湾”。广东有八个旅游休闲度假区:阳江海陵岛、湛江雷州半岛、深圳大鹏湾、惠州大亚湾、汕头青澳湾、汕尾红海湾、江门川岛(上川岛、下川岛)。

应对激烈竞争,广东海滨旅游开发建设要尽量形成自己的卖点。卖点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如部分设施有独特性,如度假环境最佳,可以是服务最好,也可以是有独特而鲜明的主题。广东众多的海滨开发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有吸引力的休闲地,以邻近城市居民为市场主体;二是有想象力的度假地,这是目前广东的发展重点;三是有魅力的居住地,要适应市场发展趋势,积极发展“第二住宅区”。 要创造一个有想象力的度假地,要选好海滨度假开发突破口。要从海滨旅游的无主题开发到主题性开发;要从传统的海面旅游向空中、水下发展;要建设高星级的度假酒店;要精心选择真正有吸引力的旅游项目;要创建文化旅游区;酒店装饰要有地方文化氛围,海滨的众多石头要好好利用起来;要把岭南文化的各种地方文化与海滨度假区结合起来,建设潮汕文化味、雷州文化味、广府文化味的海滨旅游区,努力发展具有中国南方文化特色的海滨旅游度假胜地。简单地仿建夏威夷风格、马来西亚风格、南非风格的度假酒店不是可取之道。广东具有良好的潜水、珊瑚、红树林资源,要开发得更有特色、宣传得更好。

吸取国际国内海滨度假的成功经验,广东海滨度假区开发的要点有四个:一是尽量整体开发或大地段开发,避免小地块切割开发;二是确保低层、低密度、低容积率、高绿化率;三是加强环境整治,协调风格和色彩;四是将高中低档市场在地段上分开发展。各级政府要编制高水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积极招商,形成强有力的行政管理和调控能力,积极、高效地为企业服务。

三、绿色——农业生态旅游

农业生态旅游是把农业、生态和旅游业结合起来,利用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农村生态环境和农业生态经营模式,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品尝、习作、体验、健身、科学考察、环保教育、度假、购物的一种旅游开发类型。发展广东农业生态旅游,对广东增创经济新优势,发展农业生产和发展旅游业都有重要作用。

广东农业生态旅游旅游有很好的条件 :有区位、客源、资源的优势,农业富于特色。但广东发展农业生态旅游尚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1.景区总体规模小,没有很好形成其独特的完整性。2.缺乏综合性的观光休闲农业场所,休憩服务设施不足,游客逗留时间短。3.有些农业旅游项目粗糙、缺乏文化教育内涵、只会收门票。4.受气候条件和农时季节的影响,农业观光旅游时间具有季节性,淡旺季的反差较为明显。5.农业生态旅游项目以乡村自主开发较普遍,经营者素质一般不高,管理还不够规范。6.旅游景区一般缺乏整体规划,绿化美化较差,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较薄弱,保护设施和宣传力度也较差,卫生条件不够完善,缺乏具有一定农业知识或环境保护知识的导游。7.旅游业发展不平衡,旅游收入90%集中在粤中的珠江三角洲,而次发达地区的粤北、粤西和粤东,从旅游自然资源来看,粤北最丰富,但由于经济基础较差,尚未得到很好的发展。

因此,农业生态旅游项目的发展,要深入进行客源市场分析,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区位条件、资源优势、旅游基础和经济基础等,避免投资太多和盲目开发,还应根据区域差异的特点,保证旅游开发区域的协调性。

粤东区农业发达,丘陵平原土地肥沃,沿海气候温暖湿润,海洋渔业资源丰富,捕捞和海水养殖业发达,饮食文化独特,茶园、茶场、果园等也很有地方特色。因此该区应在休闲农场、观光茶园果园、休闲渔业以及潮汕饮食文化方面大做文章。

粤北区森林资源丰富,山地丘陵多,气候为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比其它区低,且境内多溶岩地貌。粤北可以说是广东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本区可以山地资源和自然保护区的优势,发展野生动植物观赏景观、少数民族村、畜牧租赁农庄、狩猎场或珍稀动物饲养基地等旅游产品,也可发展反季节蔬菜和以当地土特产为主的第三产业。

粤中区是农业发达的经济区,是我国最大的甘蔗、塘鱼和亚热带水果生产基地和全国三大蚕桑产区之一,也是广东最主要的商品粮产区。目前本区开发的农业旅游项目最多,有依托三高农业示范区发展起来的顺德龙江农业生态旅游区、均安生态乐园、中山海上庄园、深圳青青世界、番禺横枥现代化观光农园、从化荔枝庄园、三水万亩荷花世界、陈村花卉,以及依靠高科技发展起来的珠海农科奇观等。因此,该区可以高科技农业、水乡农耕、花卉水果、水产养殖、海洋渔业等为主题,充分利用广州、深圳、珠海三大经济中心,发挥区位、资源、客源市场以及旅游基础等方面的优势,合理开发一些生态农业大观园、高科技农艺园、水果观赏采摘园、花卉中心、休闲渔业等。

粤西区以沿海丘陵台地为主,光、热条件优越,为广东省最温暖的地区,有利于热带作物的生长。粤西应立足当地农业热带性强的特点,注意农业旅游环境的建设,发挥本区热带地理位置和海岛众多的优势,开展热带作物、热带水果、海洋水产品等农业生态旅游项目。从广东省提出的发展旅游“大区域”的设想看来,在粤西区可发挥湛江海洋和生态农业优势、茂名水果和工业旅游的特点以及阳江山地和海岛风情,使之形成“西三角”来拉动当地旅游业,推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形成与“珠三角”不同的区域旅游特色。

发展广东农业生态旅游似应注意如下几点:1.发展农业生态旅游将促进主体农业的发展,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是今后农业开发的方向之一,应把它作为推动当地经济、环境和社会发展的综合性模式去开发,成为发展广东旅游业新的增长点。2.在发展广东省农业生态旅游时,应充分认识到农业旅游的区域性、自然性和季节性的特点。开发时不应过分依赖非自然性的农业技术和刻意追求人为的造景,要在农业生产与旅游相结合的基础上,保持一种自然生态农业景观和乡土气息浑厚的民俗文化。3.必须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在保护与优化的前提下,以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合理布局,全面规划,突出农业区域性的特色,避免重复布点,这样才能开发出生态环境优美,对游客具有吸引力的农业生态旅游景点,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以促进农业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四、结论

广东作为全国的旅游大省转型期的工作千头万绪,但决策者只要很好的抓住着力点:那就是在红、蓝、绿三种颜色上认真打造游客想看、可看、耐看的旅游景点,广东一定能够实现向旅游强省的转变。

【参考文献】

[1]粤旅游业步入重大转型期.从国际客源地转型目的地[n]. 南方日报(网络版),2006-11-30.

[2]邓海建.红色旅游不能变味[n].济南日报,2006-05-10.

[3]胡键,苗枫.人大代表:广东应成重点红色旅游区[n].南方日报,2005-05-10.

[4]温秀.红色旅游,前进中的审视[n].中国旅游报,2006-4-3.

[5]陈南江.应对激烈竞争,打造广东海滨度假品牌[n]. 南方日报,2004-07-20.

[6]郭焕成,刘军萍,王云才.观光农业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00,(2).

[7]卢云亭,刘军萍,等.观光农业[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

精准农业市场前景篇(6)

【关键词】 水果行业 标准化 互联网

一、前言

多年来,由于市场信息不对称、流通环节多且利益分配不合理、流通链条过长等因素,我国农产品市场出现了卖难买贵、产品质量、安全性得不到有效保障,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损耗过大等严重的不合理现象。连续多年出现的水果滞销,“果农卖不掉、市民买不起”的怪圈一再出现,要改变目前的现状,需要重构水果流通的产业链,构筑新的水果交易模式,同时,还需各级政府“有形之手”发力,强化农业组织化水平、缩短流通链条。

二、传统行业市场状况

我国水果流通明显存在环节太多、链条过长的问题。一般来说,在中国,水果由田间地头到消费者手中大概需要以下几步:大量分散的种植户――农村经纪人――一级批发商或者商――二级批发商、超市供货商及农贸市场零售商――消费者。数据显示,通过这种渠道销售的水果数量占消费总量的70%以上,其他则有生产者食用及其它渠道供应。水果在运送到批发市场后,需要缴纳进场费、摊位费、人员费等一系列费用。在零售环节,依然需要付出的成本包括摊位费、工商管理费等十几种费用。而对于上游的种植农户来说,由于水果保鲜期等原因,必须要将水果在一定时间内尽快卖掉,造成水果集中上市,形成了“卖贱”的现象。由此可见,中国水果市场流通模式急需发生改变。必须加强上游的农户、中游的经销商和批发市场、下游的超市前后产业链的延伸和接。

三、现今行业市场状况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当前水果市场处于由温饱型向安全、营养型转换的时期。但由于市场信息不对称,消费者对水果的认知度还停留在味觉感知阶段,在安全与营养的认知上还比较缺乏。

安全、营养水果市场还处于市场培育期。互联网的出现,让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信息传播更便捷。市场培育期缩短,安全、营养的农产品消费市场时代即将到来,最佳适生区农产品作为农产品安全、营养、美味的代名词,必将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四、互联网时代行业的发展前景

(一)网络营销的应用

网络营销在水果行业中的应用主要是以互联网及网络技术为支持,借助水果行业网站和企业网站,实现双向的信息流。即:水果的生产、流通、加工等企业和果农通过网络及时和获取相关的商品供求及服务信息。在此基础上,以B2B为主要形式,实现网上营销、洽谈,网下成交、支付。

(二)我国开展水果有机栽培的优势

我国的有机果品需求市场前景是巨大的。一是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使人民有能力支付较高价格的有机水果消费;二是由于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严重影响人民的身体健康,也使真正健康的有机水果有着广泛的国际国内市场需求;三是对于有机果品生产这样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充足的农业劳动力资源是一个巨大的优势。

(三)拥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通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水果生产已具有相当规模,特别是黄河故道地区已形成规模优势,果品贮藏、加工业更是有了长足进步。水果从育种育苗到栽培、贮藏、加工和销售已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基地的建设、龙头的壮大、贮藏加工设施的完善、种质资源的贮备、栽培管理技术的集成都为水果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行业发展愿景

(一)水果流通的溯源体系建立

进入互联网时代,信息的更新发生革命性的转变,交互性极大增强,水果销售行业也面临革命性转变――由传统水果销售向互联网时代下现代的水果销售模式转变。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水果行业应致力于建立水果流通的溯源体系,即改变目前的水果市场现状,重构水果流通的产业链,构筑新的水果流通模式――水果流通的溯源体系[3]。

水果流通的溯源体系以互联网为媒介,精确定位水果流通的每一个环节,从农产品的生产、流通,到进入千家万户。在生产上,可以追溯到水果的产地、产量、种植户、以及农药残留量;在流通上,可以追溯水果包装加工、存储和运输的时间,也可以强化农业组织化水平,并最终形成水果流通的标准化。

(二)水果流通的标准化建立

目前,水果流通的标准化还没有完全形成,传统水果销售行业商家只专注于盈利,没有切实建立一套有效可行的、前期无收益或亏损的水果流通标准化体系。然而,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水果流通标准化的日程是可以预见。水果流通标准化可以以互联网的大众化的契机 逐步建立。

水果流通标准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水果的生产标准化,从产品的产地选择、品质、外观方面进行分级,进行市场准入,最终建立市场分类标准;二是水果流通环节标准化,从产品的包装、运输、销售等环节入手,建立切实可行的标准和规范。

(三)大数据指导生产和销售

水果销售行业是面向用户的行业,传统水果销售以人工为主,工作繁重,效率较低。互联网时代下的水果零售商,可以通过互联网点击量跟踪用个体用户的行为,更新其偏好,研究其消费习惯,并实时模仿其可能的行为,精确把握市场流向,对进行市场准确定位。

(四)果农享受水果溯源体系和流通标准化红利

传统水果销售行业各个环节相互脱节,未形成一个有机链条,农产品生产和销售市场容易形成滞后性。当前,水果产品一体化供应链并未形成,果农被隔离在水果产品商业环节之外,无法获得应有的收益,同时,过多的经销环节产生的高额费用却由消费者来买单。长此以往,则会造成农产品源头萎缩,以至损害销售市场。

【参考文献】

[1] 林瑞海,陈超波,周潇颖. 基于互联网思维的水果行业品牌营销体系构建[J]. 商场现代化,2015,04:120-121.

精准农业市场前景篇(7)

发展乡村旅游既能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也能振兴当地农业。乡村旅游的游客在游玩后会购买一些当地农作物、土特产、手工艺制品,不仅能丰富游玩项目更能增加农民受益。但是现阶段的乡村旅游中可供选择消费的项目稀少,往往是游客就餐完毕后便离开。农户的经营意识不到位,农产品深加工程度不够,使许多农村品附加值无法提升,局限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过于迷信口碑传播,主动宣传和参加集体促销的意识和要求不强,很难适应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

在信息传播多元的时代,许多专业旅游景点综合运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手段宣传已打开了知名度,创造大大小小旅游品牌。乡村旅游却仅停留在口口相传的“打游击”式宣传,优质的乡村旅游点需要游客“打听”才能找到,品牌打不出去,无法长远发展。然而开展“乡村烹饪培训项目”能有效为解决上述问题,“乡村烹饪培训项目”是指有具有专业烹饪知识的技校教师下乡村,为需要烹饪培训的农户有目的的培训经典农家特色菜的活动,这也是面向社会开展的培训方式之一。乡村旅游点开展烹饪培训项目的价值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开展烹饪培训项目能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开展烹饪培训项目,农民在农闲时纷纷投入到餐饮服务知识学习中,旅游旺季农户能充分发挥出所学知识,提高餐饮服务水平,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促进一、三产业的结合,建立起以农业养旅游,以旅游促农业的互动机制,实现农业的多项多次增值,做到优势互补,互为促进,共同发展。(二)开展烹饪培训项目能调整养殖业结构经过烹饪培训项目农户可以学到全方面餐饮营销知识,通过结合农村旅游实际的餐饮营销知识,从根本上让农户认识“营销”在经营过程中的重要性。充分了解到游客需求后,农户养殖受市场欢迎的产品,使自给养殖向市场养殖转变,促进养殖业结构调整。(三)开展烹饪培训项目能调整的劳动力结构在“五一”、“十一”黄金周许多乡村旅游点比原来可以多安排8—10倍的劳动人口就业。大部分乡村旅游经营户都请上了帮工帮厨,阳朔景区的“农家乐”高峰期有的一家用工多达60余人,有的农户因为家里懂烹饪的人手不够时需要花钱请有餐饮娱乐服务经验的城里人帮工,大大提升了人工成本。如开展烹饪培训项目让教师和设备直接带到农户家里,让当地农户能烹饪出一手具专业水准的菜品,大力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消化。在旅游淡季可将多余人员调配到农业生产方面,加强果树、花卉等各种农作物的管理,很好地解决人员过剩的矛盾,使人力资源使用更趋合理。

开展烹饪培训项目能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