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课程体系的建设

课程体系的建设精品(七篇)

时间:2023-10-13 09:48:40

课程体系的建设

课程体系的建设篇(1)

关键词:培训 课程体系 评估指标体系

课程体系建设是培训开展的基础性工作。课程体系能否实现预设目标,需要通过对课程体系的评价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比较,方能得出结论,而课程体系及建设的改进、调整和不断完善也必须依据评价的结果来进行。因此,为更好的规范全国工商系统培训工作,统一培训标准,全面提升教育培训的工作质量,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有关课程体系建设的评估指标体系,成为当前培训工作中有必要研究的一个前沿性课题。

一、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和系统构成

(一)设计原则

评估指标体系用以系统地、客观地反映评估对象的全貌。评估的意义在于对工作的指导和质量检查,因此研究评估体系应遵循以下五项原则:

1、方向性原则

评估具有很强的导向性,评估的结果往往反作用于工作实践,并按照评估的标准指导实际工作,在确定评估要素和评估标准时,应本着有利于培训目标的实现,有利于素质的全面提升,有利于能力水平的提高的这一建设宗旨来构建。

2、全局性原则

培训活动广泛开展于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国家工商总局及以下各级培训机构主要担负着处以下等各级干部的培训工作,这其中既有综合素质培训,也有专项业务培训。按照公务员培训的分类,还包括初任、任职、更新知识、专门业务和后备干部培训等。这些不同类型的培训,因其具体目标和任务的不同,培训的课程体系也不同。在进行评价体系设计时,应考虑系统实际,从全局出发,在充分分析各级各类培训特点的基础上,从中提炼出具有共性特征的一般要素,选择能够广泛适用的表达形式,以适应系统主要培训类型对课程体系建设评估的要求。

3、完整性原则

课程体系建设的评估指标体系应全面地、系统地再现课程体系建设的各个方面,在指标设计时,应考虑到整个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各个主要因素,使评估者能够多角度、多侧面地考察分析课程体系建设的全貌。

4、实用性原则

根据操作的实际,指标体系在设计时注意以下几点:1/对末级指标的评价标准,尽可能地使用量化标准或一些可操作化的语言来概括表达;2/在计算上要尽可能少的使用数学表达式,使计算通俗化;3/尽可能地避免指标的繁复设计;4/注意挑选主要因素作为评估指标。

5、科学性原则

(1)广泛征询专家和业内人士的意见,严格遵循科学研究的方法,仔细斟酌指标的选取和指标权重的确定,确立的每一项指标和指标权重都言之有据。

(2)对评估工作的各个方面给出操作规范,避免因使用不当而造成结果失真。

(二)系统构成

评估系统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由评估的指标和指标的评价标准两项构成。前者是课程体系建设工作及其工作成果的真实再现,后者是工作及其成果质量的衡量尺度。因此,该课题研究的整体思路是:在工商行政管理培训的总体目标指导下,以能力研究为基础,适应各级各类培训课程体系评估的要求,从课程体系建设工作和课程体系两个方面分别建构指标体系。

二、课程体系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课程体系建设涉及课程体系及其建设两个层面,其中,课程体系评估是对课程体系的状况进行考察,课程体系建设评估是对课程体系形成过程状况进行考察。

(一)关于一级指标

课程体系建设工作有两个主要环节,即课程体系建立与课程体系调整,分别设计为两个一级指标。课程体系本身评估是对课程体系本身的检测,表现为内容和使用说明两个方面,内容是课程体系的构成问题,使用说明是课程体系的使用方法问题,本指标体系分别将课程体系组成和课程体系说明作为课程体系评估的两个一级指标。

(二)关于二级指标

1、课程体系建立的二级指标分解

课程体系建立在课程体系建设整个过程中具有前端性和基础性,是影响课程体系质量的首要因素,其不仅体现了课程体系开发的指导思想,还引导着课程体系的发展方向,最终决定了课程体系的具体内容和结构。为更好地做好课程体系建立的二级指标分解工作,研究了如下问题:a)培训有哪些类型,确定开发哪些类型培训的课程体系,它们之间有否相同;b)根据前述的工商行政管理干部培训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需要了解学员的需求,需要进行工商行政管理干部的能力分析和研究;c)什么样的开发人员具有研发能力;d)课程体系建立应有怎样的科学保障。在此基础上,课程体系建立的二级指标设计为:培训类型分析、培训需求调研、能力标准研究、开发人员组成、评估五项。

2、课程体系调整的二级指标分解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不断完善,随着工商行政管理工作自身的改革与发展,工商行政管理干部培训也必然随之调整。因此,为干部培训建立的课程体系也是不断变化的,随着工商行政管理监管内容、监管方式方法手段以及监管对象等监管体系和模式的变化,课程体系必然适时做出调整,调整的主要依据是工商行政管理的实践,辅助因素是来自培训环节的反馈意见。为此,把课程体系调整的二级指标设计为:监管体系研究、教学意见收集、方案调整三项指标。

3、课程体系组成的二级指标分解

课程体系组成指课程体系包括什么具体内容和怎样构成,即课程体系内容和课程体系结构,把二者设计为课程体系组成的二级指标。

4、课程体系说明的二级指标分解

对课程体系说明的考核,一是应当克服课程体系研发的随意性,避免课程体系研而无果的现象,或草率应付,简单列一张课程体系表敷衍了事的做法;二是应当考虑是否为培训中的具体使用提供了便利,对课程体系的内容是否作出了必要的解释,对课程体系的一些使用方法和建议是否作了明确的规定。说明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内容说明,二是使用说明。本分课题研究把这两个方面作为课程体系说明分解后的两个二级指标。

(三)关于三级指标

课程体系建设的三级指标来自对二级指标的进一步分解。三级指标从内容上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总体来说是根据工作内容的不同层面或不同角度确定的,在确定三级指标时,更多考虑的是可测量性和是否为主要检测项目等技术因素。

转贴于

1、课程体系组成项下的三级指标

课程体系组成是课程体系建设的成果,它是课程体系考核的核心内容,在研究中主要考虑了三个问题:

(1)课程体系的组成是否与能力标准相适应(注:①能力标准包括内容、等级与能力组合;②能力标准应按照不同岗位、不同职级来建构);

(2)课程体系的组成是否突出了行业特色;

(3)有助于能力培养的互动式教学,在课程体系中是否占有足够的比例。

2、课程体系说明项下的三级指标

课程体系说明是课程体系得以使用的文献依据,因此,它应对课程体系中每一单一课程的教学要素都应说明要求,以便更好地发挥其在课程计划编制中的参考价值,这是其一;其二,任何课程体系的设计都是根据具体的情况设计的,也都有其局限性,为了正确的使用,必须就其使用范围做出说明,以增强课程体系的适应性和它的服务性功能,在进行课程体系设计时可留有自由调整的余地,并在使用说明中加以叙述,使课程体系更为完善。综合这两点,课程体系说明的三级指标共设计了六项,详见课程体系建设评估指标体系表。

三、指标解释和应用说明

(一)课程体系建设主要评估指标解释

1、“通用能力”:指由国家人事部门和组织部门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对公务员制定的一般能力标准。

2、“专业能力”:指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职能决定的依法监管和行政执法的能力,它包括依法行政的学习理解能力、依法监管的运用执行能力、执法办案的技术技巧等。

3、“岗位能力”:指履行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具体业务岗位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它一般根据岗位职责和行政职务级别的要求来确定。

4、“开发人员”:指直接参加课程体系研究和建设的工作人员。

5、“一线任课教师”:指正在教学岗位上执教,所任课程与拟开发课程体系有关的教学人员。

6、“教务教研管理人员”:指正在从事教务管理和教学研究的工作人员。

7、“专业课程”:指工商行政管理专业业务课程。

8、“实践课程”:指以师生互动为特征,以培养学员实践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模式课程,它通常包括现场考察、讨论、辩论、案例分析与研讨、情景模拟、执法课堂等教学模式的课程。

(二)指标体系应用说明

本评估体系针对不同培训类别建立,相对比较宏观,一般不针对一期或一次培训班来使用,否则评估结论会有偏颇。如果某一类型的培训只做过一次,可直接应用本体系;若其培训周期较长,分别几个阶段完成,应对整个周期开设的全部课程进行评估。

(三)指标评价标准与权重的设定

1、评价标准

在评价标准中凡是涉及到以数字比例确定标准的,均采用了访谈法或座谈会法或实证法或三者结合的方法来确定。下面以课程体系组成指标为例,叙述数字标准的研究。

课程体系组成评估无论是其内容还是其构成方面,都需要以一定比例数据作为评估标准。在实际确定其数据比例时,它主要有这样三个来源:(1)源自一定数量的有经验的教务、教研、教学人员座谈会取得的经验数据,具体做法是课题组成员先拟定初始数据,然后组织人员,召开座谈会,通过讨论加以确定;(2)源自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培训中心和河北省工商行政管理干部学校构建课程体系模式的调研文献资料。(3)源自2001-2005年五个单位(国家工商总局、新疆工商干校、河北工商干校、内蒙古工商干校、江西工商干校)各类培训班的课程计划。

根据三个来源的整理和分析得出结论:(1)专业课程。专业课程比例在综合培训中最低为26%,最高为71%,多数在40-50%,而在专业培训中一般为100%;(2)实践课程。在综合培训中为10-17%之间,专业培训中基本为0;(3)创新类的特色课程4%左右;(4)综合素质培训中,与能力对应的课程类别的覆盖率最低为50%,最高为87.5%。

课程体系的建设篇(2)

【关键词】课程设计 教学质量 保障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7-0029-02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concept of the curriculum design and the teaching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integrated the practice of our university’s material shaping and the control engineering special curriculum design, the university curriculum designs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was constructed in the paper, which system was composed of the policy guidance system, the organization system, the movement system, the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and the examination and critique appraisal system.

【Key words】Curriculum design Teaching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课程设计(Curriculum Design)过程,其涵义是建立在分析与设计基础上的深思熟虑的精心规划和预先制订,是一次理论知识的再学习过程。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课程设计的教学作用主要体现在灵活运用理论知识来设计实际应用系统。以此拓宽知识面,系统地进行工程实践训练,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毕业设计乃至毕业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1] 课程设计期间,同学们将结合专业背景知识,首次完成综合性的、模拟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设计任务。因此该教学环节是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提高同学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保证其质量对提高同学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2~5]

课程设计质量保障体系是指依据一套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按照一定的过程和程序,对课程设计教学质量进行控制、审核和评估,并向学生和社会相关人士保证学校课程设计教学质量,提供有关高等学校课程设计教学质量的各种信息,其基本理念是对学生和社会负责,保持和提高学校的课程设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促进学校教育整体发展。[5]

一、课程设计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是湖北省品牌建设专业,是由原来的铸造、焊接、压力加工等专业整合而成的一个本科专业,专业口径宽,跨越机械和材料学科。该专业的专业课程设计是针对该专业三个专业方向(模具、铸造、焊接)的学生而开设的,是在学生修完工艺课程后进行的重要教学实践环节,是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与毕业设计之间的桥梁。共设置了注塑工艺工装课程设计、冲压工艺工装课程设计、压铸工艺工装课程设计、焊接结构课程设计、铸造工艺工装课程设计五大部分,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进行选择其中一项。该课程设计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和目标:

第一,综合运用本专业各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独立完成一个设计题目,培养从事相应专业方向(模具、铸造、焊接)的工艺、工装设计与制造、生产试验和生产组织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

第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的能力,查阅手册和有关文献资料的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三,学会撰写规范的课程设计报告,绘制工程图纸。

第四,培养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作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教学目标的大学,我们始终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把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作为办学特色之一。在长期的教学研究和实践中,形成一整套相对完整的课程设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该体系由政策导向体系、组织体系、运行体系、制度体系和考评评估体系组成。[2、5]如图1所示。随着社会的需求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课程设计质量保障体系在不断完善。

1.政策导向体系

政策导向保障体系直接关系到对课程设计的认识以及教学的质量。[4]

学校领导、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提高认识,把课程设计教学质量作为人才培养的生命线,在教学实践中对课程设计起政策导向作用。课程设计政策导向保障体系主要由学校、系政策导向、社会导向、指导老师思想导向和宣传导向组成。

第一,院系政策导向。及时提供课程设计教学质量分析报告、毕业生社会评价、兄弟院校加强课程设计教学质量管理的经验、国家相关的政策要求等材料。

第二,社会导向。加强对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兄弟院校的实地调研,向指导教师和学生反馈社会对学生的期望和要求,积极跟进市场要求,提高对课程设计的认识。

第三,指导老师思想导向。增强教学管理人员和指导老师质量意识,明确质量标准,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采取多项措施提高指导老师的积极性和整体素质,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采用“传、帮、带”的方式培养课程设计的指导老师。

第四,宣传导向。积极宣传动员,提高学生对课程设计的认识,清楚意识到课程设计是锻炼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良好平台,同时也是就业的重要“砝码”。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督促学生完成课程设计的学习任务。

课程体系的建设篇(3)

关键词: 国际化;财务管理;课程体系;双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1-0001-04

0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对国际化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激增。在全球化视角下,培养“具备国际化意识和国际化框架的知识结构,具有国际交际能力和国际竞争力,通晓国际规则,能适应经济全球化、全球市场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并能从容应对国际化市场化带来的各种机遇与挑战”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将成为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而培养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有赖于高校的国际教育水准,以及国际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1 国际化课程体系的含义及特征

课程国际化是在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被公认为是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关键维度和实现培养具有国际化人才的重要途径。

1.1 国际化课程体系的含义 课程国际化是从知识全球化的角度出发,全面设计本国的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从而使所培养的人才能解决不同文化群体之间交流合作和发展中所遇到的障碍、隔阂和差异,并通过分析比较、鉴别与筛选将他国文化、社会、科技和管理精髓融入本国文化中。

迄今为止,课程国际化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①开设一些国际课程,讲授国外科学文化成果,如设立国际经济、国际法、国际金融等课程;或在传统的课程中融入国际化内容,如增加国际背景、国际案例、外国文化等;②开设用外语(主要是英语)讲授的课程。③将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应用到课程的实施中,进一步加深课程的国际化程度。目前,除了世界一流大学以外,大部分国家高校的课程国际化程度处于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

1.2 国际化课程体系的特征 课程国际化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①吸收国外先进科学文化成果,与本国传统课程相融合,建构自己的国际化课程体系,并参与到世界高校课程体系之中;②把本国优秀科学文化成果向世界推广,让外国人认识和理解本国的优秀科学文化成果。

一个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应具有如下特征:①开放性,即该课程体系向世界开放,能迅速反映现代科技、文化、社会和市场发展的需要,并不断调整、优化。②共享性,即实现课程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共享,包括设立开放性课程、跨国选修课程、优秀教材的共享、先进教学方法手段的交流等。③通用性,即通过国际上认可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和标准,使本国的课程、学分得到世界的认可。

2 财务管理专业国际化课程体系的现状及发展的障碍

经过十多年的专业建设,我国高校财务管理的课程体系不断优化。目前,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可以用“2+2”模式来概括,其中第一个“2”代表两个平台,即通识教育平台和专业教育平台;第二个“2”代表两个模块,即理论模块和实践模块。专业教育平台上理论模块分别由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或核心课、主干课)和专业选修课构成,包括经济类(含金融、贸易、法律)、管理类和财务会计类课程;实践模块由各类实训、实习、专业技能大赛、专业资格考试、毕业论文设计等构成。各高校大多数财务管理专业在2个平台上开设的基础课和必修课大致相同,选修课和实践模块因各校办学条件、优势特长不同而差异较大。

2.1 财务管理专业国际化课程体系的现状 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在国际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如下的成绩:

2.1.1 树立了课程国际化的理念 新形势下,我国许多高校将国际化作为财务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如北大光华管理学院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为“亚洲一流,国际知名”,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将“国际化”确立为财务管理本科办学特色,大连民族学院提出要培养“有较强外语能力和沟通能力,通晓国际规则的国际化、高素质、应用型的复合型财务管理人才”。为实现这一目标,这些高校树立了“课程国际化”的理念,逐步构建和优化国际化的课程体系。

2.1.2 多种方式构建国际化的课程体系 ①开设专门的国际化课程。许多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普遍重视国际化趋势以及国际交流与合作,许多高校专门开设了国际化课程,如国际关系学、国际问题研究、国际政治、国际法、国际经济、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文化研究、国际史、国际财务管理、国际会计等,这些课程反映了国际社会、政治、历史、法律、文化、经济、贸易、金融等方面的发展状况,使学生能接受全方位的国际化教育。②增加课程的国际化内容。许多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师在传统课程中增加了国际化内容,加入外国知识和国际观点,加大比较文化和跨文化理解的比重;及时把将国外最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科技成果补充到教学内容之中。例如,在传统的会计类课程中增加国际会计准则、国际审计准则、跨国公司业绩评价、比较会计制度、管理信息系统和控制等国际化内容;在传统的财务管理类课程中增加比较财务管理、西方财务理论、金融工程、期货与期权等国际化内容。③实现跨国选修课程。通过开设国际财务管理专业、与国外高校联合开办学位课程以及学生互派的交流项目等形式,实现跨国选修课程,推动课程的国际化。随着国际化认识的提升,一些高校设置了国际财务管理专业或财务管理国际班,如西南财经大学开设了财务管理双语实验班(国际化方向)。此外,一些高校积极与国外高校合作办学、联合培养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如东北财经大学与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国王大学学院合作举办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④其他方式促进课程的国际化。通过邀请国外学者讲学、派出教师到国外游学进修、鼓励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交流、联合科研等方式,建设一支国际化的师资队伍,从而保障国际化课程体系的实施。

2.1.3 开设双语课程,使用国外原版教材或引进教材 近年来,随着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我国高校均开设了一定比例的双语课程,使用国外原版教材,中文讲授或中英文交替讲授,一些重点高校还开设了全英文课程。此外,许多高校大力引进国外优秀的财经类教材,各出版机构翻译出版了一批具有较高质量的国外财经类教材,高校在教学中选用国外翻译教材甚至原版教材的比例大大提高。

2.1.4 采用科学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式 许多高校财务管理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程度,采用多样化的现代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一般高校都具备了多媒体教学条件,一些高校还开办了网上教学、财务金融实验室。部分高校推广案例教学,通过对各类案例(尤其是最新国外财经案例)分析与讲解,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一些高校通过开设各类财务管理实务课程,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水平。

2.2 财务管理专业国际化课程体系发展的障碍

2.2.1 国际化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在国际化课程体系建设方面还存在这样那样一些问题:

第一,处于初级阶段,国际化程度有待提高。我国大多数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国际化课程体系建设还处于第一或第二阶段,缺乏国际化建设的经验,对课程国际化的深刻内涵理解较肤浅。具体表现为:对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局限于目标和专业的设计上、或与国外大学合作培养上,未将国际化的实质内容渗透到财务管理本科人才的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实施中,未反映到国际化课程的改革中。

第二,国际化课程尚未形成一个科学完整的体系。对财务管理课程的国际化,一些高校缺乏科学而系统的规划和管理,将双语授课、使用外文原版教材或海外资格证书的培训课认定为国际化,生搬硬套国外课程和教学内容,忽略本国特色和文化。在通识教育平台的课程设计上,那些能够体现学科发展前沿动态和介绍新兴学科的课程较少,反映学科交叉和综合发展内容的通识教育课程严重不足;此外,各通识课程之间缺乏内在的逻辑联系和必然的递进关系。

第三,课程国际化的实施效果不佳。一些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国际化的实施手段单一、效果欠佳。例如,在人才培养时更多地注重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忽视跨文化沟通、理解、学习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内容上,国际化教学材料的使用较少,跨文化案例和素材的应用更少,跨文化比较及批判性思维严重缺乏;在创建多元文化的学习环境上,许多高校以输出学生为主,输入的留学生较少,难以形成国际化的学习环境。

第四,双语教学比例较低,国际化教材的使用效果亟待加强。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双语教学比例不够,教学层次较低,大多为半外语型(使用外文原版教材、中文授课)或混合式(中英文交替授课)教学方式。全外语型(沉浸式)双语教学方式使用比例极低,据统计,目前我国高校中985高校全英语课程比例不到10%,211高校不到2%,而大部分其他层次高校都是零。大部分高校使用引进的原版教材进行双语教学,由于原版教材在课时设计、内容编排、知识广度深度等方面不太符合我国国情,再加上广大教师和学生的英语水平均未达到要求,使用效果大打折扣。

第五,国际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教学方式需大力推广。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性学习、国际化远程教育、网络教学、课堂案例教学、讨论教学、模拟教学等先进教学方式和技术手段在一些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中尚处于尝试阶段,推广和普及尚需时日。许多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师仍沿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被动教学模式,未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2.2 建设国际化课程体系的主要障碍 尽管不同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国际化程度不一,实施效果不同,造成实施效果差异的原因不同,但概况来说,大部分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国际化课程体系建设的主要障碍有:

第一,受制于经济驱动下的大学商业化动机。在经济利益和市场需求驱动下的高校国际化,必然会偏离高等教育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初衷,造成大学国际化的原有价值如理解、尊重、交流和合作等元素让位于长驱直入的贸易本质。在这种动机下构建的国际化课程体系,难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国际化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规律,国际化人才培养计划只能流于形式。

第二,受制于大学国际化改革的模式。尽管我国高校普遍重视自身的国际化发展,但是大部分高校国际化改革采取自上而下的推进模式,并未充分调动课程国际化的主要参与者—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事实上,许多高校教师并未对课程国际化持正确的态度,认为双语教学或全英文教学可有可无,更别说主动参与到课程的国际化建设中。此外,承担国际化课程的教师虽然比其他教师付出更多努力,但由于种种原因造成实际上课效果不理想、教学评价不佳,再加上没有差别的待遇,严重打击教师参与国际化课程的积极性。学生的情况类似,一些学生出于就业和考研等目的,不愿在国际化课程上花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加上担心双语课程“太难”或“听不懂”,放弃选择双语课程。

第三,受制于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教师作为国际化课程的开发者和实施者,他们的态度和观念直接影响着国际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他们的知识和方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际化课程的效果及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质量。参与国际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教师需要具备如下的知识和能力:①强烈的国际化动机,丰富的国际化专业知识和跨文化的一般性知识,并能将这些融入到课程开发和教学中,以批判和比较的视角来看待跨文化的学术问题。②与国际学术圈保持紧密的联系,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领域。③国际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财务管理专业国际化课程的教师必须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禁锢,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关注学生的个性需求,灵活运用研究性学习、讨论式学习等先进教学方法。④熟练地应用英语进行授课的能力。事实上,能达到上述要求的国际化财务管理专业教师在我国高校是非常缺乏的。

第四,受制于学生的英语水平。参与国际化课程的学生需要同时兼顾外来语言和专业内容,尤其是要花相当一部分精力来应对语言问题,因此,学生的英语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国际化课程效果。如果学生的外语基础不扎实,势必会影响其对专业内容的掌握和国际化课程的教学效果。从一些高校双语授课的实践反馈来看,参加双语教学的学生中能听懂三分之一以上内容的学生数占到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二左右,而三分之一左右的学生基本听不懂。这样使得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在获取专业知识的前面又多了个障碍,违背了双语教学的初衷。

3 加强我国高校财务管理课程体系国际化的对策

3.1 整体规划,形成合力推动课程的国际化建设 高校应将课程国际化纳入学校的总体规划和人才培养目标中,研究实施课程国际化的政策机制,对国际化师资的引进、国际化教材的选用、国际化教学方法的推广、教学奖励等方面制定具体政策。组成校级团队在全校各院系实施和推广课程国际化,定期召开课程国际化研讨会、双语教学经验交流会和教学观摩等等,营造课程国际化的校园氛围。

3.2 不断优化国际化的课程体系 首先,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和财务管理专业的发展需要,设置跨人文与自然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等综合性通识教育类课程。例如增设历史分析和社会分析、文学艺术、外国文化、道德伦理、自然科学等方面的课程。其次,强化公共英语教学,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建议在保证大学英语总学时不变的前提下,增加英语强化训练课程,如英语听说(第1学期)、商务英语听说(第2学期)、商务英语读写(第3-4学期)。同时开设跨文化交流与比较的课程,例如《东西方文化比较》、《外国历史》、《西方思想史》、《西方经济史》等,为双语教学与国际化意识的培养打下良好基础。

在专业课中增加双语教学的比重,适应国内、国外、国际三种环境变换的全球财务的视野,提高对外进行交流的外语能力。从第1门专业课开始,循序渐进地进行双语教学:管理学和微观经济学(第1学期,部分双语),初级会计学和宏观经济学(第2学期,部分双语),财务会计和金融学(第3学期、双语),国际金融和财务管理(第4学期、双语),管理会计(第5学期,双语),投资学和国际财务管理(第6学期,双语),国际财务管理(第7学期,双语)。

3.3 加强双语教学,推动教材和教辅的国际化 双语教学和全英文教学是培养国际化财务管理人才的重要方式。建议对国际化程度高的课程采用双语教学,如金融学、管理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金融市场、公司理财等课程。对专业性较强、难度较大的选修课程则可以选用翻译的国外教材或国内优秀教材,中文授课。在双语教学层次上,建议先从低层次的双语教学模式开始,随着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和专业知识的积累,逐步过渡到较高层次的双语教学模式。在条件成熟时,可在高年级开设的课程中选择几门(核心或选修课程)进行全外语型双语授课。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稳步推进的方式,使学生从心理、能力和英语思维上逐步适应双语教学模式。此外,在具体的双语教学实践中,建议分班教学,即根据学生英语水平高低将英语水平大致相当的学生分在一个班里,接受最适合的双语教学模式。

建议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加快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国际化建设。由于国外出版的教材质量良莠不齐,在引进国外教材时要特别注意甄别教材的质量。在使用原版教材教学时,教师要注意结合本土化的内容,切忌照本宣科、生搬硬套。

3.4 大力推广国际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教学方式 首先,改变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将导学式、互动式、案例式、研讨式教学法应用到课堂教学中,通过“课堂圆桌会议”、“课程论文”和“小组作业”等方式形成“学生自学体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钻研精神。其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水平,例如建立网络教学平台,为师生提供一个教学互动、教学资源、管理和沟通传播方式的数字化教学环境,为学生开展探究式、自主式和全天候学习创造条件。

3.5 推进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建设 培养一支英语水平高、学科知识强、适应双语教学的师资队伍是课程国际化建设成功的重要保证。打造国际化的师资队伍,一方面要大力吸引国际师资的加盟,在全球范围内招聘财务管理专职教师、课程教授或客座教授;另一方面是建立完善的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培养机制,定期选派财务管理教师到英语国家进行强化训练,回国后尽快开出双语教学课程,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国际化课程的授课质量;选拔一批有长期出国经历的教师组成了双语教学的核心团队,通过“传、帮、带”等方式扩大双语教学师资队伍,让更多的专业教师加入到课程国际化建设之中。

参考文献:

[1]高玉蓉.对我国高校课程国际化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0(11):37-38.

[2]蒋玉梅,孙志凤,张红霞.教师视野中的高校课程国际化——基于对中英大学教师的调查[J].开放教育研究,2013(08):74-83.

[3]林琳.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双语教学问卷调查研究[J].山东纺织经济,2013(03):86-88.

[4]马春爱.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06):264-265.

[5]陈春华.高校会计国际化课程体系研究——基于国内10所高校的调查分析[J].财会通讯,2013(06):31-33.

课程体系的建设篇(4)

关键词:声乐学科 声乐集体课 位置与意义 课程建设

一、把握发展脉络,认清开设声乐集体课的重要意义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人们对艺术教育作用的重新认识和国家教育部关于全日制教育音乐课新的课程标准的颁布,对中小学音乐教师的综合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创新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音乐教师既要有一定的演唱技能,又要有相应的声乐基础理论知识和教学能力,这就意味着高师的声乐教学应当由培养提高学生单纯的演唱能力向培养具有演唱及教学综合能力的人才转变。显然,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仅靠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是无法完成的。许多有识之士都认为:高师声乐教学要真正切实为基础音乐教育培养高素质音乐教育人才,就必须把声乐课的教学改革定位在培养具有演唱与教学能力综合性人才的目标上,定位在为基础音乐教育培养综合素质较强的音乐师资上。这样才能有别于音乐院校的培养目标,体现出我们师范院校为基础教育培养教育人才的特质。基于这种理念,很多高师院校在原有一对一个别课的声乐教学模式上,增设了小组课和集体大课的教学模式,意在通过声乐集体课讲授声乐基础理论。声乐教育理论、声乐艺术等多方面的知识,来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声乐素质文化修养及教育教学能力。

声乐集体课程的开设,是对高师声乐教学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的重大转变,是高师声乐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是历史的发展,是时代的需求。它的意义在于:它使高师声乐教学由单一的课程结构向适应性均衡性与综合性转变,由技能性的学科本位向学科与人文艺术学科整合转变,这不仅符合当今基础音乐教育的全新理念,也明确了高师声乐教学改革的方向。同时,声乐集体课的开设,使声乐教学更加科学化与规范化。声乐集体课程的开设拓宽了学生学习声乐的多维空间,增设多元化的教学内容,使小课堂与大课堂融合,技能与理论融合,歌唱与表演组织排练融合,作品与背景融合,这些都无疑对学生的演唱技巧表演能力教学能力综合素质及人文修养,有着极大的提升和促进作用,符合为基础教育培养高素质强能力的音乐教育人才的目标,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声乐学科的教学质量,真正体现了高师声乐教学所应具有的本质特征。再者,科学性的理论性的欣赏性的实践性的教学内容由声乐集体课来完成,既可以节省教学资源,又可以在较大的空间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系统性的教学,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因而,声乐集体课作为一门新的声乐教学模式,应当和个别课及小组课一起,成为当前高师声乐教学体系中的一门重要且不可替代的声乐艺术课程。

二、走出认识误区,确立声乐集体课在高师声乐学科体系中的位置

近年来,随着国家高等教育不断的发展,各高校逐年扩招,教学压力增大,尤其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中声乐教学一对一模式的特殊性,使声乐课的师资更加紧张,在不能满足个别课师资的情况下,声乐集体课的开设,无疑可以减缓这种压力。但却出现了另外一种情况,声乐集体课取代了个别课。小组课,仅成为了因师资力量不够而应对填充的一门课程。目前,很多高师院校在低年级不再开设声乐小课,而开设声乐大班课,上课的形式与内容采用声乐大课的授课方式,课堂上集体练声,集体唱歌,辅助地讲一些歌唱的知识,还有一些院校的声乐大课只是按教师感兴趣的或者教师本人擅长的方面去即兴授课,缺乏系统科学的课程内容和有针对性的对学生整体声乐素质的培养目的,这种集体课的教学形式和内容,让师生们对这门课感觉是一种不得已情况下的应对。完全背离了我们开设这门课程的初衷和理念。

高师《声乐课程指导方案》指出:高师“声乐教学采取个别课、集体课、小组课与大班课相结合的形式,以个别课为主”。如果我们只是为了减缓师资紧张的压力,把声乐集体课上成技能大课,作为声乐教师都十分清楚,歌唱能力的提高,特别是歌唱技能的提高必须由个别课来解决,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个体,歌唱的状态不尽相同,我们把意在提高学生综合声乐素质的声乐知识课上成技能大课,尤其在学生低年级初学声乐的时期,集体练声,集体唱歌,不仅很难提高学生歌唱能力,而且会导致一些学生在发声上的错误,教师却无法查觉。

我们要走出扩招给声乐集体课程带来的误区,在思想上确立声乐集体课在高师整个声乐教学体系中的位置,要认识到声乐集体课是高师声乐教学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和个别课、小组课一起共同构建起整个高师声乐教学体系;它是支撑高师声乐教学体系三个支柱之一。个别课重点提高学生的声乐技能技巧;小组课是个别课的延伸和扩展,在提高学生技能的同时,重在提高学生的表演审美竞争能力;集体课重在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和综合声乐文化素质。这三种模式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缺一不可,不能相互替代。我们不应当以集体课去代替个别课小组课,也不可以个别课小组课去取代集体课。扩招与否,都不能是决定声乐集体课的形式存在与否的条件,它都应是高师声乐教学体系的一部分。开设声乐集体课是高师为基础音乐教育输送合格的音乐师资的需要,它不能仅作为缓解师资短缺矛盾的手段,更不能违反教学规律而上成技能大课。明确了声乐集体课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的位置,才能有的放矢的去研究探索实践声乐集体课的课程建设,才会使声乐集体课上的有声有色,在声乐教学体系中起到它应有的作用。

三、认真探索实践,搞好声乐集体课的课程建设

高师声乐集体课的教学模式的采用,教学内容的扩充,都是为了达到其课程设定的教学目标。搞好这门课的课程建设,我们应当朝着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教学模式。在教学模式上,要充分利用大的教学空间,把具有共性的声乐艺术知识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把声乐集体课的上课形式作为以理论知识为主实践为辅的课堂教学,大的课堂教学不仅节省了师资,同时也使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音像器材多媒体等)得以在声乐课上充分运用,使师生最快地了解国内外声乐发展前沿动向和信息,便于引进声乐学科的新成果,不断充实我们的教学。

第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课程的核心,从提高学生整体声乐文化素质的角度,以为基础教育培养具有一定教育教学能力音乐师资为目的,声乐集体课的教学内容应涵盖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声乐基础理论知识。声乐基础理论知识包括科学的发声知识青少年发声科学知识声乐训练的基本原则声乐心理学等,这些都是作为一个音乐教师在音乐课教学中必备的基本理论知识,而且是在个别课和小组课中教师无暇顾及的重要内容之一。尤其是青少年在变声期的嗓音保护等发声知识,目前在高师声乐教学中还是一个空白,而基础音乐教育中,我们的教学对象则是儿童和青少年,对于童声的歌唱培养和发声训练知识,是需要我们学生认真掌握的。2.中外声乐发展简史。声乐集体课应当向学生介绍中外声乐发展简史,内容包括美声唱法发展概况;我国声乐发展概况;我国各个民族声乐发展概况以及现代通俗歌唱的发展等,使学生了解各个不同时期不同民族声乐作品的风格和唱法。美国音乐评论家韩德森说:“每位歌唱家应当熟悉音乐历史,尤其是他自己的艺术学科”。学习声乐不仅是唱几首歌曲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在提高歌唱能力的同时,使学生能够艺术的去表达作品的内涵和情感,而每一个时期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特定的唱法和风格,学习了解中外声乐发展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演唱好不同时期的声乐作品,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能从整体上把握声乐发展大的脉络,从而在今后的教学和演唱中,具有不断继续学习和从容应对的能力。3.朗读与拼读。我国著名声乐教育家喻宜萱说:“中国文学选读对声乐系的学生特别重要,因为他们唱的都是诗歌词赋”。声乐的表达在于声音技能和语言的结合,在个别课训练声音技能的同时,学生歌唱的吐字咬字往往是声乐教师需要认真对待的一个共性问题。我们的学生来自四面八方,甚至地方方言较重,在歌唱中对歌词的语音把握往往出现不够准确,对意大利语等语言的拼读更是困难重重,对此,声乐教师都会花费很多精力和时间。在声乐集体课中,把对中国诗词歌赋的朗诵训练以及意大利语德语等歌词拼读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和师资资源,又解决了高师声乐教学中学生的语言训练问题。4.声乐作品赏析与鉴别:声乐艺术审美力与修养的提高更多的来自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利用声乐集体课的大课堂优势,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工具,在声乐集体课中向学生介绍分析各类风格的声乐作品,通过多听多看各种风格的声乐作品和歌唱家不同风格的演唱,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培养学生的鉴别能力,无疑对提高学生的声乐素质和歌唱水平有着重要作用,对学生今后从事教师职业打下了一个较为厚重的艺术基础。5.舞台表演实践与训练。作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它和专业音乐院校的音乐表演专业不同,在专业设置上没有专门的舞台表演与实践训练课程,学生一旦站在舞台上或站在讲台上总有一种手足无措的感觉,在高年级声乐集体课中,讲授舞台表演理论增加实践机会,锻炼学生在众人面前演唱,会对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以及今后在教学工作中的组织排练能力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第三,教材建设。从目前来讲,高师声乐集体课在教材的建设上,还基本上是一个空白。要编写一本以声乐基础知识,中外声乐发展史,声乐语言的训练,声乐作品赏析与鉴别,舞台表演与训练等为内容的高师声乐集体课专门教材以及相配套的音像辅助教材,是一项我们迫在眉睫的工作。

总之,认真的搞好高师声乐集体课的课程建设,是我们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我们要以科学认真的态度,不断探索实践的精神,去搞好高师声乐集体课的课程建设,使声乐小组课个别课和声乐集体课各具特色,相互补充,有序运作,共同构建起高师特有的声乐学科体系,提高声乐学科的教学质量,从而达到为基础音乐教育培养出合格的音乐师资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教体艺厅[2006]12号。

[2].(美)韩德森:《歌唱艺术》,程淑安、孙颖译,南京出版社。

课程体系的建设篇(5)

通过前面的工作过程特征分析和职业能力分析,将具体的专业知识点、技能点及职业素质要求进行归纳重构,形成了三个课程学习领域:基础课程学习领域、专业学习领域和素质拓展领域。基础学习领域主要是思想品德类课程、身心健康类课程、计算机、口语交际类课程等,专业学习领域主要是专业通用类课程(如畜牧基础类、兽医基础类)、专业核心类课程(如猪生产、禽生产及草食家畜生产等)、校内仿真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如畜牧兽医综合实训等)课程,素质拓展领域主要是指专业拓展类课程(如宠物类、淡水养殖类、特种养殖类,学生选学其一)、兴趣爱好类课程。专业知识、技能及职业素质的重构过程是一个使课程设置与职业岗位更好地吻合的过程。同时结合课程改革进行校企合作及教学资源建设,实现教学场所和实训场所一体化,运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提高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能力。重构的结果是根据职业岗位知识、技能及素质要求组织教学内容,形成满足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以工作任务为载体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重构要突出三个特点:(1)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位一体的素质结构;(2)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即人的体力、智力、道德精神和审美情趣得到充分自由的发挥和运用;(3)倡导实境耦合。学生在低年级进行理论学习的同时,在校内专业实训室进行模拟实训,同时承接来自企业的真实业务来完成相应的训教项目;高年级时,在校外实训基地全日制工作,进行顶岗实习。

二、新的课程体系要具备的特征

课程体系建设紧扣行业发展,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从专业基础能力培养到核心能力培养,再到综合能力培养,最后到岗位能力培养。通过这个能力递增的过程,培养合格的适合企业需求的毕业生。在培养过程中,课程设置考虑和职业标准的要求,并和资格证书(比如动物疫病防治员证书、饲料检验化验员证书等)相关联,逐步使学生能够胜任相关岗位的各种能力素质要求,并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校企共同探讨制定并检验课程体系、校企员工角色交流等方式加强校企合作,达到学校是企业员工的培训基地、企业是学校学生的锻炼基地这种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模式。一方面企业可以将行业中的一些新的知识、新的方法通过课程建设的途径传递给学生,学生也可以通过企业实践得到对职业岗位的认识,得到对劳动纪律、职业道德、企业文化等职业素养方面的提高。这样的课程体系,必须具备的特征是:1.新的课程体系便于根据人才市场需求状况和就业情况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方向。针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在专业群课程体系框架内,充分利用学校的办学资源,可以灵活方便地扩展和设置新专业。对现有专业,通过及时调整或开发专业方向职业岗位能力课程平台,拓宽专业口径。2.新的课程体系能适时满足合作企业的用人需求。企业和用人单位生产有淡旺季,因此合作企业往往需要根据本企业生产发展规划,确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计划。课程体系能够对此做出迅速反应,在教学计划中,对原来的平台课程进行更换即可,更好地满足了企业的需要。3.新的课程体系能适应生产主导型的人才培养模式。该课程体系在教学计划实施过程中,经过专业技能平台的教学,使学生初步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后,再通过多次的企业实习,使学生在生产中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使技能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使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得到全面提升。4.新的课程体系能引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专业拓展平台内,开发设置若干门与专业及其专业方向先进技术相关的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拓展能力。每位学生可以从中选修,为自己未来的动态变化的职业生涯进行能力储备。专业拓展平台课程的设置是基于能力为本位的教育观,平台内的课程要紧跟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及时开发新课程或调整课程内容,以引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结果

课程体系的建设篇(6)

关键词:高职教育 网络设备 训练体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0-0018-01

1 实训体系与训练体系

实训体系是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学生对相应专业课程的实训项目进行实践操作的教学体系。

训练体系是以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使学生针对专业课程进行系统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反复的实训操作,以达到一种掌握技术的能力,并能灵活应用到工作中。

职业教育重点培养学生的技能,学生只有实训还不能形成有效技能,要形成有效技能,必须在实训之后通过反复多次系统练习才行。因此,必须构建课程的训练体系,即既有训又有练的综合体系才能让学生形成有效技能。

2 网络设备课程训练体系的内容

通过对企业网络技术岗位需求进行分析,制定出网络设备课程训练体系的内容如下。

3 网络设备课程训练体系的实施

网络设备课程训练体系分以下四步。

(1)认知训练:采用ISAS教学方法,将学生分组,每个组选择一个产品的同种型号的设备在课堂上进行演示,讲述其性能参数及使用方法。在熟悉了产品的前提下进入下一环节。

(2)模拟操作训练:在课堂上教师用模拟器(如GNS3、Cisco Packet Tracer等)在课堂上进行各型号设备配置的演示,并讲解演示网络拓扑图的设计。学生利用模拟软件进行操作,教师抽查并点评部分学生的配置操作;对于学生反馈操作程序中遇到的疑问点,教师可演示疑问点的操作技巧,学生再次进行操作,这样反复训练,直到每位学生都能独立完成操作为止。

(3)实战训练(设备组网):教师提供项目内容及方案,学生分组,采用团队合作形式进行设备配置及组网,小组之间进行相互交流及点评,找出问题;再由优秀团队演示操作,其他小组跟着做,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使各小组能合作完成项目的组建与相应设备配置。

(4)拓展实战训练:教师完整的演示一个企业项目的网络规划与设计,再提供项目内容,学生利用软件做出方案(设备选型,网络拓扑规划),根据方案选用设备进行组建、配置、实施、测试、维护,利用实训反复练习,最终做出一个能满足企业需求的完整项目。

4 网络设备课程训练体系的评价

在学生“技能考核”环节中采用“学生自评、小组评定、教师评定及企业参评相结合”方式对学生的训练情况进行评定。由于职业学校学生入学基础参差不齐,因此评价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关注落后学生,对于不能按时完成技能训练任务、或者完成质量较差以及与训练目标差距较大而暂时落后的学生要予以关注,要根据他们在技能训练过程中的表现,仔细分析原因,帮助他们采取改进措施,并给予充分的机会加以改正。对他们的每一个优点,每一点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通过对学生技能训练的多样化评价,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并最终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具体方案如下:

(1)学生自评:在认知训练阶段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产品销售员与顾客。考核学生对网络设备产品的了解情况。

(2)小组评定:组内分工是否明确,合作探究能力如何,发言的积极性和条理性,小组合作学习的态度、热情等。

(3)教师评价:教师给定项目,要求学生既能独立完成又能自组团队选取设备进行配置,并能灵活运用各种设备设计网络拓扑。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新精神,各成员是否明确自己的任务,各司其职,最终达成共识,各成员之间是否相互合作,彼此之间有无矛盾,是否能相互帮助,最终达成共识。

(4)企业参评:由企业提供项目方案,邀请企业专家来训练现场点评并给与指导性意见。

5 网络设备课程训练体系的保障条件

5.1 硬件设施

我们以开放式创新实践实验室为载体,把训练体系放在创新、创造、开发密切相关的专业方向上。开放式创新实践实验室是专为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而设计的,基于计算机信息平台的综合性实验室。可为学生提供计算机、高端路由设备、交换机、DNS服务器、光缆、各种文件(资料)服务器、模拟器……

5.2 师资力量

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的专职教师,企业兼职人员。组织多种形式的专题讲座、教学论坛、广泛交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通过教学竞赛、技能竞赛,到企事业单位锻炼等形式来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

5.3 资源管理

采用“企业+学校+教师+学生”综合管理模式,根据企业要求,学校对专业设置、专业培养计划、教学进程进行管理,教师根据企业相应培养计划,对训练质量进行管理,教师和学生对网络安全、服务器、机房进行管理。

(湖南电子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217)

参考文献:

课程体系的建设篇(7)

一、通识教育的概念

“通识教育”是一种培养人才的理念和模式。既是大学的一种理念,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第一个把它和大学教育联结在一起的人是美国博德因学院的帕卡德教授。通识教育的内涵之一就是关心学生的发展,培养健全的人格,让学生感悟诸如生命与生活、幸福与自由、个性与尊严等人生真谛,为现实生活提供永恒的精神支柱和发展动力。这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非常契合。19世纪以前美国学院的课程几乎全部都被规定为必修的课,所有学生学习的课程基本上是相同的。19世纪初,部分美国学院开始实行选修制,学生被允许选择专业科或者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这一改革打破了原有的课程实施制度,不同学生所学课程之间出现很大的差别。“大学生学习的课程是否需要一些共同的部分)”在当时成为课程建设层面争论的焦点。帕卡德教授撰文为本科课程应该有共同部分的观点进行辩护,他在文中说明:“我们学院预计给青年一种,一种古典的、文学的和科学的,一种尽可能综合的(comprehensive)教育,它是学生进行任何专业学习的准备,为学生提供所有知识分支的教学,这将使得学生在致力于学习一种特殊的、专门的知识之前对知识的总体状况有一个综合的、全面的了解。”这是通识教育最初被赋予的内涵。

二、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具有通识教育的内涵

通识教育是一种完备的人才培养模式,它的目标就是培养完整、健全的人(也称全人),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而不仅仅是某一狭窄专业领域的专精型人才。通识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学有专长,术有专攻,而且在智力、身心和品格各方面能协调而全面地发展;不仅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独立思考以及善于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够主动、有效地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总之,通识教育首先关注的是一个人的培养,其次才将学生作为一个职业的人来培养。不难发现国内外采用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之一,就是以学生的自我发展为目标,采用心理辅导法的教育学模式。根据教育对象已经具备的心理素质水平和个人心理发展需要,以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生活、交往、做人和学会发展,促进智力能力、个性特点、社会适应性性和个人创造性发展为基础教育内容;运用各类专题模式训练、多学科渗透、个案或团体咨询辅导等基本方式,从自我意识—人际互动—策略活动—反思内化—形成品质等个体心理素质,作为课程指导过程的五个基本环节,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情境,安排有效的课堂团体活动内容,最终达到培养高职生健全心理素质,保持心理健康发展的根本目的。可以看出,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的,而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为了塑造学生“心理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通识教育的有益补充,通识教育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利支撑。对于每个高职院校学生的个人身心以及能力的发展来说,缺少心理健康教育的通识教育是不完整的、片面的,不理想的。因此本文基于通识教育的知识大背景,结合我校五年制高职心理健康课程和三年制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体系建设,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期望能对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体系建设添砖加瓦,同时也为高职类心理健康课程的开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三、关于我校现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反思

从2009年9月份开始,在心理健康的课堂上,我院一直使用的是江苏教育出版社主编的《高职心理健康》,该教材于2014年7月再版。这本教材针对性强,对五年制高职生的心理疏导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其中设置有“想一想”“练一练”“动一动”的模块,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具体的活动设置。我院心理健康教师也是按照这样的教学理念安排课程的内容的。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有一些实际的关于课程内容和形式上的感受。

1、内容选取要新颖如果案例内容的选取稍显陈旧,学生们就没有新鲜感。现在的学生视更野开阔,知识面也在不断的扩大,常见的案例已经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普遍反应想听到一些最新的、贴近学生生活的咨询案例。这就要求任课教师不仅要具备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储备,更要求任课教师能够在课余时间主动的、亲身的积累一些咨询案例。比如在公益组织义务做青少年的心理咨询工作,积累大量的一手案例。同时尽可能的多参加各种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

2、课堂知识内容的呈现形式要丰富因为使用的教材中主要是以游戏的形式串联起来的,教学内容就显得不是很丰满。当然一堂好的心理课应该是活动课,而不是理论课。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还是需要阐述简单的理论,或者标注一些相关理论的参考书籍,让教师在开展活动的时候在知识上有所准备,让学生在活动的开展前能有一定的活动目的上的了解。在活动中能够体会心理能力的增长,而不仅仅是游戏一场。例如在讲解道情绪管理的内容时,就可以增加情绪的ABC理论,认知疗法等。然后再开展调试情绪的游戏活动,那么学生就知道从态度的角度入手解 决情绪问题了。

3、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组织模式应灵活多样课堂上时间有限,如何更好的利用学生课后的时间就显得十分重要了。通识教育的开展形式包括讲座、课程和社会实践等。在课余时间充分利用直接切入学生现实心理的专题讲座,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课程组织模式。本学期我们学院开展了“迎接春天——通识教育讲座季”的活动,全院教师积极参与,效果和反响很好。相关的问卷反馈也在整理和描述过程中。另一个就是课程的安排。我院目前对在校生的心理健康课程的安排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课堂的基本讲授,另一个就是选修课的开设。在课堂讲授中,根据学生学制的不同,还分设了五年制高职心理健康和三年制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选用的教材也各有针对性。但是在多年的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我深刻的体会到,仅仅靠课堂知识的讲授和简短的课堂活动很难生动活泼的展示心理健康知识的内涵,也很难让每个学生都切身的体会到团体活动带来的心灵上的震撼和成长。因此,能够让学生参与其中的团体活动和素质拓展训练等形式,就能够弥补这一不足。这些灵活多样的形式不仅可以开发学生潜能,也能更好的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服务。因此,在心理健康课程的建设体系中,增加小班活动课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形式。当然开展起来确实难度不小,首先要解决场地问题。其次要求任课教师有一定的团体辅导的经验。最后还要求学生能够积极配合,参与活动中。当然以上思路也是我们想要重点突破的方向。

4、与其他课程的交叉渗透的思想作为人文社科类的学科,心理健康课程难以避免的要与思想品德课、就业指导课等科目的相关内容有交叉。我们认为职业院校并不是职业训练机构,大学通识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因此在学科交叉的部分完全可以相互渗透相关的知识内容。例如心理健康课上关于人际交往的知识能力就与思想品德修养的人际和谐内容有交叉,但侧重点略有不同。心理健康课中关于人际交往,可以涉及到人际吸引的心理因素、人际交往的心理效应以及情商的管理。而思想品德修养课在人际关系部分,更强调一种与人和谐相处的处事态度。心理健康课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内容相重叠。心理健康课侧重点在职业个性的部分,而思想道德修养课则侧重于职业的认知。

四、心理健康课程体系构建

(一)课程设置目标:鉴于我们高职院校开设的心理健康课程主要是面向青少年中16岁~21岁这个群体,这一年龄段的青少年具备一些共性,例如:思想日趋独立,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情绪起伏多变、表露而又内隐;自我意识形成和迅速发展;性意识萌发;闭锁性与孤独感。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自我认知偏低,有一定虚荣心理;自我调控性差,表现为逆反和任性;情绪控制能力较弱,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恋爱中也存在盲目从众的现象;自控力偏弱,做事情缺乏毅力等等。鉴于对高职生心理特点认知的基础之上,我们认为课程的设置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积极推进。

1、自我认知完善目标:自我认知也叫自我意识,是一个人自己对自己的评价。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个主要内容构成。高职生的心理问题,多数可以在完善自我意识这个层面得到改善和解决。自我认知回答的问题是:“我是谁?”“我是个什么样的人”。希腊一座古老的神殿上,镌刻着这样一句话:“认识你自己。”中国古语也教导我们:“人贵有自知之明”,研究发现:对自我认识不清晰、不精确,自知力不强,易导致误判自我,或自负、或自卑,从而导致诸多心理问题或人格障碍。正确的自我认知,对人们的心理会产生重大影响。自我体验是主观自我对客观自我产生的情绪体验,是在自我认知基础之上产生的。自我认知决定自我体验,而自我体验又强化着自我认知,要回答的问题是:“我是否喜欢自己”,“我是否满意自己”等,主要是一种自我的感受。自我体验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自尊心、自信心、义务感、责任感、优越感、荣誉感、羞耻感等。特别是自尊心、自信心对人的影响很大。有自尊心的人,总是不甘落后,力争上游,具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好胜心,是一种动力。自信心是人们成长与成才不可缺少的重要心理品质。一个人如果和自卑,看不到自己的力量,总认为自己不行,久而久之形成一种固定的信心定势,对学习带来不良影响;如果一个人对自己有自信心,坚信自己能够成功,他就会积极努力,取得成功。自我体验对个体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有时,同样的事件,他人的体验与自身的体验截然不同。很多从体验中获得的自我远远高于从理性获得的体验。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的意志成分,是对自己行为和思想、言语的控制,以达到自我期望的目标。表现在两个方面:发动和制止。自我控制对个体的学习、工作具有推动作用,使个体为了获得优秀成绩,社会赞誉,达到自己的目标而作出不懈的努力。包括自我激励、自我暗示、自强自律,核心内容是“我将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我应该做什么?”“我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可以选择如何做?”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的关键环节,“知”与“行”之间有很长的路,高职生常常“心动而不行动”,事实上心动是一件容易的事,而真正历练意志则需要更多的自我控制。可见积极的自我意识有着非常重要的心理功能。它不仅是高职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更是取得人生成功的基础。因此这一目标在课程建设中就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2、积极心理建设目标:最早开始实践积极心理知识传播实践的是开始于2002年的哈佛大学幸福课,在哈佛选课的学生成倍增长。英国的惠灵顿公学也几乎在同一时间开展了积极心理学为理论支撑的幸福课,立刻在英国掀起了一场课程改革。如果我们把目光转向中国,也不难发现这种积极推进幸福课的例子。幸福课不仅仅停留在课堂中教师和学生互动的部分,还应该拓展到学生与家长的互动中。这就要求教师能够精心选择幸福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选取最为贴近高职生生活实践的幸福问题,不仅停留在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还要从其他学科知识中选取最有价值的幸福见解;能够从自身的咨询案例和研究经历中,选取最有生活最有说服力的幸福案例,和学生一起分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展学生对的幸福感知。

(二)课程体系建设路径

1、撰写适合本校学生心理特点的校本教材我校学生目前使用的教材有两本,一本是江苏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职心理健康——高职这场游戏如何通关》,另一本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生发展》。使用的过程中我们感到,对我校学生的贴合度不够理想。所以我们也在思考,可以将我校教师多年积累下来的学生咨询案例、辅导员对学生的辅导案例,同时结合我校学生的专业特点有针对性的编写适合我校学生学情的教材。

2、推进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而有组织、有计划地通过校园活动周、各类社团和学生工作等方式,使在校高职生获得心理发展方面的切身经历。可以说对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塑造与润物细无声的细节里。可以充分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比较多的媒介,如校园广播、校园网络、校刊、校报、校内橱窗、班级板报等,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注重选修课的设置,尽可能的拓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