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课程体系构建的方法

课程体系构建的方法精品(七篇)

时间:2023-11-23 10:15:41

课程体系构建的方法

课程体系构建的方法篇(1)

一、纺织服装企业的问题

服装企业依赖较低的劳动力成本价格优势,利润增长空间将越来越小,而中小企业面临的最大困难是资金少、人才短缺、销售及创新能力不足等,这些问题阻扰着企业的发展。加工型企业虽然生产能力相对较强,但设计能力和营销能力相对较弱,难以承受较大的市场波动。同时,设计能力不足,也限制了这类企业的市场发展战略。纺织服装生产企业应该加强装服装的设计开发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同时还应该具备强大的外发生产加工的管理能力,这样,企业的综合开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就强。服装企业实现产业升级必须得到相应信息技术的全方位支持,纺织服装行业作为传统制造业,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和制造技术,全面改造纺织服装企业的生产、组织管理模式,增强三个创新能力,即产品设计方法和工具的创新、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企业间协作关系的创新,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和经济效益,从而提高整个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培养适应纺织服装企业发展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是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首要任务。

二、服装专业课程体系的合理构建

(一)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

专业培养目标作为教学活动和构建课程体系的首要因素。应根据企业具体生产岗位职责和任务,明确专业生产岗位(群)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要求,得出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本专业必备的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具有较强的从事服装设计、服装结构与生产工艺设计以及服装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能够在服装行业生产、管理、经营等工作一线,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课程体系是体现专业特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应在专业调研的基础上,明确专业就业岗位(群)职业能力要求及真实工作内容,设计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根据各专业方向合理设置专业核心课程和主干课程,突出核心职业能力培养(如图2-1)。

课程体系包括以下几方面:其一,关于教学模式。以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重构体现“工学结合”、“定单培养”等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开发以专项职业技能形成为核心的项目课程,提高课程内涵和实践教学的“含金量”,建设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其二,关于课程内容。打破传统的以知识的学科相关性组成的课程结构,按实际生产中单元技术的类别重构课程单元;单元内容以解决问题的相关性为基础而加以选择,单元结构以技术应用的逻辑关联性来确定;实训项目设计既要体现工作要素,又要具有知识与技术应用的普遍性和概括性。其三,关于教学标准。专业实践教学标准要与现行的职业资格标准相吻合,特别是要与高级职业资格标准要求相适应,体现高标准、严要求、强训练的实践教学特色,适度超前或超越现行职业资格标准。其四,关于培养方式。人才培养过程应与实际工作过程相吻合,以工学结合为基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过程与实际生产过程相一致,实现校内实训、顶岗实习与综合性的毕业设计的有机结合。

三、构建服装专业课程体系的保障措施

(一)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

根据本专业岗位群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应强化学生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突出实践教学环节相关课程的安排,保证实践教学占总学时的50%以上,使学生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达到合理平衡。为此,加大投入建设功能和管理高度仿真的校内实训基地,充分利用资源建立融专业实训、社会实践、就业和技术研发为一体的校外教学基地,这将是贯彻专业课程改革的重要保障。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不但有利于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锻炼实践和应用能力,培养综合职业素质,而且可以为应用项目的研究和科技成果推广,实现校企资源共享等搭建起产学研结合的平台。

(二)专业实训教材的建设

一直以来专业实训教材未能得到专业教师和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学校常常以理论教材代替实训课程教材。为了满足目前专业课程改革的需要,必须注重实践课程教材的开发,更新教材内容,创新教材体系,建设具有特色的专用教材。通过典型实例从单元实训项目过渡到综合实训项目,各项目应从应用的角度提出工作要求,由此引入原理、操作要点和步骤,从简到难地先由教师提出解决方案再到逐步由学生设计方案,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学习到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结语

课程体系构建的方法篇(2)

关键词 职业导向 中职物流专业 课程体系 途径 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现代物流是融合了劳动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其中涉及到运输、存储、包装、配送、流通加工以及信息处理的全过程,对基层物流人才的需求缺口较大。职业导向视域下中职物流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能够实现基层物流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实现人才的供需平衡,为推动现代物流长远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1职业导向视域下中职物流人才培养侧重点

1.1中职物流人才培养特色

对于现代物流行业而言,对于人才的评判标准不仅仅是其自身所具备的专业能力,更是将用人、选人的标准放在职业能力之上,具备较强的职业能力则证明人才的质量情况,能够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形成浓厚的职业热情,从而扎根于群众基层当中。当然,在现代物流产业的运作当中,工作人员的构成比例超过75%以上都是基层人员,这些基层人才的供应基地则是中职物流专业,源源不断的向物流行业输送基层人才。可以说,中职物流人才的培养特色主要表现在基层能力、职业拓展能力与专业能力三个层面。这正是凭借着三个方面的能力,让中职物流专业得以发挥出人才培养的作用,持续提供基层人才。

1.2中职物流人才培养体系

对于中职物流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需要从三个层面入手:其一,面向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为社会、企业培养实用型、操作型人才。在中职物流人才的培养体系当中,需要做到系统性的分析,全面掌握操作实践能力,在校期间获得职业资格证书,适应现代物流的各项业务操作流程;其二,为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对于中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需要做好具体的分析工作,充分的意识到职业特点,建立长期的职业生涯规划,为学生自身未来的持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其三,充分结合市场经济的发展,结合现代物流发展的实际情况,对中职物流专业课程体系做出系统优化,让学生可以适应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要求。

2职业导向视阈下构建中职物流专业课程体系途径探索

2.1确定课程目标

基于职业导向视角下去构建中职物流专业课程体系,要求确定课程目标。这就需要各个中职院校确定课程目标,对现代物流发展现状进行系统调研。通过调研得出结果不仅仅能够全面了解与掌握中职学生的发展情况与就业情况,也能够对地方物流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有所了解,包括物流企业的发展现状、岗位分工情况、人才技能需求情况等等,获得相对系统的第一手资料,从而针对性的对中职物流专业课程进行调整,形成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培养目标。可以说,课程目标的构建要以职业为导向,基于职业发展变动情况作出系统的调整与优化。

2.2优化教学内容

物流专业本身就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性专业,岗位自身存在多元化特点,不同的物流岗位对于人才的专业技能要求存在一定的差异,针对这种现象中职物流专业需要针对性的做出调整,去全面的优化教学内容,从而形成产业系统发展模式。对于中职物流专业而言,需要结合物流的典型人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的分析论证,提高本专业教学内容与物流本身的关联关系,根据企业的岗位需求学校开展针对性的教学内容,为企业培养仓管员、验收员、拣货员、配送员、订舱员以及录入员等等,通过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形成岗位群体,使得这部分群体掌握基本技能,更好的实现就业。

2.3创新教学方法

创新教学方法是职业导向视域下中职物流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核心所在,中职院校物流专业教学方法上应该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其一,探索模块化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发展目标与发展特征,对物流岗位当中的各项工作流程进行分解优化,形成具体的课程模块,分模块化教学的模式保证了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教学侧重点也更加明确,是一种值得在中职物流专业全面推广的教学方法;其二,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学生在中职物流专业课程当中的学习内容主要来自于典型任务,每完成一个任务都需要一定的知识、技能与职业素养,保证课程结构与工程结构内容形成融合态势,在任务当中获得较强的专业技能,为中职学生更好地适应物流工作岗位提供保障;其三,多形态课程教学方法的构建。为有效避免课程形态的单一化,课程形态要通过学科课程、项目课程以及综合实践课程的多方位拓展,来做好不同课程功能的优化,满足功能互补。

2.4完善课程评价

良好的课程评价能够在职业导向视域下为中职物流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打下坚实基础,一方面评定当前中职物流专业基层物流人才培养的际情况,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中职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做好自身的职业定位,养成良好的职业精神。当然,这也依赖于多元化的课程评价方式,包括学生自评、师生互评等方式。通过评价多元化,为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变革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袁旦.中职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与实践[J].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4:15-16.

[2] 王东波.论中职物流专业职业导向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物流技术,2011,09:221-224.

课程体系构建的方法篇(3)

【关键词】系统论系统学习法学习方法指导

【中图分类号】G4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1-0093-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注重学思结合,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能力为重,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坚持全面发展,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基于系统论对学生进行系统学习法的学习方法指导,对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注重知行统一、提高能力以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一 系统论与系统学习法

系统论是由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于1947年创立的,是继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之后,又一次“改变了世界的科学图景和当代科学家的思维方式”的新理论。系统论是指以一般系统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理论,也称一般系统论。一般系统是指相互间既区别又联系的部分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能够达到目的的相对独立的有机整体。每一个系统都是由许多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子系统构成的整体,每个子系统又都由各要素构成,系统中的诸多要素必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有机结合、和谐有序,才能使整个系统保持正常运转。

系统论广泛应用在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中,使人们思维的角度发生了很大变化。运用系统论的基本观点进行学习的方法就是系统学习法。有学者把系统学习法定义为:所谓系统学习法是指从系统的角度出发,把所学内容当成一个系统看待,从整体上展开学习过程,这样,学生在学习和复习的时候,不是按部就班地进行,而是先定性概括,了解知识框架,再逐渐在大框架下明晰细节、完善结构,针对缺失和不足予以专攻。笔者认为,系统学习法是指从系统论的基本观点出发,把学校所开设的课程看做一个大系统,把各科课程看做这个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把课程中的模块或章节知识看做这个子系统的要素,运用整体性原则整体把握学校开设的课程,运用有序性原则建构完整的认知结构,运用开放性原则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习方法。

二 系统学习法的学习方法指导

学习方法指导简称学法指导,是教育者通过一定的途径对学习者进行学习方法的传授、指导、诊治,使学习者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灵活运用于学习之中,逐步形成良好的自学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学法指导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这一现代教育理念。对学生进行系统学习法的学法指导,就是指导学生学会在系统论的指导下运用整体性原则整体把握学校开设的课程,运用有序性原则建构完整的认知结构,运用开放性原则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知识体系。

1.运用整体性原则整体把握课程

整体性是系统论的核心思想,任何事物都是整体与部分的统一。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必须遵循这种辩证关系及其规律:首先,在认识事物特性时,应该坚持从整体出发去认识事物,而不应从部分出发去认识事物,否则就会陷于谬误;其次,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时,又应努力通过部分去认识事物整体,通过部分去改造事物整体。指导学生运用整体性原则进行学习,就是指导学生学会运用整体与部分的这种辩证关系来整体把握学校开设的课程。具体要从所有课程和各科课程两个层次进行整体把握。

第一,整体把握所有课程。如果把一门课程当做一个系统,学校所开设的课程则是一个大系统,人类文化则是一个更大的系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下文简称《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纲要》对制定各科课程标准提出了明确要求,并指出教材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因此,在《改革纲要》指导下构建的新课程体系以及与之对应的教材体系都应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知识体系。既然是“知识体系”,则必然有着体系的整体性。指导学生整体把握学校开设的所有课程,首先,要指导学生学会认识学校开设的所有课程这个部分与人类文化这个整体之间的关系,站在文化的高度认识学校开设的各科课程对促进自己全面发展的重大意义,从思想上对各科课程的学习都重视起来,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综合素质打牢思想基础;其次,要指导学生学会认识各科课程这个部分与所有课程这个整体之间的关系,从整体上把握所要学习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知识体系结构,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知识体系的框架结构。

第二,整体把握各科课程。各科课程作为所有课程的一个子系统,必然具备系统的整体性。各科课程标准对本门课程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阐述,指出了开设本门课程的意义及本门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指出了本门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指导学生整体把握各科课程,教师首先要在吃透课程标准的同时指导学生学会通过学习课程标准以及教材的绪言、引言等帮助学生理清本门课程在所有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本门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其次,要指导学生学会通过分析课程设计思路以及整套教材和每本教材的设计特点从整体上了解、构建起该学科的知识框架。

2.运用有序性原则建构认知结构

凡系统都是有序的,它是系统有机联系的反映。系统是多层次、多等级的,由横向联系、纵向联系、纵横联系构成立体交错的网络模式。系统内部之间稳定的联系构成系统的内部结构,保障系统的有序性。指导学生运用有序性原则进行学习,就是指导学生学会在整体把握课程的基础上从所有课程的有序性和各科课程的有序性两个层次注重运用知识的有机联系进行学习。

第一,注重所有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所有课程都是人类文化这个大系统中的子系统,它们之间必然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不断地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其实,学校开设的各科课程的学科思想和方法都有很多相通甚至相同之处,并且各学科知识之间也存在着非常广泛的联系。指导学生学会运用有序性原则注重所有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就是要指导学生学会在理清各科课程的学科思想和方法的相通、相同之处的同时注重发现和应用各学科知识之间广泛存在着的纵横联系,使各学科知识体系之间建立起广泛而稳固的有机联系,通过建立这种广泛而稳固的有机联系来构建起完整的认知结构。

第二,注重各科课程知识体系的有机联系。各科课程作为学校所开设课程的一个子系统,其各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更为紧密。注重各科课程知识体系的有机联系是对注重所有课程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指导学生学会运用有序性原则注重各科课程知识体系的有机联系,就是在要指导学生学会整体把握各科课程学科知识体系框架的基础上,充分运用该课程学科知识体系层次和等级上的有序性,通过从整体到部分的“逐渐分化”和从部分到整体的“意义建构”构建起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

3.运用开放性原则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知识体系

开放性是说一个系统如果与外界有物质、能量、信息等方面的变换,它就不再是孤立的系统,而是开放性的系统。任何系统都是开放性的,即系统与环境之间、系统与系统之间、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都必须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否则,就不能保证自身的正常运转和发展。无论是学校开设的所有课程这个大系统还是各科课程这个小系统都是开放的系统。为“保证自身的正常运转和发展”,就不能将知识的意义与应用割裂开来加以理解,知识的意义和用法是密不可分的,知识的应用范围含有越多的因素越精确,知识就会变得越灵活。这也是《改革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的意义所在。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指导学生运用开放性原则进行学习,就是指导学生学会在整体把握课程、建构认知结构的同时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注重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学习课程内容时要注重运用情境学习法将个体、社会以及环境等置于统一的整体中来进行学习。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注重实现学习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着力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三 结束语

系统论作为一种方法,它的基本原理对教育科学研究同样具有指导意义。把系统论引入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中,对促进学习方法的改革和创新有着重大意义。对学生进行系统学习法的学法指导,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并运用系统学习法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知识体系,进而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注重知行统一,促进学生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有机融合和全面发展,促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S].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李诚忠、王序荪.教育控制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3]毛小丽、高峰.系统学习法在大学物理习题教学中的应用[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65~67

[4]陈伟、王涛、谢铁丽.强化学习法的学习方法指导——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学习方法指导[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1(6):13~14

[5]常绍舜.从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看系统论与还原论的适用范围[J].系统科学学报,2008(1):87~89

[6]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课程体系构建的方法篇(4)

本文以大连大学建筑学专业《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为基础,对如何贯彻以深化设计为主导的建筑学构成课程设计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分析,以期能对本校建筑学专业学习,乃至建筑学专业基础教育提供借鉴价值。

关键词:

建筑设计基础;构成设计;深化设计;教学改革

一、构成系列课程在国内建筑院校中的现状

大多数建筑院校的本科设计基础课程都将构成训练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构成系列课程通常由平面、立体、色彩构成这“三大构成”组成,构成设计已经成为建筑院校专业基础训练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建筑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是多个题目的组合。虽架构在课程大纲的框架下,但相互间缺乏必然有机的联系和互补递进关系。设计停留在浅层次,需要合理的设计题目来改善。而西方建筑教育思想提出,更应从低年级开始直接进入设计阶段,尝试以设计带动各类技能的训练,培养建筑思维,增加构成设计训练的建筑学价值。

二、构成课程设计主要问题及产生原因

(一)教学主体认识偏差

构成系列课程安排在一年级的两个学期中,大纲中视为一个独立的单元。这个时期的学生对专业认知分两类:一类是不能全局理解构成训练的作用;另一类是受到高年级影响,好高骛远,对构成课程不够重视。这些都对课程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二)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构成设计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对“形”的自觉认知,并进一步提高学生自身的美学素养。从建筑学的角度来看,是通过训练形成对形体和空间关系的把握,并外延到建筑设计的形体造型和空间创造,无方向性的构成训练模糊了设计目标。另一方面,低年级公共课程较多,专业基础训练的时间被压缩,在短时间内学生是无法体会构成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难以在学习中去运用构成知识进行建筑分析和创作。

(三)教学课程缺乏针对性与连贯性

以往构成课程的教学内容是普适性的。这种非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导致学生往往在完成此类作业后,仍然对构成的许多概念模糊,对建筑的形态、空间的意义无法明确认知。而且,构成课程设计缺乏连贯性。构成课程安排在教学内容上是独立的,相互间缺少逻辑关系。构成训练的割裂造成思维模式的各自独立,不能将各部分整体化。即使增加相联系的设计环节,也很难消减前期设计脱节的影响。设计题目间的不连贯,也使学生无法在纵向深入研究,无法体会建筑形体生成过程中其平面、立面与体量造型间逻辑性。

(四)设计成果缺少合理的评价体系

无论是平面构成的二维图纸,还是立体构成的三维模型,其实对于初学者而言,是无目的、无规律约束的创作和设计。对要求逻辑、尊重设计规范并有着工程特征的建筑学而言是无意义和价值的,并导致对形态构成过程理性理解的缺失。合理的评价体系对这些问题具有导向和约束作用,使得构成设计回归设计本源性目的。

三、以深化设计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架构

我校建筑学专业该门课程进行调整并尝试教学改革,其目的是培养建筑设计思维为方向的设计思想,逐步取消单独的构成训练,逐渐形成较为成熟、系统的形态构成系列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课程体系构建为递进式的,前导设计要与后续设计具有连贯性,并成为基础和铺垫。前期课程要求不能完全独立,要考虑与后续设计的衔接和过渡。前期题目要有可延伸性,为后期题目的深入做准备。第二,后续设计任务要以前导设计为框架,是对前导设计的深入。例如,“空间构成”不仅考虑空间关系和形态,后续“微设计”要将抽象的空间形态转化成实体建筑,满足使用者要求。教学侧重抽象空间向具象空间的转换,解决空间尺度、比例等问题。第三,引入建筑设计思维的训练。针对之前问题,构建新的课程教学体系,以双向的设计讨论取代单向的设计评价,将平行、孤立的设计教学点串联成相互联系、交织的设计思维体系,强调阶梯型的递进关系,提高综合设计素养。课程架构出发点在于思维模式的培养。建筑设计每个阶段都有蕴含着多重选择关系、深入递进关系等。因此在学习阶段要以这样的思维模式、习惯来引导学生,逐步固化并形成一种专业行为模式。

四、课程体系解决的关键问题

解决构成课程体系的问题,应着重于整体课程架构的分析,并进行教学内容调整,保证与其他相关课程的衔接。此外,优选设计题目,优化教学课件、选题倾向性也是重要方面。

(一)强调建筑设计基础课程在学科体系中的前导作用

构成系列课程是表现技能与建筑设计之间的过渡环节。教学安排应使作业成果以接近建筑设计的方式多维度表达出来,经过该课程后使其开始用理性的方法,从专业的角度去分析和理解建筑形体与空间。

(二)教学目标明确

教学安排在较为紧凑的学习时间内,理解构成与建筑之间的紧密关系,体会建筑设计中构成知识的重要性,掌握与建筑相似的空间形体塑造能力,为进入建筑设计阶段打下基础。

(三)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更加明确

调整后的构成课程是针对建筑学的专业特点“度身定做”,与建筑形体的设计和表达是一致的。因而能体会到构成与建筑的紧密联系,强化利用构成知识进行空间形体塑造的能力。

(四)合理的评价体系

将多个独立的设计统合为一体,强调各个设计的内在连贯性和整体性。平面构成强调构成设计中的基本构成方式,以及形式美原则对于建筑设计意义,逐渐使学生对于美的认识由纯感性阶段逐步上升到理性阶段。立体构成强调对建筑实例的形体造型分析,以模型和图纸方式表达、表现。空间构成是对空间形态等建筑所固有的一些特性的把握。通过引入人体尺度的概念强化对各类空间等的认识和体验。微设计将抽象的空间模型转换为具象的实体建筑。典型的空间类型有:居住空间、展示空间、商业空间等。各部分构成训练相互联系、制约,巩固了构成各个阶段的美学基本原则,掌握空间限定手法,认识空间类型、关系,培养对空间的美学感受与把握能力。

五、结语

以深化设计为主导的构成课程体系的建立,成果的生成过程也非常值得重视。每个构成作业都要求进行图纸绘制和模型制作。培养对于空间形体内在逻辑性的理性认识,坚持理性思维进行构成设计,为复杂建筑造型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有针对性、专门化的形态构成系列训练,有利于理解和掌握构成知识,并合理运用到后续的建筑分析、设计的过程中。但合理设计作业内容,避免过多理性要求对感性思维的压制,导致趣味性降低。

作者:赵剑峰 单位:大连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施瑛,潘莹,王璐.建筑设计基础课程中形态构成系列的教学研究与实践[J].华中建筑,2009,(10).

[2]王璐,施瑛,刘虹.基于建筑学的平面构成教学探索[J].南方建筑,2011,(5).

课程体系构建的方法篇(5)

关键词:层叠模分建构;高职教育;计算机;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2007)12-0080-03

0引言

传统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是,先介绍有关的定义、概念、定理等规律性知识,再举若干实例说明它们的应用。整个课程以理论系统的介绍和论证为骨架,实例仅是说明理论观点的陪衬。实验课处于附属地位,其目的是对理论的正确性进行验证。这就是以学科知识为中心、以理论体系为线索的课程宏观体系。课程中的实验是验证理论正确性的一种手段,不是为了技能的培训。这种教材体系重在知识和理论,不注重能力的培养、实际操作和岗位能力实训。这种教学方法至少有以下三个问题:

(1) 学生对课程一开始讲解的理论和抽象的内容从未接触过,所以理解起来很困难;

(2) 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消化这些理论和抽象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往往与职业技能的关系不大,但却冲抵了实践部分的时间,这与职业教育的目的相违背;

(3) 高职教育不是以“建立理论体系”为教育的目的,课程中过多的理论证明只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浪费学生的精力;

综合上述问题可以归纳出,现行教学的由点及面的传统教学方式,对于基础厚实的本科以上教育来讲,的确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对于理论基础薄弱、学习能力不强、学习兴趣不高的高职教育学生来说,无疑是釜底抽薪。

对于高职类学生的教学方法不能盲目的移植本科教育的模式,而已经彻底打破传统的“点-面”的模式,逆向思维,从“面”入手,首先吸引学生的兴趣,进而扩展到复杂的理论知识。

1解决方法

对于上面提到的当前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多年教学经验,本文提出“层叠模分建构”式教学模式。“层叠模分建构”式教学模式顾名思义,有三层意思,“层叠”、“模分”和“建构”。

首先,把整个课程内容划分为“确定课程的实践目标”,这个目标可以为多个,目标确定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建构”的主体;

其次,归纳实践目标需要的知识点,将知识点按照难易程度模块化,这就是“模分”;

最后,确定实现实践目标的流程,具体模块在流程中的位置和角色,将松散的模块层次化,以便于引导学生分析处理构建,这就是“层叠”。

从课程的整体结构看,先要确立课程所要达到的实验实训的结果,通过实物或软件模拟让学生接触实际动手操作,了解术语与实物的对照关系,了解操作的实际结果等等,使学生对定义和概念的理解具体化;然后在前一步的基础上,由易入难,加深对理论上的定理和性质的理解;最后引导学生定量分析较大的复杂系统的原理,独立完成系统的设计及功能的实现。整个教学模式是围绕“先感性认识、后理论认识,先动手实践、后研究规律,先定性了解、后定量计算,先简单系统原理分析及实现,后复杂系统原理分析及实现”。因而学生对这样的教学过程理解程度大大加深,动手能力也大大加强。

对于理论内容不多、以实际操作能力训练或知识性为主的课程(如计算机操作和程序设计语言类课程),传统的课程模式容易组织成“字典式”结构。即以语句或命令为核心,按照章节分类介绍各种语句和命令。对于已经学过该课的人来说,这种课程(教科书)的资料不够详尽;对于第一次接触该课的人来说,这种课又缺乏整体的概念和实践经验的介绍。按照这种模式的教材学习,学生好像在背字典,学生在缺乏系统实践和参与的情况下头脑中塞满零散、混乱的知识,学习过程缺乏逻辑的线索和内在的动力。所以,这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教科书)也是造成灌输式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因之一。

2引导式的学习是“层叠模分建构”的天平

“层叠模分建构”式教学模式在高职教育中的可行性,根本上是高职教育的基本特点决定的。在高职教育理论界,一直对“理论使用度”的问题争论不休。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过低的“度”会使原本理论基础就薄弱的高职学生更显劣势,过高的“度”会让高职学生动手能力强的优势荡然无存。

“理论使用度”的大小直接决定“层叠模分建构”式教学模式中“模块”的规模,比起抽象的“度”来说,“模块”的操作性显得更强一些。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总结了一套模块建立的方法,教师为学生建立一个框架,由学生为其添砖加瓦,这犹如修葺房子一样,成本(个人能力)决定结果(建构流程),因此简称“修葺法”。

实践当中,教师会以全课程中一个规模较大的、典型的、有实用价值的、学生感兴趣的实例为引导,以该实例设计和改进中的问题为动力,逐步深入、全面展开课程内容。学生必须由始至终都积极参与制作、调整和改进该实例的操作实践,从而在实践中解决相关的语法知识点。全课程以核心实例贯串,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入手,用实例引入本堂课的内容。这样一来,无论是对整个课程还是对每堂具体的课程,学生学习的目标都十分明确具体。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同时,更有效地掌握系统的知识和理论。

这种方法必须要处理好一个层次问题,学生的层次不同,操作的流程自然不同,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而不是灌输。这对教师有着不同的要求,我们的教师很多都是旧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都不一定很强,但是有着非常扎实的理论体系。扎实的理论基础有助于理论的再提取。“修葺法”中的关键就是,教师不是手把手的教,而是引导学生去索取理论知识。索取什么样的知识?从那里索取这样知识?教师必须担负起引导的作用。

3模糊课程的界限,促使课程融合,形成实践课程体系

引导式学习要求教师对知识体系的熟悉,更需要打破课程的界限,让课程与课程充分的融合。这是基于以下三点:

1. 高职院校中多数教师知道实践当中解决问题的方法,但不知道方法的出处。原因很简单,从事高职教育的教师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企业、行业当中的行家里手,动手能力强,解决问题的经验丰富,有很健全的实践体系,但没有很全面的理论体系。

2. 高职院校多数的学生来自中等职业类学校,动手能力强,理论基础差。

3. 高职学生的就业定位为高级蓝领。蓝领工人包括当前的中等职业层次,高级蓝领与其的主要区别不是理论体系的差别,而是技能精度的差别,更多的理论体系的建构留待更高的本科层次的学习。

理论体系的结构正好是实践体系结构的逆向。理论体系的建立是前人经验的总结,层次越高的理论就会越浓缩,距离具体的实践就越远;实践体系的建立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整合度越高的实践包含越多的基础实践,同时距离具体的理论就越远。因此,实践教育体系的高职教育如果沿用理论教育体系的普高教育方法,显然是不适合的。

在现在实践教育课程体系还没有明确的情况下,这里提出模糊课程界限的观点。模糊并不是抛弃,模糊可以放开手脚,大胆创新。模糊的结果,可以使高职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实践的过程当中,摸索理论课程之间的关系,促使课程之间的融合,最终形成实践课程体系。

4实施过程

“层叠模分建构”式教学模式的实践过程形成实践课程体系,中间的形成过程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而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本文仅说明一下,“层叠模分建构”式教学模式下计算机教学当中的实施方法。

具体实施的时候需要分成两种层次,

① 对于整个计算机课程体系而言

整个计算机课程体系里面有许多的课程,难易有划分,学生认知程度有划分,这个决定了学生对该课程的直接兴趣,如“Flas设计”这门课程的学生认同程度高,学生很有兴趣学习,而“操作系统”这门课程的认同度低,学生不知道它的作用,因此也没有兴趣学习。对此,在课程安排上我们需要进行“层叠模分”,确立绕开这个瓶颈的方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这就是“建构”的过程。

② 对于单个计算机课程而言

单个计算机课程本身也有难易之分,如“高级语言编程”,学生对如何连接网络、如何编制界面很感兴趣,而对如何模块化、对象化的基本理论不感兴趣。但是,基本理论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编程效率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避免这样的一个瓶颈,对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进行“层叠模分”,使学生可以感兴趣的“建构”理论知识。

延续上述过程,在教学实践当中,将一个理论性课程和一个实践性课程融合在一起教学的情况被证明是比较好的一种建构教学的方法,学生在学习时间课程的过程中,通过项目实践的方式学习理论性课程,作为一种辅助方法加固理论性课程的学习,获得学生的欢迎。

5面临问题

“层叠模分建构”式教学模式下新的教学方法是长期实践按教学的结果,但是并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来对它进行描述。尽管从目前的小范围的实验来看,效果明显,不过仅限于个别科目,如果要大范围推广,必须面对如下:

1.“层叠模分建构”式教学模式如何将复杂的理论知识进行模块化?如何将不同科类的知识进行层叠?理论知识模块化的依据是什么?采用什么方式进行构建?如何构建?这都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2.在“层叠模分建构”式教学方法、模块和层叠方式形成后,不同的模块使用不同的课堂教学方法,如何解决高职教育学生当中普高学生和职高学生的教学方法的差异性和地域差异性问题?如何促使创新制作能力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就成为下一步需要研究的问题。

6小结

随着“层叠模分建构”式教学模式教学法的进一步推广和深入研究,可以为高职高专教育创造一种崭新的教学方法,这里可以简单的叫做“层叠模分建构”式教学模式综合素质培养法。它不但解决了普通高校传统的本科教育方法与新兴的高职高专教育接不上轨的问题,使得专业基础较差的高职高专学生能够接受原本枯燥无味的计算机基础理论,而且使得学生在学习基础理论的同时,提高了各方面的综合素质。

作者简介

杨斌,讲师,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计算机系计算机系副主任、软件教研室主任

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兴业大道邮编:511442

课程体系构建的方法篇(6)

[摘要]工作过程导向下的专业课程教学在着力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培养、促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其过程是由一个学科体系的解构所表现出来的行动体系重构。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建筑设计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开发应确立职业岗位,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及与之相对应的行动领域与职业能力,确定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确定专业核心课程构建体系等,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与完善。

[

关键词 ]工作过程导向 高职建筑设计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罗秋滚(1973-),男,江西九江人,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教研室主任,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建筑设计技术专业教学改革;陈宇(1982-),男,浙江宁波人,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讲师、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建筑设计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江西 南昌 33020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24-0087-02

建筑设计技术专业是高职院校普遍设置的一门专业,培养的学生深受用人企业的欢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转变,社会对高职院校培养的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需要能够迅速适应岗位的高等技术人才,但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培养的从业人员与企业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近年来,基于工作过程导向、以课程体系开发模式为主导的职业教育课程建设与改革,成为我国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重要发展方向。

一、工作过程导向下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开发应以从职业分析、岗位能力的要求人手,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目标。以学生为中心是课程体系建设的主要思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与协调者是授课教师,以任务实施为导向,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为目标,融教与学、学与做的“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彻底改变学科型教学的种种弊端,如课堂上知识讲授强行灌输给学生,导致实践与理论联系不紧密等。工作过程导向下的专业课程教学过程包括明确任务、计划制订、检查实施、反馈评价四个程序,着力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模式开发的基本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对职业岗位进行确定。要调查建筑行业的背景并进行分析;进行社会调查,主要调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分析岗位的工作活动等。其次,确定工作任务。高职院校要从企业邀请技术专家或管理专家到学校,与学校商定该职业岗位群昀工作任务,提取典型的工作任务后,分析、归纳、整理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行动领域。再次,将行动领域转换成学习领域来确立课程体系。在这个转换过程中,充分结合国家相关职业技能的标准,考虑学生应该具备的知识结构的技能要求。最后,核心课程建设。实际上,构建工作过程核心课程体系是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的前提,其过程是由一个学科体系的解构所表现的行动体系重构。

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建筑设计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开发

1.确立职业岗位。经济全球一体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为建筑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目前我国建筑行业一线施工人员技术水平欠缺,建筑行业大量需要生产、施工与管理等方面高技能人才。根据建筑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到2015年全国建筑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要培养造就一批复合型和高技能专业技术人才,满足工程建设需要。结合江西省的经济发展要求,通过调查和走访建筑领域相关单位,整理出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就业岗位群。零距离对接的岗位:住宅建筑师、质量安全员、建筑师助理、工程师以及资料管理员等;适宜发展提升的岗位:注册建筑师、项目负责人以及技术负责人等。

2.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及与之相对应的行动领域与职业能力。原有的三段式课程结构造成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脱节。采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模式可以较好地解决传统的“三段式”教学问题。该教学方法的切入点是分析职业岗位群能力,主线是培养职业能力,改革原来的学科体系课程编排方式,在对学科知识单元重新进行编排与融合的过程中结合企业实际工作任务,一个个知识单元和技能单元要适应职业群的工作需求。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主线是职业实践,导向为工作过程,主体为项目课程,最终构建一套紧密联系建筑产业的、实际实用的崭新的课程方案。基于此,通过建筑市场调查论证,结合江西地区建筑行业特色,在与建筑业专家、基层一线管理人士、毕业生等跟踪反馈后,确立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应参照国家职业标准要求,为社会培养受欢迎的设计人才。下面以住宅建筑师岗位职业群为例展开分析。

典型工程任务与行动领域:建筑工程设计任务承揽的综合能力:具备建筑设计基础的能力。职业能力描述:具备工程字、美术字相关知识和基础应用;建筑识图、制图相关知识和基础应用能力;建筑美术及绘画相关知识和基础应用;造型艺术、形态构成相关知识和基础应用;计算机基础相关知识和运用基础应用;常用软件运用相关知识和基础应用;建筑消防、历史基本知识和基础应用;协调各建筑技术工种的合作;建筑结构、设备、施工相关学科知识和基础应用的能力。

典型工程任务与行动领域:住宅小区工程设计任务的承揽。综合能力:具备建筑设计技术专业能力。职业能力描述:具备中小型民用建筑设计;建筑外部空间环境景观设计;住宅区总体规划、房产建筑策划与业务管理;中小型民用建筑施工图设计;场地基本分析等职业能力。

典型工程任务与行动领域:装饰工程施工与设计任务的承揽。综合能力:具备建筑装饰施工与设计表达技能。职业能力描述:具备建筑方案手绘与快速表达;建筑方案徒手效果图表达;建筑设计cad图表达;建筑设计效果图表达;运用模型、文字表达建筑设计意图及方案汇报;从事建筑设计工作的社会交往;建筑设计文本编制等职业技能与能力。

典型工程任务与行动领域:适宜发展提升的任务承揽。综合能力: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职业能力描述:掌握大学的相关人文社科知识进行社会交往;掌握新技术,适应新发展;专业的创业创新、设计自我、持续学习;对口升学和函授继续学习;艺术美学的鉴赏;工作几年后注册建筑师考试等职业能力。

3.确定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工作过程课程体系与职业岗位工作之间存在对应的关系。选择典型职业行动领域中有一定的教学价值,结合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特殊性、复杂性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形成“课证融和、能力递进”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将行动领域转换成学习领域。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标准融人、考纲融合的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如下:基本能力课程。第一学期关键能力培养目标主要有画法几何、阴影透视制图规范、图纸识读等。第二学期关键能力培养目标主要有建筑材料、民用建筑构造做法等。专项能力课程。第三学期课程包括建筑电脑效果图设计、设计表达等。第四学期课程包括居住区规划设计以及空间组合等。综合能力课程。第五学期关键能力培养目标主要有高层住宅、消防规范等。第六学期关键能力培养目标主要有毕业设计、实习、就业等。

4.确定专业核心课程构建体系。根据课程涉及的工作内容以及完成该项工作任务的具体要求,通过对江西地区建筑行业市场的调研,得到建筑企业的专家参与帮助,重点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美术表现技法、计算机应用、建筑结构、建筑设计基本原理、建筑初步、居住建筑设计、小区规划设计、建筑材料运用与施工技术8门课程的课程标准、学习情境设计及考核评价标准。以住宅建筑设计为例,分析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建设思路,指导思想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边学边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参与工作任务的模拟,将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有机融合,既完成了工作任务,也收获了知识以及职业技能。

5.构建建筑设计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评价的原则。建筑设计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评价是通过一定方法搜集课程实施过程的信息,对课程设计的结果即课程体系进行价值判断,确定其优劣和目标达成度,分析原因,为改进课程体系设计、实施和评价提供反馈信息。基于工作过程导向下的建筑设计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评价应坚持发展性、职业能力、不断改进课程、多元化和一体化的原则。发展性原则指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体系评价的根本目的;职业能力原则指课程体系评价要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全面评价,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不断改进课程体系的原则指课程体系评价以改进课程体系设计、实施和评价为主要目标,尤其是在课程体系处于设计的不定型、不成熟阶段;多元化原则指学生、教师、学校、企业等评价主体的多元和根据不同目的选择多种评价类型;一体化原则指课程体系评价与实施的不可分离性,在课程体系实施中开展课程体系评价,在课程体系评价中实施课程体系。

三、总结与建议

1.教师的素质要适应新课程方案的新要求。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情景对理论教师和实训教师的教学环境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新的课程体系要求教师在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引领、咨询和参与,只有加强教师的素质提升,才能适应新课程方案的新要求。

2.工作导向的新课程方案要求教师改变原有的教学方法。教师在工作导向课程开发中要构建新的教学方法,即工作导向教学法,该教学方法要与学生个性发展的兴趣、学生的自我引导、学生学习结果的展示、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共享以及生活场景教学等相关。新教学法教给学生的目的是行动,创建适应教学的情景显得尤为重要。该方法要使学生在职业行动的教学情景中学习,而职业行动包括的范围非常宽泛,对于工艺技术、生产安全、经济法律、社会生态等整体理解和掌握,有助于学生职业生涯的实现。

课程体系构建的方法篇(7)

收稿日期:2013-10-27

基金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JJ5022);湖南省住建厅2012年科学技术项目计划(KY201205);长沙理工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ZL1223)

作者简介:肖敏(1976-),女,长沙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讲师,博士生,主要从事建筑技术研究,(E-mail)。

摘要:建筑构造课程是建筑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是学习建筑设计的基础课程。文章分析了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教学体系,探讨了建筑学专业学生建筑构造综合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建筑学;建筑构造;综合能力;教学研究;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4)01-0064-04

建筑构造是一门综合性的建筑科学,主要研究建筑物的构造组成、构造形式以及细部构造。其主要任务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综合考虑建筑材料、结构、施工技术、经济和建筑艺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选择合理的构造方案,确定“实用、安全、经济、美观”的构造做法[1]。

建筑构造课程是建筑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与建筑设计课程相辅相成,是建筑设计相关知识的支撑与补充。建筑构造的综合能力是建筑学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专业技能。因此,推进建筑构造课程教学改革,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十分必要和迫切。

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内容滞后

传统的建筑构造课程教材大多是将建筑物分为六大组成部分――基础、墙柱、楼地层、楼梯、门窗、屋顶,并以此编排教材章节和组织课程内容。然而,建筑领域的新材料和新技术不断更新,一些过时的构造做法已逐渐被淘汰,甚至随着新建筑技术标准和规则条例的颁布,一些“经典”教材的内容早已滞后于实际情况,有时学生还未出校门,其所接收的课堂知识就已经落后于实践了[2]。

(二)缺乏实践性教学环节

建筑构造课程课时少,内容繁多,实践性、技术性和综合性非常强。笔者所在学校建筑构造课程开课时间较早,在大学二年级就已开设。此时学生还未接触学习该课程需要掌握的很多专业基础知识,如建筑设计、结构、物理、设备等方面的知识,以及众多的设计、技术规范、技术规程和标准图集等。由于学生大都是从学校到学校,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缺乏工程实践的认知和感性体验,对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不了解,所以他们对教师所讲的很多内容如材料和节点构造等很陌生,课堂感觉枯燥无味,课堂气氛较沉闷,许多学生在被“填鸭”式的灌输大量知识后,仍感茫然,不知如何下手,教学效果自然不够理想。

(三)建筑构造与建筑设计相关知识严重脱节

在传统的教学体系中,建筑构造与建筑设计互不联系,各自为政,学生难以掌握系统连贯的知识。而且师生往往都存在“重艺轻技”的意识,注重建筑功能组织、建筑空间布局和造型的训练和培养,而忽视建筑构造组成要素,学生脱离构造进行设计,使得设计方案流于形式,华而不实,脱离实际。而建筑构造课程则偏重于构造原理和节点详图的理论讲解,脱离设计讲构造,构造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使得构造课的教学处于被动的地位[3]。不少学生错误地认为建筑构造课程是纯理论课或技术课,与建筑设计课毫无联系,而且枯燥难学,因而消极厌学。

实际上,建筑构造设计是建筑初步设计的继续和深化,而不仅仅是绘制详图,因其技术含量高,与建筑设计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是建筑创新设计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因此,学生只有掌握了建筑技术和构造知识,在进行建筑设计尤其是高层和大跨度等空间造型,以及与建构体系联系紧密的建筑设计时,才不会导致形似而神不似,才能做到结构构造与造型的和谐统一。

(四)教学手段和方法陈旧

课堂上纯粹的技术图片和文字的讲述,对于未下过工地、生活中也很少接触工程的学生来说,是很难理解,更谈不上设计并创造新的构造形式。这种传统的“填鸭式”的封闭单向的知识信息传递手段和教学模式已完全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求;学生也觉得构造课枯燥无味,难以调动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后续课程的学习热情都会产生负面影响;同时也使得教师在教学中处于被动的地位。

二、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建筑构造课程有别于其他建筑设计课,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等特点,因此,教学改革中着力构建以理论+实践为培养目标的课程教学体系(见表1)。表1 以理论+实践为目标的课程改革具体改革内容传统教学改革目标改革的成效课程教学目的掌握建筑物的六大构造组成建筑构造与建筑设计的整合理顺教学思路,加强了与建筑设计专业课之间的横向联系课程教学内容建筑物的六大构造组成建筑各组成部分的构造原理和相互关系;新技术理论和建筑发展的前沿性知识调整了教学内容的设置,增强了与实践的联系课程教学手段以板书+讲解为主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单向式教学课堂上以多媒体+讲解为主,课后依托网络教学平台开展教学交流互动,教师启发与学生思考+动手的互动式教学编写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学生的主动性增强课程教学侧重点技术角度的教学结合建筑设计与构造设计的整合性教学调整课程作业设置课程教学课时课堂理论教学结合理论教学,阶段性的增加实践教学调整了教学课时计划,使之更合理课程作业各构造作业独立,不具备综合性结合建筑设计,布置各构造做法的综合性训练题培养学生综合解题能力,掌握各构造组成的内在关系课程设置与专业后续设计课程的关系建筑构造课程练习与设计系列课程教学脱节整合建筑构造与建筑设计,加强与建筑设计专业课之间的横向联系密切建筑构造课程与建筑设计基础及后续建筑设计系列课程的关系,做到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课程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技术理论类培养模式,缺乏实践工程的认知和感性体验结合建筑学专业特点来设置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练习作业,注重专业特点与特色的创新能力的培养结合专业设置课堂练习作业,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实践能力课程学习方法的改变偏重于原理和理论的讲解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组织现场教学多用鼓励与引导学生动手画图和制作模型的学习方法课程考核方式闭卷考试为主重视培养实际能力,避免死记硬背考试与作业相结合的评分方法 通过改变传统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引入新的手段和方式,强调课程间的横向联系,重视实践教学,使得教与学更科学合理,教学效果显著提升。

三、强化学生建筑构造综合能力的培养

(一)实施开放式教学,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各种材料、技术和信息伴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涌现,在时间有限的课堂上要把各种新知识和新技术全部传授给学生是不现实的。只有通过终生学习才能实现知识的不断更新,而获取新知识必须牢固掌握和灵活应用基础知识。因此,必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不断学习,自己钻研,帮助他们不断实现知识内容的更新和知识领域的拓展。著名教育家罗杰斯说:“凡是教师能够讲述的,能够传授的知识,多半是死的、凝固的、无用的知识,只有学生自己发现、探究的知识,才是活的、有用的知识。”传统教学中教师处于中心、主导地位,而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的一方。因此,教师应积极转变观念和改变思路,从以往“权威的知识传授者”转换成帮助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目前的材料和构造技术更新速度快,如果只掌握现有的构造节点详图,很可能在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时这些知识已不适用了。古语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传给学生“金子”不难,而教会学生“点金术”才能真正让学生终生受益。只有掌握了建筑构造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后,才能真正理顺构造设计思路,在日后的建筑设计中才能创新。教学中不只是给学生讲解建筑构造的做法,关键是要指导学生学习构造原理,对建筑构造做法进行系统和详细的比较和分析,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教学既不应局限于课本,也不能封闭于课堂,应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课后主动自学,以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

(二)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加强教学互动,注重学生分析和沟通能力的培养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多媒体课件来呈现和演示教学内容;课后则通过网络教学平成作业的布置和提交,师生在线交流互动,从而形成混合式的教学模式。传统的课程答疑方式,即安排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师生见面答疑。对这种方式学生的主动性不高,往往收效甚微。在采用网络教学这种新的教学辅助手段后,教师的辅导和答疑不再局限于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可以在这个网络空间充分自由地交流互动,师生的积极性都很高,效果也明显好过传统的答题方式。

利用这个平台,学生可在网上实时提交学习中的疑难问题,教师则及时予以解答。教师也可将整理的问题放入“常见问题列表”,方便更多的学生随时查阅。这样的交流都是在公共区域进行,是双向互动、多方参与的,有别于以往师生在教室或办公室一对一进行答疑的状态。

另外,“课程讨论区”也可被有效地利用,教师可将学生提出的有争论性的问题转贴到此处,或随着教学内容的推进,组织专题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交流互动。这一过程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课堂教学,能有效帮助学生重新梳理课堂知识并理解掌握,是一个充满创造性而且参与性极强的学习过程。

(三)强化实践,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1.通过绘制施工图,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为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分阶段布置课程作业,如绘制墙身节点大样、楼梯设计计算及节点详图、屋面排水设计及节点详图等。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专门安排一次课集中给学生讲解,并共同分析错误的原因,找出症结所在。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不仅巩固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增强了知识的系统性,同时也使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加强。

2.加强课外实践,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教学中引入对工程实例的调研与分析,以此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从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实践在建筑构造课程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虽然多媒体教学手段早已得到广泛应用,但仍然不如现场教学那样直观。另一方面,实习虽然能使学生获得比较直观的印象,但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缺少密切联系,其结果是,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很短的时间内便被遗忘。因此在课程教学中分阶段布置实践性教学任务,将实践环节与课堂教学穿行,使学生从理论进入实践,再从实践回到理论。

如学习建筑装饰构造后,要求学生对校园建筑或某个商业圈内的建筑进行调研,或针对某种装饰构造不限定建筑进行调研;在学习隔声和吸声构造后,要求学生自己选定建筑进行调研,分析并评价其隔声或吸声构造做法的优缺点,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诸如此类的作业都要求学生提交调研分析报告,并制作电子讲稿,由学生自己进行讲解和展示,然后同学之间互评,最后由老师讲评。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忽略了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性。而今由学生自己来讲解,转换了课堂教学中师生的角色关系,让学生处于课堂主角地位,学生在此过程中思维非常活跃,选题灵活,往往不局限于教师给定的范围,作品的形式也不拘泥于传统,不少学生的成果常给教师带来惊喜。学生在走出课堂深入实践的过程中,接触到新事物,获得课堂上无法获得的经验,而且视野得以拓展,设计创作的灵感也更容易被激发。同时,学生对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也会更主动积极地寻找方法解决。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也增强了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并且学生的社交能力也得到了锻炼,总体综合能力得以提升,为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整合建筑构造与建筑设计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设计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