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金融企业经济责任审计

金融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精品(七篇)

时间:2023-10-26 11:26:09

金融企业经济责任审计

金融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篇(1)

一、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重要作用与意义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金融企业的数量与规模都在不断扩大,重组并购与投资等方面的事宜不断增加,一个大型金融企业往往同时管理许多下属金融企业,地域分布广泛、管理链条拉长,越来越呈现出线长、面广、点多的发展特点与发展趋势。因此,为了能够命名下属金融企业长期健康发展,保持规范稳定的运营,则需要对下属金融企业加强各方面的管理工作。在发展与运营的过程中,金融企业资产是否能够保值、经营是否顺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金融企业领导干部,领导干部的行为道德准则、责任感、能力与水平对于一个金融企业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只有通过经济审计,才能够使领导干部对下属金融企业管理人员的经济责任与经营业绩进行科学有效的界定与评价,将金融企业经营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薄弱环节进行调整与修正。

二、当前我国资金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结构失衡

由于资本经济在我国的发展,人们的信贷融资和其他渠道的借贷比例上升迅猛,这种情况产生的过程中,经济发展出现了不规范的状况,逃避金融监管的现象比较严重,弱化了宏观调控的手段,从而导致了个别的区域经济受到了金融风险的影响。这种情况的发生可能会从局部的地区蔓延到整个金融市场体系,增加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不稳定。

(二)金融领域存在一定的流动性风险

所谓的流动性风险指的是因为一些金融机构的产品有时会出现期限配错状况,导致金融资金不能合理进行配置,导致增加和下降的资产流动性不通,并带来了连锁反应,影响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随着近几年的利率增长,一些金融经济的稳定性下降,导致了流动性风险的产生,如果这种风险得不到有效控制就会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实体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不平衡的状态

随着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加快,一些政府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过于追求政绩和生产总值的提升,没有将工作重点放到对于区域经济的调整与优化上。导致一些区域的基金流向了融资平台,而过度的资金流向融资平台,会出现个别行业资金断裂的情况,为区域经济带来很大的风险。

三、通过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加强任期过程监督

当前我国金融企业广泛采用事后审计的方式对领导干部的工作绩效进行判断,而这种审计方法所得出的审计结果有着比较严重的滞后问题,对于已经发生的问题无法进行及时的整改的纠正,所造成的经过损失往往是无法挽回的。为了代替事后审计,金融企业需要不断加强事中审计力度。在专项审计或效益审计等方面的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需要对当前金融企业的主要运营状况进行深入的调查与分析,生成一个专门的金融企业信息库。采用这种审计方式能够提升审计工作的科学性与主动性,防止出现重复审计的问题,在缩短审计时间的同时也能够有效降低审计成本。一旦从审计结果中发现任何形式的问题,可以尽快采取措施,达到一种防患于未然、未雨绸缪的效果。对于审计人员来说,也可以将审计工作的任务量控制在最低限度,为金融企业干部工作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用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的方式来替代以往单一的事后审计,能够提高事中审计在所有审计形式的比重,将以往的静态审计工作思路改变为新型的动态审计工作思路,将审计工作的预防功能与预警功能充分发挥出来,最大程度上提高离任审计工作的效果与效率。

四、落实各项审计工作,充分利用各项审计成果

金融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篇(2)

摘 要 政府审计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是国家的政治制度制约和引导着政府审计的发展,社会政治越民主,经济越发展,政府审计越重要,政府审计越发展;政府审计越发展,越能服务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的发展。政府审计是如何影响经济发展,其影响途径有哪些?这是本文所要研究的基本问题。

关键词 政府审计 经济发展 途径

政府审计服务经济发展的途径主要有:开展经济效益审计,保障政府投资的效率和效果;通过财经法纪审计,维护国有资产安全,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通过经济责任审计,实现政府审计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通过金融行业审计,维护国家金融安全;通过财政收支审计,加强政府公共财政的审计监督。

一、政府审计服务于经济的发展途径

1.通过财政收支审计,加强政府公共财政的审计监督

政府对经济的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公共支出上,政府干预、调节经济的职能也主要是通过公共支出来实现的。通过开展财政收支审计,加强对公共财政资金支出的审计监督,可以督促政府正确履行法定职责,提高行政行为的科学性、有效性,维护法律的严肃性。通过加强公共财政资金支出的审计监督,检查监督财政资金是否存在违法违规、损失浪费和挤占挪用现象,并应提高对预算的编制、预算支出的结构、财政支出的效益性重视,帮助政府机关正确理顺公共投入的优先次序,引导政府公共财政资金投入的民生问题,提高政府干预、调节经济的水平,有利于实现社会经济的安全运行,服务于社会持续健康的发展。

2.通过财经法纪审计,维护国有资产安全,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政府审计机关通过对关系国计民生的能源、装备制造及公共基础设施等国有企业执行审计,重点关注国有企业的清产核资、审计评估、不良资产核销、产权交易和土地资产处置,揭露各种弄虚作假行为和重大违法违规问题,以及决策失误给企业造成的损失浪费,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针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总结其规律,从机制、制度层面挖掘其深层次的问题,为国有资产监管部门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提高国有资本的利用效率,维护国有资产安全,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在国家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期间,政府审计为严肃财经纪律、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保障改革开放和国家财政经济活动的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3.通过金融行业审计,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金融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逐步成为国家经济的核心内容。成思危曾说“没有金融安全,就没有经济安全;没有经济安全,也就没有国家安全”。近几次全球和区域性经济危机均是由金融市场向实体经济蔓延和扩散的。从这一角度看,为维护国家经济的安全,应加强政府审计对金融系统的监管,特别是金融机构资金安全的监督。通过开展金融行业审计,揭露金融机构在“风险、管理、效益”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可以维持金融市场的安全、高效、稳健的运行,保障国家经济安全,促进经济平稳发展。

4.通过经济责任审计,实现政府审计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在政府权力运用过程中,相应党政机关的主要领导干部被赋予了一定的权力。实行党政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就可以对这部分权利运用情况予以监督和制约,可以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促进领导干部廉洁勤政的建设,是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国的有效手段,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政治环境;另外通过对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也完成了对领导干部所在党政机关的职责履行情况的审计监督。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正确履行职责,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1999年颁发了《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和《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以行政法规的形式确立了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一些地方开展了县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试点工作,审计署还对省部级领导干部、大型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进行了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推行经济责任审计,拓宽了干部监督、考核的渠道,为进一步客观公正地评价和使用干部提供了重要依据,为维护、整顿财政经济秩序,揭露和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做出了贡献,在揭露和惩治经济违法犯罪活动、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作为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一项重要举措,经济责任审计已经成为我国审计监督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加强对领导干部权力的制约、监督的重要工具。

5.开展经济效益审计,保障政府投资的效率和效果

一切经济活动都是追求效益。一项经济活动是否有效益,主要是考察经济活动的投入产出情况。审计机关通过开展效益审计,在财务收支审计的基础上,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综合评价和考核,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以加强和改进政府部门预算管理,促进政府和有关单位调整投资结构、优化投资方向、加强投资管理、提高投资效益,保障政府投资的效率和效果,实现政府资金的效用最大化。

参考文献:

金融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篇(3)

 

1.财政金融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财政金融审计独立性不强。金融审计工作最本质特征是独立性强,其审计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我国财政金融审计工作存在许多缺陷。目前,我国的财政金融审计工作主要是由政府部门负责和管理,管理对象是财政局、银行以及地税局等机构,审计机构一般都是由这些机构构成的。在某种程度上,政府部门及其管理者的思想和意志直接影响着金融审计内容、审计目标、审计任务。很难对同级别政府的活动进行有效的限制和监控,所以说,审计职能得不到充分发挥,从而降低了金融审计的公正性。

 

第二,行政干预大,责任不明确。目前,我国实施财政金融审计制度,对于行政管理方面,由政府的统一领导,对于业务方面,由上级审计部门领导,所以说,金融审计受到双重领导,由当地政府安排审计部门的人、财、物,如果金融审计工作涉及当地经济利益或者违法犯罪行为,则需要接受当地政府的指示,出现行政过多干预金融审计的现象,从而导致金融审计工作无法做到依法办事、公正审计,金融审计的权威性和公fe力受到影响。在进金融审查时,对经济责任界定不具体,无法对资产进行彻底全面的核算和清查,审计工作的重点集中在会计数据上,很难正确定位新旧资产损益责任。

 

第三,审计权威性不高,职能效用得不到有效发挥。权威性是金融审计的工作特性,由于工作人员对金融审计存在偏见,导致审计部门被当做摆设。在日常工作或者重大例会中,大部门金融企业将审计部门排除在外;在审计过程中,发现问题,追求责任的力度较差,再加上审计职权受到上级领导的制约,从而导致审计的监督职能得不到有效发挥,审计权威性不局。

 

2.改进金融审计工作的措施

 

第一,完善财政金融审计机制。在我国现行i审计法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财政金融审计机制,规范审计人员的执法行为,保证审计机关和政府部门相互独立,特别是涉及人、财、物等方面的独立。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审计管理工作进行科学分工,严格按照制度执行,不断提升审计质量,合理分析审计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制定有效措施进行解决,保证审计工作有法可依。

 

第二,提高财政金融审计的权威性。财政金融审计是对企业内部控制行为进行再控制。因此,财政金融审计人员需要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结合企业发展实际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对企业各项制度、业务活动进行合理评价和分析,不断规范企业工作人员的行为。同时,在进行财政金融审计的过程中,企业需要制定明确的授权审批制度、现有信息系统以及会计控制系统等审计内容,及时找出审计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充分发挥审计的监控作用。对于违反企业金融制度的人员或行为,先要分析问题局势、原因,同时需要将其移交司法部门和纪检监察等部门处理,并追求相关人员的责任,在一定时间内进行通报,从而提高金融审计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第三,提高财政金融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首先,增强财政金融审计人员的创新意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财政审计人员需要提局自身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满足金融体制创新的要求,从检查企业内部控制入手,审查企业资产的完整性,考虑和分析影响资产效益的因素,加强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监督,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同时,金融审计人员应该认真履行职责,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按照规定的流程开展工作。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努力营造一个良性竞争、公平有序的金融环境。

 

第四,实施新模式,保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在开展财政金融审计工作的过程中,应该结合我国财政金融的发展现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审计经验,建立独立审计模式,由单一的审计模式逐渐向多功能审计模式转变,建立健全财政金融审计监督、评价等体系,减少违法行为出现的可能性。在新的发展形势下,需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对财政金融审计工作实施全面预防、监控,将事前审计预防、事中和事后审计控制结合起来,提高财政金融审计工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第五,构建财政金融审计平台。构建新的财政金融审计平台,有助于推动金融数据和财政数据间的对接,按照国家财政统一账户体系,资金收入都有固定的来源途径,财政资金流向都受到严格控制,在保证预算完整性的基础上,实行财政资金账户交易制度,明确区分各个财政支出科目,采取合理的财政资金支付方法,实现银行数据和财政数据的对接,将预算、国库支付和账户流水等内容进行全方位比较、分析,研究和评估资金流的规范性和合理性。同时,实行联网审计,加强对财政部门、海关部门以及税务部门的监控,完善审计监督机制,由事后审计模式逐渐向事中、事前审计模式转变,将远程审计和现场审计结合起来,对审计工作的全过程实施有效监控。

 

总结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财政金融审计工作中存在许多弊端,如,财政金融审计独立性不强,行政干预大,责任不明确,审计权威性不高,职能效用得不到有效发挥。因此,需要完善财政金融审计机制,提高财政金融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实施新模式,保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构建财政金融审计平台,提高财政金融审计的权威性。

 

参考文献:

 

[1]李红翠.新形势下强化财政金融审计工作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3(16):116-117.

 

[2]岳山秀.分析新形势下如何强化财政金融审计工作[J].商情,2013(12):94-95.

金融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篇(4)

【关键词】国家审计,优化建设,目标定位,路径选择

一、国家审计系统优化建设理论基础

1、系统论、控制论以及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及信息论的诞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们所遇到的一些难题,是解决问题的一般原则。从我国国家审计角度出发,我国国家审计机关谨遵我国《宪法》、《审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系统论、控制论以及信息论为重要理论基础,运用敏锐的辨别力和精湛的专业知识来对实际经济情况进行监督,密切关注国际上的局势,对国内一些由于盲目追求自身利益的腐败和舞弊问题进行控制和防范,及时发现所存在的问题并给予纠正和处理,实现市场间的公平竞争,充分发挥了审计部门的监督职能。同时,在这一复杂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国家审计开发利用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共享,以促进我国经济稳健发展。

2、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国家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受托经济责任关系,国家审计是检查公共部门受托管理责任履行情况的一种审计。从受托责任内容角度出发,公共受托责任主要由受托财务责任、受托管理责任以及受托社会责任三阶段所组成。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国家审计已经处于受托社会责任审计阶段,这一阶段国家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秩序以及生态环境等问题都予以高度重视,我国国家审计机构以公共受托责任理论为理论基础,将保护国家经济健康发展作为审计工作的重点。

二、对国家审计优化建设目标的定位

1、保证国家的利益不受损害。我国国家审计在优化建设方面应当以保证国家利益不受损害为根本目标,重视国家经济安全,关注金融危机对我国所造成的经济影响,结合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情况抓住对资金流向以及阶段性效果的跟踪监测,充分考虑如何保护国家的利益不受各个因素的影响而受到损害。

2、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促进国民经济稳健发展是国家审计优化建设的另一个重要目标。从经济体制的角度出发,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要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政府不仅要积极推动经济改革,调整经济运行频率,还必须对国家在经济改革过程中所采取宏观经济调控措施进行评价,监督其受否被有效执行,以达到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目的。

3、保护人民的切身利益。保护人民的切身利益也是国家审计优化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国家审计可以在现行审计领域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其一,将审计的职责由经济领域向社会运行领域拓展;其二,将审计的职能由经济监督向风险管理拓展。国家审计在一定程度上不仅民主法治的产物,而且还是推进民主法治的工具。国家审计优化建设不仅从根本上保护人民的切身利益,还在不断民主法治的进程向前推进。

4、提高干部廉洁性。提高干部的廉洁性也是国家审计优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国家审计对于腐败现象具有一定的强制约束作用,国家审计优化建设不仅能够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而且能够增强审计工作的独立性。能够对于一些个别干部的违法乱纪行为进行严肃处理,以保证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国家审计优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1、树立正确的审计意识。要想从根本上开展国家审计工作,必须对审计人员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树立正确的审计意识是关键。首先,审计部门必须秉承着保护国有资产完整、安全,对经济领域各种腐败行为进行打击制止为中心思想,积极开展审计工作,在管理制度、财经纪律以及反腐倡廉建设上预防重大问题的发生。其次,向各个单位大力宣传审计的相关知识,督促各个单位遵纪守法,为国家审计优化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审计工作必须全面系统的进行。国家审计工作可以从财政审计、金融审计以及企业审计三方面开展:

在财政审计方面,应当以国家政策为导向,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目标,重点强化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民生资金及国家建设项目资金的监督工作,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同时,加强对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及罚没收入等非税收入的监管,促进国家行政行为的规范。

在金融审计方面,08年的经济危机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如果不重视金融审计就会出现量变变为质变的现象。对此,国家审计工作在进行过程中应当在传统金融部门财务收支审计的基础上引入金融风险防范机制的审计。充分发挥国家审计对金融风险的减震功能,掌握风险动向,全面分析金融机构运转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及金融监管机构的履职情况,关注金融风险的预警机制的执行情况,对从制度上的完善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加大对金融机构监管绩效审计力度,建立健全监管绩效的评价体系。

在企业审计方面,审计工作不应当只局限在企业一些具体问题的检查中,而是需要结合以往的审计结果来对各种机制性问题进行深入探索,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完善企业改革的可行性建议,积极为完善企业宏观调控体系尽一份力。同时,应当拓阔企业审计领域,对企业治理结构、投资状况、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等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减小问题的发生几率,以保证国家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行。

3、加强各个审计部门之间在工作上的沟通。目前,我国在国家审计优化建设的道路上面临着审计资源不足和审计工作繁重的问题,因此,加强国家审计、社会审计以及内部审计之间的交流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家审计部门可以以业务培训等形式安排审计人员进行专业知识方面的深造,与其他审计部门人员交流学习,最终达到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的根本目的。同时,也可以采用交叉审计的方法开展审计工作,这样不仅可以保持审计的独立性,而且还可以加强不同地区审计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此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与其他部门实现资源共享,同时还可以减轻工作量,达到推进国家审计优化建设进程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崔孟修.审计免疫系统论:审计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J].审计研究简报, 2008(16).

金融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篇(5)

原因很简单,大多数政府部门及大中型企业已经淘汰了手工账册,用的都是电算化管理。有的部门的数字甚至是海量的,如果按原来的法律,被审计单位并没有被要求提供电子数据,那么打印成纸质文件的话,说不定要几卡车。

在审计长李金华看来,《审计法》实施10年来为审计部门开展预算审计、金融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公告提供了法律依据,但这部法律中的一些内容确实已经不能适应审计工作的实际需要,有必要重新修订。

今年2月28日,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对审计法的修订,将于2006年6月1日起施行。

李金华今天在一个关于《审计法》的座谈会上说,此次《审计法》修订主要在健全审计监督机制,完善审计监督职责,加强审计监督手段,规范审计监督行为等4个方面。

审计法》为何必须修改被媒体记住的审计长李金华的一句名言是“审计部门是国有资产的看门狗”,而近年来我国财政资金管理方式和国有资产的存在形式都在发生变化。

审计署有关负责人说,现在纯粹国有的企业、金融机构和事业单位越来越少,混合所有制的企业、金融机构和多元化投资的事业单位,占有、使用了大量的国有资产,建设项目的投资主体也日益多元化,客观上需要重新对审计监督范围进行科学合理的界定。

另一个修改的背景是,随着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完善,人大及其常委会希望在政府预算审查和预算监督上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在客观上要求进一步完善审计工作报告制度。

地方各级审计机关负责人的任免,应当事先征求上一级审计机关的意见

据介绍,为了保障审计监督的独立性,《宪法》和《审计法》已经确定地方审计机关是双重领导体制,但为避免地方审计机关负责人因揭露和查处问题而遭到打击报复,并保证地方审计机关负责人有一定的专业胜任能力,修改后的《审计法》增加了一款,规定“地方各级审计机关负责人的任免应当事先征求上一级审计机关的意见”。

这个条款被认为是健全审计监督机制所作的修订。审计署有关负责人介绍说,相关的修订包括:明确审计机关作出审计评价和审计决定的法律依据;提出了审计工作报告重点报告、预算执行审计情况的要求;规定人大常委会可以对审计工作报告作出决议;要求政府将审计工作报告所指出问题的纠正情况和处理结果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报告;规定审计机关可以设立派出审计机构。

接连几年的夏天,人们已经习惯了听到审计长李金华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上一年的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这样的一份报告往往被称作“审计清单”。而今后,全国人大可能还要听取政府部门的整改意见,因为修改后的法律增加了这样一款:政府应将审计工作报告所指出问题的纠正情况和处理结果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报告。

国有资本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企业、金融机构也要审计

审计署负责人介绍说,为适应我国国有金融机构股份制改革带来的变化,维护国家资本的安全,修改后的《审计法》要求,审计机关不仅对国有资本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企业进行审计监督,还要对国有资本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金融机关审计监督。

但考虑到这些企业和金融机构既要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又要尊重其他股东的合法权益,所以修改后的《审计法》明确对这些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审计监督由国务院规定。

这个变化被认为是为“完善审计监督职责所作的修订”。相关的内容还包括,修订的法调整了事业组织、建设项目审计监督的范围;增加了经济责任审计的职责;明确了审计机关有权对社会审计机构相关审计报告进行核查。

在原《审计法》基础上增加了一条规定,被学界认为是值得注意的内容:“审计机关按照国家规定,对国家机关和依法属于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的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在任职期间对本地区、本部门或者本单位的财政支出、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应负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审计监督”。值得注意是因为,过去几年已经试点的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正式被写入法律。

审计机关有权查询被审计单位以个人名义在金融机构的存款

在以往的审计中,审计机关经常发现被审计单位将公款以个人名义存储在商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往往这种行为背后隐藏有私设小金库、挪用公款、贪污等严重违法犯罪问题,而以往审计机关缺乏对这类问题进行调查取证的权限,审计监督作用难以发挥。

修改后的《审计法》增加了两个新规定,允许审计机关经批准后查询被审计单位以个人名义在金融机构存款。

过去还有这样的情况,审计机关进行审计时,被审计单位往往转移、隐匿、篡改、毁弃会计凭证等资料,或者转移、隐匿所持有的违规取得的资产,为了有效制止这些行为,修改后的《审计法》明确审计机关有权对这些行为采取限制措施,包括在经报批的前提下,有权封存有关资料和违规取得的资产。

这些措施被称为是加强审计监督手段所作的修订,相关的内容包括,增加了审计机关对电子财会数据及其系统的检查权,明确要求被审计单位应当执行审计决定,增加了不执行审计决定的处理措施等。

被审计单位不服审计决定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金融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篇(6)

关键词: 金融危机;经济安全;政府审计

中图分类号:F830.9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3-0082-02

一、金融危机及其特征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其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二、金融危机的类型

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近年来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某种混合形式的危机。金融危机形成分为四种类型:货币危机、外债危机、银行业危机与资本市场危机。其一,货币危机主要是由于国内货币市场、资本市场或者外汇市场严重失衡,导致本币汇率高估,引发投机性攻击,然后通过传导与扩散机制,加剧原先的失衡,引发股市和银行业危机,再形成全面的金融危机。外债危机主要是过度地利用外资,导致本国支付能力不足和国际收支严重失衡,削弱投资者信心,造成资金外逃,进而引发外债危机,再通过外债危机的传导与扩散引发全面金融危机。银行业危机源于金融机构过度信贷形成大量不良资产而引发的银行系统的内在脆弱性,导致银行无力支付存款人存款,引起个人和企业破产,进而引发货币危机,乃至金融危机。资本市场危机是指由实物经济和产业结构失衡、货币政策调整、债务危机等带来的信心危机所致。当人们对经济预期不乐观时,会在短时期内采取一致行动,抛售手中资产特别是有价证券,这种“蝴蝶效应”导致了资本市场危机爆发,进而引发全面金融危机。

三、金融危机的根源

(一)社会历史矛盾发展的结果

人类现在面临着由以往的精英时代向大众时代过渡,目前人类还没有找到一套有效的约束精英的制度。而今天金融的高度发达已经形成了精英团队或者精英阶层对整个社会的控制。由于整个社会的财富集中在少数精英手中,在美国的金融衍生品里是最为明显的,而他们又不承担责任。这次就很明显,以往是公司发生危机破产,往往是老板自杀或者是流落街头。而今天相反,今天控制公司不是以往的资本家,而是管理层,而今天管理层不仅在危机当中遭受损失,而都获得了一笔补偿金,就是他们事先制定了一个“经济降落伞计划”。

(二)虚拟经济超过实体经济

西方人消费观念与我们不同,他们主张提前消费。换句话说,就是透支。拿美国来说,美国低储蓄率和举债消费主要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而美国的虚拟经济也是20世纪90年展起来的。20世纪80年代末最大的国际事件就是苏联和东欧剧变。当时就意味着社会主义被资本主义取代,这就是资本主义一下子自我膨胀达到了顶峰,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资本主义对整个国家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充满信心,虚拟经济有一个特点,预期决定价格,正是因为这样一个高度预期,对未来充满信心、充满希望所以开始抵押未来的希望,过度透支,一下子衍生品的债务膨胀到极端,虚拟经济泡沫太大,超过了实体经济承受的限度,最后形成泡沫的破灭。

(三)放任的市场机制

弱肉强食和优胜劣汰就是新自由主义的主张,把人类的命运完全交给市场支配,这样一来,社会迅速拉成两个极端。在另一个极端的精英阶层,也是没有任何约束,资本、管理的财富也是在极端膨胀,最后导致断裂,形成这次金融危机。

四、中国政府审计应对本次金融危机的经验及启示

(一)中国政府审计应对本次金融危机的经验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从审计署到各级地方审计机关,都紧紧围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条主线开展审计工作。审计署组织了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商业银行和实体经济影响的审计调查、金融危机对地方财政收入状况的影响、中央企业从事金融衍生品业务情况、中小企业扶持政策落实情况等审计调查。在应对2007年发轫于美国的金融危机过程中,中国审计机关表现出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危机意识。在危机传入中国初期,审计署及时安排了深受金融危机冲击的广东省实体经济的审计调查工作,有效摸清了金融危机的传导渠道及其危害程度。2008年,该省国内生产总值和进出口额达35 696亿元和6 832.6亿美元,分别占全国的11.87%和26.67%,外向型经济特征相当明显,对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作用。2008年中期,当金融危机不利影响日渐显现时,中央领导人纷纷到广东东莞等地调查研究,了解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造成的影响。在此背景下,审计署审时度势,组成专项审计组展开“金融危机对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对策专项审计调查”工作,沿着摸情况、判趋势、提建议的思路,从出口贸易萎缩、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房地产交易低迷、就业形势严峻等方面反映中国当时实体经济面临的困难,并从加强金融监管、拓宽贸易渠道、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等方面提出有效的审计建议,为中国尽快出台4万亿元投资计划提供了科学可靠的审计依据。在危机影响加剧的情况下,审计署开展了对广东等省份的地方财力状况调查和部分中央企业从事金融衍生品业务的调查工作,从财政和金融等视角剖析危机状况下地方财力的可支配力及金融衍生产品可能产生的最大危害。美国本次金融危机的发生主要因金融衍生产品杠杆风险无限放大引起,因此,及时掌握中国实体经济所拥有的金融衍生品,避免其危害无限扩大就显得较为重要,基于此考虑,审计署展开了对有关中央企业从事衍生品业务调查工作,在较短时间内摸清了衍生品规模,把握了存在风险,提供了重要决策。

(二)中国政府审计应对本次金融危机的启示

1.重视政府审计的职能。中国政府审计履行着保护国家经济安全的职责,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障财政资金安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强化金融监管以及促进资本市场有效运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08年,刘家义审计长明确提出,“未来五年,中国审计署的总体目标是推进法治、维护民生、推动改革、促进发展,首要任务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具体而言,政府审计是怎样履责和作为的呢?据有关学者分析,政府审计职能主要是对国家经济活动进行监控,保证和促进政府公共受托责任全面履行。政府审计的监控活动主要发挥五个作用,包括监测、预防、预警、控制及修复作用。其中,监测作用是基本层次,是其他作用赖以有效发挥的基础;预防、预警、纠偏及修复作用则属于衍生层次,是监测作用有效发挥的功能结果。

2.重视风险导向政府审计方法策略。一是尝试建立多维金融预警体系,揭示系统性风险。建立多维金融预警体系,首先要设置科学合理预警指标:从反映单个金融机构经营绩效和风险状况的各类微观指标,到各个金融行业,如银行、保险、证券等中观指标,再到关注GDP 增长率、CPI 增长率、政府赤字额、出口增长率、国际储备额等宏观指标变化;其次是通过科学建模方法,利用预警指标进行风险预测,利用时间序列等高级计量方法,对预警指标同风险状况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实证分析,使预警机制更加科学合理。二是关注金融创新,揭示金融创新品种的风险。在日常审计工作中,应将规范金融创新品种作为重要内容,研究其创新机理,关注风险控制点、风险传导机制和风险防范策略。相对国外来讲,现行的金融市场还不是很在成熟。因此,对于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这样有杠杆放大效应的创新产品应适度引入,逐步放开。不应是全部控制,也不应是全部放开。三是加强政府审计对国际游资监督。国际游资投机运作是最近几次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欧洲金融危机、墨西哥金融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和阿根廷金融危机等都出现过国际资本冲击迹象。国际游资具有投机性、短期性和大规模流动性等特征,流入时产生的“马太效应”、“羊群效应”和流出时产生的“蝴蝶效应”都可能对一国金融和经济造成巨大冲击,甚至导致金融危机。因此,加强研究国际游资运行特点和规律、汲取国际教训、做好及时有效监管,对于确保中国经济金融的安全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四是改进审计手段。在金融运行信息化的条件下,必须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否则,连“账”都打不开、读不懂,何以谈审计?加快金融审计信息化建设,目前主要包括继续开发、推广运用和改进完善有关金融审计软件,逐步建立金融审计数据库,积极试行网上远程审计。只有实现了金融审计数字化、网络化,才能使现在单一的事后审计、静态审计和现场审计转变为事后审计与事中审计相结合、静态审计与动态审计相结合、现场审计与远程审计相结合,真正做到以金融业务循环为轨迹,实现对其资金流、业务流、控制流三位一体的审计监督,充分发挥审计“保障金融安全、促进金融健康发展”的作用。

总之,为更加有效地保障金融安全,保障国家经济安全,政府审计部门必须与时俱进,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创新监督机制,准确审计定位,转变思想观念、明确审计目标,抓住审计主线,突出审计重点,改进审计方式,充分发挥其免疫职能。

参考文献:

[1]周新生,等.财政审计的未来发展与对策思考[J].审计研究,2009,(2).

[2]唐建新,等.政府审计与国家经济安全:理论基础和作用路径[J].审计研究,2008,(5).

[3]冯晓华,等.政府审计国家经济安全:基于委托理论的思考[J].审计文汇,2008,(6).

金融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篇(7)

关键词:绿色信贷;绿色金融

继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后,在G20峰会上,由中国和英国牵头的绿色金融研究小组,提交的《G20绿色金融综合报告》也被写入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公报,作为G20峰会的重点议题进行探讨。绿色金融已成为全球金融发展的新风口。学者Labatt提出,绿色金融是指能够提高环境质量、转移环境风险的金融工具。绿色金融工具包括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证券以及环保产业指数等金融产品。其中绿色信贷是目前国内应用最为广泛,发展相对成熟的绿色金融产品。截至2015年,国家开发银行绿色信贷贷款余额约1.5万亿元,居同业之首;中国进出口银行已为企业提供了超过6亿美元的节能减排和新能源优惠贷款资金。绿色信贷业务支持的项目合计减少标准煤使用量505.72万吨,二氧化碳减排当量1401.99万吨,减排二氧化硫2.41万吨,减排氮氧化物4790.29吨,节水1328.12万吨,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环保和社会效应。

一、绿色信贷内部审计的定义

根据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关于内部审计的观点,真实性和公允性不仅针对会计数据和其他经济数据,也应包括与利益相关方有关的信息。不能发生财务信息是真实和公允的,但环境信息却是假的或隐瞒不报的。与外部审计不同,内部审计的目标主要是评价和改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流程的有效性。在环保丑闻频发的背景下,环境信息已经成为内部审计的重点对象之一。国际商业学会(CIC)认为绿色审计是环境管理的工具,并将其定义为是从环境角度运用一系列的审计技术,收集审计证据,审查企业的相关活动是否符合国家有关环保的法律法规的规定,是否具备健全的环境管理系统和环境责任报告框架,出具相关的审计报告的一种特殊鉴证活动。

结合以上观点,绿色信贷内部审计是绿色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和其它的绿色审计不同,其审计目标更侧重于评估企业的环境效益和环境风险,以达到为金融机构作出正确的绿色信贷决策以及贷后管理的目的。实施绿色信贷内部审计的既可以是第三方审计机构也可以是金融机构独立的专业内审部门。

二、绿色信贷内部审计的内容

(一)审计标准

2007年7月国家环保总局、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的《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中规定,绿色信贷的合法性必须同时符合环保部门颁布实施的环保法律法规;人民银行、银监会等国家各部委制定的绿色信贷政策以及各家金融机构自身的绿色信贷规定以及一般的审计规范四类标准。表1列举出了2007-2016年我国主要绿色信贷政策。这些政策与规定,为绿色内部信贷审计的目标、范围以及审计报告需要披露的内容都提供了有效指引。(见表1)

(二)审计目标

由于绿色信贷既要把控信贷环境风险,履行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又要考虑商业特性,不能因实施绿色信贷而降低资本回报。因此,绿色信贷内部审计的目标是确保受托企业环境责任履行的合法性和效益性。通过绿色信贷内部审计,为金融机构是否继续向企业提供绿色信贷的决策提供参考,同时为贷后管理,进一步建立绿色信贷分级制度提供依据。

合法性首先是验证申请绿色信贷的企业是否通过环评审批以及是否符合国家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项目给予信贷支持的标准。其次还必须关注企业是否存在环境违法行为或属于环保不达标企业(环保系统)、重大安全事故企业(安监系统)以及工信部规定的20个落后产能行业企业。若在审计过程中发现被审企业已不满足合法性要求,则说明该企业面临着较大的环境风险。

效益性是验证企业绿色信贷项目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这是金融机构作出绿色信贷决策时的重要依据。环境绩效主要包括:能否实现重组整合过剩产能、转型转产、产品结构调整、技术改造和向境外转移产能等国家环保经济目标。经济效益则主要验证环保项目带来的预期收益。

(三)审计披露内容

绿色信贷内部审计范围主要包括:环境政策法规执行审计、绿色信贷资金使用和管理审计、环保投资项目和建设项目审计。因此,绿色审计应披露的内容包括会计报表附注以及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环境报告等是否已经完整披露了企业执行环境法规、产业政策的真实情况;企业环境违法情况;绿色信贷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绿色信贷项目经济效益核算情况。

三、结论与建议

绿色信贷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融资模式,金融机构利用绿色信贷获取新的利润增长点的同时需要加强对绿色信贷风险的把控,降低绿色信贷项目的不良贷款坏账率。这再次说明了实施绿色信贷内部审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绿色信贷内部审计是对传统内部审计的变革与创新,在国际上仍属于新兴领域,它的审计标准、审计内容、审计方法、审计技术等都在不断的研究探讨中。一方面,这就需要国际之间相互交流、借鉴,使绿色信贷内部审计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另一方面,审计人员队伍需要重新建设,绿色审计人员在具备财务审计知识的同时还应该熟悉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 规、制度和宏观经济政策,掌握环境方面的相关知识。

参考文献:

[1]董捷.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工业技术经济,2013,03:156-160.

[2]杨熠,李余晓璐,沈洪涛.绿色金融政策、公司治理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以502家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例[J].财贸研究,2011,05:131-139.

[3]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办公室课题组.绿色金融:国际经验、启示及对策[J].浙江金融,2011,05:20-25.

[4]谭太平.国内外银行业绿色金融实践的比较研究[J].生态经济,2010,06:60-6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