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科技创新的前提

科技创新的前提精品(七篇)

时间:2023-11-10 10:17:35

科技创新的前提

科技创新的前提篇(1)

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总书记强调指出,要把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贯彻到科技领域。在科技领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充分认识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同时也要充分认识科情的深刻变化,进一步增强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认识和理解。

从世界科技发展的态势来看。当前,科技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征。一是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变化的速度前所未有。前沿科技领域呈现群体突破的态势,学科交叉融合,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纳米尺度下物质世界奇异性质的发现,量子理论与信息科学的融合,生物科学对生命现象本质的揭示,海洋科学和空间技术的发展,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探索,使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不断突破微观、宇观和时空尺度。这些方面的探索和进展,必将对未来经济社会产生重大影响。二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对科技创新提出了重大需求。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着能源资源和环境的制约,传统的大量耗费不可再生自然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必须走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历史经验表明,解决这些人类文明发展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必须依靠科技创新的突破和新的科技革命。三是许多国家都把推动科技创新作为面向未来的国家战略。2006年,我国召开全国科技大会,明确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2007年8月,美国通过《美国竞争法》,提出要在科研和人才培养方面继续领先世界。同年6月,日本通过《“创新25”科技长期战略方针》,提出面向2025年的创新型国家远景目标。2008年3月,英国《创新国家》白皮书。俄罗斯、韩国、印度、巴西等国也都提出了面向未来的科技创新计划和行动。世界科技发展的新特征、新趋势,要求我们把握重大科技创新机遇,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努力掌握科技发展的战略制高点,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来看。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没有改变,这对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同时,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新时期新阶段我国要完成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任务,担负着增加社会财富和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社会公平的双重使命,面临促进经济发展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这也对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提出了新的迫切要求。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城乡统筹,缓解能源资源和环境的瓶颈制约,促进人口健康和保障公共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都迫切需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走科学发展之路。

从新的时代条件下我国科技发展的任务来看。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科技实力不断增强,科学技术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科技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任务十分艰巨。面对世界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面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长期压力,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我们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加快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二、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科技实践,更加坚定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党的十七大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要求,也是对科技事业发展路径和目标的战略部署。我们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突破口,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科技实践。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实现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体现科技发展为了人,落实科技发展依靠人,突出科技发展培养人,让科技进步的成果惠及亿万群众;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使科学技术有效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坚持统筹兼顾,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与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统筹部署,科技发展与体制机制创新的统筹协调,实现科技攻坚目标和创新人才培养的统筹安排,国内和国外科技资源的统筹利用,让科学发展的理念在自主创新实践中得到充分体现和贯彻,使自主创新在促进科学发展中切实发挥重要作用。

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中心任务。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从经济总量上看,我国已经成长为世界经济大国,但是在重要产业和关键领域还缺少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还不高。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真正迈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战略任务,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把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为重中之重。科技创新是对经济增长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要素,也是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根本动力和先导力量。能否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的影响和支撑作用。要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紧密地结合。

把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让科技成果充分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使命。要坚持以人为本,围绕改善民生的重大科技需求,切实加强民生科技工作,努力解决人口健康、生活质量、人居环境、公共安全等方面的问题,服务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把改革创新作为推进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把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促进创新要素的有效互动和创新资源的开放共享,形成技术创新体系、知识创新体系、军民结合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和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整体推进、协调互动的良好局面。

把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作为科技工作的根本任务。我国是世界科技人力资源大国,科技活动人员和全时研究开发人员数量位居世界前列,这是推动自主创新、促进科学发展的宝贵力量。要坚持把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加快构建有利于激励人才创新创业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发展壮大科技人才队伍,凝聚各方面科技力量,努力营造全社会参与创新、支持创新的氛围,形成科技工作万马奔腾的局面。

三、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巨大冲击,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峻挑战,也对我们依靠科技创新促进科学发展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强调要重视知识和科技的力量,把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作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举措。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当前科技工作的首要任务,发挥各方面科技力量的优势,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为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推动我国经济尽快走上创新驱动、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轨道。

强化科技的支撑作用。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中的各项措施和政策,加快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对当前扩大内需能够产生直接作用、已有较好基础、可以尽快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产品的重点任务,优先安排,加快实施进度,力争早出成果、快见成效。组织和动员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科技人员深入基层、深入农村、服务企业,开展创新创业和技术服务,加快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和长效机制。加快推广应用一批既能拉动内需、又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自主创新技术和产品,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大对新能源、生物医药、新一代通信、新材料、绿色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形成富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大力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组织实施技术创新工程,构建一批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快建设一批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积极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引导、带动和支持广大企业走创新发展之路。

使科技成为实现标本兼治的有力杠杆。科技创新既是扩内需、保增长的有效手段,也是调结构、上水平的根本途径。我们既要发挥科技在应对当前经济困难中的有效作用,又要发挥科技在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结构性矛盾中的重要作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国际市场的变化,导致外部需求减少,对我们更好地发挥科技创新作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形成了倒逼状态。我们要把握好这一时机,加大体制机制创新的力度,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培育一批战略性产业,使科技更加主动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使经济社会发展更加有效地依靠科学技术和自主创新。

科技创新的前提篇(2)

关键词:科技进步与创新;现代企业管理;影响;策略

电子化、信息化以及数字化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主流趋势,而企业产品是否具备较高的科技以及技术含量,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发展。基于此,为了确保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以及生产方式均能适应时展需求,就必须要主动出击,积极探索科技创新之路,以此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科技进步与创新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

1.科技进步与创新对现代企业管理的有利影响第一,有利于现代企业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1]。目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也带动了科技技术的发展进程。只有不断的提高对科技进步与创新的重视,才能让现代企业市场竞争力得到有效提升。具体来说,由于当前经济环境的日趋复杂,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企业想要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就必须要不断的加强对新产品的研发以及生产,改进当前的生产技术,从而在提高产品性能以及质量的同时,生产出物美价廉的商品,进而保证企业的行业地位。另外,科技进步还让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使产品的投入比以及产出比得以增加,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从而确保企业能更好的完成生产以及经营目标。第二,有利于现代企业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科技技术水平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产品附加价值的一部分,而科技创新则可以进一步增加企业在行业内的话语权。与此同时,实现科技进步与创新也是当前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所以,在实践中,企业应该加强对科技创新的实践与应用,指导企业承担设备责任、关注民生,在与社会结合的前提下实现企业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的,这也是塑造企业形象的重要途径之一。另外,科技进步与创新还有助于企业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优化配置,不仅有效提升企业资源的合理利用率,同时还能降低一部分生产成本,增加企业的利润,以此来确保现代企业可以向着更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第三,有利于现代企业的经济稳定增长。科技进步与创新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提高现代企业的经济实力:其一,通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保证经济稳定增长。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中,想要提高自身经济效益,其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实现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科技进步与创新,让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理念、新材料以及新设备被运用于企业经营管理中,而这不仅促进了管理者以及生产者对于新知识的认知度,同时还在生产劳动时间大幅度缩短的基础上,提高产品产量。另外,将科技技术与当前生产设备相结合,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产品品质,实现对残品率的有效控制;其二,通过与国际市场接轨来提升企业的经济实力。现代企业在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势必要考虑与国际市场接轨的相关问题,而科技进步与创新则为与国际市场接轨提供了有力支撑。目前,很多企业为了进一步提升自身竞争力,在产品生产过程中运用创新科技已经屡见不鲜,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将国内产品品质提高到国际先进水平。另外,企业在一些出口产品的策划上,会将生产工厂建设在进口国,这不仅可以为企业节约一部分运费成本,同时还能为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供便利,进而加速自己的科技创新进程,丰富产品类型。2.科技进步与创新带给现代企业管理的挑战及对策第一,科技进步与创新意识的缺失阻碍企业的发展。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企业会受到来自各方的制约,比如新上项目要经过上级批准、贷款受限等[2]。这种传统体制至今还在影响着某些企业的管理,这些企业既没有真正的自,同时又不愿意承担更多的风险去进行科技创新,这就极大制约了企业的未来发展。针对这种情况,首先要转变企业领导层以及管理层的错误观念,让他们意识到科技创新对于企业发展的必要性,只有他们的思想意识得到提升,才能真正意义上的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以及发展空间,进而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第二,科技人才的匮乏阻碍企业的发展。当前的市场竞争本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而实现科技进步与创新也需要大量的高素质、高学历以及高技能的人才予以支撑,包括企业科技创新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以及销售等环节。目前,企业较为紧缺的人才可分为以下几类,即技术型人才、管理型人才以及科研型人才。为有效解决人才紧缺问题,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可以对当前人才紧缺的类型进行调研,结合企业用人实际,有计划、有目的的培养人才,以此来完善当前的企业人才结构,进而为企业的现代化转变奠定基础。第三,科技创新能力的不足阻碍企业的发展。科技进步与创新虽然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经济实力以及管理水平。但是想要真正意义上的实现科技进步与创新,还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予以支撑。在过去,企业的科研项目资金大多来自于政府财政,对其依赖性很大,一旦没有了财政支持,则科技创新工作将很难进行。所以,可以在政府、企业、银行之间建立健全相关机制,通过融资担保来为企业创造和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从而为科技创新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另外,企业还应该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搭建一个完善的信息平台,强化企业管理层、领导层以及员工之间的沟通,这不仅可以降低企业营销成本,同时还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二、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企业想要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发展壮大,就必须要提升自身的科技创新水平以及能力,对科技进步与创新带给企业管理的影响进行全面细致的研究,通过提高企业上下科技创新意识、积极培养高素质人才、扩宽融资渠道等方式,来为现代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奠定良好基础,进而在完善企业管理模式的同时,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汉业.浅谈科技进步与创新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J].企业文化刊,2015,(3):117.

科技创新的前提篇(3)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校企科技合作;技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7;F27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2-0000-01

在进入21世纪之后计算机技术得到创新发展,信息时代悄然而至,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校企合作的有序发展。因信息化时代下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经济结构重心也逐渐从物质转变为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科技活动以及校企合作技术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所以在此背景下积极探究高校与校企产业合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

一、信息化背景下校企科技合作技术的创新变革

(一)信息化技术成为校企科技合作技术创新的保证

信息化是时展的印记,为校企科技合作技术带来了全新的保障,在这一时期下企业发展的特点便是创新,在此发展背景下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立足之地,如果仍旧依靠传统的技术与资源是无法得到创新发展的,需要借助高校的优势,大力推进技术创新[2]。在新时代下科技的进步称为了技术的主要推动力,从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快速增长可以清楚了解到,技术创新已经成为了我国创新驱动的载体,而信息技术也成为了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信息化为校企科技合作创新了全新的发展途径

1.技术需求呈现出多元化。在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中我国技术市场呈现出繁荣性与活跃性,人们的生产与生活要求得到释放,并且形成了多元化的市场需求。2.技术得到频繁更新,从历史发展角度分析,现代技术在信息化时代推动下周期变得越来越短,技术创新的速度得到增长,技术更新情况具有频繁性。3.技术创新具有协同性,从当前技术快速发展的现状分析,一项技术中往往会包含非常多的学科知识,正因为如此,导致技术创新具有协同化。

(三)信息化成为了推动校企科技创新的关键战略

诚如上文所言,信息化对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校企合作的动力机制、决策机制以及组织机制提出新的发展要求,众所周知,技术创新是当前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与保障,企业在发展中需要借助高校人才优势开展技术攻关,为技术创新注入新鲜活力[3]。在2011年中国提出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便是在信息化基础上围绕重大科学问题以及国家发展需要,以探索校企科技合作技术创新模式所形成的重大战略。

二、信息化背景下如何促进校企科技合作技术创新发展

(一)提高认识水平,把握校企科技合作技术创新的背景

面对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多变的环境,经济社会对信息产生依赖性,在此发展背景下要想真正推动校企科技合作技术的创新发展,则需要加强对信息化的认识,加强对信息化背景下校企科技合作技术创新发展的重要性。除此之外,还要在企业理念中将信息化的价值进行体现,在信息化时代中清楚认识到校企合作技术创新的重要意义,从而为技术创新提供发展前提。

(二)构建组织框架,创新校企科技合作技术创新平台

在信息化背景下积极加强校企科技合作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发展趋势,需要构建组织框架,如此一来不仅可以解决远程技术开发应用问题,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将信息化网络成为校企科技合作技术创新的主要载体。因受到信息化背景的影响,无论是人才、技术还是市场、管理、资金成为了信息化的主要载体,需积极提高信息资源利用效率,实现信息化建设,将信息化构架设计好,构建信息化支撑体系,为校企科技合作技术创新发展创建平台。

(三)创新信息输送渠道,推动校企科技合作技术的发展

目前在社会经济的影响下高校与相关单位开展了人才培养与产学研合作,为实现科技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信息化背景下创新校企科技合作技术创新模式,构建信息化发展的的合作平台,提高技术创新效率成为了关键因素[4]。首先要在思想认识方面提高合作共识,虽然信息化为技术市场提供了更多的合作机遇,但是在依托信息化技术的时候需要双方达成共识,如此一来才能增强合作效果。其次,要明确合作主线,信息化背景下校企科技合作的主线是实现技术的创新发展,是提高行业核心竞争力,需要在依据市场需求以及技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合作内容的优选与取舍进行分析与探究。然后要构建创新预判环节,在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下我国市场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为提高核心技术的创新发展,在校企科技合作中需要加强前瞻性技术的研发,并且要积极做好预期技术创新的预判,为技术创新奠定良好的基础保障[5]。另外还需要按照“政企联动、优势互补”的基本原则做好基础研究工作。最后,要在管理协调上制定联动环节,要进一步简化管理层次,提高协调运作效率,还要依据市场对技术的需求变化积极调整合作研发内容,在实现信息化手段创新的同时,将创新管理深入推动到信息化发展之中,从而提高技术创新效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进程中,校企科技合作成为了当前最为主要的内容,校企科技合作技术的创新也逐渐成为了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从整体角度分析,信息化时代下校企科技合作技术只有实现创新发展才能从思想认识、组织框架、合作模式、运行机制中得到改善,才能真正实现校企科技合作技术的有序发展,才能真正推动我国企业与高校的稳定进步。

参考文献:

[1]董成立,姜梅芳,裴红艳.信息化时代校企科技合作助力技术创新的策略[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5:108-112.

[2]马志强,李钊,朱永跃.基于校企协同创新博弈分析的高校服务价值提升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2:30-35.

[3]张琳琳.促进校企合作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J].经营与管理,2015,03:148-149.

科技创新的前提篇(4)

2004年,国务院转发了《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从四方面明确提出了科技平台建设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要完成的“目标和任务”、建设的“内容与重点”、需采取的“保障措施”。

按照纲要要求,国家开始成体系地部署科技平台建设工作,一批国家级的重要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相继建成。同时,各省区(市)也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特别是产业发展需求,逐步建成了一批从事研究开发、资源共享和成果转化的科技服务平台。

结合重庆实际情况,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科委的直接组织和带领下,自2004年起,我市启动了“三大科技平台”建设,即“研究开发、资源共享、成果转化”三大平台。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我市探索出“整合资源、创新机制”的做法,突出企业、科研院所、高校资源的有效整合,盘活其存量资产。只花了三年多的时间,通过资产重组、资源集聚、双向激励和产学研互动四种方式,初步建起了研究开发、资源共享、成果转化三大科技平台。截止目前,这些科技平台的相继建成和运行,提升了我市的区域创新能力,成为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如此,不少平台特色鲜明,其彰显的作用受到业界和社会的普遍欢迎。我市平台建设的探索被誉为“重庆模式”,受到各方高度关注和赞誉。不久前,原国务委员陈至立作出批示,“重庆的做法十分有意义,建议总结重庆经验……”。其中作为资源共享平台建设重要内容的重庆科技检测中心的组建和有效运行,还受到科技部万钢部长及市相关领导的肯定。

大家知道,今日之中国企业所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帮助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他们的国际竞争力,已成为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关键之一。

构建地方企业需求的公共科技服务平台,既能助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更能成就区域创新能力的大大提升。这是因为科技平台的建设和运行促进了社会科技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综合利用,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重要载体,是科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平台,是帮助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

地方科技平台的建设与运行何以能提升区域创新能力?这里不妨作一比较,即可得到答案。

l  科技平台建设前(三年前)重庆的创新能力情况

三年前,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家科技部创新战略与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柳卸林博士带着他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和《重庆技术创新能力分析》来到重庆向我们公布了这样一个结果:1999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排名中,重庆市居于中偏下水平——第18位。

2004年,科技部公布的《2003年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及综合评价报告》显示,重庆的科技进步水平指标排在全国第14位,基本上与柳卸林博士公布的重庆创新能力全国排位相吻合。

科技进步指标中有两个一级指标非常能够说明问题,2003年重庆的“科技活动产出”(包括知识产权和高新技术产业及技术贸易)评价指标在全国排位第5,比上年升了7位;“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标排位第12,比上年提升了2位,但最后的“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标”排位却是第19。

数据显示,直辖以来,重庆的科技创新能力一直在持续增强;但另一方面却反映出,重庆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是依靠直辖、西部大开发、三峡移民三大机遇带来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和外来投资推动的,其经济真正的可持续发展还未完全转移到依靠科技创新上来,而科技创新必定要构建全市的区域创新体系,其中的科技平台建设又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尽管重庆区域创新能力在提高,但当时毕竟还只能在全国排第四军团,不仅没法跟北京、上海和沿海城市比,就是在西部,也落后于成都、西安。创新之路任重道远,创新能力提高迫在眉睫。

l  目前重庆的创新能力情况

当《2007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亮相后,重庆区域创新能力在全国已排位13,比三年前升了5位,已是一个不小的进步。这也应验了当年柳卸林博士在渝接受专访时的断言:重庆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潜力很大。

是的,重庆一直在努力。

从2004年开始,根据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我市全面展开了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随着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和三大科技平台的逐步建成运行,目前全市的区域创新能力正日益提高,科技进步正在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越来越深远的影响。

l  科技平台对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正发挥显著作用

地方科技平台既是区域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又是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预备队”。国家规划科技基础条件是战略性、前瞻性的“自上而下”,地方科技平台则是战术性、市场导向的“自下而上”。在大力发展下,地方科技平台还可以“升华”为国家科技平台。

在重庆,以三大科技平台为标志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使重庆科技投入的综合效益由直辖之初排名20多位跃升到稳居全国最前列。科技平台建设在提升区域创新能力过程中,发挥出强力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较大程度满足了重庆产业发展要求和企业需求,提高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缓解了科技资源的供求矛盾,加快和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

我们不妨来看一组实例。

——2007年11月28日晚,西南大学研究生曾磊在学校实验室做研究,进入关键阶段突破不了,因学校的实验室没有病毒生物学分析仪。正在为难之时,他想到了重庆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抱着试一试的心情登录了该共享平台网站,查到了拥有该分析仪的重庆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问题解决了。第二天清晨,他来到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运用那里的设备完成了实验研究的最关键一步。

这正是重庆整合市内近70家单位、1300台价值11亿的大型科学仪器建立的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促进科技创新的一个缩影。

——2006年,针对重庆和西部地区装备制造业关键检测技术和共性检测技术的实际需要,重庆科技检测中心应运而生。该中心整合了我市23家科研院所及高校的科技检测资源,建立起了15个检测大类、40个检测实验室,拥有64项国家和市级检测资质、1200余台(套)检测科研设备和100余名专业技术检测人员,形成了能为我市企业集中提供集分析、测试、校准、技术诊断、研究开发、经营运作等于一体的综合服务能力,实现了我市闲置检测设备的集成、开放和共享,检测设备使用率提高到70%以上。

该中心不仅以国内首创分析检测公共服务“检测超市”模式闻名全国,更以其方便快捷的“一站式”服务,开放式的检测检验协作网络工作平台,“分析测试业务”和“技术诊断服务”并重的特色优势,在支撑区域优势产业发展,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心运行以来,已完成检测实验业务达52542项,比该平台建立前各检测机构同期业务量增长30%以上;完成技术咨询服务4891次,对外取证培训878人次,比该平台建立前同期增长50%以上。中心受10余家企业委托,为其制定项目技术方案、共同开发项目8项,降低了企业的研发成本,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窥一斑而知全豹。从2004年到2006年底,我市的各类科技平台累计转化推广科技成果1359项,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共享平台为科研、高新技术产品开发项目完成分析测试样品上百万个(件),直接服务企业300多家。通过科技平台建设,重庆不仅吸引了中科院、日本CEA公司、美国阿尔发公司、瑞士SGS、清华紫光等国内外知名研发机构入驻,扩大、加强了我市企业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提高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而且还有力支撑了重庆的产业发展,提高了区域创新效能,直接成就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可以说,科技平台的建设及运行已成为助推区域创新活动开展的强力引擎。

回首过去,重庆科技平台建设创出了特色,成效显现;放眼未来,重庆科技平台建设绘出蓝图,任重道远。2007年3月,胡锦涛总书记要求把重庆加快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重庆科技发展、科技平台建设,迎来了历史性机遇。

科技平台建设经历了发展初期的简单资源整合,正在逐步向聚集科技资源,支撑区域优势产业发展及社会创新的方向发展。重庆科技平台下一步的发展之路应该怎样走?借鉴国内科技平台建设的经验,结合我市具体情况,依我之见,重庆科技平台建设应着重从“扩大开放、深度整合、延伸服务”等方面下功夫。通过科技平台建设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从而推动重庆经济社会发展。

扩大开放。就是要树立开放意识,不能把眼光只放在本地的资源和市场上,要通过健全完善开放灵活的机制和良好的发展环境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机构成为平台的组成部分,积聚更多的资源,增强科技平台的实力。同时,要通过健全和完善虚拟网络平台,扩大平台的外延。在基于整体规划和统一标准的前提下,将纳入到平台的相关信息实现全面对接、无阻互通。网络平台与实体平台集合在一起,最终形成区域整体的服务平台,真正实现立足重庆、面向西部、辐射全国的目标。

深度整合。就是要把更广范围内的与科技平台相关联的各类资源有效、深入地联系起来。资源深度整合应重点从几个方面进行。一是跨区域资源整合。科技平台建设要与区域产业优势紧密结合,支撑产业发展,因此,把分属于不同区域的相关资源聚集起来是建设区域性科技平台的关键。地域障碍可通过相关地区科技主管部门之间建立协作协调机制来促进资源整合。整合方式上可以是引入机构进入实体平台,也可以是加盟网络平台。二是跨行业资源整合。这类整合具有一定难度。以重庆检测行业为例,检测资源主要分布在质检、农业和科技系统,虽然各有侧重,但也存在功能重合、服务对象重叠、相互之间同业竞争等问题。从建立大平台的观念看,应该对分布在这些行业的资源进行整体规划和整合,更有利于提升地方科技平台的整体实力,在一定条件的促成下,还可以升华为国家平台。但是,因为利益关系,各自为政的局面很难打破。针对这个问题,建议可由地方政府牵头,统一规划、统一实施。

科技创新的前提篇(5)

2004年,国务院转发了《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从四方面明确提出了科技平台建设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要完成的“目标和任务”、建设的“内容与重点”、需采取的“保障措施”。

按照纲要要求,国家开始成体系地部署科技平台建设工作,一批国家级的重要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相继建成。同时,各省区(市)也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特别是产业发展需求,逐步建成了一批从事研究开发、资源共享和成果转化的科技服务平台。

结合重庆实际情况,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科委的直接组织和带领下,自2004年起,我市启动了“三大科技平台”建设,即“研究开发、资源共享、成果转化”三大平台。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我市探索出“整合资源、创新机制”的做法,突出企业、科研院所、高校资源的有效整合,盘活其存量资产。只花了三年多的时间,通过资产重组、资源集聚、双向激励和产学研互动四种方式,初步建起了研究开发、资源共享、成果转化三大科技平台。截止目前,这些科技平台的相继建成和运行,提升了我市的区域创新能力,成为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如此,不少平台特色鲜明,其彰显的作用受到业界和社会的普遍欢迎。我市平台建设的探索被誉为“重庆模式”,受到各方高度关注和赞誉。不久前,原国务委员陈至立作出批示,“重庆的做法十分有意义,建议总结重庆经验……”。其中作为资源共享平台建设重要内容的重庆科技检测中心的组建和有效运行,还受到科技部万钢部长及市相关领导的肯定。

大家知道,今日之中国企业所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帮助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他们的国际竞争力,已成为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关键之一。

构建地方企业需求的公共科技服务平台,既能助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更能成就区域创新能力的大大提升。这是因为科技平台的建设和运行促进了社会科技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综合利用,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重要载体,是科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平台,是帮助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

地方科技平台的建设与运行何以能提升区域创新能力?这里不妨作一比较,即可得到答案。

l  科技平台建设前(三年前)重庆的创新能力情况

三年前,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家科技部创新战略与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柳卸林博士带着他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和《重庆技术创新能力分析》来到重庆向我们公布了这样一个结果:1999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排名中,重庆市居于中偏下水平——第18位。

2004年,科技部公布的《2003年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及综合评价报告》显示,重庆的科技进步水平指标排在全国第14位,基本上与柳卸林博士公布的重庆创新能力全国排位相吻合。

科技进步指标中有两个一级指标非常能够说明问题,2003年重庆的“科技活动产出”(包括知识产权和高新技术产业及技术贸易)评价指标在全国排位第5,比上年升了7位;“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标排位第12,比上年提升了2位,但最后的“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标”排位却是第19。

数据显示,直辖以来,重庆的科技创新能力一直在持续增强;但另一方面却反映出,重庆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是依靠直辖、西部大开发、三峡移民三大机遇带来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和外来投资推动的,其经济真正的可持续发展还未完全转移到依靠科技创新上来,而科技创新必定要构建全市的区域创新体系,其中的科技平台建设又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尽管重庆区域创新能力在提高,但当时毕竟还只能在全国排第四军团,不仅没法跟北京、上海和沿海城市比,就是在西部,也落后于成都、西安。创新之路任重道远,创新能力提高迫在眉睫。

l  目前重庆的创新能力情况

当《2007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亮相后,重庆区域创新能力在全国已排位13,比三年前升了5位,已是一个不小的进步。这也应验了当年柳卸林博士在渝接受专访时的断言:重庆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潜力很大。

是的,重庆一直在努力。

从2004年开始,根据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我市全面展开了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随着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和三大科技平台的逐步建成运行,目前全市的区域创新能力正日益提高,科技进步正在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越来越深远的影响。

l  科技平台对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正发挥显著作用

地方科技平台既是区域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又是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预备队”。国家规划科技基础条件是战略性、前瞻性的“自上而下”,地方科技平台则是战术性、市场导向的“自下而上”。在大力发展下,地方科技平台还可以“升华”为国家科技平台。

在重庆,以三大科技平台为标志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使重庆科技投入的综合效益由直辖之初排名20多位跃升到稳居全国最前列。科技平台建设在提升区域创新能力过程中,发挥出强力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较大程度满足了重庆产业发展要求和企业需求,提高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缓解了科技资源的供求矛盾,加快和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

我们不妨来看一组实例。

——2007年11月28日晚,西南大学研究生曾磊在学校实验室做研究,进入关键阶段突破不了,因学校的实验室没有病毒生物学分析仪。正在为难之时,他想到了重庆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抱着试一试的心情登录了该共享平台网站,查到了拥有该分析仪的重庆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问题解决了。第二天清晨,他来到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运用那里的设备完成了实验研究的最关键一步。

这正是重庆整合市内近70家单位、1300台价值11亿的大型科学仪器建立的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促进科技创新的一个缩影。

——2006年,针对重庆和西部地区装备制造业关键检测技术和共性检测技术的实际需要,重庆科技检测中心应运而生。该中心整合了我市23家科研院所及高校的科技检测资源,建立起了15个检测大类、40个检测实验室,拥有64项国家和市级检测资质、1200余台(套)检测科研设备和100余名专业技术检测人员,形成了能为我市企业集中提供集分析、测试、校准、技术诊断、研究开发、经营运作等于一体的综合服务能力,实现了我市闲置检测设备的集成、开放和共享,检测设备使用率提高到70%以上。

该中心不仅以国内首创分析检测公共服务“检测超市”模式闻名全国,更以其方便快捷的“一站式”服务,开放式的检测检验协作网络工作平台,“分析测试业务”和“技术诊断服务”并重的特色优势,在支撑区域优势产业发展,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心运行以来,已完成检测实验业务达52542项,比该平台建立前各检测机构同期业务量增长30%以上;完成技术咨询服务4891次,对外取证培训878人次,比该平台建立前同期增长50%以上。中心受10余家企业委托,为其制定项目技术方案、共同开发项目8项,降低了企业的研发成本,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窥一斑而知全豹。从2004年到2006年底,我市的各类科技平台累计转化推广科技成果1359项,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共享平台为科研、高新技术产品开发项目完成分析测试样品上百万个(件),直接服务企业300多家。通过科技平台建设,重庆不仅吸引了中科院、日本CEA公司、美国阿尔发公司、瑞士SGS、清华紫光等国内外知名研发机构入驻,扩大、加强了我市企业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提高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而且还有力支撑了重庆的产业发展,提高了区域创新效能,直接成就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可以说,科技平台的建设及运行已成为助推区域创新活动开展的强力引擎。

回首过去,重庆科技平台建设创出了特色,成效显现;放眼未来,重庆科技平台建设绘出蓝图,任重道远。2007年3月,胡锦涛总书记要求把重庆加快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重庆科技发展、科技平台建设,迎来了历史性机遇。

科技平台建设经历了发展初期的简单资源整合,正在逐步向聚集科技资源,支撑区域优势产业发展及社会创新的方向发展。重庆科技平台下一步的发展之路应该怎样走?借鉴国内科技平台建设的经验,结合我市具体情况,依我之见,重庆科技平台建设应着重从“扩大开放、深度整合、延伸服务”等方面下功夫。通过科技平台建设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从而推动重庆经济社会发展。

扩大开放。就是要树立开放意识,不能把眼光只放在本地的资源和市场上,要通过健全完善开放灵活的机制和良好的发展环境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机构成为平台的组成部分,积聚更多的资源,增强科技平台的实力。同时,要通过健全和完善虚拟网络平台,扩大平台的外延。在基于整体规划和统一标准的前提下,将纳入到平台的相关信息实现全面对接、无阻互通。网络平台与实体平台集合在一起,最终形成区域整体的服务平台,真正实现立足重庆、面向西部、辐射全国的目标。

深度整合。就是要把更广范围内的与科技平台相关联的各类资源有效、深入地联系起来。资源深度整合应重点从几个方面进行。一是跨区域资源整合。科技平台建设要与区域产业优势紧密结合,支撑产业发展,因此,把分属于不同区域的相关资源聚集起来是建设区域性科技平台的关键。地域障碍可通过相关地区科技主管部门之间建立协作协调机制来促进资源整合。整合方式上可以是引入机构进入实体平台,也可以是加盟网络平台。二是跨行业资源整合。这类整合具有一定难度。以重庆检测行业为例,检测资源主要分布在质检、农业和科技系统,虽然各有侧重,但也存在功能重合、服务对象重叠、相互之间同业竞争等问题。从建立大平台的观念看,应该对分布在这些行业的资源进行整体规划和整合,更有利于提升地方科技平台的整体实力,在一定条件的促成下,还可以升华为国家平台。但是,因为利益关系,各自为政的局面很难打破。针对这个问题,建议可由地方政府牵头,统一规划、统一实施。

科技创新的前提篇(6)

关键词:创新理念;高校科技工作;体制机制;管理方式

党的十以来,中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并强调:创新发展居于首要位置,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发展理念是方向、是钥匙,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在基础科技领域作出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曾深刻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建设科技强国和教育强国,需要强大的创新精神、创新理念、创新实践做支撑。

高校作为全社会科技创新、知识创新的源头,更需要以创新理念驱动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尤其要以创新理念驱动原始创新和技术研发,以科技创新带动高校乃至社会发展。对高校和高校科技工作者寄予厚望,在2016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他指出:“成为世界科技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必须拥有一批世界一流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企业,能够持续涌现一批重大原创性科学成果。”“要极大调动和充分尊重广大科技人员的创造精神,激励他们争当创新的推动者和实践者,使谋划创新、推动创新、落实创新成为自觉行动。”这就要求高校要成为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排头兵和先行者,在科技创新浪潮中,关注国家急需、瞄准世界前沿,做好战略布局,建设一流的科研创新体系,引领国家科学技术发展。

建设一流的科研创新体系,离不开积极有效的科研组织方式和管理模式。一方面,科技创新是学术探索的自发活动;另一方面,科技创新也需要科技平台、资源和人才的有效组织、调配和集聚。良好的科研组织和管理系统,能极大激发科技工作者的研究潜能,营造良好的科研生态,推动科技创新开展。因此,高校科技工作管理者需要系统研究思考,如何以创新发展的理念和思路撬动科技创新,推动高校科技工作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要从思维方式、管理体制机制和管理方式等方面创新,通过持续创新,激发活力,增强增长动力。

以新思维推动科技工作发展

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即以超越常规的眼界从特异的角度观察思考问题,提出全新方案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创新思维的本质,一方面,在于将创新意识的感性愿望提升到理性的探索上,实现创新活动由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的飞跃;另一方面,在于能够建立创新理念,打破常规、跳出思维定势、跳出经验定势,拓展思维视角,用不寻常的视角去观察寻常的事物,用战略眼光和全新思维看待和处理一切问题,敢为天下先。

谋划和布局科技工作,需要创新思维。以制定科技发展“十三五”规划为例,科技规划瞄准的是未来五年的发展愿景。因此,在研判形势、制定目标战略的过程中,尤其需要创新思维,开展前瞻性的思考和布局。一是要不拘泥于过去的经验,注重新的形势和要求,紧密围绕当前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敢于突破、勇于创新,科学规划学校科技发展目标和方向。二是要注重与科技人员的互动交流、聚集智慧,从中获取灵感,在组织方式上采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等多种路径,从一线科研人员、科研管理人员、职能部门管理人员等多角度发现现存的问题,分析其深层次的原因,寻找破解问题的措施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研究探讨科研发展方向。三是要注重系统化思维,充分做好顶层设计,以此为核心,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定位和发力。同时,要综合平衡与学校总体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协调一致,与人事、教学等发展规划的相互支撑。总之,做好科技工作的谋篇划局,需要战略性的创新思维,而创新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思想解放的程度和适应发展形势及时转变观念的程度,这就要求科研管理者要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开放活跃,在思维方式、知识储备和实践方式上,始终保持前瞻性和创新性。

以创新体制机制推动科技工作发展

高校要推进科技创新,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要建立健全与创新驱动发展理念相适应的科技管理体制机制,要在全面谋划科技工作发展方向的基础上,以更大的魄力和决心推动科技体制机制的创新,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破解制约科技工作发展的瓶颈问题,激发科技人员的活力和创造力。

高校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首先要紧跟国家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步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围绕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系统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党中央和国务院推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以及《科技成果转化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在国家科技资源配置方式、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方式、科技成果处置及收益管理权等方面率先进行改革,国家新的科技管理体制和国家科技计划布局正在形成。快速推进的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给高校科技管理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2015年9月,国家制定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在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成果,基本建立适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创新发展规律的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创新主体充满活力、高效协同,军民科技融合深度发展,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流动更加顺畅,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创新资源配置更加优化,科技人员积极性、创造性充分激发”。这就要求高校要深入研究国家科技政策,主动谋划科技体制机制改革,通过体制机制改革调整科研结构和方向,聚集资源、发展特色,为高校科技工作新发展提供动力,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支撑。同时,高校科技体制机制创新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抓住影响学校科技工作发展的关键要素,通过系统推进改革,调动全体师生员工的积极性,最大限度释放创新活力。

以北京理工大学为例,学校积极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以此带动科研内涵和产出效益的提升。学校紧紧抓住学术研究决策、科研分类评价、科研组织模式、科技资源配置、科技服务方式等关键环节推进改革创新。

一是在学术研究决策机制方面,学校强调学术研究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积极发挥学术委员会的作用,组建战略研究团队,推进军工特色高校智库建设;通过设立独具特色的“特立论坛”,建立重大科学问题和重大工程问题的提出、决策和研究启动机制。

二是在科研评价机制方面,学校积极建立以创新为核心、考虑不同类型科研工作特点的科研分类评价制度,对科技人员和团队实行分类评价,制定和落实鼓励创新的激励政策,鼓励科研人员持续研究和长期积累,充分调动积极性。

三是在科研组织模式方面,学校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综合多学科优势,先后成立了跨学科的研究机构和共享平台,逐步构建由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院和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会同学院具体组织运行,以学校重点实验室、研究所、研究院或中心、科研团队、学科性公司为主要基础科研机构的模式,更高效地组织开展科研活动。在资源配置模式方面,学校逐步从支持项目转向支持重点实验室、实验基地、公共平台的建设和运行,建立资源共享共用、有偿使用的管理运行机制,推动资源配置使用模式和综合评估评价改革。同时,学校建立了科研项目经费预算动态管理机制,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收入分配和激励机制,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风险共担机制。

通过改革创新,学校逐步建立开放、流动、协同、竞争、共享的科技管理体制机制,重点通过科研分评价机制和绩效考核激励与约束机制,积极引导学校科技活动聚焦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行业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着力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以创新管理方式推动科技工作发展

当前,科学技术发展正呈现出新趋势,新兴科学技术研究领域不断涌现,不同学科科学技术交叉融合,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科学技术一体化更加明显,这些新的特征对科技管理方式提出新的要求。一是要求高校在科技管理中,要给予新兴技术、前瞻性科学研究高度重视和更大宽容,特别要关注交叉融合技术,因为这一类型技术往往孕育重大创新潜能;二是要注重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的有效衔接,建立全链条长效管理机制;三是要注重科技成果的转化,促进科技成果与经济社会的密切结合,强化科技与经济的对接。

北京理工大学在科技管理方式上进行了多种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学校主动搭建涉及不同学科、不同研究领域的综合性、整合性研究的科技创新平台,鼓励创新、宽容失败。

一是学校鼓励文理工交叉,鼓励多学科融合与集成,针对凝练出的重大方向和问题,设立了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创新研究院;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主要侧重于基础研究的理工交叉,创新研究院主要侧重于多学科交叉融合集成。

二是学校注重协同创新,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创新为出发点,设立协同创新中心,致力于突破学校内部以及与外部的机制体制壁垒,改变“分散、封闭、低效”的现状,释放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的活力。对于国家级创新平台,探讨推进运行机制改革,为进一步巩固优势学科,承担大项目、产出大成果奠定基础。

三是学校着力提升产学研合作水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采取合作共建研究院、建立综合性或专业性研究院等多种科技合作模式,探索建立区域产业技术研究院、校企合资公司及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通过管理方式变革创新,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促进科技研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科技创新的前提篇(7)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明确了下一步科技工作的努力方向,要加快部署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将实现战略领域的重点突破作为“十三五”科技创新的重中之重,要建立健全适应创新驱动发展理念的工作模式和机制,对下一步的科技工作做了明确的要求,在这样的形式下,现有的科技计划项目的管理机制和模式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创新。

 

针对目前昆明市科技发展的现状以及国家和省市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要求,作为保证科技计划项目有效执行,提高科研效率重要手段的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工作,要不断创新。加强对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创新,提升科技计划项目的管理水平,建立与当前科技发展相适应的科学高效管理模式,使得科技计划项目的管理工作能够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能进一步协调好地方资源,搭建好科技服务平台,促进科技创新,提升地区的科技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提高企业的创新效益,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提高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战略需求。

 

1 昆明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创新现状

 

近年来,随着科技计划项目投入经费的增加、科技计划项目规模的逐渐扩大,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难度和复杂性也在逐步加大,各级政府部门开始尝试不同的管理模式。昆明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在借鉴国家和其他地方的管理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管理模式、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从科技计划项目的管理理念、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方法进行创新,推动信息化进程、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强化科技成果与市场紧密结合,为科技计划项目的管理创新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努力。

 

1.1 管理理念创新

 

观念的创新是管理创新的基础和前提。根据昆明市科技发展现状以及目前科技项目的特点,科技管理部门及管理人员积极转变管理思维,树立新的管理观念,把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的理念贯穿于项目的立项评估、监督管理、验收结题过程中。同时,认真学习国家和其他地方的先进管理经验,树立前瞻意识和创新意识,对当前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有清醒的认识。结合当前国家科技发展的新形势,科技管理部门在加强科技系统自身建设基础上,积极搭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充分利用各类科技资源,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同时,积极引导广大科技人员始终保持创新进取的状态,让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创新工作迈上新台阶。

 

1.2 管理制度创新

 

制度是实现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有序实施的重要保障。首先,管理部门通过制定相应的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和申报指南,完善科技计划项目的评价制度,从发展前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对项目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与考察,提高科技计划项目的管理效率。其次,建立相应的项目立项评估、项目追踪管理机制,对立项的项目进行全过程监督管理,对项目的经费和最终目标按合同要求管理,未经许可计划部门许可不得随意变更经费预算和合同内容,在过程管理中进行中期评估和检查,对项目的实施进度掌握明确。最后,建立相应的成果评价机制,从科技成果实用性、有效性及创新性进行综合考察评价然后给予相应的科技奖励,促进科技成果的鉴定、转化及推广,激发科技人员的工作热情。

 

1.3 管理手段创新

 

管理手段是实现当前科技项目的多元化发展有效管理的重要途径。网络信息化技术是提高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项目实行网络管理不仅节约管理成本,同时还促进资源共享。针对当前昆明市科技计划项目的特点,管理部门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手段,紧跟时展,积极推进科技项目管理信息化,通过网络化管理,搭建信息管理平台,建立科技项目管理信息数据库和专家数据库,借助平板电脑和手机,评估和验收前,专家名单严格保密,保证了评审的公开公正公平,为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提供统一、方便的管理平台。实现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发展,通过项目管理的整个信息化工作逐步促进科技项目管理大环境的改善,提高科技项目的管理效率。

2 加大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创新的关键点

 

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创新是提高项目管理效率,促进地区科技发展的重要措施。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项目实施的效果,不断加强科技项目的管理创新,为科技的持续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针对当前昆明市的科技计划项目的管理的现状,建议下一步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创新工作应完善以下几个方面。

 

2.1 进一步完善科技计划项目的管理体系

 

一个完整高效的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体系是科技活动效益与效率的重要保证。通过完善现有的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方法,制定更完整的科技项目评价规范与项目管理细则,严格规范各项管理行为,构建更合理的科技计划项目评价体系,加大信息公开力度,进一步保证科技计划项目的评价公开、公正和公平;制定相关管理办法,完善科技信用管理制度;完善科技项目经费预算制度,建立与当前经济相适应的科技计划项目预算管理制度,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科技计划项目的经费使用效率;完善监督措施,明确科技计划项目执行过程中违规行为的处理。

 

2.2 加强对科技计划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科技计划项目的管理从立项前的调研一直到结题验收后的成果转化,不管是重大项目还是一般项目,均要对这个周期的每一个过程同等重视,从项目的质量保证、进度管理、风险控制等方面进行全过程管理,可借助信息管理工具和手段。特别是针对重大项目,要对项目执行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性的目标实现情况有清楚的了解和相应的评估验证,根据项目实施的评估情况来决定经费的继续资助与否。在重视前期工作的同时,对结题验收后的项目,也要加强成果登记或专利申请,避免项目承担单位或个人知识产权流失,应将计划管理和成果管理协调发展,同等重视,促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产出。

 

2.3 加强信息平台建设

 

加强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平台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充分利用信息化进行项目的管理工作;加大平台的信息容量,及时将最新的科技成果及有用的科技信息动态对科技人员公布;注重对管理人员的培训,让管理人员及时掌握到其他地方的先进有效的管理经验和方法,并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加强对项目科技档案的管理,把科技档案解放出来进行信息化、资源化处理;逐步建立统一的科技报告制度,进一步促进科技资源的积累、共享和交流,加大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3 结语

 

当前,科技创新能力决定着国家的根本实力,随着政府对科技计划项目经费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实力将不断增强,作为政府科技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不仅发挥着政府的科技计划作用,同时对增强科技与经济能力,推动科技创新以及科技成果的转化,对科技资源的整合以及高效配置都具有重要意义。科技计划项目的管理创新是集成创新技术和推广应用新技术的关键环节,对于推动科技与经济融合,实现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和学习其他地方先进的管理经验,结合当前地区实际状况以及下一步面对科技改革创新的新要求,市级技计划项目管理要更进一步的创新,进一步提升管理的有效性,以适应当代科技创新的要求。

友情链接